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

喜剧片台湾1992

主演:林青霞,李立群,金士杰,丁乃筝,顾宝明,焦阳

导演:赖声川

播放地址

 剧照

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1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2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3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4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5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6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13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14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15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16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17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18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19暗恋桃花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8:07

详细剧情

  某剧场这晚迎来现代爱情悲剧《暗恋》和古装爱情喜剧《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因为都与之签定了当晚的彩排合约、又都是演出在即,双方发生争执只为独占唯一的舞台,结果谁都不愿相让只能间隔着排戏。  现代悲剧里,江滨柳(金士杰)和云之凡(林青霞)在上海战乱时生出爱情,无奈一别竟是杳无音信大半生,江滨柳几十年来不间断的寻找云之凡从来无果,耄耋之年身患重病的他拿看似美满的家庭事业比对永藏在心间的对云之凡的单纯爱恋,只觉空落。古装喜剧中,武陵渔夫老陶(李立群)被妻子春花(丁乃筝)戴绿帽,每日受尽她及其情人袁老板(顾宝明)的欺辱,某日借口外出打鱼实为想自杀之时,误入桃花仙境,而春花与袁老板结为夫妻后,过的却是比原来更不堪的日子。  一悲一喜两戏同台排练,摩擦和尴尬自是难免,却也意外成就了舞台奇观,这戏里出错或可有可无的幕布、道具,一场戏排练完毕留在台上的残迹,竟成那戏天然的一部分。而将两出戏连在一起的,尚有一个找寻某个男人的神情恍惚女子。

 长篇影评

 1 ) 北京现场版

去看了《暗恋桃花源》在北京的演出。
看这部戏的人,有人是冲着赖声川,有人是为了黄磊、袁泉,为了何炅和谢娜的应该也不乏其人,所以一个小小的首都剧场被挤得满满登登,害我溜到前排找位子的计划落空,这样的失败还是第一次。其实勉强在第2排座了一会儿之后才被后来的人赶走——真不懂这些看戏的人,都开场30分钟还来,是勉强来的,还是赶不上了也非要看?
就这几分钟留心看看了黄磊和袁泉。演员真人站在近前的感觉很怪,而他们真实的与你存在的同时仍是在演的情况就更感觉奇怪。
见到黄磊中间已经隔了整整10年。10年前[CHANNEL V]有段时间总放边走边唱的MV。他还留着标志性的长发,坐在船上,走在芦苇丛中,寂寥中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当时还在问这是谁。一年以后坐船在黄浦江,水畔的大广告牌子打的是玉柴机器,情景正是那首歌里的画面,想到了也就被打动了。专属于他的这种不动声色直指人心的力量今天也还延续着,所以我敢说黄磊应该是个很有自信的人。
老实说这场戏里属于云之凡和江滨柳的戏份比想象少的多,黄如今微微发福了,穿长袍的样子倒显得益发适宜,不急不缓的念白着。两个人最后相聚时的握手,中间隔了40几年的岁月,那短短的几分钟我分明感到了台上台下的互动,黄是拉弓箭的人,将张力引导恰好释放,赚到了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场感情戏的来自观众的眼泪。而更喜欢2人在上海是坐在秋千上的那段,夏天过去了,江把云拥在怀中,二人谈着那些后来再也没收到的信,真是天长地久的样子。不过袁泉的戏似乎没什么发挥的余地,她只要像导演说的像朵白色的山茶花站在那里就好了,这对她似乎简单,因她本人比想象中美,纤长而柔韧,言语柔和,态度安详。尤其是一双伶俐的脚,让我想到了曼桢。
何炯和谢娜,还有武林外传里头那个秀才演的“桃花源”部分出人意料得好看。老实说我好几年不看快乐大本营了,嫌闹得慌。但是这部演了好些年的喜剧,细节部分被推敲到极致了,什么时候哭,什么时闹,什么时候接住对方抛出的喜剧包袱或干脆是一件道具,特别要修配合,两位平时搭档摩擦出来的默契放在这里刚刚好。
刚刚看到豆瓣上的评论,有人说那个串场疯女人的台词原本很好,不知这次是怎么了,她成了一个某名奇妙,可有可无的角色。
发现在2楼看戏也有好处,演员的肢体动作看得更加清楚,小谢一把腰扭成S型,还真不输给小S。

 2 ) 暗恋,桃花源。

江濱柳,我告訴你,這場戲你不給我好好地演,等到下一場戲你老了,躺在病床上,你就沒有回憶了!


“袁老闆!”
“忘掉袁老闆!”
“春花!”
“忘掉春花!”
“這是什麽地方?”
“桃~花~源~~”


“他以為他已經那個了,其實如果他真的那個了,那么他也就可以不必那個了嘛!”
“啊?……哦!我明白了!”


“之凡,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
“我寫了好多的信到上海,好多信……後來我大哥說,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老了。。。我先生人很好,他真的很好……”





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在想,所謂無緣,數十年如旦暮過去,再重逢該是我嫁君未娶還是君娶我未嫁,兩人癡等的那叫神雕俠侶,各自放手的那叫雲水謠。
而暗戀桃花源給我的答案里,老陶看著春花和袁老闆進屋哄孩子,伴著一曲悲笛毅然決然持篙歸去,卻終於找不到曾經的桃花源。


南陽劉子驥,被尋找了整部話劇,但是他最終沒有出現,他去找他的桃花源了,可是找不到的不是一個兩個。
那個劇內劇外都很突兀的女子,最後哭得讓人很傷心。
劉子驥啊劉子驥,你在南陽街請那女孩一碗酸辣面,你說在暗戀桃花源的舞臺上要和她說個明白,可你人呢?


其實最終尋找都被時間開了玩笑,這話劇沒辦法解惑也沒給出答案,它像是月光寶盒,能救得一切,但時光卻終究停在了最開始紫霞一葉舟劃破蘆葦林,和最後那好象一條狗誒的背影。


而我知道有一個地方,那裡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我也許會在那裡蓋一棟房子,看時光流走,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你,愿意來找么?

 3 ) 桃源梦迷 古今同命

    第一次看赖声川的话剧,着实被震撼了一把。这是一部可以让人笑着流泪的片子,让我想起三年前在北京看吴文光演的情景剧,恍然无措中泪流满面。
    《桃花源》中的三个人物,老陶、春花和袁老板,三个人的名字凑起来就是桃花源。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赖声川要说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桃花源梦想。
    渔人老陶因为妻子春花与袁老板偷情,伤心溯流而上,误入桃花深处。他要逃避,“不提春花了,想想桃花吧”,却见有古代女子横笛而立,又有男子长衫而来,彬彬有礼。真的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处的幽默别出心裁:他骂男子“你无耻",男子却说“她五尺,我八尺”。怎么听都像对“八荣八耻”的调笑。老陶诉说心事伤心欲绝,古装男女则一遍又一遍高唱“放轻松”。我只感觉苍凉。
    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情节:老陶说要来打大鱼,人家就问“你打到大鱼老婆就不偷人了吗”,老陶忽然痛心疾首,说“这是两码事”。真得抽空恭喜老陶,他居然知道是两码事,这世上有多少痴人不知道这一点啊,一味去撞南墙,撞死也不明白。
    后来返家,哪知桃源一日,尘世一年。袁老板和春花都结婚生子,而且日子过得无比糟烂。老陶发现一切全都变了样子,家与女人全都面目全非。伤心之至,又想返回桃源,可惜已找不到路了。
    我想,当老陶面对巨浪与漩涡时作何感想,那是一种怎样末世的感觉。生而为人,情何以堪?红尘仍在,心如死灰。
    千疮百孔的世人们,苦苦追寻,又哪里来的落英缤纷、芳草鲜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南阳刘子骥”,这是《桃花源记》中那个寻桃源而未得的人。也是剧中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歇斯底里的女人所呼喊的名字。“桃树开花了,刘子骥,每一片都是你的名字,每一片都是你的故事。”
    天地悠悠,每一片都是一个千古伤心人。
    《暗恋》,这和我们观念中常有的“暗恋”两个字显然不是一回事。这个故事更接近于张爱玲的《十八春》。抗战时,二人从上海惜别,然后便再无音信。四十年后,再次见面却各有家世,物是人非事事休。如同历尽劫难后的世钧再见曼桢,感慨的却也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纵使再见,开口只能问“身体还好啊”,答“去年的时候,动了个小手术,年纪大了。我前年还当外婆了呢。”两个人见了,发现都还活着,很欣慰。缘已尽,梦已灭,情已了,恨未休。便是一句“你这些年想过我吗”,也要到最后试探着说出来,那么不理直气壮,我明白,只是因为你已太脆弱,我的四十年深情可以这样轻易就碎了吗?!
    两个故事,一喜一悲,可全都是骨子里透着苍凉。交替上演,甚至同台演出,赖声川的形式玩得极好。不同的剧情,却是古今如一的苦恋故事。戏里有戏,人人都知道在做戏,可以那样轻松。这和陈可辛在《如果·爱》中的做戏不同,赖声川没有做出拷问内心的姿态,他不停不停地给你梦境又不停地解构,让你的眼泪到最后才倾泻而出。
    剧中,戏已结束。那个黄发女子蹲下来对着桃花不走,最后她忽然洒落一把纸钱,纷纷扬扬满天飞。这一幕,何尝不是祭奠?为了古今同命的爱情,烟消云散。
    关门了,剧终吧。

 4 ) 《暗恋桃花源》之双重出轨

据说这是一部先锋话剧,据说它很难懂,据说它乃城中大热,如火如荼。恩,最后一个不是据说,我在1月的上海想看看这出戏,发现票就好像雪灾中的春运火车票一样难买,3月份的票也已告罄,所以我忍了,我只能看看它的DV版,聊胜于无,幸好这部经典话剧即使隔了两个框,也鲜活得夺框欲出。

话剧最要紧就是好看,牢牢抓住人眼睛不放,否则干嘛花几百银子进去坐着,一开始的《暗恋》戏份差点就让我没再看下去,这种老套的剧情只要你看到一个开头,就猜到它的结尾,相恋的男女,被时空交错,垂手不可得,男的娶了个庸妻,碌碌一生,对此女始终不能忘怀,到老还念念不忘,登报寻找,可怜他的结发妻,还在一边兴高采烈回忆个不停,他早就钻到梦里跟老情人荡秋千去了。《暗恋》根本就是个虚名,坦白点说,不过是场延续了整个婚姻生活的精神出轨。

《桃花源》则好玩得多,一出活脱脱的喜剧,描绘了一个老婆偷汉的可怜男人,愤然出走,误闯桃花源的故事。这出喜剧因为脱离了风雅阶级,直落底层,开起低俗玩笑来坦荡得很,第一幕主要围绕男人下身的脆弱,不管是不举还是状若微物,都让一个男的由内而外迅速垮台,喝酒喝不成,吃饼咬不动,打鱼捞不到大的,老婆还出墙了。男人倘若被戴绿帽,他就活该成为世人笑柄,如果是因不举被戴绿帽,奋而寻死也情有可原,所以老陶划着小船去找死了。本来可以算个悲剧,因为误入桃花源,又成了出喜剧,桃花源里他又遇到那对狗男女,居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你扑我来我扑你,小日子何其乐陶陶。然而所谓桃花源,不过是出幻梦。回到现实中,泼妇出轨的下场,只是得到另一个无能的丈夫,过另一种凄惨贫困的生活,还不如老陶呢,老陶起码不会让她生出个倒霉孩子受苦。

两出戏最后拼接在一块,居然发现台词都能合上,因为主题其实差不多,都是在寻找张爱玲那朵红玫瑰,那个传说中永世不朽的爱情,但结局都是一样的,一经找到就变成一抹蚊子血,比如春花跟袁老板,找不到就如江滨柳,始终心心念念那朵心中的白茶花。有意思的是,江滨柳的精神出轨能被世人所接受,认为这是一个男人对爱情从不放弃的渴望,据说最后有人为此抛了两滴热泪,让我很不解,如果真是爱,何必拿他老婆当垫背。而春花的寻找爱情之路,因为掺杂上了肉欲,沦为一场闹剧,一出喜剧,大家都在同情老陶,明明春花也在寻找爱情,并且勇敢落到实处,可是最后看到她跟袁老板鸡飞狗跳的生活,还觉得挺为老陶解气,狗男女总算没有好下场嘛。

至于一直在寻找刘子稽那姑娘,只有她从头到尾都是状况外,一刻不停地寻找,从来没放弃,她不属于谁,也不拥有谁,但是显然她是点神经病,怎么可能一辈子找着那个人,那段爱,不停下来生活呢?你看江滨柳,可以结了婚再找,春花,也可以抛弃丈夫再找,虽然一找到就梦碎,好歹他们鲜活地活了一把。那么到底是出轨的人龌龊,还是寻找的姑娘太傻?

暗恋一出桃花源,它是我永远找不到的幻梦,它是我永远入不了的天堂……

BLOG:http://www.hikersblog.com/blog/user1/3186/index.shtml



 5 ) 深情不无用,唯有人自知

想不到,想不到啊,好大一个上海我们可以在一起,一个小小的台北把我们难倒了。

——《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的线索是追寻,而每一种追寻中的元素,少不了的是“痴”

暗恋中的寻人启事,漂洋过海寄出而没有回音的信,在轮椅上伸出手触碰的对于过去回忆的追寻。挂在脖子上的围巾,承载在岁月的痕迹,对于初恋美好的内心追寻。

“这些年,你有想过我吗”

是对于多年的痴讨个答案的追寻。

听着许我望向你,思绪飘忽,一眨眼,还没来得及想念,我们就老了。连这份爱都变得锈迹斑斑了。和妻子相处并未让时间浇灌出爱情的花朵。一切只是责任使然。可是这份痴,念念不忘,心心念念。又如何忘记呢。

“我们就算在上海不认识,也会在汉口认识的”

“我会写信给你,写好多好多信”

你 都忘了吗?你没有的。我相信的。

只是我们啊,都等不起了。

再等就老了。

而桃花源,则是对爱人死心塌地的追寻。打不开的酒瓶盖,不会悔改的妻子,改变不了的事实那么多,可即使生活破碎,内心的爱尚未殆尽。一面是为了逃离爱与现实的不平衡来到桃花源,一面却又嚷着为爱可以去死。这爱之深于恨,不是痴吗。成为仙人幸福生活也对妻子念念不挂。因为这个地方,真的是太美好了。毅然离开,想要团聚,即使面前的已是破碎重组的家庭。这不是对于终极幸福的追寻吗。

最后一条情感追寻的主线,是那个口口声声要找刘子骥的女人。刘子骥出现在桃花源记的末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如此看似莫名其妙的设定连接上了暗恋与桃花源的关系,穿插出现中,配上女人的痴,疯,在剧组舞台徘徊旋转着,一直找寻着。颇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是痴的具象,是追寻,是每个人内心的映射。

暗恋桃花源,是痴情的追寻,是不论相见与否都无法放下的执念。是期盼有回应却更希望对方幸福的矛盾。

深情不无用,唯有人自知。

 6 ) 暗恋桃花源

我曾经无数次说过,我是个相当顽固的人。这些年里我若还有些尺寸进步,全是托了我朋友们的福。是他们的无比耐心,终于让我让步,接受他们向我推销的一些新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比我更顽固。

这几天谈论郭德纲的相声,要谈论他就必然谈到传统相声。要谈到传统相声就必然会谈到台湾相声名段《这一晚,我们说相声》。于是,李立群这个人就浮出水面,赖声川便已不远。从2000年开始,我历次去北平,基本上都是我的朋友老雕接待。在这六年的时间,他不下三次和我谈起过李立群,说李立群说的才是相声。并一再恳求我去找李的DVD或者磁带,说是叫我一定要听一下。但是我很顽固,顽固之外还兼懒惰,所以一直没去找。

这几天我非常想听李立群说相声。但是在昆明市面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方面的音像资料,所以只能非常冒昧地打电话给老雕,问他是否有散碟,我只要其中的几个经典名段。24小时以后,来自北平的限时专递已经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打开一看,不是散碟,而是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合集锦盒,一共十七张DVD。唉,这个老雕哟!纸封上他还注明了哪几部一定要看,劝我带上假牙和纸巾。

昨天晚上,我看《那一晚,谁来说相声》,觉得风格大异。严格地讲,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相声,而更类似一场话剧。相声只是个形式,形式之外有严整的故事情节和时间顺序。我曾经在评价郭德纲的相声时说过:相声是一种市井文化。可能现在有必要修正这个观点,相声也可以很高雅,甚至可以很文化,关键是看本子是谁编的。观看DVD的时候,台湾观众的素质之高给我很严重的冲击。相声里有一段说到父亲要打包行李回大陆,这时候滚落出了两个桔子,父亲急忙去捡起来。演员在台上说:“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台下立即笑成一片,因为这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里的句子。演员这么说不恐怖,导演那么编不恐怖,而演员念白到观众大笑之间时间间隔之短让人感觉非常恐怖。我们除了讲黄色笑话的时候,很难有那么高领悟力的观众。

今天中午,突然接了老雕的电话。劈头就问我:“看了点什么没有?”我告诉他说我已经看了《那一晚,谁来说相声》。他一听我这话当时就急了,厉声问我:“为什么不看我推荐给你的那三部?那才是真的经典!”当时我站在大街上,脸都红了,窘迫异常。回家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翻出《暗恋桃花源》来看,2小时 10分以后,我觉得必须写一篇BLOG。

《暗恋桃花源》不是相声,赖声川和李立群把它做成了2小时的舞台剧?或者是话剧?我不知道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不同,反正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戏剧。本来,我对这种艺术形式有本能的抵触情绪。在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些话剧,内容是一群无论男女老幼都擦胭脂的演员,用踩了电门的声调,演出一场宣扬精神文明建设的戏。总有一两个二流子或者小心眼,最终被改造过来,转变了思想,奔向大家的怀抱。我觉得看话剧,要比劳改都难受。花几个小时,看一帮SB演一出内容 SB到顶的剧,声音又尖又刺,这比盖世太保的刑讯室还厉害。我成年以后甚至没看过《茶馆》和《雷雨》—小时候内伤受得重了,跟他妈的中的玄冥二老的玄冰掌一样折磨人。后来看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里面演出《雷雨》时,我笑得比谁都响亮。现在想来,那是纯粹的无知者无畏。

看完《暗恋桃花源》以后,这种印象完全被扭转了过来。我想说的是:其实,舞台剧很好看。长年不接触,一接触就是先锋级的,实验类的,没想到我一下子还都接受了。《暗恋桃花源》在设计上就很先锋了,舞台上是两套班子。两波演员在台上演演员,分别在排练两部戏《暗恋》和《桃花源》。你这儿正看得入戏,突然一个导演模样的人跳将出来,把演员大骂一顿,说这里演得不好,那里演得不对。一出一入之间,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

《暗恋》说的是二战结束后的一对恋人在上海分别,约好来日再见。不料内战爆发,男的去了台湾,就此断了联系。最后,垂垂老矣,在台北的医院里临死前登寻人启事,想再见当年的女朋友一面。终于旧情人相见,诸多旧日情怀历历在目,怎一个“你那冰凉的小手”了得!《桃花源》说的是渔人老陶的老婆偷汉子,遂大怒出走,来到了桃花源。在那里遇见了一对夫妇,刚好和自己老婆及老婆奸夫长得一样。日子虽然快乐,但是总还是想回家。等回了家,发现奸夫淫妇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失望之余,再返桃花源,却找不到来时路。

两出戏挤在一个台上演,高潮处连台词都能相互接上,让人对导演的水准叹为观止!而这两出戏又相互映射,中间由一位神秘女子连接起来,讲述“找寻”这个主题,谈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观众在剧场里,看戏中戏,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成为这戏剧的一部分,舞台无限扩大开来,端的是NB无比。形式上看,有话剧、相声、小品甚至日本的谐剧的成分,全部能在一个舞台上展现开来。四、五样道具,六、七个演员,居然也成就那么一出复杂的戏剧,我对赖声川和李立群的敬仰之情涛绵不已—有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

理论家能够从中分析出很多东西来,我是一个粗人,不懂得什么理论。但是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赖声川的戏剧打破了舞台的限制,他有意识地提醒观众这是一台戏剧,不断地把观众的情感从剧情中移出来。但是,观众反而忘记了舞台上道具的简陋,情节的不连贯,自觉主动地投身于表演之中,在自己的脑海里完善整个剧情,最终依然能被深深打动。《暗恋桃花源》里,其实《暗恋》的内容很少,一头一尾而已,中间的铺垫过场都没有。相反是《桃花源》非常详尽,穷究人生的荒谬之处,表现了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疏离。观众观看《桃花源》时的情绪,最终奇妙的移植到了《暗恋》上,并且在最后的生离别一场中达到了高潮。可以这么说,以情绪的强烈程度而论,这种打乱战而产生的情感,甚至超过了直接足本演《暗恋》正剧的效果。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在我看来,赖声川在剧本的选择和编排上非常出色。《暗恋》和《桃花源》这一对本子的出现并非偶然,《暗恋》是战乱冲散情侣,桃源里的人本身是为避秦末战乱而迁移到此。《暗恋》里一直在找寻,找寻过去的时光,找寻旧情人。而《桃花源》里现实太可怕,所以去寻找解脱和梦想。最后,两出戏都再次回归现实。能把那么复杂的戏剧理念表达出来,而且观众居然能够很轻松的接受,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甚至思想上的撞击,真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更难得的是,整个剧很轻松,很好玩,笑声不短,好像是在玩。结尾处,灯光熄灭,只有台上台下的啜泣声相互呼应,那一片黑暗和寂静感人至深。

谨以此文感谢我的朋友老雕,感谢他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耐性,使我能在30岁以后理解和欣赏戏剧之美。改变了我的偏见和顽固,让我得以看见世间有如此高地,如此阳光。

 短评

86年戏剧处于戒严与解严的交界,一个故事是为纯洁感情走进强权政治与文化桎梏的台湾,另一个故事是为躲避肮脏的家庭走进世外桃源,嘲弄政治谎言与理想泡沫。电影版将文字/剧场/镜头三种语言编织到一起,是戏剧行为向电影行为的成功过渡

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这是电影版的暗恋桃花源,别把话剧版拿过来说

8分钟前
  • 这位公子请留步
  • 力荐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分钟前
  • 北时一
  • 推荐

人生就是或哭或笑,互不相干。不过,相对电影版,我更喜欢话剧版。★★★★

14分钟前
  • Q。
  • 推荐

能在如此吵吵闹闹的喜剧中表演出来的悲剧最后还能令我掉泪,剧本很强大!林青霞虽然很有文艺女神的风范可惜若是再年轻一些就更符合云之凡扎两个辫子的造型了。不过为数不多的现代装很不错。电影中的《许我向你看》的旋律歌词怀旧缠绵。

18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同台的悲喜剧。悲伤爱情的桃花源,但桃花源在何处?

19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几位话剧演员演的极好,可以打满分。可这是电影,你把话剧拍成电影是什么意思,金士杰李立群顾宝明不是梅兰芳金少山李少春,有必要复刻成胶片吗?

22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这一场你不好好演,下一场,你老了,就没有回忆啦!【好想看厉害的现场版TAT

26分钟前
  • dn‘
  • 力荐

隔了好多年再看,到第6分钟江滨柳说“老了,也很美啊”,大哭不止。 1992年,距离林青霞息影还有两年,她的最后一个清纯角色。

31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老陶离开桃花源,江滨柳失去了云之凡,一场大梦,谁也找不到刘子骥。

34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这么多年你有没有想过我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暗恋不填山河苦,世间更无桃花源。

38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喜与悲,等待或追寻,事过境迁,成追忆~

39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许你向我看,愿你经年之后,还记得我曾是你生命的出口,有一处乌托邦无悲无喜地守候在岁月尽头。梦中相见,生命尽头,你曾想过我,青葱岁月化作苍苍白发,南山落满了桃花。

41分钟前
  • 路人Eita
  • 力荐

3.5星强,形式上很特别,处理上戏剧腔和电影语言的结合还可以更柔和。苦情戏好催泪,且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很容易联想起龙应台大江大河里写的一些故事。有机会去看舞台剧。

44分钟前
  • Frederic
  • 推荐

桃花源在寻找生活,台北在等待爱情。理想碰上现实,仅存美好念想永藏心底,再也回不去。曾经与现在,梦想与现实,人生永远如此,站在此岸,眺望彼岸,而一旦落地,再回头惘然如梦,怅然若失,最后在剧院等待戈多(刘子骥)。8.2

4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寻找,两个荒诞的故事,画面不停的在现代和古代转换。人人都在寻找爱,话剧一样的台词,关键在于意义。寻找和爱的意义。人人心中有一座桃花源。也许自己内心中最真实和纯净的部分。我一直相信人人都有最柔软的部分,只是不轻易向外人泄露的。我也想去桃花源,找寻自己的内心。与刘子骥的回忆是神秘女子的桃花源,与春花的回忆是老陶的桃花源,与老陶的回忆是春花的桃花源,与云之凡的回忆是江滨柳的桃花源。戏剧散场,人生散场,不过是烟花一梦,刘子骥不过是梦里见到的那个人。

49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原本不搭界的两部话剧,再加上寻找刘子骥的陌生女,串成一个无懈可击的完美叙事,连相互的台词都水乳交融,不愧是舞台剧的翘楚之作。“这么多年你有没有想过我?”一句听到泪崩。

54分钟前
  • 廢匪肥·老🐰
  • 力荐

个个演技派,一条主线,两个故事,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寻找,或是一个人、一份情,或是一个出口、一份解药!太过巧妙的结构,交杂的故事让整个故事更加搞笑也更有深度,完美!

5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好大一个上海,我们可以在一起,小小一个台北,却把我们难倒了”电影版竟丝毫也不出戏,就像在舞台现场,周星驰的悲喜风格都有这里面搞笑部分的影子。古典含蓄的爱情,忘了归路的桃花源,每个人都在寻找答案。“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老了”竟然青春是如此短暂,暗恋才如此绵长。等待催人老,许我向你看

5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