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

记录片大陆2015

主演:内详

导演:曾海若

 剧照

第三极 剧照 NO.1第三极 剧照 NO.2第三极 剧照 NO.3第三极 剧照 NO.4第三极 剧照 NO.5第三极 剧照 NO.6第三极 剧照 NO.13第三极 剧照 NO.14第三极 剧照 NO.15第三极 剧照 NO.16第三极 剧照 NO.17第三极 剧照 NO.18第三极 剧照 NO.19第三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1 20:37

详细剧情

  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片《第三极》,每集46分钟,共6集,以近40个故事的体量讲述青藏之美。影片展现了生活在全球海拔最高地区青藏高原上的人类,个体的生存与家族的幸福,人与自然之间的令人惊叹的平衡,以及在这种极端严峻的自然环境中人类生命的坚韧,和由此锻 造出的心灵的善良、智慧和友爱。

 长篇影评

 1 ) 《第三极》:一道藏式“乱炖”

  我对这部央视高调出手的涉藏纪录片很失望。藏区有亘古的自然之美、深厚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崇敬与向往。作为一部致力于展现藏区人文与自然的纪录片,《第三极》不知所云,既没抓住藏区的灵魂,也未触动观者的内心。   在2014年的预告片发布会上,导演曾海若说:“一年多的漫长拍摄过程里,我……总是感受到它(西藏)的日常与熟悉。”然而,获得了高投资的摄制组自然不会割舍宏大场景和秘境传奇。再者,央视出手之涉藏纪录片必是鸿篇巨制,而国务院新闻办的策划又更添了一层政治和国际传播的色彩。   于是,在这层层期盼与重任之下,我看到了一部制作精美(比如它是4K高清)却主线杂乱、叙事浅薄的纪录片。它就像一道“乱炖”——各式或精或糙、可有可无的食材一勺端,估计因为海拔高所以也没怎么炖熟,而“藏区”这一主题如同起锅前加的一块酥油,成了这道菜唯一的卖点,那神圣的六字箴言被悄悄压在了锅底。   论厨艺,我自然是比不了掌勺大师傅,但这并不妨碍食客对菜肴挑剔地评头论足。街边烤串之流我也懒得评,米其林的菜品才值得我们挑剔。正因为认可《第三极》编导之敬业、摄制之艰辛、情怀之广博,我才惋惜它竟有令人失望的水准。 对宗教信仰欲言又止?   离开宗教,藏区便无从谈起。《第三极》讲述的所有藏区故事都试图让观者被藏民的内心世界所感动,却又刻意回避了宗教对藏区精神文化起到的决定性影响。于是,我们看到了桑杰喇嘛在珠峰下独自守护寺庙,看到了次旺和同乡们虔诚自律地转山苦行,看到了藏区牧民对狼崽的怜悯……但看不到他们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当宗教内涵被过滤,故事们就没有了灵魂,只剩下碎片式的猎奇。   在《第三极》的花絮片中,编导谈到了拍摄僧侣制作坛城过程时对宗教内涵的取舍:“我们不去谈更深层次的宗教层面的含义,它(坛城)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的比喻,就像我们拍摄的每一天一样。”对不起,这层宗教含义的窗户纸不捅破,我对坛城就只能一知半解,更无法体会其背后的宗教含义如何影响着藏区的每一天。   坛城沙画浓缩了藏传佛教最核心世界观——僧侣们极尽辛苦之能事用一掬掬细沙捻撒出一个圆满的佛陀世界,仪式结束后,这大千世界又被毫不犹豫地瞬间摧毁。在创造与毁灭的轮回中是永恒的无常——这正是藏文化宽容、慈悲、宁静的根源所在,也是《第三极》中所有藏区故事背后的精神答案。   《第三极》躲不开宗教,但又选择不深入宗教。这也许不仅仅是编剧在技术层面的取舍,还有意识形态的压力。在这个不能把宗教放到主流媒体上讨论的社会里,舍弃“信仰”这一藏区的灵魂,也许是无奈之举。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第三极》播出后,屡屡被媒体引用的一句专家评论是这样说的:“以讲故事的方式,从小切口切入,引人入胜。”可这正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   官方出品的纪录片近年来总担负着政治、文化外宣的责任,创作团队当然也希望制作精良的纪录片能杀入被BBC、National Geography和Discovery等巨头垄断的国际市场。为了让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小切口叙事方式开始流行,甚至被滥用。   《第三极》试图通过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来讲述藏区——230分钟,30多个故事,分成五集正片。事实上,用平均6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一个故事是很难做到叙事清晰、深入浅出的。短故事们蜻蜓点水地涉足了各式博大主题——人与自然、人文情怀、亲情爱情、宗教哲学、文化传承、精神坚守……五彩斑斓,浮光掠影,贪多嚼不烂。   切口是小了,但串起故事的主线也乱了,有那么好几次我都以为是穿越到了《动物世界》或者《舌尖上的中国》呢!五集正片试图给故事们分类,却显得如此勉强无力,我都替导演头疼。例如,为了把《上善之水》一集充实起来,藏香、辩经和坛城被生硬地塞进了“水”这条主线,逻辑是这样的:   藏民次仁多吉用“水”车打木泥制做藏香;藏香主要用于供佛;(话题一转)敏珠林寺的主持当曲丹增是寺内藏香传人;制香是寺内僧侣的课外活动(此处偶遇辩经);众僧在香火缭绕中念经时丹增喇嘛提着桶去山上找沙子;沙子用来制作坛城……一场凌乱的串接过后,浅薄的故事与“水”已相去甚远,更别提“上善”了。   中国故事,不能为了国际而国际。无论我们的纪录片用何种结构叙事,深入关注故事本身才是最大的魅力。 用生命换来的镜头留不留?   “(全球)首次在海拔5000米以上湖泊冰潜拍摄”一直是《第三极》的一个宣传亮点,所以首播前我充满期待。当我在第一集羊群过冰面的故事中看到了短暂的冰潜镜头时,并不以为这就是传说中拿命换来的画面——说实话,那冰下景色无奇,更重要的是这些镜头既没能渲染气氛,也无助于情节的展开。   直到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再未看到冰下画面时,我才讶异到冰潜摄影师的冒险竟是如此可有可无。向着那湖中小岛的丰盛牧草,堆村的羊群冒险穿过冰面,“为了更加立体地表现这个场景”,摄制组使用了冰潜拍摄。然而,冰下的情形无法预料,拍回的镜头“全景就是草……透明度有限”。导演也许应该意识到这样的镜头无法完美服务于情节,但珍贵镜头难自弃,只好草率而突兀地把它们剪进影片了。   《第三极》的总摄影师孙少光曾说:“不炫技,尊重故事才是好的纪录片摄影。”可是,也许身处极端环境、设备高端的摄制组也难免技痒。当炫技和叙事冲突时,抉择不易;当“全球首次”这个名头摆在面前时,抉择更不易。 结语   关于《第三极》,我还有很多想吐槽的地方——它的观点、解说词、剪辑都有硬伤。我原想针对技术细节写更多篇幅,但终究觉得多说无趣。毕竟,连“信仰”这一藏区的灵魂都已经被意识形态淡化了,故事的结构都混乱了,别的问题也都不重要了。《第三极》中的许多硬伤源于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弊病——媒体和艺术在政治和宗教上的审查与自我审查、我们想说国际语言但又尚未摆脱思维定势、我们想被世界承认的欲望……   无论如何,《第三极》仍是目前国内大型纪录片的佼佼者,这里能看到一群纪录片人的坚持和努力。艺术从来就是在寻求突破自我和社会的束缚。在这个并不那么好的文化环境下,艺术家需要自我救赎。 (2015年4月 于北京)

 2 ) 诗意影像下的生命张力

关注微信公众号“雕刻时光CN”,和小编一起记录时间的光影

诗意影像下的生命张力 ——浅析纪录片《第三极》 巍峨俊美的山峰,飘渺纯美的云海,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淳朴人民生活的天堂。它是除南极北极之外的第三极,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依相伴,这里,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巅峰,更是人精神境界的巅峰。 纪录片《第三极》记录下的是生命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是对自然的虔诚信仰。 可以说, 编导用诗意的镜头语言,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也表现出其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对生命的关照和思考。 纪录片的美来自于一种等来的真实,而纪录片《第三极》可以打动观众的原因,也正是这种等来的真实在新闻摄影镜头方式上的完美体现。在第六集《高原相遇》中,观众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摄制组与藏民们的和睦相处。在春节这个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藏民们向摄制组的成员献上哈达,共饮青棵酒。正是这种参与式的拍摄,使影片捕捉到了很多真实感人的画面。牧民用被狼咬伤死的羊的肉喂小狼崽,次旺老人与他的放生羊次仁之间的相依相伴,达娃与她救助了的黑颈鹤在挥手告别时流下的眼泪,措姆与她的双胞胎姐姐旺姆真实的交流场景等等都让观众为之感动。当牧民把被狼咬死的羊喂给了收留的小狼崽时,每个观众都会被牧民这种淳朴的爱所打动,普通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牧民又恨狼吃了他们的羊,又能如此无私的去帮助这些走散的小狼崽,可能答案正如解说词所说的一样,在他们心里,只要是生命,就应该被拯救。这种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淳朴的精神高度,可能是生活在文明发达的城市中的人们都无法企及的。而纪录片的突出之处,也正是对这种纯朴情感的展现,而这些,并不是单单的创作就可以表现出来的,而是编导的等待换来的机遇。正是对生命之间相处的展现让他们心中的精神力量和敬畏之心以一种最真实的状态表现出来,深深的打动着观众。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应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新兴技术给观众带来的视听震撼在片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延时摄影下的云海,高速摄影下的一次次跪拜,高角度俯拍下的壮丽山川,跟拍镜头表现下的一个个生动自然的故事都让影片的艺术表现更加的震撼,更加深入人心。影片的片头编导用精炼的十组镜头,通过延时摄影,将青藏高原壮观的山川美景,绚丽的星空极光,繁华的都市街景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高昂悠扬的女声,仿佛将观众一下子拉进了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世界。编导深入普通藏民的生活,利用平行蒙太奇将每个人的生活有条不紊的讲述出来,看似简单板块化的叙事背后都有着编导的良苦用心。在第一集《生命相伴》中,编导讲述了人与猕猴,人与黑颈鹤,人与狼群,人与雪豹,人与藏獒,人与放生羊六组人与动物的关系,来诠释编导想要表达的生命和生命的和谐相处的理念。从人与动物的相处中折射出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每一次的真心付出与真诚相待,都会换回自然的丰富回馈。而自然,正同那只叫次仁的放生羊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用温和的眼神打量着这个世界,打量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着的人们。在影片中,人们的信仰,是那么的淳朴和纯真,他们相信放生一只放生羊,能化解疾病和厄运,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科学规律可言,而这种信仰的余韵却像一首诗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又久久地回荡在人们的心头,这是生命对自然虔诚的信仰。 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是影片对生命的礼赞,和谐的讴歌。不同于以往记录青藏高原的影片,这不是对这片神秘土地的一次揭秘,而是深入这片热土上人民的灵魂,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所深爱的这片土地。自然朴实的人生观和信仰的奥秘,完美的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主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让人们感受到欲望的消逝及自身心灵的平静,体会大自然造物的伟大,感受万物有灵之美,生命边界的广阔和淳朴纯真情感下那难以企及的人性高度,这或许才是艺术能献给自然的最美的赞歌。

 3 ) 第三极

震撼人心的片段:

第一集里人们在路上碰到小虫子,把它们全部捡起来放在桶里,提着走向草地深处放生;

藏族妈妈捡到一只受伤的黑颈鹤,悉心照料它,看它不开心,天天留意要给它找个伴,后来出于保护它的心理,还是万般不舍地把它送去救助站,临别前怕它吃不惯那里的食物就背了一整袋麦子让它带走,交待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要掺一点沙子让它吃,看着车子远去,她哭了,像在送别自己养育多年的孩子。

还有一个老爷爷在老伴走后养了一只羊,陪伴八年,把羊看作是去世老伴的转世。每天带它去转经,给它打扮得漂漂亮亮,它也默默蓄毛,两年间剪下来的羊毛就能给老人贡献一床上好的羊毛被。

第二集里为了制作佛像的蜂蜜,人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采喜马拉雅山悬崖边的蜂巢,只为了这种蜂蜡制作的佛像皮肤更细腻有光泽;

狼毒草有剧毒,却被智慧的人们用于制作藏纸,这种纸不易被虫蛀,搭配古老的雕版印刷后制出的经书能传承百年,供信徒传阅;

治沙是一项浩大的国家工程,水管经常被沙子堵住,也不妨碍聪慧的人们用小树枝围起一个个小方格,在里面撒下灌木种子防御风沙,在高空鸟瞰,这些方格像是沙地里的一幅画;

用来制作屋顶的阿嘎图不被看做是泥土和石头,被藏民称为大地的精华,制作的时候人们集结在一起唱着歌欢快地锤击地面,甚至要根据年龄分成不同的组分多次敲打锤击,这样的过程要持续七天八夜才能完工,真可谓千锤百炼,经由人们的捶打敲击制成的屋顶有一种超常的黏性,即使支撑屋顶的柱子断裂,屋顶也不会倒塌。

看的过程忍不住一直截图,实在是每一帧都美如画🤩

布宫夜景
第三极腹地
圣湖
喜马拉雅
勤劳的人民辛苦劳作
璀璨星河
御沙卫士
大地方格
治沙人
沙漠里的绿意
打阿嘎

 4 ) 导演阐述

寻找第三极

    什么是第三极?有很标准的答案。青藏高原,它是全球隆起最高的区域,是世界屋脊,因而是南极、北极之后的第三极。还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做更详细的解释,它的冰川,海拔,温度等等方面。
    但是,我们拍摄的不仅仅是标准答案里的第三极,而是关于人,或者说,关于第三极上的生命的故事。
    第三极是世界屋脊。但是很少有人居住在屋顶。有高处就有低处。就像我们在很多高原的山上,从山顶到山脚,可以经历四季,可以经历寒带温带亚热带甚至热带。
    我们称之为“大地的阶梯”。
    于是就有了本片的基本思路。什么样的环境,对应什么样的人。
    于是我们看到了差异很大的人类生存。
    比如从珠峰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我们拍摄到在悬崖的采蜜人。那是夏尔巴人都感到害怕的地方,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固执的人,他就是想采。九个人,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在两江汇流的上方三百米,从全世界最大的蜜蜂嘴里夺吃的,并且很糟糕的是,在还没有采之前,蜜蜂出动了。我们当时请的岩壁摄影师。它距离大概三米左右,被盯了无数个包,当时已经眩晕恶心,但他还是坚持下来。晚上回去在身上拔了一百多根刺。
    这个故事,发生在比较低的海拔,2000米。
    在人类能居住的最高处,5100米,我们拍摄了藏历新年之前,人为了保护羊群,经过漫长冰面的故事。为了表现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状况,我们使用了冰下潜水。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潜水方式。首先是气压,潜水的时候,相当于在0海拔的状况,然而一出水,就直接上到五千。对于人的血压是个极大的挑战。第二,冰厚八十公分,冰潜只有一个小小的窟窿,也就是说,人不能像平时潜水的时候那样,随意起降,必须找到那个洞口,如果找不到,就麻烦了。第三,就是寒冷,零下二十度,再刮风,从水里一出来什么东西都结冰,人是突然面对致命的寒冷和致命的气压。不过,我们的冰潜师总是主动说,再来一次。
    我们开着车希望跑遍每个阶梯,但是跑完十万公里,才意识到,还应该跑一百万公里,或者更长。
    在漫长的旅途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草原,这是藏族文化的基础,也是最有生命合作精神的地方。在各种各样复杂的气候环境中,与其它生命合作,是第三极的一个特征。这种合作,是充满欢乐的,我们称之为“生命的共舞”。
我们拍摄了两个小孩与赛马之间的故事,哥哥和弟弟都热爱赛马,他们家有一匹十二岁的老马,是一匹很传奇的马。在草原上,赛马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骑手大都是七八岁的小孩,但是亲兄弟之间,只能有一个去参加。有人哭,有人笑,但是成长就这么自然发生了。小孩骑着老马去比赛。这是一个有点儿残酷,但温情的故事。
我们拍摄人与羊的故事,藏獒的故事,牦牛的故事,藏羚羊的故事,小狼崽的故事,黑颈鹤的故事等等。我们想说的是,人与动物之间,不是简单的给予或者获取,是一种相互依存,激发,并且深入到信仰层面。我们称之为“共舞”。
    还有几个主题,例如“土地的吟唱”,“轮回的水声”,“森林的密语”,都是在讲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
    但这一切,只是表面的现象。很多人去西藏,是要去体验神奇,神秘,甚至神话里的东西。
    说实话,我们也偶然能见到。但是漫长的一年的拍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度过的。
    我想,如果去猎奇,我一定会陷入到一个虚假的幻影中。就像每次拿书本里的那点知识去跟农牧民们核对,他们总是憨厚一笑,说,没听说过。
    我有时候会很小心地对别人说,我在西藏一年,看到的最多的,不是神奇,是熟悉。
    对,恰恰是熟悉。是一种魂牵梦绕但又在醒来时滑落的东西。
    那是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东西。
    善良,热情,微笑。忠贞,但不矫揉造作,幽默而不低级趣味,胃口好但不挥霍浪费,爱孩子却不过分强求,为家人赚钱但不会常年在外打工。
    我每次去藏族人家里,他们都不停地说,喝口酥油茶,好喝的很,喝了就踏实了,一天有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产品一定要多样,欲望一定要得到无限的满足。但是在那里,一杯酥油茶可以喝一辈子,而且永远会从中得到满足。
    每当这种时刻,我的心很像站在高山之巅的感觉,轻盈,宽广,目光也因而可以长远。
    我想,何必纠缠于一座山是否最高,一条河是否最大,为什么不去关心你的心是否最善良,最平静,最纯洁无暇。
    这就是我们最后找到的“第三极”。

 5 ) 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这里是世界的第三极。

壮丽巍峨的雪山、大气磅礴的云海、清澈圣洁的湖水、一望无际的草甸……高原的美景赏心悦目,让人叹为观止、如痴如醉。

但真正打动我的,是高原的人民,是人与人和气融洽、人与动物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一个女人,收容了一只断腿的鹤。临别之际,她流泪了,担心它吃不惯救助站的食物,拿出一百斤小麦为它送行,还不忘叮嘱,“喂它时记得掺点土”。

一户牧民,家中的羊刚被狼咬死了许多只,但在外出之时,看到一窝狼崽被冻得奄奄一息,却还是毫不犹豫救了下来,带回家里,用被它们同类咬死的羊喂养它们。“只要是生命,就应该被拯救。”

一位藏民,前往参拜被誉为“神山之王”、“世界的中心”的冈仁波齐。他选择用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磕长头进行朝拜,绕着海拔近6700米的神山,三步一拜,朝行夕止,用整整一个月,完成了自己的朝圣之路。“他的表情不见悲喜,只有平和,平和得就像是西藏的天空,一尘不染。”

一座寺庙,数十位僧人用各色的彩沙,精心建造坛城,那是佛的居所、佛的城市、佛的宇宙。耗费多时,终于造出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市。然而,萨嘎达瓦节当天,坛城在一分钟之内被摧毁,不断变换、消失,沙子变回了沙子,又一个轮回,一切归于尘土。“可以辛苦地拿起,也可以轻松地放下。一次次被抹去,因而一次次建立。”

这里是世界的第三极,这里有世代居住在此的可爱的人们。他们心中有佛,所以所见皆佛。

 6 ) 和谐,又过于和谐

看完第一集,给的是五星;看完全集,想想给到四星。

这样纪录片是值得让人感动的,无论是从风光还是人文,导演用纪录片的方式展现了另一个不同于水泥城市的世界,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导演的记录方向过于单一了,总是在单纯、美好、善良、和谐这个路径。这些美好自然是存在的,而且是广泛的。

但是少了冲突,使得纪录片过于平淡和乏味了一些。按这部片子的主旨来看,是记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故事的剪辑,都过于和谐了一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狼吃了牧民的羊、牧民拿着被咬死的羊喂狼崽,这样的冲突才显得真实,才真正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整体而言,四星可看。

 短评

看一集很惊艳,看多了就俗了。许巍的歌不错。

5分钟前
  • 牛三牛
  • 推荐

我就停在那里,跋山涉水后等待。。不是我们没有信仰,只是我们不够虔诚。

7分钟前
  • 扭曲的红色光锥
  • 力荐

我觉得拍的很不错,生活在牧区我很明白,这些拍出来的就是这边有的,就是有人这么生活,就是有人不在乎物质生活,就是穷的一逼,就是美的一逼,这些不是一个布景duang!duang!就出来的,你拼命赚钱奔波追求物质生活的人就只有心里羡慕的份儿,展现特色并不觉得有什么错,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喷的。

8分钟前
  • tarbatsomo
  • 力荐

非常壮观

11分钟前
  • WZM
  • 力荐

看着看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才发现去过一次之后,这个地方就会在你心里生根(尽管在那儿时候一直喊条件太差了)。第三极的魅力,西藏给人的震撼,不仅来自气势磅礴的山山水水,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对坚韧的生命的敬仰。

14分钟前
  • Le Papillon
  • 力荐

一部纪录片不是你用几K极清或者请S.E.N.S做配乐水平就提升了,除了西藏,这部纪录片完全没惊喜,所以我的星星都给佳岁和次仁,对了对了,还有我家教主,好吧,看完加一颗星星,感谢辛苦拍摄的那些人,从今以后要善良,不要刻薄,攒人品+1

18分钟前
  • Lotus
  • 推荐

拍的很好啊,感觉好辛苦那里确实很美

19分钟前
  • seagullwill
  • 力荐

太好看了太好看了!担忧鹤远行的落泪、接回藏獒的烫鼻灰、吃着同一只羊肉的叫人生恨的狼群和被救起的狼崽、寻找一根鹰骨的父亲、人群欢声歌舞齐齐把石子敲打成光滑平地的打阿嘎、手牵手嘀咕拍摄奇怪又辛苦的双胞胎老人、牵着放生羊转经的老者,因为自己的健康召集全家来为这只羊的未来开家庭会议、一粒粒沙建起的坛城再顷刻灰飞烟灭回到原初、狼毒花根制纸、赛马、取蜜、制香、制药、一切都太好了…起初还在想假如这样的人这样的拍摄如果是策划在先的话就减分了,结果最后一集的相遇都给了答案。竟然看到执行制片和音乐监制上写着胡妈个,哦像收到了礼物…一个妙现象:《贡嘎》把红写进旁白反复强调,弹幕在厌烦,但这部全程平淡叙述,却有弹幕主动提到:汉人强大及支持令他们安居如此。别的不说,我曾在林芝得知每户每养一头藏香猪zf每年会补助5k。

22分钟前
  • 小年左
  • 力荐

其中很多镜头看到泪目,也许那群善良的良民才是人类最高的文明。

24分钟前
  • 派老湿
  • 力荐

坛城最震撼,每次听许巍片尾曲,整个人好像入定一般。

26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只有善念是最好的陪伴,有了善念,才不会感到困惑与烦恼。”这片洗涤灵魂的净土始终是你我欲望清单里的排头兵,而这片土地的人和其他生命,同样让人着迷。

27分钟前
  • Hachiko
  • 推荐

说山说水说自然,其实还是说人,人在自然中的各种生存以及情感,这就是人文,自然令人惊奇,而人文令人感动

30分钟前
  • 小幺
  • 力荐

在拉萨呆了三年,对藏区的其他地方不甚了解,这个纪录片像是补课,每一集都有动人的点,没有刻意为之的偏冷内容,讲的都是真东西。叙事,摄影配乐都是高水准,配合4k制作的外景选择太棒,难得有这么高质量的国产纪录片,而且干干净净不带政治因素

35分钟前
  • 三炮
  • 力荐

很不错的涉藏纪录片,拍摄手法、节奏、故事性都控制得很好!中国的纪录片拍得越来越好了。冰川、雪山、草原、荒野,人文,好想念那片天空和土地,无可否认,影视人类学真的很吸引!

38分钟前
  • siuhan
  • 力荐

我是看了第三极的书,里边图片很美,西藏的天空很蓝,哪儿是永远的朝圣之地,只要心怀敬畏之心,在哪里就是天堂。希望以后有机会去西藏。

41分钟前
  • 孔雀鱼
  • 推荐

生命之伴,万物的共生;一方热土,馈赠的致意;高原之歌,心灵的传承;上善若水,一沙一坛城;大山儿女,菩萨行世间;高原相遇,因缘和合生。空气充满了信仰的味道,生命活成了诗歌的模样。

44分钟前
  • 希声
  • 力荐

很美,因为青藏高原本身就有与生俱来的美。作为地质学者看到的不仅是自然,可能还是经历数亿年的地层所诉说的故事。纪录片的配乐和某些镜头很棒,然而对于人文和自然的表现却没能让人满意,拍摄手法和人物刻画没有做到极致甚至有点没诚意。好的作品应该对得起制作团队的付出和设备、人和自然的美。

49分钟前
  • 食野之苹
  • 推荐

太多的记忆点:八十岁的双胞胎姐妹、喇嘛庙修行的年轻僧侣、牵羊转经的老人、草根造纸、鹰骨做笛、牛皮制船、崖壁摘蜂巢、赶羊过冰面、沙粒造坛城、收养狼仔、千里求獒、卖萌的旱獭、打瞌睡的猴子,还有甜茶馆、开耕节、磕长头、泡温泉、打阿嘎、转山、赛马、说唱、藏药、藏香、唐卡……感谢摄制组!

53分钟前
  • 颤颤桑
  • 力荐

人与动物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令人动容那匹被放生的只认主人和融入人群中的羊;那几只被遗忘却又被救起的昨夜还袭击羊群的狼的幼崽;年事已高的两姐妹絮絮叨叨平静地在聊着拍摄和修行悟道;西藏永远有不同的风景,关键你用什么心眼去看。

54分钟前
  • Alto
  • 力荐

已经死去很久了。但从今天下午开始,坐在黑暗的房间里,只望着电脑这一方小小发光的屏幕,有许多个瞬间,就像是神明给我的棺材突然开了个缝,一个死魂灵通过这个缝,看见了生的世界。已经不相信万物生灵很久了,已经失去感动和眼泪很久了,可是看到第六集的时候彻底哭了。我也好想鲜活的,用力的,燃烧的,活一场啊。

55分钟前
  • 我的卡夫卡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