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1979

动画片中国大陆1979

主演:梁正晖,邱岳峰,毕克,富润生,尚华,于鼎

导演: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

播放地址

 剧照

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2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3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4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5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6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3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4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5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6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7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8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9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58

详细剧情

商末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3年6个月,最终生下一个肉球,肉球中跳出一个伶俐可爱的男孩。李靖原当他是妖孽欲杀之而后快,幸太乙真人前来收之为徒,赐名哪吒,并赐以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宝贝。某年,天下大旱,甘露未降。哪吒和家将到东海洗澡玩耍。他用混天绫搅动海水,撼动龙宫,惹出巡海夜叉李艮和龙王三太子敖丙。几番言语不和,哪吒杀此二人,由此闯下通天大祸。四海龙王齐聚陈塘关索命,为救一方百姓,哪吒决定交出生命……   本片根据《封神演义》故事改编,并荣获1980年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3年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和宽银幕长动画片奖。

 长篇影评

 1 ) “我全还给你!不欠你的”中国孩子才会共鸣

太无聊了,又看了一遍哪吒闹海,这可是1979年版的哪咤闹海。虽然2019年的魔童降世哪吒,血赚了50个亿,对比来看,我不会再去重温19年版哪咤。19年版的完成度也挺高的,不过他的精神内核那一套,已经不是中式家庭会有的了。包括白左附体的爸妈,搞笑不严厉的师傅,这都是中式社会根本不可能有的。

79年版的哪吒闹海,哪吒的家庭是非常标准的中式原生家庭,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不错的,属于标准的根正苗红。家里的配置就是标准的柔软慈母,不苟言笑一言九鼎的父亲。

哪吒一出生,我就觉得这个父亲非常可怕和暴君似的,听说妻子生了一个肉球,父亲拿着一把剑来,准备把孩子杀了。

图为希腊神话农神食子,东西方异曲同工

父母对孩子的生死大权有绝对权利。并且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身体是自己给的,孩子没有任何隐私。

不过李靖就像是传统的父亲,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出人头地,给孩子找了一个好老师。这里老师的形象太乙真人就很传统,他不是那种追着你屁股跑像幼儿园幼师一样的老师,中国传统的老师就是那种很高冷的,喜欢点化学生,不会像填鸭似的教学。所以在动画片里就给老师加了一个浮尘,老师每次做法晃动浮尘,其实就有一种点化的意味在里面。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太乙真人其实比李靖来说更像一个父亲,起码更像监护人。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程度上来说,李靖更像是验收成果的甲方。😅

封神演义作为原著里面哪咤的形象不够,正义不够立体,实在是太魔性,因此79年的故事,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哪吒的动机更像普通孩子。在哪吒“得罪人”以后,李靖是如何做的,在原画里,李靖直接下令,把自己的儿子绑起来,留着备查。。

龙王来李家找说法,怕得罪人的父亲怎么说的?“逆子!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这里,李靖第二次举了剑准备鲨孩子。😰

当然,怎么来说也是自己的孩子,李靖也下不去手,所以他晕了。因此,这里才会有我们很熟悉的哪吒自刎。

这里哪咤削骨还父,剜肉还母,从此与凡人李家一刀两断。

除非死亡,在中式家庭,我们无法和原生家庭割离。但是只要你一天还在这个家里,父母有权对你生杀予夺。这就是最窒息东西。

所以说,当哪咤喊出一句“绝不连累你们!”把父母给的东西都还给了他们,能引起多少孩子的共鸣?在传统的中式家庭里,有多少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我们为了你如何如何?有的家庭甚至把给孩子花的每一笔钱都给孩子算到。以至于孩子后期长大,对父母已经谈不上是“爱”,反而只是“孝”,这个孝道有一点“还债”的意味。

国人共同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形象来反抗强权,同时,我们也塑造了哪咤,反抗父拳。要知道一个人一出生遇到的第一压迫就来自于家庭。我们喜爱哪咤,崇拜他,可能也是因为他能做到自己不敢做的事。

反观19年的哪咤,当它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就知道了,这是一个ABC。他的精神已经不是传统中国人了,人家是精神灯塔人。叫咱们怎么跟他有共鸣?😒

 2 ) 1979年的《哪吒闹海》为何是最伟大的哪吒?

又看了一遍1979年的《哪吒闹海》,又一次热泪盈眶。人老了,越容易被人世间的真情打动,年轻时反而麻木,误以为那是坚强。

哪吒形象自古就有,到了明代,许仲琳写了《封神演义》,哪吒的形象于文献中清晰起来。令人震惊的是,我大学时读到《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根本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凶神。他的人生观就是人若犯我,我必杀之。而且哪吒为人极其狡猾、善于说谎。其中不为人知的是,哪吒除了金刚圈、混天绫、红尖枪、风火轮等等兵器之外,还有一样法宝,就是金砖,对,你没看错就是金砖,而且这玩意是他妈一个暗器。小说中,只要哪吒打不过了,就掏出金砖暗算,“呼”的一板砖飞过去,对手瞬间懵逼被干倒在地,哪吒他哥木吒就曾被金砖一砖撂倒。现在想来,明代许仲琳应该是用金砖暗喻社会上的金钱贿赂手段。实在打不过的人,用钱贿赂,就能搞定。小说中的哪吒狡猾凶狠讲义气, 为救父母选择自刎 ,先去一臂,后自剖其腹,刳肠剔骨,非常血腥。《封神演义》这部小说黑暗血腥,非常精彩值得一读,但这里讲这些是为了引出79年版《哪吒闹海》。79版《哪吒闹海》去除了《封神演义》中哪吒的暴戾狡猾之气和血腥描绘,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巨大戏剧性的光辉英雄伟大故事。《哪吒闹海》简洁而不简单,其中奇妙之处就在于这个剧本所蕴含的巨大戏剧性,也就是英雄的伟大矛盾。这是《哪吒闹海》之所以这么成功的秘密。

文革过后,改革开放,中国电视电影史迎来了它最开放的年代--80年代(包括后续一段时间,但统称80年代时期),在这个年代,你可以拍露点镜头,最经典的莫过于86版《西游记》里水池中露点的蜘蛛精;在这个年代,你可拍阴森恐怖的《黑楼孤魂》1989(大陆恐怖片No.1)、《圣保罗医院之谜》1990;在这个年代,你可以拍血腥暴力的《封神榜》1990;在这个年代,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可以走进故宫拍《末代皇帝》1987;在这个年代,你可以拍反应阶级矛盾的动画片《哪吒闹海》1979、《天书奇谭》1983、《葫芦兄弟》1986、《葫芦小金刚》1989。

除去绚烂多姿的美工、气势磅礴的配乐,《哪吒闹海》最振奋人心的是悲壮的英雄气概。在《哪吒闹海》里的官僚主义作风下,下有被压迫吸血的百姓,上有胆小怕事的李婧、吃童男女的龙王以及无所作为的那个天,这样的环境下,中间必然孕育而生哪吒这样的革命英雄。

他可爱,海边洗澡嬉戏;他强力,混天绫金刚圈;他善良,为救百姓怒打夜叉;他勇敢,敢抽龙筋暴揍龙王;他天真,信了狡猾的龙王;他孝顺,被父亲收去法宝捆绑还要自刎谢罪。让我们重现整部戏里最悲壮、最催泪的戏份:英雄末路。

哪吒心一横,咬了头发,拾起宝剑,腾空而起,对着龙王 吼道:“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别人。”随即回头对李靖道:“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哪吒昂首怒吼:“师父!”横心自刎。

英雄已去,不甘问天。沉重倒下,灵鹿涕泪。

后续的事,只简单交代即可。宝莲重生、三头六臂、大仇得报、驾鹿而去。

宝莲重生后的哪吒,有三头六臂的本事,又得到师父赠的红尖枪风火轮,功力更上一层,直接翻江倒海,怒闯龙宫,杀敌报仇而去。但在这结局之前师父说的话才是点睛之笔。哪吒重生后哭着跑向师父,含泪喊道:“师父!”眼中似有千万委屈,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对着重生的哪吒只微笑着说一句:“你长大啦。”一语双关。师父支招哪吒去南天门拦住告状龙王,料定龙王狡猾,哪吒宅心仁厚,面对求情敌人必心慈手软下不了杀手,事后必遭龙王算计,李靖胆小定会出卖哪吒,哪吒孝顺,气数必尽。太乙真人城府之深、算计之远、令人胆寒!哪吒之死是太乙真人一手安排的成长之路,是、也必然是、也必须是的英雄之路。

太乙真人要让哪吒疼、要让哪吒恨、要让哪吒饱受人间之苦、看清人间冷暖、铭记人性卑劣。太乙真人知道,爱能让哪吒强大,但不能让哪吒成长,也不能让哪吒伟大。

何谓成长?一要怒打落水狗,全面歼灭;二要理智清醒,不被人情束缚;三要脱胎换骨、神功大成。赶尽杀绝、理性至上、本领高强。原来英雄是孤独,英雄不是人是神。人有感情,就有缺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英雄大成,有最广大的群众支持,父子关系已决,亲情也不能阻挡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哪吒成了Michael mao。

《哪吒闹海》有伟大的戏剧性,其中神秘伟大的矛盾就是人有情则无伟业,神无情则伟业成。我们庆幸哪吒宝莲重生、法力神通;我们欣慰哪吒大仇得报、驾鹿飞天。可我们不知道为何倏然间觉得眼前的哪吒如此遥远而陌生,心底为何一种酸楚之感油然而生久久缠绕心间。

因为我们都知道,哪吒已经死了。作为人的哪吒确确实实地死了。有情的朋友已经死去,无情的领导获得重生。

英雄的剧本从来只有一种,死而复生。耶稣如此,哪吒如此。

 3 ) 只说审美

片头玲珑的编钟国乐,室内香炉的袅袅青烟,让人如身临彼境,迅速沦陷。这只是开头。

哪吒的眉眼、妆容,乖巧秀丽而神采飞扬,无邪而脱俗之美。自刎时白衣横剑的定格,鲜血蹙眉,刚烈决绝,震撼人心之美。莲花化身是百看不厌的一幕,超凡入圣这四个字都嫌俗气,不想形容,生怕用词不当,玷污了这份美。这只是主角。

小鹿的灵秀感,仙鹤的绝尘感,纤维处不同灵物的体态、气质拿捏如此精到,这只是分量不大的配角。

而其他大的布局,像江山秀丽、海底奇幻等等令人神往之美更不必再提。

若说“颜值”,感觉是:纯粹中国风之美到极致。

颜值高,就说明是好片了吗?别忘了,好的审美还反映在故事情节和意蕴内核上。颜值,不过是基础和起点罢了。

情节也不必提,流畅自然。只说内核的一点皮毛。

《大闹天宫》大圣的精神内核是反权威反体制的叛逆和自由,叛逆到《西游记》在明朝被禁。《闹海》讲的也是叛逆,却不只是反抗体制,它反的还是礼教和虚伪的父权。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只怕也是绝无仅有。一句“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小时候,看一次,能撕心裂肺地哭一次。(那颗灵珠,被翩翩而来的仙鹤叼去,通人性的小鹿一直追到水畔,抬头仰望,这一幕,始终不能忘怀的揪心之痛。)现在再看这句话,切肤的震撼依然。哪吒一直尽力义孝两全,守护家园,守护正义,也维护父亲,而一厢情愿的忠义和刚烈的性格,遇到不堪的父亲,结局只能是决绝。这一幕的悲剧美,不知希腊的悲剧大师们是否也会自叹弗如。

新版哪吒的内核是自己的价值自己定位,不能不说很现代,却无论如何不能不让人感到审美疲劳——做自己,似乎是已经被好莱坞美式大片用滥的价值观口号。是很热血,但也——仅此而已。真心不如老版哪吒更立意新颖而惊世骇俗——而且,其中的意蕴,更有中国文化的特色,用书呆子的话说,这才叫叛逆得清新脱俗却又意蕴无穷。这是精神内核的美。

小时候,79版的哪吒就是我喜欢到不愿跟任何人分享的至美。现在长成了书呆子一个,仍不改初心。

啰嗦一句,新版固然有创新有特效让人惊喜,但除了口号老套外,细节处,各种只为搞笑而搞笑的段子和无谓恶作剧也多少降低了片子的质量。真心希望有抱负的动画导演也能像老一辈的动画人一样,不只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情怀,更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因为,一部热片的审美,能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审美观。

 4 ) 不可超越

天书奇谭修复版上了之后,又零零散散能看到一些“最好的国产动画”的说法。 已经对它没什么印象了,但是很确信没有任何动画能够超过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的文本绝对是伟大的啊。 先是生为怪胎。 然后反抗吃人的统治者。 再是受到父权的压迫和“更多人利益”的道德绑架。 上面这些都还不算特别。 但这时,并非是再次揭竿而起,取而代之的自刎谢父堪称是神来之笔。 剖腹,剜肠,剔骨,还筋。 一种终极的自我仇恨。父母对我失望又如何?我也对这被赐予的骨血,生而背负的枷锁和规训毫无留恋。全身上下,里里外外,一丝一毫都不再要。对父权,对传统,对压抑着人的一切,不会有比这更决绝的了。 一种终极的凄美和绝望。道德上完满的选择,充满宿命感的终局,介于屈服和反叛之间,却反而达成了超脱与自由。刚刚看到末路狂花的跳崖结局,想到的正是哪吒闹海。 接着,哪吒还清了肉身欠的债,也就理所当然地迎来了新生。第二处神笔正是他复活的方式。 他成了“莲花化身”。 很难去说这时的哪吒是什么。很难言明封神演义里这样写到底是什么心态。是对人之尘污的不屑?是表明哪吒已经非人,而是某种新的存在? 并非作为人存在的哪吒,能够算是真的复活了吗? 钛引入赛博格的设定,尝试达到的,不也就这个效果吗? 甚至哪吒的复仇又是一处神笔。 以原来的样子是不够的。 拿上了火尖枪,踩上了风火轮,披上了混天绫,全副武装,也是不够的。 他一定要是三头六臂才行。 成为一个彻头彻尾肉眼可识的怪胎,才对得起他妈怀他的三年零六个月,对得起他爹差点斩下去那一剑。 才算是彻底接纳了他自己。从被怀上的那一天算起。 重生前的哪吒尚且是标准的贵公子形象,重生后的他则已经完全雌雄莫辨了,莲花化身是否有性别一说都不知道。 再加上上述种种精神内核。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哪吒完全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同志偶像。

 5 ) 作为陈塘关的百姓说两句

哪吒抽龙太子龙筋。你作为陈塘关百姓你生什么气,你又不是龙族?龙王胡作非为你不生气,哪吒替你声张正义你还骂哪吒。你大概怕龙王迁怒于百姓发洪水报复陈塘关?甚至李靖自己也这么想。

你要知道,不管哪吒抽不抽龙筋,龙王想发洪水就发洪水。你不贡三牲发洪水,你不送童男童女也发洪水。人们觉得只要满足了龙王的要求日子都太平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可是你曾想过下不下雨为什么要龙王来管?

本来你还寄托于玉皇大帝来维持公道。但天庭压根不管龙王,他们本是一家。那最后只有靠哪吒抽它龙筋。

有的百姓说:“陈塘关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你和陈塘关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要惹是非”。李靖说:“李家没想到养出你个孽子!”哪吒能自刎,化成莲藕身,对谁也不亏不欠,把龙宫搅翻,真是羡慕!

再来看一下故事的结局:哪吒闹完海之后,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人间从此风调雨顺。

 6 ) 中国动画电影巅峰之作

1979年出品的《哪咤闹海》似乎标志着中国动画巅峰时代的真正结束。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动画虽然出现诸多具有探索性的作品,如《三个和尚》、《山水情》、《漠风》等,但是它们的星星之火最终没有燎原,中国动画在挣扎中还是宿命般地走向了衰微、沉寂。
   同《大闹天宫》 一样,《哪咤闹海》同样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与《大闹天宫》不一样的是,《哪咤闹海》从主题和立意上基本摆脱了原著,当年的动画人的才智因而得到极大的发挥空间。
   多少年后,哪咤长袖飘飘、白衣若雪,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横剑自刎的一幕仍历历在目,这种深沉的悲壮意境,此后的中国动画片再也没有也无法再现了。此后的中国动画拒绝了从《大闹天宫》 到《哪咤闹海》以来“动画片全龄化”的定位与方向,从此走向低龄,进而商业化。

 短评

电影真的是时代的产物,小时候看这版的哪吒,不觉得故事有问题,现在再看,才发现这是一个政治味道浓重的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念赤裸裸。对比饺子导演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处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又很符合我们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哪吒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可能会成为现在这代小朋友的童年回忆,和我们这一代看的哪吒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这就是讲故事的魅力吧。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中国的少年大底上应该要像哪吒的

9分钟前
  • 甜椒Oli
  • 力荐

小时候老分不清哪吒到底是男是女……以前动画片的角色造型,中性风总是很潮嘛。

1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哪吒刚刚降生,李靖就想一剑劈了他;龙王恶人先告状,李靖却丝毫不听哪吒的解释;哪吒制服了龙王,李靖又叫人把他绑起来;面对四海龙王的报复,他甚至想杀死哪吒……是怎样的父亲,才会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心存偏见?是怎样的父亲,才会胳膊往外拐,站在别人那边?是怎样的父亲,才会是非颠倒,不分青红皂白?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熊孩子,反而是很多父母不配做父母。在这个“百善孝为先”的国度,《哪吒闹海》没有跟风歌颂父母,反而敢于质疑权威,提出了“是否所有父母都称职”的疑问,其深度和前瞻性都是国漫中的佼佼者。哪吒那句“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更为震撼。你不认可我,我不强求。你选择了懦弱,我选择承担。舍身取义,以死明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40年过去了没看过更震撼的国漫。

1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写哪吒,他说,我记得年少时,读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父母,变成幽魂,最后找了与父母不相干的东西作为肉体的寄托,隐约感觉到那是当时的我最想做的背叛,我不希望有血缘,血缘是我巨大的负担和束缚。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原罪,是一辈子还不了的亏欠,就是欠他骨肉,欠他血脉,所以当小说描述到哪吒削骨还父,割肉还母时,会给读者带来那么大的震撼。可是,这个角色在过去饱受争议,大家不敢讨论他,因为在百善孝为先的前提之下,他是一个孤独的出走者。

16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力荐

1979的是艺术,2019的不过是高分动漫

19分钟前
  • BA
  • 力荐

省去了繁复、冗长的成长脉络,纯粹提炼出某种极致的哪吒精神,提炼出中国古画与戏曲的精华,刺破权力体制的虚伪和大人世界的荒谬。哪怕世界对不义卑躬屈膝,哪怕至亲对真相懦弱回避,坦荡立于天地间的少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满腔愤恨,持剑自刎,养育之恩,一刀两断。我将骨肉还于你,我用莲藕为躯体。红绫金圈,打尽天下不公事;三头六臂,看遍世间无情人。可在真正长大复仇之前,也难免要对着疼爱自己的师父痛哭流涕。

24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哪吒要是搁现在,就是一少儿精神病患者:躁郁症、暴力狂、自杀倾向、逆反心理……辅导人员要密切关注他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玩什么电脑游戏,业余时间从事什么活动,必须定期参加心理辅导,服用抗躁郁症药……比美国哥伦比亚中学枪击案主谋更犀利的家伙

26分钟前
  • 柳具足
  • 力荐

个人认为其中哪吒自杀的情节有很重的虐恋色彩,我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内心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30分钟前
  • Paradox
  • 推荐

这可能是中国动画史上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作品,伟大之处依然不用解释。哪吒的经典形象和悟空一样,被深深铭记于不同时代的观影者心中,而今天创造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纷纷驾鹤西去,在感慨哀叹的同时,更应以此为动力,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的动画辉煌。

33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年轻勇敢的战士,为保护更年轻的一代不被老朽腐坏的政权吞食,抛弃了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怯懦的父亲决裂,战斗过后,向着光明的未来奔去。但是龙王是杀不死的啊,死了还会有新的龙王,永远渴求着更多的童男童女,几千年了,哪吒还打得动吗?

37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形式上没能超越《大闹天宫》,却带上了过重的政治隐喻。还是该轻松点儿好。

41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哪吒闹海》还是有非常不常见的地方,那便是清清楚楚告诉我们:父亲是可以杀的。

44分钟前
  • 恶魔奶爸Sam
  • 力荐

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45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丁一曰:想你时 你在闹海

4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1979年的动画电影,那时候我们的动画甚至是优于日本的,可惜的是放弃了这一产业,却成了霓虹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47分钟前
  • 大耳朵图图_
  • 推荐

~想你时~你在闹海~

52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我觉得孩子的本性里有一种有别于成人世界的决绝和残忍,掺杂着杀戮欲、性欲、(我不是指成人世界以交配为目的的性欲,一种我也说不清楚比较原始的和两性关系有关的欲望)征服欲,和别的什么欲望。真正受孩子欢迎的故事都不是纯粹的童真故事,像彼得潘会处决永无岛上长大的男孩子,会和海盗战斗,会把死亡当成冒险,像小王子回到自己星球的方法是用毒蛇的毒液摆脱肉体,因为肉体太沉重,带不回去。像海的女儿里,美人鱼承受刀尖舔脚的痛苦行走和最后化为泡沫换得永恒的灵魂,还有各种暗黑的格林童话。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复杂,这种暴力美学,未必只震撼成年人的心灵。起码对童年的我来说,里面的政治隐喻我看不懂,舍己为人敢作敢当的英雄主义也不那么重要。我真正关注的是哪吒决绝的自刎,怀着满腔孤勇,和这个爱我也好、不爱我也罢的世界,彻底告别。

53分钟前
  • 吃面包的兔斯基
  • 力荐

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叛形象,也是中国银幕史上一段极为少见、如此尖锐、激烈和惨痛的反叛历程,相比于孙悟空和天庭(统治阶级)的对抗,哪吒做出了中国传统观念中最艰难的一种反叛,在于“孝文化”是深植骨血之中的,是几千年不允许触碰的绝对底线,被他用一种最悲壮、最惨烈的方式夺回了自我的控制权,告诉所有人,“身体发肤、父精母血”,所有受之父母,又反过来牵制和束缚的,我统统还给你们,哪怕是我赖以为生的东西,去挑战一种不可能战胜的观念压迫,这真的太疼了,是肉与灵的双重疼痛。很赞同“化莲重生”后再无哪吒,不在于被天庭招安,而在于如果承认这种重生,就等于将他悲壮而勇敢的反叛精神消解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我宁愿相信他的本命是不认命,那个曾经离经叛道,孤妄放纵的哪吒从前只哭过一次,今后也不会再有了

55分钟前
  • 西奥
  • 力荐

没想到长大后重看居然这么震撼,尤其是销骨割肉的场面。

60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