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2

主演:李立宏

导演:陈晓卿

播放地址

 剧照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4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5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6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4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5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6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7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8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19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8:34

详细剧情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长篇影评

 1 ) 看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其后的文化~

看后的一点小感触,先记着~O(∩_∩)O~

第一集
片子中由天南地北的几个小故事串联而成,从云南的松茸,到浙江遂昌的冬笋,再赴湖北的莲藕,吉林的鱼把头,云南的诺邓火腿,海南的捕鱼队,一个个故事,很短,但是很生活,从食材的获得的不易与艰难,足以说明此舌尖,堪比刀尖:第一次知晓原来莲藕是如此人力化的食材,得挖藕人员一根根的摸出洗净;广西还是海南,忘了,会使用踩高跷的方式捕鱼的人目前之剩下5人;每挖一个松茸得行走一公里多的路程~
片子另外传递了一个思想,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做到长长久久,原来与自然最为贴近的人们是最为了解的,采摘松茸,但是不破坏菌丝;挖掘冬笋,但是不锄坏它的根,扑捉冬鱼,但是不忘让未长大的小鱼漏网,同时继续投放来年的鱼苗。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代、乃至近现代的村里人、山里人 ,会为了某些事而进行的祭祀活动,不是因为迷信,而是因为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感恩~

第二集
这集叫主食的故事,也许正是因为主食是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食物,每天都会吃,所以在看这集时也特别有感触,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在吃这个主食时候的那些故事~对了,我也终于记清了中国五谷的排序:稻、黍、稷、麦、菽~

在看片头的黄馍馍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饿了,同时也是第一次看清楚了原来黄馍馍是由五谷中的黍做出的,因为耐旱,它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主要食物。绥德县的老黄家赶在每年的冬天开始做这些黄馍馍,可以做15000,一个冬天下来,刨去成本,才可以辛苦地赚得8000元,而他们拿到县城里卖的价格是一元一个。或许以后的某一天当我到了某个县城,看到有个大爷在辛苦地卖黄馍馍时,我应该会毫不犹豫爽快地买上几个吧~

之后便是新疆的馕,它,作为新疆人的主食,而对于我这个南方人,完全只是将其当作了偶尔尝鲜的主食的替代品,真是文化地域不同,所带来的感情也不一样啊,但是馕的香、脆还是让我当场诞出了不少口水~

另外还有,兰州的拉面,据说兰州人的早晨时从吃一碗兰州牛肉拉面开始的,当我瞅着片中人们排队去吃拉面的场景,真是觉得大家对待这件事是如同朝圣般虔诚的~

其后陆续登场的还有广州的细面、河粉、云吞,西安的肉夹馍,广西的米粉,陕西岐州的臊子面,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糕,年终盛宴的饺子,虽然后三个可以说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但当纪录片以严肃而认真的态度讲述它们的时候,我也着实不敢小瞧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了,一个是为了纪念几千年前的古人而产生的食物,后两个是纪念新年的传统,真的,食物后面的文化绝对不能小看,尤其是在我们中国。

第三集
转化的灵感
这集个人感觉,主角绝对是黄豆~从豆腐球,豆浆,豆腐,再到毛豆腐,豆腐脑,全部都是由黄豆转化而来的衍生品,想想确实,豆腐还真是一个神奇的食材,对于中国的悠久历史它真的是个独一无二的食品,先不说韩国日本这些拿去主义者,欧美国家还就是没有~或许现如今,当老外们想到豆腐,便会自然而然地与素食主义者挂上勾,时不时地显露出一脸厌恶嫌弃的表情,殊不知他们遗漏了如此人间美食~

当瞧见了安徽休宁的毛豆腐时,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曾经在安徽屯溪尝过的那口浓郁的豆腐味,小小的感叹,如果片中的大女儿没有继承母亲那手制作毛豆腐的手艺的话,又有多少类似如此的非物质遗产正在流失呢~

还有云南大理的乳扇,草原的奶豆腐,绍兴的黄酒、酱货们,东北的酸菜,回忆起片子里出现过的经过霉菌、微生物、时间转化而来的食材时,还是忍不住地淌口水~

PS:好想尝片头那个云南建水的豆腐球啊,一个个如同小小的泡芙球,在炭火的烹制下,如同活了一般,翻身,辗转;更加有趣的是姚老板算钱的方式,吃一粒豆腐球投一粒玉米,最后算钱,当老板煞有其事、相当认真地告诉吃着的小娃儿:你再吃两粒,就4元钱喽~小娃娃瞪着大大的黑眼睛,嘴巴里鼓囊囊地嚼着刚入嘴的豆腐,皱着小眉头,令人忍俊不禁,不仅为小娃儿的憨态,更是因为老板的淳朴实在~

第四集 时间的味道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是曾经看过的《窗外的小豆豆》中里面提到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这集的题目显而易见,讲的是在时间作用下产生的食物~从泡菜,到腊肠,还有豆腐,紫菜,醉虾醉蟹、腌鱼,火腿....全都可以看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这集该如何形容我的感受呢,确实10点半就兴冲冲地等在电视机前,但却越看越困,没有了第一集的兴奋之情,看来是疲了~推荐了好几个同事看此片,大家一致的感觉,片子介绍的没有顺序,跳来跳去,前面还在云南,一转眼到了上海、北京、内蒙古,毫无逻辑,个人猜测或许这是导演的非线性的拍摄手法?也许到了最后总会给观众一个交代?但就目前的趋势看下来,片子应该还会这么拍下去吧,希望这个纪录片不要虎头蛇尾啊~

另外,偶尔看到了本片的美食顾问是内地的沈宏非先生,和大名鼎鼎的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对片中提的美食还是略微充满了信心了~其实就拍摄场景来看,看到了很多的延时摄影的效果,不得不说是非常值得赞一个,尤其在纪录片中,同时也看到了许多平常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美景,还是老话啊,美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美的一双慧眼了~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看到了很多烹饪的手法而带来的美食,黑陶锅炖的琵琶肉,云南汽锅蒸的汽锅鸡,广州村宴的蒸全猪,扬州大厨煎的素鹅,滚的清汤狮子头,还有擅做创新菜肴的大厨烧的新式西湖醋鱼,董大厨的葱烧海参,香港婆婆的炸柚子皮裹肉,天南地北,五花八门....

本人也爱做菜,粗浅对厨房秘密的理解是那些厨房的烹饪工具,烹饪技艺,看了后,更加加深了一点,为亲人、朋友特意烹饪的美食的心,也是一个不二法宝,就如同烹饪学校的那位周老师一样,当在家里吃着女儿特意做的菜肴时,从不以专业的眼光来评价女儿非专业的烧菜能力,因为有那份心就已经使得这顿饭美味无比了~

PS,对扬州大厨的刀工怎一个佩服了得,记住了,扬州干丝下次一定要去尝一下~
吐槽下,结尾那就,厨房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额~导演编剧大大是没有台词了吗~

第六集 五味的调和
这集的逻辑可以说相当简单明了,从五味各自谈起,直至结尾的总结,五味的调和平衡,不仅是厨师的烧菜之道,更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乃至治国经世之道~其实个人感觉这句话虽然是结尾了,但其实它可以讲得更深更入,其实光光这一集,应该就可以上通易经,下通人生吧,但应该也只有我们中国人,只是简单的吃饭,便可以想的如此深如此远吧~

很多人在网上会评论这部纪录片会火的原因是,央视难得出一部放眼于小人物,小配角的纪录片,注重于细节,来体味美食,体味人生,也确实,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掀起现如今如此大规模的国民热捧的“舌交潮”吧~以前常常羡慕日剧会出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短片,各行各业,什么样的题材都有,终于我们中国的片子也开始有此趋势了~

回到这集上来,也正因为导演编剧花了大力气向我们娓娓阐述了蔗糖的获取,陈皮的晾晒,盐田的耕耘,陈醋的酿制,辣椒的采撷,才慢慢聚拢了我们生活必不可缺的甜、苦、咸、酸和辣,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的来之不易,我们才应该更加珍惜人生的五味,五味的人生~

PS,看了这集长知识了,原来我们舌尖第一个感受到的味觉是甜味啊;原来蟹黄小笼包的吃法是先把醋倒入小笼包的口子里啊;原来做成陈皮的橘子的皮比肉更精贵啊;原来鼎鼎有名的豆瓣酱是如此的做法啊;原来鱼皮在蒸烤后裂开说明鱼的新鲜程度啊;原来.......

第七集 我们的田野
拖了很久,一直没来写最后一集的感受,或许是内心还是不希望一部还不错的片子完结的缘故吧。

这集沿袭了之前的风格,天南地北,上天入地,从大山深处在梯田中种植糯米的广西少数民族同胞,到大连“獐子岛”潜水员们捕捞盛产的海参、扇贝、海胆,接着慢慢过渡到了湖蟹小太在湖州、崇明岛的长大养成计划,然后又猛一个跳跃,飞到了世界屋脊,讲述了青稞与这片土地人们的情谊,紧接着又是南下,提到了江苏兴化的芋头田,最后终结于北京某个空中小院从无到有的诞生记。其实不论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还是人工开垦的菜园,我们的田野可以是千变万化,像梯田,像大海,像江河湖泊,像高原,但也只有我们人类心存一颗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心,才能与大自然相平衡,才能与大自然共存。(PS:个人觉得第一集已经点出了这点,最后一集像是在做个头尾呼应)

开播片子以来每晚近一个小时的娓娓阐述,已让我习惯了配音大叔醇厚的嗓音。终于,片子的结束不仅是对我们泱泱大国的食文化有了个小小的交待,也对像我这样每晚准时守着电视、殷殷期盼的观众有了交待,更让我们这些热爱吃,热爱食的中国人记住了最后的那句台词: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2 ) 手艺人,不在乎国王是谁?


老国王今年已经九十一岁了,他所执掌的这个王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几千年中,有近百个家族先后执掌过这片广袤的国土。老国王的家族在最后一次拼杀中,夺得了夏王大禹传下的,象征王权的九鼎。老国王当年气吞山河,笑傲天下,以为就此江山永固,百姓长宁。

谁知不到百年,王国已出现衰败的景象,老国王心有不甘,力图挽回民心,振奋经济。老国王招来了心腹大臣,问询应对之策。

老国王问道:“世间何物?能令百姓闻之欣喜,迷而不返。” 心腹略微沉吟,计上心来,“回禀陛下,唯食色二字。” 老国王道:“食色性也,此言不虚。但二者孰能推而广之?” 心腹微微一笑:“当然唯食而。若推色字,岂不与那米粒坚的蛮夷之国无异?每当微臣查抄蛮夷之国的邪恶淫书《泼累抱歪》时,都庆幸吾国吾民之三生有幸啊!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国王微微淫笑道:“此淫邪之书朕也冒险一阅,实乃大逆不道,人神共愤之物。爱卿此言不虚,朕意已定,那就择吉日,广招刀笔之吏与众画匠,速速绘制王国之内所有美食,传于天下百姓共赏之!朕恩泽天下,允百姓共飨盛世!” “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寒来暑往,不到一年,一本详细记载了王国所有奇肴异馔的精美绘本《槽牙下的王国》被大量翻印,一时间洛阳纸贵,从漠北到江南,从西域到东瀛,街头巷尾人人都在争相传阅这本漂亮的美食宝典,甚至传说在日光暴烈的正午时分,大家都把此书放在日光下暴晒,因为书里浸满了不同人的口水。此书在王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也一路横冲直撞,遥遥领先!!

若单纯从艺术角度欣赏,此书确为精品,全书不仅记载了善良、淳朴的百姓如何炮制各种不同的家乡菜肴,而且无论从绘本的线条、色彩和构图上看,都是一等一的传世经典。可是总有一些提倡“文以载道”的士人或者忧心国事的百姓,看到这种局面,说些不顺耳的话,他们提醒世人不要忘了这几年由权贵把持操控的盐铁、漕粮等司部坑害百姓的劣迹,他们担心百姓的口水流到这本书上的同时,从心里也慢慢忘记了老国王的昏庸和暴虐,从而一心一意的归顺朝廷。

然而持这种看法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嘲笑这群士人太过迂腐,或者杞人忧天。且不说这本书的内容和质量如何上乘,单单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深沉劲儿,就够有魏晋遗风的桃源隐士笑上半天的。反方观点认为,这本书绘制了不同地域的特色小吃,为淳朴勤劳的百姓立传,是值得称颂的。而且,士大夫们“文以载道”的要求实属无理取闹,君不见多少载道之文都被老国王设立的“收书局” 全部查没,并对作者施以重罪和酷刑。而今你们居然妄想一部美食之作里有揭露盐铁和漕粮黑幕的内容?实在是单纯的可笑。

吾亦尝翻阅此书,仅在第一册中,便发现了一处隐秘所在。此处记录了远在吉林查干湖一位名石宝柱的渔把头,今年七十有七。石把头从15岁起便未离开过水和鱼,打渔经验丰富,受人尊敬。按照老习俗,石把头在打渔之前,都会进行严肃的祭湖祭鱼的活动,而这种祭祀活动,在老国王的宣传教化里,是被当做毫无用处的行为,受到排斥的。可是石把头则认为:这是一年一次,必须得搞的,这是古代传下来的,那不能差!

石把头所说的古代,自然是老国王登基之前的历朝历代。在石把头的生活里,完全不屌老国王的那一套,石把头有自己的坚持和习惯,或者说,他有自己的信仰。

像石把头这样的手艺人,根本不在乎国王是谁?因为无论谁坐在帝都的那把龙椅上,我照样采我的松茸和竹笋,我照样到查干湖上打我的渔。

悲哀的是老国王,如果年迈昏庸的他还不能看清谁是奸佞,谁是忠良,不肃清一帮把持盐粮坑害百姓的权贵,无论翻印多少本《槽牙下的王国》,都是无力回天的。就凭百姓强大的忘性,一本小小的美食绘本寥寥数日,一季枯荣就无人提起了。可是那渣滓一样的废盐和酒糟一样的霉谷却依旧刺激着百姓的槽牙和心脏。

这片广袤国土上的百姓,见过了无数的国王登基,也见过了无数的王朝覆灭。无论是谁,如果伤害了他们善良、淳朴的心,都无法获得救赎,而九鼎必将易主。在他们的眼里,国王的分量,有时和一本食谱一样,一季枯荣便已被忘记。无数普通无名,却有着自己古老信仰的手艺人,才是这个王国的根基。

不只是记录,更需要敬畏。不知年迈的老国王,什么时候才能懂得这个道理?!

 3 ) 中国文化依靠口舌相传

已经看完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不晓得为什么,虽然是讲中国美食的纪录片,可是看完后没有流口水,却是莫名的一直鼻酸。

可能是身处异国他乡,每天见到的都是白皮肤高鼻梁各色眼睛各色头发的外国人,在开篇看到那一个个朴实的黄色的面孔,不自觉地就会觉得感动,甚至流泪。

有人在国外论坛提问这纪录片给老外看了会怎样,有个在国外的人回复说,他自己看了这个电视更没欲望吃中国的食物了,说这话的是个华人,而且大概是个西化非常彻底的人,我不想在此抨击他什么,但是他的观点至少代表了一部分的西方人看完此片后的观感,的确不会有像我一样的共鸣。

饮食,表面上看是一道道由各类食材组合而成的菜,供你果腹,免受饥饿之苦,其次才是满足味蕾的愉悦。可是另一方面它代表的就是文化,饮食的这种文化,代表着你内心最深处的那种记忆,你小时候吃过什么,它们都会像烙印一般跟随你一辈子。这话一点不假,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适应,可是唯一适应不了的就是自己的胃,正因如此中餐馆开遍了全世界,也试图用中国的美食去征服世界人的胃。

五千年历史的沉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在现在这样物质丰裕的时代,人人都爱吃,人人都讲究吃,随处可见精美菜品的图片四处流传,教授人做美食的相册教学贴比比皆是。可是大家眼中更多的是这五颜六色,卖相极佳的成品,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些食物背后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听起来应该是介绍各地美食名吃的,但是实际看下来却是在讲述一个个和食材相关的故事,一个个食材背后,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所以一部分吃货失望了,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东西。没有新奇的菜品,纪录片展现的人文内容远比美食要多得多,那些在火上翻腾的食物倒更像是为这些故事的点缀,所以在他们看来喧宾夺主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整个纪录片有了深度,有了更能打动人心的筹码,也才能使我感动。尤其是海外的学子们,看到这些熟悉的情景与人群,大概思乡之情会更切,很多人大概已经开始动手预定暑假回家的机票准备回去大快朵颐了吧。

中国幅员辽阔,饮食的种类更是千千万,在一个52分钟的纪录片中展现这些繁杂的美食,用剪辑技巧,灵动流畅的把几个故事串联起来,还前后承和,不得不说制作组是花了心思的。而且南北方相对比,内陆与海相映衬,不失独特风味,也更加反映了完整的中国,在片子的结构上来看的确是佳作。

一部片子里几个故事,众多人物,总有几个会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出现。

采松茸的藏族姑娘的故事里,我最在意的还是那个松茸在以前就几毛钱一斤,藏族人是根本不吃的,觉得它味道怪。可是现在它的身价倍增,在采集后几个小时候就会出现在东京的高级市场里。经常看日本电视节目的人都知道松茸是怎样的金贵,小丸子家偶得几个松茸全家要闻着味道去吃。小新偷吃了所有的松茸气的美冴直跳脚。看到这里我想的一个是日本人的确是很有经济头脑,另一个就是他们资源稀缺,任何好东西都可以卖个好价钱。对比我国,中国人实在是厚道极了,大多数的美食都可以做到物美价廉,不仅解决果腹之需,还能够满足老饕们挑剔的味蕾神经。所以但愿其他国家的人不要再发现某样美食,然后炒高它的价格,让它从此和中国百姓无缘。虽然这样符合经济规律,但是却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精神。

诺邓井盐制作的火腿,有没有让在欧洲的同学产生些联想呢?法国的盐之花是盐田的产物,最上层的结晶物,传说中有紫罗兰的味道。可其实这盐属于咸鲜味重,但后劲不足,是第一眼惊艳之物,所以只能够给生食调味,或者在料理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时加入,否则咸味尽失,风味全无。很多人在吃牛排吃加之佐味,这盐因为如此讲究所以价格也高出平常食盐许多。不晓得诺邓井盐是不是也可以细分出此等良盐呢?火腿经常是留学生美食版会争论的话题,因为西方也有火腿,而且大多生吃,且名声很大。而且中国火腿大多作为高汤基底,很少听说可以生吃,却原来不是不能生吃,而是不习惯生食的国度的人们不乐意生吃罢了。这一点也改变了我的很多惯常思维。

查尔干湖的石把头和南海上的林船长的故事,我觉得也是制作组的用心之作,古人传下来的“猎杀不绝”的古训让这群东北渔民可以世代以捕鱼为生,而且人与自然的互相赠予也体现了一种和谐,可林船长越来越艰难的营生,侧面体现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危机,因为过度捕捞造成的资源匮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近年很多渔民偷偷越界捕鱼引起了很多的外交纠纷,也很值得我们深思,究竟在索取自然如此多馈赠之后,我们又可以为自然做些什么?

绥德卖黄馍馍的大爷,58岁高龄还要骑车几小时去兜售自家的产品,陕北人民貌似都有自己的一套朴素哲学,那就是人得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有饭吃,“人懒就没人给他钱”,这位老人大概没有退休工资,常说的五险一金估计离他的生活也很远,但是中国人的乐天知命倒是在他身上体现的很彻底,不依靠其他人,用自己的一双手赚取生活所需。

如果要提点意见,那就是采访的地点大多是和制作组的人员家乡有相关联系的吧,第二集的主食的故事和面食有关的全部讲述的是山西的故事却忘记了山东这个小麦大省,让我这个山东人觉得有种被忽视的感觉,山东的馒头和各类面食制作一点也不输山西啊,花馍的种类更多,饺子也比第二集片尾那家山西人家包的要好很多。这大概也是中国人为何会如此关注这个纪录片的原因,除了是讲述祖国的饮食,也是很多人借此可以看到家乡的机会。不过中国这么大肯定是不可能一一展现,这也是能理解的,只能当做个人的小小遗憾了。

两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还是无论镜头如何美化,但是还是无法掩盖的是,底层人民艰苦的生活环境,很多地方连基本的卫生条件都达不到,也不怪很多人会说没有太多食欲。可是瑕不掩瑜,中国美食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闪着光,那些新鲜的食材带着鲜活的生命力展现在镜头前时,他们都是极具光彩的,也是引人入胜的。尤其在摄影师的竭力配合下,呈现给我们的已经是很不错的镜头了。纪录片那种源自身边的熟悉的感觉,也会给观众很强的代入感,在市场中见到的食品,原来是在这样那样的环境中采集或生产出来的,下次吃藕的时候想到挖藕人的辛劳,也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细细品味那清香与甘甜,下次再遇到卖手工馒头的时候也不会想着去压价了,要知道在西方纯手工制作的东西附加值要加多少吗?人工可是高于一切的,可我们淳朴的中国人民还在用着自己的一份坚持和勤奋在为我们奉献着这最返璞归真的美味,却不多收一分钱。这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美食是属于大家的,无视一切经济规则,要共襄盛举才是真美味。

本文系豆瓣豚豚原创作品,已于泰安日报社出版,未经允许不可以转载同发表

 4 ) 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仿佛一夜之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轰动了。

本来,近几年的经验使我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儿都保持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鉴于这次的导演是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吃货、有色人种、网络名人陈晓卿老师,倒使我实在闹不清楚这部片子的红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诚意,又有多少营销的成分在内,于是毅然决定,还是先看一看再说。

平心而论,片子拍得并不沉闷,甚至用“引人入胜”的考语来形容也不算谬赞,但几集看过,隐约总觉得什么地方差着点儿意思。于是扭头问一同观看的妻,有什么想法。她倒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句:主题很散。。。。。。是嘛,主题很散。一共七集,虽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但有很多内容总觉得似乎是强扭到一起,关系并非那么紧密和理所当然,而有些内容又是重叠的,重复的,有些东西明明就是累赘,看着冗长又多余,这些东西,给熟悉中国的我们看起来,似乎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因为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有很多时候,还会因为各种乡愁引爆泪腺,但给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常年在国外,我们也都喜欢看各种纪录片节目,所以看到类似的节目,总是免不了会设想一下,假如同样的题目,discovery会怎么拍,BBC会怎么拍。。。。。。对比之下,其间确实还是有高下的分别,不论是地理类,人文类还是历史类节目,哪怕分支剧情再复杂,并行线索再繁琐,BBC的纪录片总是会给人一个很清晰的线索,相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们小学时候应付差事的作文,各种含混不清,各种眉毛胡子一把,各种泥沙俱下,各种一锅乱炖,但是不要紧,最后总会喊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用来总结了账,统一主题。

几集看下来,还让我发现,抛开那些令人感动的选题优点之外,这部片子的的确确是央视嫡传,有着最纯正的新中国纪录片科班印记,又带着明显的旧中国血统渊源。确切的说,就是高高在上,假装亲民;宏大叙事,空洞造作;装神弄鬼,语焉不详。片子仿佛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实却又是游离的,其游离的神色,恰与鲁迅在《风波》一开始调侃的“船上文豪”感慨农家之乐时的姿态相似仿佛;而解说词中,类似“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这类莫名其妙的屁话更是俯拾皆是;至于装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这部片子里,“神奇”“神秘”这类用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心里也就会有数了。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按说发酵过程的生化原理本该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头戏,但在这部分当中,科学的理性成分被“中国人最早利用发酵菌”“发酵菌欢乐的歌声”“中国人能从黄酒中品出刚柔两重境界”这类煽情、似是而非、感性弥漫、民#^&^&*%*粹主#$%#^&&*%义的解说词彻底湮灭了,从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纯粹的纪录片,变成了一部夹带大量民!#$!%&$*%^&族强心剂和兴奋剂成分的宣传片。尤其令我难以承受的,是几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现的那些刻苦劳动的普通人,应导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张张笑脸,那些笑脸是满含诚意的,是发自内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题外之意却让我不忍卒读。。。。。。

在看片过程中,另有一个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围的人,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很饿,似乎只有我感触的是中国@%¥@#%@民生的多艰。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现的央视员工一家,似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容易,离乡背井,承受着极繁重枯燥的劳动,45岁仍要重装潜水,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后的全家团聚,而收入对比与他们所做的付出,是那么微不足道。对比BBC所做的一些人文类节目中,那些保留传统技艺的西方古老手工业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能说是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由他们手里生发出来的财富,绝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攫取,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无缘享用从自己手中流出后,被抬到了天价的那些美食。而他们对着电视所说的套话,竟是对这种状况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个正常的人,面对这种状况很难感到自豪,但他们的那些话说出来,听上去却是那么的诚恳,我想,正如这部片子的整个基调一样,这真是一种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5 ) 舌尖上的小菜

《舌尖上的中国》放完了,张同学跟我争论它不反映目前中国现实,“中国目前大多数人是那样吃东西的吗?你每天吃的东西你知道那是怎么来的吗?”好吧,我承认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每天吃的东西到底是皮鞋还是醋精。但在我少年时代,当我还在农村的时候,我过的真的是《舌尖上的中国》那样的生活。每一样食材都知道来处,人们愿意把勤劳和智慧朴实的用在食物上。
虽然我不得不承认如今的老家也被日益激进的所谓现代化污染,这一方面来自政府的目光短浅,另一方面也来自农民的急功近利。小河被工业污染和农民筑坝搞得所剩无几,田地被工厂瓜分,人们忙于工作挣钱疏于静下心来好好做一顿饭……但我还是要说,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就好想回家吃我妈妈做的饭菜呀。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虾:小时候一到春天,我最重要的工作大概就是去河里“扒虾”。扛一个扒虾网,一网下去,捞上来,一阵活蹦乱跳,赶紧捡到带来的瓶子里。然后把网上同时扒上来的蝌蚪再送回河里去。有时候也会扒上来小蛇,那直接在出水面的时候就吓得放回去了。这样扒上来的虾都不大,一个下午的量也最多就够回去给外婆炒一个韭菜,鲜得让你舌头都要掉下来,又或者让妈妈用来熬酱。


螺蛳:我们那边捞螺蛳用的动词是“趟螺蛳”。这是大人的活了,大概因为螺丝都在长在河里的树根上、伸进河中的石板底,所以害怕小孩子失足落水。“趟螺蛳”也有专门的工具,和扒虾网有些相似,但也不全然相同。而且螺蛳一个下午基本上可以捞一篮回来,放水桶里养着吐尽泥。隔一天挑螺蛳肉出来炒韭菜,鲜得让你舌头掉下来第二次,当然还可以炒茄子、炒豇豆……就是一个鲜美的配菜。还能用来做汤,放一点,汤的味道也立刻鲜起来。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直接剪了屁股炒了吸,连肉带汁,回味无穷。最后一种做法也是熬酱。


河蚌:河蚌这东西是要下河捞的,所以颇为麻烦。捞的人穿上连体的防水皮衣,下河,摸摸索索。摸回来之后用刀子劈开,取出肉。河蚌也是鲜肉,可以用来和猪肉一起烧。我们那最著名的是和三叶草一起煮,荤素搭配,想到都觉得鲜。


龙虾:一到夏天,我妈就会弄个网放河里面,洗碗的时候把残羹冷炙往网里一倒就不管它了。第二天拎起来可能就有几只傻龙虾呆在网里不知所措。积了有一盆了,我妈就把他们洗洗刷刷,一定要把中间尾巴连筋一起抽掉。放锅里煮,也不放什么十三香,就已经很好吃了。


河豚:说完了河里的馈赠,再说一下江里的,江里的鱼种类自然是很多的,不过被称作“扬中三鲜”的是鲥鱼、刀鱼和河豚。前面两种鱼我不太记得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吃过了,反正现在河豚是越来越红。每到清明前后,家乡人开始大吃河豚。从我小时候,河豚就是很贵重的东西,那时候,我也就我家建新房和买新房的时候吃过屈指可数的两回。河豚大多数和新上的春笋一起烧,又或者和三叶草、河蚌一起烧,总之都是鲜上加鲜。大家都知道河豚有毒,现在河豚多为养殖,毒性已经小了。小时候家乡每年几乎都有吃河豚死掉的真真假假的故事流传,就算没吃过河豚,也听过吃死的。


螃蜞:小阿姨和娟姑妈都嫁给了江边的人,靠江就吃江,记得小时候去娟姑妈家,最希望能跟她公公坐小船去江里,打理他那一片承包的江面。但因为我是小孩子,他一次也没带我去过,我只能在岸边眼巴巴手挥目送。或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螃蜞,江岸边有很多坑洞,大大小小,那就是螃蜞的家了,用芦苇杆伸进去逗引它们,它们一出来就按住。这事情一半是乐趣,一半还带有一点刺激性,因为非常害怕伸进去的是蛇洞。螃蜞用桶拎回家后,整只洗干净裹面粉油炸,可以当菜吃,也可以当做一道零食。


马兰头:马兰头长在田间地头,有止血的功效,在田里劳作的人不小心被镰刀割破手,立刻扯几片叶子揉碎敷在伤口上,血就止住了。我小时候“沙鼻子”(就是一碰就会流鼻血,而且很难止住。),一流鼻血,大人也会揉一团马兰头塞进我鼻孔里。马兰头主要的吃法貌似切碎了用香油凉拌。


荠菜:荠菜也是不种的,要吃,到菜园里随便找找都能找到,用“小锹”一挑一根。我们那里荠菜的主要做法是拌入肉末用来包馄饨,胜过青菜、韭菜等等。貌似荠菜开花了就不能吃了。


蝉:我只吃过一次蝉。夏天的时候小朋友们总会出去捕知了玩的,拿铁丝围个圈系在竹竿顶上,绕两圈蜘蛛网,然后就可以扛出去捕蝉了。以前捕到蝉也就是随手玩玩就放了,没想到有一次外婆家邻居的小孩请我吃了一样东西,我觉得好香啊。他告诉我就是蝉肉,蝉的身体那一部分,弄下来,油炸……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米饭:家乡一年种两季,一季水稻,一季麦子。水稻的秧苗是要先撒在秧田里的,种子出出来,再采秧,这是女人的活,然后插到水田里,这是男人的活。现在都有抛秧机了,小时候我也帮忙插过秧。秋天水稻成熟后,收割,打稻穗,晒干,然后屯起来。需要的时候扛两麻袋用小车运去加工厂,脱成米。


面条:小时候我还见过做面条的机器。面粉是先要在一个大缸里面加水揉的,后来又被压成薄薄的长片,再经过巨大的螺丝纹的机器,压成一条一条的。外曾祖母也会在家用擀面杖自己做面条,一点一点把面团压薄,再用刀切。我们那边的面条要么就是阳春面,下出来放坨猪油再放点葱花就好,要么就是下在鸡汤等汤里面配上鸡肉等丰富的料。


馄饨:从小到大有些食物会吃厌,比如黄鳝(其实是现在更爱吃肥美的茅鱼,也不知道名字是不是这样写。),有些却百吃不厌,比如馄饨。因为馄饨是裹肉的,所以就比较尊贵,有两种情况是要必须吃馄饨的,一种是除夕,我们那不吃饺子,吃馄饨。一种是人去世了,头七,早晨就要吃馄饨。所以平常人家早晨是不会下馄饨吃的,不吉利。实在要吃,就用油煎,送粥。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吃馄饨,那就是家里的人要出远门,馄饨寓意“裹嘴”,希望家人在外面也不要饿着。


圆子:家乡的早饭最多的就是白粥,要么弄点面疙瘩,没有滋味,我不吃早饭的习惯其实从小就养成了。要是哪天家里包圆子,我就开心了。圆子是面皮,里面包裹菜,比如三叶草,再加一点油渣。吃圆子也是讲方法的,反正我总是会把里面的菜吃到外面,弄得像一碗菜粥一样。


粽子:据说我小时候有多爱吃粽子呢?端午节过了,我还要我外曾祖母包粽子给我吃。最不可思议的是,那时候吃的粽子是白米的,没有肉,最多有蜜枣和红枣。家乡的粽子其实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间的产物,包裹的苇叶是新打的,但将苇叶系紧的竹套却是在春天进入夏天的时候,竹笋开始长成竹子,褪下的,到竹园捡了,放在家里,等到端午拿出来使用。粽子吸了苇叶和竹套的香气,非常之香。煮的时候还可以扔几个蛋进去同煮,这样煮出来的蛋也清香无比。粽子吃的时候,绵软粘牙,讲究一些的,还可以沾一点糖,又甜又香。


包子:如果不是有喜事,一般人家蒸屉一年才会拿出来一次。快过年了,杀猪宰羊,其中一坨猪肉就用来包包子。我小时候一到过年就非常兴奋,因为家人在年前就开始要团聚好几次,包包子就是一次。蒸包子之前要先蒸水糕,这东西是没有馅的,摊在蒸屉里一大张厚饼,我不喜欢吃。然后开始蒸包子,发面,调馅,馅料会有好几种,萝卜丝的,青菜的,猪肉的,豆沙的……大家团团围坐开始包,包完上面要拧个漩,上蒸笼。蒸完为了区别,还会在肉包子上点红点,小孩子就闹着大人也要给自己的眉心点一个。蒸完包子后,还要蒸圆子,那个圆子除了跟平常的圆子一样外,还要在糯米里滚过,才上蒸屉。我们家过年都是和阿姨舅舅们一起在外婆家蒸包子,蒸完了再分。所以往往要忙一天,客厅里大家热火朝天的包,厨房里外公在烧火,锅边的热气不断冒出来,弥漫了整个厨房,显得特别热闹。现在过年已经没有这样热闹了,妈妈告诉我大家都懒了,开始在包子店买包子回家。我们怎么能不埋怨现在没有过年的感觉呢?


花圆子:这更是一项平时不吃的食物,只有喜事才会做,比如父母生日,女儿家就要做。而且还不是人人会做。其实就是一种面食,但是会做成鱼、花朵等各种具象的东西。我们村就我爸爸干妈的媳妇会做,后来她去世了,貌似也没有把手艺传给孩子,大概也不觉得这是一门手艺吧。我就记得鱼背上的鳞片是拿缝纫机的镊子一个一个镊出来的,然后鱼眼睛嵌一粒绿豆,完全是手工活。这个东西也是蒸出来的,刚蒸完还要插两片我们那边一种植物的叶子在上面。回头和粽子,一起送去父母家,再由父母家分发给前来贺寿的客人们。


腊八粥:我们那边平时叫“咸的”,因为就是把白粥做咸嘛,平时也吃,只是没有腊八时那么多料,那么讲究。这是我小时候非常不喜欢吃的一种主食,要是哪天外曾祖母中午给我做这个,清汤寡水,我的脸就垮下来了……而腊八的时候还要特别准备一碗腊八粥放在灶头,祭灶神。


元宵:我们那边元宵节要吃的元宵是小小个的,妈妈用手搓出来的,没有馅儿。而且也不是下在水里的,而是放在油锅里炒,甜香甜香的。不在家里过元宵节后,我再也没有吃过这东西。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猪油:非常非常肥的猪肉,外曾祖母就会用来熬猪油,放在锅里噼里啪啦炸半天,直至油出来了,肉皱缩了。把油装到罐子里,冬天就会迅速凝结成白白的一罐,除了做菜的时候可以用,吃面条或者馄饨的时候也可以拌上一勺,面食立刻变得非常香。而皱皱的油渣前面说了,可以用来包圆子,包馄饨……他们在一碗馄饨中再次合二为一。


酒酿:夏天的时候,外公的邻居就开始做酒酿挑着到处卖。往往是傍晚的时候,煮一锅饭,放在匾子里面晾干,然后我已经不太记得是怎样变成一圈的那种形状了,反正第二天就能挑上街卖了。印象中他们都不是盛在锅里卖的,而是特别的瓦罐里面,也许是那样更清凉?


青粉:田里的山芋收获了,吃不掉,就送去打成粉。然后等到祭祖或者家里不幸有人去世了,这道菜就是必须的。我们那边的做法叫做“烫青粉”,有油,一块一块的在碗里放着好像肉,但吃起来才知道是果冻状的物体,但其实很好吃。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雪里蕻:小时候记得腌咸菜也是一件大事,判断是不是大事的方法就是需不需要多人完成?需不需要忙很久?我印象里就见过一次外婆腌咸菜,在缸里面一层一层码,用脚踩,撒盐,封口,再搬来大石块压住,反正忙了好久。


咸鸭蛋:再也吃不到外曾祖母腌的咸鸭蛋了,我印象中她是用灶膛里的灰腌的,每一只打开都有油,是吃早饭配白粥的圣品。


黄豆酱:这也是用来送白粥的,算是比较高级的早餐菜式。用酱,然后放黄豆、豆干、螺蛳,再高级一点放肉丁、虾……一起熬。熬一大盆放着可以慢慢吃。


酱瓜:这个我不喜欢吃就没有研究过是怎么做的,左不过就是菜瓜,晒干,腌制,封在坛子里,吃的时候拿出来切了配白粥,看来其实大人也觉得白粥很难吃,想了好多办法吃下去哦!


豇豆干:除了豇豆干,还有金针干什么的,都是晒干了保存,然后可以用来烧肉,然后大家就都不吃肉了,而是吃饱蘸了肉汁的豇豆干,荤素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作为一个不会做菜的人,厨房对我来说全是秘密……所以无可奉告。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鸡蛋:从小就喜欢吃鸡蛋,甚至小时候还吃过开水冲蛋……但煮鸡蛋非常难以下咽。可在家乡,去人家家里做客,主人一定会烧红枣茶,煮鸡蛋以示欢迎(这两样都是我不喜欢吃的食物)。煮鸡蛋的蛋黄如果吃不下去,可以蘸一点酱油,就用剥下的蛋壳舀一点,倒在蛋黄上,会好吃很多。


豆腐:豆腐是最家常的菜,每个村子总有一个豆腐坊,每天早晨我们总在豆腐的叫卖声中醒来,然后家人就会拿个碗,再塞个几毛钱尚且睡眼朦胧的我手里,要我去“搬几块豆腐”,一定是用“搬”这么花力气的词,明明是那么脆弱的物体。或者再拿一块百叶。豆腐可以烧着吃,冬天放在外面一夜,第二天就能吃到冻豆腐。而我外曾祖母为了骗小时候的我吃早饭,会搬一块豆腐,再淋点酱油、香油,捣碎,不知为什么那块豆腐就变得非常鲜,非常好吃,我能就着它吃下一碗白粥。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竹笋:我们那里的人家,以前,至少屋后都会有一片竹园。据说竹子、杨柳、芦苇也是“扬中三宝”。竹子真的是从生到死都在为人类做贡献,小时候家里有竹椅,夏天睡竹席……外婆除了卖菜,有时候没钱了,也会砍几根竹子扛上街卖。春天一来,竹园里面就开始悄然的生机一片,竹笋长得特别快,一夜春雨能窜好高。竹笋真的是春天里最鲜的素菜了。可以烧肉,我基本上只吃肉里的竹笋,因为比肉更好吃。也可以和鱼一起烧,比如竹笋烧河豚,鲜上加鲜。


鱼:作为从家家门前都要流经的河,自然是我们的田野。每年春天都会买鱼苗放养,这些鱼是不会吃饲料的,就吃河里的东西(在水坝那边有网,几家一拦,水能过,鱼过不了。),或者除草的时候把草扔进河里给它们吃,洗碗时把残羹冷炙倒进河里……到了年中的时候就可以喊人来“追鱼”了,就是放网捕鱼,捕了鱼按放养的家庭分几份,但因为有些里面没有青鱼,有些里有鳊鱼,还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抓阄,我这个时候的工作往往就是写阄,给大人抓。晚上回家就可以吃到红烧鱼了,吃不完第二天早饭还有鱼冻配白粥。快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再“追”一次鱼,这次大家都希望能捕一些鳊鱼,因为年三十祭祖的时候,桌上是一定要有一条鳊鱼的。


菱角:夏天到了,外婆种在河里的菱角就成熟了,某个星期天,妈妈不上班,就把木澡盆推下河,摘菱角。菱角可以直接煮了剥着吃,也可以剥开之后再烧肉,烧丝瓜等等。


茭白:茭白也是长在河里的东西,在河岸边,跟在水里,叶子在水面。要吃了,就拽着叶子拔上来,回去把绿色的叶子剥开,一直剥到白色不能剥为止,就可以切片,下锅,炒肉了。


蔬菜:每户人家除了田,还有地,田和地是不一样的,田里长麦子稻子,地里长的是各种蔬菜。这些地有些就在路边,有些就在屋前,有些在离家几十米的地方,每天扛个锄头过去伺弄一下,再摘一些回来做午饭菜。我小时候记得外曾祖母的柜子下面有许多小坛子,那些坛子都是她收着的蔬菜种子。种到地里,浇水,浇粪,长出蔬菜,一些吃掉,一些留着收籽,以备来年。最平常的蔬菜就是青菜,夏天菜园最丰盛了,红的是番茄,紫的是茄子,长的是豇豆,一簇一簇那是黄豆,黄瓜、丝瓜在架子上爬,南瓜也在架子上,只有冬瓜巨大的窝在墙角。吃根的是莴苣和萝卜,吃叶子的是韭菜、苋菜、菠菜、茼蒿、猫耳菜、三叶草……好吧,勤劳的人家是不会让菜园有一天荒废的,这一种菜下市了,另一种赶紧种上,年复一年,丰衣足食。


黄鳝:田里除了能长麦子和水稻,还能给我们提供黄鳝这样东西。其实河里也会有黄鳝的,不过还是稻田里比较多。捉黄鳝用的是一种竹编的特别的工具,跟渔网的道理其实一样,长长的工具,插进泥地里,工具尽头有一块肉,然后黄鳝游进来,就出不去了。前一天傍晚放下的工具,第二天一早去收。当然,有时候也会有其他动物游进里面,比如蛇。


芋头:之所以把芋头拿出来说,是因为它和荸荠要种在水田里,就是烂泥地里。因为芋头是“咸的”必备配料,所以我也不喜欢。


猪肉:我们那里的猪不是放养的,是圈养,要专门在房子旁边给它盖一个猪圈,它在里面日晒不到,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吃了就睡,睡了再吃,只用负责长肉。每逢有大事,或者春节前是一定要杀一头猪的,猪血要留着跟邻居们分,猪肉要拿来包包子,包馄饨,做肉圆,做蛋饺,做红烧肉,红烧排骨,猪骨头用来熬汤……猪猪的一身都是宝啊!


羊肉:有些人家也会养羊,我们那没有山,不能放羊,只能反过来,羊养在羊圈,人出去割草给它吃。所以久而久之,现在人懒了,养羊的也越来越少了。在家乡,冬天是一定要吃羊肉的,一种是熬汤,羊腿,我们叫羊包子。还有一种是红烧,我们那里的羊肉是和冰糖一起红烧,连皮,大块,大葱去腥膻,吃口鲜美,瘦肉有嚼劲,羊皮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吃了浑身都暖呼呼的。


鸡鸭:养鸡比较普遍,鸡比较好养,可以放出去,让它随便吃草,吃虫子,晚上它们自己都知道回家。也可以圈起来,吃饲料,饲料也是全天然的,糠啊,麸子啊这些。养鸭麻烦一些,一只两只随便它乱窜,多了就要带它们到处走,去各条河里吃螺蛳啊什么的活物,这样它们生出来的蛋才会特别好吃。小时候家里还养过鹅,跟鸭子一样养,还能看家护院,人一来了就跟着人家追……它们活着给我们提供蛋吃,死了还要给我们肉吃,向它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6 ) 深夜写吃报复社会

离家之后,就很少吃到化油。

化油就是猪油,也有地方叫荤油。我喜欢化油这个叫法,因为从字面上就能领略到那白玉般的膏脂在炒锅里、清汤里、盛着素面的碗里慢慢融化的美妙。

最好的化油用猪腹部的板油炼成。那是一层白白厚厚的脂肪,要是亲眼见过,肯定会感受到它那副肥白外表带给人的富足感。把板油切块放在锅里,稍加一点水,慢慢熬煮。随着水分蒸发,猪油从切块的板油中熬了出来,板油剩下的部分又被析出的猪油炸得金黄。最后把猪油倒入容器,加一点盐等其凝固成雪白的膏状,这就是化油了。锅里剩下的叫油渣,趁热撒上盐、辣椒面、花椒面,奇香无比。更罪恶的吃法是加白糖拌着吃,好吃如我,对这种吃法也心怀敬畏,虽然口感绝妙,但每吃一口都觉得那已经化掉的板油正在自己的腹部重新集结。油渣还能做馅、炒菜,不会被白白丢弃。

等熬出的油凝固了,便得收进冰箱。化油很容易变质,四川话叫哈喇了。要想化油不哈,原材料和贮存都得注意。在我印象中,几乎每个四川人家里,都有一个带盖的搪瓷钵来盛化油,就好像每个四川人家里有一个泡菜陶罐一样。这个搪瓷钵放在冰箱里,就像在厨房里放了一颗定心丸,有了它,所有的菜就都活色生香了起来。

荤菜可以用素油炒,但素菜则离不了化油,至少也得和素油配合着来。在我心目中,化油入菜的巅峰是炒鸡蛋。无论是作为一道菜的番茄炒鸡蛋还是作为主食的蛋炒饭,要没有了化油,口感和味道都要大打折扣。用锅铲从搪瓷钵里挖一小坨猪油,看着它在炒锅里慢慢融化,然后把蛋液倒入锅中翻炒,再加番茄或者隔夜的米饭,最后放盐出锅。看到这一碗闪闪的油光被端上桌,是人生最幸福的记忆之一。

做素菜汤的时候,三碗水烧开,不加浓汤宝,放两片姜,放一小坨化油,然后把碧绿的菜叶放进去,一两分钟后加盐关火,上桌后尝尝,丝毫不寡淡,菜叶上挂着一层薄薄的油珠,无比顺滑地就进了肚。有时候简单煮一碗素面充饥,只有面条和菜叶,但在碗底依次放入酱油、保宁醋、红油海椒、味精和盐,以及化油,等煮好的面条和菜叶被捞到碗里再拌匀后,配上泡菜,不比满桌的酒菜逊色太多。我外婆如此信奉化油的魅力,甚至会在抄手的碗里放化油,丝毫不觉得会和抄手肥瘦相间的肉馅冲突。曾经有个农村的亲戚开了家小吃店,做最最普通的小吃,极少时候有人点了砂锅,往往没有高汤来煮,于是就在清水里放化油,然后再煮白菜豆腐粉丝什么的,也能蒙混过关。至于汤圆、豆沙馅的包子等等甜食,要没有化油加在馅里,想想就觉得惨淡。

除了专门用板油炼化油,另一种方式在从肥肉里熬。比如回锅肉,煮过的五花肉切片后要先在锅里煸炒至翻卷,这时候析出的油放置凝固后也是化油,虽然比最好的化油稍有欠缺,但炒菜做汤也没太大区别。只是现在的猪肉已经很少能直接炒出油了,老妈在家做回锅肉的时候总得加一点素油和肉一起煸炒,更别说能另外得出一碗化油了。哪知到了塔什干,却能用这个方法攒出一点化油。去年冬天第一次做红烧肉,在煸炒的时候竟然得了一小碗化油,惊喜之情不亚于中了彩票,以至于还在视频中向老妈展示这一碗白玉一般的宝贝。那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每当早上在阳台上看到院子里的汽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总是有种难过又开心的情绪。难过之处在于得费力清掉积雪,开心则是因为可以毫无愧疚地用化油炒一碗重油重盐的蛋炒饭,配上涪陵榨菜和老干妈爽爽地吃上一顿早饭,然后精神百倍地去铲雪!

现在回家,其实也很少吃化油了。老爸老妈出于健康的考量,连素油都吃得少,冰箱里的化油往往剩下大半的时候就哈了。我和老姐也是长期叫嚷减肥,恨不得肉都戒了。但总有那么一两个深夜或者清晨,我们会偷偷摸到厨房里,打撒两个土鸡蛋,怀着罪恶感舀一坨化油到炒锅里,给自己清淡的肠胃做上一碗化油蛋炒饭,配上红油泡菜,快乐又伤感地甩开腮帮子。

 7 ) 食客Notes

按照出场顺序,随便写写这几年吃货吃过的货。

Ep01 自然的馈赠

1、 松茸
       云南的旅程已经是非常久远的回忆,只依稀记得下飞机后饥肠辘辘的自己被一大锅菌汤火锅感动到不行。松茸近年来刚刚开始流行,印象中是在非典后人们对提高免疫能力的重视开始的。吃的最多的是北京某家著名连锁云南菜,烤松茸的品相几乎和《舌尖》中一模一样。从我的经验来看,这种吃法似乎源自日本,主流的做法是橄榄油烤出香气的松茸沾酱油芥末调成的酱汁食用,鲜美到想流泪。另外吃过一家,虽同为烤制,却用大量孜然和炭火,替松茸哭了,烤出来和羊肉一个味,糟蹋了贵十几倍的食材。

2、 笋
       北方人对笋最钟爱的做法大概不外乎炒肉片,其实在南方按照笋的品质和成熟程度,做法五花八门。江浙菜中笋最华丽的出场大概就是与肉汤的出色搭配,不仅仅是腌笃鲜,但凡有高汤,加几片笋就能体现出高端手法的调味。(甚至粤菜也有这个做法?)
       除了《舌尖》中特别提到的柳州酸笋(倒没吃过特别正宗的,北京的小馆子吃起来都差不多,酸爽!),我在江西省内吃过几种不同做法的笋。土菜里笋除了搭配肉片,加泡椒、梅干菜、水芹菜,口感特别丰富。素炒大抵是体验自然馈赠最直接的做法,如果能赶上当季春笋,千万要尝尝不加酱油和肉片的素炒,小清新的最爱。最近一次吃笋,被烟笋炒肉迷人的做法蛊惑了,这尼玛每顿饭要多吃一碗饭体重实在闹不住啊!!!

3、 火腿
       对火腿的研究不多,每年吃的最多的大概是云腿月饼。说实话对这种极端油腻又咸到无法下口的食材一直敬而远之,我脑子里被灌输了风干、烟熏等等不科学的做法不能吃。一般馆子里火腿都被作为提鲜的辅材,很少被我夹出来吃掉。。(对食材好不尊重我检讨。。。)《舌尖》里炒青笋和做饭团的做法倒实在让人食欲大增,看上去蛮值得尝试。

4、 莲藕
       我从小对莲藕的印象和片子中的完全不同。从有记忆以来,莲藕就是我家夏天必备的蔬菜,凉拌藕是我全家的最爱。这菜说起来简单,无非是酱油、醋、姜、蒜、盐调制,但挑选藕其实是技术活。藕要选的脆而滑口。不过好遗憾,这个技能我至今还没完全继承下来。。
另外对莲藕印象深刻的做法是桂花糖藕和藕汤。小南国的桂花糖藕是印象中最惊艳的,最近几年吃得多也不觉得怎么样了。上次在湖北吃过片子中提到的藕汤,凉性的莲藕可温和肉汤,藕里的淀粉也能给汤汁带来粘稠的口感。
       另外,片子里做汤的藕其实看上去很像大只一点的藕带。我只在湖南吃过脆生生的泡椒藕带小菜,这个tb上有卖的,感觉可以用来爆炒调味。





Ep02 主食的故事

     关于米和面的故事就过了吧。也许怪我对北方主食的热爱有些咄咄逼人,总体上感觉介片子对北方的面食的认识有点泛,南方的主食又过于注重猎奇。宁波的年糕确实没咋吃过,只对梭子蟹和年糕的搭配有点小印象。对于北方主食爱好者而言,主食存在最大的意义并不在花俏,而是一顿饭最重要的基调,就像井冈山的红米饭,山东的馒头,北京的炸酱面,桂林的米粉,正因为主食对饮食决定性的意义,老祖宗定下立春吃春饼的规矩,老人一包饺子就怀念过年时热闹的团圆饭,子女一想起妈妈做的扁豆焖面和炸酱面就后悔童年耍脾气。一顿饭如果没有主食,菜就不香,哪怕吃到肚歪也不踏实。


       

Ep03 转化的灵感

1、 豆腐
       豆腐在南北方都是很神奇的吃食。小时候吃豆腐只知道区分火锅里的冻豆腐和普通豆腐,直到学校组织拓展训练吃到自己亲手卤出来的豆腐才可怜兮兮地第一次被豆制品独有的“豆腥气”感动。
       大体上我认为豆腐的做法有两类,一类主要取其自身的清香,和青菜搭配,追求清淡,典型就是各类蔬菜豆腐煲;另一类菜肴则强调豆腐易入味的特点和独特的口感。北方人好用豆腐炖鱼中和鱼腥气,南方口味则有加麻加辣加各种精彩调料的做法。最近在江西吃到客家酿豆腐,豆腐中用韭菜肉馅填好酿制一段时间,吃的时候要把豆腐炸成金黄再以辣椒笋干等等辅料搭配炖之。这道菜的惊艳程度不亚于当年吃到在饺子馅中吃出炸豆腐碎。
       
2、 奶制品

       作为北京人,我小时候却一直不了解皇城根脚下的传统奶制品(三元梅园和文宇都不知道从哪里忽然冒出来的好嘛!)。重度奶制品依赖星人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国产奶制品源自家里人从内蒙出差带回来的一兜包子状物。这白色不明物体坚硬如铁,被当年放学回家饥不择食的我当成放凉风干的剩包子一大口咬下去,结果差点咯掉大半排牙。这奇怪的东西味道又咸又涩,但后味却带着奇异的奶香,回味无穷。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牧民鼎鼎有名的干粮奶疙瘩。
       奶疙瘩经风干可在干燥的环境中持久保存,且可以提供大部分身体所需的营养。据说牧人在游牧期间只要带上一小包奶疙瘩和馕,就能在草木深处坚持很久。
       牧民做的奶豆腐比cheese更鲜甜,有淡淡的发酵回味。在牧区,早饭通常就是片中提到的用牛奶、砖茶、黄油、炒米制成的奶茶,有些地方奶茶里还加了羊肉提鲜。一碗飘着奶豆腐碎片和炒米的热腾腾奶茶,是我在草原最美好回忆之一。
       云南的乳扇由羊奶制成,有比较尖锐的膻气。第一次品尝乳扇是在大理古城,我被这种炸发至金黄,沾满白糖的新奇食物吸引,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北京的云南菜馆,乳扇更加柔软,和培根肉下锅煎熟,佐以胡椒盐;也有素煎的做法,追求更加香甜的口感,裹着玫瑰豆沙软馅,是不可多得的一道甜品。

3、 毛豆腐

       片中着重笔墨的毛豆腐在街边小摊并不起眼,我只是出于对臭豆腐和辣椒酱的热爱才买了一串解馋。也许是我没找到地道的风味小店,炸好的毛豆腐和片子里毛茸茸的可爱形态不太一样,黑乎乎甚为粗矿。厚重的辣椒酱几乎掩盖了我想象中豆腐发酵后理应带有的特殊味道,总之木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话说回来,如果我当时真知道毛豆腐的毛特指菌丝,大概尝都不会尝一下吧。。

4、 酱和酱油

       酱油是我对中国食品安全最感抱歉的食材。作为地道北方人,酱油是家中最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每年冬天家中老人都酷爱酱各类肉制品,酱油消耗量可想而知。但目前的情况,酱油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尤为突出。很多朋友为生活品质,牺牲酱油口味,不仅开始只用进口日本酱油,甚至为追求低盐少食酱油。日料中手工作坊对酱油质量和口味的苛刻要求众所周知,相较而言,酱油作为国民口味的基础,其产品质量却难以控制,实在让人痛心疾首。

       
       

 8 ) 吃货的福音,技术的败笔

从一个美食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我其实想说,这是一部相当讨巧,也花了不少心思的纪录片;

从一个纪录片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我只能说,这是一部勉强及格的纪录片;

说它讨巧,是因为导演避开了一个记录片惯性的讲述角度,剑走偏锋,从乡情里找灵感,从故事中求共鸣,而不是单纯讲食物本身,尽管食物本身的故事已经足够丰富。而这乡情,这故事,也正是触碰到了国人感情的七寸,那是相当的受用。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乡情永远是最容易打动人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是成功的。

作为一名不专业的美食爱好者,我顶多也只能算个初级票友,远远谈不上“懂”,茫茫众生中,比我懂美食的饕客比比皆是,但如果问我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我依然会毫不犹豫的把美食列为其中之一,并愿意为追逐一分美味不辞辛苦。

由于性格和工作的原因,国内大大小小的地方也去过不少,各地的美景和美食自然也没少体验,因此,当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掠过镜头,便不由自主的陷进一帧帧回忆里,那些飘在异乡的辛苦和欢乐的记忆伴随着氤氲的烟火气纷至沓来,在成都为了寻找传说中的王妈手撕兔和那些传奇的苍蝇馆子跟着地图穿过大半个城市,或者半夜出门在陌生的街头和久未逢面的朋友一起喝酒吃串串,在西安为了一个肉夹馍的吸引不惜走过几条大街,一次又一次走进那家不大的子午路张记老店,也不惜长途跋涉近两个小时跑到户县只为吃一口最正宗的摆汤面和秦镇凉皮,在江西景德镇用四年开发了食辣的潜力,也为一盏鲜香的瓦罐煨汤深深怀念,到广州,又为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粤式美味所征服,为吃一碗传统味道的云吞面遍寻西关,为找一份地道的干炒牛河试过数十家餐馆,为觅一款特色甜点不惜用尽半天时间走遍大街小巷,为品味一盏茶的清香在古旧的茶楼中浸泡上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关于美食的记忆仿佛是无穷无尽,这些记忆,都在影片缓缓的讲述中死灰复燃。

影片从美食的背后入手,讲食材的采集,讲智慧的贯穿,讲辛勤的劳作,讲人情的温暖,讲一个民族的自豪,讲一个国家的传统,在现代文明的无情冲击下小心翼翼的引导自然的回归,在食品工业化流水线遍布的市场中尽情赞美传统手工劳作的深情款款,这是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一首热情的礼赞,也是工业化浪潮下的一阕无奈的挽歌,影片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镜头?老人在老家坚守传统,儿女在城市中打拼生活,谁能保证十年二十年后这些传统的技艺还能够继续流传?

影片中更多的是将美食定义为亲情的媒介,那些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正因如此,才让如此多的观众情不自禁的眼泪涟涟,尤其是那些身处异乡的人们,那些身处异国的人们,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每当看到影片中出现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娴熟的手法制作出那些卖相并不出彩的美味,比如酸菜,比如饺子,比如年糕,比如虾酱……我也会想起妈妈做的白菜馅儿饺子,和夏天的青椒鸡蛋打卤面。

尽管,我为影片付出了诸多感动,但从技术上说,它依然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有些缺憾:

第一,结构及选材。

从每一篇的标题可以看出其实导演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但实际呈现出来的成品却远没有标题那么完美,七集影片,水平并不统一,从选材和剪辑上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在内容编排上过于注重情感的投入,对主题的诠释却似乎有些隔靴搔痒之感,比如第五集《厨房的秘密》,最后给出的定论是“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一下子搞出一个深蕴哲学意味的答案,貌似是让人“恍然大悟”,其实是有些哭笑不得。

另外,在选材上似乎不够精准,有些地方明显以偏概全(比如五味调和中对甜的诠释过于简单,一个糖葱薄饼就把甜代表了?),有些地方却又有避重就轻之嫌(比如作为中国第一大菜系的川菜以及作为中国美食之都的成都,所占的分量却只有区区几分钟时间,而且还是在诠释“五味”之“辣”这个无法避开川菜的词语时出现,出现更多的是云南,江浙和广东、香港等地,而更有些省份甚至从未提及,比如河南河北,宁夏青海等等,难道这些地方没有美食?还是这里的美食无法登上大雅之堂还是缺少人情和感人的故事?抑或只是编导们对此了解有限?鄙以为,既然名为“舌尖上的中国”,就应该尽量体现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文化,而不是抓住几个点便反反复复的做文章)。

第二,画面表现

当然,从画面上来说,在国产纪录片中,本片已经做到了相当不错的水准,但作为一个深受BBC和DISCOVERY等欧美纪录片毒害的LZ来说,本片的摄影和剪辑只能算勉强及格,大量没有实际意义的画面,毫无来由的晃动或虚化镜头,刻意却不得要领的大特写,重复使用的拍摄角度,对精彩瞬间的表现能力等等,官方要不是一直强调是用最先进的高清设备所拍摄,说实话我实在是没能看出来高清在哪里,我只能说,中国高清纪录片,任重而道远。

第三,文案

这个我就不想多吐槽了,见仁见智,反正我是不太认同,无上限的赞美,无上限的往亲情,民族智慧,感恩自然上靠,更别提几个关键字不厌其烦的重复出现,甚至在一句话中都恨不得出现好几次,前面已经有不少同学提出过,在这里不提也罢

第四,配乐

这是我最无法忍受的一点,也可以说是本片最无法原谅的一大败笔。

即便前面所说的都可以忽略,唯独这一点无法忽略掉。

作为一部长达七集的纪录片,而且是七个不同的展现角度,竟然几乎是反复使用同一首音乐作为垫乐,而且,这个音乐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让你想起了《KONGFU PANDA》?同一个旋律在每一集中都不厌其烦的出现了一次又一次,连基本的变化都没有,难道是想逼迫观众关掉声音专心享受你的视觉盛宴?还是能体现中国乡情特色的音乐就只有这一段了?中国56个民族,自古以来流传下来多少不朽的音乐?在这里完完全全都被无视了。

我不知道摄像老师在听到这些单曲循环的音乐出现在自己得意的画面背后时是什么心情,反正如果换成我,我肯定是要疯了。

 短评

这尼玛是最成功的爱国教育宣传片呀!!一寸土地都不能丢呀!!谁知道会不会长出什么美味食材!!!!(话说看完第一集好饿)

7分钟前
  • vividly
  • 力荐

让国人燃起从新善待食物的欲望了吗?CCTV的纪录片真的第一次看到不是奇怪的煽情和猎奇的表现方式啊!好感动啊!诺邓火腿哪里比意大利的火腿弱了?对待食物要真心诚意才能有无限美味!嘴喷酒和地上捡起盐来会让你恶心吗?鱼露是脚踩压出来的也是一贯的做法,有些时候不要自以为干净,化学品最干净了。

9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强烈推荐给大家,是我的助眠利器,不是说节目无聊,而是这种轻松的氛围还有轻缓偶尔带着一点点调侃的语调,会让你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超级喜欢!!!

12分钟前
  • TTTT~
  • 推荐

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而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

16分钟前
  • yaya4711
  • 力荐

看了相当有食欲!

18分钟前
  • metoo_0825
  • 推荐

这片儿是海外党的地狱

19分钟前
  • 萌塔 C-137
  • 力荐

半夜里看《舌尖上的中国》,突然体会到了一个常年在美国的同学说的“半夜想起羊汤,想的睡不着觉”,和另一个已经移民的同学说的“可惜以后孩子只能吃披萨汉堡了”,谁能想到,一部美食节目却是最好的爱国教育片?

22分钟前
  • 友风子雨
  • 力荐

慕名来看了第一季,真的是很美很下饭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国人的生活态度,都在片中娓娓道来,淡然却有力量

23分钟前
  • 你在百花深处
  • 推荐

好燃!!!!!!!!!!!!!!!!!!!!!!!这根本就是一部青春片好嘛 生在天朝的好处就是能迟到一切想得到的美食!!!!!!!!!!!!!!!!

25分钟前
  • Hauu
  • 力荐

中华美食最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美食背后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最质朴的品质!

28分钟前
  • 达达
  • 力荐

壮哉我大吃货帝国!

31分钟前
  • 小丫么小纯良
  • 力荐

看是看不腻的,但是看饿是一定的。

32分钟前
  • 谁家今夜扁舟子
  • 推荐

黄岩岛和钓鱼岛都是是我们的!!!黄岩岛和钓鱼岛的鱼也是我们的!!!不准我们抢鱼!!!不准和我们抢吃的!!!

33分钟前
  • 大树施它活
  • 力荐

BGM好燃TVT节奏明快,镜头细腻,感情真挚,人物朴实。现在的国产纪录片比国产电影好一万倍。

35分钟前
  • 阿米
  • 力荐

网上都是推荐,看过感觉特别好,太好吃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后面几部也很精彩

38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浪费食物会招天谴的! 另外, 本片一定要翻译成韩文和英文!!!

39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很喜欢这个节目,记录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朴实又美好

44分钟前
  • 端木夜
  • 推荐

一句话形容,完美,看到的不止是美食,更加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历史感,又感动又喜欢,超级期待第三季了

49分钟前
  • 嘉兴路派出所
  • 推荐

国家规模“深夜发吃报复社会”,得被韩国列为禁片的作品

54分钟前
  • 阿朴
  • 推荐

记忆最深刻的那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为经常有提到。还有就是各地的特色美食,拍的那么美,每次都想去吃😂️毕竟纯吃货!可以继续延续下去,美食中又有拓展人文地理,挺好的纪录片!

55分钟前
  • beke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