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

动作片其它1970

主演:罗德·斯泰格尔,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奥逊·威尔斯,杰克·霍金斯,弗吉尼亚·麦肯娜,丹·奥赫里奇,鲁珀特·戴维斯,菲利普·福奎特,吉昂尼·嘉科,伊沃·加拉尼,伊恩·奥格尔维,迈克·怀尔登,谢尔科·扎卡里阿泽,特伦斯·亚历山大,安德烈·切齐,敦尔·当纳利,Charles Millot,叶夫根尼·萨莫伊洛夫,奥列格·维多夫,维罗妮卡·德·劳伦蒂斯,弗拉基米尔·德鲁日尼科夫,Willoughby Gray,奥尔索·马利亚·奎利尼,Richard Heffer,奥拉齐奥·奥兰多,约翰·萨维登特,根纳季·尤金,罗伯特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播放地址

 剧照

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1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2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3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4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5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6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13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14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15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16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17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18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19滑铁卢战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58

详细剧情

  1815年6月18日早晨,惠灵顿公爵所指挥的部队,聚集在比利时一个名为滑铁卢的小镇营地里。连绵不断的降雨带来了痛苦、潮湿和寒冷给士兵。但是这些士兵将会感谢这场从前夜就开始下的大雨,因为这场夏日暴雨不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时,也即将改写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就是在这儿──滑铁卢战场。    滑铁卢这场战役,是以拿破仑为首的法国军队独力抵抗以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为首的联盟国。拿破仑是个自信而又轻视敌人的人。他从未和惠灵顿交锋过,他相信惠灵顿不会在滑铁卢进行顽强抵抗。他期望一次进攻就能将惠灵顿赶下山脊,逼他後退。因此他根本没有料到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战斗。    战事一开始,法国好不容易才击败英国的先锋,但是法军的实力已被削弱了大半。当联军越接近法军,法军的士气越下降,军队也发生了骚动。不久,法军被彻底击败,这场战役只是打了一整日便结束。    滑铁卢战役很特殊,因爲它是极少数单凭一场战斗就蠃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在这之後,几乎没有单凭一场战斗就能决定整个战争结局的战役,但这场战役做到了。滑铁卢战役的胜利使惠灵顿公爵成爲英雄,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而拿破仑的命运则是无比凄凉,他被流放在大西洋圣赫伦岛。在那里,拿破仑度过了他的馀生,昔日那位骄傲的皇帝,亦慢慢的消失在这个废墟中。

 长篇影评

 1 ) 欧洲战王的陨落

我看过的经典战争电影之一。场面宏大,叙事紧凑,时不时插入拿破仑和威灵顿公爵的内心独白。影片讲述的拿破仑性格鲜明,自信心爆棚,对权威的把控游刃有余以及作为一名父亲对儿子的思念。演员的表演很到位。

威灵顿公爵也是在滑铁卢一战成名,收获了荣耀。剧中配角也各有特色。

战争始终摆脱不了暴力的属性。剧中的战斗场面也宏大、我认为比较符合我想象的实际情况。

最好还是愿世界和平!人们需要从战争中学会反思,走向更文明和多元。

 2 ) 最好的几场戏

皇帝退位
威灵顿的晚会
大战前夜
       电影配乐,和镜头的剪切都恰到好处. 堪称一绝

       至于本片中颇有盛誉的几个大场面,例如法军冲击空心方阵.就实在不怎么样. 典型的苏式大场面.浩大但不细致. 要说表现布阵本片比不上 斯巴达克斯 里的罗马鱼鳞阵. 要说表现场面又比不上 汤姆克里格的电视电影,夏普的华铁卢

 3 ) CG去死吧,是男人就用15000名军人拍电影

转自煎蛋网http://jandan.net/2015/03/23/real-soldiers-movie.html

1970年的电影《滑铁卢》是一部巨星云集的战争题材电影,也获得过一些奖项。不过这部电影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当时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没有使用电脑CG,全部以真人真马完成,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了不起的电影之一。

初看电影就会被电影宏大的场面所震撼,电影不光描述了滑铁卢战役,还叙述了导致滑铁卢战役的百日王朝。电影时常两个小时多,除了几段舞会,一点点交谈以外,几乎他妈的全是战争场面。

电影中每一幕战争场面都太庞大太挥霍,简直庞大到不真实。体量庞大的宫殿、数百盏(有时甚至是数千盏)数量多到不可思议的人造灯光,比迈克尔·贝的电影更多的爆炸场面。唯一让这部电影脱颖而出的,是所有这些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真东西。

今天如果我们要拍摄这样一部巨规模电影,花费将高的惊人。在60年代制作这样一部电影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制片人Dino De Laurentiis没有用传统的方法拍摄电影。他去了当时的苏联,当时西方世界和苏联还在冷战中,De Laurentiis和苏联达成协议,他通过俄罗斯导演Sergei Bondarchuk和苏联政府达成协议,他们不但可以在苏联拍摄这部关于滑铁卢战役的影片,而且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支付俄罗斯的人员和设备。

苏联红军为电影拍摄贡献了15000名军人,包括一整个骑兵旅和受过训练的工程师。有这么多人可以调配,Sergei Bondarchuk导演像神一样发号施令。拍摄在乌克兰城市乌日霍罗德附近的农场完成,为了让电影的战场看上去更为逼真,几名比利时工程师铺设了数英里的道路,种植了数千树木,在战场中间建造了农屋的复制品,最荒诞的是他们居然用推土机铲平了两座小山。

15000名苏联军人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培训拿破仑军人的规范,其中2000人还要接受毛瑟枪培训,因为摄像机到时候要拍摄他们装弹开火的画面。

光是这一个镜头里就有数千人在奔跑、到处都是爆炸和烟雾、倒下的马匹和风笛(当时雇佣了50名受过训练的马戏团骑师完成马匹死亡倒下的镜头……

最后的总花费接近4000万美元,按照1970年的标准来算,应该是当时全世界拍摄成本最昂贵的电影之一。如果不是在苏联拍摄的话,花费还要再乘以2或者3,如果真的是这样,这部电影的预算水平将荣升“哈哈哈哈,不不不,你他妈肯定在逗我玩。”殿堂。

 4 ) 1分,烂片

5星都是阵容给吓出来的。

首先,请化开开篇一短串字幕的浓缩历史:拿破仑,用了大概不到20年的时间——推翻了法国封建王国,打穿了中东奥斯曼帝国,化解了无敌的圣罗马帝国,统一了欧洲还有度量衡(哦对了,俄罗斯是被拿破仑冬天武统的),以一个无神论者的姿态叫来教皇在旁边看着自己给自己带上了【皇帝】的王冠(注意,是皇帝,不是王。比如,查理曼是王吗?是王。但是拿破仑是皇帝,有啥区别说来话长自己去查)。然后不列颠急了,着急大伙耍计谋,说“全欧联合王国激集火拿破仑一个人,拿破仑一个人是一个帝国,然后跟你们法国人没关系。”之后因为连续十几年战争,巴黎经济萧条,招揽刺客,悬赏拿破仑逼着人逃出巴黎的。

然后,这些一通被盖过。唯一剩下的形象就是个闹肚子的矮个小胖子一生唯一输掉的一场战役

这是部赤裸裸的不列颠向铁血型宣传片

举个例子:不列颠一堆叫“Duke Wellington”或者“Lord Nelson”的街道、广场、公园、酒馆之类的地方,名字可以直译成“云龙”或者“继光”。

所以人物构造上,英雄是很死板的“英式男人味”形象——在最不适宜的场合说出最冷的笑话。

而剧情结构问题就在这了:主角是惠灵顿大都督,但是本尊在第二幕才出现。你以为在讲拿破仑呢,结果主角重心突然转移了。

画面就更别说了,全是人撑出来的。给5星好评的都是被阵势吓出来的。我也怕,但是跟你讲真,画面除了人挤人,没有哪里出神,不如去看工厂大门(韵-__,-)。

还有最后那个骑兵冲锋,该怎么说呢,其实是Ney是中诱敌计了。惠灵顿当时在后方支援伤兵撤退,他看着就下令绕后方冲侧翼了,其实……该怎么说呢。但是电影展现出的惠灵顿军队都是不会受伤的铁人。然后…

然后他们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骑兵冲锋冲得人云里雾里的。

总之,希望大家能知道:那天是六国联军以近两倍拿破仑的军力多方四散围剿他。

 5 ) 大师的战争


  一场结果众人皆知的命运之战,一段有着无穷故事可待诉说的回忆,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站在反思战争的山头,俯看拿破仑与惠灵顿这一场没有胜者的较量,将耳熟能详演绎成荡气回肠。
  
  技巧不必说了,机位的选择,节奏的掌握,场面的调度,没有一句废话的对白......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最厉害的,还是他始终控制着影片的比例,没有让史无前例的宏大战争场面掩盖了人的光彩。

  从第一次拿破仑被迫退位开始整个故事的叙述,绝非偶然。悲剧英雄的基调就此奠定。究竟是为了法兰西的荣誉还是为他个人宁死不愿舍弃的高傲而产生如此浩瀚的牺牲,无法不令人思考。生死一线时张开的右手,绝战前的脆弱神情,通过Orson Welles的精准而老到的演绎,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让拿破仑成为了一个充满弱点却依旧让人敬仰的神。对惠灵顿着墨的不遗余力,则再次显现了大师的智慧:一个人的伟大绝不是靠对手的渺小来印证。

  见有人说这电影看的不是太起劲,我只能说说我自己的真实感受:从电驴好不容易下到,除了电影里演员小小声说英文,有个清晰响亮的始终慢半拍的俄文配音,听的我都快神经错乱了;后半部的字幕也时早时迟,手里老得拿着控制器随时调整延时,弄的我都快精神崩溃了;可就是这样,这片子还是让我看的心旷神怡,心满意足了。

  真的。

 6 ) 从滑铁卢战役看威灵顿与拿破仑

       这部电影让我倾向于相信富勒在《西洋军事史》里所说的:“...在此以前,除了查理大公以外,拿破仑所面对的敌人,都是才能不过中人的将领而已,反之威灵顿的情形也是一样的。...”
     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境下,英军坚守到了最后,等来了援军,于是就胜利了。
      拿破仑 固执地认为他能控制一切,只要他有一个完美的计划,结果就能完美地解决。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皇帝只是在脑中出现一个念头后,就被他的幻想带着走了,甚至沉溺在幻想之中。
     威灵顿则更像一个结合了实际与远见的将领。他其实早已扬名印度,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多次击败法军。在战役中懂得进退,充分利用了英军“迟钝而坚韧”的特点,稳扎稳打做了一个防守反击。
     
     影片中英军严禁抢劫,这与《西》中对在半岛作战的英军的描述不谋而合。
     
     英国在当时完成了工业革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应该是最自由的国家,却阻止在法兰西的资本主义革命。法兰西的革命呢,却用侵略他国的方式“沉重地打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甚至在伊比利亚半岛当地用抢劫的方式获取给养,这和英军从别处运输给养的方式又有不同鸟。
     片面总结两点:1.民主国家不会主动输出民主 。
                              2.现实反映思维而不是相反。

吐槽一下:这片子居然是苏联拍的,全程英语。。。

 短评

滑铁卢战役也算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了,没想到以这个事件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却如此之少,能找到的电影貌似也就这么一部了,甚至还是苏联的导演拍的。当然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拍出过《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巨制,让他拍这部影片自然很合适。奥逊·威尔斯还在片中路易十八,戏份很少。

10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滑铁卢 中英双字幕版本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299658o1p2.html

12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真正热爱这部电影的恐怕都是军事历史爱好者吧,单从电影来说,节奏和结构都有问题,战役重头戏开始的时候电影已经过去快三分之二,冗长的文戏和表演让观众筋疲力尽。如果是西方导演拍的话估计会在开头把拿破仑击破布吕歇尔的战争戏拍出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再展开。苏联导演学院风格太重,西方观众不买账,所以本片票房惨败。

17分钟前
  • 虞渊之水
  • 还行

骑兵VS大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s411M7HB

19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潮水般的进攻,潮水般的排炮和射击,也是潮水般的倒下,

24分钟前
  • 微辣
  • 还行

军事、历史爱好者福音,对其他观看人群可能不太友好(另,作为配音爱好者提醒一下同好,目前已知的国语版应该是广东草台班底,非常糊弄,非常不推荐)。就英雄史观而言,格鲁希的选择对于成败确实影响不小,茨威格拿他做文章倒也合乎情理,但从唯物史观来看,那个时期拿破仑其实已经死了,只是他自己还没意识到。

29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力荐

单看那个数千人真实场景的胸甲骑兵就是前无古人

33分钟前
  • Fal Conde
  • 推荐

这才叫大片啊!了解西方宗教与哲学后,看这种战争历史题材能更好理解,他们在战争中也使用谋略,但是并不提倡,他们更加歌颂勇敢,这并不是因为西方人没有《孙子兵法》,而是宗教信仰不同。中国人拍战争片在“军师”帐子里运筹帷幄一场仗就打完了,人家的将领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36分钟前
  • 卡里加里博士
  • 力荐

本片和后来中国的《大决战》一样,是苏式计划经济才能拍出的电影:不惜工本,动用上万军人演出战争实景。如今再也不可能重现了。还有一点也非常类似:胜利者的魅力远不如失败者。身材发福、胡渣未剃、喜怒无常、惦记儿子的末路霸者拿破仑的形象胜过绅士威灵顿,而《大决战》中的蒋介石、郑洞国、黄百韬、陈布雷、傅作义给人的印象也深过毛刘周朱林刘邓粟。

38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苏联红军倾情出演

39分钟前
  • 历史理性
  • 力荐

美苏在电影界合作的又一例。斯泰格尔的表演是全片亮点,虽然拿破仑的面目暧昧不明,但演出上是有气度的。至于全片后三分之一的战争场面,除了目测上万人的堆积外,无拍出来的必要,剪辑混乱,不借助文字资料无法梳理战役进程,场面如同团体操,除了祸害马以外实在不像打仗。拍法是十足白银时代路数

4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太好看了!17世纪旧制度的落日余晖,信仰、武器、战术都有种旧时代的朴素和娇憨感。滑铁卢战役后,一个革命与复辟交织、浪漫主义的时代开始了。场面恢弘,对拿破仑和威灵顿的刻画又很仔细。拿破仑是颇具魅力的,不是有高度自信(自恋)的人喊不出「法兰西就是我,我就是法兰西!」片头和片尾面对失败的苍白颓唐的脸互为呼应,这么个愈挫愈勇的传奇人物在历史上不吸引人是不可能的。看完才知群演都是苏联军人,50年前又无CG,全都得真正来一遍,这调度能力真是可敬。

45分钟前
  • 牛奶泼了
  • 力荐

延续了《战争与和平》大场面的风格,这部几乎都是战争戏份,不过调度上最终还是向市场屈服了,拍的相对更加美观,所以没有了《战争与和平》里的那份残酷和本应有的悲壮感,但是上千龙骑兵冲刺的场面还是太震撼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大银幕看一次

50分钟前
  • typacm
  • 力荐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居然是奥逊威尔斯饰演,看时没发现。眼熟的威灵顿公爵,原来是《音乐之声》的男主。来自科西嘉的胖小子拿破仑啊,你牛,你为何非要回去呢。最触动我的是一个英国士兵绝望的呐喊:“我们素未谋面,我们为何要自相残杀?!” 欧洲那边打来打去,仅为了个人的荣誉么?不,自然是王朝的统治失了民心,不得不反。

51分钟前
  • 田野向金子
  • 还行

其实战役之外是两种人设及凝聚背后的两套意识形态对决。威灵顿说波拿巴‘头脑值一万五千人但依然算不上一个绅士’,对后者的看不起不源自对其天才的否认,而是认为其出身‘不配’这样的才能;私下里说底层军士‘不外乎是骗子和乞讨,爱国心全靠杜松子酒驱使’,充满不屑了。波拿巴则从开头退位一幕展现其视军士如己出的一面,凭个人魅力感召普通士兵而复辟,无需等级和身份加持而深受拥戴,如他自述‘是人民给我加冕’。威灵顿拘谨坚毅,有贵族身份带来的高傲自信,反衬波拿巴乖戾大胆,但通过在其他将帅面前贬低对手和自夸谋略的表演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全感。波拿巴之所以是老欧洲的眼中钉肉中刺,原罪是他是一个等级制度下的‘僭越者’,这里牵扯到对权力来源/人的本质/行为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的、在特定意识形态框架下的判断。以一场决战窥历史进程,聪明

54分钟前
  • Tacitus
  • 力荐

制作实在太宏大了 但拍摄手法实在没太赶上这个预算 电影本身有一种overkill的不真实感

57分钟前
  • Catete
  • 还行

内伊猪突英军空心方阵的航拍镜头真是漂亮。但是结尾威灵顿派人劝降老禁卫军的情节又太过戏剧,哪有把炮兵摆在距离敌方步兵不到100码

59分钟前
  • 防守三秒判点球
  • 还行

8/10。继承了苏联拍摄军事题材的大国胸襟,金碧辉煌的宫廷舞会、人头涌动的炮兵阵地、步兵拼杀方阵的空中俯视,拿破仑受伤后躺在硝烟未烬的战壕,头顶风雨雷鸣的黑夜惨败离开,全都壮阔非常、情意苍凉。生动塑造双方统帅的运筹帷幄,又以普通兵的牺牲与冲出去呼吁和平,侧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讴歌人性。

1小时前
  • 火娃
  • 推荐

4.5/5 配乐棒呆了 战场拍得非常壮观 斯泰格尔演的很棒 对普鲁默有些偏见 眼神中歹气太重 邦达尔丘克是不是有特权啊 拍什么都可以向苏联军方借人借东西

1小时前
  • 按时对话法
  • 力荐

战争场面还是无以伦比,只是如果纯粹的只是描写战争的话,感觉有点流水账的嫌疑,这一点战争与和平里面平衡的很好。另说一点,片子里的拿破仑又胖又挫还喜怒无常,但就算这样一个形象也让人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拿帝是我的偶像。就我看来拿破仑不是输给威灵顿,他只是必败的逆天而行。

1小时前
  • Moj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