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你

剧情片香港2010

主演:古天乐,莫文蔚,黄奕,印小天,陈西贝,梁大维,黎耀祥

导演:赵崇基

播放地址

 剧照

一路有你 剧照 NO.1一路有你 剧照 NO.2一路有你 剧照 NO.3一路有你 剧照 NO.4一路有你 剧照 NO.5一路有你 剧照 NO.6一路有你 剧照 NO.13一路有你 剧照 NO.14一路有你 剧照 NO.15一路有你 剧照 NO.16一路有你 剧照 NO.17一路有你 剧照 NO.18一路有你 剧照 NO.19一路有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05:53

详细剧情

  小夫妻张谦(印小天 饰)和陆茵(黄奕 饰)在高速公路旁经营一家小餐馆。深夜,张谦骑车回家,因接到陆茵电话,没留意路况,被许城亮(古天乐 饰)驾驶的货柜车撞到。张谦死亡,赶来医院陆茵发现自己怀孕,却决定生下孩子,重开餐馆经营。城亮对车祸心存愧疚,事隔数月,鼓起勇气走进陆茵 的餐馆用餐,更在女友苏珊(莫文蔚 饰) 体谅下,主动帮忙店内杂务,两人渐成好友。后陆茵发现城亮就是撞死丈夫的司机,着城亮被张谦弟张军痛打致重伤……  城亮回到家中与苏珊矛盾加深,发现两人之间已存在差异,经常大吵。陆茵进院生产,城亮守候照顾,陆茵感动,但她深信城亮只是责任,后把餐馆结束,带儿子回家乡重过新生活,并请城亮回到苏珊身边。但城亮却发觉一切都不复从前,最终跟苏珊分手。半年后,城亮再回国内找寻他相信的东西,去餐馆找陆茵,却发现已经人走楼空……

 长篇影评

 1 ) 一路有你 相伴相依

      温情的色彩透露着点点滴滴着平凡的小幸福,父亲不善表达的表情下依旧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无论是对女儿,还是对女婿的认可,包括那晚长寿面都是那么让我们这些作为子如此暖心,包括父亲本想进班长祠堂看望班长最后一面,但只是因为害怕冲了女儿的喜事忍住,是啊,这就是父母对我们不善表达下流露的淡淡的爱意。人世间的父母基本都如此,不知道怎么跟子女相处,一味的以自己的方式去尽力给孩子幸福,可是,在大多孩子看来都只认为这是不幸,并不是孩子太任性,只能说还不成熟。
      剧中无论是父亲的不善表达,还是女儿的己见,都是大多这个世界的父女相处写照,我们从影片中感受着别人父亲的爱意,同时更深刻的探思与自己父亲间的相处,在我这个二十几岁的年纪,好像周围的朋友大多都如此,回家都很冷漠,不善与父母交流,可是,这个永远抹杀不掉永存的亲情。父母,终究是爱我们的,而我们,如影片中的女儿一样,终有一天,也会对父母大声说出我爱你。

 2 ) 一路有你

1. 作为华人,看过的马来西亚文学电影都有限,只知道从小是听着无印良品、阿牛和梁静茹的歌长大的。于是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会被深深打动:马来西亚的华人,是真真正正我们的家人,虽然我们处在不同的国家,也许语言上也不一定相通,但是文化不会骗人:没有割裂,只有亲切。

2. 故事有借鉴李安的《喜宴》,文化混合中传统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谅解。虽然一模一样的主题,但更让人觉得这个问题,毋宁说这种文化现象,是所有华人文化在文化交界边缘都会遇到的。如今大陆的中华文化也在和希望不断交融,像我自己就选择与婚礼这种传统文化说再见。但看着电影,想到家里的爸爸妈妈,他们这一代人固守着的东西与我们这一代人想抛弃的东西,两相对比也会有些落寞呢!

3. 还有一个很打动我的点:语言。如果说大马华人一切的一切都与我在潮汕地区看到的相同,那么唯一不同的就是语言。广东话、福建话、一点点普通话、马来语和英语夹在一起的说话让人觉得有趣。如果说广东话夹福建话还属于正常的话,大马华人把不属于统一语言体系的马来语和英语拼在一起的三合语,又让人觉得人类建成通天塔的愿望不是空想。处在民族融合最中央的大马华人,他们的天才让语言变得有趣。

4 马来西亚的乡间和县城,吊桥让这部电影有了公路片的特色——好看!

 3 ) 一段温情脉脉的旅程,马来西亚全民电影

因为马航的阴影笼罩,身边朋友纷纷在说马来西亚是个不靠谱的国家,可在我眼里,那分明是个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民风淳朴的地方,差不多占了全马三分之一的华人,更是让人感到温暖。一直被大马各地的中华传统保留如此之好所震惊,也被和我们长着一样脸孔,说着相同或不同语言的华人同胞所感动,他们身上,有着我们认为的传统品质:彬彬有礼,真诚可信,热心互助。马来西亚,和香港新加坡不同,更多人情味,宛如老电影中传统中国的好时光。

前两周被吉隆坡的朋友带去看电影,也是第一次进大马的影院。进了放映厅才知道,原来是部马来西亚本土电影,这部电影本是今年的贺岁片,可是直到3月我看的时候,还是场场爆满。

一开始就是满眼青翠的茶园梯田,偏僻的山区小道上跑着小摩托,上面是说笑着的年轻人,米字旗图案的头盔,金发碧眼的男生载着黑色长发的女生。原来是华裔女生带英国女婿回家过年,结果遇上古板顽固的老丈人,却不知多年未见的父女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心结。
于是尝试沟通、冲突、妥协,白人女婿就此用小摩托带着老顽固华人岳父踏上了环马的递喜帖之路,一路上各种状况频出。洋女婿和老丈人虽然语言不通,同行的过程中各种鸡同鸭讲却也不耽误互相加深了解。而送帖子的过程中也就此勾勒出马来西亚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这生活了几代华裔的土地上中华传统的传承和变化。

很多搞笑的桥段,全场观众差不多从头到尾持续爆出笑声,比如洋女婿Benji被赶到挂满长辈遗像的小房间独住,他崩溃的睡不着,冲照片大喊“你们不要盯着我看!”。比如Benji被岳父打扮成和沙发撞衫的衬衣,被孩子们称做沙发怪客。比如坐在轮椅上的大叔很严肃的对磕磕巴巴尝试对他讲中文的Benji说“Hey,remember?I can speak English,OK? ”
也有很多温情的泪点,关于亲情,关于理解,关于乡愁。在小女孩想家时在车窗玻璃上画下记忆中的家的那一瞬间,在场的很多马华都泪湿了眼眶。可是看到窗玻璃上那南洋风味十足的房子,我却突然感触,大马华人虽然同根,其实我们乡愁的味道却大不一样。我们的乡愁也许是长满白桦林的寒冷北地,是黄沙漫天的西北高坡,是梧桐萧索夏蝉长鸣的内陆平原,他们的乡愁却是椰林树影的海滩,是满山碧绿的茶园,是南洋炽热阳光下的老屋,是长年光脚乱跑的漫长日子。

马来华人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扎根,在本地相容相生并尽力保留自己的文化是他们几代以来一直都在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马来中国文化既继承了传统的精髓,又融入了当地的特色,也灵活的收纳了一些其他的形式,最后演化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特华族文化。这部电影则反映了也许每天都在发生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中不断包容演变的现状。大马青年一代到海外读书非常普遍,而受了西方文化熏陶之后再回到大马,难免和传统的华族家庭有了鸿沟。为了加强这种文化差异的冲突性,电影将情景设定在金马伦这样相对更保守的北部高原地区。
电影当然最后是大团圆的结局,因为不断的加深了解,也因着深沉的爱,所以一切得到谅解和解决。华人传统的家庭幸福观战胜了西方的独立个人主义,对家庭的责任压倒了纯粹自我的世界,所以这部片子,更像是对是传统价值观的阐述。很明显看出华人的幸福观依旧是:父慈子孝,妻贤女顺,儿孙满堂,老有所依,病有所探。当然影片中也有关于友情的颂扬,而对于一个充满童心的梦想执着追求则成为本片的高潮及最大泪点。

这是一部马来西亚自己的电影,也被称为全民电影,因为电影中大部分的人物,就真的是普通人的客串。马来华人会觉得片子很真实,而外国人则可把这电影当做马来西亚的文化旅游片。里面出现了大马各地的风光:槟城的古巷、姓周桥的水上屋,沙巴的蓝天碧海、白色沙滩,马六甲的活泼热闹、吉隆坡的现代繁华。还有各种保留完好的传统风俗比如迎神拜神,鞭汽车,十分新鲜有趣。

有意思的是电影人物对白是各种语言的杂烩,男主角的英语,女主角的华语掺英文,老一辈马华的各种普通话、广东话、福建话,小孩子怪腔怪调的马来中文发音。而字幕则是中文加马来文的。而观众则和电影中的人物一样,也许只精通其中的一两种语言,因此,散场后会听到有观众互相用英文问“你听懂了吗?”。

 4 ) 《一路有你》陪伴的感动

   还记得几年前有部电影 《飞屋环游记》,故事讲述的是独居老人和小孩去寻找梦想的冒险故事。 而大马拍摄的贺岁剧,《一路有你》就是以此剧为蓝本去叙述一个小孩(鬼佬女婿)和老人(岳父)坐着电单车去冒险的故事。



  从《大日子》的青稚,《天天好天》的成长到,《一路有你》的成熟,周青元的作品,是一部比一部拍得有水准和备受认同。就像《字里人生》里面的主角,默默踏实的完成一部作品,没有华丽的宣传,只是认真用心的去拍摄,那就是一生的理想。人往往因为理想而伟大,也往往因为理想而感动身边的人,愿意为此而一块努力。

      

 近年来,流传着“接地气”的口号。港人高唱,港片要有港味,大陆电影要有土风。当然,大马电影也要具备大马文化才算是一部真正的本土电影。《一路有你》走偏了全国,物色着演员,只为拍出一部真正的全民电影。 因此,里面的演员,许多都只是第一回拍片,而且还是长辈们居多,小妹不得不感叹,姜果然还是老的够味道。



以卡士来看,此片几乎不会吸引人买票入场。哪怕是免费的,小妹也是兴趣缺缺。要不是朋友介绍,口碑好,人传人效应,还冲着《天天好天》原班人马的号召下。小妹或许也和此片擦身而过。当小妹看完此剧,踏出电影院的时候,发现有不少长者原来也有买票入场支持此片,不期然有点小感动。连极少看电影的朋友,也特地托人去买票,可见此片不仅仅是一部小品。



不一样的观众群,有不一样的体会,而此片正好就让每一个阶层和年纪的观众都为此感动。戏院里面的小孩笑声,女观众感动擦泪,长辈感叹唏嘘,都正面的表达着每一个阶层内心里面美好的一面。没有半分做作,也没有太煽情的对白。



女主角的感受,和现代大多数出外谋生的年轻人的感受,是不某而合的。算是任性也好,倔强也好,埋怨也好。两人的恶劣关系,往往因为第三者的介入而被改变。虽说,大马是三大民族组成,接受异婚的能力,理应比其他国家更好。事实上,很多朋友都不希望自己孩子和异族通婚,特别是面对语言不通的问题。而《一路有你》 却拍得很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男主角努力的在学习当地语言,而且还说得很可爱。
  
  透过镜头,你会发现,原来大马是那么唯美的地方。透过观众的视野,能了解长辈的口硬心软,后辈的口硬心伤。透过这趟,电单车之游,让观众了解,长年维持的友情和亲情并不是靠手机去维持的。那个一起弄的热气球,让人想起了《飞屋环游记》,只要有梦想,从来都不嫌晚。帮助他人完成梦想,也是一种感动和成长经历。
  
  男主角从没有心理准备去当父亲,到认识岳父的那群朋友,从中体会当父亲的喜悦和责任。夜里偷偷去买娃娃鞋,多可爱的丈夫啊。 剧中的幽默感,更给此片画龙点睛。虽然从视觉上离印度电影和泰国电影的水准还很远,不过从剧情和导演功力上,已经能媲美国外许多出色电影。
  
  不得不一提。导演在捕捉镜头上很有天赋,镜头停留的时间太长会感觉很闷,太久又无法意会,就像烹饪一道好菜,timing 掌握上真的很棒。当然,演员演技的自然也该记一功。 如果前年,你因为《天天好天》而感动过,那么今年,千万别错过《一路有你》。

 5 ) 個人覺得不好看

第一次看馬來西亞電影,也是第一次看馬來西亞華人電影。支持我看下去的理由是,我想知道大馬華人文化。無法支持我看完的原因是,電影居然是用MTV式的拼貼方式完成,一些鏡頭一度讓我以為是home video,全素人的不專業演出(我支持受過訓練的素人演員)看了很痛苦,還有放不下身段又做作,那位飾演女兒,從國際選美出身的女演員。 說故事的手法太弱,劇情和華人世界會拍的內容無異,沒有特別之處。最重要是剪接、故事流動性都發生極大的問題,經常突然跳轉畫面,令我無語。 #還好是電影台播出可以轉台 #華語片有的問題在這裡全都看的到

 6 ) 马来华人依旧保留那份纯真

很温馨的小品电影,情节简单,但很温情。

电影通过东西文明差异,两代人观念差异展开了剧情,经历了一次长旅,最终矛盾解开,父亲不在那么固执,女儿开始慢慢理解父亲,洋女婿开始喜欢华人文化,大团圆结局。

里面很多场景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华人结婚邀请老同学,邻里间八卦,舞龙,拜神…这些是习以为常的。但与我们不同的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马来华人依旧保留那份纯真,传统文化体中的父慈子孝,同学友爱,邻里互助始终贯穿整个影片,看完心里暖暖的。同样是农村题材,乡村爱情每天都是以谢广坤和刘能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展开。

 短评

有点可爱

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从某种层面而言,马来西亚的某些华人社区,比中国更中国。走在马六甲或槟城的街道,那些小店小铺,手工的糕点,写着繁体字的招牌门脸,好像从晚清一直开到今天。。。传统和现代,这些也都是说不清了,就这样糊里糊涂过着吧。。。#2018227#

11分钟前
  • luer..一串字母
  • 推荐

看电影了没

16分钟前
  • Sofie
  • 还行

没有落脚那些老套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俗套 而是更多引入一个洋人来讲父辈的老朋友的故事。 挺舒服的。

20分钟前
  • ReMinD
  • 推荐

虽然国语、广东话、英文乱来,但一手温情牌打得不错,洋女婿也越看越喜欢,还有小正太你的翻译碉堡了!!

22分钟前
  • ZIACOWOO
  • 推荐

马来西亚华人的日常

23分钟前
  • lcsun
  • 还行

整部片子洋溢着父与女的亲情,老一辈人集体的情感记忆,亚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浓浓的情感洋溢着整部片子。因为电影本身的叙事性不强,导致会有一些结构上松散的感觉,但是我们看到了马来西亚的地域风情,带有飞屋环游记式的飞行让我们会有欣喜,最后的照片好像大萌子和爸爸

28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成了公路片。又成了“高兴”。最后还是回归本真。这些人还念根。

33分钟前
  • LoVe
  • 还行

电影真的可以拓宽一个人的认识啊。

38分钟前
  • 竹傲风
  • 推荐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感人的在这平淡日常中透出的点点温情,父女之间的隔阂与和解,岳丈女婿之间的冰释前嫌,老同学间半个世纪的友情,都在一点点的积累着整部电影的情感厚度

39分钟前
  • scofieldd
  • 推荐

清新又励志

40分钟前
  • 毛里求斯
  • 还行

真好的华人文化影片...那个年代的感觉

42分钟前
  • 影君子
  • 推荐

女主fan人的表情好欠。

46分钟前
  • CAY
  • 还行

highest earning malaysian "art" film? really sappy, bad acting, bad dialogue, too pretty (though i enjoyed the prettiness), and the female lead doesn't look or sound malaysian?

48分钟前
  • 弯弯
  • 还行

马来西亚温情小清新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篇目 导演会来 希望大家捧场

52分钟前
  • Claire
  • 推荐

节奏把握的真好,小温馨~

55分钟前
  • All Blues
  • 推荐

平平淡淡,淡淡的,慢慢的用心去看的电影。配乐很好听

56分钟前
  • 倚雨听风
  • 推荐

华人传统程度:南洋>闽越>内地。怎么办到普通话、粤语or闽南语、马来语、英语混杂着说的。

57分钟前
  • 九日空
  • 推荐

7.5。简洁清新的小成本制作风总有意外之喜。电影有时候就是简简单单讲好一个有普适情感的小故事,带点个性,就好,一如每一个普通人。

1小时前
  • 溪 上
  • 推荐

第一次看马来西亚电影,第一次意识到华语电影的版图应该包括大马。温情以及华人世界的传统人情贯穿电影内外——专业团队制作,却是“全民电影”的“大家一起来出力”,这个事实,比电影里面的温情更动人。

1小时前
  • Clyd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