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魔盗团

动作片美国2013

主演:杰西·艾森伯格,艾拉·菲舍尔,伍迪·哈里森,戴夫·弗兰科,马克·鲁弗洛,梅拉尼·罗兰,摩根·弗里曼,迈克尔·凯恩,迈克尔·凯利

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1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2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3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4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5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6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13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14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15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16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17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18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19惊天魔盗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00:34

详细剧情

不夜赌城拉斯维加斯,豪华的表演大厅内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魔术表演,由丹尼尔·阿特拉斯(杰西·艾森伯格 Jesse Eisenberg 饰)、亨莉·里维斯(艾拉·菲舍尔 Isla Fisher 饰)、杰克·怀尔德(戴夫·弗兰科 Dave Franco 饰)和梅里特·麦克金尼(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四位魔术师组成的“四骑士”配合天衣无缝,在众目睽睽之下偷来了某法国银行金库内350万欧元纸币,此举在现场至全世界引起轰动。FBI探员罗德(马克·鲁夫洛 Mark Ruffalo 饰)和国际刑警埃尔玛·德雷(梅拉尼·罗兰 Mélanie Laurent 饰)奉命对四人展开调查,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求助于极具名气的揭露魔术师布莱德利(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  魔术师、盗贼、FBI探员,光影交错下最精彩的较量,连番上演……

 长篇影评

 1 ) 从四骑士说起

圣经•启示录中曾描绘世界末日之前会出现四骑士(Four Horsemen),分别骑着白、红、黑、灰四匹马,各自代表征服、战争、饥荒和死亡,见证从兴盛到灭亡的过程,当七印全部揭开之后将会迎来最后审判。电影《惊天魔盗团》(Now You See Me)中借用「四骑士」这个与审判相关的宗教符号,而具体象征中则又套用塔罗牌之中大阿尔克娜的四张图案意象——恋人、女祭司、隐者和死神。

恋人(Lovers,Ⅵ),丹尼尔,擅变扑克牌,借此手法经常俘获女观众芳心,开场也是影片唯一一处接近床戏桥段(虽然半途而废)的男主角就是他,故此对应牌意。

女祭司(High Priestess,Ⅱ),亨丽,擅长逃脱术,四骑士团唯一的女性角色,也曾是丹尼尔的助手,「祭司」称谓所指即她那场食人鱼嘴下逃生的演出近乎于血祭仪式。

隐者(Heimit,Ⅸ),梅里特,擅使催眠、读心,曾在美国巡游表演多年,不料却被兼任经纪人的哥哥卷走全部钱财,剩下自己孤独一人,正合「隐者」的独处身份。

死神(Death,ⅩⅢ),杰克,擅于开锁术,这条暗示铺线颇长,到第三幕演出前方才引出他公路追逐伪装车祸假死的情节,自然也少不了后来起死回生的归来。

塔罗牌背面写着召集时间:3月29日下午4:44。而查询后会发现2013年3月29日恰恰是今年的耶稣受难日(也即复活节前三天),配合具体时刻更能证明并非巧合,暗指即将开始的行动计划是源于某人的死亡事件。

塔罗牌上还有个图案——眼睛(The Eye),影片中作为神秘概念被反复提及。在法国女探员翻看的那本书里有写全称:The Eye of Horus(荷鲁斯之眼),是出自古埃及的传说,荷鲁斯是埃及法老的守护神,法老只是荷鲁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所以The Eye对应幕后策划者,他是四骑士团的守护者,而四骑士团充当他的代理执行人。The Eye每个世纪只召集两拨新人,并不是只选两个人,可能是字幕翻译误导了很多人,原文是:They only take new people twice a century。

四人进入房间后,地上纸张中所写「Now You Don’t」其实是顺接影片标题的下句,合起来就是「现在你看到我了,现在又不见了」(Now You See Me,Now You Don’t),在魔术中表演消失手法时常使用到的话语。亨丽将玫瑰插入花瓶中时说的「A rose by other name」出自莎士比亚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译为:「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朱生豪译本)。有意为之的细节暗示那位召唤者曾经改名换姓。后来法国女警在调查时曾提到的William Robinson改名为程连苏(Chung Ling Soo),是真实存在的人物,生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洋人伪装成中国魔术师,在一次表演「枪打活人」的戏法时中弹身亡,与影片虚构的Lionel Shrike丧命事故有几分相似,也有再次暗示改名之事。

至于房间内出现精密度极高的全息投影设计蓝图,简直堪比钢铁侠中的那一套,我一度猜测会将真正次世代高科技加入到魔术手法中,可惜憧憬很快被戳破。这刚好契合我的观影感受:四骑士的个人表演秀以及组团后第一次登台表演都足够精彩,绚丽夺目的开篇令人难免会萌生过高期待,然而后半剧情张力不足难以为继,人物角色没能发展深入刻画,以致最后结尾高潮之处黯淡无光略显平淡。

故事整体以四骑士团的三场魔术表演秀为纲,情节构造不可不谓细致用心,以抽丝剥茧的方式环环相扣,逐个引人入套、故布疑阵、惩罚审判。曾在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中合作的两位老戏骨摩根•弗里曼和迈克尔•凯恩再度携手助阵,同时饰演反面角色,虽为配角戏份倒都不少,精湛演技为本片增色不少,数度使我真的疑心其中一位是幕后策划者。

正如魔术表演的套路,需先以耍个手彩、变个兔子之类的小把戏开场铺垫,大变活人这类必须留作压轴大戏。亦如相声抖包袱那样,闲言碎语絮叨良久,最后才憋出「挠挠」二字才叫精彩。而这部影片却本末倒置,把最高光的部分留在开头,后面两场秀都逐渐偏离魔术二字,落入高科技盗窃警匪大战的窠臼。也有室内肉搏格斗、高速公路追逐这样火爆场景,但我更欣赏第一场秀之后魔术师静待拘上手铐时的坏笑、审讯时探员们面对这群人时的困惑、无奈和忿恨,那才是提现魔术的魅力。从第一场秀结束时稳稳立于台上说「我们是四骑士」,到第二场秀边说边牵绳逃离舞台,及至最后是边说边跳下大楼迅速隐遁,越发显得失措难堪;涉案金额累次翻倍提升,可惜手法却愈发俗套平庸。

翻开本片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的履历表,08年的《无敌浩克》、10年的《诸神之战》皆出其手,无怪乎真是如出一辙,惯用特效描绘超自然故事情节,非常擅于利用前30分钟最出彩的章节吸引住观众,后面也一直有视觉画面支撑,绝对能保障观影2小时的大部分时间感官爽到爆,但却回味不足,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显得头重脚轻。

四骑士团在不解真正复仇用意的情况下代行审判之职,对于法国银行、保险公司和制造保险柜的财团施以惩罚,如同罗宾汉般的劫富济贫,而最后审判揭露魔术师的布莱德利将之陷入囚牢的正义性却有待商榷。若说是因为他背弃魔术师的誓词,向公众泄露了魔术的秘密,那反观四骑士团的诸位呢:或打着魔术的幌子泡妞、或打着魔术的幌子敲诈、或打着魔术的幌子偷窃,大家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如果说目的只为复仇呢,那岂不又浪费了整篇的魔术秀。个人复仇记和团体魔术秀之间就是如此费力的焊接,甚至不得不借助四张塔罗牌神奇吸附合并、莫名点亮游乐园此类超现实手段来表现相遇,可惜离「魔术」二字愈发远了。

提到召集四骑士时的塔罗牌,仔细看下背面写着时间、地点,但要命的是地址写「45 East ST,NY,NY」,只到了楼牌号,压根没写哪层哪室,那四位居然还真能齐聚6层那间6A的房间前等候,要知道后来FBI出动数十官兵搜捕全楼时还得挨户扰民呢!这里还值得提一句,在探员迪伦和杰克打斗纠缠先后从垃圾通道跳下后,有个镜头特意给到旁边的杂物上,旧物箱上清晰印着「Shrike」,门牌凸显6A,说明召集地点正是那位丧命的魔术师Lionel Shrike曾经住处。

在烂片迭出的当下,《惊天魔盗团》还是值得推荐的,至少有灿光溢彩的魔术舞台秀,满足感官的视听体验,多层伪装的悬疑情节,还算用心的数处伏笔设计,尽管不乏一些剧情漏洞硬伤,剧情深度和角色刻画也稍显不足,但完全配得上抽出2小时时间欣赏。


-
翻页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250332/?start=100#comments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250332/?start=200#comments

 2 ) 这是一场漂亮的魔术

当你觉得自己有选择时,那可能只是你的感觉……
当你太深入一件事情是,你可能错过了大方向……
魔术,是让必然的事情显得偶然,让错误显得正确的技巧……
你,确定自己不是活在一场魔术中吗?

这部电影要当一个魔术来看

The closer you think you are, the less you'll actually see.
魔术就是一场错觉,从开始,电影就以这个方式将你往错误的方向引导,让你以为这是一个警察调查犯人的故事……而事实上……

层层堆叠的结构,当你费劲千辛万苦破得到一个线索时,你会最相信那个线索,这时,你反而是最脆弱的……

故事里面的每个情节进展的线索都被埋得很深,让他们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获得下一步的信息……

但是,这些“努力”得来的东西却是别人设计让你得到的……

这里警察的功用是巨大的,在掩饰自己的身份的同时确保计划进行下去,而他的计划,则是本片最大的一场魔术,让他的仇人变成犯人……

你无法想象一个人对他付出终身的兴趣会有多么狂热……

四个魔术师会进行这场计划,是因为他们被这个计划吸引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秀,一个大型魔术,一个对他们有致命吸引力的计划,所以,他们参与了,只为成为这场魔术的一份子,就算这可能让他们付出很大的代价……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就像第二场魔术中说的,他们会表演一系列的魔术,他们最初看起来可能都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最终都是关联的……

这部电影,每一个情节都是关联的,有目的的,就连在飞机上的小插曲也是为了骗出银行安全问题的答案,一个传说故事也成为了故事主要的动机,整部电影几乎完全没有多余的镜头……

其实因为预告,我在看之前就对电影期待很高了,结果电影一点都没有辜负我的期待,我甚至觉得随机剪都能剪出一个很好的预告……



你认为你真正拥有自己生活的自主权吗?
你确定你的想法不是别人有意附加的吗?
你觉得你所拥有的知识是正确的吗?

The more you think you see, the easier it’ll be to fool you

 3 ) 看的我挺火大

根本就是共济会筹拍的宣传电影嘛。
之前以为起码是个高智商犯罪片外加点魔术的噱头,结果发现真是傻爆了的剧情。
一个魔术师,
一个能控制大脑特异功能人士,
一个成龙身手的小偷,
一个完全不知所谓的女人... ...
主角们能逍遥法外完全是靠不解释的超能力+外星科技+超级大卧底,哥哥你们抢银行干嘛,统治世界好了嘛。
最后的结局也弄得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评价好了,... 我 ... 算了, 憋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我该说什么,结局的蛋疼程度基本上和Zodiac差不多了。
借用这电影宣传时看过的一句话,11罗汉看到了也会汗颜。

 4 ) 特别快,非常多

这是一部因为开头太炫,所以一边看,一边叫人不断担心会变成烂片的电影。

节奏特别快。

前一个小时闪瞎眼,几场魔术秀刀光剑影,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于是更担心饼摊得太大,后边面粉不够了很难画圆。快到超常的节奏尽管很炫,却包含着装逼的隐忧——我一边看,一边就想起《大腕》里头把哀乐加速10倍就变成喜庆锣鼓的桥段——快节奏让人不信任的原因也是:假如放慢到正常速度,是不是一切就变得平淡无奇?

果然,后半段开始,炫酷的高智商犯罪,慢慢露出了典型商业片的面目——追捕、飞车、大劫案……最后半小时,按道理是到了“逆转”时刻,也确实开始逆转,准备供出幕后大boss——但是供出来以后,又和想象中的距离不远,还略牵强。

一般到了这种时候,观众都会在脑子里把剧情从头到尾再撸一遍。假如撸下来没多大破绽,前边铺垫的,后边都有照顾到,就算合格。反之,则被打入烂片行列,任你再炫再酷都没用。

好在,《惊天魔盗团》撸下来,还是可以过关的。就像同一个导演的《诸神之战》,尽管总体有褒有贬,起码美杜莎那一节还是拍得很可观的。

要说《魔盗团》的可观之处,那就是——

烟幕弹非常多。

早在电影开头,旁白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提醒观众:这个计划不能用寻常的逻辑去理解,一定要保持距离去看,离得太近反而看不清……等等等等。重复次数之多,让观众(如我)略有被当成傻子看待的不爽感。这些年来大家也都看了不少美剧,阴谋论积累得只多不少,最会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骗局看真相”好不好?

但是,看完了再想想,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本身也是骗局之一呀!或者说,让观众自以为很聪明能看穿本质,也是整个骗局中,至为关键的一项基础设定。由此,导演完成了他对大部分观众的催眠。就像他安排“隐者”对魔术秀场里的观众催眠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一旦相信表象背后有大阴谋,你就要找大boss对不对?四骑士在小房间里看到复杂的设计图之后蛰伏了一年,必定发生了什么事,幕后必定有主使。好,这时候导演就把迈克尔•凯恩抛给你——拜托,迈克尔•凯恩耶!绝不会打酱油的对吧?是他资助了四骑士的演出,他一定是想借机敛财嘛——这是第一枚烟幕弹。

到第二场,迈克尔也被黑了,白白损失1400多万,声称要复仇。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他再度找摩根•弗里曼谈判——拜托,摩根•弗里曼耶!假如迈克尔洗白的话,那他必定是黑了对吧?或者,还是迈克尔是黑,摩根才是烟幕弹?——到这里,两枚烟幕弹交锋,因为演员本人的魅力太过强大,怎么解释都是可以的,所以到这里已经略晕。

不过,很快也能知道,摩根其实不是黑,而是被黑的事实。为啥呢?因为他老作出一副“你们都是傻子,老子无所不知”牛逼哄哄的样子,按照“装逼被雷劈”的逻辑,他基本上就是最后的倒霉蛋无疑。再加上,警队里那么多猪队友的出现,也让人明白这必须是个“无间道”的故事,警队必有内鬼,而迫害对象,除了明晃晃的扎眼的摩根,基本上也不会是别人了。

好,到这里,第三个烟幕弹来了——谁是内鬼?最简单的选项肯定就是法国来的陌生女人嘛。再不然,袖子被塞到绞肉机里的猪队友、急吼吼赶来骂人的高衔警官什么的,也很像烟幕弹嘛。总之,一路拼命的探员、真正的大boss:Mark Ruffalo相比之下嫌疑最轻。

现在我们明白了电影开头所说的“非一般逻辑”究竟是指什么了。它不是像一般魔术技法一样声东击西、想要做个小动作之前先把你的眼光吸引到其他地方,而是每个环节都引导你产生必要的怀疑,然后迅速抛一个最简单的解释给你,让你不再刨根问底。从这个设定上说,《魔盗团》还是挺够意思的,弥补了大boss略突兀的不足。

另外,为啥结果一出大家都不是“哇塞被震到了好牛逼啊这样也可以啊”的反应,而是“哦这样啊好吧洗洗睡吧”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电影犯了一点传统推理小说的大忌——“凶手是负责调查案件的警察”。

不用搬出范达因的理论大家也能理解,为啥凶手最好别是警察。拿《魔盗团》案件来说,如果Mark是大boss,那他和四骑士交锋的时候就没必要那么拼命——当然了他追车那段拼一下命是有必要的,因为那时候他的同僚可以看见“他有多努力”,摩根也能看见,还能拿到重要的引导下一步的图纸,对于糊弄剧中其他人都是有必要的。我是说,他和“死神”在小房间里打斗那场,又没人在边上看着(猪队友在厨房出不来),他们上天入地打得那么起劲给谁看呐?纯粹为了骗观众,这就显得信息太不对等,非君子所为。

不过,此片不能算烂片的另一个理由是:信息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挺公平对等的。比如有太多桥段暗示了大boss的身份:20年前溺死的魔术师、垃圾通道尽头箱子上的名字、“玫瑰不因它的名字而香”、审讯室里莫名其妙对换的手铐……当然Mark最值得怀疑的地方还是他太帅了,在努力扮演“猪队友”、“真想看看你再露出一个迷茫表情好做DVD封面”角色的同时,他几乎是不能自控地在用眼神放着电,查案查到火烧眉毛还能有心思跟法国妞亲亲,搞点小暧昧——这样的角色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傻探员呢对不对?你看他最后露出高级段数以后的那张脸是夺莫帅呀!

再者,一些小细节(兔箱魔术、狱监锁门)神马的也和情节有呼应,一般烂片是不会费心思做这些的。烂片的节奏通常是:在片子的前80分钟告诉你8%的事实,最后20分钟再突然告诉你其余80%(剩余那12%导演自己都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还自以为超级牛逼地作出一副“吓到你了吧!”的表情,最后还要留下5分钟给男女主角抒情……

所以,《魔盗团》才是高群书说的“有致命的快感,也有致命的缺陷”。或者别那么夸张地说,应该是“有快感,也有缺陷”。不如《致命魔术》那么致命,水平嘛,跟《盗梦空间》或者《非常嫌疑犯》差不多。为了营造快感,制片方撒出去的银子大概要跟电影里漫天飞舞的美钞欧元差不多等量齐观了吧?个人以为大boss尽管不出人意料,但大boss的见光方式还是挺shock的——前一秒摩根还在絮絮叨叨解释他的见地,后一秒连唯一的听众都没了。那一刻我在心里暗骂了一声:“擦,胡迪尼!”其实Mark就这么走掉也蛮好的,比留下来骂摩根几句更有一种“老子这种段数的魔术师不必跟你多废话”的爽感。哈哈哈哈。

最搞笑的是,片尾有彩蛋,貌似要拍续集。但广大网友发现它的续集早就拍好了——《肖申克的救赎》。但是要我说,如果摩根是因为这个案子“进去”的了话,找个好律师还是很有希望当庭释放的……(除了汽车里莫名其妙多出来5亿美金之外老摩根根本没有其他罪证好吗)

 5 ) 揭别人老底的都没好下场

探员的爸爸是个资深魔术家,黑老头也是,但探员爸爸热爱魔术不断创新以此为傲,黑老头却不思进取靠破解别人的魔术并公之于众获得钱财,后来探员爸想到一个水下逃生的魔术让黑老头无法破解,但由于逃生道具粗制滥造,探员爸被困死在了水底,之后探员家找银行索赔,却由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勾结导致人死钱没,然后探员就卧薪尝胆,靠四大神兽及三大战役把黑老头魔术师,法国银行家,保险白老头全部处以私刑。整部电影华丽却不抗推敲,有视觉冲击却没逻辑挑战,看的时候很爽,看完就忘。
不过有两段话很耐人寻味,就是探员爸为了一个魔术,18年前就做好了准备,另一个就是你离得越近,目光就越窄。

 6 ) 單純說片中四張塔羅牌

The Lovers戀人
       千萬別以字面解釋,這張牌的含義其實是“選擇”
        片中對應一控制狂人,亦暗為四騎士首領

The Hermit隱士
       孤獨,內省
       片中對應一被拋棄而獨自生活的人

The High Priestess女祭司
       不要看見祭司就以為要犧牲什麽的,此牌含義為冷靜,理智,理性
       片中對應一逃脫師,逃脫必須各種冷靜,解鎖什麽的就不說了

The Death死神
       這張牌都被電影用爛了,什麽死神收割- -!唯一我看過比較正確的解釋是CM(犯罪心理)裏面某一集Hotch說的--“轉變”
       片中對應一小孩,最後也蛻變了。但導演也安排了一次死後復活。

 7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四个做这么多就是为了那个组织嘛,感觉就是被邪教给洗脑了好吗!!!摩根一开始怎么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还说法国女警察是个托,最后突然就尿了!!!那个警察太可笑了,一个复仇计划了几十年,对方最起码也要是越狱里的company吧,结果就是个揭露魔术的二流魔术师!!!你不能雇个杀手杀他全家吗!!!最后报了仇还不告诉人家这是为啥,你报仇有毛快感!!!还有那个法国女警察,神神叨叨的,最后一场去抓那些魔术师,没抓着就亲起来了,搞毛啊,能不能专业点啊!!!假死那个,DNA验一下不就知道了嘛!!!最开始那个法国佬和那个警察有什么仇??其实我没有看懂!!!

 8 ) 奇观盛宴

德波在它的“景观社会”中提到:
“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真理被认为是亵渎神明的,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最高级的幻象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

“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之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消费早已经不是过去的消费,像我爷爷奶奶这一代人,满足了衣食住行就已经够了,如今大家早已进入了“炫耀性”消费的时代。好莱坞电影,估计是最典型的“炫耀性”消费。
景观社会与奇观电影同属于奇观家族。在看了很多部很多部大银幕上的好莱坞奇观电影之后我发现我很难再像以前一样耐着性子去看完电脑上的下载的《能找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了。

----------------------------------------------------------------------------------------------------------------------
《惊天魔盗团》元素很多,糅合了犯罪,警匪,推理几种电影类型,当然还别出心裁地加了魔术。每一个画面都精彩绝伦,极具视觉冲击力。之所以选择魔术,估计也是为了营造出炫丽的视觉盛宴。五彩斑斓的舞台,目眩神迷的灯光,纷飞的彩带,极炫的360°旋转镜头,观众仿佛真的置身于著名魔术师的专场表演。从拉斯维加斯到纽约涂鸦墙,观众好像在看电影,又好像在看一场巨大的综艺节目秀。

好莱坞电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观众的视觉神经,仰赖着数字技术革命,凭借着后期特效,可以做出无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上天入地,应有尽有的超越真实世界的电影奇观。难怪詹姆斯卡梅隆会把它称之为数字化的文艺复兴运动。

回到《惊天魔盗团》,说实话观看过程中你很难有机会思考,精彩的画面闪得太快了,我靠,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闪瞎了我的狗眼。我发现我的脑子很难跟得上我的狗眼了。

电影结束,就好像你疯狂地追了一个季度的“超级女声”,还陶醉在心潮澎湃中手一抖就给了五颗星。

----------------------------------------------------------------------------------------------------------------------
一出电影院重见天日的时候我立刻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靠,什么跟什么。
我尝试总结一下电影的主题思想,难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亦或者“劫富济贫”?我突然反应过来这电影的所有一切,主题,人物,情节,等等都是次要的,它最主要的东西成为了“画面”。画面的剪辑也倾向于表层的,直接的视觉快感,而不是内在的,深度的叙事逻辑关系。所有的人物都好像纸片一样浮在半空中,所有的一切都服务与画面了,甚至连对白,都感觉是夹在画面中勉强挤出来的。

就像豆瓣上另外一篇吐槽的影评里说的,一个银行账户里只剩下几百块钱的大妈会花高价去拉斯维加斯【更正:新奥尔良】看魔术秀吗?【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是被邀请到的,那我把这句话改成,你在现实生活中被邀请过吗?我觉得这个作者这句话其实想表达的是,第一场魔术秀的观众都是有钱人,或者至少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而第二场无论观众怎么进来的,但是真的穷成这样的人会有闲功夫和心情来看魔术秀?】诸如此类很多漏洞在飞速行进的电影中都不成了问题,因为大家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了。特别是结尾,那个反转确实有种“WTF”的感觉!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悬念,这种把戏不能称之为希区柯克的那种悬念,充其量是惊吓,就好像人躲在墙角突然蹦出来吓你一跳。根本经不起推敲。

过去传统电影的评价标准在这里已经被抛弃到九霄云外了。

我发现为了“画面”,叙事中的一部分扩大了,一部分缩小了。比方说魔术秀、飞车追逐这一类视觉刺激的叙事被尽可能的拖长再拖长,而男主角的心理,爱情的萌发等等原本重要的东西都一笔带过了。写一个“精彩”或者“深刻”的故事,此刻变成了写一个“好看”的故事。就好像一个精心设计、做工考究、富有美感的垃圾桶一样,此垃圾桶的最大价值不再是装垃圾了。

(当然,我觉得这故事再烂相比《英雄》《十面埋伏》还是要优秀了不知道几百倍)


----------------------------------------------------------------------------------------------------------------------
当然,奇观电影无疑还是叙事电影,结合得好,肯定还是优秀的电影。我觉得诺兰还不错,蝙蝠侠2个人觉得叙事与视觉奇观互相搭配的还不错。李安的《少年Pi》不知道算不算,如果算,不论你觉得它好不好,它至少给了奇观电影另外一种思考。

我们去讨论“奇观电影”好还是不好当然是愚蠢的,就好像你去讨论有声电影之于默片好还是不好一样。这是时代的车轮,往前滚啊滚。

但是奇观技术一旦产生,便本能地会需求自身的霸权,从而技术和资本垄断了文化,这些话题就太深了,我谈不到这一层面去了。

 短评

这片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最精彩的一场魔术,虽然最后只是变出了一缸金鱼,但魔术师手法优美,节奏流畅,各个小环节精致巧思,舞台灯光相得益彰,助理妹纸身条靓气质美又会讲笑话……style完全符合审美。而且这还是个「套娃」——影片以魔术为主题给观众变了一场魔术。靠得太近看反倒不美。

8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这剪辑这节奏实在太炫目了,搞得好多硬伤都直接飞过。整部电影可以当作一场极尽华丽的障眼法,看完后虽然空虚但亢奋极了。卷毛你的语速是要突破三次元吗?

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题材不错,但编导们对故事细节的处理和节奏的把控显然是欠火候的,结尾的反转相当坑爹,毫无说服力。可能是因为事前看过预告片吧,惊喜不足,失望有余。所以我一直认为,当你因为编导演员题材等种种因素而决定了必看某部电影时,那就没必要看预告片了。But影片视觉、娱乐效果一流,值得到影院看之

13分钟前
  • 雨果
  • 力荐

那个啥,诺兰粉献礼作品是吧。如果有硬伤就不要逆转结局了,否则剧情搞得像美少女战士一样。

18分钟前
  • Bill
  • 推荐

能知道我看过这个电影的感受么?震惊,诧异,叹服,简直是无以言表,片子把魔术,犯罪,剧情发展巧妙融合在一起。魔术竟然能如此奇妙,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成就一场惊天大挪移,魔盗团取之有道,还能逃之夭夭,电影结尾神奇反转,也为下一部打下了基础。

21分钟前
  • 快乐人生
  • 推荐

情节浮夸装比到令人生厌的地步,魔术场景很好看,剧情也很紧凑,漏洞很多但都一笔带过,魔术师们既没气质存在感也极低,前一秒还很苦比的FBI男主角下一秒就成了大Boss,这情节实在是既老套又毫无铺垫,根本就是耍观众玩

24分钟前
  • 不羁的天空
  • 还行

肖申克前传

26分钟前
  • 万峰
  • 推荐

肖申克前传,摩根弗里曼入狱计。。。

29分钟前
  • 恶魔奶爸Sam
  • 力荐

爽到了。

30分钟前
  • AsuraHu
  • 力荐

eye dazzling! 其他都不重要,这个题材太棒了!

32分钟前
  • 弗拉基米尔
  • 力荐

我们看电影不就是为了被骗吗,就冲这一点,bravo!

36分钟前
  • MUSE
  • 推荐

这部电影的结尾真是出人意料,原来以为的正派人物探员罗德竟然是“大反派”,剧情也是很牛逼了,当初让我这个小懵懂看的是一愣一愣的。

40分钟前
  • 麦垄风来翠浪斜
  • 推荐

开场故事牛逼闪闪一百遍之后,结尾实在圆不回来了,只能萎了那么一下下。

4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看预告片还想这是科幻片吧 不可能那些魔术能够解释清楚 结果还真把几个魔术解释了!!! 但是最后结局是怎么了?...四个纸牌自动合成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玻璃钥匙??!! 这是自暴自弃吧!!!

50分钟前
  • ryan
  • 推荐

出乎意料非常好看真真假假分不清大推的一部電影

55分钟前
  • baochen
  • 力荐

有明星 有特效有高潮 有悬念 你还要什么!

58分钟前
  • 祸害王
  • 力荐

他妈的玩我是吧?!扯淡是吧?!毫无诚意,也没脑子。

1小时前
  • 荞麦
  • 很差

《阿福日记:韦恩少爷不在家时我和卢修斯如何款待班纳博士以及哄他开心》...同类片子里面比较烂的剧本。

1小时前
  • 猪大腿
  • 还行

豆瓣er你们口味太重品位太高地球人没法满足你们了!我只想说好看死了卧槽!!好看!死了!…整个厅的人都看傻掉了最后老歪们都兴奋地鼓掌,卧槽这样的特效这样的场面这样的配乐加卡司就算情节上有几个硬伤也可以忽略掉了好么!!

1小时前
  • 小小鱼
  • 力荐

失望啊!1、到影片1/3都是好片,自此之后叙事一塌糊涂;2、剧情各种硬伤:男主各种二逼然后反转,弗里曼大叔各种情节出离,四人团翻盘老板诡异,剧情推进力实在太弱,感情线发展混乱之极;3、莫名其妙手持式摄影和旋转镜头拍摄,晕啊;4、角色各种无存在感的弱,糟蹋了演员阵容;5、三四个魔术非常好看

1小时前
  • davekozg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