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

记录片美国2004

主演:本·阿弗莱克,斯蒂夫·旺达,乔治·W· 布什,詹姆斯·贝克三世,理查德·盖法特,Tom Daschle,杰弗里·图宾,阿尔·戈尔,康多莉扎·赖斯,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萨达姆·侯赛因,乔治·布什,瑞奇·马丁,拜伦·多根,奥萨马·本·拉登

导演:迈克尔·摩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华氏9/11 剧照 NO.1华氏9/11 剧照 NO.2华氏9/11 剧照 NO.3华氏9/11 剧照 NO.4华氏9/11 剧照 NO.5华氏9/11 剧照 NO.6华氏9/11 剧照 NO.13华氏9/11 剧照 NO.14华氏9/11 剧照 NO.15华氏9/11 剧照 NO.16华氏9/11 剧照 NO.17华氏9/11 剧照 NO.18华氏9/11 剧照 NO.19华氏9/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44

详细剧情

  一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除了关注美国国内,镜头也对准了伊拉克战场。厌倦了战争的美国士兵、被耻笑的伊拉克俘虏、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人民,人人都在这场战争遭受着不同的痛苦和煎熬。美军家中的善良母亲,准备去前线服役的热血青年,都对布什的政策、对伊拉克战争,开始沉重的思考。

 长篇影评

 1 ) Fahrenheit 9/11

  不看这部电影,就很难了解好莱坞的左翼综合症究竟有多严重。从《飞越疯人院》到《楚门的世界》,受共产主义影响产生出的歇斯底里焦虑感和受迫害妄想在这些影片中都通过一个个不断抗争的弱者形象想要令人对这种否定现实否定社会否定权威的情绪产生好感(毋宁说,这些人物这些故事确实足够令人产生好感,但其故事背后所影射的高压权威,却并非应该予以否定的)。这部伪纪录片更是突破了某个临界点,不再顾及职业操守,赤裸裸地用这种被害妄想的无谓紧张情绪对右翼阵营无端开炮。当年很无奈地将这部影片看完,然后不出所料地对之前眼中既滑稽又软弱的布希当局产生了同情和好感。极右翼的我尚且如此,相信中间阵营的大多数理智者怕也多半如此。这样一来,这部讨好左翼和极左翼却也想借此影响中右阵营的影片,怕是只能产生讨好效果,却大大违背了影响中右翼的初衷了吧。

 2 ) 受震动

受震动。

不怕“行家”笑话,首先是被战争的残酷震动,无论是给美国人还是伊拉克人带来的灾难,都让我感到战争的可怕,和平安宁的可贵。记得台湾“大选”前一直认为阿扁当选就是战争,据说青岛又处在台湾报复的范围之内,当时女儿还没有出生,对战争的恐惧一直在心里,一次和久未谋面的外地朋友一起喝得多了些,说出了自己的恐惧,记得当时朋友的神情很怪,或许是奇怪我对战争爆发的肯定,或许是奇怪我对战争的恐惧。总之事后自己想起来,觉得真是喝多了误事,不该说的。但是恐惧是一直有的。现在看到女儿如此可爱,对和平安宁更加珍惜。已经发现自己的一些变化了,自从有了女儿以后,确实安分了很多,对稳定生活的渴望比以前多多了,也许这就是人“老实”了,或者,老了。

再说片子。其次是感动于美国人对宗教的虔诚。身边见到的不管信什么教的人,总是不自觉地对他们有一种不是很尊敬的看法:这些都是在生活中经受了挫折的人,是在寻求精神寄托和支柱,而有能力的人是不会寄托在那些东西上面的。现在不这么想了。当我看到9.11当天坐在路边的一对夫妻,垂首相对,我忽然明白他们是在祈祷。那一刻我好像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情,我羡慕他们可以祈祷。

 3 ) 政治,到底是什么?

    Cannes电影节是我一生笃信的事物之一,起码到现在为止,我并不是个冲动感性的人物。甚至如果不是04年她介绍给我这部片子,我可能不会去看。每届评选我也并不是完全都认同,但至少这是一个由真正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认真地肯定了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奥斯卡会成为bullshit。
    "Fahrenheit 9/11",这是我成熟之后第一部用心看的纪录片,总结来说,算是我这些年对于“政治”二字的思考的投影。
    对于Michael Moore我的兴趣倒还算一般,原因在于他的精神支柱仍然还有很强的局限性和政治性,但他本人的制片导演手法却是很一流的,一部纪录片可以结构把握得如此精致,情节安排和剪切可以如此舒服、节奏如此恰当,我认为是非常难得的,这也是作为一部电影的艺术性的技术要求。这方面本片几乎可以打满分。
    纪录片之所以命名,是因为所有的镜头都是真实的历史性的,而不是fiction或加工合成的。本片中Michael Moore把他自己的意图和思路非常完整地通过每个人物的嘴说了出来,基本没有存在直接的主观语言。其实这也是故事性电影的标准思路,虚构的也一样,重要的是在看过故事之后所能体会到的背后的意义,也就是作者或导演的意图了。对于这些电影艺术性的思想要求,本片在客观上是可以打满分的,虽然Michael本身仅仅是要推翻小布什而已。为什么我说客观上可以打满分,是因为这是一个展示这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东西的绝佳作品,那就是——人性。
    我仍然很失望的看了豆瓣其他人的评论,还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故事本身。故事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合理的联想到如何深刻的道理,而它本身只不过是一层表面而已,真正的东西,在于空军那份文件Bath那个名字上涂抹的黑色,在于伊拉克那个小卡车里的小孩死尸,在于片尾那位美国女人站在白宫外双手扶膝的背影。。。这每个镜头都让我流泪,为我们的同类而悲。
    现在来谈一下“政治”这两个字,它是什么呢?广义定义一下可以说成是社会运行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规则很大一部分是人为的。如此说来,“政治家”们(我无法控制表现出贬义)应该是一群在这种事情上非常在行,很会制定体系来优化他管辖范围内的人们的活动的人们。
    是么。。。?
    答案就可以在本片中找到了。全世界都被告知说美国是“全世界发达的民主国家”,他们真的是自己选出了自己的领导人,而同时,另一个大国却经常被愤青们抱怨当选的人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么多年来,这两种体制,或者被称作文化现象,都被无数的人每天不停的骂着,也有你的人也有我的人,而且每天也都在上演着被称作“丑恶”的现象,从没变少更不曾停止。
    为什么?
    我在多年的思考之后大致找到了原因,那就是最根本的人性——自私。好多人不同意人本性自私,好多人羞于承认,好多人理直气壮地认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事实,原因很简单,动物的一个本能是求生这恐怕没人否认,在不绝望的情况下,人饿了都想吃饭,掉进海里都会挣扎。那,如果有人阻止你吃饭挣扎呢?这就是自私的来源。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这东西却也在变换着形式,我饱了,死不了,满足么?我们都知道是NO。这样说的话,我再问,政治家们是那些善于搞出好的机制带领大家一起变好的人,你同意吗?假设顺序先打乱一下,一个人现在带领了一万人,怎么搞他说了算,他会发现自己比别人多很多能让自己活得比别人舒服很多的机会。如果是一百万人,一亿人呢?顺序先正过来,他怎么才能坐到那个位子?或者说,什么人才会坐到那个位子?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这样的人需要在起步的那一刻起,就要做出决定自己究竟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才行了。就连我们每个上班上学的人都明白,那些班干部,受老师欢迎的人,老板,受老板欢迎的人,类型不是都差不多?到了仕途呢,大家觉得情况会更好还是更坏呢?这样的人终于坐到了位子上,他们会做些什么样的事呢?好了,道理都说完了,能明白的就知道什么是政治家,什么是政治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从来不发表“政治”观点,就像Michael Moore,他得奖时高呼"Don't vote for Bush!" 我不太明白的是,谁不一样?
    且不管导演的实际意图,我被本片感动的第一是比较彻底的揭开了那个国家的选举、媒体等政治现状,尽管我毫不惊讶并早就料到如此——当布什击败戈尔后,满街的游行和国会里黑人议员们的"No senator sign it!";当中情局官员坚定地说布什命令他"Bomb Iraq";赖斯、鲍威尔、拉姆斯菲尔德用无比诚恳地眼神说出"They have weapons";当老布什与沙特官员握手时说"Just like old friends";当媒体称他们的在伊拉克的军队为"heroes";当一位驻伊拉克美军军官对着摄像机说“我们同时会带来民主与正义”,随后带领着士兵们深夜闯进民宅中逮捕“可疑分子”;当所有衣着光鲜的议员们面对手持征兵志愿表的Michael Moore如避瘟疫。。。;第二就是那些各地的真实地“老百姓”们在镜头前的样子——当布什每次演讲时台下热烈鼓掌的群众;当世贸中心倒塌时周围惊恐的民众中一位黑人女子哀号"Oh my god, they are jumping...";当另一位遇难者遗孀得知政府隐瞒袭击真相后面对采访时用尽全力忍住泪水说"It's very important...";当一位全家都在轰炸中遇害并房屋被毁的伊拉克老妇人对着摄像机哭喊着“让伊拉克胜利吧!上帝保佑伊拉克!”;一名美军士兵郁闷的对摄像机抱怨“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帮他们推翻独裁政府,给他们自由,他们却要憎恨我们。。。”;另一名已经回国的士兵对Michael说“我绝不会考虑再回到伊拉克。。。我无法欺骗自己,无法忍受再做那些事情。”;一位Michael家乡的男子指着一栋栋废弃的房屋和空地说“还是让布什看看这些,让他看看什么才是应该关心的”。。。
    本片的意义基本都集中在了一名美国母亲的故事上,他是Michael家乡的一位求职中心的主管,当地失业率基本在30%以上,她开始时先用不无调侃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随后Michael又了解到她的女儿和儿子都在参军,并非常引以为豪,她称自己的家庭是“美国的脊梁”,每天都会把一面星条旗插在院子里。。。这一切都因为陆军部的一通电话改变了,她在全家面前再次对Michael念了儿子的最后一封家书,念着“我都不知道在这里要做什么,布什这混蛋一定不要再选他”。她终于决定要去一次华盛顿,走在白宫外看到一位有色人种支着帐篷打着标语控诉布什和美军在伊拉克的暴行,她刚要对话时冲过另一位白人女性对她说“他在胡说不要相信他”,她转过头来指着胸口说到"It's my son!..."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那位白人女性喊道"Blame Al-Qaidas!"她回到Michael身边说“他说要怪就怪基地组织,可是不是基地组织送我儿子去伊拉克的。。。”不知道她的余生会如何度过,不知道她和她的同胞们还会被愚弄多久,在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一场场Civil War中,我只知道这永远不会停止。
    我说我从不讨论“政治”,并不代表我不了解不关心它,很多人因为这两个字很恶心,就选择逃避,所以我看到很多人对这部影片打很低的分。有件事情一定要知道,那就是政治是表现我们这个动物种族的最佳的舞台。你必须要了解,才能更清楚我们是怎么创造出这么荒唐的制度,才能看到究竟多少人还活在愚昧之中。我们看到,所有人都认为爱国爱我们的民族是理所当然甚至必须的事,我们要捍卫这个保卫那个,我们的教科书和媒体让每个男孩子都想杀死台湾人和日本人,而日本也是一样,中东的孩子们被教导说诬蔑和反对真主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国家是什么?民族又是什么?宗教又是什么?我们的信仰最后居然让我们自己也迷失了。如今我们知道只有人类才会为了繁殖以外的目的去杀死自己的同类,只有人类才会无视自我毁灭的后果来“发展”自己。我们必须要睁大眼睛,忍住泪水和疼痛,仔仔细细的看看我们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只有这样,你才会明白,原来只有人性本身才唯一值得关注,只有真正的爱和无私才是万能之药。
    可是这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理想也是不会实现的,如果我们能在死的那一刻还能坚持一个清醒清洁的自己,并有幸能拯救哪怕一个身边的人,那就成功了。

 4 ) 「纪录片」真的能够承受摩尔带给他的功能吗?

关于事实本身让人不适的地方本身已经被摩尔表达得够多:选举舞弊、政治与商业利益勾连、不同的利益集团勾连、对不相关的伊拉克巴格达平民的打击、儿童的、少女的、士兵的身体、政客的变幻与庆祝。每个人甚至都没有在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从政客、商人、甚至是导演摩尔仿佛都有自己的计划。

单作为一个想要清楚一些的观看者,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太累了,要不断地撇开那些摩尔强力影响的情感因素,对每个镜头的有意拼接,每句自带讽刺的解说词,甚至是「独具匠心」的背景音乐,都是对我观看的一种干扰。这个「纪录片」所传达出来的愤怒、嘲讽和阴谋感也许会使某一些观看的人,对某些事情得到最终的、彻底的失望。一切都太没意思了,一切都太奸诈了,所以,是不是要hold yourself together,独善其身,别再被那些孙子骗了,或者让我们跟着摩尔呐喊,呼喊出来一个美丽新世界?

这部片子是为了什么?这种具有事实拼接的纪录片能够带来的愤怒无疑是更加真实、更加剧烈、也更加无力的,而这些强烈而无望的情绪的输出,足够让一些人对这个世界极度失望。

成年之后,你以为自己正在荒诞剧的中央,有人笃信宗教、有人笃信金钱、有人笃信自己正在奉献给国家,成年人的游戏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高级版的阴谋地狱,你置身于其间,要提醒自己离18岁已经很远了,你应该也在这个欺骗与愚弄规则中来去自如并且理解这一切。

所以,「纪录片」 真的能够承受摩尔带给他的功能吗?或者摩尔应该这样做吗?「华氏911」应该被冠以「纪录片」的名号吗?

我在观看的时候,看到「人偶化」的布什、商人、议员、普通士兵、「烈士」家属,产生了一种动漫人偶感的同时,产生了一种恐怖谷效应,可能是因为我不敢想象事实如此,可能是我在看到人偶化和现实真是的对接之后感到胆寒吧。

 5 ) 主观还是客观 ——从《华氏911》到《冰冻星球》

       纪录片课上放了《华氏911》的最精彩片段,下课后找助教拷过来,得空跟Jen一起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引我和Jen争论不休。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精彩的片子,惊叹于美国言论之自由,想起一个敬重的老师说过的,“千万不要相信党和政府” ,人民拿这个作信条,时刻警惕着政府,造就了美国;“一定要相信党相信政府”,政府拿这个当标准,时刻警惕着人民,造就了贵国。
        这部片子也处处充斥着迈克尔•摩尔对布什政府的冷嘲热讽,看过后必是热血沸腾,对影片所揭露的布什的种种罪恶行径愤怒万分。但须知能引起人荷尔蒙暴增的多是非黑即白的东西,有着强烈的煽动性和倾向性,导演把自己对拍摄对象强烈的价值观导向通过纪录片这个媒介传输给观众,不得不说在某个层面上他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但Jen在这个问题上与我持不同意见,她认为纪录片和新闻媒体一样都应该尽量做到客观与真实,但是在信息如此纷繁复杂的今天,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苛责媒体从业者达到怎样的职业高度,因为只要是人,必会有主观性。所以我们能做的是训练观众的判别能力。这样说似乎是为犯人犯罪寻找脱罪的借口,即使我们无法真正完全的百分之百的做到客观,但也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以最大努力去追求客观。至于看毕观众对电影主题持怎样的意见,应该交由观众自己去作出判断。
        当初看完美国国家地理做的《走进朝鲜》的时候也是极端热血澎湃,惊讶于人类社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社会存在,极端专制暴政,言论非常不自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毫不自知,恐惧和敬畏浑然一体。但此番再去回想,不禁开始重新质疑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在拍这一部纪录片的时候会带着怎样的主观性和诱导性。
       与这种传播自己的价值观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自然纪录片,这一周的纪录片课上放映的就是一部非常棒的《冰冻星球》,BBC一贯的大制作大投入没有白费,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惊叹自然的美好与奇妙。BBC这样一个公司,不愿意受到政府的制约或者商业的侵袭,让观众缴纳不算便宜的电视费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同时他们也没有让观众失望。英国大部分人民都是极愿意每年支付这一笔费用来使自己拥有一部自己的电视台的。这样一个坚持自由的公司,加上拍摄的又是与意识形态关系不大的《冰冻星球》,自然把纪录片的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既又壮美的场景,又客观真实。
       这让我想到了《海洋》,雅克•贝汉在拍摄和制作的时候解说词非常非常少,甚至每一个物种都没有添加名称,观众的注意力由此完全放在了生物的美妙而不是人类人为地为它们归属的类别和科目。他这么做大约还有还原自然本貌的意思。在我看来,《海洋》唯一的败笔就是结尾处雅克•贝汉自己出场上演一段“保护大自然”的课堂。一百个读者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许观众们在看《海洋》前半部分的时候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但看到最后思维还是被导演限制在“环保”上了。这么做颇有早期美国现代诗歌的意味,前面咏物,最后升华主题,而且往往是升华到一个比较世俗功利的主题上去。
       这是《冰冻星球》做得好的一点。英国人毕竟有着漫长的历史积累,沉得住气。即使在拍到南极大陆缩小面积达到原来一半的时候也不慌不忙,只字不提“环境问题”或者“全球变暖“,但是每一个观众心里都有一杆秤,都会因屏幕上地球南端那块迅速缩小的大陆感到心疼,也会因大陆缩小后趴在浮冰上的海狮感到心悸。不着一言一句,以尽量客观的方式去拍摄,其中意味观众自己去琢磨,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片应该有的模样。

 6 ) 华氏911

《华氏911》是一部激进的、主观色彩浓厚的政治纪录片,企图揭示小布什上台到攻打伊拉克的一系列阴谋内幕,含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以及大胆的猜测。而同时它期待引发的是人们对布什政府及其政策的重新思考甚至激烈抗议,在片中我们随处可感对这种明确的丝毫不加掩饰的目的性,而在片外,导演迈克尔摩尔也直称本片的拍摄就是为了阻止小布什连任、赶其下台。但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因为无论持何政见的人都不能否认本片体现出的强大的力量。
作为一部并不是客观记录而是向观众灌输主观观点的纪录片,很可能会使观众厌倦或是反感,但一旦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本片是成功的典例,让观众感到震撼与过瘾,这正是摩尔一贯的风格与其所擅长的,本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尽管具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他强大的叙事系统上。
首先,本片的论证思路异常清,从布什的竞选上台有舞弊嫌疑开始,紧接着展现布什上台后无领导才能与责任感(支持率下降,出去度假);随后911事件引出布什政府前期反恐力度不够、后期调查不及时不透明,随即开始分析原因,即布什及其领导班子与本拉登及阿拉伯人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布什与本拉登家族投资企业的资金联系,布什修改自己的记录以掩饰某些关系);911事件之后,爱国法案夸大恐惧增强人们的不安全感造舆论大环境,同时一方面政府对普通民众的行为加紧监控,却在真正的公共安全方面鲜有作为,由于与阿拉伯人的各种利益牵扯美国只是象征性地攻打阿富汗以给人民以交待,却以国家安全为名义实则为了转移注意力以及石油等实利令美国人民攻打伊拉克。整部影片步步深入,虽然信息量大但分析细致逻辑极具条理。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本片的所有论证的确基于真实的数据、报道、录像的,导演实地考察,采访各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甚至解说里也经常引用权威媒体的报导、数据,比如在展现小布什度假场景的时候旁白都提到,根据《华盛顿邮报》显示布什42%的时间在度假。正是这些坚定了本片纪录片的形象,也是让人信服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上导演迈克尔摩尔广大的人脉与知名度发挥了巨大作用,他的信息收集非常到位,既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内幕信息(甚至是小布什修改前的从军记录),又选取了我们日常接触却从未给予注意的东西(比如日常的新闻)并整合起来,放在聚光灯下再呈现,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并重新认识我们曾经所顺理成章接受的那些说辞转而开始大胆的思考导演希望让我们接受的质疑。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精心组织编排后的日常还是揭示后的内幕,在本片列举的事实面前,它的一切分析猜测都显得那么合理。
因此如果你非常了解电影内容的相关信息、仔细分析了他的每一环分析你会被他的逻辑说服,如果你时而不清楚具体的背景或是跟不上他的层层推导——在大量列举事实过程中是这是很可能的——那么导演的旁白也会帮助你分析、得出结论,而基于清晰的逻辑和大量的事实从而观众在他的引导下愿意直接接受他得出的结论。比如摩尔介绍了一连串的美国政府上层与阿拉伯人、本拉登家族令人眼花缭乱的关系网,后加上他的如下总结:“有一群人每年付你40万美元让你做他们的总统,而另一群人在很多年之间向你、你的朋友、你的生意投资14亿美元,那么谁是你的老爸?”大部分人即使没有理清这种种关系,也会选择直接接受这一结论。
    另外本片表现手法也是直接调动观众的重要因素。最重要的莫过于剪辑。片中通过剪辑展现了各种对比、强化,首先是人民的看法、要求、真实生活与政府的官方说辞交叉剪辑,例如布什在军舰上说祝贺取得的胜利下一个镜头就是伊拉克炸弹在美军士兵身边爆炸;一边残忍的战争场面,当地人民的伤害、愤怒、哭诉和士兵的自责,另一边官员冷血地介绍武器的先进和进攻的高效;一边战争进展不顺利士兵强烈不满,另一边政府宣传要继续增兵、征兵还有宣传片中的鼓吹的理想状况与现实情况的强烈落差。其次是不同场合的同一说辞或是前后不一的行径剪在一起使片中讽刺对象自相矛盾:比如布什多次强调smoke him(本拉登) out,却与实际在阿富汗战场的敷衍形成反差;各电台报告戈尔大选占优继而却又集体宣布布什胜出等等。此外,其对场面的展现富有感染力、风格化,酝酿了观众的情绪以及铺垫了观点的阐述。可以看一下导演有力再现的911场景:黑暗中的噪音、尖叫、新闻播音——周围人们恐惧的表情——音乐响起,狼藉的现场——寻人启示、纪念活动——旁白叙述,受害者家属面对镜头——一气呵成,完全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再现了911给人们带来的阴影———紧接着对比布什在小学教室里的愚蠢与不知所措,这时的摩尔可以尽情的讽刺,因为观众都会和他站在一边。还有伊战前的一部分,伊拉克快乐的儿童滑下滑梯的一瞬间直接接上爆炸镜头,震撼有力,伊拉克人民的无辜与战争的残酷、荒谬不言而喻。
除了剪辑,从音乐表现上也看得出这种现象。欢快、滑稽的音乐用于调侃、讽刺与深情/沉重/紧张的音乐用以煽情展现悲痛、不公等,这两种音乐,与剪辑旁白配合,两种风格一冷一热双管齐下,转换自如,譬如布什上任后情况一团糟,紧接着接人家度假去了,调动了观众的愤怒、质问与嘲讽两种情绪,使影片极富观赏性与张力。
其实每一部纪录片之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制作者的个人观点,甚至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及影响力正是由于观众对其作者观点、意图的强烈认同、共鸣及深刻印象。
导演迈克尔摩尔是个极富个性的电影人,激进的立场、犀利的批判以及在记录片中从不避讳个人色彩是他的一贯特色,他热衷于关注表现与抨击美国社会现实问题有时甚至行为艺术般的参与各种现实活动(本片中就可看到,他在广场上为议员们高声宣读爱国法案内容,直接围堵议员向他们的儿子宣传征兵,使其难堪、狼狈,露出自相矛盾的尴尬嘴脸,这种实践的效果很有力,也体现了导演的狡猾之处),这些使他在美国社会各界都相当有知名度。他之前的一些影响力极大的代表作都秉承这种理念:《科伦拜恩的保龄》针对美国枪支管理、社会安全,《神经病人》直指美国医疗体系的弊病,以及去年发行的影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之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风暴。
而本片呈现出的内容对普通民众无疑是震撼的,无论是不是美国人。无论这种对布什政府阴谋论的猜测有多少真实性,我们都不禁感叹政治的复杂性。人民赖以信任的政府是以怎样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滥用着他们的权利的,而普通人又是怎样在社会体系中不自知的生活着、被利用着的。导演有一段旁白:“我一直对于那些被迫生活在城市最差地段的人们感到惊讶。他们上最差的学校,生活最艰难,但总是他们第一个站出来保卫那令他们受苦受难的系统。他们去服役,于是我们就不用去;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于是我们可以得到自由。他们给我们的礼物是非凡的,而他们所要求的回报仅仅是我们不要故意去伤害他们,除非迫不得已……他们还会再相信我们吗?”虽然是煽情,虽然是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引导观众的心理,但这真真切切是站在美国人民的角度发出的心声,对政府冠冕堂皇对人民的欺瞒的抗议。往往那些不明真相的而为体制做出牺牲的最弱势的人,社会、政治上却总是被拉拢、利用又实质上被抛弃。
它让我们又一次看见,对我们生活其中的体系的认识是困难的,有太多普通人不能左右的社会力量社会规则的阻碍,甚至人们对自身的既定认知也是难以改变的。片中在伊拉克失去儿子的母亲在白宫面前伤心欲绝地指责布什,却被路过的女人责怪无理取闹,认为应该是基地组织的问题。这位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要面对普通人的无知,他们不了解真相,大家以为自己了解,但他们并不了解。”
因此抨击现实、挑战权威是艰苦的,更别说是改变了。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这样一部影片也没能阻止小布什的连任。但是这种声音是必须要存在的,这也是纪录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吧。

 短评

我就是信了,怎么着吧!

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爱国中年摩尔

11分钟前
  • 我做导演不为艺术只为潜规则
  • 较差

很强。对布什的表情记忆犹新。

16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推荐

扑通跪倒在鬼畜的剪辑面前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议员们是不会让自己孩子上战场的

21分钟前
  • xx@百年孤独
  • 力荐

前半段很有意思,另类解读。

23分钟前
  • 泰坦
  • 还行

那个傻比演的真好。

24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能够拍出华氏911呢

29分钟前
  • 马七柒
  • 力荐

批判的不僅僅是美國。

31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那些相信所有的此类影片都是为特定政治集团服务的人注意了,中国有这样一群导演,他们看不到任何能为之服务的政治集团出现的希望,却仍然孜孜不倦地追寻着事实,不管你如何轻视他们

33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纪录片的效果就在于震撼世人

36分钟前
  • copymie
  • 推荐

我曾以为这是一部纯粹讲述“911事件”来龙去脉的纪录片,以至于9.11这天特地观影时,前面的十几分钟看得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随着观影的继续,我不太敢相信所看到的一切,原来事件的背后有这么多我所不知道的纠葛?惊讶中!《华氏9/11》获戛纳金棕榈奖后北美票房大卖,布什拿了金酸莓最差男主角……!

4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美国李敖有话说

44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时在广州

47分钟前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 还行

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纪录片,迈克尔·摩尔的政治倾向性突出,从手法和内容上都有违传统纪录片中立客观的特质,但还是感染力十足。前半段揭露布什从当选、“黑金”丑闻到反恐的多处黑幕,后半段批判伊拉克战争。全片将幽默感与沉重感并置,通过剪辑、配乐、旁白将对比和反讽运用得炉火纯青。(8.5/10)

5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歹毒的死胖子要整死布什个B,哈哈~~~

54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1.政治阴谋,真相难寻。越是耳熟能详人尽皆知的“日常”,越是不会让人去怀疑所谓的“合理性”和“真相”,于是人们昏昏然生活在谎言中,那是所有人的“真实”;2.不公平,是不可挽回的真理。

5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相比胖子其他的作品,这一部获得金棕榈奖的片子倒是没有多么的喜欢,当然胖子一贯的水准摆在那儿是没可能差到哪儿去的。一如既往的,他带有强烈倾向性和引导性的用旁白和剪辑抨击着小布什政府,配乐依然给力到想揍他。对于一针见血的讽刺,胖子表示已经习惯了。【纪实】?算了吧,本来也不是个老实的!

57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第三世界的国家高层们看后会有什么感想呢?

1小时前
  • 枯川满
  • 推荐

江奶奶也有把小梳子

1小时前
  • 茶壶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