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

剧情片大陆2009

主演:徐峥,李小璐,乔任梁

导演:杨庆

播放地址

 剧照

夜·店 剧照 NO.1夜·店 剧照 NO.2夜·店 剧照 NO.3夜·店 剧照 NO.4夜·店 剧照 NO.5夜·店 剧照 NO.6夜·店 剧照 NO.13夜·店 剧照 NO.14夜·店 剧照 NO.15夜·店 剧照 NO.16夜·店 剧照 NO.17夜·店 剧照 NO.18夜·店 剧照 NO.19夜·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34

详细剧情

那夜超市人未眠。\n粗心的24小时超市老板娘打错了彩民何三水的彩票,使何三水错失9500块钱的奖金。在几次讨说法未果的情况下,何三水带着愣头愣脑的侄子决定非讨个说法,然而两个夜班营业员李俊伟和唐晓莲并不能解决此事。在几番令人啼笑皆非的折腾之后,何三水在李俊伟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快速拿到9500块钱的方法。\n正当所有人认为事情要圆满落幕之时,半路状况频发,先是老板娘横空出世,其后劫匪也赶来凑热闹,但是结尾时却又让人生出几分意外的惊喜。

 长篇影评

 1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夜店上线仍过早

【作为一部在暑期档的商业院线正规公映的喜剧,如果不是”新人处女作“,可能就只能得2星了】

文/严杰夫

《夜店》在上海万达影城的票价是这样的,日常全票售价为60元,周二半价则为30元。按照这个价格,对我来讲,《夜店》这部片子已经值半价票,但如果卖全价的话,那我还是宁愿选择同期放映的《窃听风云》或者《哈6》。

整体来看,看这部电影你可以不用担心笑不起来;徐峥等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大部分都比较到位;镜头运行也还算流畅;剧情设置中的小创意也恰到好处;逻辑上也没有内地电影惯有的常识性错误。因此,从这些优点来看,媒体之前对其的宣传和推广并不算言过其实,也就是讲观影过程基本上还是愉快的,起码我在的那个场次,观众基本是从头笑到尾。作为一部新人的处女作,做到这一点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了。

但,也就是因为这是一部新人的处女作。抛去这一点的话,杨庆的这部喜剧,离一部是被用来在正规商业院线放映的成熟影片,还有一定距离。姑且不去找那些天才导演的处女作来比较,只是拿之前坊间一直在比较的《疯狂的石头》来说,两者间的差距也十分明显。

首先,《夜店》的剧情结构太松散,剧情发展基本上是网络论坛内“现场直播贴”的形式,就是说到哪是哪儿,然后最后作者灵光一现给加一个结尾,所以看起来虽然过瘾,但也仅此为止,说的简单一点那就是缺乏专业性。

其次,在支线情节方面,估计可能是因为预算不够,制作的还是比较粗糙。在电影中,各个出场人物的背景交代,基本上是通过定格相片来完成的。其实如果稍稍展开的话,这些人物的背景,都能构成一个精彩的支线情节,这对充实整个剧本的厚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三,结尾处理过于草率。男主角明明胸口中枪,为什么最后只是手受了伤,这是整部电影唯一个明显的BUG。

第四,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戏处理的比较突兀,“英雄救美”的情节尽管可以屡试不爽,但缺乏了必要的情节铺垫,一般是无法打动观众的。所以,个人认为,在剧情发展中,如果能够增加一些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来作为点缀,可能能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发展更加自然。我倒是觉得,片子对老板娘和水三哥之间的故事,处理的倒更加自然。

综上所述,我的感觉是,杨庆的这部片子可能推出的还是着急了点,如果能够对剧本再深入地完善一下,去掉其中的一些业余化倾向,最后出来的作品应该会更加成熟。当然,从网易对他的采访中推测,杨庆自己可能觉得正好有资金的支持,也有参与演出的这些大腕的支持,所以就趁机努力将这部电影运作上线了。

当然由于有“新人处女作”这个护身符,我想大部分观众和影迷可能都会带着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部电影,所以最后这部电影应该能赢得不错的口碑。但的确电影的缺陷仍然明显,对电影制作人员来讲那些缺点都显而易见,甚至稍微资深一点的影迷可能都能很快指出其中的业余之处。所以,杨庆不能满足于宽容的舆论环境中,那些褒奖的声音,而更应该抓住这次机会,自己多虚心地请教和发现这些缺陷,那样才更值得我们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最后要提一下,李小璐在片中的表演比较令人失望,用《大内密探零零发》中那句台词就是,“演技表情做作,略嫌浮夸”。

 2 ) 其实就是为了解闷的 别好也骂不好也骂中庸更骂 骂的不是导演 是看电影的人 不就是你自己

看完【夜店】第一感觉是还不错,至少我笑了。
没错,盖里奇的片子我看得少,《夜袭加油站》我也没看过,有人说这个片子有模仿抄袭并且傻逼到复制程度之嫌,我也相信。只是,为什么看片子的人不能留点口德呢?上上下下的留言多以 傻逼,白痴等等居多呢?

也许是这部片子没有触动我的【抄袭共鸣】,所以我没有什么生气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觉得至少比疯狂的赛车好的多。至少让我笑得很开心,至少徐峥的表演让我不讨厌。李小璐的角色和她的表现中规中矩,不出彩,也不至于找骂。 其他演员的表演火候太过,矫情了。

几年前开始,我就很少看电影了,因为觉得现在的好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大师们一部一部的新片渐渐让人失望甚至到了唾弃的地步,专业影评人对于国外电影的评价有点 闭门造车,对国内电影的评价有点 居高临下。 没得可以信赖的推荐,没得多余的时间和沉静下来细细品味片子的心情,看片子的数量骤然下降,基本上看片量还是停留在大学毕业那时的上千部经典电影。

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经典电影少了,还是因为我们共处这个时代,所以不觉得经典呢? 很简单,也是很俗的例子,【大话西游】被奉为经典,被那么多人搞了那么多的所谓后现代结构的分析和膜拜,不也是片子公映几年之后的事情吗?在没有国产经典喜剧的市场下,疯狂的石头基本上已经也被传颂烂了吧。

有点跑题,回过头来说 夜店 。看片量大的人,客气的说这部电影有致敬的意思,不客气的说导演傻逼不动脑筋抄袭。 可是说实话,这年头能抄袭过来先让老板姓用最简单最不用大脑的中国式笑容笑一场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咱们进电影院看场电影的前提就是想好了这导演是谁演员是谁编剧是谁剧情是什么能够从什么角度批判和评价吗?太累了吧。有些电影咱看了就是要体会,就是要挖掘深度的,就是要有感触的,可有些电影,真的别要求那么多,乐呵不也是电影的功能之一吗? 就像书一样,有些书没有金玉良言,他就是为了路上打发时间的,有些书句句真言你想不记下来都不行想不感悟人生都不行。

这个暑假,有时间看个夜店,笑一下,我觉得挺好的,本来生活就挺累,看个不用大脑的电影可以笑出声的电影,休息一下也好。

 3 ) 你为什么还不笑——我评电影《夜·店》

不得不说电影《夜·店》有一种奇怪的气质:满满的货架,穿得鼓鼓囊囊的售货员同志,会“叮”响的收款机——看似是生活场景的再现却无法让观众感同身受,电影本身更像是临时搭建的夜总会,服务员都是跟别家借的,热闹却不真实。以至于我观影完毕心生一念,“本故事纯属虚构”的正解就是这样的吧?

故事在何三水“叮了当啷”走进汪汪超市的那一刻正式展开。从女售货员唐晓莲对他的欢迎致辞可以看出,他已多次光顾这里且不是为了购物,他造访的目的是索要因老板娘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而他的造访打断了男售货员李俊伟躲在货架后用手机偷拍女售货员唐晓莲忙碌身影的行为,他一直花痴她(而很多女观众在花痴他),客观地说乔任梁的表现要优于相声演员的客串。陪着何三水一同造访的那位或纯朴或“二”的轮胎表弟和混迹于众人之中的朱辽同学任务是插科打诨,其作用相当于迪斯尼动画里不可或缺的活跃气氛的那一类典型配角。中途老板娘的惊艳现身,虽然说角色功效不明,但杨青的演技足可以让这个角色脱颖而出。

经过几番周折不管怎么说老板娘粗心大意造成的损失何三水算是找补回来了,可是导演和观众皆心照不宣,故事不能就这样不温不火地结束,于是“挑兵调将葫芦朝上,谁是我的好兵好老将”的抢劫犯轰然出现,平地一惊雷,炸了。遗憾的是在《左右》中浑身是戏的张嘉译在这样一部80后影片中诠释抢劫犯相较杨青拿下老板娘似乎离谱远了点儿,真是可惜了了。

演员从扮演何三水的胡渣徐峥阴鸷地出场开始,就被分为两大阵营——负责演戏的和负责念台词的。而更多时候是徐峥化身成做事分明的何三水主持全局,控制局势,掌握进度,他时隐时现的上海口音总是让我心浮起“姜还是老的辣”这种不得不发的感慨。也正是何三水在半夜三更的超市,伙同徐峥在初出茅庐的《夜·店》一起鞍前马后地操办着,杨庆啊比寻枪的陆川多了不少空间。

当然既是编剧又是导演的杨庆,可以让故事和画面就像左右手在一起一样自然又不至于有什么隔阂,而且观众也看到他在叙事方式和拍摄技巧上的煞费苦心——这情观众们都领了——新锐导演么,推陈出新就得视为己任——可是总觉得在各种方式或是技巧的花哨下少了些许诚意,成本低可能会引出一些问题,但起用观众过于熟悉的《疯狂石头》中“别摸我”和“厂长儿子”二位演员的结果是,观众会自觉地把《夜·店》与《疯狂石头》放在一块儿做个连线题,面对这种情况导演一边无奈于观众的比较,一边欣慰于观众的提携,这个小聪明和电影的命名貌似如出一辙,因此玩弄多过于匠心,独特的味道也淡了许多。圣诞树好看也只能摆在屋里头不是,还就得是圣诞节那几天。

最终电影结束在“水汪汪超市”一片相亲相爱的气氛中,虽有几处情节漏洞瑕掩了瑜,但一切终归是美好的,不管是李俊伟的旧牙套还是老板娘的宠物狗。可如果以后还有《夜·市》、《夜·叉》,您会走进影院么?

 4 ) 《夜·店》:当个案变成范例





文/关雅荻


三年前的夏天,一部《疯狂的石头》以300多万的成本最后取得了2000多万的票房收入,媒体一片叫好声中,业内外普遍认为实现了一个小小“票房奇迹”的同时,也都认为“石头”是一个“不可被复制的个案”,而且原因林林总总,这里暂不列举。后来的模仿者还是源源不断,三百万左右小成本“黑色幽默喜剧”似乎一度成了投资人热衷的对象,直到现在也应该是如此,但真正实现类似“石头奇迹”的影片却凤毛麟角。直到去年一部山寨喜剧《十全九美》拿下了近5000万的票房,再次让人看到了对国产喜剧片的新希望,虽然依然未完全摆脱“不可被复制的个案”的结论,但已经让人对国内电影市场看到了各种令人欣喜的可能性。最近看到年轻导演杨庆的处女作《夜·店》,我认为国产喜剧片已经慢慢找到了跟主流市场的契合点,喜剧类型在国内市场取得的成功正在从“个案”变成“可被复制的范例”,这是《夜·店》身上我所看到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夜·店》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晚上,一间24小时超市便利店里一群社会上的普通小人物之间的惊险、离奇而又幽默的小故事。影片风格是偏夸张和闹腾的,但因为整体视听语言的鲜活和灵巧,并没有让人产生烦躁感,反而不少小桥段和台词都充满了智慧。而且因为影片采取了单一场景和单线索推进故事,所以观众的代入感相对更容易建立。而且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任何层面都没有背负说教的包袱,你会感觉这个故事从根儿上就轻装上阵,以娱人娱己为己任,而且所有人之间的尖锐矛盾,都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搞笑的情节给消解掉。但从功能性上来说,《夜·店》做为一部喜剧,整体上是完成任务的。


通过《夜·店》让人能看到越来越多像杨庆这样的年轻导演,在第一次拍摄故事长片的时候,从题材选择到目标观众都直接针对主流院线市场,而且影片最终还能真的直接投放到市场上,接受观众的评判。简单说,现在国内很多年轻导演起手第一部电影就是类型片,从迈入电影行业的最初就开始用最直接的票房数字来给自己找定位。这正是中国电影市场大踏步向前走的明证,而且在过去几年电影人对类型片不断摸索中,也渐渐开始找到了感觉,正在重新找回“讲故事”的能力。去年有一部小片叫《即日启程》,我认为基本各方面也都达到了合格的水准,应该把它做为“60分电影”的标杆,《夜·店》显然是超过了这个标杆,而且很可能再次提高观众对国产片的要求和期待,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有位业内前辈曾简单指出国内受欢迎的电影的特点是“故事简单,情感丰富”,显然《夜·店》是符合这个标准的。虽然7月底的电影市场竞争激烈,多部国产新片上映,但我还是对《夜·店》的市场前景相对比较乐观,而且影片成本比当年的“石头”都还要低,但看上去却并没有那么“廉价”,这应该是一部能让投资人、发行人都赚到钱的电影,这对一位完成处女作的年轻导演是多么的重要。但如果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前面提到的“不背包袱”是影片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软肋,因为影片除了娱乐效果,似乎也不剩什么了。显然在个人表达如何与娱乐性保持平衡方面,国内年轻导演里似乎也只有宁浩在过去两部电影里完成得还算不错,这一点很值得国内其他年轻导演借鉴。


当然,我或许也有点过于求全责备,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往往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强调“不说教”就直接走向极端的反面。还是看人家好莱坞,个人表达和娱乐观众从来都要达到一个平衡,比如眼下上映的《冰川时代3》,比如《博物馆奇妙夜2》。如果有人说这些都是大制作,那再比如同样超低成本的美国科幻片《那个男人来自地球》和美国战争片《冰雪战士》。从这个角度,我想问《夜·店》其实到底想说点啥呢?似乎什么都没有说。对《夜·店》的“求全责备”就当是我随着最近国产片质量一起水涨船高的期待标准吧。


09-7-22


[每周影评].0703.夜·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4MDYyNjcy.html

 5 ) 翠花,咱另开一桌吧

看了一下传说中“又”一部“好过《疯狂的石头》”的电影——《夜•店》。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自打三年前《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赢得溢美一片以来,打着类似旗号的电影就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为什么“又”字要加上引号呢?因为那些“后浪”实际上谁都没能真正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包括宁浩自己的赛车在内。
简单一点说的话就是,《夜•店》也同样如此。

作为一部“MADE IN CHINA”的电影,《夜•店》的优点显而易见:有故事,有笑点。
但作为一部电影,《夜•店》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故事有点扯,笑点有点缺心眼。
我的意思是说,《夜•店》其实不赖,比《无极》啊《赤壁》啊的值回票价,预计也将比建国啊大业啊的值得浪费时间,但咱看问题当然不能跟臭豆腐煮猪脚似的国足一般水准,一护球就往亨利身上扯。

倒不是说,《夜•店》跟《疯狂的石头》扯不上关系,事实上恰恰相反,就像李毅大帝跟亨利都是踢球的一样,某种程度上说,《夜•店》跟《疯狂的石头》确实是一路货色。
在这一点上,我应该检讨。三年前,《疯狂的石头》刚问世那会儿,我曾经对“这块石头将开拓出中国内地电影一个崭新的天地”之类的说法很不屑来着,还跟人打赌说“这块石头只是昙花一现的异数,未来十年内都不会有更好的类似的电影出现”来着。事实证明,我错了,错得离谱,根本用不着十年,三年内就出了一堆类似的MV式剪辑加恶搞风格的电影,当真是“砸”出了“一个新天地”。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的石头,分明就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吼的是,翠花,别上酸菜了,咱另开一桌上点别的吧。问题只是在于,这另开的这一桌上,头道“招牌菜”之后,接着上来的菜,味道都委实一般般了点。
另开一桌之后,就不至于永远都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的了,这当然是好事,可惜的只是,到底也颠覆不了那边的大桌。个人的一点浅陋看法是,另开的桌数当然越多越好,菜式当然也越繁多越好,但恐怕还是得等到啥时候,还是原来的那个大桌上,让大家夹起粉条一尝,哟,这不是粉条原来那味儿啊,这是粉条么?中国电影的那点儿事,就真的,成了。

 6 ) 中国电影的未来

中国电影的未来?这个话题要放在五六年前说可能还有点基础,放在中国电影今天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说那就只剩圈外人的意淫了。

令我惊奇的是这个片子在豆瓣上的评价这么低,从排名第一的评论中就能看出来大家的想法:没有内涵、内容粗糙、全是抄的、光逗乐了,别的什么都没有。仔细一想这其实实在是一个惊喜。这不就是这种片子该有的评价吗?换句话说,这不就是这种片子在市场中该有的位置吗?美国电影中的恶搞喜剧不就是拍的过程中就明摆着知道自己会挨骂吗?甚至他们还怎么会挨骂就怎么拍,这就是这种影片类型的风格。可以说,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挨骂为己任的好电影(虽然编导恐怕自己没想到这一点),挨骂就是它的任务之一,在这一点上,它比《无极》《南京南京》这种靠挨骂来炒作的电影真诚多了。

说到电影产业化,人们就总爱念叨电影类型化。回顾十几年来的所谓中国商业电影,除了那些歇斯底里的大片,剩下的里面真的是坐下来好好说个事儿的,就只剩从冯小刚开始的小制作喜剧片了。说起来背着煌煌五千年文化的中国人只会弄搞笑喜剧好像有点悲哀,也许是中国人谈崇高谈得太久了,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把崇高娱乐化,可能还需要若干年的大清洗才行。

当然冯小刚与之后的宁浩不能比,他们的人生完全不一样。冯小刚是认命了,不得不放下崇高来搞笑,《夜宴》是他想回到崇高的努力,显然是失败了,《集结号》成功了,但和他没关系。但对宁浩而言,搞笑不是一件不得已的事情,拍搞笑片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正当的人生价值。

这个片子也一样,搞笑就是它的价值,这个片子对你有没有用,只看你有没有笑,如果你笑了,皆大欢喜;如果没有,也许这片子不对你口儿,也许你生活本来就很快乐,不需要大笑,也许你本来就不好笑,当然还有为了装逼而不笑的。

跟风与抄袭是非常好的兆头,这说明这个市场中有值得跟风与抄袭的东西。前两年流行过一阵的小成本恐怖片现在的销声匿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市场上始终没出现个可以抄和跟的样本。既然现在的主风向就是低成本搞笑片,那就自然是越多越好,“先搞笑吧,要是不搞笑就太搞笑了”。而对新人的磨练,也是从跟风与抄袭开始的,跟的抄的像样的新人,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将来他可以独当一面了。这个片子的导演应该就在这个行列里。剧情、镜头、台词,没有一处不是抄的,而且抄得很用心,足够复杂。剧情?这种片子的剧情就是承载笑点的工具,能顺下来就够了。演员是个大问题,里面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演戏,显然导演也不会导戏,说起来中戏导演系毕业不会导戏是有点问题,不过这点钱估计也就只够干这点事了。

对于这样一个作品,夫复何求?

 短评

还行

6分钟前
  • Tetsuwan Atom
  • 推荐

乔任梁演得太差了!

11分钟前
  • Chrissy*嘿淡定
  • 较差

其实这个片子还不错。

12分钟前
  • ♫LiNg™
  • 推荐

喜欢这个愣头愣脑性格内向却又勇敢专一的小钢牙 现实中的你有时也是这样吧 大男孩Kimi乔任梁

15分钟前
  • Christine_GUI
  • 力荐

哥,哥~

19分钟前
  • 用不用带伞到底
  • 还行

笑点不少,格局类似小剧场话剧,演员中乔任梁和他哥们儿稍差,观影体验很好

24分钟前
  • 為夢而生
  • 推荐

有那么有意思吗?还有打五星...呃

25分钟前
  • 田方格
  • 还行

With Walter。成本好低。演员好嫩。笑点好多。喝星冰乐屡屡呛得半死。足够了足够了。

30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额,这个,大星星,您的笑点真是···乔任梁,你好阳光啊···

32分钟前
  • 麦田里的彼得潘
  • 还行

好多年前看的电影了,相比徐峥最近的《囧妈》而言,这部电影真的好笑多了,所以我也比较费解为啥分数这么低呢?或者对于国产小成本影片来说,其实已经不算低了?还是比较喜欢看这种有一个比较好的故事概念的电影的,徐峥的表演也是非常出色,记得我在高中也买过一段时间彩票,会固定买同一个序列,感觉好遥远呀。看评论本片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过,因为有乔任梁的粉丝所以会各种尖叫,估计观影体验会与日影展有片寄凉太粉丝时看《午夜零时的吻》类似吧。

34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可是我会想念你的 小钢牙楞梁。

37分钟前
  • 宏宏不胖
  • 推荐

一夜之间的故事,一家超市里的故事,人物再自然鲜明一些就好了,也许有借鉴模仿,但认真讲故事的态度可以肯定。

4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给国内认真讲故事的电影加分。

4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N年难见的傻片。徐峥也救不了这剧啊

50分钟前
  • 北野迎南
  • 还行

精神可嘉,水平欠佳。

51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不错,男猪脚谁啊,不认识

53分钟前
  • leo
  • 还行

微搞笑

58分钟前
  • yamoody
  • 还行

啊…看到赵英俊去世的消息,我对他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在这个电影里。R.I.P.

1小时前
  • 3:03
  • 推荐

今天在得知乔任梁离世的消息后,突然就想到了这个片子……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小成本电影,印象还挺深刻的。哎……愿逝者安息

1小时前
  • TinaTian7
  • 推荐

臭屁 经不起推敲

1小时前
  • Orchid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