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5

主演:吴秀波,贾玲,吴君如,小沈阳,宋小宝,沈腾,李菁,俞白眉,代乐乐,梁超,杨金赐,乔杉,修睿,高晓攀,马丽,刘仪伟,张小斐

导演:施嘉宁

 剧照

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1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2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3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4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5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6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13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14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15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16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17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18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19欢乐喜剧人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48

详细剧情

  2015年4月,一档有东方卫视与欢乐传媒联合打造的明星喜剧经验真人秀节目《欢乐喜剧人》正式与全国观众界面。节目延请国内各界极具代表性的喜剧明星加盟,如在时尚都市男女中知名度颇高的开心麻花、东北军后起之秀宋小宝、心宽体胖的女汉子贾玲、相声领域的李菁和曹云金、邓超做老板的白眉工作室、爱笑兄弟乔杉、修睿,此外更有高晓攀、九孔、刘仪伟、吴君如等人的乱入,让节目精彩纷呈,笑果不断。除此之外,被万千女性视为男神的吴秀波担当主持,使这档节目平添了更多的看点。  最强喜剧人大混战,不容错过!

 长篇影评

 1 ) 沈腾你什么时候给我打钱?

从2019回来补这部综艺,写了3k字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花式吹沈腾,沈腾你什么时候给我打钱?

第一期

这一期没啥好说的,血吹沈腾就完事了。《热带惊雷》甩其他作品八条街不止。《热带惊雷》作为压轴出场,让我紧锁了一个小时的眉头得以舒展,换脚那段让我放声大笑长达一分钟,创造了我的观小品史上的最长纪录。在《热带惊雷》之后,其他组如梦初醒般的开始使用大屏幕交互式场景。

其实《热带惊雷》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它最后的煽情完全不突兀,不是春晚上那种最后【突然话锋一转拉长声音提高音量音乐起】的煽情,而是把煽情注入到每一个笑点中,反战主题恰到好处,悲剧内核的喜剧,不需要把口号喊出来去表达一个大主题。可惜这个作品放在了第一期,之后难以超越。

第二期

这一期,宋小宝模式化,贾玲倒霉卖惨,分列第一第二。还记得陈佩斯(?大概率记错了)说过,他去乡下做排戏,很多人围观,他认真演喜剧没人笑,他一遍遍失败,脚都磨破了之后,观众一次笑声比一次大。中国人喜欢看别人倒霉,别人越倒霉笑得越大声。这对于喜剧来说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宋小宝两期的作品都是类似于大杂烩式的舞台,是靠模式中的重复和变化来使人发笑,没有大主题。于是我得出结论:宋小宝多多少少是靠观众基础连拿两次第一的(没错,我就是对《热带惊雷》只拿了第二不满)

这一期沈腾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表演太话剧了,可能是临时改剧本的原因,三番的剧情本来可以更加丰满,笑点更密集的,得第五也算差强人意,不过我真的爱惨了话剧式的表演。

第三期

这期沈腾不在就给我了一个逼叨其他组的机会。宋小宝和贾玲的喜剧本质上都是靠自嘲完成的,其中免不了夹杂着些许歧视的味道,但没办法,底层群众,低级趣味,大势所趋。

李菁的作品太生硬了,完全不好笑,还要硬插政治正确,尬的我脸都僵了。

白眉工作室其实蛮不错的,剧情完成度每次都很不错,也蛮好笑。却在这里成为5566工作室,第一是缺少群众基础,没有辨识度观众就不喜欢,第二是笑点陈旧,每一次都能猜到“下一句话你要逗我笑了!”,能正中下怀的笑话,不好笑。

第四期

这期沈腾的《纯闺蜜》没什么人关注,但我想唠唠这个作品,《纯闺蜜》的笑点密集,包袱够大,我现在还记得“能不能把这些菜给我热一热”和“手机掉马桶里捞出来之后正好来了个电话我就接了”,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又笑出了声。

这可能是沈腾在这个舞台上唯一一次抛弃了大主题,抛弃了创新,抛弃了煽情的作品,只剩下了单纯的台词和表演,也许我可以称之为单纯的喜剧,或是回归本源的喜剧。不知道观众怎么看这种单纯的喜剧,反正我很喜欢,喜剧的本质就是逗你笑。你哪怕是只看这个舞台上喜剧的发展,也已经不知道到底喜剧的内核是搞笑,还是喜剧的表层是搞笑。

第五期

这一期沈腾的《爸爸爸爸爸爸》拿了第一,果然煽情是永远的话题,人类都是情感动物。沈腾这期的煽情也回归了春晚水平,刻意又突兀 (艾伦那句“哥!接词儿!”还让我懵了一会儿以为腾妹真的忘词了)

不过沈腾的煽情太真诚了,举着失踪儿童的信息眼含泪水地走到台下呼吁关注拐卖儿童的问题,试问谁看了能不被打动呢。沈腾巧妙地用自己的真诚掩盖了喜剧的不足拿了第一,戏的煽情是刻意的,但我的煽情是真的,手段了得(褒义)。

九孔是怎么做到一整个作品中一个笑点都没有的?也是神奇。

第六期

我一个腾吹也想吹一吹小沈阳的《上海新滩》了,可以说是《热带惊雷》之后最好的作品。十年后馄饨摊和强哥混熟调戏的那段戏堪称神来之笔。墙后闪回的那段其实还不错,创新带来的冲击力配合还算恰到好处的煽情都使这部作品的记忆点深刻。(不过又是第二,我心中的好作品都是第二)

贾玲这作品我倒是笑了好多次,不过全都是无奈的笑,观众肯定是看她蹦了那么久累得满头大汗才投的辛苦票。

看完沈腾的《一念天堂》我发出感概:好学院派的先锋话剧!沈腾表演灵魂从床上站起来那段我感概:这身段太话剧了吧!

第七期

沈腾这期想讲道理,出乎意料的讲的还不错,不是光在最后喊两句口号的硬拗,是把现象放大给观众看,不喊口号,不说道理,只讲现象。有时候就能隐隐的感觉到,沈腾是一个想改变一些事的人。

宋小宝,真的是努力型选手,从这期开始他开始求变,放弃了以往的大舞台式的喜剧,开始做有主题的作品,但这期的《甄嬛后传》其实披了一层故事的皮,内核还是宋小宝最擅长的大舞台式的表演。

第八期

这一期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沈腾放弃接地气开始全心全意拿出学院派的高傲,宋小宝开始下定决心抛弃刘老根大舞台式的喜剧在求变的路上摸索,贾玲的自嘲式搞笑终于让观众审美疲劳,至此。

第九期

沈腾在《赏金猎人2》中把学院派发挥到了极致,对舞台的掌控太强了,对每一个视觉效果都精细再精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碎瓶子后用手套表现玻璃碎片。有人说沈腾的黑幕喜剧的缺点在于无法忽视道具,我认为恰恰是道具的不流畅感才是黑幕的精髓,如果追求的是道具的完美和流畅,那干嘛不用大屏幕?有点磕磕绊绊的道具才是黑幕追求的视觉效果。

沈腾说之前自己一直想着怎么去接地气,这次干脆彻底放弃地气,西部+黑幕,直接飘到天上去了。直接让我想到了奇葩说里的詹青云,她也是学院派却久久苦恼于如何接地气,半决赛时彻底放弃地气,从黑奴贸易讲到资本聚集,从法治讲到人治,越讲越激昂,讲完这期她就被淘汰了,但她说她不后悔,她把想说的,想控诉的都表达出来了。沈腾手握十几年的话剧经验,学院派的打磨以及才华横溢的脑袋瓜子,大可做他想做的作品。

第十期

这期都挺一般的,不想写,那就用小论文凑数吧。

赛程至此,很多人把宋小宝和沈腾做对比,说宋小宝是草根沈腾是精英,这点我是同意的。但,宋小宝是很想成为精英的。其实他完全可以坚持二人转舞台的老路,毕竟受众广观众喜欢。我之前说宋小宝的观众基础拉票,其实他就是个从观众中生长出来的喜剧人,靠着一次又一次表演时下面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找到表演方式,他扮丑角时观众笑声最大,突然十几个后空翻时观众掌声最响,宋小宝对于这种喜剧方式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他就是要缺什么补什么(也是传统思维),学习文化,苦练书法,喜剧也想朝学院派靠拢,放弃了大舞台的喜剧模式,也想讲一个故事,也想深刻,也想煽情。

这两个在舞台上生长起来的喜剧人,一个是传统的刘老根大舞台,一个是剧院的话剧舞台,或许代表的是,两个时代。

第十一期

后面还没写......因为还没看.......写了再发

 2 ) 我看到的不是欢笑,而是汗水

最近越发觉得钱难赚了

现在到了即使在事业单位,也不是你天天上班喝喝茶水、看看报纸,偶尔干干活就可以赚钱的年代了

我们看着娱乐圈的人风风光光,赚着大钱,可是却不知道他们背后为此付出了什么

我们看着宋小宝装疯卖傻,估计大部分人都不屑一顾,可是却不知道他在这背后又付出了什么

我们有的时候加加班就会抱怨不休,而演员们经常熬夜,憋创意,身体精神都是双层考验

所以,看完《欢乐喜剧人》,我越发的佩服这些表面上搞笑,内心却可能很压抑的演员们

他们身上的敬业精神和奋斗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他们大多数从北漂中一点一滴的做起来,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在这条路上奔跑着

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和地位,他们值得。

贾玲,用自己的身材说话,放掉了一个女人的高姿态,让其他女人学会不去介意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

宋小宝,忍受着身体的病痛,明白选择了这条路,就坚强的走下去,对这个舞台的热爱和执着,在他放下那个傻乎乎的角色后,让我默默的为他竖起大拇指

沈腾,一看就是执着、追求完美的人,在自己的事业有了起色之后,趁热打铁,一路高歌猛进的收获,在最适宜的时候做了最恰当的事,他现在获得的一切也当之无愧。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色

在他们风光的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也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努力

作为普通人,没有什么绝活,也没有什么特长,又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

 3 ) 逗人笑不容易,向喜剧人致敬

总决赛终于结束了,沈腾实至名归,总决赛第一场向大师致敬那场的卓别林是这个节目里看到最精彩的作品,沈腾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力于整个团队丰富的话剧舞台经验,作品故事完整性和绚丽的舞台效果都是其他对手难以企及的。
我认为宋小宝团队从一开始就一直被高估名词,他的优势在于这个人本身实在太搞笑了,劣势在于除了这个别的方面都欠缺,二人转出身使他们这个团队每一个作品都缺乏故事完整性,只靠零碎的包袱拼接和飙高音、翻跟头等生硬炫技以及硬煽情增加作品亮点(这也是赵本山晚期作品的死穴),由于超高人气的支撑,最后夺得亚军也是意料之中。
贾玲在前几期表现一直可圈可点,《爱笑的女孩》,《聂小倩》等几个作品完整性高,结构紧凑,暂时摆脱了耍大彪表演形式,本来对她报以厚望。但越往后越看出整个团队功力的薄弱,直至花木兰事件(小品本身之烂就是才思穷尽的表现)后更放不开手脚,最后一期竟然沦落到学龄前儿童剧我也是醉了。。。总体来说第三实在拿的有点侥幸。
正常来说入场晚对选手来说是好事,因为在短时间内需要创作出成型的作品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巨大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吴君如曹云金中途退赛)但对于乔杉修睿来说,晚进场成了他们的劣势。前半段沈腾贾玲宋小宝这三组相对强势团队已经在观众心中先入为主的占据前三地位,加之这两个面孔本身名气也与在春晚屡次亮相的前三组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些都使观众严重低估了这个团队的作品,其实除了夺得过第一的《我们》之外,其余作品其实也都可圈可点但名词永远在5和6之间徘徊,我想如果赛事加长,他们的优势会慢慢体现出来。
高晓攀作为一个说相声的几个相声作品还真是不错,但由于相声相对小品在舞台上本身就显得薄弱一些,有时不得不演小品,但本身又不是小品演员,让呈现出的作品经常显得不伦不类,决赛最后一场更是扛出“戏曲”的大旗,时刻强调自己的使命云云,让人有些审美疲劳,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拿作品说话嘛!加之和乔杉修睿一样,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脸太生不占优势。
再说说之前被淘汰的几组:杨金赐,我真超喜欢他,可惜这种表现形式太不讨好了了吧,加上选秀出身没什么名气早早被淘汰了,很遗憾,哪怕再多留个四五期呢!
李菁离开了郭德纲真的撑不起来场子,跟吴君如可以放在一起被评为“最无聊”喜剧人。
曹云金刘仪伟本身有亮点有才华,但创作能力欠缺较多只能来热热场凑凑热闹。
白眉工作室一直在5、6名挣扎最后还是挣脱不过死在中途了,他们的表演方式我实在不喜欢,与潘长江蔡明“不笑咯吱你”表演方式如出一辙,可以考虑上春晚。
九孔,台式幽默水土不服吧,不评论了因为实在找不到笑点!
总体来说蛮喜欢这个节目,从头追到尾,虽然作品有好有坏,但是这种比赛对于这些选手来说强度真的很大,(个人认为比《我是歌手》那种一期就唱一首歌的比赛辛苦多了)逗人乐真的很难,向喜剧人致敬吧!再次感叹西红柿台的节目总体来说真比芒果台有质量多了。。。

 4 ) 搞笑,我们是认真的 --略谈《欢乐喜剧人》

此文是去年《欢乐喜剧人》第一季开播的观感。
        早晨,趁着有劲,看完了第一期《欢乐喜剧人》,两个字,不错,至少我会关注第二期,如果有时间,我将每期都写一些观看的体验式评论,当然我不是专业喜剧人出身,恰恰只能是略谈,或者直接一点就是一派胡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因为甚少了解关注当今中国综艺节目发展脉络,东方卫视的几档王牌节目我也是看的少,《金星秀》看过几期,《笑傲江湖》看过一些,我也没有了解《欢乐喜剧人》横空出世的大势,但是从形式上来看基本上照搬了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只是把歌手换成了喜剧人,也许有人觉得歌手比喜剧演员高端一些,其实大家都是戏子,无需攀比。
        整期节目六组喜剧人,首期赛果已出,名次依次为辽宁民间艺术团、开心麻花、白眉工作室、贾玲、杨金赐、李菁。我个人心中的排名应该是开心麻花、杨金赐、白眉工作室、辽宁民间艺术团、贾玲、李菁。
        李菁的演出,和这个人一样,不温不火,想想当年上春晚的相声,没有任何包袱可言。这一次的编排同样展现出他平庸的一面,但是他的相声的基本功一直很扎实,我想在这样一个比赛类的喜剧演出中,如果单纯的比基本功,可能还会好一些,但是缺少创意的编排是这个节目毫无看点。上海喜剧演员舒放男扮女装饰演老太太,这样的喜剧反串已经诟病很久,还拿出来波斯献宝,自寻死路。喜剧内容用所谓的辩论,用国货好还是日本货,这样的毫无悬念的命题设计,傻逼都知道最后的结果。节目依旧把肥胖、上海人抠抠搜搜的特点作为笑料,太无新意。难为编导剪辑的时候把小沈阳等人看这个节目时候的无聊表现出来,小沈阳们说,今天的观众表现得很兴奋。如果不是今天现场的观众拼了命的在表演,我自己被逗观众笑了,估计这个节目都没有让一丝可以让我笑的地方 。
        贾玲的演出好在主题上的正能量,生活不就是挫折和希望并存。但是演技浮夸的助演演员,尤其是瞿颖的演出,让我只知道一个半老徐娘卖弄风骚。所抖的包袱还都是靠语言表现来搭建,内容毫无节奏感,铺垫不足,结尾也快,起承转合做的不好。
        辽宁民间艺术团的代表是小沈阳、宋小宝,这个节目真的是烂俗到一定境界,但是我还排在第四位,因为在这期节目他们排到了第一,我真的觉得东方卫视在低估观众的智商,宋小宝虽然在开演前说要突破自己,但是和过去的演出丝毫没有区别,连段子都一模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贾玲在后台看的时候笑出了眼泪,我真想回一句,笑你妹啊!五个人的表演,宋小宝用他三等残废的身高和神经病一样的演技,类似弱智一样的笑容;其他三人分别代表娘炮、“赵四”和土里吧唧的领导,反正这样一组乡土气息浓重的节目,赢得第一,我不知道是有多少脑残粉在投票,小沈阳近年来的突破是很有成效,在这里我看到了他在表演上的冷静和节奏感,没有和宋小宝一样咋咋呼呼的乱跳,这个就是一个成熟演员基本的技能之一——节奏感。
        白眉工作室排在第三,是一个及格的分数,俞白眉编剧的情景喜剧家喻户晓,去年的《分手大师》烂到爆,不怪他们。但是像在中国,俞白眉的水平高于绝大多数的喜剧编剧,他至少是一个懂艺术规律的编剧导演,白眉工作室的节目没有创新的地方,但是起承转合和节奏的把握,舞台的场面调度,远超后面的几组,很完美。但是,弱点是这个节目更像是一个作业,而不像是一个作品,没有一个风格性或者是让人难忘的地方,这个只是他的不足之处。我想,白眉工作室的节目是一个很好的作业范例,做编剧的可以模仿和学习,因为它很规范。
        杨金赐是《笑傲江湖》出道的喜剧演员,宋丹丹非常喜欢,冯小刚说,中国的喜剧应该是多元化的,白眉工作室的作品就好比好莱坞电影,而杨金赐的作品就好比是先锋派。其实哑剧演喜剧真的不能算先锋,不考究的说,卓别林的默剧深受几代人的喜欢,就是依靠他的肢体动作来制造喜剧效果,这样非常考验创作者,也非常考验观众,要求观众看这个默剧不能走神,还要能领悟其中的内容。在这一晚上,我们的观众给了他第五名,让我内心的创伤加剧,我们的观众只能欣赏那种纯靠俏皮话演绎的喜剧,这其实是一种悲哀。
        开心麻花的节目,是全场亮点最多的。史航说,这是一个很有野心的节目。真的是太有野心的,有这样几点可以评价这个节目。主题的深刻、道具场景设计用心、演技真实到位、接轨国际。关于开心麻花的节目我不再赘余评论,最好就是最好,任何理由不能撼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我是”郝健“脑残粉。
        以上,只是我对喜剧节目内容的一点乱评,关于主持人、节目的形式、摄影、灯光、节目包装、营销等我一没时间,二也不懂,就不胡乱逼逼。这样栏目从定位就是在周六给大家减减压、放放松,我也是乱看看,乱说说。最终,我其实很担心节目选手荒,能不能撑到第二季,还要拭目以待,推荐大家看看这个栏目在周末的晚上,关上手机,窝在沙发里减减压。
        再次声明,只是乱说,欢迎拍砖。

 5 ) 挑将军

竞技热。每集开始玩结构。

《热带惊雷》非常出挑,反战主题,情节、人设(不同立场的人物甚至带来了冲突)都很好,在彼此怨恨中了解直至和解。之后难有节目能超越这个。赵家班,改良后的二人转,水准不是很高,基本依靠零散的逗趣语言和强大的肢体表演,但能极大地调动观众,水准会是最为稳定的一组。

《上海新滩》不错。瑕不掩瑜,《热带惊雷》后最佳。这个小品最好的地方是十年之间的留白,而小沈阳与文松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闪回”段落则用煽情破坏了这份观众自我填补的空间和回味的自由。头尾两段足以表现这个黑帮混混对爱情的痴守和种种掩饰,藏在戏谑后的悲凉。对煽情等多余段落的浓墨重彩正是大多数国产剧差的原因。越节制才越有余味。另外,没有赤裸的你侬我侬和撕心裂肺,这里爱情的动人处是它努力经营的欲盖弥彰和显露即消隐的转瞬破灭。

重看欢乐喜剧人第一期,东北那组。文松很棒,安分守己地表演,又能在合适的时刻对别人的表演给出恰到好处的合理反应。当小沈阳被宋小宝招牌式的怪笑引得捂脸紧绷时,他依旧坦然自若。在舞台上永远处于表演状态,即使当别人做出莫名其妙的动作,他理应给出的是诧异的左右摇头,都做得非常好。轮番上场的技能展示,是东北组一贯的表演模式。这样的形式会给部分演员留有大块闲余的舞台时间,这时候是对演员的隐形考验。当别人出场演戏时,文松也毫不松懈。始终处于耕耘状态。细致去看,别人在前景的精彩演出也好似成了他的表演背景。极好的冷面笑匠,好演员。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13。沈腾一直求变,屡有创意,但执行力一般。恐难回攀《热带惊雷》水准。很多时候收局也拖本就难堪的后腿,这也是各组的通病所在。《英雄联盟》,在自怨自艾中顾影自怜,指责他人的冷漠和哀怨自身的孤独,都难以理直气壮。在这样的双重讽刺下,观众很难移情。何况主干不丰,枝叶奇艳也是枉然。

6.20。煽情对大多数观众来说仍很受用, 用观众泪水换选票廉价却有效。所以乔杉组能拿第一。其作品在结构上和小沈阳的上海滩类似,仅分段更多。应采取最初想法。这部作品比后者差很多,除了太过喧闹(演员扯着嗓子喊),最主要是没有「盖」的过程,一直在铺陈着煽情的「彰」。努力用调笑消解煽情是一种克制。

6.27.沈腾组依然玩创意,这次是黑幕喜剧。这种形式可算作是原始特效,需远距离观看才能尽量隐去工作人员,倚重舞台且要在场观看。电视转播仍按照一贯的景别和剪辑方式便存在问题,还不如在台下架台摄影机全程给出全景。动作设计有问题,比如第一个腾空。慢镜头设计,女郎扔枪喊话却是常态语速。看电视转播无法做到对“道具”视而不见,就会觉得那段慢镜打斗太漫长。如果由电视观众投票,沈腾估计就不敢用这招了。

小宝组情境感非常好,只是这次的核心梗俗得让人有些不畅;乔杉组故事的引子和发展不好,段子不错;贾玲组笑点设置有问题,内容撑不起主题,福报不能依赖着永远的误打误撞;刘仪伟的作品没有结构,设立情境却在通篇毁情境,即和观众的互动存在问题。纪委来查,科长无应急措施,直接跟观众聊起自己的爬升之路和贪污之道。情境不如不建,可以找个搭戏的做个双人相声。很多小品也有互动处,往往在最开始,主要是套近乎要掌声,但进入情境后便不会如此。情境有风险,互动需谨慎。

7.4.技穷,拼凑,架情怀。

整体看,是参演人数最多而内容最空洞的一期。尤其是相声类节目,分别演的是“不会演”和“不会说”的事,在没有做好铺垫就使劲架情怀。内容乏善可陈,那些自我感动并试图绑架观众的情怀没有依附,成了无源之水。宋小宝组义正言辞的高呼也震伤了自己的作品,多余。功利心作祟,各司其职便可。

或因创作时间紧张,这期是分段结构最集中的一期,大家似乎放弃了构建情境并完善情节起承转合的努力,拼凑感太强。在这样的形式下,宋小宝组因各个成员具备的花活而显示出巨大优势。无论如何,拼贴出来的作品很难保证完整性。开心麻花很放松,让人亲近很多,有四两拨千斤的心态,希望他们能拿出作品与之相称。

7.11.高晓攀的逗哏少了些持重坦然。乔杉组增加人数表现出不自信,用最少的人把事儿讲好讲得妙趣横生确是能力。宋小宝将该出现在辽视春晚上的作品送到了竞演舞台,这种松散的纯靠炫花活博笑的形式只适于内部的联欢,在创作理念上是倒退的。

开心麻花《小偷在哪儿》非常好,表演细致有层次,公车环境营造得如同精密仪器般井然有序。最后朝向观众的回头,是善良人的孤独,是对这个充斥着怯懦冷漠的同谋社会无奈的问责。这档节目的命名估计是为包含各种作品形式,而真正能与“喜剧”挂钩的似只有《热带惊雷》与这部《小偷》。

 6 ) 无题

真的没想到是2015年的作品了。当时夏洛特烦恼上映,连带这个综艺,加上电影票房破十亿,你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乌龙山伯爵的巡演。那时候你俩有大把的时间窝在一起创作,一起整宿熬夜,一起经历作品难产,一起走上舞台,一起享受掌声和欢呼,所有的褒奖和荣光都是你们的。 那时候我们都以为你们爆红之前和之后不会有什么不同,你们还是开心麻花的台柱子,你们还是观众眼里最默契的最佳拍档,你们还是会在舞台谢幕以后去搭伙喝闷酒,凌晨两三点约了去撸串,把微博玩成朋友圈,所有的关心和问候全都毫无保留。夏洛特烦恼只是开始,未来有无数的作品、舞台、角色给你们,夫妻也好,死党也好,上下属也好,老板和经理也好。只要你们演,我们可以一路看到你们演不动为止。 可后来所有人都预料不到,流言和中伤都朝你们席卷而来。她率先叫停了和你所有的互动,你接着忍住了向她伸去的手。你们在镜头前礼貌微笑,礼貌问好,礼貌地退到安全距离,假装之前的放松和自在都是玩笑。再后来,你们两地分离,各自奔忙。恋爱,公开,结婚,生子,对方的人生大事你们斟酌着送上祝福。再到后来也没有合作了,她不再是你的女主角,你也不再参与她的创作。 你们终究退回了自己的凡尘俗世,生活和事业全都各自安好。 而这些,我们都猝不及防。 绝望一路漫延到2019,你们突然开启了新的合作。当时我看完你们的小品,那种久违感恍惚间把我送回了三年前第一次看你们跳乌龙山伯爵谢幕舞的时候,那时候的你们,眼里有喜悦和欣赏的光。 我从没有怀疑过你们是灵魂搭档,无数观众从每年那么多喜剧作品里挑出你们不是因为巧合。这不是最优秀和最优秀的简单重叠,掌声作证,你们在舞台上有独属于对方的磁场。我曾经为你单人作品里表现出的才华和天赋激动不已,却也毫不怀疑你和她并肩站在舞台中央的时候能够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论抖包袱,她是全中国最好的女演员,这是你说的。 你们的未来不会捆绑,但也不会彻底剥离。我始终相信,最好的永远是下一场。

 短评

为杨金赐惋惜,真正的喜剧大师都是孤独的。

8分钟前
  • 松萝
  • 推荐

特别爱看这个节目,喜剧。

11分钟前
  • 第27章
  • 力荐

管中窥豹看到喜剧人台下的另一面,感觉他们真的很不容易。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向喜剧人致敬。

13分钟前
  • amelin
  • 力荐

中国顶尖喜剧人集结,喜剧类型也多样,哑剧被淘汰很可惜,小沈阳宋小宝纯粹的很搞笑,开心麻花一直在尝试新情景新形式,贾玲的小品看到我热泪盈眶,白眉李菁好弱,吴君如只靠人气,一点也不好笑

14分钟前
  • 叉个手
  • 推荐

沈腾真心不错。在舞台上一句一个包袱,演得眉飞色舞;舞台下面眼睛一直望着地,有点忧郁的味道。被他致敬卓别林的默片感动得一塌糊涂。真正的艺术家时刻不谦卑,哪怕他在舞台中央贫嘴耍贱,都能让人在乐过之后陷入思考。可惜太多人仅仅把喜剧理解成搞笑,拿别人的短处开刀,拿民族、性别、身体差异玩笑

16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为了开心麻花去看的,果然没让我失望,笑中带泪,一贯的风格,然而又有更深的意义,很赞~ 喜剧是最难的,这种尝试让大家看到了不少好作品,很成功!主持人也很棒,整个节目越往后整体质量越高~

19分钟前
  • Sunshine
  • 力荐

真的好喜欢宋小宝,沈腾团队也不错,开心麻花的笑点我是真的get不到。

24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推荐

麻花和赵家班 甩那几个不是一星半点

25分钟前
  • 借我把爱情的枪
  • 还行

零星看过几集。不同的喜剧表演形式,我最偏爱的还是沈腾。靠地域歧视、性别歧视、身体歧视、性向歧视来制造笑点的作品,我都笑不出来。沈腾的作品绕开了这些,靠作品的内容和节奏自然地生发出笑点来,而不是靠甩包袱,这个我觉得高级多了。

29分钟前
  • 邓安庆
  • 还行

除了开心麻花,其他的也好意思出来现眼。台下观众又哭又笑演技比台上的都好!我已经不懂喜剧了吗?

32分钟前
  • 还行

喜欢吴秀波,他怎么不见老呢?自由基全长头发黑色素里了?东北人民在喜剧方面确实有优势,至少有口音优势→_→

35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推荐

前面靠宋小宝,后面靠开心麻花,贾玲除了自嘲胖和调戏吴秀波真的没什么别的干货了。

38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逗人开心其实是件挺不容易的事。一周出一个小品更难。大爱宝哥!沈腾也很厉害。另一方面,大家想一想:现在好多唱歌的节目都有假唱,糊弄观众;比较而言,这个节目里,这么多一线的明星拼死拼活地构思、表演,多么不容易。

41分钟前
  • 坤桑
  • 力荐

沈腾实至名归。

44分钟前
  • 拣尽寒枝
  • 推荐

各个喜剧演员都很棒,觉得贾玲很有喜感,赞👍

46分钟前
  • 老黄鱼
  • 力荐

他们之间不仅是喜剧之间的交流,而是相互之间的理解,理解对方的艰辛,苦涩,与无尽的落寞和孤独。

49分钟前
  • Elizabeth
  • 力荐

第三期差点哭死我。唯一一个特别让我反感的地方在于:关键时刻摄像机不拍舞台,而是把镜头对准了台下的美女观众。恶心。我是来看小品的,不是来看美女的。要看美女也不用看这节目啊~

54分钟前
  • 电影造梦鸡
  • 力荐

要说前几期有滥竽充数的,后几期可算是见了真刀真枪。沈腾真是个疯狂的喜剧科学家,舞台就是他的实验室,冠军实至名归。马克几个非常棒的作品:热带惊雷、喜剧啊喜剧、被冤枉的记忆、上海新滩、超能英雄、甄嬛后传、我的初恋是大佬、赏金猎人2、大话西游、吃面条、小偷在哪儿、梨之院、人生、感染者。

56分钟前
  • 马什么梅?
  • 力荐

沈腾和开心麻花高级,电影布景玩小品,致敬黑幕喜剧、战争片、西部片、黑白默片,有种;宋小宝依然能让人笑疯,团队成员似乎憋着一口气,不给师傅丢脸的感觉,二人转不失去魅力;贾玲心态不错,但进入怪圈了,取笑剩女、胖姑娘之外没想象力。俞白眉工作室就像邓超的电影一样,吵闹咋呼,硬搞。

5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因为这个 彻底爱上沈腾了

59分钟前
  • 耿春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