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

剧情片台湾2015

主演:庄凯勋,安乙荞,潘慧如,周咏轩,张国栋,吴佳珊

导演:廖士涵

播放地址

 剧照

回家路上 剧照 NO.1回家路上 剧照 NO.2回家路上 剧照 NO.3回家路上 剧照 NO.4回家路上 剧照 NO.5回家路上 剧照 NO.6回家路上 剧照 NO.13回家路上 剧照 NO.14回家路上 剧照 NO.15回家路上 剧照 NO.16回家路上 剧照 NO.17回家路上 剧照 NO.18回家路上 剧照 NO.19回家路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8

详细剧情

  十六岁的小风(麦子饰演),拒绝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甚至不跟爸爸阿民(庄凯勋饰演)讲话,这一天,她突然失踪了!  与小风相依为命的阿民着急的到处找寻她,直至接到警察电话,才发现她竟然为了见网友,翘家到台北去了。  阿民气急败坏连夜从台南杀到台北找到小风,没想到她竟又趁他睡着跑走。  原来小风还是去见了网友,可是当小风看见每夜跟她谈心的网友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讶异的她不能接受,转身就跑,这时候阿民赶到,以为老人诈骗小风来台北,正想动手揍他时,他却突然昏厥倒下,送医急救,难以脱责的小风和阿民,只好找出老人的家人。

 长篇影评

 1 ) 《爱.回家》外婆无言的爱

  

    正如电影结束时屏幕上打出的字,献给所有的外婆!还可以再加上一句话,献给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

    有关冷暖温情的韩国生活片总能在我心底留下有形有状的印迹,看过要回味,回味时又会沉浸其中。我一直是电影画面里生活细节的忠实粉丝,不仅在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连瓶瓶罐罐儿的小道具都能激起我心底无限遐想。尤其在无法张扬青春,设法要隐藏鱼尾纹的当下回首。

    像《爱.回家》这样的生活艺术片,在日韩电影界已作为颂扬民族文化的一股通俗叙事风存在于主流或非主流的映画环境中,其性格忽略票房的压力,无视电影语言的实验目的,也不在乎得奖与否,单纯为叙述清楚电影人的思想,映照观看者的记忆而作。也有着孜孜不倦探索并继承其风格的影视人,充满热情地不断呈现着一部部只为记录努力生活的人们的影视作品。

    韩国女导演李廷香应属这类影视人,从银幕长篇处女作《爱情倒后镜》到《爱.回家》,再到今年将要上映的《今天》,作品并不太多,但从她选材与拍摄角度都可明显感受到她迷恋生活寄情于普通人的执导风格。又稍区别于凛冽残酷的电影新浪潮,无论温暖,还是冰冷,力求客观贴近现实的原则决定了她的电影画面多了更多自然随和的韵味。

    可以说,电影《爱.回家》传达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亲情,其实也不够确切,就像总结一段生活,很难说它是成长中一堂教育课,还是记忆库里刻录下的甜蜜,总归包含着各色各异的酸甜苦辣。

    就像坐上火车,再换成公共汽车,最后盘绕一圈圈的山路,与妈妈一同走向外婆家的记忆。那回外婆家的路,被踩进去的是妈妈感受到安全的甜蜜,又一定是妈妈被生活折腰需疗伤的复杂心情。而在妈妈露头现尾的短少镜头中,不考虑外婆与外孙之间的故事,完全展现了韩国同样存在的社会问题,十七岁离家,成家又离婚,饱尝单身妈妈的艰难,又失业无力带孩子,甚至连给老母亲买双鞋子的能力都没有。看到这些,无法不长吁短叹。

    幸好这些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可是在罗列外婆无私亲情的点滴故事中,时刻刺激眼球的依然是“贫穷”与“老无所依的悲戚”。当然,我是放大了故事的灰色色彩。若放松心情体会祖孙两代人的温情,这部电影又调转车头,驶向了充满幽默与平凡的快乐生活。

    有些细节简直像住在我童年回忆中的秘密,长了翅膀,飞进了编导李廷香敏感的耳朵里,又从她的笔下生花,成形。我倒没有相宇那么调皮任性,相反还很会察言观色对大人拍马屁。但一样视奶奶、外婆为敌人,若爱唠叨,就多加一分讨厌;视爷爷、外公为银行,不给钱买冰棒,就往酒瓶子里灌水。总总矛盾与斗争,却从未做过输家,欺负他们的招数也在不断成熟。而在入学,或不得不离开他们的时候,心存无限依恋。像相宇留给外婆的那两张贺卡所诉说的稚嫩亲情,外婆要捎信来,记住“我生病了!”“我想你!”这几个字。因为要离别,把生命中最脆弱的两份情“爱”与“死亡”,放进了刚刚滋生的牵挂中,生动地演绎了出来。

    其他的细节,如小相宇帮外婆认针穿线;相宇上厕所,外婆在旁等他免害怕;外婆帮他剪发,到底惹他不痛快(小时剪发,很少能让孩子满意高兴的);偷外婆的发簪,想换钱买电池;外婆炖整鸡,蘸盐吃法等等,太多让人一眼便能认出回忆之路的画面。虽然平淡,不说出来,却有一种未完全分享快乐的遗憾。

    而在电影开头至结尾的平凡生活中,相宇令人讨厌的行为举止,非但没有削弱角色的魅力,反而突破了一些做作粉饰的“和谐”刻画方式。无论生活多么困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论调同样影响着韩国的家庭。相宇的妈妈为生活奔波,没有精力教育孩子,但她却要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要求。电子游戏机、旱冰鞋、匹萨汉堡等等对照着孩子粗鲁自私的行为,最为深刻的表现在相宇常挂嘴上的脏脏的口头禅,从不对外婆与妈妈用敬语的无教养状,整个拍摄风格传递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毫无疑问,外婆的形象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在本片拍摄地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婆婆金艺芬,在自家院子里被导演发现时,她不过是位正安享晚年的普通老人,据说老人一辈子只看过一部电影,便是自己演绎的《爱.回家》。对于她真实生动的演绎只能归功于岁月留在老婆婆人生路上的痕迹。而剧中,外婆聋哑却肩负大爱无言的文化精魂,恰也是岁月流逝的背影中,留在韩国人心中越来越珍视的瑰宝。

    2002年,“韩国国民弟弟”俞承浩在拍摄《爱.回家》时八九岁,岁月如梭,一晃已成美少年,且在2010年被韩国影迷推举为最有潜力的明星。话说凭借《爱.回家》闯荡出平坦星路,亦无异议。当年电影无意一鸣惊人,结果票房口碑皆大欢喜。除了剧本感动观众,导演拍摄风格得到认同,老婆婆与小俞承浩的精彩表演绝对是大功臣。或许记不清太多的故事剧情,却很难忘记聋哑的外婆与调皮捣蛋的小相宇。


 2 ) 感動人心的祖母

九十分鐘的戲內對白不夠百句,場景亦只得數個地方,但沒有冷場。

鄉間的婆婆已老得不能說話,但仍然費盡心思來討好她的城市小霸王孫兒。這位城市小霸王真是頑皮,對著七十多歲的婆婆也要作弄,但婆婆還是百般遷就,深愛著他。

《愛.回家》的節奏比較慢,但又不會另人覺得沉悶,看完後還令人有「唔夠喉」的感覺。全片只得八十多分鐘,如果導演能在片末加多點筆墨、詳細點來說離別那幕會更好。

這片導演李廷香是韓國少有的女性導演,她的第一部片是《愛情倒後鏡》,愛看韓片的朋友相信已看過了,而《愛.回家》是她的第二部電影。《愛.回家》在韓國非常受歡迎,更在韓國大鐘獎連奪數個大獎和被譽為韓國一百大經典的第二位,票房到現時仍是2002年之冠。

而這片最令多人談論的地方,亦是導演最厲害的地方,便是婆婆這個角色在戲內一句對白也沒有,但仍然能令觀眾印象深刻,尤其是她用手在胸前打圈那個動作。筆者在網上看見不少戲迷在談論這個動作的意思,有人說是「對不起」的意思,但筆者反而覺得應該是「我愛你」或「我想念你」的意思,你又有何看法呢?

http://www.yiklung.net/blog/archives/2002/10/15/66/

 3 ) 我自己亲手写的影评

按语:很久没有被感动了,有一部电影,我看过后真的被感动了,一部很朴实的电影,但又很容易让人动容的电影,也是一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和儿童该看的电影。这就是《爱*回家》。

         我想念你

(……)
你好!今天我参加了本学期的第一门课的考试——影视艺术欣赏。考试内容就是看完电影《爱*回家》,后写影评。我哭着看完了电影。
下课了,同学打开了灯,刺痛了眼睛,其实是哭痛了眼睛,我掩住眼睛,走出教室,到角落里大哭一场。返回教室,开始给你写信。
之所以不写收信人,因为我也不知道把信写给谁,究竟是写给你,还是写给外婆。外婆不识字,突然把这样的一封信寄给她老人家,由小姨念出来,肯定会变味的。
老师太不该放映这样煽情的作品来做为考试内容,我不去“百度”和“GOOGLE”别人的影评。而这学期讲述的色彩,节奏,亮度,声响,音乐,对白等专业内容都统统让开,全不在我的影评范围,因为。在整个放映过程中,我完全忘记了课程和考试。我只知道我在哭,在不停的哭。
第一感觉就是,今年我要回外婆家过年,不和父母一起过年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她在乎的不是等到我功成名就后去孝敬她,普天下的父辈,祖辈,需要的是我们的爱*回家。
影片中的哑,聋,驼背的的外婆和外孙相差70岁,我和外婆相差近60岁,。当然我没有小男孩儿那样调皮和霸王,因为,当我送过去的时候还不到两岁,现在设想,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照顾一个不足两岁的孩子和一个一直生病的外公是什么概念。
小男孩儿成佑其实和我很相像,我家在县城,当然有电视和电灯用,外婆家在乡下,用的还是自制的煤油灯。当然,由于家教甚严,我不可能放肆的跟成佑一样做个霸王,感受生活境况的落差,都化为抠枕边墙纸的动力,或是用指头一次次“不小心”戳得到处是洞洞。
里面有几段是让人心颤的,另我咬住手背才没有哭出声音的几段。
(一)穿针
成佑由不耐烦至最后深夜将线团上所有的针穿满线,长长的线穿不尽期间的爱。外婆的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不清的,虽然换了N个眼镜,但还是无济于事,我也曾和成佑一样,不耐烦的去帮外婆穿针,因着自己的眼睛好,体味不到穿针的困难,也因着嫌麻烦,同样把针线穿的长长的,,以至于超过了我的身高,虽然我也知道这样使用级易打结。
(二)新鞋和旧鞋
乡下商店里的鞋子自然没有汉城里的漂亮。但汉城准备的鞋子赶不上孩子日渐增大的脚掌。不合脚的鞋和路是永远都有的。于我,从每年的夏天到冬天都住在外婆家,我就年复一年的穿着外婆亲手做的鞋子,至今在我大学寝室里的床下还有外婆亲手做的棉拖鞋,能够有一双81岁的外婆亲手做的鞋子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三)思念
成佑终于体味到婆婆的爱了。当意识到自己要返回汉城时,他教会了不会说话的的婆婆识字和写字。“我病了”,“我想念你”《爱*回家》在此处升华,成佑用涂鸦的图片表述他的爱和思念。尽管婆婆最后还是孤独的生活在乡下,她收到了孙孙的信:我想念你。
   大脑一片空白,我很想现在回家,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许世界就是这样,我们长大了,我们得到了青春,但我们同时也在失去着他们,令人痛心的规律。
还是头痛,我只清晰的感觉到,我想念你。

 4 ) 外婆

我忘记什么时候了,曾经看到有一个活动,叫做“活下去的十个理由”,我特别清楚的记得易在上面写了点什么,那时候她还是个雌雄未辨的怪小孩。我记得她说,要给奶奶买花雨伞,要为奶奶学很多种语言,用世界各地的话叫她奶奶。

我看了这些有说不出的感觉,那时候我觉得她在很细致的感受一些东西。

嗯,后来我们之间的事你也许也知道了。


以上是题外话,只说明我写这篇东西的一个原因。


每个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从来都不是孤立无援的,若说这有力支撑,是父母,是兄弟姐妹,当然,还有我们的外婆。

我说,所有亲属当中,我最爱我的外婆,比父母还要爱。
我一直有愧于不善表达自己的感情,我甚至不明白我对外婆的爱从何而来。
我偷偷觉得,这是200%的母爱。

每个人可能遇到不同性格的母亲,有急躁有温婉有善解人意,可能偶尔让你暴躁让你无法理解让你大发雷霆,外婆却是那个永远会等在村口树下张望你的人,是会在过年的时候费尽心思做一桌好菜的人,是会把自己的积蓄偷偷塞给你用作零花钱的人。
不同的家庭在这一刻得到了共鸣。

我的外公,很多年以前就去世了。
现在,外婆身体健康是我的心愿。

我时刻在懊悔自己的不善表达,会埋怨自己在外婆面前过于愚笨,我不会说贴心的话,不会做好吃的饭菜,没有能力赚大把的钱。我会做的,只是在外婆无聊时陪她说话,在她空闲时陪她搓麻推牌九。

我真是一个木讷的人。
但是我爱你,外婆。

 5 ) 外婆佝偻的身影看得人好想哭

又重温了这部电影,依然感动地泪流满面。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年纪大了不能说话的外婆,一个暑假寄养在乡村外婆家的城市小男孩,各种温馨的,催泪的调皮捣蛋的场景,让我对这部电影印象很深。

电影中有一段是小孩子要吃零食,要吃肯德基,可是乡下根本没有肯德基,外婆不知道小孩子笔划的肯德基是不是自己印象中的土鸡,就下山到城镇上为外孙子买鸡,回来的时候大雨倾盆,外婆连雨具都没有,佝偻着腰一手提着鸡,一手扶着石头上山。外孙看到外婆做出来的根本不是市场上卖的肯德基的炸鸡,而是水煮的土鸡就开始闹起来了:“我说的是肯德基,不是这个鸡,我要吃肯德基,肯德基!”说着还把碗扔到了地上,背过身去和外婆怄气。外婆口不能言,想比划些什么又忍住了,目光看着外孙的后脑勺,眼神里藏了些困窘,愧疚,无奈以及不知所措。

当时在想这小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外婆这么大年纪了,下山一趟都很不容易,更何况为了外孙想吃一顿鸡,不知花掉了她多少积蓄。可是,我们小时候又何尝没干过这些伤害老人的事情,嫌弃老人做饭不好吃,做事慢吞吞,同她说话总是讲不清楚,我们也曾埋怨过。这一幕,特别的有共鸣,小孩子无意间说出的话是最伤人的。

外孙在外婆那里只度过了一个暑假,后来小孩子懂得了老人的心意,慢慢迁就,慢慢适应,有个场景非常感动,老人眼神不好,不能很快穿针引线,外孙就在旁边默默给外婆递穿好线的针,这个场景非常和睦。

分别的时候,外孙教会外婆几行字,说:“外婆你不会打电话,要是你想我,就给我写信。我看到信就会过来看你。”外婆点点头一个人缓缓地,沉默地走向一个人的回家之路,背影十分令人想哭。

这是一部好电影,里面外婆的扮演者全程一句话都没有,可是眼神表达了太多内容,非常有戏。我看到了天底下的外婆对于外孙的关心,疼爱与包容。

我也想起我的外婆了。

 6 ) 浸满惋惜与追忆的时代悲歌

一片澄澈的天空辉映着麦浪起伏的旷野,一辆机车带着车后一群嬉闹的孩子划破麦田上的宁静,慢慢把视线带向阴沟里那腐烂的尸体......导演奉俊昊用一抹柔和的暖色把观众引向一个惊悚而恐怖的连环杀人案件,用阴沉昏暗的影像追踪着那隐藏在黑暗中的凶手,然后含着惋惜与追忆的情感再次回到那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为那一去不复返的时代奏罢悲歌后,阖上封面。《杀人回忆》是韩国导演奉俊昊2003年的作品,它取材于1986~1991年真实发生在韩国的系列奸杀案,在导演调动了丰富的摄影元素后,仿佛幻化为那一个时代的万华镜,极具象征和讽刺意味地折射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困顿与迷茫,并蕴藉着韩国电影独特的情感特质。奉俊昊在片中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对底层人物的关切与同情,也呈现了其他许多在他日后电影中常见的元素,如《母亲》中悬疑故事的构架和出乎意料的结局,或是《汉江怪物》里那惹人怜爱却惨死怪物腹中的小女孩,又或是《雪国列车》里包裹在反乌托邦外壳下的政治讽刺,都被鲜明地打上奉俊昊个人的印记。他独特的影像魅力,在《杀人回忆》扣人心弦的故事中拥有了完美的诠释:(一)纵览全局的深焦镜头 深焦镜头在呈现影片中重要的母题“混乱”时起到绝佳效果。在影片里有一个经典的长镜头,它以一个跟镜头紧随宋康昊饰演的朴警官身后,来到了一片混乱的案发现场,路边有无所事事的观望的人群,田野里有四处忙碌的警官,同时又有驶过的拖拉机破坏着案发现场的脚印,丰富的场面调度和机位变动完整地呈现了小镇的办案环境。深焦镜头在其中的运用极其关键,它让观众大景深中很难确定具体的观察点,从而自然而生一种迷茫和混乱的感觉,而这正是导演所要蕴藉的。为了表现相同的主题,在警局中的影像也多用深焦镜头,如影片6:00左右朴警官在询问一个嫌疑人时,深焦镜头里的警局是一片忙碌与混乱的景象,有人争吵、有人走动、有人查阅资料,喧嚣与吵闹溢满影像,之后导演巧妙地运用叠化,滤去所有人忙碌的身影,只剩下朴警官一人仰着头茫然地睡去,于表意则更深一层。(二)深邃辽阔的远景 影片里那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烘托出了一种与整部片子阴沉气息不同的宁谧和温暖,仿佛一抹轻柔的阳光缓缓渗入历史深处的阴影里,把我们带向那遥远的黑色时代。远景是表达孤独与疏远时最恰当的景别,影片中其他几处远景的运用也很具电影美学,如金相庆饰演的苏探员从汉城来到这个杀人事件频发的小镇时,从浓雾笼罩的纵深画面里缓缓出现,画面右边歪斜着十字架模样的稻草人。这个远景镜头营造了阴森的氛围,与整个案情扑朔迷离的进程相照应。稻草人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物象,它歪倒在发现尸体的路边,见证过真正的凶手却静默不动,而所有着急忙碌寻找凶手的警员们最后只能接受一无所获的结局。另一处是在苏探员因为广播稿的线索而奔走于广播站与垃圾场时,出现的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远景镜头:在构图上,画面的2/3被堆积成山的用塑料袋包裹的垃圾占据,左上角的烟囱里涌出浓浓的黑烟,苏探员在画面的右上方孤独地伫立着,昏沉的光线刻画出他的迷茫和困惑,卑微感油然而生。奉俊昊能把握住景别和构图蕴含的情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三)错落有致的特写 与远景镜头极端相对的是特写。特写镜头多出现在审问时以营造紧张窒息的氛围,在快节奏的剪辑里更显动作性,也因低调灯光衬托出的昏暗画面而更加扑朔迷离。经常出现的朴警官的特写也常是困惑和不解,特写的运用在影片结尾处的定格画面中达到极致。在这个镜头里,朴警官先是疑惑地低头,然后直接突破“第四堵墙”与观众对视,画面定格于他凝聚所有情感的眼神里,整部影片戛然而止,把所有痛苦、迷茫、无助、卑微的情愫全部升华为对那个黑暗时代的惋惜与追忆。在电影艺术的三大特色“蒙太奇、特写和变化的方位”中,特写是消除观众与演员的芥蒂而直接感受其情感的最好方式,一个好的导演能运用特写捕捉到很多细微的情感流动,也能为气氛的烘托或节奏的酝酿增色很多,越急促紧张的影片里近景和特写就越多。《杀人回忆》的特写镜头契合影片节奏,增强了戏剧性效果。(四)阴沉黑暗的色彩 影片的叙事极具黑色电影的惊悚、悬疑的氛围,它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卫芬奇的《七宗罪》和《十二宫》,也证明奉俊昊成熟的导演技巧。在影片中有一段凶手作案的完整影像,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黑夜,女子撑着伞走在工厂外的小径上,交错的光影不断掠过随风摇曳的麦田,快节奏的音乐和女子惊恐的表情让气氛紧张到极点,导演利用光线、运动和剪辑再现了隐藏在漆黑中的杀人者的恐怖,在倾洒的雨和呼啸的风里一个年轻女子的生命再次消陨。整部影片就仿佛柔焦镜头里的一个闪电偶尔撕裂天空的雨夜,在某一瞬间的光亮之后再次归于黑暗。审问厅里的黑暗氛围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审问时只能看到演员脸上的面光,这种低调的摄影风格却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观众渴望得到真相的观影心理。朴警官的助手,好用武力的勇古在无法承受嫌疑人的傲慢大打出手时,伴随着灯砸碎的声音,审讯厅里变成一片漆黑,这不仅讽刺了警厅的作风,也暗示了勇古接下来被截肢的悲剧命运。冷色调的影像在片中占主导地位。《杀人回忆》的影像魅力也体现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如片中反复出现的“火车”物象。当朴警官在苇草里寻找线索的时候,火车第一次从他身后飞驰而过,为之后的情节埋下伏笔:曾被怀疑是嫌疑人的傻子光昊之后葬身于火车呼啸的车轮下,案件中唯一的人证因此消弭在四溅的血花里;苏探员在对他认定是凶手的第三个嫌疑人拳脚相加时,也是在火车的隧道边,在火车依然飞驰而逝之后,被证明无罪的嫌疑人安然离去,仅剩苏探员黯然神伤。“火车”元素在情感上有一种消逝与远离的意味,于全片的基调而言更是如此。另一个反复出现的细节是广播和报纸之类的传播媒体。在广播里经常响起防空警报,在表面上是对民众的关心,可在广播的声音穿透不到的地方,不为人知的杀戮与罪恶仍在继续,一次次因为镇压暴动而调走的军队也让躲在阴影里的凶杀者肆意残忍地继续迫害生命。导演敏锐的目光渗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学校、警局、化工厂、广播站等,让影像全面的触碰时代。从故事的角度看,开放式的结局、人物的转变以及蕴含其中的小人物的悲哀也都各具特色:开放式结局。如文中所提到的,影片结束于朴警官困惑的特写里,留给观众永恒的谜,按导演奉俊昊所说,这部影片本身就没有想确切指明凶手,影片中不同时段出现的凶手掠影也都是由不同人扮演。连环凶杀案最终的答案,也许是那第三个嫌疑人,也许是不同人接连作案,或者如我更相信的,那整个黑色的时代引发了悲剧。人物的转变。汉城来的苏警官,在目睹女中学的惨死后痛苦地完成了人格的转变,用曾经被他排斥的暴力对嫌疑人大打出手。这让人想起韩国电影《追击者》的结尾,男主角与一度逍遥法外的杀人凶手激烈地搏斗,用血腥与暴力对罪恶进行最原始的制裁,也对那些惨死的生命完成最后的救赎。暴力作为一种强烈的视觉元素,能让观众积蓄已久的情感随着演员的打斗淋漓地宣泄。苏警官愤怒地挥拳,可那嫌疑人却被证明无罪,影片最后的希望也随着苏警官的转变慢慢消湮了。小人物的悲哀。片中三个嫌疑人:第一个是被人欺负、疏远和鄙夷的智障儿光昊,悲惨地死在火车车轮下;第二个是家庭压力巨大,在生活的夹缝中为了寻求解脱的痛苦中年男人。第三个年轻的嫌疑人符合作案的条件,导演调动观众情绪使人主观相信他就是凶手,却又因线索缺失和决定性的DNA鉴定书而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看着他慢慢离去,两个绝望的警官也成了被边缘化的小人物,彷徨在那迷惘的雨滴里。再次想起那飘满白云的天空下金色的旷野,影片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结束。“犯人喜欢重新回到犯案的地点,因为他们想在那里回忆作案的经历”,随着奉俊昊的镜头,我们回到了那个黑色的时代,虽然杀手的身影依然隐藏在黑暗里,但奉俊昊能让他从影像里缓缓升起,俘获我们心灵所有的惋惜与追忆。岩代太郎谱写的主题曲《Recollection of Homicide》响起,把惋惜与追忆的情愫烘托到极致,拂动着悲伤的风,游弋在那无垠的麦田里。

 短评

希望中国尽早拍出此类片子,并在末尾打上:献给天下所有婆婆

6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献给每位做外婆的人。 :)

9分钟前
  • Sweetkiller
  • 推荐

炖鸡那我真想把那崽子炖了

10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外婆家,下雨时候的天井,墙头上的宝石花,埋在粥里的面团,傍晚时呱呱叫着回家的鸭子,干涸的水渠,只收得到一个频道的电视机,夜晚慢慢摇着的蒲扇……外婆越来越弯的腰,外公越来越严重的耳背,癌症去世的小外公,远走高飞,远走高飞,一年只能见上这么一次半次的,外婆家。

1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最喜欢的韩国片。有事才想起,这是很多为人子女者的通病,但父母却一直是我们最后的避难所。大爱无言,大音息声。回家的路怎么都不会太远。珍惜~

16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知道那种自己都很痛的感觉吗?比身体上的疼痛更加彻骨的感觉……

19分钟前
  • 珍珠大爷
  • 力荐

上车 送相宇上车的时候 我哭了……

24分钟前
  • 焉师傅
  • 力荐

高难度拍摄。

25分钟前
  • 飞年
  • 推荐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和我所经历的很相像,所以,看着电影就觉得是往事在重放。有很多小孩不懂事的情节,看得实在是揪心,心中竟有说不出的愧疚之心,可能每个小孩子小时候都曾做过会令自己懊悔终生的事情吧...

30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扮演外婆的演員金亦芬,1926年出生在慶尚北道,10年前老伴去世。她靠院子裡的100多棵胡桃撫育了1男2女。她在只有8戶人家的山溝(電影拍攝地)裡生活了一輩子,在自家院子偶然被導演發現。開始她拒絕出演這部影片,原因是劇中人物穿的衣服太髒,怕給兒子丟臉。她沒有任何演出經驗,生平第一次看的電影是

31分钟前
  • 佛小FoChaos
  • 力荐

沉默而穷苦。然而这穷苦之中,仍有沉默而涓涓的爱。许多,甚至绝大多数中国人人生的幼年,都得到过这样一位年长女性不计回报的照顾与关爱,而我们最终也都无一例外必然的辜负了她们。看看这片子高到有些“畸形”的分数,就是一份份的愧疚堆积使然。

34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外婆出现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泪点…好久没看这么感人的电影,5星几乎都是感情分!

3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整部影片像涓涓细流一样,影片中,小细节体现着小男孩在慢慢成长。外婆在街上遇到的那个婆婆说的那句话真是让人难受,年事已高的他们感觉对死看得很淡。最后,外婆佝偻的背影真是孤独,小男孩说要记得写信给他,可是外婆又有多少时日能够写信了呢?很多时候一转身便已物是人非

40分钟前
  • 顾俏乜
  • 推荐

“献给所有的外婆”

45分钟前
  • 力荐

外婆,如果你病了就发个空信,我就会知道是你,我会尽快来,好吗。

46分钟前
  • 半截龙女
  • 力荐

她手忙脚乱地满足你所有不懂事的要求,心甘情愿把她所拥有最宝贵的东西给你,而等你开始学会拥抱他人的时候,她却只能佝偻地站在时间的路口,目送长大的你远去。有些人给你的,你知道你用一辈子都偿还不起了。

51分钟前
  • 樹一
  • 力荐

大概是因为用了非专业演员,竟然拍出了伊朗电影般的质朴感,南朝电影里还是第一次见到呢。不过很多伊朗电影要自然多了,这部的导演意图这么明显、目的性这么强,大部分人还能入戏我才惊讶呢,豆瓣评分虚高太多,IMDb的7.8分靠谱多了。

56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看到他们带孩子回家过年,孩子们就一直在玩手机玩平板,对爷爷奶奶大声呵斥、爱理不理、嫌这嫌那,更别说叫声爷爷奶奶了。这片子特应景。7.6

5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看到镇子上的婆婆跟外婆说“在死前还要见上一面”,这个时候哭了,语气那么平和

58分钟前
  • xzzzzzx
  • 还行

外婆好可爱哦~

1小时前
  • 可可肚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