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动画片日本2004

主演:吉冈秀隆,萩原圣人,南里侑香,石冢运升,井上和彦,水野理纱,木内秀信,岩崎征实,竹本英史,平野贵裕,前田刚,中川里江,中尾友里,齐藤真纪,鯨井康介,上世博及

导演:新海诚

 剧照

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2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3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4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5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6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3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4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5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6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7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8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9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4

详细剧情

战争之后,日本被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美军统治下的青森县,少年藤泽浩纪和白川拓也都喜欢同年级的同学泽度佐由理。他们的心中都有佐由理,还有那个东西——边境以北的津轻海峡,日本北海道联盟建立的高耸云端的“塔”。巨大而神秘的的塔,是三位少年少女的向往,他们约定,建造小型飞机,飞向 塔去一探究竟。   中学三年级佐由理转学到东京。两位少年放弃了制造飞机的打算。浩纪考进东京的高中,拓也继续留在青森的高中就学,彼此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多年后,佐由理在医院中陷入沉睡!这突如其来的病症让三人再次聚在一起。沉睡的病症,与塔的力量有神秘的联系,而塔本身,似乎也成了日本南北开战的据点。   卷入战争与爱情的三人,到底是救佐由理,还是救世界!命运的解答,似乎就在云的那一端,他们曾经约定的地方。

 长篇影评

 1 ) 約定の場所

剧情其实挺弱的,把两条平行线的故事发展换成单线也许倒能弥补新海诚在控制整体故事上的缺陷。即便是把平行世界这样看似庞大的设定扯出来,也掩饰不了剧情发展上的苍白。新海诚讲故事是弱项,在小段落小细节这样决定气氛的把握上才是抓得很准。而后者才是支撑全片的最大因素。

我看完这个可以说对故事没有多深的印象,而是完全被里面场景和氛围的布置吸引住了,也很是一次华丽的视觉享受。

个人觉得觉得他还是导演短片比较好……这估计跟在Falcom工作的经历有关。他那时候好象是制作游戏片头?大概擅长把多个精美画面在短时间内拼接出来。

或许是因为这样,一定程度上也对他现今独立制作《云》造成弊端。毕竟这是个90分钟长的动画,而更赞的《星之声》只有25分钟。

 2 ) 为了一句“欢迎回来”,我愿意放弃所有。

【那片有座高塔哭着朝北方奔去的天空,是我此刻遍寻不着的风景。】—— 宫泽贤治

现在想起佐由理来,仍是她十六年前国中时的模样。
不知为何。

平静的严冬与萧索的枯枝堆砌在记忆深处,你轻声诵读的悸动划开我心中涟漪,阳光为你侧立剪影镀了一层金色,我的睫毛却在宫泽贤治的措辞里冻结成冰。
春雪通透而绵情。

我叮咚的浅笑应和你舒谧的旋律,晚霞的淡彩铺开斑驳的光影,心似琉璃。踏过布满积尘的时光走道,揉着惺忪的睡眼,指缝间我又一次见到那间陈旧暗淡的教室。
女孩笑面如花,小提琴温柔如水。
那侧影与旋律永驻我心。
眷恋悄无声息从痴望的眼神中流泻成秘密。一绵延,便是一世的绝期。

潮声渐喧,河岸上金光散落。
青春凝望着的是何等的空虚,空虚被梦想添堵后又喷发出何等激情。
“薇拉希拉”,便是承载了青春甜梦的期冀,我仿佛仍能看到它纯美外形的纯白机体,揉揉眼,不过是这片熟悉的天空触发脑中残存的记忆。
青春,梦想,伙伴,以及你指尖伴随金色阳光流散开来的旋律。清晰如昨。

我启唇欲语,还未成音符已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声掩过,铁轨的震颤却不及你眼眸里余光闪耀的清晰。回忆。
流光爬过车窗,匆忙留下飞逝的亮丽。月台上背着小提琴的你,织着乖巧的辫子,侧身而立。你调皮而紧张的踏上铁轨,轻举双臂,远处蓝色的天际梦一般瑰丽。
我的世界已是喧嚣殆尽。

与拓也造飞机有趣还是听你拉琴读宫泽贤治有趣,我无从比较。我只记得那比蓝色还蓝的天空,比绿色还绿的草地,比白色还要纯白的薇拉希拉,还有你。
青草在徐风吹拂下海浪般整齐地起伏摆荡,佐由理,风中飘来你的气息。
那时总有种预感在我心里挥之不去,一种仿佛就要失去的预感……明明世界那样美丽。
我最怕听你念起《春天与修罗》,“不挫于狂风,不屈于豪雨。”……
我懦弱到如此害怕失去。


那个夏天。眺望对岸的高塔,我们有了小小的约定。
他停留在记忆深处被埋葬的那个日子,停留在云之彼。
你,他,薇拉希拉,离我而去。
雨和雪孤独的堆积,我在上面危然伫立。雪与水交织的素白,泪水般通透。
那年彼时。

我莞尔时的轻语,却成了眸子里坚定的允诺。一时间,稍纵即逝的愿就成了天经地义的约定。你用沉默不语来缅怀心中的缱绻,仰止叹息间,我潸然泪下的声音已响彻天际。
于是,
我去寻你。

云的彼端,是生的企盼。那个入你梦境的自己总让我妒忌。
曾经的约定,我奉为神谕,若为之行,代价不计。
当我明白,很多事情并非像发动所有死党一起帮忙做暑假作业那样简单就能扭转乾坤的时候,就会珍惜,就会成长。
拓也绑着石膏的手托我们入云端去。
没有人记得,却也没有人忘却,薇拉希拉要冲破的那个梦境。

终于还是模糊了终点和起点的意义。
空气湿闷,芳草萋萋,柏油路浮躁,工厂大叔没刮干净的胡子,明媚的只有阳光而已。
那年夏天只是如此。
那年夏天不过如此。

可我仍旧执着,那年夏天我们的约定。
云的彼端,世界尽头,抑或某个梦境。我追你到天涯去。
也要唤醒你。

我要的只是你睁开双眸,听我说一句おかえり
为了一句“欢迎回来”,我愿意将所有放弃。

 3 ) 在寂寞的梦中生出发来的爱,梦醒后,却忘了

      
1. 这部电影并不冗长,相反,却是极其精简。它把必要的背景介绍和许多情节提示都压缩到了最少,不看第二遍简直难以全部了解其中庞大的信息含量。

2. 佐由理在极其孤寂的梦中才发现自己需要浩纪,浩纪也在极其寂寞的生活状态下继续牵挂以前就曾留心的女生佐由理。佐由理的感情是和孤寂同时成长的,当她从孤寂中被唤醒时,那份感情也无可奈何地被遗忘了,所以她醒来后才会伤心地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但是,消失了”。这就像在梦中能体会到的很多清晰情节和心理感受,但在醒来的一瞬间,却注定无法留住,并不受控制地被迅速遗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浩纪在片头仍是孤单一人。

3.拓也和浩纪在vale sail前的争斗,拓也那般激动并不是因为什么“救佐由里”还是“救世界”这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之所以如此激动的真实原因是,他发现佐由理在孤寂中需要的是浩纪而不是他,同时也发现自己其实不如浩纪用情深厚,出于本能的嫉妒,他才以“拯救世界”这样居高临下的理由来责骂浩纪。但他冷静下来之后,决定接受真希,同时也成全浩纪,并完成对佐由理的约定,这些正体现了他的可贵。拓也喜欢佐由理的证据,有一句台词,大意是他和浩纪“追求同样的梦想,喜欢同样的东西”。

4.为什么佐由理的梦会阻止塔对平行宇宙的置换,为什么佐由理在梦中需要的是浩纪而不是别人?这些本是无需找出明确因果联系的问题,它只不过是无量宇宙事件中的一些偶然。也许,梦之前的一眼对视,在正常世界中就是一眼平凡的对视,但在无比孤寂的梦中却成了第一时间想起的过往影像,然后就成了梦中的执念。

5.这部片子并不主要是讲两个少年如何努力地兼顾拯救佐由理与拯救世界这样俗套的情节。它关注的,是佐由理生于寂寞却又不受控制地消失的感情,是浩纪失去重要感情之后仍要继续的生活。一方遗忘了曾是心灵支柱的重要情感,一方永远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心意。整部片子都流动着一种淡淡的空虚和无奈,但生活还在继续。至于少年们的友情和约定,当然是本片想传达的正面能量,只是也有一点惆怅的色调。
 
 ~~~最后吐个槽,新海诚有必要如此惜墨如金么?许多情节完全可以交代得更清楚一些,让观众不至于一头雾水。不过,这或许正是难以动摇的个人习惯吧,因为本人时不时也有惜墨如金的恶习呀,无奈摊手~~~~~~~~
     
     

 4 ) 寂寞考

它是一首关于寂寞的诗,如果作为电影必须要用故事来标签的话,你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来看。夏日,是最适合浪漫青春故事滋长的温床季节,而日本南北分立萧杀的政治背景也同时带来了冬季的荒凉。

它没有绚丽壮美的场面,没有机智诙谐的台词,甚至没有俊男靓女。作为一部动画长片,情节缓慢而又略显乏味;作为一部幻想电影,科幻的部分又枯燥之极;作为青春片来看的话,却又太过于理性和现实。估计很少人能耐着性子看完,我也是看完最后一幕才恍然大悟——原本他要表达的就是一首诗而已。

新海诚的作品接触不多,但从最近所看的《秒速五厘米》和本片就可看出他的一些创作特点,对白简短,场景生活化,大量的空镜头用以雕琢内心,更多时候用画面中的物体代替该用台词来表达的含义,注重细节,音乐哀伤。

一阵穿过原野清风、一片旋转飘落的樱花、一个撩动头发的小动作、一枝没有射中红心却又不失方向的箭、含羞的欲言又止、眼神中暗含着的寂寞;明亮耀眼又嗡嗡作响的日光灯、白得过于惨淡的病床、粉红色温暖的毛衣、滴着雪水的黑发、轻微扬起的嘴角、不用言语表达的爱意;青色的烟柱从口中喷出凝重的心事、被困在残破塔中的无助少女、夕阳中冷漠色调的世界中唯一一抹暖暖的气息。画面极致精致的表达着诗意,而不是在讲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从三年前充满生机的夏季野景,到三年后繁华的钢筋水泥森林,色调的转换、人心的变化,三年前的约定仿佛也在现实的磨砺中渐渐褪色。

人,这种脆弱的感情动物,总是容易在这样或那样的追求中,迷失掉自己的初心。寄居在3000万人的都市里,说无所谓的话,做无所谓的事,事业和梦想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禁锢。没有人在乎明天你会怎么样,在欢颜笑语中麻木度日,日复一日,试图忘记自己,忘记过去,忘记成长的伤痕,但那心中空空如也的痛感却夜夜来袭。那矗立入云端高塔也像一个把天空分为两瓣的伤痕,在时时提醒着人们那些曾经的美好。但大多数人都已经对那塔熟视无睹,那塔对于他们已经不是什么符号,更不代表任何含义,就像是一道普通的风景而存在着,他们的眼中已然失去了年少时的清澈,已经忘记了曾经自己最为珍贵美德,竭尽全力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历史的天空总是由无数个寂寞的日夜构成的。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长都伴随着某种如身体被撕裂一般的痛,还有自我认知过程中那强烈的孤独感。

孤独,是身在人群中却找不到一个自己想见的,想与之说句话的;孤独,是怆然独坐瞧着时间从指缝中悄悄溜走;孤独,是一个吞噬意志消磨精神的无底洞。

三个性格迥异孤独寂寞的少男少女,三段不同的寂寞成长,共同约定了一个美丽的梦想。从这些青春的身上,我们总是能找到自己曾经的身影,无忧无虑、热血、爱幻想、爱冒险、憧憬未来、信守承诺。当我们一点点的长大,一点点发现无忧只存在梦中,热血变成洒狗血,幻想不能换饭吃,冒险只会到处碰壁,未来光明却找不到出路,而承诺多数只是一纸空文的时候,开始一点点抛弃原来的自己,成熟起来。
 
成熟之后的我们读不懂诗,就像长大后的彼得潘不再会飞翔。成熟后的人生路上充斥着物欲横流的尔虞我诈和虚情假意,那云的彼端遥远的约定就成为了唯一仅存在脑海中的真心。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佐由理入院后的那一封信,浩纪是不是还能去完成当时的约定?

在研究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拓也质问浩纪:要救佐由理,还是拯救世界。对于浩纪来说,如何拯救一个道德崩坏的世界永远是一个逻辑混乱的伪命题,实现与佐由理的约定才是符合他内心的选择。虽然梦境中周围依然的空无一人,但浩纪和佐由理都不再觉的孤单。那永不沉落的夕阳中,佐由理像是站在世界的中心,于是一切问题都有了答案。

青春用孤单和寂寞在漫长的岁月年轮上雕刻出一首绝美的诗歌,诗歌的作者沉沉睡去,等待着那个纯洁如冰似水的人来叫醒他。

 5 ) 云之彼端 约定之地

我曾试图从某些方面入手来讲述这个故事,但面对电脑,我却无法敲击键盘。所以,我只列下脑海中最深的那些记忆,来回忆那时的云,和少年们的约定。


世界
——未来的景致,和现在别无二致

世界并无不同,就算未来也一样。
拥挤的地铁车站,徐徐前行的单轨列车,破旧的工厂,寂静的乡间小道,以及一望无际的麦田和草地。
在电影最开始,新海诚就用他的镜头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人,也从来未变。



——启始与结束,皆缘于此

夕阳映衬下的大地,有徐徐暖风吹过,树立在远方的高塔,映着晚霞的光芒,更加醒目。藤泽和白川,与佐由理遥望着高塔,许下了一起飞往那里的约定。
那个少年们一直憧憬的地方,承载着他们最初的梦想和最珍贵的诺言。
但是,年幼的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想要前往的高耸入云的塔,不过是人类为了了解“可能”的未来而建造的哈哈镜。
这个协助人类偷窥上帝睡梦的“镜子”,默许了人类这种行为,但窥看未来的代价是,人类必须付出现在。
你要看多少未来,这座沉默的白色巨塔就会吞噬多少现在。
拿真实的现在,换“可能”的未来,这就是偷看上帝梦境的代价。
这时,塔的制造者才想到,哈哈镜一旦远离双眼,呈现在眼前的,只是模糊的画面。而通过了镜片的光,却能燃烧起火焰,但这座塔燃烧的,却是整个大地。
但也正是它,让少年与少女有了并肩嬉戏的时光,有了彼此约定的诺言,它,也同样悄无声息的将佐由理从他们身边夺走。
当塔的设计者艾克森•滋克诺完成这项杰作后,他意识到,上帝根本不会随便让人偷看他的梦。
未来的门还未打开,现在的生命,就要先被侵害。
可自己又怎能忍心毁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所以,就让上帝的美梦,通过这座塔,进入到别人的梦境里吧!
这个别人,就是她的孙女,泽渡佐由理。
未知吞噬世界,少女的梦吞噬未知,只要她静静的睡下去,一切都不会改变。但没有人想过,大人犯下的错,为什么要让一个少女来承担?
塔,还是默默的耸立在这块土地上,用他高耸的身躯,俯看着所有的人类,宛若天神。


小和田车站
——他微不足道,却让我难以忘记

那是在看过电影后,在一本杂志上,我发现了那篇文章——《小和田车站》。
我清晰的记得文中的内容,也同样清晰的记得那篇文章所附的图,那个和电影里一模一样的车站。
那个稍显简陋,没有任何标记的车站。
我不知道日本有多少这样的车站,也不知道这是否只是巧合。但是,在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里,少女离去的站台,叫做小和田。
图片里,我似乎看到了与藤泽告别的佐由理,轻快的离开车站,走在回家的路上,双脚踏着坚实的土地,小提琴在她消瘦的背上轻轻摇晃,整个人,充满了生机。
那个车站,就在那时,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但后来我才知道,那一站,叫做中小国。那张图,只是舶来品。


承诺
——我们中又有几人,能坚持我们的约定?哪怕他微乎极微

我们总是轻易的许下诺言。所以,也会更加轻易的遗弃诺言。
当佐由理静悄悄的离开,承诺成空。即将达成的梦想纠缠着昔日的诺言,让他们分不清彼此。
他们,轻易的选择了放手,选择了离去。
那个倾注了他们所有心血和时间,将要载着他们飞行的白色飞机——Velaciela,也被搁置在那个他们曾经日夜奋斗过的废弃厂房。
可就算离开,来到遥远的东京,在高楼林立的水泥城堡里,还是能看到那座塔。梦中,还是能忆起少女的面庞。
寂寞侵蚀着他的身体,就算嬉笑的同窗也不能让自己展颜,就算熙熙攘攘的人群也不能排挤自己的孤单。
所以,他会时常拉奏少女曾经为他们演奏过的曲子,但熟悉的小提琴的声音,只会让自己更寂寞。
他总会不断追逐不时在梦中出现的少女,可是,无论自己怎样奔跑,也无法看清对方的背影。
直到那封迟到了三年才送到的信,藤泽,才从恍惚的现实中醒来。
以为离去,就会忘记。以为时间,真的会冲淡一切。可在看到佐由理的信时,藤泽才明白,自己并没有因为时间而消退对她的爱恋和思念。想见她的心,反而更加强烈。
三年,藤泽浩纪,用了三年时间,才唤醒自己沉睡的心。
迟迟醒来的决心,连通了少女的梦。在梦中,与她相见,再次的约定,一定会实现。
“我要带你去那座塔,一定。”


少女的梦

——她摇摇晃晃的踩在带着他走远的铁轨上,似乎希望从上面感受到对方的体温

少女看到的未来景象,不过是一座座残破的塔,以及梦中自己孤寂的身影。
不停的做梦,不停的希望醒来。因为现实中,有她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话。
所以,总是在寻找,总是在等待,渴望离开,渴望醒来。
忍受着侵入身心的寂寞,一个人,在狭小又宽广的世界里,彷徨的行走或者无助的等待。
在空寂的天空下,她想起的,会是谁?
是那个倔强害羞的少年,还是当初的约定?
梦中,昏暗的天空笼罩着破败扭曲的塔群。只是不经意间,头顶上飞过的白色飞机,已深深的烙在了她的心底。
Velaciela。
那一刻,那架自由飞翔的飞机,越过了所有未来。


记得
——少女醒来,未来的梦,也一起醒来

你是要救佐由理,还是世界?
白川的枪挺着藤泽的脑袋发问。
佐由理。
看到这里的我不禁回答出来。
故事不可避免的又绕到了这样一个所有同类故事都会讨论的话题上来,但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疑问,在这里仅仅只是一个疑问。
所以,我们不需要考虑是要世界,还是要一瞬间的爱情。
因为白川随后的行动和我说出的话如出一辙。
佐由理。
或者说,是那时的约定。
“在梦里,我看到了天空中飞行的白色飞机。”
还是中学生的白川,看着坐在对面的佐由理,听着她讲述的梦境,全然听不到周围的喧嚣。
你还记得我们曾经的预定吗?
如果忘记了,就再回忆起来吧!
在白川拓也一拳打在浩纪脸上时,他就已经亲手拾起了自己多年前放下的东西。


原点
——既然塔让你沉睡,那就来到他面前,把梦,还给他

当Velaciela穿过阴霾的天海之间,越过被猩红鲜血渲染过的战场,晴朗的天空,出现在了眼前。
一同出现的,还有在这片广阔天空下,君临一方的高塔。
当Velaciela载着浩纪和佐由理缓缓划过现实中的高塔时,梦中的塔,也渐渐消逝。
两人的决心,在蓝天下紧紧相拥。
所以,当浩纪对着醒来的佐由理说出那句早已料到的“欢迎回来”时,感动,还是蔓延到了我的每一个细胞里。
而随即发出的飞弹,也让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塔,瞬间崩塌。
纠缠在他身上的一切,也终于画上了句点。
最初的约定,已经实现,可佐由理的泪水也告诉浩纪,他们再也找不到他们曾经为之执著和承诺的地方了。但是,我们只有舍弃一些东西,才可以继续上路,继续生活。
因为以后的生活,承载着我们之前所有的梦想和承诺。


写在后面:
在写这两篇文章时,才发现两部动画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是被分隔在两个世界,同样是执著的追寻着对方,《星之声》与《云》在细节处似乎是那么的相像,可若不是我这次点滴的回忆,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这两者是多么的相似。
如果说《星之声》是一个讲述距离与思念的故事,那么《云》,则是讲述了一个少年们成长的故事。
也许,这就是两者会让人产生不同感动的原因。
在《云》的故事里,梦想,友情和爱,都在故事里渐渐成长,渐渐蜕变,但在这不断的蜕变中,少年们的心,丝毫未变。
但不管你我感受到的是什么,收获的,都是感动。

 6 ) 年轻的尽头

前几天看了云之彼端,约定之地。很多人说剧情无聊,画面一流。
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是三个人中学的时候,现在猜想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稚气未脱,还依旧保留着青涩且羞涩的微笑,空荡荡的车站,遥远的不可及的塔,成长的岁月,无尽的孤寂,无限的梦想,无休止的梦,还有那片蓝天下最初的约定。高中之后的三个人意外分离,并开始各自的生活。然而梦想和思念都在这些日子里没有停止过,就像心跳,就像喝水吃饭般自然。只是想起来的时候还是痛入骨髓,无法抑制。一直做的梦,一直的拉的小提琴,是我思念的全部。终于在某天我以为你的离开让这里变成空城的时候,意外听说了你的消息。
营救行动开始,vale sail飞翔在炮火声中的时候,我在你的梦里实现着彼时的约定。越过火焰和跌落的战机,来到塔的周围,梦里拼命追逐的脚步,恐慌和喜悦一齐像波浪冲来,泪水里的你还没来得及说:我喜欢你……终于醒来,脸上还挂着泪水,可是当出的承诺终于实现了。
而我感慨的不是动画片,只是诺言的实现。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了许多无法实现的诺言,当初许下的心愿或承诺多甜多真切,到头来,总是有什么事情阻挡了它的实现。不能兑现的承诺,更多的苦楚来自那个死守着不肯放的人。其实人变了,承诺自然就变了,也就不是当初的诺言了,看不开的只有痴心的人。

 短评

云之彼端。就是为了这名。。偶果然是标题党阿

7分钟前
  • 王老虎
  • 推荐

有时手指,指甲,发梢都觉得孤单

11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喜欢新海城的所有作品。

13分钟前
  • 糖吖了个旺旺的
  • 力荐

为北海道的美景给4星!

1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人物的画风跟背景比起来简直是石器时代的……

1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风格一流,剧情那啥。。

22分钟前
  • süden
  • 推荐

画面很棒,音乐很棒,就是故事太一般~

2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南北政权分立,恐怖主义,平行宇宙……然而主旋律却是校园言情剧,太浪费感情了吧……

28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汗,并不是特别认同这个每一帧都能截下来当桌面的论调,起码有人物的场面就很难。不论是什么原因,依然是在一起很难。不过片名真的好棒啊,只要说出来就觉得特有文化。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too pretty~~

36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一部关于友情与梦想的片子。非常高兴的看完了,又是一部对与美学把握极好的动画电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可以被最挑剔的使用者作为PC的桌面使用。温和的色彩,温暖的有些过曝的光,舒缓的音乐和镜头的节奏,堆砌出了人在少年时期独有的梦境。

40分钟前
  • 推荐

这个人是做屏保的,不是做动画的

42分钟前
  • 叶洲
  • 还行

3.5

46分钟前
  • 石中剑
  • 力荐

是的我还是比较喜欢新海诚的风格的吧,但是只限于短片和中长度片:有两部片子很让我感到MV或者CG画展风格,其一是《秒速五厘米》,其二就是这部《云的彼端、约束之所》——其实这两部是连续剧型的,完完全全是一个调调.都不如NHK短片集中的那部猫的想象大战的嘛对吧

51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8.75 新海诚和天门的唯美系。每个桥段都是和主线故事紧密联系的,只是故事讲得不够清楚。不过每次看到新海诚电影的精良制作,我都觉得既然是自己想做的事,觉得有意义的事,就要认真对待,踏实面对。

52分钟前
  • 小A
  • 推荐

好看

53分钟前
  • travelin'thru
  • 力荐

看过最神奇的动画片了。以为讲的是爱情,结果是如此玄奥的科幻!诗一样的末世景象,让人完全分不清现实和未来。两个少年才真该在一起啊,相比之下女主就像个AV演员...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美得令人发指

1小时前
  • 竹幕
  • 力荐

爱啊~爱啊~把日本的领土萌出一个大窟窿~新海诚史上最长篇~

1小时前
  • Over5
  • 推荐

总感觉她触摸到了什么地方

1小时前
  • Lucife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