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

大陆剧大陆2022

主演:杨旭文,杨志刚,郜思雯,陈创,孙雪宁,石悦安鑫,张子健,姚安濂,王劲松,范明,岳丽娜,刘智扬,牛宝军,罗嘉良,张黎明,牛北壬,马赫,周骏超,奚望,吴春怡,韩承羽,姬晨牧,任希鸿,冯玉玺,白庆琳,李星昊

导演:柏杉,刘方,信鹏

播放地址

 剧照

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1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2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3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4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5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6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13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14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15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16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17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18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19唐朝诡事录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6 16:34

详细剧情

  暗夜邪仙从天而降,鬼市地宫露出冰山一角,而风靡长安的诡异红茶究竟是养生之药还是害人之物?长安城里新娘失踪案接连发生,似乎与红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案件扑朔迷离,人心玄妙难鉴!金吾卫中郎将卢凌风奉命查案,遭遇平生最强对手狄仁杰关门弟子苏无名,双强携手共破长安奇案!九个不同风格的诡异案件,《长安红茶》《石桥图》《众生堂》《黄梅杀》《甘棠驿怪谈》《鼍神》《人面花》《参天楼》,一一为您揭晓大唐夜色笼罩之下的奇闻异录!  见证唐诗之外,被湮没千年的奇诡想象。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  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唐诗描绘出的华丽的大唐美卷;市井间的贩夫走卒,更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 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仙魔精妖、奇闻怪谈、幻术道法、异域传说、珍禽异兽、宫廷轶事……

 长篇影评

 1 ) 说说这部剧我觉得有点硬凹的地方

我觉得这剧是有诚意在的,但不知是为了剧情还是为了演员加戏硬凹的地方让人出戏。

我是觉得这戏不错,所以认真看了,如果评论不好的地方就说是黑的话,请说我是黑子

的人打钱给我。

第一,之前有人说过的,长安红茶为什么非要新娘的血?如果说是为了要八字相合的女子还说得过去,劫新娘就是强行制造恐惧?

第二,橘县的案,反派治头痛病的试验品为啥只找女人?得这病多的不是上了年纪的所有人群么?分尸丢弃不如偏僻掩埋更好隐藏吧,为了剧情硬凹惊悚?

第三,石桥图的案子,贬低名士,褒扬商人。名士有装腔作势虚伪的,商人里也有真诚为民做事的,所以这样编也没什么不对,只是有些....所以被愚弄跟鱼肉的还是平民么。

第四,那个甘棠驿的案子,我以为会是个黑道团伙驻扎装神弄鬼的反派,没想到是个被官府中层干部豢养的三个平民兄弟搞鬼。悬疑创意是有的,但真相揭开后.....就这故弄玄虚?

第五,鳄鱼案前面都不错,就是反派最后的设定很潦草,潦草到快速直接带恶人就行了,本来可以用以貌取人,以门阀占绩的内容讽一讽的。

第六,强加的爱情戏码真的是够了。如果要加女性角色进来是为了办案里有女嫌疑人女受害者的需要也可以,但请别用爱情戏注水好嘛。

第七,人物设计有诚意,但刻画的不够细。人物的性格做事逻辑有时会不匹配。男主总把喊为民的口号挂嘴边,幽默跟端着的感觉融合得不好。神探狄仁杰的男主也是端着的,但就很自然还会给人一种安全亲切的感觉,没有那种刻意感。中郎将的人物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25岁了,却还不通仕途官场的世故,如果他的设定是个1819岁的话还行刚直硬不通世故,他连大丈夫能屈能伸都还得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徒弟来点拨。

第八,那些说这剧的宫斗政斗高级的是不是没看到真正的古代政斗的正剧呢?哪怕看过神探狄仁杰的话也不会说这部剧的政斗是高级的,最后强行和认私生子的剧情叫高级?

第九,那个参天楼里应该是有电梯的吧。还有就是我以为苏无名是男主,看到最后一集发现原来卢凌风才是男主。还有最后一集母子还有代师受业的强行煽情太刻意,把喜君爹降级也让喜君身份降了卢才会接受娶她也是够直男癌的。

第十,皇帝宁可信江湖术士+邪术也不想提拔真正爱国报国的平民学子为他所用。

 2 ) 打戏盘点,鉴赏《唐诡》武戏动作设计艺术

如果说林青霞是唯一的东方不败,张智尧在《古剑奇谭》中饰演的紫胤真人是唯一的仙,那么《唐诡》中杨旭文饰演卢凌风是唯一的少将军!感谢唐诡团队的构思和杨旭文的精彩演绎,完美的满足了我对武侠世界的想象!👏👏👏看第一集时:喜君真是有病;看完后:原来我是喜君本君,恋爱脑本脑! 近年来内娱作品产出越发快餐化和流水化,工业垃圾堆积如山。就算是标榜大ip仙侠、武侠题材的剧,武打部分也是被各大片方、导演弃若敝屣,参与演员要么无敬业精神,要么无业务能力。导致内娱打戏现状:①站桩摆poss+5毛特效②碎镜头+替身+局部特写③5毛特效代真武器④滥用慢镜头······甚至巴啦啦小魔仙中的打戏片段都比内娱“顶级制作”完成度更高,特效配合更好,更有仙魔大战的感觉,真是讽刺。

以上只是一个武侠和玄幻发烧友对于内娱打戏现状,不吐不快。言归正传,本帖将谈谈《唐诡》武戏为什么可以深入人心,盘点其中堪称经典的动作设计亮点。

本剧使用的武器种类繁多。出场过的武器:刀、剑、枪、棍、槊、伞、双刃弯刀、镖、长斧、链斧、链球、弓箭、血滴子、针(暗器)、盔甲。武器多容易做到,武器多且打的好看才是难能可贵!例如1995年《神雕侠侣》中有丰富的武器武打展示,永远的经典。《唐诡》的用心之处是聚焦于武器特性,做出异质化的设计,使得武打元素很丰富精彩。正因如此,才能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古代冷兵器的魅力。本剧在刀剑、枪、伞和斧的武器特性刻画上尤为成功,体现了枪的投掷性、灵活性和攻击距离优势,斧的力斩千钧和伞的机巧。(详见下文)值得一提的是,本剧难得的写活了盔甲和士兵,盔甲不再是摆设,不再是为了造型而存在的死物。活的金甲让观众更入戏,让卢凌风的将军形象真正的活了起来。

多少演员徒有将军表,而无将军里,怎能让人爱的起来呢? 而《唐诡》每个动作细节都做了巧思,每个镜头上都能感受到剧组的诚意。立足于正统武打动作,又进行了创新,为中国影视武打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在当今如此浮躁的环境下,有此作为,可敬可佩!本剧细枝末节之处,令卢凌风这个角色连骨子里都是侠,对于侠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接下来我将盘点一下本剧中的武戏艺术和动作设计美学:

【风神气韵】

杨旭文太懂将军了,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把中郎将这个角色完美诠释。

飒气逼停
爷傲奈我何
睥睨天下
得瑟劲儿
封神的几何美学!(天花板)
剑花秋莲光出匣(天花板)
气吞万里如虎
寒夜霜雪明,壮气破长空(天花板)

【近战:拳术&太极】 卢凌风既有拳术的展示,也有太极元素融入,有刚有柔(太全能了!)

醉(酒小卢)拳
太极韵味

【拔刀&收刀】 拔刀收刀动作简单,看似没有什么可发挥的空间,但“一字往往是最难写的”。细节之处更能立人设,刻画人物。(ps:收刀天花板:《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灭绝师太收刀,把飒体现得淋漓尽致)本剧出彩的拔收刀动作盘点:

1、武县尉拔刀 开篇的这个拔刀动作设计,奠定了此剧武指、武打水平。开局已经足够秒杀一众内娱片。一个动作令武艺超群的县尉形象跃然纸上,这才是该有的人物刻画水平。

天花板

2、遇虎拔刀 “平平无奇”的拔刀镜头,却很戳我。少将军的气质拿捏,而又无刻意和油腻感。通过拔刀表现了卢凌风临危不乱的将军气场、又表现了不可思议,战与不战的矛盾心里,具有戏剧张力。同时也与吓得刀都握不住的手下形成了鲜明对比。

3、遇袭拔刀 转身+拔刀+突刺 动作和镜头的巧妙设计+有效慢镜头,极具武打美感。

4、背后收刀 装b的正确打开方式,哥哥好装我好爱!偶像剧们还不滚进来学!

5、夺刀

气势如虹,除你武器!

6、居合

好小子,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7、收刀·挽剑花

希望在唐诡二能看到更秀的挽剑花动作!

【御器&投掷】 小卢虽然拿捏人性不行,但在武器掌握上登峰造极,冷兵器之王不是靠纸面人设尬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展示出来的 。(ps:回马枪动作设计的天花板在《雾山五行》)

1、御剑

踢剑反手拿,爱住
神级御剑(天花板)
踏剑杀(天花板)
踏剑杀×2(天花板)

2、御枪

帅气接枪集合
耍枪花
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3、标枪达人

摊牌了,虽然近战无敌,但其实我是射手。

满怒状态
收手杀,爱住
手这么长怎么玩?
拿捏了(骄傲脸)

4、花式飞刀

飞剑杀(天花板)
推刀杀
飞刀杀
千里索敌(天花板)

【轻功&大步流星】 本剧对大步流星做出了官方解释。天花板级别轻功展示,动作行云流水,不落俗套,具有美感,赏心悦目。怕是比某些上仙都更懂飞吧。

英雄参见(天花板)
纵享丝滑(天花板)
大步流星有了画面
信仰之跃(天花板)

【鲤鱼打挺】 本剧对鲤鱼打挺做出了官方解释,天花板级别的鲤鱼打挺,直接入座裁判席。动作标准干净利落,行云流水,又具有艺术美感。

硬核鲤鱼打挺
老公好腰
优雅,真是优雅(天花板)

【转体艺术】

本剧的转体动作完成得太好了,赏心悦目,视觉盛宴!

英雄救美的正确打开方式
虚空幻化一剑魅,曾是惊鸿照影来
化招
鲜衣怒马
剑破云出,傲断苍穹(天花板,看着都难)
披风天花板
须臾化惊涛,挟风戍乱箭(天花板)

【对攻&破招】 攻防博弈在早些年的武打部分挺常见的,但近些年来的片子弱化细节,乱打一通,无章无法。无攻防,招式便失去了意义。这也是武打戏不好看,燃不起来的原因。(ps:剑术对攻的天花板在《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盘点一下本剧精彩的攻防与破招部分:

剑术对攻
枪与重甲
伞与刀
拳与匕首
斧与枪
踢枪破招
协作战

【三刀流】 本剧的封神之作。原创的动作设计,武打的艺术,精彩程度平生仅见!这才是大家心目中的“侠”啊!二次元的武术理论在三次元中的实践,梦想照进现实。令我好奇的是唐诡二如何突破三刀流的天花板呢?

剑气浩浩分冷月,傲意荡荡破鬼神(天花板)

传统武打片拳拳到肉,招式分明,写实居多。但我个人偏好写意,因此非常认可《唐诡》的武戏风格,真正把侠意描绘出来了。我认为《唐诡》具有新时代武戏的精气神,绝对是业界扛鼎之作!

(ps:本帖经我同意后可转)

 3 ) 留一片净土给这部剧,也给良心国产剧

初看到评分我惊了一下,在我心里这部剧最起码八分以上的,至于为什么打五星,是因为这部剧让几年没追剧的我又开始追了起来,比较可恨的是一天只更新两集,为什么国产好剧良心剧都这么稀缺,为什么这样的剧还有人故意打差评,他们良心不会痛吗?人家花了大半年拍的剧轻松一句话就被批的死无葬身之地,这跟网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应该多多支持和鼓励以后类似的剧越来越多吗?看到国产烂片的时候我总在想快给我看一部好剧洗洗眼吧,这不就来了嘛,无论从剧情的编排,演员的演技都没让我出戏,一个小小的配角都可以让人印象深刻,服化道也很用心,这样还不满意吗?不能鸡蛋里挑骨头是吧,演员的私生活跟这部剧无关,不要拿有色眼镜去看剧,要不豆瓣存在的意思何在?留一个清净的场所吧,不要连最后那一块大家用心看剧评剧的地方也给污染了,好剧是要一起欣赏的不是吗?

 4 ) 说实在的,《唐朝诡事录》的出现,其实是给国产剧带来了5个启示

《唐朝诡事录》刚出现的时候,青石是不感兴趣的。

一是近几年古装剧频繁扑街,数据靠粉丝,场景靠特效,服化道靠批发,这让青石对此失去信心;

二是探案单元剧,这种模式的国产剧模式,几集就一个新故事,让观众的沉浸度很难持续下去。

但后来刷到《唐朝诡事录》几个历史细节的精致呈现,让青石心动了。

青石决定看个两集试试。

试试就试试,没想到,仅一集它就成功说服我开通了会员,并且我找到了当时《知否》开肝的感觉,3天时间连续肝完36集。

看完实在是酣畅淋漓,大呼过瘾,恨不得马上跑到导演家让他赶紧把第二季张罗起来。

而这种期待,也是大部分观众的感受。

这是我在23集,截的图。

才23集,它就已经让人爱不释手了,有网友甚至弹幕:恨不得它能拍个100集了。

《唐朝诡事录》到底有多火?

这个剧播出后的一周多,它的热度还是能拿到9榜第1的惊艳数据

豆瓣评分的走势更是奇观,从剧终的7.5,凭借的强势的口碑逆袭到7.7,而按照目前这种趋势来看,它很可能突破8分。

要不是因为个别主演负面缠身的原因,以青石个人的观感来看,这部剧的评分给个8.5都不为过。

它的好看,可不是青石一家之言,网友对它也是好评如潮。

有人说:

成了近5年唯一一部从头追到尾没有快进的剧

有人看完说:

国产剧希望能拍出来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剧,全剧看完听说有第二季狠狠期待住了

还有人追到停不下来:

堪比05年的《大宋提刑官》

也有观众一语中的,直击精要:

卢凌风个人成长太讨喜、双男主竟然不卖腐、全心全意搞事业,案子起起伏伏有看头,看完好想体验盛唐风情

不管怎么夸,对于《唐朝诡事录》都是不为过的,无论是从整部剧给观众带来的娱乐效果,还是制作上的用心,甚至是历史资料的科普上都能让人沉浸其中。

特别是在国产剧烂剧横行,轻视制作,过分追求大卡司,批量售卖快餐以追求高回报率的情况下,

这样低成本高质量电视剧的出现,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打脸现场,给业内许多制作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那么,这部剧到底成功在哪里?为何能以小博大,成为今年国产剧的精品电视剧?

说实在的,《唐朝诡事录》的出现,其实是给深陷“畸形观念”的国产烂剧,打了5次脸。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部剧详细来聊聊

一、主演员过渡痴迷大卡司,没流量的演员也能担纲大梁

这是目前国产剧最为普遍的毛病之一,过分地追求大卡司,一部剧的成本经常出现用70%-80%请来主演,剩下的才是配角,制作等费用。

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了。

随着这几年演员片酬的监管下,主演片酬得到了一定的压制。但制作方过分迷信大卡司情况,依旧未能有效改观。

而《唐朝诡事录》的两位主演,根本就没有流量的说法,倘若把他们的名字放到观众面前宣传,效果微乎其微。

剧中扮演狄仁杰弟子苏无名的是杨志刚,多年来在哥哥的强捧下,依旧难以走红。从此前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业务能力看,也是饱受诟病,特别是台词功底备受吐槽。

但和导演郭靖宇两兄弟相亲相爱,有哥哥吃肉的地方,绝对有弟弟喝汤的,没流量也能捞到主演。

而另一个“小鲜肉”主演就是杨旭文,就更为糟糕了,负面新闻缠身,多年来一直在沼泽地里挣扎,难以翻身。

但这部剧的出现,两人都收获了不少认可。

杨志刚,剧中扮演的是狄仁杰的弟弟,人设上稳重而又狡黠,以清流自居,看清官场是非而又不会沉入其中。

一直以来台词上备受诟病的他,在这部剧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中就吃了剧中人设的利好,抑扬顿挫加上独特的嗓音很是舒服。

比如在开场后,他和卢凌风站在高楼上的开场词就很有大片的质感。

在人物的妆造上,也受益匪浅。

如果把他的胡子拿掉,那整个看起来会显得很突兀,狡黠的特质就更说不上了。

而他平时都是一身官袍,也不用凹造型,胡子贴上去,整个人就显得柔和了不少。

双手往后一背,一副成竹在胸、不乏智慧的断案高手的形象就出来了。

杨旭文在片中扮演的是名门之后卢凌风,年纪轻轻就在京城里当了四品中郎将。

杨旭文在本剧的演技肯定说不上惊艳,但至少是很好地完成了剧本人设的演绎,甚至可以说他是本剧吃角色利好受益最多的人。

他所扮演的卢凌风,是一位武将,对断案很有兴趣,但又缺少磨炼,导致前期咋咋呼呼,眼高手低,在前几集很不讨好。

但这个人的优势,是有成长线的,他的成长史反倒成了很多观众痴迷的地方。

随着和苏无名走天下,卢凌风逐渐老练稳重,必要时还能在关键时刻承担武力输出,在后期甚至成了不小的看点。

要不是因为演员自身的问题,杨旭文肯定会成为年度爆红的新星。

再来聊聊片中的女主,郜思雯,今年23岁,刚刚从上戏毕业。

虽说9岁就进入演艺圈,还在《山楂树之恋》里演过静秋的妹妹静思,但这几年发展平平,更说不上流量了。

同样的,她在本剧也成了一抹难忘的亮色。

她饰演的是礼部侍郎之女喜君,同样在开场很不讨喜,就是一个养在深闺里的恋爱脑妹子。

就因为和郎君(卢凌风)见过一次面,就深深地爱上了。

后来听说郎君战死沙场,她就整天拿着郎君的画吵着要和画像搞冥婚,疯狂之举让人匪夷所思。

此后带着小厮投奔主角团,也凭借优异的绘画才艺屡屡成为破案的助攻手。

喜君的戏份不多,人长得也不算惊艳,她能受到观众的喜爱在于她的清新脱俗。

在青石看来,喜君的存在就代表这部剧真善美。在晦暗诡异的迷案中,在暗潮涌动的朝堂权谋中,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喜君就像黑暗中的一个暖阳。

她每次出现,总是能给观众带来清新,莞尔一笑的感受。

比如在橘县中,他们就住在坟墓的旁边,卢凌风为了不让她害怕屡屡保护,这种举动虽然微小,但却让人感动,就是整部剧守护真善美的缩影。

从这3个人来看,其实都是吃了剧本和妆造的红利,且却都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生动诠释了以剧本和制作为中心,才是一个作品的基础。

过分的追求大卡司,总要受到制作费、演员的无理要求,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时间和经费的成本,反倒是不可取了。

二、配角选角随意搭配,殊不知配角是一部剧的成功法宝

常刷剧的同学会发现,一群好的配角就是在给一部好剧锦上添花,很多默默无闻的演员也因为成功诠释了配角角色,一举成为热点明星。

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近年的大热剧《庆余年》,李纯宋轶田雨等人因此备受瞩目,受益最多的莫过于是郭麒麟了,从此跃升为一线明星。

配角毁戏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剧本,为了增加所谓的戏剧性增添了许多无脑剧情,比如《云南虫谷》的村民团,完全就是中了编剧的坑;

另一个就是本身业务能力不行,比如《昆仑神宫》中的阿香,原本可以趁着这个大热IP爆红的人,却因为整天就会瞪大眼睛,装得神秘兮兮导致备受观众的诟病。

而作为一部好剧,《唐朝诡事录》的配角可以说是没有一个拉胯的。

特别是在女配角上,戏份基本都不多,但都能凭借自身的特质,赢得观众的掌声。

比如妩媚妖娆的胡十四娘,贤惠而又无助的轻红。

轻红的扮演者奚望其实是一位低调的星二代,母亲是被称为最美上官婉儿的茹萍。

此次扮演轻红凭借其清丽的气质收获一大波网友的青睐,未来星途可期。

而除了一众老戏骨互飚演技下,有2位年轻男演员也凭借优异的表现脱颖而出。

一个就是刘氏三兄弟的扮演者周骏超,一人分饰三角,刘十七恶毒刁钻,刘十八温和善良,刘十九诡异邪魅。

三个角色被他演绎得丝丝入扣,特别是最后的犯罪独白,简直是他演技的高光时刻,狰狞,悔恨,诡魅任何一种表达都入情入理。

几乎可以说,甘棠驿一案就是他的个人专场了。

另外一个让人倍感意外的就是轻红的丈夫独孤遐叔,扮演者韩承羽,一位出演过《锦衣之下》《琉璃》等不少热门剧的演员,如今已经31岁,可惜戏红人不红。

这一次扮演文弱自卑的书生独孤遐叔,他和轻红的感情可以说是最被惋惜的,原本两人相敬如宾,却因为家有娇妻,遭人惦记,两人随之成了黄梅杀的牺牲品。

他长得文质彬彬,乍看之下以为只是小鲜肉来凑数,没想到狱中处于梦中梦,陷于癫狂的他,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他的状态是现实和梦魇交织在一起的,一会儿和老婆相亲相爱,一会儿又是掐脖子,发狠要致妻子于死地。

可怜而又可气,韩承羽则很巧妙地将这种癫狂的情绪演绎了出来,演技让人很是惊艳。

这样长相出众,演技又过关的演员,到了31岁还不红,实在是让人不忿。

从演技层面来说,配角的精彩发挥成了这部精品古装剧的不可或缺的基石。

三、制作不够走心,流水线产品成风,但好的制作一眼就能看出来

对于一部连续剧来说,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把钱花在制作上。

如果把《唐朝诡事录》和一些古装仙侠剧放在一起看,会发现制作上的巨大差距。

近几年古装仙侠剧泛滥成风,制作更是成了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玩意,场景千篇一律,过分依赖滤镜和特效,服化道一水的塑料麻衣风,毫无质感可言。

《唐朝诡事录》的制作也不是说十全十美,尽管在特效上还是有一些瑕疵,但把它的特效拿去和《昆仑神宫》相比,依旧会顺眼许多。

除了一些小瑕疵,在某些大场面的特效上,这部剧也是肯花精力的,呈现出来的效果更是美得让人分分钟想截屏做桌面。

服化道和妆容上,这部剧可以说是代表作了。

用精美来形容完全是承担得起的,唐朝风情尽显其中。

对于追求实拍的剧组,这部剧在场景上可以说费尽心思,甘棠驿客栈、鬼市地宫、鼍神大殿、参天楼等等大小场景就做了550多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气势磅礴的参天楼了,据说制作场景花了不少钱,但真正只拍了4天,拍完就拆掉,非常舍得了。

而作为一部满是志怪传奇的探案剧,氛围感的营造就更为重要了,该剧同样花费重金来打造氛围感。

无论是恬淡素雅的石桥图

阴深幽闭的宅邸

异域风情的客栈

绚红诡异的鼍神大殿

无一不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这种纷繁多样的场景和氛围感,可不止是要钱,更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揣摩。

在一些细节上,该剧也实在让人佩服。

甚至是唐朝时期的一些小吃,都被还原出来了,比如这个樱桃饆饠是真的出现在唐朝的,这个在《酉阳杂俎》是有记载的。

对于一部经费不多,又不请大卡司的剧组来说,要在制作上如此花费心思,着实让人佩服。

而这样的决心,不就是如今影视圈所缺失的勇气吗?

四、不够重视编剧,其实编剧的功力是一部剧的核心

近些年来,随着国产剧行业的发展,学习韩剧轻主演重视编剧的呼声愈发高涨。

这部剧的爆红,就是一个响当当的例子。

本剧的编剧就是原著作者魏风华,看过剧的观众会意识到,《唐朝诡事录》能获得成功,除了导演,编剧魏风华功劳可谓不小。

整部剧36集就讲完8个大案,其中掺杂了权谋、奇情、诡事志怪、官场斗争、民间风俗等等诸多要素,没有一定功力和阅历是难以将这些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

在案子的推理中,层层推进,大部分都合情合理,没有太过低智的行为,而这正是留住观众的要点。

几个案子的衔接又极为巧妙,伏笔埋得恰到好处,比如破了长安红茶反而被贬远地,升迁上又聪明地结合了公主、太子、礼部侍郎的需要。

在破案的过程中,又能让观众逐渐对主角团产生好感,从而增加追剧的动力。而主角团的成功塑造可谓是绝妙之笔。

苏无名稳重可靠,卢凌风的成长,鸡师的搞笑和医术,裴喜君的爱情和人物画无一不成了推进破案的关键手笔。

而这个编剧功力深厚,甚至还在剧前剧末巧妙地运用了互文,这一点让人特别感慨。

也就是开头卢凌风感慨大唐盛世,花团锦簇;

此时刚出场的苏无名却说鬼影幢幢。

这里一个不谙世事,一个破案老手,一下子就为本剧奠定了基调。

而在最后一集,两人的对话更是直接印证了这段成长。

苏无名:看,我大唐多好,一切都祥和明媚,繁华如梦。

两人离别之际,苏无名作为长者说这句话是对此时忧郁的卢凌风的鼓励。

卢凌风:越是花团锦簇,越是深幽难测,绚烂的大唐就像一面镜子,一面歌舞升平,一面(鬼影幢幢)。

从长安,到南州,宁湖,洛阳,再回长安,卢凌风跟着他成长了许多,高傲自负的他也随之看到了繁华背后的黑暗面,因而忧心忡忡。

前后呼应,台词之妙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而这,就是一个好编剧的优势所在。他能让人对故事,人物产生奇妙的感情,沉浸其中,久久难以自拔,以至于大家会着急迫切地呼唤第二季。

五、感情戏不一定要成为主线,巧妙安排能收获奇效

感情戏的安排也是编剧的功劳,这里单独拉出来,主要是觉得很多国产剧总是打着职业剧、类型剧的招牌,内里却还是过分重视感情戏。

甚至经常出现感情戏变为主线,从而拉低观众的观感。

在探案剧中,感情戏本身就不是必要存在的,但是如果能合理的插入,它会在紧张诡异的悬案中成为很好的调和剂,

会让观众感受到瞬间的放松,以借此提高剧情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唐朝诡事录》对于感情戏的处理,不可谓不精妙,戏份不多,但寥寥几笔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

剧中喜君是以一个恋爱脑出场的深闺女子,但在后期剧情中屡屡成为破案辅助,可能得益于咖位不重,让她的出现不存在胡乱加戏的可能。

而她在后期的出场,总是能给故事带来一抹柔和的色彩,她和卢凌风的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被接受,以至于青石到后期都希望能多看到她的戏。

而苏无名和樱桃的感情,来得有些突兀,但一文一武,一刚一柔的搭配在后面反倒有些甜味,两人的感情有种江湖人士互相取暖的柔情。

感情戏中,最让人拍手称快的莫过于两对偶遇吃樱桃饆饠的场景了。整个盛唐之下百姓安居乐业,皆有所爱的感觉就出来。

这突如其来的甜味,好让人上瘾。

仔细回味下,在一部专注于奇情诡案,动不动就有人领便当的探案剧中,突然就被撒一把狗娘,被逗得连连姨母笑,这样微妙的感情戏如何不让人爱不释手?

顺势而为,巧妙而又不突兀,协调而又不抢占主线,这样的感情戏不正是许多国产剧所该学习的吗?

总而言之,精美的服化道,多变绚烂的场景,稳重而又充满人情味的剧本,全剧人员合格的演出,这样的精品连续剧近年少有。

这样的国产剧何尝不是一个让整个行业都为之深思自省的精彩案例呢?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西马青衫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5 ) 道不尽的悲凉底色 是卢凌风逃不脱的纠缠宿命

上一次为剧中人物写评述,大概是15年前的事情了吧。封笔良久,不敢说有多好,但至少…字里行间是真情。——写在前面

“三刀流”帅气镇楼

(在微博有发繁体字的版本,考虑到有评论说看不习惯,豆瓣这边就用简体吧...)

如果你问我最近在发什么疯,那我一定会告诉你是卢凌风。网友们说得一点不错,卢凌风的出现,让小说志怪里大唐盛世的少年将军们都“有了脸”——身披金甲,横刀立马,手持一杆亮银枪。不再是“伟光正”、“高大全”,他会担心、会害怕、会吃醋,有着作为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所以也难怪,我都这把年纪啦,躲得过顾老六,却还是没躲过卢小狗。

初见时此君并不讨喜,一激就炸毛,一怒就拔刀,走到哪里,就把年少轻狂、恃才傲物带到哪里,简直就是苏无名破案道路上的绊脚石。看多几集就会发现,原来这家伙是个嘴硬心软死要面子的,不承认见过裴侍郎的千金、不承认翻过苏无名的赠书,只是为着多年前狄公未收他做弟子便耿耿于怀,大有“凡是苏无名的话都要怼上一怼”的架势,如此而已,颇有点小孩子装腔作势、逞强斗气的意味。

随着剧情深入,不知怎的,我隐隐有种感觉,虽然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护卫京畿,我们的中郎将似乎并不快乐…时不时就簇起来的小眉头、抿起来的小嘴巴、捏起来的小拳头,偌大的长安城虽歌舞升平,但却不是他的心安之所。而且,他似乎还是个工作狂,被太子殿下罚、被大将军骂、被苏无名怼,似乎都不能阻挠他探破诡案寻找真相的决心。哪怕受了大大小小一身伤,哄一哄激一激顺一顺,换身好看的衣裳,就又能全身心投入地跟着苏无名去捉诡。

南州,宁湖,直到“探案小分队”一行来到东都,我才终于明白,卢凌风悲凉底色的缘由所在。他素未谋面的父亲,为了图谋大业,伪装身份处心积虑地接近他的母亲;他不能相认的母亲,为了权力地位,狠心让他小小年纪成为“孤儿”;他名义上的父亲,牺牲自己的功名幸福,为他光耀门楣铺平道路,教养得他出口成章、满腹经纶,也把他打磨成暗夜里出其不意的利刃。他满腔仇恨的公主殿下,实则与他血浓于水;他一心追随的太子殿下,却早已将他视为“弃子”。他的出生伴随着阴谋和算计,掺杂着谎言与权术,但他却顽强生长为一个光明磊落的存在。太子殿下寥寥数语,就能重新获取他无条件的拥戴与信任。因为他是毫无疑问的李唐正统拥护者,忠君报国思想深入骨髓,上位者只要表现出一丝丝情意,哪怕是虚情假意,纵然是刀山火海,他都不惮于报以最诚挚最浓烈的反馈。

对待兄弟,他亦是如此,冲锋陷阵永远身先士卒,掩护撤退自己留下断后,否则也换不来郭庄等一众兄弟的死心塌地。不同的是,在他们眼里,他是意气风发年轻有为的中郎将,他们敬他,一如他敬大将军,可是他们不懂他,不懂骄傲和冷冽都只是他的保护色,他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试问,骄傲如他,孤独如他,夜深人静之时,可有推心置腹的言说?可有把酒言欢的畅快?可有床笫之欢的放纵?拜托,他是独自喝闷酒连秦楼楚馆都没去过的男德标杆吶……

因此,“探案小分队”的出现恰到好处,并且在朝夕相处中,融化了他冰冷外表下一颗滚烫的心。如同喜君所说『中郎将到了南州以后,变得风趣了许多』,他不再时刻紧绷、不再故作姿态,而是打心眼里把他们当作了家人——他又不是真傻,他只有点倔强有些别扭,需要慢些时间才好接受现实。对苏无名是口嫌体直、惺惺相惜;对费鸡师是以命相托、以诚相待;对小薛环,是苦心孤诣、倾囊相授;唯独对喜君,是口是心非、欲说还休。都说毒舌与傲娇只敢对着最亲近的人展露,因为潜意识里他们会不离不弃。这个全心全意满心满眼的姑娘,是被中郎将放在心坎里默默守护的秘密。原本是替表兄赴宴,却被清丽脱俗的抬眸一笑引得心神激荡,情窦初开的袅袅美少女凭栏抚琴,情难自已的翩翩美少年舞刀助兴,暧昧的情愫在草长莺飞的三月天里肆意发酵。本以为没有再见的机会,谁曾想却是此生难舍难分的羁绊。


喜君初登场时一样的不讨喜,口口声声地要随“萧郎”而去,活脱脱一个囿于闺阁小天地的恋爱脑。直到她知道“萧郎”的真实身份,并且义无返顾地追着他南下,他都还在嫌弃她是个累赘,几次三番地提出要将她送回长安。随着石桥图案、黄梅杀案、众生堂案接二连三地告破,喜君的绘画天赋一次又一次地洞悉到了破案关键,如此光彩奕奕,由不得中郎将不为之心折。如果说在长安只是乍见之欢,那么在南州就是久处不厌,更别说再一次得知自己重回仕途无望之际,那一句坚定决绝的『裴喜君,愿随卢凌风,泛舟天地,夜雨江湖,天涯海角,无怨无悔』,饶是铁骨铮铮的八尺男儿,也禁不住湿了眼眶。虽然当晚他就懦弱上头悄悄溜了,虽然后来他被相思折磨偷偷跟来,宁湖再相见,一句『你我心系彼此足矣,喜君此生绝不纠缠』让他彻底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废话,再作媳妇就没啦)。他终于肯放下对自己无官无职日后浪迹江湖的执念,破天荒地主动牵起了喜君的手,当着徒弟的面正式宣告『为(lao)师(zi)不(you)走(zhu)啦』!

确认彼此心意后的卢凌风,就是钢铁直男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开关,变得更加有生气,更加接地气。对于心爱的姑娘,他时而像只到处开屏的小孔雀,『喜君聪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等彩虹夸夸信手拈来,巴不得炫耀给全世界知道;时而像条俯首帖耳的小狗,放下身段可怜巴巴地站在窗外撒娇,『我这不又来求你了』,大有你不答应我就赖着不走的狡黠。要知道,对卢凌风来说最难的就是开口求人,此处却好像浑然都忘了。『只要喜君不弃,卢凌风求之不得』,有了喜君,我们的中郎将就不再只有铠甲,他也有了软肋,且甘之如饴……

谁家女儿不思春,何处相思不断肠?放在现代,喜君大概会是类似赵默笙和袁湘琴的姑娘,虽然生在单亲家庭,但是却得到了百分百的宠爱,并且也拥有十成十爱人的力量。在侍郎府的她只能弹琴、读书、作画,跟着苏无名与卢凌风一路南下,见天地、见山河、见众生,她也逐渐摘掉了“裴侍郎千金”的标签,慢慢地成长为一个大格局、大气魄、大智慧的女子。车马颠沛中,她待人接物谦和有礼,为人处事妥妥帖帖。她也从未凭借高门贵女的身份为难于谁,连捕快疑凶都念着她的好。有女如此,夫复何求?中郎将,还请自浮一大白!


不夸张的说,卢凌风称得上是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是名副其实含着金汤匙的世家贵公子,然而这份出身似铁链枷锁,迫使他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能有丝毫闪失,更不允许行差踏错。被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范阳卢氏,是荣耀,是责任,唯独不是避风港。想我年纪轻轻有此成就,却要蒙受如此大的冤屈,恐怕第一时间只想扑到父亲母亲的怀里痛哭一场,而他却无人可依、无人可诉。更难过的是,他似乎还无家可归。在他简单的认知里,浴血奋战诛杀幽离四怪力毙真凶,就算没有功劳,至少也有苦劳。太子殿下屡次避而不见,本就让他想不通、猜不透,现如今还要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受这不明不白的屈辱,更是让他怎么能够甘心?哀莫大于心死,平素那般骄傲的人,几次三番地拒绝老费治伤,绝望到连命都不想要。反正人生海海,前路茫茫,不如从此一了百了、无牵无挂……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人是活下来了,心结却没有解开。所以…路遇假扮书生的江洋大盗,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便选择了人生不得意的《滕王阁序》。初唐四杰“王杨卢骆”,没有选择老祖宗卢照邻(此君一篇《长安古意》十年前可把我折腾得够呛),倒也不怕被人戳他不敬“诗书传家”的脊梁骨。可当吉祥一开口,我便瞬间了然,『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曾经光风霁月的金吾卫中郎将,如今不仅被困下州小县,还是个代司法参军。非无圣主?岂乏明时?卢凌风少年得志,未经磨炼,乍变之下尚做不到『酌贪泉尔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更多的是有怀投笔、无路请缨、郁结于胸、形销骨立。对他来说,长安的繁华绚烂已是过眼云烟,此生不知还能否有命重返;追随的未来之主已是遥不可及,此生不知还能否有幸重逢。此情此境,不正是他内心深处『空余报国之情,岂效穷途之哭』的真实写照?中郎将啊中郎将,你这分明就是欲盖弥彰,不过是藉着他人之口,发泄你心中的愤懑不平!

其实…回过头来认真想想,如果没有被“探案小分队”收留,被杖责三十、没收田产、逐出长安的卢凌风,要如何找到活在世上的理由。亦师亦友的苏无名、华佗在世的鸡师公、妙笔丹青的裴喜君,甚至孺子可教的薛环,虽然是一群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是却都在用他们各自的方式,让他体会到前23年生命中不曾有过的温暖,让他明白这个拼凑起来的家值得舍命。凶起来比谁都狠,认起错来又比谁都快。明明自己也怕野兽怕厉鬼,却每每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大喝苏无名“还不快跑”,等着老费『卢凌风接枪』,师徒上阵大杀四方之时,还不忘把心爱的女子护进怀里。明明自己还是个孩子,却为着一声“师傅”而煞费苦心,用一把未开刃的横刀毫无保留地传授武艺,求公主一个赏赐让徒儿进宠念寺读书。经年以后,我想卢凌风会感谢这枝节横生、兵荒马乱的一年,这些糟糕透了的体验让他从神坛跌落,也让他成为凡间尘世有血有肉的人!

从长安郊外的不齿不忿,初到南湖的勉为其难,赴任橘县还觉得尊严受损,然而在宁湖鼍神社前,他已是自信满满的『宁湖司马属下私人参军,卢凌风是也』。『好高骛远者,也许一辈子都是废物。 能随遇而安,到哪都能做好眼前的事,才是了不起的人』,是小薛环的一席话点醒了他,这个心地纯良、性格率真的笨拙少年,也在用他的方式,与自己和解,与过去和解,与命运和解。在干岁客栈,太子问他南下游历的收获,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一句场面话,他却耿直认真地说出『如果那些偏州远县的百姓们不能安居乐业,不能富足生活,那大唐的盛世就永远没有到来』。最后一案结束,陪伴公主再赏天外天,当他坦荡而坚定地说出『我卢凌风愿以此生,报效我壮美大唐』,这个少年已然脱胎换骨。现在的卢凌风,不再是唯太子殿下是从的马前卒,他已被磨砺成为知晓民间疾苦、真正懂得百姓即社稷,得狄公认可的栋梁之才!

这大概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

或者,也可以说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看到编剧说,正在筹备的第二季会有『被流放,甚至被通辑』,想想也知道,倒霉蛋卢凌风必中其一。再结合真实的历史背景,突然觉得脑袋嗡嗡得有点痛……虽然明知不可能,但我还是希望,23岁的中郎将,哦不,是24岁的大理寺少卿,能够保有一颗赤诚之心,知世故而不世故,永远作那长安城里最耀眼的鲜衣怒马少年郎!

不嫌弃繁体字麻烦的朋友请戳: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37819871789215&is_all=1#_0

 6 ) 难得没烂尾的优秀古装悬疑剧

这年头,只要能做到不烂尾的剧,就是都是好剧。

整部剧除了案情张弛有度引人入胜,对案情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细节也做到了极为精准,非常难得。

睿宗时代的门阀豪族的状态把握的非常到位。双男主之一的卢凌风,属于著名的“五姓七家”之一的范阳卢氏,推断应该是接受了家族良好的教育资源,加上自身勤奋努力,得以青年得志,早早就身居高位,再加上范阳卢氏的家族背书,傲气的有理有据恰到好处。

《甘棠驿》里还出现了另一个世家子弟,出身清河崔氏,低品级小官连个随从都没有,但可以理直气壮的鄙视寒门出身的四品都尉。都尉虽然内心不屑,但表面上还是得做出恭敬的姿态。

唐初,这些山东士族已经没有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风光,但数百年攒下的底蕴和自信,依然可以让族人保有骨子里的傲气。而通过科举进身的普通官员,也会习惯性的保留对这些豪门大族的天然恭敬和畏惧,虽然可能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敬畏。

隋唐时代的文化阶层心态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惆怅和无奈为主,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成就了大唐盛世辉煌灿烂的文化。但在唐早期,依然还是有一些自诩的“名士”,醉心于追怀魏晋风骨,喜好无为和空谈,比如剧里“南州四子”。

这类“名士”或有些才艺,但普遍迂腐,不愿意接受新变化。所以《石桥图》里的钟伯期的作案动机,就很符合那个时代那些迂腐名士的典型思想,外加一些特有的自私和疯狂。

唐朝中后期,追寻前朝魏晋无为空谈之风逐渐被人们摒弃,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剧里正好处于没落未落的阶段。

《鼍神》案也有历史背景,唐时期很多文献里记载了鳄鱼,有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咸水鳄。剧里的鳄鱼应该不是扬子鳄,因为扬子鳄性格温顺而且不喜攻击人类,而东南沿海的咸水鳄性情凶猛攻击性强。

唐时期很多文献就有这些凶猛鳄鱼的记载,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这些鳄鱼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在唐代,中央政府对偏远地区的统治力度没有关中和中原地区那么强,经常有偏远州县里会出现官民一起对邪神的崇拜,草民无知因而畏惧未知,而官吏则更多是从中渔利,甚至还有野心之辈借此妖言惑众鼓动作乱的。

所以《鼍神》案里那种官民齐拜鼍神的景象并没有太多的夸张,很符合那个时代人们的认知水平。

一部古装悬疑剧,也不是历史正剧,能把当时的文化细节抠到这个程度,实属难得。

本来想给4星,看那么多莫名其妙1星,那就给个5星吧

 短评

还不错。可以视为徐克版《狄仁杰》系列的后传。探案线过关,悬疑性虽然没那么强,不过诡异华丽的想象力有补足之效,(借鉴了《妖猫传》)。关于唐朝的科普做得也挺不错,民俗、礼仪、官阶、风水都有涉及。

4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太子:陛下食物小心有毒。陛下:好的,那赏给我的子民。

7分钟前
  • 霓霓
  • 推荐

不卖腐不谈情,剧情紧凑专心办案,陈凯歌的妖唐画风后继有人。杨旭文天生一张薄情脸(无贬义),很适合演事业番。历史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姑侄斗法也就三年,第二季赶紧啊拜托!

1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相当不错啊,剧情紧凑有看点!没必要上升到人吧,那些抱这揣测心里的看客,如果yxw真有事官方早出来报道了,咱就好好看剧不行吗?14集看完感觉角色塑造很有力量啊,每个人的人设都立得住,故事情节也是符合诡的设定!!!支持,国产剧希望能拍出来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剧!! 全剧看完官方爸爸说有第二季真的狠狠期待住了!!快拍~

15分钟前
  • 梓雾一一
  • 力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因为脱发引发的血案,太扯了我的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7分钟前
  • 骆驼来了
  • 较差

双男主断案古装剧,看完6集剧情还行吧,虽然有些松散但整体过得去,既有悬疑感又有惊悚度;演员方面饰演中郎将的男主之一还不错,倒是饰演县尉的男主演过头了。。。表演痕迹太重,表情很刻意,另外说台词的语气语调,我也不知道是后期配音还是原音总感觉很别扭;还有些大牌客串也厚实了演员阵容,暂时给予7分、3星的评价。

22分钟前
  • 阿抗
  • 还行

鬼市红茶贩,驿站蟒蛇窝。名士怕咳血,大盗诵王勃。碎尸研医术,邪神化蛟鼍。毒花使脸烂,幻术致心浊。

2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感觉得出团队不是很成熟,或者说导、摄、剪都不够圆滑,但我好喜欢这种题材,这种题材多来点,啥时候能让费振翔他团队来整整古装玄幻呀

26分钟前
  • 壶铄
  • 推荐

慢悠悠,细品~底色,语调,人物,案件都是那个唐卢凌风暴躁狂....苏无名天天给中郎将灌迷魂汤,戴高帽子7集但凡换对颜值高气质好的,不得磕生磕死...13集😭好辣眼睛的交换装扮,谁能嗑,真乃奇才17集“畸情”....这个形容还挺符合制作团队“娘道”出身“诡”案子还是很好看的👍遗憾没有恐怖血腥镜头,道具组没有发挥之地鼍神案我不爱看。沙斯案幻术太好看了吧,真龙+33层楼~精彩

30分钟前
  • 7雪球球
  • 力荐

这中郎将越看越烦

35分钟前
  • 啥子哟
  • 还行

女主什么时候下线,不会跟一路吧,很烦她 追平了,女主戏分挺少的,可以看

36分钟前
  • 喜欢相互思念
  • 推荐

感觉是杨志刚最好的一部剧!有资源的人能演成他这样观众是认可的。演十七十八十九的那个演员上镜又会演。

38分钟前
  • 甜月亮
  • 推荐

这不该鼓励鼓励吗?难道鼓励那些轻浮偶像剧?

41分钟前
  • 天问
  • 力荐

2022年古装剧年度最佳,没有之一

44分钟前
  • 太阳到地球
  • 力荐

别老说人家杨志刚台词怎么样,再差也比网红脸爱豆好,人家至少敢用原声!

45分钟前
  • 冬季恋歌
  • 力荐

形式大于内容,前六集的长安红茶案看似很玄乎,又有幻术拍的也很诡异,但不能细想,一旦仔细盘起来,基本上没有任何案件细节,全靠台词说出来了,并且有一种剧中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强加情节,很难按照一个正常的悬疑剧的路子来看,所以就越看越没有意思了。两个男主也确实很难吸引观众看下去

50分钟前
  • love as life
  • 还行

本想随便看看,结果现在每天准时等更新

53分钟前
  • 林大爷
  • 推荐

绚烂的大唐像一面镜子,一面是歌舞升平,一面是鬼影重重。大唐,既是山川风月,也是一家一户老百姓啊

54分钟前
  • Vince♫
  • 推荐

诡异感出来了!!!瑕不掩瑜,制作蛮精良的,但为啥妖精这么多网红脸

58分钟前
  • 失焦
  • 力荐

大理寺积压了 九万多起案子 这第四五六七季都有了

60分钟前
  • 是七七七七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