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耻

记录片英国2018

主演:伊藤诗织

导演:埃里卡·詹金

 剧照

日本之耻 剧照 NO.1日本之耻 剧照 NO.2日本之耻 剧照 NO.3日本之耻 剧照 NO.4日本之耻 剧照 NO.5日本之耻 剧照 NO.6日本之耻 剧照 NO.13日本之耻 剧照 NO.14日本之耻 剧照 NO.15日本之耻 剧照 NO.16日本之耻 剧照 NO.17日本之耻 剧照 NO.18日本之耻 剧照 NO.19日本之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7 16:34

详细剧情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29岁的日本记者伊藤诗织的动人故事,她声称自己是在2015年的一次工作晚餐会上被时任东京广播公司华盛顿分社的社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传记作者山口敬之强奸。但山口先生强烈否认了这一说法。  尽管向警方报案,但警方要求伊藤用真人大小的娃娃重新模拟所谓的强奸案,该案件经过一年的调查后被撤销。当伊藤采取前所未有的决定公开她的指控并揭露她的身份时,她遭到了公开的羞辱和仇恨邮件。  这部影片在上映后的一年内,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伊藤。虽然全球MeToo运动激励全世界的女性大肆宣传他们对性侵犯的指控,但在日本的回应却很平静。伊藤没有被吓倒,她访问了认为她失败的机构,并见了其他害怕不敢说话的女性。这部电影将伊藤的故事与日本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直到2017年,强奸的最低刑期短于盗窃。

 长篇影评

 1 ) 由《日本之恥》想到的

文/風四娘不哭

幾年前,一個不明出處的句子—“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因網絡的出現而風靡全國,奇怪的是,當時無論男女都覺得這句話無比正確,甚至被大肆宣揚。更可悲的是,曾經有老師和一些女性朋友告訴我說:身為女性,承認自己是弱者並沒有錯,過剛易折,女人還是不能太要強。但是,當女性一味示弱,在家庭、職場和公共場合中一味示弱,就真的安全嗎?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在《日本之恥》這部真實記錄日本年輕女記者伊藤詩織的遭遇的紀錄片裡,伊藤詩織用她溫柔而又堅強的內心告訴日本乃至全球女性:面對不公,唯有堅強地反抗到底才是正確的選擇。

關於本片主角伊藤詩織的故事我想無須贅述,她取得勝訴的新聞也一度衝上熱搜前十。看本片真正讓我覺得難受和不可思議的是那些明知道社會中有諸多針對女性的不平等的事,卻依然認為忍受不了壓迫是女性的錯、認為女性通過“身體交換”獲得了好處還賣乖是真正的無恥、男性沒有任何責任的握有一定權利的女性。也許正是這類女性的存在,使得獨立女性在爭取平權的道路上更為艱難。

片中女公务员的叙述

這讓我想起我真實經歷過的兩件小事,一件是我上高中的時候,親戚家一個13、4歲的小女孩被鄰家大叔猥褻,結果竟然沒人報案,親戚中的成年女性們還說就算報案了也沒用,毀掉還是那個成年男子的聲譽,對大家都沒好處,告訴我們不要聲張。那時候我並沒有意識到原來性侵就離我這麼近,而且老家裡的成年女性們對後輩的性教育意識竟然如此欠缺,不僅不提醒後輩要注意提防,反而潛意識裡還在為男性的所謂的名聲考慮,為男性的犯罪辯護。另一件事發生在我剛考上研究生那年,一個伯母對我爸媽說:女孩子的學歷再高也不如嫁得好,反正都是別人家的,讀書讀得差不多就行了。如果說親戚們對小女孩被猥褻集體噤聲是因為缺少教育、法律意識淡泊也許可以理解,但是我那個伯母畢竟算是曾在政府部門工作過的“讀書人”,竟然還有如此嚴重的輕女思想,只能慨歎“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魔幻的9012年過去了,希望有更多的女性能認識到我們是真的能頂半邊天的,我們身處的環境並不樂觀,女性平權的道路仍然充滿阻礙且無盡頭,但是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伊藤詩織那樣,面對侵害和不平等,敢於發聲,最不濟,也要像那些在背後寫信支持伊藤詩織的人,與受害者站在一起,為她們吶喊鼓掌,畢竟一滴水的力量很弱,但無數滴水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海洋。

个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不定期发一些胡言乱语,欢迎捧场!

 2 ) 豆瓣9.1,日本最羞耻的案件,推动了百年来第一次强奸法的修改

日本是一个充满性意味的国家。

你可以在任何报摊购买到体育报刊,报刊上会列出哪里的口交服务最好,或者谁的性爱按摩做得最棒。

你能想到的任何性服务,都能在日本买到。

甚至在2014年以前,日本民众可以随心所欲的买儿童色情的作品是合法的。

2014年后,日本虽然立法取缔这种现象,但是性化儿童的现象仍然存在。

总之,这是一个「性产业」相当发达的国家。

可一旦涉及到约会强奸,或是性侵,这些话题从不会被舆论提及。

你(在日本)看不到有关这方面的公开讨论。

英国的人口只有日本的一半,但强奸指控数是日本的50倍

有些人声称,这表明日本女性更安全。

但事实呢?这只是由于日本女性过于恐惧,不敢说出真相。

尽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有关强奸法的修订要追溯到1907年,超过百年没有变化。

终于,110年之后,日本重新修订了强奸法,被一起「悲剧」推动着——

2013年,日本女孩伊藤诗织在纽约留学,学习新闻类相关专业。

认识了一位同行业的前辈,山口敬之

山口敬之时任东京广播公司华盛顿分社的社长,同时,他也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传记作者,因为与安倍关系亲近而为人熟知。

他对伊藤诗织说,以后如果需要帮助,可以联系他。

2015年3月,伊藤诗织回到了东京,发了邮件给山口敬之,询问在华盛顿,是否招收实习生?

山口敬之回复:“是的,实习生的话,我们总是需要的,但我们还有一个制作人的职位空缺,你有兴趣吗?”

对于任何一个刚走上社会的人,这是难得的机会。

山口敬之提议,关于办理工作签证的一些事宜,下个月,两人先在东京见上一面。

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二人在一个串烧小馆见了面,人非常多,山口敬之已经吃过东西喝过酒,他告诉伊藤诗织,他不打算在这里跟她吃饭。

于是他喝完剩下的几杯酒,带着她去了一家寿司餐厅。

点了清酒,小瓶。

但是突然之间,伊藤诗织非常眩晕。

在卫生间,把头靠在水槽边,是她那晚在寿司店的全部记忆……

伊藤诗织被餐厅员工搀扶出了厕所,和山口敬之同乘一辆出租车离开。

出租车司机可以作证,伊藤诗织反复要求山口敬之送其到车站,因为她想要坐车回家。

但山口敬之坚持:“我不觉得你自己能行,我订了一个酒店房间,我们还有工作要谈呢。”

醉酒的伊藤诗织在出租车后座,逐渐没了声音。

酒店监控显示,山口敬之把伊藤诗织拽出了出租车,撑着她进了酒店电梯。

夜里,伊藤诗织浑身疼痛地醒来,才意识到身在酒店。

可是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自己怎么就来到了这里。

她企图离开这里,但是却被山口敬之推回床上,压在身上。

用日语请求这个强壮的男人停下,反而取悦了他。

她开始用英语咒骂他,但无济于事。

他说:“你通过了。”

巨大的耻辱感淹没了伊藤诗织。

一起令人忿怒的性侵,在那个原本和前辈“交流工作”的夜晚,发生了……

“拒绝,就是拒绝。”

这不仅在美国、英国,在全世界都应该是个相同的概念。

但在日本不一样。

日本的一些情色杂志,涉及到对强奸的幻想。

一些男性的性教育来源于此。

在日本情色作品中,常见这样的主题:女性表示拒绝,男性对其加以强迫。

事情发生后,该怎么做,伊藤诗织不知道。

她试图联系了一家东京郊区的「强奸危机中心」,但他们拒绝提供建议,除非她本人能到场面谈。

这是在日本一千三百万人口的首都中,唯一一家24小时开放的「强奸危机中心」。

每年约收到6000个来电。

但这其中,只大概会有100人亲自到场。(伊藤诗织也是之后才去的)

2小时的路程。

对于一个刚被性侵的女孩子,还处在惊慌失措之中,太远了。

对陌生人讲述自己被性侵的经历,太难了。

如果让一群性侵犯和性许可概念落后的男性警官调查强奸案件,那么调查就会出现问题

性侵发生5天后,伊藤诗织去报了警。

伊藤诗织怀疑当天被下了药,但是已经没法取证。

在警局,她被要求,当着3名男调查警员的面,拿着一具和真人体积相当的人偶,在闪光灯下还原被性侵的经过……

用人偶重现侵犯案件的事发经过,是日本警方常用的做法。

尽管,这种做法会对女性造成心理创伤,有人甚至称之为“二次强奸”

在日本,人们认为针对女性的暴力并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直到2017年,日本强奸的最低刑期短于盗窃。

而且,对什么是强奸有着不同的定义。

人们依旧普遍认为,除非是陌生人对你进行攻击,你予以反击并在过程中受伤,否则就不构成犯罪,如果性行为发生在两个认识的人之间,那就不可能是强奸。

如果其中还涉及到饮酒,那就彻底与强奸无关了。

所以,文化的偏差和法律的宽容,给了人渣肆意妄为的本钱。

山口敬之说:“如果你想诉诸法律,去吧。你不可能赢的。”

这边,警方在各方取证。

那边,舆论发酵,山口敬之泰然地工作,出席各种活动和采访,把这段经历当作谈资,厚颜无耻地为自己诡辩。

把醉酒的人留在车站?

我别无选择

只能带她回我的宾馆休息。

听听,多么冠冕堂皇,多么荒唐可笑。

更可气的是,在一些同性那里,这起性侵的受害者,成了最初的恶人。

伊藤诗织报警后的两个月里,警察取得了酒店的监控录像,证人更详细的证词,伊藤诗织衣物上的DNA,觉得这些证据足以立案,准备逮捕山口敬之。

但在逮捕过程中,警方接到了一位「高级长官」的电话,逮捕取消,警方对此案保持缄默。

拿到了同强奸罪同等严重的犯罪逮捕令,却把它束之高阁。

如果这个人不是首相的朋友,他能逃之夭夭吗?

最终,案件被转移至东京都警局,在2016年8月,即调查进行了一年之后,检察官认定证据不足,无法起诉山口敬之。

最终,伊藤诗织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公诸于众,讨论真相,为未来伸张正义。

她直面公众,公开指控,诚恳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在日本,终于有人肯站了出来,聊一些被避之不谈的事。

然而,她这么做,是孤注一掷。

公众并不全是积极的反馈,有时不仅没有得到同情和帮助,更多的人甚至加以指责和刁难,所谓“荡妇式羞辱”

网民开帖辱骂她,公开她家人的照片和信息,对受害者整个家庭,产生了极糟糕的影响。

还有人,甚至认为,伊藤诗织的起诉行为是对山口及其家人的极大不尊重,她认为“男性才是受到巨大伤害的一方”。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有意为恶,而是成了恶人的帮凶,而不自知。

这也是#Me Too#运动没有在日本引起反响的原因之一吧。

欣慰的是,伊藤诗织面对种种压力和打击,扛住了这一切。

2017年9月,她要求重新审其案件的上诉请求,被刑事诉讼被驳回后,诗织又开始积极收集民事诉讼的素材。

同时,她也成为一名反对性侵犯行为的活动家,接受高校邀请,做有关“性侵知识”的普及演讲。

她的行动鼓舞了许多躲在暗处的受害者们站出来,指控性侵者。

“一滴水改变不了什么, 但聚集起来,就能形成海啸。”

这就是#Me Too#运动的意义所在吧。

伊藤诗织案借#Me Too#之势,在国内外开始受到高度关注。

终于,日本当局政府开始认真对待此类事件。

2017年,全日本首家支援性犯罪受害者的基金会成立,政府为基金会资助了一百万英镑。

在日本41个地区,建立了「强奸危机中心」。

虽杯水车薪,但总算有所改观。

历史性的一次飞跃,是时隔110年后,日本议会首次对强奸法案作出了修改:

法定最低刑从三年增至五年;

男性也可以作为强奸罪的控告方。

虽然山口敬之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但伊藤诗织最终成为了改变国家的女人。

《日本之耻》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伊藤诗织的故事,并与日本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

虽最终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审判,但是日本在法律方面,社会服务和意识方面做出了改变,算是一大进步。

片名为《日本之耻》,其实这个“耻”又何止是日本?

长期扭曲的性观念,对待女性或者是性犯罪的态度的不端正,女性表达权的压抑,谈性色变,能隐则隐,根深蒂固的男女不平等关系……

都是造成“耻”的根因。

希望,男女平等,男女平权的世界,早点到来。

这个礼物,比口红,高跟鞋,包包,更值得所有女人去争取。

妇女节快乐。

*本文作者:7

< END >

 3 ) 八点深度思考

简单说几点吧:

1,BBC拿日本和英国对比确实有些方面是存在偏见的,当然我们接受差距。

2,全片通过推动法律的编改及对rape该如何定义。日本警察局强奸举报体系的弊端等,而非关注山口到底有没有强奸。可以说是很科学,很理性了。

3,全片通过日本各界的一些发声,明确表述了日本这么一个东亚社会存在的一些传统文化,社会道德,公序良俗的拷问值得整个东亚社会学习。

4,我支持女性合法发声,权利受到侵害应该通过法律维护权益。ME TOO 运动我也是赞成的,但不可被运动利用丢了理性。说到底,法律知道人们内心里最龌龊的那一块,也是守住底线的最后一条准绳。

5,整个案件涉及到了一定政治色彩,安倍大选在即,看他如何handle?政治是最不讲感情的。你能哦改咯?

6,强奸受害者女记者与强奸实施者男记者互掐。总是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应呢。

7,女性朋友们在职场一定要警惕,做最强大的自己。

8,Sex should be a happy experience not pain.

 4 ) 不是每个女人都想成为邓文迪

不久之前,看了BBC拍摄的名为《日本之耻》的纪录片。记录讲述的是29岁的日本记者伊藤诗织起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传记作者山口敬之强奸。事情发生在2015年,她与时任东京广播公司华盛顿分社的社长的山口敬之共进晚餐,期间,山口多次劝酒。醉酒后,山口不顾她的意志,强行把她带到酒店。尽管伊藤诗织向警方报案,但该案件经过一年的调查后被撤销。当她决定公开指控并暴露身份时,随之而来的是公开的羞辱和仇恨邮件。山口敬之他们在节目中用毫不在意地语气提起这件事情,主持人甚至说诗织的指控给山口和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最心寒的是妆容精致、气质优雅的一名女性议员对此事的评论竟然是“在本案中,她作为一名女性有很明显的问题,在男人面前喝那么多酒,还失去记忆。所以对于此事,我认为男性才是受到巨大伤害的一方。”这样的荡妇羞辱来自女性比男性更加锥心。

已经逐渐被大家忘记的刘强东性侵案和《日本之耻》所讲述的故事有着诸多相同之处。犯罪嫌疑人都是成功的社会人士,往往借着宴请的名义意图不轨。媒体报道后,一开始的风向都会有意无意指向女性受害者“其身不正”。“谁让她去喝酒了还喝那么多。”“肯定是他们价格没谈好。可能是个仙人跳。”然而,随着案件细节的披露,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位女性的抗拒挣扎。受害人还原当晚的过程,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她说,刘强东告诉她,她就可以像邓文迪一样。”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有记者问一下刘强东,他心目中的邓文迪应该是什么样的。

邓文迪啊。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她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都市传说,语气或是羡慕或是嘲笑或是钦佩。她身上从来不缺热点和新闻。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她代表着一个东方女性在西方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毕竟不是每个女人的前夫都是默多克,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够和社会名流推杯换盏。当邓文迪离婚后和年轻英俊的钢琴家携手出现时,很多人说想看邓文迪的自传。但是,想看并不代表着想要成为邓文迪一样的女人。不能否认她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决断力和双商,但一个依靠男性获得成功的女性,又能拥有多少真正的尊重。不知不觉中,邓文迪似乎树立了一个金牌掘金女的形象。运用女性的魅力来获得通向所谓成功的捷径。但并不是每个女性都想成为邓文迪。新中国成立以来,许许多多的女性接受了教育,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精英,她们所凭借的是百折不饶勤勤恳恳的精神和对工作的热爱。多年后,关于邓文迪的看法,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关于屠呦呦女士应该是无可争议的倾佩。正如,我们永远记住了玛丽·居里和她对科学的巨大贡献。

生而为女人,究竟应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还记得18岁那年大学寒假,和朋友们一起搭火车回家,我们在车上畅谈人生理想。那时的我说,“我不喜欢女权主义。大男子主义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么想也无非是基于自己浅薄的人生经验。我以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就是大男子主义,我以为爸爸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大小小的事情大都由他做主,妈妈并不用操太多心。我一直以为家里爸爸妈妈公共承担家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看了很多社会新闻才知道,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男子主义,我们家所谓的“爸爸做主”其实每一次都有家庭协商的民主机制。社会上,关于家暴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职场上、生活中,作为女性有太多的不容易。不久之前,重庆万州公交坠桥的悲剧真相视频公布后,有人直接说“那以后规定女性不准坐公交车。”二胎政策刚开放的时候,也有人提议“以后给老公发放双倍工资,老婆就安心回家生孩子带孩子吧。”有一个姐姐事业有成但因为年近四十未婚,她的父母长吁短叹,觉得没脸见人。且不说网络上那些匪夷所思的悲剧故事,光是我所见所闻的这些小事,都让我觉得我们需要争取的不是女权,而是女性也能拥有和男性一样平等的权力和尊严。

汉娜·阿伦特在《黑暗时代的人们》一书的序言中说:“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illumination),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的生命,它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日本之耻》里伊藤诗织就是黑暗中的萤火虫,点亮了日本的MeToo运动。她鼓励很多很多沉默的人。影片的最后八十岁的老奶奶也给她寄鼓励写着鼓励话语的明信片。中国也有许许多多在努力的人。对于她们,我们应该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关心。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本心。没有人可以是旁观者。希望《使女的故事》永远不要在现实世界发生。希望这些改变世界的人能够继续坚定的走下去,希望世界能更好。

 5 ) 消费社会是如何把女性性化的?

[日本之耻]里面说,日本的强奸罪指控率每百万人中只有10人,而英国是日本指控率的50倍。

是日本的性侵案发生的少吗?并不是。只是日本女性羞于报案。即使坚韧如伊藤诗织,选择了报案和公开,最后迫于压力,也没办法对男方进行逮捕和定罪。

结合从去年的美国开始,蔓延至国内而今的“米兔”运动,这样的事情真的太多了,明明理应触目惊心,却也变得再常见不过。

而被我们常常忽视的是,频发的性侵事件背后,其实是一个结构性的性别权力压迫问题。

就像纪录片中的行业大佬山口敬之,在他不曾公开言说的潜意识深处,面对前来问询实习生工作的女孩诗织,并不是人对应平等的人。

而是男性霸权对应“一只送上来的羔羊、一份看起来可口的美食、一件值得欣赏的物品”。

这是社会文化里长期物化女性的产物,是频发的性侵事件背后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的文化背景。

01 把性商品化,把女人物化

在曾经几个世纪的白人对黑人的奴役史上,所有黑人对白人来说,是奴隶、是工具,是私有物。所以,白人可以买卖他们、打骂他们、性侵他们...因为是“物品”,所以,很难有人权。

自从上世纪50年代进入现代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有意无意间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把女性物化和商品化。

情色产业只是其中的一面。

《日本之耻》里稍微提到了一段:日本的情色杂志也是最近几年,才不允许公开摆放在销售鸡蛋、牛奶、报纸等日用品的便利店里售卖的。

而日本的情色杂志、漫画里,都有着对“强奸幻想”的专门描写和展示。“强奸幻想”题材,已经成了日本情色题材的一个重要分支,甚至很多年轻男性的性教育都是一开始从这里获得的。

© [日本之耻]中提到的“强奸幻想”题材

规模化的性风俗产业,起源于西方,日本自50年代起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着异常规模的庞大产业。

街头是风俗业的广告,书店里有专门的情色漫画展区,各类细分服务一应俱全,新宿的歌舞伎町人声鼎沸,已经发展成为旅游业的一环。

日本的情色产业甚至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恰好是国防预算的上限。

在这其中,女性身体俨然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消费商品。

© 歌舞伎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红灯区

即使抛开情色产业,只要置身消费文化的社会,女性身体就免不了被拿出来消费。

汽车行业的车展,多年亘古不变的一个传统就是,雇佣性感女模特站在他们的汽车旁。

因为大部分汽车的目标群体是男性,车模这一职业的效用就成了一种与汽车划等号的即时消费品。

车模要以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赋予汽车以生命,隐含了一种“通过购买某品牌汽车,获得与之相配的同类型女人”之意。

在足球、篮球这种对抗性很强的运动中,女性的出场和亮眼机会变成了点缀和装饰作用的“足球宝贝”、“篮球宝贝”。

在“足球宝贝”、“篮球宝贝”的选择上,对她们三围的关注远甚于其他方面,这些女生形象无疑被赋予了一种暧昧的性意味。

更有处处可见的大众传媒比如杂志封面、电视广告、互联网上被观看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头发、脸、腿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商品来被注视。

力图打造美丽幻象和幸福假象的消费文化,其实在穷尽一切力量掠夺和置换女性的身体价值。

为了不断地刺激社会的消费欲望,和父权制文化联起手来,攫尽她们作为男性欲望客体的性价值,将她们打造成可以被无限消费的对象。

02 现代传媒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科幻电影[攻壳机动队]和[银翼杀手2049]中,都提供了对近未来广告形式的一种想象。

未来,街道上的广告都是通过巨大的三维全息投影完成,不久之后,我们真的可能会被挤占极大视觉空间的立体广告所包围。

[银翼杀手2049]中,更是有了全息虚拟广告女友这种东西,买一个AI全息虚拟女友回去,便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她的现身和消失。

幸好,里面设定“高司令”的虚拟女友有自主意识。

© [银翼杀手2049]中的全息虚拟广告女友Joi

但无所不在的广告,几乎不用等到近未来,现在的我们已经对此很熟悉了。

而广告,这位消费文化最亲密的铁哥们,人的欲望想象的承载者,无疑在消费社会将女性物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2017年,奥迪二手车的一个广告就曾引起了不少波澜。

广告起始于一对新人的婚礼,然后男方的妈妈突然冲了上来,对新娘像检查牲口一般地做了一个五官大查验,才比了个OK的手势。

© 奥迪中国二手车广告

广告要传递的信息很明显:挑二手车,要像挑媳妇一样细致谨慎。

宝马二手车也曾有过一个臭名昭著的广告,海报背景是一个裸身女人以性感姿势正对观众,海报上的文字赫然写着:

你知道你不是第一个,但你真的在乎?

© 宝马二手车广告

奥迪、宝马这些还算是比较高端的汽车品牌了,在广告中也能直接把女性比作二手车,可见这些行业广告商性别歧视的整体氛围。

其实这样的广告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不胜枚举:

5月份淘票票和支付宝的广告:没有姑娘也能占便宜,在支付宝买电影票更便宜

去年双十一,绝味鸭脖的广告词:鲜嫩多汁,想要吗?

.......

往前追溯,早在二战时,美国为了征兵宣传,就催生出了多达1600万张的“海报女郎”招贴画。

为了让适龄男青年积极踊跃应征入伍,很多就大打情色牌,充满了各种性暗示,来勾起男性的某种原始冲动。

© 二战美国征兵宣传广告

女性的性别,此时就成了政府的一种大加征用、调度、设计和控制的资源。

从50年代进入消费社会后,广告商更是开始了以此来刺激消费欲望的策略。

1967年,裤装品牌“扫帚柄”的一则广告,“这个游戏叫做扫帚柄”,5个穿着扫帚柄品牌裤装的男人围着一个只身着内衣的女生大玩转圈游戏。

© 裤装品牌“扫帚柄”广告

即使六、七十年代,正是第二波女权运动的高潮,正是黑人、同性恋者、女性等弱势群体平权运动的高潮,也不能阻止类似这样广告的层出不穷。

©70年代Leggs裤装广告,下面长长的广告词写道:“虽然她是一位老虎女士,但我们的英雄并不需要开枪打她。看了一眼Leggs先生的裤子,她准备好让他踏遍她...”

© 1972年,皮鞋商广告,“把她留在她所属的地方”

© 1975年,沐浴露广告,“天真无邪比你想象的更性感”

广告视觉文化对女性的物化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广告中对女性性魅力的利用,使得女人的漂亮和性感成为出卖品。

她们的形象又常常和名车、奢侈品,或是品牌服装、男性用品结合在一起,在观众的潜意识里不断暗示,这些都是用钱可以买到的东西,是标志着男人成功的物品。

消费文化通过广告,几十年来不断地对人们的生活领域进行着这样的改造,不断地加深着男性的话语霸权。

而这种霸权,又不断地对日常生活的性别观念施加着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女性自己,物化自己的过程,常常都不自知。

03 性侵害,说到底是权力侵害

让女性敢于说出所受性侵害的“米兔”运动非常好,但又显得非常无力。

很多正是因为在饭局上无法说出“NO”,在职场上无法拒绝上级权力,即使她们真的勇敢拒绝了,公开了,又会像纪录片中的诗织那样,一面受荡妇侮辱,一面很难走到司法程序。

如果但凡有更好的防止性侵害/性骚扰的前期制度和后期救济方法,我也不会赞同#米兔形式。

所以,像刘瑜教授的某些言论,诸如“#米兔是一场教育运动,教育男性要节制和尊重”,实在是显得多么精英主义和文化流氓。

因为,这里大多数的性侵害,说到底是权力侵害;不是某个或某些男性不懂得节制和尊重,而是整个性别结构的权力压迫问题。

© 就像最早曝出的韦恩斯坦性侵,这是一个权力结构问题

作家马伯庸曾经在转发某个充满性别歧视的广告时,提了一嘴:

立意太low,充满了中年猥琐男的饭桌荤段子味道。

文化圈里的饭局是什么味道,就是上面那些恶臭的广告味道。

如果在他们眼里,性只是一种商品,是一种单纯的交换,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利;

如果女性在他们眼里,并不是和他对等的人,而是被看作快餐美食,看作点缀他自己性魅力的物品,看作他自身身份和权力的证明。

那么,即使有再多个#米兔,一切还是会回到往常。

© “不要性侵”!而非“不要被性侵”

生活在整个这样一个把女性商品化,又把商品性化的消费社会里,每个女性都是不可能真正独善其身的。

性侵害/性骚扰当然是关于性的,是关于个体的,但也最终是关于男性霸权的,是关于女性全体的。

男性当然应该节制和尊重,女性当然应该保护自己,但#米兔并不是刘瑜所说的,单纯的这样一个教育运动。

它理应带来的最好影响是,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和参与到公共生活和公共议题中,让女性可以更团结,公共为所有女性群体而抗争。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6 ) 未完待续的纪录片

. 虽然已经99%的确定了,但仍想保持1%的怀疑。

《日本之耻》是一个公众事件。又加上其中一方是非常明显的政治人物,某些社会运动推动的事件又总是在极端与理性之间徘徊,虽然目前强弱正邪看起来很“明显”,但不管是相对正义还是绝对正义,正义只能站在正义的一方,不是站在强者或弱者的一方。

从逻辑上讲,此次事件有几个点需要确认:

1. 山口敬之提供了哪些证据?这些证据充分或者不充分吗?原因是什么。

2. 在日本政客的权利没有国人想象中的高,换首相多的时候一年能换几任。如果说警察厅确实有人打了电话,那么是什么导致法官决定不再重新审理此案(刑事诉讼)。

3. 伊藤诗织的证据少了很关键的一环,就是关于那天晚上在房间里发生了什么的证据(目前的经过都是通过双方的证词得到的)。

4. 伊藤诗织与山口敬之后续的邮件内容是什么。有报道称伊藤诗织在事件发生后,有发邮件给山口敬之确认工作事宜。能否排除利益因素。

5. BBC的访谈从始至终没有山口敬之的访谈,只有几段视频。作为诉讼案,只有一方发声,是否欠了考虑。

6. 不能否认的是,此次案件的审理受到了政治和舆论的影响。

最后,这次事件无论伊藤诗织本人是否愿意,都已经上升成为了一个政治事件。这里面的政治人物或组织有山口敬之、首相、警察厅、日本男女权平等的管理部门、强奸应急机构、#metoo组织、BBC等。伊藤诗织也在事件后成为一个女性强奸应对的社会活动家,借着此次事件去帮助更多的人。前两天还带着她的新书《黑箱》来到了中国。

《日本之耻》是一次女权的宣言,却不是一场法律的演说。因为BBC站的角度是保护女性权利的角度,而不是法律的角度,更不是日本法的角度。作为一个讲犯罪事件的纪录片,却没有记录法律人士的观点,这个部分被隐去了。

当然,以上并不是给一个已经有99%可能性的罪犯辩护,而是想如果有哪怕任何一丝机会,去将那1%里面的模糊与零乱澄清。哪怕最后只是99.01%,那也是离正义又近了一步。毕竟强奸罪判5年还是10年也是有区别的。

 短评

诗织太美丽、勇敢了。在日本社会实在是太突出了,跟片中出现的其它日本女人比,日本男人比,她太不像个日本人了。尤其是那个女议员和那个出示自己的画作的女人,太丑了,由内而外的。太难了,在亚洲,女性地位太低了,这个跟经济发展水平都没有关系了,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印尼,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文明程度不同,但是在对待女人问题上,都一个水准。

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一滴水改变不了什么,但聚集起来,它能形成海啸。”

9分钟前
  • 李广仙
  • 力荐

其实这个“耻”又何止是日本?整个东亚文化圈,甚至是大部分亚洲国家,对待女性或者是性犯罪的态度不大多都是如此的么?咪兔运动之所以能够兴起,就是因为女性自身的觉醒,敢于抛头露面进行反抗,这让男人,甚至是一部分为虎作伥的女人感到了恐慌,所以,最先站出来的女性总是面对着最大的压力。但是,如果我们不站出来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力,我们就会被更大的邪恶吞没。

12分钟前
  • wenwen
  • 力荐

把山口换成刘强东就是窝巢的故事,真可谓东亚三国手牵手,谁先平权谁是狗

13分钟前
  • 天腐之国🌈
  • 力荐

她的英语说的真好,学历高,有思想的人就是不一样。女性的权利是靠女性自己争取来的,不争取,你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14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作为一个长期以来用各种方式将女性物化的国度,这确实是日本之耻。两个地方很震惊,一是警察局让受害者躺在床垫上用人偶来还原被性侵过程,二是一个女性官员说在这个过程中男性才是更大的受害者。日本的舆论力量真是弱,如果在中国,闹到这种程度,即使不能定罪,山口敬之早已身败名裂。同时感念于伊藤诗织的坚强、乐观、执着和美丽。

17分钟前
  • 麻绳
  • 力荐

无法感同身受的人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侵犯。

19分钟前
  • Benzodiazepine
  • 力荐

“我怀念无所顾虑地和朋友们去酒吧、咖啡厅闲聊。人们不会用那种眼神看着我。对,我怀念那种生活”,选择举报、提起诉讼的诗织说道。与性侵受害者相比较而言,施害者的惩戒(如果有惩戒的话)简直轻若鸿毛。“We are on your back,don't give up。You are not alone。”

21分钟前
  • 无人生还
  • 力荐

简直是另一部《印度的女儿》。女官员用尖酸的语气挖苦受害者给男政客“添麻烦了”,又笑嘻嘻的承认自己遭受过的性别歧视“山ほどある”,大概觉得受害者太“娇气”吧,这么“正常”的事情,大家女人们都讳莫如深或处之淡然,只有你偏偏喊出来,肯定有肮脏的居心,实在“荡妇极了”。不过,假如某天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的内幕也能拍成纪录片,恐怕会是一部更为惊悚的姊妹篇。至于贵国,按魔幻程度来看,我觉得不必指望了。

24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虽然是数一数二的发达国家,但是在对待女性权益问题上,日本可能永远做不到"脱亚入欧"了,一方面性文化泛滥,女性被物化和消费,另一方面女性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女性还是男权的维护者,欲盖弥彰,欲说还休,果真东亚国家都是大男子主义的温床,白人那一套在这里真的不太灵。建议和BBC的《印度的女儿》对比观赏!

2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今天新闻说她胜诉了,又想起这部之前看过的纪录片。那个男人做错了事却在电视节目里调笑,那个中年女人的话充满恶意,那些裹挟过她的舆论……和强奸一样,都伤害了她!

26分钟前
  • Aranjuez
  • 力荐

“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人类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屠杀。佩服伊藤诗织的勇敢!

27分钟前
  • 广末凉茶
  • 力荐

“日本议会时隔110年后首次对强奸法案进行修改 法定最低刑从三年增至五年 男性也可以作为强奸罪的控告方” 如伊藤诗织所说 行动促使改变发生 过程中会面临阻碍 但总好过沉默 更好过认为“现实就是如此 要学着接受 你别无选择”

28分钟前
  • Настя
  • 力荐

这不仅是日本之耻,也是亚洲之耻。

29分钟前
  • Elfin
  • 力荐

更新一下,胜诉了胜诉了!

30分钟前
  • n2
  • 力荐

诗织女士以不屈不挠的斗志,让此次事件从日本社会的B面走到了A面,最终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海啸。个人即政治,每一次为自己呐喊,就是在为千千万万的女性呐喊。

34分钟前
  • 我爱阳光
  • 力荐

一直在想那位站出来指控朱军的女孩,真的勇敢。

36分钟前
  • 熊阿姨
  • 推荐

在日本,2017年之前,强奸的最低刑期甚至短于盗窃,日本百万女性10人的报案率,英国则是它的50倍还多,大多数女性受害人都选择隐忍,伊藤诗织,一个敢于在公众场合揭开伤疤示人的女子,这并不是羞耻的事,她没有做错事,而犯错的人该羞耻才对。尊重别人也是尊重你自己,一滴水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汇集起来就能变成海啸。女性自身的觉醒太重要了,致敬每个可以大声说出me too的女子,你们能改变这个世界。

40分钟前
  • kiki204629
  • 力荐

看现在已有的一些评论真的觉得很可笑,这个片子是在讲什么?你该关注的是什么?有多少人仍身处在地狱中?有多少人仍心安理得的用权力获得利益,并不受法律的束缚?被迫坚强的站出来的人,我们不仅要为她鼓掌,还要站去她身边。#Metoo。这根本不仅是日本的问题,来看看你身边好不好?评论日本个屁

43分钟前
  • 七野
  • 力荐

“你能想到的任何性服务,都能在日本买到。可一旦涉及到约会强奸,或者性侵犯,这些话从不会被舆论提及。”就像某国,整个社会、整个网络都在“卖腐”,可一旦涉及到LGBT群体的权益问题,官方与主流媒体都会选择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很勇敢的日本女孩,单枪匹马对这个不平等的社会发难,承受舆论压力,揭露日本媒体界“朱某军”的丑恶嘴脸,真的了不起

47分钟前
  • 不贰🙈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