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生梦死

剧情片台湾2015

主演:李鸿其,黄尚禾,吕雪凤,郑人硕,张寗,王静婷

导演:张作骥

 剧照

醉·生梦死 剧照 NO.1醉·生梦死 剧照 NO.2醉·生梦死 剧照 NO.3醉·生梦死 剧照 NO.4醉·生梦死 剧照 NO.5醉·生梦死 剧照 NO.6醉·生梦死 剧照 NO.13醉·生梦死 剧照 NO.14醉·生梦死 剧照 NO.15醉·生梦死 剧照 NO.16醉·生梦死 剧照 NO.17醉·生梦死 剧照 NO.18醉·生梦死 剧照 NO.19醉·生梦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0

详细剧情

  这一杯酒到下一杯酒之间,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虽醒犹醉,男孩老鼠人生裡无所事事,菜市场裡厮混,好不容易遇上阻街的哑巴少女,生活又有了重心。老鼠崇拜表姊的恋人硕哥,硕哥却是万人迷,酒店挂牌牛郎正当红,连老鼠出了柜的哥哥上禾都心动,是酒让人迷,还是人生越喝越清楚,面对上禾诱引,硕哥生命裡以为永恒不变的定律就要鬆动。当家不成家,模糊爱与性别的分隔,一切都还有可能,逼临生命底线,与死亡贴面跳舞竟激出无比生命,随著母亲的身影呼之欲出,他们是在黑暗中逐光,或是梦裡寻梦一场空?生猛淋漓影像,凶猛议题,青春与情欲饱胀竟无处可洩,张作骥电影集大成之作,从城市和生命的双重边缘回望,成一页废墟美学,也是废人美学。

 长篇影评

 1 ) 下层阶级的醉生梦死

这是一部有同志元素的电影,应还算不上同志电影。
电影描述了一个家庭,一个有母亲、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女儿的男友的家庭。
这个家庭阶级挺低,男主(小儿子)在家的窗边向外看,是一个布满垃圾的土坡,上面有一个腐烂垂死的老鼠。这个老鼠也就是小儿子的隐喻。
大儿子是gay。唯一特别涉及同志问题的地方就在于一个他和他妈妈争吵的倒叙。其他地方,大儿子喜欢男生,就像男生喜欢女生一样没有引起任何大家心里的反常态度。
小儿子一直鬼混,刚开始和硕哥(二姐的男友),而硕哥其实是个KTV里陪酒的,甚至幕后花絮说是舞男。自己挣得钱都不知道哪去了,吃住都赖着二姐。小儿子后来不跟硕哥了,开始在家所在菜市场帮忙吆喝卖菜。喜欢上一个妓女,哑巴。一直照顾她,后来还因为她割了一个客人的下体。
而这个哑巴总是一副一直百无聊赖的样子。
他们的妈妈,在他们的父亲去世后做妈妈桑,一直酗酒。男主,硕哥和二姐也一直喝酒。
很少喝酒,以及混出来的,似乎就是他们的大哥,中学念建中,后来读台大,再后来去美国留学。坚持健身,身材很棒。在一个拍同志电影,经营同志酒吧的公司工作。唯一一次喝酒的镜头还是在酒吧。

后来,硕哥的前女友找了上来,正好她弟弟还是以前被男主和硕哥当时割了脸的人。硕哥被她弟弟一顿胖揍,而二姐知道了硕哥一直骗她,也拿坠子捅了他。当被割脸的人找了上来,男主用刀子杀了他。后来二姐也死了,浑身都是蛆。
很明显,蛆是隐喻硕哥的。二姐是被蛆寄生腐蚀死的。蚂蚁似乎是大哥。那么鱼就是二姐了。
本电影出现了这主要的四种动物,用他们的一些活动和出场,似乎也构成了一个平行的故事或对主故事的解读。

这样我想起一本书,一本人类学著作,是考察一个贫困地区的家庭,父母生了许多孩子,酗酒,吸毒,拥挤,贫困。由于经济条件和养育中的心理缺陷和代际影响,儿女也重复着上一代人,他们家长的习惯,在狭窄的屋子里彼此争斗和共生着。
这是不同于一些美国上流社会背景的同志影片。上流社会的同志可能酝酿着同志平权活动,而在下层阶级中,同志问题只是诸多生存困难中的一个,甚至不是很困难的问题。人类的心灵缺陷是最根本的,而同志问题只是在这个顽固的不变量下的一个子变量而已。

所以我一看就知道他表达的是什么,不管是多么癫狂,多么突发,这都是缺乏经济基础和爱的养护的混乱的下层阶级的又一个写照。而后者,常又是最根本的原因和最直接的体现。

 2 ) 想到哪儿写到哪- -有点乱

先来说说我理解的时间线吧。
先是哥哥为爱(保养男人)出国;弟弟和仁硕去高雄玩,划了一个叫阿翔的人的脸;然后就是片头,弟弟回到家中被妈妈骂的那段,说“不要在外面惹事,我都不知道到哪里给你收尸”;接着妈妈意外在家中失足,弟弟开始失去理智,不愿意接受事实,把蚂蚁关在瓶子里;失去收入的弟弟开始在市场帮人买菜(片尾),买菜的大叔还吐槽他才来几个小时就要那么多钱,同时也是那个时候爱上援交哑女;妈妈死后表姐和仁硕哥住进来,哥哥在美国因失去爱人自杀未遂回家,接着就是故事正常的顺序了。
说说比较在意的细节,
1.蚂蚁和鱼,自然象征弟弟在乎的那些人(当然最重要的是母亲)。无法接受母亲离开,他也一直不让蚂蚁和鱼离开自己,一直把他们困在家中,故事的最后,失去了援交哑女和杀了阿翔后(这个才是重点,一个人的死亡唤起对另一个人死亡的记忆),回到家中意识到母亲的尸体还在那里,然后放生了蚂蚁和鱼,在河边和母亲告别。
2.片名出来前(10分钟左右处),有一幕,弟弟慢慢从画面中越走越近,然后脸部特写,表情先是木讷,然后流出了一行泪,接着嘴角似乎有些诡异的笑容。注意他的衣服,跟结尾放生鱼时的衣服一致,本以为这是同一个时间点,首尾呼应,但是发现片头的地方有单肩包,片尾没有。因而不是在一个时间点。个人理解,片尾在河边,是弟弟跟母亲的告别;片头在河边,应该是多年后弟弟来怀念母亲。
3.关于哪些是回忆哪些是现在的故事,可以从弟弟衣服来判断,母亲在时,弟弟的衣服通常是棉外套,妈妈不在时,弟弟的衣服一般是带有皮质的外套,服装的改变也是人物个性的改变,棉外套多多少少有点稚嫩的感觉,而皮质就显得有点成熟和痞气。当然,妈妈在时,表姐不会住在他家,哥哥也不在家中,也可以作为判断。
4.有一点疑惑的。硕在和弟弟面对猪头的一段谈话中,谈到问他,“他妈的事怪不怪我?"这一点,比较难以理解,为什么母亲的死有硕哥的责任。个人猜测,应该是母亲知足那天,弟弟跟硕哥一起在外面混,使得母亲才会没能及时抢救,当然这只是猜测,不过电影中也有暗示,在片头母亲责备弟弟时说过,“回到家中只能面对空气和墙壁”,可见,弟弟经常出去混而不在家。
5.硕哥跟哥哥激情戏那段。第一开始,硕哥拒绝了,本以为硕哥出于良心,后面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哥哥提到了硕哥的母亲,让硕哥意识到了自己是多么混蛋,关于他在自己房间乱砸,电影里说,他是想母亲了,个人认为不是,只是对于自己做过的那么混账的事的一种无名气罢了。而与哥哥的后面的啪啪啪,也只是自我的一种释放,一个对自己混账人生愤怒却无法挽回的释放。关于硕哥的结局,因为表姐刺他时,说过,“你一辈子不能再骗我了”。所以,有可能硕哥被刺死;另外,表姐是彻底放弃硕哥了,恩,孩子应该打了。至于硕哥跟哥哥,基本没可能啦,硕哥是直的,只是出于肉体才上哥哥的,并没有爱。当然不排除哥哥后来养他,毕竟哥哥也养过别人- -,至于其他人的结局,恩,就像考高数,基本靠猜。
6.一部关于底层人民悲惨人生的故事,导演显然企图心很大,同志,援交女,妈妈桑,男公关,小三和渣男,社会暴力,还有台湾邻里的人情(没买水果还送那么多的芭蕉!!还有一整包烟!!)。导演的心很大,至于好不好,见仁见智。当然,导演也没给出问题的病因和结局之道。

 3 ) 想像蚂蚁一样活着都这么难

《醉.生梦死》这题目,醉是和其他三者分开的。不停地喝酒,让自己始终处在兴奋而又迷离的状态,是男孩老鼠的日常状态。他掌握不了后三者,生,死,梦,影片中的人一个都不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醉。这个习惯从老鼠(应该是从高雄回来),看到母亲以扭曲的姿态倒在地上,身体腐烂,地上全是白花花的,密密麻麻的蛆的那一刻开始的。呕吐过后,老鼠拎起了母亲怀里的绍兴酒(她正是因为想取这瓶酒摔了下来),走出门外。接下来,正如他的哥哥所说,这个原本成绩很好,写书法,弹琴的男孩性情大变。他偷东西,混黑帮,用一把从不离身的小刀划伤了一个男人的生殖器,还捅了一个人的脖子。片中多处强调他令人担忧的酗酒状况,酒,香烟和大麻让他行为越发迷乱,有时也很可爱。他将蚂蚁视为自己的兄弟,把它们养在家里,对它们说“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对待喜欢的哑女态度如出一辙,兴许他喜欢她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她是个不受待见的弱者。他愿意把自己微薄的薪水尽数奉上,或是一次性拿来一大捧剥了皮的香蕉摊在她面前。老鼠不太会爱人,他只知道尽己所能的奉献。所以在他一边把吸管插在一排益力多上,紧张地念叨“一人喝一半,这样就不会散,我会在中间等你哦!”的时候,眼神简直让人心碎。

事实上,老鼠的一味奉献从母亲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了。从谈话中看出母亲更偏爱哥哥,在哥哥出国后,安抚和照顾母亲变成了老鼠的工作。开场不久,就出现了老鼠的背影在前景,占据了银幕的大半部分,压抑感极强。

看过开头和结尾,就知道“母亲”这一消失了的角色对片中的三个主角,老鼠,哥哥和硕哥实际上影响深远,让他们变成了需要竭尽全力掩藏自己心中的冰山的人。老鼠,如上所说,大大咧咧穿行街头小巷,嗜酒如命出手狠厉,在某种程度上是逃避母亲带来的噩梦的手段。哥哥,如果以昆虫做比,他很像一只蝴蝶。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裸身做俯卧撑。平日里,他吹口琴,在电影公司上班,收藏同性电影海报,身材超棒,把自行车扛在头顶再轻快地飞驰而去的身影引人注目。相比于另外两个颓废的男生,哥哥简直像是无所不能,生活态度超积极。然而,直到后面,才会意识到他的痛苦——不被自己的母亲承认,最终因为无力承受,抛弃了母亲,回来之后发现母亲惨死,弟弟形同陌路。而他在美国为伴侣自杀很可能是他多年来情绪积压的爆发。

而自称是蜘蛛的硕哥,我怀疑他是个无法接受自己同性恋倾向的双性恋。他最好的朋友都是gay,与他十分亲密,他对老鼠的哥哥也一见钟情,只是反复压制,一直处于暧昧状态(夜路上中途相遇那场戏实在太心动了!)。与此同时,他周旋于女人之间——编造出母亲在美国需要治病的谎言欺骗女友,做陪酒男从富有的女人那里获取金钱。他因自己能“锁住女人的心”而自豪,这让人不免怀疑:他究竟对女人的态度是什么?

与同样以昆虫为隐喻的《美国甜心》相似,《醉.生梦死》更关注的是处于社会暗角里那些骗子,妈妈桑,小偷,混混,出卖肉体者无处安放的内心,以及他们在外人看来十分扭曲,极端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如果人不知道怎么处理与母亲的关系,就会长久地被此困扰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刚好跟最近的心理咨询主题一模一样,看完之后,沿着河边走回来,无比恍惚。

有一次我跟母亲聊到抑郁症,她说,是因为现在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诊断出抑郁,这是种富贵病吧。

真想用这部电影告诉她,屁咧。

 4 ) 沉醉不知归路

       不知道是很久没有写影评的原因,还是电影本身的原因,《醉,生梦死》这部电影的影评我有些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感觉。
      记得以前在康熙看到过一个调侃台湾演艺圈的话,是“在西门町随便一个招牌掉下来,都能砸到三个演员”。这句话虽然是玩笑,但应该也是台湾演艺圈火爆的一个侧写,只是,这些年,台湾的演艺事业和香港一样,陷入了无法更进一步的瓶颈。近些年来,唱片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台湾的歌手青黄不接,演员则更是惨不忍睹。早年出产过林青霞,王祖贤这样属于一个时代的符号的等级台湾演员,现在真正能够拿得出手演员男的只有张震,女的只有舒淇了。虽然后起之秀彭于晏、郭采洁无一不是在拼命追赶他们的脚步,但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是在把自己的事业重心转到大陆之后才真正出现的。
      《醉,生梦死》大概是我近年来看过的一部最台湾的电影,记忆中还能代表的台湾的只有《一一》、《海角七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全都是现在的少年们都很难接触到的老片了。不过《醉,生梦死》也是一部文艺至死的,现在的少年很难去染指的电影啊!
     《醉,生梦死》没有什么很豪华的阵容,只有吕雪凤出来稍微加持了一下全片的基调,而且酱油打得只有两组镜头。其他演员全都是陌生的从来没有见过的面孔,甚至吕雪凤也是台湾老戏骨中的我相当陌生的一个。而导演张作骥虽然也是名导,但跟杨德昌、魏德圣这样已经封神的大导相比,他也只能是望一望项背而已,所以这部《醉,生梦死》大概从立意、结构、手法等种种方面来看,我都只能给及格分。但偏偏,他有一点做到,就是味道,就是一点味道,让我记住了这部影片。
       我真的有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讲这部电影,感觉明明全片到处都是BUG,甚至逻辑什么的都还存在致命的漏洞,但偏偏它又有那么一种魅力,就那么一点魅力掩盖住全部的瑕疵,让人沉醉。
      影片的基调相当灰暗,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刻意没有打光,还是只补了侧光。那种冷而硬的镜头感,与主人公老鼠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封闭的整体,给人一种极为压抑观影感受,却又佐以几个演员的表演,还有导演对台湾底层社会生活的简单扫过,就把观众锁在影片那种难以言说的沉醉中了。影片一开始,吕雪凤初初登场,虽然全片只有这一组镜头她有几句台词,但就是这么几句台词,她控制的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再加上她松弛有度的身体控制和情绪调度,一个溺死于生活的苍老母亲跃然银幕。就是吕雪凤这带着醉意的表演,将全片的氛围在影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砸到观众面前,就像酒桌上第一碗就一口闷了一碗绍兴酒,于是,全片就在这影影绰绰,恍恍惚惚的朦胧醉意之中开始了。
      老鼠,《醉,生梦死》绝对毋庸置疑的主角,很多人评价演员李鸿其演活了这个角色。更说李鸿其对于老鼠的痞气和放纵拿捏的分外精准,甚至怀疑李鸿其原来也有过一段社会经历。但在我看来,老鼠并不是一个痞子,更加没有那些所谓的社会经历。从影片中看,老鼠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底层青年,他放弃学业,混迹于自己自小生长的社会,但目的不过是求三餐温饱。对未来没有过多寄望,很多时候都在怀念过去,其实这样的青年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老鼠比较特殊只是在于他明明放纵且丝毫不克制,终日沉醉白云乡,但他身边的人,那些街坊邻居却不讨厌他,相反却都很喜欢他。从影片中看是因为老鼠嘴巴很甜,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无论嘴多甜,其实大家都是讨厌的。
      仁硕,演员郑人硕真名出演的角色,郑人硕更凭这个角色拿下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我想这个奖的确没有颁错,因为郑人硕演的实在太到位。一个牛郎眼角眉梢的那种讨好,那种臣服却又妄想掌握主导的妄念,那种沉溺于生活不知明天何在却仍然强挤微笑的虚伪,还有所有的伪装都被撕掉之后的歇斯底里,都太过到位,到位到我都不得不怀疑郑人硕是否真的有过类似的经历。其他角色,哥哥、大雄、哑女都单薄而道具化,我就不想一个个去讲了。
      其实《醉,生梦死》在情节和逻辑设置上BUG真的太多了,比如哥哥在美国自杀不成怎么就一定要回国?比如老鼠和人硕的高雄之行到底存在什么意义?而且从电影来看,高雄是去了两次的,那么为什么偏偏是第二次去高雄人硕和前任金主出了事,并且惹到了金主的弟弟后面的黑帮老大。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电影中,老鼠自述说,人硕是他的偶像,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明明一无是处,而老鼠也深知他的一无是处的人硕成了老鼠的偶像?并且从老鼠在片中的很多表现看来,他对人硕也没有那么崇拜,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厌弃的。还有一点,就是老鼠和大雄那次醉酒后的对话,照老鼠的意思,他更爱自己的哥哥,大雄如是。那老鼠对人硕的感情可以用移情来解释,可大雄呢?又应该怎么说?
       再说到人硕和哥哥的关系,大概是导演设置的唯一高明的一条线。在片中,人硕被导演设置成了一个深柜同志,但偏偏他又是一个靠出卖自己换取女人钱的牛郎,所以他不得不掩藏自己的同志身份。关于人硕的同志身份,从他对女人的态度,还有他和同事去GAY吧玩,还有他对哥哥的分外在意,以及他那些说是老同学但明显是一群GAY的朋友这样的的设定里都看得出来。再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一个细节,人硕被黑帮老大打了之后,哥哥帮人硕搽药,那一部分暧昧已经有了雏形,要不是人硕自己可以躲避,估计再有片刻两人的嘴唇就会凑到一起。而最高明又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人硕躲开了哥哥意图明显的吻之后,哥哥毫不避讳的在人硕面前冲凉,镜头扫过哥哥后背的裸体,这一幕当然也落在了人硕眼里。于是下一个镜头,人硕起身想要走开,他竟然流鼻血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是忍不住笑出了声,不得不说导演这个设定真的是有趣却又恶趣味。
       而老鼠,跟片中每一个演员都有相当多的对手戏,很奇怪的是,明明老鼠称作偶像的人硕,他跟老鼠同框的镜头少之又少,印象中竟然只有两人醉酒吃猪头的戏,还有最后那场不知是闪回还是梦境的戏。但最后那场戏,两人的同框,三秒不到,其他两人明明有对手戏的部分,导演甚至都舍不得给个同框,可能是刻意为之。因为那场醉酒吃猪头的戏两人说起了高雄之行,还有老鼠母亲的死,也是唯一一次,大概这也是为什么老鼠明明声称人硕是自己的偶像,态度却不尽然,并且两人关系分外的原因了。但这也再次印证了导演出现BUG啊!高雄之行这么重要,并且在最后成为两个角色在影片结尾在生活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坠落下去的动因,那为什么不好好交代清楚!
       但这部电影的况味却又真的是不可多得,独一无二,先不说闽南语作为台词主要载体,首先就把大家拉入台湾的文化环境之中。老鼠的生活环境,人硕的工作环境,甚至西门町的描绘,也处处生动,处处有戏,全都合住影片封闭压抑的整体氛围。那些简单又真实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节,无论是到哪里,都是能够打动大多数观众。再加上星星点点的台湾味道,就成了能够近年能够的代表台湾的不可多得的作品。而张作骥的常爱用的动物象征手法,在《醉,生梦死》中也生出了别样的味道。尤其是蚁蛆共舞那一段,与人硕同哥哥的共舞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妙的不能言说。还有最后老鼠回家看到母亲尸体的那一场戏,光是画面就足够让人震撼,不得不说这里特效化妆组真是很用了些功!再加上那遍地蠕动的蛆虫,与蛆虫在影片中的象征意味,这种妙处的确是不可言传的。
      而片中还有很多很有味道妙趣细节,我也不再一一盘点了。总得来说,《醉,生梦死》的失败之处在于故事和情节把控,很多东西没有讲圆,BUG太多。而成功之处则在导演选角,几个演员无论主角配角,无论角色立体平面,都很有一番味道,再加上用心的环境设计,全片统一的氛围基调,还有导演掌经和运光的手法,就成了这一部总评只能及格,但却很有味道,别样迷人的《醉,生梦死》。但是我想,为了电影工业的长久发展,虽然美学电影依然不可或缺,但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故事讲清楚,所以,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既美又有味道,同时还能讲清楚故事的电影。

 5 ) 醉生梦死:一部隐晦的文艺片

《醉,生梦死》是导演张作骥的新片,整个电影基本上都是暗色调,拍的隐晦而且难懂。“导演想表达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和沉重的母爱。”看完全片,我发现我没看懂,又跳着看了一遍,将之前忽视的情节拼接起来,最终还是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沉重的母爱是有体现,但毕竟占的比例也不够,倒是最后老鼠的哥哥和他母亲对话的那段,印象深刻。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和表现的东西过于庞杂了,导演想要表现太多东西了,但是大杂烩并不一定好吃,母爱、同性恋、爱情、兄弟情等,都想说一点,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老鼠是影片的主要人物,他过去的故事是通过几个人串起来讲的。他离开母亲去了高雄玩过几天,他把黑老大的脸划了一刀,留了疤。他回到家,他的母亲担心,说自己好几天不见他,他只说自己去玩了,玩什么也不跟母亲说。母亲抱怨他跟着硕哥玩,整天还带垃圾和臭鱼回家,说他以前不是这样的,老鼠默默流泪了。我猜,影片一开始,可能他妈妈就已经死了,这时候,妈妈是他幻想出来的。把黑老大刺伤这件事,一直贯穿到影片结束,黑老大把他和哑女绑到包间,他把黑老大杀死,回到房间,他回想起了发现妈妈死在藏酒间,身上爬满了蛆。后来,他和妈妈站在河边,妈妈将酒倒光,他将鱼放生,俩人抱在一起。《醉,生梦死》标题隐没,影片开始,大部分是他妈妈死后发生的故事,只是他一直不敢接受这个现实。
 
老鼠跟哑女在一起的时光才显得稍微有点浪漫。他给哑女擦拭伤口,让她不要再跟打她的男人上床,还把自己的钱给她。把一把香蕉剥成花的样子,两个人咬着吃;把酒洒成“LOVE”的形状,点亮看火光;一大排饮料插上吸管,俩人比赛喝……为了保护哑女,他把经常打她的嫖客阉割,俩人慢慢下电梯,带他去自己的屋子,俩人在房间和着音乐起舞……黑老大为了报复,把他和哑女捆绑了去,他看见倒在地上的哑女,将弯弯的刀插进了黑老大的喉咙。
 
老鼠是很想保护他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他不希望他们离他而去。他跟表姐喝酒,他突然想到那只在我面前挣扎挣扎死去的老鼠、那条鱼、和倒在地上的妈妈。不想失去,却总在失去,人生无奈,唯有醉生。影片中还有一只陪伴着他的蚂蚁,他不想让它到外面的世界,他认为外面的世界太危险,它肯定活不久。这跟他妈妈对他哥哥说的话竟然那么相似,她害怕同性恋哥哥在外面会被人欺负、被人笑话,而她无能为力只想让他呆在自己身边。而最终,老鼠将蚂蚁放生,同性恋哥哥去了美国。没有什么是强留能够留住的,他跟硕哥混在一起,哥哥也不在家,妈妈独自一人,发生了意外。归罪于谁,他们都心里有愧,只好装作不在乎的样子。
 
老鼠的哥哥是个同性恋,他成绩优异,但活在母亲的碎碎念中。他可以白天做着体面的工作,晚上去同性恋酒吧。他一直对自己是同性恋这件事耿耿于怀,他希望母亲能够接受他。而母亲一直酗酒,对这一切无可奈何。去美国前,他跟母亲敞开说,他认为母亲一直很烦恼的样子,每天碎碎念,这让他受不了,他才想去美国。“我不想看着你荼毒自己,荼毒我……荼毒弟弟。”他希望母亲能够接受自己,不管他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他都是她的儿子。后来,母亲死后,他说弟弟一直将母亲的死怪罪于他,他也很后悔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他去了美国,自杀过一次,没有死成。哥哥这个人物塑造其实挺单薄的,他只是一个想要受到母亲正眼的同性恋儿子,他想让母亲坦然接受事实而已。而母亲却并不是不接受,只是她害怕自己的儿子在外面被人欺负。这可能也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一点,接纳同性恋,阻力并不在于父母亲友,而在于家庭外的世界——社会。
 
老鼠的朋友硕哥,他经常跟他混迹一起,他对硕哥有一种崇拜。”我觉得硕哥是一个英俊的猪头,优雅的躲在敢爱敢恨的表姐怀里,呻吟着,呻吟着。“其实我不太能感受到他对硕哥是一种怎样的感情。硕哥是一个混混,他跟老鼠的表姐是情人,在此之前,还跟一个富婆女在一起,有过孩子,把钱和一颗肾给过另外一个情人。他似乎很潇洒,他每次挣钱都说是要寄给他美国的妈妈,但这是一个谎言,富婆女后来找表姐谈过,说他妈妈得癌症死了。硕哥每天跟不同的女人混在一起,为了钱,他什么都做。硕哥说老鼠他们一直都在怪他关于他妈妈的事吧,老鼠说没有怪他,是她自己不小心的。他被每一个人爱用力的爱着。富家女想要留住他,却找来黑老大,把他狠狠打了一顿;表姐想要留住他,但她知道她一直生活在他的谎言里,她拿铁器插了硕哥几下,让他感受一下真正的痛苦是什么样的。老鼠的哥哥将被打的硕哥带回家里,俩人发生了关系。他们俩人似乎是互相舔拭伤口才在一起的,最后硕哥被表姐刺伤也是被他带到医院去的。
 
硕哥更像是在寻找,他一直寻找那个真正爱他的人。而每个名义上打着爱他的人,都在干伤害他的事情,拼命想要留住他,这种爱很疯狂,也很病态。表姐和他爱过的其他女人一样,只不过她不能容忍爱情里面的谎言,然而她其实一直都是知道的,她对硕哥的评价就是:”他像一直苍蝇,到处寻找寄生对象。“
 
蚂蚁、臭鱼、老鼠、蛆不断在影片中出现,这组意向可能代表某种含义,有的影片种解释清楚了,有的没有。外面的世界很危险,生命很脆弱,需要陪伴,如果生活很痛苦很无奈,只能用酒精麻痹,疯疯癫癫的,好像说:这一切我都不在乎。然而,酒醒了,才明白,不在乎只是伪装在乎的形式。
 
 影片还有一个亮点,李白的《将进酒》诗句出现在影片前,而戏曲频繁出现,跟主题切合。

 ”又是一个平静的下雨天,我又想起了我思念的人,真希望她们都能像蚂蚁一样,一直围在我的身边,不会离开我“——老鼠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这里有更多影评

 6 ) 《醉•生梦死》:爱与痛的多重映像

看过一篇柏林电影节期间采访张作骥导演的文章,题目是爱是一种蓝色的负担, 爱,蓝色,负担,这三个词深深印在心上,真的好贴切。爱是安慰也是痛苦,让人扭曲但也给人希望和渴望。原来导演初始看中的剧本名字就叫《蓝色的爱》,后来把里面一些元素加到了《醉•生梦死》中,像巷子里的菜市,血腥,爱情,这些都与人物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作为台湾文艺片导演的张作骥,曾在《爸,你好吗》,《当爱来的时候》和《暑假作业》中尝试温情路线,而这次不同,晃动的镜头除却纪录片的真实感,更多了恍惚和迷幻的感觉,按导演的话说,影片又“回归了激烈和阳刚”,可以看作是《黑暗之光》、《美丽时光》影片中“暗黑加浪漫”风格的回归,故事是黑暗写实的,表现方式却有着克制的浪漫,只是《醉•生梦死》在影像上少了克制,加深了“醉”的浪漫和“死”的黑暗,表达上更加生猛和浓烈。 像海报传达的那样,母亲依偎在儿子肩膀上,昏暗老旧的房间里如梦如醉的脸庞。导演这次是在探讨母子关系,整部影片虽然母亲的场景只在首尾出现,却是贯穿始终的牵引线,她的存在是人物内心的阴影,投射着一言一行怪诞无稽的意义。结尾母亲的出现一点点交代出前面情感铺设留下的节点,一切清晰如一张细密脆弱又可怖美丽的网。首尾呼应起来,同样的拥抱舞蹈,却有了不一样的心境和感怀。伴着南管曲调的《将进酒》,导演营造了那个远离尘嚣无处可栖的氛围,它是内心的梦境在降落又升起的哀愁。 关于片中动物的隐喻性表现,导演并没有刻意安排,而是想保留更多维的思考和观点。死前挣扎的老鼠,烤猪头,暗道灯管下的蛛网,蚂蚁和蛆,死鱼,这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肮脏和恶心感的动物意象,把生活的悲观绝望表现的很彻骨,隐喻着人物内心的生存处境。主人公老鼠像养宠物一样让蚂蚁在自己手上爬,提着猪头无所事事的穿行于菜市场,时不时从河里带回来一条鱼,一边吸烟一边看着窗外地下挣扎的老鼠。这些场景中动物与他行为融合为一体,而不仅仅是修饰性或表现性的单纯存在,因而初看会带着疑惑想他此前究竟经历了什么,这些怪诞又离奇的爱好似乎格外明显地表达着却又掩藏着他的极度痛苦。想到结尾那无比震惊的一幕,影片前面对于动物的呈现无疑增加了情感说服力和强度,可以说是精彩的预设,也或许是精心准备的结果。 虽去掉了明显的解释,动物和人物的对照性隐喻却也有一丝丝暗示,回顾整部影片,当情感线索和叙事线索都完整的时候便更加清晰。最明显的就是片中的弟弟(主人公)绰号就叫老鼠,看着那只挣扎着快要死去的老鼠,他内心应该有种熟悉的感觉,只是不断在麻痹中逃避那种挣扎的痛苦。一个镜头里老鼠对着鱼缸里的鱼说话,说他不在家的时候不要想不开自己跳出来,这里对母亲的思念和悔恨也很明显,可以说鱼就是母亲的隐喻。至于活在爱的依恋和叛逃里的硕哥,似乎对应着片中的蛆虫,而不停的爬却也逃不掉的蚂蚁正映照着看似奋发阳光却一直逃避不堪记忆的哥哥。这里也暗示了弟弟和哥哥之间的关系,玩着哥哥最怕的蚂蚁,装在瓶子里不让它逃走,在禁锢/陪伴、折磨/爱抚的双重意义下,弟弟这样其实完成了一种对自己内心创伤和惨痛记忆的潜在弥合。而蚂蚁和蛆的舞蹈在影片同性情节的描述中也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和映照。 这样的对照如果建立起来,影片的风格会变得更加强烈和刺激。其实无所谓阐释与否,无所谓怎么阐释,这些表达元素呈现出来的时候就完成了它的表情或达意功能,即本身作为一种乖戾的刺激性符号就起到了对情绪和风格的酝酿,并对叙事的进展推波助澜。当然这部片子的叙事重点就在于内心情感的表露,松散结构和留白叙事更日常化,也更多将注意力放诸人物心理层面。加之手持跟拍的微微晃动的镜头,悠扬又带神秘气息的配乐,渲染着通往内心深处和记忆深处的幽暗氛围,人物似乎漂浮着游离于现实世界却带着不堪和扭曲的心灵在地面挣扎。像导演说的“表现台湾青年双脚离地却又不得不苟且偷生的境遇”。 醉,生,梦,死。酒,火,爱,血。弟弟,表姐,硕哥,哥哥,母亲。没有一一对应却相融贯通,交错相映。火点燃了酒精,蓝色火焰又象征着爱。彩色玻璃杯里绿色和黄色的酒,盛满了杯中的骷髅头。一把弯刀因为爱而染上血,死亡因为爱也因为恨。一切都相伴相生,就像醉生梦死也融进每个人物的生命。影片结尾母亲的身影出现在河边,将瓶里的酒倒掉,靠着儿子肩膀缓慢地摇晃舞蹈。镜头回到熟悉的菜市场,跟随硕哥的背影走进暗道,摇到上方灯管下闪烁的蜘蛛网。梦中的等待有了回响,心中的和解也会伴随希望而生吧。 导演这次把情感投射到都市边缘肮脏的巷子,却呈现出凌厉的美。从摄影、剪辑、表演、音乐到叙事,营造出自然而充满张力的首尾呼应的氛围和节奏,在生猛而略带刺激的影像元素运用中抓住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动起伏。自然流畅的表演也与摄影风格相契合。当南管曲调的《将进酒》唱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耳边没有歌词却自觉意味悠长。

 短评

社会底层拿刀捅人都不用进局子的吗?

8分钟前
  • 詹尼金
  • 还行

这是一个gay颜祸水的故事,大概是家里出了一个gay,把妈妈气死了,让弟弟迷茫了,最后还把房客掰弯了………………

12分钟前
  • eros
  • 还行

配乐大赞!这个电影如果范植伟来演,哥哥弟弟或者硕哥,任何一个角色,能冲五星。

1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醉生梦死是四个角色的四种状态,群戏的方法拍几个人物,情节上在做减法在用力的藏,为了这个藏剪辑上还采用了非线性叙事,但是碍于演技的水准达不到,只有死的那个角色成功了,加上那些蛆,绝望的更加生猛,相比之下其他人重市井气的演法反而把故事本身那份狗血放大了,好在角色本身的戏够足。★★★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悲苦或者迷茫的生命,借酒麻痹,借酒欢愉。阴魂不散的蚂蚁,满地爬行的蛆,亦如这些纠结于红尘喜怒哀乐的个体们,漫无目的,生无意义,恐怕连死也没人在意。这部电影确实有很多内容可以关联到《将进酒》的字句。很喜欢影片的情绪和摄影。不过倒不觉得李鸿其表现有啥突出的,郑人硕可以盖过他。7分。

22分钟前
  • 心生
  • 还行

烂命一条如蝼蚁。拍的是人生痛感,好痛。又文艺又CULT,好爱。吕雪凤结尾的哭戏太富有煽动性。将进酒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26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推荐

特别之处在于加入了同性恋的情节 学习优秀被母亲宠爱的哥哥勾引了弟弟最尊敬的朋友 在他们两人赤裸结合的同时 各自又都背负着一段沉重的过往 张作骥将这段同志情摁入一个破裂的家庭 在本就岌岌可危的人物命运中下了一剂猛药 让前半段看似沉闷的剧情,在后半段迅速变得激烈震荡 痛到了极致 也爱到了极致

28分钟前
  • 李小庫
  • 还行

“我跟他一样,不喜欢失去的感觉” 王家卫风格化的镜头、独白和配乐,把琐碎迷惘的故事串出一点浪漫,有几个瞬间甚至感觉在看《春光乍泄》,就连阳台和室内的两段舞蹈都如出一辙。暗黑的小巷、迷乱的酒吧、朦胧的街头、暧昧的都市…“一人喝一半,感情才不会散。” 群戏出彩,硕哥更应颁获最佳男演员。

3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基情那部分一看就是恐同患者拍的

38分钟前
  • LOOK
  • 还行

十一年后,又在半夜看了一部张作骥的黑暗系作品。蚼蚁尚且偷生,他又选择了大战蛆虫。毫无来由的自我毁灭,随叫随到的痛苦抽搐。导演爱酒又恨酒,把台北拍得不见阳光。动物、兄弟、黑帮、潮湿的雨、菜市场、一个不说话的角色、死亡的主观镜头……大多是过往的元素,洒了狗血,还有gay素材。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破碎的绝望感!李鸿其表演很出色,像是年轻时的小康。电影人物的情绪大多数时候都很疏离,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美学,少了让人投入的沉浸感。

44分钟前
  • Mr沛过日子
  • 还行

蚁猪蝇鼠蛛鱼蛆,斗宰飞死待跃食。群戏牛逼哄哄、表演敬业至极。

49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我觉得硕哥就像一个英俊的猪头,优雅地躲在敢爱敢恨的表姐怀里,呻吟着,呻吟着……」

50分钟前
  • 摇 滚 泡 沫
  • 推荐

这个电影我看过,怎么没有留脚印。只记得满地的蛆踩起来唧唧叫

5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气氛渲染很烈,演员整体都很好,尤其老鼠羼杂神经质跟自毁跟纯真的状态挺可爱的,用蛆和蚂蚁做隐喻是种挺古朴的艺术电影范儿。墙上的海报诸如猜火车春光乍泄什么的未免直露了些不符人物身份,当然也有可能是导演有点恶毒的自我揭露。哥哥电影公司的海报倒是应景,那些片子我全看过

58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四个角色的结局一醉一生一梦一死,至于怎样对号入座,观者各有各的看法吧。

6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看完电影已是凌晨两点,喜欢电影错乱的叙事方法和比娄烨还要晃的镜头。戏曲,蚂蚁,蛆虫,镰刀,鱼,妓女手中的伸缩球,巷子深处的门…电影的各种隐喻和符号出现让人想起金基德,演员的青涩演技也恰到好处,是部好片。

1小时前
  • 白牙尖
  • 推荐

江水汤汤长街苍苍,浮世的寒凉勾兑进绍兴酒,在咿咿呀呀的唱词里倾倒了大梦一场。母亲推开纱门扶着墙,在风里亦步亦趋薄如纸片;硕哥被压抑得颓然如丧犬,在一次次注目里体会无法被消解的感情;老鼠烧着了酒精拼出了最炽烈的一颗心,为了一个吻拼尽了薄命。放了鱼倒了酒,母子终于握手言和,醉生梦死。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张作骥并没有很刻意,但却拍出了今年最生猛的同志电影。那种把草根生活和曲折情感撕给你看的决心,少一点勇气都做不到。蛆和蚂蚁的跳舞,边缘人群的醉生梦死,把最脏乱的台北写成了诗。(前半部分尤佳)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調性回到張作驥早期幾部。跳躍的敘事時空,魔幻寫實。醉生夢死是賴以苟活的生存態度。有濃烈情感但也沒有真正出路。老鼠螞蟻吳郭魚蛆這些象徵,暗喻著邊緣人主角們。部分拍得太刻意。但有些又極富神采,亮得可讓人暫時忘記太俗的地方。呂雪鳳僅頭尾出現,可是光彩奪目。李鴻其也是驚艷的新人

1小时前
  • 裘笛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