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修订

战争片美国2007

主演:Kel O'Neill,Ty Jones,Izzy Diaz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剧照

节选修订 剧照 NO.1节选修订 剧照 NO.2节选修订 剧照 NO.3节选修订 剧照 NO.4节选修订 剧照 NO.5节选修订 剧照 NO.6节选修订 剧照 NO.13节选修订 剧照 NO.14节选修订 剧照 NO.15节选修订 剧照 NO.16节选修订 剧照 NO.17节选修订 剧照 NO.18节选修订 剧照 NO.19节选修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0:33

详细剧情

  本片讲述了在伊拉克冲突中作战的年轻美国大兵的故事,并将侧重点集中在了多媒体覆盖下的现代战争模式上。由于年轻人冲动的本性和自身的局限,《节选修订》向我们展示了将一群年轻的美国士兵放置在一个精神上野心勃勃的境地的恶果。导演德·帕尔玛在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美伊冲突中美国士兵的经历,此番将镜头对准余热未消的伊拉克战争,可谓浑身是胆。  剧情围绕美国陆军的一个小分队展开。他们借着自己的强势地位,迫害了一名无辜的伊拉克女孩及她的家人,故事在一次残忍的强奸和谋杀中达到顶峰。  影片锋芒毕露,尖锐地揭示出战争带来的无辜死亡和伊拉克人面对战争时的无助。电影让观众思考并开始质疑得到的任何信息和事件。因为,真相经媒体和政治等等的高效率过滤器过滤之后往往已经走样,变成了为一小部分人所用的工具。最后电影抛下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思考:一旦我们知道了真相,战争的意义何在?所有的悲剧将向谁倾诉?

 长篇影评

 1 ) 从拼凑的窥视战面貌

这片电影的价值在于目前还没有一部电影反映伊战的战区状况,你我都是道听途说,而这部电影也无法获悉真实现状,只能从破碎的景象中试图拼接出窥一斑见全貌的电影。不过我是看完《南京大屠杀》再看《REDACTED》的,觉得一般,感觉想说的伊拉克士兵精神状况没说透。都是蜻蜒点水。

 2 ) 前无古人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令人身临其境以为绝无编导的存在。痛定思痛之余,才恍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你的反思提升到了一个从未有的高度。

 3 ) 先苦后甜

   每个人都有一首内心的歌,在疲惫的生活奋斗中,每当回头看去,总会有一个很起码的状态让我们满足,对他们而言,不杀人就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不听那BULLSHIT的命令,就是满足。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战争中的“苦”,别样的苦后,总会有别样的甜,也许别人看来没有什么味道,但因为有了先前的苦所以,甜在自己的心中,也理所当然。
   在所有彷徨的追逐中,体验自己的苦,享受自己的甜,才是自己的路。在自己的大海中,弹奏那属于自己的乐章!

 4 ) 所谓的国家利益下面

看电影时希望所看的就是美军驻伊拉克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没有士气大振,军容整齐,有的只是空虚、不满、胆怯、恐惧、迷惘......
心里也产生了一个怪念头,让我们的陈凯歌或张艺谋来执导一部伊战的片子不知会是怎样?

 5 ) 《节选修订》

很喜欢影片的主色调,一种温暖的大地的颜色。还有普契尼《托斯卡》主旋律的运用。

布莱恩·德·帕尔玛 Brian De Palma真的用很大的勇气放弃自己擅长的东西,而尝试着各种拍摄方式(移动、固定、远、近、日光、夜视、直视、监视……)以及让各种媒介(胶片、影带、电视、网络、图片……)进入镜头,丰富的类型视觉去承载一个关于战争人性的故事。

2007-12-08

 6 ) 战争、性与新闻管制

连续看了几部有关伊战的片子,《拆弹部队》、《信使》、《护送钱斯》,由于都是有关伊战的,于是我翻了下我的碟片,将很久之前就买来的《节选修订》找了出来,算是组成一小束的组合吧。

 

不过,本片与上面的三部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前三者从主题上都是在歌颂美军士兵的,用镜头语言及故事不同程度地说明了美国士兵的勇敢、坚毅与忠诚,虽然都刻画了战争的残酷与伤害,带有反战的色彩,而《节选修订》则是直接的反战片,而且有着更为深层的揭批国家政治的黑暗面,将主题超出了战争的主题之外。

 

也因为其主题的扩大及向更深远层次的开拓,从艺术成就来说更胜一筹,法国的《电影手册》2009年第一期归纳的2008年的最佳电影中,《节选修订》被列在了第一位。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你可以批驳这个第一是否准确,但却无法否认《节选修订》的优秀。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知道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是个什么回事,尤其是生活在中国,这种博弈与斗争,有很多时候会让人感到非常的愤怒与无力感。在集权之下工作,作为弱小的一方,这种挫折会时常发生,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在跟一些傻逼在斗争,而跟傻逼斗争久了,自己也会变的很傻逼,这真是一种很让人感到沮丧的感觉。不说管制的事情,从媒体者的角度出发,每个从业者每天都面对着N多种话题可以选择,而在众多的话题之中,由于版面及诸多的因素制约,最终能够提供给读者,不过是N多选择之中的少数的部分。选什么与不选什么,这其中显然有一个遴选,在这个遴选的过程中一些主观的因素自然会被投诸其中,从而使得最后的结果不是那么的客观,不再是新闻事实的全部,甚至存在着巨大的歪曲。伊战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都足够了解,起码不足够了解去真貌。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在对存在于美国的新闻报道、个人博客的相关新闻、前线士兵传回的第一手视频材料、阿拉伯电视台曾经播出的画面、网络聊天的记录等相关信息之后,归纳出了一个新的更显得真实的战争面貌出来,然后将这个真貌进行改编,演绎出一个新的故事出来,这个就是《节选修订》拍出的因缘及大致面目。而所谓的“节选修订”,也是指的是在美国的政治宣传及主流媒体上锁看到的新闻都是新闻事实的节选部门,不是全部的事实,要想了解全貌,必须要进行重新“修订”。

 

在《节选修订》中,从故事的叙事角度来看,就是以一个伊战前线战士的第一手玩票性质的视频为主要画面,然后伴以前线士兵与其家人的视频聊天的记录,还有美国媒体所报道的一些画面,以及战争对手的放出的一些画面等,这些不同来源的视频共同组成了这个电影的全部画面,为了使得整个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以上不同的来源,在观看的规程中,不同的呈现形式也别分别使用,从这一点上看,电影的故事及画面显得有些跳跃,也更像是一个记录片。好像是一个纪录片的导演,在努力地收集不同的画面,然后将这些画面从新集纳整合出来的一样。

 

从故事的角度上,《节选修订》是根据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读到了一则关于美军士兵在伊拉克奸杀14岁女学生,之后屠杀她全家的新闻报道,然后发生兴趣,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于是在进行了各种研究之后拍出了个电影。它有些像《锅盖头》,它主要不是讲战争是如何发生的,而是去聚焦士兵们在战争上生活,去探讨士兵们的心态在战争中是如何被扭曲的,人性的邪恶的一面是怎么生发出来的。一些看起来很健康的小伙子们,为什么会发生对平民的强奸与杀戮。在这种罪恶发生之前、之中与之后,又都是发生了什么,他们又要怎样去面对这样的事实。

 

战争、强奸、人性还有政治的阴暗,就这样被聚集于了《节选修订》一片中,在片子拍出之后,导演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在美国得到上映,因为这部片子带有很明显的政治不正确,它不仅揭露了战争的罪恶,还揭露了新闻的片面性,还有对政治的控诉,这些在里面,使得它成了一部很特别的电影。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这部电影批判了战争与政治的灰暗,但他能够被拍出来,则又证明了美国政治的开明与言论的自由度。不像我泱泱大国,只可以拍主旋律,任何带有批判批评性的东西,都不可以被弄出来,相形之下,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短评

every party is using the war issue as a political football

5分钟前
  • 章鱼狗 Octodog
  • 还行

個人攝影機的妙用。第一次覺得偽紀錄片中的素材的存在的不合理性可以完全被忽略。粗糙的素材過場效果反而來得有衝擊。

6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德帕尔玛将自己的“偷窥癖”从“邪道”转上“正路”,在完成了这部锋芒毕露的政治战斗电影的同时也早早地预言了未来电影视听语言和观赏习惯的新方向。

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剧情很简单,用非传统媒体交叠呈现纪录片风格。虽然开始就说明了这一点但过多的巧合还是影响了真实性。片尾的照片是真实的,包括在被误杀的1940人中的孩子们。

10分钟前
  • 彦夕
  • 还行

1.玩镜头玩得飞起,在画面上呈现各种风格不一的镜头(DV画面、夜视镜头、监控镜头)和不同种类的媒体段落(新闻媒体、网页视频和新闻照片);2.反战思想强烈直接。

1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威胁的姿态?不。只是感到震惊。因为我原本今晚在萨迈拉和他有个约会。不曾想竟在巴格达见到了他!”(死神独白)……本片实际上是帕尔玛旧作越战创伤搬到了伊拉克用手提纪实风格重拍,与几乎同年的拆弹部队并列,你可看出关于伊战的左右两种讲法。冲向检查站的汽车,在毕格罗那片中一定是自杀炸弹袭击;帕尔玛这片里,就成了哥哥送临盆的妹妹赶赴医院。可见战争电影基本都是各取所需、“节选修订”。逻辑上看,后者难免存在刻意虚构硬设的成分:乱世危境久矣,那哥哥竟事先不知必遭枪击?但战争根源的高度进行反思,毕格罗的所谓残酷现实敌情险恶便站不住脚了:谁让你发动了伊战?

1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勉强及格。这片子更像是奥利弗·斯通拍的,有特殊的形式,有偏左的立场,还借美军之口嘲讽了媒体(包含电影)。它全部的内容都伪装成了第三方素材,士兵的自拍视频基地监控摄像头视频网页截图记者的采访素材法国人拍的纪录片等等,片尾还放了些伊拉克人尸体的照片(那些真血腥的照片没放出来),以字幕呈现检查站消灭了两千无辜的伊拉克人。那些视频很有耐心的观察美军执勤的过程,渐渐构筑了可信的临场感,突然爆炸的沙发炸弹跟割头效果逼真。虽然有DV拍摄素材,但镜头非常稳,显然帕尔马对手持的理解和那些年轻导演并不一样。这个美军奸杀伊拉克少女,最终不了了之的故事,带出了战争期间的特殊社会生态,继而引发仇恨的反噬,帕尔马并非一味指责什么,而是带着一种天地不仁的客观

1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德帕尔马的战争片,从《越战创伤》到《节选修订》,形式的变化从八十年代的帕氏风格到摄影机介入真实,内容的也几乎保持了连贯性,对于体质之内的人性异化,从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依然没有任何变化,同样战争也是如此。

23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虽然基本上是对20年前《越战创伤》的自我翻拍,但本作显然更加出色。首先在内容上它并不避讳对美军病态暴行的赤裸展现和当地人民的疯狂反噬,也并不过分将事件归因为政治因素,考虑到拍摄当时伊战还在进行中,帕尔玛能这么拍确实需要面对争议的勇气;其次形式上出奇地与内容贴合,帕尔玛作品中「传媒报道」「监控画面」等第三方素材常常是重要元素,但我确实没想到他能全程用这种素材来串起完整长片,甚至用类似网页截图,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元素来缀连故事。而且通过身临其境的美军士兵手中的视频素材来讲述故事,既赋予了传统拍摄手法中缺失的临场感与真实感,又巧妙地与主流媒体中宣传的「伟光正美军解放全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与辛辣讽刺。但本作收尾与《越战创伤》同样令人提不起精神,就连最后那些被附上「连带伤害」的伊拉克平民照片显得假模假式。

28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关于质疑战争意义的美国片儿太多太多了,但这一部是如此与众不同,它没有任何能刺激肾上腺素的战争场面,只是用纪实风格记录下在战争中的人性之恶,它琐碎,但是真实,尖锐,毫不掩饰。布莱恩德帕尔玛凭借此片荣获威尼斯最佳导演当之无愧。

33分钟前
  • Don't Panic!
  • 力荐

【A】在18年后,帕尔玛把《越战创伤》的故事重拍了一遍,又或者是,媒介的进化给了《越战创伤》一次重生的机会。基本可以确定帕尔玛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媒介的电影导演了,无论是何种类型,他的作品往往都带有“媒介自反”的意味,审视着观看者与屏幕之间的关系。而《节选修订》是更加极端的存在,与《越战创伤》最大的不同在于,此片的创作思路完全是“非电影”的,甚至完全没有「调度」与「剪辑」可言,仅仅只是对「信息」与「段落」的拼凑。但在如此“反电影”的体制下,帕尔玛仍然创作出了这样一部伪纪录片风格的「元电影」。甚至可以这么说,《节选修订》是真正意义上属于数字时代的电影。

37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http://www.funshion.com/staff/list/n-e5b883e88eb1e681a9c2b7e5beb7c2b7e5b895e5b094e78e9b.o-re.pt-vp.ta-1

42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节选修订》作为一部聚焦于伊拉克战争的类纪录片,从创作过程,到主创班底,一路以来都极力摒弃浮华,力求将最真实而残酷的战争一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为了令观众能够毫不分心地聚眼于故事本身,并且与以战争为噱头的华丽商业片划清界限。不过本片票房确实很惨,导致德·帕尔玛到现在都没能有新作。

46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是啊,这不是一部好电影。但是它的内容无法回避、无可质疑。也许你已经听过太多类似的事件,它只是给了你一个空间去感受。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比新闻更深入更详尽些。

48分钟前
  • 畸小山
  • 还行

挣扎着给了四颗星。帕尔马一如既往的稳当,也因此,虽说赏心悦目,但实在没有过多惊喜。前面的媒介反思也远逊于冷酷媒体。后面还不错,把纪录片的风格加到剧情中,满满当当的导演自我思考。不过学生作品的感觉,让我还是对他肃然起敬。对电影这门艺术的敬畏啊。重看减一星。匠气太足,死气沉沉。

50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还行

7.5 brutal, too much brutal.德帕尔玛的媒介拼接大杂烩,将战争最恶劣也是最可笑的一面摆在观众面前。是无趣的,也应当无趣。

55分钟前
  • KID Y
  • 推荐

电影人的良知!我不知道为什么IMDB给这么一部伟大的片子如此低的分数,也许导演的影像刺痛了你们的自以为是的自尊吧!

56分钟前
  • 推荐

一种可能

6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伊拉克发生的疯狂的事情用一种冷静的角度去诠释.....发现ACU也挺骚,有米了整一套玩

1小时前
  • 雷斯特雷波
  • 还行

节选修订这个片名很形象,影片真的很无聊,但依然证明帕尔马充满探索精神,可惜啊

1小时前
  • 亢龙无悔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