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的歌

记录片其它2007

主演:Sigur Rós

导演:迪恩·德布洛斯

 剧照

听风的歌 剧照 NO.1听风的歌 剧照 NO.2听风的歌 剧照 NO.3听风的歌 剧照 NO.4听风的歌 剧照 NO.5听风的歌 剧照 NO.6听风的歌 剧照 NO.13听风的歌 剧照 NO.14听风的歌 剧照 NO.15听风的歌 剧照 NO.16听风的歌 剧照 NO.17听风的歌 剧照 NO.18听风的歌 剧照 NO.19听风的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0:33

详细剧情

  音乐纪录片《听风的歌》用诗意的镜头和绝美的音乐,记录了冰岛著名后摇乐队Sigur Rós在家乡冰岛小镇上举办的一系列免费演出。一首连着一首的灵魂乐音,飘荡在不论是教堂、废弃工厂、小镇的表演厅还是在空旷无人的荒野寂境。钢琴,木吉他,木贝司,敲击板,提琴,小号,甚至是石块之间的撞击声,这些原始的音色都在Sigur Rós创作下,编织出最接近自然与家乡气息的感觉,打动着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的人们或驱车或徒步地纷纷赶往演出场地,将自身放逐在冰岛的边疆。  本片是Sigur Rós首部官方电影,交织表演实况与团员访谈,纪录了令人动容的归乡旅程。Heima,冰岛语中意思是“回家”。本片正是2006年夏天,Sigur Rós结束了为期一年的世界巡回演出之后的回归之作。

 长篇影评

 1 ) Sigur ros 带音乐回家

忘了第一次知道sigur ros是什么时候,只是一张图片,图片里的舞台被灯光笼罩成惨绿色,里面的平头男人有着北欧男人所特有的硬朗和俊美,他闭紧着双眼,看上去十分投入。他右手手里是一根只有拉大小提琴才会用到的琴弓,左手紧按电吉他和弦,身体平衡而舒展,颇有大将之风,当时就觉得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个搭配啊,难以想象琴弓在六弦琴上游走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效应,貌似之前只在JONNY那儿见过类似的行为,这可是个跟神一个级别的人。

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男人是gay并且瞎了一支眼,并不知道这个男人拥有可以堪比世界上一切乐器的怪异腔调,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这个乐队来自冰岛,更不知道这世界上有只乐队叫sigur ros,是一只post rock乐队,由4位成员组成,他们用自创的冰岛方言hopelandic演唱,乐队的名字来自一个美丽的女孩儿。

post rock绝对是宇宙中最深邃的一种音乐,它大到可以涵盖一切生灵,小到可以震颤每一个寒毛,我始终也不会且不敢去写它。而sigur ros身上所特有的如冰田般纯净脱俗的气质更使他们成为post rock大军中很特别的一支。

HEIMA,也就是回家的意思。也许用在电影里,这个片名的意思就是sigur ros的巡演结束了,然后他们回家了,并且在冰岛举办了一系列的免费演出,回馈家乡父老。而我想说的是这里的“回家”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它泛指着音乐向着本源的一种纯朴的回归。巡演的过称注定是喧嚣的,而sigur ros却是一支喜欢随时沉淀自己的乐队,巡演的过程也就成了他们自我感受的过程,一切举动都来源于思考,来自对真理深刻的认知,你觉得音乐出自哪里?就让sigur ros来告诉你。

音乐来自山川湖海,来自寂静的荒野,来自废弃的工厂,来自陈旧的剧院,来自任何一个平凡的巷子,来自任何一个普通的民宅……

音乐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也跟sigur ros成长中的每一个地方有关,而sigur ros的任务就是把它还回去,这个过程有点像演出,却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出,在老剧场的幕布后,他们仿佛就在通过幕布上虚幻的投影告诉大家,我们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弹奏出来的音符,它本是属于你们的,是这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给了我们创造这些音乐的可能,这并非偶然,我们只是被安排在这个时间为你们演奏的使者,你们都是最伟大的听众,更是最伟大的创造者。所以我们看到,不但那些平时就热爱音乐的人来了,那些平时不会去看演出的人也来了,妇女、小孩、老人、残疾人在自己生活的地方,用心感受着音乐最原始的样子,享受着舞台上那仿佛来自自然天籁的馈赠,而他们朴实的眼神和单纯的笑容,就是对演奏者的最好回报。

而有一天,艺术家死了,他所创造的这些音符就如同骨灰被放逐在空气里,成为营养,静候着下一代、下下一代人的汲取,这跟万物终归是一个道理。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喜欢冰岛那边的音乐,无论是sigur ros、bang gang、Lhooq还是bjoke,他们的音乐里都带着冰岛国南极冰川所特有的冰冷和高傲给人距离感,而bjoke的傻逼言论更是让我们失去了看OASIS的机会,我那个恨啊,这件事直接导致我对这个国家都没有了好感。但这部电影里融合了自然、市井、人群和乐队现场的画面场景还是给了我一个足够大的震撼,这是我所看过最不一样的一部纪录片,充满了北欧国家纯净浪漫的气息,可以在炙热的夏天为你解暑,也可以在狂风天成为你的暖流,但我承认我看这部电影时不够认真,因为我最近实在太浮躁。

我想我会挑个合适的时机再看一遍的。


原文:http://new4new4.blogbus.com/logs/48814103.html

 2 ) 冰岛是我们心中的乌托邦

这两天有消息说,冰岛快破产了,欠了好多外债,还准备向俄罗斯借钱。中国的小青年儿们看不下去了,在豆瓣上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我们去买冰岛吧”的活动,http://www.douban.com/event/10302497/ 。虽然是一乐儿,但看出中国的小青年儿对冰岛的情之深,爱之切。大家为什么对北欧寒温带的一小国那么感兴趣? 对冰岛印象的起源很模糊,总觉得是个渺无人烟的地方。第一次让我记住冰岛这个地方的是古德约翰森,他和当年的切尔西一样低调,即使是后来去了巴萨还是一样。但是他那头金得发白的头发却非常不低调,当时的英超除了阿兰史密斯,就数他最显眼。 高中地理课,冰岛是用来装牛叉的。要是谁问你冰岛的首都是哪里,你平静地,一字不差地说出雷克雅未克,那么所有人都会佩服你…… 所以冰岛好像天生就意味着低调和小众,直到Sigur Ros的出现。现在装装小资的,真的和假的文艺青年,Sigur Ros仿佛是必修课的。慢慢地,Mum,Bang Gang,Seabear等等一些乐队的惊喜出现让冰岛在乐迷心中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 冰岛音乐的独特,让我们欣喜。我们不禁要问,人口三十多万的一个寒冷小国,为什么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是艺术家,而且还是全能型的。直到我看了Sigur Ros的音乐纪录片Heima (at home), 我才有点线索。如果说古典音乐在十九世纪中期出现了民族乐派,如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俄罗斯的强力集团等等,那么如今也有民族乐派,冰岛音乐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虽然也被叫做摇滚乐团,但他们的音乐融入了深深的地域色彩和民间特色。主唱的歌声非常像北欧的民间歌谣,而敲敲打打的乐器竟然是取材于山上的瓦砾。浓厚民族特色的背后是对待音乐的态度:不为名利,低调(或者说耐得住寂寞),创作时的神圣感觉。所以在06年的时候,Sigur Ros在冰岛举办了免费巡演,演出地点去过幽静的高山,杳无人烟的平原,温馨的民间小屋,废弃的工厂……当他们在街心公园这样的聚集地演出时,更像是进行一场野餐:小孩子在他们周围放风筝,情侣们相互依偎,老头老太在晒太阳…… 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演出时,听众也只有他们自己而已。但Sigur Ros喜欢的就是这种状态。 当他们聚在一起创作时,根本不用言语,大家都是即兴,琴瑟相和的时候,就是一首新曲。 冰岛的美,不是耀眼地让你无地自容,也不是神圣地让你拘束紧张,它自然而不做作,含蓄而充满生机。如Sigur Ros,没有夸张的发型,没有奇装异服,没有暴躁的脾气,没有酒精和性,人们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们。 Heima结尾的时候,主唱Jonsi说,他们在雷克雅未克做最后一场演出时,其中一个成员的奶奶也来了,她嫌现场太挤太吵,当听说演出有电视转播时,便毫不犹豫回家看电视。当看到最后一首曲子时,现场出现了一块幕布,后面是变幻的灯光,伴以Sigur Ros特别的音效,老太太以为电视机坏了,就把电视关了。而Jonsi说这件事的时候,却是一脸的高兴。 自然、淳朴,也许这才是中国小青年们在这个纷繁世界里最需要的。

 3 ) 后半生计划:移民冰岛

有后摇 有海边的房子 有一面湖   
这部电影完全符合我最理想的生活
可以打十颗星……

一次回归自然的心灵长路
我很多次闭上了眼睛 又不忍心错过冰岛美丽的风景
这里的人太可爱了……natural people 淳朴
我生长的环境太浮躁 不自然

p.s.
Sigur Rós的主唱竟然是男的

一个豆友的截图: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1375755/

 4 ) 复得返自然

知道我在看的的过程中,总会想起哪两部电影吗?一部南美电影《风的旅程》,一部伊文思的遗作、在中国拍摄的《风的故事》。三部片子里,似乎都有风,都伴随着声音,或者音乐,南边儿的,北边儿的,更北边儿的。似乎,也都涉及了关于某种“回归”的思考。

还有一部电影不得不提,是澳洲的《男孩们回来了》。那部片子让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乐队。毫不夸张的说,那部片子里,原声音乐的选用,其出彩程度,甚至超出了叙事及拍摄技巧。尽管在选择音乐时,不乏煽情性的考量,但几首原声对于观影情绪的调动,都极为恰到好处。例如 All The Wild Horses、You Belong To Me。其中的两首《Fljótavík》、《Ára Bátur》,便是Sigur Rós的作品。而《Ára Bátur》和另外一首《Olsen Olsen》,算是自己最喜欢的两首Sigur Rós的歌儿了。

回到这部片子里,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一位乐队成员,去山上找一种特殊的可以敲击发声的石板,找到后,把一块块石板,按不同音调拼接,竟然做出来成套的石板敲击乐器出来,非常地酷。还有一个片段是,他们在雷克雅未克音乐会现场的那首末尾曲,惊艳无比,随后,主音Jónsi还讲了一个老奶奶听当时现场的趣事。

冰岛当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对政府建造水坝淹没当地土地的不满与抨击,对一些曾经美好过热闹过的地方的怀念,对于他们变成荒凉的失落之所的感慨......这些内容在片中都有涉及。对带有强烈自然主义理念及家乡归属感的Sigur Rós来说,这些都无可厚非。作为知名音乐人,他们似乎也有某种天然的义务,为他们挚爱的土地隽永发声。

片子里,当地男女老少,在听现场音乐时,都特别地享受其中。从表情来看,成年人,或许从中获得了一点儿慰藉;儿童嘛,就像那高飞的风筝一样,在音乐熏陶下,定会有个展翅高飞的美好未来吧。这点单纯、纯粹的东西,似乎是全球乐迷执着喜欢他们的一个理由吧。我知道的,长脸卷福、田原都非常喜欢Sigur Rós的歌儿。

现如今,四人乐队已变成三人乐队,哦,想起来,Jónsi还为2011年的电影《我家买了动物园》做了全套原声配乐。去年的时候,乐队还为《地球脉动2》特别创作了新版的《Hoppípolla》。今年下半年,会有三人的欧洲巡演,听说可能会唱新作品,怎么说呢,即便新作再带不来任何惊喜,也想听。

还想起一趣事儿,听说前不久,好像说是Sigur Rós的《谜之音》在美国哪儿重映,免费的,所得捐款会献给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用来怼川普的一些政策,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哈哈,瞅瞅人冰岛这深入国民内心的新闻自由理念教育,不能比啊。

另外,查了下,片中参与“Takk”巡演的四位姑娘,后来也以amiina为名创作音乐。今年,她们推出了全新专辑《Fantômas》,是乐团受Yann Tiersen之邀为1913年法国经典无声电影《方托马斯》所作的原声配乐。

 5 ) 能有多感人

我说过我只想活到50岁为止,但现在我改变主意了。

也许这代表我还要再为祸世间几个春秋。我想活在冰岛,看撒开的沙砾,看被雪弄得支离破碎的荒地,看孩子在蓝天白云上挥着红色的风筝,看男人出海捕鱼女人推着婴儿车沐浴着阳光,看房屋上干净的色彩逐渐逐渐变斑驳。

这是昨天看完《Heima》突然萌生的感想。你可以把这部片子当作风光片、纪录片,甚至Sigur-ros的巡回演唱会记录来看。

他们在哪都可以随意地开始他们的音乐会。“I've never seen an artist gave concerts so easy.”在门前的空地,在环山的草原,在临时搭起的简陋舞台,他们开始演奏,然后大家坐在空地上,连同着一家老小都去听。他们就是这样巡了一整个冰岛。

因此这部片子才叫做“Heima”,“Heima means 'at home'”。

Sigur-ros的主唱不好看。穿着老土,唱起歌来五官纠结,还是个盲人是个gay。但他一旦哼出那些我听不懂的语句,合上那些比天还远的和声我就开始被感动。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是的,还在流泪。

印象很深的几个画面就是他们在弹奏时,一个孩子在他们身边走来走去,天真无邪。还有漫天的红色风筝。以及他们在演出时拉上幕布,光影交错,蓝色绿色灰色,最后归于黑白。幕布拉下,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舞台。

然后大家都站起来欢呼,鼓掌,震耳欲聋。

这是Sigur-ros,我最爱的Sigur-ros。Post-rock能有多感人?缺了人声的主导能有多感人?看了这部片子你就会明白。

 6 ) 温柔的歇斯底里——Sigur Rós

                         沉醉于Sigur Rós
  
  一个来自冰岛这个国度的神奇乐队,感谢他们,在赶图的最后几天(每天睡觉不足一小时)是他们的音乐让我挣扎着挺过来了。他们的音乐初听冷寂而空灵,久听,慢慢听便会不自觉得陶醉,感觉到活着的幸福。就像冬泳一样,浴水而出,冻得发颤哆嗦但慢慢得就会全身发热,经久不退。我想音乐的力量也就在此吧。是他们的音乐让我在前几天里没有collapsed。其他有些音乐如夏日冲凉,冲着很痛快,但不一会又会从里到外地热起来,至于有些音乐听着就热得烦躁的,也就懒得说了。
   
   赶图时虽然电脑同时运行着SketchUp和Photoshop处理着巨大的模型和图片,偶尔还要打开CAD或者有时还不得不开着Artlantis渲染,可怜的电脑若有情绪肯定会罢工(它也有连续三四天没有休息了)。但我还是舍不得关掉正在播放Sigur Rós的播放器,因为他们的音乐支撑着我,在渲染的等待时间里就看他们06年记录片专辑《Heima》,意为“回家”,中文翻译是《听风的歌》,这是记录Sigur Rós结束了为期一年的世界巡回,在家乡举办一系列免费演出,在教堂、废弃工厂、草地上、小市镇的表演厅或者在大坝旁边、空旷无人的荒野寂境。Sigur Rós用他们那纯净如同天籁,激烈犹如极光的音乐配上用极具韵味的拍摄角度和手法展现出来的冰岛风光,两者相得益彰,深邃的天空与飘逸的白云,宁静无垠的大海和沙滩上来回冲刷的浪花的搭配也就是如此了,自然而随意,但是完美。冰岛有“雾岛”、“冰封的土地”、“冰与火之岛”之称,秋季和冬初可见极光。在纪录片里,高原的空旷与心旷神怡,四周矮矮的冰山上萦绕的雾霭,苍云苟苟下的阴影变幻,那没有河堤的原野中自由流淌的河水,冰凌下清澈的细水,冷色调的温暖木屋,岸边静静摇曳的渔船.....这是梦境还是天堂?完全看不到招摇的建筑和巨幅的商业广告。只有中间插入的Sigur Rós成员的简短采访提醒这是纪录片,但是,我觉得这是部完美的超长MV。里面的语言很少,但言简意赅,从中可以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与生活态度。他们对于刚成名时的种种商业上的无奈与反思和现在专注于音乐创作的愉悦在里面都可以一目了然。而Sigur Rós这次回国的一系列免费演出用他们的话来说是“give back”。确实,演出中他们为了家乡创作了不少歌曲,有的为了表现家乡的自然风光,有的为了让家乡的人们增进交往,有的为了让废弃的传统厂房恢复生气,有的为了保护自然风光....作为设计或创作,发现并满足人们的需求与创作美好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在《Heima》里他们的音乐都做到了,并做得很好。
   
    他们的音乐有用类似扬琴的敲击乐器发出音色空空如也的轻呤;也有用小提琴发出深深的长叹;也有用电子琴发出的长长的单音评述;钢琴那清脆悦耳的敲击;轻松缓慢的节奏;当然还有主唱jónsi 那天籁般(虽然很不想用这个被用滥的词,但却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词来,唉)的声音,如丝如烟;整个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他们那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唯美,空灵,凄美,温暖。Sigur Rós的音乐激烈的时候在我听来也是冷峻的,即使那强烈的架子鼓打击声,小提琴激昂的嘶叫,吉他用弦来拉的特殊手法都掩盖不住那与生俱来的冷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冰岛特殊的环境养育了他们。但也别忘了,冰岛的地热是全球闻名的,在冰冷的大地下是灼热的岩浆。于是,Sigur Rós的音乐不会让你冷到骨子里,而是让你发自内心得热起来,充沛力量。当然这需要用心去聆听。就如他们的创作方式一般“四个人,找个地方,彼此说话不多,只是弹啊弹,自到感觉来了,我们沉浸在某种氛围里,我们塑造它,雕琢它,直到它变得完整。”个人比较欣赏的还有舞台效果如极光虚幻变化也为此增色不少,不过,这也只是增色而已。若用古话来形容Sigur Rós,那就是“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古人已得之也。
    
   突然发现有些过了,音乐不是用来分析,是用来聆听的,分析多了反而会破坏其完整性。音乐讲的是感觉,虽然他们的冰岛语完全不懂,但喜欢就够了,喜欢就多听,让其潜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好了,就到这里,再听一遍去了。
   

 短评

TT我想去冰岛

5分钟前
  • c
  • 力荐

So beautiful it hurts

7分钟前
  • 脚脚
  • 力荐

这好像是为片子资源给打得分

9分钟前
  • 悯笈
  • 推荐

鲸背上水柱般幼细纯净

12分钟前
  • 狮子人
  • 力荐

冰岛,太沁人心脾了,解暑啊

13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Sigur_Rós 小清新 有感觉~

17分钟前
  • 假摇滚
  • 推荐

太赞了,音乐的力量

21分钟前
  • A-Mian
  • 力荐

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

22分钟前
  • 李和百万幽魂
  • 力荐

冰岛的国旗由蓝白红组成——象征海水,冰川和火焰,这片冰与火之地像是与世隔绝的仙境。就是在这片乌托邦孕育了最古老的神话歌谣,也启迪了当今最伟大的奇幻文学“音乐是流动的建筑”,Heima的意思是“回家”,斯堪的纳维亚文明被复兴传唱后,浮想《埃达》乘着丹麦巨轮被护送回家的那天,歌谣这一古老形式凭风传遍每一个人心中第一次静默流泪是去到那个因工业破坏水坝的地区,他们希望用歌声鼓舞当地人。当看到今昔对比,那些黑白的影像,宛如老塔在《压路机与小提琴》中刻画的工业场景,忽然想到《艾丽丝岛》,那些回也回不去的斑驳都是真的。而最后那一次黑白影像与现实彩色叠化,Hoppípolla响起真的爆哭,音乐使人自由。第一次见到低矮房屋簇拥中的雷克雅未克大教堂,这个国家标志性建筑不再触不可及,神性的光辉已和人性融为一体

23分钟前
  • Elanor
  • 力荐

听觉上不是盛宴,Sigur主唱的阉伶声音和要命的重复实在无感..视觉上也不是盛宴,但是温馨.虽然对乐队的演出无感,但是却为他们的行为感动.关键词是:回报.还有访谈时的极度真诚,坦言表演时的感受,没有丝毫的做作.影片同时也是冰岛风情录,为原来繁荣的码头现在荒芜及蓝天红风筝加至四星.

27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啊给6颗星都值得!~~~太美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久久迷醉……

3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music is great, and beautiful landscapes. 4.5/5 (i'm not a sr fan but i think this doc is good.)

31分钟前
  • 米兎愛唱片
  • 推荐

风光很美,人们很纯朴,音乐来自灵魂。

33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死也要死在冰岛,听着我的后摇升魂组曲,不只是一支Sigur Rós,Mogwai或其他都可,然后把骨灰撒到瑞典的森林湖泊与大海里,被根吸收,被鹿吃掉,被海拥抱。

34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若看了之后不爱这部电影的人,我可能就不那么爱你了

39分钟前
  • 是和有
  • 推荐

美啊

43分钟前
  • 梅威斯
  • 力荐

带我回冰岛

47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务虚的生活才最贴近心灵,要是所有的文艺青年都有幸生活在冰岛那会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5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来自北海的风,音乐的美感无法形容!

55分钟前
  • 北极光
  • 力荐

美轮美奂

59分钟前
  • Kyri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