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芬克

喜剧片美国1991

主演:约翰·特托罗,约翰·古德曼,朱迪·戴维斯,迈克尔·勒纳,约翰·马奥尼,史蒂夫·布西密

导演: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播放地址

 剧照

巴顿·芬克 剧照 NO.1巴顿·芬克 剧照 NO.2巴顿·芬克 剧照 NO.3巴顿·芬克 剧照 NO.4巴顿·芬克 剧照 NO.5巴顿·芬克 剧照 NO.6巴顿·芬克 剧照 NO.13巴顿·芬克 剧照 NO.14巴顿·芬克 剧照 NO.15巴顿·芬克 剧照 NO.16巴顿·芬克 剧照 NO.17巴顿·芬克 剧照 NO.18巴顿·芬克 剧照 NO.19巴顿·芬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8:12

详细剧情

  巴顿(约翰•特托罗 John Turturro 饰)是纽约的一名优秀的编剧,他的剧本刚刚在百老汇得到认可,好事便接踵而来。好莱坞的一间电影公司邀请他到当地创作一部关于摔角的B级片剧本,于是,巴顿便来到了好莱坞。巴顿租住在一间破败的旅馆中开始了他的创作,无奈灵感却迟迟未光临,他陷入了巨大的苦闷当中。更不幸的是,此刻,巴顿隔壁的房间里发生了种种怪事,使他犹如置身于人间炼狱,脑海中不时浮现出种种荒诞可笑的幻象……

 长篇影评

 1 ) 好莱坞剧作家的幻境与自嘲

初看完此片,我脑子里是充满了迷惑和不解的,不是因为影片主题的含蓄隐晦,而是因为那些不合常理的情节和镜头的出现。如果只看前半部,当然会以为这是一场天才作家在好莱坞的寻梦经历,但是那个突发的血案令我大跌眼镜,却也应验了“才子梦惊魂”这样一个译名。于是我的注意力又转向了破案解谜的过程,结果又令我大失所望,因为谜底揭晓得很快,案情也不如想象中复杂,而且前因后果交待得含糊不清,缺少我期待的那种严密的推理过程。

其实从电影公司的老板跪下来吻男主角的脚的时候,我就已经有点觉得匪夷所思了。就是那个在电影界呼风唤雨、对手下颐指气使的大胖子么?如何为了笼络一个小小的剧本写手竟会虚伪做作谦恭下士到这等地步?自己的文字出现在《圣经》里就更加不可思议了,难道是一种不自觉引用经典的巧合?因为以我的经验,从前读过的东西有可能会以某种方式沉积在作者的下意识中,写作的时候自动浮现出来而竟不自知。最离奇的当然是那个旅馆着火的镜头,就算是查理放的火,旅馆中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住客怎么会没有丝毫的感觉?查理在大火中如天神一般降临杀死警察的场面竟有点像吴宇森式的动作设计,又似乎能够从诡异幽暗的氛围中嗅出些黑暗美学的意味,我差点以为是撒旦重现江湖了。

到网上一查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本片竟是如《八部半》一般,把现实与幻象交融在一起。因为本片在现实和幻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如我这般理性的观众很容易就会被非理性的场景所蛊惑,堕入导演精心设计的圈套中去进行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结果发现整部电影就是理性缺失、逻辑断裂,只能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解释种种荒诞不经。

最近看有关作家的电影比较多,总的来说有这样一个感触——由于理想和现实无法接合,作家的精神生活都是异常痛苦的。如卡波特为获得成功出卖朋友、卡夫卡在独裁统治面前选择缄默不言、《鱿鱼和鲸》的男主角自大虚荣导致家庭破裂、《秘窗》的男主角深陷自己创作的故事而精神分裂,当然其中有些例子比较极端,所以显得触目惊心。而本片的描述还是相对平和的,男主角的古怪发型和黑框眼镜叫人一眼望去便知是一个作家形象。随着情节展开,他木讷寡言不善交际的外表和敏感细腻富于创见的内心也表露无遗。灵感枯竭、理想受挫,而破旧的旅馆又给了他一个幽闭的氛围,心情压抑又找不到知己来倾诉衷肠,于是幻象就摩肩接踵纷至沓来了。

如此看来,下跪吻脚是假的,云雨缠绵是假的,圣经语录是假的,离奇凶案是假的,杀手、警察、大火、枪战都是假的,一切都不过是男主角的白日梦。一方面老板的谄媚、美女的献身和圣经的巧合都是他一厢情愿的意淫,另一方面创作过程中头脑中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情节又被误以为是现实。当然除却这些明显有悖常理的情节,可能还有许多人和物都是他的想象,只是由于导演刻意要混淆观众的意识,绝大部分的场景都很难区分是真是幻了。我甚至认为保险推销员身份的查理都是他幻想的产物,就像《美丽心灵》的男主角那样,因为极端自闭孤寂而创造出一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来。这样的手法确实很有创意,只是作为普通观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至少只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

由于现实的郁郁不得志而只能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中,这是作家们的尴尬困境,本片的黑色幽默成分带着好莱坞剧作家自我解嘲的意味。自以为杰作却被制作公司否定,曾经的偶像作家却是欺世盗名的酒鬼,这两点无疑都给了男主角很沉重的打击。让我不禁笑出声来的台词是“在这里你随便扔块石头都能砸中一个作家……帮我个忙,请你砸得重一点”,一语道破了编剧们在好莱坞的低下地位和狼藉名声。最后老板对他剧本的评价充分说明了好莱坞电影商业功利的一面,坚持走平民主义路线的男主角显然不可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获得认同。

影片有两次海潮冲击岩石的画面,似乎象征着男主角的心路转折——一开始是踌躇满志来到好莱坞,最后遭遇挫折失意而归。那个女郎面对大海眺望远方的画面居然跟房间里的那幅图画一模一样,这或许还是出于他自己的幻想。“别傻了”,这是女郎留给他的话,大概也是导演想对那些对好莱坞充满憧憬的剧作家的出声棒喝——醒醒吧,这里不是天堂。

 2 ) 《巴顿芬克》:混淆了现实的想象

在1991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评审团主席罗曼·波兰斯基对入选主竞赛的影片大都看不上眼,除了一对美国兄弟创作的一部带有魔幻色彩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当然这对兄弟就是科恩兄弟,这部影片就是《巴顿·芬克》。最终《巴顿·芬克》在以全票毫无悬念地摘得金棕榈。这部影片让波兰斯基赞赏的地方不仅仅是很多地方对后者的借鉴和致敬,比如影片诡异的氛围和阴冷昏暗的色调让人看到了波兰斯基早期作品的影子,而且这部片子根植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灰色地带并混淆了现实与梦境,从而使影片有了极大的隐喻性和讽刺性,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杰作,科恩兄弟也藉由这部电影跨入国际名导之列。
在此之前,科恩兄弟已经创作出了《血迷宫》、《抚养亚利桑那》和《米勒的十字路口》三部长片,俨然是美国独立电影的旗手。约翰·特里托罗因为在《米勒的十字路口》中成功饰演了“伯尼”一角,以及其独特而又自带“诡异”气氛的气质而被科恩兄弟看中,饰演了巴顿芬克,也因其对这个被围困在好莱坞里的神经质作家出色的演绎,而在戛纳斩获影帝。
《巴顿·芬克》对现实的隐喻,对好莱坞制片厂的讽刺,对超现实的探索甚至说科恩兄弟独特的视听风格,都有值得诠释和解读的地方。


一:被砍掉的头颅与被阉割的才华

巴顿·芬克作为百老汇的剧作家,一个有自己创作理念的年轻作者,初到好莱坞肯定无法适应其体系。因为戏剧艺术商业性毕竟无法和“与生俱来带着铜臭味的艺术”(戴锦华语)电影比,在百老汇他有创作自由,能够对其作品指手画脚的只有评论家,但在好莱坞就不同了,大字不识的制片厂老板就能对其作品大放厥词,把巴顿自认为最好的作品贬低得一文不值。
笔者看来,查理·米都斯(即胖子邻居,由约翰·古德曼饰演)是巴顿想象出来的人物,是制片厂老板利普尼克在他想象中的投射(当然他自身的潜意识也在查理身上有所体现)。
首先在外表上,查理和利普尼克都是胖子(嚎叫的胖子也是科恩兄弟电影中常见的人物),看似敦厚粗犷实则强势,对巴顿都形成了威胁。
其次两个人物和巴顿的关系变化几乎同步,互为对照。查理和巴顿的关系在一次次接触中越来越亲密,巴顿甚至把自己家人的信息告诉了查理,而利普尼克在初见巴顿时即对其大加赞扬,数次重申其重要地位;在巴顿的灵感和处境跌入谷底时,查理挺身而出帮助巴顿把尸体处理了,利普尼克为了表示对巴顿的尊敬和重视还把自己的手下解雇了,这时候两人和巴顿的关系达到了最高点;不过最终的结果显示上述的都是虚伪的假象,两个充满“威胁”的胖子随后原形毕露,前者变身杀人狂,后者把巴顿的创作全盘否定。上述的整个过程几乎是同步的,不过前者先发与后者,即想象早于现实,这大概是科恩兄弟又一个意味深长的黑色幽默。
 最为重要的是,查理和巴顿具有一致的目的性。 查理杀人砍头,利普尼克用B级片的商业逻辑扼杀作家的艺术创作,本质上也是取人项上人头(灵感与才华)做法。
除了查理是利普尼克的镜像人物之外,影片中还有很多隐喻性元素,比如吸血的蚊子,比如不断脱落的墙纸,比如幽深诡异的酒店长廊,比如“酒鬼作家”比尔·梅优。这些元素源自巴顿的幻想裸露在现实之中或者是源于现实混淆了梦魇。
科恩兄弟的电影主题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也不是主题先行的导演,但如果非要在影片中提取出来一个主题的话,那么就是对好莱坞制片厂制度扼杀作家才华的讽刺和控诉。科恩兄弟选择独立制片恐怕也是由于不希望被好莱坞商业体系所束缚。

二:灵感的枯竭与激发

巴顿在刚刚进入好莱坞就陷入灵感枯竭的境地,一部关于摔跤的B级片并非其所长,也非其所愿。如果说一系列的梦魇是有原因的话,找不到的灵感无疑难辞其咎。包括比尔·梅优、奥德瑞·泰勒、查理·米都斯,包括怪异的厄尔酒店中的一切。
先说比尔·梅优和奥德瑞·泰勒,这是两个介于真实和想象之间的人物。一种说法是,比尔·梅优的原型是威廉·福克纳(福克纳刚进好莱坞就写了一部摔跤影片)。在电影中,比尔·梅优是巴顿·芬克认为的最好的作者,是芬克在陷入困境中的求助对象,这个人物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一个极具“酒神”精神的作家,与巴顿的创作原则相悖,让他感到失望。而酒往往也代表着灵感,而这正是巴顿所欠缺的,这种矛盾让巴顿不得不在其后的“想象”中剥夺梅优的作家身份(他的秘书透露梅优的书大部分都是自己代笔),而且假借想象中人物查理之手杀死了比尔·梅优(无头作家)。奥德瑞·泰勒是梅优的的秘书,同时也是他的情人。在巴顿的想象中她是性欲的发泄对象,是找回灵感的契机。
在我看来,厄尔酒店的一切都是非常态的,是存在于巴顿的“想象”中的,或者说是被巴顿的“想象”加工了的。首先是怪异的酒店服务员和电梯操作员(这种人物在科恩兄弟的电影里向来不缺)。还有就是酒店的长廊,在影片中数次切入长廊的空镜头,慢慢推移,如同人的内心和想象一样纵深幽长。酒店房间里的物件也极具超现实的味道,尤其是那副海滩上女人的油画,是至关重要的,下文中会提到。
很多天苦苦不得一字的巴顿在影片最后突然灵感迸发,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剧本。从枯竭到迸发,我认为其间的原因是性欲的释放和恐惧的如影随形。作为一个纽约来的单身客,巴顿的性欲望一直处在渴望却被压抑的状态,在他的想象中,隔壁的夫妻做爱发出的巨大声响撩拨着他,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写作。影片中数次出现一个镜头的序列,先是一个慢慢推移镜头,巴顿直瞪着的双眼,接着也是一个缓慢的推镜头,墙上挂着的”海滩上女人”的油画。在这个镜头序列中,巴顿几欲进入油画之中。这幅油画不仅仅是他想像世界的具象化,而且是他性渴望的具象化。
影片中巴顿性欲最直接的释放就是和奥德瑞·泰勒的交合(当然这个是想象中的)。除此之外,查理在酒店长廊里熊熊火焰中的杀戮也可以看做巴顿性欲的一次彻底的释放。
查理在离开酒店之前把留下来一个方形的包装好的盒子,通过影片情节我们可以猜到这个盒子里应该放着奥德瑞的头颅,巴顿也能够猜到,镜头也数次推进这个盒子。但直到影片结束,我们依然没有看到盒子里到底是什么,这个盒子是影片的麦高芬(Macguffin),也是巴顿的灵感之源。需要注意的是,在巴顿奋笔疾书之时,盒子正放在他旁边,镜头数次将巴顿和盒子置于同一画框甚至推向盒子,不难看出导演的用意。盒子对于芬克来说代表着未知和危险,代表着悬而未决的个人命运。而正是这种微妙的气氛激发了巴顿的灵感。奥德瑞是梅优的代笔者,而她的头颅又被巴顿在写作时“利用”,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黑色幽默。

三.消解了真实与虚幻的镜头推移
     
如果在“作者论”的前提下,科恩兄弟无疑是非常纯粹的“作者导演”,两人的作品大都是编剧、导演、制片三者合一,是“作者电影”最理想的状态。特吕弗认为,“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电影作者的作品序列应该呈现主题的连续性、相关性,应形成其个人清晰可辨的风格特征。”科恩兄弟无疑符合这些条件。两人曾经这样阐述自己的电影——“无辜者应受苦,罪者应受罚,人饮血而为人。”这样一句话很大程度上可以窥见其电影中具有连续性的主题。而在视听的调度上,科恩兄弟喜欢大量使用镜头的推移,尤其是在这部电影中。
推镜头在《巴顿·芬克》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影片中镜头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对巴顿的凝视与跟随,经常缓缓地推进巴顿那瞪大的略带惊悚的眼睛,让观众从客观的角度去观看主人公,但这其中也包含了导演的目的和所指。第二种是巴顿的主观视点,对周围环境带着主人公情绪的观看,这种镜头在影片中极为常见,往往慢慢的向前推移,又带着摇晃,仿佛要把观众也带入巴顿的想像世界。这两种镜头往往在紧挨着出现,成为了一个序列。当巴顿一次仔细地看向房间里的油画时,镜头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来回切换,同时响起海浪声和钢琴声,推镜头带来强烈的“进入感”,这种“侵入”几乎要把画框对真实和虚幻的限制给打破。
还有一种是空镜头,不带任何视点的,但重心依然没有游离于主人公巴顿之外,因为这些空镜头是巴顿内心世界的反应和将要面临的境遇。在巴顿刚刚去洛杉矶之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海浪击打着石头的空镜头,结合结尾巴顿的“入画”的场景,说明巴顿此刻就已经置身于一个想象的世界。在影片中数次出现一个酒店走廊的空镜头,慢慢推进,仿佛巴顿的内心一样幽深。
全片最精彩的一个推移镜头无疑是巴顿和奥德瑞交合时,一个长镜头从两人的双脚开始,移动到桌子沙发,又缓缓移动到洗手间,接着推入洗手间,推到洗手池里,又推入其中的尽是污秽的下水管里,此时响起来叫床声,而下水道无疑是欲望沟壑的具象表现。整个镜头一气呵成,叹为观止。


科恩兄弟拍这样一部电影,很大程度上也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加入其中。比如科恩兄弟对其犹太人身份的反观,巴顿芬克是犹太人,制片厂老板也是犹太人。影片中有反犹情绪的警察被查理一枪打死,查理大喊:“去死吧,希特勒!”这其实也是科恩兄弟想要痛骂的。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有自己艺术追求和执着的电影人,少不了与好莱坞制片厂的接触(虽然他们的电影大部分是独立制片),其对好莱坞众生相的刻画在想象的癫狂中透露着真实。在1982年,维姆·文德斯拍过一部《事物的状态》,也批判了好莱坞商业帝国对创作者的压制,电影最后主人公把摄影机当枪绝望地反击。可以说,在好莱坞甚至在电影界,艺术创作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博弈与矛盾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在某种意义上,现实和想象真的混淆在了一起。

 3 ) 如果你们不给我解释梦,我就把你们的营帐变成公厕!

这部电影是以作家巴顿·芬克为主线,脑中的本我查理为暗线进行交叉叙事的电影,讲的是芬克本人在写作当中的自我意识与外界声音的争斗,将潜意识世界与真实世界在封闭的旅馆空间中交织在一起。但是芬克和查理分别由两位体貌差异巨大的演员扮演,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即便这样理解,整部电影也是完整的,这就是这部电影比较精妙的地方,可以有非常多种解读。


巴顿芬克的剧本在百老汇得到好评,他的作品以平民视角为主,他本人也认为戏剧应该属于大众而不是贵族阶层。好友建议他去好莱坞闯一闯,芬克决定去试试,但是他心里也很害怕商业化的好莱坞会背离他写作的初衷。

芬克跟好莱坞公司老板碰头,老板对电影一窍不通,但他希望芬克写一个摔跤手的剧本。他说好友看过他的百老汇戏,很好看但是有点娘,他希望芬克写一部男子汉的摔跤电影(就是好莱坞式的,没有情节的肌肉男打斗戏)。



哭泣的查理
芬克回到旅馆,对着打字机写了个开头就写不下去了,他很苦恼,这时隔壁传来查理的哭声(其实是他自己在哭,觉得要违背自己的初衷去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剧本非常痛苦),芬克觉得他很吵,于是查理敲门进来。

查理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个保险推销员,他干活很尽心也很辛苦,就是一个普通的底层老百姓。芬克说我是个作家,我描写的就是你这样的老百姓。
查理说,有什么能帮忙的就叫我。
芬克说,你只要保持你的本色,就能给我帮上大忙。

从这段对话中不难看出,查理就是芬克本人的想要保持的自我,因为在好莱坞谋生需要改变自我,于是查理作为芬克的意识单独出现了,并且与他对话,芬克想要查理保持本色,也就是想让自己保持本色。让自己看到查理时,就记起写作的初衷,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耳朵发炎的查理
芬克与导演见面,导演非常瞧不起写字的,让他去找个编剧请教一下,说扔块石头都能砸中一个作家。芬克于是去请教好莱坞著名的编剧比尔,芬克对他仰慕已久,但是比尔经常借酒浇愁,发酒疯。他注意到比尔漂亮的女秘书奥黛丽,一见倾心。

晚上回到旅馆芬克对着打字机一筹莫展,查理敲门进来,说自己耳朵发炎了。芬克说你怎么不去看医生?查理说,看医生有什么用?医生又不能给你换个脑袋!

耳朵发炎指的是芬克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别人觉得他有病(不愿意按好莱坞游戏规则玩牌),应该去看医生,但他却不愿意改变自己。耳朵发炎是别人对芬克的看法,他把这种意识具体化的转移到了查理身上。




查理又和芬克谈起了女人。芬克说自己因为干作家这行没有过女朋友,似乎有些不公平。查理说干保险让他跟趁女人丈夫不在家时可以和她们偷欢。

谈论女人是因为芬克对奥黛丽动了心,但是他不了解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是有“丈夫”的。查理则告诉他女人会在丈夫不在家时偷情。他通过查理暗示自己女人是喜欢偷情的,所以奥黛丽是可以得到的。


比尔赠书
比尔,奥黛丽与芬克聚餐,比尔送芬克一本书《尼布甲尼撒二世》,并写下赠言:希望这本小小的消遣能帮你暂时摆脱非力士的纠缠。非利士人,指反犹太人。这段影射的是《圣经》中参孙的故事。参孙不能抵挡女色的诱惑,被非利士人挖其双眼并被囚于监狱中推磨,受尽羞辱。

看到芬克和奥黛丽“眉目传情”,比尔提到自己的一个作品:“所罗门之母”。《圣经》所罗门之母:所罗门是通奸之子,他的母亲的拔示巴与大卫王通奸,并毒害拔示巴的丈夫。
 
比尔借酒说疯话:现在我已经象条老母狗,在地上打滚,要人家来搔搔我的肚皮解痒痒了?我筑堤坝,你挖墙角!

比尔在聚餐上的所有行为,都暗示了奥黛丽对芬克蠢蠢欲动,就像发情的母狗。也通过《圣经》暗示他们不会有好下场。



看病的查理
对着打字机的芬克依然写不下去。查理进来聊天,说女人都很很粗俗很残忍,但是我却背负着十字架(比尔的《圣经》警言)。我给她们提供保险(保护奥黛丽不受发酒疯的比尔伤害),她们却没有一点谢意(意思是奥黛丽不主动)。

查理说自己去看了医生,医生居然找他要钱,他很生气。接着查理说自己要离开几天,出差去纽约芬克的地盘,他回来时芬克的剧本肯定就完成了。

查理去看医生却和医生吵架,表示芬克依然认为自己没病,是医生觉得他病了。查理的缺席和离开,就是医生开出的药方,查理就是芬克的病根,让他无法改变自己,芬克决定要违背自己意志写剧本,所以让查理回纽约。


通奸之夜
芬克的剧本依然只有开头几句话,导演知道后非常生气,给他放了几部好莱坞摔跤电影,叫他就按那个套路写剧本。芬克看完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后很沮丧。

回到旅馆,芬克给奥黛丽打电话求助,奥黛丽来到旅馆他们做爱。第二天早上芬克发现奥黛丽死在自己身边,非常害怕,查理进房帮他处理了尸体。

这段是芬克的想象,芬克通奸之后想起了比尔的《圣经》警言,很愧疚,于是在潜意识中设定奥黛丽被查理杀死,把罪责让“淫荡的女人”承担,并且这个女人受到了惩罚。



查理的礼物
好莱坞的老板对芬克的剧本期待值极高,甚至不惜吻他的脚,芬克感到压力很大。

回到房间,准备出差的查理把一个包裹给芬克保管,说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一个人的重要的东西,甚至想终生保留的东西,竟只有这么一小盒,我觉得……我觉得这的确够惨的。

盒子的大小,正好装下一个人的脑袋。其实盒子里的脑袋就是芬克本人的,查理告诉他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要好好保管,人不能丢了自己的脑袋,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那样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分别。

临走前查理说可以把他(芬克自己)写成摔跤手。


查理走后,芬克把抽屉里的《圣经》翻开,打开的那页圣经上,有如下的句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对加勒底人说:如果你们不给我解释梦,我就把你们碎尸万段,把你们的营帐变成公厕。”

《圣经》中对释梦的描述:加勒底人是巴比伦的知识分子,尼布甲尼撒王制定一个计划来考验他们,让他们解释自己做过的梦,但是自己却说这个梦已经忘记了,如果加勒底人不能解释这个他自己都不记得的梦,就要将他们碎尸万段,把他们的居所变成公厕。

《尼布甲尼撒二世》是比尔送给芬克的书名,表示整个好莱坞就是尼布甲尼撒王朝,这些作家都是奴隶加勒底人,比尔第一次出场就在公厕里呕吐,他的营帐已经被变为公厕,但是他却砌砖“不让粪水流入家中”。尼布甲尼撒二世隐喻的是好莱坞的老板,让这些签了合同的奴隶作家写出“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梦”,让别人揣测自己都不知道的想法,否则就将他们处死(雪藏)。

芬克又往前翻到创世记章节,圣经上出现如下的句子:“在曼哈顿东南区的一座棚屋内,可以听到街上的嘈杂声。上帝说:让光明降临。”芬克得到了上帝的指示,那就是以自己的意志(查理)写一个剧本来释梦(但以理得到上帝的指示,给尼布甲尼撒释梦)。



连环杀手查理
芬克开始构思灵感时,两个警察出现了,他们说查理是连环杀人犯,他的作案手法是砍头并且藏匿人头。这两个警察很反感犹太人,他们就是比尔签名中的非利士人,参孙(芬克)因为通奸被非利士人折磨。这两个警察也一直追捕查理。

回到房间,芬克将查理“最重要的礼物”放在打字机前,耳朵塞上棉花,一气呵成完成剧本,并且非常满意自己的作品,给好友打电话说这是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在构思和写作剧本开始时,警察的出现就已经暗示芬克被常人视为“疯子”了,被好莱坞视他为危险的罪犯,查理砍人脑袋就是让那些行尸走肉真正的死去,他杀的人都是已经被奴化的人:家庭主妇,医生,比尔,奥黛丽。


写完剧本的芬克十分自豪,他来到舞池中央,和军人抢舞伴,军人十分不屑,芬克却大声高喊道:我是作家,你们这帮恶魔!我是搞创作的!我以创作为生!我是创造者,这就是我的制服!我为平民百姓服务!我就在这里战斗!

舞池这段暗示他的剧本是反好莱坞的,是让人们拥有自我意识的,他就像一个军人一样,为保护人民的自由思想而战斗!


火炉中的查理
警察再次出现,查理踏着火焰从电梯里出来,一边开机关枪扫射一边高喊:我要向你们显示意识生活!希特勒万岁!整个楼道里的火焰越来越高。

火焰来自《圣经》但以理向尼布甲尼撒显示神迹的故事,但以理三个朋友只信上帝,拒绝信尼布甲尼撒的神于是被丢进火炉,结果毫发未伤,而王的士兵都被烧死。电影里着火的旅馆就是火炉,希特勒警察都被芬克的意识给杀死。

查理:说老实话!我怜悯大多数人。看到他们受罪,我的心有如刀绞。他们在泥潭里陷得多深,我懂,我同情他们。所以想帮助他们。是的,我知道事情弄到领导机构一片混乱该是一种什么局面。

最后查理在火焰中打开自己房门走进去,对芬克说:我可是在这里定居的,你懂不懂?是你闯进了我的家。你反倒埋怨我太吵闹!

意思是芬克应该主次分明,不能用旁人(旅客)的观点来代替自己思考。那些想要奴役你思想的人,应该被枪毙,砍头和烧死。对于那些深陷泥潭的人,应该用文学作品去帮助他们。



海滩上的画报女郎
芬克把完成后的剧本给好莱坞老板看,老板非常不高兴,说他要的是动作戏而不是和灵魂搏斗的人,观众希望看到身材伟岸,精神也伟岸的好莱坞式摔跤手,没有人愿意为英雄受难的电影买单。而芬克的剧本就是娘娘腔,你是一个没有才华的作家!我们绝对不会拍摄你的剧本!

提着查理的礼物,芬克来到海滩,见到了旅馆墙壁上美丽的画报女郎,女郎问他盒子里是什么,他说不知道。

他问她是不是拍电影的,她说不是。芬克被这个真实的女人迷住了,好莱坞画报中的女人永远不会回头看你,海面永远平静,没有巨浪冲击岩石的残酷,远远没有真实生活鲜活美丽呀!至少他留住了自己的脑袋,可以欣赏这样真实的美景。

 4 ) 现实与创作幻境,巴顿·芬克的迷失

     脱胎于梅里爱所赋予电影艺术性的戏剧形式的构建,电影在100年的发展中再次从绘画与音乐中攫取可以利用的特点而得以成为一大最具生机的艺术。不可小视的是常被提起的电影文本与戏剧和文学及创作者的关系,而如果加以比较,《巴顿⋅芬克》可能是今年看过最复杂最有趣的一部范例电影。鉴于试图构建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框架去理清剧情与电影语言表达的关系,以下的解读的理由并非仅仅会在表述问题的段落直接得到答案,此文对剧情与电影语言的分段也仅仅只是一个粗略的分列而已。


1.戏剧,创作者与电影

    影片的建制阶段就详细的表明了巴顿⋅芬克的职业与地位,作为话剧的创作者,第一个场景即交代了他对自我创作的痴迷(无神似乎沉浸于梦中,几乎无视演员表演而注意自己为其撰写的台词)。这里需要说一下戏剧与电影的关系,戏剧并不在意空间的真实性,人物的心理是通过滔滔不绝的话语表达的,这里的现实并非电影的被感知的现实而是一种被理解的现实,也可以说其决定因素是语言的表达也即台词的表达。科恩兄弟有意在戏剧舞台上简短的台词里铺设足够的信息。

戏剧舞台重点台词:
(1).他们会沿富尔顿街吆喝卖鱼...让他们唱出心声
(2).还有你,莫瑞,大卫叔叔也是
(3).我们会收到那孩子的来信,我说的可不是明信片
如果留意的话,我们可以在摔跤手的剧本里找到以下内容:
(1).as the cry of the fishmongers(与查理的第一次会面结束时稿纸的特写)
(2).淡入,莫瑞的家(巴顿⋅芬克打剧本时边写边念)
(3).父亲:那个疯子摔跤手会给我们写信的,我说的可不是明信片。(两位警探在巴顿房间里读他的剧本)
    以上可以明显的看出巴顿⋅芬克完成的电影剧本只不过是原来舞台戏剧剧本及对白的原样套用罢了,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是雷同的。

    事实上,他在接手电影剧本创作任务时曾坦诚自己不怎么看电影,在面对写作难题时的惊慌超出了我们对剧本作者创作状态的理解范围。摔跤手的生活及搏斗场景远离自己多年的生活积累,老板杰克给出两个限定词“孤儿,女人”被他视为最重要的提示与要求加以使用(其后他在稿纸上写下了孤儿还是女人的自问)。按本人的分析,查理和奥黛丽的角色(与巴顿⋅芬克相处时)正是这两个关键词赋予的属于巴顿⋅芬克臆想出来的加工后的非真实人物(当然,与两人初次见面与外景的部分除外,那些部分他们都是真实的),这点将在其后予以阐明。

    对白在巴顿⋅芬克眼中是完成舞台剧的关键,这点与摔跤手电影B级片的属性形成鲜明的反差。首先是遇到一个满嘴脏字的老板杰克,接着是同样电话时粗话不断的制片人盖斯勒,这对于舞台剧对白所需要的雅与文学性简直是天壤之别,更为有趣的是,巴顿⋅芬克似乎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这点从与比尔与奥黛丽的交流中完全彰显,郊外聚餐时在奥黛丽面前骂比尔与之后奥黛丽在旅馆里讨论剧本如何写时通篇脏话可见一斑。这点颇为有趣,因为钱的因素他选择了好莱坞,B级片的实际结果让他无法应对,试图借此达到事业巅峰的他精神上与实际处境产生了激烈的对撞,这是接下来需要阐述的现实与梦境交替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唯一原因,在空间上科恩兄弟想尽花招,而这点将在电影语言部分再作表达。

    电影是以视觉化与动作为重的,这点与舞台剧恰好不相容,即使巴顿⋅芬克最后完成的剧本与之前的舞台剧无太多重叠,老板杰克的话也指明了剧本出在将动作电影所需要的暴力格斗场面变成了内心灵魂的挣扎,这与此电影的定位是最明显的格格不入的地方,它无疑验证了巴顿⋅芬克的彻底失败。或者说,他是一个完全不懂得写电影剧本的戏剧作者,这点也呼应了在舞台下的观众呼喊的Author的身份(非电影剧作者,此处也对照creator的身份,对比电影作者的定义)。

2.现实与梦境(创作幻境)

    试图把电影叙事当作事实并按正常的逻辑来理解这部电影是不可能的,电影中多处出现极其不合逻辑的人物状态与场景。企图对现实与梦境(某些角度来说其实也属于创作过程中脑海中浮现的事件与人物的现实化,在此我用创作幻境指代)的交织,推动人物内心的现实化呈现,科恩兄弟在片中不断做着预先的铺垫和提示,相比现代主义电影其处理的还算客气,至少导演尝试不断交代以理清剧情,下面即是对铺垫与提示的梳理。

    开头部分的戏剧场景中,有一句台词颇为关键:“Daylight is a dream if you’ve lived,with your eyes closed.(如果你闭上眼,白日也是梦)”。而这句台词前后正是对剧中人是否dreaming做着有趣的争论,从全片的角度看,这里的铺垫不言而喻。

    海浪撞击岩石的空镜在此也是一个有趣的对应,个人觉得这不仅与巴顿⋅芬克剧本里的渔民有关,同时似乎预先提示了历史在其中作为重要标记的作用,这与主角犹太人的身份与二战有一种无法用语言完整有力表述的关系,当然墙上照片里的大海与女人也借此被赋予提示性。借助照片,巴顿⋅芬克完整的在脑海中呈现海浪的声音,这也为其将整个旅馆彻底填充为创作幻境一个最为有力的开始。

    其后被忽略一个重要镜头,是巴顿⋅芬克从旅馆电梯出来走向621房间的一个十分细小的细节。此处有三个镜头,第二个镜头里,右边可视的有门牌号的房间正写着621,而巴顿⋅芬克左看看右看看就这么走过去了,接下来的一个镜头里,可视的门牌号为619,按照其后与623查理的空间位置来看,显然巴顿⋅芬克在如迷宫般的走廊里已经有些迷失了。

    接下来是查理换了背带(与第一次出现时背带不同)和领带的段落,这段落之前是由巴顿⋅芬克望着稿纸发呆所提示的创作幻境段落。这里查理被赋予了“孤儿”这个限定词的身份,其后教巴顿⋅芬克摔跤的部分提示了另一个重点词“摔跤手”。由于这两点的表露过于直接,加上查理与巴顿⋅芬克的着装几乎相同(请注意背带与衬衣的条纹),我判断此处必为创作幻境。巴顿⋅芬克成功的将预设的关键词与人物笨拙的代入现实生活中(前文已指明他缺乏如此的生活经历),而成功的改造了查理这个保险推销员的生活。其后体验被设置成为穿鞋这一行为,提示性的文字出现:“穿紧身衣的大块头”,而其后查理出现,幻境再次出现,这时隔壁的鸳鸯问题被查理提出,这正好发生在巴顿⋅芬克与比尔和奥黛丽见面之后,比尔在会面中用schoolboys指代他,会面中他明显倾慕于奥黛丽,很明显这里为第三个幻境的重要提示和铺垫,而且这一夜的结尾段落,楼上有明显的挪动物体与拖拽的声音(疑为与查理处理奥黛丽尸体的对应)。

    最有争议的第一个段落时奥黛丽深夜的造访,对于初次见面就能让比尔的情人来旅馆完全不合逻辑,而且两人见面后,巴顿⋅芬克大骂剧本难写,对于听见对面鸳鸯声音的查理此时仍在隔壁却没有来干扰二人,此处可以证明查理的虚构性。个人认为此段是巴顿⋅芬克对比尔的反击,一是揭露奥黛丽实为比尔的捉刀人,二是进一步霸占奥黛丽(发生关系这段无法按逻辑解释),三是杀掉这一让比尔达到巅峰的女人进而毁掉比尔的事业。其后,两位警察说到比尔死去的消息个人感觉是此目标的最终表达。查理面对尸体的呕吐与警探所指明的查理的身份完全不符,这个部分本人认为是巴顿⋅芬克急于在面对警察后寻找替罪羔羊时给查理性格的再次补充。

    圣经段落与造物者的身份感觉被多数人过度解读了,实际相比科恩兄弟努力铺设的交织场景来看,此处段落只是一个书与书,书中内容与现实内容的单向联系,而并未象其他细节一般具有构建全局的作用,所以此处幻境的圣经解读放置在后面加以说明。这里,精神恍惚的巴顿⋅芬克看到的电梯员似乎时处在梦游状态,两位警探的名字与其后的“Hi,Hitler”对应,这使得巴顿⋅芬克的犹太人身份和与比尔聊天时指出的为同胞做点事被再次强调。墙纸的脱落也有了最终的理由,查理心中的怒火加热了一切,燃烧的走廊,巴顿⋅芬克走出门时消失的尸体已经证明了最终幻境的结束。有趣的是,查理与巴顿⋅芬克最终的对话以指责开始以查理之前情绪截然相反的柔和(Don’t be)结束,查理承担了所有罪责,这是剧作者赋予他的改写他的生活的一切。

    这样看来,似乎现实与梦境(创作幻境)的相互联系都得到了解释,但科恩兄弟除了这些提示与铺垫外还在细节之处做足文章,这点与电影声画语言有关,以下是相关的清理。

3.空间,声音及表意

    影片将现实与梦境(创作幻境)段落通过空间强烈的分隔开,旅馆里为主要呈现后者的重要场所,现实场景则为社交场景,外景或多人场景。旅馆的相对密闭,窗户坏掉,走廊深幽似乎有着催眠作用,墙壁墙纸的脱落和不属于沙漠的蚊子加重了空间给人的压迫感与不现实感。走廊里全是鞋子却毫无人影,墙壁隔音效果差却有着奇怪的响动,恐怖片的处理方式在这里被特别使用。当然声音与其配合才是居功至伟的,更有趣的是纸上的文字甚至改变了科恩兄弟对环境音的处理,同时现实声音再次创造幻境里的声音。

    首先必须提到片中重要的提示音:铃声。

    开场字幕部分时,有节奏的三角铁敲击的铃声响起,加兰呼叫巴顿⋅芬克时铃声再次响起,其后巴顿⋅芬克住进旅馆,旅馆的铃与电梯的到达声音似乎如催眠的提示音一般,这样通透的铃声进而也在揭示空间的幽静与空旷,与有源音乐的场景的对比再次分隔。

    其后,现实声音创造了文字,创作幻境进而又改变了环境音。最为明显的是巴顿⋅芬克第一次写的剧本中有这么一句:Early morning traffic is audible.细心留意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环境音可以发现有两处较为明显的车鸣笛声,而其后改为:It is too early for us to hear traffic.此后这唯一现实的环境音也被去除,唯一保留的是不知其现实性的与墙和地面的撞击声,撞击声同样也来自还为粗剪的摔跤片,声音在此及打字机部分被特别加重,有力的表现了巴顿⋅芬克的恐惧感。隔壁穿透的呻吟声与两人发生关系时的呻吟与穿透水管的摔跤片的大叫合为一体,更加证明声音发自创作者本身,而非现实情境。

    前文已经说明海浪的提示性,声音作为展开创作幻境的依托,成为巴顿⋅芬克构建故事的第一参照物。

    从摄影角度来说,高低机位的多处使用勾勒出巴顿⋅芬克幻境的虚拟性,如此处理结合特写与主观镜头加大了巴顿⋅芬克对内心的挖掘与思索。而旅馆以外的场景中,几乎都是正常机位的处理方式,此对比也同样是对空间的一种分割。再者,巴顿⋅芬克唯清晰的大远景出现在结尾,个人认为这是他彻底走出幻境的标志,臆想的源头(海边的女人的照片)被呈现成为真实的现实,以创作彻底的失败面对照片的“成真”,试想也许他正是独自一人逃到美国,父亲叔叔早已在纳粹的枪下身亡,而那个小包裹就是逃离时他的所有,从前它和打字机在一起,而他现在已经无法在好莱坞使用打字机了,而他觉得海边的女子in pictures,似乎还处在幻境中。

    圣经的段落,造物主的臆想毋庸置疑,尼布甲尼撒二世引出了对回忆梦中内容的渴求,若法术者不能帮助,则被凌迟处死。这段似乎呼应了奥黛丽之死,却不那么确切。巴顿⋅芬克一直从所构建的幻境中吸取创作的源泉,奥黛丽讲出了比尔创作摔跤手剧本的具体方式却依然死亡,所以此段联系并不合理,但如果把奥黛丽看作比尔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创作者,那么联系圣经开篇,或许梦中杀害奥黛丽的巴顿⋅芬克成为真正的造物主或尼布甲尼撒二世,他用自己创造的角色杀死了比尔。

4.有趣的指代与对应

(1)舞台剧结尾,一个穿着打扮和手提箱与之后来福枪解决警探的查理极度相似的男人上场谢幕。
(2)巴顿⋅芬克与比尔第一次见面时,谈到摔跤片时,比尔说巴顿⋅芬克的手在滴水,对应墙纸脱落渗出胶水,还有查理耳朵流脓。
(3)查理说:Where there’s a head,there’s hope.与其后杀人砍头的行为。
(4)拍击蚊子后,在门边的一个镜头里,巴顿⋅芬克手上的血迹夸张的大(他并没有再次接触奥黛丽的尸体)
(5)最后海边,巴顿⋅芬克问女子“in pictures”的双关。

 5 ) Welcome to Hollywood,and welcome to the hell!——亦真亦幻的《巴顿·芬克》

【鉴于前几天看了束对该片的解读,发现对于关键问题的讨论还顶火热,自己回头又想了想,在百度的帮助下有了些新的收获,即刻码成文章积极参与讨论~】

    很少有影片能如《巴顿•芬克》一般,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而又云里雾里。科恩兄弟的剧作风格向来怪诞,这部片子更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我们不禁去想那充满象征意味的情节产生了什么意义?那超现实场景是现实还是幻境?为啥这片子里的人看起来没一个正常的?等等……
    可就算看不明白为何依然觉得这部影片如此吸引人呢?因为此片戏剧性够强,叙事节奏紧凑,结构清晰,人物塑造与情节设置的夸张离奇,还有充满象征意味的细节等等。这是保证影片可看性的要素,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其令人捉摸不透的主题。因为本片的主题似乎迷失在那亦真亦幻的故事当中。其实当我们将探索的焦点聚焦于哪些段落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段落是芬克的幻想时,我们便落入了那兄弟两的陷阱。
     若想从陷阱中逃脱就先得弄明白我们是怎么落网的。麦基将《巴顿•芬克》至于他那故事三角的中心,兼具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的特性,这正是科恩兄弟的叙事策略。他们用大情节、小情节结构来创造银幕真实,再用反情节来摧毁之前构筑的现实。我们顺着大情节的经典套路跟随这位内向怯懦的主人公来到了好莱坞目睹他与好莱坞体制之间的冲突,然后看着他如何陷入创作困境,人物内部冲突与日俱增。此时影片已然进展了大半,我们对眼前的银幕真实毫不怀疑,像看常规剧情片一般我们一心一意投入到作者所营造的银幕故事的真实情境当中。这时我们对芬克经历的故事丝毫没有产生怀疑我们认为这都是“真实”的。但当影片进展到1小时10钟的时候,发生了重大逆转,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一场莫名其妙的谋杀(情节点二)将这个故事甩到了另一个方向。随后出现的那场超现实主义的火中枪战情景将全片推向高潮,这一反情节的非连贯现实所造成的荒诞感将观众推向影片主题,然而我们对眼前的银幕真实产生了怀疑。但科恩兄弟却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坐标,于是我们便迷失在真实与幻境之中。当我们试图用因果关系来解读影片时,似乎大多解释的通,谋杀的真像通过推理也说得过去,科恩兄弟在这点上还是给出了隐晦的线索提示(在束的分析中有详细的解读)。但关键的超现实场景却无从解释,结尾时芬克遇到画框中的美女也无法用逻辑关系解读。那么我们试图用另一种情境解读,若把这一切看做是虚构的幻境呢?这似乎更站不住脚,因为根本找不到从现实进入幻境的坐标,因此将全片读解为芬克的梦境也不合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用现实还是幻境来读解全片都是种徒劳,因为无论哪种思维都无法统领全片。
    再看人物塑造,毫无疑问作为主角的芬克是具有真实感的,无论是他的性格还是造型都让我们一眼便认出他是个典型的作家。他的语言风格与行为方式也符合现实常规。总之,我们对芬克这一人物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这点十分关键,因为故事是通过芬克的视点展开的,观众的视野是受限的。再看看别的人物,芬克在好莱坞遇见的所有人,从旅店的服务生、按电梯的人到制片厂的老板、制片人、以及芬克崇拜的作家都呈现出一种或诡异或疯狂的怪诞本性。稍微看起来正常些的胖子查理,到最后也摇身一变成了最疯狂的杀人狂。因此我们开始开始怀疑,这些配角们非常规的言行使他们看起来如此不真实。这其中诚然有科恩兄弟对好莱坞的辛辣讽刺,但结合全片的情节设置我们不免对人物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而我们依然无法判断人物的真实与虚构,因为我们清楚芬克的视点是统一的、真实的,我们并没有被告知进入梦境或幻境。
    科恩兄弟很成功的编织了一个真假难辨的故事,那么故事的亦真亦幻、人物的怪诞夸张、片中的象征与超现实主义是否能够完成思想的聚焦?本片较容易读解的意义为芬克的行动部分,芬克的遭遇揭示了一个主题,对作家而言好莱坞是个地狱,尽管看起十分美好。但仅仅是这样也无法概括全片,还有血案和胖子查理的部分呢,这从何解释?所以我们还需要在加上一句:最恐怖的一点在于,在这儿你无法分清什么是真实而什么是你的幻想。这便是科恩兄弟潜藏在故事文本之下的意义。他们通过叙事策略来完成主题的呈现,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故事本身的内容表意。当我们揭开影片主题之后,便会发现之前对影片真实与梦境的区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一切的意义的产生正是在于这儿不存在真假的分界线,任何企图的解读都是意义的消解。这不免让那个我想起另一部关于好莱坞编剧的故事——《改编剧本》,考夫曼与科恩兄弟一样是好莱坞另类剧作风格的代表人物。在《改编剧本》中我们看到了两部作品在剧作上的相似性,通过自身叙事策略所构建的意义,故事情节超现实意味(同样真假难辨)以及其对好莱坞的讽刺同样如此赋予技巧性。

PS:若想知道芬克房间里的墙纸脱落有什么象征意义?
最后一个镜头中那只入画并落水的海鸟是怎么回事儿?
影片中有那几处穿帮镜头之类的问题,推荐您浏览以下网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613539.htm
我只想说,其实百度真的很好很强大~

 6 ) 《巴顿·芬克(Barton Fink)》:灵魂的摔跤【第4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97837523.html

Barton Fink (1991)

继续看金棕榈奖获奖影片。本片获得第4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部电影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以前看过一遍根本就没看懂。因为要看金棕榈奖系列电影,就不得不重新再看本片。所以,我硬着头皮看完了,而且这一次重看还不是一遍,是两遍。

电影讲述一个写手在好莱坞的一段经历。在1941年,男主角是在纽约小有名气的剧作家,自己的一出戏获得很多肯定。此时,经纪人推荐他去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这样会赚更多的钱。男主角很不情愿的来到洛杉矶,住进一个怪异的旅馆。安顿好后,男主角去见狂妄的老板。老板很尊敬男主角,让他这周拿出一部关于摔跤手的剧本。回到旅馆后,男主角只写出几个字就被隔壁邻居的抽泣声打扰,他只得电话投诉。邻居马上找上门来,两人不仅没有争吵,还非常亲切的交谈起来。男主角向邻居倾诉自己的想法,并且不让对方讲述自己的故事。邻居离开后,屋内的墙纸可是脱落。随后,男主角见到制片人,告诉他自己写作遇到了瓶颈,制片人让他找作家请教。于是,男主角幸运的在厕所遇到了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两人约好了见面时间。男主角去见作家时,作家酒瘾发作不能会客,但是男主角却对作家的女秘书兼情人一见钟情。回到旅馆后,男主角与邻居又见面了,两人继续聊天,男主角继续倾诉自己的想法且不让对方讲述故事,其间邻居向男主角示范了摔跤。之后,男主角在与作家会面时,发现作家与女秘书关系并不融洽,但女秘书依然爱作家。回到旅馆后,男主角还是写不出剧本,这时邻居又来了。邻居告诉男主角,他要去纽约几天,男主角马上将纽约叔叔的地址告诉邻居,让他去那里吃饭。此时,墙纸脱落得更厉害了。男主角又一次去见制片人,制片人为了启发男主角,让他去看了一部拍摄完的摔跤电影样片,但男主角依然没有灵感。马上就要交稿,手足无措的男主角打电话给女秘书求助。女秘书来了,她非常愿意帮助男主角,并无意间说出作家的书是她代写的。男主角知道真相后很生气,但两人依然发生了关系。第二天早上,男主角发现一个蚊子在女秘书身上,他拍死了蚊子,这时他才发现女秘书死在血泊中。男主角慌张一阵后,偷偷找来邻居帮忙。邻居看到女秘书后大吐一番,然后就冷静的处理了尸体。心神不宁的男主角来见老板,老板要男主角念剧本给他听。男主角用谎话拖延老板,但老板信以为真,并亲吻了男主角的鞋。回到旅馆后,邻居要去纽约来告别,将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托付给男主角,让他保管。邻居走后,男主角在抽屉中发现一本《圣经》,可是《圣经》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不仅文字的位置错误,而且开头的文字竟然是男主角写得剧本。这时来了两个警探向男主角询问邻居的事情,并告诉男主角:邻居是一个杀手,杀了很多人且喜欢砍下他们的人头,最近还发现了一具无头女尸。男主角失神般回到房间,他的灵感来了,男主角文思泉涌般的开始写剧本。男主角写完后,认为写出了自己最好的剧本,向在纽约的经纪人报喜。随后,男主角还与众多即将参战的士兵争夺舞伴,并引发骚乱。回到旅馆,男主角发现两个警探已经看完他的剧本,并认为男主角杀死了女秘书,他们并用手铐将男主角铐住。这时邻居回来了,走廊内也燃起熊熊大火。邻居用枪杀死两个警探并解救出男主角,告诉男主角:男主角不懂得倾听,来到邻居自认为是家的旅馆还非常没有礼貌的抱怨他。之后,男主角拿着盒子与剧本来见老板。老板非常不喜欢男主角写得关于“灵魂摔跤”的故事。但老板没有解雇男主角,而是将他撵走。最后,男主角带着盒子来到海边,遇见一个漂亮的泳装女郎,发现在某一瞬间女郎在海边的样子与自己的旅馆内房间的画是一模一样的。

刚才已经说过,本片是出了名的“难看”,所以这一次重看两遍依然让我摸不出头绪。我只好在网上寻找各种评论,希望它们能给我启发。经过一番寻找与阅读之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终于对这部电影有了一些理解。下面就写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在谈电影之前,先来说一下电影的主题。影片的主题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即通过男主角在好莱坞的经历,讲述编剧们在好莱坞的生存现状以及好莱坞电影产业中对编剧的种种桎梏。此外,影片还表现了小人物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旅程与坎坷。总而言之,本片表现的是电影编剧们在好莱坞的成功与失败,极其心路历程。因此,本片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只不过本片采用的方式比较极端。

下面来说影片。本片中有一个关键情节可以看作开启本片理解之门的钥匙,即片尾男主角在海边看到如旅馆内图片一样的景象。从这个设置可以看到,男主角可以将自己的想象混为现实,让幻境与现实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换句话说,男主角可以自由穿梭于真实世界与幻想世界,而且幻想世界的一切都仿佛如真的一般,可以让他如身临其境。这一点,在这个片尾的这个场景体现的最明显:男主角在旅馆天天看着图片,所以他就真的来到图片中!此外,片中关于《圣经》的情节也验证了这一事实。因为《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所以《圣经》内容发生变化就相当于颠覆了整个世界,也只有在不真实的世界《圣经》才会发生改变。因此,男主角在抽屉内发现的《圣经》是不真实的。《圣经》内容不仅文字错位、内容错误,而且错误的内容竟然是自己的剧本。可见,《圣经》完全成为了男主角想象之物。从这一点可以知道,片中存在着幻想世界,而且是男主角自己的幻想世界。也就是以上这些原因,让电影变得非常晦涩且难以理解,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后,电影的诸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通过人物分别来说。

首先,邻居是男主角幻想出来的。因为邻居从来没有与其他人出现过,他的房间也没有展示过,而且邻居出现的场景都是男主角需要帮助时。比如,男主角想写摔跤手时,邻居出现了,而且还是一个体如摔跤手的大块头;男主角需要倾诉时,邻居来了,听他滔滔不绝的演说;男主角听到隔壁男女做爱的声音时、想要得到女秘书时,邻居来了,他给男主角讲述女人的的心理;男主角需要了解摔跤时,邻居来了,他给男主角演示摔跤;当女秘书死了需要处理尸体时,邻居来了,他帮男主角收拾残局,还叫醒男主角;就连男主角被警探抓住时,邻居回来得都非常既是,他不仅杀死警探,还将男主角从手铐中解救出来,等等。可以看到,邻居就是男主角的救世主,只要当他需要时,邻居就会出现。此外,当邻居告诉男主角他去看望了男主角的叔叔后,男主角就联系不到叔叔了,这又证明了一个事实:男主角的想象是按照逻辑来的,只要他肯“想”,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发生。

通过以上可以知道,邻居是不存在,是男主角的想象。但是,邻居的存在并不代表着男主角外在的自我,而代表了他内心的另一个“自己”,一种起着辅助、暗示作用的性格,其实也可以称作“灵魂”。这通过邻居对男主角的不满就可以推测出,邻居告诉男主角:他不懂得倾听。这其实也是在告诉男主角,他不过是一个虚伪的人。因为男主角不管是在纽约还是在好莱坞,他都没有真正的接触生活、接触真正的底层人民。男主角口口声声说要写一出反映底层人民的戏剧,但他却抛弃了自己的理想来到好莱坞淘金,是为钱而来的。即使来到好莱坞,他也拒绝听真正的底层人民——做保险推销员工作的邻居——讲述的故事。因此,邻居一直在通过相反的方式暗示男主角要接触真正的生活,其实这就是男主角内心“灵魂”在给自己的暗示。同时,邻居还代表着“救世主”,因为在邻居的帮助下男主角处理了女秘书的尸体,在邻居的帮助下他摆脱了牢狱之灾。可见,邻居不仅是男主角的潜意识中的暗示,更是一个维护男主角生活的守护者。这些同样表示出,邻居是男主角的“灵魂”。

第二,女秘书之死是幻想出来的。通过片中场景以及人物设置,可以知道作家与女秘书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不仅出现在其他人物的对话中,也出现在真实的场景中,所以他们不是男主角的想象。但是,男主角杀死女秘书的是男主角的想象。女秘书象征着男主角内心的灵感,因此男主角需要女秘书帮助他。女秘书也确实愿意帮助男主角,就像她帮助已经沦为酒鬼的作家一样。可是,男主角知道女秘书为作家代写剧本后,他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身处如作家一样的困境:在好莱坞初来乍到、没有灵感,需要依靠女人的帮助沦落为B级片编剧。因此,男主角在得到女秘书的身体后,男主角在幻想世界杀死了这个可以阻碍自己发挥所长的女人——女人死了,只有依靠自己写作了!因此也就有了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谋杀案:既没有凶手,也没有杀人动机,而且死状凄惨!原来这一切不过是男主角的想象,只是男主角自己的内心需要罢了。

第三,当女秘书死去、邻居去了纽约后,两个探长出现,他们告诉男主角邻居是一个杀手。这让男主角有了写作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连电话也不接听,终于写出了一部自己认为的佳作。可是,关于探长、杀手的一切依然是男主角的想象。因为在男主角的潜意识中,他需要成功、需要素材,所以他让警探们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丰富自己的故事,激发自己的灵感。因此,他写出了一部关于大胖子与女人的摔跤手故事。此时,邻居去纽约也是男主角有意为之,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不受干扰的写作,免得总和他聊天。这就像我们自己做事一样,当我们要完成一件事情时,总是要排除杂念,此时的邻居就是“杂念”。此外,邻居走之前的话也验证了邻居是男主角的想象:邻居在临走前让男主角将他当作摔跤手,男主角真的就将邻居写进了书里!男主角真是“心想事成”啊!

这里,通过警探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行为可以推测出,这两人都是想要控制男主角自由思想的独裁者,这一点无论是从宗教上、制度上、现实上,或是逻辑上都可以印证。因此,男主角的另一个自己——邻居——看到两个警探后发狂般的杀死了他们,并且在杀人过程中嚷着“让你们看看我的内心世界”,这不就是男主角对好莱坞电影业、制片人、经纪人们的控诉吗?此时,走廊内燃起的熊熊烈火也恰好反映了男主角的内心世界——他满腔怒火,因为两个警探看了他的剧本!这时也可以联系到墙纸的脱落,只不过墙纸脱落时男主角的内心还不愤怒,只是有些不满,只有当他满腔怒火时,走廊内才会燃起熊熊大火。可见,男主角的心情与墙纸的脱落程度是成正比的。

同时,在男主角的幻想世界中,警探一直说邻居是一个杀人者,而且影片还暗示盒子中是女秘书的头。但是,这一切电影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这两个问题是很难得出结论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作家、女秘书的死了解到,男主角的幻想世界是崇尚精英主义的。男主角对作家、女秘书是充满唾弃之感的,他们不仅在欺骗大众、浪费才华,更是玷污了作家的名声,他们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因此男主角在幻想世界杀死了他们,就像电影所处的时代一样,纳粹也有着同样的理念。邻居的一声“嗨!希特勒”正是自己“灵魂”的心声。

至于男主角与士兵们为了争抢舞伴而大打出手,则反映出现实世界的残酷。自命清高的男主角欣喜若狂的庆祝自己的“大作”问世,却被现实世界的大兵们——也就是真实世界的底层人民——暴打一通。这一点不仅显现出男主角为“底层人民”写作戏剧的虚伪——他难以与底层人民相处何况写作戏剧,更说明在真实世界中他的一文不名与作家地位的卑微。什么作家不作家的,老子要上战场玩命去了,谁也没有资格跟我抢!这个大概就是大兵们的想法。

通过上面几点可以看到,邻居代表了男主角的灵魂,虽然作风粗鲁,但他一直在帮助男主角;女秘书代表了世俗平庸的诱惑,虽然外表性感迷人但会让人堕落;两个警探则代表了真实世界的控制者,有着权利、法律,想要控制男主角的一切。因此,男主角在旅馆的幻想世界经历着“灵魂的摔跤”,经受着各种洗礼。本片称之为“灵魂的摔跤”更贴切。

综合以上分析,这部电影的故事大致可以理解了:男主角是纽约小有名气的写手,到好莱坞初来乍到。为了完成老板安排的任务,两次去见制片人,一次吃饭之后遇见了一个知名的作家,一次在放映室看到了同题材的摔跤电影。男主角想要作家帮忙指点,却得知作家已经沦落为酒鬼且由女人为他代写剧本。男主角虽然与作家的女秘书上了床,但还是不能接受这种事实。于是,在旅馆房间内编织着自己的幻想世界,随后写出一部关于“灵魂摔跤”的剧本。可是老板不欣赏这个剧本,将他大骂一顿,撵了出去。最后,男主角幻想自己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海边,就如同画中一样。

可见电影的真实世界中没有谋杀、没有尸体、没有邻居、没有警探,更没有熊熊大火!哎,一部电影能怕成这样也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了!本片获得金棕榈奖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们就好这种“看不懂”的电影。这样才能彰显戛纳电影节的独特品味,保证欧洲艺术电影的品质。不过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还是好莱坞的俗套电影好理解,如果天天看这样的电影,那就相当于每天扒一层皮了。这样的电影,也可以戏称为“扒皮”电影。

影片的拍摄方面同样独特。怀旧的室内装修风格、传统的服装、压抑的空间,等等这些都衬托出电影的故事氛围。影片还使用了大量的推拉、平移镜头,更使得电影有一种怪异的风格。尤其是男主角与女秘书做爱后的画面变化,看起来太诡异了!总之,Coen兄弟的电影在布景、服装、道具等等多个方面都是能体现出电影风格的,本片也不例外。同样,他们在拍摄技巧方面也是非常有特点的。

最后来说演员。本片男主角John Turturro很面熟,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变形金刚》中出现过。可是很少有人知道,John Turturro还是一位戛纳影帝。不过,在我来看John Turturro在本片的表演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突出之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两个大眼睛。另一位男主角John Goodman同样面熟,是很“黄金”的配角,属于老戏骨。他在片中的表现比John Turturro强很多,嬉笑怒骂的各个情绪都很到位。唯一女演员Judy Davis在片中显得很老,可是那时她才36岁啊!她也不算美女,只是一个五官端正的女人。至于表演,戏份不多就不说了。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解读的电影,而且本片还可以从多方位的角度去理解,如宗教、历史、政治等等。因此,本片必然不是烂片,不过也称不上好电影。因为一部电影给观众理解带来了障碍、让人看不懂,只能证明编导特立独行、卖弄才华,并不能证明本片优秀。只有雅俗共赏的电影,才可以评价它的好与坏。当然,本片会给观众带来层出不穷的谜题,可以让观众思考,可见它还是符合一部分人审美的。

Judy Davis

Judy Davis

序列:0745

Barton.Fink.1991.720p.BluRay.X264-AMIABLE

2012-03-11

 短评

不可一世的作家终究臣服于资本丢了初心。想书写平民,或为平民而写,却总是俯视姿态,脱离了生活根基的、形而上的创作观,难免使人陷入焦虑的泥淖。写作始于眼前素材,进于对未知的求索。空间上的囚禁象征着巴顿对人性的不知、不解,所以惊惧,所以敬畏。推拉镜头用得精妙。

3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作者型导演拍给编剧的电影。著名编剧是虚假偶像、代笔秘书是内心依赖情绪,格格不入的胖子是芬克的双重人格,暴力本能,是启发芬克潜能的革命之力。沙滩美女是一个好编剧的愿景,结尾那句:don't be silly是无奈的现实。张伟平当年吹牛三枪是科恩兄弟的本子,必火。但科恩和张艺谋的编剧能力岂止霄壤

5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科恩玩潜意识精神层面这些缺点与生俱来的邪气,感觉过于刻意了,不浑然天成,也不够潇洒。

8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一开始就把它当惊悚片看的,没想到细微之处串联起一个主题:好莱坞编剧写作方式的媚俗和肤浅,好莱坞对作家灵魂的摧残、灵感的扼杀。如此一个众人皆知的事情被解构成很多迷语和线索,成了一部116分钟的电影,而且电影一开始主角就说出了主旨。这也许就是电影所异乎寻常的地方吧。

11分钟前
  • 走走看看
  • 推荐

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会想着要体恤关怀,捍卫创作的纯粹,于是破坏这种纯粹的两人死去,但他心中有根本没有关怀;还会想着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可是又想得到包括庸俗的金主在内的大众的认可。为了自洽,只能把自己搞疯,但不能全疯,要那种穿行在虚拟和现实中的疯,或者来场炼狱以求涅槃。

14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作家脑中就有世界。这就是一份游走于虚幻和现实的痛苦职业!当然这种“造物主”的感觉也是相当爽的。一直不打开那个盒子真让人抓心挠肝啊,比穆赫兰道是要好懂些⋯⋯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是部著名的融合了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的作品,但也可看作是荒诞的小情节悬疑片,一如大卫林奇的那些作品一样。既然是反情节,那么不合逻辑和不和逻辑之下的隐喻则就很重要,这一点巴顿芬克里的华章俯首皆是,但是关于小情节内在冲突和大情节外在冲突,简单来说,很扯,所以这是部典型的反结构电影

17分钟前
  • 力荐

那间破败诡异的旅馆太有《闪灵》味道了,包括摄影带来的幽闭感、淡入淡出和超现实道具,共同组装出了剧作者内心炙灼的炼狱。灵感与痛苦总是相伴生,因此拍死恼人的蚊子也意味着灾厄来临。对好莱坞编剧行业血淋淋、黏糊糊的真相,科恩兄弟的暗讽不可谓不透彻,唯独造梦技巧尚存局限,各个配角隐含的意指也并不难猜,让这场日光下兜转的人格摔跤游戏略少了些余味。后半段的悬疑犯罪包装很出彩,无形道出一个悲伤而亘古的事实:普通人死守的艺术野心,在杂沓的外界压力前毫无胜算,最终仍要臣服于掌权资本家和大数据推演的二流市场定则。

21分钟前
  • 仲夏之门
  • 推荐

科恩兄弟代表作,获戛纳金棕榈奖。①以超现实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作家内心的痛苦与快乐,虚实无界限;②声音剪辑极佳,音画错位,表现性与超现实音响;③旅馆走廊低视角,致敬[闪灵];④荒诞的凶杀与追捕戏,诡异的绿色脱胶墙纸,蚊子,耳朵,海滩风景画,麦高芬之盒;⑤我与灵魂摔跤。(9.5/10)

2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总想到萨特的《恶心》

26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1.圣经揭露——作家的自大与作家陷入才思枯竭的挣扎、逃避;2.脱落的墙纸、蚊子、墙上的女人画像、闷热的空间、隔壁房间的吵杂声等等组成的旅馆环境,俨然是作家创作时的煎熬所产生出来的幻境;3.而影片同时让我们展示了各种光怪陆离的龙套角色,他们都在呈现着影视圈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的异化;4.人格分裂。

2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创作是一件容易走火入魔的事,科恩兄弟将观众直接带入到巴顿·芬克的精神世界,去领略创作者的煎熬与崩溃,也可能是在展示一部电影的是如何的难产,然而好莱坞的大老板总是对这种描写人精神层面的剧本嗤之以鼻,科恩也来了一次创作理念上的自白,大赞。

32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每个作家都是生活在现实与虚幻边缘的人,痛并快乐着。

3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科恩兄弟总是给我惊喜,走向另外一种深度,显然与世俗化的大众营生格格不入,因为这种电影国人大概是没多少喜闻乐见的,太TM荒诞了。然而对于创作者的反抗和申诉,显然这也许仅仅是一种方式而已,不痛不痒,生活照旧。现在越发地喜欢科恩风格了。8.5

39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关于创作焦虑的电影不少,且多有神作,如《改编剧本》《闪灵》《母亲!》……《巴顿·芬克》也很好。影片将剧作家的头脑实体化为一座旅馆,作家走进去,打开一扇门,遇见了诸多怪事,最终灵光乍现完成了创作。从《搏击俱乐部》的角度看,本片是摔跤俱乐部,也是两个自我的交战。也把好莱坞制片体系狠狠地黑了一把。看得很过瘾。

42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我想它对作家的描绘可能是比较贴切吧,我从来没当过作家,我不清楚。我不是很喜欢这个Barton动不动就说自己多么理解你们平民,就好像自己不是平民似的,当一个平民作家却不自认为自己是其中一员的我觉得这种思想很欠打。其他的,我觉得这片子就算拍摄手法有一点超现实色彩我也觉得一般而已。

43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一个作家的噩梦,迟迟不能醒来。它耻笑的是这样一类知识分子,他们声称自己try to help out,心怀理念,却言行不一,轻则拥抱市场,重则只会沉浸在自己制造的幻象里。有一天幻象成真,海报里的沙滩女郎突然出现,可惜她只是来告诉你,Don't be silly。这事可以选择,要么和灵魂摔跤,要么和世界抗衡。

45分钟前
  • 57
  • 推荐

查理就是旅馆,旅馆是巴顿的潜意识,查理是巴顿的本我。摔跤是另一个隐喻。毁灭发生在他的头脑中。

49分钟前
  • yoyomygirl
  • 力荐

科恩兄弟最棒的电影之一。

52分钟前
  • 力荐

此片奠定了科恩兄弟电影那种“看的出水平很高,但实在太闷了,我就是不爱看”的风格基础。

56分钟前
  • 囧之女神dais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