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情片美国2009

主演:迪米特利·马丁,艾美达·斯丹顿,亨利·古德曼,列维·施瑞博尔,丹·福勒,尤金·列维,杰弗里·迪恩·摩根,乔纳森·格罗夫,麦米·古默,埃米尔·赫斯基,爱德华·希伯特,凯文·张伯伦,王李,安索拉·凯特斯玛蒂迪斯,克拉克·米德尔顿,贝蒂·亨里策,桑德拉·詹姆斯,克里斯蒂娜·科克,盖尔·马汀诺,亚当·勒费弗,安迪·普罗斯基,加伯里艾尔·圣迪,史蒂芬·坤肯,亚当·佩里,凯文·苏斯曼,皮帕·皮尔特里,斯盖拉·阿斯丁,丹尼尔·艾瑞克·高德,路易莎·克劳瑟,尼克·泰勒,凯瑟琳·沃特斯顿,杰里米萨默斯,达伦·佩蒂,波利斯·

导演:李安

播放地址

 剧照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1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2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3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4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5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6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13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14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15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16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17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18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19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9:40

详细剧情

60年代末的美国,伴随着战争的残酷与遥远以至似乎不可相信的登月壮举,年轻人们寻找着自身与世界的呼应。在纽约州白湖临近的小镇上,犹太青年艾略特(Demetri Martin 饰)为了照顾吝啬的母亲,放弃纽约的设计师工作回家帮忙打理汽车旅馆的生意,为了改善举步维艰的经营,艾略特借自己当地商会会长的便利,筹备举办例行的音乐节活动。与此同时,第一次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由于原定举办地当地政府的反对宣告停滞,艾略特抓住这次机会,邀请主办方迁址自己家乡,当地居民对嬉皮士观众们可能造成的危害忧心忡忡,艾略特在发布会上放弃收取门票的宣言更让各地音乐爱好者蜂拥而至,观众人数达几十万之众,让举办地成为了陷入狂欢的独立共和国。随着音乐节的进行,艾略特一家的问题亦得到了缓解……

 长篇影评

 1 ) 捡了音乐,丢了电影

对于习惯了安导《喜宴》、《推手》和《饮食男女》此类中国风俗理念的观众而言,安导的《伍德斯托克》多少让人有点难以下咽入喉。
    
可是,不管你愿不愿意,安导还是把这部电影摆到了台面上来。

而且还凭着这部电影角逐戛纳,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后话,这里不再提起。反正个人觉得,戛纳和安导是互不来电的。所以,安导大奖拿了不少(俨然一得奖专业户),可是,戛纳的那帮评委就是不给安导面子

“话说,2008年的一天,安导来到旧金山,遇到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创始人艾略特•蒂波,当时年逾70的蒂波正在宣传他的个人传记——《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个关于骚乱和音乐人生的真实故事》。蒂波马上拉住安导,向他喃喃介绍起自己往日的光辉岁月“1969年••••••”,安导当时马上拿出老黄历,掐指一算,2009年刚好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40周年,于是当下拍板,买下版权!”
                                          ——摘自405期《看电影》

于是,我们就在2009年的一天,和安导的《伍德斯托克》不期而遇了。

有些电影是需要看细节,在细节里揣摩故事;有些电影是忽视细节的,人们看重的是故事的整体和框架结构。而安导的《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无疑属于后者。

缓慢的故事情节叙述和波澜不惊的剧情节奏,依旧走的是慢熟型的故事叙事手法。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安导,你拍出来的电影到底是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
想了解“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我们可以上百度、上谷歌,没必要花费Money去电影院捧你的场,可是你至少要拿出点新意和创意吧。
可是,看看你的“音乐节”吧,有音乐,但只是外衣,有人性,但太过深刻。

你可知道,如今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早已成为了美国的一种精神和象征:1969年
三天,成了永恒。
三天,40万美国青年云集伍德斯托克
三天,“要作爱,不作战”的反战革命口号响彻整个会场

可是,我的安导啊,你的外衣披的很好,可是,音乐在伍德斯托克里面是一种精神,但到了你的电影里面却变了味道,音乐有了,很少,人性刻画的太多,音乐,很浅薄,人性太深刻。
于是,这电影,看着多少有点头重脚轻,给人迷离恍惚的感觉,该不是抽了大麻吧?

 2 ) 安导,请恣意

安导(递上话筒),请问你在生命中错过了谁吗?啊啊,不要想用腼腆的笑蒙混过去啊,我很肯定你是错过了很重要的人吧,你知道电影是不会骗人。

不过我不认为安导一定错过的就是男人啦(虽然以他最近拍片的迹象来看……),只不过相比于男女间的关系来说,同性之间的感情多少是超越于社会责任之外的。我从来没有听说哪一对男男,或者女女是为了“年纪到了,家里开始催到了,差不多要结婚生子”而交往的,所以这种感情可以说更加生物性,也可以说更加纯粹,至少可以首先保证是“看对了眼”才开始的。安导说“人人心里有一座断背山”,那不是指“禁忌之恋”,而是单纯的指“没有未来,没有理由,就是单纯的死心眼的爱上一个也许并不值得的人”。人一生多少会有那么一个人——啊,等等,我好像串去王家卫的台词了。

我对安导的感情也许比王家卫还深一点,一来《喜宴》跟《东邪西毒》一样是在我青春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的电影,二来也是当年作为极少数读过“前-新武侠小说”时代的作品人,在那段为了《卧虎藏龙》跟人口水大战不休的年代里,培养出了一种“同仇敌忾”的阶级感情。三来,安导是极少数在摄影机后不设定预先立场的导演,可以看得出他为自己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设身处地地想过,考虑过他们的背景,他们的难处,他们的决定,给每一个角色留出余地,他理解也同情着每一个人,我喜欢。

但是套用Forman对13说的话(见美剧House),一个人对待这个社会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其自身,所以如果一个人极力反对“贴标签”的行为,就说明其自身是个“很难分类”的人。同理,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去表达过于强烈的个人意见和情感,就说明其自身存在着某种伊还不懂得或者无法正视或者无法决断的情感/意见。就好比说,很多人觉得我对各式各样的怪人怪事都能很心安理得地给伊拉找理由并最后发表诸如“我理解”或者“干旁人P事”之类的意见,其本质原因,是在于我本身就是个怪人。

安导和嘻皮士——说真的,我看不出这当中的联系。倒是我的某些行为被人说有几分当嘻皮士的态度——比方说只把家当成“睡觉的地方”,不在乎房子多大,装修多好,所以一直也没有“存钱买房”的概念;不会预先几个月做准备,把旅行当成冒险,常常背上了背包就出发,没有旅馆的时候就无所谓地睡在车站,公园的长椅,或者被陌生人捡回家;如果在路上遇到下大雨,就索性脱了鞋子顶风而行;对于裸露相当随兴(某同学:我某日看到你露点耶。 某只:哦。 某同学:汗!)等等,不过我把这种归结于“随遇而安”的天性(这一点有点像片中的Micheal Lang,我也是那种再大的事都一副死样地擅自决定“反正总有办法解决的”态度),还有就是我曾经在农村住过三年,除了学会采茶,插秧,捉蚱蜢,还有如何跑得比邻居家的大黑狗快之外,就是能够跟野地(甚至乱坟岗)都和谐相处。而Hippies,据某个父母是Hippies的美国人说,是以“love and peace”为座右铭(嗯,请问,你们是跟哈达王子一个星球来的吗?),将一切行为都“自然化”的奇特种族,那位美国同学称当时为“美国最为文明的时代”,把我乐得半死。大致特点就是热爱音乐,热爱野营,热爱大麻,热爱天体运动,热爱随处做爱,之类的……换句话说,是在追寻着人类天性中能与大自然产生 “美”的共鸣的声响而生活的方式,所以那位同学从小长在大篷车里,受的是“家庭教育”,有印第安名字~~~

很难想像一个始终在讲述东方式伦理和感情观念的导演突然采用这个题材。如果不是开头大打出Ang Lee的名字,我会以为这是部新进导演拍低成本影片(成本应该就是很低吧),当然如果不是海报上有这个名字,电影厅里可能也不会坐那么多人,毕竟这部电影相当的“流水账”,几乎没有故事,只有“事件”,所以无所谓什么开端发展高潮之类的,主干由各色人物,各个片段,另加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拼成的,相当像电影中的嬉皮士穿的花花衬衣的“非主流”电影。虽然法国很多这种类型的电影,但嬉皮文化在这里没什么共鸣,欧洲似乎没有出现过这种大规模的文化族群兴替现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越战时期,法国正是“咖啡馆文/哲学”蓬勃的时候,不太一样——啊,不,应该说太不一样。至于中国么,咳咳,应该说中国人就没怎么自然过,而且自从我懂事以来基本上受到的环境熏陶就是“一切向钱看”,因此以我的成长背景似乎没有办法来评断说本片是否有正确地反映出Hippie精神和当时的Hippie文化。不过我还蛮欣赏安导在影片开头切入影片发生的地点和时间背景的方式——坏脾气的老妈看当时代的电视新闻,旁边摆着全家福的照片。安导拍风景,点细节和安排音乐一向是强项。

整个“音乐祭”,从一开始死气沉沉,几乎感到无路可去,无可无不可被抛弃的一个决定,到时来运转渐渐的激发出Eillot和Billy内心的叛逆青春,到最后在兴奋剂的幻觉下腾升为某种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感觉终于不受控制激荡而出的华美。终于选择离去的Eillot,跟他那个用20年存了近10万美金,却每天吃着无味的食物,过着单调的生活,天天不见笑脸,只是在吸食了大麻之后才抱着它们睡过去的怪脾气妈妈,是两种生活方式代表。不能说安导赞同了某一位,否认了某一位,毕竟最感人的台词我认为是当Eillot问他父亲说“你怎么能忍受跟她生活40 年”,爸爸桑只是简单的回答“我爱她”,这个“爱”字当胜过无数浪漫爱情剧的表白了,无法责怪的,甚至连我这种一直觉得不可能在婚姻关系中完整存活下来的人也觉得的温暖,最为平凡也最为深沉的话,我想,即使我对婚姻制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怀疑,但是仍有很多白发携手在十指交扣间传达着这样的情感(是的,我是单亲家庭的小孩,但不代表我不相信人世间存在这种“无论贫穷疾病困苦,即使见过你最难堪的一面,我仍然不离不弃”的感情,事实上,我信的,所以朋友结婚的时候,每个祝福都是真心的)。那些音乐祭中遇到的困难,是我们青春中所受到的约束,而音乐祭则是人生的“机遇”,用Micheal Lang同学的话说,在这样的时候,来到这样的地方,恰恰好,“这是命运”。有些人选择敌视,有些人选择接受,有些人选择离去,有些人选择留下。无法评述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只希望每一个选择都是发自真心,而不是出自“无奈的责任”。

我被人说有“魔音穿脑”神功,大概是说我鬼话连篇,偏偏在说的时候老神在在,论据十足,仿佛对自己说的每句话都十分有把握的样子,因此影响了一些人的决定,从而也不知道是好是坏的影响了别人的人生(范围从学习选择专业,到决定别人性向,到提点别人“喂,你实际上喜欢xxx”,无论入错行还是嫁错郎,都有一笔烂账背在身上,后来翻然悔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适合 “给意见”的人),安导的电影也有这种功能,或者可能只是我们的频率能对上吧。实际上在这些年的行程中,我做过无数吓掉别人眼镜而在我看来根本无惊地险不需要在意的事情,只有一桩,每次出行的时候都觉得“是时候做了”,每次却临阵退缩的——就是在旅程中找个帅哥或者美女“站一夜”。我自认还无法承受“长期的一对一”这样的关系,是个性太糟糕了,而且在没有爱到的状况下,真的一点都妥协不来,但在旅程中就无所谓,两个陌生人,名字都可以是假的,没有什么后续,只存一段回忆,应该是蛮好玩的。很妙的是,安导这部电影居然给了我“下次一定要站”的勇气,神奇。

从《断背山》到《色·戒》到Woodstock,安导,错过的人和事是无法再重来的(过来人语气),再回首已然百年身,一切都变了。但是只要火山还没有死绝,你也听过那个渔翁和作家的故事吧,得到了一切却错失了自己,绝对是遗憾啊,所以人生中至少一次,请恣意。

PS:Liev Schreiber演的Vilma我觉得还蛮性感的耶,有打动到我(是的,我是说“那方面”)。他比较适合扮女装,别有一番风情,比男装性感(众:你的口味有没有太重了一点啊啊啊啊啊啊! 某只:我就不相信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想!哼)

 3 ) 我们爱自由,我们在路上

       一位北欧的航海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航海是必要的,生命是次要的。”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
    过程,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是着重描写音乐节上的见闻,所以很多认为这是一部有关那次著名音乐节的电影的人,看完后都非常失落。影片的评价也因此参差不齐。
    而李安正是抓住了举办这次音乐节的人们各种各样的心理,非常细腻地把一个完美的过程展现了出来。有时候结尾不是那么的重要,而恰恰是过程,才是我们应该认真享受的。就跟人生一样,最后再怎么样都得一样地死去,回首望去,让自己不后悔,让自己高兴的,都是那些在路上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好是坏。
    那一代的青年爱自由,向往着美好梦想。他们反战,他们反权威,他们爱好和平,她们向往爱,她们是女权主义者。这一切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不可复制,因为思想与青春的结盟是强大的。他们抛开了一切束缚,来到伍德斯托克,享受爱、自由与音乐。
    我们在路上,本身就是种自由。
    就像凯鲁亚克那本《在路上》里写的一样,生活不会不断地复制,主人公们永远都在路上,结识新朋友,开着车全国到处跑,没有目的的活着,虽然这些使内容读起来很费劲,但正是这种后现代风格,体现了当时乃至现在很多人崇拜的精神——爱自由,在路上。
    李安在电影中想表达的或许就是这种享受过程的思考。没有通往自由的列车,自由是靠自己争取过来的。埃利奥特和家人朋友克服种种困难,制造着音乐节,最后如此的成功,难怪影片的最后他站在那里不停地说:“真美,真美。”难道不应该么?
    什么叫人生?难道只是一个干巴巴的结尾么?不,不是。人生是一个过程,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已经在路上了。我们在路上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发生千奇百怪的事情。为什么会回忆,为什么有故事可讲,那是因为大多数人的人生不是被设计好的,我们并没有因为知道前方道路充满荆棘就放弃前进,而是抱着不知道的态度面对它,这才是平凡的人生。
    所以说李安的这部作品很像是一部公路片,一部包含了许许多多真正美好事物的公路片。它反映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其实这才是关键的,人们总强调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多么多么伟大,但若是没有整个大时代背景,那种特有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它的伟大体现不出来。
    制造伍德斯托克的过程不光有和平,有音乐,有女权,有反战,最关键的,还有爱。音乐节结束后的一天早上,埃利奥特和父亲告别,他问父亲:“这么多年你是怎么忍受妈妈的?”老父亲停顿了一会儿干脆地回答:“我爱她。”

 4 ) 李安的色彩

李安27年电影生涯里的第11个长篇。

在电影院里看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看的是早上十一点十分的早场,整个Gaumont看这个片子的大厅里只有加上我在内的三个人。买票的时候,看到了和我在一个大厅里的另外两个人,他们是一对情侣,他们在选择看昆丁的无良杂种还是选择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李安,男的对女的说,看昆丁的片子会不会闷啊?所以他们和我走进了一个大厅。

1969年那时候的美国是怎样的色彩?可以看出在这个电影里,李安想说很多的东西,关于家庭,越战,自由,音乐,反叛,年青一代,犹太人,同性恋。。。也许每一个人参加这个音乐节,都会有每个人不同的印象,每个人会有每个人不同的形容,像瞎子摸象,每个人都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佩服李安的勇气和跨越,他可以在东西方任何的题材上面游刃有余的发挥。这次选择是69年的美国,40年后一位中国导演看1969年的美国,他带给我们的更多是轻松。

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小人物,像海角一样,当然Elliot的扮演者DemetriMartin他也非常有60年代美国人那时的气质,但是那些小人物,特别是Elliot的父母亲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喜欢Elliot的母亲Sonia Teichberg由Imelda Staunton扮演,她一出场就让我立刻想起Duane Hanson的雕刻,他在1969的超市购物着或者称主妇与购物车的雕像里面,就带给我们69年美国平民主妇的印象,到Elliot的母亲这种印象更加加深了,这个母亲的脾气,性格,可爱,可恨的地方,被塑造的惟妙惟肖。当然还有同样精彩的Elliot的父亲Jake Teichberg由Henry Goodman扮演。

影片的摄影也是可圈可点,是由法国摄影师Eric Gautier,他之前也是和很多的法国导演合作,Alain Resnais (Les herbes folles 2009, Coeurs, 2006), Arnaud Desplechin (Un conte de Noel, 2008), Olivier Assayas (L’heure d'été 2008, Paris je t’aime, 2006) 等等,这个影片的色彩是我很喜欢的,不会过于艳丽,不会过于平淡,总之是恰到好处。

还有两个印象深刻的长镜头,所有人去音乐节的路上,和音乐节回来的路上,让我第一时间想起戈达尔的周末。李安带给我们,他所选择的1969的美国,他的色彩,那么40年后,(想到2009年的张北音乐节),我们依旧在路上,依旧追求音乐,自由,真实,我们将有怎样的色彩?

 5 ) 越名教而任自然---回望伍德斯托克

十年前,我刚工作,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员,是个新人,每天大部分时间读成千上万行的代码,Debug,偶尔写点新的代码,老员工小孟有天对我说,别的公司程序员都是在音乐中写代码的,据说程序员开着暖气穿短裤喜欢巨大的音箱播着《SUper Star》写代码。而我们办公室,大家穿的中规中矩,闷的像台风到来前的阴天。

后来谈起音乐,我说我喜欢摇滚乐,小孟语重心长的说,据说喜欢摇滚乐是不成熟的标志,人越成熟会越喜欢轻音乐。Light music,blues什么的。

十年过去,不知道我是不是成熟了,我现在仍然爱听摇滚,而在我看来,许巍已经算我听过的最轻的音乐了。

年轻时摇滚乐像一道闪电劈进我的生活,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开,听见崔健的声音我还是会激动不已,《快让我在雪地里撒点儿野》那漫长的前奏现在还是让我着迷。

所以,2006年,《读库》试刊号上袁越的那篇写伍德斯托克的长文,我几乎是颤抖着读完的,电影《昨天》看得我彻夜难眠。热爱摇滚乐的人自会明白。

李安每部作品都让人意外,耗时数年拍《色戒》后,李安导演了一部小品式的《Taking Woodstock》。李安的电影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是对于压抑和释放压抑感的探索,这大概是他身上最强烈的东方特点了。

和以往我看过的woodstock不同,这部电影从承办人的故事出发,Elliot一家的生活和woodstock音乐节两条线索是平衡的,甚至看完第一感觉,不再是Woodstock多么令人震撼,反而是这一家的亲情与释放压抑的经历更深入人心。在对伍德斯托克的表达中,家庭伦理第一次压倒摇滚乐和嬉皮士。

Elliot的家庭简直就是个东方家庭(电影中只说是从苏联逃到美国的犹太家庭),儿子规矩孝顺,处处顺从父母,并努力维持家庭的平静,父亲沉默寡言,母亲絮絮叨叨贪婪,爱占小便宜,但对家庭充满爱心。

整个woodstock那漫山遍野的肉体与狂欢,LSD,嬉皮士,要做爱不要作战,对美国,对世界音乐史,都是件大事,而很少会有人像李安这样,将目光投向这个大运动中具体的一家人,一个人(变性人,易装癖退伍军人)。这部电影缓缓道来,在woodstock音乐节的影响下,Elliot发现了自己,他的父母也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心灵释放之旅,在这场狂欢中,彼此重新认识了家人。虽然嘉年华结束后,盛筵散场,大家都回复自己的角色,继续过普通的生活,但这经历足以令他们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最后Elliot父亲静悄悄的离开,转头回答儿子的疑问:你是怎么和母亲(这个脾气暴躁,目光短浅且贪婪无比的家伙)生活了四十年的,他缓缓的转身答道:因为我爱她。这一幕和《饮食男女》里父亲尝了女儿煮的汤后味觉恢复几乎一模一样,代表着家庭关系中紧绷张力的瓦解,两代人的和解。令人感动不已。

说起woodstock和嬉皮士,我挺欣赏且羡慕的,那个年代里,他们的事迹,在克林顿乔布斯的传记里都能看到。在阿甘正传里也能看到。这批”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年轻人,有不少后来穿好衣服,剪去长发和胡须,做了总统,公司CEO,时代的领航人。这部电影对于嬉皮士的表现也是比较准确的,演员表情的纯真无邪,那种乌托邦式的热情和无所谓看上去像纪录片。在大家都不穿衣服时,穿衣服的人就成了怪人。在此情此景下,露体是得体的,一点儿也不觉得肮脏猥琐。艺术也在LSD的催化下变得虚幻、神秘,这种经历难能可贵。影片中那漫山遍野的人潮,在high了LSD后仿佛波浪一样起伏涌动,堪称经典。

据我所知,同一时期,一路歌唱一路搭顺风车流浪这事儿在中国也小规模的发生过,结果是被抓进监狱劳改。张广天即是其中之一。

这批嬉皮士就算最后人模狗样的做了领导,并不代表他们否定自己的青年时代,相反,他们从这些经历中绝对获益良多。现在人更加需要解放,解放精神和肉体,so,最好天时地利人和,再来一次嬉皮士运动,再来一场woodstock。







 6 ) 能垮掉是幸福的

先要用两个感叹号表达下对里李安新作的激动之情。今年戛纳,看到第六部电影,终于第一次感觉,时间愉快的过去了。

然后澄清关于此片的几个说法:1.这不是一部讲述音乐节本身的影片,全片甚至没有一支完整意义的乐队登台。2.这不是李安的第三部同志片,主角的小艳遇的确表明了他的取向,但同性感情不是故事的主线。3.这不是一部严肃、深刻的影片,至少不是一部貌似严肃、深刻的影片,它颠覆了李安之前作品的压抑和沉闷,故事流畅而情绪飞扬。李安的这部小片,也许不具金棕榈像,很多人也许会失望,而对我来说,则是惊喜。

1.

诚如李安自己所言,在拍完《断背山》和《色戒》之后,《制造伍德斯托克》是他用来放松的一个小品。影片拍得情绪飞扬,满足了人们对那格神奇年代的向往,充满了伊甸园式的虚幻的美好,电影对音乐演唱会的唯一正面描述,是elliott和一对流浪的男女分享大麻,然后再山顶远远看了音乐节的全景,其中用华丽的彩色和魔幻的镜头表现了人物沉沦飞扬的状态。虽然再盛大的聚会最后都是一场虚空,垮掉除了能让我们躺倒,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没有沉沦,哪来坚定,没有放浪,哪来自由?在好莱坞拍了这么久之后,李安终于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解构和yy美国人的经典记忆,想必他也是认同这句话:能垮掉是幸福的。

2.

《制造伍德斯托克》以音乐节创办人Elliot筹办音乐会为故事主线:他于1969年的夏天无意中在报纸上发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来的主办场地被撤销了,于是打电话给组织者并找到了新的场地,牵扯进这场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节当中,而更重要过的是,在参与这个伟大事件的过程中,elliott本人和父母也重新梳理了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在很多人的想像中,这部电影主题会是记录一个伟大的事件和一个伟大的年代,而事实上,这部电影却把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当作一个个体人成长的注脚,举重若轻,这不正是李安所擅长的把戏么?

Elliott决定筹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本是为了吸引客源,解决父母经营的motel的财务问题,但影片最后却探讨了elliott要“到哪里去”的问题。Elliott的父亲是一位保守、沉默、平淡的小镇居民,压抑的激情却在音乐节中得到了释放,而elliott的母亲则是一个顽固的守财奴,“她只相信现金,对于支票都缺乏安全感”,她对火爆的音乐节充满着复杂的感情。全片的高潮,是在elliott父母误食含有大麻的蛋糕之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癫狂,完全解除了生活平时的压抑。而34岁的Elliott也开始正式思考离开家庭,正如他自己在台词中和父母强调的一样,他也许是34万来朝圣的嬉皮士中最单纯和干净的一个,可是对未来的迷茫却是一样的.

3.

对美国人来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不仅仅是一个音乐节那么简单,3天45万嬉皮士的聚合,几乎零死亡的摇滚聚会,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神话般的Icon,它是所谓的垮掉的一代记忆中最美好而纯洁的一部分。因此当李安选择这个题材的时候,就好象他当年去挑战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属于闯进了美国民族的精神私属领域。但是,任何故事,李安来拍,都是他的电影。

《制造伍德斯托克》此前在美国试映的时候,并没有取得一边倒的叫好,即使在戛纳放映之后,欧美的记者也给出了比较保守的评价。对西方人来说,伍德斯托克是一个更具时代意义的象征,应该像去年索德伯格拍《切格瓦拉》那样拍得沉静而宏大,即使镜头沉闷无聊那也是可以被原谅的。像李安这样用个体和家庭这样一个小的切口去表现,恐怕是他们不愿意看到和认可的,也许他们会觉得太轻浮。此外,电影对于音乐的表现的确太过吝啬,这当然跟李安电影角度选取有关,也可能和李安无法准确把握那个时代音乐精髓,刻意回避有关。还是不能两全的遗憾了。

4.

在《喜宴》和《断背山》之后,李安显然被定为“背背大师”了,因此《制造伍德斯托克》在此前的媒体关注过程中,同志题材一直是一个焦点。但从剧情看,尽管影片中也有一个异装的粗壮男人,但他和elliott只是友谊,而且表现的是对自由的追求:“我知道我是什么,别人是否知道我是什么有什么关系”。

《制造伍德斯托克》是根据音乐节创世人elliott的自传体小说改编,在原著中的确有很多他个人取向的内容:正是因为音乐节崇尚自由的感召,一直没有出柜的他才向父母袒露实情。应该说这部分内容是很贴合李安要表现的主题,但从电影成片来看,李安似乎刻意淡化了这部分的内容,家庭故事在爱情故事之上,至于这样取舍的原因,还是发布会上去问问他本人了。

 短评

这是不是表现全球60年代最为温吞的一部电影?李安习惯性的家庭视角、好学生视角在这个题材下显得疲软,除了那幕迷幻大地的特效,几场本该带劲儿的戏都有些过于克制。那时的青春不止是和父母的温情决裂,也不止是用分隔画面来堆砌的药物和裸体,而是冒险,是解放,是那个狂欢过后策马而来的浪人。

9分钟前
  • 57
  • 还行

谁又不是曾今以为,摇滚乐改变人生

12分钟前
  • zeze
  • 还行

我有多想去到伍德斯托克……我看得好开心啊,一直嘎嘎地乐。每一个毫不做作的小动作准确又自然的那么销魂~我爱安叔,他好勇敢好豪迈好销魂!我爱他我爱他这个电影真的很好看!

17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力荐

Hippie:自由、反战、博爱。。。对于李安,我不知道还要说什么了:一路轻松诙谐却精确把握其精神,看似随意却没放过那些数不胜数的无价的细节,纪录片式的琐碎真实的镜头,最精华的段子却落在迷幻的那个夜晚、也是音乐节的高潮,手法太妙。除此之外,他居然还烙下自己的印记:家庭和成长的主题。

21分钟前
  • 螃蟹
  • 推荐

在车里嗑药的那一段,能不能再长一点?

23分钟前
  • jetty
  • 推荐

1老一辈的控制欲才是最强烈的伤害 2三天三夜以嗑药滥交的狂欢,抵不上老叔叔一句“因为我爱她”更能代表和平与爱 3自我并不在于逼格,而在勇气与突破,这个电影与音乐节其实无关 4抽雪茄的是我,旁边的是我的挚爱,直到他中了狙击手的子弹 5结尾甚妙啊

27分钟前
  • 柴斯卡
  • 力荐

终于看到了 实话就是 很失望

28分钟前
  • 乌鸦君
  • 还行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了

30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牛逼,泪流满面。。。

31分钟前
  • 苏勇
  • 力荐

无论你是怎样的静稳,你心中都有那么一点小狂野;无论你是怎样的狂野,你心中都有那么一点小静稳。这是属于你的,不可或缺,不可多得的小礼物。

34分钟前
  • 中年哪吒
  • 推荐

感觉李安再次代入了主角过了双性恋的瘾,分屏显示让你的眼睛看不过来,有纪录片直观展示这里只是呈现更加在场参与的感觉,他一直尝试不同类型的影片很库布里克。并不是热爱而是制造的过程,初次看就大银幕确实虚幻,音乐节结束一片狼藉影片结束回归现实,一场梦一段历史。资料馆。

39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Peace & beautiful. 车厢里那段迷幻的描写太美了,让人不得不沉醉。“欢迎来到宇宙的中心”

4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最爱瞬间:人海波动,中心处的舞台发出万道光芒,整个世界都在漂浮,深深迷醉。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taking這個詞用得真是准確。3天對他們來說太短了,2個小時對我們來說也太短了,你以為什麼都沒發生,它就要結束了。

50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李安越来越滋润了,这回都基本上放弃叙事了。开头十分钟特别是前三分半钟一定要抓住。"I'm the only one here, out of hundreds and hundreds a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o's having breakfast with his parents!"

51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年轻人总是先抛弃世界,然后再打点行囊,找回世界。伍德斯托克情结,欣赏,但不向往。

53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评分:B 【2009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 我觉得人生应该有这么一段恣意妄为的存在状态。去流浪。去嗑药。去做爱。去相信陌生人。

54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沉浸在极其美好的情绪中,并伴着强吻男主Demetri Martin 的冲动,high了近两个小时!如果张北气候可以湿润一些,当时我们也能有泥巴玩儿了!……

59分钟前
  • Orchid
  • 推荐

《色,戒》之后的李安需要一个可以减轻压力的避风港,伍德斯托克就是这样一个乌托邦天堂。李安对中西文化的认知高度可能没有任何中国导演可以达达到了。布莱恩.德.帕尔玛式的银幕分割&半纪录片手法,嗑迷幻药那段太给力了。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这个夏天白湖镇仿佛经历了一场性高潮,从前戏的鸟语花香到高潮的山呼海啸,以及事后的落寞寂寥。而一个男孩也在音乐节中告别童贞,实现成长的蜕变。上一次去纽约,这一次则要以自由名义征服世界。在分屏的镜头中,人们拥抱热吻无惧冷雨浇漓;在宇宙的中心,伍德斯托克是一股热浪,席卷一代迷惘的少年。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