匹诺曹(2014)

韩国剧韩国2014

主演:李钟硕,朴信惠,金英光,李侑菲,李必模,闵成旭,姜信日,赵德贤,秋秀贤,陈庆,金光奎,金永勋,边希峰

导演:赵秀沅,申承佑

 剧照

匹诺曹(2014) 剧照 NO.1匹诺曹(2014) 剧照 NO.2匹诺曹(2014) 剧照 NO.3匹诺曹(2014) 剧照 NO.4匹诺曹(2014) 剧照 NO.5匹诺曹(2014) 剧照 NO.6匹诺曹(2014) 剧照 NO.13匹诺曹(2014) 剧照 NO.14匹诺曹(2014) 剧照 NO.15匹诺曹(2014) 剧照 NO.16匹诺曹(2014) 剧照 NO.17匹诺曹(2014) 剧照 NO.18匹诺曹(2014) 剧照 NO.19匹诺曹(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2 20:34

详细剧情

  崔达布(李钟硕 饰)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日,他都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了供侄女崔仁荷(朴信惠 饰)念书而拼命赚钱。虽然崔仁荷是崔达布的“侄女”,但两人却并没有血缘关系,甚至连年龄也相差无几。原来,崔达布曾经被崔仁荷的爷爷搭救收养,为此,崔达布从内心里由衷的感恩着。  徐凡潮(金英光 饰)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富家大少爷,从小打到过着养尊处优的优渥生活,早已经与社会脱节。尹宥莱(李侑菲 饰)曾经是一名疯狂追星的粉丝,如今成为了记者。命运行驶在各自轨道上的四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在电视台相遇,短短的二十四小时里,他们要凭借各自的智慧,找出事件的真相。

 长篇影评

 1 ) 现在的网络风气是舆论更可怕

反应慢半拍的我现在才认真的重看了一遍这部剧,讲真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看不懂,也看不下去。最近再看,发现还是挺好看的。
   
    讲真一开始李钟硕的颜我是欣赏不来的,自从他剪了头发才发觉长得还挺好看的。女主在上面的妆容挺好看的,很自然嘞。

   回到正题上,剧情是讲述一个因为新闻的不严谨性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使母亲自杀,哥哥报仇。讲真看这部剧的时候还挺心疼男主的,就是一个新闻,让年小的他就要懂得比别人多,隐忍的比别人多。为了活下来,小小年纪就知道隐姓埋名,装做失去记忆只为隐藏自己。小小的内心藏着巨大的秘密,就是这样长大成人,为了给父母洗清冤屈,从事自己最恶心的职业。

   现在的网络已经不是 过去那个清者自清的网络环境,社会的舆论压力会把一个人呢压垮的。正是这样的舆论环境造就电视剧里的悲剧。现在的新闻报道追求点击率,完全不讲究事实的真相,而且网上还有很多的跟风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热心”网民,真的会给当事人造成本不应该有的伤害。

  这个剧情虽然是电视剧,但也从侧面烘托出舆论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希望以后稍有点类似的悲剧发生吧

 2 )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

【我的大哥是女婿,我的女儿是大嫂】
女主的爷爷捡回了男主,认他做自己的儿子,于是14岁的男主就成为了同岁的女主仁荷的叔叔,以及已经有了一个14岁女儿的达平的哥哥。

这个设定实在太无厘头,甚至让人觉得有点无语,但是当故事真正开始,一切的埋怨,嘈杂,议论纷纷便都噤住了声。



这几天看到匹诺曹综合症这个话题一直在微博热搜上挂着就去看了看,看到了一个很脑残很秀智商下限的段子。
段子是这么说的:
“如果我患有匹诺曹综合症,考试就会是这样的:选A,嗝!选B,嗝!选C,嗝!哦!正确答案是D!我怎么能如此机智!”
不知道写这个端子的人看没看过这个剧,反正我是挺为作者智商着急的。

匹诺曹综合症,只要说谎就会打嗝。但这不意味着匹诺曹们说的话都是真相,而是他们说的都是他们自认为的真相。


不然这部剧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不然崔达普一家哪至于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命运并且苟且活了13年。记者,电台,观众,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认为匹诺曹不会说谎,因为他们说谎会打嗝,但是所有人都忘了他们有可能瞎,有可能他们认为的是错的。


【你以为那些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最初听说这部剧的时候强烈的期盼着李钟硕能够接下来,能够摆脱异乡人带来的阴影,听见你的声音导演和编剧以及原班人马,这无疑是收视保证和口碑保证。我真的是抱着这样的一个心态,几乎可以说算是私心去看待这部剧的,但是后来发现我居然又一次爱上了朴大编剧笔下的女主角……

匹诺曹患者因为说谎就会被识破所以大多都沉默寡言,但是女主不是这样的,像是非要从底下往上跑玩儿激流勇进一样作死,时时刻刻分分钟秒打脸,自己拆自己台只需要一个喘气儿的功夫。

但就像男主和女主在面试上因为自己家那场13年前的灾难一般的新闻事件发生激烈争执时说的那样。
匹诺曹只是无法欺骗自己而已,但如果他们认为的是错的呢。这倒并不是说欺骗,一个人告诉我们的有时候不是他的内心想法并不一定是有意诓我们,而是他以为他就是那样以为的,也就是说,如果他在欺骗,那么他就是连他自己也一起骗了。或者说,他们根本不认为这是错的,这是他们自以为的真相。

而这些都被电台,被记者忽略了,只有“匹诺曹不会说谎”这一点被无限放大,最后演变成了“匹诺曹说的便是真相”,然后,镜头变成了刀枪,耳语也变成了真相。
没有证据,没有任何的推理辨认和反复推敲,记者的关注点在于点击量和话题的热度,电台的关注点在于收视率,于是原本美好的一家子,原本美好又善良的家人们,就变成了所谓真相的陪葬品。



【不要再抱怨这个社会有多么虚伪和不公,因为我们都是帮凶】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别说记者说什么就是什么了,网络上的一句“据说”就足以把人抹杀,更何况是说服力这么强的身为匹诺曹患者的证人。

我记得当年梁静茹大婚,天涯的一个帖子骂她说你一个中国人,非要嫁给外国人吗?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大家骂了十好几页,最后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了,梁静茹是马来西亚人啊。然后大家就慢慢停住话茬,渐渐散去了。可是被大家拿来无缘无故骂了半天的梁静茹又招谁惹谁了,最后得到了补偿甚至一句道歉了吗?并没有。
因为人们只在意舆论的话题性,每个人都是浮躁的跟风者,但是在这个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话题中心的时代,每个人又都可能是舆论的牺牲品。



就像剧里那段漂亮的反转,崔达普被冤枉作弊偷试卷,老师说你要证明你没偷,崔达普说为什么是我来证明呢?老师说因为你是当事人啊。崔达普说既然如此,那么现在我从办公室走出去,会说您和我身后那位女老师有染,并且说我亲眼看到了。老师大惊失色说你怎么能这样胡编乱造?崔达普说那您证明您的清白吧。老师说为什么我来证明?崔达普把刚才老师的话原封不动还给了他:“因为您是当事人啊。”



那种人云亦云,只管骂只管愤怒还觉得自己说的特对特有道理,完全不去注意事实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只有在他们本人变成了主角的那一刻才会明白这感觉是多么的what the fuck吧。



【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希望】

每当看这部剧我脑海里都会挥之不去五月天那首《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当人心变成市场,当市场变成战场,战场埋葬多少理想。歌手追逐销售量,记者追逐点击量,没有谁比谁更善良。”
“宁愿重伤也不愿悲伤,让伤痕变成了我的徽章,刺在我心脏,永远不忘。”

这首歌唱的,大概就是剧里反应的那样的社会现状和男主的心理吧。

崔达普一家那样的悲剧发生了,他因为幸运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过去还是如冰锥一样戳进心里,能存活已属不易,要让它完好如初却是不能。

决口不提过去,同时故意忽略时间。心里明白,这些都是可以摄取一个人心魂的东西,一个撺掇着另一个,将自己的变得遥远而且陌生。

于是奇夏明成了崔达普,天才变成了考零分的笨蛋,甚至留起了土到骨子里的狮子头,就这么隐藏着自己活着,拒绝了原本的自己,以另外的人格生活着,真正的自己就这样被自己拒绝在门外,同样也与外界保持距离。久而久之,好像拥有了一张根本不是自己的脸。
对过去绝口不提,对真相绝口不提,这样角色扮演着,结果成为了最孤独的人。

佛教有一种修行方法,就是长年累月地禁声,越是得道的高僧越是少言寡语,他们交流不用声音,而用眼睛和手势。他们唯一愿意发出的声音就是“唵”这个声音中的声音。


这算是拒绝世界么?还是以另一种方式拥抱生命呢。


可是崔达普他并没有放弃,没有放弃生活,没有拒绝美好。正如同塞林格说的:“我们确实活得艰难,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无论是什么,都不是可以中途退缩的,不管有没有家人,那终究是一场孤军奋斗的战役,每个人都必须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超越,无人可以代劳。但是,与他人的感情羁绊,有时候就是力量的来源。

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坚持下去,所倚靠的或许就是这一点点微弱的暖意吧。就像五月天歌里唱的那样,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希望。对于崔达普来说,把他捡回来的爸爸,仁荷,以及大他二十好几仁荷的爸爸他的弟弟,这个家,也许就是他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我感受到编剧对男主是善良的,让他经历了那么惨痛的失去,又给了他填补。第四集达普在公车上和爸爸相拥的哭泣太让人动容。男主伪装成崔达普这个身份13年,最后还是他为了瞒着的爸爸亲自带他去改变了形象。


“爸爸,我觉得我变成现在这样不再像是您的儿子了。”
“所有事我都知道,不要再隐藏你帅气的脸蛋和聪明的脑瓜了,我知道是因为我,不用考虑我,达普啊,我没关系的。”
“您是从什么时候发现的呢?”
“你来之后一年多就知道了,我怕说出来达平会赶走你,一开始,我是可怜你,后来,我是可怜我自己。”
爸爸抱着在怀里哭泣的达普,拍着他的肩膀抚慰着,“对不起,达普啊。还有,谢谢你,达普啊。”

 
 
【我们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

真正震撼到的还是第四集最后崔达普崩溃的天台呜咽痛哭。
不知道该说编剧的剧本写得太好,还是导演太厉害,还是演员们演技太好,我看这部剧的时候,始终没有意识到“啊朴信惠不错嘛”或者“李钟硕演技开挂了”,而是完全沉浸在剧中,崔达普,崔仁荷,他们的故事中。

如果说编剧对于弟弟还有着一丝不忍,那对哥哥就是完完全全的惨无人道。哥哥去电台接受采访,想为爸爸挽回,想告诉大家真相,却被弟弟误会着“哥哥抛下我和妈妈离开了”,在哥哥还没来得及对着现实发出什么反抗的时候,他就又失去了妈妈和弟弟——妈妈带着弟弟投河自尽。
然而就算如此,哥哥没有着新的人生,没有着家人的陪伴,依然就这样背负着过去,努力,本本份份,又小心翼翼,沉默寡言的生活着。抱着“没关系,即使我一个人背负着这些也没关系,只要爸爸您还活着就好”这样的信念生活着。
弟弟也是如此,在一家人团聚的梦里说着“虽然我有些怪罪哥哥和爸爸扔下了我和妈妈,但是只要一家人还在……”
哥哥去当年爸爸出事的事故现场做搬运工,同事说那里会有鬼出没,你没关系吗?哥哥却笑了,“即使是鬼魂,能见上一面也好。”
哥哥和弟弟就是这样善良又本份甚至是有些卑微的活着,然而一个在施工现场亲眼看到了被挖出来的父亲的骨骼,一个在记者面试的现场,看着自己亲身经历作为考试题目出现的自己一家的新闻,然后在当场被告知“这是一篇错误报道,这个消防员在前几天被挖出来了。”

命运为什么如此残忍,看着哥哥和弟弟,一个扑倒在工地的杂草丛里,一个跪倒在电台的天台上,哭着,呜咽着,不停的喊着“爸爸,爸爸”这样的场景。

一直在埋怨着他们不面对现实,埋怨着他们隐藏自己的我也终于明白了,重新面对当年的事件,知道当年的真相,和做回真正的自己,这实在太残忍了。


可是这件事到底怪谁,怪看错了的匹诺曹,怪胡乱报道不闻真相的记者,怪栽赃陷害了男主的爸爸又沉默不语的那几个工人,还是怪这个浮躁的听谁信谁人云亦云的社会呢。


我无数次的想,经历了这么多的不公,为什么兄弟俩还是这么善良,而不是像听见你的声音里的闵俊国那样,开始报复社会,并且一条路走到死绝不回头呢。


他们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却从来没有过好的回报。














-待续-
期待朴编的《匹诺曹》之后的故事。

 3 ) 舆论引导多大危害

这个电视剧前期几集看的十分乏味,甚至想弃了,但是看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情节变得十分吸引人,一口气看完觉得内容真的很不错。 【记者的意义】 剧的名字叫做匹诺曹。女主患有匹诺曹综合征,她没有办法说谎,她选择做一名记者。剧中揭露了一些社会现状,女主致力于报道真实的事件,所以她认为她的匹诺曹综合征恰好对新闻记者有帮助,可是报社不这么看。他们致力于报道的是那些想让公众看到的内容,是那些经过粉饰的内容。女主始终在坚持着自己的观点,最后她成为了一名记者,我真的很欣慰。现在,还有多少记者在报道事实?记者、媒体本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他们应该将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可是现在的新闻又有多少是假的,是经过粉饰的?一个记者致力于报道真相,本该是他们的分内之事,可现在却成为了一种难得品质。想起了最近看到的一句话,“我不知道是怎么了,看了一部影片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真实的看法,不褒不贬却收到了那么多人的感谢,这部影片到底遭遇了什么?”的确,当你遭遇了太多的不公以后,似乎那些本该属于你的公正你要感激涕零的接受。 【舆论转移】 这部剧最后的事件,利用媒体为风向转移公众的注意力,采用舆论的方式使得一个无辜之人蒙受不白之冤,而其主要的目的则是为了掩埋高层的罪过。这种行为,令人发指。男主的父亲,明明在火灾的第一时间去救人并且牺牲,却被无良媒体报道成趁机潜逃。为此,男主的家庭散了。而这一切的讨论度如此之高,是为了掩盖另一种罪行。不得不说,他们的舆论效果很成功。最近看的一本书《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确是如此,群众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引导,当媒体将一切的报道指向一个人的时候,当媒体看似公正的报道其实是饱含主观意识而无形中影响了群众的思维的时候,你还能够跳出舆论的陷阱吗?这世上,多少真相被掩埋,多少恶性被掩盖,作为群体的一员你能逃开吗?舆论引导到底害了多少人?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剧中揭露的现实太过于犀利,看的我一阵心寒却又不断深思,是不是网络暴力也与此相关?媒体的引导风向向来如此,对其整顿是应该的,但是作为群众的一员是不是该擦亮自己的眼睛去追寻事实的真相? 我希望,有更多报道真相的记者。我希望,媒体能够公正客观的进行一切报道。我希望,群众能够身处舆论而保持理性,自主的判断一切的事实。

 4 ) 编剧很厉害了!!!

这部剧的编剧很棒!所有的构思都能够有足够的解释让人信服,而且剧里的每一个剧情都是有它存在的意义,小细节看的时候不觉得如何,之后回味起来觉得甚是厉害。 这部剧一开始以男主小时候的遭遇为背景,所以男主憎恨电视台以及记者。可之后被女主妈妈刺激,外加被女主吸引,自学去电视台面试。成为记者之后,他采访的第一个事件就狠狠打了他一巴掌。自信满满会报道真相,却反而失去了真相。经过这件事之后他才真正开始走上记者之路。 整部剧都是围绕男主小时候的遭遇展开,例如陷害男主爸爸不负责任的文主任以及他的两个部下被杀;哥哥给男主发短信,让他揭露自己所犯下的错事;车主播大肆报道哥哥不顾生命救人,将其宣扬为国民英雄,却被哥哥摆一道失去国民信任;垃圾场爆炸,车主播被迫报道安灿秀不负责任才导致事故发生;揭露百货董事的阴暗面。 个人觉得这部剧最大败笔在于车主播的洗白。编剧将车主播刻画成原来是一个正义的记者,也曾想要揭露真相,但最后却屈服于现实的一个无奈的形象。但是,如果车主播当真是这样的正义记者,之前报道大暴雨的时候就不会选择跪在地面,使水面处于自己腰间进行报道,也不会在采访哥哥之后选择断章取义,然后选择将哥哥的采访往舆论极端上去推。感觉最后的洗白像是硬生生喂了我一口肥皂……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5 ) 当新闻被操纵,如果媒体沦为“匹诺曹”

文/章静怡

近日,一部由李钟硕、朴信惠主演的韩剧《匹诺曹》,以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闻的行业。而在观赏其男主大好颜值的同时,却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向我们提出了关于新闻与媒体的几大疑问。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三观正的不要再正的韩剧了,故事矛盾和争斗的背后,依然有着人性的温暖和直达内心的教育。而这部《匹诺曹》,也是继去年同样有李钟硕出演的《听见你的声音》之后,赵秀沅导演和朴慧莲编剧的再度合作。作为韩国知名电视剧编剧的朴慧莲,其描绘的行业也从去年《听》中的国选律师,进阶到了今年《匹诺曹》里的新闻记者,仿佛是《听》的某种升级版。而她又以自己擅长的女性角度和心理,来描绘和揭示当今媒体和舆论环境之下的种种矛盾,展现人性。

所以说,《匹诺曹》虽然套着偶像言情剧的外壳,但实际上却是一部有着对大众启迪和深思的行业剧,和我们探讨的却是有关如今媒体环境下的一个严肃话题,同样的,这也是涉及到专业领域的问题。而新闻、舆论,事实上总与我们的自身利益和未来相关,虽然那样的相关性大多数时候很难在短时间显现出来。于是,当剧情发展到第14集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也必须要来写写这部韩剧了。

首先,在开始讨论这部剧前,我们要抛开剧名本身“匹诺曹”在剧中最为表层的涵义:“匹诺曹综合症”在剧中表现为“如果说谎就会打嗝”。而这个特别病症的设定,正是全剧串联的一条主线,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设定:患有匹诺曹病症的女主当了新闻记者,在面对自己所认定的认知和判断的时候不能说谎,如说谎就打嗝。

但基本上,有点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真实世界里的“匹诺曹综合症”则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被笑恐惧者的一种“发病”状态。它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他们一旦感到自己被嘲笑,就如临大敌,恐惧得肌肉紧张、全身木僵,仿佛立刻变成了木偶。下一次再进入社交活动之前,被笑恐惧者会感到惴惴不安,对预期可能出现的嘲笑感到担忧害怕。”——木偶,是个很好的词,而这个“提线木偶”的形象,也是这部剧的定格画面。我想,只有正确打开了这个词,那么,你就不难理解导演和编剧在此剧名字上花费的深意了。

谎言和真相:也许只是一步之遥

当我们打开新闻学的教科书,总有着新闻真实性的核心字眼,“先有事实,后有新闻”。而我们在面对有关事件信息的时候,却总容易将新闻报道、分析和判断加以混淆。新闻报道是基于可查证的事实本身的客观叙述,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对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等所作的解释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而判断则是对事件利弊、是非、对错所作的结论。

哪些是客观真实的叙述,哪些可能是媒体的分析和判断,在如今的媒体时代下更难区分与把握。信息传播速率远大于从前,接受信息的速率也远非从前,而信息的碎片化带来的结果,更是让大脑没有太多时间思考,而很自然地接受外界的信息。而因对那思维惯性所引起的错误发生在媒体身上,那带来的影响势必会被无限放大,其代价则是惨重的。在这部《匹诺曹》中,则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可怕又残忍的故事。

而从严格意义上看,新闻报道不可能一直正确和完全客观,媒介总会带着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同时作为受众本身,又会以自己的选择、好恶和理解,来加以选择性接受信息并继续传播。传播的介质最终依托的其实还是人,是人的认知和意识,是人就肯定无法避免的存在偏见,有错误和片面的认知。但作为新闻本身,选择真实,遵从真实、尽可能多方求证地来对事实本身加以报道,即“就事论事”则是身为新闻媒体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显然,这是《匹诺曹》在最前面几集里想和我们讨论的问题之一。因为媒体本身的性质,那么你所说的话和你的职业身份联系在一起,你就必须“谨慎再谨慎”。

在这部剧中有一段话,也是出现了好几次。第一次是在男女主应聘YGN电视台记者的面试中,当男主终于知道自己父亲已在13年前的火灾事故中牺牲,面对曾经扭曲新闻报道所说的一段话。而这段话在后面女主妈妈的“新闻的真实和影响”主题的演讲中,又借女主之口再完整地重复了一遍,这段话是这样的:“人们都以为,匹诺曹只会说真话;人们也都以为,记者是只会传达事实的。可无论是匹诺曹还是记者,都应该明白,人们会无条件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他们应该明白自己所说的话比其他人的杀伤力更强,他们应该谨慎再谨慎才对。他们错就错在,他们并不懂得这一点。”

新闻议题:媒介对舆论方向的引导

这是一个我在这几年里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让人胆战心惊却又可能真实存在的现实。不论中国、韩国还是其他西方国家,有关媒介的议题设置、议题传播的控制和管理,一直是当今舆论环境发展下无法避免的现实,而尤其是在现有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环境下,这更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这部《匹诺曹》的高明之处,则是在第14集里用了一个新的火灾事故,又将13年前的案件联系在了一起,然后,似乎有了一个大BOSS现身,让剧情有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看到这里,你就不得不佩服朴编剧真正的高明之处了。不管是13年前还是13后的现在,一切似乎并无改变。原来,这场13年前新闻报道的幕后黑手,正是利益集团的自我保护;而当时的记者和媒体,都不过是利益之争中的提线木偶(目前更新至第14集,剧中还只是怀疑,待后续剧情发展和验证)。

而这种既定议题和方向的设置,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是非常可怕。可惜,我们的媒体、我们自己也常常犯着同样的错误。如果对于事件的报道,媒体设定了既定方向的议题,再通过这个议题来寻找合适的新闻素材支撑,在外界看起来完全可能是合理的。其实很多时候,在我们看到一个事实的信息呈现一面倒,仅存在一种议题和论调的时候,或许这个信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如果在这个时候,有更多的质疑声,有更多不同的声音出现,我想,我们的一切兴许会好很多。

在这部剧里,13年前的案例本身,就是这样的出于一个可怕的阴谋。而女主母亲,也确实仅是引用了别人的话,利用了现场的镜头,作为媒体第一次抛出了一个新的议题,引导了舆论方向,无疑也充当了这看不见硝烟战场的木偶——“匹诺曹”。舆论是一把看不见的杀人刀,真是一点不假。这又让我又想起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两者在揭示主旨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

新闻效果:真实和影响的矛盾

既然我们探讨的是新闻,那么就不得不将剧中女主母亲——宋车玉部长的演讲“新闻的事实和影响”的那段,单独拿出来讲一下。这是这部剧极为精彩的部分,也不愧是朴编剧擅长在剧中抛给我们思考的问题:媒体收视率的保证,终究是新闻的事实重要,还是追求新闻的影响重要呢?剧中电光火石,似乎每一句似乎都响在我们心中。

新闻的事实和影响,到底该怎样平衡?如果遵从新闻事实,那么就可能意味着该新闻传播效果的平淡无奇,因为公众总是更喜欢新奇的东西;如果一味追求新闻影响,从公众的喜好和猎奇心理来“制作”他们喜欢的信息,那么就可能扭曲原本的新闻事实、模糊新闻事件本身,甚至以刻意做出更有爆点的新闻,将议题引导进入另一个极端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很可能已和原来作为媒体对事实报道的初衷相去甚远,甚至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媒体僭越了其已有的职能,行使了不该有的权利。作为拥有传播权利的媒体,似乎应该“谨慎更谨慎”。

而在如今的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环境下,这样类似的事件更加愈演愈烈。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媒体,每个人的一条支离破碎的片面信息,都可能泛滥成为一场新闻事件的灾难。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似乎同样的案例,也在我们身边发生。比如昨日一则“赵本山20吨黄金”的谣言,就这样突然一夜之间泛滥,并从社交媒体迅速转移到了大众媒体,也还好及时有人以数据化的形式澄清了。但带给我们的思考,难道就止步于“赵本山”三个字本身了么?

想来,也是该好好用自己的大脑了!

最后,借以豆瓣上另一篇文章所写的文字作结:“一个健全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人人都该是自己的匹诺曹,有自己的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是一个窗口,透过窗口看到的可能是风景也可能是布景,作为观众,总该是有自己的判断,才不会被人牵着走,以至于间接做了侩子手。”

 6 ) 匹诺曹经典台词

1. 比起谎话,真话安慰人的功效要大出十倍。

2. 人生在世经常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真小,本来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后来才发现其实颇有渊源,也许是善缘,也许是孽缘,人们总是很神奇地有所联系,这就是命运。

3. 你能够成为演员的可能性比比尔盖茨借高利贷的可能性还要小。

4. 我没有把做节目当成是玩笑,电视里一句话也许会杀死一个人,我怎么敢当成是玩笑来看

5. 我之所以会把最后一个问题让给他,是因为如果我答对了最后一个问题,下周我就还要再到这个肮脏的地方来。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凭着自己的想象肆意猜测散布谣言的人,到处都是把麦克和摄像机当作免罪符四处招摇的人,单单是跟那些恶心的人类呼吸着同样的空气,都让我觉得窒息,想要呕吐,让我再到电视台来,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6. 爸爸,今天是你诉讼时效到期的日子,虽然我恨那些诬蔑你是逃犯的人,恨不得杀了他们,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说的是真的,就算逃亡也好,就算被人戳脊梁骨也好,我只希望你真的还活着。我好想你,爸爸。——奇载明

7. 回头想想,那时我就应该离开才对。那份心思,从一开始就不该有;那个人,从一开始就不该见。我应该在那份心思膨胀之前,在还可以回头的时候,离开才对。我以为这种心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平复,我以为平复之后就可以轻松地离开这里,可其实那只是我幼稚的错觉,是我为了就在她身边而制造的借口。

8. 你的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9. 彗星啊,我感觉像是在重症室门口卖了假药给人家一样。

10. 这是先入为主,是偏见。

11. 绝对这种词,您怎么能如此轻易就说出口,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就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一直以来,您凭借着自己所谓的常识,颠覆了多少人的人生,您可是一个记者。

12. 真是可怜,当狼遇到老虎的时候是不会叫的,只有那些无知的初生牛犊才会大声叫唤。因为无知而喊出的批评是最虚弱最幼稚的,你知道什么是记者吗?还敢在这里对我大喊大叫。——宋车玉

13. 当我真正明白什么是记者了之后,我会再去找您的。当我不再是初生牛犊而变成了狼的时候,我再真正地来对您嚎叫。

14. 人们都以为,匹若曹只会说真话。人们也都以为,记者是只会传达事实的。可无论是匹若曹还是记者都应该明白,人们会无条件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所以,他们应该明白他们所说的话比其他人的杀伤力更大,他们应该谨慎再谨慎才对,他们错就错在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的轻率,毁掉了一个家庭,所以当然应该让他们负责任。

 短评

评分不低阿…… 第一集看了一大半……一个学新闻的看到那个记者的所作所为也是很心塞……

3分钟前
  • Lis
  • 推荐

一集弃的是傻瓜啊哈哈哈哈如果本身有偏见为什么不一集也不看呢?!我对李钟硕朴信惠无感千年不喜韩剧的人都觉得好看好看 新闻工作真是个很棒的切入点 顺便说下黄乔东需要女朋友吗╭(╯ε╰)╮【看到第17集更新】男神要被抢走了〒_〒好吧祝他幸福 此剧已列入我能看完的韩剧之一 另外俩是金三顺和听音

8分钟前
  • 草莓君🍓
  • 力荐

深深怀疑这不是一个爱情片!太棒了!剧本好赞。韩剧已经开始关注于行业责任感这些东西了 几条线穿插却游刃有余 太喜欢

12分钟前
  • 弥补记忆丧失
  • 力荐

刚看完直播 不由得想到电影《搜索》 人言可畏 这剧必火啊 最喜欢朴信惠了

15分钟前
  • 转圈的猫
  • 力荐

棒子国的戏总是侧面反映社会现象 一针见血触动人性的黑暗与柔软

19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隔壁《未生》将职场奋斗拍得沉静如水,《Mr.Back》借返老还童梗收视一路走高,《匹诺曹》虽有听声剧组,但编剧明显就质量下降。李钟硕只能演忠犬受,朴信惠以为还在继承者,演员整体乏力,看不出火的趋势啊......唉,多怀念听声的第一集。

23分钟前
  • A。
  • 还行

后劲不足...

26分钟前
  • 再也不嗑了
  • 还行

应该是今年最好看的韩剧了,匹诺曹不仅象征了社会中坚守自己底线、正直善良的人,同时也深刻地反应了谎言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具有多么可怕的毁灭力量,揭露出当前社会中那些进行不实报道的记者职业道德的沦丧!写实的影视剧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29分钟前
  • 戟尘沙
  • 还行

我觉得有些短评者评价东西从来不动脑子。。。这部剧里的朴信惠多瘦啊??棱角分明,不能更加漂亮了!故事的叙事A story,B story条理清晰!它在思考一些很客观的现实问题。为什么这样有思考的剧会要弃???

32分钟前
  • 远山有黛
  • 推荐

看的李钟硕的第二部剧,男主和听声,女主和继承者里的角色都不同,全新的性格,全新的演绎。

37分钟前
  • 花衬衫
  • 推荐

第一次看韩剧发现自己关注的重点不在粉红,剧本太厉害了,实则是对新闻的真实性的大拷问。而那一群不明所以就跟着叫的狗,我们是不是也不知不觉成为其中一员

41分钟前
  • 为什麽呀
  • 推荐

上辈子拯救了几打银河系的“鲜肉试纸”又出来集邮了,我怎能不激动?而且我女神终于摆脱玛丽苏桎梏并减肥成功,又瘦又美神的逗比谁!不!爱!男主集天才、腹黑、比女人还美的颜于一身,无时无刻自带T台;男二高富帅+傻白甜;女二私生饭……四个主角,三个逗比!编剧欧尼,你这么会编,你麻麻知道咩?

46分钟前
  • isabel
  • 推荐

很有现实意义,内涵蛮深刻的,医生、记者、律师这几种职业,都要求人坚守本心。

49分钟前
  • 竹叶青
  • 推荐

以童话嫁接现实故事,人设处处扣题,前两集类似贫民百万富翁的结构运用得也颇为流畅。后续估计会回落到正常韩剧叙事,三角恋之余顺便追求下社会真相梳理下上一辈纠葛。听音原班底果然要隔空呼应啊,继闵俊国客串后,第三集李宝英也声音客串。二硕总演些命运深重的人惹得一拨露娜怜惜。

51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虽然都是学生戏,但女主性格被勾画的截然不同,说和继承者跳戏的趁早别再看韩剧了,因为校服和学生时期的造型变不出什么花儿。说像贫民窟的没看过这部电影??回忆里没有问题答案..人家明明只是回忆好吗...添加于终结前夜:说狗血,无聊,一集弃,抄袭,朴mm没演技等等的low逼,你们的脸还好吗???

52分钟前
  • 好像在哪见过你
  • 力荐

喜欢高智商男主设定 喜欢虐中带温馨 虐得像熔炉 温馨得像浪漫满屋 韩剧第一集能拍出当年看熔炉的愤怒还顺带交代清楚了男女主生世 只能说编剧太赞!逗比又高虐的剧集 让人期待满满 绝对值得安利的剧 三观好正 感觉整个人都正能量起来了 顺带撩拨了我的少女心 感谢陪我度过2015uk的冬天

54分钟前
  • hey_jude
  • 力荐

说开头答题部分抄贫民窟的也是醉了,我还说贫民窟超我大央视的开心辞典勒。

57分钟前
  • 麦片~~
  • 推荐

反映社会现象的偶像剧,还不错

1小时前
  • 自由的玩
  • 推荐

生活太需要原谅 错过是因为太相信内心的对错

1小时前
  • 甜椒Oli
  • 推荐

“人们都以为,匹诺曹只会说真话;人们也都以为,记者是只会传达事实的。可无论是匹诺曹还是记者,都应该明白,人们会无条件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他们应该明白自己所说的话比其他人的杀伤力更强,他们应该谨慎再谨慎才对。他们错就错在,他们并不懂得这一点。”

1小时前
  • Stark实习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