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

短剧大陆2024

主演:赵红斌

导演:内详

 剧照

人世间 剧照 NO.1人世间 剧照 NO.2人世间 剧照 NO.3人世间 剧照 NO.4人世间 剧照 NO.5人世间 剧照 NO.6人世间 剧照 NO.13人世间 剧照 NO.14人世间 剧照 NO.15人世间 剧照 NO.16人世间 剧照 NO.17人世间 剧照 NO.18人世间 剧照 NO.19人世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0:41

详细剧情

男人为了救他昔日大哥的性命,不惜砍下了自己的手,而恶霸为了杜绝他把手接上,直接扔进了火盆里,只因他的大哥曾经是最讲义气的江湖儿女,就在赵红斌刚出狱的时候,怀着三个月身孕的妻子,早早就在外等候,就连最亲近的小弟也来接他了,本以为能继续延续他的神话故事,却不料小弟早已反水,并将他按倒在地,妻子见状连忙上前阻止,岂料反水的小弟直接将女人控制了起来,并给了他一耳光,男人跪在地上,拼命的嘶喊着自己老婆怀孕....

 长篇影评

 1 ) 愿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身旁

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个普通的周姓五口之家,在五十年光阴中命运辗转起落、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以周家的关系网为辐射,《人世间》也同时描述了十几位平民子弟悲欢离合、聚散有时的命运变迁,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电视剧《人世间》的笔触平淡朴素,从开播的前十几集来看,并无剧烈或者尖锐的矛盾,只平凡真实的生活。但纵观周家三个子女的命运,令人不由感慨。虽然是电视剧,却折射到每个普通人的心路历程,他们有着每个普通人都会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和无法重来的生活,也有着苦中回甘,在历经沧桑人事后所拥有的觉悟和感受。

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

作为周家唯一的女儿,周蓉是“光字片儿”有名的大美女,她本可不用下乡当知青,在城里度过安稳平顺的一生,但周蓉有思想也有激情,她与一名被下放到贵州劳教、大她十几岁的北京诗人冯化成相恋,背着家人毅然决然前往贵州山区,把一生的青春和爱,都给了冯化成。

这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善始善终,年轻女孩低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变。冯化成被下放到贵州山区时,濒临人生绝境。年轻漂亮的周蓉的到来,无疑是他的救命稻草,这时的冯化成,对周蓉百依百顺、好得不得了。

周蓉大概图的,就是冯化成“对她好”。就凭这份“对她好”,周蓉甘愿在贵州山区呆了很多年,直到十几年后冯化成平反,跟随他回到北京。然而,冯化成回到北京,摇身一变成为了有名的知识分子,他一心高攀,跟身为高干子弟的前妻藕断丝连,背叛了周蓉。

冯化成的每一步,都在尽力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利用一切对他有用的人。落魄时稳住贤妻,得意时贪婪忘形,时隔二十年,周蓉才看清爱人的真面目……

年轻时我们对很多人和事,都抱着幻想,都曾孤注一掷去追求自以为永恒坚固的东西,也曾把爱和希望放在一个人身上。很多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事与愿违。看过的戏、走过的弯路,曾经的热血、难以弥补的遗憾,都化成了无法逆转的运命。幡然醒悟时,最好的年华已逝,人生已再难重来。

二十年光阴倏忽离去,周蓉跟前夫离婚后,又为了女儿旅居国外漂泊了很多年……《人世间》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并不刻意照顾主角,也并不粉饰他们的命运,它只是把他们平静地推入起伏不定的命运中,客观呈现他们的爱恨和起伏,让他们承受自己选择的后果。它真实而深刻的书写了人生由浅入深、难以言语的体验和经历。

疼爱周蓉的父亲周志刚,放不下心爱的女儿,曾经跋山涉水去看她。即使当时周蓉笑颜如花、幸福地跟爱人住在贵州大山的山洞里,父亲难掩内心的辛酸和难过。作为过来人,周志刚大概已经看到了女儿未来的命运,但他无力更改。

所有的弯路,都是该走的路。生活会慢慢矫正和完善人的认知。曾经一度爱情至上的周蓉,经受了生活的洗礼和岁月历练,更明白亲情和自强自立的可贵。这一切只有她亲历过,才能体会。

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相对于姐姐周蓉坎坷而漂泊的一生,周家小儿子周秉昆的生活也容易不到哪儿去。父亲和哥哥姐姐,都响应国家的号召,远赴各地工作和生活,周秉昆和母亲在家相依为命。虽然看似安稳,但他和母亲却始终关心着在远方的亲人,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连。

周家的经济条件算是好的,因为除了周母,其他家人都已经工作。所以周秉昆的单身汉小日子起初过得很滋润,他跟乔春燕、德庆这群小伙伴们成天吃喝玩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出于善心,他帮两个朋友给未婚先育且名声不好的女人郑娟送生活费,当看到郑娟一家生活困难,周秉昆心生恻隐,每月送钱时都暗暗加上了自己的五块钱。就是这份善心,最终为他换来了一生最大的福报。

当周母听闻女儿周蓉和女婿冯化成因为一些问题被抓时,精神受打击成了植物人。周秉昆手足无措,他一方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还要照顾姐姐寄养在家的小外甥女,根本难以招架。郑娟听说了周家的变故,为了报恩,她毅然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弟弟住进了周家,日夜帮助照顾老人孩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期间周秉昆被姐夫冯化成连累,入狱半年。在这半年里,没有经济来源的郑娟守着他留下的存折和很少钱,和弟弟拼命粘纸盒挣钱,照顾好了这一大家人。周秉昆的朋友们也纷纷过来帮忙洗衣服做饭、给老人按摩身体。爱出爱返,因为郑娟坚持不懈的按摩和照顾,两年后周母恢复了意识。周秉昆的善良和对别人的帮助,在关键时刻回报了他,帮助他撑起了这个家。

世间总有风凉,凉风里包裹着人性的温暖和生活的烟火。因为这暖,才觉得人间值得。郑娟一生追随守护着周秉昆,周秉昆也给了郑娟和养子周楠一个温暖稳固的家园。即使命运坎坷动荡,他们一直相依相偎,相濡以沫。在坚韧的郑娟身上,我看了人性的善与感恩、忠诚和光明;在这段关系里,他们互助互爱,无条件的双向奔赴和信赖彼此。

在《人世间》的故事里,没有真正生活的赢家,只有经历着生活的平凡人们。他们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只是凭了劳作和真心,度过了得失参半的一生。所谓人生幸事,无非看尽起落和繁华,还能与爱人亲人相伴,还能有欢乐和甜蜜的时光。《人世间》用简笔写尽了人情冷暖和生活滋味,五十年间人生慷而慨,回首往事苦乐参半,真心不负有情人(原创剧评,署名党阿飞)

 2 ) 家族父权的衰落

最近一直在看这部剧,作为具有明确献礼目的的时代剧,它们都有着统一的暗线。小人物自身与家庭命运起伏的背后,往往是祖国发展,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的主旋律。两条线一明一暗,互相交织,互为因果。作为主人公的角色,也总能恰到好处地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配合自己的勤恳努力,使得生活蒸蒸日上。

而我更在意的,其实是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国家建设(这里主要指体制建设)的日益强大和完备,家族或者说家庭中父权的持续衰弱。

1.

周志刚作为这个家庭中的父亲,有着说一不二的威严,母亲在大事上拿不出主意,凡事总说“等他爸回来再商量商量吧”,不光受限于文化,也更受限于地位。彼时,上山下乡如火如荼地展开,所有青年都信奉着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为人父母的总忍不住会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担心,可这时的他们没有任何办法能抵抗政策,哪怕再为难也只能遵从,甚至连忤逆的态度都不能流露。在这个时点,国家已经完成了对基层乡土社会运行逻辑的解构和改造,你的身份不再是xx族长、家长,而是工人、农民、军人这样的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有着放之全国皆准的认证体系,比如周志刚,就是八级瓦工,地位非常高。曾经或许贫瘠的生活给了他们现如今的地位和政治资本,而这番认可的代价就是要听从调遣和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而他的权威也在这时遇到了第一个挑战,女儿周蓉不顾及命令,私自出走。他能做出的惩戒措施也仅仅是不再联系,不予承认关系。而在他没有撤销这条禁令之前,家中的母亲和弟弟甚至连私自跟女儿联系都不敢,只能遵从这一指示。直到多年后,他自己走进贵州深山,才宣告禁令的解除。

然而这只是他遭到反叛的开始,在以后的人生中,他的大儿子几乎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又生不出孩子,小儿子娶了个带孩子的寡妇,每一个都让他难以承受,没人出来告诉他说“大人,时代变了”,他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

拿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这段剧情、这个人物,怕是很难不嗤之以鼻,认为这种等级森严的家庭氛围过于封建愚昧,压抑人性,毫无温暖自由可言。但其实这是多年以来社会自然形成的家庭结构,经历时间的检验,它是最稳固的结构,能够抵御大部分的风险,维持家庭的持续,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传承千年,经久不衰。在这一结构中,除去父亲作为家长拥有最高等的权威外,孝顺则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品格——社会通过呼吁孝道来维持体系的稳固——孝顺的本质其实正是忠诚,但后者多用来形容主仆关系,太过生硬冰冷,而前者则巧妙地做了掩饰,将其转化为一种专门修饰长幼之间的美德。孩子于家庭而言,更像是一个又一个的生产力,家庭通过生育,保证自己的生产效率,通过孝道,维护权威和统治。家庭经营好了,就变成了家族。

与绝对权威不同的是,家庭权力中有亲情的周旋,使得尽管等级森严却不至于太过严苛,这就是家族剧中充满了血雨腥风而家庭剧最多只是吵闹拌嘴的区别。在这样的体系下,孝顺、能干(对内)、有出息(对外),便能够获得家长的嘉许和认可,这三大优点有先后之分,忠心永远排在第一位的。但也正是彼此之间缺少警惕,许多大家长的交接,都在悄无声息中完成。

周志刚回忆起自己的父亲,说的也是一次拌嘴中,其父恼怒动手打了他,他下意识格挡,却挡开了对方。其父愕然,一来也是自己的权威初次接受挑衅,二来也是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已然茁壮至此。按他的话说,便是从那之后,家里的事情就由他说了算了。同样也是在一次始料未及的顶嘴中,他对自己的长子周秉义感受到了怯意,随即意识到,自己家长的位置应该交出去了。

2.

虽然交出去是迟早的事,但他意识到的时机还是晚了。从自己的亲家郝省长被平反,官复原职的那刻起,周秉义在家中的地位就发生了转变。如前所述,新的秩序在社会中形成,原有的宗族体系分崩离析,在新的体系中博取高位的人,在家庭里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纵然周秉义离家多年,于家中事务关心甚少,出于避嫌,自始至终甚至连援手都甚少施与,但大事小情,周秉昆都会问他的意见。

他同样也是个传统的人,没有一丁点出格的念想,只不过打小受到社会主义教育,对组织的忠诚高于一切,永远把“服从组织安排”挂在嘴边上。四十岁升至副厅,就算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官运亨通。他与郝冬梅的结合算得上是无心插柳,但这柳枝后来突变成了森林确实始料未及——在那个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年代,很难相信有所谓的平反的一天。周志刚谈及旁人,总说自己不懂政治,只看好坏,已经算得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周秉义放弃仕途,要跟成分不好的郝冬梅成婚,其实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能剧里剧外,对他其他方面有所指摘,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周秉义是投机主义者。

他和周志刚之间的冲突看似源于岳父家,其实代表的就是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尽管那时候的他只是个处级干部,却已经是寻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了,周志刚出门拜年,将他带在身边,自己原意实为嘉许,但在外人甚至不怎么有出息的周秉昆看来,其实就是在炫耀。尽管他本人没有这层意思,但拦不住外人曲解。而也正是在那次年关,周秉义第一次顶撞了父亲,才让周志刚彻底意识到,自己该让位了。

人身体上的衰老或许是个缓慢的过程,但精神上就是一瞬间的事。自那之后,于家中事务,周志刚再不过问。安安稳稳在工地过到退休,其间一直专心在跟小儿子周秉昆怄气,除此之外,没再对家庭产生过其他任何影响。

而周秉义也并非是从始至终地坚决贯彻组织思维的人,他不假思索地帮蔡晓光解决高考资质的问题,恰恰说明了潜意识里,他依然是认可乡土宗法行事逻辑的。蔡晓光这么多年帮过他家许多,如今因为成分问题高考受阻,罪不在他,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帮上一把。但没想到这茬后来成了他在岳父心里唯一的黑点。后者很失望,没想到自己的女婿到头来也只是一个觊觎自己权势的宵小之辈,却全然不顾及自己落魄时女婿对女儿的不离不弃。而周秉义也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格外紧张,彻头彻尾地发现,原来的人情往来你帮我我还礼的那套已经完全不适用了,现行体系下,只有效忠与攀附。

曾经他光鲜的工人阶级出身,慢慢失去了光芒,算不上什么优势,在这个系统里,有一个显贵的岳父却不能依靠,反而是阻碍,能走多远,就只能靠自己。甚至同等情况下,出于避嫌,他的机会反而要比旁人更少。他越来越谨慎,再无任何逾矩之事,就连自己亲弟弟的编制,都不插手干涉。

对他来说,人生真正的转机反而是老丈人死的那一刻。他的丈母娘意识到,自己膝下无子,只有一个闺女,也不在系统里,能依仗的,只有这个女婿。她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依然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帮衬。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时局再次动荡,朝中有人总是好办事的。何况打从二人结婚起,就一直住在自己家,过年过节都没回老家住过,和上门女婿入赘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渡人渡己,也确实该拉一把。

她在明确了周秉义想要做实事的态度后,以几乎是开天窗地方式毫不避讳地找人谈到了这个问题,说要给年富力强的同志机会。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也正是借着这次推波助澜,周秉义的事业尽管遇到了坎坷,也终于再上了一级台阶,终于坐到了副市长的位子,正厅级干部。否则的话,大概率会被安排在一个与世无争的闲职上呆到退休,临了提一级待遇。

他运气不错,选对了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始终站在了得利的一边,实不多见。在角色设定上,他也是个臻于完美的好人,没让观众产生太多的挣扎和判断,而由于位置太过遥远,也不会让人产生代入感。

3.

和自己的父亲境遇类似,周秉昆也遇到了属于他这个世代的冲击。和自己的大哥又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命运总在他的上坡路上埋几个坑。

他是正宗家族礼法教育下的产物,虽然有工人身份,可内心里推崇奉行的依然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价值观。他的家庭就是他的事业,他的事业就是他的家庭。他追求的从来不是自己的进步,而是家庭的兴盛,说的直白点,就是家人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个目标有时候可以具化为父亲的肯定。

电视剧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想要投入到建设国家的队伍中,动机并非是响应号召,而是帮扶家人——这样一来姐姐就能留在家了。谁想到后者不告而别,一个人从东北跑向西南去追求看不见摸不着的爱情了。自然而然地,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照顾眼神不好的母亲,打点上下。乍看之下,他念书不好,比起哥哥姐姐,他的留守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决定。但或许也因为在对他的培养上,周志刚与其说是疏忽的,倒不如说是故意的。这在中国家庭中是一种常见的稳定结构,几个孩子重点培养一个,余下的留在身边,有出息的那个决定了家庭的上限,没出息的那个保住了家庭的下限。周家运气不错,有出息的那个格外有出息,看上去没出息的那个后来做得也挺好,反倒是全家人都宠的女儿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如果不是郑娟的出现,他的人生轨迹大抵也和光字片的几个朋友一样,在差不多的年纪找一个差不多的女人结婚生子,了此一生。郑娟是闯入这个家庭的第一个异类。她身上有着不可调和的违和感,一方面她满足传统中国家庭对女人的所有要求,孝顺、踏实、能吃苦、不作,没娘家,而且还很漂亮——哪怕这在传统家庭里是最不重要的品质——但另一方面她的来路不正到了极致,未婚先孕,怀了别人的孩子,还是被强暴生下的。任谁遇上了她,都免不了一通纠结,抉择艰难。周秉昆当然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他父亲总是将周家组训挂在嘴边,讲究门风正派,娶个寡妇,像什么话?

他无所适从,整日天人交战,试探性地提过一次,被一脚踹破了头,从此不敢再说,更做不出决定。他终究无法违背礼法,无法面对父亲的雷霆之怒。或许他可以理解姐姐为爱走天涯,但这也同样束缚了他:一家里三个孩子,怎么能私奔两个呢?如果不是家中接连出现意外,窟窿大到补不上——他母亲突发脑梗,姐姐的孩子又送了回来——他跟郑娟之间大概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命运给了他苦难,也使他免于主动做出选择,在深遭大难的情况下,郑娟挺身而出替他撑住了这个家。他有感激,也有愧疚,在一众朋友的起哄里,他放话下来要娶了郑娟,也把孩子揽在自己名下,往后的日子里,二人相互帮衬,几乎再没起过任何芥蒂。

时局动荡,八十年代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国营工厂纷纷倒闭,之前国家的主人成弃儿,无数工人的自我认知坠入深渊,他们无法理解,也没办法顺应时势地做出转变。周秉昆先前不顾反对,从酱油厂辞职,没过几年反而成了周围人严重高瞻远瞩的决定。其实他哪有这种眼光,只是单纯地跟从本能,想换份工作多挣些钱。而就算换了工作,他其实追求的也还是体制内的身份,来来回回,总是想要个编制。所谓的饭店经理,哪怕名声再大,也不能让他在父亲面前抬起头。周志刚在他眼中永远是个不苟言笑的威严形象,几乎不会给出任何肯定的意见。他其实也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毫无把握,大哥疲于应付公务,也给不出他什么意见,好在家人的生活在肉眼可见地转好了,他就也只能把所有力气都放在饭店和书店的经营上。不管怎么说,多挣些钱总是没错的。

中国那些年发展得太快了,快到可以不由分说地摒弃之前奉为圭臬的金科玉律。许多后来唾弃的,恰恰是当年赖以为生的准则。而在摒弃的过程中,原来规则的主导者自然就成了新秩序的阻碍者。周志刚退休回家后,周秉昆本以为自己和他之间也会爆发一场恶战,战战兢兢,没想到一番撕扯后,对方正式偃旗息鼓,从此安然地过上了退休生活,剧中将他安排到另一个远方的工厂做事,连出镜都很少了,直到离世。

4.

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曾提到的:集体化的中介、国家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撤出之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也随之崩溃。既没有传统又没有社会主义道德观,非集体化之后的农村出现了道德与意识形态的真空。与此同时,农民又被卷入了商品经济与市场中,他们便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地接受了以全球消费主义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道德观。

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很多行事特质和道德规范,在如今看来是落后的甚至愚昧的,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密切,很难明白“拉不下脸”是件多为难的事儿。所有人彼此纠缠在一起,这在穷苦岁月里看不出什么,而一旦日子变好了,个人生活条件之间的差距就会让曾经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变得扭曲破碎,随同高高在上的父权一起衰落。

这么看来,道德也并不是什么能靠得住的东西。

 3 ) 周楠与强奸犯“亲爹”竟然如此和谐???这是编剧内心的呐喊吧!

其他我都还可以捏着鼻子勉强接受了。

可是,你让人设正面的周楠与强奸犯亲爹相处如此和谐?是什么鬼???

我就问你,这是什么鬼???

连起码的逆反都没有,难道编剧的内心恨不得自己也能有个这种强奸犯亲爹吧?!!!

要不我实在找不到合理、合情、合逻辑的立足点了!

见配图:

我就问问编剧,强奸犯不是坏人???

估计编剧自己不觉得强奸不是坏事儿吧?!

如果,周楠是个人渣,要认这个强奸犯亲爹也就罢了!问题是原著里,就连你自己改编的周楠也是个品学兼优的人中龙凤呀?

我就不知道编剧这种既不合情又不合理更不合逻辑的价值观是从哪里来的???

太恶心观众了!最最最最最让人恶心的情节!这是给观众喂苍蝇呢!而且还是绿头的!而且我们被噎住了,吞吞不下,吐吐不出!!!

不带这么恶心人的!!!

 4 ) 导演李路:我是怎么拍《人世间》的?

提起导演李路,读者必然会想到他的代表作《人民的名义》。这部当下性、稀缺性、均衡性、艺术性兼备的反腐剧,是2017年当之无愧的“年度剧王”。

其实,李路不只有一部《人民的名义》。

作为一位入行近30年的“老资格”,他拍过《小萝卜头》《老大的幸福》《坐88路车回家》《巡回检察组》等现实主义作品。他的作品三次荣获中国电视飞天奖,两次荣获中国电视剧金鹰奖。

但他又不只是导演。他在创作和管理的岗位上都干过。他担任过南京电影制片厂生产副厂长、江苏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他执导的作品中,总制片人那一栏里往往写的也是李路的名字。

可以说,他既懂得影视剧创作,又熟悉行业的投资生产流程,是一位有制片人思维的导演。

目前,他正投身于新作《人世间》的后期制作中。

《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的茅奖同名小说,以周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以周秉昆、周秉义、周蓉、郑娟为代表的十几位平民子弟,100多位形形色色、各行各业人物在近五十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这部剧视野宏阔又笔触细腻,理想主义浩荡,人间烟火氤氲。

前不久,我们观看了《人世间》的部分样片,和总制片人、导演李路畅谈起剧集的创作过程。

以下为李路自述。

“中国故事”

2018年6月,我第一次看到了《人世间》的小说。此前,我一直在和腾讯影业接洽,寻找合作项目。腾讯方面提供了不少职场剧、行业剧范畴的大IP选题,我都没太找到感觉。

我更想拍部相对宏观的、史诗气质的作品。后来他们给我推荐了梁晓声老师的《人世间》。

小说首次出版的时间是2017年11月,我是次年6月看到的小说。看了之后觉得确实是“我的菜”,书中多年沉淀的东西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也是我多年思考和感受的。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拍剧从来不会等别人把饭做好端到我面前,而是喜欢自己去孵化。《老大的幸福》如此,《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如此,《人世间》也不例外。正因如此,我在项目推进中可以掌控的事情较多,包括剧本的开发、拍摄的进度、资金的使用、所有的演职人员的确定。

我们通过一未文化找到梁晓声的时候,是在2018年底,当时小说的名气还没“破圈”。

《人世间》是2019年8月获的茅盾文学奖。梁晓声觉得我对小说的认知是非常清晰的,聊得非常投机,用他的话说:相见恨晚,你是导演,具体你全权来弄,我不干涉。

搞定了版权,就要快马加鞭地找编剧。我当时给陈道明和周梅森都打了电话,询问有没有适合的编剧推荐,他们俩不约而同地说了一个名字:王海鸰。

王海鸰是生活剧创作领域的高手。她其实不太喜欢改编别人的作品,只告诉我先回去读读原著。过了个把月,才最终决定接下改编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有两点让我比较钦佩。

一是梁晓声完全将接力棒交给了编剧。他给我手写了一个授权,表示绝不干涉剧本的创作,一切由李路来把握。众所周知,他本就是个优秀的编剧,他能完全放手,这是很难得的气度。

其二,王海鸰的态度也非常认真。

她其实和梁晓声也很熟,知道这部小说的分量,可以说是怀着一份敬畏心在创作。

剧本写了很久。2018年底开始创作,拍摄时也一直在精修,到杀青前两个月才完稿。剧本创作的前半程,我在《巡回检察组》筹备和拍摄的工作之余,与编剧也一直保持密切交流。

开机时有了40集的剧本,结尾部分仍待完善。

因此拍摄期间压力很大,每天拍完回去都要研究剧本,然后用很大的精力来讨论接下来剧情的走向,每天没有几个小时能睡觉。但现在看来,成果还是显著的,结构没跑偏。

文学史上,能够用文字展现中国近五十年社会和人性变迁的作品极少。

但《人世间》就做到了,它就是一部厚重的百姓生活史。

小说还没有写到当下,我们对新时代故事做了详细补充。目前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仅要对内引发民众的共鸣,更要向外讲好中国故事。

为什么阿米尔·汗的印度电影能广泛传播?原因就是鲜活,接地气。只要故事和心灵的沟通达到与观众共振,人性的温情是可以突破国别、族群的。

等待演员

在演员选择方面,我们费了很大心思。

腾讯影业和新丽传媒全程支持我们做成头部大剧,演员选择定位为最合适,不计其他。

《人世间》有四梁八柱,四梁是周家三兄妹和周秉昆的妻子郑娟,我们请了辛柏青、宋佳、雷佳音和殷桃来演。八柱的演员也都是实力派,像萨日娜、张凯丽、丁勇岱、宋春丽、于震等等。

这批人搭起来的班子,往人物里一塞,就没有不合适的。演员合适了,戏也就好看了。

双生双旦的演员中,雷佳音是最早定下来的。

他本来就是东北人,身上有邻家男孩那种憨厚的气质,表演也没有痕迹,可塑性很强,周秉昆的岁数,和他的父亲差不多大。用东北话说,他就是妥妥的最佳周秉坤。

但也有角色经历了等待的过程。开机都一个月了,辛柏青和小宋佳都还没进组。

当时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挺着急,我说不着急,一切都早已定好了。

其实当年拍《人民的名义》时,也有这种情况。开机一个月了,祁同伟、蔡成功、赵瑞龙的演员还没进组。因为我认准了(许亚军、张晞临、冯雷)这些演员合适,所以必须要等他们。

辛柏青的戏,润物细无声。在周秉义的身上,能看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官员为了城市发展,豁出身体,忘记了“小我”,周秉义就是这样一类人。

周蓉的身上有一种年轻知识女性独有的闯劲。她为了爱情,嫁给比父亲小不了多少的“右派”诗人,孤身一人奔赴贵州,小宋佳的身上有着强烈的独立女性的味道,不用去演,她本身就是周蓉了。

至于郑娟,在书中她是个很有风情的角色,剧中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贤惠和个性并存,殷桃来演郑娟这个角色也很合适。

丁勇岱演的是一个“咆哮爹”周志刚。他是东北常见的“老工人”,是单位的业务权威,在家里说一不二。老工人和省领导做了亲家,阶层的差别滋生出戏剧故事。

周秉昆的家庭结构非常典型。父亲是中国第一批“大三线”工人,八级技工,每个月收入和退休老干部差不多。周秉义和周蓉出类拔萃,都考上了北京大学,而他们的下一代同样也很优秀。

周秉昆命运比较跌宕,在通过自己的奋斗即将成为出版社后勤处处长的时候,误打误撞把人打死了,命运也被改变了。

编剧王海鸰在小说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新内容。比如“光字片”拆迁,深圳的开发等情节,小说里匆匆扫过,剧中则占了不小的篇幅。

你在这部剧中,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从30后到90后都会有感。从最开始计划经济用肉票、布票,海南岛的火柴和哈尔滨的火柴都是两分钱,到改革开放全民下海,谁家钱多谁家钱少一下子拉开差距。过去我们总说,“富二代”只能在《流星花园》里看到,现在街上比比皆是。

改革开放是我们浓墨重彩的篇章。

小说有一段很有意思,周秉昆他们大老远跑去买肉。在那个时候,买肉是需要肉票的。有一天,蔡晓光突然告诉周秉昆,在某个门店,今年开始买肉不用肉票了,一群人就搭伙去买肉,成扇成扇地买。买肉不用凭肉票,这就标志计划经济的松动,市场经济的开始。

我们把水自流、骆士宾写成了东北第一批在深圳创业的商人,他们成功了,生意做得很大,赚了很多钱。他们带着改革开放的季风回到黑土地,与发展停滞的重工业基地相撞,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却又真实的故事。

因为亲身经历了这些,所以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剧情,什么样的台词,什么样的表演能打动观众的心。我的孩子是00后,我那天还问他说,这种片子你会看吗,讲实话,不要因为是爸爸的作品。他说我太喜欢了,我特别好奇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历史纵深

小说的背景在哈尔滨,因为梁晓声是哈尔滨人。我们则将主场景挪到了吉林。

我老家在吉林,长春的地标建筑、城市气质我都比较熟悉,朋友也多。吉林省给了很大支持,很多资源都向我们放开了。征求过梁晓声老师的意见后,把主拍摄场景放到了中国的电影摇篮长春。

像开机第一天拍虚拟的江辽省委的那场戏,用的就是吉林省委大门的实景拍摄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和农博园里搭景拍摄,园区上下配合我们,给了非常多的支持。

实际上,东三省我们都拍到了。剧中关于俄罗斯的场景是在哈尔滨完成的,在辽宁调兵山拍的火车站等等。

美术部门还搭建了书中的“光字片”(主角居住的城中村)。在摄影棚里搭了一部分内景,在其他几个城市找了几个棚户区外景,拼接起来就营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光字片”。

剧组搭了4万平米的景,灯线就用了7万米,搭景的灯足足装了几十辆超长箱车。不夸口地说,这个规模好莱坞电影也难达到。

拍摄准备阶段,我们还征集了很多旧的物件,搭建了大概一千多平的道具库。像老海报、旧挂历、老衣服,争取让观众一看到就“梦回”那个年代。

《人世间》的美术指导是王绍林,我们是老朋友,曾合作过《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等作品。摄影指导是张文杰,《觉醒年代》就出自他手。

这次拍摄主要是两处搭景,一个是长春农博园,一个是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但我有一个原则:只要外景有的,就绝不进棚,所以为了好多戏份不多的场景奔袭几百公里,但效果是惊人的,真的永远假不了。

我在A组拍戏的时候,也会关注B组的拍摄。每拍一条,都要发给我确认,合格后再拍,不合格就重拍。从今年2月21日开机,到8月15日杀青,拍了半年。B组拍了3个月,工作时间加起来就是9个月。

开机一个月,迪士尼就找来了,买下了《人世间》的海外发行权。我经常就在片场提醒大家说:一定要注意,我们这部剧要全球播放,每句台词、每个画面都要有国际视野。要让国外观众看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用50年的奋斗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拍《巡回检察组》之前,我想拍个“人”字三部曲。第一部是《人民的名义》,第二个是《巡回检察组》(原名《人民的正义》),第三部就是《人世间》。

其实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明明可以选择拍一些能轻松赚钱的作品,何必非要给自己找罪受呢?

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我希望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一种关照现实的力量和温度,不论是对普通人的描摹和刻画,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反思,都希望能让观众产生共情。这是我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

你拍一部剧成功了可能没什么大不了,如果你每一部戏,都形成了文化事件,引发了某种文化效应,那就绝非偶然了。

《人世间》里有50年历史纵深。

小说里人的那种纵深感,从底层到高层纵深向的那种东西,是我喜欢的。它能让年轻的观众明白,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如何来之不易。为什么当时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现在却能发展得如此繁荣,不靠喊口号,靠人物塑造、靠跌宕的情节、靠实打实的拍摄来表现。

我之前也拍过关于东北的电视剧,范伟演的,叫《老大的幸福》。

从语言到行为,东北人天生具有幽默感。二人转为什么产生在东北,因为过去东北的冬天太冷、太长了。东北的魅力,不一定是推杯换盏的“炕头文化”,还有更深情的黑土地文化。

东北最美的和最粗犷的东西都在《人世间》展现了。

和《人民的名义》一样,我不只是导演,我还是整部剧的总制片人、总操盘人,作为总负责人,你要扛很大的压力。事无巨细,都要上心。

像《人世间》这种成本高、人员多的剧,做错一点都不行。这种压力,体现在生产和艺术质量上,也在各个环节的创新和突破上。寻求完美每每让我身心俱疲,每次的创作都是一次生死较量。

这些年来,我拍的剧不多,跨度很大。很多人觉得我是没有舒适区的导演,我觉得拍什么还是要靠自己的感觉,“是不是我想表达的”很关键。

 5 ) 全剧第一伪君子——郝省长、金主任夫妇

首先声明,这是剧评,不是书评,我只提剧里的事,你也别拿书里的事来怼我。

名词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伪君子:表面上是高尚,实际上卑鄙无耻的小人。道貌岸然、口是心非、出尔反尔、得志猖狂 四条兼备者。典型的例子:岳不群

蔡晓光通过秉义、冬梅找了郝、金二人办自己上大学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郝、金二人的态度是

我查77年高考政审政策时在环球信息网上查到这样的信息

文章链接在此:恢复高考是哪一年(高考为什么停了十年)

蔡晓光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说明他的政审是合格的,厂里以政审不合格为由阻止蔡上大学才是真正的违反政策,郝、金二人做为省部级高官、77年高考亲历者的父母,真的不知道77年高考的政审政策?省属拖拉机厂归不归你这个省长管?拖拉机厂厂长是不是你郝省长的下属(虽然级别差了很远)?你的下属做了违反政策的事,别人只是通过一个相对特殊的渠道告诉了你,这个人就违反政策了?这件事在我看来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制造一个能拿捏周秉义的把柄。此后郝、金二人为了标榜自己的大公无私,多次用蔡晓光的事情敲打秉义、冬梅,周秉义都几乎要和家里不来往了。他们多次强调权力是党给的,不能用来办私事,可他们用手中的权力办的私事少吗?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你郝省长家的私事?哪一件事办得不是靠你们手中权力?随便一件事你交给郑娟、周秉昆去办,能办得下来吗?天天标榜自己清廉,结果你礼物收了一屋子,礼物收了一屋子就罢了,连点韭菜你都不放过

东北冬天的新鲜蔬菜是金贵,可你们两口子是“清廉”到连韭菜都买不起吗?我们看看这两口子的工资是多少。周秉义去兵工厂的时候,金主任给了秉义一个存折,说是他俩补发的文革期间的工资

不知道这个三万多具体是多少,30001也是三万多,39999也是三万多,咱就按少的算,30000整;不知道他们被打倒了几年,文革总共十年,咱给他算满,这样算出来的已经是最低数了,那么他们每月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呢?30000/10/12=250——一个很讽刺的数字——在这之前剧里已知的同一时期工资最高的是八级工周志刚,每个月五十多,也就是说他们俩的工资至少等于5个周志刚,这还不考虑他们文革后涨不涨工资的事,每月拿这么多钱的领导,连点韭菜都不放过!

还敢不敢更过分一点?敢!

这是一个16岁参加革命的一级伤残的老革命,至少应该是个战斗英雄吧?病情恶化医药费不够用了,来找组织求助,合情合理合法吧?他们怎么做的?先是周秉义很巧妙地赶人

接着金主任说自己可以拿钱给她

被蔡大姐拒绝

那个年代,个人遇到困难,找组织寻求帮助这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这人是个战斗英雄,是一个可以克服困难用左手学会开枪吃饭的、自强不息的战斗英雄,提的要求也不是分房、涨工资、给子女安排工作什么的,而是医药费,我相信如果不是实在撑不下去他不会让老婆来找组织开这个口,这个要求不过分吧?可从头到尾,郝省长是一言不发;周秉义是巧妙赶人;金主任表示可以给人点钱,这是恶心人+堵人嘴,潜台词是:这事老郝办不了,你非要要,那我打发你点,以后别来了。人家找组织寻求帮助合情合理合法,拿你的钱算怎么回事?!

秉义赶走蔡大姐后“好省长”是怎么评价女婿的表现的?

我都想骂脏话了,把战斗英雄的合理诉求拒之门外是“有眼色,有分寸”?

还敢不敢更过分点?必须敢!有个盛部长,有男女作风问题,来找郝省长

对这个盛部长,周秉义的评价是

周秉义提到的兵团的这个人的结果是什么?开除党籍、公职、入狱判刑

郝给出的对盛处长的处理意见

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盛部长连一份检查都不用写,就没事了。如果非要说盛部长损失了什么,那就是损失了一个情妇。

后面郝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我前前后后翻了好几集、好几遍我也没找出来剧里这是哪一年,这涉及到中国的刑法1979年发布、1980年1月1日才开始实施的问题,刑法实施前后、文革前后对同一罪行的定罪肯定有出入,但就算出入再大、哪怕80年后这事不再是犯罪,至少也是严重违反党纪的,可郝省长从头到尾没说过要党纪处分。

发现了吗?郝、金夫妇的大公无私是分对象的,对老周家、对战斗英雄、对蔡晓光这种他们用不上的人,他们是大公无私的,对警卫员、盛部长这种他们用得上的人,大公无私是不适用的。

郝、金夫妇本该是绝对正面的人物,会表现成现在的样子,只能说完全是编剧和导演的锅,什么高级黑之类的我就不揣测了,我只想说,这剧全靠演员的演技撑着,剧本不能细抠,细抠全是屎。

演员演技:5星

剧本:-5星

洗白强奸犯:-1星

片尾曲(周深):1星

《北陀寺的风》:1星

合计:1星

===================================================

这篇影评发布已有半年了,这半年里有很多人给我留言(影评区和小组讨论区),对我启发很大。现在看来,“ 郝、金夫妇本该是绝对正面的人物 ”应该是我对央视播出的影视剧的刻板印象,编剧和导演从未以任何方式表达过这二人该是绝对的正面人物,也许他们就是想表现一个真实的人世间,故此修改评分。

最后感谢评论的各位,你们拓展了我的思想宽度,谢谢。

 6 ) 为了洗白强奸犯,逻辑都不要了

《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原著,小说是叙述性的文字,更克制更冷静,而电视剧,一方面淡化了时代背景造成的冲突矛盾、把重点转移到了亲情上,另一方面,影像画面本身就比文字更满、编剧还喜欢煽情,所以自然而然,追剧的观众情绪波动更强烈。

不能说电视剧改编得都不好,但涉及到具体剧情,大部分改编我认为都不如原著。

整部剧从二十集左右起,节奏就已经开始垮了,到骆士宾回来抢孩子就不是垮而是崩了,从楠楠玥玥双双考上清华之后,剧情彻底崩到无可救药,真的,两代6口人,2个清华2个北大,清华北大就是为周家人开的吧?

全剧让我感到最最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两处离谱改编,其一是关于周蓉,其二是关于骆士宾。

再次重申,我从不觉得小说影视化不能改编,只要你改得好就行,但求求编剧不要自作聪明把精华改成糟粕!

周蓉我之前已经专门写过,原著中挺有魅力的女神,到了剧里,变成全剧第一讨厌的自私鬼。

我以为跟蔡晓光结婚后,编剧会让她“恢复正常”,没想到,为了拉近与女儿的距离,她全力支持玥玥与楠楠的恋爱,甚至为此跑去找郑娟,完全不顾人家的生活……

再到楠楠意外身亡,她竟然带着伤心的玥玥去贵州故地重游了,只有她们母女俩的事儿算事儿,家里其他人的事儿全都不算事儿。

原著里,此时周蓉和玥玥还远在法国,得知周楠去世,母女俩远赴美国,和郝冬梅一起陪着郑娟处理周楠的身后事。

让剧版周蓉尤其显得面目可憎的是,此时周秉昆因为打了骆士宾而入狱,包括蔡晓光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夫、郝冬梅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嫂子,家里上上下下都在为秉昆家里的事情奔走,唯有亲姐姐周蓉因为带着女儿外出散心而“置身事外”,两边画面一对比,哪个观众能不大骂周蓉?

我实在不理解编剧为何对周蓉有此深仇大恨!

连宋佳的妈妈都说弃剧,看不下去了。

没有人比宋佳更适合演原著中的周蓉了,如果演好了会是何等的熠熠生辉啊!

梁晓声专访里也说,没有把宋佳这么优秀的演员用好很遗憾。

我不理解,请来这样适合角色的演员,却改成这样离题万里的人设,剧组究竟是图什么?

因为疫情原因没法去法国拍,但这恐怕不是重点吧,国内的戏份不也改编成垃圾了,难道去国外拍就不臭了?

编剧一边将女性角色的魅力全都削弱,一边又在毫无必要的时候输出“男的下厨房女的歇着”这种台词:你看我多么尊重女性,你们还有什么不知足?

尊重女性是从心里把女人当人,不是嘴上喊口号好吗!

相比对周蓉堪称“恶毒”的改编,编剧却唯独对渣男和强奸犯充满宽容与好感。

原著中早早就因为出轨而被周蓉甩掉的渣男冯化成,到了剧里,变得好像是不堪忍受周蓉的不可理喻才出轨,而且居然还是决定“痛改前非”、让自己变得有“女人味”的周蓉被他甩。

更离谱的是骆士宾。

无论是书里还是剧里,他都是彻头彻尾的强奸犯。

在那个年代犯下强奸罪,可能出于种种原因他逃过了惩罚,但原著作者设置让他失去生育能力又早早就死了,算是报应不爽。

这样的恶人,即便得益于时代变迁、钻空子赚了钱,骨子里的恶劣也不会变,所以原著中,他回来跟周秉昆抢周楠时,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恶劣嘴脸,最终激怒了周秉昆,自作自受摔成了植物人,然后死掉,财产被他法律上的妻子继承。

谁能想到,原著中这样一个恶有恶报、并没有多少戏份的小人,到了剧里,有了大段的篇幅去展现他如何赚钱不易但又有识人之明、展现他如何悔过自新和周家处好关系、展现他如何视野广阔一步步让周楠渐渐接受他……

观众为什么要看这些啊???!!!

原著主要讲的是东北的故事,对南方的发展只是一笔带过,编剧改编时想要尽可能地全面,连带着深圳的故事也要讲一讲,这点我可以理解,所以编剧原创了老姚这样一个角色,但是,不行你就再多原创几个老板,全中国那么多人,为什么非要让骆士宾这个强奸犯来代表在改开前沿创业奋斗的人???

甚至他曾经犯下的强奸罪都变得被人接受了,人家当年只是一时糊涂、还不允许浪子回头吗?

就像水自流说的,人家不过是酒后失态、情不自禁,不管怎样周楠身体里流着他的血啊!

是的,原著里觉得孩子不该认贼作父、帮着周秉昆的水自流,到了剧里却变成了骆士宾的狗腿子,皇帝不急太监急,比骆士宾还恶心。

总而言之,连受害人郑娟、连当年那么想揍他的周秉昆都不计较了嘛,观众干嘛还抓着不放呢?

再说了,骆士宾确实对周楠很好,确实帮助周楠打开视野了不是吗?

人家都已经将功赎罪了,连郑娟和周秉昆都愿意和他一起养儿子了嘛,周楠都已经叫他“爸”了嘛。

多好的一个慈父啊,编剧给他硬拗的慈父人设别提有多成功了,哪里用得着周楠开口,弹幕里都已经一群人在喊爸了。

这好父亲当得可真容易,强奸一个女人,让她怀孕,等她和别的男人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了,他再花点钱把儿子要回来就行,换谁不抢着当?

我还看到有人问,骆士宾为什么不娶了郑娟,那样不是一家三口刚好吗?

简直都气笑了。

他想强奸就强奸,想娶就娶,反正日后可以“改过自新”,郑娟的意愿完全不重要是吗?

只要他愿意改过,郑娟曾经受过的苦就可以当做完全没发生过是吗?

编剧对骆士宾这个角色偏爱到何种地步?

就连周楠之死,都成为他洗白的工具。

原著中骆士宾早就死了,周秉昆为此入狱12年,周楠公费出国留学,不幸遇到校园枪击案,他为了掩护别人而死。

楠楠在法国与周蓉和玥玥母女相聚数日后,刚回到美国的大学里,导师便愉快地告诉他,校方批准他做导师的助教了。在美国,导师有极大的自主权,威望高的教授尤其如此。因为助教有薪酬,大半的薪酬要由校方出,程序上仍须校方批准。他的导师是研究东方法制建设的权威,需要很多案例来支持立论,这方面周楠的帮助必不可少。导师乐于由他这一名中国学生来做自己的助教,不料此事引起了一些误解和嫉妒。一天即将下课之际,有位男生突然闯入教室,举枪乱射。枪口对准一名女学生时,周楠挡在了她身前。男生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手枪却卡壳了。对方旋即掉转枪口,对准了另一名吓呆的女生,周楠第二次以身掩护,手枪又卡壳了。枪口再次转向了束手无策的老教授,周楠以为枪中没有子弹,扑了过去。枪响了,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胸膛。

这一段原著写得有点仓促,歹徒的枪两次卡壳,周楠连续三次挡枪,但如果要改编更合理一点,其实并不难,结果剧里反而改得更神经了。

周楠和朋友路遇持枪劫匪,因为出国前骆士宾就叮嘱过他遇到抢劫的就交钱——骆士宾可真是见多识广大好人呢,所以周楠直接就把钱包给人了,但他的朋友却不愿给钱,于是他就替朋友挡枪了。

与无差别射杀无辜人士、几乎来不及反应的校园枪击案不同,拦路抢劫的劫匪是为了钱又不是为了命,受害者是理应有反应时间的、周楠至少可以先劝说朋友保命要紧,结果剧情仓促到劫匪直接开枪,但这么近的距离,都可以直接跟劫匪搏斗了,结果周楠就直接活腻了一样地去挡枪……

简直是为了领盒饭而领盒饭,跟笑话一样!

是一点智商都不要了吗?

再看骆士宾之死,原著里明明是周楠被骆士宾忽悠得要出国、周秉昆怒而去找骆士宾,此时骆士宾还在故意挑衅他,所以争斗中发生了意外,结果剧里变成,周楠都死了骆士宾还没死,骆士宾与周楠父子情深、为了周楠之死不但出钱还要亲自出国去……

甚至还绝望地拦住周秉昆争论,然后两人打起来、骆士宾成了植物人……

好无辜好可怜的骆士宾啊!

我都先不说三观了,剧里这一改编,连基本的逻辑都不通顺了。

原著中,楠楠死的时候,周秉昆刚出狱,听闻噩耗后直接吐血、生病住院,身为一家之主的周秉义安排蔡晓光留在医院照顾周秉昆,郝冬梅陪郑娟和周聪去美国,另外他还电话通知远在法国的周蓉母女前往美国帮忙。

周秉昆住院了。十二年的服刑经历使他的身体反而显得更强壮,楠楠的意外之死却一下子将他击倒了,虚弱不堪。医生说,虽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但此时出国肯定是不明智的。

可是剧里,楠楠死的时候,周家全家人都正常健康且在国内,那么周秉昆作为郑娟的丈夫、周楠名义上的父亲,他有什么理由不去美国接楠楠?

就为了留在国内等着骆士宾找上门来、然后象征性地走一下原著剧情,让两人打一架、骆士宾去死、周秉昆去坐牢,是吗?

还有周蓉,作为周秉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亲姐姐、身为周楠的“准岳母”,为什么不是她和玥玥陪郑娟去美国,反而是郝冬梅一个嫂子忙前忙后?

都不说周蓉与周秉昆的血缘关系了,光是玥玥,以剧里她的任性程度、以及与楠楠的感情深度,此时不应该哭着喊着出国去接楠楠吗?

退一万步讲,即便周秉昆不能去,同样都是“外人”,让身为男人的蔡晓光陪同郑娟去美国,都比郝冬梅合理吧——事实上原著里一开始也是这样的计划,毕竟那可是随时有可能发生枪击案的美国啊!

反正演到现在,整部剧已经完全没有逻辑可言了,编剧的任务就是,让奇葩的人不断奇葩出新高度、让好人受难甚至死去来拼命煽情催泪,仿佛只要观众骂得够多哭得够多,就没精力去计较情节硬伤了。

我可去你的吧!

 7 ) 乔春燕,人生能有几回重来

随着现实主义题材大剧《人世间》的落幕,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坐标东北“穷人窝子”光字片中的小人物们,也迎来了各自的结局,50年间,中国展现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巨变,而这些生于那个时代的百姓们,也在时代的浪潮中,挣扎,转变,坚持,救赎或是堕落,纵横交错的命运沉浮中,乔春燕跌宕起伏的一生,尤其令人唏嘘。

想要理解一个时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视走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因为他们的身上,会永远携带着只属于一个时代的印记,或是固执,或是守旧,或是激奋,或是善良,人世间,大抵就是一场修行与自救,可叹的是往往一步错步步错,想要回首时,却发现命运从来不给人任何转圜的机会。

春燕的一生,让人又爱又恨,也同时让人心痛惋惜,从最初的愿为朋友两肋插刀,到最后亲口说出“朋友靠不住”;从当年不论落于何种境地都可以勇往直前,到人至中年只一味激进的想要扭转命运;她的一生,好像都囚困于“不得”,爱而不得,争取而不得,期盼却不得,用尽全力去努力抗争,却永远没有结果。

然而比不得更痛苦的是,她并非从未尝过“甜头”,她的人生有过几次无限接近光明,就好像终于汲取到一丝温暖的腊梅,面对事业上的三起三落以及生活上的打压,她始终都在力争上游,不断凭借自己力量努力靠近阳光,坚韧的性格十分让人动容。

社会动荡不掩热情,面对困境迎难而上

初见春燕,只觉这个女子是熠熠生辉的,虽然比文化,春燕比不过周蓉,比相貌,春燕亦不如郑娟楚楚可人,但是她却胜在性情直爽,敢爱敢恨,不畏风雪,勇往直前,完全一幅现代独立女生的飒爽模样。

花季年华的少女却偏偏被分配在了大众浴池,成为了一群老爷们的足疗师,一般女生很难接受,春燕也只是震惊了片刻,便决定撸起袖子好好干,没过多久就凭借精湛的技法以及好人缘混成了澡堂十分依赖仰仗的台柱子。随着日月更迭,春燕在大众浴池的根基日渐深厚,终于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次晋升,成为了浴池副主任,在那个年代,最初的春燕宛如一束盛放在寒冬的腊梅,风雨越猛烈,她越兀自开得艳丽。

虽然在外人看来,升了职的春燕春风得意,令人羡慕,但是春燕自己却清楚,她的这一路并不容易,锋芒过胜亦是一把双刃剑,出彩的同时,也容易招人嫉恨,因此她的每一步依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果不其然,春燕最终还是没能躲过旁人的栽赃,受到社会事件牵连,一招又落回修脚女工,被免职后,还被迫当晚搬出领导楼,可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不过尽管如此,春燕也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她沉淀心绪,继续在命运中向上攀爬,最终在机缘巧合下离开浴池,转任吉春市同乐区所在的妇联副主任。她的仗义热心,让秉昆的酱油业务成为了慰问困难妇女家庭和妇联内部员工福利的指定供应商,以解燃眉之急。到此时,春燕依然是那个相信朋友,愿意处处为朋友着想的古道热心的励志女孩,就像她曾经在聚会时说过的,“从今以后我们就是铁哥们铁姐们了,朋友之间就是要两肋插刀。”

腊梅不畏寒冬,即使万花皆败,也能肆意盛开

一个人要彻底将性情转变,势必会经历大彻大悟,春燕在妇联的工作突生变故,离开妇联后,她的收入是在妇联的三倍,妇联工作人员此时要求收走春燕的福利房,因为即使春燕的房子是妇联分配的福利房,春燕只有使用权,但是只要春燕不违法犯罪,她仍有居住权利,面对妇联的最后通牒,春燕走投无路下,找到了秉昆,希望秉昆能通过大哥的关系帮她说几句话,在春燕看来,他们都是共患难过的好兄弟,彼此扶持帮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毫不留情地浇在了她的头上。

政府官员,国家大义,这些对于小人物春燕来说毫无意义,她只是觉得当初秉昆有难,她毫不犹豫站出来帮忙,而今她有难,却屡次遭拒,春燕似乎也想不明白。

原著中,有这样一段对于春燕心理转变的描写,“对从前的朋友、哥们儿,也往往只以利用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交往的亲疏远近了。”

也是从此时开始,春燕的性情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她看清了一个现实:靠人不如靠已,风雨越是猛烈,她就越要挺起腰杆。

为了能够生活,她可以算计,可以不再“善良”,也可以遗忘掉过去的自己,她靠着心计,解决了房子问题,在洗浴中心当上了乔总,身处利益的旋涡,春燕对人与人之间似乎看得更加透彻了,她帮助已超过浴池录取年限的于虹找工作,可以毫不动摇地说:“开掉一个就好了。”

当于虹撞破洗浴店顾客与员工之间的灰色地带时,春燕也淡然平静地说:“我们那时给那些大老爷们儿修臭脚丫子,还不是被揩油,却没丁点儿福利。现在倒还挺羡慕那些小姑娘,要是我再年轻20岁,也会接受这种工作方式。“

那个时候她的背影,有坚硬,有孤独,也有一丝脆弱,面对生活的无情打压,春燕从没倒下过,她始终积极应对,哪怕方式有错,却也让人能够理解。

腊梅虽然生于冬季,却不代表不需要阳光抚慰,春燕送腊梅给曲书记,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于自己命运的映射。她希望自己不畏寒冬,也想要告诉天下,即使万花皆败,她也要全力生存下来。

在生活琐碎中自强不息

东野圭吾曾说:“这个世上有两种东西让人无法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时至今日,春燕已经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无法回头了,与秉昆的决裂再到被抓入狱,洗清嫌疑,她越发的利已和张牙舞爪,最后一纸文件举报秉义,铸成大错。

当初那个义字当先,万丈光芒的女孩“死”在了婚后一地鸡毛的现实生活中,事实上,春燕的转变在她嫁给了曹德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她爱慕着秉昆的时候,无疑是她最美好的时候,然而妾有情郎无意,她拼尽全力,也没能赢得秉昆的注视。却阴错阳差,被曹德宝吹口琴的样子吸引,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托付了出去。但春燕没想过,虽然曹德宝为人浪漫有趣,但是大事面前却显示出懦弱无能。为了家庭,春燕选择用孱弱的肩膀接起重任,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疲惫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她的美好,也敛去了她眼中的光芒,当初对爱情充满了单纯憧憬的女孩在多年后满面倦容地对秉昆说:“爱情很美好,婚姻很苦恼。”

她终是女子,何尝不期待一个肩膀,一份安稳呢?然而当她陷入困境时,却连一个肯安慰她一句的人都没有,她再坚强再纯善,也难免不产生崩塌。

因为对于家庭的忠诚与珍惜,春燕不得不拿起武器,坚强应对,拼命抓住所有机会。细想之下,她之所以变得满身带刺,无非是因为如果她不强大,后方就是万丈深渊,哪怕是曹德宝能在生活中为春燕承担下一些担子,春燕都不至于在未来行差踏错。

踏破千层重浪,努力向阳而生

乔春燕无疑是《人世间》中最复杂也最真实的一个人物,她的身上有小人物的可爱与热情,有市侩也有自私,有善良也有桎梏,我们很难去简单评判她的好坏,甚至也无法去真正讨厌这个人。

她是最普通的凡间人,既没有可以参透万物的智慧,也无法脱离对于对世俗的渴求,这也是乔春燕这个人物无比真实可贵的地方。她就好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也会面对命运的嘲弄,但每一次,她都会坚忍不拔地重新站起来,直面人生的种种,哪怕是在最无助的境地里,她所想的,也不是逃避,而是如何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她的本心从来未变,那就是面对命运,努力向阳。

一切结果皆因选择而生,如果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她能一直保持纯良,或许现在的春燕正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悠闲的下午,一边喝着老公递来的茶水,一边看着子孙承欢膝下,她的一生不会有太多起伏,但却平静无波,幸福安稳。然而人生永远不会重来,无论多么后悔,多么遗憾,多么苦痛,也只能继续踩踏着走过的每一步,咬牙向前。

这一生,她辉煌过,挣扎过,落败过,努力过,她的苦难足够,也足够坚韧勇敢,她鲜活而饱满。希望下一世的她,不再做腊梅,而是做一朵娇艳的玫瑰,即使拥有尖刺,也能被人悉心呵护,或是一朵向阳的向日葵,只望向阳光灿烂的地方。

 8 ) 为强奸犯洗白的《人世间》,真让人恶心

好久没看到那么让我气炸肺的剧了,上一次还是《情满四合院》。

本来《人世间》刚开播的时候,我是见面就安利,全家在我的带动下都开始追剧,按照前20集的水准,这种以小见大,用一家人的遭遇来展现50年的家国变迁的细腻表达,保持到最后的话,完全可能成为又一部类似《父母爱情》的高分作品。

可惜,从20集往后的剧情,宛如野狗脱缰一般狗血离谱到他姥姥家了,导演和编剧全方位地展现了他们的厌女情绪。

和我有同样感受的女性观众不在少数:

我奉劝《人世间》编剧王海鸰一句,编的很好(个屁),下次别编了。

原著是得了茅盾文学奖的,作者梁晓声的文笔和讲故事的能力没得挑,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没有爹味,直接按原著影视化是一点问题没有,所以你们jio着不把精华改成糟粕显示不了你的能力是吧?

看编剧一个劲儿丑化难得的精神独立的女性角色周蓉和美化强奸犯骆士宾那个劲儿,脑子里的裹脚布起码得有十米长吧。

原著里的周蓉一言以蔽之,自信、美丽、大方,终其一生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对她来说,冯化成出轨带来的伤害,远远没有他为了沽名钓誉,抄袭别人的诗作来标榜自己来得那么大。

她想要寻觅的不是凑合过日子的伴儿,更像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在精神层面上,一定要能和她共鸣。

结果这么一个高光的女性角色,生生被编剧改成了自私凉薄的作精恋爱脑,原著里她干脆地在读研究生期间就与出轨的冯化成离婚,而剧里的她甘愿忍受冯化成的出轨和家暴,还要检讨自己是不是太过强硬、考上北大以后给丈夫太多压力。

最终居然听从了蔡晓光的说教认为挽回婚姻的方式是今后自己要示弱,要多做家务,要多一些女人味……

得,你下次直接拍《贤妻》吧,不要来嚯嚯独立女性了。

至于生生把受害者郑娟弄断了一根肋骨的强奸犯骆士宾,却摇身一变成了改革开放的急先锋、财大气粗的成功企业家,以至于他来要孩子的时候,弹幕都觉得选这个有钱的爹才是对楠楠最好的,阻止他认亲的秉昆反而成了阻碍孩子未来发展的反派角色。

当初的强奸事实,被一句酒后失态、情不自禁给轻轻揭过,似乎秉昆和郑娟不原谅这个没控制住男性本能的人,反而显得斤斤计较不大度起来。

真是,看得我拳头硬了。

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骆士宾这个强奸犯很难不让人联想起热点新闻事件里的董某,同样是违背妇女意志的强奸,因为导致被害人生下了孩子,他们就心安理得当起了爹,还能享受当爹的好处。

董某和骆士宾都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血脉得到了传承,董某想的是那么多孩子长大了每个人去打工,至少每个月每人3000块,骆士宾想的是自己被打导致失去了生育能力,“幸亏”当年强奸了郑娟才留了个种得以继承他的皇位。

我想请问编剧王海鸰,作为一名女性,你是用什么心理写出下面这种台词的?

无论是穷男人还是富男人,只要被他们强奸的受害人生下了孩子,本来清晰明了的犯罪事实,就变成了人人都来和稀泥的所谓“家事”。

原著里连骆士宾的兄弟水自流都不耻于他的所作所为,到了电视剧里,水自流居然成了积极的游说者,积极劝说楠楠认这个强奸犯做爹,开口闭口就是“你身上流的是骆家的血脉……”

敢情在他们眼里,骆士宾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错,楠楠还得感谢他的“酒后失态”,否则自己就没机会出生了?

呵呵,要不要郑娟跪下来给骆士宾嗑一个感谢他这个“送子观音”啊?

就,如果每个强奸犯都如董某和骆士宾这样得不到法律的惩罚反而还有好处的话,也就怪不得有人将之当成是财富密码了。

甚至连剧里的周蓉都劝受害者郑娟说:“为了过去不知道多少年的陈年旧事,值不值?”

身为女性居然能对另一个被强暴的女性说出这种话,导演和编剧究竟是什么货色也就不言而喻了。

编剧对周蓉的丑化、矮化和歪曲,连原作者梁晓声都看不下去了,他在访谈里说“(宋佳)这么一个优秀的演员,我们没有把她用足,这是编剧、导演、原著心中最大的遗憾之一。”

原著里梁晓声塑造了两个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一个是形而上注重精神世界的周蓉,一个是形而下将世俗生活经营的有声有色的郑娟,她们两个一个是职业女性,一个是家庭妇女,作者没有踩一捧一,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她们人生中的大智慧,认为她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过好了自己的一生。

我想,作者是想要表达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代表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女性生活的两种方向,无论是追求事业还是为家庭奉献,只要是女性自己的选择,她们都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

但是到了电视剧里,导演和编剧完全无法体察原作者对女性的价值取向,除了为周家任劳任怨当了一辈子老黄牛的郑娟,其他大大小小的女性角色,就算没几句台词的都被塑造的很不堪。

原作中最丰满的女一周蓉就不用说了,事业描写基本没有,成天围绕着她的爱情和家庭打转,为了爱情要跟家里断绝关系,生了孩子也扔给弟弟一家去带,对家人为她的付出视而不见,完全不知道宋佳接这样一个角色图一啥,找骂吗?

如果是看过原著接的,对这样的魔改她没有意见?如果是看剧本接的,那么宋佳真的需要好好洗洗眼睛了,这眼光太有问题了。

其他女性角色,共性是小家子气、神经质、不识大体,不是恋爱脑就是自私鬼,秉昆把老房子免费给国庆家住,后来遇到了困难要要回房子,国庆老婆就大吵大闹觉得秉昆对不起他们家,而国庆则表现出一副深明大义识大体的样子。

还有楠楠去深圳找骆士宾,骆士宾带他回家,跟他说这家里的一切都是你的,你随便用,骆士宾的妻子跟在后面,明明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偏偏还要让演员表现出嫉妒和不忿的表情,让人觉得这个妖艳贱货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以说,剧中但凡是个男性角色,就算是强奸犯,身上都是有闪光点的,但是女性角色,有一个算一个的没眼看。

可能有人要说了,周母和郑娟不是被塑造的非常好吗?是那种最伟大最坚韧的中国母亲的形象。

这就是我要重点说的,导演和编剧对郑娟的圣化,和对周蓉的矮化,体现出了他们对女性的陈腐态度。

剧中的周母和郑娟,是一个完全牺牲自己为家庭付出一切的贤妻良母,她们将人生全部的价值和希望,都寄托在家庭中,她们在此之外有什么别的爱好和梦想,没人知道,编剧也不关心。

我们不能说她们不善良,不伟大,但是这些女人是依附男人生存的,她们之所以被歌颂,是因为她们足够隐忍、奉献,换言之,她们被歌颂,是因为她们不独立,是男性最乖顺的附属品。

而原著中拥有成功的事业,敢于勇敢追求爱情,表达欲望的周蓉,在剧中成为了贤妻良母的对照组,被批评的对象,她的智慧、自立和自强全被删除掉了,然后把第一段婚姻的破裂都归咎到她身上,认为是她不顾家,没时间洗衣做饭才导致冯化成出轨的。

好一个“只有女人才是一个家的灵魂”,意思是男人怎么不负责任破坏家庭,最终还是女人的错呗?

总之,在剧中男人是不会犯错的,就算犯错了那也是女人的错!

我对《人世间》最大的愤怒,是它不像《娘道》那种明晃晃摆烂宣扬封建残渣余孽的戏,容易让人一眼识破,它用了当下正剧可以说最豪华的演员阵容,打着宣扬温情正能量的旗号,潜移默化地给观众喂屎。

被强奸了还要生下孩子无怨无悔地养大,未婚时就任劳任怨地伺候对方植物人的母亲,一辈子没有工作的女性是唯一的正面角色,另外一个考上北大、当到大学副教授,后来成为成功作家的女性被塑造成不懂经营家庭的自私鬼,被观众从头骂到尾,这种价值取向,其心可诛。

 短评

88年之前拍得完全可以打五星,之后嘛就算是弃剧应该也不会太过惋惜。。。

7分钟前
  • bookbug
  • 推荐

看过书,周家三兄妹是中心人物也是最值得品的,他们三个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周秉昆是社会底层的代表,普通却是个“好人”;周秉义为人正直且一心想为人民干实事,是个具有西西弗斯式英雄主义情怀的平民英雄;周蓉则是个“不自由,毋宁死”的女性知识分子,他们是那个年代万千人的缩影,书从他们的成长和转变看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小见大,娓娓道来。

11分钟前
  • Leon·Yang
  • 推荐

最后20集导演好像把光明忘掉了

15分钟前
  • hileon
  • 推荐

哭戏好催泪啊,周母站在火车前默默等待并把自己攒的钱给了儿子那段,我也蚌埠住了。

16分钟前
  • 当叔叔的年龄
  • 力荐

年代剧在我心里本来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总感觉很严肃,因为毕竟是一段历史和生活的展现,看了这剧才明白原来充满喜感的表达也丝毫不会减轻时代的厚重,反而多了一份跳脱历史之外的清醒,不沉重也能感受时代的变革感,这种形式针不戳。

19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力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我们雷佳音值得”时刻。

23分钟前
  • 许懂事儿
  • 推荐

看到28集我是真受不了了,太磨叽,太狗血,人设全面崩塌。剧情冲突刻意为之,全然不顾角色人设,说是年代剧,最近几集丝毫没有展现大时代的变革,却越来越狗血和离谱。最让我恶心的是周楠的人设,前面剧情表现出孝敬和懂事,结果知道骆的犯罪行为后,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昆十五年视如己出的感恩,也没有作为郑娟儿子而该有的对强奸犯愤怒的血性,彻头彻尾的自私和懦弱。编剧每集还都要花十来分钟去表现强奸犯的创业史,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花这么多笔墨去表现有什么作用。剧情质量严重下滑,很失望。

27分钟前
  • 落枕眠
  • 很差

陈道明的旁白有点出戏。

32分钟前
  • 微笑面对现实
  • 推荐

在盗梦组织的活动上看了前三集,先给四星预言一下,作为一个东北人,非常希望可以拍好东北这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年年岁岁。前三集观感还挺好,除了人物年龄不匹配这些问题,大致味道对了,个别人物改得比原著好看,比如黄小蕾演的春燕,王阳演的蔡晓光。其他继续观望,毕竟有六十集呢。

37分钟前
  • tangmm
  • 推荐

那个年代朴实善良的中国人。

42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40集楠楠莫名突然死去,剧情自此崩坏,周秉坤打人,骆士宾像狗血剧一样跌到石墩上,死了?!哥哥周秉义真的过于爱惜羽毛,简直有点冷血了。没有人想做英雄,只想做英雄身边的人,没想到周秉义更狠,身边的人都得为他当圣人付出代价。

43分钟前
  • Franz
  • 推荐

周蓉这个人吧,年轻的时候为了爱私奔跟家里断绝关系,中年为了犯文艺病的老公把女儿丢在弟弟家一丢就好几年,老妈被气得卧床两年也没回来看一眼。有事儿就找备胎发小找弟弟找嫂子帮忙,没事的时候整个世界就只有她的爱情和理想,谁的事儿都跟她没关系。但凡她能拎得清一点,老周家这小日子都能过得滋润和谐多了。雷佳音这个丧丧的长相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他一哭也都跟着心疼了。

44分钟前
  • 西西橙
  • 推荐

节奏缓慢,慢镜头和卡大头也太多了吧…我理解导演估计琢磨了镜头语言,农家院拍的像舞台剧布景搭出来的,清晰直给但是悬浮,年代剧还是好好琢磨剧情和对白吧

49分钟前
  • 飞行员不卡二
  • 还行

能不能别以现在的三观来评论那个年代???搞清楚情况好吧

51分钟前
  • aiaiaixiahe
  • 力荐

感觉没有周秉昆还有郑娟的负重前行,就没有这个家的岁月静好。这剧我实在挑不出毛病,真不知道那些说不好的人是怎么想的,打一星的是什么心态

56分钟前
  • 小鸽子
  • 力荐

听说原著拿过茅盾文学奖,那么在这一个原著的文化底蕴上,应该是能够完美诠释出电视剧更戏剧的风格。电视剧如果拍的好,那么就是锦上添花。现在总体来看,这部剧的发展和制作水准都是挺高的,至少在演员方面已经是很好。

58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咱们就是说能不能出个无旁白版?真的很出戏…..

1小时前
  • 大白Troy
  • 推荐

辛柏青演出了周秉义的风骨与长情。

1小时前
  • 狗焕爱德善
  • 力荐

私以为是近十年完成度最好的年代剧,各个角色的完成度都很高,剧情上也抓住了各个时代里的社会人文走向,细节处也很妥帖,让观众随着周家几代人的视角去感受大时代变迁下人们于时代洪流中的生活变化。

1小时前
  • 吃瓜小能手
  • 力荐

心目中这个片子的值得五星!看到这么多一星两星用户,忍不住说一句,文艺作品中,如果人世间每个人都是三观极其正,毫无内心的小九九,请问诸位看官,你们在人世间见过嘛??扪心自问,自己是这样的人吗?一味的嫌弃偶像剧的女主圣母玛丽苏,请问,是谁造成了不敢给主角加负面人设的状况呢???还有,文艺作品并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它只是把好和坏呈现在你出来,如果文艺作品教给你什么是好坏,那要你爸妈做什么,要你上学干什么!还有,拜托大家了解一下年代剧吧,年代剧肯定大部分都要是当时的时代价值观,不然为什么叫年代剧!?就是因为你们看到的作品都是你们自以为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傻X喜欢冷峻禁欲的军阀,还憧憬着回到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可笑!

1小时前
  • 桃子大乌龙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