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

综艺大陆2019

主演:易立竞,韩红,黄晓明,俞灏明,周杰,周笔畅,王珮瑜,李开复,海清,柯蓝,丁锐,马薇薇

导演:冯键

 剧照

立场 剧照 NO.1立场 剧照 NO.2立场 剧照 NO.3立场 剧照 NO.4立场 剧照 NO.5立场 剧照 NO.6立场 剧照 NO.13立场 剧照 NO.14立场 剧照 NO.15立场 剧照 NO.16立场 剧照 NO.17立场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3-08-31 18:21

详细剧情

  《立场》是由易立竞工作室联合爱奇艺出品的深度访谈节目。由拥有19年媒体从业经验的资深人物访谈记者易立竞(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担任采访者。  节目在形式上使用了纪录片元素,秉持“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的理念,放下预设的立场,邀请这个时代中有价值的人,离开演播室,回到他们社会角色所对应的环境中,通过丰富的视觉语言、立体观察、多次访谈,穷尽一切可能去理解和呈现被访者的思想和行为。

 长篇影评

 1 ) 悲观又搞笑的人-马薇薇

是真的很喜欢《立场》里马薇薇那集,那集让我看到一个如此真实且拧巴的人。所有感想只针对节目当时的她,不包括现在的她。这只是我的感触,会很片面,有不同意见的不用怀疑,你是对的。希望大家自己去看正片哦!

对于自我认知:

马薇薇有超人的记忆能力,以前的她可以达到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但也因为这个才思敏捷导致她的抑郁(可能在我的认知里,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大彻大悟通常都会让自己思虑不停,变相折磨自己),后期通过药物的干预,她需要面对比以前笨拙的自己,知道过自己多聪明要接受现在这个笨拙的自己是很痛苦的。

可能骄傲如她,以前是不能接受自己有相对低级的爱好,因为她所处的环境就是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在思想上进步;但她是肉体凡胎,所以她开始喝酒,只是单纯享受简单不过脑的赞美。这可能是一种自我接纳吧,来面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不能自由的发表言论也是她的痛点,每个人对世界对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因为她是公众人物就不能轻易的表明立场,只能“演”出观众喜欢看的那部分,这让她很压抑。

她不能接受她因为利益跟任何人撕B,所以她离婚时接近于净身出户,她看不起男人为了钱跟她撕破脸,这样的男人已经是废物了。她要活出自我感觉,受人敬畏,即使别人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但这是她的爽点。

她看轻这世界上包括她在内的所有的人,她不想谈论她自己,但是她又要让人知道,这是她对自身身份的一种不认同么?或者说在不认同当中又要得到别人的肯定?

人生就是在矛盾中不断的自醒,以达到一个自洽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学会放过自己,认怂,正视自己。原来聪明人也有过不去的坎儿。

对朋友的道义:

朋友已是她生活的一切了,她的艺人工作不能说单纯是为了朋友,但是因为朋友参与其中,她会更努力,因为不能辜负朋友的信任。对于朋友,她要求帮理不帮亲,你不帮她她会生气,你帮她了,她会心疼。但她自己解释这两点并不茅盾。易立竞说她是个小女孩儿,很贴切,女孩子的心思确实很难猜 。好在她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宠着她,惯着她,让着她。而她也会为了朋友拼尽全力。

朋友应该是除了亲人最重要的存在了,没有血缘的关系,但是他们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理解你的人,他们可以无条件对你产生信任,为你付出,帮你出头。非常非常羡慕她的友情。

对钱财的态度:

她拥有超出普通人的财富,但是她对钱财的观点是:风吹鸟蛋壳,财去人安乐。因为有了,所以她不在乎。可能人都会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会过分在乎吧。

对家庭的看法:

因为她从小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所以回到爸妈身边很会讨好爸妈,因为那是陌生的2个人,年幼时随爸妈各处迁徙对她来讲是一种动荡,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朋友对她的意义就超出家庭很多。感觉对爸妈她有一种“恨”,这个恨我要打上引号,不是真的恨,而是讲不清道不明的疏离感吧。她会因为酒醉后像她父亲而直接戒酒,就是要避免成为那样的人。她觉得她们家的亲子关系很复杂,没办法理的清。关于童年的记忆,好的坏的她都不想谈,好的已经逝去不会再回来,不好的她也怕是她自己记忆出现差错而对父母的现时认知不公平,不想谈及家庭是因为她觉得她可能会变成另一个人:精彩指数不如现在,但是快乐指数一定会高于现在。用易立竞的话说,她更想要一个庸常的人生。

其实我并不了解马薇薇这个人,但看到这里真的是极度的心疼,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小时候缺失的,一定会在成人后映射到。当然不是说原生家庭就是一切的原罪,但对于心理不够强大普通如我们的凡人却是这样的。所以如果你要选择成为别人的父母,请先考虑好你有没有做好准备,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好的和完整的童年。

对爱情感触

爱情对于她伤感大于快乐,她说她进入爱情就会很疯狂,我的理解是因为以前的家庭原因导致如此,想在爱情找到另一种寄托,但是越是这样,自己和别人的压力都会很大,而且会出现各种极致的情况去验证爱情,直至爱情消亡。

应对突发事件的态度

她的应激反应区别于常人,非常理性,她会在等待着她父亲是否癌症复发的消息的同时理智的安排工作、健身、睡觉。能在发生大事的时候睡着是很反人类的表现,易立竞形容她是战士。而她自己讲:当事情发生的时候解决事情,无事发生时,解决自己。真的很欣赏这句话!

其他细节观察

因为她父亲的突发事件让整个采访更顺利或者更不顺利,但是马薇薇当即表明态度,她可以理性面对,而易立竞则平静的提问,问及家庭时,易立竞得到最后的回答时竟然表现出松了一口气,其实她心里也皆是怜惜吧,她也在微博里表示这是她为数不多采访把她代入当事人情境里走不出来的一次。我们都看到明星光鲜的一面,谁也不知道他们退去明星身份躯壳后那个人是怎样的,其实大众也并不真的关心,大众想要的只是一个符合心理预期的人设,并将之为持下去。人生在世,谁又能不活在套子里呢?毕竟漂亮的洋娃娃谁会不喜欢呢!

谈话的过程中,听似悲伤的事情她也依然笑面以对,心里大悲大伤,但外表笑意满脸。感觉她一直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拉扯,理性让她平静,感性让她痛苦,而感性和理性又像双生子一样并存,导致了她的人格如此分裂。感性会像一头蛰伏的野兽伺机而动,偷袭脱离理性控制时候的她。

也许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当一个人拥有了高人一等的才智时,上天可能就会让你在另一方面有缺失或者承担更多。所以人生的功课是要清醒的认知自己,接洽自己,自处。

 2 ) 周杰好通透

刚看了周杰和易立竞的采访,好喜欢周杰。 大家说他“直”,他不接受。他认为“直”是不动脑子的说话,而他是“真”,“真”是他说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负责任后才说出来的话,即使会伤害到一些人。这二者是有区别的。 “你遇到一个认真的人就觉得老派,哎呀,好像是传说中的,随大众就叫合时宜啊?我才不这么认为。从小我就发现那些科学家那些了不起的人都是不随大众的。我识字时候就这么认为的。凡是在这个世界顶天立地的人都是不从众的。” “都是些没有用的人际交往,在我看来不如长时间地独处,我还嫌时间不够呢。” 十年过午不食,认为财务自由不是精神自由的前提,而是有盈余即可,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旅行,穿衣服很随便,因为不在乎这个,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 他输出的内容,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和我好相似呀,(过午不食目前还做不到😭,但我很提倡这种生活,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轻盈)好喜欢他。

 3 ) 不给人生找借口

易老师追问黄晓明“你的野心”是什么?晓明诚恳也无奈地回答“我没敢有野心”。易老师改用“愿望”追问。晓明答:只希望这两部戏播得好。

也许梦想只属于少年,而王者才配有野心。

普通人连“发愿”都显得怯懦。害怕什么呢?是怕为理想太宏伟,没人可懂只得旁人耻笑?是怕奋斗姿态太丑不够优雅?是怕给自己设了成功的目标,就顺便有了失败的对照?是嫌弃自己资质太低,不值得宏大梦想?

所以有梦想的人,第一有自尊,信自己配得上一个梦。第二有勇气,信自己有力量去追寻。第三有能力,信自己按图索骥或天马行空,总能完成这梦想。第四有信仰,信这个梦有价值,且该被我来完成。

于是,有些人选择把“愿望”求诸于外 — 神、佛、灵、鬼、彩票,运气概率。比如海清。

然后,还有些人干脆换了套价值体系,比如周杰。当然,逻辑能自洽,认知不失调,没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拧巴地)逍遥快活也不错。

周杰“生活家”的标准比较主观 — 我自己满意就好。而黄晓明为之努力的“好演员”的评价标准,相较之下就(可能)更客观了— 合乎逻辑、自然而然地感染观众。

甘于拿客观尺子来衡量自己的人,算得上勇敢。

那,我,敢吗?

黄晓明在起起伏伏20年之后,在易老师的追问下坦诚,如今不再做拧巴的自己,直面自己的不足和职业理想,而不再一味逃避说“我够努力了,为什么你们骂我?”

直面自己。少点拧巴。多出的心力才能拿来精进。然后才值得有梦。再然后才可能梦想成真。通过努力和勇气。

再次谢谢易老师,一次次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4 ) 随记 周杰采访

看完周杰的采访节目,我觉得有两个字用来描述他——通透。不是敏感,不是耿直,不是反叛,而是通透。他是一个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活成什么样的人,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一个生活家。因为通透,所以自信,因为通透,所以不合群,而什么是群众,群众是大部分连自己也看不清的人,他这样一个人该如何合群? 在节目中,很容易就能发现他是一个很敢说并且表达能力极强的人。但他并不屑于通过惊人言语而制造热度,或者所谓“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因为他可能都不在意“大众”。他的说更像是一种正义的发声,真诚的发声。当大众习惯性被误导,习惯去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甚至蒙住双眼去撒谎的时候,他不介意作为那个勇敢的人,去撕破这些谎言并引导他人正确思考。因为当事情愈演愈烈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站出来的责任。他有气节,有立场,有尊严,他这样的人不是不合时宜,而是太正,所以他介怀于表情包事件。 当然,没有人是完美的,更何况这个之前被各路网友黑得不行的周杰。在没看这次访谈之前,连我自己对他都是道听途说且觉反感的。 周杰在这几场与主持人的对话中,几乎是压倒性的,当然,这个可能跟主持人的专业水准以及领悟能力有关。我的看法是,主持人和周杰虽然能正常沟通,但是思想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周杰在谈话中,是主导性的地位。他喜欢把“明不明白”,“懂了吗”这种核对意思的词挂在嘴边,什么样的关系里容易出现这样词? 老师与学生,医生与病人,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而在这些关系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一方是有绝对话语权的。这里也顺带提一下主持人的问题,主持人时常存在面部表情僵硬甚至眼睛无神的情况,而她在这样的状态下再时不时抛出几个冷不丁的问题,反而更像是在质问,挑战周杰。而周杰,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访谈节目,几乎是知无不言。所以,他们的谈话中,也意外地产生了一些火花,让我的尴尬也少了一些。 最后,还想谈一下周杰提及的令我印象深刻并且较为赞同的几个观点。观点一,他说他不喜欢“大家”这个词,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绑架。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喜欢用“大家”这个词的群体的心理,就会发现他们确实存在底气不足,不敢担责的特点,而周杰骨子里不看好懦弱的人。或者一个特别有想法,足够自信的人,经常会用的表达应该是“我认为”,“我觉得”。而不是引用别人的话或者借用“大家”这个词来撑腰。 另外一点是他对于自由的看法。他认为自由最后是完成精神自由,而精神自由的前提不一定是财务自由,而是财务有盈余即可。因为一个眼里从来只是金钱名利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暴富或名声大噪而开始追逐诗和远方。诗和远方是心中的信念,是心中的自由,只要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为生存而奔波,那么我们此刻,眼前,就应该有即刻的诗和远方。 完。

 5 ) 童真的韩红

易立竞问韩红:如果你的人生是一本书,你会给这本书起什么名字?” 韩红几乎想都没想。提了口气,扬起眉毛,上身略微挺直。 脱口而出两个字:《精彩》。 然后就是一次接近2分钟的独白: “我被人赞得精彩,被人骂得精彩 被人喜欢得精彩,被人讨厌得精彩 我成功得很精彩,幸运得很精彩 我不幸的童年也一样精彩 那种凄苦是没有人能体会的精彩 我是个大起大落的人 唱了十年 借钱才出了第一张唱片 难道还不精彩? 我自己成名成功之后 我还没有昏了头保持一定的冷静 我去做了一件让我这辈子都觉得骄傲自豪应该坚持下去的事情 就是我的公益之路 难道不够精彩? 我孤独得精彩,我脆弱得精彩 我胜利得精彩,我失败得精彩 我胖得精彩,丑得精彩 我心灵美好亦精彩 我觉得我很精彩 我敢真实的去面对一切 不忐忑 不慌张 我胸有成竹地坐在你对面 我明明知道这访问会有多少人来看 这可能将成为我韩红这一辈子最后一个专访 我还是会这样开怀地跟你聊天 我没有夸自己 我只是说一个真真正正活脱脱的韩红在这里 我尽量不去说谎 尽量不去恭维 尽量不去卑躬屈膝 我尽量保持着自己的态度 尽量能够让自己接近我自己心底的那个样子 难道还不够精彩 我觉得我很精彩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个人物专访 因为我已经不想再讲话了” 我整个被震撼,愣住傻住。

 6 ) 这样尖锐而真实的访谈节目已经不多见了!

喜欢访谈节目《立场》,因为看到一个人的真。说起来明星的经纪团队已经为ta们设定了“人设”“标签”,易立竞的问话像针,开始时我会觉得有些尖锐,但越往后越发现这样才能剥开明星的内心,因为明星已经把自己藏的太深太久了,她们常表现的是她们该表现的,那节目的真实性谈何意义。所以我肯定易立竞的问话方式,尤其周笔畅那一期,周笔畅甚至问镜头外的工作人员是不是不能讲。

一期是海清,她讲“人生实苦”,讲自己科班出身毕业接不着戏,那时候的心路历程。到零几年拍《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时已经快三十,逐渐成名。不开心时,我会想想这句话,接纳“人生实苦”这个道理后确实心态会好一些。

还有一期是京剧艺术家王珮瑜,女的,近几年参加了跨界歌王等各类综艺。也是讲自己曾经十七八岁就是京剧名角,受人尊重追捧,拿存的三十多万辞了副团长的职务创业,信誓旦旦说自己怎么会失败,后来被社会狠狠地抽了巴掌,她讲的很搞笑,已经看淡。

挑着感兴趣的看,海清、黄晓明、周笔畅、王珮瑜等,整体节目10分,这样真实探究的访谈节目,已太难得。

 短评

我讨厌温吞、虚伪的采访者,易立竞正合我的喜好,她专业 职业化 也善于挖掘,有那么多不痛不痒、娱乐至死的节目,你可以去看,不要勉强。

6分钟前
  • 皮皮
  • 力荐

为马薇薇一期打分,从中间到结尾眼泪没停

8分钟前
  • 像星球飘来飘去
  • 力荐

还不错。推荐。主持人很正常。感受人与人的互动

12分钟前
  • Emma
  • 推荐

只看了王珮瑜这期,有点意思。瑜老板很坦率真诚。

13分钟前
  • Cinderella
  • 推荐

周杰有一套非常自洽,又可以绕晕别人,让你一时无法找到破绽的逻辑“套路”,这里的周杰仿佛是个全新的他,“生活家”、“清醒者”。海清渴望飞/渴望逃离体制,最后懂得了人生只有忍耐,她的纠结点也是大多数人人生中迷茫的地方,她好有内涵,不只是个咋咋唬唬的媳妇专业户。黄晓明单纯又谦逊(也有可能是装的

17分钟前
  • 努力冲冲冲✨
  • 力荐

终于出来一档舒服的节目了,可见主持人个人的魅力有多重要,对优秀的老记者真是又爱又怕。

22分钟前
  • 芮歧
  • 力荐

1、俞灏明:烧伤后更加成熟的面对人生。2、周笔畅:随性真实的态度,明白自己想要去完成的事。3、柯蓝丁锐:柯蓝隐藏自己,丁锐敢于直面自己,所谓两个有趣的灵魂。4、王佩瑜:被打磨过后的理性英雄主义。5、周杰:自我的生活远远重于舆论。6、黄晓明:娱乐圈的老好人,不惑之年开始静下心来慢慢沉淀。7、韩红:暗光中照亮许多人夜路的公益人,但也是一个“孩子”。8、李开复: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野心。9、马薇薇:吃内涵饭的辩论鬼才,抑郁使她惧怕夜晚,极度的悲观主义者。10、海清:人生就是苦的,逆境中一定要学会忍耐。PS:完整的看完十期访谈,真的爱上了易立竞,谈话直击人心。尤其喜欢王佩瑜和马薇薇这两期。

24分钟前
  • 徐小贝儿
  • 力荐

能看出来,易立竞是在以大众的观念为基底,不断地刺激受访者,碰撞出一些对抗性的内容出来。周杰不错的,通透。

26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清晰又一絲不苟...相對顯得十三邀黏糊糊的,但不計較哪個好

31分钟前
  • stanza
  • 力荐

易立竞是真的很厉害。因为她自身的高度,深度和敏感度,感觉她能把名人身上更深刻的东西挖掘出来。你会发现被采访者如果是有思想有内容的人总会先对她的问题有防备,后来就会慢慢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研究过自己,把自己当人,对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挣扎感兴趣的人,而不只是把自己当明星捧或当产品走流程,这时他们就会推心置腹,甚至摩拳擦掌要好好表现自己,毕竟不走套路走心的太少了,可能他们也渴望被理解吧。她就像外表严厉但内心关爱的班主任,问题尖刻但不恶意,让人害怕又愿意相信。

34分钟前
  • 天冷吃冰淇淋
  • 力荐

实在是很棒的易立竞。总有谩骂,她却回答不去理会。做好自己就行。太棒了。我认为最好的拜访集!

36分钟前
  • 巧克力
  • 力荐

挑衅式提问 周杰防御得很辛苦

39分钟前
  • dvlyc
  • 推荐

看完易立竞采访马薇薇 对易记者一针见血的洞察力叹服 易记者太适合当心理咨询师了

44分钟前
  • 千与千桐
  • 推荐

借用一句话: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48分钟前
  • Charmy
  • 力荐

看了周杰那期,有内容,有思想,这个时候的周杰是经过洗礼的。

49分钟前
  • 当叔叔的年龄
  • 推荐

如今市面上能看的访谈节目太少了。看易立竞采访其实不是去追星看她采访谁,而是看她怎么发问,怎么从容,怎么客观。

54分钟前
  • 水果沙拉崩
  • 力荐

看过黄晓明、周杰、韩红三期,风格两端,但谈话都很深刻,引人思考。只需要以一个观察者的立场,去认真观察、去倾听感受他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世界观,就可以了。“你是一个圆滑的人吗?”旁边正好有声响。“你不动它就不会响。”会即时性借助外物来回避正面回复。《立场》主旨——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核心——高端、深度、人文。

55分钟前
  • 一条界破青山色
  • 推荐

—— 晉升為我最喜愛的訪談節目主持人

56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使一向思路清晰的易立竞败下阵来的,是周杰二十几年形成的圆融自洽的人生观

59分钟前
  • 亚得里亚@猪
  • 推荐

一星给企图挖坑制造爆点的主持人。她的采访并不客观,一副我从业多年总能从你的语言中找到漏洞、用嘉宾口头上的破绽,攻击对方以企图证明自己记者经验丰富,证明自己有多牛X。看的尴尬,也心疼嘉宾。表明上说着自己不带立场,其实在结尾叙述,言辞中都带了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

1小时前
  • wuli吐槽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