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上)(原声版)

科幻片美国1995

主演:格雷格·T·尼尔森,邦妮·比蒂丽娅,理查德·法恩斯沃斯,尤尔根·普洛斯诺

导演:Tom,McLoughlin

播放地址

 剧照

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2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3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4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5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6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3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4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5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6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7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8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19怒火(上)(原声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55

详细剧情

影片故事发生在不久以后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温室效应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酷热,飓风使得路易斯安那的渔业受到了重aaa。以捕虾为生的德鲁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以及自己创建的家园与大自然苦苦地抗争,可是一场大飓风让德鲁一家失去了一切。德鲁无奈地带着全家人随着人流背井离乡,向北方去谋生计。在这个过程中,一家人有误解,有冲突,也有生离死别。德鲁也曾想放弃,也想过把家人托付给以前的搭档,但是当德鲁看到救命恩人刚出生的女儿时,他又看到了希望,浓浓的亲情让德鲁踏上了寻亲之路,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德鲁一家终于团聚了。可是生态灾难会就此停止吗?

 长篇影评

 1 ) 被命运驱逐的人们啊——双雪涛的东北伤痕文学-剧透慎点

故事是从一艘吱嘎作响小船上开始的,也在小船上结束........

这个作品贴上悬疑的标签,在我看来有些吃亏,容易被条条框框的审美眼光去束缚,它是一首散文诗.......

这也不是一个关于两代人、两个家庭之间的爱恨纠葛故事,双雪涛重新解构了东北曾经的那个时代。

它写的是两种人,被时代、被命运抛弃的人与时代的幸运儿。

这两种人不是按家庭划分的。

树妈在李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平原上的摩西。

她太像她了,同样被时代碾过,树妈度过了挣扎的童年,到了青年已然认命,嫁给不怎么喜欢但是合适的人,生了一个在她看来跟他爸爸一样的小男孩,工作也不是喜欢的工作........

也不喜欢,也不讨厌,她没有表情,她没有爱,甚至连恨都么的........

同样喜欢火的李斐,则更要惨淡,父亲下岗是那个时代东北的缩影,在命运的安排下,在那一天的晚上出门,落下残疾,不能完成学业,从此背上了罪与罚的秘密........最后同样要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

所以她喜欢她,引导她.....

摩西曾经在荆棘燃烧的火焰中看到上帝。而她和她还有他,则是那片被时代荒芜的平原。

李斐爸,跟前面这两人是一类人,都为时代抛弃,为命运捉弄,但性格不同,他说,海豚其实也有牙....

而树爸和庄树,则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在多年后李斐爸爸和庄树爸爸再次出租车相遇的时候,李爸说“希望不够分,都让你们这种人占了

庄爸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机遇,而庄树在那个相对幸福的环境下长大,则成为了一个追寻正义的人。

最开始庄父和庄母,两种人在船上开始了这段故事,最后树和斐,在船上结束了这段故事......

我不好说树妈和李斐父女的悲剧是年代造成的,个例不能上升成普遍情况,但这期间绝对有命运和时代的因素。

那个时代,国q改革、市场化、更有活力的南方......买断工龄......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在东北上方笼罩着一片阴云,道上的兄弟说不是道上人干的....

时代的阵痛不能这么不同不痒的揭过去,时代的痛放到小家之上便是悲剧.....

时代与命运硬塞给我们这些平凡人不同的选择,而我们这些平凡人又会因为不同的认知和性格做不同的选择。。。当一个以往悲剧将两个已经完全不同路的人再次串联起来,人们会忍不住思考他们这一路走来,是什么塑造了他们的不同道路.....

个人觉得,这才是作者想说的........

没有宏大叙事,或者论述我们当时的困难原因,百年积贫积弱和战争摧残,被阿梅利卡和老大哥同时针对甚至合威慑的艰难选择。他解构了那段时代,不管什么时代的原因,只是从普通人的视角重塑了他们眼中的东北伤痕...

很多中国文人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就像中国的水墨画,需要品味其中意境.....

所以我更喜欢王家卫、李安、塔可夫斯基、伯格曼.........

而这部作品跟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案》有些像..... 那时好像一切都是灰的,浑浊的空气里也流动着灰暗的味道,失落和绝望的情绪笼罩在城市上空,那时的孩童在家长的不安和焦虑中长大....

说到电影,这里想提一下被很多人喷的长镜头,在我对《平原上的摩西》解构的逻辑体系中,长镜头其实能非常好的复刻那个时代的气息,凸显这本小说的主题。

确实,长镜头的信息量远大于推动剧情所需的量,可这正是营造时代感、塑造昏沉氛围所需的。

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电影感而电影感。是可以服务于主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在我的这套逻辑体系内回答一些问题)

1.为何庄妈要离婚:

剧中貌似给的线索是当年庄爸打伤了父亲,原著中是庄爸失手打死了庄妈的父亲的一个同事。但是书中和剧中,都没有明确说是这个理由,而且从剧中所呈现的人物来看,就算没有这个理由,庄妈也会跟庄爸分开。

庄妈从来不认为自己跟庄爸是一类人,庄妈给年轻自己的化身李斐说,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其实这也是对自己生活的希望。

也许庄爸只是以为她沉默寡言,其实是她不想跟他说话,他就是那该死的宿命的化身,她一看到他,就想到了自己被命运蹂躏的痛。

他不理解她,但她何尝又尝试去理解他,她可能没有爱过,但她应该是被爱过吧,他爱过,但他可能没有被爱过吧................

没有对错,双雪涛生硬的给了一个理由,可能是为了保护她的这种存在吧.....

(国际电影节的zz正确就是这种调调,所以本片入围了柏林国际电影节)

2.树为何要撒谎:

我觉得树是聪明的,整个事情他已经提前猜到了大部分,看了日记他也明白了她对他,也许有一丝丝情愫......

她不喜欢那个子承父业的医生,却有不得不跟他在一起.....看了日记,也许她对树有些许的情愫.....

此时,如果她知道树当年也为了她在野地里狂奔、大哭......

那小斐也许,大概率会更加痛苦,如果树当年没有过情愫,那这些年自己的选择好像也没什么对不起这份情谊的.......也会难受,难受在当年自己是为了他去的,但对后面一系列的选择会好过一些....

当年为他去的,恒定存在,说自己是坏人忘了,会让斐好过一点......

(还有人说斐一家子的悲剧是树的错,有点荒唐了,举个例子,如果你跟朋友约饭、约着玩,他在路上没了,是你的错么.....或者我没了,也不是他的错吧......)

————————————————————————

剧中很多场景都能激发我的回忆

作为一个山东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妈妈曾经经历过买断工龄的事情,当时对世界没有什么认知,能明白的只有失业的字面意思和传达出的不安.......

我的爸爸,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在的厂没有倒闭,但是为了买商品方出去跑黑摩托,也曾经历过那个时代,晚上跑的时候,要揣一款板砖,有一次一个乘客兜里的一个尖锐物品顶到了老爷子(后面知道是钥匙),给老爷子下了个好歹...

妈妈上夜班回来的路上提心吊胆,也要老爷子也给准备自卫的武器啥的.....

那会黑道猖獗,什么城南李三,城北虎子,西关谁谁谁.......

没给满分,是因为影视化的过程中,叙事结构没做好,最后加了一个小斐被怀恨多年的老刑警击毙.....看似合理,实际破坏了整篇的味道...........

 2 ) 导演不会讲故事

如果不是看过原著,真的不知道在演啥。铺垫铺的时间太长,重要的情节反而一闪而过。布景确实用心,很多长镜头显得没有必要。理解导演想拍剧版白日焰火。但是不管拍啥,把故事讲明白不是最基本的吗?能看出来是卯着劲拍的,却有点用力过猛。Ps:海清的出现毫无必要。董子健也不像庄树。宝石演的还不错,邱天适合李斐。

 3 ) 保卫她的生活 直到大厦崩塌

这些年,有的电影弄的像是电视剧,有的电视剧弄的像电影,《平原上的摩西》则是一个异类。

看完剧集再看小说,补上了一些情节的洞(比如汽油),比起小说跳跃式的断章和人物的第一人称叙事,以及浮光掠影式的对东北往事的惊鸿一瞥。这部电视剧则更像是一个沉浸式的虚拟游戏,或者说是一个的九十年代东北的大型虚拟游乐场。正如我们在迪斯尼乐园里的各种过山车都冠以某种主题,但是其实无论是米老鼠过山车还是唐老鸭过山车,都只是一个噱头。真正让人在乎的,是那种脸庞在呼啸的空气中划过的体验。在这样一个东北宇宙框架下,拍成两小无猜长大邂逅的爱情戏,还是拍成一个家庭伦理剧,其实并不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理解那些因为版不对货引发的观众的愤怒,但是如同一个误把情色片当色情片的观众也许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本片放在悬疑剧场的确是个美丽的误会抑或诱惑,却也不是一件坏事。

正如双雪涛自己阐述这部小说思路的文章《人物非人亦非物》中所说,“写《摩西》的时候,这个案子就在脑海里浮现了,但是并不是想正面写这个案子,也并不是想用这个案子的全部来写我的小说,前面也说了,现实材料只是个诱因,这个小说的出发点是想写一个发生在我比较熟悉的故乡,人物众多、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案子夺人眼球,但它并不是重点,这个案子的用法并不是要在这个小说里无时无刻地出现,它只是这个小说里众多事件中的一个,小说里有些生活化的东西,有些日常的东西,案子可能比较强烈一些,但它也是其中的一环,它就像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但是要一起养。”

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会去考证那些情节和线索,但实际上真相如同平原一样坦荡而沉默。这也是为何导演宁可给了许多路人长镜头,却在一些关键情节上惜墨如金。因为问题的答案不在某个人物或是事情上,而在故事背景板上那层斑驳的底色。

毕竟影视的镣铐比文字更重,小说里的一些字眼是无法被搬上荧幕的,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那条隐藏的时代暗线以及所带来的民众心态的变化,像本片极其考究的背景音一样,是我们习以为常以至于充耳不闻的喧嚣。小说里的李守廉和庄德增的这段对话也许可以看作小说的题眼。他说:“懦弱的人都这样,其实海豚也有牙,七十多岁,一把刀也拿得住。人哪,总得到死那天,才知道这辈子够不够本,你说呢?”我说:“也不是,也许忍着,就有希望。”他说:“嗯,也对。就是希望不够分,都让你们这种人占了。”

过去半个世纪,我们遗忘的太多,急于向前看并自以为是一种超脱,却不知道那是埋下的是给未来的坑。从傅东心父亲那一辈开始的孽缘尚未了结,在下一辈身上又开始重复宿命般的悲剧。理想主义者傅东心和小斐都相信摩西能分开海面,可是她们在逐渐固化的平原上无计可施。在江湖和人情世故里如鱼得水的庄德增之流,也品尝到了钱不是万能的滋味。而小树则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在越来越割裂的人群中试图独善其身,却又害怕孤独。这个故事里,有人失去了爱情,有人失去了生命,有人失去了希望,没有人是赢家。

其实跟本片气质最接近的不是别的影视,而是万能青年旅店的那首《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先用杀死和假枪假钞这些字眼唬住你,却跟你唠叨“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这些日常,又忽然给出“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如此悲伤的视角,但最后却打破这层“如此生活三十年”的经验,直到让你看到大厦的崩塌和内心一万匹奔腾的马。

典型的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房,都是绿色的油漆和深红色的墙裙

 4 ) 明明可以把故事讲清楚,导演偏不,就是玩儿

重看了原著,又把前两集再看了一遍

明明可以把故事讲清楚,导演偏不

比如小菲爸失业,原文中小菲在烧火,小菲爸被打的鼻青脸肿回家找刀,父女俩从聊他失业聊到茶叶蛋,聊到看到小菲烧火的脸放弃找刀去干架

这一段原著中不管剧情信息还是风格表达都非常棒

下岗潮,工人失业后巨大的生存危机,暴躁的情绪导致社会案件频繁发生,小人物命运漂泊无依,这是故事核。

你就像原著里那样聊天交代一下失业会死啊,啊

好像会,这片子不装就会死,装才是最重要的

导演肤皮潦草的处理了这场戏,让人一头雾水,还让很多人认为很高级

不会讲故事就很高级吗?

圣诞节车戏很重要,你就算拆开了放后面它一点

也不震撼,因为原著里是在讲事件发生的逻辑,导演在炫技,炫的人一脸问号莫名其妙

最要命的是原著中那种凝练的笔锋,淡淡地叙述方式,被导演只扒下淡淡的皮,在里面塞满所谓厚重的时代背景。

把一把锋利的剑裹上四五六层厚重的棉袄,让这把剑瞬间显得臃肿蠢笨暗淡无光。

原著中时代是背景,剧中时代是前景,无时无刻不在喧宾夺主,提醒你快看呀,这个时代的细节我们做的到不到位,极大削弱了观众对人物的理解与共情,刻意逢迎电影节的野心跃然镜头上。

老外可爱看我们那个时代的悲惨了,一边鼓掌一边哄堂大笑,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对于这种片子猎奇看热闹的心理远远大于去理解背景下小人物的苦难。

原著被改编成这样,真真的太可惜了!

——————

这张图是回应留言区网友的疑问

为什么这部剧不拍人物拍故事,铆足了劲的拍时代背景呢?我不理解,把时代背景做前景消夺剧情和人物的意义何在

 5 ) 《平原上的摩西》: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找一个说法

导语:

《平原上的摩西》原著有剧版比拟不了的地方,这与文字技艺有关,也跟文字和影像面临的环境不同有关。原著的多视角、多声部叙事、对于九十年代北方国营企业改制更为露骨的呈现、借助庄德增历史呈现的历史伤痛,在剧版都遭遇到了削减乃至隐去。但如果仅仅做此比较,对剧版也有很不公平的地方,因为剧版同样有它原著无法比拟之处,以及在当下——考虑到它在网剧媒介播放的前提,而它又是一部格调有别于一般悬疑类型剧的作品,它在视听语言上的坚持,虽说于影史而言并不革命(我们能看到不少杨德昌、侯孝贤、贾樟柯等前辈的痕迹),但在网剧市场,在面对一群本不属于它的受众时,这无疑是一部具有标志意义的作品。

但《摩西》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那就是张大磊和刁亦男两种不同风格的融合。这在第四集罪案部分加重后体现地尤为明显。当罪案类型元素加重,张大磊擅长的静水流深影像需要处理推进罪案、兼顾原著的问题,刁亦男的元素开始变多,但是又明显地与张大磊的美学风格存在拉扯。双方努力地想相互适应,但显然不如单个人的时候来得松弛。

于是,剧集前三集的自然感打了折扣,第四集开始剧版的刻意感和割裂感更加明显,而张大磊在塑造警察和女性人物上的问题也被放大。整部《平原上的摩西》就像是张大磊和刁亦男两个人的拼贴。

本文首发于《硬核读书会》

正文:

在对于世纪末东北的回望里,《平原上的摩西》(后文简称《摩西》)是一篇无法被忽略的作品,它是小说家双雪涛的早期代表作,被视作新东北文学的一块结晶。有趣的是,在剧版《摩西》中,导演张大磊大胆地把故事背景从沈阳移到了呼和浩特,将原著最重要的东北氛围转换成内蒙与山西风格,由此注入了张大磊自己的美学和生活经验。

然而,地点的迁移并不使得原著的母题因此失色,成长于社会转轨、企业改制的人们不只存在于东北,我们会发现,那些世纪末的悲伤与善良也发生于呼市、西北乃至中国的其他土地。

这说明,《摩西》呈现的并非只是东北问题,在小说家对父一代的回望里,还有着一些跨越地区、跨越阶层,触碰不同读者/观众生存经验的宝贵成分。当这一代人借助新东北文学移情往昔时,他们痛惜的不只是工人群体的失落,也是更普遍的,对于人在社会转型中无可奈何的一种确认和隐痛。

一、一次颠覆性质的改编

《平原上的摩西》是一个借鉴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叙事手法的多视角小说,将年代氛围和罪案结合,被视作反映世纪末东北转型伤痕的代表作之一。

剧版把地点改成了呼和浩特市,人物和主线保留,美学风格重组,要讨论剧版和原著的差异,我们不妨先从结尾说起。

原著结尾呼应了标题。“摩西”是《圣经·出埃及记》中出现的人物,在希伯来语中有“从水里拉起”的意思。摩西还是婴儿时,曾被装在篮子里放在水面,是法老的女儿将摩西从水里救起。(此处参考了知乎网友“岫砚7101”的回答)

对照结尾,一种解读就是庄树替李斐洗罪,李斐实现救赎。小说结尾说的岸边,即是平原的岸边,物理空间意义的岸边,也指精神救赎的岸边。平原烟盒是隐喻,那是还未泯灭的美好(“上面的她,十一二岁,笑着,没穿袜子,看着半空”),也是为了让李斐上岸而开出的平原。摩西带领希伯来人渡过红海,神使海水分开,露出一片干地,而庄树说:“我不能把湖水分开,但是我能把这里变成平原,让你走过去。”这是一种暖色调的解读。

冷色调的解读也可以自圆其说。庄树把手伸进怀里,在那个局面,埋伏在人工湖附近的李守廉并不能断定,庄树是掏枪,还是做什么,情急之下,不排除他射杀庄树的可能。在《出埃及记》里,摩西的能力只有在水边才能发挥,而小说标题为《平原上的摩西》,摩西身处平原,想救世人而不得,以此暗示悲剧结局,不无道理。

小说家怀着慈悲之心,不忍给人物判死刑,因此即便原著充满了残酷底色,读罢仍能令读者感到爱与希望的力量。但在剧版《摩西》,这种爱与希望被绝望所替代了,青城公园传出的枪响、少年庄树在黑夜中得不到回应的呼喊,剧版和原著都在回望一个旧时代,底色却已经截然不同。

从文本的角度而言,双雪涛的处理更加余韵悠长,但从改编的角度而言,剧版这么处理也有它的合理性。原著的结尾撑不起七十分钟的单集时长,编剧只能做加法,为演员创造发力的抓手,而照搬原著的收尾,在改编技术上只不过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导演张大磊和监制刁亦男选择更加肃杀的做法,在风格上和与原著做出区分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可行的做法。

剧版的结尾像是与过去彻底的告别,它让人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主创借此告诉观众救赎并不总是发生,有些痛苦通往的不是原谅与和解,而是定格在废墟之上,成为记忆中无法抹去的裂痕。2020年到如今,三年后,当我看到这个结尾时,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摩西》原著有剧版比拟不了的地方,这与文字技艺有关,也跟文字和影像面临的审核环境不同有关。原著的多视角、多声部叙事、对于九十年代北方国营企业改制更为露骨的呈现、借助庄德增历史呈现的历史伤痛,在剧版都遭遇到了削减乃至隐去。

但如果仅仅做此比较,对剧版也有很不公平的地方,因为剧版同样有它原著无法比拟之处,以及在当下——考虑到它在网剧媒介播放的前提,而它又是一部格调有别于一般悬疑类型剧的作品,它在视听语言上的坚持,虽说于影史而言并不革命(我们能看到不少杨德昌、侯孝贤、贾樟柯等前辈的痕迹),但在网剧市场,在面对一群本不属于它的受众时,这无疑是一部具有标志意义的作品。

不过《摩西》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成品的质量。首先是剧版摒弃了原著的多视角聚焦叙事,创作者却没有能力深入女性角色的内心,也不擅于塑造警探一类的角色。张大磊在庄德增和少年庄树这类角色的塑造上明显更加擅长,因为那投入了他自己的童年记忆,是他对自我与父辈关系的移情与投射,但是在塑造成年李斐和已经是警察的董子健版庄树时,人物给予观众的信服力大打折扣,导演在进入后一类角色时需要调动超出自我生长经验的理解力,只可惜在目前来说,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其次是张大磊和刁亦男两种不同风格的融合。这在第四集罪案部分加重后体现地尤为明显。当罪案类型元素加重,张大磊擅长的静水流深影像需要处理推进罪案、兼顾原著的问题,刁亦男的元素开始变多,但是又明显地与张大磊的美学风格存在拉扯。双方努力地想相互适应,但显然不如单个人的时候来得松弛。于是,剧集前三集的自然感打了折扣,第四集开始剧版的刻意感和割裂感更加明显。

于是,整部《摩西》就像是两个人的拼贴。前三集罪案部分尚不明显,比较张大磊。后三集刁亦男的元素就多了些。此外,塑造警察角色和经营罪案严谨性这两点都不是张大磊的强项,不知刁亦男找补了多少,但从成片来说,无论是一番董子健饰演的庄树,还是警察蒋不凡,他们给予观众的触动相比原著都弱了许多。

二、怀旧、反讽与集体主义文化

对于导演张大磊而言,剧版《摩西》像是技术升级版、套上罪案外壳的《八月》。在迷影圈子里,张大磊已经凭借《八月》被人熟知,他多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以至于有影迷戏称:“张大磊之于柏林,就像多兰之于戛纳。”他执导的这部《摩西》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剧情片主竞赛单元,这是柏林电影节第一次设立该单元,也是中国导演第一次凭网剧入围。

从《八月》《蓝色列车》再到短片《下午过去了一半》,张大磊擅长于展现改制前的国营单位氛围,呈现哀而不伤的怀旧气息,并通过父与子的联系,隐喻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微妙关系。

而在《摩西》的班底里,除了已经和导演有过合作的吕松野,监制刁亦男、剪辑指导廖庆松、声音指导郝钢、音乐指导半野喜弘都是青年导演可遇不可求的合作人选。剧版能够聚起这些人,供张大磊调度,可见业界对他的提携和期许。

他们聚在一起,做了一件在今天看来浪漫而可爱的事,他们的做法,甚至像是故意和典型网剧的拍法对着干。你要不断正反打、对话和中景近景?那我就远景长镜头,我就削弱对话的频次、切换镜头的速率,在音乐使用上也内敛克制。你渴望看一个跌宕起伏的凶杀案?那我就拍“小城无事发生”,让罪案服务于小城世相,让悬疑和爱情让步于社会主义集体单位文化的流散。

剧版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那个在张大磊怀旧滤镜下的集体主义单位文化,那个工人阶级还有地位、单位里弥漫着人情味的旧日时光。

然而,原著作者双雪涛是不那么信任这种怀旧的,他通过对庄德增过去身份的指认、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谈论,既指出下岗潮的残酷,也指出旧日温情时光的可疑。过去和此刻都有它残酷的一面,这是小说家的警觉。而在剧版《摩西》,对于旧日的留恋感更加明显,导演留恋的并不是一个模糊的过去,而是更加平等、人与人算计更少、生活相对安定的某种集体制生活。这需要与往昔北方盛行的单位制文化及其在世纪末遭到的剧变联系,才能更明白经历者内心的情绪。

张大磊其实是把双雪涛的原著是枝裕和化了,这注定了他们底色的迥然不同。在剧版里,庄德增这个人物被高度提纯,傅东心与他关系的疏离也变得较为悬浮,不像原著具有很浓重的历史原因作为支撑。双雪涛的原著中心其实没有放在怀旧和对于国营单位氛围的还原,而是放在历史与人的关系,历史如何塑造一代人,又将本来在一起的人分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个名字,他在乎的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试图用小说找一个说法。

柏林电影节青睐张大磊主要是因他高度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尤其是他对于长镜头的调度、配乐和自然光的使用、在拍摄旧日时光时讲究的道具设置、细腻而不造作的影像抒情性,他的镜头会让人想起杨德昌、侯孝贤的电影,又有一种东欧电影的质感。都因为长镜头美学而闻名,但张大磊并不是毕赣那种方式。在内容上,毕赣的长镜头美学更为潮湿、黏腻,贴合云贵地区的景观,张大磊的影像气质更为平实、干燥,流淌着源于草原和北方边境城市的诗意。在调度上,张大磊更重视影像的生活化,而毕赣更喜欢提炼出诗意,有时那表达因插入诗句和文艺腔而直白。

张大磊沉浸于生活化也引起两极化讨论。有影迷认为在今日短视频遍地的环境里,这种耐心拍生活质感的作者很不容易。也有不少人质疑这就是导演不具备强叙事能力,故事不行,镜头来凑。

无需回避的是,张大磊在故事编排、文本层次感的构建上不如他的镜头调度出色,如果将他的作品比作小说,那他主要是靠氛围致胜,而不是故事本身的密度。剧版《平原上的摩西》弱化了戏剧性,不代表没有叙事上的考量,它的叙事藏在许多看似普通,其实信息丰富的画面中。比如该剧第一集,庄德增和傅冬心在街心公园划船,如果是看过原著的朋友,很快就能联想到原著结尾庄树和李斐划船相会的一幕,而这在小说中既是重逢,也是真相揭露的时刻,剧版从划船开始,呼应小说以划船结束,父一代的故事,无形中形塑子一辈的命运。

小说中,傅冬心说的典故也与水有关。傅东心曾经教导庄树:《旧约》的《出埃及记》:“耶和华指示摩西:哀号何用?告诉子民,只管前进!然后举起你的手杖,向海上指,波涛就会分开,为子民空出一条干路。”傅东心在那天说:“教你这一篇(《出埃及记》),是让你知道,只要你心里的念是真的,只要你心里的念是诚的,高山大海都会给你让路,那些驱赶你的人,那些容不下你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再比方说该剧第二集,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装铁门的情节。为什么要包铁门?因为在国企改制后,社会的不稳定加剧,当时无论是东北还是内蒙古,都处在一个黑恶案件频发的岁月。原著就写到两个细节:1994年,李守廉下岗,下岗那天,他目睹了城管追堵下岗再就业妇女;1995年,市里死了五个出租车司机,刑警蒋不凡追查这个案子。回到剧版《平原上的摩西》,装铁门所暗示的就是那个工人下岗、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社会动荡了,治安不好了,普通老百姓才想要装铁门、防盗窗来防止匪徒上门。饶有意味的是,当庄树目睹下岗工人装铁门时,他还浑然不知,自己即将也要卷入这残酷的时代洪流之中,庄家和李家的道路也将随着一起出租车抢劫杀人案而不可逆转地分开。

在漫不经心的日常叙事里展现时代切面、隐喻人物命运,这是非常专业的视听手法,所以,张大磊版《平原上的摩西》并非“看了原著后一冲动就拍了”,他的叙事有一种静水流深的暗涌感。

于我而言,此剧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影视改编文学作品的启示。改编不必拘于原著地点,不必非要在一个类型上打转,不是说原著写沈阳,是一个悬疑、浪漫、社会性结合的故事,改编者就一定要按照这个思路走。这么走,大抵超不过原著,不会有新意,这些年东北题材的罪案故事已经不少,观众已有疲惫之像,再拍一个珠玉在前的《摩西》,委实是很大考验。

这部剧让我感叹的是它在形式上的勇气。在爆米花题材遍布的当下,大家在求快,它在求慢,在试图让观众获得一种新的时间感,当你看进去时,如果你沉浸其中,它会是迥然不同于普通类型剧的时间体验。这部剧一共只有六集。每集时长超过70分钟,但它的信息量和逗留在我脑海里的时间比很多水几十集的剧要多。

事实上,从片子的开头就能发现导演的心意。这部剧每一集的开头都不是采用传统电视剧的“前情提要”法,也不做很激烈刺激的元素,而是白底黑字的剧名与创作人员信息,伴随着轻轻的缓缓的曲声,牵着观众,随着长镜头回到那个逝去的年代。

张大磊的摄影珍藏有一份哀而不伤的诗意。该剧重头戏,出租车杀人案,凶手在杀人后把死者塞进车里,点燃出租车,此时摄影者采用了一种具有对称感的远景,车在水天之间,与水中的投影对照,火焰燃起,冲天火光在夜里划出一道伤口。燃烧的过程在剧中持续一分钟之久,火是动的,而天地是静的,火焰令人叹息,又顿生尘世中个体渺小之感,就如这火焰,能掩盖一个人的死亡真相,也能被黑暗所覆盖。

导演的用心也体现在生活细节的还原。比如街头巷尾的二八大杠、主人公手里的暖壶、脚上穿的橡胶凉鞋、警察蒋不凡床头摆放着海岩的《便衣警察》、正在兴起的KTV、歌舞厅、青城公园的布景和播放的歌曲。

庄树一家住所的变化也值得注意。他童年住的是厂里分配的平房。六年级时,他们家搬进了小单元楼。等到了高中补习考上警校的时候,他们家就住进了高档小区。与之相对是李斐一家的旁落。时代对个体的影响,由此反映出来。细节到位,时代感才能出来。

之前许鞍华谈论王家卫,就说很惊叹他能把时代感做出来,《阿飞正传》其实有些不是六十年代的东西,但他塑造的氛围就能让观众相信那是六十年代。影视剧呈现的时代感是氛围感,有了氛围感,观众才不会出戏。在这方面,《摩西》的团队下了很多功夫。

这部剧的拍法也很有人情味。一般的剧,机位主要在主人公身上,主人公和配角谈话,道别,镜头就没有配角的位置了。但这部剧不是,它珍惜配角,珍惜那些不是主角,但在那个年代里真切留下过的人物,它的镜头经常在配角上面逗留,去耐心地呈现他们的对话、生意、目光。

如果说原著的故事是以东北老工业区为背景,以两代人的成长为载体,呈现一个关于受罪与救赎的故事。那么在张大磊和刁亦男的改编中,他们的重心更放在了曾经存在过的那个年代和生长于此的人,罪案只是一条线,串起社会的众生。固然,剧集还有一些瑕疵。比如说,罪案类型和小城日常的融合,并没有那么纯熟,还能看到拼凑的痕迹。演员之间的表演,忽高忽低,董宝石和海清较好,青年演员的化学反应稍逊一筹,演的痕迹比较重,譬如最后一集划船的戏,像是在参加《演员请就位》,而没有“是啊,就应该这样”的恰当感。但是,即便有一些瑕疵,能够在迷雾剧场看到这样一部作品,仍然是让我十分惊喜的。

这种感觉,就如同李雪琴的观后感所说:

“好的剧就是这样,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就像把脑海里的回忆都投屏出来一样。苍茫的东北,凛冽的空气,那些鲜活的人物就像在我的记忆里来来往往,然后背负着各自的命运走向世纪末的黑夜里,而我确信曾在某年的某个时刻与他们擦肩而过。”

 6 ) 简明观剧指南

重要的事先说三遍:正确打开方式:一定要戴耳机!一定要戴耳机!!一定要戴耳机!!!

最好是包裹式的耳机,实在不行入耳式降噪耳机也可以!这部剧的精华就在声音和长镜头调度上,一定不要一边吃瓜子打电话这样看!!!!

当然有条件了看影院是最合适的!

建议观影方式:每次两集当成一部电影看!不着急的话先看一下张大磊的几部前作,跟本剧相关的的是这几个:

至少要看一下《下午过去了一半》,先了解一下张大磊的“呼市宇宙”,这样看剧的乐趣会倍增。

再上短评:6集下来几乎就是个400分钟电影。还是在张大磊舒适区内的创作,跟原作关系都不太大了,反而是张大磊“(呼市)宇宙”的延伸,新加入的董子健和董宝石等人融合得也还算好。用声音来建构“东愁”,把时代氛围和许多信息放在声音部分(对小屏幕剧集有点太冒险了……),也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原作的悬疑罪案情节(对网剧模式也是个挑战……),转而去挖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重建“记忆”中的日常生活。

快速写几个问答,尽量不剧透!

Q1:需要先读原著吗? A1:不需要。读过更好,愉悦感加倍。

Q2:我是原著党,这个改编符合原著吗? A2:我自己的看法:这个改编还是相当高级,保留的是原作的故事和人物关系,空间全部从沈阳挪到了呼市(片中“青城市”也就是呼和浩特的汉语意思),重新填充了所有细节和时代气氛,重做了部分情节逻辑。所以对原著党来说这几乎可以算是个新文本。别期待在这部剧里看到沈阳啊铁西区啊什么的,但是国企改制这个背景张大磊肯定是国内做得最顶尖那几个导演,这点不用怀疑。 这正是张大磊这种作者型的导演能给网剧这一媒介形式带来的新突破。

Q3:听说这是个悬疑剧,情节紧张刺激吗? A3:建议先花二十分钟看一下张大磊的《下午过去了一半》。悬疑或者罪案根本不是本剧的重点。“童年的消逝”“父子关系”“时代变迁”才是重点。

Q4:我是90后/00后/非东北人/非国企子弟,我没这个情怀怎么办? A4:大时代变化可能还是需要一点知识背景。不过“童年的消逝”大概大家都经历过吧。另外我非常推荐观众戴耳机观看,声音上面下了大功夫,时代氛围是用声音环境来铺排的。这是张大磊非常作者性的一个方法。希望大家多一点耐心。

Q5:你是张大磊粉丝,你这不是尬吹吗? A5:我一直吹张大磊你们不知道吗……《下午过去了一半》是我年度十佳;《八月》论文都写过了。感兴趣请点击:《八月》:重访中国电影史的转折时刻。

我肯定是觉得片子不错,值得花点时间看看,而且一定是个不一样的体验。当然可能很多观众会觉得货不对板,所以还是应该先说出来:1、跟原作非常不一样;2、需要集中注意力;3、不是一部紧张刺激罪案悬疑剧。

计划中还是要写一篇长评的,现在没时间……在平遥电影节正看片看得死去活来,惊闻本剧今天就上线了,我还是觉得要先铺垫一下。

 短评

海清努力演出隐忍克制的文青模样,她想要的效果可能是梅婷在父母爱情里的样子,无奈几个镜头没伪装好,感觉又是冯晓琴在怒吼。

4分钟前
  • 蛋蛋不阳
  • 还行

那个时代的文艺女青年好惨啊,傅东心需要的不是丈夫,而是豆瓣网友。

8分钟前
  • 澡澡娃娃🌈
  • 还行

同名小说改编的六集网剧,导演在运用视听手段再现时代、生活场景上具有执着地努力与才华,宛似在屏幕上画了一幅六个小时的八九十年代“下岗潮”席卷下的东北城镇的“清明上河图”;质感、氛围、细节充沛,长镜头、移动摄影、素人演员等均显示了光彩。只是剧情电影或剧集不同于绘画艺术,它是门综合艺术,导演手中的剧作、表演、视听、组接等手段缺一不可。而剧作上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在剧情片中不可或缺,也可以说更为重要。编导对原作提供的故事及人物不仅没有继承发展好,还特意抹淡到了讲不清楚的地步,许多修改和删节也过于随意,致使剧集叙事薄弱,主题丧失。原小说里的摩西救赎内容被去掉了,英文剧名干脆改为“为什么试图现在改变我?”,这也无助于立意的阐释。总之,综合艺术不可“瘸腿行走”,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注意的话题。

1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年代氛围和沉浸感拉满,天花板级别!群像戏,长镜头,细节派。朴实松弛又舒展,浪漫天真又抒情,宿命冷酷又性感,笃定锋利又凛冽。镜头语言、置景、服化道、构图、色彩、声音和光影运用都充满诗意美感,平实而有力量。走悬疑凶杀的同时,更向我们展示了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氛围、小城世界以及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故事娓娓道来,淡定从容,静水流深,克制缓缓,引人入胜,平铺直叙却抓人。划火柴,跳皮筋,吹长笛,骑自行车,入少先队,唱国歌,老式电视机等,浓浓的怀旧情怀。

15分钟前
  • 嵇珞疏
  • 力荐

最后如果不是外星人入侵,都对不起他这么多的“铺垫”

20分钟前
  • 豆瓣老友
  • 推荐

无论你在哪里长大,奇妙的通感都会把你送回六岁那年。

22分钟前
  • 夏日与炎炎
  • 力荐

张大磊+刁亦男版本的《平原上的摩西》,第一集看下来,这不就是《白日焰火》+《八月》吗?外还带着《钢的琴》的气质,——由此,你可以想起所有同类气质的电影:《青红》、《站台》、《地久天长》……等等。这部网剧每集一个小时出头,单拎出来,完全可以是独立成篇的电影。只是这种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对于一部只有六集小体量的网剧来说,会是一场可惜的“收视灾难”。(期待电影版早日面世,虽然很可能还比不上这部。)

27分钟前
  • 青绿的流水
  • 推荐

这节奏,这观看体验,是真的太差了,三集看完但剧情一片空白。我承认那个年代真的很值得怀念,但如果真的只是想要怀旧那可以去拍个二十集的纪录片啊,干嘛在一个(疑似)悬疑(但并不悬疑的)剧里使劲怀旧啊?……真是浪费时间。

29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还行

自从刁亦男《白日焰火》柏林拿奖后,国内犯罪悬疑片全跟风这种套路,无节制的跟踪长镜头,衰败的老工业区,上世纪还原的时代感,周围乱七八糟讲一堆,就是不好好讲主线剧情。第一集一个多小时基本都在讲一个文艺女青年如何在小地方自处,第二集看完还不知道到底查什么案,得亏是电影版撤档了,不然等在电影版之后上映,谁还有耐心跟着耗。

34分钟前
  • 叱咤﹎M●
  • 还行

麻烦三体导演过来看一下什么叫老实叙事正常打光阳间BGM和专业收音。好好的小说不要再加乱七八糟画蛇添足还自以为锦上添花的东西了。

3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看短评就知道多少人被速食消费文化荼毒了,什么都求快的话直奔某音影视解说好了伐。

36分钟前
  • BLACK
  • 推荐

从第一集看,贾樟柯苦苦追求的时光感,他没做到,张大磊做到了,侯孝贤接班人,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正如他的浅焦和中近景,没候导那么远那么悲悯,也没一般视角那么近那么情绪重,真的有原著或者说卡佛内味。这是一部需要先看原著的剧集,戏剧冲突少,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拍下岗潮,只能用只言片语暗示,如果能拍,那么导演一定会在前面就埋下伏笔,暗涌或者说悬念也一定会更清晰。以第一集的水准看,超过了《隐秘的角落》成为了近十年最好的剧集,没有之一。看完后补充:后面维持了水准,甚至更高,结尾看到小树不自觉就哭出来了,仍是5星,甚至想打6星,感觉它有《黑道家族》的分水岭意义,只是可能我已经老了,不太喜欢这个太过绝望的结局,尽管它很自洽。

41分钟前
  • 不求上进的皮蛋
  • 力荐

我是真的佩服这部剧的道具和选景,质感是真的强,一看就是老物件,甚至有的我和我父母都用过类似的,沉浸感氛围感拉满。摄影也好看,重视构图,固定镜头偏多,是有用心设计过调度的。看到现在感觉唯一一个问题就是节奏慢,按文艺片的拍法拍电视剧,但是画面赏心悦目,沉浸感那么强,也觉得可以接受。这么用心的剧真的不多见,就道具场景这一块绝对国内电视剧天花板级别的。

43分钟前
  • HatcherZ
  • 推荐

如果有评奖,它可以拿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音效,但不可能拿到最佳电影,只因它是个电视剧

48分钟前
  • 应许
  • 推荐

发现像张大磊这一派钟情于还原上世纪某一年代生活、思考、行动方式的创作者,老是拍出特别明显的尴尬感,从置景、色彩到演员动作、台词,时不时地散发尴尬味道。非常机械,然后又加上没什么用处还些许做作的长镜头,你也不知道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他能力有限。采了大量环境音,但是不自然。日常感也不是靠这些就能营造好的

50分钟前
  • 荡麦
  • 还行

看过原著知道是块好饼,但导演把这饼越擀越大越抻越薄,我啃了好久也咬不着馅儿。

52分钟前
  • 巧夺麻袋
  • 还行

导演大概疯狂地爱着杨德昌和塔可夫斯基吧,以至于他用泛滥的长镜头营造出这样天真的所谓电影美学。爱奇艺大概疯狂想当中国的Netflix吧,可惜中国创作者不会有良心地考虑甲方和市场,他们满心都是喷薄的委屈,像祥林嫂一样用话剧腔喊着“你们不懂艺术!这叫电影感!这是严肃文学!这才高级!” 到底是怎样的缺失导致他们需要如此声嘶力竭来装作自己拥有,到底是怎样的话语体系导致整个行业乃至大众的审美排序变成如此媚俗。好了我又说了一堆废话,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挥霍甲方的钱来实践你那其实并没有多深邃的艺术追求aka被世俗承认的欲望。我又反过来想,为啥国内这帮导演学那些大师往往都照猫画虎?大概是只看到大师的片段间无必然因果逻辑,看不到人家苦心孤诣建立更深层的联系丰富视觉语汇和情绪。算了,估计导演又会说是你看不出深层的。

57分钟前
  • 春见野橘
  • 还行

前半个小时观感。置景100分,庄德增0分。庄德增是没文化但有本事,并不是二流子。看了一眼导演是八月的导演,难怪年代感拉满了。海清50分,看着还是没文化。艾敬老师是大惊喜,她都更适合傅东心。

60分钟前
  • 孙答应的狂徒
  • 推荐

导演本不打算拍一部悬疑片,双雪涛也没打算写一本悬疑故事,演员们也仿佛没把自己当做悬疑事件的角色……但平台和观众却一致地想看一部悬疑剧。当各个环节的影视创作者们终于都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个安静作品的时候,这个国家却没人想静心而看了……

1小时前
  • 陈步僧
  • 力荐

各位放心 这部的张大磊是八月的张大磊

1小时前
  • 社会闲散人员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