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1982

剧情片中国大陆1982

主演:郑振瑶,王培,许忠全,王憧,冯汉元,李占文,袁牧女

导演:徐谷明,郑洞天

播放地址

 剧照

邻居1982 剧照 NO.1邻居1982 剧照 NO.2邻居1982 剧照 NO.3邻居1982 剧照 NO.4邻居1982 剧照 NO.5邻居1982 剧照 NO.6邻居1982 剧照 NO.13邻居1982 剧照 NO.14邻居1982 剧照 NO.15邻居1982 剧照 NO.16邻居1982 剧照 NO.17邻居1982 剧照 NO.18邻居1982 剧照 NO.19邻居198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05:58

详细剧情

十年动乱后,建工学院的一幢筒子楼里居住着学院党委书记袁亦方(王培 饰) 顾问刘力行(冯汉元 饰) 水暖工喜凤年(许忠全 饰) 校医明锦华(郑振瑶 饰) 助教冯卫东(李占文 饰) 讲师章炳华(王橦 饰)共六户人家。尽管他们没有公共厨房,只能在楼道里生火做饭,大家患难与共,和睦相处。不久袁亦方分到了新房,还为刘力行也争取了一套。其他住户想把袁亦方腾出的房间做公共厨房用,却得知吴科长(鲍占元 饰)把房子分给了省委董部长的侄子,老刘得知此事后决定不搬新居,而用新房为换回那间房子给大家作公共厨房。之后刘力行在延安时认识的美国朋友艾格妮丝(陈比娣 饰)来访,袁亦方让老刘在他的新住宅里接待,并冒充老刘自己的家,结果闹出很多笑话。性格率直的老刘干脆带她到自己的家里,在公共厨房招待她。升任市建委的袁亦方得知此事后,觉得给中国人丢了脸,以此为借口为领导干部建高级住宅。之...

 长篇影评

 1 ) 挥之不去的住房问题

电影《邻居》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两三年,大概1979年时人们居住的生活状态,在那个生产还不发达,物质资源匮乏的年代,住房难是头等问题,在职工宿舍的一层里,六家挤在一起,没有厨房,不得不共用楼道作为公共厨房,影片从楼道里大家一起做饭的中景镜头开始,用现实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在这样的楼道里有多么的不方便,甚至也存在着安全的问题,小女孩就因为没人照看而被热水烫伤。随着新住宅楼的出现和领导干部的搬走,楼里空下的一间大家本打算用来做公共厨房,却被走后门关系的领导亲属捷足先登,就这样老刘不得不让出了分给自己的那一套房子给大家做公共厨房,问题看似解决了,但背后却反映着很多腐败、徇私、走后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那个时代真实、发人深省,在现代的房子问题是更甚,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在大力反腐的当下,所以影片在今天开来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 【157】《邻居》——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揭开生活的疮疤

《邻居》 年代:1981年 / 国家:中国 / 导演:徐谷明、郑洞天 / 主演:冯汉元、王培、郑振瑶

     文革结束后,人们从禁锢中解放出来,一时间出现了某种程度不明方向的思想混乱,而这正是《邻居》的故事背景。片中围绕房子问题展开,一个筒子楼里的几户人家,渴望拥有一个公共厨房,但眼见着领导搞特殊化、滥用职权,导致了人们质问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领导服务”。其实人民和领导本来就不应该对立,只是个别同志因沟通不畅和官僚主义作风使得人民怨声载道。好在筒子楼里的退休干部刘书记,为了群众的利益着想,一再让出自己的福利分房给大家做公共厨房,还为争取社会公平、不顾病体四处奔走。尽管影片后半部分俨然是歌颂人民公仆的主旋律电影,但整体来看它牵涉到了80年代最普遍的民生问题,揭示了很多客观存在的不正之风,比如照顾关系户、以权谋私、打击报复、逢迎拍马等,因此影片的现实主义揭示现实的深度得到发挥。
     受到新现实主义的影响,第四代导演在追问社会正义方面尤其突出。郑洞天和徐谷明在本片中就表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楼道里邻居们热火朝天做饭的景象都是真实取景,现场收音,是纯粹的真实。第二届金鸡奖把最佳故事片颁给《邻居》时也评价道:“真实地展示了当前现实生活的生动图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亮点
    第1分钟,影片刚开始就传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时声,“滴、滴、滴”之后是播音员说:“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2点整”。这给观众一种错觉,误以为是自己家的收音机没关,但随后刘兰芳的评书,以及楼道里邻居们做饭的场面,让人们明白原来我们是在观看别人的生活。这种将电影和生活划等号等做法,正是纪实电影所要追求的终极效果。



泪点
    第100分钟,老刘在信中说道:“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的,不会再为房子操心。”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可是事实是3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孩子们依然在做房奴,依然在期待着楼市的拐点到来。


加我微信jingyurizhi

 3 ) 在1981年的电影里,困扰我们的还是房子问题

对于国人来说,“安居乐业”这四个字不论在什么年代,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身处现代的我们会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不断的努力打拼。但是很多时候美好的愿望却跟不上飞快上涨的房价。

当梦碎的那一瞬间,我们才会对于过去深深的怀念,但是对于过去而言,真的还是那个淳朴的过去吗?不尽然。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是上映于38年前的作品,但其凸显的主题却依旧与我们普通大众息息相关。因此来看,房子对于我们的困扰是长期存在的。

筒子楼相信大家一定会在年代剧中得以一窥。对于住过筒子楼的人来说,这样的房子虽然生活不便,对每一个邻居而言,人们之间的距离却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不少。这一幢筒子楼里住着的男女老少虽然分工不同,但是却因为长期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而使得各家各户之间的关系彼此亲近了许多。

袁书记与老刘同属于领导阶层。老刘总是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他不喜欢做官,而很喜欢为整个楼层的人无私服务。乐于充当大家的和事佬跟跑腿的。谁家打酱油,买瓶醋都少不了老刘。

而袁书记,虽然是个干部,但是在筒子楼里依旧是能跟身边的邻居和睦相处,却也难得。水管工喜师傅一家四世同堂也挤在这样一间小小的屋子里。虽然拥挤,但是也乐得快活。章老师独自带着孩子,而医院的明医生则是外表看上去很冰冷,但是内心却是一副热心肠。助教冯老师有着青年人的张扬与激进。这样的一群人共同挤在一幢小小的筒子楼里。生活就充满了乐趣。

本来一群人生活得有滋有味,虽然每每到了做饭的时候就会显得拥挤不堪。但是每家每户在做好饭以后都会招呼着邻居过来尝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被拉小了很多。而这样平静的场景很快就被打破了。

袁书记作为领导,在分房子的时候被优先考虑了。而刘老师同样是属于被袁书记重点推荐的人。但是剩下的人则是没有被考虑到此次搬迁的范围。这样的结果使得楼里的其他住户感觉很不愉快。

但是事已至此,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对于官僚体系,这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的现象。但是在搬家过程中,袁书记却无形之间就与大家伙发生了矛盾。

章老师的小女儿意外被烫伤,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袁书记搬家的车字,无奈司机不让。在争执不下的时候,袁书记一句话就放行了。虽然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大家还是看到了领导干部与普通人民群众的不同。

看似这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但是本片却从这个意外之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人民群众的苦苦哀求却比不过领导干部的一句轻描淡写。这样的讽刺尺度令人不禁咋舌。而更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可不止这些。

老刘为了调节邻里之间的矛盾,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换了一个小单间,用于做大家的公共厨房。而在自己的好友到访期间,却不得不用一个假的房子作为接待场所。到最后被拆穿的老刘带着好友来到了大家所熟知的筒子楼以后,这件事才算完。

而离开了人民群众的袁书记,今后的行径却一点都不为人民群众做考虑了。每每到了关键的时刻,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惯例来搪塞。最终,原本属于给教职工盖的安置房,却被迫停工。原因依旧是领导干部优先制。老刘知道以后,上下奔走。终于将原本属于教职工的权利给夺了回来。而最后,大家都得到了心满意足的答案。而此时老刘却病倒了。而且即将不久于人世。

虽然本片是一个一定意义上的正向结尾的电影,但是其中却不乏各种各样的讽刺。比如说公信力的丧失,即使是人们从十年动荡中解脱了出来,但是依旧是在反映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了大字报。而对于正常的反映渠道却露出怀疑的神情,这不得不说是对于当时公信力丧失的佐证。

工作人员对于人民群众的诉求视而不见,但是领导仅仅是说了一句话就能瞬间将态度进行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这一点尤为讽刺。人民群众诉诸正当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领导干部送礼,或者是帮忙干活,这属于不正之风。而以上所有的点,本片都讽刺的尤为大胆。在1981年大环境下却很常见。因为这是第四代导演的固有风范。

而这些问题集中在一点,就是关于房子的问题。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房子问题压垮了多少的有志青年。当人们不能安居的时候,谈何建设新时代。本想着过去的社会不是这样,但是从本片看来,这样的问题长久以来并未改变。38年过去了,真正困扰我们的问题,依旧是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

 4 ) 时代背景下反映了现实生活

这部片子的角度和叙述方式确实很熟悉,像《茶馆》、《林家铺子》乃至于《乌鸦与麻雀》都是从一个小的环境里反映时代,但不同于前者,在故事和桥段设计上没有那么达到前者的高度(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反映的社会时代背景,在每个人身上均有体现,剧中人物,尤其是都在学校的职工宿舍,与剧中的时代影响是息息相关的。

影片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也是比较尖锐的,不仅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篇纠错的文章,既是对不良现象的否定和批判,也是对荧幕外的公众的劝诫和号召。

从摄影摄像角度来说,电影重视写实,整体画面更像是电视剧,构图取景方面没有过多重视,反观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叙事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场景构图的尝试。

影片节奏相对较慢,没有大的起伏,需要静下心来耐住性子看。

不过冯汉元先生的演技是很真实自然的

 5 ) 距离

粉碎四人帮红小兵之后,迎接改革开放的时代,能够拍出这样的现实主义影片实属不易,从影片中传达出的革命精神和老刘头的作风就可以让我为之称赞,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住房问题,到今日也是人民大众所面临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我们不仅愈发的感到体制的弊端,是人就有善与恶,人都有贪婪丑陋的一面,如何可以更好的制衡是个非常重要的,为人民服务在老一辈共产党员下确实如此,如今已成为为领导服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还有好多需要改进的现实问题。 从影片来说,老刘头人物刻化的很成功,代表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以住在一起的邻居来反应社会问题、作风问题、社会腐化、人情世故,深刻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现在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现实主义影片的力作,虽然在视听语言,某些情节设置以及对于音乐音响的尝试有些许问题,但无伤大雅,值得推荐。

 6 ) 《邻居》异议漫笔

《邻居》异议漫笔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

范达明


《邻居》怎么样?自然不错。但以一部由专门家评出的“最佳故事片”的标准来衡量,亦存在一些问题。在此随意异议几句(或许苛刻了一些),请教于影片的编导们与评论家们。

一个异议是所谓废音乐伴奏(有实源音乐除外)的“唯音响效果”的创新实验。看片前听了宣传,对此我是充满好奇与期待心理的。可遗憾的是,这一“效果”在看片时并未出什么“效果”。应该说,这一创新实验的意图或动机是大胆的,很好的;但实验本身却是小气的,以至于实验的社会效果却不见得成功甚至是失败的。

原因恐怕有这么几点:

首先是《邻居》的题材本身就不太适合做这一艺术的实验。影片展现的生活场景与特定背景所能提供做这一实验的机缘实际上并不多——可以设想,如果是一个以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的大森林或是一个以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工地为主要背景的题材,又会怎样?
 
二是导演在音响声源方面过于拘泥于以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手段去吸取现实生活中的这一元素,忘记了音响效果除了可以做摹仿现实的现实主义一手,也可以对此加以主观化、意识化、心理化,或矫枉过正地强化(所谓“效果特写”),即做更加出神入化的表现主义一手。如果导演真想成功地做这一创新实验而又自觉地意识到去并用上述这两种手法(被导演取代的伴奏音乐本身也属于一种表现主义的手法),那么,我想,即使《邻居》这一题材本身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局限性,它也仍会被表现得比现在更加出效果的。

从现在的影片来,我看影片第一遍时还不觉得什么,但看第二遍时,影片的许多场合由于既无音乐又无发出效果声的可能性,使人感觉单调与沉闷。比如深夜市委方书记驾车送刘力行,在开车前与中途停车时两人在车内对话的那一段落就是如此。结果银幕上不出效果,观众席上倒骚动起来出了效果——观众纷纷出戏了。

我在想,比如影片开头,号称“先声夺人”,这很好;可是为什么只出现了22英尺的厂标后就出现画面呢?如果把片尾196英尺的职演员表字幕也移到片头来,在这总共218英尺的无画面的的纯粹字幕片头背后,全部配上楼道“厨房”正午作业的效果声(包括时清时糊的人语声),这该是一首何等真正壮观的“先声夺人”的“厨房交响曲”啊!记得“文革”前我在杭州看过的一部反纳粹的西德影片《神童》,其片头就是做类似处理的(主要是嘈嘈的人语声),它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以泯灭!

我又想,比如影片结尾,是不是也该与片头的“先声夺人”那样来个“后音绕人”的呼应?——结果,实际上却是来了一个音乐结尾(尽管是实有源头的),这就没有至终扣住“唯音响效果”的声音总旨。如果在片尾(假设片尾字幕按前述已经移至片头)最后一镜——从集体厨房窗口拉出的夜间万家灯火的幢幢新楼的大远景,叠印出刘力行这位“茅屋里的杜甫”因见得“广厦千万间”而呈欣慰地微笑着的面部大特写,然后面部形象在叠印中定格——与此同时,让银幕背后传来我们影片中的这一群邻居们开始搬家具入新居的一片乔迁之喜的效果声(包括我们听来所熟悉的一个个主人公的人语声),将又会是一种何等奇妙的效果呀!

由此也可推广到《邻居》的导演所主张的电影现实主义的方法论的问题上。导演自称该片是“借鉴了四五十年代我国现实主义优秀电影传统和同时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在真实表现普通人民平凡生活上的艺术特征”云云(郑洞天、徐谷明:《〈邻居〉导演探索》,《电影通讯》1982年第5期第32页)。我想,80年代的中国现代电影,在世界电影美学经过最有影响的50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电影观念的一次大的革命后,能否无视这一现代电影美学的中介而简单地回归到四五十年代,回归到中国的或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邻居》的两位有胆识的青年导演在做“唯音响效果”——电影综合艺术之声与画两大部类蒙太奇元素之一的声音总体构思的创新实验时,他们所严格遵循的那种刻意逼肖生活或纯外部模仿生活的客观现实主义,而不去考虑多少采用一点表现主义的即主观现实主义的手法,是不是在自我束缚手脚,是不是使自己的路子反而愈走愈窄了?

再一个异议就是影片有一些情节或细节是明显地不合乎人物性格的个性或身份的。比如,冯卫东夫妇在1977年(“十年动乱后的第一个春天”)还会去干拆女厕所门的那类要不得的不体面的蠢事?这符合冯卫东这个大学助教及其跳舞蹈的妻子的身份吗?为什么不更合理地写他们从学院操场角落的废墟里拣来一扇破门呢?——因为这一细节并不主要旨在表现这对夫妇是用何种手段搞来一扇门,而在于在那样拥挤的楼道里再要夹出地方去盖他们俩小家小户的小厨房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消极性与荒唐性,从而为这班邻居争取一间公共厨房增加一层紧迫感,为推向影片基本矛盾的中心环节做好铺垫。再如喜队长打人,也不大合乎这个身板硬心肠软的老实人的性格。不是说喜队长没有打人的可能,而是具体到204号宿舍的归属问题上,吴科长本没有代表组织意见许过分该房给大家做厨房用的愿;这只是喜队长自己自作聪明地(“聪明反被聪明误会”)带那班邻居去白费了一天讨好的辛苦而已。固然,喜队长因此分明是吃了一次搞“关系学”的哑巴亏;可他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他最多只能在心里骂吴科长狡猾(也骂自己蠢并深感自己歉疚于这般热心至诚的邻居们),可决不会有产生打人行为所依据的心理动机,更不要说去付诸行动了(除非是打自己)——喜队长是处于好心的邻居们与狡猾的吴科长之间,此时惟有他是最清楚怎么回事的人,后两方倒都有些懵懂,结果一打人,把喜队长打成了一个并不讲理的蛮人,损害了这个人物所规定的性格;同时,也使人反而为吴科长白白挨打抱起了不平。

第三个异议是影片甚至在大的基本情节上也有简单化以致失真实的地方。影片规定表现的是一所大学。学院的教职工一到中午12点是不是家家户户都自己小锅小灶做自己的饭菜呢?这是很可怀疑的。任何学院都有教工食堂,特别是早餐中餐,教职工忙于教学或家中没有什么人,一般是食堂吃点算了的,很少有自己点火做饭的,最多偶尔有煮个汤、热个菜什么的。影片虽然在小星星烫伤一场通过吴科长之口点出是在星期天,但是通观全片,却始终未点到学院的教工食堂以及这些邻居们多少也会从食堂去买点什么的情况,这是不是同导演提倡“缩短银幕和生活的距离”的拍片总旨相左了呢?如果影片在那个筒子楼道里再多写哪怕只一位单身男教员——他,一日三餐从不自己动手做,一年365天顿顿是从学院食堂买饭吃——就他个人本身需要讲,他完全没有指望要一个公共厨房的想法,但他对周围邻居们的所难亦深有所感所急,一起加入他们的争取厨房空间的斗争中,甚至处处还领衔在前,表现得更积极一些……这样增加一笔,是不是要更真实更深刻一些,亦更自然更感人一些呢?影片现在表现的各家各户一律要求厨房的情况,就未能免除把现实生活简单化之弊病。

另外,影片开头旁白规定故事发生年月是“十年动乱后的第一个春天”,这分明是指1977年春天。但是马上开始的影片第二个场景就是吴科长到11号楼来与袁亦方谈分新房搬家;到袁亦方搬入布置新居挂镜框时,与吴科长讲话说:“粉碎四人帮已经两年多了,我才住上这么三间房,……”这又分明是指1979年春天了——莫非袁亦方这位院党委书记的家特别难搬,一搬就花去了两年时间么?

           
1982年6月19-20日写于Y.C.
2005年8月18-19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影片信息: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彩色故事片(1981年,11本)

编剧:马林、朱枚、达江复
导演:郑洞天、徐谷明
摄影:周坤、顾文恺
主演:冯汉元(刘力行)、王培(袁亦方)、许忠全(喜凤年)、李占文(冯卫东)、王憧(章炳华)、郑振瑶(明锦华)、黄凯(方达)、鲍占文(吴科长)、袁牧女(刘小京)、凌元(姥姥)、谢园(陆小兵)





 7 ) 文人之傲骨

林医生“老刘,204的集体厨房是用你的那套单元换的吧?你谁也瞒不了,可是我不明白,现在一些有水平有能力作风正派的老同志,眼看着现实问题成堆为什么不出来干,反而要两头抹,你并不是不想管,不然,你为什么一次次让房呢,可是你这样做问题能解决吗,为了一间厨房,一个楼道的人,花那么大的代价,你不觉得很可悲吗,现在有了厨房又怎么样呢?难道习队长一家就这样三代同堂做一辈子?小冯小赵就这样一直挤在厕所对门那间小屋里?全校还有多少这样的楼道啊,打倒四人帮人们都在盼,可盼的是什么呢?是有人带他们去干,而不是这样苦熬!”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怀,这是一个文人的傲骨,这是一个胸怀天下的胸襟。君子是即使年已古稀,依旧做自己力所能且该做之事,而不是独善其身,避世隐居,两耳不闻窗外事。

真实的是楼道里邻居之间的感情,虚假的是过于崇高,理想化。

 8 ) 后文革时期的史诗。

分房子。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景观。每个人都乔迁新居,看上去很美,但是每个单位每一次分房子都是一场激烈的斗争和运动。 文革结束了,但是人没有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也没有变,等级、不公、隔阂、疏离、对立都没有变。 当然站在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的高度,把屎盆子都扣给文革也不是那么回事。 短短的100分钟,多个家庭二十多个人物的面貌,都鲜明突出。影片娓娓而谈,节奏舒展,却笔触深沉紧凑,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和篇幅。 影片同时获得当年的金鸡奖和文化部奖,那个时候,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和深刻反思的氛围。

 短评

影片最后万家灯火。房子问题越来越像人间惨剧。

5分钟前
  • 四两白干
  • 力荐

技术差,故事讲不好,镜头内部的探索接近荒芜,毫无生气。文革后几年的这些中国电影“经典”基本上都是废物,能积极看下去的人都敬你们是条汉子。

6分钟前
  • RayonVert
  • 还行

十年动乱后的第一个春天,造反派和老干部和睦共处于陋室,都以为好日子要开始了。重病的老干部上反应下调解,只为给一层楼的知识分子争一间公共厨房,个人再善美也弥补不了制度漏洞,人治从未结束,领导一句话就左右其他人的命运。“但愿你们的下一代,不会为房子问题发愁”,确实不再发愁,是发疯。

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第四代电影的代表作,虽然结尾过于美好了,但电影本身还是很温情的。老刘的角色塑造的极其成功。此片所关注的房子问题放到今天仍有很大的意义。镜头、场景很一般。

11分钟前
  • 季轩
  • 推荐

人虽好,但不太对。集体分房子这件事怎么能单单指望几个人的善意呢,个人善意能解决的事情太有限了。但是十分反应时代问题

14分钟前
  • 桥本夏人🍤
  • 还行

电影学院作品,一个时代的展现,故事片的最好诠释。

18分钟前
  • 阳光普照
  • 还行

剧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价值不止于电影

20分钟前
  • drafting_lane
  • 力荐

三十年前是分不到房,三十年后是买不起房,甚至没资格买,结尾的“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再为房子操心”真是莫大的讽刺。第四代导演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上,留下了不少佳作。

25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很复杂很温馨。

30分钟前
  • yakamoz
  • 力荐

温情现实主义。但愿下一代不用像我们这样为了房子纠结。真讽刺。

34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精彩的写实

39分钟前
  • 啸如
  • 力荐

#资料馆#画质感人肺腑!特殊时期的房子问题,有摩擦有纠纷然而还是非常正能量,今时今日仍不过时,好看!“原来你不是深山里的陶渊明,而是住茅屋的杜子美啊!”

42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4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纸上观影

48分钟前
  • xx@百年孤独
  • 还行

直面人生 还不错

50分钟前
  • 没穿裤子
  • 还行

什么年代都有房子问题,分配,不是买

52分钟前
  • 豆包
  • 还行

小时候我住的就是这样的房子,厨房是公用的,水龙头还要上锁,否则有人偷水。卫生间也是公用的,用的是马桶,洗澡更是个大麻烦。很多人怀念美好的八十年代,我觉得没多少可怀念的,那些人怀念的是自己无忧的童年,却不知当年大人们的艰苦

5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现在看这个故事感觉好像天方夜谭。

60分钟前
  • vivi
  • 推荐

温馨,这样一帮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吃饭,聊天,彼此照应,今天的我们,为何就失去了这份“远亲不如近邻”的情感呢

1小时前
  • 小王子
  • 推荐

发现好多人都把重点放在结尾那句“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再为房子操心”,不过现在看这句话,确实蛮讽刺的,31年过去了,孩子们果然还在为房子操心。虽然难以脱离时代框架以及对应的限制,不过那时候的电影起码是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困扰。并不像现在的空中楼阁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