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2016

动作片韩国2016

主演:金南佶,金珠贤,郑镇荣,金英爱,文晶熙,金大明,李璟荣,姜信日,刘承睦,金明民

导演:朴正祐

播放地址

 剧照

潘多拉2016 剧照 NO.1潘多拉2016 剧照 NO.2潘多拉2016 剧照 NO.3潘多拉2016 剧照 NO.4潘多拉2016 剧照 NO.5潘多拉2016 剧照 NO.6潘多拉2016 剧照 NO.13潘多拉2016 剧照 NO.14潘多拉2016 剧照 NO.15潘多拉2016 剧照 NO.16潘多拉2016 剧照 NO.17潘多拉2016 剧照 NO.18潘多拉2016 剧照 NO.19潘多拉201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00:34

详细剧情

韩半岛6.1级地震之后,引发了位于釜山地区的1号原子能发电站爆炸,核电站陷入了危机。大规模强震引发的爆炸导致核电站出现裂缝,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发生。毫无预警的灾难,令韩半岛被混乱恐慌笼罩。就连一直坚信可以预警灾难的塔台也处于即将颠覆的状态。核能泄露的恐怖渐渐席卷而来,甚至还可能诱发第二次爆炸。核电站工作人员与居民、消防人员展开救灾行动,然而下一轮爆炸的威胁已经袭来。

 长篇影评

 1 ) 世界有时很糟糕,但好人永远会更多

挺好看的,虽然会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所长离核辐射最近,却撑得最久;比如即将爆炸的时候,操控室里的大部分演员,都用力过猛,“演”得痕迹太明显。但,仍然很好。 首先是把人们想象中的最坏的一面演了出来,这其实很难得。用画面的形式告诉你如果真的发生灾难,人会怎么样,街道会怎么样,经济会怎么样,国家会怎么样,人性会怎么样。很直观,很残忍。 其次,很感慨,对每一类穿上制服的英雄的感概。消防,救援,医生,工程队。一身衣服就代表着一身责任。我想到了15年天津港的年轻消防队员们,前赴后继,也是肉身之躯,也是责任。 再次,好在结尾,人性的呼唤。都是爹生娘养,都是血肉之躯,会有选择,自然也有恐惧。姜在赫在哭着喊“妈妈我好害怕”的时候,我也哭了,很难不动容。这才是鲜活的人。 最后,电影呈现了“选择”。总理不见得就是恶党,只是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他的选择就是牺牲小部分人来保全更多的人。慈不带兵,不见得总理的选择就全然错误。但这时人性的考验又在质问,“如果被留下的那个人是我呢?”我想到了2020年初的武汉,想到了今天在徒步回家路上的富士康员工。谁也不知道,一个简单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以及引发何种蝴蝶效应。 有一个感悟,要锻炼身体,提高反应速度,培养危机意识。2020年的武汉,2022年的梨泰院,以及更多不确定的明天,都需要这些求生技能。 “里厄大夫决定撰写这部到此结束的纪事,旨在扼要谈一谈在这场灾难中学到什么,即人身上值得赞美的长处多于可鄙视的弱点。”——加缪《鼠疫》

 2 ) 那么你猜,这一次希望与灾难,哪个会先来

《潘多拉》

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
令最高统治神宙斯十分恼火
为了抵消火带来的好处,他决定要让灾难降临人间
他让火神用黏土制造出大地上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
再令众神赐予潘多拉美丽、聪明、好奇心等天赋
最后,宙斯给了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
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
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
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
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
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
潘多拉最终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
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
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
……


不得不说,这个片名取得非常贴切
这整部电影
仿佛就是那个脍炙人口的希腊神话故事的现实版本
与火种伴随而来的灾难盒子
和与取之不竭的能源伴随而来的辐射威胁
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代价
人类所享受到的所有更富裕与更便利
都伴随着更可怕与更危险
而核能,就是其中最极致而典型的范例

“如果好好利用,它当然是最好的礼物”


如果不呢
那么它便“不再是礼物,而会成为祭品”


因为触及到太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痛处
这部电影的拍摄、上映过程都十分艰辛
长达4年的过程中
经历了金主突然撤资的事件
换了三次投资方
准备上映时,又因庆州发生了5.8级地震
(韩国1978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大规模地震)
情况与影片中某些内容暗合
在多方压力之下,只能一再推迟上映时间
2016年12月7日
当这部有6280名演员、504名工作人员参与拍摄
集结了电影《老手》的摄影指导
《釜山行》的视觉特效指导
《辩护人》的音乐指导等一流制作班底
总投资达120亿韩币
总制作经费达155亿韩元的罕见超大型投资电影
终于公映时
距离它摄影完成,已有1年6个月之久


曾经执导《铁线虫入侵》的朴正宇导演
在2016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又向观众交出了一份韩式灾难片的标准答卷
虽然在票房上,450万人次的成绩
只是勉强过了那条超高的损益线
故事前面大半主线基本套用福岛事件
在人物塑造等方面上
也存在着各种不甚完美的症结
但这些丝毫不妨碍它成为2016年韩国最好的灾难片
甚至比起《釜山行》里上蹿下跳的僵尸
《潘多拉》里
那个也许一样也在你我身边存在着的核电站
那些和辐射一样
随时可能悄无声息杀死你的
对核灾害的无知、麻木与贪婪
要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警醒作用




正如你们所知
最开头的那个神话故事
有一个遗憾而悲伤的结尾

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
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
它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
惊慌万分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


而这一次,被我们捧在手心的潘多拉魔盒
当它再次因为贪婪与欲望被打开的时候
那存在于最深处的“希望”
它和灾难,究竟哪一个会先降临

「你猜」


From小玩剧字幕组翻译君:
大半年来翻译得最辛苦的一部片
两小时十多分钟
通篇不是釜山方言就是专业术语
台词量也几乎是其他片子的两倍
翻烂核电站相关资料
已经尽全力做到了准确、通顺、易懂
如果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多多包涵吧XD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字幕组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DE1OTYwNA==&mid=2652019908&idx=1&sn=1e22b4db40bbb0b6a6591a26f8ca4202&chksm=f18bdddfc6fc54c9fbbb22b6a631ac610997cf81b51c790dd54d98ac22772454f68653e8e379#rd
转载请告知

 3 ) 同质化的韩国灾难片

灾难片作为韩国本土具有较强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影片类型,一直受到韩国导演的追捧,近几年也出现过不少优秀的同类作品,从较早的《恐怖直播》与《流感》,到去年大火的《釜山行》和《隧道》,都是演员演技和剧本剧情同时在线的佳作,韩国导演也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灾难片拍摄模式。但不同导演对类似题材的深挖解读却渐渐趋于相同,电影主题无非是批判政府在对待社会问题时的不作为,和处理重大事故上的无能,而表现手段则是通过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来反衬政府的黑暗。《潘多拉》虽然论影响力不及《釜山行》,在格局上也没有脱离讽刺政府的老路子,却大胆地采用了反个人英雄主义的方式塑造人物,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灾难片的固有模式,为同质化严重的此类电影带来了新的可能。

故事发生在韩国南部一个以核电站为产业的小村里,居民们大多在电站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主角在赫并不愿过这种生活,梦想着有天能逃离小镇,但是经商失败后他又只能回来,混吃等死地在电站上班。这样一副颓废的模样不禁让人怀疑,他如何才能成为灾难片里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果然在事故刚发生时,在赫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逃跑,他的父亲和大哥正是因为核电站事故死去,所以他深知辐射危险程度,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然而公司高层将电站大门关闭,逼迫工人们回去处理事故,在众人乱作一团时,反应炉发生爆炸。废墟中醒过来的在赫为了救出受伤的工友,自己也遭受了辐射,之后本来已经逃出生天的他们,得知需要有人冒死进入核电站内部修理漏洞,否则全韩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作为电站的工作人员,众人自愿进入抢修,而突发险情要让一个人必须留下,在赫为了拯救家人选择了牺牲自己,和炸药一同引爆保住了电站。

作为典型的英雄主义剧情,本片却刻意弱化了主角身上的英雄气质,反之放大了他身上懦弱胆小的一面。从一开始在赫就对核电站本身十分厌恶,亲人的死因加上生活的无望,导致事故发生时他本能地想要逃跑。而在总统发表国民演说,恳请志愿者进入电站时,在赫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不愿给这些官员卖命,如果不是他们的无能,灾难本来可以避免。最终让在赫改变主意的,不是国家利益至上的信仰,也不是成为英雄被人铭记的光荣,只是为了不让亲人们再遭受危险。就如同他一次次拼命从废墟中救回工友一样,身后的核电站有多大价值他不知道,但是对他来说都不如朋友价值更大,韩国五千万人的性命也不是不重要,但在他心里都没有亲人的安危重要。在赫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而不是无所不能坚不可摧的英雄形象。有多少次观众已经习惯了接受主角带着光环改变故事结局,然后安然无恙地生还,这样一个“现实主义”的剧情,将有些跑偏的灾难电影拉回了正确的轨道,观众也并不是一味地从英雄主义中才能获得刺激。

反之,韩国电影的老毛病在《潘多拉》中也体现了出来。近几年韩国黑帮片似乎走上了一条“与政府作对到底”的路子,《新世界》《阿修罗》《王者》,一个比一个血腥暴力,在揭露政府的黑暗面上早已不满足于旁敲侧击,而是赤裸裸的展现出肮脏。连灾难片也受到此类模式的影响,在讽刺政府无能上不遗余力,这次更是将矛头直指总统。且不说韩国政界是否真如电影所表现的一般,首先编剧在刻意追求戏剧张力的同时,就往往显得用力过猛,将官员刻画成了眼里只有个人利益的愚蠢形象。在《潘多拉》中,年轻的总统被老谋深算的总理架空了权利还浑然不知,总理事前隐瞒核电站漏洞,事后又再三阻挠总统了解实情,恐怕是觊觎总统的宝座。但是在国家存亡之际还打着自己的算盘,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国总理的做法。而在核电站废料即将泄露时,居然有高层阻止消防队救援,理由是浇了水核电站就会报废,损失谁来负责。真不知道他们是打算留着已经爆炸过的电站继续使用,还是等着看韩国人全部玩完。这种缺乏基本合理性的弱智剧情很难为影片增加亮点,反倒让人觉得有些可笑。韩国电影在经过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后,已经在亚洲乃至世界电影圈占有了一席之地,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这种风格沉淀的,似乎只剩下对政府没有止境的抨击和频率越来越高的釜山骂人方言,这种表面上的形式主义。而在已有框架内寻求立意上的突破,可能才是韩国电影的当务之急。

韩国电影的麻烦在于好演员就那么几个,看谁演的就能猜出人物好坏

 4 ) 在舍生赴死前,人到底是恐惧还是无畏?

这几天连续看了《隧道》《海云台》《潘多拉》,但要属最震撼的,还得是《潘多拉》。看过很多网友对《潘多拉》的看法与角度,都很有见解,但在本篇文章我想提及一个可能没有被提及的角度——“在舍生赴死前,人到底是恐惧还是无畏?” 相信在我们传统的动画,电视剧,电影内容当中,在我们漫长的成长路线当中,伴随着我们的始终是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怀揣着赴死的决心,必胜的信念,坚定的眼神,勇敢的心灵......可能是去炸敌人的碉堡,可能是去炸敌人的坦克,也有可能是去刺杀敌军首领。但是这一切好像总有一种......太过随意,太过轻松,太过简单。 一个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真的有如此的坚定吗? 当然,我们当然承认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会有一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之士,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生死于脑后。 但是,历史,英雄事迹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人,一个个最平凡的躯体所造就的。是人,总归就会有恐惧,有担忧,他们有自己妻子孩子要去牵挂,有自己的父母要去赡养,甚至自己去充当“敢死队”也是犹豫犹豫再犹豫才决定下来的。 《潘多拉》在最后,男主人公哭着对家人说:为什么我得这么死去呢?我不想就这么死去。我真的,我真的非常害怕......我好害怕。 对啊,当他一个人看着自己的队友一个个离去,只能对着头盔自说自话,看不到,听不到自己地母亲,妻子,家人的面庞与声音,面对着犹如人间地狱般的房间,即将到来地“坍塌”“辐射”“冷却水”......他怎么会如此坚定地去赴死啊,他怎么会无所牵挂啊,他怎么会......不害怕啊? 我认为我们许多的历史,始终忽略了每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人,同时每一个真实而又具体的感情随机也被忽略。我们有选择性的去放大我们希望放大的,所谓的“坚定”“勇敢”,这当然有一部分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我们看不到在这些人所呈现出来的“无畏”“坚定”背后的情感,或许我们会变成一个未加思考便劝人“无畏”的冷血动物。 这些平凡的人当然会害怕,这是人的本性,这不可抹杀。但是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在历经恐惧之后仍然做出了“逆人性”的选择——这便是闪耀在人性的光辉之处。 我们可以笑着赴死,我们也可以哭着牺牲,无论是哪种姿态,都值得被人民铭记,被历史歌颂。 想以此篇感想,致敬每一个平凡的英雄。

 5 ) 你也在核电厂

听说这部灾难片比《釜山行》更精彩,我将信将疑,今天下午终于抽出点时间,把这部电影看完了。果然是部精彩绝伦、高潮迭起、意味深长、一气呵成的电影,可惜这样的电影注定是不可能被引进的,不能为这样优秀的电影贡献一点票房,实在是可惜的事情。一部电影让人看的过瘾已经很不容易,还能让人在过瘾之余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更是难能可贵。之前的《釜山行》做到了。
而韩国灾难片《潘多拉》显然比《釜山行》更精彩,更残酷、更深刻、更真实,每个人都应该看看。如果说《釜山行》的故事离我们很遥远,也许永远都不会在现实中发生,《潘多拉》的故事则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讲的是韩国的一个尚未发生的灾难故事,可是这样的事情真的不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吗?想想就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心有余悸。那些冷漠的、居高临下的、义正言辞的、不容置疑的面孔实在太过熟悉。但愿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发生。否则,我们面临的灭顶之灾可能比电影中更加恐怖万分。
电影的前半段告诉我们,看似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万无一失的核电站其实已是破绽百出,危机重重,问题不断,状况百出。核电站的领导是一个不懂物理、不懂业务、不懂专业的外行人,外行人领导内行人,导致他根本不知道各个工作环节孰轻孰重。而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各怀鬼胎,敷衍塞责,核电站从上到下没几个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影片的一个细节显示两个工人为了节省时间、远离危险,选择了直接捍接漏洞,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核电站管道压力过大,彻底爆炸。说明整个电站,从领导到同志,大家都只能是应付工作混薪水而已。
核电站中真正懂的技术认真工作富有正义感的所长意见得不到重视,甚至受到排挤,批评,攻击,打压,把危机报告送给总统的秘书被替换。一级级的工作人员一层层的领导部门以一个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只顾维护自己的利益,努力工作、发现问题、积极正直的人纷纷被打压,其余的人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明哲保身,或是同流合污。
于是每个人只能怀着侥幸心理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明明早已能够预料的危机,却按照可预知的轨道不断的向最危险、最糟糕、最恐怖的方向滑动,却不愿阻止,不能阻止,或无力阻止。一个个本可以将危机解决于萌芽状态的纠错机会被无耐、无知、无动于衷的错过,事情变的越来越严重,直到不可收拾,直到彻底无法掩饰。直到彻底崩溃。
而最终收拾残局挽救国家于危难的只能是曾经被牺牲利益被无情抛弃的社会底层。这一幕幕实在太过似曾相识。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悲痛嗟叹,可是却似乎无法改变。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世界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走向黑暗的深渊,哪里有上帝之手呢。电影的后半段,告诉我们那些高大上的理想信念其实是虚无飘渺的,为了挚爱的亲人,为了永不忘记的誓言,做出自我牺牲的人,才是最终的救赎者。拯救了爱人,亲人,朋友,国家。
但愿那些痛苦的画面永远不会在真实的世界里上映。但愿这世界上的事情可以不必正如所料,向无耐的轨迹滑行下去。

 6 ) 至那些专业的拍摄手法分析大师

看了很多的韩国犯罪片,灾难片,可是看到这部电影后面还是哭了。看过很多电影的,知道几个名词的人都能装比得分析一波拍摄手法和问题,但是在赤裸裸的现实和人性面前,一切的手法都是扯淡。

无论拍得是什么主题,表达得是什么,韩国电影拍得是真实的人,会犯错会害怕会逃避但也会奉献的人。它拍得当然不是最好的,我看哭的那些片段时,都会忍不住快进,可我也的确哭了。就为这部电影能够居安思危,以日本事故为基础拍摄出这么一部电影,无论拍得如何,只要故事是完整的,人说得话是真话,我愿意无脑给五星!

更多的,是很多发生在我朝的可以与之类比的灾难。比如天爆津火乍。那些消防员让我想起了,也许他们当时身陷火海里,可能想得和片中那个主角一样。他们其实是在为监管买单,他们也用生命承担了本属于某些人的责任!

最后,我想对那些分析电影手法头头是道的大师们感叹一句,你们好专业!

 短评

韩国电影擅长的就是不遗余力地黑政府和国家机器,此片更是达到一个极致,岁月号事件之后这更是一种政治正确了。本来还不错的电影,但煽情太过度了,后半段完全拖垮了节奏,尤其是结尾,干脆点死不好吗?

9分钟前
  • 麻绳
  • 还行

可以相信科学理论上的严谨设计,却难以信赖人治社会中的利害权衡;爆炸飞石灭城,群盲恐慌暴乱,最想离开的人选择了归乡牺牲,重返孩童时玩耍街道。韩国已将政治述求完美融合进电影娱乐性当中,也算是开拓了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12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大韩民国 电影 潘多拉。

16分钟前
  • 小张
  • 力荐

临死还搞个电视直播废话吧啦败笔

21分钟前
  • 白烨
  • 还行

上联:脑残师兄核电厂预言引灾难,下联:苦逼小哥弃女友悲壮救国家。横批:席八

23分钟前
  • 讲故事的男同学
  • 推荐

距离核反应堆爆炸20公里的釜山市受到了严重辐射,请继续观看污染事件下一部作品《釜山行》。

28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还行

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把大规模人群恐慌(骚乱)拍得很到位,建议那些要处理这种情况的部门都看一看,我们的应急预案面对真正的逃命式的大规模人群恐慌,恐怕很是苍白无力。

31分钟前
  • J号枪
  • 推荐

类深海浩劫的设定,格局却到了国家层面。全程靠吼的釜山方言很是糟心,韩式套路的煽情也用力过猛,但灾难的完成度确实不错。7.0(人设最讨喜的还是护士小妹)

36分钟前
  • Feixiang
  • 还行

继汉江怪物、釜山丧尸、隧道塌方、致命流感、海云台海啸、特线虫入侵、摩天楼着火之后,这次核电站又爆炸,韩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

38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同样是核危机题材,小到人物背景,大到场面调度,深至争议反思,都比日影《天空之蜂》好很多。不因“黑”政府而加分,那是普遍存的秘密,顺势由剧情需要而产生戏剧冲突,合理存在;尽管后半段强行煽情,作为商业片正向结束未尝不可。电站周边村民的抗议合情合理现实,享受成果的城市人不应冷视。

40分钟前
  • 榜上有名猫
  • 力荐

核与人,下个世纪不知道人类都会带着防毒面具出门吧。

43分钟前
  • 吃豆腐爱做豆腐
  • 推荐

结尾告别直播是灾难片里煽得最狠的一次,眼泪狂飙,唉。就算害怕脆弱委屈也要去,不是为了狗屁的国家而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和孩子们,这就是为什么套路也能吸引人看完的原因。

46分钟前
  • 回望长安已苍老
  • 推荐

地震前夜,老鼠疯狂逃窜,核泄漏后,人们也如老鼠般鼠窜。灾难发生时,所有车辆都想着逃命,但总有一些车辆逆向而行。野兽总是独行,牲畜才会成群结队。顺流的方向总是拥挤,逆行的车道永远通畅。可是总得有人逆着人流前行,自杀性进入辐射的电站,合上潘多拉的盒子。路过破败的街道,想起孩提的样子。

5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全部是套路作祟,没有半点惊喜,太多韩式灾难片固有的模式,煽情过猛,主角全程靠吼,真是烦透了棒子这种扯破嗓子鬼叫的方式,节奏慢拍,结尾拖戏,唯一值得称道的优点就是将核爆炸和泄露的场面调度工作完成的不错,直指政府的内核主题也够直白,用伪命题控诉现实问题够新式,撒狗血的部分均千篇一律

52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较差

前几天多哈男双决赛的时候,刘国栋说李相秀打球经常会用力过猛,可能和民族情绪有关,觉得刘老师说得挺对😶

55分钟前
  • Urkel Grue
  • 还行

黑政府、平民英雄、狂煽情——韩国电影之日常,能拔高还挺难的,三星打住。最后煽起情来核废料都等烦了好么到底炸不炸啊……全程釜山口音分分钟脑补垃圾欧巴à~~~李璟荣又特么演个老混球儿烦死那张脸了。

60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这一万七千人也是我们的国民,为了其他五千万人,而要求这一万七千人牺牲,谁都没有这个权力。

1小时前
  • 颍原真吾
  • 推荐

政府也是天灾的一种,韩国电影近年流行的经典主题。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韩国人民多灾多难呀,先是怪物,再是流感,去年先是隧道塌方,然后是丧尸肆虐,如今是放大的三星手机核电站炸了。一贯的套路,黑政府,黑既得利益者。

1小时前
  • 薛定猫的猫
  • 还行

音乐6 画面7 导演8 故事8 表演9 印象8 平均7.9/10 即使看了那么多灾难电影,即使熟稔于那么多煽情的套路,却依旧哭得稀里哗啦。影片对核电站的选材独树一帜,却也因此差点无法公映。角色无任何多余设置,可各司其职。大英雄的小人物化更贴近于人性与真实。节奏恰到好处,一些细节看出可谓用心之作。

1小时前
  • 终结者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