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吻夜惊魂

恐怖片香港1995

主演:倪淑君 彭丹 王敏德 黄百鸣

导演:章国明

播放地址

 剧照

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1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2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3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4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5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6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13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14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15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16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17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18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19狼吻夜惊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7 12:34

详细剧情

周美诗(彭丹)是电台深夜节目“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节目主持人。一晚,一名自称饿狼的听众来电向她剖白心声,说他憎恨这个世界,而碰着的人又逼使他做魔鬼,于是决意要成为一只冷血无情的魔鬼,他首项行动便是烧毁他出生的那间医院。翌日新闻报告,果然有一医院被人纵火,周认为事有跷蹊于是前往找哥哥的女友差婆(倪淑君),告诉她饿狼的事情,谁知竟被当值的王探长(王敏德)揶揄一番。是夜,饿狼又来电并承认放火是他的所为,更扬言下一步将会炸毁他念书的幼稚园。第二天幼稚园果然发生爆炸,而饿狼更去电台指下一个目标便要干掉周,王授命着手调查此案并负责保护周。而由于周怀疑王是色情狂,因此在寻找凶徒之余惹来不少搅笑场面。

 长篇影评

 1 ) 真正高级的恐怖片,就该这么拍!

01

终于等来了《遗传厄运》导演阿里·艾斯特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仲夏夜惊魂》。

怎么说呢?肯定不如《遗传厄运》惊艳,但也并不让人失望。

两者在气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两个字可以概括:从容

是的。很少有导演能把恐怖片拍得如此从容。

绝大部分恐怖片都是张牙舞爪的,恨不得每过几分钟就得搞一次突然袭击,抛出几张扭曲的鬼脸,刺激观众的眼球,其吓人程度实际和躲在转角处的一声“呔”不分上下。

艾斯特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完全摒弃了这种初级的恐怖片手法,他的电影几乎不搞任何的突然惊吓,大部分镜头也都是缓慢的、沉稳的。因为他想营造的是一种比纯生理恐惧更复杂的心理恐惧,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不能靠刺激神经的方式,而是要更克制、更内敛,层层逼近观者更深层的焦虑。

可以先举一个拍摄手法的实例。

《遗传厄运》的后半段有一场戏,少年皮特在客厅里发现了父亲烧焦的尸体。

这场戏超级精彩,前后连着三个惊吓点,要是放在一般导演手里,首先惊吓点不会这么密集,其次节奏上也会更快。

我们看艾斯特是怎么拍的。

首先,镜头跟随皮特的视角横摇,发现了躺在壁炉旁的尸体,全身都已烧焦,只有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亮。

这是第一个惊吓点。

紧接着,镜头反打,对准皮特的脸。只见在他右后上方的墙壁上,缓缓出现了被邪灵附体的母亲,完全处于虚焦的镜头里。

之后焦点变换,前景变虚,后景变实,我们才看清了挂在墙上的邪灵。

然后,镜头再次顺时针横摇,配合皮特的目光向他的左后方看去,只见门外出现了一个全身赤裸,面容诡异的男人。

这一连串的调度,太牛逼了。

每个惊吓点都是缓缓进入视野的,而且没有特写。

更关键的是,它营造出了一种“恐惧场”。这个场由“时空”两部分组成。时间上,流逝得极慢,仿佛是恐惧不肯离开,所以才拖慢了时间;空间上,位于皮特前方的尸体,右后方的邪灵和左后方的诡异男人,共同构成夹击之势,将皮特团团包围,使他无路可逃。

这一系列恐怖氛围的营造,才称得上“摄人心魄”。

我们总爱说一个词:高级

什么是高级?

高级就是:用最不可能的方式,达到惊艳的效果。

艾斯特的恐怖片拍摄手法,绝对称得上“高级”。

当然,高级之处,还不止于此。

02

看一个导演是不是有天分,看他电影的前一分钟就够了。

《遗传厄运》的前一分钟,足以说明艾斯特的天分。

只见镜头从窗外的树屋开始,转向室内,横摇,停上桌上的娃娃屋上,然后镜头不断向前推,进入娃娃屋,此时我们才发现,画面已自然地衔接上真实的房间,随后故事正式开始。

这个完整镜头不仅有趣,更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它首先将主人公们生活的房间与娃娃屋作比,借此告诉我们主人公就和那些娃娃一样,不过是被他人操纵的傀儡。

其次,他人是谁?

邪灵——最后在树屋里完成附体的邪灵。

于是我们重看这个镜头,是不是很清楚了?

其实邪灵一直就藏在树屋里,注视着一切,操纵着一切,它眼前的这所房子,就是任它摆布的娃娃屋。

艾斯特用这一个镜头,就把宿命感拍出来了。

是的,影片的主人公们终难逃脱最后的命运。

这是一种超自然的胁迫。

与此同时,导演的表达并没有止于灵异事件,而是极为写实地深入到了这个家庭之中,看这一家人如何一步步走向分崩离析。

换句话说,尽管邪灵的旨意没人能够违背,但另一方面,是这个家庭先一步埋下了分裂的种子,才使得邪灵有了可乘之机。

这是《遗传厄运》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面,也是它之所以高级的另一个原因。

它所营造的恐惧,不是纯外部的,也不是单纯地邪灵入侵,相反,它给我们看的是一个家庭内生的暴力和残酷。

这种暴力是具有遗传性的,它不是通过基因来传递,而是通过心理,通过行为。

抛开邪灵的存在,我们单看这个家族,本身就问题重重。

外婆是个控制狂,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因此疏远她。也正是糟糕的亲子关系,使得女儿结婚怀孕后,千方百计流产,避免自己成为母亲。事与愿违,她还是做了母亲,有了自己的儿子、女儿,但深埋在潜意识里的拒绝,诱使她险些在梦游时烧死了他们……

以上种种,就像一根根刺,扎在这个家庭的墙上、地上。稍不留神,就会触碰,带来血光之灾。

至于邪灵,不过是催化剂而已。

直到邪灵作祟,小女儿意外死亡,这个家庭终于彻底崩盘。

你知道这部电影最恐怖的是什么吗?

不是那些超自然的画面,也不是烧焦的尸体,爬满蚂蚁的脸,而是两场最最家常的生活戏。

一场是小女儿死后,一家三口坐在桌前吃饭,气氛凝重。

突然,母子之间爆发了激烈地争吵,开始互相指责。母亲指责儿子的冷漠,没有担当 ,儿子指责母亲的霸道,不懂情感。随后两人不欢而散。

另一场戏更狠。母亲站在儿子床前,向他承认:“我从没想过做你的母亲。”

这才真是的恐怖。

恐怖不止是因为“未知”,更是发现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事情,竟然从来都一无所知。

就像看到自己最熟悉的亲人,突然变得陌生;看见自己的家,冰冷得像一座坟墓。

由此,我们再看前文讲过的那个段落。

皮特在自家的客厅里,看着眼前父亲烧焦的尸体,背后是被邪灵附体的母亲。

这一幕,竟是这一家三口最后的团聚,但他们都已不再是从前的样子,还有比这更让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吗?

03

和《遗传厄运》类似,《仲夏夜惊魂》同样涉及邪教、献祭、符咒等元素,比之更重要的是,《仲夏夜惊魂》的故事也因一出家庭悲剧而起。

女主角Dani的妹妹因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杀死父母后,自杀身亡。只剩下Dani孤身一人。

不久后,Dani随男友和一群朋友来到瑞典乡下的一个神秘小镇——哈嘎镇,参加这里90年一遇的夏季大典。

不想,随着典礼的进行,小镇表面平静的生活被一点点撕开,深藏其中的秘密将所有人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听我这么讲,你一定以为《仲夏夜惊魂》讲的是一个邪教组织是如何害人的。

这么说也没错。

艾斯特的视角很特别,他把故事的发生地选在一个夜晚很短、白天很长的地方,那甚至是一个只允许童话发生的地方,一切都在阳光下,清澈可见。

小镇上的人们穿着洁白的长袍,过着自足的生活。

他们有自己的哲学和宗教观,认为人这一生分为四季,每一季18年。等活到72岁,在众目睽睽之下跳崖身亡,是最符合自然的归宿。

他们有着最原始的生殖崇拜,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吸纳进新的成员,作为新生的火种与容器。

对于这一整套社会规则,他们从不避讳,并且充满自豪感。

他们欢迎外来者,但只给他们两种选择:留下或永远消失。

作为生活在现代文明世界里的人——片中的主角们以及所有观众,看到这样一个小镇,自然会觉得他们愚昧。

但很有意思的是,艾斯特的整个拍法,对这个小镇从无嘲讽之意,相反,他拍出了某种不可违抗的神性。

看着看着,无论主角也好,观众也好,甚至会暂时忘掉文明与野蛮的差别,转而接受这个小镇存在的合理性。

这是件细思极恐的事。

它让我们忘记了一个极易被遮掩的真相:比极端暴力的野蛮更恐怖的,是温情脉脉的野蛮。

另一面,这对于现代文明又何尝不是一种反讽?

如果我们仔细复盘整个故事,就会发现,《仲夏夜惊魂》实际讲的是:女孩Dani在失去了一个小家庭后,又重新找到并回归一个大家庭的故事。

这个过程的背后,是对于整个现代文明中各种社会关系的逐个击破。

它最先瓦解的是家庭关系,Dani失去了所有至亲;此后是爱情关系,Dani有一个不负责任、一直想离开她又不敢开口的渣男友;再之后是朋友关系,片中的朋友间并不彼此关心,只是混在一起,可以为一点小事马上翻脸,也会为论文的归属而瞬间交恶……

Dani处在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但本质上,她是孤独的。

面对失去家人的痛苦,她没有人可以倾诉,更没有人可以依靠。

直到来到哈嘎镇。

这座小镇区别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最大不同,不是那些有违人道主义的献祭,而是将个体重新纳入集体的怀抱,使一群人活得像是一个人。

是的,如果将哈嘎镇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一切都将得到理解。

无论新生、自戕还是清除异己,都是这个生命体新陈代谢的一部分。

此外更重要的,小镇上的人们具备高度统一的“共情”能力。当一人悲伤时,所有人都会跟着哭;当一人快乐时,所有人都跟着笑;当一对男女做爱时,所有人都一起发出对生命的召唤。

说白了,这个小镇提供了现代社会最欠缺的情感慰藉,叫作:你并不孤独!

正是这一点,对Dani形成了致命的吸引力。

她最终献祭了男友,独自留在小镇,对镜头绽放释然的笑容。

你可以说,她被成功洗脑了。

对于她来说,只是回家了而已。

04

从这两部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出导演阿里·艾斯特的高明之处。

他的恐怖片看似都涉及一些超自然元素,但在内核上,却是极为写实的。

他总会抓住那些最平常的情感、生活、人与人的关系,然后用一种外在的恐怖力量介入其中,来给你看人类情感的脆弱。

这种毫不留情的打击,是艾斯特的恶趣味,也是他的电影之所以恐怖的特质所在。

一部恐怖片要做到“吓人”,真的是太简单的一件事了。

难的是像艾斯特这样,做到让人后怕,让人不寒而栗。

所谓恐怖,是把那些“已知”的东西,重回打回到“未知”的原形给我们看。

这是艾斯特的恐怖片,告诉我们的。

 2 ) 里面的瑞典公社有历史原型

[仲夏夜惊魂]是部恐怖片,总体上这是一个关于邪教群落的故事。

哈嘎镇(Hårga),一个身处瑞典北部的公社群落,隐于山林之后、与世隔绝,宁静神秘。

男女主角们一路七拐八拐汇聚于此,本意是要参加一个为期9天的宴会,却陷入有着怪异而惊魂走向的后续。

©️[仲夏夜惊魂]哈嘎镇入口

这里的人们统一穿着白色长褂,女人长裙,男人长裤;大家同餐同宿,一同劳动,一同祭祀,一同分享情绪;生活被古老的符文所覆盖,人们亦遵循着数百年来的古老仪式。

这是一个community,一个几乎封闭的社群。通过电影里所展现和人物介绍的部分,可以总结这个公社的部分运行逻辑,比如:

1、这里的经济来源:伐木、纺亚麻、顺势疗法、水电厂;

2、36岁之前,所有人都睡在同一个公共空间;36岁后之后,会被转移到劳动房内(原因是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四季哲学”:18岁之前的孩童期是春季,18-36岁之间是夏季,主要朝拜;36-54岁是秋季,负责劳作;54-72岁冬季,成为导师)

3、婴儿由所有人共同养育;4、工作或角色分配,取决于童年时所展现出的特质;5、为了保持好的血统,伴侣必须由长辈认可才行。表亲间有时也能成为伴侣,但是忌讳乱伦,所以会邀请外界的人来联姻。

©️[仲夏夜惊魂]里的哈嘎镇同餐共宿

电影里哈嘎镇的公社虽然是虚构的,然实则有一定的历史原型。

刨除邪教的部分,它让人联想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世界流行一时的嬉皮公社(Hippie Commune),它们也被叫做群居村。

01

60年代留给我们的,不仅有很多现代文化的原型,还有那曾经意图回归自然和共享融合的嬉皮士感性。

“在一起”(Be together),是当时一个可以反映嬉皮士们主要生活方式的著名口号。

如果你看过[逍遥骑士](1969)。

©️[逍遥骑士]途经公社

彼得·方达和丹尼斯·霍珀两个男人留着长发,穿着异服,骑着哈雷机车,流浪在路上。

他们经过离群索居的嬉皮士群落,年轻人们离开大城市自发聚集到乡间,过上了一种远离工业文明的生活。

©️[逍遥骑士]

那些年轻人光着脚丫在田间自己播种,头上发间戴着花,四、五十个男男女女混居在一个大的木屋房间,同餐共宿,共同养育小孩。

他们会在饭前一起祈祷,“感谢食物,让我们能共同分享”。会在饭后,将自己扮成埃及艳后,扮成耶稣,扮成凯撒,在舞台作哑剧表演。

公社生活自然清贫,但也简单,自由而纯粹,有一种满心赤忱和心无芥蒂单纯的快乐在。

©️[逍遥骑士]

一如里面有段对话,看到嬉皮士们在荒地上播种,一个人说“这里只有沙子,他们什么也种不出来”,丹尼斯·霍珀四处看了看,坚定地说“他们会成功的”

你相信,他们就会成功,会种出粮食,会种出快乐。

小说家劳伦·格罗夫有一本书,叫做《世外桃源》,同样以此时期的嬉皮公社为原型,讲述了一场横跨数十年的乌托邦社会实验。

“永恒之光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在每一寸土地上。这块石,这方冰,这棵树,这只鸟,一切都值得我们善意相待。”

书里这样写道。

70年代初的纽约州西部,一群身份各异的嬉皮士们(摇滚乐手、流浪汉、裸体主义者等等)风尘仆仆地奔赴至此,汇聚在乡间一座废弃了的大宅子里。

©️60年代的公社生活

这片土地、这些建筑,从此被视为来自宇宙的爱的礼物,这里成了桃源屋。

他们给自己的公社取名叫做“阿卡迪亚”,意为“亦有我在”。公社里有着明确的加入和生活准则:平等、爱与劳作

所有承诺劳作的人都被欢迎加入,所有的规矩都由大家共同商议定下,财产共有,集体劳作,田园牧歌,素食主义,开放式性关系......

嬉皮们在乡间建立起了独属于自己的一隅“世外桃源”,他们过上了一种纯粹而诚信的集体生活。

©️美丽的公社生活

到1960年代末,公社生活已经成为嬉皮士文化当中最为盛行的新潮流。 《数字乌托邦》里记载,在1965年以前的两个世纪里,美国社会一共只建立了500到700个公社,而在1965年到1972年的短短7年时间里,数千个、数万个公社就此建立起来。

每个嬉皮公社也都不尽相同,它们有的包含一些虔诚的宗教社团元素,有的只是单纯的世俗社团;

有些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和手工业社团,有的则并不排斥资本主义运作,他们会开办自己的企业,或出售一些诸如摇滚专辑之类的商品。

这里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模式,每个嬉皮公社,几乎都随着时间和人群的不同,发展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规则和个性。

02

美国最早的嬉皮公社可能要追溯到1965年的落城群居村(Drop City)

落城一直运营到了70年代初,几年前,来自堪萨斯大学的四位年轻艺术家为了创作现场艺术和社会实验,在科罗拉多州东南部迅速建立起了第一个嬉皮公社。

不过,它要到1967年之后,才真正为人所知。

©️“爱之夏”聚会

1967年发生了什么呢?在旧金山海特-阿什伯利社区(Haight-Ashbury)的“爱之夏”(Summer of Love)。 60年代初,这里被称作“嬉皮士的首都”。

那年1月份,嬉皮士们集聚旧金山,举行了他们的第一次集会,这就是著名的“人类大聚会”(Human Be-In),后来也被认为是“爱之夏”的序幕。

就是在这次活动,LSD的著名推广者、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蒂莫西·莱利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

“Turn on, tune in, drop out! ” 所谓“审视内心,关注社会,退出世俗。”

©️“人类大聚会”

这句口号也成为整个嬉皮士运动的注脚。

Hippie,Hip本义是说人的髋部,后来被指代瘾君子,在“垮掉派”的语境里,Hip常常说那些走在流行风潮最前端的人,师从“垮掉派”的嬉皮们,在整个60年代,成为“反叛一代”的代名词。

他们反对越南战争,反对消费主义,反对性保守,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他们反抗资本主义,批评政府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反抗守旧的生活方式,支持女权和环保主义,反抗旧的习俗和政治。

这一代年轻人,用逃离城市和自我放逐的姿态和方式,将追求“自我”和“自由”深深铭刻,掀起了一场“生活革命”

有趣的是,马尔库塞曾在《单向度的人》里预言过,会发给革命的人应该是那些流浪者和社会边缘人。

而事实上,嬉皮这一代的中坚反而是那些来自中产的孩子们,他们经受过良好的教育,亦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却选择从稳妥的家庭、学校,稳妥的人生中悉数逃离。

©️“爱之夏”聚会

1967年的夏天,大家不辞而别,离开家乡,搭上一辆辆大巴旅游车来到旧金山,头戴鲜花,作为暗号,在海特-阿什伯利社区迎接属于他们的“爱之夏”。

海特区的中心是一个名叫“挖掘者”(The Diggers)的组织团体,名字来源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那群英国佬或许是最早过上按需分配公社生活的人群之一。

“挖掘者”们继承了这种乌托邦理想,他们会在海特区的草坪上为嬉皮们免费分发食物,提供生活必需品,不求物质回报,只重精神提升。

©️“爱之夏”聚会

但过于理想主义的“爱之夏”很快就夭折了。

随着运动的壮大,特别是毒品、性自由等一些元素的吸引,各类怀着复杂理念的人们迅速涌入海特区,这里开始变得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类冲突事件频发。

而又随着后续经济问题的爆发,商店关门大吉,大街上堆满了垃圾没人清理,旧金山迅速变成了一个贫民窟。

“爱之夏”失败了。但嬉皮们并没放弃希望。

海特区并不是结束,反而成为一个开始,落城这样的嬉皮公社被人发现,数目庞大的群居村落开始出现,从旧金山一路到洛杉矶、纽约东村,再到遍及全国。

©️美国第一个嬉皮公社落城群居村

吸取了海特区的教训,后续的群居村在组织过程大多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彼此认同,共同劳作、人人平等、关怀友爱成为共识。

“生活在美国,但我们不属于美国”。美国的群居村活动一直持续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逐渐衰落。

©️哥本哈根的“自由村”,被称作最后一个乌托邦

而这场嬉皮公社热潮也迅速蔓延到了欧洲,欧洲青年们对此极富热情,群居村很快建立起来。

在德国,这样的群居村达到了11万个,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市郊,存在着一个北欧最大的“自由村”,直到现在都还在运营。

03

一群彼此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居住,相亲相爱,彼此支持和分享。

这种类似大同世界的构想,自从1516年英国社会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写出《乌托邦》以后,就是人类不断探索的一种美好愿景。

公社,恰如一种微缩型的公有制社会理想。

有人说,60年代的嬉皮公社,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等人的公社实践其实并无本质不同。

其实早在19世纪,北美地区就有了诸多公社实验。

©️当年的欧奈达公社

存活不到3年就失败了的新和谐公社、布鲁克农庄,埃丁·巴卢的希望谷,以及摩门教、震颤派公社等等。当然最具代表性的,要属至善派的欧奈达公社

奈达(Oneida)来自印第安部落名,可能有取其共同生活之意。由约翰·诺伊斯一手创建,存续了33年之久(1848-1881)。

诺伊斯是欧文思想的推崇者,早年就致力于宣扬他的“圣经共产主义”,后来建立起欧奈达公社,这里更成为他思想的实践圣地。

©️公社虽然失败了,但欧奈达后来作为银器制作公司一直存续到现在

在欧奈达,财产共有,人人平等,共同劳动。业务范围包括做水果、蔬菜罐头,银器制作等等,几年之后,便很快实现收支平衡,30年间,成员最多时达到306人。

19世纪中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当时不平等、贫富分化等严重社会问题而出现的。公社,成了当时人们给出的一种理想解决方案。

这一层理想愿景,在60年代的嬉皮公社那里,同样如此。

当然,大部分的公社实践,可能都会在后期因为经济状况、分工问题等等而日益分化,最终无奈走向失败。

更糟的情况,是公社有可能孕育出新的恶行。比如60年代著名的邪教头子和连环杀手查尔斯·曼森,就很擅长利用公社形式的“爱与毒品”给手下成员洗脑。

©️[仲夏夜惊魂]

或是就像[仲夏夜惊魂]里,群居公社的单纯美好愿景褪去,背后却是有着奇怪逻辑与诡异信仰的邪教群体。

乌托邦之所以为乌托邦,便注定了理想与实践之间永远隔着山海。

但无论怎样,这种颇有些异类的“反主流家庭”式探索,永远值得人欣喜与赞美。

[仲夏夜惊魂]自然也有一个“反家庭”的主题在,从女主角一开场即宣告传统家庭形式的瓦解,到最后结尾在公社里收获认同和另一种人生。

公社掀起的生活革命是从心灵到身体的,你可以讲,它是一种对生活的私密反抗

©️国内也有相类似尝试,比如北京的706青年空间

无需血缘纽带的人与人联结,身份共享与融合,反工业而回归自然,在被消费主义浪潮和资本主义陷阱包围的当下,公社形式更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对于那些租住在大城市,为了工资每日在市区和郊区间奔波的当代年轻人来说,公社可以是怀抱的理想主义。

它也可以是一种有可能的可选择未来。

-

作者/卷卷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3 ) 文明与野蛮的反转

有一本浅显好读的人类学著作《文明与野蛮》,讲的是人类文明进程中那些今天读来让人大跌眼镜的细枝末节。现在看起来高度发达的西方文明,曾有极其荒蛮黑暗的过往,而那些当今世界格局下被遮蔽的文明,也有太多你想象不到的辉煌。

文明还是野蛮?常常是说不大清的。

看完《仲夏魇》三天,忽然想起这个文明和野蛮的话题。

亲密关系的界限

还记得影片开头,Dani因为收到患有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的姐姐发来的带有死亡威胁的邮件而忧心忡忡吗?对方邮件不回,电话不接,Dani的情绪在崩溃的边缘,但是她必须要装作若无其事地给父母发去语音留言,忍着眼泪给男友Christian打去电话,语气故作轻松客气,接话务必见好就收:“好好好,我没事,你说的有道理。”这段表演贡献了女演员一个小小的高光时刻,也反映了典型的西方人社交礼仪:保持界限,保持围笑,情绪有度,不给人增添负担。

但即便Dani如此克制,Christian的朋友们仍然觉得他在这段关系中受到了“虐待”:“她应该找个咨询师(therapist)而不是找你,你又不是咨询师!“而当Dani的姐姐杀死父母并自杀后,孑然一身的Dani努力围笑着见到Christian的朋友,大家的反应却非常怪异和冷漠,尤其不想让Dani加入这次瑞典之行,而Christian还要反复向大家保证:“她是说她要来,但是她其实不会来的,她——不——会——来。”也真是非常虚伪了。

这种刻意维护的interpersonal boundary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瑞典小村里被打破了。少女Maya的初夜+受孕是一场十足的仪式,十位赤裸的年长女性不仅“围观”了这个过程,还在一边“助威”,她们同声相和的呻吟声简直是一场多声部合唱了。这时候不仅“捐精”的Christian惊呆了,在钥匙孔偷窥的Dani都吐出来了——他们共享的文明/主流的世界观瞬间崩塌了。

当Dani无法承受她目睹的一切,更不能接受世界上最后的“亲人”Christian背叛自己之时,她已经哭不出眼泪,只有绝望地哀嚎。而这群庆典上的瑞典女孩始终簇拥着她——May Queen就是她们的姐妹,她们中的一员——陪着她一起哭,一起哀嚎,一起悲痛欲绝,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声部(此处声效和调度都非常好,和Christian那场戏的转场衔接也好)。这在美国——Dani的来处,是不可想象的。

有问题找咨询,当人们越来越习惯这个模式的时候,你还会想到它背后的问题吗?

人道还是冷血

影片的第一个小高潮就是那对72岁的老夫妇跳崖吧。72岁是这里的人类生命极限,大限一到,就要面对无可选择的死亡。面对坠崖后又被木槌爆头的惨状(这几个镜头和《不可撤销》那个灭火器砸头真是有一拼),来自英国的情侣首先不淡定了,各种呼天喊地威胁报警——瑞典毕竟是在安乐死问题上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在文明人的认知里,逼人分分钟跳崖这简直比《楢山节考》还令人发指十倍啊!

其他人的态度呢?Dani非常崩溃,Mark的态度很美国:“虽然很吓人,但是关我啥事?“ Christian和Josh的反应就很有趣了,是作为“人类学研究者“的疏离、冷静、克制,甚至还有某种兴奋——嗅到选题的兴奋。他们甚至还给出了这种观点:“比起在72岁跳崖,难道在nursing house耗尽时日就更有尊严了吗?”这种混账逻辑,怎么说呢……听起来竟然还有点道理……

这个瑞典小村的社会模型其实是类似公社的组织结构,人与人已经打破家庭的藩篱,比如Peller从小父母双亡(很可能是被献祭的外来人口),但他的成长并不缺乏“家人”的支持。大家同餐同宿,一同劳动,一同祭祀,一同分享情绪,甚至一同“参观”别人的性爱过程。外来者作为新鲜基因的供体被引入,又因为无法认同这里的价值从而真正地融入这个社区(英国情侣的激烈反应)而被残忍杀害。不管是对社区信仰的亵渎(Mark对神树小便),还是试图以某种形式掠夺和输送当地文化(Josh偷拍社区的宗教典籍),这些试图用看待“他者”的眼光评判当地文明的人,终归难逃一死。

为什么Dani能活下来?除了受到Peller的青睐,更多是她最终意识到,这个村庄里有残忍的跳崖仪式,可是没有杀死双亲又自杀的“亲人”;这儿有原始的“交配仪式”,可是没有和Christian之间那种界限森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爱情”。

人道还是冷血?全看怎么理解。

药物的正义

影片的一个亮点是将服用迷幻剂之后的trippy感很好地视觉化。从一行人到达村庄下车开始,各种迷幻草药无所不在,长草的双脚与蠕动的树皮再搭配上北极圈内漫长的白天与惨烈的日光,绝对是恐怖片中不走寻常路的一股心理化清流。

还记得Mark刚下车,听说有迷幻蘑菇时挤眉弄眼走不动道的丑态吗?不知道他想的是不是美国年轻人疯狂的夜店或大轰趴体验。然而迷幻剂已经全面深入当地生活,不管是人手一杯的“提神饮料”,到Christian“捐精”之前吸入的神秘白烟,包括他被做成“人熊”前一吸即倒全身麻痹的可怕粉末……迷幻剂和夹着阴毛的点心,掺杂经血的饮料(还真是茹毛饮血啊……),放在床下的小木片一样,都是信仰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或者说,迷幻剂在这里是非常纯洁的。

与之对应的是文明世界大制药厂的产品。我们很早就在一个特写镜头里得知Dani是服用抗抑郁药的。(相信她的姐姐也是服药抗击bipolar的,但是显然失败了。关于精神疾病治疗药物是否真的有效,以及大药企是如何偷换概念忽悠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问题,大概也可以写几本书……)后来Dani因为睡不着两次问Josh要安眠药,对方一言不发地给了她。

合成药物有用吗?在这个崇尚天然迷幻剂的社区里显然是没什么用的。成药在这里指代狭隘的科学崇拜,意喻对“药到病除”的病态期待(对修复、回归“正常”的执念)以及人对自身和外界无法收敛的控制欲——控制情绪,控制欲望,控制睡眠,控制丑恶的疾病,控制不恰当的生活方式……过去,当Dani每次崩溃的时候,她都会冲进一个封闭空间,在里面默默地破碎,她需要不断地告诉自己“停下,停下,我很好,我没事”,以求让自己回到一个符合他人期待的情绪轨道上来。

失控感使人恐惧,每个人都担心稍有不慎就被甩出这个文明世界的轨迹之外,一切的异常都会被社会冷眼相看。即便一夜之间成为孤儿,也不能在众人面前崩溃。但在这个小村庄,即便是那个近亲生下的畸形人,仍然在庆典中有自己的一席位置。

如果药物不能让人变好,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呢?

—————————————————————写不动了的分割线————————————————

《仲夏魇》讲述的其实是文明的冲突,是对文明和野蛮相对意义与当下所谓“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的反思。当白左热情满满地向欠发达地区输送大爱并替全世界操心的时候,当武志红们把巨婴的概念扩大到无限,当人人都推崇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追求“更文明“的人际交往和家庭组织方式,谈起“竖立边界”,不要“过度卷入”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回过头去想想,我们失去了什么。

 4 )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仲夏夜惊魂》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2018年阿里·艾斯特 执导的《厄运遗传》上映后在全球掀起了恐怖电影的新高潮,影片中对氛围的把控以及神秘符号的引用简直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任何细小的声音,都会让观众一惊一乍,沉浸式的体验感足以让恐怖片爱好者拍案叫绝。今年阿里·艾斯特的带着他的全新作品再度来袭,在这仲夏消逝的季节里,那股久违的 凉意 是否能将我们心中的余热一扫而尽呢!

手动爱团,爱电影!(不喜勿喷)

本周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选取该片做为第二十二期周限定观影,共二十二人评分,短评收录二十二条 均分6.2分。看来这部电影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就让我们看看团里的小伙伴们怎么说呢?

影片开头这幅画剧透了整部电影的内容

导演在开头其实就已经给我们剧透了整个剧情,就如同上图那样,大概可以分为4、5个部分(丹妮一家发生的悲剧、男友带安妮前去瑞典旅行、误入邪教度假村、祭祀盛典正开始

克里斯蒂安安慰女主,以及佩尔向女主献殷勤

丹妮是本片的女主,影片一开始就通过她的不安来表现出她内心的脆弱,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害怕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向男朋友倾述又怕被抛弃的矛盾心理。当悲剧来临时,那种无力和彷徨,观众透过屏幕也能感同身受,黑夜中的那场大雪更是将气氛烘托到了极点。

原本在朋友劝诫下想要提出分手的男友,看到女友丹妮受到如此大的打击,无奈之下只能小心翼翼的呵护丹妮,此时克里斯蒂安对于丹妮的感情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是爱意使然,而是当作应尽的义务去对待。

丹妮虽然在男友的陪伴下情绪稍有好转,但心中那块伤疤却没有好透,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但内心要强的她不愿成为男友的包袱,强装镇定用微笑来面对每一个人。

孤身一人的她亲人已全部离去,完全可以被定义为“孤儿”,得知男友被邀请去朋友家瑞典旅行时,尽管心中百般不愿,但还是笑口颜开的答应男友一同前去,殊不知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

前往度假村的路上,镜头的倒置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和舒适感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遗传厄运》中强调每个人的命运冥冥之中已被安排,而《仲夏夜惊魂》则是引导你的命运,并慢慢去侵蚀它。所以无论是色彩还是剧情上,两者在基调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仲夏夜之旅即将开始

初入度假村时的他们,全然不知祭祀已在筹备之中,他们的眼里只有这片美丽的风景,还有那诱人的风土人情,陶醉其中好感不断。试想一下,如此清新可人的画面怎么可能是恐怖片呢?看着那些身穿白衣的少女,如同天使一般在你面前玩耍,你怎能不爱这样的旅游圣地呢?

即便看到风格怪异的画布,你也能用传统文化来解释包容,当你真正体验于此,这样的包容你还能说的出口吗?当旅游项目一步步深入,当你参加悬崖节,看到七旬老人跳崖自杀,身边的朋友总是莫名其妙的失踪,吃的食物里有阴毛和经血,多半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事情不对,这TM简直就是邪教团体啊,可是此时逃跑也来不及,留给你的选择无非就是顺从和死亡。更让人不寒而栗的就是推荐你来的朋友也是其中的一员。

导演善于利用镜头语言去描写人物内心的浮动和即将到来的危险情况,并且大量引用神秘的符号去构建邪教组织,或者说是小型的社会体系。任何事情都会被特有的文化方式去理解,你只能选择尽量去理解,这是你离死亡拖延的一种方式,而坚决不认同的人就会被度假村人给"清除",当成祭品来对待,以此保证社区的纯洁性

女主丹妮在经历一切后,心里防线慢慢崩溃,面对带有蛊惑性的邪教组织,她的情感已经暴露在每个人面前,而这个社区最讲究的就是团结,他们有种特殊能力就是“共情”,当集体情绪面对个人情绪时,吞噬的道理也就不言而喻。

另外本片有大量暴露和血腥的镜头,强烈到让人产生生理不适。例如在树墩撒尿的马克被剥皮,偷书的乔希被木槌捣死,想要逃跑的西蒙被酷刑,最经典的莫过于男主那场大型配种做爱场景,简直让人不忍直视。(这里就不做展示,有癖好的朋友可以自行去观看)

男主始终处于被动接收,无能的成为了祭品,而女主则在这个团体中找到新的自我(逃避内心真实情感)被邪教组织彻底同化。

最终一切都在那场祭祀中结束,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仲夏夜惊魂》不同于《遗传厄运》的阴暗,导演颇有大胆和创新的想法,本片中的镜头大多都充斥着强烈的太阳光,这就让原本在阴暗色调中定义的恐怖类型片失去了意义,如此清新的色调定义在恐怖一类中显得有点不搭,不过因此也看得出导演是想另辟蹊径搞出新的花样,让观众忽视传统的恐怖片套路,转而去感受人物情感的细腻变化,还会顺带着你去体验下瑞典“仲夏节”异样的传统文化。(坏笑......)

当然这也是很多观众诟病的一点,完全没有了恐怖片应有的样子

@亲切的昊昊 4/10 显然对这种侵入式的恐怖片无感,前一小时观影曾几度想放弃。故事性远不如前作吸引人,即使风格化的色彩和构图大大增加诡异感,但147分的时长还是让人坐立难安。

@蝠蝠 4/10 刻意过头了,甚至不如《我们》,不会令人心生恐惧和诡异感,只觉得导演是个高人,只不过嗑嗨了,根本不想带观众们一起玩。花里胡哨,故弄玄虚,电影整体就像那些个村民一样,明明是假的,却搞得跟真的一样。

@Laughing Gor 3/10 行为艺术大赏?惊悚片的氛围营造确实很重要,然而这部完全是只有氛围没有内容,97分钟就能把故事讲完硬生生拍到了147分钟。威尔保尔特的角色存在意义在哪里?铺垫了这么久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尾,我只记住了在去的路上的那个颠倒镜头。

@鱼麦麦 4/10 当恐怖片搭上文艺片的节奏,实在难熬。比起导演的前作明亮了不少,结果反倒闷的程度更深了,虽然场景、色彩和构图真的挺美的,但是还是盖不住故弄玄虚➕莫名其妙的内核,即使有很长一段裸露戏份,即使有几个直面屏幕的特写血腥镜头称之为“恐怖”,在我看来整体也还是无聊的,除了别具一格的明亮背景,想不出还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我已经够不喜欢遗传厄运的了,可比起这部,遗传厄运还是要更完整更深刻一点。

@Supremacyacron 5/10 摄影场景都做的非常棒,但是就故事而言也没有感觉非常惊悚,更大情况是一种大型的cult行为艺术秀。一般惊悚类电影都是短平快的节奏,本片两个半小时的片长真可谓是恐怖片中的一股泥石流,再加上略显疲态的剧情设计,确确实实很难吊起一些人的口味。

@Alex 5/10 有几次镜头调度还是挺不错的,本质上就是一部邪教电影。叙事节奏异常缓慢,配上不落的太阳背景,整个电影画面相当明快。一个小时对这个部落文明的展示,让主角一行人反而成

全片铺垫过长,悬疑和惊悚的元素在鲜艳明亮的色彩里大打折扣,只剩下了强烈的生理不适。

@渡辺dudu 6/10 难忘又难熬的147分钟。

@董小__ 6/10 一点也不恐怖,甚至还有些滑稽,剧情编排、节奏和吸引力比遗传厄运差不少,前期有点难进入故事。画面极度舒适,一次散心之旅大获成功,既从心理上摆脱了家庭悲剧,又识别了渣男,还当了一把女王,不过全程几乎没有自己的选择或抗争,一步一步都是被人摆好的,缺少绝望感

@扶不起先生 6/10 看似纯良无害的度假村,实则是清新的邪教组织。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标志和社会体系,每人都能从自身出发,争先要去做太阳的使者,用心去爱护环境。你带着伟大的使命来到此处,就是为了播撒种子和回馈大地。如果你有些许生理上的不适,说明你还没有扎根于此,那么请喝下我专门为你调制的美酒,在这仲夏夜之梦里!

@cinedreamer_ 6/10 大型疯癫作法现场?从本能抗拒到慢慢接受到被同化,这洗脑又怪异的邪教令人费解然而在现实中却也并非无迹可循。某些情节还是有些诡异的(但还算不上恐怖),运镜很棒摄影也超美,可节奏好慢剧情也实在无聊,再加上《女鼓手》时就接受无能的女主以及她的夸张表演,真的喜欢不起来。从那场行为艺术性爱戏开始就越来越看不下去了,147分钟其实看的并不煎熬、却索然无味,甚至还有点不适。

@菠萝油 6/10 鲜花与鲜血绽放,洁白与黑暗并存,爱与性,死亡与献祭,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与仲夏夜里的无穷无尽的噩梦。蓝天白云之下,茵茵绿草之上,青山环绕之间,沃野千里之处,和你慢条斯理的讲述绝望,这大概就是变态的极致。

@人间退步 6/10 挺压抑的邪典片,女主洗脑录,前面铺垫很漫长,从一个小时才开始进入惊悚,还有片尾那哥们的熊皮大衣很酷。

虽然恐怖片的元素不再拥有,但是华丽的画面以及超棒的镜头感依然值得观看

@PepperSoul 7/10 仔细想想故事真的挺没劲的,美式青少年恐怖片的内核,场景换到一个欧洲的村落,能将陈旧的故事拍出清新邪魅的氛围,导演还是厉害的,处处有着新意。ins风的滤镜本就不适合恐怖片,但华丽清新下的血腥很有冲击感,最恐怖的地方还是声音的处理,很有邪教感。整体观感不如《遗传厄运》流畅。再次感叹,恐怖片真是太难拍了。

@法兰西多士 7.5/10 不适感在前半部分蔓延全身,但宗教仪式后部分真的笑了半天,又好笑又反胃,符号学和北欧村落部分神秘学堆砌在一起,华丽而空洞,村庄定下的种种习俗冲突无非是个体对于集体的入侵,而到最后跟着一起哭和发出叫床声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宗教同化,构图色调视听的运用一如既往的好

@mdr skywalker 7.5/10 最后的献祭仪式印象最深,其实观感上比《遗传厄运》差了点,但是这个邪乎劲儿依然不少,各类奇形怪状的符号,神秘的壁画和各种仪式无一不是对主角一行命运的暗示,特别是女主的归顺,和《遗传厄运》极其相似的结局,但这部风格上又体现了导演的心思,大部分的恐怖场景都在光天化日下完成,看似一派清新和谐的夏日部落,实则难逃死亡和顺从的宿命,特别是这部没有像《遗传厄运》一样有如此明显的邪教和神秘学符号,反倒更挖掘人物内心,探讨一些生命哲学,要说吓人真没多少吓人的,主要是有些怪力乱神的仪式会有心理阴影,而且这个导演太能吊胃口,前面不少叙事铺垫太拖沓了。

@SebMia 7/10 摄影、布景、转场以及宗教仪式感都非常讲究,让影片看起来电影感十足。但导演却光顾着让影片看起来高级,而忽略了影片该有的内核。于是就有了这部看似华丽,实则空洞的电影。看完147分钟后脑海里只有一个问题:What’s the point?考虑到自己是个肤浅的人,还是给这华丽的外表多加一分吧

@刷鞋大王 8/10 看了一场秀,大型邪典歌舞团艺术汇演

@维京图 8/10 尽管观感因几个诡异的场景有些许不适,但仍不能否认这部邪教电影独树一帜的出色。导演有意地削弱故事性,而偏重在试听上的渲染更加在清新平和的画面中突出了氛围的压抑、诡诞。故事结束于众人的癫笑中,最后连女主也被感染从迷惘无助的哭脸变成了笑脸,不禁让人起鸡皮疙瘩。到此为止,全片对邪教的诠释就达到了完备——邪教的鲜明特点就是剥削掉个人意识,所有人服务于集体的意识,将集体奉为至上,很明显结尾女主也被如此“洗脑”。和谐中深谙着偏执,繁荣的表象掩盖着扭曲的内核,这才是最可怕的。

@奔兔吉尔 8/10 阳光下的罪恶,剪辑上刻意留白,把所有的提示都藏在古老画卷里,虽然是老套的邪教洗脑故事,却在视听语言上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新趣味。中心构图配合极强的仪式感,神神叨叨地不断致幻不断制造诡异,一路把怪奇与未知的恐惧推向最高潮,渐进式的节奏让前戏足的非常足,看到最后就理解为什么要拍那么长了。另外共振这个概念非常强,在口号式的呐喊中逐渐被同化,遭到巫术与致幻剂的双重打击,所有的人物思维也因此变得抽离。

@wild life 9/10 如果遗传厄运的小女孩长大了,是不是还是会落得和电影里女主角一样的结局,刷新了恐怖片所有套路,和逐渐生理不适的极限,遗传厄运很典型的话,仲夏夜充斥着阿里艾斯特的极大野心,只是这真的太长了吧,不过更让我好奇,他导剪多的半个小时,会有什么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团员都陷入好与坏的对立中,例如马跳蛋同志就立刻总结出了逃出邪教组织的绝妙方法

@Mathilda 8/10 哈!聪明的我已经想好逃出去的办法了!先归顺于这个村落的人,获得信任,然后和pelle一样出去招新,趁机逃跑👌🏻

本期的周限定观影就到这里,想入团的小伙伴们请联系三哥 @143.

---------》 查看请点击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 往期周限定观影记录,

注:本观影团是一个没什么门槛的观影团,只要你热爱电影,善于交流,那么你就来吧,我们在这等着你哦~

 5 ) 死亡本身不该是悲伤和恐惧的事情

本来是来看恐怖片的,没想到看了一部很不错的art film。妈妈和我一起看的,她完全看不懂。我说这部电影就是在探寻生命的真谛。

女主的家人诡异地死了,但全片都没交代背后的原因。女主又有bipolar,经常经历panic attack,她对于活下去并没有期望,但她深爱的男友又让她对整个世界还充满眷恋。

她在挣扎后还是和他们一起去度假,整个度假村其实就是她脑海里的乌托邦,这里充满仪式感,是对死亡和生命的尊重。其实无论生命的诞生和结束都是美好的,并不存在遗憾和悲伤,在这里你可以自由选择终止自己的生命,并得到祝福。

而那些不理解的人便不属于这个乌托邦,所以他们被“杀”了,反对最激烈的情侣男人首先被杀,然后是不尊重生命树的Josh。至于女主的男友,被安排了出轨的剧情,这样结束男友的生命也让女主能更心安理得。他并没做错什么,他只是被那个本地女孩儿看上并选择做mate,那个本地女孩儿也是女主自身的映射。

最后所有人都死了,却没有女主的结局,但那个微笑就像birdman最后Emma Stone的笑容,是因为豁然开朗所以如此澄澈单纯,美好而干净的笑容。

所以女主对于死亡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死亡本身不该是悲伤和恐惧的事情,她通过乌托邦治愈了自己的伤口。

还有再提一句,从第一幕的panning镜头就很喜欢整部电影的cinematography,用的滤镜色彩让我想到典型的European art film,很敬佩在这样的时代还在坚持电影艺术的导演。

编辑:是乌托邦文化不是伊甸园;Mark改为Josh

 6 ) 私解《仲夏夜惊魂》的视觉语言

Ari Aster和A24搭伙的第二部影片,画面澄净明亮,是一部在视觉上乍看绝对不会让人料想到是恐怖片的作品。很多人称本片是“邪典小清新”,试着解读一下本片的视听语言,如何以明亮、鲜艳这些让人联想到“美好”的视觉意象展现异常的邪教和教徒的精神世界

明亮与虔诚

不像一般恐怖片的阴湿,借着仲夏节的主题,这个发生在夏至前后的故事通篇色调非常明亮。一开始展现女主Dani家人自杀与一些美国的场景时,光照普通,色调偏冷,画面被现代城市文明的冷漠与彷徨所笼罩;当飞机降落欧洲,主角一行人开始驶入片中的村庄Hårga,整个画面通透明亮起来,天是蓝的草是绿的,黄色和蓝色的运用非常突出:通往Hårga的路边小花、金字塔形的神庙是黄色的;所有人睡觉的房子是蓝色的。设计师Henrik Svensson表示他想通过黄蓝给观众一种反差感,平时给人带来的明快、平静的颜色在本片中都是邪恶的征兆;另外这两个颜色是瑞典国旗的组成色,将黄蓝设定成重要颜色也是对民族主义的批判

本片频繁出现黄蓝对比,也有非常巧妙地借用蓝天的颜色

所有的一切都曝露在夏至艳阳的直射之下,仿佛村民虔诚信仰的光芒包围着主角与观众。即使是带着“死亡”的轮回仪式、焚烧到达72岁生命大限之人的尸体,都在光天化日进行——因为村民视之为自然之事,甚至带着一些光荣——因此无需掩饰,一如所有村民的信仰,光明正大,毫无保留地展露在阳光之下。包围着主角和观众这些来自现代文明的“外来之人”的,究竟是夏至时节仿佛永远不落的太阳,还是这个村落世代延绵不绝、虔诚如一的“信仰”之光?因为信仰,所以有光;因为信仰坚定长久,所以太阳永不落下。

开阔与封闭

就像有光亮就有阴霾,有开阔就必然有封闭。看似敞开在阳光之下的村庄,好像与世无争,远离世俗社会的嘈杂,而其中包裹着众多反常识的秘密,不能受到正常社会的审视。电影大部分时候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噪音和干扰,这也是邪教得以成立和维持的前提之一:封闭性。所有外来者在进入村庄后,发现这里几乎没有信号,网络和通讯都无法连接,也就等同于被切断了和外部的联系和失去了任何之后求救的机会,他们就和让一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关在笼子里的熊一样,是邪教瓮中捉鳖的献祭对象。

本片的观众像Dani一样,是往钥匙孔中偷窥Hårga的外来者

大门紧闭的黄色神庙也是一个伏笔,一开始被问到是做什么用时, Pelle简单带过并让大家不要靠近,而粮仓其实是进行人殉献祭的场所,封锁着祭典最大的秘密。Josh为了毕业论文进行记录和调查,表面上获得了村庄长老的同意,他意图深夜闯进神庙,拍摄宗教圣书及密文,闯入了邪教秘密的核心,触碰到内部无法让人窥视的部分,给群落带来了暴露的危险,而一旦被现代世俗社会发现,那村庄的封闭性瓦解,必将分崩离析。

繁复和单纯

为了让片中的邪教看上去更真实,导演和剧组不但在拍摄地匈牙利实地建造起了这个虚构的村庄Hårga,还围绕片中的邪教创造了诸多文字、图像及壁画,灵感来自于瑞典的Hälsingland,村庄Hårga即设定在此地区。片中有着繁复和单纯的对立,宗教图像和文书看上去非常复杂,根据设定是代代相传的,和所有居民纯白的穿着、没有妆容的和透着朴实单纯的脸形成对比,而各种教义的繁文缛节、繁复的宗教规则,都是为了使人失去深究和思考能力保持信仰的单一与纯洁。导演表示其实壁画已经剧透了所有的剧情走向和结局,也说明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Hårga准备多时,一切计划都将按壁画所示发生。

Dani一行人住的房子内部墙上是为本片创造的壁画

华裔设计师Mu Pan绘制的片头,预示了整个剧情

比如片中出现的一列宗教图像,是一个女性割裂下身,用血加入食物,对男性下蛊,让对方爱上自己,这就是Hårga少女Maja按照传统蛊惑Christian的过程,充满了古老传统民俗的神秘感,但在现代文明社会的目光下是异常的,而Maja如此大动干戈,目的其实很单一,是为了受孕为村庄延续子孙。我觉得Josh这个角色的设定用意可能就在于此,他是外来者中最想用用客观和现代文明的角度对Hårga进行分析的,但如果以正常的思维来看待,就会暴露邪教的真面目,因为繁复的教义就像精心编织的糖衣包裹着经不起推敲的核心。

鲜艳与狂热

本片另一个非常突出的视觉元素是仲夏节的鲜花,这不仅切合仲夏节的民俗主题,也与全片明亮的色调相映成辉;一眼望去画面中几乎很少有灰度的颜色,天空湛蓝草地碧绿,连可爱的农场小房子都粉刷得非常多彩,这些和鲜花一起共同成为邪教光鲜亮丽的一种粉饰。谁能拒绝鲜花呢?不论是群落女孩对外来者的求爱,还是Dani和女孩们为五月皇后的桂冠在五月柱下不止疲惫的起舞,都伴随着热烈美艳的鲜花,带着一种一根筋到底的狂热,这种狂热扑面而来,叫人无法招架。

戴着花环的少女们围绕鲜花五月柱起舞

我觉得这种鲜艳与狂热最极致的表达,是在Dani获得五月皇后桂冠及女主Christian与Maja的交媾仪式:女主拖着繁重艳丽的鲜花裙,脸上刚刚褪去剧烈舞蹈后的兴奋,在钥匙孔中看到了自己的男友;向Dani男友Christian示爱的Maja赤裸地躺在各色鲜花之上,向神志不清的男友打开双腿,脸上是为了能够受孕为村庄延绵子嗣的执着。

统一与共情

在拍摄Hårga的宗教仪式及集体活动时,画面大量出现了邪典电影中常见的对称构图,这种视觉上的秩序性非常符合邪教统一思想的特点。群落中所有人的饮食起居,甚至睡眠都受到规范和统一,邀请主角一行人前往瑞典的Pelle在纽约着装普通,回到村庄后很快就换上了群落中的服饰,也介绍说衣服都是统一手工制作的。此外,邪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集体思维高于个人,因此群落中日常以集体活动为主,很多都带着冥想、膜拜等宗教性质——比如集体用餐时,从桌子顶端的年长者和导师开始拿起刀叉,而后沿长桌如多米诺骨牌搬依次拿起刀叉——诸如此类对行为的极度规范在精神上起到驯化及控制的作用

描绘Hårga的集体活动时大量出现的对称构图

但更多时候,这种统一意识因为从出生起就潜移默化地在村庄的生活环境及精神世界中孕育,服从集体与统一的行动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内置的、自发性的一种常规。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sex scene和女主嚎啕大哭的两场戏:sex scenes时,村庄里年纪较大的女性全裸站城一排,围在鲜花和两人周围,模仿Maja的叫声;而在女主受到背叛,嚎啕大哭时,周围的女孩也附和着她一起哭泣,跟随她的呼吸频率一起喘气,直至她平静。这两个场景看上去非常怪异,都是其他人通过动作和声音来表达和感知主体的感同身受,告诉主体你是我们的一份子,我们是共生关系(codependence),如此很快接纳了无家可归,没有归属感的Dani,吸收她融入了群落。

预告片中展示了女孩们和Dani一起嚎哭的场景

迷幻、摇摆和困惑

看完朋友说,觉得电影有种磕high感。的确,从离开美国,坐上飞机,从机场开车路过瑞典的城市时,所有的场景和普通的叙事电影一样,而在镜头划过村庄的路牌时,镜头颠倒,预示就此进入了一个异常的世界。一进入村庄Pelle就给了所有人迷幻菇(还是药?细节记不清了),所有外来者的常识都会受到邪教意识和行为上的冲击,而他们的接受反应产生了分层:英国情侣Simon和Connie对殉老仪式反应激烈,无法接受并决定离开;Josh将群落作为毕业论文的题材,以研究探索的态度在记录和调查;Mark和Christian觉得村庄里的一些事情不正常,但态度模棱两可,更多时候是感到新鲜和猎奇而非强烈反感;而女主Dani因家人自杀PTSD,心理不稳定,缺乏归属感,精神最容易被攻破,Pelle一直在对她示好及引诱,并在不断离间和减弱她对男友的信任。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外来者的结局和他们在接受度是挂钩的:不接受洗脑的外人死路一条,英国情侣是最早消失的;想要客观探索记录的Josh让邪教有暴露的危险,好奇心害死猫;Mark无意中在祖先树上撒尿,亵渎了神圣,受到群落少女的蛊惑,最后在献祭时被安上了小丑帽;而男友Christian也同样受到了诱惑,最后被下药让Maja受孕,他也是女主Dani在正常与异常间摇摆的防线与标志——在五月皇后的盛宴上出现了很多鱼眼镜头,像是女主的意识在扭曲和变型,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Dani的正脸特写镜头,都是困惑和动摇的表情,她对正常与异常的认识开始模糊逻辑常识降服于强大的洗脑和拉拢,最终选择将Christian献祭,将正常生活抛在身后,融入村庄。

鲜花簇拥着的Dani的特写,表情复杂

=============================================================================

对《仲夏夜惊魂》的production design感兴趣的豆友可以看下以下资料:

文中关于导演和设计师说法的出处:

//www.slashfilm.com/midsommar-production-designer-interview/

//www.bustle.com/p/the-meaning-of-the-midsommar-murals-according-to-the-artists-who-created-the-harga-commune-18172245

绘制片头的设计师Mu Pan的个人网站:

http://www.mupan.com/

本片美术指导 Ragnar Persson的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ragnar.persson/?hl=en

 短评

小清新滤镜的cult片,比遗传厄运好看。男主被强迫mate那段,男主刚进入状态,那中年大妈突然开始唱歌,男主一脸“我被你吓软了”的表情让电影院发出了爆笑。这真是一部很有笑点的邪教片,不恐怖。

5分钟前
  • Lacie
  • 还行

R级有R级的理由……

9分钟前
  • 浮槎
  • 推荐

啥玩意儿……误入正在搞团建的传销团伙么……

12分钟前
  • 20个小明≯
  • 还行

有北欧情节、喜欢folklore及中意“小清新”的建议别看了,容易毁了你对这些元素的好感。刻画了一个挺生动的cult,电影整个有种磕high感,非常符合cult的精神状态;但就像恐怖都只在视觉层面,猎奇的也只有宗教仪式而已,对邪教心理层面的内核没怎么深挖,一句long-observed traditions就带过了

16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还行

比前作更愚蠢的符号垃圾堆,类似某种当代艺术秀。编导之所以特别喜欢拍模型屋的场景和邪教的题材,因为他无法处理有自主行动力的人物,他只能像摆弄洋娃娃一样把每个人放到既定的位置,把一切解释不了的动力推给邪教。然后把所谓神秘符号当香水一样滥撒。这类片子之所以完全不恐怖,大概就是因为人物本来就是死的。

19分钟前
  • *******
  • 很差

一部不知道该怎么打分的电影。讽刺的是一个人作恶是恶,一群人带着鲜花做成的头饰,在明晃晃的阳光下犯下的酷刑,你却开始怀疑自己价值观是不是不够包容。这就是众的力量。用之对是博爱,用之错是邪典。

20分钟前
  • Absinthe
  • 还行

阿里·艾斯特绝对是《柳条人》粉丝,从《遗传厄运》到这部它的美学风格也能一窥究竟了:颠倒镜头、顶拍、远景人物突出、三角空间、前景虚焦远景单点聚焦、断首、娃娃屋效应和以画预言等等。

2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3.5。不能说将A24拉下神坛,但想要再次获得《遗传厄运》的恐怖体验,怕是要失望。摄影像是蒙上一层日系摄影的清新滤镜,仲夏夜不眠的阳光在女主的脸上有种奇异的恍惚感,和OST在情绪的烘托上算是较为突出的表现。导演擅长的对人类尸体的残忍场面与利用人声的jump scare是遗传的延续,但整个献祭仪式过于冗长,像一场漫长的错愕,失去应有的恐布效果。反倒是开场的妹妹自杀与父母双亡处理地最为有力。邪典恐怖片缺少引发观众内心的恐惧内核,只流于邪教表面的仪式,古怪血腥不可理喻的场面反倒绷不住,全场观众时不时哄笑,不如一起真实可触的自杀事件真实、沉默而有力。

25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推荐

长评里面点赞挺多的一篇说自己看到结尾被这个宗教团结的集体狂喜气息感动哭了... i mean... “ 感 动 哭 了 ” ?? 我特么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浑身打一冷颤 【Edit:当时看完觉得做作刻意;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点厉害,怀疑将留名影史佳作 2021.9.15

28分钟前
  • Nin
  • 还行

连续两年的年度最佳恐怖片都出自同一导演之手!1.一场漫长而可怖的白日梦魇,一串阳光下的罪恶,一朵于清新田园里悄然绽放的恶之花,一曲在生意盎然的明丽原野上奏响的黑色忏魂曲。2.部分基础设定上承[异教徒](1973版),但各个部分都更加完整和饱满。3.阿里·艾斯特缓慢而富有揭示性的运动镜头漫溢着诡秘的魅惑,公路行车的颠倒镜头则让我想及[情枭的黎明]。4.在对各种死亡仪式、祭礼与狂舞的专注描摹之外,部分暴力场景与失踪过程被省略或留白,增添了神秘感。5.女主的数次“植物化”幻觉终至成真,扎根于这片异域土地上,而其余的他者则被“动物化”,被驯化,被操纵,被屠戮,甚或成为玩偶/标本。6.女主融入集体、成为家人的两个有趣标志:在狂舞中以瑞典语言说,在惊栗、哀惧与苦痛时与围聚在身旁的众女子一起同频同姿嘶吼。(9.0/10)

2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导演和编剧至少有一个精神不正常。哦不对,他们是同一人。

33分钟前
  • 城中日月
  • 很差

传销基本也是同样的套路:1. 熟人拉入伙;2. 手机没信号;3. 一起做各种集体活动创造共情;4. 给你一个高大上的头衔方便你再去拉下家。全剧终。

34分钟前
  • ANNA
  • 推荐

一部神叨叨的邪教恐怖片。导演能力还是很强,氛围营造得非常棒,不动声色中,让邪恶与恐怖慢慢渗出来。亮点还在于,不同于常规恐怖片的黑暗与密闭空间视觉风格。而是阳光的、明亮的、美好的视觉观感,反而更加毛骨悚然。阳光下的邪恶。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故事不够,porn来凑。光天化日的邪教片,为了强化仪式感,导演用了很多组航拍镜头。女主的哭丧脸太不讨喜了,最后吃吃一笑全场乐……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场面比hereditary大了,却没有让人惊艳。这一眼望到头的故事硬拍了两个半小时有点没必要。还不如少点配角专注在女主身上。前半段入戏的过程还挺吸引我,可惜后半段没嗨起来。当然,摄影还是很强。

43分钟前
  • Alan
  • 还行

如果你的同学邀请你去他家乡参加什么神秘节日,答应我赶紧跑路吧……

44分钟前
  • 思栋鸟
  • 推荐

超邪典!!!洁净的纯白,浅蓝,夏日明媚的鲜花刺绣里眩晕刺目的恐怖故事。跳崖仪式太冲击了。对于女主来说,比起不曾真正接纳她的朋友们,这样的“家人”也许真的“治愈“了她。

48分钟前
  • Akiko
  • 力荐

本片可竞争史上最佳异教/邪教电影,交配仪式可竞争史上最恶搞性爱场景…

52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力荐

导演对宗教邪典是不是走火入魔了?虽然镜头、配乐和细节说得过去,但这么点事硬生生讲两个多小时真的有必要吗?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只是那些令人乍舌的画面,足够让人见识到最血腥残忍的鲜花烂漫,还有比黑暗更恐怖的阳光灿烂。

55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可能比遗传厄运观感好一点吧(前半段),情侣吵架段落写得不错,女主角也演得好,还有一些幽默的地方,当然主要得归功于好演员威尔波特。但是后半段又开始胡作非为了,并且真的没必要搞这么长,真的。这个导演怎么火成这样的,他的两部电影都有种厌女感,给人很强的不适

58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