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

剧情片英国2018

主演:伊利·索兰、莱昂·休斯、WillOConnell、DavidRyan、TaraBreathnach、MorganC.Jones、布赖恩·福琼、KathyMonahan

导演:文森特·赖博

播放地址

 剧照

羁押 剧照 NO.1羁押 剧照 NO.2羁押 剧照 NO.3羁押 剧照 NO.4羁押 剧照 NO.5羁押 剧照 NO.6羁押 剧照 NO.13羁押 剧照 NO.14羁押 剧照 NO.15羁押 剧照 NO.16羁押 剧照 NO.17羁押 剧照 NO.18羁押 剧照 NO.19羁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16:34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未成年真的是保护扇吗?

未成年不应该成为保护伞,每一次发生未成年犯罪背后的问题都被忽视了!未成年人犯罪我是支持严惩的!每一次看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内心都是震撼弹!类似的影视剧有很多,比如韩国的:韩公主,熔炉,等!有时候你会发现照片比电影更让你绝望!每一次的事件发生我们都在做什么?很多的是谴责。很少静下心来去想想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最近台湾新出了一个电视剧,叫我们与恶的距离。讲的也是类似的题材,讲的特别棒。推荐朋友们可以去看一下,如果找不着这个电视剧的话,可以私我。

 2 ) 虐杀童婴,残忍抛尸,这两个杀人魔才10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案情让人触目惊心,但处理结果总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少网友调侃《未成年人保护法》总会给人带来意料之中的失望

其实不止我们,在“未成年人犯罪”这个议题上,每个国家都会遇到棘手的问题。

今天葛红梅我要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故事。

1993年,葛红梅我出生的那年,在世界的另一端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件——

一名年仅2岁的孩童,被两个10岁的男孩虐杀致死。

羁押

Detainment

1993年2月12日,2岁的詹姆斯·布尔格跟着妈妈一起去购物,买单的时候妈妈突然发现小詹姆斯不见了。

后来在商场的监控中发现有两个小男孩带走了詹姆斯。

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幕最终会演变成20世纪最骇人的儿童虐杀事件

这两个男孩一个名叫罗伯特·汤普森,另一个叫琼恩·维纳波尔斯

两个叛逆少年在购物中心不期而遇、一拍即合,决定要做些“刺激”的事。

对他们来说,这天只是一个逍遥快活的逃学日。

刚开始,他们和十几岁的倒霉孩子差不多,去商店里拆玩具、偷电池、拿糖果、搞破坏,然后被店员保安赶走。

直到看见两岁的詹姆斯,两人隐藏的邪恶因子一下子就暴露了。

他们带着詹姆斯沿着利兹-利物浦运河走了大概四公里,途中不断地对惊慌哭闹的詹姆斯进行殴打恐吓。

之后将他带到铁道旁,先是向他身上投掷石头、往他脸上涂颜料,接着又脱掉他的裤子和鞋子,对他进行凌辱…

最后他们将凌虐致死的詹姆斯放在铁轨上,试图营造火车碾过的假象。

几天后,詹姆斯的尸体被人发现时,已经被轧成了两半……

1993年11月24日,罗伯特·汤普森和琼恩·维纳波尔斯判处绑架和谋杀詹姆斯·布尔格之罪名成立

他们成为20世纪最年轻的杀人犯,也是最难审讯的杀人犯

爱尔兰导演文森特·赖博根据当时的案件审问记录,整理拍摄了这部30分钟的短片。

这部影片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中获得提名。

影片主要呈现和还原了两名杀人犯部分犯案和受审过程,冷静又克制地讲述了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

影片采用交叉叙事的方式,一边是两人在审讯室接受警方的盘问,另一边还原两人犯案的过程。

在审讯室,琼恩一开始并不承认自己到过案发现场,他惊慌失措地哭叫喊闹,希望博得母亲和警察的同情。

但警察将证据摆在琼恩面前时,琼恩又立马改口。

他继续声嘶力竭地替自己脱罪——他虽然见过詹姆斯,但是并没有抓他;之所以撒谎是因为害怕大家会冤枉他。

琼恩的一句“我以为你会说是我杀了他”,当即让母亲缴械投降,不再追究他撒谎的事儿。

哭得那么真诚,吼得这样绝望,我在一旁看得汗毛竖起。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这个案件,真要被这个男孩精湛的演技给骗了!

而另一边,罗伯特在审讯时没有琼恩抓马,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但对自己所做的行径也是矢口否认。

警察告诉他在他和琼恩的衣服上发现詹姆斯的血迹时,他甚至还“狡黠”地反问警察——

罗伯特和琼恩心理素质过人,有种无知无畏的“勇气”,谎话更是张口就来。

在他俩挟持詹姆斯的途中,遇见过好几个对此感到诧异的路人,但他俩都淡然地粉饰太平。

挟持詹姆斯时,两人是“同仇敌忾的盟友”,但被警察审问时,两人又非常默契地抛弃对方。

一个说自己从没伤害过詹姆斯,都是对方做的,自己还在一旁阻止来着。

另一个说,对方一直朝詹姆斯身上扔石头,自己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捡起石头的,本来想砸在詹姆斯的身旁,谁知轻轻地砸到了他的胳膊。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互相推诿、扯皮,真的无法相信这两个杀人凶手只有10岁。

面对步步紧逼的审问,不仅避重就轻、让自己的话看起来毫无破绽,还要趁机博取警方的同情。

说他们是久经“战场”的老油条也不过分。

然而他们看起来越无辜,越奋力狡辩,就越让我不寒而栗。

尸检报告中说詹姆斯身上有42处伤痕,但每一处都不致命。

也就是说,年仅2岁的生命是在他们的慢性折磨中一点一点消逝的

在法庭上,法官建议判处他们至少8年监禁,并规定出狱后不得回到案发地默西赛德郡,两人终生不得相互联系,必须接受定期检查等。

宣判后,英国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席法官泰勒勋爵表示应该将两人的刑期至少增至10年

此后英国《太阳报》又征集了28万人请愿加刑的签名,最后两人的刑期增至15年

然而之后两名男孩上诉欧洲人权法院,胜诉之后,刑期又被减至8年

2001年,两人刑满释放,还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终生匿名权,他们以新身份光明正大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跟国外所谓的人权有得一拼的,就是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2012年,一名未满13岁的女孩,因为嫉妒同学长得漂亮就肢解同窗。最终,赔偿10.8万元,不追究凶手刑事责任。

2013年, 一名10岁女孩在电梯里虐待1岁男婴,随后将他抱至阳台栏杆,导致婴儿从25层坠落,重伤昏迷。因施暴女孩是未成年,警方不予立案。

2018年9月,一名初二男生强奸17岁女孩,经当地检察院调节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书,不追究男生刑事责任。

2018年,湖南12岁男孩弑母,被捕4天后即被释放,因没有学校接收,经政府调节被送往某收容接受为期3年的管束教育

电影《韩公主》

不管这些孩子有没有认识到错误、准不准备改过自新,他们都可以在所谓的“人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庇佑下,“快乐的”生活。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是一把保护伞时,当他们没有受到不可承受的惩罚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2018年底至2019年初,湖南接连发生3起未成年人涉嫌杀人事件,嫌疑人都只有十二三岁。

我们知道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经济发展、国民教育等等…

每一个穷凶极恶的未成年人身后,都有一个悲哀的家庭、悲哀的社会。

但这不是为他们开脱的理由,做了错事,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年幼时犯了有违原则的小错,家长们耳提面命、再三教诲。

为什么捅了大篓子之后反倒开始顾忌年龄了?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一句俗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只要他们的父母还在包庇他,只要法律还在纵容他,只要他们还没有受到足够震慑的惩罚…

小时候能随随便便霸凌别人、舞刀弄枪地杀人,长大之后就只会更加变本加厉、为非作歹。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2001年,琼恩出狱之后,因为多次持有毒品及下载虐童图片、儿童色情图片被捕。

2019年,除了被曝出来的恶性事件,还有很多隐藏在阴暗里的校园暴力事件。

这些孩子拥有天使的脸庞,恶魔的心肠,就因为未满18岁,就可以减轻处罚,免于刑事责任?

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作恶不分年龄。

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天真纯净,也不是所有孩子犯的错都可以被原谅!

我们是时候认真想想《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谁了!

后台回复“羁押”,有资源~

 3 ) 这部影片用30分钟回答你:人性之恶不分年龄

剧透慎入.......

文|啵啵

我们看过不少社会题材的影视作品,它们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去诠释人性,这里面有一类作品,最能给我们带来冲击和思考——改编自真实案件

今天想要写的这部作品《羁押》由文森特·赖博执导,在2018年戛纳电影节上映,并提名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

影片改编自1993年2月真实发生在英国利物浦的一起儿童凶杀案“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

当时两岁的詹姆斯·布尔格 (James Bulger)意外死亡,他在被发现时尸体因被火车碾压残缺不全,而且身体多处受伤。

被定罪的凶手是两名十一岁的男孩罗伯特·汤姆森(Robert Thompson)和乔恩·维纳布尔斯,他们被认为对詹姆斯进行了绑架、折磨和杀害。

此案凶手是英国现代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杀人犯,并且性质十分恶劣,因此一度引起社会强烈反应,甚至相关执法机构不得不迫于社会压力公布凶手真实姓名及加长刑期。

因为影片只有短短的30分钟,它所展现出来的远不及真实案件给我们带来的错愕,导演选择了以警方的审讯和凶手的犯罪经过相交叉呈现的方式,让观众在震惊于案件恶劣程度的同时,目睹11岁的凶手是怎样试图为自己的罪恶开脱。

影片的开头罗伯特和乔恩在商场里面欺负路人、偷东西、往电梯上扔玩具导致故障,并以此为乐,在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之后,百无聊赖的两个人看到了孤身一人在门口等妈妈的小詹姆斯。

镜头转向了警方的审问,一开始罗伯特和乔恩都拒不承认自己和此案有关联,随后在审讯的过程中,两个人用到了很多方法去逃避真相:否认、哭泣、、叫喊、装无辜、互相推诿……

随着警方问话的深入和目击证人的出现,他们承认见过小詹姆斯并且带着他去了斯特兰德,并且欺骗目击者他们正在迷路的小罗伯特去警察局。

在目击者当中有一位带着自己孩子的妇女发现了他们的不对劲,提出让旁边遛狗的老太太帮忙照顾自己的女儿,她送小詹姆斯去警察局,但是因为老太太的狗怕小孩,最终只能让罗伯特和乔恩继续带小詹姆斯走。

审讯室里,警察表示在进行了血液对比后,二人身上血迹均来自于小詹姆斯,罗伯特在确认了小詹姆斯已经死亡无法被救活之后,辩解称自己并没有杀害小詹姆斯,警方是想让他一个人背下罪名。

而在另一边的房间里,乔恩和父母在一起中途休息,父母跟他强调了不管他做了什么,父母都是爱她的,但他必须说实话,乔恩终于承认杀害了小詹姆斯。

罗伯特有一个与小詹姆斯年龄相仿的弟弟,虽然讨厌弟弟但因为是亲人,并没有伤害自己的弟弟,在警方问到伤害小詹姆斯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时,他认为自己伤害的只不过是与己无关的人。

之后警方进一步询问到两人的作案过程,最残忍的部分也从这里开始,二人将小詹姆斯带到铁路旁,用油漆泼到小詹姆斯脸上,用砖头、棍子和废弃的轨道砸向小詹姆斯并脱掉了他的衣服,最后将小詹姆斯放在了会有火车经过的铁轨上,试图制造事故假象。同时,警方在现场发现了电池,结合小詹姆斯身上的伤口分析后,怀疑二人曾对小詹姆斯进行性虐待。

影片的最后,罗伯特和乔恩坐警车沿着之前带小詹姆斯经过的路指认自己的罪行,这里隐喻了现实中乔恩的生活,墙上贴的通缉单中,只有乔恩的图像是黑白的,结合到真实案件,乔恩在出狱后并没有悔改,罪迹累累。

影片只有短短的30分钟,在刚看完时其实我的感受还不是特别的压抑,直到我了解了影片背后的真实案件,我不敢去想小詹姆斯当时的绝望和痛苦。

在电影《烈日灼心》里有这样一段话:“你知道什么是人吗?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

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和禽兽之间"。真实的人性有无数种存在的可能,善,是存在的,恶,同时也在潜伏,我们这一生,都是善念和兽欲的交织。

我们与恶的距离又有多远呢?

 4 ) 小孩子就不会恶嘛?只会更恶

被12岁逼同学吃粪便、9岁性侵同学的未成年犯罪新闻震惊到,于是想看看天生坏种是什么样的,就找了本片来看。

或许是时长原因吧,感觉拍得没头没尾、很多事情都没交代清楚的样子。比如这两人是被审讯了多久才交代的罪行、两人互相推诿后又是如何分辨主谋的、调查取证的过程没有、受害人亲属直接隐身,看得挺不明所以的。

而且本片的其中一位角色表现出来的也不像是坏种的样子,个人感觉坏种干完坏事后不会哭、更不会反复强调“我没想伤害他的,所有故意把石头扔地上”。因为在坏种眼里伤害别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更别说这位哭着的角色还会去关注寻人启事上为啥只有自己的照片是黑白的,这更像是普通人会去关注的事,而不是坏种。就我对坏种的认知而言,照片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坏种不会感兴趣,因为这没有意义。

“把石头扔地上”在这里体现的是人性中虚伪的本质,都东窗事发了才想起来为自己找补。“因为我都扔地上了,所以我还是善良的”

在这位角色的一系列审问中,他所叙述出来的故事更像是恶意被循序渐进发酵的过程。刚开始只是在超市偷东西,后来不满足于偷东西带来的刺激,于是就绑架比自己还弱小的男孩。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可在湖边动手打了第一次后,就有了接下来的无数次,甚至越来越过分。我不禁想象如果山西大同事件在现阶段没有爆出来,那等以后爆出来的会不会也是一具年幼的尸体?

而另一位趴在桌上时抬头问“是不是有火车经过”,才是一名真正坏种的挑衅。已知小男孩是被火车压过分尸成两半,他还接着说“我对火车很了解”,以及前期特意询问“小男孩是不是已经被分尸成两半了”,都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在湖边闪回里,这位角色在绑架前期就说出“把他推下去”,说明他早已经动了杀心,他才是一位正宗的坏种。而坏种的家长你要说他们没教好吧,几个镜头里都有家长落泪、甚至男孩爸爸麻木地被男孩打、另一位男孩母亲直接说“我不想再听下去了”,说明这几位家长也知道这是不对的啊,他们真的没有去教吗?或者说光靠教就够了嘛?没有绝对的震慑还是会再犯的。

 5 ) 詹姆斯·巴尔杰谋杀案——维基百科

詹姆斯·巴尔杰谋杀案是一桩发生于1993年2月12日[1]的英国利物浦默西塞德郡的凶杀案,两名当时年仅10岁的男童诱拐一名2岁男童詹姆斯·巴尔杰(英语:James Bulger,Bulger可译为巴杰尔、巴尔杰或巴格),并将其虐待致死。此案凶手是英国现代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杀人犯,并且性质十分恶劣,因此一度引起社会强烈反弹,甚至官方不得不迫于社会压力公布凶手真实姓名及加长刑期。

案发经过

起因

1993年2月12日,两名10岁的男童罗伯特·汤普逊(Robert Thompson,1982年8月23日–)和乔恩·维纳布尔斯(Jon Venables,1982年8月13日–)因为逃学而在学校相遇。两人都是逃学“惯犯”,发现彼此臭味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结伴外出捣乱。起初他们在布特尔(Bootle)的新海滨购物中心(New Strand Shopping Centre)行窃,遭窃物品包括甜点、巨魔娃娃玩具(Troll doll)、电池以及一罐亨宝牌(Humbrol)蓝色涂料;接着他们跑到麦当劳踩脏凳子,直到被店员赶出去。之后他们商量后决定绑架一名小孩,用偷来的东西作弄他。

拐带

两人首先找到一对幼儿,试图将他诱拐,一旁的母亲警觉地将自己的孩子们叫到身边。然而,当母亲转身去结账时,两人又将其中一名幼儿带走,幸亏她即时发现,冲到门外将孩子追回。两人随后想到糖果店里孩子多,于是来到糖果店,却发现店铺已经关门。不过,一旁的肉店(A.R. Tym's butcher's shop)前站着一名2岁幼儿,他正是詹姆斯·巴尔杰(James Patrick Bulger,1990年3月16日生)。

詹姆斯·巴尔杰一家住在默西塞德郡克比镇(Kirkby, Merseyside),当天他由母亲丹妮丝·巴尔杰(Denise Bulger)带领着来到新海滨购物中心采购,丹妮丝在15点40分的时候将孩子留在肉铺等候,自己则去收银台结账。根据事后监控录像显示,15点42分许,乔恩先是和詹姆斯交谈,随后将他带出购物中心。

三人沿着利兹-利物浦运河(Leeds and Liverpool Canal)走了大概四公里。途中,罗伯特和乔恩对受惊而哭闹的詹姆斯进行殴打,以及恐吓詹姆斯将他推入河中。事后统计有38名路人目睹到他们,但绝大多数人没有进行干涉,因为都以为这只是一家人的打闹。有两名路人试图制止罗伯特和乔恩的殴打行为,他们却伪善告诉路人他们正带领迷路的詹姆斯前往警局。一名路人向他们指出警局方向,然而他们又向反方向走去。后来,两人带着詹姆斯进入一家宠物店,店员对他们起了疑心,设法不让他们离开。但不巧街上着火,两人趁乱又带着詹姆斯溜走了。

谋杀

两人将詹姆斯带到沃顿小镇。在镇上,他们发现对街有警局,两人迟疑片刻后,改道陡峭的浅滩,最终来到一处鲜有人至的靠近安菲尔德公墓和废弃的沃顿安菲尔德火车站的铁轨旁。罗伯特和乔恩开始对詹姆斯拳打脚踢,搬起重达10公斤的铁轨用鱼尾板砸他的头部,在他的左眼及脸上涂抹涂料,让他吃掉电池,并脱掉了他的鞋、袜、长裤及内裤,性虐他的生殖器,可能还将电池塞入他的肛门。就这样,将詹姆斯虐待致死。发现詹姆斯死亡后,两人还把詹姆斯的尸体放上铁轨,将詹姆斯的头部埋入道碴碎石中,试图利用火车碾过来制造事故假象。

两人离开后,尸体果真被一列火车轧成两截。直至2月14日,詹姆斯的尸体才被警方找到。

调查及审讯

詹姆斯的母亲丹妮丝女士发现詹姆斯不见后,心急如焚的她立即向警方报案。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发现嫌疑人的行踪,于是在全城通缉这名“10岁至14岁的学龄儿童”,并开始在各学校排查当日逃课的学生。最终,一名女性向警方检举乔恩,她表示知晓乔恩在当日逃课。另有的一名匿名母亲表示自己的儿子罗伯特·汤普逊当日曾逃学,并且衣服上有蓝色涂料痕迹。随后警方将罗伯特和乔恩逮捕。

警方从两人的衣服上发现了与詹姆斯身上一样的蓝色涂料,两人的衣服和鞋上也发现了血迹,通过DNA鉴定确认是詹姆斯的血液。罗伯特的鞋头的形状也与詹姆斯脸上的淤青形状相吻合,证明罗伯特穿着这双鞋踢过詹姆斯的脸部。案发现场还发现了两人的指纹。

拥有这些确凿的证据后,警方于1993年2月20日指控两人犯谋杀和绑架,于22日将他们移往南塞弗顿少年法庭(South Sefton Youth Court)候审。警方和司法部门对媒体公布两人的身份时,将罗伯特称为“男孩甲”(Boy A),将乔恩称作“男孩乙”(Boy B)。愤慨的民众要求官方公布真实姓名,迫于社会压力,官方只好公布。

对两人的审讯过程,可谓十分艰辛。一开始,两个孩子否认这些指控,为逃脱罪责无所不用其极,哭闹、吼叫、捏造案情、互相推诿指责以及言语冲突等。最后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两人才没有反抗,供述了犯罪细节,包括他们用糖果引诱詹姆斯,以及用鱼尾板坠击詹姆斯的头部等。

根据尸检报告,被害人詹姆斯身上共有42处损伤,每一处伤害都不是致命性的,意即受害人是在慢性折磨中致死的。其中,被鱼尾板坠击头部导致受害人颅骨十处骨裂。在受害人的口中发现电池、生殖器的包皮曾被暴力翻弄。警察怀疑案中存在性犯罪动机,虽然受害人的肛门中没有发现电池,但两人仍被怀疑将电池塞入受害人的肛门。然而儿童精神病学家法艾琳·维扎德博士(Dr. Eileen Vizard)否认了他们的性犯罪动机的嫌疑。

审判

1993年11月1日,普雷斯顿皇家法庭(Preston Crown Court)正式开庭审理此案。有近500名示威者集结在法庭外要求重判凶手。

在法庭上,两人坐在被垫高了的椅子上,除了面对谋杀、绑架及绑架未遂的指控时均全盘否认,此外便一直几乎保持沉默。在审判过程中,艾琳·维扎德博士给做乔恩和罗伯特做了一系列能力判断题后,确认两人“完全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控方带头律师理查德·亨利克斯御用大律师(Richard Henriques QC)通过艾琳的结论,成功推翻了针对乔恩和罗伯特的“儿童无犯罪能力”的假定。艾琳还指出,罗伯特在虐待詹姆斯之后自己也患上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

当庭法官莫兰(Justice Morland)凭借呈堂证供和长达20小时的审讯录音,宣布两人犯下“无比邪恶和残暴”(Unparalleled evil and barbarity)之罪,而他们的行为“狡猾且非常恶毒”(cunning and very wicked),因此谋杀、绑架及绑架未遂罪名成立。至此,罗伯特和乔恩也就成为了英国现代历史上年纪最小的杀人凶手。莫兰法官建议判处至少8年监禁,并规定了出狱后不得作出的具体行为,如终生不得回到案发地默西塞德郡、两人终生不得互相联络等,必须接受定期检查。宣判后不久,英国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泰勒勋爵(Baron Taylor of Gosforth, Lord Chief Justice of England and Wales)表示应该将两人的刑期增至至少10年。

此后,英国《太阳报》又征集了28万人的请愿加刑的签名,提请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麦克·霍华德(Michael Howard),麦克被迫干涉此案,最后两人的刑期被增至15年。1999年,欧洲人权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认为两个少年犯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应当予以重新定夺。2000年时,两人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刑期被减到8年。

社会反响及事件背后

案件被披露后,社会反响极其强烈:

l 案发地铁轨旁铺满了自发前来吊唁的民众献上的鲜花。

l 某家报纸在刊文中谴责38名不施援手的路人,将他们称作“利物浦38人”(Liverpool 38)。

l 为他们指出警局方向的路人事后表现得十分悔恨及自责,称“真希望当时我付出了行动”。

l 两名凶手的家庭都受到死亡威胁,不得不搬迁至其他城市。而后来在其他城市,乔恩也因为被认出而再次遭到死亡威胁。

关于两人为何犯下如此恶劣的罪行,社会上议论不休。媒体发现,乔恩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中,他的兄妹患有智力发育障碍,自己受到冷落,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罗伯特则在“老欺少、大欺小”的大家庭中受够欺侮。因此家庭环境及教育的主题也成为人们对此事件关注的焦点。

也有人认为,在乔恩公寓中搜出的影片《鬼娃回魂3》(Child's play 3)和《铁路少年》(The Railway Children)极有可能是对他们的残忍性格的塑造有帮助。不过时任英国国务大臣戴维·麦考莱恩(David Maclean)立刻出面否认了这一点。

事件后续

狱中状况

英国《卫报》曾报道,罗伯特和乔恩在服刑期间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并均已通过高中课程考试(A-Level)。

2010年4月19日,英国《每日邮报》曝光了乔恩的“豪华监狱”,内设宽频电视、视频游戏、吉他、音响系统以及个人健身房。监狱管理者出面表示,这是因为发现乔恩的精神和身体状况都出现恶化,出于人道考虑,获悉其喜欢摇滚乐后,防止其自杀而给予的“特权”。

服刑期间,两人偶尔会由监视人带领外出。罗伯特14岁时到过湖区、购物中心以及影院。乔恩则到过威尔士观看曼联球赛,在威根(Wigen,英格兰西部城市)游泳。

据负责记录罗伯特的监视人巴顿·莫斯(Barton Moss)称,罗伯特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努力改造自己、适应环境,没有抱怨。16岁时候还在狱中交到一名女友,这名女生因故在此服刑一年。但罗伯特在提及此案时,仍然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出狱生活

2001年6月的假释听证会上,以“经鉴定两人不会对市民的安全造成威胁”为理由,罗伯特和乔恩刑满释放,在一片争议声中出狱。两人受到保护,以全新的名字、住址等,开始新生活。

乔恩

2002年3月独立生活后,乔恩曾与一名带有5岁孩子的女人确认恋爱关系。乔恩21岁时,内政部的法医精神病学家苏珊·贝莉博士(Dr. Susan Bailey)声称,回顾其小时候的性犯罪嫌疑,再对比当前的他,可以确认其“没有性犯罪倾向”。

然而,乔恩似乎并没有真的悔过。出狱后的他多次因斗殴与持有可卡因而被警方传唤。2010年2月,已经27岁的乔恩向假释官报告自己身份泄露,面临严重的生命威胁。警方在协助乔恩转移的时候,发现其电脑中存有大量儿童色情影音资料,随即将乔恩送返监狱。经过审讯,得知他曾伪装为35岁的恋童癖母亲,在网络上下载并传播儿童色情,并有可能曾犯下猥亵儿童罪。2010年7月23日,乔恩因管有儿童色情资料、付费下载及传播儿童色情资料而被判处两年监禁。2011年5月4日有报导指出,乔恩被再度赋予全新身份,获得假释。2013年7月4日,有报道称英格兰和威尔士假释委员会(Parole Board for England and Wales)批准释放乔恩,最终乔恩于2013年9月3日正式获释。

2018年,乔恩再度因涉及儿童色情资料的罪行而被判监禁40个月。据悉,被查出电脑上存有儿童色情资料时,他的妻子正在一旁,当时才意识到乔恩的骇人过往。她是在乔恩出狱后与他结婚的。

罗伯特

2006年有消息称罗伯特正处于稳定的同性恋爱关系之中,与男友定居于英格兰西北部。

相关作品

参见

外部链接

 6 ) 反差

《羁押》与其他影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与以往其他犯罪电影所呈现的巨大反差。

电影的内涵在于反思和教育,并不是令人痛快的暴力美学。因而没有犯罪场景,也没有审判结果。仅仅将审问场景作为人物展示的舞台,再加上零碎记忆的拼接构成了整部影片的主体。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影片并没有刻意追求表现立体多面的人物形象,观众只能在片段中窥探罪犯的内心。犯罪分子不是面貌凶恶的彪形大汉,也不是让人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普通小人物,而是两个年仅10岁,瞳孔清澈的孩童。

略去了恐怖、血腥的犯罪场景,我们看不见罪犯的乖戾、冷漠和残酷,却看到他们心中的人情人性。父母告诉琼恩:“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它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我们都会爱你。”琼恩情绪崩溃,他终于承认自己杀了小詹姆斯。他害怕自己说出真相之后父母不爱他。他在意父母的想法,甚至无法确定父母爱他。在回忆中,罗伯特透露出厌恶自己的弟弟的情绪,其实是在暗示父母生了二胎之后对他的忽视。蒙蔽双眼的仇恨和令人发指的罪行并不是天生的,可能是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悄悄铸就而成。

父母无疑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既能把孩子变成最好的样子,也能把孩子变成最坏的样子。影片中父亲的镜头并不多,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而更说明了问题。至始至终罗伯特的父亲都未露面,在母亲不在时,父亲所表现出的冷漠令琼恩情绪决堤。以及恰到好处的一句台词:“你是不是认为就是我干的?我要妈妈。”这些细节都值得令人深思。

整部电影沉重而凝练,没有一句无用的空话,也没有一个白费的情节。两个十岁孩童的犯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个恶念只在一瞬,恶念的形成却早已处处铺垫。

 短评

国内院线应该全部上架。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少儿团伙犯罪校园霸凌凶杀不判刑的窘境好歹起个警示作用~

6分钟前
  • temur
  • 推荐

短片角度还算有意思但避重就轻艺术化得有点过分。受害者家属对此片不知情并且抗议展现了凶手的“人性”,认为是在博取大众同情。导演则认为否认犯罪者是人,则永远无法走近真相。两人后来提前出狱了,琼恩因为藏有儿童色情制品再次入狱(原案件中受害者肛门疑似被插入电池)。——恶魔是不会改正的。

11分钟前
  • AsuraHu
  • 还行

人性恶

13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除了表演以外……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短片啊?就照着审问演一遍……也不知道拍这个的用意是什么?能获得提名很谜,靠着真实事件的骇人听闻而引人注目吧…

17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还行

三星半。真实得不寒而栗,而短片只拍出现实中三分之一的残忍……

21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还行

小演员太出彩了!

25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恶念!!!!!!!不管他们看起来多天真无邪!!!!!!!!

27分钟前
  • 小弟震
  • 力荐

(小孩本来就可爱,而且还故意挑了长得更加可爱的小演员)就是跟你们说啊,不要被孩子的表象欺骗,不要以为是孩子就可以什么都原谅,不要老是说那句自欺欺人的话:他们还小。

31分钟前
  • 没有
  • 推荐

本案以英国史上凶手年纪最小的凶杀案闻名于世,而且手段残忍,受审时还撒泼狡辩。其实这个事件有个地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调查认为死者肛门曾塞入电池,包皮被翻弄,存在性侵的可能(所以片中問到脫衣褲的問題)。雖然這一假設被推翻了,但後來可以隱約看出點什麼:乔恩(Jon Venables)於2010年和2018兩度因为下載和傳播儿童色情資料而入狱;羅伯特2006年時和男友定居於英格蘭。本片是基于当年的审讯录音翻拍的,服裝場景还原了当时的状况,画面使用大量慢镜头,最後還有突出孩子氣的情節。受害者巴杰尔的父母亲非常不满,说本片拍摄前未让他们知悉和允许,还说本片美化了兇手

35分钟前
  • 琉璃氏约尔凡格
  • 推荐

小演员很棒,真实的故事让人毛骨悚然,但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38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我不相信人性本善的。

40分钟前
  • 孟克柔🌈
  • 还行

真实永远来得更可怕和残酷,即便他们只有10岁。PS.事件背后有更多故事,拍成纪录片不知道得多震撼。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427749/discussion/616004214/

41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太心痛了,全程提心吊胆汗毛都竖起来了,奥斯卡最佳剧情短片应该给这个。想看它被拍成长片或者相关纪录片,but no more beautifying!恶魔就是恶魔,不管什么年纪什么种族,哪怕披着一张人畜无害的外表依旧难掩内心的邪佞丑恶。

44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虽然这个残忍和超越人类想象力的案件,以酷炫的剪辑、惊讶的表演和摈除确实罪行的克制力,完整拍了出来。但对于遇难者和长大后的魔鬼儿童家庭,确实都存在艺术(商业)侵犯嫌疑。

48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孩童的恶是纯粹的恶,成人的善是复杂的善不管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不管好人还是坏人,疼痛都是一样的

4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演得真的太逼真了……小演员们真的理解自己的角色吗?不会阴影么……

54分钟前
  • 憨兔兔
  • 还行

现在孩子们的演技都没边了

55分钟前
  • 赵埋没
  • 推荐

今年的小演员都神了。

60分钟前
  • 咸菜帮老大
  • 推荐

小孩只看利弊,大人才分对错。人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小孩才撒那么多谎。虐杀小动物几乎是连环变态杀手的童年标配,只能从虐杀当中得到他们所能体验到的快感,为了活得有滋有味,他们选择继续虐杀。我看地狱不是空荡荡,而是鬼满为患,纷纷出逃祸害人间。

1小时前
  • 推荐

案件本身说什么好呢……后续的各种报道读得人无语,但好歹也关了几年,同样的案件换个地方也许本着保护未成年(罪犯)的原则直接放了。但是作为短片……不知道点在哪= =

1小时前
  • #瞬间收藏家#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