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狂热

记录片美国2013

主演:Martin Aleksa,Nima Arkani-Hamed,Savas Dimopoulos,Monica Dunford,Fabiola Gianotti,David Kaplan,Mike Lamont

导演:马克·列文森

播放地址

 剧照

粒子狂热 剧照 NO.1粒子狂热 剧照 NO.2粒子狂热 剧照 NO.3粒子狂热 剧照 NO.4粒子狂热 剧照 NO.5粒子狂热 剧照 NO.6粒子狂热 剧照 NO.13粒子狂热 剧照 NO.14粒子狂热 剧照 NO.15粒子狂热 剧照 NO.16粒子狂热 剧照 NO.17粒子狂热 剧照 NO.18粒子狂热 剧照 NO.19粒子狂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14

详细剧情

  Imagine being able to watch as Edison turned on the first light bulb, or as Franklin received his first jolt of electricity.  For the first time, a film gives audiences a front row seat to a significant and inspiring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as it happens. Particle Fever follows six brilliant scientists during the launch of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marking the start-up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expensive experi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planet, pushing the edge of human innovation.  As they seek to unravel the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10,000 scientists from over 100 countries joined forces in pursuit of a single goal: to recreate conditions that existed just moments after the Big Bang and find the Higgs boson, potentially explaining the origin of all matter. But our heroes confront an even bigger challenge: have we reached our limit in understanding why we exist?  Directed by Mark Levinson, a physicist turned filmmaker, from the inspiration and initiative of producer David Kaplan and masterfully edited by Walter Murch (Apocalypse Now, The English Patient, The Godfather trilogy), Particle Fever is a celebration of discovery, revealing the very human stories behind this epic machine.

 长篇影评

 1 ) 变态的物理

“星空中,群星灿烂,那听不见的乐曲充满整个宇宙”这是刘慈欣在他的短篇小说微观尽头中的一句话。小说里的物理学家和影片中的物理学家一样面对着未知的恐惧。他们不知道粒子撞击后会发生什么,有可能实验的数据会推翻之前人类所有的物理定律,有可能人类对这个世界的基础认知全部崩塌,甚至有可能毁灭了整个世界。这是一场用全体人类的未来做赌注来和上帝赌博的一场游戏。但是最后我们赢了,他们证明了超统一理论中的变量,而我们找到了希格斯粒子。

有几个在影片中让我感到影响深刻,甚至有点恐怖的点。

1. 有一幕两个教授在雕像前解释秩序和混乱。提出了宇宙中的所有常数混乱的可怕却也精确的可怕。准确到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个巧合。刘慈欣在在三体中提出的射手假说和农场长假说完美的解释了这个情况。人类把更高层文明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世界的铁律。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三体中最可怕的武器是数学常数。一个小数点的改变,整个宇宙便会不复存在。它就是像一颗危险且极不稳定的核弹,任何一个小小的震动都会把它引爆。

2. 土耳其教授

因为他小时候的经历让他决定去致力于物理,一个只有错与对的世界。在揭晓Higgs之前,看着自己30多年的世界结果将要被推翻时,安慰另一位同伴:“至少我们知道了真相,那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他们对真相的沉迷,甚至是变态的执着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这提醒我了在刘慈欣的朝闻道中,物理学家用生命去交换了宇宙大统一模型。

我十分推荐这部影片,因为它把复杂的量子力学用常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同时片中的科学家也都性格各异。也让我们感觉到了他们的喜悦,悲伤,失望甚至是绝望。

这一刻,宇宙为他们闪烁。

 2 ) A Human Story

The documentary is about the ups and downs of CERN LHC (Large Hadron Collider) during its first days of proton collision experiments. But ultimately this is not a story about physics, rather about the human spirit.

Many moving moments: when the scientists talked about why they chose physics as their career, it is all very philosophical. In their different ways, they all want to grasp something concret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e, the eternity.

The two grey haired theoretical physicists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outcome of LHC experiment could prove the theory they had worked on all their career wrong. As an audience, you can clearly see, to them, how devastating this could be. At the end of the discussion, however, they agreed, the tru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Peter Higgs' presence at the meeting when CERN announced the discovery of Higgs particle. He was not seated at a reserved seat but among the audiences.

Savas Dimopoulos, ".. the .thing that differentiates scientists is purely an artistic ability to discern what is a good idea, what is a beautiful idea, what is worth spending time on, and most importantly, what is a problem that is sufficiently interesting yet sufficiently difficult that hasn't yet been solved, but the time for solving it has come now?"

"The things that are the least important for our survival are the very things that make us human"

 3 ) 看起来很美好以及未来似乎并不那么美好

一个人若是在2013年看这部《粒子狂热》,一定会看得鸡皮疙瘩乱跳,一定为人类的基础科学研究鼓掌呐喊。然而这部纪录片在2017年看起来,却有了另外的一种味道。

那个时候Higgs被发现,并且毫无悬念的拿了诺贝尔奖。高能物理又攻下一城。曾经美国因为钱不够而放弃了SSC,把高能物理所能带来的贡献拱手让给了欧洲。在证明了Higgs后LHC进行了一段时间升级后,LHC并没有找到轻子夸克,没有找到超对称粒子,什么都没有再找到。实验物理学家在沮丧,理论物理学家也有点彷徨。依靠粒子加速器,我们还能得到新的东西吗?

16年杨振宁和丘成桐对高能所提出的CEPC撕了一场,大牛来撕逼,势必不少人站队呐喊。关于钱也好,关于吸引人才也好,关于基础科学的话语权也好,一堆一堆的考量。像我这样不搞物理的小虾米自然是看得云里雾里。只是现在看着现在高能物理的愁云惨雾,粒子加速器真的还能给我带去更新的世界吗?

 4 ) 大问题

我想借由这部电影来阐述真正的大问题。

2003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LHC),开始修建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全球共有8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这一项目。大型强子对撞机通过加速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发生撞击,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缜密的计算,希望能够找到新的粒子的存在,特别是“希格斯粒子”的存在。这部纪录片围绕着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修建和实验,花了十余年的时间,跟踪采访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量子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

为什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耗费巨资,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头脑来做这件事?而即使找到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人类在短期内也很难找到收益。这是一个关于“科学精神”的问题。我们中国人读书或者做学问往往带有功利性,为了“升官发财”还有“光宗耀祖”,而科学的精神和本质是人类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现代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是一群象牙塔中的书生,他们拥有着超高的智慧,却满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忍受着寂寞,日拱一卒,拥有西西弗斯推石上山般的勇气和毅力,他们没有变现的能力,思考的是虚无缥缈的大问题,而这些问题或许还永远找不到答案。而为什么这些智者要穷极一生做这些徒劳无益的事情呢?

时间来到3000年前,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有三句石刻铭文,其中有一句是“认识你自己”,这是有名的“德尔斐神谕”。这句话引发了无数智者的深思,因而在古希腊诞生了哲学、科学和艺术。苏格拉底在希腊的广场与人坐而论道,丝毫不惜献出自己的年华和生命。3000年过去了,我们对自身的探索没有停下脚步,然而我们的困惑却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或许永远都搞不清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量子力学的诞生,整个物理学的上空乌云密布,我们对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困惑了。但是,我们是人,我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我们爱智慧,我们之中永远有一帮最出类拔萃的人穷极一生都在思索这些问题。诺奖级别的大教授Savas说到:“当宣布发现希格斯粒子的时候,我非常的自豪,同时也为我们全人类感到自豪,我们只是一群脑袋小小的的生物,匍匐在一颗小小的微尘般的星球,然而却理解到了这么深层次的世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以亚核为单位的世界,比原子核还要小几千倍,不管怎么说,我们做到了,这就是人类的智慧。”

把历史推到4万年之前,在法国的南部的一个岩洞,里面充满了我们先祖惊人壮观的壁画,画着精美绝伦的野牛、犀牛和狮子,我们的先祖在展示他们所看到的世界,这是4万年前人类的好奇心和精神探求。为什么人类需要科学?为什么人类需要艺术?这些看起来我们的生存没有太大关联的事情,却恰恰定义了我们作为人类的意义。认识外在的世界,这是科学的探索,认识内心的世界,这是艺术的探索,我们人类或许从有智慧起就在进行这样的探索,这是智人和动物的区别,这也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全部意义。

找到“希格斯粒子”的存在,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无数理论物理学家究其一生用慎密的计算试图找到宇宙的规律和模型,试图解决真正的大问题。这个世界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是否有平行宇宙,在这些粒子的质量之中或许能找到终极的答案。“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会否定某些人一辈子研究的方向是错误的,他们几十年的思考付诸东流,但他们并不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真理。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举行发布会,准备宣布发现了希格斯粒子。会场条件很简陋,比我本科时的梯形教室好不了多少,希格斯本尊到场了,由于来得比较晚,被安排坐在四、五排一个不太好的位置。大教授Savas迟到了,没有和保安交涉,很自觉的在外面和一个本科生在IPAD上看直播。当发布会宣布“我们找到了希格斯粒子”时,会场一片欢声雷动,那些名家教授一个个看起来像极了一群没有长大的学生。这些人是一群真正怀有赤心之心,真正投身科学的人,他们的眼睛里有光和亮,有孩子的模样。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造和实验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完美协作,是全世界投身科学的人之间的通力配合。电影中的几个主人公,各个大学的最优秀学者,我们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和希望,看到了科学无国界,看到了有趣的灵魂,他们是真正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在我们国家的科学领域没有这样的人,大家都在搞项目搞钱,都是一些投身生意场和官场的人。高校里面根子都烂了,劣币在驱逐良币,真正投身科学的人被嘲笑和愚弄。如果你的孩子天赋异禀,渴望了解世界追求智慧,有志于终生献身于科学,请送到别处去,那里是最接近星星光亮的地方。科学无国界,追求智慧的这条路是人类共同的路,也是一条极其艰辛和孤独的路。

 5 ) 我们的渺小与伟大

两个地点,普林斯顿与日内瓦。
六位全球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Martin,Nima,Savas,Monica,Fabiola和David。
七年拍摄时间,五百多小时的拍摄素材。
近万名物理学家合力,近百亿美金的投入,二十年的运转与建造,只为一个实验。
量子物理学家们相信,这实验,能够让人类迈出认识宇宙真谛的或许最重要的一步,或者全然改变当代物理学方向的基石。
这就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


完全不懂量子物理学,没字幕,仅凭一丢丢还算听说过的几个名字,连蒙带猜也大概应付得来。
其实不要紧。
甚至可以说这部片跟量子物理学无关,我所看到的,是一群执着单纯可爱的人们,是一个艰难遥远又多舛却似乎可以触摸得到的梦境,是一座比所有建筑都恢弘都漂亮的机器,是一片用来探索宇宙却几乎和宇宙一样精彩得令人窒息的画面。
那粒子以接近光速对撞时的画面,比我见过的任何一幅绘画都美。


电影着重拍摄的每个物理学家都性格十足。活泼可爱、比起理论更愿相信事实的实验派博士后姑娘Monica,出身物理学世家、从伊朗逃难出来爱穿匡威、直言快语的怀疑论者Nima,来自土耳其的沉稳乐观无比爱喝意式浓缩的Savas,一副好爸爸形象的光头男Martin,优雅纤细爱哲学爱艺术却投身量子物理学成了研究组织头头的意大利美女Fabiola……
每每镜头略过,几乎所有科学家们,年轻的都是摇滚乐手feel,年老的都是帅大叔范儿,而相同的是每个人的眼睛都那么单纯那么狂热,那么迷人。
对了,导演自己也是个物理学博士,UC伯克利的。


快到结尾之处,演到当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举行发布会,根据巨量数据分析之后,终于敢于宣布,测量出新发现的粒子的质量为125GeV,而一年前发现的那个140的数值并非为常态时,几位坐在台下的白发老人默默摘下眼镜俯首擦去眼泪。
电影院里的我也没能忍住,一边听着一堆听不懂的术语,一边哭了。
125,这个数字意味着其中一位老人在差不多半个世纪前所做出的假设,不计其数的量子物理学家们花尽半生寻找了半个世纪的传说中的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的那个将一切物质凝合在一起的粒子,终于得到了证实。
那位老人叫Peter Higgs,而那个神秘的能够解读宇宙最初奥秘和未来的粒子,这么多年来都被称为Higgs粒子。
这个结果公布之后,Higgs和另一位物理学家获得了当年诺贝尔奖。


在影片开始不久,David主持关于这个大型对撞实验的讲演,一位经济学家提问说,让我们先假设实验成功,找到了Higgs粒子,那么这对人类、对于经济方面有何贡献?
他回答说:这我们完全没头绪。科学的意义在于发现,而人类每次在发现了什么新事物时,我们往往当时并不知道那有什么实际用处。

在影片结尾,Savas说,艺术和科学,从来都是对人之基本生存来说“最没用”的,但正是它们,才让我们成为人。

这部电影,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看一遍。至少一遍。

 6 ) 对撞115元素

教授:你首先要有基础的知识量,无论那意味着什么,但是唯一可以区别不同科学家的是他们的艺术才能,能够识别什么事正确的观点,什么是特别美的观点,什么是值得你花时间在上面的,最后,最重要的是,发现那些足够有趣的,但又能给你足够多的挑战,同时还没有被解决过的问题,而现在就是解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科学家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整个控制室里面就像是充满了一群六岁大的小孩,而他们下个星期就要过生日了,有蛋糕有礼物,他们的好朋友都会来参加。

实验解释:这个大型强子对撞机其实是一个很基本的实验——每个恩在小时候都会设计的实验,你有两样东西,然后把他们连两个撞在一起,这样你就得到了很多新的东西,然后你试图去理解这些新东西,我们要做的是让小小的质子相撞,这些质子存在于所有原子的中心,为了让他们在对撞时的速度尽可能地大,我们建造了一条27公里长的环状管道,然后使那些质子沿着圆环多次旋转,使其加速至接近光速,然后我们使两束以相反方向运动的质子束在4个点相撞,在这4个点分别做4个不同的实验,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0)底夸克探测器实验(lhcb)紧凑渺子线圈(cms)以及大型离子对撞器实验(alice)。女神经:我目前负责超环面仪器实验,超环面仪器就像是一个七层楼高的相机,它可以拍摄到每一次单独碰撞的快照,这些碰撞总共有数十亿次之多,希望能够看到传说中的希格斯粒子,每次我们在更高的能量下,开启新的加速器,我们总会发现惊喜。总而言之我们最期待的事能够发现希格斯粒子。

 短评

Like this: "Why we make science and art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our survival? Because that makes our human beings."

6分钟前
  • 孤树傲海
  • 推荐

作为标准模型核心的希格斯粒子,除了检验“多元宇宙理论”与“超对称理论”,又将引领万物去往何处?

8分钟前
  • 希声
  • 力荐

非常激动人心而又引人联想的纪录片

13分钟前
  • 死咗
  • 力荐

现在回想,08年最早听说这个实验,多亏那位在Cornell学物理的豆友,但后来再没关注过实验的进展和曲折,直到看过这片子,才算了解个大概。这些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让我对自然科学又有了兴趣。人选择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所选择的事物的执着和狂热。

14分钟前
  • Woody
  • 力荐

无法抵抗地被卷入情绪中,随着一步步发展惊叹甚至流泪。视角始终聚焦于科学家而非外界喧嚣是最被触动的地方,要"jump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 undiminished enthusiasm"。在Higgs boson发现十年前夕看到这部片子,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15分钟前
  • Trillian
  • 力荐

朝闻道

20分钟前
  • 永夏之人
  • 力荐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关于LHC的纪录片,很激动。片子还算精良。你可以看到世界上顶聪明的一批人,花了很多甚至几乎毕生心血构建理论,花了20多年建造LHC采集数据进行验证探索,出来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人类很聪明,世界也很大,人类的探索之路还很长。

24分钟前
  • Rinn
  • 力荐

时不时看看纪录片是很好的,开阔视野、培养判断力的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那些力图阐释宇宙及世界的人们。

27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热血沸腾的科学发现;实在稚嫩的电影叙事 #可惜了#

28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每次看到这样的片子就再次激起要好好做科研以及不想回国做科研的心……

30分钟前
  • ppg
  • 力荐

我们用数学和物理学翻开宇宙的扉页。

32分钟前
  • tankry
  • 还行

牵扯到量子力学最初级的一些知识,估计一般人也搞不懂,但依旧会觉得渺小的人类凭借小小的脑袋能搞懂宇宙起源这样的问题非常的伟大,会被寻找上帝粒子这样漫长的过程和执着的精神打动。为什么要寻找上帝粒子,那位科学家的回答也非常的机智,一部能让人振奋不由自主的跟着自豪的科学纪录片。★★★★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太带劲了,太迷人了。我下辈子要学理科。

37分钟前
  • Joanna
  • 力荐

始终觉得,物理学家是离真理更近一些的人

41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聚集在一起,他们共同等待一个结果,伴随着未知、狂热、兴奋。这样渺小的人类,要用一代代科学家,一天天积累,一点点前进和突破,用自己最大的能力揭秘宇宙运行的规律。希格斯粒子也许毫无“价值”,但它证明了人类的探索欲望,那个“为什么?”本就是无价之宝。

45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Why do humans do science? Why do they do art? The things that are least important for our survival are the very things that make us human."

50分钟前
  • Ck
  • 推荐

用7年时间记录的一群物理学家几十年在CERN利用LHC做实验对Higgs粒子(上帝粒子)的论证,这是世界物理学界最重要试验,或许将完全改写物理学。结果是,年迈的物理学家Peter Higgs见证了自己理论被验证。看了那么多科幻电影,看一部如此脚踏实地的科学纪录片感觉很不一样。

52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听到影厅爆发掌声真感到自豪!感谢这些物理学家记录下历史。科普浅显易懂,动画图示清晰美观,科研的曲折和rap段落都很恰当。谈多重宇宙的一段略显不严谨。“上帝粒子”一词很误导。电影开始前有观众表示希望从里面寻找与神创论和耶稣的关系,我忍不住站起来说真的没有关系。有人给我鼓掌。(电影节)

56分钟前
  • Tiger Tigris
  • 推荐

我的天Higgs已经是两年多之前的事情了........................................ 【不停不停的失败和碰壁,却仍然抱着单纯的热情去坚持。犯错也没关系,只要有路就可以跃跃欲试的走下去。也想学习这种态度去生活啊。o(;△;)o

59分钟前
  • HHG🥱
  • 力荐

科学需要一种狂热的精神,而狂热是一种不计较输赢的天真

1小时前
  • 千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