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罪2018

犯罪片日本2018

主演:生田斗真,永山瑛太,山本美月,夏帆,青木崇高,古馆宽治,佐藤浩市,忍成修吾,村上淳,渡边真起子,片冈礼子,光石研,西田尚美,石田法嗣,富田靖子,宇野祥平,小市慢太郎,矢岛健一,坂井真纪,奥野瑛太

导演:濑濑敬久

播放地址

 剧照

友罪2018 剧照 NO.1友罪2018 剧照 NO.2友罪2018 剧照 NO.3友罪2018 剧照 NO.4友罪2018 剧照 NO.5友罪2018 剧照 NO.6友罪2018 剧照 NO.13友罪2018 剧照 NO.14友罪2018 剧照 NO.15友罪2018 剧照 NO.16友罪2018 剧照 NO.17友罪2018 剧照 NO.18友罪2018 剧照 NO.19友罪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34

详细剧情

生田斗真、瑛太主演前少年犯题材电影《友罪》,改编自药丸岳的同名小说,由濑濑敬久执导。   故事讲述了放弃记者梦想在小工厂工作的益田纯一(生田饰),与同期进公司的铃木秀人(瑛太饰)慢慢建立起友谊。然而,在附近的一个镇子上又发生了一起儿童谋杀案。人们都说这起案子跟17年前的非常相似。那时,罪犯还是个14岁的小男孩。他现已经出狱,而且没人知道他身在何处。益田看见了一张罪犯17年前的照片,开始怀疑铃木是17年前连续儿童杀伤事件的犯人。

 长篇影评

 1 ) 没关系 因为是斗真和瑛太啊

我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和希望我们思考的。也完全理解益田,美代子和出租车司机山内先生的痛苦,我偏向与赞同山内先生的观点,作为一名心智健康的人,即使未成年,也必须在接下来的人生里为自己曾经的过错承担责任。也希望内山先生的儿子真的如电影里交代的那样,因为成为了父亲,所以真正的意识到了什么是责任,该如何担起这份责任。

但铃木的“错误”是让我无法释怀的。铃木所犯的罪是相对变态的,14岁的他,智力正常,却不知道是怎样的生活境遇让他突然转变成了一个那么残忍且麻木的人?电影没有清楚交代他的行凶动机,同时把他的血腥经历给弱化了。再加上瑛太那张即使很邋遢很木讷也会让女人喜爱的脸。所以很多观众会先入为主的对铃木心软。甚至在电影的前半段我一直以为他这么多年是被冤枉的。多数观众都是以貌取人的,如果出演的不是斗真和瑛太,换成面目略为猥琐和狰狞的人,我们还会为他们心疼吗?比如山内先生的儿子山内正人就长得不那么讨喜,所以看待他的时候就不会轻易夹带不适当的感情色彩。

电影展现给我们的是成年后自残但善良的铃木,竟然还笑得那么好看,实在无法和17年前那个叫青柳的残忍少年对上号,用不同的名字,难道作者的伏笔是人格分裂? 个人认为铃木犯案手法和动机都比较特殊,用来猎奇可以,但和其他三条线放在一起来讨论并不是那么合适。如果真的明确指出铃木是患有人格分裂的患者,并且被确诊为已经痊愈。那么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一起来发出呼吁了:“我们是否有资格活着,继续正常的活着?”

始终,想要减少青少年犯错和犯罪的几率,还是得从父母做起。为人父母不是那么简单的,太多人把婚姻处理得太过草率,把父母的职责想得太过简单。 还有最后斗真和瑛太的四目相对,火花四溅是什么鬼?Toma始终无法摆脱被剧组用来卖腐啊。许多时候还是文字比画面来得更加客观,也许原著小说会更胜一筹。

 2 ) 观后感

有罪之人的群像戏,但是零散到了一个境界,缺少将它们集中起来的线索。明明是以少年A为噱头,真正与少年A有关的只有瑛太的主线和佐藤浩市的副线。还有Toma的故事和另外两条副线讲的都是别的罪过。

总之就是莫名其妙的摆了一些无关的人惨兮兮的生活出来,美名其曰探讨带罪之人可以过怎样的生活。本来我是喜欢这类的,但是它太缺少亮点。想找中心思想都很勉强。

另外就是我是边做着《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边看完的,这也让我很分裂…因为被讨厌的勇气否定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影响的原因论,但是这部片所有人都是被原因论束缚了。正是如此他们才这么惨兮兮。尤其是瑛太的角色,那么悲愤的喊着可是我想活下去,这个时候我就很想吐槽,只要你想活下去就能做到啊,你只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3 ) 《友罪》電影觀後感

人犯下的罪是否不能贖, 終生不離?

工廠幹活單調乏味, 穿上白色制服員工是默默工作, 生產配件的無名小卒。

辭掉需要撰寫能力尚可, 觸覺敏銳記者的益田純一為了逃避中學的罪, 亦是從事該職要不惜一切挖調查對象隱藏社會不可告人瘡疤觸發了自身秘密的痛, 他毅然不幹, 擇了只需按照步驟, 日復一日, 不需碰到人性醜惡的枯燥工作, 工場是他撤離少年同學大樹下割腕命喪的遺憾, 以及記錄他人不堪往事發行賣紙的揭秘。

他於工場認識了身懷隱密的鈴木秀人, 秀人宛如行屍走肉, 他沒有結識同事, 我行我素, 同僚純一因為於宿舍同住同事好奇這個寡言男子不情不願跟隨他們擅自搜索秀人物品, 純一掀起了素描簿, 察覺秀人物件描繪能力出眾, 一張上身赤裸的婦女畫像讓純一凝神注目, 女子眼觀遠方, 神態若定, 若不是信任執筆人, 她不會除掉上衣任由畫家下筆, 當然, 紙張現出的中年女子繪圖與秀人年齡的差距難免惹人想到秀人有戀母癖, 由此看來, 一個奉獻身體供秀人描畫女人帶出他不是封閉的 , 而是他願意聆聽別人關心言語, 敞開心扉, 以他的高超繪畫技巧把關懷他的人描於繪本, 留為記念。

畫像女人是任職少年羈留所輔導員, 少年秀人當年有什麼魅力可以讓導師解除衣帶? 電影這裡留的白廣闊, 縱使電影有輔導員同秀一的會面片段, 言語不多的秀人僅以眼神流露欣喜, 難以說服觀眾他們的深厚感情。

輔導員的未屆成年女兒找母親要她簽署打掉胎兒同意書, 母親拒絕, 母親身為輔導員, 可以教導犯罪青年, 女兒卻是未婚兼是未成年懷上生母要女兒生下胎兒, 女兒堅決打掉的難堪; 比較白髮老計程車司機要贖兒子無駕駛執照令三個家庭失去子女的罪, 他帶上果品逐一叩門謝罪 , 一生肩付, 這時父親知曉兒子將為人父, 他質問終生不能贖清罪孽兒子到底怎麼了? 即將誕下的孫子是嘲諷兒子一時放任教三個家庭的子散, 兒子將來怎樣面對小兒? 是隱瞞還是相告? 不論如何家族要受終生的苦, 父親相信犯了罪儘管法律制裁, 良心還是過不去, 終身贖罪, 媳婦勸告犯罪的人不能幸福生活嗎?

[不能!]

老父不要家族世代帶罪, 沾污家族聲望的血就由白髮長者終結就是。

不請自來生命是輔導員女兒不要, 母親卻是難以啟齒若是留下不知怎樣面對的大眾責罵, 打掉就是背叛以愛感動教育少年犯的職責; 兒子愛人合法懷孕老父不能背負家庭的罪迎接孫子, 兩個家庭對尚未生產胎兒的態度, 取決於不孝兒女呈一時之快, 不理後果自私, 子債父償、母親愕然的處境。

各自負罪的純一、秀人, 他們日常相安無事, 直至旁人的推波助瀾, 他們靜不下來, 看不過眼, 棒子、石頭象徵的暴力只是發洩於物品, 甚至殘害己身, 他們還是克制的, 流淌的血壓下了他們以血還血的狂躁, 內疚的人明白不能一錯再錯, 他們要以身體受皮肉創傷, 為的是稍為感受被害人的痛, 社會未能接納背負罪惡的人, 數下狂吼、涼水溼透背門的克服殺意, 要大眾赦免人的罪甚難, 獨自的肉身獻祭, 惜在自省、悔改。

Patrick Chan寫於2019年3月10日

 4 ) 沉重与思考

SIFF,天山剧院厅~ 看有人说这部电影是给犯错的人洗白,我觉得完全说不上。说到底导演也只是叙述了那些童年犯过错的孩子之后人生的喜怒哀乐,该不该原谅,能不能原谅完全是另外一码事。 与其说原谅与否,不如说理解与否。白发老司机无法释怀,他在为儿子的错误不停赎罪,感化教师的女儿不理解母亲为这些“废物”耗费心力又是为何。至于导演,其实他也没完全表达对这件事的态度。

整部电影整体基调其实挺沉重的,会有一些难以理解难以释怀。但我觉得更多留下的是思考。无论是校园霸凌,对幼儿心灵的关心的思考,还是对失足少年教化后他们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的思考。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忽视,但又很重要的点。

导演通过这部电影达到了一种反思,让我们去“聆听最轻的声音”某种意义上来,这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一星扣在,电影有很多条支线,或许就是支线过多的缘故,使得电影显得有些冗长和繁杂。尽管不同支线或多或少的有着一些作用,但衔接得不够顺畅。

 5 ) 多线诠释:真的太惨了

暂时三刷生肉。上影节还会再刷几遍熟肉。

友罪是由药丸岳的同名小说改编,濑濑敬久执导和编剧,生田斗真和瑛太w主演的电影。

主线为主角一条线,同时还有佐藤浩市饰演的出租车司机一条线以及铃木以前的教官一条线。

多条线的核心内容为如果你身边的人犯了罪你会怎么看待他。第一次看时觉得多线有点散,三刷之后觉得,多线电影内容可以不相关,最重要的是核心表达内容一致,剪辑没有违和,最终结尾时能够感受到多股悲鸣拧在一起。

正片基调很丧,看到结尾处演员表,那种压抑感令人说不出话,一度陷入了与主演一样的绝望中。真的是久久无法站起来的作品。

从益田的角度很可怜了,也许有人觉得他的罪不算什么,但确实是他这么多年的沉重的负担,一直去探望他的妈妈,并看着他妈妈也离去。新交的朋友,以前却是少年A,在越来越喜欢一个人时发现他的过去。还断了手指。最终朋友还是选择离开,不断自责觉得都是自己逼朋友走上了绝路。

从铃木的角度,为少年时期犯的过错背负一辈子是理所当然,但他还活着,没有被判死刑,被重新放到社会就要想办法活下去。就算每天不断忏悔,痛苦,也还要被人说,呵,竟然还普通的活着。交了女朋友交了朋友,但是不知这是幸福还是不幸,当他们知道真相时,大概还是会远离自己吧。

从铃木女朋友角度,被前男友逼着去拍av,之后一直控制着自己,无论逃到哪里前男友就把av寄到哪里。好不容易找到了不介意自己过去的男朋友,还是被qj了。当然,最后发现自己现男友是少年A……

从铃木的女教官角度,自己负责给少年犯们妈妈般关爱,却忽视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在这么大的付出和努力下,少年犯真的可以改过自新吗?而自己的女儿堕胎做手术等她的人生一切也没有参与。

从出租司机角度,自己儿子是罪犯。无论自己无数次向被害人父母道歉都没有用,不会被原谅。自己儿子竟然还要带球结婚了,他真的配得到幸福吗,家里亲戚都支持他们,难道像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做坏人一样。

总之真的是,太惨了……

这部不是在倡导大家要原谅杀人犯,而是现实中确实存在没有被判死刑的杀人犯。无论他们配不配活下去,他们也要这么活下去,无论是不是在好好的忏悔。而他的身边人,是怎样看他呢,又是也要为他的过错做出多少牺牲呢。电影能做的也只有引发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有答案的命题。

很喜欢这部的电影感,很适合电影院看,有一场在音箱下面听生田结尾的独白(信),真的特别难过特别压抑。建议大家有机会能全程不吃爆米花观看(来自瑛太的批语)

 6 ) 我知道负罪有多惨,但我一定要原谅吗?

上海电影节第三场打卡。导演见面会加持一颗星,其实就只能给三星而已。之前听说该片在十一区反响不错,一直充满期待等着来看生田斗真,谁知道被瑛太惊艳了,不愧是导演说的演了好几个版本的人物感觉让导演自己选。

先说主题,深刻沉重并且有争议,选这样的题材势必风险极高,稍微把握不好就翻船,就算把握得不错也会毁誉参半,现在看下来确实如此。探讨的是十一区素来关注的人性,尤其是边缘人群的人性。有欺凌事件的随波逐流者,有少年时穷凶极恶的杀人魔,有失足的少年,也有误入歧途的少女,有一大群看不到未来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背负着罪恶,全篇都在探讨,这些有罪之人的生活。看着片子里的讲述就和我们现实中的思考一样:我们都知道这些人可能过得很惨,但是我们就一定要原谅他们并祝他们幸福吗?我想到前不久的江歌案,答案是:无法原谅。见面会上导演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回答:背负罪恶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只是,他们不应该也不能忘记自己犯下的错。

这样说起来的话,电影其实还可以做得更深刻,最后甚至不用来什么自我救赎,大可以继续让欺凌者心怀愧疚,继续让杀人魔自残不息,让失足的人永远在泥沼中,让一事无成的人继续当他的废物。我并不想看青柳的出走,益田的呐喊,母女的抱头痛哭,出租车司机儿子的重新做人。我的脑海里始终回荡着出租车司机对儿子说的那句话:这个家因为你犯的罪分崩离析,你有什么资格组建自己的家庭?

不,我知道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幸福,但前提是不要剥削别人获得幸福的权利。杀人者亲手毁灭了别人的幸福,他凭什么能获得幸福?在人们背负的罪恶中,有些可以被放下,而有些,永远也不能。

回到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几条线的叙事结合得有点不太好,好几条线串联比较生硬,衔接得流畅自然一点的是:少管所女老师家庭线,青柳的线,前女优的线。出租车司机和原记者的两条线其实可以想法贯穿,比如记者当初参与了对出租车司机夫妇不负责任报道之类的。

今天看的三场,三个男人都在脱衣服,我真是满足。

 短评

如果犯错的人决定改过,想过普通的生活,周围人一味漠视,是否宣告了这一群体的死刑,本片通过几组有联系而相仿的这种对峙抛出问题,又通过益田多年前间接害死朋友的例子推证漠视等同逼人于绝路,朋友之间,父子母女之间,既已坦白,又哪里不能获得原谅。

4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和去年的「愚行录」同样的问题,设定很好,但发展出太多的议题,还都是老生常谈的,且蜻蜓点水。庞杂视角和一大堆“负罪/救赎”互文,尴尬不尴尬,全场的哄笑已经证明。主支线没有轻重缓急,节奏失准,宛如配上画面的广播剧,缺乏电影意识的调和。就算瑛太的演技特别抓人,也撑不住濑濑四处乱崩。

6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好过预期,可以用Clamp阿姨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个世界的确有不可原谅的罪,但是没有不能被爱的人”,导演其实并没有完全偏向一边,而是探讨罪与罚的命题,剥夺过他人生命之人如果经历法律审判依然活下来了,带着内心负罪感(这是重点)的人能否重新被他人接受,值不值得拥有普通人的日常和幸福

9分钟前
  • 洛kid。
  • 推荐

《龙珠》主题曲的笑容,匹萨旁的素描,被重复背叛的理想,为了丢失的母爱而成为凶手,不被允许和无法原谅的幸福……好惨,各种惨,一堆惨人,无解的惨

11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失望,老题材还这么拖沓,头爆炸。siff2018。

12分钟前
  • 阿朽
  • 较差

关于洗白,这部电影是讲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是少年A你会怎么想怎么看待他。恋人也好,朋友也好,家人也好,当你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过去,你会如何对待这个事情,电影只是带给大家一个思考而已。看的次数越多越能理解那种痛苦。

1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胜在演员合适和主题直白 不过我说你们这些当演员的 能不能去演点不那么虐心的 尤其镜头最多的两男一女

22分钟前
  • ekling
  • 推荐

唱过的一首龙珠,却召唤不到人间喜乐;断掉的两根手指,曾推我感受地狱悲苦。五芒之星的罪状是谋杀,更是亵渎;葬礼游戏的恶业是冷漠,更是狠毒。忍受一份丧失感,在顽石重击中享受快感;背负两分负疚感,在慰问家属时佯获救赎。犯过罪的人还能得到幸福吗,不要问家毁的吾之父亲,去问人亡的他之生母。

2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不觉得是洗白,只是在讲年幼的时候杀了人的人,会过着怎样的一生…可以普通的工作交朋友谈恋爱,可是工作是分分钟掉手指头的危险工作,朋友也是童年犯过错的朋友,恋人是知道你杀人就逃避不理的前av女优…感慨的点是,哪怕当事人每天自残,只看到一个视频就说他“普通的活着呢”…人真的未免太武断了

24分钟前
  • 鱼小葵
  • 推荐

瑛太演得真好。

29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推荐

说洗白不至于,本质上还是独属于日影的思考方式,走的比声之形更远更极端一些东西,故事还是“人类思考,累死自己”的日式绝望:有的人因为内疚一辈子行尸走肉,其他人站在道德高地,一句话给人定性,至于霸凌者呢?过得依然滋润吧。

32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还行

一直在崩,所有涉及到的元素全被拆解成无用的螺丝钉,不能组合在一起,就都是赤裸裸的被搁置。演员也全线乏力,并没有将感情更深入的投入文本,只是在展现和解释自己的戏份,导演也没有能提供出更优质的层次展示。

37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这部片最大问题出现在它的宣传,其实根本是三条线组成的电影,彼此之间关联性并不强,如果拍成三线并重至少不会造成混淆,但偏偏成为3/5跟2个1/5第份量,就变成观众走进戏院前的期待有差异,事实上是三个少年犯成长之后的故事,编导重心不平衡造成影片失衡。成为了最大的谬误。

39分钟前
  • 山崎君Chimon
  • 还行

有种直接把剧情梗概拍成电影的感觉,没有一个环节值得称赞。

43分钟前
  • 身居地狱求杯水
  • 还行

这是一个给杀人犯洗白的电影。告诉你无缘无故杀了几个孩子的杀人犯是怎么交朋友,怎么改头换面谈恋爱,怎么开始新生活。而他的家人如何为他赎罪,过着四处道歉的日子。

46分钟前
  • 笑容女王
  • 很差

非常平庸。仅有的惊喜可能是瑛太的表演。(见面会上监督表示瑛太试镜争取角色的时候换了好几种演法问监督你喜欢哪种(@_@;) 几条罪人的线交叉得并不好,佐藤浩市那条最为鸡肋,番茄演戏日常用力过猛,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都没什么新意,旬报满分怕是瞎了。

50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较差

不觉得在洗白,甚至看完后都不是同情里面的每个角色,哪怕在少年A被一次次剥夺停留脚步的权利时感到了人们的片面和武断。“犯了错的人就不能获得幸福了吗?”“不能。”可无论如何都想活下去的心不该被剥夺。斗斗这次完全不在状态,几场哭戏被瑛太最后一幕完全碾压。不过最大问题还是导演,几条线交织得毫无意义,片子显得特别平庸。

51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夏帆已经残成这样了吗…最后还是给了一丝希望,没有绝望到底。以少年A事件为灵感创作的作品,我觉得比东野老师那些自作聪明又矫情的推理小说所探讨的社会伦理难题深刻多了。片中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过去,怀着赎罪的心情于尘世间苟延残喘。而这种复杂的情绪,又根植于日本人深入骨髓的耻感文化。

54分钟前
  • m89
  • 推荐

罪,是赎不了的。命,是偿不了的。因为没有可逆的罪,也没有可逆的命。只有负着罪,带着命,活着,等死。

56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太压力也太纠结的一部电影,倒是非常日本,纠结的话题也都很日本。关于犯过错(罪)的人是否有继续享受幸福的权利,以及他们的亲人是否有这个权利,由此衍生……

6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