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三城记

记录片英国2013

主演:Simon Sebag Montefiore

导演:Anna Cox

播放地址

 剧照

拜占庭:三城记 剧照 NO.1拜占庭:三城记 剧照 NO.2拜占庭:三城记 剧照 NO.3拜占庭:三城记 剧照 NO.4拜占庭:三城记 剧照 NO.5拜占庭:三城记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2-07 12:42

详细剧情

  Simon Sebag Montefiore charts the rise of Istanbul from pagan trading post to capital of three empires and two religions, becoming not only holy but the most coveted city in the world.

 长篇影评

 1 ) What a City

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想外派土耳其了 最近对罗马帝国历史十分感兴趣,于是一得知这个纪录片就迫不及待看完了,事实上伊斯坦布尔的复杂历史也是宗教历史的一个缩影 说起来,宗教在伊斯坦布尔的遭遇,甚至跟中国古代佛教的遭遇有点像 与这个城市有关的任何一个故事都能写成一部小说或者拍成一个电影,而站在加拉塔俯瞰海湾,应该会像是盯着罗马斗兽场一样,有一种沧桑的历史感,毕竟曾被称为新罗马的伊斯坦布尔,也是充满了废墟般的遗迹 依然觉得这就像是人类世界无法摆脱的宿命:于斯而始则于斯而终,于期而长则于斯而亡 正如片子里说的那样,君士坦丁花费大量心力把君士坦丁堡建成知名的基督教圣城,最后却毁于基督教的内部斗争,巧的是,最后一任守护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也叫君士坦丁 而即使后来伊斯兰教占据主导,陷入一战泥潭然后陷入世俗化(或者听起来好听一点,"现代化")以后的伊斯坦布尔,赶走了最后一任哈里发 也许把首都定在安卡拉对于伊斯坦布尔来说并不是坏事儿,一千多年来,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收容了众多英雄和枭雄们的博弈和野心后,这个古城成了一个挡箭牌,大家忙于斗争而疏于维护这个挡箭牌,现在淡出野心家的视野后,倒正是时候休养生息 只不过现在伊斯兰严谨教义在这个城市的萌芽,不知道会把它带往何方,总之一定要去那儿生活一段时间就是了 PS. 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倒是个有趣的人,只不过有时候确实魄力得有点残忍 PSS. 据说伊斯坦布尔有很多猫,介于野生和驯养之间,真的是大大勾起了cat person的旅行欲望,在市区散步时应该随身带着猫粮 (据说对流浪狗也很友好)

 2 ) 拜占庭帝国

一座城市,一个帝国经历了鼎盛时期,黑暗时代,以此循环。1000多年的历史,短短几个小时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么多伟大的人物想试图去改变一些什么,最后都被几句话带过,现在也都已不存在。而唯独那些建筑,特别是索非亚,虽然1000年来以不同的用途为人所知,从教堂,到清真寺到现在的博物馆。不同时代的人赋予了它不同的名称和意义。现在我们看到它,也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

在历史中寻找自己,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历史还是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3 ) 笔记

公元1世纪 罗马统治;

公元196年 罗马内战中拜占庭支持的一方落败 罗马皇帝 赛普蒂米乌斯将拜占庭改建为一座罗马城市;

公元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

公元537年 查士丁尼大帝和提奥多拉皇后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717年 阿拉伯人包围君士坦丁堡;

1054年 教皇宣布革除东正教的教籍—东西教会大分裂—基督教分为说希腊语的东正教和说拉丁语的基督教;

威尼斯执政官恩里克•丹多罗,1203年7月兵临君士坦丁堡,取得胜利后大肆破坏城市;

14世纪 拜占庭文艺复兴;

默罕默德二世 1453年穆斯林大围攻,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为阿亚•索菲亚清真寺;

奥斯曼帝国:

塞利姆一世;

18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衰落;

1821年,打破对希腊人和基督教的包容;1877年4月23日,俄国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1909年,土耳其青年党推翻帝制,建立起议会制政府,1913年恩维尔•帕夏独揽大权,之后其向英国,俄国和法国宣战;

战争失败后,1918~1922年伊斯坦布尔被欧洲列强割据;

1922年,阿塔图尔克(凯末尔)的军队包围了伊斯坦布尔,英军放弃抵抗;

1923年10月6日新土耳其军第一步兵师开进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1924年3月3日,哈里发制度废除;

阿塔图尔克定都安卡拉。

 4 ) 天下乌鸦一般黑

*人性是一样的。即使属人文发源地欧洲的奥斯曼帝国皇位继承时都是血腥的后宫都是阴谋的,更骇人的是公开规定继位者可以杀掉所有兄弟及其子女,人文何在?相较于中国还没那么明目张胆,还讲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风水轮流转。眼光放到几百上千年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没绝对,如今世界格局的制定者顶级科技文化的西欧,在拜占庭帝国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都被视为只会手执斧头的西欧野蛮人。国家地区如此何况个人,所以轻装前行不必盲目崇拜战略上看重自己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不要盲目信任你的同类。你认为的同类说不定就是害你的人不仅没有救你反而趁你虚弱灭亡你,基督拜占庭帝国正是被视为同类的基督天主教西罗马帝国十字军灭亡的,讽刺的是反而被异教奥斯曼帝国发展融合。

 5 ) 自带宿命感光环的神奇之地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罗马,使其成为基督教圣城,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入城内,拜占庭最终毁于基督教的内部斗争,而守城的最后一任拜占庭皇帝也叫君士坦丁,他临终前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面对这一刻? 后来由伊斯兰教占据主导地位的伊斯坦布尔包容、兼收并蓄,保护被迫害的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异教徒,文明的光辉让这座城市走出战争的阴影,日趋繁荣,但陷入一战泥潭又由列强威胁的伊斯坦布尔被迫走上世俗化道路,不仅开始迫害曾尊重的异教徒,也将他们自己拥戴百年的哈里发轰赶下历史的舞台。 真就是个自带宿命感光环的神奇之地,千年风云变幻,回首还是此城,尽管城市的主人一变再变,但权力和欲望之争同时给这座城市涂抹了奇异缤纷的色彩,每一笔都没黯淡。希望疫情结束后能有机会去欣赏触摸它。

 6 ) Istanbul "进城去”

在土耳其出差前三天开始搜索关于土耳其的历史。BBC 的纪录片拜占庭:三城记 正出差要去的城市伊斯坦布尔。Istanbul 源于希腊语,意思为 进城去 ,在当时就是所有人都想去的地方。

伊斯坦布尔有着天然的重要的地理位置,连接两座大陆,从一个座没落的渔村到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十个世纪以来,靠着坚固的城墙作为防御体系。然而十四世纪的中东的阿拉伯领袖终于还是攻破了金角湾的铁链防线。 拜占庭帝国变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君士坦丁堡变成伊斯坦布尔。

BBC 的 ISTANBUL 的纪律片之中都有讲这些历史,看了,听了,有索菲亚大教堂从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变成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还是地下管道博物馆,还有山顶的皇宫 ,岸边的城墙,山坡上的堡垒。他们无不见证着 从4世纪到现在的历史变迁和政权交替。 在5月出差加旅游后,又回来看了一遍此记录片,这种实地了解印象更加深刻。在无意中去了几个纪录片的几个景点,在加上蓝色清真寺,和 皇宫附近的公园,也还有三四个景点在例如近代皇宫,城墙,海事博物馆 都错过了。

在伊斯坦布尔,大大小小的清真市在山上山下,错落有致的静静的竖立着,配着蓝色的海湾,高挂的亚欧大陆桥梁,和驶过的渡轮,一副蓝色土耳其的画面甚是美丽。 纪录片中已经很大程度展现了他的美,他的历史,从古到今,画面很宏大,大的历史都有涉及到,是了解伊斯坦布尔非常好的纪律片。

土耳其有美丽的风景,有美味大份的烤肉,有热情好客的土耳其人民,即使是拜访初次见面的商人也会特意去买礼物赠送我们,带我们到好远吃正宗特色的土耳其食物。 伊斯坦布尔,一切很美好,只是太短暂。

 短评

无限唏嘘,特别是结尾那短短的几句话,又想去伊斯坦布尔了,这座历经劫难又被不同宗教和种族不断缔造的城市,谁知道将来它会变成什么样呢?

6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以前总听人提起仰慕拜占庭,听了总觉得不向往也没共鸣。看了这三集纪录片,懂了这座城市的风霜,真是太悲惨了,一次次繁荣盛放,又一次次被野蛮虐劫,很多曾经的辉煌只能凭想象,令人惋惜。但今日的模样依然不让我向往,斑驳颓丧,好像不管什么人生活在这座城市,城市本身早已经死气沉沉。

11分钟前
  • 春盏🍓
  • 推荐

有些镜头是在搞笑吗?

15分钟前
  • 魁建国☘
  • 推荐

古希腊人的殖民地拜占庭,罗马基督教麾下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兰的伊斯坦布尔,三个小时,浮光掠影,一览千年古城的历史与风貌。君士坦丁、查士丁尼、佐伊公主、苏莱曼一世等等,无数帝王将相为这座城市的辉煌添砖加瓦,也让自己的名字与功绩与这座城市永远的联系在了一起。基督教内部的矛盾对立,十字军东征对于该城的摧毁;奥斯曼残暴的继承制度;凯末尔对于伊斯坦布尔世俗化的营建;曾经多民族多宗教在一座城市中共生的现实,这些不仅通过历史文字被记录下来,也通过一个个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很羡慕生活在伊斯坦布尔的人,他们就生活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他们身边,他们能够呼吸到历史。话说拜占庭的女人都挺爷们儿的,比男人还有魄力,和男人一样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心狠手辣,有魅力!看弹幕才了解到主持人家里先河的历史,真得是让人跪了。

18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不可名状的美

22分钟前
  • Фрэйя
  • 力荐

圣索菲亚大教堂,演变史:900年的教堂,500年的清真寺,100年的博物馆,见证了这座伟大城市的三次更迭。

24分钟前
  • 無邊無際
  • 推荐

比耶路撒冷那部要好看太多,可能是这座城市本身就更有趣吧!

27分钟前
  • closer
  • 力荐

叙事还是挺提纲挈领,又挖掘到两个景点,就是部分搭配的画面非常莫名。例如,讲述拉丁人到来时反反复复出现的烤肉😂 禁卫军结束时搭配的是现代消防队。换成一些动画或者资料图片什么的也好啊。

32分钟前
  • Helicopter
  • 推荐

蒙特菲奥利是一个扮演历史学家的演员,以一个千年古城作为剧场,朗诵他的独白。

35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拜占庭三城记,罗马的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兰的拜占庭,两种风格共存的HagiaSofia.伊斯兰奇特的继承制度,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裂带来的灾难,伊斯兰教几百年前的预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重要地位。多谋善断的君主,昏庸无能的君主,野心勃勃的皇后,残暴弑杀的继承人。

36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这是一座拥有三个名字,跨越欧亚大陆,有着绝佳地缘优势的城市。它曾经是1000年基督教世界的中心,500年伊斯兰教的圣地。希腊人、罗马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先后在这座城市建立丰功伟业。它于黑海一侧傲然挺立,守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世界风云际会。传奇的圣索菲亚大教堂,900年教堂,500年清真寺,80年博物馆。身处伊斯坦布尔中心,就像这个城市的心脏,在其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持续有力地跳动着。它是世界建筑史和宗教史的奇迹,它美丽动人而又威严肃穆。近代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兼具民族与世界的胸怀,坚持世俗主义,打破宗教壁垒,带领土耳其建立共和面向世界。“也许黑海会淹没博斯普鲁斯,共和国也可能成为下一个拜占庭,当它沉溺于污秽、谎言和不义时就早已失去了它的无限价值。”——凯末尔

40分钟前
  • 默念猎角
  • 推荐

刚发现这个出境的主持人是写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OTZ!!BBC简直是奢侈到逆天。。以及第三集简直就是Suleiman*Ibrahim相爱相杀的狗血故事 真的

44分钟前
  • 北溟鱼
  • 推荐

每集开头都是“我以历史学家和游客的双重身份来到这里”(所以我讲的不太专业且很八卦);还是用了些已被最新的帝国研究驳倒的观点;每次拍圣索菲亚都是刺客信条的鸟瞰视角。

45分钟前
  • 北河沿井斯塔
  • 还行

秦海璐在太平轮、三城记、红高粱里饰演的角色都是略雷同的风骚劲,这部戏她的戏份虽不多,但却是人物形象刻画最深刻的一个。汤唯的演技也真的没什么惊艳的突破。月荣与道龙的结晶叫港生,太平轮里的雷长官和夫人的结晶叫台生…

46分钟前
  • 锦鲤色的喵
  • 还行

大城市的历史实际上也能很好的反映历史的变迁!

47分钟前
  • Cappadocia
  • 力荐

去伊斯坦布尔前做的功课

52分钟前
  • 时雨
  • 推荐

我的妈呀!!!这个大哥居然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这书我买了五六年都有的,还没看,这个纪录片太好看了!没有堆砌史料,非常的引人入胜,牧师们消失于教堂的墙壁中...太有画面感了...

56分钟前
  • AshtrayGem
  • 力荐

不喜欢这名“耶路撒冷”主持人的风格,戏太多,把历史记录片变成了个人游记,轻浮蒙盖了历史的厚重。说到后宫是苏丹的生育机器就把画面剪辑给街上的路人女孩,说到堕落的禁卫军就放土耳其警察的画面,这样的处理没有让我感到代入感,反而是不尊重:既不尊重镜头里的人,也不尊重观众。

60分钟前
  • 豆瓣逗你妹
  • 还行

从城市的视角出发来考察历史是非常好的角度,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西方中心主义。主持人Simon也是BBC类似城市史纪录片的常客了。导演也是非常有意思,每一集都喜欢暗戳戳放几个隐喻,不愧是英国人,就是喜欢嘲讽人。大致梳理了这个城市的脉络,适合科普。

1小时前
  • Aloysius
  • 推荐

「20181120」一邊看一邊對照著谷歌地區標記。蒙蒂菲奧里先生冷得不行的時候在藍襯衫外面加了一件藍色毛衣😢

1小时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