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情片法国1982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伯杰·阿斯特,佩妮娜·奥威,克里斯蒂安·阿尔姆格伦,卡尔·比尔奎斯特,阿克塞尔·迪贝里,艾伦·埃德渥,茜芙·埃里克斯,阿娃·弗洛灵,Patricia Gélin,迈丽丝·格兰隆德,Maria Granlund,贝蒂尔·古韦,埃娃·冯·汉诺,索妮娅·赫登布拉特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剧照

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2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3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4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5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6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3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4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5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6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7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8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9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1

详细剧情

  1907年圣诞,艾柯达家族两代人共享圣诞晚宴,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小主人公亚历山大(伯特·格福Bertil Guve饰)和芬妮(妮拉·艾尔温Pernilla Allwin饰)的父亲奥斯卡(艾伦·艾德沃 Allan Edwall饰)在排练《哈姆雷特》时突然中风,弥留之际把苦心经营的大剧院托付给妻子艾米莉(艾娃·弗洛灵 Ewa Froling饰)。一年后艾米莉带着一双儿女改嫁冷酷残暴的青年主教爱德华。爱德华的母亲和姐姐专横刻薄,亚历山大与继父的矛盾日益尖锐,却只能默默忍受。当老祖母海伦娜(古娜·沃根Gunn Wallgren饰)得知此事后,暗中请老友帮忙,终让孩子们重获自由。艾米莉也逃离了主教家,从此一家人再次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  本片获得第5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最后一座巅峰

提及伯格曼,除了众所周知的《野草莓》、《第七封印》和《处女泉》等作品,不能不提《芬妮与亚历山大》,一部鸿篇巨制,一部集大成者。这是伯格曼的生涯巅峰之一,自此之后,他将渐渐减少作品的产出。

最后一座巅峰

《傀儡生涯》上映次年,伯格曼以监制身份参与到《萨丽与自由》(1981)中。但更重要的,是随后的《芬妮与亚历山大》,这部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

回望创作历程,1979年,伯格曼便完成了手写的1000页初版草稿。剧本写作只用了3个月,但前期制作却花了一年。电影最终从1981年开始拍摄,1982年12月17日上映。

《芬妮与亚历山大》讲的是艾柯达一家的故事。从1907年乐也融融的圣诞聚餐开始,走向了一阵衰颓与骚乱,又在1909年恢复了所谓的正常。时年10岁的亚历山大见证了父亲奥斯卡的去世,母亲艾米莉的改嫁,继父爱德华的责罚,以及大家庭的回归。当中穿插了伯格曼一向钟爱的戏剧、音乐以及情欲追逐、心理分析、宗教质问,而曾经的上帝是爱,是虚无,此间也许转为更浓重的淡漠与可耻。

伯格曼提过,狄更斯对他的剧本有影响,我们也能从这样的故事中寻到蛛丝马迹。而《芬妮与亚历山大》中之所以有艾柯达(Ekdahl)家族,则是因为易卜生的象征性剧作《野鸭》(1884)中有一个艾柯答(Ekdal)家族。

拍摄《芬妮与亚历山大》,对伯格曼来说相当不易。2006年,他的工作日记在瑞典发布,当中就提到了他对顺利完成这部鸿篇巨制严重缺乏信心,还经常对疾病、痛苦以及无法完成的恐惧作出抱怨。特别是,伯格曼的疑病症(即因过度担忧个人健康问题而出现心脏或肠胃不适等症状)屡屡发作,总幻想自己同时患上睾丸癌与胃癌。当然,也有真病的时候,像是教堂外的葬礼场景,就是由团队其他人来拍摄的,因为他那时患上流感。除了心理与生理问题,在冬天拍摄时摄影棚的暖气也不好使,这就导致了在额外的暖气片尚未发挥功效时,大家只能在零下温度中工作。但经历过6个月的拍摄后,伯格曼希望能以“轻快与愉悦”的方式来结束,于是就有了孩子们大玩枕头仗的一幕。

重返瑞典后的伯格曼,一出手就是《芬妮与亚历山大》这一部瑞典有史以来最大体量的制作,当中光是念白部分就有60个,其他镜头更多达1200个,而且,这也是投资最多的电影,600万美元的预算在本土也是前无古人了。伯格曼原本想以此作为自己执导的最后一部院线电影,但后来还是写了好几部剧本,并为电视剧担任过导演,直到2003年,真正的“最后一部院线电影”《萨拉邦德》才上映。

《芬妮与亚历山大》原素材长达24小时,为了上映,剪成188分钟,伯格曼将之形容为“切入了电影的神经与命脉”。而后来,还有312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分成4部分在电视上播放,这一版本是伯格曼更为欣赏的。两个版本有许多不同,譬如,芬妮虽然与亚历山大齐名,但在短版中,要到差不多一小时才会提及,而在导演剪辑版中,第一个念及的名字就是“芬妮”。

而在拍摄《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同时,伯格曼制作了《芬妮和亚历山大的诞生》,这部110分钟的纪录片在1986年推出,标准公司则在2004年11月6日发行。

不过,在伯格曼如此珍视的《芬妮与亚历山大》中,很多老熟脸并没有出现,像是在近几部作品中大放异彩的丽芙·乌曼,就拒绝出演女主角艾米莉。这让伯格曼相当不快,说她已经“失去了名分”。

主教爱德华一角,伯格曼在创作时所依附的形象来源,则是跟自己合作十多次的老搭档马克斯·冯·叙多夫。然而,当剧本完成,橄榄枝也伸出来的时候,人在洛杉矶拍戏的叙多夫却被自己的经纪人“坑”了一把。那时想联系叙多夫的话只能通过他的经纪人,而经纪人对伯格曼及制作人开出的要求,是让叙多夫在报酬之外,还能从电影利润中分一杯羹,但是,《芬妮与亚历山大》的预算已经不剩讨价还价的空间,这就导致了制作人只能另觅他人。然而事实上,叙多夫非常希望参演,并对此甚是兴奋,可惜伯格曼并不清楚,也就未能促成合作。事后叙多夫得知已被扬·马姆斯约取而代之,无缘伯格曼曾经认定是“最后一部院线电影”的作品,甚是恼火,长时间对这意外耿耿于怀,尽管后来他还主演了伯格曼编剧的《善意的背叛》(1992)与《私人谈话》(1996)。

相比之下,“幸运者”扬·马姆斯约对被选中出演爱德华也曾感到不解,因为这位歌舞艺术家之前几乎从未演绎过或经历过相关的事情。伯格曼对他解释,“我察觉到你体内隐藏有一些黑暗与邪恶的特质,扬。你有,我有,大家都有。”而在拍摄期间,马姆斯约曾倒下过,因为拍摄时长过长且要同时应对舞台工作。

伯格曼曾在1963年,根据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剧本拍出《一出梦的戏剧》,而在《芬妮与亚历山大》末尾,艾米莉提议海伦娜一同参演《一出梦的戏剧》。对此,海伦娜并不十分情愿,因为她觉得斯特林堡“对女人怀有恨意”。这是伯格曼对饰演海伦娜的古恩·瓦尔格伦的一个玩笑,因为在瑞典人民心中演技高于英格丽·褒曼的瓦尔格伦,其实是斯特林堡最重要的一名“译者”,而且她曾在《一出梦的戏剧》中扮演英德拉的女儿,获得极高的赞誉。在电影最后,她拿过剧本翻看,并向凑过来的亚历山大念出了这部戏的前几句对白。而另一个有趣的选角秘辛是,这一角色伯格曼最先考虑的恰是英格丽·褒曼。

而在调教扮演亚历山大的小演员贝蒂尔·古韦时,为了让他能有更为自然的表演,伯格曼隐瞒了电影主要讲了什么,以及故事走向会是如何。稍后,古韦还出演了伯格曼自编自导的《排演之后》(1984),但之后就渐渐淡出了演艺圈,并成为一个经济学博士。

同是老搭档的摄影师斯文·尼科维斯特在拍摄期间曾与伯格曼有一次大争吵,因为尼科维斯特想要参加前妻的葬礼,而伯格曼不允许他离开拍摄现场。但不管怎样,继《呼喊与细语》后,尼科维斯特再凭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第三度获此殊荣,则是《布拉格之恋》(1988)了。

《芬妮与亚历山大》同样在获奖道路上一路飘红。继1983年在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封费比西奖最佳影片后,又在1984年勇夺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以及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四项大奖,并收获最佳导演与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此外,同年金球奖最佳影片、法国凯撒奖最佳外国影片、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也被一一收入囊中,而各项提名更是不绝于缕。这对于封刀前的伯格曼来说,是绝好的收尾。

(连载于《看电影》)

主要参考来源:
《魔灯:伯格曼自传》
《伯格曼论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
Google、Wiki
IMDb、豆瓣、时光等电影网站

 2 ) 伯格曼瑞典美学与生命哲学标签的巨作

《芬妮与亚历山大》无疑是最著名的瑞典人也是是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之一英格玛·伯格曼,为世人呈现的又一个充满瑞典美学与生命哲学的恢宏巨作。《芬妮与亚历山大》在充满虚幻与现实冲突、生活与戏剧交织框架下,借用艾克坦家族三代人经历的生与死、灵与肉、控制与挣扎,剖析人的内心世界,既有摆脱内心危机而寻找出路的积极部分,也有个人难以颠覆生死安排的徒劳真相,充满英格玛·伯格曼的标签。

【表面 真相】

影片从1907年圣诞夜展开。北欧传统古典诗情画意的红砖外墙建筑、积雪的石砖街道两边人工点起的路灯、疾驰而过的马车……暗红色幔帐、淡绿花纹的墙纸与窗帘、闪烁的水晶灯、金色的相框、华丽的餐布、绿色植物……20世纪初充满瑞典的古典韵味的内外景、陈设道具、妆发服饰等一切的还原令人叹为观止。盛装打扮的艾克坦大家族一派富丽、华贵、歌舞升平景象。然而繁盛的表象下却是暗流涌动,隐藏的悲伤、堕落、凋败、脆弱,生活并不光鲜的事实。

1.悲伤 海伦

三个儿子的母亲,身为祖母的一家之主,常年的寡居让其内心悲伤沮丧,却又要强扮镇定、精神、优雅、万事在握。唯有与犹太商人老友伊萨克·雅克比独处时,她才可以吐露心声:“说起现在忧愁不堪,需要用白兰地让自己冷静,我只有回忆往事才感到快乐美好。我要去洗脸、重新化妆,做发型、穿上我的胸衣和丝绸裙,从一个爱哭的邋遢女人变成一个镇定的祖母。”

2.堕落 居斯塔夫

这个颇具经营头脑的儿子,在其母亲海伦眼中都过于放纵私生活,他的家庭合睦要多亏他妻子阿尔玛大度包容。即使是圣诞夜他也毫不避讳地与女仆梅姬偷情,并信誓旦旦地立下字据让梅姬成为自己咖啡店的女主人。生活难料,人无法逃避命运,及时行乐是他的人生态度。

3.凋败 卡尔臣

因为买不起木炭,他和妻子不得不忍耐没用生火的冰冷房间。为了让这个难以提携的儿子学会担负责任,母亲海伦拒绝一再接济他。地下钱庄高额利息、失眠、贫穷、耻辱环绕着卡尔臣,刻薄、懦弱的他将对生活的不如意泄愤到妻子身上,怪她不会瑞典语、嫌她身上有味道、嘴唇潮湿、卑躬屈膝。他抱怨世事无常,“曾经富有的王子瞬间就被罢免了。”

4.脆弱 奥斯卡

奥斯卡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剧院的管理。他竭心尽力地经营着艾克坦家族的荣光。他也深深爱着戏剧,父母的戏剧天赋仿佛都注入在他的体内,他仿佛存乐忠于戏剧世界,包括他的妻子著名演员艾米丽也身在其中。“有时候这个小世界可以映射大世界,让人暂时忘却艰难的大世界。”然而过度的疲劳让奥斯卡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太累了,精疲力尽,他需要休息。”母亲海伦心疼这个最心爱的儿子。

【戏剧 生活】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善于通过制作关于自己生活经历的电影来探索人类灵魂,这让他在世界影视圈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就。他从不避讳他对死亡的恐惧,他的许多影片都涉及死神、鬼魂的元素,他在采访中说,这是消除他对死亡的恐惧的一种方式。而我认为在众多影片中《芬妮和亚历山大》是他最动心思设计的一部。在艾克坦家族剧院基业的铺垫下,伯格曼选择将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与影片主人公小男孩亚历山大(奥斯卡儿子)的命运走向进行交织。影片情节在剧中剧的模式中跳跃,将亚历山大对父亲去世的不接受与对死亡的恐惧,归因于将戏剧剧情与现实走向反复比对后的宿命暗示。

正在排演《哈姆雷特》奥斯卡突然发病去世。亚历山大目睹了这一幕,他脑海里还都是戏剧的剧情,“丹麦国王被谋杀后回魂,王子哈姆雷特身陷阴谋、危险的世界,并走上为父亲复仇的悲剧”。整个丧葬过程,亚历山大始终无法正式面无血色的亡父,他忧心走上哈姆雷特的命运,特别是在看到钢琴旁父亲的鬼魂,以及丧宴上母亲与主教爱德华亲密对话之后。

亚历山大的预感是准确的,母亲艾米丽很快改嫁主教爱德华。在亚历山大看来,这与哈姆雷特的母亲嫁给哈姆雷特的叔叔(杀死其父亲者)的情节一样。在继父爱德华家,亚历山大、芬妮第一次见到了继父爱德华的母亲布兰达、妹妹汉丽艾塔、重病的艾尔莎阿姨以及仆人们。主教的妹妹为亚历山大与芬妮规定了苛刻的行为准则,主教对待亚历山大和芬妮的行为更是强加干涉,态度冰冷。亚历山大与芬妮向母亲艾米丽抱怨。艾米丽却对亚历山大说:“儿子别扮演哈姆雷特,我不是格特鲁德皇后,你的好继父不是丹麦王。”

而在主教爱德华的古宅里,女仆贾斯汀那给亚历山大和芬妮送晚餐时提到老厨娘坦德尔夫人讲述的亲女主人和她两个女儿淹死在老宅外河里,从此老宅不再安静的事。亚历山大接下来的话更震惊了女仆。女仆贾斯汀那向主教汇报了亚历山大编造“遇到主教第一任妻子鬼魂,并听其讲述她和孩子在逃脱禁锢时不慎溺死整个过程”的谎言。原来贾斯汀那是主教安排监视孩子们的探子,这也像极了《哈姆雷特》中丹麦王的阴险做法。

愤怒的主教趁艾米丽外出的时候,提审了亚历山大。在主教以棍棒、蓖麻油、小黑屋的威胁下,亚历山大承认编造了谎言,并选择十下棍棒的惩罚,但他仍然倔强地拒绝道歉。这进一步激怒了主教,使其伪善残暴的本质暴露无遗,他打到亚历山大屈服为止,并声称这样的惩罚是让亚历山大学会爱事情的真相。亚历山大无奈,只能口不对心地道歉。芬妮目睹了这一切,对主教不再有任何幻想,有的只是愤怒与敌视。而主教过激的表现,也正如《哈姆雷特》中丹麦王看到毒害老国王的演出时的恐惧一样,出卖了他的本相。

同时,海伦家里另一个鬼魂出现了。昏睡中醒来的海伦看到已故的儿子奥斯卡的鬼魂坐在她的对面,她拉起儿子的手,诉说起对他的思念和自己对生活的疲倦与索然无味。突然,祖母海伦意识到已故儿子奥斯卡出现仿佛是需要自己做些什么……很快,艾米丽的到来印证了海伦的猜测。艾米丽向前婆婆哭诉想要与主教离婚,但被主教告之她的行为在法庭上会被定为遗弃,孩子们将有主教抚养的无奈与痛苦。已经怀孕的艾米丽恨透了主教爱德华,却孤立无助。而海伦已经开始酝酿一个拯救艾米丽和孩子们的计划。

【控制 自由】

回到爱德华家的艾米丽看到关在阁楼上被打的遍体鳞伤的亚历山大心痛不已,她无法再软弱下去,她坚定了拯救自己与孩子的决心,她要发起智慧与有力地回击。至此,剧情由与交织的《哈姆雷特》开始分离,开始了影片反抗控制、争取自由的剧情。

1.人身自由

海伦的犹太商人老友雅克比来到主教家谈一笔之前主教提过的交易。这个所谓的交易,不过是主教借由权势压榨犹太商人雅克比的外衣——高价卖给雅克比一只不值钱的箱子,以避过神职人员不能从犹太商人手中借钱的规定。雅克比借机将困在儿童房里的亚历山大和芬妮藏到箱子里。狡猾的主教猜到这桩便宜买卖存在蹊跷,便冲进儿童房,却见两个“孩子”睡着,艾米丽让主教不要惊扰孩子,主教才放下心来。原来雅克比与艾米丽早就商量好将木偶人穿上孩子们的衣服放在儿童房里骗过主教的检查。

主教爱德华试图用柔情软语挽回艾米丽的心,艾米丽冷淡地应付着。主教见艾米丽喝着肉汤,他也要喝,殊不知艾米丽在肉汤里放了主教一直给生病的姨妈艾尔莎吃的致人精神恍惚的药。艾米丽向他坦白自己要回到孩子身边,永远不再回来。主教再无法伪装他自谓的“聪明、心胸开阔、为人公正”的形象,他邪恶地说:“我要毁掉你的生活,我会到处追捕你,我会毁掉你孩子的未来。

”可是现实无法再给主教机会,没有吃致迷药的姨妈艾尔莎推翻床边桌上的石蜡灯,火焰引燃了她的头发、被单、睡袍,燃烧着的贝吉斯跑到主教的卧室,扑倒主教身上,与这个一直以来用药物控制他的魔鬼同归于尽。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人身自由的不光是艾米丽和孩子们,也包括艾尔莎。

2.灵魂自由

亚历山大和芬妮顺利地离开了主教家,暂住在雅克比的水晶灯店铺里。雅克比给亚历山大和芬妮介绍了他的小外甥阿伦和另一个生病锁在房中不能见人的大外甥伊斯梅尔。虽然剧中没有明确伊斯梅尔的身份,但从女扮男装、对灵魂的可视与解读,以及她可以控制别人想法的表现,可以揣测她是一个女巫。一个被人说成“疯狂的人,会用手掐住每个人,掐断每个人的手”的危险存在。然而她对亚历山大做的却不是危险疯狂的事,恰恰相反,她在帮助这个被恐惧与不安禁锢住灵魂的孩子寻求出口。“忘掉自己,我陪着你,我是你的守护天使。”

3.选择自由

居斯塔夫的情妇,女仆梅姬决定搬去斯德哥尔摩玛瑞安纳·易格曼开的女帽店帮忙。因为她受够了在这个家里被告诉、安排做什么。尽管梅姬对拒绝居斯塔夫·阿道夫·艾克坦让自己打理咖啡店的好意感到抱歉,但她想过自己的生活、决定自己和孩子的人生。

回到海伦家的艾米丽,按照前夫奥斯卡的遗愿继承了剧院,她兴致勃勃地请海伦读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新写的剧本,戏中有海伦和艾米丽的角色。两个历经磨难变得强大独立的女人挽手对笑,“现在,是由我们决定,对吧。”海伦家的女人们获得了生活中选择的自由。

另外,回到祖母海伦家的亚历山大感到内心放松了很多,但他偶尔还是会与鬼魂相遇,比如,主教爱德华的鬼魂趁他不备推到他,并冷着脸对他说“你是逃不掉的”。这样的安排不妨揣测为,在导演伯格曼看来完全的灵魂自由是极难实现的。但当亚历山大感到害怕时,他不再选择自我情绪的否认,他寻求帮助,比如会躺在祖母膝头,听她读剧本…“一切都可能发生,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形象织出新的图像。”

P.S. 这部影片中,很多角色中都可以找到导演生活经历的影子,亚历山大——恐惧死亡、编造天赋、教父工作的父亲,奥斯卡——戏剧导演、不顾健康忘我工作,居斯塔——多情、接纳命运……总之如果对这个纠缠于灵魂、存在的神秘又伟大导演感兴趣的话,与其读其自传(笔耕不辍地写自传,却被亲人指责不实)不如阅其作品。

 3 ) 10/10,伟大的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

我翻译了一篇罗杰·伊伯特对本片的影评,原文章刊登于芝加哥太阳时报

英格玛·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是他计划中的最后一部电影,在本片中,他力图探讨关于青春、中年、老年、男性、女性、基督徒、犹太人、理智、疯狂、富裕、贫穷、宗教与亵渎的主题。他创造了一个最现实生活与鬼魂魔法并存的世界,以及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各异人物。难怪他的灵感来源之一是狄更斯。

故事开始于1907年的一个无名瑞典小镇。电影从一个大家庭的圣诞夜庆典切入,在他们说话、喝酒、调情和密谋时飞快地引出角色们。他们的生活充斥着享乐; 伊克达家族十分富裕,女族长海伦娜住在一个装饰华丽的大房子里,这个房子里处处摆放着古董家具、画作、雕塑、壁毯、毛毯、鲜花、植物和钟表——伯格曼的电影中总有钟表,它们以一种不祥的方式报时。当我们看到半醉的客人在家里边游行边携手唱歌时,我们的视角从一个房间涌入到另一个。

家庭中的秘密展现在我们面前:海伦娜的第三个儿子,古斯塔夫·阿道夫是个色鬼,他那快乐又丰满的妻子阿尔玛对他的风流事视而不见,因为她就喜欢古斯塔夫这幅样子。第二个儿子,卡尔,是一位失败的教授,他娶了一个没人喜欢的德国妻子(尽管他们应该喜欢她),还欠下母亲大笔债务。大儿子奥斯卡经营着家庭剧院,加入聚会之前,他刚刚在剧组的圣诞夜演讲中动情流泪。奥斯卡娶了艾米丽,这是一位庄重的美人,他们有两个孩子,芬妮与亚历山大。影片的许多部分都是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的,特别是亚历山大的,但其他时刻完全发生在角色们的想象中。

古斯塔夫的婚姻古怪,卡尔的婚姻令人难过,奥斯卡的婚姻充满了爱——既属于他的家人也属于戏剧。我们很快就知道古斯塔夫与玛姬有一腿,这位丰满的跛脚女仆属于奥斯卡和艾米丽。阿尔玛知道这一点;事实上,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公开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还了解到,寡妇海伦娜此前是犹太人伊萨克·雅各布的情人,而伊萨克现在仍是她最好的朋友。伊萨克既是艺术品交易商也是放债人。(伯格曼说过,所有男性角色身上都带有自己的一点影子。)

一两天后的剧院排练中,奥斯卡在扮演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时突然断片,忘记了他的台词。在差不多一天内,他就去世了。这一切都被严肃的亚历山大看到了,而他也在半夜被母亲如动物般的悲伤嚎叫惊醒。

接着到了夏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的母亲已经与路德教会主教爱德华·威格鲁斯订婚,他是一个高大英俊的男人,每个人都同意这桩婚事,但在婚礼后,当海伦娜看着他们离开时,她说:“我想艾美丽不久就会回来。”

这个故事的前三分之一发生在冬天,充满着色彩与生命力,甚至死亡中也有生命。现在芬妮与亚历山大被带到一个新的世界,这里是主教的房子,主教与他的母亲,他的妹妹和他的姨妈住在一起,这里装修破败,一切都刷得全白,家里只有几件必要的家具,每扇门都上了锁,窗户上也加了封条。

女仆告诉孩子们,主教的第一任妻子和两个女儿在河里淹死了;亚历山大说,她们的鬼魂已经拜访过他,她们说她们是为了逃跑才被淹死的,她们之前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被关了五天。背信弃义的女仆将这个故事报告给了主教,在主教鞭打亚历山大之前,亚历山大用顽强的抵抗表达了对主教的愤恨。

在电影中,我们已不止一次见到过奥斯卡的灵魂,他阴郁、悲伤、时刻担心他的孩子。有一场动人的戏发生在奥斯卡母亲的避暑小屋里,当时她在阳台上醒来,然后和奥斯卡深情地对话。 (即使《哈姆雷特》的元素存在——以亚历山大父亲的灵魂和其母亲的匆匆再婚为载体——伯格曼也并未强调它们,只是将它们随意安插在叙事表层之下)

现在我们看到了另一处神迹。应他的朋友海伦娜之托,伊萨克·雅各布走进了主教的家,提出要收购主教的木箱,然后用木箱将两个孩子偷偷带出了主教家——当主教跑上楼寻找他们时,两个孩子显然还留在房间里,这怎么可能呢?

也许这一切都和雅各布家族的魔术手艺有关。伊萨克有两个侄子,阿伦和伊莎梅尔。阿伦给家里帮忙,伊莎梅尔则“生病了”。他被锁在一个房间里,夜里可以听到他唱歌。亚历山大被带到伊萨克的大房子中,房间里用于交易的财宝直堆到天花板。他半夜起床上厕所,却因此迷路,他惊恐地陷入了一场与上帝的对话,然后他发现这只是个恶作剧,上帝只是阿伦手中随意操纵的傀儡。然后他被带去见伊斯梅尔(由一个女孩扮演,没有解释),似乎伊斯梅尔能“看到”在主教的房子里发生了什么,并能操纵那里的现实,主教因此惨死于火灾。

《芬妮与亚历山大》中确实存在童话元素,但首先这部片的中心是亚历山大理解的世界成为了现实。如果魔法是真的,如果幽灵会走路,那就这样吧。伯格曼经常将超自然元素放入他的电影。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芬妮与亚历山大》中发生的一切都是透过孩童记忆里的棱镜呈现的,因此那些一半记不住、另一半搞不懂的记忆就被重构成一个解释他们生活的新寓言。

可以肯定的是,伯格曼超越了他干巴巴的叙事,投向一连串半梦半醒的故事,这些故事同时带有梦境的清晰与迷人之处。我很少在观影中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我的思想被转移到另一种现实里。雅各布家的夜间戏安宁又梦幻,这是我所看过的所有电影中最迷人、最神秘的。然后当疯狂的伊莎梅尔平静又亲切地向亚历山大展示解决一切的方法时,我感到不安。

这部电影惊人的美丽。摄影师是长期与伯格曼合作的斯文·尼克维斯特,他将艾克达家族用色彩与温暖包围,并从主教家中吸走所有的生命力。

祖母海伦娜是一位重要的角色,由冈恩·沃尔格伦饰演(此角色原为英格丽·褒曼准备)。 沃尔格伦嘴唇丰满、热情又性感,她对伊萨克有着舍生忘死的爱。伯格曼相信,她是这部电影中最好的部分。

艾米丽(由阿娃·弗洛灵扮演)是故事中最矛盾的角色。她为爱情而嫁给主教,却悲剧性地错估了主教的为人。她认为她可以保护她的孩子,但却做不到。她对海伦娜的那次探访令人心碎。古斯塔夫(由吉尔·库尔扮演)和阿尔玛(由莫娜·马姆扮演)的婚姻是如此的开放,甚至他们允许发生这种事:古斯塔夫讨论他与妻子和艾米莉的婚外恋,然后他们都试着给女仆做最好的决定。主教(由简·马尔姆斯扮演)是一个可悲又邪恶的人,他严厉是因为他害怕而且缺乏安全感;他残忍是因为他无法阻止自己;他痛苦是因为——他向艾米丽承认——他以为大家都钦佩他,结果他发现所有人都讨厌他。

这是一部长片,加上中场休息共188分钟。但是伯格曼喜欢的版本要更长,那是他为瑞典制作的312分钟电视版。这两者都可以在标准收藏的光碟上找到,其中包括伯格曼制作正片过程的纪录片。在影院观看是观赏本片的最佳方式,因为本片的色彩与阴影十分丰富,环绕声效果也很杰出。

在最后,我被影片征服了并感到兴奋不已,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超乎语言之外,那属于灵魂层面,而且融入了伯格曼的神秘主义。他的一位角色指出,我们彼此的生活会互相渗透,即使一颗石头也是上帝的构想,在某个视野之外的层面,一切都会真的发生。

 4 ) 乱弹

刷完了将近五个半小时的《芬妮与亚历山大》电视版,又二刷了三个小时的电影版,还看了《<芬妮与亚历山大>的诞生》(1984)、《伯格曼告别电影》(1982)、《伯格曼织锦》(2004)等三部相关纪录片,完成了约十二个小时“视力工作”后,我找不到一部可以与《芬妮与亚历山大》相类比的电影,而我的内心却惊呼:这不就是瑞典的《红楼梦》或电影史上的《红楼梦》吗?!

1、跨界、跨时空的电影与文学的相遇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童年往事”,《芬妮与亚历山大》是伯格曼的“童年往事”,这是东、西方的“童年往事”的相遇。

曹雪芹出身名门望族,伯格曼也是贵族出身,他们所“编织”的“童年往事”,也是东、西方的两种贵族生活方式的相遇。

《红楼梦》的故事大概发生在康熙朝晚期,也就是18世纪初,而《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这是跨越两个世纪的文学与电影的相遇。

《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芬妮与亚历山大》于1982年公映,两者的面世时间的“落差”,也差不多是两个世纪,也就是说,曹雪芹与伯格曼对“童年”的“追溯期”,也有着某种冥冥中的巧合。

以上种种,难免牵强附会,但《红楼梦》的阅读体验和《芬妮与亚历山大》的观影体验确实在我的内心形成互文式的回响。

2、对号入座或者对号不入座

《芬妮与亚历山大》中爱柯达家族的圣诞晚宴,与《红楼梦》中的诸多节庆宴席,分别代表了西方与东方的贵族家宴。

《红楼梦》中,仆人与主人是不可同席的,而爱柯达家族的宴会上,仆人不仅列席,还分享了主人们的美食佳肴。

18世纪初的中国,等级深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而20世纪初的瑞典或欧洲,已经经历启蒙运动的洗礼,人文精神在贵族家庭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爱柯达家族的圣诞晚宴中,爱柯达家族的每一个孩子都穿着带有自己名字的吃饭衣。小孩子吃顿饭而已,但贵族家庭就是这么讲究的。这种讲究,在《红楼梦》中更是比比皆是,看看贾宝玉的每日生活起居便可知。

圣诞宴会间,奥斯卡·爱柯达即兴吟诗。宴会后,有家庭音乐会,有爱柯达老太太的朗诵,等等。《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探春、李纨等搞什么诗社,吃酒、赛诗等等。贵族们的茶余饭后,就是这么优雅的。

在电视版中,奥斯卡·爱柯达临死前,嘱咐艾米莉操办丧事要一切从简。但以爱柯达家族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看,这场葬礼注定是庄重而隆重的。贵族之家的葬礼,从来就不是“私人事件”,它必定会成为这个家族的一场盛大的社交活动。《红楼梦》中秦可卿的高规格的葬礼,与奥斯卡·爱柯达的葬礼同属贵族家庭的“社会性”葬礼。

《芬妮与亚历山大》中的爱柯达老太太,慈祥,睿智,自然对应《红楼梦》中的贾母。两者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当,但爱柯达老太太曾是名演员,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而贾母基本上是文盲。启蒙运动之后,欧洲上层阶级的女性普遍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现代社会之前,东、西方女性的受教育权差距极大。

聪明、内向、通灵的亚历山大,与贾宝玉一样是“男主角”,是创作者的自我投射。不同的是,亚历山大沉迷于戏剧(木偶剧、投影),贾宝玉沉迷于脂粉,如果贾宝玉生活在今天,他大概就是口红带货一哥李佳琦。然后,他们都是祖母的“最宠”。

芬妮当然不是林黛玉。一个是亲妹妹,一个是表妹,一个乖巧,一个任性,但她们都是陪伴着“男主角”最重要的女孩。

爱柯达家的三个兄弟,个性各异,境遇不同,与贾家几个主要的男主人,也有一定的类比性。

《芬妮与亚历山大》在电影史上绝对是鸿篇巨制,但三个小时乃至五个半小时的体量,远远无法跟近百万字的《红楼梦》(前八十回加上续的四十回)相比。

同样的,爱柯达家族包括家仆不过几十号人,而荣国府和宁国府加起来,有数百号人,两个家族的看似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但它们的社会地位不会相差太大。

其实,爱柯达家族与贾府的区别,好比故宫与凡尔赛宫的区别——欧洲20世纪的王国怎可与我泱泱天朝上国比。

3、无与伦比的电影与包罗万象的小说

一位电影评论家如此评价《芬妮与亚历山大》:“这部无与伦比的电影融合了以下所有的元素——严肃性、喜剧性、闹剧性、悲剧性,日常的自然主义与神秘主义。”

这个评价放在《红楼梦》身上,也无不可。

毫无疑问,严肃性、喜剧性、闹剧性、悲剧性在《红楼梦》中都是有的。

“日常的自然主义”,贵族生活的点滴,曹雪芹的“追忆似水年华”,俯拾皆是。

“神秘主义”在《芬妮与亚历山大》中主要来自于宗教及通灵,而在《红楼梦》中,佛教与道家的元素,贯穿全书。

“无与伦比”之外,《红楼梦》更是包罗万象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青春王国”为主体,又涉及建筑学、植物学、中医、美食、家政管理等诸多方面。

4、爱柯达家族

爱柯达家族的灵魂人物自然是海伦娜·爱柯达老太太。

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但她的爱慕者、蓝颜知己、犹太商人伊萨克在重要或关键时刻,或陪伴她,或为她排忧解难。

她有三个儿子。

长子奥斯卡·爱柯达是家族剧院的经营者,他醉心表演艺术,却不善于经营,剧院只能勉强维持,但演员们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奥斯卡的妻子艾米莉美丽动人,但也有非常脆弱的一面。她为奥斯卡·爱柯达生了两个非常可爱的孩子,芬妮与亚历山大!

次子古斯塔法·爱柯达虽然有点粗鲁,却善于经商,是爱柯达家族的顶梁柱。古斯塔法·爱柯达如种马般性欲旺盛,他的妻子爱尔玛竟然默许他和家中的保姆小麦保持暧昧的关系,小麦怀孕后,爱尔玛更将她视为家人。古斯塔法·爱柯达和爱尔玛应该是有三个孩子,其中大女儿已经成年。

三子卡尔·爱柯达是个大学教授,他娶了一个始终没有学会瑞典语的德国妻子莉迪亚,他爱慕虚荣,屡屡陷于财务危机。卡尔·爱柯达与莉迪亚结婚多年,始终没有子嗣。

海伦娜·爱柯达是一个很豁达又极富洞察力的老太太,她和伊萨克的圣诞谈话中,她回忆了热衷房事的丈夫,她对自己的三个儿子的真实情况也了如指掌,她甚至预见了奥斯卡·爱柯达的“陨落”。

艾米莉与主教艾德瓦德再婚后,她倚靠窗边,惆怅地说,我相信她很快又会回到我们的身边的。

她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艾米莉与艾德瓦德的结合,但她又很平静地把艾米莉送走。因为她知道,不经历过痛不欲生的领悟,艾米莉不会成为永远的爱柯达家族的一员。

影片的最后,古斯塔法·爱柯达和艾米莉分别带来了不那么“正统”的爱柯达家族的新成员,但这仍然是爱柯达家族最好的团圆。

与《红楼梦》的贾府比,爱柯达家族算不上人丁兴旺,但爱柯达家族的每一个人,包括仆人,都是一个丰盈的生命。

5、电影版、电视版与幕后纪录片

电影版《芬妮与亚历山大》当年在威尼斯电影节(1983)和奥斯卡金像奖上(1984)大放异彩,也在全球电影市场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是伯格曼创作后期的巅峰之作。

伯格曼曾在采访中称《芬妮与亚历山大》是他“最后的作品”。事实上,伯格曼后来还创作了很多电影和电视作品,但《芬妮与亚历山大》算得上是他导演生涯中最后的经典之作,此后他再也没有创作出可与之比肩的作品。

电视版《芬妮与亚历山大》共有四集,却分为五给章节,分别是:

1、爱柯达家族庆祝圣诞

2、排演鬼魂的一幕

3、分别

4、夏日篇章

5、妖灵

电视版的时长比电影版多两个小时多一点,内容自然比电影版多出不少。但电视版并不是电影版的加长版,因为两者的剪辑结构是略有差别的——应该说,这是用同一套素材创作的两部作品。

不少影迷认为,长的版本就是更好的版本,但这有时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不管是个人观感还是电影史上的主流观点,《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电影版都是优于电视版的。电影版的叙事更为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电视版提供了更多细节的同时,也显得枝蔓繁杂、啰里啰唆。电影版绝对是能够让人一口气看下去的,电视版则不可避免出现若干尿点和哈欠点。

类似的情况还有《末代皇帝》(1987),该片的电影版也明显优于电视版。

可以说,《芬妮与亚历山大》和《末代皇帝》的“导演版”都是时长比较短的电影版,而不是明显加长了的电视版。

《<芬妮与亚历山大>的诞生》是《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幕后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和一般幕后纪录片最大的差别可能是,它竟然是由伯格曼本人导演的!

伯格曼在纪录片中“展示”了自己的创作笔记,和盘托出自己的创作心得外,他更让大家看到了他是如何工作的。

对于想从大师身上吸取营养的创作者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忽略的纪录片。

6、往事与自传

《芬妮与亚历山大》和《红楼梦》都属于带有自传性质的作者的“童年往事”。

但它们与“自传”又保持了明显的距离。

伯格曼生于1918年,而《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故事发生于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说,故事发生的时候,伯格曼尚未出生。

伯格曼是宫廷牧师之子。而在《芬妮与亚历山大》中,亚历山大是主教的继子。

伯格曼在相对严苛的宗教家庭长大,但爱柯达家族是一个富有艺术气质与浪漫情怀的家族。

亚历山大热衷于木偶戏与“投影戏”,这个倒是有伯格曼童年的影子。

古董商人伊萨克有着各种奇葩收藏的家,艾德瓦德家森严的城堡,剧场里的痴迷与人情味,等等,这些或多或少来自伯格曼成长的体验。

《芬妮与亚历山大》也好,《红楼梦》也好,终究是虚构的作品,所谓“自传”色彩,是充满了各种错位与想象的。

7、误会之二种

其一,奥斯卡·爱柯达的葬礼场面浩大,是影片的重头戏。但这场调动数百群演的大戏却不是伯格曼执导的。拍摄这场戏的那天,伯格曼病倒了,助理导演彼得·斯尔特便挑起大梁,完美地实现了伯格曼的创作意图。

其二,影片中,亚历山大与艾德瓦德是“死对头”。现实中,亚历山大的扮演者伯特·格福却是艾德瓦德的扮演者简·莫尔斯卓的超级粉丝。风度翩翩的主教大人其实是瑞典的知名歌手,他甚至推出过儿歌专辑,伯特·格福便是这张专辑的忠实拥趸。

 5 ) 寻欢作乐者的结语与预言

这部片子可以视作对欧洲贵族社会的最后一次全景式的回眸。其实从文艺复兴贵族制社会的瓦解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一代代新旧贵族的传递中,属于贵族社会的典雅传统竟然超越了阶级,从土地贵族到新兴资产阶级,都沉醉于充斥着巫术、情欲、永恒与毁灭的旧梦里。直至一九一四才完全破灭,社会完全陷入由下层掀起的混乱中,直至今日不绝。
为表现这份典重,伯格曼舍弃了当时已经开发出的众多叙事技巧,转向古典完美的结构。影片由一场盛宴开始,这场宴会已经露出死亡的痕迹,归结于另一场宴会,庆祝团圆与新生。中间是戏剧的五幕结构,每一幕尽量控制在有限的场景中。
伯格曼也刻意将视角只局限于贵族社会的内部,我们看不见穷困、混乱、工人的怒吼与革命。但是不时出现在窗前、躺倒在街上的穷人,隐隐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对于未来的恐惧,却成为这部影片的基调。时代的变动不是通过具体的事件,而是融入空气在每个人的吐纳之间。
这部全景式的画卷由三个世界构成。基础是这群贵族的小天地。以上,存在着属于理想、梦魇、鬼怪、通往永恒的道路与天国。以下,则是在变动的社会。女仆已经不满足于作为主人的禁脔希望自寻出路,贵族已经失去了理财的能力,剧院无法经营,主教面临破产……
而维持这一切的只有一份虚伪、空洞,只作为词汇的道德。
有趣的是,伯格曼是从两个孩子的幼稚视角去透视这份复杂。芬妮与亚历山大,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有两个小孩作为题目,重点应该只有亚历山大吧。其实是他们代表着两重不同的眼光。亚历山大是破坏的,芬妮是安稳的。前者作为哈姆莱特,彷徨忧郁却无所畏惧;后者其实经历着与亚历山大相同的一切,但是却逆来顺受,几乎毫无反抗(除了不肯说一声晚安)。所以亚历山大很突出而芬妮被隐没,但是其实她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接受了一切。在父亲要砸碎“最贵重”的椅子时高喊,在亚历山大沉默时对继父说晚安。在亚历山大不敢面对临死的父亲时独自承受遗言……
这两个小孩代表着贵族的两种面向,在他们所居的同一个现实中(是芬妮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亡魂)一个渴望走向未来,一个只是默默忍受一切。但是又都有自己的缺陷,前者承担着太多属于过去的旧梦,而后者也有对于未来无尽的幻想(本片中的街道上的穷人也是透过她的眼睛看见)。
对照是这部片子里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手法,小孩与祖母,具有灵性的不同代人是最重要的对照。同时,绵密的对白,充斥在这部影片中与主轴无关的细节,具备仪式感的陈设、表演都在这部影片中占据了很重分量。

导演通过这部影片中几个不同的人物呈现出当时贵族的全貌。
母亲,她是全片中最为完美的人物(也是全片中唯一一个每套衣服都好看的人),象征着贵族社会仁慈豁达、优雅协调的处世态度,具有审视自己的能力与幽默感,更有对于永恒与完美的追求。站在通往永恒之路上,本片中除了两个孩子外,唯一见过奥斯卡魂灵。
同时,她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为了丰满这个人物,作者将一些滑稽或者普遍的情绪赋予到她身上,比如她与那个老头滑稽可笑的婚外恋,还有开始支使佣人的无力感、落泪。但是总体而言,她是这个家庭的支持。掌握财富,看穿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问题(本片中一开始的宴席以后,她有一场常常的对话,分析了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并且成为他们的精神力量,实际参与解决他们的问题。
所以,她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扮演着角色,有人毫不在意,我却小心翼翼。”然而在言及自己对于生活的真实看法时,她毫不隐瞒“我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也是一个母亲,我享受做一个母亲,但是这只是一个角色,正如我也扮演过玛格丽特”。她认为“生活在吞噬着她。”“尽管还控制得住,但是现实似乎已经被情感击碎,我已经无意修补。”
奥斯卡,是这部片子中的幽灵。本片中贵族精神的真正继承者(这个精神只可能继承在男性身上,因为贵族制的本质仍然是男权的)。在他的身上存在着那个时代的多种气质,失去了生命力(性无能)、明明知晓自己无甚才干却依然坚守。他说“我们所处的剧院提供了一个天地,让我们暂时离开现实。”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即使是这个剧院,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缩影。”
他清醒难过地存在着,眼见着一切的崩坏,却无力改变,只能自我安慰。某个程度上说,两位哥哥是他的两个剪影。阿道夫代表着他安于现状、寻欢作乐的一部分。卡尔则是他希望改变生活,却无能为力。痛苦而消沉。
这三兄弟最终的本质都是软弱,被钉死在过去时代的十字架墓碑上。
艾米丽,可以看做是贵族社会浪漫幻想的继承者。一以贯之、优越平庸的生活使她的精力转化为疯癫的狂想(什么渴望从你脸上看见真理之类的废话)但是同时,一旦她生活的幻想破灭,就转变为完全的功利(最后,她惺惺作态夺走了剧院,还声称自己是这个家族的掌权者)。其实,这是一个思想贫乏的女人必由之路;另外两位妯娌也是她的剪影,一个快活而完全实际,另一个则自认投身于伟大的爱情中。
其实她们的生活的本质即空虚。
这个家庭里的人,最崇高的被永恒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他们已经明白,“那水的来源,遮住山的云朵,只是来自所有人心中的恐惧、欲望与希望。”“只是为了解渴、濯身。”“我们所以行走只是为了欺骗自己与别人,目的地只是一片虚空。”有才智的在为自己谋取私利,放弃了爱与维系整体的意志。破产的神父空念着道德经来用专制来掩饰自己的无能,魔法师与同性恋者侵入幼儿的心灵,传统对于下一代来说只是重压与罪恶……其他的均是庸碌空虚之辈。怎么能不走入毁灭。

最后记录几句台词:“邪恶已经挣脱了锁链,但是让我们呆在这个小世界里,寻欢作乐。”
这是这部片子的结语。然而接下来这句话,则是未来的开头“万事皆有可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存在主义、卡尔维诺……)



PS.这部影片因为是伯格曼最后一部作品,可以看出在制作厂花费了很大的心力。所以内容显得臃肿(类似托尔斯泰式的结构),每一个部分都花了很大的气力来制作。关于犹太人的启示录、同性恋那一段可以一再地看。
还有开头那场宴会,因为拍摄在对人物不熟的时候,看完了这部片子转头去看那场宴会中每一个人的表现会很有趣。
这部片子中的哈姆雷特神话我故意没有提,话剧表演戏中戏,因为讲不出什么来,等我以后看得多了再说。

 6 ) 上帝是否存在,以及为何沉默。

据说,这是伯格曼自我约束的最后一项硬性指标——世人有个约定俗成的规范称谓,将大师的最后一部作品称为收山之作。但是,活着的人为自己制定了的金盆洗手日期之后往往出尔反尔的状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即便是对于已经功成名就完全可以退隐江湖享享清福的大师们来说,甘愿冒评论者口水的风险,重新拾起那些习惯着并且热爱着的东西,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虽然说现在距离伯格曼逝世已经有一段时间,在这个时候写一些动机不纯的,不是为了缅怀也不是为了纪念他的东西的行为在另一些人眼里看来难免显得古怪而不合时宜,但好在向来不是个喜欢赶时髦的时尚人士。现在,就暂时收敛一下一贯的愤青,姑且承认官方的说法,将这部《芬妮与亚历山大》看作是伯格曼的收山之作吧。一直都觉得能够从伯格曼的每部电影里面看到他自己的身影,或许对于大师来说,存在的共性就是较之一般人要过剩很多的自我意识,从来未放弃过的思索与关乎艺术关乎人性近似于偏执的坚持。
 
在《处女泉》、《野草莓》、《魔灯》之后,芬妮与亚历山大一片仍然具备了明显的个人自传性质,特别是在看过伯格曼的访谈,对其人有了一些了解后,再回过头来重看这部片子,更加明显地觉得片中的亚历山大就是伯格曼本人。伯格曼老人借这个十岁的孩子的视角,来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对成人世界的看法。
一开始,亚历山大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足够让人嫉妒的。他拥有一个人数众多物质丰沛的大家庭,掌管剧院的父亲奥斯卡和美丽的演员母亲艾米莉,关系良好的妹妹和慈祥的祖母。甚至连家里看孩子的佣人,在与伯父古斯塔法不清不楚的同时,内心深处还是最最宝贝亚历山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用的光线和色调,本部分的幸福生活白描,与其后宛如地狱般的场景,就不必说在内心深处给人的震撼感,单就视觉观感一项,便已经达成了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的目的。之前喜气迫人,即便在这样一个大家庭看似幸福的生活状态下有汹涌的暗流:祖母与年轻时候的情人仍然温情而暧昧(背叛的尺度究竟应当怎样计算?)三个儿子性格迥异,奥斯卡作为剧院管理人员和敬业的演员,难免多少有些分不清戏剧所在的舞台和生活所处的现实之间的分别在哪里。排演哈姆雷特扮演国王的鬼魂,入戏太深。影片开始没有多久,自己也就变成了鬼魂。安排更加奇妙的是,亚历山大在父亲膏肓之际并未曾流露出来任何关于父亲即将辞世的不舍及依赖,取而代之的,是害怕的情绪。甚至在父亲已经辞世,剩余一个穿着白西装的看起来很圣洁的鬼魂在剩下的三个孤儿寡妇面前游荡的时候,他还是对比起一直在身边存在却什么都解决不了,对母子三人的境况爱莫能助的父亲说出了残酷而真实的内心所想:“比起你一直这样游荡,还是赶快上天堂,我心里还会稍微舒服一些。”

大概能看出来,伯格曼是个不算是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说他不算是彻头彻尾,是因为即便影片当中没有任何怪理论神的成分存在,还是于其中彰显出很多不知所措的情绪。或许因为看不到上帝和任何鬼神,从而不能相信冥冥之中还有凌驾于人的存在,没有精神依托,也是一种无奈。而对已经死去的父亲表露出赤裸裸的“你是多余”这样的信息,也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伯格曼本人不幸的童年经历。
更有甚者,这个家庭里面的另外两个儿子虽说都只是寥寥一点戏份掠过,也能看出这个家庭和睦的表象下面暗藏的危机四伏。古斯塔法是个臃肿的中年成功商人,和同样处于他的社会身份一样地好女色。妻子也同大多数这样人的妻子一般“宽容大度”,对丈夫的种种风流韵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小麦的态度可见一斑:打一耳光揉一揉(送了件漂亮衣服给她);卡尔娶了个在传统教徒眼里看来不入流的德国女人,我愿意相信二人的过去曾经存在很多感情。只是在岁月的折磨下变得不堪观望。也只有伯格曼能这样冷酷无情地让夫妻双方说出如斯憎恶的话来互相伤害,好像有一双阴恻恻的眼睛以旁观者身份,客观无情不加遮掩地显示在眼前。卡尔对结婚多年的妻子毫不留情的嘲讽,已经深入到五脏六腑。并不是女人开始腐烂,而是这生活,将原本相爱,现在仍然相爱但已经磨折得体无完肤的一对中年夫妻的尴尬景况,只用寥寥数笔带过,就已经让人绝望到几乎想一头撞死。大家齐聚一堂欢度圣诞的时候,卡尔带着孩子们,在楼梯间脱下裤子来,上演那一幕看来是每年都在重复的放屁表演。应当算是整片中比较直接的对上帝,对信仰的反讽。

但这毕竟是绿叶戏份,真正的主要冲突到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展开。

在奥斯卡的葬礼上,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也就是艾米莉后来的丈夫,牧师爱德华。孤儿寡母的生活,想必不会好过。在那个信仰占据人灵魂存在主要位置的年代,艾米莉作为弱势的女人,注定比谁都更需要身边出现一个存在,来作为自己的救渡。爱德华的牧师身份对她来说,毋庸置疑是完成这一救赎过程的最佳人选。所以当爱德华向她提出求婚的时候,她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喜极而泣。——或许,在潜意识里面,她已经把爱德华的概念与自己所信仰的上帝,神祗等同起来了。甚至在婚前到爱德华那阴暗古怪的家中吃饭的时候,在爱德华提出她不带任何东西,像初生状态一样地嫁过来的蹊跷要求的时候,她自身都没有怀疑有它。只是对孩子们也不能带属于自己的任何东西一项有些微词,认为即便是身为人母,也不能代替孩子们决定这样的事情。但还仍然算得上是欣然就范。
或许,她即便是将这样的状况看在眼里,还是存在一些渺茫的希望,那就是爱德华的牧师身份能够给自己以救赎,甚至这样的救赎只能是爱德华来施予。所以,当爱德华提出以上要求的时候,她顶礼膜拜般地认为,新生活宛如新受洗礼即将在眼前展开美好而完满的景愿。拍艾米莉虔诚的面容的时候,一直是用俯拍的角度,女人在这样的处理方式下面看来相当诚挚而笃信,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有些义无反顾的圣洁。

但不出前面酝酿铺垫了半天的推断所料,爱德华果然会让人事与愿违。独断专横的家庭,信仰被扭曲的教育方式,想要摒除一切异己思维的可怕,事实证明,即便是神职者,也并不一定是上帝的代言人。最最讽刺的是,后来芬妮和亚历山大得以摆脱变态继父的魔爪,还是拜犹太人老头所救。倘若把亚历山大看作伯格曼本人的话,我想他到拍这部电影的时候,终于为自己的信仰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自己。

于是伯格曼还是假借亚历山大之手让爱德华诡异地死去,但当亚历山大回归到原先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仍然会看到已经故世的爱德华突然出现,说无论到哪里,你都是逃不掉的。

就像是所有大制作里面,有人死去总会有人新生,伯格曼借小麦和古斯塔法的搭配生子,并且让身为商人的古斯塔法在临近结尾的时候,说了一席哲理深刻的话,将希望寄托在新生儿身上,希望前人没能找到的救赎方式会被新一代的孩子们发现。不知道伯格曼现在在天堂,还是业已托生。不知道他在天堂的话又想清楚了一些什么,更无从得知如果他业已托生的话,会不会有一天能找到曾困扰自己终生的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信仰什么,才能够最终地获得救赎。

 短评

虽不难看,但内容与篇幅未免也太不匹配了,有失大师水准。PS:主体故事有点《猎人之夜》的意思。3星半。

5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1,开幕华丽的房间放那么多蜡烛对火灾恐惧症患者来说呼吸困难(所以后面是影射观众的忧虑)。2,几位儿子的扮演者面相实在太老了。3,玩偶让人无从吐槽。4,主教邪恶的很优雅。5,伯格曼真的很喜欢两张脸交叠的画面。6,憋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导演最后还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意识流。五个小时,撒花!

8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A+】构图,布景,光线,每一方面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的一丝不苟,将电影视觉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故事透着戏剧般的古典,台词深邃令人玩味,简直就是一尊近乎完美的艺术品。 (PS.看的312 分钟版本)

12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芬妮的故事不多,一定是被剪掉了吧?想看5小时的导演剪辑版。

17分钟前
  • 枯川满
  • 力荐

伯格曼嫉妒塔氏,因为“他放弃了现实主义,并让梦在房间里如此自然地移动”;他可能也喜爱维斯康蒂,承认“圣诞晚宴那场戏就是从《豹》中学来的”。所以事实就是,伯格曼在二者之间,在现实与超现实、清醒与混沌间穿梭—哪怕显得些许僵硬。伊斯梅尔的雌雄同体象征着梦与现实的边界,流动、自然但又足够戏剧化;母亲丧夫后抛下剧院改嫁主教—从戏剧投向宗教的怀抱;亚历山大不断地谎言以填补恐惧与未知的缝隙—父亲死后,他终成一个合格的“说谎者”“编造家”,这难道不就是艺术家的雏形吗?而光明已至,亚历山大又有了新的亡魂作伴。死去的继父成为新的梦魇,也是新的艺术养料。它似乎就是在告诉观众:你们喜爱,或者唾弃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用双眼捕捉着风、电、雪、水,捕捉着一个庞大而幸福、虚伪而空洞的家庭,捕捉着生命原初的模样。

20分钟前
  • Aloysha
  • 推荐

我看过的最不闷的伯格曼片,同时也是我看过所有电影里摄影最棒的。 想看5小时版本。

25分钟前
  • shu
  • 力荐

3个多小时流畅淋漓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除了美轮美奂的场面每个镜头都耐人寻味,精致华丽温情细腻的大师之作,连演员也是大师级的。可以说是一部没有缺点的完美电影。

28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看了5小时的导演剪辑版。帷幕从大家族的华梦一场扯开,个中人的盛衰,在儿童视角下有种明丽、直截的呈现,而那鬼神的介入,也玩出了经典文学的厚度。这出伯格曼的绝唱,放入了他钟爱的戏剧、音乐以及情欲追逐、心理分析、宗教质问,而曾经的上帝是爱,是虚无,此间也许转为更浓重的淡漠与可耻。

31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真棒!画面场景超美!每一帧都想截下来。三小时看下来一点都不累。两年前看过一点,这次看发现某个情节没有,可能那是五小时的版本。伯格曼我还是更偏爱彩色片。我决定看一下五小时的。ps:原来这里还有魔法的事。。

34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這個男孩親眼目睹了世界末日的三種型態:一種乃富貴而溫馨,卻欠乏創造新物新生的能力,沒有屍臭但明確往衰逝墮去;一種則積極而禁慾,來世渴望壓過現世響望而偽善終生;一種則上達天聽,上帝惡魔交相聚,卻令人失望地察覺牠們並未如你想像所願。那麼,太早明晰人世間毫無希望的男孩,該如何渡過接下來的每個明天?只有說謊,演戲,「或著,息影。」他道。

38分钟前
  • 焚紙樓
  • 力荐

每次看伯格曼的电影,我都会认为那些小孩就是伯格曼自己,还有那些女人,那些濒死的人和那些残障的人,都是伯格曼自己。他一生都在怀疑中乞求爱,在绝望中寻找温暖,以此片尤然。尽管他一再否认其作品中的自传性。但是读读《魔灯》就知道了。虽然很多时候他无意写实,一再标榜自己一直住在梦里,偶尔造访现实世界,“不信任何人,不爱任何人,不缺任何人”,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内心复杂,不改单纯,再次开始盼望。

43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芬妮与亚历山大]起于一场盛大的契科夫式的庆典,一上来就让我折服于其细节和人情;到中后部哈姆雷特、浪漫主义童话和斯特林堡等元素融进来时,我不由地觉出这些主题嫁接起来的不协调和过犹不及。作为一部确切无疑的老人作品,我还是高兴他在最后和生命讲和的同时,在尾声的和弦里也掺上了不和谐音。

44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艰难的一次看完,伯格曼是单细胞啊,叙事效率太低

46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伯格曼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近似于北欧版“红楼梦”+“哈姆雷特”。现实主义和神鬼魔法并存,舞台剧风格和意识流结合。伯格曼对一生的主要创作主题(如童年、死亡、宗教、家庭关系)都作了探讨,并给了一个理想化的结局。但和红楼梦一样,尽管哲理遍地有,本片的华丽和冗长还是经常让我出戏。(8.5/10)

5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1.一般般的家庭剧,重婚需慎重,不能因为丧夫后夜夜的寂寞欺骗了自己的内心,那不是爱,是焦虑,是下体空洞洞的需要;2.“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织线,交织着新的图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13

5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一直没有补记伯格曼大概是因为第一次试图用生命体验去进入他而不是用他既有的地位和名誉。然而没那么容易。他对宗教的怀疑、与世俗的和解,都太像梦魇,都被还原到非常本质的欲望的层面。这几乎让生活变得不可能,尤其我好不容易才有些勇气来面对具体的道路的选择。

56分钟前
  • 57
  • 推荐

#重温#2018年6月第三次重温;完美演绎斯特林堡之「万事皆可发生 时间空间并不存在」,数次泪目。魔灯照亮童年的天堂,这个温暖的小小世界近乎梦幻,他看见父亲悲伤的灵魂,“我们永远不会分开”,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在在主题和形式上圆满回归,与《假面》同为最好、最爱的伯格曼。

5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台词:那些快乐的美好日子已然过去,只剩下这可恶肮脏的生活 在吞噬着我们,人生总是如此?—— 瑞典大师的绝唱,半自传性质,处理极为细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摄影、美术、服装四个奖项。影片细腻地探索了心理折磨这一题材,但因采用儿童的视角,因此不像伯格曼其他作品那么低沉。… -百度百科 —— 拉斯·冯·提尔:我对《芬妮与亚历山大》很失望。我想 我气坏了。伯格曼一直以来都当自己的观众是知识分子,这部片子里他突然开始拿观众当傻子。我看《芬妮与亚历山大》时,我看到各种我喜欢的元素被加以强调,我讨厌这样,我讨厌片子过于大众化。我知道伯格曼本人并不太满意自己的电影。我真心不喜欢的是,他这部片子里所讲的各种内容 已经在他其它很多严肃电影里讲过了,他把我钟爱的电影中的亮点截取出来,塞到一部普通平凡的东西里,这是亵渎。

6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蓝光+投影来看,简直绚烂如梦一般

1小时前
  • 卫西谛
  • 力荐

每一帧镜头都极为考究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