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伦布

剧情片美国2017

主演:约翰·赵,海莉·露·理查森,帕克·波西,艾琳·阿莱格雷蒂,罗瑞·卡尔金,吉姆·多尔蒂,凯特琳·埃瓦尔德,米歇尔·佛贝丝,阿尔菲厄斯·格林,温·赖克特,罗莎琳·R·罗斯,琳赛·肖普,莎妮·萨利尔斯·斯泰尔斯,丽恩·沃格尔,威廉·威利特

导演:郭共达

 剧照

在哥伦布 剧照 NO.1在哥伦布 剧照 NO.2在哥伦布 剧照 NO.3在哥伦布 剧照 NO.4在哥伦布 剧照 NO.5在哥伦布 剧照 NO.6在哥伦布 剧照 NO.13在哥伦布 剧照 NO.14在哥伦布 剧照 NO.15在哥伦布 剧照 NO.16在哥伦布 剧照 NO.17在哥伦布 剧照 NO.18在哥伦布 剧照 NO.19在哥伦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20:34

详细剧情

  因父亲昏迷从首尔来到哥伦布的金,巧遇当地少女凯西,两人展开城市建筑巡礼,互相倾吐焦虑与憧憬,渐渐渗透冰冷的建筑体,敞开情感的裂缝。面对居民与游客身份的易位,生死的来去,他们也如空间中的物件般,学会在新的关系中,再次挪动与重新安置自己。影像散文作者(video essayist)Kogonada的首部剧情长片,淋漓展现其镜头语言的敏锐度,如现代主义建筑般对称恒定的画面结构,窜流着低限却潜在的剧情,暗指建筑空间的本质,实为人生活与情感萌发的场域。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不只过是一个过客而已

作者:方汉君

韩裔导演万德兰执导的《在哥伦布》(又译《在哥伦布城中》2017),聚焦美国印第安纳州哥伦布这座汇集西方建筑精华的小城。而剧情片要很好的融入这些人类精心创造的建筑艺术,的确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好在电影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和困惑,身置其中。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但好的建筑不止带给人美感,而且被赋予灵魂。

建筑艺术,你注视它,它也凝视着你。你享用它,它也成全自己,这是一个彼此双赢的格局。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另一部凝聚建筑的法国电影《上帝之智》(2015),主人公的婚姻濒临崩溃的边缘,身为建筑设计师的他,独自跑到意大利罗马等地,穿行于这些经典建筑群之中, 触发对于情感的思考,从而挽救了毫无生气的婚姻,走向了新生。

《在哥伦布》与《上帝之智》相同的是,它们都极端的安静,那种静思之力,足以穿透远方的云层。《在哥伦布》中的考量,无疑是东方式的。导演是东方人,片中主角金(约翰·赵饰),一个来自韩国出版社的文化学者,因为研究宗教建筑的父亲,突然晕倒住院,他前来探视。但他却没有尽一个儿子的责任,不愿在父亲病床边照顾,却喜欢在这座小城中徘徊不已。

纵然这些精妙的建筑,也不能轻易缓和他与父亲的矛盾。在他与正读研究生的当地姑娘凯西(海利·路·理查森饰)认识后,二人游走于这些各色建筑艺术群之中侃侃而谈。他们在艾伦·棱罗和波谢克这些建筑大师设计的建筑前,探讨建筑的肌理和特质,但这只不过是为掩饰他们各自焦虑又不安的内心。与灵性天成般的建筑相比,金反而显得木然。这种机械感可能源于一个陌生者的茫然。

同时,凯西与小伙加百利,金与老父女助手艾乐诺之间的互动,都极为生硬,未能表现出应有性情和灵动。这正好契合了影片沉静的格调。如果说建筑始终是无声的主角,那金与凯西的交流碰撞,则显得有点儿隔靴搔痒,或者不着边际。毕竟金询问的,与凯西所阐述的,似乎总难以踩到一个点上。只是各话各说,让人一头雾水。总体上,剧情是钝感的。

如果他们的交流遇到肠梗阻,那对于冰静建筑的展示又有何意义。当过度的远景与角色的背景,在悠远又空茫的音乐烘托下,成为建筑下“图腾”式的展示时,影片带给观者的,也同样是迷思的,轻巧的,甚至是浮华的。尽管金的表情看起来心事重重,执意不与昏迷的老父妥协,但他的内心却是焦灼,又难以揣度的,这正好对应了这浮光掠影般的建筑艺术展示。

至于在昆腾图书馆前,金对于凯西的劝慰,让她听从母亲,或凯西质问金怎能如此对待一个昏迷的老父亲,这些都过于表面。金,蛇行般游弋于凯西和艾乐诺这两个女性之间,了无收获。一个惧怕老父痊愈后,要带回首尔,生怕到时死在那,需要他披麻戴孝这种可笑的风俗。如此,影片在剧情上的云淡风轻,也就难以触击人心。

但《在哥伦布》胜在镜像语言。每一帧画面,都极其静谧,结合人徜徉于这些建筑艺术之中,具有凝思般的魅力,让我们完全可以忽略他们之间的对话与剧情所涉。这是散文诗般的微风摇曳。建筑艺术,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的悄然延伸,从而,拓宽了这些建筑艺术的蕴涵和走向。这是微妙的,巧设的,省心的,又不遗余力的。

倾心打造一部建筑艺术笼罩下的电影,总是有所忌惮的。当金与凯西初识时,他们之间隔着一道围墙,他们各自一边的缓慢行进。由此,建筑成为片中的主宰,它们压缩了人子的空间,这正是影片令人寻味之处。似乎建筑在时空的物化下,可以让人蜕变成一个虚拟的存在。建筑背景下的人影,注定是无力的,也是难以思考的。

我们所看到的凯西与金的表象交流,实际上,只是说我们人类需要沟通,未必这是必需的交流。百年之身,注定人子如疾风而过的可悲人生。事实也是,当金与凯西告别,她即将前往它国,同时,金也将返回首尔,他们都不属于这座小城,只有这些各色建筑,一年四季,仍静立于此。在哥伦布城中,他们来了又走了。人来人往,原来我们都不只过是一个过客而已。

2017、11、19

请关注影评公微号“经典光影手册”

 2 ) 当互相有了影响,一切就有了意义——《Columbus 》观后感

故事的开端始于一场意外。发病的教授病倒入院,儿子忡忡从韩国赶来哥伦布,被取消讲座的女孩怅然若失。围墙内,男主角锁眉处理不得已被耽误的工作;围墙外,女主想问候而又犹豫。

“my name is Jin

Jim?

Jin, with an n

Hey, Jin.”

借烟不愧为破冰的万能之钥。两三口吐雾,便消磨了陌生人之间的安全边界。幽默的人初次打招呼都令人印象深刻。最是浪漫的是女孩Casey和Jin的几次谈话,在惬意交谈中分享兴趣、探讨人生、袒露自我。故事在光线流转的镜头里悄然升温。

建筑美学是契机,两个漂浮着的孤岛有了相同的声频,开始共享频道。

彼此独立的生活经验是灵魂碰撞的加分项,相近的智识水平,有观点的个人见解,叠加良好的共情力,造就愉悦的谈话氛围。

于是乎,繁琐生活里,

两人听见了虫语,听见了风声。

Jin是真实的,个人主义至上。面对父亲病危的情况,坦言自己的真实心境——不想父亲好起来。别说被儒学影响深远的亚洲人,就连在自由国度土生土长的Casey也难以接受。谈及个人选择时,Jin建议Casey深造的口吻过于强烈,被认为是在leaturing……成长环境带来的矛盾,家庭角色带来的责任,各种羁绊交错下,矛盾产生。选择不被理解,想法不被体谅,固执的性格叠加不被感知的动机,一如世事各种争执的起源。

矛盾易产生,也易消逝,它抵不过两个人的共性和个人魅力。

真诚的交互里,主角有温柔过招的机会和能力,造就影片的高光时刻。

温柔是多稀有的东西啊。有人愿意挚诚倾听, 难过时刻便不用暗自咀嚼等待愈合。没有人愿意随随便便袒露自己,因为一开口,就仿佛是承认了自己的软弱。又或是认为,被掩盖的往事何必再谈论起痛苦多一回?隐藏多好,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仿似不受影响。或许开口很难,但只要倾诉的对象是适当的人,忧伤就会得到救赎。

喜爱主角人设。思考有深度,清醒而自知,未来有潜质。观影完忍不住期待,我们,会在怎样的时刻会和他人相遇,真切地闯进彼此生命,并且有能力把重要的人留下?

想做温柔的人儿了。

把毛刺收一收,等遇到频率相同的人,一起在做尽平凡事:细节里看见宝,大地像乐园美好,动荡下浪漫地散步。毕竟啊,不能因为想免受伤害而变得凶巴巴,也不想虚张声势地圈地保护自己了。低潮期,也要大胆相信和向前迈步。

最后,关于剧情。

单薄吗,对话就足够让人细品.

情感交代不明吗?又何必要碰撞出强烈的火花.

东方美学的朦胧不被看见吗?

主角之间的故事不落俗套,仍然浪漫,让人神往。

结局不应单一,明朗也不要是叙事的选择,留白也未尝不可。

当互相有了影响,一切就有了意义。

 3 ) 浅谈不纯艺术的提纯尝试

——电影作为绝对不纯的艺术——确切地说,由于电影不存在纯粹的本质,于是电影在陈述其表征的过程中,及其不公平地有着超越其它艺术的、天然的「语言优势」。抛开关于本体论和综合论的争执,诗歌和建筑——两种迥然于影像的语言体系,共同搭建了《在哥伦布》的叙事结构。

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兴」为《诗》六义中所述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传统的两种表现手法。…… 「比」、「兴」既是创作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学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伦理功能。「兴」具有更多的艺术因素而超越了出伦理的范畴,它直接连接了万物与人类自我,而在自我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观照。

在东方文化的审美语境当中,逻辑是失落的。这种线性思维的失语,直接导致传统文学叙事中对因果关系捕捉的大量缺位,以及「触景生情」式着墨的广泛运用。而美籍韩裔的Kogonada,作为一位崇拜小津安二郎、浸润在东方思维中成长的导演,自觉地通过大量的空镜头,将「建筑麦加」哥伦布城中鳞次栉比的建筑巡礼式罗列,作为人物潜在关系的注解。恰如《诗》六义中的「比」——建筑和人物反常地颠倒了表喻的主客体关系,环境成为角色内心的外化,故事背景成为了故事主角。

「在某种事物的包围下长大,却司空见惯」,如果将对建筑的理解不止停留在作为生活环境的具象场景,便能发现对建筑学一窍不通也并不关心的Jin在与Casey的对话中已然点明了这一关系。设计非对称而和谐的第一教堂作为Jin(男主)与父亲失衡却平稳关系的写照,是诗歌语言跨越影像,与作为文本的建筑接洽的第一个节点。

第一教堂的设计语言是全片的题眼

诗歌语言跨越影像与文本接洽的第二个节点,是Casey向Jin阐释银行作为她第二最爱建筑的桥段:Casey沉醉于对银行建筑语言的读解,恰如影迷们迷恋于影片的阐释、而忽略了影像真正的欣赏价值在于对观众情绪的诱发——Jin将Casey打断并将话题引导至建筑对人的触动,一是再度点明建筑-角色(女主)的对应关系;二是提醒观众不要本末倒置——是导演Kogonada身在局外,作为一个混剪作者对反阐释的强调。

除去这个场景,影片中还存在着大量运用镜面构建多层次空间的案例

这个场景的另一个有趣之处,是通过镜面对空间多层次的呈现打破了角色的「表」与「里」。镜像倒映真相,观众经由Casey与Jin为中介去观看建筑物,也被建筑本身的倒映而经由物「观看」自身,达成了双向的审视,一来昭示建筑-角色的呼应;二来完成了前文反阐释的批判(之后Jin的台词「失去探索精神,不断复述珍闻轶事成为琐碎的统治者」即是印证);三则由建筑物语进阶为空间物语,指涉Casey与Jin互为镜像的对照关系。——依然是「以外物明人事」的「比」的修辞。

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 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 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作为《在哥伦布》中出现的高频词汇,「现代主义」既是哥伦布城建筑的主体风格,也是经由建筑相互结识的Casey与Jin的内心观照、是Kogonada在电影中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兴」。

全片矛盾的第一个爆发点,是Jin与Casey各自针对对方家庭观念而发生的争执。Jin对重病父亲治愈的消极态度,并非对父子亲情的否决——拒绝用抓马的方式表达悲痛,对「伦理」视而不见的残忍——正是生于韩国重家庭、重宗族联结的传统环境下,Jin「现代主义」式的、对主流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反叛。

而联系Casey对自己家庭过往经历的陈述,完全可以将她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迷恋归结为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口欲滞留——作为「传统」的代表,完整家庭的缺位导致她对行为上对亲情徒劳的维护,并与Jin产生争执——内心却向往能够真正摆脱情感/血缘的束缚,从而迈向「现代」——当她一次又一次遭受到来自母亲十足「现代性」的冷暴力——逃避她的电话与接送(Casey坚持使用功能机本身也是对「现代性」的抗争)——终于放弃在「传统」与「现代」间的摇摆,选择就读纽黑文大学的机会——迈入「现代」(建筑/环境)的怀抱。

由此可以发现,随着《在哥伦布》内容范围的延展,诗歌的语言、建筑的语言反而愈发紧密地渗透到了影像的叙述中,最终完成了从混沌到纯粹的聚集。「电影的艺术工作就在于能从这些纯粹的碎片中体现出这种不纯性,一种从基本的不纯性中摆脱出来的纯粹性。因此我说电影是一次提纯,是一项提纯的工作。 ( 阿兰·巴迪欧 )」在对电影这项不纯艺术的创作中,Kogonada完成了一次良好的、提纯的尝试。

Ps:半夜看完电影有感而发,第二天不用上班于是决定久违地写篇长评。结果一来太久没写手生二来越写越想睡后篇行文难免逻辑遗漏重重辞不达意不想改了就这样吧……

 4 ) 前途将超越李安呀

这才是完美的欧亚文化融合的电影创作。睿智内敛的东方哲学做底,深沉精微的情感表达为体,小津和韦斯安德森的构图运镜融合得丝滑无缝。像是在一席丝绸床品中做了个美梦,感官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抚慰。 非常喜欢这位美籍韩裔的郭共达导演。他可类比当代的滨口龙介,亦或是"韩国"的李安。同样极具试听技巧和美学品位,但在现代东西方文化融合表达方面比前两位都更深入。自然主义的赵婷一直在回避自身的东方视角;《瞬息全宇宙》这样的作品仅仅想依靠港片戏谑武打和元素拼贴打开新天地也是无以为继的。如郭共达在两部剧情长片的纬度里,就能达到这样的成熟高度来看,他的成就将无可限量。 隆重推荐《Columbus》《After yang》

 5 ) 在哥伦布:建筑与人物关系的互文(文末附完整建筑列表及地图)

本文节选自我的课程期末论文作业(通选课《现当代建筑赏析》,董豫赣授课)。特摘选“互文”部分与友邻分享,另在文末附上详细建筑信息与自制地图,方便友邻研究或巡礼。

背景

提及哥伦布,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俄亥俄州的首府,但影片中的哥伦布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以南64公里。这个只有四万人口的城镇看似不起眼,却是现代主义大师之作云集处,被誉为“大草原上的雅典”、“建筑师的麦加”。原本以发动机制造业闻名的哥伦布,如今能够成为建筑爱好者的天堂,得益于柴油发动机大亨欧文·米勒(J Irwin Miller)对建筑的喜爱。或许是想要打造一个精神归宿,亦或者出于陶冶情操的目的(人造文化,美国的一大特色),自1954年起,由米勒创立的Cummins基金会聘请贝聿铭、罗伯特·文丘里、伊利尔·沙里宁及其子埃罗·沙里宁等建筑师设计了70余座建筑。于是这个小镇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试验田,一跃成为美国城市建设排行榜上位居第六的城市。

作为一部“无处不与建筑有关”的电影,《在哥伦布》选择这里作为舞台是合适的。也因此,影片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知名建筑里面(或附近)。

建筑与人物关系的互文

作为一部被称为“以建筑为主角”的电影,《在哥伦布》以其独特的摄影手法展现了建筑,例如大量使用远景、大全景、对称构图等等。但在这里我不想过多谈论“电影技法如何表现建筑”,而是想更贴近建筑本身,转而谈谈“建筑如何影响电影叙事”。

我认为,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是有意识地让建筑本身参与到人物关系的构建当中的。

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点是在凯西与金第一次相识时。为了展现两人从“陌生人”到“交朋友”,导演让凯西站在图书馆的广场一侧,而让金站在欧文花园旅馆一侧,他们中间隔着栅栏。当他们开始交流时,两人沿着栅栏往前走,摄影机也向后退。直到互相自我介绍,他们恰好走到一个缺口——栅栏和隔阂一同消失了。他们放下了戒备。

我暂且将这种手法称为“建筑与人物关系的互文”,即建筑的造型和结构特点本身与人物关系相互呼应、互为补充。于是我开始从这一角度入手,发现全片存在多处类似的手法。

第一基督教教堂 – 不对称的平衡关系

第一基督教教堂是伊利尔·沙里宁1942年的作品,是美国第一个简约现代风格的教堂。该建筑一反传统教堂“对称”的设计原则,只将服事人的圣餐台居于正中,其余所有设计都尽可能地实现“非对称”的理念。当你观察建筑的正立面时,会发现门不在立面的正中间,同时十字架也不在门的正中间。同时为了强调这一点,沙里宁还用标准尺寸的网格将其标识出来。门框到墙体是左三格和右两格,十字架到门框是左四右三。

除开建筑的主要结构,“不对称”的理念同样体现于细部之中。正门的把手一正一反且一大一小;楼梯左右两边的扶手错落,避免对称;钟表的表盘甚至都没有在钟塔的正中央,而是偏向左侧。沙里宁“非对称性”的反传统倾向本质上是一种现代主义思想。

第一基督教教堂的非对称性与故事中的两对人物关系互文。第一对是凯西与金,他们一个出身建筑名门,一个出身贫寒;一个对建筑毫无兴趣,一个对建筑充满热忱;一个是外来过客,一个是本地居民。但他们共同拥有的是“建筑学与生活之间的矛盾”,一方来自父亲,一方来自母亲。正如凯西第一次带着金参观第一基督教教堂时说的那句“这是不对称的,但仍保持着某种平衡”一样,他们的关系也如同这座教堂一般不对称,但却在最后达成了某种美妙的平衡。

第二对是凯西和她的同事加布。故事结尾处凯西决定离开时,暗中仰慕她的加布却无法挽留。他们的关系如同他们的座位/他们身后的教堂一样不对称——凯西在前面,加布在后面看着。

《共和报》办公室 – 半透明的暧昧关系

作为芝加哥学派第三代的重要传人之一,曾经与密斯共事过的迈伦·戈德史密斯自然也偏爱大玻璃幕墙和简约的金属框架结构。玻璃所具有的材料特点在这里体现——透明但隔音,可看而不可听。这一点在《Playtime》里有涉及。

根据电影给出的画面以及文末的地图,我们可以确定《共和报》办公室和石灰岩柱的相对位置关系。这是凯西在石灰岩柱下偷窥报社的前提。

郭共达在这段戏里充分利用了玻璃幕墙的特点来展开故事。凯西打电话向母亲的同事确认她有没有在上班(凯西担心母亲会偷偷翘班去和男人约会),而玻璃那头的同事却故意不接电话,装作没有听到,在凯西留言完后又立马拨出了一个电话。但玻璃幕墙阻隔了声音,凯西并不知道同事在给谁打电话、在说什么。观众只能猜测她是给凯西的母亲通风报信:“女儿来查岗了”。

《共和报》办公室的玻璃幕墙在此处与“凯西-同事 / 凯西-母亲”之间相互隐瞒的暧昧关系互文。凯西无法听见同事在打给谁,但玻璃提供了她“看到同事在打电话”的可能,如果换成其他不透明的建筑材料,这种暧昧关系便不会存在。

也许会有人觉得我过度解读了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特性,因为玻璃随处可见。但这场戏是以凯西对玻璃的阐释为开头的,多少可以印证我的解读。

哥伦布大会堂 - 断裂的关系与连接的企图

哥伦布大会堂是建筑师爱德华·巴塞特于1981年设计的作品,但关于这栋建筑的资料并不多。作为哥伦布市的市政厅,三角形的建筑外形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三权分立”的政治理念。建筑最大的特色是正面两根出挑的门楣(或是一根断开的门楣,取决于你怎么看它)。由于断开,这两根门楣在结构上并没有功能,同时它也不是一个建筑物体。我认为它更多地承担了装饰和表意的功能。

来源:谷歌地图街景

两根门楣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凯西和金就家庭伦理观发生争执之后。凯西执意“母尚在,不远游”,而金却希望自己的父亲死去。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而此时摄影机是从下往上俯拍门楣间的缝隙的,这无疑强调和放大了这种“断裂”,与两人关系的破裂互文。

门楣第二次出现是在凯西和金和解后。此时摄影机却选择从侧面用更大的景别去拍摄,这样一来缝隙在视觉上就小了很多,突出了在水平上的连续性。同时,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观察两个门楣,会给人以一种“连接”的倾向。

我思考了很久这种连接的倾向感由何而来,虽然可能有些过度解读,但它确实让我想到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那是一种带有神性的“连接的企图”。(而且看起来的确很像)

如此,哥伦布大会堂与“凯西 - 金”关系的互文便显而易见——暂时的断裂,但趋向连接。并且,凯西和金在情感上的连接的确是通过建筑完成的,但此处指向抽象的建筑学。建筑物暗示情感连接,建筑学推动情感连接,最终引向影片的主旨——建筑是可以承载和连接人的情感的。导演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这个门楣成为了蓝光碟片版本的封面。

建筑附录

该附录完整收录14处建筑地标,末尾附地图。

1. 米勒之家 The Miller House and Garden,埃罗·萨里宁 Eero Saarinen,1957. 故事开场时,李再勇参观的建筑。

2. 巴塞洛缪县公共图书馆 Bartholomew County Public Library,贝聿铭 I.M.Pei,1969. 女主角凯西工作的图书馆。 //www.mybcpl.org/about

3. 第一基督教教堂 First Christian Church,伊利尔·沙里宁 Eliel Saarinen,1942.以非对称性闻名。

4. 罗伯特·斯图尔特大桥 The Robert N. Stewart Bridge,J·穆勒 J. Muller,1999. //www.columbus.in.gov/engineering/about/about-the-bridge/

5. 第一金融银行(原欧文联合银行) First Financial Bank,德博拉·伯克 Deborah Berke,2006. 凯西最初喜欢上建筑的地方,她第三喜欢的建筑。德博拉·伯克为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首位女性院长(2016)。

6. 欧文花园旅馆 The Inn at Irwin Gardens, 亨利·菲利普斯 Henry A. Phillips,1910. 男主角金的下塌处。 //columbus.in.us/inn-at-irwin-gardens/

7. 欧文会议中心 Irwin Conference Center,埃罗·沙里宁 Eero Saarinen,1950. 凯西第二喜欢的建筑。

8.《共和报》办公室 Republic Newspaper Building,迈伦•戈德史密斯 Myron Goldsmith,1971. 凯西第五喜欢的建筑。

《共和报》办公室:http://www.som.com/china/projects/the_republic__newspaper_plant__offices

9. 哥伦布心理健康卫生局 Columbus Regional Health Mental Health Unit,詹姆斯·波尔舍克 James Stewart Polshek,年代不详。詹姆斯·波尔舍克为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主任,第74届AIA金奖获得者。

10. 石灰岩柱退伍军人纪念馆 Limestone Pillars - Veterans Memorial,作者不详,年代不详。 石灰岩柱位于“8号建筑”《共和报》办公室街对面。

11. 北区基督教堂 North Christian Church,埃罗·沙里宁 Eero Saarinen,1959.

12. 新布朗斯维尔廊桥 New Brownsville Covered Bridge,史蒂芬·朗 Stephen H. Long,1840.

13. 哥伦布大会堂 Columbus City Hall,爱德华·巴塞特 Edward Charles Bassett,1981.凯西第十八喜欢的建筑。

爱德华·巴塞特口述史:http://digital-libraries.saic.edu/cdm/ref/collection/caohp/id/235

14. Mill Race公园瞭望塔 Mill Race Park Observation Tower,斯坦利·塞托维茨 Stanley Saitowitz,年代不详。 建筑师个人主页:http://www.saitowitz.com/

感谢友邻Amazin @211444626 提供瞭望塔信息。

14个出场建筑的空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图1为哥伦布市全貌,图2为“上图所示市中心区”局部放大图。

图1 哥伦布市全貌

图2 “市中心区”局部放大图

【参考文献】

[1] 发条橙的暴力美学 = 粗野主义建筑?. Wallpaper卷宗, 2018. http://www.sohu.com/a/275034810_656460

[2] 把噗. 这部处女作,是我的年度十佳之一. 豆瓣网, 2017. //movie.douban.com/review/8935765/

[3] 朱马查. 深焦 x Kogonada:美国网红弃读博士后宁静的处女作. 深焦DeepFoucs, 2018. http://www.sohu.com/a/217984758_758090

[4] 李明洁. 建筑师的麦加:哥伦布小镇. 《航空港》, 2015(2). http://greatchina.ecnu.edu.cn/e7/36/c2259a59190/page.htm

[5] 人间世. 在哥伦布看一场《在哥伦布》. 豆瓣网, 2017. //movie.douban.com/review/8881500/

[6] ALE. 片中女主的建筑排名. 豆瓣网, 2017. //movie.douban.com/review/8951527/

[7] 董豫赣. 现当代建筑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6 ) 在哥伦布看一场《在哥伦布》

写在前面的一些话:这篇影评注定不是一个好的影评,因为如果不是恰好寄居在哥伦布,我可能是不太情愿花6刀去看一场情节寡淡的小镇观光片的。可是既然是设定在身边的故事,就免不了想要一看究竟,然后投射了自己的生活在里面。请大家原谅。

提到哥伦布,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隔壁俄亥俄州的首府哥伦布,而片子里描绘的是位于印第安纳州南部的一个小镇哥伦布。我时常拿小镇哥伦布跟东北的大庆类比,一个城市全然因为一个产业而繁荣起来,在这份产业处于上升期的时候,整个城市也蓬勃发展,8小时以外还有自己的文化宫,儿童公园和工人俱乐部......随着这个赖以生存的产业走向落寞,小城也慢慢归于沉寂,有些甚至从地图上消失了。哥伦布走过了昂扬的上升期,进入了人到中年的平稳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子过得平静如水。这个以生产发动机著称的中部小城,按理说跟建筑美学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可是或许是忧心小镇的人们没有精神归宿,又或者单纯是发动机厂当年那个年轻的富二代总裁从欧洲学成归来,需要打造一个更高尚的自我,前辈们硬是把整个哥伦布建设成了一个建筑美学的实验场。可是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到底对小镇被强力助推起来的文化氛围感知多少呢,片子里面男主Jin评价道:”grow up around something, feel like nothing”. 在小镇的事业变得没那么激情燃烧之后,情怀这个被玩坏了的东西,到底算是什么?逃离还是留下,诗还是苟且,片子的基调定在这里了。

Jin和Casey作为故事的男女主角并没有在剧中发展出男女之间的情爱,或者说迅速的超越了这个狭窄的范畴,进入了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尽管两人来自完全不同的阶层,却都因为现实的原因,不得不选择暂时留在小镇。Jin的形象代表了新一代亚裔移民在父辈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源中,接受着异常严格的精英教育的同时,也饱受亲子关系的疏离所带来的伤痛。片子里让我很欣赏的处理方式,不是用大量的闪回讲故事,而是在时间流淌的正常顺序下,通过人物的表达,含蓄又清晰的交代了人物背景。Jin对父亲的复杂情感,很难用恨来概括。恨是有的,但更像一种小女生对前男友的复杂的恨意,里面夹杂了太多不被重视的委屈和“你也有今天”的报复快感,当然还有被深深掩盖住的悲伤。尽管努力表现的冷静沉稳,Jin的内心始终停留在了那个无法被满足的童年,于是当被告知父亲的病情很不稳定,他需要留在小镇等待时,Jin赌气似的自说自话“why do I have to slow down, while you never waited for me?” 与Casey的相遇是在Jin结束了一通暴躁的电话之后。Casey代表了美国原生的底层白人家庭,是哥伦布这个小镇的原住民。面对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和大批新人才的涌入,他们不知所措的被抛在脑后。残破的家庭,有限的社会资源使得年少的Casey即便想有所作为也积重难返。于是在图书馆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麻痹自己说,这样挺好。两人的相遇使他们开始交谈自己的人生,延绵在哥伦布风格各异的建筑之间,交谈带来了思考和改变,最终挣扎过后,两人选择了反转的人生。

可以说这样一部电影,背景可以设定在任何小镇,谁没点故事呢?但是既然选择了哥伦布,可以说是把小镇的气质挖掘到了淋漓尽致,一种淡淡的好像乡愁一样的忧伤,让我这个寄居的旅人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短评

Poetic nerdiness. I LOVE THIS MOVIE!

7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建筑是变化的艺术,空间被搅动而灵活,人在或停或走中成长,变化真美好。

1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看完感觉可以开始思考年度十佳了,因为这部铁定在我的榜上,从个人的角度讲它无与伦比地打动了我,因为在夏日邂逅同样迷途的帅哥一起抽抽烟谈谈心聊聊建筑彼此间不发生什么却给对方带来改变几乎等于我心目中的极致浪漫,更因为它对现代性的思考,也是体现,是将对艺术之爱的自省与和解寓于个人成长中。

16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建筑学概论,混剪界代表人物终于杀入电影创作圈。精致考究但并不花哨,固定镜头传递的静止感,全程帧率都是挑动时间的拨片。处子作能绷住这样的风格很不易,大量切分画面的单点透视纵深构图,与精于建筑设计的城市空间,构成了新奇,富于美感,近乎禅定的内心影像。

1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这个片子真的拍出了我第一次去Columbus时候的感受。用空间之间的关系去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20分钟前
  • 沈涵
  • 力荐

从一座城市中建筑的“艺术治愈”功能出发,探讨人与人之间的际遇与关系。从表层上看,电影文本中的建筑概念不再仅作为必需的空间,而是进一步提纯,成为日常生活所延展开的审美意指,反作用于心理。但深究起来,在这部作品中情感塑造上更起作用的,还是人物之间的镜像设置和那些陈词滥调的小清新。

2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这里的建筑是飘的,外于人的,进而也看不出人与建筑的任何关系或纽带。当建筑和人共在的时候,这二者神奇般地割裂了,使得用尽匠心来对称的建筑打断了叙事逻辑,将电影推入形而上之时关闭了可供各个角度阐释的入口和空间。单纯地欣赏对称构图,也并非我的志趣所在。

24分钟前
  • Derridager
  • 还行

场景和构图全都可圈可点,堪称对城市和建筑的情书。剧情和人物等方面除了细腻的东方式尴尬很成功之外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25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还行

建筑不只是以场景的身份出场,同时也嵌入文本。摄影好美,创造出一种会呼吸的影像。进入电影,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一旦进入,挺通透轻盈。

28分钟前
  • Jeannels
  • 还行

这片才应该叫《建筑学概论》啊!主角连一次吻都没接过的爱情片果然只有亚洲人拍得出来,本低俗亚洲人一边疯狂心动一边抓肝挠腮

3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今年第一部看睡着的电影。导演对自己的画面太有自信了,我承认你的空间构图很有趣,但我不需要你把节奏放这么慢、逼迫我去欣赏你的每一幅每一帧吧。关键是剧情还跟不上,对白很催眠...(男女主家境都是对称的,导演你强迫症末期啊)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冰毒与现代主义。与其说是空间感,不如讲是在场性。对事实环境的无知无觉,直到情感的刺点时刻,从虚空的嘈杂浸入静谧。我从冰冷的线条与平面里,摸到了水流与风。丨一个类似Bilbao的城市。

34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日影的透明氧气感。建筑作为母题嵌入影片里,作为背景默立在人物Before式的对话漫步后,又几乎成为一个角色去推动情节故事的发展成立,而当主人公聊起建筑的疗愈功能,那众多沉静明晰的固定镜头,精确顺畅的剪辑仿佛也成为了这些规整现代主义建筑在本片的镜像,疗愈着我们。

38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两个孤独而平行的灵魂相遇,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庆幸的事。正如这部电影里的两个人,他们以摩登前卫的建筑为媒介,帮助彼此跨越心中的藩篱。这一切镶嵌在影片每一帧考究别致的画面里,让所有观感都相当赏心悦目。

39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画面美到已经忘记对于剧情的关注。导演大量“放空”,把镜头交给Columbus(Fun fact:竟然是Mike Pence的故乡)的各大建筑,看的时候,感觉到他们“好像在说话”。温暖柔和,充满心意。但在这样卓越完美的视听语言面前,也把Haley Lu Richardson、John Cho等一众演员的力不从心暴露得一览无余。

4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看了这个我头一次清晰滴感到,电影创作中的空间感和用电影来拍建筑,可以完全是两回事。安氏老塔那样的是前者,更像是把建筑与空间融入创作;这个是后者,像是把建筑当做一个角色来表达。倒也木有哪个比哪个更好,只是创作上和研究上都可以走完全不同的路径。

46分钟前
  • 推荐

#11th FIRST# 全片构图以那个不对称和谐教堂为基准,轴心靠右。一个父子故事混上一个母女故事,看上去恰是「父亲在世时」mix「秋日和」。大师的建筑成为了父/母的换喻,女孩的最爱排行榜又隐隐带着些数据库的意思。把建筑空间与人物情感连接起来做得很有新意。用光也很独特。就是实在是太闷……

50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很多时候,人类的生命和感情都不像建筑一样拥有永恒且凝固之美,它们的变化甚至消逝都无法掌控。

53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阐述建筑者,也被建筑内部静态空间的肌理和形状塑造。与导演新作After Yang共同探讨的母题是离开事物留存的轮廓如何以缺席的符号唤醒在场欲望。精心设计的固定机位和对称构图,不断藉由镜像实现文本在场景之中漫延的对话性,影像论文既表达并非身在画中,同时又无时不以画面与情节紧扣不对称设计美学轴心的隐喻构建一座透视容纳现代生活的玻璃教堂。静默无声近乎停滞的建筑和雕塑被凝视时回应人们尚未自省的反观目光,空间知觉和移情作用发生在与不具名过往与将来不期而遇,与同处迷失间隙的陌生灵魂隔栏擦肩而过的偶然。同病相怜的被困转换视角或能抽身脱离建筑人为赋予扎根伫立的无言守望命运,作为现代主义累积意象的钢筋水泥庞然造物是疗愈人类创伤的守护神,也参与着形塑自身的文明制造内心虚空荒原的哀悼修辞。观看方式形成我们的记忆。

58分钟前
  • 嵇澹
  • 力荐

看的时候想到一句歌词,“或许只有你懂得我,所以你没逃脱”,作为一个古典主义的拥趸,我始终认为现代性意味着失去神性,意味着lost and stuck,片中的两个人,恰恰印证了我对于现代性的“偏见”。有趣的是,片中占很大篇幅的建筑,又始终试图以现代性的诗性说服我,有限的空间中,亦能生长无限自由。

59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