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

短剧大陆2024

主演:陆景川 林乐莹

导演:内详

 剧照

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1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2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3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4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5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6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13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14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15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16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17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18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19一树梨花压海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8 04:34

详细剧情

林乐莹刚穿越回80年代却被挂在了墙上,父母鞠躬时她的头动了一下,刚好被她爸的余光看到,接着小声问他妈,人死了还能复活吗,她妈怒骂老头是个精神病,就在他们二鞠躬时,女人的脚却开始了挠痒痒,她爸下的连连后退瞪大了双眼,随后女人惊醒了,一脸蒙圈的睁大双眼看到花圈上的日期,才确定自己竟然穿越到了80年代,当她回到家后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的父母竟是这个年代的土财主,与此同时,外面的谈话声让她听到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终究没爱上lolita,倒是加倍喜爱上了这个中年男人

终究没爱上lolita,倒是加倍喜爱上了这个中年男人

终究没能爱上lolita,虽然她也曾经聪明可爱,一度令人迷恋。可是,到最后,我实在没法喜爱上她。反倒有些怨恨,虽然我也知道未必是她的错。

当她误会他要陪他开房才肯给钱她(她从来不曾懂得他)。当他说“你拒绝跟我一起离开这里同生共死相守一生,仍然可以得到钱。”她喜出望外地笑出声说'really?"当她发现给她的钱远高过她信中要求的数目,他离开时她惊喜呼“rechard, good news“,她从来不曾懂得他。
当他看着她欣喜的数他千里迢迢送来的钱,突然恸哭,她伸出手问他怎么了?他说“别碰我,一碰我就会死。”i'll die if u touch me..
我们爱过的人,也许并不真的值得我们那么牵挂爱恋,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傻傻地爱着的人

小明,即使是个最烂的烂货,在小四心中,也是少年最真最完美的爱恋。当小四把刀刺进她身上,为的只是我不能让你被人瞧不起。拼命挣着不愿脱去血衣,”她是我的“,是的,那个我们爱过的人,是我们的。我们又如何忍心,她被生活摧残,她在生活中堕落沉沦,这个四十岁的男人,不过是又一个少年小四。

对这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男人,竟然有一种“心疼怜惜”的感觉。

除了乱伦的不赞同,对于爱情的种种感觉,尤其是奋不顾身,身不由己;计较嫉恨和愤怒地插入却是无力的抽插;和不被对方重视和回应的无力感,我们竟然是相似的。
我想我喜爱这个男人。


I looked and looked at her. And I knew as clearly as I know that I will die. That I loved her more than anything I’d seen or imagined on earth. She was the only dead leaf echo of the nymphet from long ago. But I LOVE HER: this Lolita, pale and polluted and big with another man’s child. She would fade and wither. I didn’t care. I would still go mad with tenderness, at the mere sight of her face.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昔日如花妖女,现在只剩枯叶还乡
  苍白、臃肿、混俗
  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喜欢lolita中的中年男子不一定与不伦恋有关,喜欢蓝宇中的蓝宇不一定与同性恋有关。
我想,孤独聪明傻傻爱的孩子都是相似的。


Lolita, light of my life,fire of my loins.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40.jpg (7.87 KB)

 我们都一样,Herbert

令我心灰意冷的不是洛丽塔不在我身边,而是,这欢笑声中没有她……

我们希望和我们爱的人一起,照顾她,守护她,伴她一起成长变化,一生一世;

若她并不爱我们,我们也可以遥遥地望向我们的爱上,即使得之不得,但只要她可以过得好,是她自己,做着她想做的事,快乐的生活,我们也会很安慰;

如果她贫穷或实现不了梦想不能如愿不能开心的过她想要的生活,我们会难过,我们会默默为她加油,我们希望能为她做点什么;

可是如果她因为贫穷,虚荣或欲望或无知无耻,堕落沦落成一个不好的她自己。我们真的想毁灭那些毁掉了她的人和环境。

所以,herbert,我虽不赞同你爱一个不成熟的天真少女,可是在爱情里,我们真的是同类。
 
 除了想到一一里的小四,我还想到天浴里的那个牧马人。
 

 

 2 ) 《洛丽塔》于书影间

(原载《外国文艺》)

文/布宜诺斯

       1955年,《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甫一面世便引发极大争议,毕竟,如果把纳博科夫那些绵密如水的语句枝叶尽数剥落,最后剩下的故事主干惊世骇俗——中年男子的恋童情节;和12岁少女的乱伦情欲。1956年,纳博科夫也曾撰文《关于一本题名<洛丽塔>的书》来解释小说的写作因由,在他笔下,最初的创作悸动竟然来自这样一则新闻:一只猴子在科学家几个月的调教下完成世界上第一副动物画作,内容是囚禁它的笼子的铁条——多么讽刺的一个说法,我们无从判断真假,只是明白他狡黠、傲慢、叛逆的性格特质大概从来不屑于掩饰。他还强调“《洛丽塔》并不带有道德说教 ”,并用讥诮的笔调详述了这部书稿被多家美国出版社退稿的经历,理由包括“书中竟没有好人”、“书的第二部太长了”、“要是把这本书印出来,社长和你都要去坐班房了”。不过,1958年这本书毕竟还是在美国出版了,并且很快被译成纳博科夫的母语——俄语,并在随后的二十年里,伴随着各种争议和禁令,不断扩大着声誉和世界影响力。

       就算顶着“情色小说”的名头为世界瞩目,也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对一部小说来说,被广泛讨论总好过汲汲无名,而《洛丽塔》也最终得到世人认可,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毕竟,在其“情色”、“低俗”、“有伤风化”的外表之下,它包含了至少三种不朽的东西:一种靠情绪推动情节的后现代派文体;一种对“女孩”性审美的范型;一个男人最疯狂无望的爱恋。

       或许,从这三个角度来析别两部电影《洛丽塔》,未尝不是个好主意。

       1962年,库布里克首度将《洛丽塔》搬上大银幕,一方面被时代要求、审查制度拘泥,一方面故事不可避免被老库的纯男性化思维扭转。在小说中,赖以推进情节的是亨伯特的感受、感官、情绪,在老库电影中被一概放弃,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情节、节奏、手法都非常通俗剧的爱情犯罪甚至喜剧片。毕竟,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匆匆上马的——小说出版后第二年引起轰动和争议,世界各地马上出现许多山寨作品,包括一些意大利、西班牙的情色电影,而库布里克和制片人哈里斯在1959年争取到剧本改编权后,必须争分夺秒树立“正版”形象。哪会儿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犹在,“性解放”思潮还得等六十年代末尾才有,因此库布里克在应对电影审查时的首要问题已经不是女主角“洛丽塔”是否淫荡、为大众接受了,而是男主人公亨伯特是否足够高大、英俊、正派,不可以带出一丁点猥琐、低级的印象,甚至连配乐师都要为此承受巨大压力,因为库布里克生怕一点不和谐的旋律都会损害亨伯特的形象。

       在这样的考量之下,亨伯特的演员人选从詹姆斯·梅森、劳伦斯·奥利弗到大卫·尼文,都是当时人气极旺且以绅士形象著称、带点古典气质的英国男演员,却得到他们各自的经纪公司阻挠,其间已成为好莱坞巨星的马龙·白兰度倒也主动表示过兴趣,而这位著名的“bad boy”显然不符合导演预期。幸而最后詹姆斯·梅森在妻子的劝说下改变了主意,以他的文雅魅力出镜,显然的,书中亨伯特那一肚子时刻满溢的七情六欲在梅森身上毫无任何出口,书中各种意乱情迷的小情绪推动的情节,在影片中全部被充分逻辑化了,比如亨伯特和洛丽塔最初的互动有种非常诙谐的程式感——在门廊上读书的亨伯特被摇呼啦圈的洛丽塔弄得走神,亨伯特用非常绅士的姿态抚慰电影院里惊恐的女孩……女孩显得成熟、端庄,男人克制、冷静,只是暗示两人的缓慢正常相爱,感觉不到什么火花。在黑兹太太不幸身亡后,两人之间火药味渐浓,一路旅行中的争吵,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无理管制、洛丽塔的不堪压力逃离,更多在表现男人的控制欲和女孩的叛逆,两人间的关系完全用第三方视角、按“正常”的情人关系来演绎解读,只是一场随处可见的老夫少妻不和谐而已,倒是挺符合当时美国电影协会主席为帮助他们通过审查提出的剧本意见——“将影片的主题改为一位中年男子和后来毁了他一生的年轻妻子之间的感情故事”。

       影片上映后,纳博科夫显然非常不高兴。首先,他受到邀请,花了六个月时间亲笔写就了剧本,被库布里克保留下来的内容寥寥无几,但这位导演还充满敬意地,或者说,贱兮兮地把影片的编剧名头只署给了纳博科夫一个人,令他在翌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得到“最佳编剧奖”提名时哭笑不得;其次,纳博科夫想要出版自己“原版”洛丽塔剧本时还受到这位导演及其经纪人在法律上的阻挠。也难怪最终剧本出版时,纳博科夫在前言里刻薄地写道“我一边为浪费了我的时间而深为惋惜,一边又对库布里克的毅力不胜钦佩,因为他前后有六个月都在忍受着一件无用的作品发展成形的折磨。”

       1997年,以情色片著称的英国导演阿德里安·莱恩将这个故事二度演绎,反而传神地触摸到纳博科夫的原意,一方面,莱恩本身非常擅长用影像捕捉情绪,另一方面,男主角杰瑞米·艾恩斯的表演令人惊叹。在没有了审查制度的羁绊后,莱恩尽情地用独白、音乐、特写、慢镜和适当的情色镜头,非常主观化的视角,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情欲刻画得如织如锦,那最初惊鸿一瞥的少女,趴在草坪上读杂志,被洒水淋湿的衣衫和发辫,那五月的阳光和烟雾,碾碎的雏菊和汗水的气味,中年男人心里绷紧的弦被怎样时时弹动,从杰瑞米·艾恩斯的眼睛弥漫出来,从他时时精准的惊呆、失措、窃喜表情中,纳博科夫笔下那个善感、博学、联想力丰富的亨伯特被披上一身悲悯,他的情欲、幻想和对洛丽塔的占有并没有散发猥琐、令人不适的气氛,反而让人心生体谅。

       与库布里克版最值得比较的一处桥段处理在洛丽塔被送去夏令营前,和亨伯特的突然道别,库布里克版让洛丽塔奔上楼梯,和亨伯特来了一段真情流露的对话,“你会不会忘了我?”很明显,这是礼教范围内的互诉衷肠,而莱恩完美还原了纳博科夫原著里那个令人惊异的亲吻,甚至更让人难忘——镜头随着洛丽塔蹬蹬的脚步快速而摇晃地接近那个穿着睡衣傻傻迎出来的中年人,她用毫无保留、完全信任的方式扑到他怀里——整个人张开双手双脚挂在他身上,在他唇上狠狠印上深吻,然后不发一言扭头跑下去,留下“几乎被极为有力的膨胀的心毁掉”的中年人,享受一刹那“命运的停止运转”。调度、摄影、表演、情绪,一场天旋地转一气呵成,一切无懈可击。就算纳博科夫自己在写剧本的时候,都没敢还原这样的浓烈,而是改成“在她踮起脚尖亲吻亨伯特的时候,亨伯特避开了她凑近前来的嘴唇,在她的脑门上情感丰富地吻了一下。”

       到了影片后段,我们又可以非常精准地进入他担忧、疑虑、惶恐失去洛丽塔的心绪,那些小旅馆夜晚的不安,露台暗处的窥视和烟雾,导演亦成功通过亨伯特的视角慢慢拼出来“拐带者”奎尔蒂的形象,多处呼应滴水不漏,完美重现纳博科夫小说里面时空拼接的技巧——令读者或观众都可以一路“感知”那个人,然后通过回忆让他清晰,最后引入复仇,一切都通过恰好的情绪铺陈。

       “他必须是个艺术家,是个疯子,是个充满羞愧、充满彷徨的人,才能够认出那个令人神魂颠倒的小妖精。”纳博科夫在剧本前言里这样定义亨伯特,所以从他主观视角出发的一切文字才能那样不可捉摸,还原成的影像也该一样。可以说,导演先完美感知了纳博科夫,再将他的文字翻译成影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1997版的《洛丽塔》是极其成功的。

       同样的,在树立对“女孩”性审美的范型上,97版《洛丽塔》也无可挑剔。其实多米尼克·斯万在出演电影时已经15岁,比当年被纳博科夫挑剔“年龄太大了”的苏·莱昂还要大一岁,但还是个中学生、完全没有表演经验的斯万用风情胜过莱昂百倍,影片中,她有过太多令人着迷的暧昧小动作,她睡眼朦胧要水喝,一饮而尽后顺势在亨伯特肩膀上擦嘴,把一点点水迹带着隔夜的口红残迹一起留在他的睡衣上,她渴望成熟,渴望了解和利用自己身体的魅力,她的各种探索,拼命眨眼,夸张的红唇,各种带着情欲暗示的恶作剧,正因为其表现出的“造作”,反而更显得自然动人,这是斯万令人赞叹的神奇天赋,难怪会从2500个候选少女中脱颖而出,足以赋予“洛丽塔”这个不朽的名字一个同样不朽的具象,留在所有对“女孩”有过眷恋的世人心里。这并非和下流情欲有关,而是在得到启蒙——甚至是一种天启后,而了解生命中的至美事物。依照柏拉图曾提出过的理型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本身便以惊世骇俗的方式,树立了一个所谓“性感少女”的理型。正如“马”是什么?“马”不是任何一匹棕马、黑马、一匹跛脚的、缺尾巴的马,而是我们概念中不会随个体马而改变的“马的形式”,一种理型,很显然,纳博科夫清晰化了一个“性感少女”的理型,他通过勾勒亨伯特心目中“性感少女”的标准,强调出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和因之而生客观存在的性欲,就算其违背通常意义上的道德伦理,也无法消磨这种客观存在。在礼教束缚下为人所不齿的东西,被纳博科夫堂而皇之地升华成美。

       相比之下,不幸身在六十年代拍片的库布里克丝毫不敢招架纳博科夫的大胆,从决定碰这个烫手山芋开始,他就没一天不在和审查制度作斗争,好莱坞对于他的束缚,甚至精确到女主角的胸部发育程度上,也真是难为了这位当时还没成为“大师”的电影青年。库布里克相继相中的女演员,纷纷被她们的父亲、经纪公司阻挠和拒绝,他们都怕这些前途无量的小美女们被这个“污秽角色”染上性玩物的名声。影片中洛丽塔的年龄比书中增加两岁,也是因为当时美国某些州的法律允许14岁的少女结婚,影片可以利用这个说辞;原本影片拍摄了亨伯特与夏洛特在床上缠绵之际,镜头循着他的目光指向床头柜摆放的洛丽塔肖像,暗示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性幻想,但正式上映时,改成二人衣冠齐整地并排躺在床上讲话,一旁摆着洛丽塔相片……这部《洛丽塔》没敢跨越雷池一步,把亨伯特的初恋情结只字未提,不涉及任何关于对女孩“性审美”的内容,因此对纳博科夫“性感少女”理型论的还原更无从谈起,那是他避之不及的层面,并在剧本中加入诸如一段冗长的“难搞的弹簧床”桥段,用黑色幽默来拼命淡化故事原有的性反常暗示,甚至连当时美国电影协会的审查者都看不下去了,致信给他说“不管谁对该书的道德性有何种看法,都不能抹杀它是一部文学杰作的事实。但是,在我看来,剧本却是这部重要文学作品的极为拙劣的模仿。”

       当然,就算在以上两点都处于劣势,也并不能否认库布里克拍出《洛丽塔》的价值,他的改编和拍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勇气,而且在用黑色手法讨论“爱情”并以此折射社会讽喻力的方面,他无疑也是成功的,影片在至今半个世纪以来的声誉已经能说明一切。毕竟,《洛丽塔》故事的另一个核心也在一个男人的爱情,而在改编上,同样作为男人的库布里克并没有对亨伯特这个角色加以怜悯,赋予更多悲剧色彩,而是套上了“咎由自取”的逻辑,电影中,他因为和洛丽塔的爱,接受了黑兹太太,却几番冲动暗谋将她杀掉,在命运用戏谑的方式让他如愿以偿后,他却对洛丽塔有着近乎变态的控制欲,导致二人感情离析,但他不思悔改,反而将洛丽塔的出走完全归咎于奎尔蒂的拐带,前去复仇。这是一场“不对的爱”,这是一个男人“爱的不对”,库布里克用了很冷漠的眼光和语调讲了这个故事,其实符合他一贯的愤世口吻。虽然在影片里看不到太多悲悯,但其实他私下里也提到过,就像他就曾对作家吉恩·菲利普斯坦诚,“在影片中,我不能加入亨伯特与洛丽塔之间的性爱镜头,我只能暗示亨伯特是真正地爱上了洛丽塔。于是,观众看这部影片时,很快就会感觉亨伯特对洛丽塔动心了。而在小说中并不是这样的。在小说中,亨伯特是在最后才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洛丽塔,那时洛丽塔已经不再是那个女神,而是一个怀孕的家庭妇女。这是整个小说最感人的情节之一。”

       而这种库布里克只能私下谈论的“感人”,则被三十五年后的阿德里安·莱恩不假思索的大肆渲染了。莱恩向来擅长讨论爱情中的“禁忌”和“绝望”,前作《爱你九周半》、《不道德的交易》无不如是,而在《洛丽塔》中,他小心收敛起曾经大肆用情色镜头铺陈男女关系的老把戏,只是通过使用主观视角和细节,从亨伯特的精神世界侵入再走出,因此细腻找到其中脉络。首先,作为一个能找到“性感少女”理型的人,一个挑剔、情感和联想力丰富、有过相当阅历的中年人,在面对“性感少女”的完美具象洛丽塔时,不可能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正因为这种美的稀缺难得、至高无上,令亨伯特在得到它的时候,必定要陷入一种害怕失去的恐慌,就算他耗尽精力和金钱,带着洛丽塔走遍美国所有会扬起尘土的路,用尽一切反侦探的精神、手段、无数谎言,从而规避掉空间、地域、伦理、社会角色所带来的一切阻碍他们结合的可能,但他不可战胜的永远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时间。唯有时间留不住,“性感少女”总要褪色、逝去,时间会夺走他的洛丽塔,还给他“那个性感少女的以淡淡的紫罗兰清香和枯萎的树叶的形态所表现出的回声”。

       “我无意颂扬亨伯特,他令人发指,卑鄙无耻。他是道德败坏的一个突出的典型。但他的故事里具有强烈的恋情和痛苦,具有各种各样的温情和忧伤。”这是纳博科夫在剧本版的《洛丽塔》里借亨伯特的精神评估医师约翰·雷大夫之口,给予他作为作者的悲悯。很显然,莱恩用最动人的方式还原了亨伯特应有的“温情和忧伤”,他总是充满担忧地看着他的性感少女,明知她要逃走却只能徒劳地做一些无用努力,他明知用糖果和小玩意已经不再能满足和诱惑她,只能对她加以监视和管制,又在她的柔情伎俩里节节败退,他不顾一切把她绑缚在身边,却从中得不到丝毫安心和幸福,只有无穷无尽的焦虑惶恐,以致对她失控暴躁,他用亲手作为一步步将她逼走,在剩下的懊恼中度过无数个寻找她的日夜,既空虚又似乎充满希望……

       这一切虽然始于情欲,却明明终于爱。在二人用古怪关系缠绕一起的旅途中,亨伯特的确没有停止自己终生寻觅“性感少女”的爱好,但洛丽塔于他,显然并不只是用来满足生理欲望、复制一种理型需要的工具。“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亨伯特对洛丽塔,始终存在一种天然的狂热的爱,并不基于通常意义上情侣间的交流、互动、相处,存在各种起伏过程,受到外界各种世俗因素干扰,甚至可以说,“洛丽塔的存在”本身便是亨伯特爱情的全部,也是他灵魂的全部,因此失去洛丽塔,爱即灭,灵魂即灭,亨伯特这个人的生命也失去全部光彩。

       这是纳博科夫写出的亨伯特之爱,同样也是莱恩版《洛丽塔》成功刻画的亨伯特之爱。全书最令人潸然泪下的独白无疑是亨伯特在几年后再见到已嫁作人妇、怀着身孕的洛丽塔时的一段心理动作,也正是库布里克坦诚被感动的部分,在电影中,衣冠楚楚的中年男人亨伯特面容憔悴,几度哽咽,直到这一刻还在试图挽留洛丽塔回到她身边,无疑让人心生酸楚。这段独白,在主万先生的译本里一共713个字,电影中被简化成无可挑剔的五句,请容许我完整地抄录如下,这是一次优秀的电影改编能给出的,对一部不朽小说的最好致敬: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当日的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叶还乡,苍白,混沌,臃肿,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3 ) 犹记得张艺在节目中说到这部电影时的语调

《LOLITA》。已经是第四遍。
虽然很懒,但还是怕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最终磨麻了心寻求记录以求心安。
从一开始就喜欢它。
最初是在安妮宝贝极少的赞美中得知一个叫Jeremy Irons的男人及几部相关的电影,大约有印象的也只是片名《一树梨花压海棠》。读书大抵也都是这样,翻过去也就翻过去了忘了究竟是怎样,每每再翻到也只是暗自提醒记得去找来看,过后又无甚在意,遗忘不知所终。之后偶然和朋友聊天说起,因为觉得情节不落俗请求好友从头至尾道来,却也觉得意犹未尽,终于认真去找。
真的很好。看到最后流下泪来。Jeremy Irons的眼神一直在眼前晃动,无法描述的忧郁,深深如潭;悲情苦涩,直指人心。看那样的眼神你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感,极致的悲痛像是一针药剂有救命的快感——如果无法快乐,那么也许疼痛胜于麻木。普通的世情但凡真挚美好就可以打动人心,何况是一段畸恋,注定颓败。最动人的是男主人公单方如火的爱情痛苦灼烧着自己和他所爱的少女,充满无可奈何的疯狂与热烈,崩溃而绝望的心理,罪恶却无力偿还获得救赎,它不止是一个故事,一宗道德,也许还有人内心无法控制却真正存在并且炙烈的情感,爱一个人的痛苦,宿命的无奈,情感的归属,理智的叹息……
 
“当日如花妖女,如今已是落叶归乡,臃肿,穷苦,……腹中是他人的骨肉……我望着她,望了又望,全心全意,一生一世,……她是我今生最爱的人,我肯定,就像我肯定我最终会死亡一样……。”
“那时,儿童的欢笑声在耳边响起,令我心灰意冷的不是洛丽塔不在我身边,而是,这欢笑声中没有她……。”
 
疼痛缠绕,感慨万千……
突然想起一首诗:
 
君生吾未生
吾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
日日与君好
 
忘不了刻骨的故事从电波中传出,张艺幽幽的声音,我蒙在被子里颤抖着流着眼泪,喘不过气。

 4 ) 《洛丽塔》揭示的幼女审美,仍然是当前值得警示的

在看《洛丽塔》之前,我约略知道这是一个小女孩与老男人的故事,日本的“萝莉”一词,就是在《洛丽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的是不满十二岁的幼女。不过具体故事是什么,不太清楚。《洛丽塔》太出名了,几乎家喻户晓,不看实在对不起文艺青年装x的心理,于是找出了电影和小说。

看完电影,我终于搞清洛丽塔式的感情,说的是幼女与大叔之间的感情。现实中,幼女是未成年人,被家长保护着,恋爱较少,所以出现的多是少女与大叔的组合。

洛丽塔式的感情,或者说幼女和大叔的感情,近年来越来越多,很值得玩味。所以本着学术的精神,对照着电影和小说,研究下这种感情发生的人物、地点、时间结局。

首先,洛丽塔式的感情最容易发生在什么样的人身上?

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幼女或少女,有一定权威但内心有伤的大叔。

未成年少女是前提。小说中亨伯特迷恋的是“九到十四岁”,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介于幼女与少女之间,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女性气质开始显现,身体的曲线若有若无,对世界的认知处在懵懂混沌中,对所作所为的后果还不清晰。

洛丽塔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十二岁,有清澈的眼睛、艳丽的脸庞,还有早熟的身体——亨伯特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趴在草地上看书,喷泉的水滴打在她身上,半湿的衣服把她早熟的身体曲线勾勒得玲珑毕现,内里的衣服一览无余,亨伯特的情欲一下子被挑起了。于是,他毫不犹豫租下了这个房子。

一般未少女不过是心智不成熟,而洛丽塔不仅是心智不成熟,简直是问题少女——她叛逆、浅薄、愚蠢、粗俗、自以为是。早早失去父亲,缺乏父爱,所以想亲近成熟魅力的男性,但她又跟母亲关系不好。发现亨伯特对自己的迷恋,还不断挑逗他。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洛丽塔和母亲外出,在离开的时候,突然飞奔回屋,毫不顾忌地抱着亨伯特亲吻,然后飞速离开,留下亨伯特留在原地久久回味。

问题少女,发生洛丽塔式感情的概率更大——她需要借助大叔的感情去弥补内心的缺少,也需要借助大叔的实力去弥补物质上的缺失。

而一个正常成长的普通少女,一路被学校的教育中规中矩地推着向前走,很难想到去借助大叔来实现人生。

另一方面,亨伯特是一个对幼女和少女迷恋的人,他的内心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成熟阳光。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初恋少女意外死亡,恋情戛然而止。他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来。说到这里,我觉得电影漏掉一个小说里的情节,可能导演觉得不重要吧。在小说中,亨伯特后来跟一个比他年长的富有的寡妇在一起。可是,亨伯特被抛弃了。我觉得他经营不好成年人的感情,所以才转向了幼女和少女——在“九到十四岁”的幼女和少女那里,他既可以重温与初恋的温情,还可以稳操胜券地掌控驾驭一段关系。

而亨伯特是一个教授法语的大学老师,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得不佩服作者对这个身份的安排——道貌岸然衣冠楚楚的背后,掩盖的是他肮脏龌龊、不见天日的变态癖好。国内有一个网络用语“叫兽”,用在这里无比贴切。

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幼女或少女,有一定权威但内心有伤的大叔,两个同样有伤的人,在一起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什么地方容易滋生洛丽塔式的感情?

远离熟人的地方。

放在当代,应该是一二线的大城市。城市文明自带的冷漠,正好掩盖罪恶的感情。

电影和小说里,亨伯特选择的在路上——既远离熟人,可以释放肆意生长的欲望,不担心被人窥见,也足够新鲜刺激,像笼中鸟儿一样自由自在,鼓动膨胀的荷尔蒙。

再次,洛丽塔式的感情中,强势方是如何控制的?

一般是美景、美服、美食,还有小零花钱。

电影里,亨伯特开着车,载着洛丽塔,以父女的身份,沿着美国的景点一路过去。车里的洛丽塔,吃着喜欢的零食,自在地听着车载音乐,还时不时地反讽、折磨一下亨伯特。

不要小看这些。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美景、华服、美食、小零花钱,足够满足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子的虚荣——

想想与吴秀波撕逼的前任“萝莉”木木吧。木木被爆,木木用着吴秀波的钱,穿着普通人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买得起的衣服,拎着奢侈品的包包,带着奢侈品的手表,出行乘坐私人飞机,在世界各地游览,跟各地的名流合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当看到这些爆料的时候,多少人出离愤怒了,认定她虚荣、拜金、罪有应得——电影里的洛丽塔,受到的诱惑也如此。

这是亨伯特控制洛丽塔的方式。

也是很多大叔控制年轻姑娘的方式。

遗憾的是,很多人以为是爱的表达方式。

第三,洛丽塔式的感情,弱势方是拿什么交换的呢?

性,青春,肉体,这个是肯定的。这种感情的缘起就是这些,除此之外呢?

自由,以及未来。

电影里面,洛丽塔享受着亨伯特的宠爱,快乐吗?不快乐。除了让她恶心的乱伦,逃无可逃的宿命,出卖肉体的被嫖宿感,还有无法自由选择生活的愤怒——她连喜欢的话剧都不能参演,必须征得亨伯特的同意。她的每一分钟都要受到亨伯特的安排,不能为所欲为地挥霍青春,跟软禁没太多区别。

至于本应该属于少女的美好未来,在跟亨伯特这样扭曲地在一起之后,毫无幻想可言了。

她的身体、时间、未来,都被这个老男人绑在这里,不得动弹,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值得注意的是,亨伯特在与洛丽塔发生乱伦关系的时候,竟然是被动的——他精心筹备,故意安排,终于两人在一张床上,但他却道貌岸然地躺在床的一侧,在第二天的早晨,接受了洛丽塔的挑逗——他连猥亵的愧疚感都推开了,理所当然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向警方控诉是洛丽塔引诱了他。

这段在小说里与电影略有不同。小说中,亨伯特在饮料中给洛丽塔下了安眠药,想在不知不觉中猥亵她——有贼心还有贼胆。不像在电影里,做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我惊讶于亨伯特的懦弱与自私,更惊讶于老男人的手段——不知道那些现实中的少女大叔组合,少女是否知道她们被大叔套路了?

第四,洛丽塔式的感情,能持续多长时间?

亨伯特喜欢的是“九到十四岁”的少女。遇见亨伯特的时候,洛丽塔十二岁了,能持续多长时间不可期。

少女总会长大,认知总有成熟的那一天,对自由、对世界的向往,总有一天爆发出来。

况且,对于深深厌恶亨伯特的洛丽塔来说,能摆脱亨伯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她梦寐以求的。

拼的是,这段感情谁先放手,是否放手。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感情,注定不会地久天长。

第五,洛丽塔式的感情,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电影和小说中,洛丽塔密谋逃走了,三年后因为经济困境不得不写信求助亨伯特,但他们再也回不到之前扭曲的关系中了。绝望的亨伯特枪杀了拐走洛丽塔的奎迪,自己也深陷囹圄。

现实中,吴秀波与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洛丽塔”木木,私情七年之后,在互联网上撕逼大战,一个被赶尽杀绝地送进监狱,另外一个到现在销声匿迹,前途不明。

最后,讨论一下,亨伯特与洛丽塔之间,到底是否存在爱?这到底是不是爱?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斩钉截铁地说,是欲望,不是爱情。亨伯特只考虑自己,从不考虑洛丽塔的感受。洛丽塔是深深厌恶他的,一直认为他是杀害她母亲的凶手,自己的命运也被他扭曲改写,活得变态绝望,所以最后密谋逃走了。

这么说有道理,但我不太同意。

小说《洛丽塔》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角度,单纯地叙述。但电影《洛丽塔》,把这个拍成了一个爱情悲剧——亨伯特的爱情悲剧,也是洛丽塔的人生悲剧。

亨伯特在十四岁的时候,初恋女友因为伤寒死去,给他留下了阴影。可是,那个女孩子,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女孩子,她想做护士治病救人,想去非洲帮助那些苦难中的孩子。除了年龄上跟洛丽塔相近外,她们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亨伯特为什么会痴恋浅薄、愚蠢、自负、开放甚至放荡的洛丽塔呢?为什么明知洛丽塔是一个妖精,一直在折磨他,还不可自拔地要留在她身边呢?

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里有一个观点,大意是,性之于男人,是天性,不涉道德。

这个似乎可以解释亨伯特对洛丽塔的乱伦、纠缠、不理智。

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更同意基辛格的一句话: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在小说中,亨伯特是尝试过跟比他年长的女性建立一段关系的,但失败了。这说明他没有经营好一段感情的能力,只有在幼女或少女面前,他用美食、美服、小零花钱等,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建立一段感情。

也就是说,他在幼女或少女面前,是有绝对的优势的,是有权威的,不管是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

所以,在电影的前半段,亨伯特对洛丽塔,只是欲望,没有爱情。

但是,电影的最后,我觉得欲望升华了。收到洛丽塔求助信的亨伯特,带着现金和支票来看洛丽塔。此时洛丽塔已经怀孕,挺着大肚子接待他。他看到她,一下子就崩溃了,提出重新回到之前的关系,说“从这里到那辆你熟悉的旧车只有25步,跨过这25步。和我。现在。”但是洛丽塔说为了钱只会去汽车旅馆,还说丈夫她唯一爱过的人,亨伯特凄怆地问“那我呢”,洛丽塔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在这一刻,亨伯特发现,洛丽塔根本不爱她,这么多年,是自己一直在骗自己。

他失魂落魄地离开,内心的痛苦攀到了顶峰:“我看着她,看了又看,我知道就像我知道我必死无疑那样清楚,我是如此的爱她胜过我所看到的所能想象到的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她以前是一个妖女,现在却像一片枯叶,但是我爱她,这个洛丽塔苍白、臃肿、俗气、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我不在乎,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这个时候,我觉得不仅仅是欲望,还有深沉的爱。他为了她枪杀了当初拐走洛丽塔的奎迪,在被警察追到山顶的时候,看到山下的学校,听着里面欢声笑语,恍然醒悟:“我听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让我心灰意冷的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身边,而是这里的欢笑声没有她的。” 亨伯特终于意识到,他毁了洛丽塔的一生。这个时候,他忏悔了。

从欲望升华到爱,对于他来说,付出的是后半生的代价,对洛丽塔来书,却是一生。她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单纯了。

电影《洛丽塔》是根据小说《洛丽塔》改编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1955年出版了小说《洛丽塔》,一举扬名国际。最初我以为是一部哗众取宠的小说,但读过之后发现,这是一部严肃的小说,批判性很强,题材上的争议性不过是卫道士攻击的借口。这部小说(还有这部电影)除了让人激赏的艺术价值,还揭示了一个东西方都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幼女审美,即男权社会下,对幼女的变态追求。

《洛丽塔》揭示的是西方的幼女审美,而中国,对少女的追求源远流长。秦始皇求仙丹,找的是童男童女;后宫佳丽三千人,多是豆蔻年华。宋代的苏轼,在一个八十岁的朋友纳十八岁的少女为妾的时候,还写过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来调侃:一树梨花压海棠。直到今天,社会审美的追求依然是“少女感”,其实也是幼女审美的另一种说法:Angelababy因为奇妙的少女气质粉丝无数,登上美国大刊《Vogue》封面;杨幂一直玩少女感人设,是当红炸子鸡;诸多社会名流,离婚再娶的都是小娇妻,比如高晓松与前妻夕又米结婚的时候,夕又米不过18岁……

木心说,悲剧有净化人心的作用。《洛丽塔》是一个悲剧。我不知道欧美发达国家是否得到了净化,摆脱了对幼女的追求,但看一下国家的名人,似乎有所改观,不再推崇幼女审美,转而推崇两性的平等独立。现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妻子布丽吉特不仅不是小娇妻,而且比马克龙大24岁;比如美国报业大亨默多克在85岁的时候再娶,妻子并不是青春靓丽的少女,而是将近60岁的模特。

反观中国,现在还在男权审美下的幼女审美中。女明星炒作,人设动辄少女感;男生找对象,希望找比自己小的,似乎对方越小自己越沾光占便宜;30岁对大部分女生来说,依然是一道坎,粗暴地划分了中年与青春。中国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摆脱幼女审美,走向国际,这个真的需要时代去回答。

 5 ) 有关电影《洛丽塔》的若干隐喻

《洛丽塔》的原著我没有读完,虽然对于它的作者纳博科夫我饱含敬仰,但这部作品的写作风格却令我实在无法卒读。可是似乎这部小说很受影视界的欢迎,继62年首度以黑白片问世之后导演阿德里安•莱恩1997年再次将其搬上荧幕。杰里米•艾恩斯与多米尼克•斯万携手合作,共同演绎了一段动人心魄的畸恋故事。
我不打算对他作整体的评介,只是作为一部文学电影它的音乐、光线、很多镜头细节的处理都运用了压抑的性的隐喻,甚至有人提到其中出现过一个名为“climax”的湖泊象征着性的高潮。所以本人姑且从影片中挑出几处比较明显的隐喻客体,对其间的心理内涵进行适度的分析。
第一个隐喻:脚
首先是洛丽塔的腿脚,无可否认这是一个淫荡的客体。从阿洛堪称情色经典的惊艳出场水花四溅中双腿的特写到她的脚跺湿湿地踩在韩波特的裤腿上,她对韩波特的勾引直到最终的叛逃,阿洛那玲珑的腿脚占用了极多的镜头,那些意味深长的动作始终在撩动着韩波特的情欲,寄托了他对于洛丽塔的全部欲望与意向。在三年之后他再次找到阿洛,正又是这双腿脚以着着拖鞋慵懒而世俗的形象出现破碎了它在韩波特头脑中健康的、拥有小麦色肌肤的美好印象。
第二个隐喻:嘴
说过腿再来说口。在这部电影中另一个反复出现的镜头是洛丽塔的嘴。似乎她的嘴从来就没有闲过,吃口香糖、香蕉、那种嚼得嘣嘣响的玩意儿。在弗洛伊德的观点开来,嘴也是一种重要的性器官,它是充盈的,也是开放的。洛丽塔下巴会动,她的吻唏唏索索地体现出一种与她年龄不恰当的少妇的情欲。片中韩波特屡次对她吃口香糖并且到处乱粘的行为表示不满,甚至有一个镜头他企图把她嘴里的东西掏出来扔掉。这里我可以解读成韩波特的不安定感,他意识到了阿洛的跳跃性她的不稳定,正因为口的这种开放性使得他感受到危机四伏他企图独占的身体具有者背叛的潜质。韩波特最终取得了胜利,他捏住黛丽的鼻子,甚至把那玩意儿扔到了车外;但事实上他却是个颓废的失败者,阿洛离开了他,投向奎迪的怀抱,她说他是她遇到的真正的男人,“那我呢?”阿洛笑了笑点上烟,他甚至不是她的第一个情人,他是无足轻重的、是不被需要的。韩波特直到这里终于彻底走向绝望。
第三个隐喻:胡子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洛丽塔支开韩波特去买香蕉,他在中途刮了一趟胡子。回来之后便觉察到有另外一个男人存在过的气息。在这里刮胡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胡子是父权的象征,韩波特对于洛丽不仅仅是情欲的爱,更有种占有欲,是作为父亲的权势不容侵犯。然而在他刮胡子的过程中,这种父权就被侵害了,随着胡子的刮落而从他身上剥离了、失落了,这是韩波特无奈的预感。最终韩波特发现了洛丽与奎迪的接触,他疯狂地将她扑倒,疯狂的与之做爱,在她身上宣泄着愤怒。这个地方我注意到阿洛的口红原来有一些零乱——这是很可疑的,因为奎迪或许真是性无能的,当然这并不影响到他也可以吻她——但韩波特的嘴唇却彻底把洛丽塔的口红涂得一塌糊涂了。这个男人包含着悲愤,虽然他不是她的第一个情人亦不是她心中真正的男人,却注定要独自背负这玷污的罪名。
背景与高潮
我不期望我能完整地解构这部作品,在我这个状况谈论爱情和人性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我只看细节。韩波特的初恋在十四岁的时候死于一场伤寒,那个深深的烙印使得他的爱恋永远停留在对于十四岁少女的刻痕般的记忆里。在片中我注意到他对于母女二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为了留在女儿身边而不得不接受作为继父的身份,为了逃避寡妇不惜用药甚至以恶毒调侃的言语来描述一个可怜的不知情者,他明白这最种生活的罪恶。当那个女人死去,他把她用来撬开抽屉的剪刀放进抽屉里关上,然后收拾行李走上旅途,这意味着他与过往的隔裂,我不知道他对于她有没有过愧疚的心理。
这部电影的情节是顺理成章的,并不想62年版那般于原著接近充满诡诞。奎迪的第一次出场——和狗一起那次我们便绝望地得知洛丽最终会跟随他去,因此她往后的所有行为在挂上了目的的标签后便变得了无生趣。相反,奎迪最后的出场却引出了一个兴奋点。一个被洛丽所痴迷的真正的男人竟然是一个懦弱的变态的性无能者!这个极大的转折和错位给人以强烈的打破了心理预期的冲击。他的死亡也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那个性无能者对于事件的解析又再次击破了我们原始的理解,那一段钢琴曲的虚写把极端状态下人的转移行为描绘得淋漓尽致,直到最后他还要躺到床上,对韩波特说滚开——这一段谋杀情节叙述节奏画面如蓝色丝绒一般华丽,将一个少女的梦想、一个中年人的忏悔与赎罪、一个兼干色情行当的作家骗子的三重破裂层层铺展,把影片推到了最高潮。

 6 ) 一树梨花压海棠

我的小洛丽塔,你是春日海棠,慵懒鲜艳纯真放荡都在你身上懒懒洋洋散发出来。你不用勾动手指撩起薄衫微启朱唇,无数蝼蚁苍蝇蜂拥而至。

他们是怪叔叔。虽然打着大义凛然叫作爱的招牌。他一边视你为女人占有你进入你,一边视你为女儿照顾你教导你。

你初现银屏,爬在草地上,肉色衣身湿漉漉的,你的嫩白脚趾涂满红蔻,腰和臀部线条优美,扎麻花辫涂大红口红。你只回头轻轻一笑,即变成勾魂夺魄的小妖精。你在雨里看明星画报,大肆嚼着口香糖。

很难说清是谁先勾引了谁。

韩叔叔当然是喜欢洛丽塔。只是这喜欢,是男人对女人的情欲还是男人对女人的爱?

情欲是各种姿势的活塞运动,爱是轻轻薄薄证书。愿意头披白纱身穿燕尾服互相交换戒指说我愿意。

漫长旅途,都是长镜头。连绵不决没有尽头的西部公路尘土飞扬。小妖精洛丽塔穿短上衣和短裙,头探出车外,永远嚼着口香糖。她看起来没心没肺,肆无忌惮索取大叔的吻跨上他的腰身,粉嫩舌头搅搅缠缠,是贪婪吮吸,是温暖索取。但是,没有爱。

她仅爱奎迪,尽管这个高大男人是个性无能只能玩玩欣赏群P拍照片的恶心家伙。她处心积虑攒钱想要离开韩。

她穿着简单白衬衣,坐在地上,用脚趾磨蹭他的敏感处。她问他:喜欢吗?

然后在他二腿之间游走,挑衅神色,说:我的零花钱一星期一块,我觉得应该二块。她把栀子花般洁白的脸轻轻靠上去。

他不应。

她的手指继续打着圈。我认为应该是二块。

一块半。

她愈来愈靠近核心,粉嫩手指娴熟游走。我真的认为应该是二块。真的。

他终于忍不下去,深深吁出一口气。好的,二块。

她像个孩子璀璨一笑。露出小野兽整齐的牙,我还要演话剧。

是奎迪的剧本。

她用这样的方式争取权益,甚至在床上同他大打出手,硬币散一床。他一边躲闪她的拳头一边嚷嚷:你怎么可以中途加价?

这原本就是不平等的情感。

她用青涩身体换取生活索取无度叫他爸爸。他爱怜她纵容无度带她去高级酒店对外声称这是我的小女儿:洛。

但她终是要长大,似小雀长成大鹏,为了爱奔走逃开,离了他生活怀孕待产。

三年以后她来信,要钱。他风尘仆仆赶了去看她。万般柔情涌上心头。洛,离那辆你熟悉的老爷车只有二十五步的距离。我带你走。他不介意她已经臃肿邋遢怀着别人骨肉。

她轻轻摇头,但回答坚定:NO,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他真是爱她。

他枪杀奎迪,一路开着老爷车失魂落魄。手里,还拿着她当初留下的黑色发卡。

他的至爱,他的欲焰,他的魂魄,他永远的洛丽塔。他永远的,失去了她。

她不是笼内困兽,只能得来施舍食物。谁都不能阻止她的长大,他日夜将她留在身边也不能。

她旺盛的生命力和他日渐衰老形成鲜明对比。他因无法控制因为太爱的懦弱,臣服在她甜美笑容里,甘泉般的身体里。他愈是纵容愈是无能像只祈求食物的癞皮狗她愈是得意讥笑极尽折腾之能。

离了她他抽烟酗酒,她在夜夜笙歌。

老绅士也会因时间佝偻。她是他苍白人世的唯一春药。

 

所有皮肉都是如此,终有一日松弛失去光泽脂肪堆满肚皮皱纹雀斑满脸。再青春的肉身都会如此。

你是。我,也是。

 

他在狱中病逝。

小妖精洛丽塔,沦为妇人,难产死去,尘埃落定。

越是鲜艳灿然的花颓败得越迅速。

世间万物都将消失在浩瀚宇宙。无论多少爱或多少恨。多少欲望和爱恋。

 7 ) 一个注定会离开你的人

为了一个注定会离开你的人,你会做些什么呢?

很多年以后的她,倚在破败的房门前,旧旧的衣服掩盖不了有孕在身的痕迹。你还是像很多年前一样看着她,因为你爱她,只要面前的人还是她,不管容貌是否逝去,不管时空如何变迁,甚至不管她已有了别人的骨肉,那份爱却永存在心。可是她的笑还是那么扑朔迷离,如同你从来都不知道她是否爱过你。

世上的人总是不会同时珍惜某种东西,而越是有人不珍惜,对另外的人来说却越是显得珍贵。我最讨厌的一种感觉,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后,有人用一种很戏谑的口气谈起当年我自己奉若珍宝的某件东西。因为在它破碎的同时,还有岁月瞬间坍塌的声音,这种结局是我在此时怎么努力都无法避免一点点的,所以这种伤口,永远不会愈合。

如果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会用更残忍的方式把它掐死在懵懂之中,而不会像片中的父亲一样,多年以后仍然去面对那最最残忍的结果。因为我始终认为,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你将心掏出来,以为另一颗心会给你生命,而它却宁愿选择堕落也要离你而去,别时留下一句:I never.

 8 ) 你一碰,我就死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一个是顽皮的孩童,肆无忌惮,狡黠,任性,为所欲为的古怪精灵。一个是而立之年的大学教授,因初恋女友的去世而患有所谓“恋童癖”的痴情男子。这就是《洛丽塔》,在世俗的夹缝中生长出的扭曲但坚贞不渝的爱情花。
影片开头,便是杀人后的亨勃特在茫茫田野里驱车行驶,没有什么目的地,一味地前行,开篇音乐缓慢,绝望,仿若一股巨大的爱恋和思念向我们扑面而来。接着,故事转回他的初恋,旁白交代着这一切,配乐是十分轻盈、梦幻般的感觉,体现了亨勃特初恋的纯情和深刻,也让我们明白了他的不能自拔以及迷恋少女的心态。
火车鸣笛声,把我们都从回忆拉近现实,他和洛丽塔的初次见面,画面美得让人不敢直视,让人心生震动。洛丽塔随意地躺在草地上翻看杂志,撒水泵里喷出的水滴洒在她凹凸有致的身体上,阳光晴好,画面美到了极致,音乐响起,洛丽塔抬头看到了他,笑靥如花。
很多评论都说这个画面可谓情色中的经典,我也这么认为,至少每个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对这一情节念念不忘。这一时段的配乐表现了亨勃特内心的汹涌、惊艳、一见钟情,他呆住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了他情感的复苏与松动,舒缓的音乐配着美丽的画面,人世间的美好与温情已被尽述。
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是洛丽塔去夏令营前与亨勃特告别时,洛丽塔看到窗里的他,下车疯狂地跑进屋里,激烈、迅速的动作与舒缓、深沉的音乐形成对比,画面转为慢镜头,洛丽塔天真的微笑,亨伯特紧张地手足无措,深深一吻预示了乱伦爱情的开始。女孩回眸一笑,男人闭眼回味。
“如果我的快乐可以发声,整间酒店都会震耳欲聋。”洛丽塔的妈妈去世后,亨勃特开始带她到处游走。第一次一起住酒店,一个房间,一张床,他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走出酒店,慢慢体味每一刻的快乐。当洛丽塔知道妈妈去世的消息并跟随亨勃特畅游美国后,在公路上,轻快的爵士乐充满了整辆车厢,让人感受到了一点快乐和希望。
当亨勃特发现洛丽塔想攒钱逃跑时,两人发生了争执,愤怒的洛丽塔对着他大吼:“杀了我,就像谋杀我的妈妈!”这句话让我感到震惊。原以为一向快乐调皮叛逆的她对妈妈的死没有太放在心上,结果是她一直认为他是杀死妈妈的凶手,她恨他,她对他的爱很不屑,甚至利用他的爱来攒钱伺机逃走。
弱小的洛丽塔最后还是决定跟随他再次踏上旅行的路程,这像是一条绝望的不归路,一路上伴随被人跟踪的恐慌、疑虑、猜忌以及狂躁,终于,洛丽塔还是走了,失踪了,亨勃特找寻数月无果后,彻底绝望。
三年之后,时光流转,洛丽塔已为人妇并怀有身孕。亨勃特依然爱着她,想让她跟自己走。然而她不爱他,至始至终都不爱。“如果跟你走,我宁愿回奎迪处”,一句话让我替亨勃特多年的痴情感到心酸。这是无果的、无望的爱情。
“别碰我,你一碰,我就死。”亨勃特的绝望和痴情在这几个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时,我耳边响起的,是一片儿童欢笑声,令我心灰意冷的,不是身边没有洛丽塔。而是欢笑声中没有她。”这句话是对整部电影畸形之恋的最深刻的解释。然而,什么都晚了。

 短评

和库布里克版(1962年)相比,不止多了彩色。杰瑞米·艾恩斯细腻、大胆的表演,令人物矛盾的内心变得可信;多米尼克·斯万脸上有种美国式早熟少女的蠢相,却意外使她的性感显得可亲。前半部活泼生动,后半部深情悲怆,难得一部如此“伤风败俗”的电影,会如此的动人。

7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因为刚刚读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不能很好地进入这个故事。我看到了一个没有长大、只关心自己的男人,看到了被爱所命名唯独没有爱的占有、畸恋、情结。汉博教授没有让洛丽塔说话。罪恶,被表达为一种美,我终于读懂房思琪的困惑修辞沦为巧言令色,老男人编造出一段很美的故事并沉溺其中。这是罪恶的

12分钟前
  • 花禾
  • 还行

天真无邪与放纵情欲的较量,最终毫无悬念的闯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爱本不是错,相遇也不是错,怪就怪那个本就残缺的心灵恰好碰到了一个荒诞的美丽。

15分钟前
  • 苹芥小魔蝎
  • 推荐

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爱另一个人。你很惊讶他给了你四千块么。你永远不知道他究竟有多爱你。

20分钟前
  • 红豆♥
  • 推荐

女孩的成长,注定需要爱与尊重。任何爱与尊重的不同步,都会导致爱的错位。你要的是占有,我要的是自由,那又如何相爱。你把爱寄予性,我把爱寄往旅行,可终究两人之间还是缺了点什么。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24分钟前
  • 乔小囧
  • 推荐

与其说中年男人秘密的恋童癖威胁着少女,还不如说是年轻性感的尤物蹂躏着他疲惫脆弱的灵魂。Jeremy Irons是让人沉溺的演员。

29分钟前
  • babynana
  • 推荐

Jeremy Irons 演的老男人是如此深情和如此让人心疼。于是他的不道德和自私也都可以原谅了。

30分钟前
  • Zuschauerin
  • 力荐

"他是唯一让我着迷的男人" "那我呢"

35分钟前
  • YVE
  • 力荐

这个可怜的男人。。你爱她,她不爱你,有什么用。说白了这还是一个风烛残年老男人以爱为名绑架生机勃勃少女的故事。。

39分钟前
  • 叭卦我最懂
  • 推荐

相比黑白老版本,我好爱这版!“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43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一句话概括:年少无知的小女孩儿出于对性的好奇勾引大叔,不知踏入被圈禁的未来。恋童癖大叔心愿达成后无奈痛失“爱女”。电影把大叔塑造成了一个深情痛苦的为爱疯狂的男人,忍受小萝莉的种种任性和背叛,让人感到这段爱情是多么美好多么纯洁,甚至忽视了大叔的恋童癖毁了洛丽塔一生的事实。看原著就明白,大叔对洛丽塔的操控有多么令人窒息,手段和思想又有多么令人鄙夷... 是真爱吗?不是吧。我看到的只是一段悲惨而又互相折磨的畸恋。

48分钟前
  • 今天有长进吗
  • 还行

我责备你的病态,但我无法责备你的爱。洛,是洛利用了亨伯特,但洛没错。十二岁女孩和三十二岁男人差距的二十年完全不等同于二十二岁女孩和四十二岁男人差距的二十年。二十二岁女孩,你会伤害她的性。但十二岁,你还会伤害她的人格。很遗憾让某些人的色情心理落空了这完全就是近乎哲学般的纯美。

49分钟前
  • 无对象表象悖论
  • 推荐

他说你不要碰我,否则我会死掉。看完我只记住了这句台词,但它们准确击中了我神出鬼没的泪点。

52分钟前
  • 游坦
  • 推荐

洛丽塔真的是,生命之光,欲念之火啊!这样“宁愿看她一眼就死去”的疯狂的爱情啊,比《魂断威尼斯》还要令人唏嘘。“就算她现在衰老、庸俗,我不在乎,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杰瑞米艾恩斯的独白听得我要哭啦,神演技...

5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1小时前
  • 南桥下午睡
  • 力荐

无法理解那些把她分类为情色片的思想。这片太美了,好喜欢,差点就奔泪了。怎么可以这么好看!!!!!!!!!!!!!!!!!

1小时前
  • 美野村姑桑。
  • 力荐

看完后心里堵得慌,不想再看第二次。少女是自私又愚蠢的一类人,而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又恰恰是处在她们人生中最迷人的阶段,让男人欲罢不能。从一开始的有点恶心,到最后的心酸,Humbert这个老男人凄苦的痴情让一切什么道德什么伦理都从我脑袋中逐渐消失了。

1小时前
  • 小小鱼
  • 力荐

比我好的男人有很多,但比我爱你的没有几个。

1小时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传闻张先在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苏东坡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于是老牛吃嫩草便有了如此文艺的代名词,当然更潮的叫法是”loli控“

1小时前
  • 37°2
  • 还行

为什么我看的气不打一出来?

1小时前
  • 万万没有想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