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少年

动漫日本2021

主演:市川苍 / 大西沙织 / 悠木碧 / 小林千晃 / 后藤弘树 / 内藤有海 / 佐藤花 / 上田耀司 / 山本祥太 / 荻野佳奈

导演:夏目真悟

 剧照

漂流少年 剧照 NO.1漂流少年 剧照 NO.2漂流少年 剧照 NO.3漂流少年 剧照 NO.4漂流少年 剧照 NO.5漂流少年 剧照 NO.6漂流少年 剧照 NO.13漂流少年 剧照 NO.14漂流少年 剧照 NO.15漂流少年 剧照 NO.16漂流少年 剧照 NO.17漂流少年 剧照 NO.18漂流少年 剧照 NO.19漂流少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16:37

详细剧情

  漫长的暑假已然过半的8月16日。聚集在学校里的中学三年级学生·长良一行人突然被卷进从未设想过的事态之中。长良本人自不必说,神秘的转校生·希和瑞穗以及朝风等36名同班同学,都随着学校一起在异次元之中漂流。而且他们在漂流的同时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能力”。有因为获得了超越常人的能力而心 生欢喜,用能力肆意作乱的人,也有作为领导统帅着学生们,拼死寻找回到原本世界方法的人。相互质疑、无法克制的嫉妒心,还有支配欲引发了对立。接二连三发生的难以解决的事件面前,少年少女们突然被扔进了求生生活之中。长良他们究竟能否攻略这个世界,平安回到原本的世界呢……?                        

 长篇影评

 1 ) 每集主旨与总评论 (精简版)

//movie.douban.com/review/13681276/ ←这是最初的

这篇其实原本叫每集吐槽,但一路看下来这片有意思,就改成每集解读,按时间顺序比较琐碎,包含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写了自己这样解读的原因。如果对细节感兴趣的可以按集数对着看。 本文是精简版,用剃刀消除了细节简短很多。豆瓣一天到晚审核,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放出来。如果你已经看完全片,欢迎来此讨论。

全片的超能力设定跟核心主旨高度相关,尤其是男主长良。这点和之前SSSS戴拿泽昂的“怪兽”一样为全篇核心设定。

第一集:

单独看第一集是很难总结单集主旨的,但是看过2、3两集后就有答案了。學校出現異常,而有人卻第一時間趁機爭權奪利,獨攬大權。以組織學生為由,滿足自己野心,在明星的怂恿下,队长使用能力强迫其他人屈服,最後出醜是必然。 棒球队长一开始看似好心帮助维持秩序。但实际上还是那句力量决定一切的心理,希摔完电话他就原形毕露了。但最后你们留意他失败的原因是他的能力必须获得半数以上赞成。回头看本集主旨很简单:暴力胁迫是无法形成秩序的,因为自由不可抑制,秩序必然是“民主的”。

第二集:

藍色火焰燒掉的東西都是不勞而獲得來。而勞動/價值交換所得卻沒事。後面鈔票更是從天而降,人人都想不勞而獲,結果都被藍火燒。这种剧情安排实在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告诉你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自食其力等价交换。

第三集:

岛上出了怪现象,有人被冻结了,那些冻结的同学都被涂黑了,好像消失了一般。本集被“凍結”的人,我認爲有兩個要素:

<1>自身沒有存在感、被人忽視的人; <2>只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這兩個要素一個是客觀的,一個是主觀的。就像在解释邊緣群體的成因一样。

瑞穗一句話戳破:“這不就是死宅嗎?” —— 存在卻又不存在的人。 因此本集主题是讲社會群體性,聚焦尼特族。

第四集:

前半段在隊長解説的藍色猩猩的棒球比賽中,其實講的是對世界規則的認同或反抗。這裏面有兩種相對理解。一种理解是裁判代表棒球規則,藍色猩猩利用觀衆對“完全比賽”的狂熱期待粉碎了規則,毆打了裁判。而另一種理解是,藍色猩猩的出色表現帶給觀衆絕大的期待,所有人站在它這一邊,而裁判反而是對抗世界的人。 那麽,就像在這個漂流世界中一样,有人擁有强大的超能力有的人沒有,這“不公平”。投手評論道:“猩猩的故事中,裁判是凡人,藍猩猩是天才,凡人扼殺了天才。”在他看來這是一種“不公平”的世道 —— 天才沒有受到公正的評價。現實中也總有懷才不遇的人會抱怨這個世界的評判機制埋沒了自己。一個側面佐證就是,有一段學生會主席感嘆拉吉塔尼能力便利可以做任何事,而瑞穗取笑了“只會把水變得好喝”的男同學。這世界本身是不公平的,現存的任何一種評價人才的機制都無法做到絕對公平。 因此第四集的主旨: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才評價機制,也不存在絕對公平,有的人生來就天賦異稟,所以管他呢,做自己所熱愛即可,不用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判。

第五集:

前四集的主题全都是社会问题,我认为第五集不存在单集主题。(因爲如果是講霸凌,群衆并沒有發生改變,等於事件未解決)第五集作为推动剧情过渡的作用,是为了给第六集的总集篇做铺垫。因此第六集既有单集主旨又有总集性质。 非要强行总结就是多依靠朋友增强自信,不要逃避。(男主身邊的人加上他自己一共四人,男主自閉躺平,他周圍的人:永遠相信鼓勵自己的希,友好且沒有攻擊性具有探索精神的拉吉塔尼,强勢但又很關心自己的瑞穗... 再加上“救世主”毀譽參半的名號。呃......是不是很眼熟?碇真嗣你改名換姓去別的劇組啦?)

第六集:

本集主要靠对话点题。 希和明星有段对话,一個代表先天決定論,一個代表後天选择论。这集点明了明星的能力是预知未来,会知道未来既定结果。而長良的能力是“可能性”; “神”問明星,“既然知道結局你爲何還要加入?” (因爲做先知是很了不起的,甚至可以成爲救世主)長良回復的那句:不要擅自拯救我們。(是不是有劍風傳奇那味了?)本集主题也很明显:不要安於走在別人爲你鋪好的舒適圈中,而是要自己探索可能性,做人生的主人。說得哲學一點就是:相信主觀能動性。説得神學一點就是:人定勝天,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裏。

第六集作为总集篇,我也在这个时间点做了个归纳: 全片主題的核心和主角團體的超能力有密切關係:

<1>瑞穗是無限商品,帶來了等價交換原則; <2>希是感受到前往原世界的光(“羅盤”),帶來了方向和希望; <3>印度人是科學工具的創造,帶來了探索世界的方法; <4>男主是無限可能性。

這幾個人的能力大概也揭示了成功的幾個必備要素:等價交換的原則(自食其力)、方向和希望、科學與探索之心、主觀能動性。

本片超現實的對應物: 漂流象徵人生,人生本身無意義。 漂流教室這個大型試驗裝置只針對在校生,也就是只有帶有無限可能性的年輕人才會在此刻迷茫。整個漂流的每集核心都是從上帝視角出發,討論的基本都是社會問題,也就是年輕人步入社會將遇到的種種問題:

将每集主題改成反問句: 有人威脅你你反抗嗎? 不勞而獲的好處你會要嗎? 不參與社會活動做死宅開心嗎? 身邊有天賦異稟的人你心態會崩潰嗎?你會抱怨是這個世界不公平嗎? 明知努力很可能徒勞你還會堅持嗎?人生有捷徑嗎?

至此我個人覺得類似於哲學上的“終極三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唯心和唯物都有對此不同的變形問題,有興趣可以自己查。其中一種變形是“人生三問”:

1、如何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好关于宇宙的问题; 2、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好关于人类的问题; 3、如何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好关于人生的问题。

對應每集主題看看,是不是明白不少?(其中“我是誰?”這個被簡化歸并是因爲沒有意義,就像黑狗學長所説,我就是我,這個概念不會變,定義他是人還是狗取決於他自己。)拉吉塔尼一直致力于解决第一个问题,而其余三人主要面对后两个问题。

第七集:

這回跳轉到的工地似乎遇到了往届的漂流者,體制化的規訓已經將人們塑造成完全不同的人。工地上的人們正在努力搬磚(造“巴別塔”),以求抵達“天堂”;就像社畜日以繼夜地上班,以追求所謂“幸福”一樣;工人們非常努力地工作,卻連搬磚的方向都搞不懂,也不知道塔何時會完工,大家放棄了思考。晚上睡大通鋪,吃的是蟲子。在這個世界裏,工頭是披頭族,而披頭族則是各界精英的夢幻聯合,還繁忙地在世界間跑來跑去,這不就是資本家嗎?精英們為工人畫餅説可以上天堂,裝作調查漂流,實則奴役工人。工人們習慣了朝九晚五,發展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對媒體報道篤信不疑,把升天堂作爲人生終極目標。爲了打發無聊,工人寧可聽信毫無根據的都市傳説。被高度體制化所規訓的工人并非不知道天堂是謊言,只是以此填滿自己一無所有的生活。就如同大部分工薪階層并非不明白升職加薪是資本家壓榨自己的謊言,只是以此填充自己不知所謂的人生。就像拉吉塔尼開頭説的螞蟻一樣原地打轉。本集往淺了說是批判窮忙族,往深了說是批判用消費主義泡沫炮製出物欲橫流飲鴆止渴的資本經濟。最後長良選擇反抗,接觸了這個世界的真相,擺脫了這個世界。

蝙蝠末尾那番話驗證了第六集 “人生三问” 的總結,無論在哪個世界,人們都要想辦法學會和世界及周圍的人相處,并且認識自己的人生價值。

本集主旨:大家同樣是學生走出校門開始各自不同的“漂流”(人生)。卻在不同的體制下被規訓為完全不同的人。精英資本家通過畫餅炮製虛假的希望讓工人們變成窮忙族,工人也安然享受著資本炮製出來的消費主義泡沫來自我麻痹並以此作爲人生目標,甚至要靠都市傳説來刺激自己無聊的人生。本质上还是在写社会问题,但编剧并没有单方面批判某一方,而是写出了双方的心理构造,资本家精心炮制陷阱,工人甘願自我欺骗。“窮忙族”這個概念好像最早就是日本人寫的,豆瓣有相關的書籍,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 總結起來一句話,人生要实现自我价值,做有意義的事,不要自我麻痹,拒絕窮忙。

第八集:

从第八集开始,内容主题逐渐开始抽象,越来越像在神话绘本中讨论形而上的问题。小玉作为全能的“神”为村民创建了理想的乌托邦,山彦(黑狗)学长折服于她强大的个人能力而产生了留下的想法。所有人都过分仰仗和依赖小玉,甚至到了只有赞美的程度。小玉甚至无法听到一句真话。即便瘟疫降临小玉依然是全村的希望,直到最后全灭。 现实中我们身边也总有能力出众鹤立鸡群之人,人们往往愿意崇拜、依赖这样的人,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没有人可以真正解决一切,对系统而言极其容易导致单点故障,对信者而言他们把希望假手于人,自身却停止了成长。片中小玉是个善良且乐于助人的人,但最后的结局确是集体毁灭。 小玉埋葬鸟的那段则揭露另一层意思:被人崇拜或依仗的人更应该注意到自己对他人的解救是一种毒害,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对信者而言,永远依赖别人解决问题只会对自我成长产生妨碍。反过来想,小玉真的喜欢留在这个平庸无聊的地方吗?应该不是。但如果没有她,村民的生活将难以为继。所以个人崇拜害人害己,对信者和被崇拜者都是一种诅咒。

本集主题:过于依赖他人,不利于自身成长,处处帮别人解决问题,也只会遏制他人成长。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对个人崇拜。

第九集:

原文我写得太生硬,引申写多了,这里重解下。 两个双胞胎竟为了谁的头发多一根这种无聊事争斗不休,还把头发数了一百万遍... -_- 而巧的是庄和诚司还都有相同的超凡力量——重置reset(倒转reverse),所以每次斗争都会让这个世界天翻地覆。结果发现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完全相同却又不完全相同。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战争。

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跟自己过不去,处处跟自己作对,为难自己,讨厌自己,无法跟自己和解的故事。这个问题在于,当事人无法坦诚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所以无法接纳自己。比如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因为穷搓矮肥,但有些问题是没法解决的,所以你只能接受。无法跟自己和解最后什么结果呢?自我毁灭。

所以本集主旨就是讲如何跟自我和解。

第十集:

通过读心术女孩的独白,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加贺喜欢翼,翼喜欢朝风,朝风喜欢希...朝风想让翼为自己打杂...同班同学在背后嘲笑朝风...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勇气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表露真实想法的后果。 本集明面上是写翼,但实际上是借她的能力来写朝风。朝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并且极其在意他人评价的人。他的本质是什么呢?敏感、自卑、希望被人需要。而这样的人最容易被人蛊惑利用。自负和自卑是一体两面的,朝风的自卑在于无法找到自身价值,空有一身能力,希也是因为朝风无法找到自我价值而无法与其交往。因此能力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他必须找到某种伟大的事业并投入其中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 所以本集主题就是在讲:不能把他人评价当成自我价值。在与人交往中不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因为人都会说谎,要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否则容易被人利用。

第十一集:

可以把本集当作全片的总集,或者说主题的升华。 就单集主旨而言,瑞穗和长良面对希的死亡,这是一种离别。随后瑞穗跟拉吉塔尼的对话引出“思乡病”(homesick)的问题。曾经有个人活在自己的回忆世界中,他画笔下的故乡远比真正的故乡更有魅力。曾经恋人的肖像画比其本人更漂亮 —— 他不断地美化自己的回忆。但画家无法接受现实,离开了故乡他画故乡,恋人离开了他又画恋人,一直在追求已经逝去的东西而忽略了眼前。 因此本集表层主题过于明显:死亡不是终点,人生总会面临离别,不要总是沉浸于回忆,人应该正视眼前路,活在当下。

全篇的主题升华: 随后拉吉塔尼又讲了一个寻死的异教徒的故事,他是个想在没有死亡的世界发明死亡的人。最后他成功解构出了另一种“死亡”的形式:即无欲无求的佛陀状态。 片中那个寻死的异教徒原型就是加缪。拉吉塔尼对抗存在主义危机的方法是积极的,他觉得无法预测的过程中毫无意义的光辉就是人生可贵之处。但这不是唯一的答案。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加缪认为人总是寻求存在意义,而这世界没有意义,所以非常荒谬可悲,人的追求注定无法得到满足。终止这种荒谬的唯一手段就是自杀。加缪本人对抗荒谬给出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肉体自杀。第二种是精神自杀,就像片中那个异教徒最后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而“死亡”,其实就是宗教。第三种就是西西弗斯,不过在萨特眼里西西弗斯大概属于自欺。

现实中年轻人步入社会久而久之会变得麻木空洞忘记初心,会觉得好像什么都无所谓,这实际上就是产生了存在主义危机,自我怀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笃信决定论,无法与自己和解等等。虽然人仍旧进行着社会活动生存着,但是却动摇了生活的根基,丧失了基本的信念。讲得佛教一点就是“诸行无常,人世无非虚无幻灭”。可以将八九十三集的主题都理解为对本集主题升华的铺垫,存在递进关系。

回忆中最后希跟长良约定在新世界重建友谊,希用萨特的 “存在先于本质”安慰长良这一切并非没有意义。所以本集的深层主题也是全篇主题的升华就是讲如何面对存在主义危机,即在毫无意义的人生中,我们仍可以通过各种生命活动来实现自我塑造并获取意义。

第十二集:(作为现象上的交代)

该说的道理和表达的主旨其实已经讲完,第十二集是为了动画完整性的一个结局而已。

二人还是选择回到那个什么都无法改变的世界,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好事发生。背景一直是阴雨天。长良还是会面对不讲理的大人,打工老板无情的责骂,进路志愿书的困惑,希也围着朝风转。瑞穗的猫也死的死,剩下的面临被送走的问题。虽然世界是无法改变,但是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夏目还是选择了加缪的做法,虽然西西弗斯无法改变自己推石头的命运,但是它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便这只是心态上的选择。其实回顾下男主在漂流世界的能力设定也是如此,(我前面第三集就说能力设定八成跟核心主旨有关)男主拥有可能性,亦能做出选择,可他不是上帝,他并不能控制选择的结果。所以有时他不做选择,是因为他害怕这个选择的结果,又怕为此后悔。

本集主题就是进一步强化全片主题:做出了选择就不要老是回头想是否正确或如何后悔,否则只会患得患失。其实中国的世俗哲学早已有之,甚至一句话就能概括:不要怕,不要悔。

----------------------------------------------------------------------------------------------

如果把每集主题改成反问句:

1、有人威脅你你反抗嗎? 2、不勞而獲的好處你會要嗎? 3、不參與社會活動做死宅開心嗎? 4、身邊有天賦異稟的人你心態會崩潰嗎?你會抱怨是這個世界不公平嗎? 5、逃避有用吗? 6、明知努力很可能徒勞你還會堅持嗎?人生有捷徑嗎? 7、你很忙,可你忙得有价值吗? 8、你身边有人能力超群,你是否会万事仰仗于人?反过来讲,帮弱者解决一切问题,对弱者真的好吗? 9、你能坦诚面对自己接纳自己跟自己和解吗? 10、你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吗? 11、在死亡和离别面前,你能接受现实活在当下吗? 11.5、我们要如何面对存在主义危机? 12、做出了选择还要后悔吗?

----------------------------------------------------------------------------

用存在主义做胶水把前面都缝合起来:

第一集:反正老子能力最强,乖乖听话啦!反抗有什么意义呢?不行,自由是一切的基础; 第二集:反正有人能带来无限商品,乖乖伸手就好啦。为什么还要自食其力?不行,等价交换才有价值。 第三集:反正我们这些尼特族、御宅族、死肥宅的性格和爱好就是那么不受欢迎,干嘛还要去和社会集体打交道?不行,做死宅不好。 第四集:啊~ 棒球输了一定是因为裁判或规则出了问题,我没能成为伟大投手一定是这个世界的评价机制不公平!啊~ 为毛有的人生来就天赋异禀,这不公平啦!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难道别人天赋异禀你就认栽了?关键是你是否热爱棒球本身。 第五集:逃避能解决问题吗?不能,所以适当依靠下朋友,不要逃避! 第六集:既然有人能预知未来提前知道结局,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劲去漂流?不行,要相信人定胜天,命运由我。 第七集:反正能有地方睡觉有东西吃就能苟活啦,管他造的通天塔朝哪个方向啦。不行,这跟死了有什么区别?人要活出自我价值。 第八集:反正有全知全能的伟人带领我们搞定一切,我们待在舒适圈里享受乌托邦不好吗?不行,想要成长就不要总是依赖他人。 第九集:无法自我和解,无法认同自己,那就自灭吧。 第十集:为什么要追求自我价值,只满足于他人的评价行不行?只要别人夸我让我膨胀就好了,开心又自豪。不行,这样会被人当枪使。 第十一集:诸行无常,人世无非虚无幻灭。活着有什么意义?是没什么意义,但说不定会有好事发生呢? 第十二集:做出了选择就不要老是回头想是否正确或如何后悔,否则只会患得患失。(要做就不要怕,后悔就不要做)

--------------------------------------------------------------------

全片评价:

本片美术风格独特,用一種相對靜止或與世隔絕的設定來模擬真實社會中的情況,就像一个真空的大型装置艺术发生器,世界观的设定是变动的,很多设定和剧情发展非常荒诞,又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特色比如黑幕、猩猩、方舟等,科幻作为一种万能的道具实现了单元式的切换。本片意象多变,第二集的蓝火,第八集的乌托邦、战争等象征物有浓厚的寓言性质,第四第七集又有鲜明的社会启示,结合本片独特的美术风格就像阅读绘本上精美的寓言故事一样,令不同读者都有不同感受。每集如同解謎,视觉信息量和文本信息量同样巨大,趣味性很强。它不跟你解釋世界觀的非合理性,也切合加缪面对的荒诞。编剧的台词功力相当了得,比较精彩的第四集第八集第十一集都是通过文本驱动故事,类似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类电影。但是这也带来个问题,动画作为视觉艺术,台词并不是最佳的剧情驱动媒介(不是每个人都是墨镜王),镜头语言才是呈现的最佳载体。到了后期会给人什么感觉呢?你会觉得剧中人都高度抽象化了,好像贤者和禅师在对话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薄伽丘的《十日谈》呢,对于不善于理解文本的人会枯燥一些。同时,由于比较依赖本文叙事,诸多主题借人物之口表达过于明显,应适当留白。漂流人物的“超能力”作为全篇主题的核心线索串联起了存在主义危机下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与世界相处的方法还是对自我价值的追问,都是现今日本动画中少有的深刻主题。以上帝视角对青年人遭遇的社会问题进行探讨,有意思的是导演没有单纯批判,正反角度很多。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表现手法在今天的业界无论如何也值得鼓励。动画没有高低,但是有深浅。9.5/10

备份于://bgm.tv/blog/306182

 2 ) 《漂流少年》之迷大解释(如果你没看懂这部杰作,请读这篇文章|严重剧透)

《漂流少年》这部作品,可能有点难懂。导演故意使用了大量的跳跃性剪辑去打乱叙事,并且把很多想讲的事,包含在了画面细节里去暗示观众。同时,整个作品包含了几个重要的隐喻,没有明确告诉大家答案。在这里,我想对几个大家容易看不懂的暗喻讲解一下。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这部作品其实非常简单易懂,同时又很深刻悠长。

必须要说在前面的是:这部剧不是讨论“人在封闭的社会里会做什么”那种社会实验或者异世界冒险的故事,更不是导演自说自话、大量留白的哲学性艺术作品。这部作品的意向是非常具体、非常现实的,多数镜头都意有所指。

(说一下我个人的评价:《漂流少年》是一部顶级的艺术杰作,它在分镜、美术、剪辑、人物设定、剧情方面都堪称极佳。音乐也有很多亮点,后面会专门提到。这部作品必将成为动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被人们反复提及。)


第一大迷题:“漂流”是怎么发生的?谁发动了漂流?

“漂流”是瑞穗引起,猫咪实行的。

为什么在8月16日这一天,同学们进入了漂流呢?因为在8月16日这一天,在养老院的瑞穗外婆去世了(在第12集里,回到现实的瑞穗在8月16日去参加了外婆的火化仪式)。

外婆身体本来就很糟

8月16日进入漂流

12集中回到现实的8月

8月16日

外婆已经去世,这是火化仪式

但是,瑞穗是一个很心软的人,她很害怕看到活着的人或者动物死去。(在第11集终于揭示了瑞穗的能力:“消除死亡/生命静止”。瑞穗和长良同时订购了活鸡,瑞穗订购的鸡被杀死后能复活,但是长良订购的那只却不行)。

瑞穗订的鸡复活了

由于瑞穗在潜意识里希望外婆不要去世,为了瑞穗着想,猫咪们把整个学校,包括瑞穗的所有同学,都复制了一遍(所有人的超能力不能超过学校的范围,所以学校以外的世界没有被复制)。因为是瑞穗要求复制/订购的同学们,所以同学们的身体不会损坏,也不会“死亡”。

猫咪把所有人都复制了

大家都是猫咪复制出来的

猫咪“樱”是负责复制的那只猫咪

当长良观察到了这个猫咪制造的新世界之后,这个新的平行世界就出现了(长良的能力是观察平行世界)。

这个平行世界通过校长给予了“漂流”的许可,于是大家突然进入了这个平行世界,也就是“漂流状态”(山彦的对话中得知)。

校长同意了漂流

校长对“漂流”这件事的具体时间早就知道了,“漂流”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不能回到“漂流”之前的状态(虽然山彦说,如果时间不长的话,其实可以回去)。

校长告诉明星漂流的事情。所以明星对漂流到底是什么很了解

漂流是一定会发生的

这就引出了下面的问题:


第二大谜题:“漂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校长会知道漂流的时间?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漂流世界的情况。

剧中表象:在学校里,一切被破坏的物品都会回复原状。有无限的免费的水、食物和电力,也不会停电。但是,学校也是有规则的。唯一的规则就是人为制定的校规(明星,棒球帽和马尾辫带领大家制定的规则),违反了校规就要受罚。所谓受罚也就是体罚(跑步,做俯卧撑),或者是做题(做除法)。一会儿惩罚就渐渐消失了。

在尽头岛上,物品被破坏后不会回复,也没有水和食物,必须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取(比如希经常会去打鱼,大家要搭帐篷住房,拉吉塔尼自己建造了太阳能板)。尽头岛和学校一样,也有自己的规则,不过尽头岛的规则是天然的,不是人为制定的。如果不去调查,就不知道规则是什么。比如,如果不交换就不能获得物品(获得了就会被烧掉),除非瑞穗送给大家。而在尽头岛以外的其他的世界,规则又完全不同(比如在巴别塔的世界,长良的能力就消失了)。

食物要自己去捕猎

需要太阳能才有电

需要自己搭帐篷

需要寻找水源

看懂了吗?“漂流”,实际上是导演在暗喻“一个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甚至往大了说,是指人离开家,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过程。

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学校里自动恢复的物品,免费的食物、水和电力,是指现实世界里,学生在学校上学的环境。我们上学的时候,不用担心食宿问题,因为我们的父母都会为我们免费准备好。学校也没有什么规矩,无非就是要遵守校规。如果不遵守就要受惩罚,不过也不严重。

而尽头岛,则是暗喻学校外社会的生存法则。离开了学校,自己就要努力生存,家长也不会提供免费的食物和水,必须要去工作换来。社会上的规则不会写在纸上,而每一个小社会的规则都不太一样。如果不去自己了解,就不知道这些规则是什么。

这么一想,校长提前知道漂流的事情,就很好解释了:我们渐渐长大,总有迎来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

毕业的时间显然是提前能知道的。这是我们自身的年龄决定的,不是校长的能力,但是毕业需要校长的许可。一旦毕业,想要回到学校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了(毕业时间不长,还是可以回到学校的。如果过了很久之后,就不可能回去上学了)。在这种情况下,人只能向前走,去探索新的人生。


还有一些别的细节可以佐证:

剧中表象:在学校的内部,是无法观察外界的。外界只是一片漆黑而已。但是,有一些现象可以说明,漆黑之中是有另外的世界的(比如希发现了黑暗中掉下来的羽毛,说明有鸟在黑暗中)。当希和长良掉入黑暗的时候,他们发现学校其实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大海里。

看不到学校的外面

但是学校外面有其他的东西

其实学校外面有广阔的大海(暗指毕业之后的社会)

实际指代: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们其实对外面的社会是不太了解的。但是,我们多少会得到一点外界的信息,知道外面社会的一点事情。当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霎那间,我们发现外面有一个比学校大得多的广阔世界。


剧中表象:有一些同学获得了超能力,这种超能力有小有大,有的人干脆没有。比如朝风可以改变重力,拉吉塔尼可以制作各种道具,瑞穗可以免费拿到任何商品;但是有的人只能点亮手指,或者移形换位。还有很多人只能靠出卖苦力(比如巴别塔世界的二颗星)。这些超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大家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有某种超能力。

同时,在漂流之前,已经有人在学校使用了超能力。

“超能力”是天然获得的

在学校里早已经可以使用超能力了

别人喝水,瑞穗喝星巴克。注意长良和希的目光

明星可以听到校长的声音,所以提前拿到了试题,考了满分

实际指代:现实中有很多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拥有更多东西,比如天生更有蛮力(朝风),更聪明(拉吉塔尼),更有钱(瑞穗),更有社会关系(明星)。也有的人很有天赋(比如隼人能点亮手指头),但是这个天赋却没大作用。还有的人没有特别的天赋。这些没有天赋的人在社会上就比较辛苦。

在学校里,有钱人当然也可以大把花钱,聪明的同学也可以利用智商,甚至可以利用关系提前知道考试试题(明星就利用超能力提前知道试题了)。


剧中表象:尽头岛不是唯一的校外世界。外面的世界很多,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别的世界。如果靠超能力,很容易就可以去别的世界,但是如果不靠超能力,就非常困难(山彦说,要花几千年或者几万年都不稀奇)。去什么世界,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明星选择了带领大家坐上方舟离开,朝风和骨折他们选择和“亚希老师”去暑假训练营(训练营里面完全是军训,而且毕业之后亚希老师要让他们踏入“战场”),而长良他们选择留下。不过,虽然做了一个选择,但是其实这些世界之间是互通的(拉吉塔尼可以回到尽头岛,希也可以去找骨折)。

没有超能力想换世界(工作/生活的地方)很难

实际指代:同学毕业了之后就会走上不同的道路,每个人的职业和未来发展都是自己选择的。有钱或者天赋的人很容易更换职业道路,但是普通人很困难。这个选择属于自己。(明星他们离开的“方舟”是一个教室,这暗指明星他们选择了升学的道路。而亚希老师的训练营是军训,暗示着这些人不接着上学而直接去参加职业培训了)


剧中表象:除了长良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同一所学校的学生进入了漂流世界,有的早些,有的晚些。比如山彦就是长良他们的学长(就像下面评论里面的@zimablue 和 @alone______ 说的一样,实际上山彦是学弟,虽然他在漂流世界待的时间比较长)。

漂流暗指学生每年都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

漂流的学生非常多

漂流的学生们在火车站前往别的世界。我们毕业了,就要各奔东西了

实际指代:每年都有很多人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这是当然的啊。在我们毕业进入社会之前,有无数人已经进入社会了,他们也曾经是学校的学生。

(这里导演的表现手法值得注意: 长良和拉吉塔尼进入了一个充满“胶片”的放映室。胶片的内容是什么呢?居然是长良视角拍摄的“回忆”;同时,放映室还在不停地记录着长良现在的视角。

这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我的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存在。“我”要是死了,那“我的世界”也就消失了。所以对于“我的世界”来说,“我”就是一切的中心,其他的世界上的事物是我心中的投影。这是个很有趣的哲学话题。如果你对存在主义的观点感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简介。)


剧中表象:每一个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样,留在原地的时间流逝最慢。希在等长良和瑞穗的时候,时间过去了两个星期,但是长良和瑞穗的时间只过了一小会儿。同样的,拉吉塔尼在漫游中度过了2000年的时间,但是长良他们在尽头岛只度过了两年。

实际指代:人的道路选择会导致人的阅历完全不同。这里在用时间的长短暗喻现实世界经验的多寡;比如,如果一直生活在家乡的城市,就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但是如果在同样的时间里,去很多个地方旅行,时间过得就很快,好像不够用似的。

(这就是为什么导演在剧中安排了两次长良和老师谈毕业之后的打算的场景。长良在现实生活种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这也和他在漂流世界里很迷茫对应。他几乎没有离开过尽头岛,他也没有想去的地方。)


剧中表象:为什么是校长允许大家漂流呢?山彦说,没有为什么,刚好是校长罢了。

学生毕业当然是校长允许的啦

实际指代:走上社会有很多方式,不一定要上学然后毕业。只不过对已经上了学的学生来说,那肯定是校长颁发许可了。所以“刚好是校长”啊。


剧中表象:如果在尽头岛上被大家排挤了,那么可以选择进入黑幕,在黑幕里可以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担心食物、水和电力。如果自己不想走出来,就可以不出来。这个黑幕的环境和一开始进入漂流学校很相似(风吹起幕布的镜头,真是非常诗意)。

如果不愿意进入社会,那就家里蹲

实际指代:这明显指家里蹲啊。社会上受了排挤,忍受不了,可以选择回家封闭起来,又回到了家长负责提供水和食物的日子。


第三大谜题:漂流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这场漂流?

人生就是漂流,漂流没有意义

人生无意义,但是活着的一刻很美

山彦说,漂流的意义是虚无。

而拉吉塔尼说,漂流毫无意义,但是当下的这一瞬间很美。

这实际上是导演在向观众传达自己的观点:人为什么要出生在世界上呢?为什么要从学校毕业,走上成年人的道路呢?

人出生在世上,离开家和学校,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些事的开始都是没有意义的,也不需要找到意义。但是,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是有意义、非常美丽的。

(我个人完全不能同意这种看法。人的出生肯定是有意义的。生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迹,它的出生和死亡都充满了价值和意义。)


既然所有人都是现实世界的复制品,为什么长良和瑞穗要“回到现实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有何必要?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想回到原来的世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剧中的角色里面只有长良,瑞穗和希想要回去。当长良发短信问其他的同学是否要回到原来世界时,却没有人发来回复。这难道不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吗?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回去呢?

这个问题是导演在剧中设置的第二个隐喻。“回到现实世界”的含义是“接受现实,拒绝逃避,创造未来”。

漂流的世界是一个静止的世界。当人长时间停留在这个静止的世界里,会逐渐失去原来的自己,而变成欲望的空洞。如果想要有所改变,那么,必须要“回到原来的世界”,去接受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个静止的漂流世界,其实是最糟糕的地方,因为没有办法做任何事

对于长良来说,他要面对糟糕的家庭,无休止的打工;瑞穗要面对和外婆,还有猫咪的分离;希则要面对自己可能的死亡。

但是倘若不回去,那么,在这个漂流的世界,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有离开自己的小世界,前往残酷的大世界,才是出路。这也是导演不断重复的一个概念。


下面讲讲剧中导演设置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很多别的影评已经解释过了,我挑一些大家可能会忽视的细节说吧。

长良

长良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她和妈妈同住,而且他的妈妈完全没有跟他交流的意愿(似乎他妈妈是个家里蹲,白天也不出门)。他家不富裕。这件事在影片的第一幕,从长良的手机短信就已经明确告诉观众了。

他妈妈不回复他的短信,而且也没有交电费和煤气费。长良甚至得去公共浴室洗澡。他妈妈拒绝讨论长良初中毕业之后的进路,这就是为什么剧中反复出现他给班主任道歉的事。

家里交不起水电费,各种问题频发,妈妈完全不理会长良

学校的人(包括希在内)都知道长良家里的情况,有一点欺负长良,故意不给他两人份的食物。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份食物

长良明明只得到了一份食物

但是被欺负故意不给

希质问长良。说明希知道长良的妈妈“抛弃”了他。

所有人都知道长良的妈妈不管他

故事的一开始,长良是一个很无所谓,随波逐流的人。他什么都不想做,不想改变自己,也不想改变别人。他总是消极地逃避着一切。

什么都不想做

完全消极的态度

什么都不想要,所以什么也不想做

他在面对“王牌”的投球的时候,害怕地直发抖,说“感觉完全打不到”,也根本没有挥棒。

然而,在最后一棒的时候,长良在看猩猩裁判只有一只手之后,发生了改变。

猩猩裁判很喜欢棒球,很希望能当上职业棒球手,但是他做不到,因为只有一只手。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既然不能当棒球手,那就去当裁判,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做好。也就是说,虽然人要面对很多困难,但是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在于自己。

所以,最后一棒,他努力挥了出去,虽然最后落空了。这说明他面对逆境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放弃的人了。导演对长良的进步刻画得非常细腻,很用心。

感觉打不中,所以干脆不尝试了

尝试挥棒,虽然没打中,但也是一大进步了!加油呀,长良!

长良输掉比赛,不知道为什么,却攻略了这个“猩猩棒球世界”,得到了能力遗留物“猩猩毛球”。他输了,反而成为了赢家。

输掉比赛,但是却成了赢家

那么,“猩猩毛球”有什么用呢?其实什么用都没有,只有好闻的味道。

猩猩毛球很好闻,闻起来像阳光

但是仅此而已

拉吉塔尼说,这个阳光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就好像现在的长良。导演是在用这个故事说,尝试去尽力做好,就是赢家。虽然可能得不到实际的奖励,但是这次尝试会成为珍贵的回忆,可以永远地改变我们。

在第六集的时候,长良真正决定,要回到原来的世界,去面对现实而不再逃避。在大家讨论要不要回到现实世界去的时候,明星对长良说,“结果已经注定,我已经知道结果了。”长良却回答说,“无论结果是否注定,我都不会逃避。”也就是说,明星的观点是,人生从一开始早已注定,挣扎也没有用,失败的家庭必定产生失败的孩子;但是导演想告诉观众,人的路是靠自己努力走下去的,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努力争取。人生,就是靠自己啊!

故事的最后,长良彻底改变了;一开始他看到受伤的鸟,就当作没有看到。等回到现实之后,他主动去帮助失去妈妈的小鸟。他长大了。

长良长大了

长良和希在漂流的后期开始交往了。导演在很多地方暗示了他们两个人在谈恋爱。他们两个人经常单独在一起,瑞穗远远看着。

在剧中,多次出现了希的眼睛的特写,次数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导演对希有着特别的偏爱;可以说,导演把心中完美的女孩子的形象投射到了希的身上。

类似的镜头很多

希的家庭和长良一样,都不太和睦。希的父母在她小的时候会吵架,还打碎了花瓶。但是希比长良表现得要坚强得多。

希的父母吵架

希真的非常坚强,非常了不起

希很喜欢吃草莓蛋糕。她在电影胶片里显示的原来世界里去世了,同学们在毕业的那一天,在她的桌上放了蛋糕。同样,她自己说,回去之后要去Grace吃草莓蛋糕,第12集里,她在Grace和朋友们吃蛋糕。(顺便一提,OST里面有一首叫做《Soleil》,是希想去吃蛋包饭的餐馆的名字。)

蛋糕

想吃蛋糕

吃上了蛋糕

希对于回去一事非常犹豫;因为如果她选择回去,那她有可能会回到自己已经死去的世界(因为她在胶片世界看到自己在原来的世界里已经去世了)。因为这件事,她和长良还吵了一架;这就是为什么她没有参与长良,瑞穗和山彦的考察活动。

瑞穗想让希一起回原来的世界

但是希不确定要不要回去

因为如果希回去可能会死

明显就是希跟长良因为回去的事情吵架了

朝风知道她想跟长良回去,所以极力阻止她。

但是,第十一集里面,她告诉朝风,她已经决定回到原来的世界了。就算是可能回到那个她已经死去的世界,她也要回去,因为那是她的心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朝风对希见死不救的原因,因为朝风不想让希离开他。

希已经决定要回去(真勇敢,good girl!)

希在和骨折还有朝风见面的时候,捡到了巨大的海带,她一直带在行李上,准备回去炖豆腐(太节省了吧)。

海带还在背包上

明信片上说回去要和长良一起做海带汤(明信片的名字叫“哪儿都能寄 Post Card”)

在漂流的世界里,并没有一般意义的死。所谓死亡,就是变成了某种物体。比如希变成了罗盘,小玉变成了红宝石。拉吉塔尼认为,虽然希不能以之前的形态回来了,但是,她仍然以另外一个形式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长良要在回归计划里,加上罗盘,把罗盘带回了原来的世界。罗盘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的证明。

当罗盘远离“光 / 希所看到的未来”的时候,罗盘一直指向“光”。当罗盘已经“到达光”的时候,罗盘会不停旋转,提示长良“这就是希所想要的未来”。所以当长良回到现实世界之后,罗盘不停旋转,实际上在告诉长良,那个爱着长良的希没有死,她很快乐地回到了她想要的现实中。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个happy ending。

只有在光之中罗盘才会旋转

瑞穗

瑞穗在现实世界的时候和一位已婚的男老师有婚外情,她在漂流的时候,用猫咪把老师的结婚戒指复制过来了,戴在了手上。但是后来戒指被她摘了下来,说明她不再喜欢老师了。这位男老师,被明星利用关系从学校开除了(所以瑞穗很讨厌明星和马尾辫)。

瑞穗手上的戒指和老师的一样

老师和瑞穗的对话内容很暧昧

老师被明星举报然后赶走了

顺便一提,在瑞穗利用一捆一捆的钱把尽头岛烧掉的时候,刚好惊醒了沉睡中的长彦。长彦一直就在尽头岛上面的一棵树里沉睡,直到这时候才醒来(第二集中的镜头)。根据下面回复的@拉格大螺母 的评论,尽头岛是长彦创造的世界,因为长彦向小玉说谎了(他向小玉承诺会离开他自己的世界,但是他却没有离开),所以他沉睡的树一直在燃烧。这个说法是对的。有两个镜头是,长彦对小玉承诺拉钩之后,树燃烧起来了。后来长彦从树中间跑出来,树的燃烧就停止了。

在长彦离开他的世界(也就是攻略了他的世界)之后,树里产生了能力遗留物,是一颗红宝石(很像小玉他们变成的红宝石)。这个红宝石被王牌和明星他们拿去当作方舟的动力源了。当长彦看到这颗红宝石的时候,他甚至悲伤地嗅了一嗅。(这个地方导演配上了台湾的乐队【落日飞车】的曲子《Let There Be Light Again》(bilibili的链接)。大家可以回头去看一下第六集的这个片段,品味一下。知道了山彦和小玉的故事,这个镜头真的是感人至深。这个片子的细节太多,太棒了!真是了不起的杰作。)

长彦在树中醒来

王牌在长彦睡觉的树中发现宝石

宛如心脏的宝石,被当作方舟的动力

悲伤的长彦

瑞穗在第一集的时候居然在看《停手吧!!云雀君》(《停止!!云雀》)。大家可以去搜一下这个漫画,很老的搞笑校园漫画。好像这个漫画的日文版只有4卷。我专门把这个漫画看了一遍。不知道导演是想说什么。

瑞穗对自己的超能力(也就是暗指她有钱)的价值非常清楚。第二集里,她在暗中观察同学偷她的口红;她对这种事情非常反感。第三集里,同学“王牌”想要跟她交朋友,瑞穗说“你想交朋友的是我的能力”。也就是说,“王牌”想找一个有钱的女朋友,而瑞穗很清楚自己有钱,所以王牌才想跟她交往。真是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啊。

“我想找一个有钱的女朋友”

“你喜欢的是钱,不是我”

瑞穗在漂流开始之后喜欢过拉吉塔尼,但是后来不再喜欢了。这件事不是秘密,拉吉塔尼,长良,还有希都知道。她曾经为拉吉塔尼画了一幅情人形象的肖像画。但是最后她把那幅画丢弃在沉没的学校里,又给拉吉塔尼画了一幅漫画肖像。这说明她不再喜欢他了(有点像是,我们曾经在上学的时候喜欢过一个人,过了很久之后,对那个人的感情变成了怀念,欣赏和祝福)。不过,她看到拉吉塔尼穿校服的样子还是会害羞。她跟长良仅仅是朋友关系。

长良很惊讶瑞穗还会对拉吉塔尼害羞

以前的肖像

现在的肖像

朝风

朝风是一个欲望很多,但是内心深处是个小孩子的人。他特别希望能做了不起的事情,结果最后是所有人都离开了他。

他在烦恼的时候只想在亚希老师的怀里待着。他理想的空间就是他原来世界自己的房子。他在内心深处还一直保留着出生时别人送的玩具熊;当他看到玩具熊的时候会想到亚希老师。

不过,虽然他对希见死不救,但是,我倒是不觉得他是一个“坏人”。朝风是一个不完美的“普通人”;虽然他爱发脾气,有点虚伪,好面子,还给长良寄明信片去骂长良,不过,他在能帮助其他人的时候,还是尽力去做了;他也没有用这些能力去做特别坏的事情。比如,在希和骨折被困在悬崖上的时候,其实朝风完全可以让他们两个永远困在那里,这样就不用面对完全了解他的阴暗面的骨折了。但是希相信他会回去接他们,朝风也确实去了。

而且,在最后长良和瑞穗回到现实世界的时候,他其实用能力帮他们回去了。

我想他在故事的最后已经得到了他的缺陷带来的后果:孤独地一个人度过漫长的岁月。

希给朝风发短信,然后把手机扔了。如果朝风不来,那她就会永远困在悬崖上。她相信朝风会来的。

最后在时间隧道里,是朝风助长良一臂之力

朝风改变了时间隧道,并且放出了白鸽

长良和瑞穗知道朝风在帮他们。他们和朝风还是朋友

他去过一个鲸鱼在空中飞行的世界;这个世界,小玉(也许是山彦?)也去过,小玉房间还有一张画。

山彦睡觉的地方(应该是小玉的房间)有鲸鱼画


拉吉塔尼的船去哪儿了?

瑞穗问拉吉塔尼,他的船呢?拉吉塔尼说,这个故事有时间再讲。后来瑞穗到拉吉塔尼房间看拉吉塔尼画的画册,其实船是让大乌贼毁了。拉吉塔尼真的经历太多事情了,你看那个画册多厚啊,估计全是拉吉塔尼的各种经历。

让乌贼毁了


拉吉塔尼所讲的“思乡病”

拉吉塔尼对瑞穗讲了一个“思乡病”的世界。这个思乡病世界的创造者,把这个世界创造成了他家乡的样子;甚至把他家乡的样子进行了美化。他的恋人希望他能离开那个世界,但是他拒绝离开。在他的恋人离开他之后,他又开始描绘他恋人的样子,而且比本人的样子还要好看。

这个故事的意思应该是比较好懂的吧?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是有的人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不可自拔。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总是会忘掉不好的部分,把过去想象得很美好。但是实际并非如此。人不能活在美化的过去,而是要去创造未知的未来。(拉吉塔尼曾经说过,倒带是违反这个世界的规矩的。也就是说不能时间倒流。)

人不能活在美化的过去

因为时间不能倒流


“战争”其人和“战争”所创造的世界

“战争”这个人在剧中出现了3次。第一次是在山彦的故事中,他去小玉的世界里散播瘟疫。(战争说“瘟疫”是指人心灵收到的伤害。治疗这个伤害的方法很简单,战争说“从自己的壳里出来就好了”)

第二次,他在悬崖中不停下坠,最后变成了一把枪。这时候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欲望了,变成了空壳。

没有了欲望的战争

第三次,也是最不容易发觉的一次,是在拉吉塔尼的故事里。拉吉塔尼所说的“发明家”,就是战争。这三个人是同一个人。

没有欲望当然就是空壳了

“战争”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同样名为“战争”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没有生命,所有的东西都是陶瓷做成的(希的明信片里写了)。

明信片上写了鸟和植物都是陶瓷做的

“战争”试图通过创造死亡来打破世界的静止状态。这是在暗指,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死亡,人活着才有意义。如果人永远不死,那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只不过是之前的简单重复。就好像踏上火车去旅行,如果没有终点站,永远一直坐火车向前,那途中的风景本身有什么意义呢?

亚希老师

根据下面评论中@拉格大螺母 的解释,这个漂流世界的“亚希老师”是15岁时进入漂流的亚希,没有当过教师,所以跟现实的亚希老师的性格不同。瑞穗说:“现在想想,她确实跟我们上过同一个中学。”那指的应该就是亚希老师小时候的事情。

大家知道亚希老师不是真的老师(注意:瑞穗和马尾辫已经和好了)

现实世界的亚希老师出现过两次。一次是第一集,帮助其他老师复印。另外一次是第六集,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哭。

这个是真正的亚希老师

亚希老师穿着百褶裙,说明她是个学生。

明星

明星在现实世界是议员的儿子。很厉害吧。这个图里面还可以看到,金发姑娘上海很受欢迎(“上海今天也很可爱”)。

瑞穗揭发明星和马尾辫

明星的技能是预见未来,同时可以让别人看到他预见的未来。这个技能非常强大,甚至可以克制朝风。在第一集,他发动能力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可能的结局:在沉没的学校里,因为没有水和食物而死(也就是暗指,人如果一辈子都不离开学校,那只能饿死)。当然,这个结局被希给打破了。

杯子里已经没有水了,大家也都因为没有水而干枯了。

就连朝风也被明星的能力吓住了。

因为明星能听到校长的声音,所以对漂流的事情非常清楚。他完全知道漂流会开始,但是还是决定要跟大家一起去漂流。为什么呢?因为明星的愿望就是“领导众人”。这和他作为议员的儿子的身份很符合。不过,校长狠狠地嘲讽了他这个小官迷。这也是对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讽刺。

议员的孩子的想法

校长一眼就看穿了明星

学校和尽头岛都在缓缓下沉。这一点拉吉塔尼是最先发现的,其实明星也早就知道了。到故事的最后,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学校和尽头岛都下沉了很多了。也就是说,时间不能倒流,我们也不能再回到从前的日子了。

 3 ) 人生亦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

一部好的作品,看完后带来的不就是无尽的回味,和心中不知如何抒发的感悟吗?

《sonny boy》无疑就是这样的好作品,一部可能不太愿意太多人知道的心头好。

片子中对我而言,它不仅有如《别对影像研出手!》和《红辣椒》般的想象力(导演都和疯房子合作过),还有《虫师》那般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只有我不在的街道》最后男主回归现实被ntr的殊途同归。

有太多的人选择沉溺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喜欢一切都唾手可得的生活,废物如我,也是如此。将近一年未工作,躲在只有我自己的黑色的幕布里,等不到别人的救赎,不过看到长良在身边人鼓励下一步步地成长,即使在现实生活他的过得并不好,也想着回去自己争取自己的道路,我想,我也是时候掀开这层幕布,向着前方前进。

但愿你我在这条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不受他人眼光影响的罗盘(信念、目标),和味道永远不变的猴子毛球(初心)。

 4 ) 不要对人类有期待

画风诡异,跳跃性剪辑,剧情奇幻,内容丰富, 深入解剖人性和社会, 只两集,我就认定,这剧我追定了! 漂流少年 图片 本剧设定十分跳跃,题材也非常有实验性。 没有任何铺垫,一开场,26个高中生,便已经开始漂流。 整个学校,被传送到一片黑暗之中。 除了学校建筑,四周漆黑一片,就像是深渊一般。 这里与外界没有联系,就好像是从原本的时空中剥离了出来。 剧中头脑清晰、善于解谜的同学,称之为漂流。 图片 26个高中生,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答案就是一场人性与社会的再现。 第一集,主题是规则。 高中生们都获得了不同的超能力。 荷尔蒙爆棚,中二的青少年, 获得超能力后当然是肆意的开始发泄。 然而此时,议员的儿子(代表某种权力规则)站了出来, 开始选举领袖,制定规则。 图片 原来,不论到了什么地方,只要有人群,就有社会,有社会,就有规则。 无法无天的超能力,也要向权力和规则低头,否则就会被惩罚。 还有男女主角两个人,似乎并不关心选举和规则。 一个没有手机,另一个根本就不想看。 可惜即使不想参与,一旦领袖诞生,也就必须得被迫加入。 否则,一样会受到惩罚。 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这可真是太现实了。 图片 议员的儿子,他的超能力设定也很有趣。 因为他主要是玩权力的游戏,搞煽动路线, 而他的超能力, 就是制造出一副虚构的画面, 让所有人都可以看见。 人们会被他的演讲和制造出来的虚假预言所煽动, 这简直就是政治家标准设定。 图片 有规则,有权力,就会有不服者,有反抗者。 人们还没找到解救自己的方法, 甚至对自己身在何处都一无所知, 便开始互斗了起来。 明明学校就快要沉没进一片黑暗中了, 却还在自相残杀。 这就是人的本性吗? 图片 最后,人们发现,所谓规则,其实不是制定出来的。 而是原本就有的。 权力人士,只是利用原本就有的规则, 摇身一变成为了规则的代言人而已。 这可能就是权力的真相吧。 当然,在第一集的最后时刻, 女主觉醒了自己的超能力, 她的能力就是指南针, 也就是可以看见这个世界的出口。 她奋力一跃,想要逃出生天,可惜却跌入深渊。 图片 男主不顾一切的拉住她,却一起开始下坠。 出乎意料的是,下坠之后,居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众人离开了学校,进入了一个荒岛。 四周不再是漆黑一片,而是蓝天大海。 这一幕场景真的让人耳目一新, 停留在原地的人只会腐烂,怨恨和死亡。 而抱着希望纵身一跃,整个世界都为你敞开。 图片 不由的想起王小波《特立独行的猪》 我所说的一切 无非是提醒后到达这个路口的人 你绝不是只有一条路 而是四通八达的 你可以做出选择 希望是指南针,即使四周一片漆黑也可以远航。 图片 第二集,主题是谣言和责怪 养了三只猫的女同学,她的超能力很屌,可以得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 于是她直接在岛上做了一座城堡。 图片 学生会的成员,拜托她弄来各种各样的东西,以满足学生们的要求 后来过了没多久,岛上火灾频发,人人自危。 有人发现,起火源,全部都是三只猫的女生送给大家的东西, 于是,谣言四起,大家都觉得是这个女生,故意为之。 人们开始攻击她,排挤她,孤立她,骚扰她。 被骚扰之后,她发起怒来,直接从天而降大量的钞票 贪婪的人们,纷纷去抢钞票 (明明已经在荒岛上了,还是忍不住要去抢) 而后这些钞票开始着火,每个人,包括整个岛都开始燃烧 图片 其实,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着火,很简单 善于研究解谜的同学,已经得出了结论 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免费索取来的东西, 不属于你,就会被烧掉 如果是双方交换来的,就不会被烧掉 图片 也就是说,火灾什么的,根本不是女生的错 相反人们一直在找女生索取,却没有给过任何回报 免费的东西拿多了,都忘记感恩了 而一旦灾难发生,马上就反目成仇 开始迁怒责怪,甚至无脑攻击 不以为德,反以为仇 白嫖不感恩,一出事也不仔细思考原因,就开始责怪 图片 说实话,不仅是很多社会现象, 甚至是亲生父母子女,也经常这样 父母或子女其中一方,无条件的爱 却只换来另一方无脑的任性 出了问题就开始责怪推诿,是人类六大手段之一 这对人性的讽刺,真的太到位了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男主救了这个女生的猫 而且是第一个主动向女生道歉的人 后来女生送了男主一顶帽子 明明是送的,却没有烧掉 可能因为,这才是善意的赠送 而不是无节制的索取吧 图片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人的烦恼,基本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萨特说 他人即是地狱 意思是说,一旦与他人的关系陷入恶化,就陷入了地狱 但是我想说, 要想不和别人的关系恶化, 很简单。 可要想对这个世界那些阴暗的人性视而不见 那可太难了。 最起码对我来说,简直不可能。 用心给大家推荐这部只出了两集的动画呀 真的很不错 观看平台:B站 最后还是来一段我之前写的小文吧 我建议人们放低期待,同时做好自己。 一个人如果不再抱有不该有的期待, 同时还能坚持走下去, 那么这个人才明白自己想做的是什么, 或者说,才懂得什么叫爱自己。 斯人若彩虹,人间有仙境。 但你不要天天渴望遇见彩虹, 也不要总想着有朝一日活在仙境。 人间大部分时候,就是炼狱。 丛林残忍,人心叵测,诡计多端,血盆大口,愚昧无知,误会揣测。 这才是常态,接受现实吧。 你的父母是烂人,你的师长是烂人,你遇到的人要么是烂人,要么是庸人; 你遇到一千个人,也不一定有一个发光的人,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也只是擦肩而过;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 其实只是你误会夸张了它身上的发光点, 这才是常态,接受现实吧。 我曾经想写一篇很长的文章, 仔仔细细的分析为什么人间总是恶比善多却又能历史进步, 为什么垃圾比精华多精华却又能保存下来, 为什么美好那么难,邪恶那么简单,但人们依然追求美好。 不是偏执,就是仔仔细细的,客观的讲道理, 毕竟我也说过不要只盯着阴暗面, 我就是想写一下阴暗面。 大纲都写好了,名字就叫《垃圾》。 但是又停笔了。 其实现实摆在眼前,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见,何必要写呢? 人性的丑恶和愚昧是不言自喻的, 我想写,虽然不是偏执,但也有几分发泄, 只要是个人,很难不想发泄。 但是后来,我不想写了也不想发泄了, 不想分析也不想讲道理了。 我可能是接受了吧。 我几乎每个星期都接到私信, 有时候好几个人,都是一些在人生低谷里, 抑郁,原生家庭直接烂掉, 整个人直接裂开的那种孩子,多数都是穷孩子, 走投无路来找我开解。 太多这样的私信了,没办法, 我只能把知乎置顶放上我的经验,但我依然帮不了他们。 他们在这种情绪和环境里,已经无法理智自救,只能越走越错。 注销账号,自杀的,我连消息都回不了。 就算能回,我也束手无策。 我看着他们在痛苦中,字里行间依然期待一个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自己。 可惜我不是神,我给不了。 理想主义者总是放不下一些狗屁期待 ——这句话是骂人还是夸人呢? 我只知道,理想主义的唯一出路, 就是坚强起来,脚踏实地把理想变成现实。 你说,你遇到过彩虹,也踏入过仙境,所以你期待。 这很好,你要好好保护这美好,因为它肯定不长久, 最终,你还是要回到人群中。 你的期待,总会被打碎。 在人群中,有一套做人的规则。 学不会伪装或者不愿意伪装都没关系, 应付时间的流动应该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童年经历, 在教室里,在火车上, 在百无聊赖的夏天。 说是孤独也行,说是忍耐也行, 总之你肯定经历过。 把它再拿出来就好了。 月寒日暖煎熬人寿,就是人生。 备受煎熬依然洒脱,就很迷人。 希望你也迷人。希望你自己就是那个发光的人。 2020.12.24#人生态度# 十个不要 不要对任何人,乃至这个世界,有任何多余的期待和应该。如果你觉得有什么应该,那就自己去做。如果有什么喜欢,就好胆去争取。独立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先找到自我。 不要对任何误会抱有遗憾,不要总想解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人性本虚伪愚昧,不配真相,只配偏见和误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误会,你以为你看清了误会,但别人也看清了你的误会。 你看清了别人的误会,就会有表达欲。你把这个表达欲杀死,埋做花肥,待来年花开,拿去换酒,找人一起喝掉。 图片 不要恐惧人生,人生是拿来享受的。自己分配好自己的剩余时间,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真理,那就好好思考。享受思考的过程,不要贪图结果。真理是无穷的,你是有限的。 不要怕死,该死屌朝上。 不要被钱控制,钱只是工具,要控制钱,做钱的主人。 不要鄙视那些不如你的人,他们的张狂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无地自容。你只需要远远的看着,或不看着,都行,他们的人生正在走向毁灭。你看着一朵花,花会开会落,你不看它,它也逃不出规律。 不要嫉妒那些比你好的人,嫉妒这东西,绝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误会和偏见。你想要的不是你真实需要的,你看见的也不是全部。嫉妒没有道理,只是一种情绪,需要自我消化掉的情绪。 不要不舍那些你喜欢的人,离别才是人生的常态。哭完就把手松开,舍不得就多哭一会儿。父母会死,子女有自己的路要走,朋友聚少离多,爱人分分合合,这世上不会离开你的,只有连绵不绝数以亿计的俗人。 实在不行,就找一个不会离开你的婚姻搭子,但记住意外早晚会发生。这世上太多人为了保险,宁愿把自己和一个不那么喜欢的人捆在一起,强逼着对方发誓赌咒,最后却也一样孤独。 图片 不要否定努力。人也许不一定非要努力,但要有努力和专注的能力,会用的上。它修的是一种无我的状态,无关物质奖励和结果。也不要低估选择,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它是一种认知能力和一种勇气的结合。 不要只会静修,却不懂克己。和光同尘,水利万物而不争,不要害怕伪装,不要害怕社交,把任务完成就行。 上根运心之力,莫言愁苦。人生本就没有意义,无色无智亦无得,如梦幻泡影,又何来苦和不苦。 2.21 俊 我是俊俊,明天见。

 5 ) 你热爱的是那份集体式的团建还是那份纯粹的热爱?

棒球那一集是最晦涩难懂的,也是我重复看的最多的一集。在最近更新的几集中,第七集也是让我感触良多。

感觉不为这部动漫写些什么,自己就有点过分吝啬了。

棒球那一集基本都是那个大高个在说话,他在讲一个运动的规则和裁判的故事。而这个猴子裁判因为坚持和坚守了规则的严格,而被群起攻之。而被攻击的原因却是拿着棒球这项运动来绑架它。

这一集有一个问句,你们杀死的是裁判吗?不,你们杀死的是棒球。

太振聋发聩了。

具体描写这集的台词反而感觉过于表面,在这其中夏目真正想传达的是什么呢?

运动或者是你的一份热爱,不要被群体的情绪绑架。你爱的是你热爱的这份感情还是你爱的是这份运动或者是爱好给你带来的那份被人追捧的虚荣呢?很多人感觉已经混淆到找不到了初心。

不管是什么运动或者是爱好,特长,当你把这份热爱贯彻到必须一直坚持和坚守下去之后,你的那份热爱会慢慢的变成习惯,甚至会变成无形的枷锁。你身边的人或者因为你的这份热爱而集中到你身边的人或许会因为围观这份热爱变成了习惯而把你架到一个不可后退的地步。

而你那时候,想要的,是什么?

纯粹的那份热爱嘛?还是那份由于你的热爱为起点已经固化的团体团建呢?

你是想成为里面具有自我选择的自己,还是想成为吸引大家而来的那份热爱的工具人呢?

或者我说的过于极端。但是,如何在一项已经规则化的运动中坚持自己的那份热爱,首先得从遵守基本规则开始,这份规则可能是你尽情享受这项运动的束缚,但是也是你一步步更加进步的热爱这项运动的阶梯。

不管是什么职业都是有相应的规则的,虽然现在的社会已经慢慢的变得模糊,规则变得可以随便跨越不顾,那些不顾规则的人们都在用不同的特权在享受那份不用被规则束缚的快感,但是,这份职业如果没有了约束,那么这项职业已经意义不再。

这种精神,不是说大家都不说就可以忽略的。

这份热爱,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为了大家请放弃坚守这么容易的。

当你为了一些私欲和一些团体的狂欢而放弃了那份坚持,那么,那份一直坚守的热爱和那个一直神圣的职业也将随着你的放弃而死去。

从此,空壳在那里被各种特权拿来利用,随意的践踏。

啊,猴子裁判虽然为了坚持自己的裁判而死,但是他其实一直都在那里。他一直会是这项运动的裁判,而这个裁判的身份,将永远随着他的坚持,亘古加持在他的灵魂上。

 6 ) 无意义是永生的毒药,死亡是无意义的一个解

这个番的确有些意识流,但是逻辑链条基本上是完整的。

首先回答两个问题

为什么外太空是回去的路,因为那是希化身的罗盘指的方向,最后在电梯里(我觉得那应该是神留下的,通往外界的电梯)有给到罗盘的特写,也是指向上方,也就是电梯的方向。而拉吉达尼的磁铁,我猜测大概是按照罗盘磁极和出口电梯相吸的原理制作出来的。

至于最后为什么给到校长的镜头,因为校长是神,也是观察者。几万年后终于有人从他的漂流里面走出来,他自然有所反应。

我觉得看意识流的番,就要像看印象派的艺术作品一样,离远一点,不去细究每一个逻辑链条,而是把所有抽象的笔触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对此我的感受就是:无意义感。番里花了很大篇幅描述各个世界无意义的景象,有人几万年都在搬砖,即使他并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用,有人因为一根头发而重复了几万年的相扑对决。我看到,永生并非意味着人会一直前进,也可能到某一点就停滞下来,活力,好奇心,渐渐地失去,最后变成空壳。但是这并非是某个人的堕落,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没有所谓目的,并不存在驱动人一直向前的东西,很多时候人向前只是因为被周围裹挟着,或者是因为自己某些方面的贫瘠罢了,但是这些在无限和永恒面前只是一粟而已。即使是拉吉达尼这样拥有无穷好奇心和热情,执着于追寻宇宙真理的人,在经过了千年生命之后,也感觉自己“正逐渐变成无感的人,最后变成一个扭曲的巨大空洞。我也被时间晾在一边,总有一天会变成像希那样只有形式的存在。”

如何面对人生的无意义?死亡。拉吉达尼最后讲述的故事,正是用死亡对抗静止的永恒的故事。拉吉达尼的话总结了这部番的精髓:“对,没有灵魂这种东西。意识只会没有意义的产生,然后逝去,人生将是永无止尽的徒劳。但我想就是因为毫无意义,因此活着这瞬间才会如此光辉宝贵,因为那是在当下只属于那个人的东西。”无意义是永生的毒药,而死亡是无意义的一个解。对于我来说,人生或许真的没有所谓意义,但是仅仅是因为它短暂,就值得我好好过完这一生。

当然这只是我的感受。如果这部番真的想表达这些东西的话,我觉得还可以包装的再精美一些。

 短评

拉吉塔尼的鹦鹉会笑

4分钟前
  • S1.sy_phUs
  • 力荐

终归还是喜欢整部作品并不追求「达意」的气质,略微抽掉叙事和设定的坚实,换取各种各样没有形状的吉光片羽,形式上的探索使得观看过程饱含无限趣味。作品想说的话并不是特别清晰,也无法很有底气,但也因此避免了思想的怠惰,溢出日本动画已近乎程式化的青春物语和心象风景。是沉湎于象之斑斓而不那么在意「意」的人会喜欢的动画。

7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最近的一个思考:可能现在的好多年轻人被短视频、回合制游戏、鸡汤反鸡汤、快餐般狂抓炫酷吊炸天的超英喂的太多了,动不动就yyds、神作、吹爆……反而像《奇巧计程车》《机甲拳击》《漂流少年》这样别具一格一花一世界的匠心作品却被束之高阁不过也好,没了脑子,便于控制

1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

13分钟前
  • 卫宫切嗣。zero
  • 力荐

画的真棒,五星观望!

18分钟前
  • 力荐

低情商:画风奇怪 高情商:汤浅feel 原创赌狗 忌高开低走

23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终于想清楚在看Sonny Boy那种奇怪的说不出来的感觉、跟看其他番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是什么了。这是一部不具有娱乐性或者退一步说娱乐性含量很低的番,有一两集看得我昏昏欲睡(不是说昏昏欲睡就不好的意思,反而这部番真的很好,可能是因为它过于严肃,或者思维过于跳脱常人无法理解,像猴子那一集基本全是念白,没有过多的画面表达,看第一遍我看不懂,而且我睡着了,看第二遍我聚精会神最后大为震撼,拍腿叫绝)叙事也非常隐晦,设定天马行空毫不受限,甚至无法揣测ta是如何想到这一步的,每一集的内容设定都千差万别,所以基本每一集都不太让人摸得着头脑。它的烧脑不是那种悬疑推理的那类,而是跟猜尼采潜台词的那种烧脑,揣测它每一集这些无理表象故事的背后真正想映射什么东西,这是我每周看Sonny Boy的快乐。

25分钟前
  • 是 Moon呀!
  • 力荐

被一个设定打动了。停留在原地只会怨恨、死亡。而每一次相信着去跳跃,世界就会敞开。

26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shit, it just got dark so fast. 好久没见过的nice日番了,期待后续。11.16.21 看到后面发现这是一部高级的青春伤痛文艺作品,科幻,宗教,包含了社会结构与权利反思,当然最主要还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是否只能停留在孤岛上自我解刨,一边无尽等待,就像是时间没有任何流逝,还是勇敢踏出一步就可以获得救赎所衍生出的猜测。实·一人一座孤岛,人生无处不漂流。

30分钟前
  • 欧富贵&LOL
  • 力荐

在7月一众水番中鹤立鸡群,原创不烂尾就是神作。

34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力荐

长良最后还是没说“我们再次成为朋友吧”

36分钟前
  • Flypig
  • 推荐

五星观望,本季度最期待的番。/完结撒花。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主创比起“照顾”观众,更倾向于创造自己的故事。其实这部乍一看艰难晦涩的作品也没那么玄乎,说白了这是一部典型的小情节糅合反情节手法的故事:开放式结局,内在冲突,多重主人公、被动主人公+非连贯现实。最后,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这部动画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引用一句话就是:“随着故事设计从大情节开始下滑行到三角底边的小情节、反情节和非情节时,观众的数量会不断缩减。”,有这么多人欣赏sonny boy这部“任性”的作品,实属主创之幸运,说是小奇迹也不为过。

38分钟前
  • mikawa
  • 力荐

本作所谓不符合影像文法(“镜头语言”)的做法在电影里其实早就层出不穷,镜头跳接和打破叙事逻辑之类的手段对于标新立异的影像带师来说都是小儿科。但是为什么对动画来说流畅的叙事仍然是不可动摇的第一位,而形式上的花样总是被“错认”呢?是因为缺乏接受另类形式的观众?在接受侧之外,内容对于形式的延申很有意思:一个完全与现实割离的虚幻空间,或者更进一步地,如何描述“这个世界(此岸)”、“那个世界(彼岸)”,以及在世界间跳跃(毫无疑问是一种情-旅)。世界中人和物是否依循同样的空间/世界逻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夏目真悟抛弃掉那种“探究角色内心”的二次元虚空精神分析法,进行一些(哪怕没什么“深度”的)空间和形式探索

39分钟前
  • nbpr
  • 推荐

说实话,我真的是看不懂这部番:剧情好像变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导演想塞给我的,那一堆堆华丽奇怪、跨度大的设定,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的却只有金玉败絮的违和。还是花花肠子太多了

42分钟前
  • 言弹
  • 还行

结局或许可以看作《天气之子》的变奏吧,既有笨拙但真诚的作者坦白,也关于世人如何看待作为“世界系”的他们(但本作不是世界系作品)——少年少女经历了死亡与永生,穿越宇宙挑战一切统治的必然性,他们如同“世界系”般活着,影响了世界了吗?世人不会知晓,也不会认可他们的未长大,只有世界会留下他们的星屑,提醒着未来必定老去的少年少女,有朝一日回想起那永恒的一日,即便他们此时不知晓。

47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推荐

本季甚至可能是年度大黑马

49分钟前
  • 哼一首歌给哈尼
  • 力荐

你的体内若还留存着那座孤岛,便足矣对抗整个世界的荒谬。

50分钟前
  • 伯简
  • 力荐

抛开所有日式青少年命题惯用的话题讨论性和肉眼可见的想象转换,本剧最为亮眼的是简洁的叙事表达力和风格上清新自由,甚至有种心灵冲浪的驰骋和任性。

51分钟前
  • Kingsonic
  • 力荐

我虽然只看了一集,但有点儿看不下去了。有的时候感觉很多人评分,就是:哎?这个小众,那这个就好,我就要给高分,显得我口味独特,审美出众。。。当然啦,感觉还是有潜力的,但有时候觉得,这么深奥的东西是给青春期少年看的吧。。。有工作压力的人是看不懂这么复杂的作品的。。。

53分钟前
  • Kannimeia
  • 还行

【A】一时失语,难以理解、难以形容、难以回忆,究竟是什么驱使我一集集观看到最后?覆盖于面孔的阴影,突兀的凝视特写,引出不知所踪的视线,抑或是传达角色卸下伪装的信号。但核心并非如此,在无数轴线错乱中打破视听框架的意义,叙事的不可预知否定了剧情逻辑的意义,支线的隐去让观众忘却了其他角色的意义,在ep11,连「意义」本身都被消解,唯有那些不可捉摸的瞬间才是对观看的唯一回答。最后一集,角色的奔跑,机位的变化,却无法撼动背景的恒定性质,光怪陆离的那些影像与第一集的纯黑无异,永恒的参照系。他们又回到了需要证实「意义」的世界,未能实现的承诺,无法说出的言语,以及不得不直视的梦幻泡影。罗盘还在转,未来还很长。

58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