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成为F

日本剧日本2014

主演:武井咲,绫野刚,小泽征悦,早见明里,户次重幸,水泽绘玲奈,吉田钢太郎

导演:城宝秀则,小椋久雄,小林义则

 剧照

全部成为F 剧照 NO.1全部成为F 剧照 NO.2全部成为F 剧照 NO.3全部成为F 剧照 NO.4全部成为F 剧照 NO.5全部成为F 剧照 NO.6全部成为F 剧照 NO.13全部成为F 剧照 NO.14全部成为F 剧照 NO.15全部成为F 剧照 NO.16全部成为F 剧照 NO.17全部成为F 剧照 NO.18全部成为F 剧照 NO.19全部成为F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0 16:34

详细剧情

  神南大学工学部建筑系副教授犀川创平(绫野刚 饰)及该专业三年级学生西之园萌绘(武井咲 饰)近期正在撰写关于“最接近神的人类”——天才少女真贺田四季(早见明里 饰)的报告。在此期间,二人经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喜多北斗(小泽征悦 饰)的介绍前往极地环境研究中心参观,谁知却目击了经过缜密计划的密室杀人事件。萌绘无视犀川教授的漠然,极其热情地展开推理和调查,更将自己置身于莫大的危险之中。最终在犀川教授的介入下,真相浮出水面。以此为契机,师生二人又接连卷入各种各样的密室杀人案中,他们将凭借现场的蛛丝马迹找出真正的凶手……  本片根据森博嗣的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对于本格,动画内容,节奏的探讨

本格推理的内核是什么,我没系统学习没法给准确答案,但根据看过几本本格来说,还是读者自己思考为先,这里的思考不一定是和文中侦探一样的思考,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当你自己的想法能比侦探先走一步 晚走一步 走出不同的一步 都是有趣的 为什么侦探总是会在最后一步才说 他知道了,为什么呢?因为当他将自己看到的路一步步推导展现在你面前,那你本身的思考还存在吗? 好了,谈完了本格,再来看看内容。 我蛮喜欢蘑菇话的“我写的故事仅仅是boy meets girl的故事 ” 全部成为F也一样,也是一个“boy meets girl”的故事。我们从对犀川与萌绘一无所知,到懂得两人性格,懂得两人的相互喜欢,尽管喜欢的方式不同。但这就是人,简单而实在的人,而这个故事它成功的让我们认识到这两位富含人的元素的纸片人。

我们无从知道四季怎么喜欢上所长,而所长也深爱四季。但我们知道犀川和萌绘最后的糖有多甜,换个角度,如果幼年的绘萌没有犀川陪伴会成为怎样的人?或许是下一个四季,但又有可能变成自闭(

这是一部具有哲学与思辨意味的作品,如果不带脑子,可能只会看到几位人物全程都在说话,几分枯燥几分无聊

可如果能够仔细思考他们说话的话,所发生的事情,或许会发现很多乐趣,这个乐趣又或许能解答很多现实问题,尽管作品本身现实性就很低

再来看看短评

貌似都在说拖沓,说可以变得更短,更简单,更加的直接中心。 一切都是这样简单的吗?单纯从迷题来说可能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解不开的迷题,为什么动漫的速度就要调高那么多倍呢?倒二集的那些警察貌似也蛮想快点的,可惜还是有点单一思考了。

最后一部作品存在的意义确实是让人看着开心,达到这个目的思考又有什么重要的,可如果目的是开心,那能多加思考或许能更加开心。

 2 ) 那自由,那幸福,那遗憾,有些忧伤

2017.12.20补完《全部成为F》 这番是一部优秀的黑深残, 还有些治愈日常。 这番开头就扯上我是谁,我要去哪,我为毛活着这类问题,把我这业余哲学爱好者吸引住了。 看完后我感觉自己打从心底爱上这番了。 不仅仅因为发现了我以前一直用的微信头像原来就是四季站海边的背影 更是因为这部番适当的血腥变态同时还有那么那么多有趣有深度的思考。 人生四大难题还是没给明确的答案。 只有零碎的答案: 女一活着主要因为男主的温暖陪伴。 女儿也还是会被“我是谁”难倒 四季想得到“死亡”——自由 人生意义是什么? 人要像四季那样纯粹才对吗? 平凡活着过完一生才是最大的幸福吗? 现在的我依然给不出完美答案 但在这故事发展的寻找过程还是很有趣的。 这番画风挺不错。 op和ed都挺特别。 音乐我觉得一般。 英语配音求放过。 超爱四季在海边的风景,无论浅蓝唯美还是夕阳凄美的时候。 大概无边无际的海代表着自由吧 人从来都难以自由 但不自由也能拥有幸福 比如被爱其实就是一种不自由 可是我们还是会被所爱之人爱着感到安心 我想,没四季那天赋的我不用纠结太多

 3 ) 理科生哲学推理之典范

观看过程烧脑吗?想要进行推理,跟上节奏,还得看你数学好吗?懂程序不?

嘛,推理过程说不上精彩绝伦,巧妙无比,不过看天才博士和高智商教授的博弈也是颇有意思。推理逻辑从理科角度上看也算是严密周全。虽然说原著是比较久之前的小说,从科技层面来讲,设计得不够新颖与时俱进,但文科生如我还是表示不明觉厉,也就16进制那里以前学计算机有讲过,大概跟得上讲解思路而已。

用理科思维写小说,推理逻辑自然出彩。用文科的哲学思想塑造人物,角色内涵自然有趣。

关于天才博士的价值观……那种追求自由,淡化血缘羁绊,从宏观角度去看待个人与社会,客观而近乎冷淡……但奇怪的是真贺田四季明明很温柔。比多数人都温柔恬静的气质,温润如玉。说她冷,却是如翡翠般带着凉意又可生暖的玉石。天才,少女,弑亲,乱伦,怀孕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就是一出足够精彩的伦理剧了。

这部剧的op、ed也很出彩,op是流线形的光线人形在旋转跳跃,三人一起跳着动感十足,互相追逐牵绊的舞蹈。流畅,优美,配合上节奏感十足的op,可看性很高,从不跳片头。

ed的制作手法让我想起四叠半神话大系,几何图形不断跟着音乐节奏,延伸生长,排列组合,四散重构,推拉挤压,镜头拉远拉近。契合度满分,带感。四叠半是五颜六色的榻榻米组合元素,F是电脑窗口、程序代码、显示像素等元素。好玩极了。

发现写到这里还没说到女主,女主并不是这出推理剧的主犯四季博士,当然毫无疑问,博士的主角性不容置疑,可以说整部剧从名字到剧情发展,线索,重点,高潮压轴,都是博士。男主可以说是解谜的人,是配合博士出的谜题,带着我们观众进行推理解答的角色,顺便和博士玩点若有似无的小暧昧,增加点莫名的情愫。那是一种青睐,倾慕之情,是互相欣赏,灵魂共鸣。那么女主呢?女主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出现在男主的日常生活中,剧情也是在他们两人的对话中展开的。女主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富家女,孤儿,小公主,娇小可爱,任性活泼。大概第一印象是娇生惯养的任性小公主,但再熟悉点,会发现她的骄傲,其实很脆弱,她对男主的坚韧执着,其实很动人。其实两人的年龄差距很大的,女主还是青春靓丽的大学新生,博士已经是喜欢抽烟的面瘫中年大叔了。两人初识是缘于女主的父亲,女主的父亲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大学教授,而男主那时就是她父亲的学生,女主在客厅给父亲的客人表演魔术,颇有小聪明的女主在表演这个扑克魔术的时候从来没有失手过,也没被别人识穿过。高智商的男主却一眼洞穿,这让年幼的女主觉得丢脸,进而讨厌起这个低情商的男主,当然心中也有对男主的智商压制表示不服气。第一眼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却爱上了你,这样的套路……真的,青涩得可爱。因为父母双亡,从小幸福的小公主受到很大的打击,变得自闭,而父亲生前的学生,那个讨厌的大哥哥明明是个面瘫,却总默默陪伴在她身边,给她讲各种令人无语的无意义的冷笑话,持之以恒,直到某一天,女主终于笑了。跟着女主线走就完全是带推理悬疑元素的爱情剧了。一般这种带着些许傲娇用力爱的女主类型都是蛮讨人喜欢的。因为努力的样子看在眼里总会触动一些人。当然太作的,三观不正的除外。在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他一直在身边,所以就认定了他。

这里有个印象差想说一下,前面四季博士一直以14岁少女的形象出现,所以我对博士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天才美少女的这种设定,后来博士假装成妹妹,以未来的身份出现,也完全没有想过那就是博士本人,变成一个成熟高挑的女性了呢……这种少女感骤变熟女人妻的感觉还是有点落差的……很喜欢博士和女儿相处的那一段剧情,娇小的女儿从背后抱着丰满的妈妈,白裙子,长长的黑发如瀑,两人温柔的低声慢语,画面温馨宁静。唉。然而女儿的结局却是被自己的妈妈亲自砍去四肢。不得不说,这也是残忍得匪夷所思。杀死了自己的父母,女儿,情人。只为了自由……

能慰藉的,大概也就最后一幕,博士一个人在荒凉的沙漠湖海,坐在一把椅子上,同时模拟了几个人格,仿佛正和乐融融的在聊天。

 4 ) 全部成为F三番目(2018.10.29)

小说也是看了无数次了,这次因为音乐想要再看一次。真的是每个细节都为结局埋下了伏笔。

打着推理小说的旗号其实在讲普世价值观、道德观与个人价值观、道德观之间的冲突;在讲躯体与心灵的矛盾;在讲作者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解读。

最喜欢的片段是四季与教授在虚拟世界相会时,四季在海里问教授想什么,教授说他想抽烟,因为海里不能抽烟。

有人说角色塑造有问题,就已知背景的萌绘和四季来说,片中展现出的性格完全有迹可循。

再及关于涉及作案手法和程序知识,在95年创作此文的背景下已经是很了不起,即使放到今天也毫不逊色。

孤独是什么?

孤独是7。

7是什么?

7是数字。

 5 ) 这个番也可以成为F

其实第一集里女主恋爱脑就已经想弃了,但是看见简介说它是“不可思议的密室鲨人案”诶我就看完了。现在就是后悔 :)

但是这个作品很明显是有些探讨存在主义哲学问题的野心的,可惜情节撑不起命题的深度。密室鲨人只是它的噱头,手法什么的我就不较真了(就比如独自一人完成生产什么的)。

作品主要讨论的命题:我是什么?我从哪来?我到哪去?这些是真贺田四季博士的口问的,而她一个天才所以她找到的答案应该是正确的。从智力上来说12岁博士毕业,可以一个人写出operating system设定确实是没问题。但是学术发展到今日各个领域所需的“智力”其实并不相同,好的程序员可以但不一定是好的哲学家。所以在一部想要讨论哲学的作品里把主角设定为程序员...也行吧。

这部番采用了和《攻壳机动队》相似的二元论观点,就是说存在灵魂和肉体。博士眼中的“我”的本体是灵魂,或者说是人格。因为她觉得肉体是人偶,她的多人格中只有四季有肉体因此是孤独的。死亡可以摆脱肉体对精神的束缚,实现自由。对“我”好歹有点解释,但是比95年的《攻壳机动队》差太多了。而“自由”是什么这个番并没有作深入探讨。

萨特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因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没有可以用于借鉴而采取行动的模版,也就是没有所谓的“人性”。在这样的假说下人的每个行动都是自己的,没有提前被决定,因此是自由的。

虽然四季也提到过类似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话,但是她所说的自由似乎就是更为浅显的不受束缚的状态。但是如果她追求的是“我”不受束缚的话,那她在整个番里的选择都令人困惑,也就是说她的道德观不能自洽,配不上她的智力。首先一个人无论享有怎样的自由都没有干涉他人的自由。因为一个人干涉他人就产生了对他人的束缚,那么在每个人都享有同样自由的前提下,他人也会对自身产生束缚。所以一个追求自由的人不应当干涉他人,也就是说她不应当干涉父母的人生。后面四季的女儿,叔叔自己选择自由,四季尊重他们的选择倒是无可厚非。

如果她要是觉得因为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只拥有世俗之见,不能看见她眼中的景色,她高人一等有权力决定别人的生死,那她为什么一开始要和叔叔在一起?后面又为什么要见犀川教授?说到底“害怕孤独”是社会驯化人类的自然结果。人有想要和同类交流、共情、共存的动力,社会才能安定。但人会在家畜中寻找同类嘛?四季选择摒弃社会的主流道德观,那就要相应地承担后果。要是又不守道德又不愿意承担后果,那就逻辑不太行了。

一个追求自由的人,最简单的获得自由的方法应当是不受他人看法的困扰。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主观的,而人的本质又是思想,所以只要他人的思想对主体不产生影响就是自由的,并不需要鲨父母。在解决问题时没有选择最优解已经辜负了她的智力,更何况她的选择并没有带来自由。虽然犀川教授等人都说这个15年没有人进出的房间对四季应当是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这样。即使肉体与精神的自由并无必然联系, 在精神依附于肉体的物理世界,对后者束缚必然会影响前者。比如她就说过想看海,想干的事很多。这些都是被关的她无法做到的。如果她觉得在房间里是完全自由的话,她就无需15年后以这个事件为契机出去。另一解释因为女儿出生了,优先事项发生了变化,想要让女儿出去。那就更更更令人困惑了。四季作为一个意识到存在先于本质,想要寻找人生意义的人对于自己要往哪去的结论居然是让女儿取代母体。这种本能的行为单细胞都能做到,根本不需要自我意识。说到底留下后代是希望有什么证明自己存在过。但是既然四季认为的“我”是思想,与肉体无关,那“我”的存在就无需后代证明。同样的,肉体对于四季自己是束缚,那对女儿也同样是束缚。如果人的存在意义是得到自由的话,那为什么不能先帮女儿获得自由。虽然影片最后四季又在体内增加了女儿和叔叔的人格,但这并不是她一开始的计划,所以没有一个自洽的道德观。

虽然四季和犀川教授见最后一面的时候她说所谓的正确就是“对我来说是正确的,对你来说是错的”,也就是强调了道德观的主观性,但是她的道德观即使限制在主观层面也不是正确的:)

逻辑不能自洽就是这个番最大的短板,但是它居然还融合了恋爱脑,NTR, 恋童等元素,简直是雷区舞王,推荐重度中二病食用。顺便一说恋童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不是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联系,它本质是对弱者(尤其是心智上) 的支配。所以四季和她叔叔到不能算是,我说的是西之园同学和犀川教授。且不说当年西之园父母机难的时候才多大,即使事件发生也是未成年,并不是说两人画得年龄差不多就真差不多了。这个双箭头我也不想嗑。

给3星是因为心疼动画制作组和音乐,毕竟原著小说才是硬伤。。。

 6 ) 冤有头,债有主,吐槽别找制作组

坦诚地说,在这个动画播放之前,我就把原著看了,正如我在谈原著感受的时候,我并不怎么看好这个动画。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619242/

理由很简单,剧情并不是太吸引人,也不是特别有趣。作为骨架的剧情都尚且如此,你其他做的再好,又能突破到哪儿去呢?

现在想想,可能我这种想法对于评价一个依靠原著去改编的动画作品来说,会有点幼稚。

倒不如说我一开始就太幼稚了吧。

《全部变成F》小说的故事其实大多数时间在绕圈圈,我认为它问题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前面几乎没有怎么提及哪怕是暗示最后的剧情解密爆点,而是在最后突然一股脑地喷你一脸,让人完全没有什么“原来如此”的感受,而是更多的感到"这什么鬼?“,顺便我一直觉得一个不错的推理小说,给读者带来最多快感的地方还是那种深感自己愚蠢的时候,譬如看到真相才发现原来这件事情就在那里,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之类的云云。当然,在这一点上,《全部变成F》原著是没法带给你的。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动画,并不是那本小说。

如何评价一个动画改编是否优秀呢?我在思考多年后得出了一个标准,那就是要在尊重原著剧情的基础上,呈现出超越原著内容的表现力。

毫无疑问,在提供更强大的表现力上,动画比起小说具有极大的优势,小说只是文字,而动画有画面有声音有配乐,根本不可能会输给小说。

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很多漫画改或者小说改被改辣鸡了,除了那些原著本身就是一坨屎的部分轻小说以外,失败的理由无他:没有还原原著剧情。没有还原的理由也有很多,有编剧瞎鸡巴改的,也有实在是篇幅太长,做不进去。

那么对于《全部变成F》这个小说来说,这个水分极大的故事架构,塞入一个动画,仿佛出奇的合适,而且待到动画开播直到结束,我发现动画制作组几乎完美的将原本的故事框架塞了进去,同时还做了很多修正,让它更加的平稳和具有吸引力。

原版故事中最为突兀的莫过于四季博士与她的叔叔斯通后怀孕的伏线。啊,倒不如说在原版小说里完全没有什么伏线,只有最后教授推理时粗暴的甩出这个事实的故事,而在动画里,仅仅是第二话,年幼的四季博士与她的叔叔之间的故事,开始在主线趋于无聊的时候作为替代抢占了观众的视野,或许你看过原著会明白这是什么用意,或许你没看过原著,但是也会被这个悬念所吸引。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改编对于原著那种中盘极其无聊的剧情来说,是一种拯救。

当然,这种拯救的效果不错,动画观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感到无聊,小说中调查的时候有太多的罗圈搜索,动画里都巧妙的回避,四季博士与叔叔之间偷情的场面,配合主线中毫无头绪的“犯罪者”的搜寻,结合动画里四季博士那个存在有 mitiru 机器人房间里的娃娃,有意无意的暗示,会给观众带来一种“看到了真相的尾巴”的兴奋感,而每一话的结束断点也给人留下了悬念,总之,一切的一切就是一个目的,吸引你看下去,并且不让你感到无聊和无趣。

对于一个动画来说,给你足够的吸引力,而且没让你觉得太烦,这已经不错了。

同时与同期播放的其他动画不同,《全部变成F》在画面的呈现上有着极大的质感,至少我看的时候没发现什么明显的作画失误,游戏也走了写实风格,虽然教授和萌绘还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但是也可以理解,毕竟主角需要有更多的关注才是。配合画面呈现出更大杀伤力的是配乐,配乐并不会全程都有,而是根据剧情需要所响起,响起的次数其实不多,但是每一次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巨大的冲击力,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这么个意思。人物的 CV 其实也没什么槽点,桐谷華的一号女主我感觉也就那样,但是这毕竟是走的写实风格动画,按照偏向“一般人”的对话语气进行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动画里有那么半集完全是英语对话,虽然发音已经对了 80% 但还是有那么几个念错的,而且违和感更大的是他们说话太慢了,像是小学生英语听力测试的语速,不知道制作组来这一段意义何在,但是后来想想,那一段动画几乎是静止画,可能是利用纯英文对话转移观众注意力打到作画省钱的目的也说不定(猜得)。

正如小说的节奏一样,动画在最后三话的时候解开了谜底,阐述了一切,同时也宣告了博士的成功逃逸,并且也带来了与教授的再次见面,这些都是原著里有的,动画并没有抛弃,反倒是游刃有余的完全表现了,不知道应该感慨是原著内容太短,还是应该说改编的恰到好处呢?

动画的 OP 和 ED 都结合原著剧情进行了编排, OP 中动感的舞蹈从侧面反映了主角三人的一种关系,教授在追寻博士而不可得,萌绘在拉扯教授而教授却不冷不热,三人翩翩起舞到也是非常新颖的一种有趣。最后的 ED 使用了生命游戏一样的玩法拼凑出了博士与动画里存在的某个 Red Magic 操作系统还有逼格满满地窗体代码构建过程,而最终生命游戏构建出了一个四季教授的景象也从侧面算是一种剧透吧。

动画上映之际,我曾经想过,原著里出现的诸多老掉牙的计算机理论,放在 2015 年的现在,会不会过于突兀。譬如原著书写的时候,特洛伊木马还是新鲜玩意,苹果和主流 Unix 系统还在一统江湖,Linux 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虚拟现实技术在那时代的小说里有提及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而现在我们只需要一个手机和淘宝 35 块钱的 Cardboard 就可以随便体验。设定里某些东西现在再拿出来说,会不会让一些不知道原著时代的人觉得好笑?

当然这个想法有点多余,如你所见研究所里的电脑也升级了,触屏也上了,操作系统界面也不是那么简陋了,有 OSX 的界面,也有 Gnome Shell 的界面,即使是现在你说自主开发可替代 Unix 的系统顶多让人想起 Linux,(实际上小说里的那个 Red Magic 我觉得似乎是在 Neta Red Hat),哪怕是虚拟现实,大家也觉得理所应当,特洛伊木马这种东西更是司空见惯,只是这些在我看来对于小说那个年代非常超前富有逼格的元素已经无法体现出逼格光环,难免让人觉得有点遗憾。

或许我知道很多人看了《全部变成F》动画后会觉得里面有很多槽点,为什么一个小女孩会对一个叔叔发情,为什么那个博士会做出那么中二的行为,为什么里面的部分对话看起来很装逼但是又很无聊,为什么这种自以为是的乱七八糟的理由也可以成为犯罪的借口,为什么那个博士杀了那么多人还逍遥法外…等等等等。

哦,我记得我一开始就说了,我是在谈论动画,作为动画改编,《全部成为F》避开了原著中无聊的中盘,拯救了那毫无预兆的最终解密,同时在剧情的表现力上大幅提升了多个台阶,对于动画改编制作组来说,我觉得完全可以给它们喝彩了,至少从这些细节来看,他们的确很认真的在做这部动画,而且还仔细研究了原著的内容。

至于剧情里的槽点嘛……

冤有头,债有主,吐槽别找制作组。
走出门,向右转,问候作者他老母。

 短评

这故事拍成五集更好点。

6分钟前
  • 南條艾草
  • 还行

動畫化確係正, 一晚煲完, 一氣呵成, 電影感十足, 又玩奇幻, 跟住看真人版差太遠....

7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別棚3話能讲完的故事拖了11话 他俩一开始就没想抓犯人 整天净琢磨博士的脑洞 剩下时间给凶手洗白 真凶用这段时间早逍遥去了 到第9话才开始推理(你还没看的话可以从2话直接跳到9话) 结果就是凶手是犯罪天才 把他俩耍得团团转 原作出版于96年 20年前看起来很生僻的计算机知识如今都是IT界常识了好伐

11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还原度很高,同时很好的兼顾了内核与外延,值得一看

13分钟前
  • Luka
  • 推荐

老师的T恤还是让他妹妹买吧!

14分钟前
  • 六壁坂
  • 推荐

【十月最佳,小说改,不跳OPED系列。各方面都让我爱不释手,比起新本格推理上带给的乐趣,充满哲理思考的对白和奇才个性的人物刻画,出色的演出手法营造对话氛围,写实且认真娓娓道来的故事,不多说了,我去补原作了。

16分钟前
  • Μουσαι
  • 力荐

《Q.E.D》第2期“密室”主题提到了森博嗣的《全部成为F》。现在想来,真是神作。人物造型简直不能忍,萌绘没有一点还原度,国枝助教这短发是闹哪样。犀川不会点眼药水的细节完全想不起来。大量剧情牵扯在萌绘对犀川单方面发情,无愧最讨厌的推理小说女主角称号。两大天才的对决实在好看。每集最后四季教授的成长黑童话好看。弱化推理和诡计差评。

19分钟前
  • 金正昆
  • 推荐

2000年初在一家旧书店买了《全部成为F》的小说,其实无论是森博嗣还是这个小说本身,我都谈不上喜欢,结果阴差阳错不但读了小说,还看了真人剧和动画(呃,然而看动画时故事情节已经几乎全部不记得了……)如果要比较的话,还是推荐看动画吧,真的是很精致了。

24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看了原作然后被核心诡计深深地雷到了……这尼玛也好意思叫本格推理……总之我先弃一步了==

28分钟前
  • 小油飞
  • 还行

FFFF

33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原著小说赛高,A1 Picture的制作依然精良!11集已经很短了,但是却让人无比向往真贺田四季博士。为什么犀串你不打破常规吻上去!

36分钟前
  • 莫逢
  • 力荐

日本經歷過凶殺案的國民數量是99%,剩下1%是移民··

40分钟前
  • [停用]不夜
  • 较差

12.23 女主略弱,原著应该更好

43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在「小说—动画」的互逆顺序里,本作与「魍魉之匣」都给我非常相似的感觉:即动画并不追求观众的「易于阅读」,这一点「魍魉」走得更远,肆意切换叙事时间和视角,彻底熬干观众的耐心,像是有意劝退观众:走吧,你不是我们的人选。而如果你去看小说,会发现作者根本没有那么故弄玄虚。但是这两部动画却经得起二次阅读,所有的蛛丝马迹在重读时忽然就变得大白于天下。不讨好而是挑战观众,做出动画版本的侧重。「全部关于F」这本小说很神奇地在多年后依然记得每一个twist,这是其他推理都未能做到的。「天才的智性VS人类的理智与情感」的主题也非常惊艳,但动画放轻了这个比例而放大了男女主角的情感部分。最大的改动是当年的弑亲案,凶手的改动反而与主题矛盾,一下子让四季贬为凡人。

46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头一回见到动画美型度竟然还不如真人的也是醉了。人设丑到爆也就罢,节奏如此迟缓拖沓是闹哪样?第一集真的就是小说第一回的内容,难道整整一季11集才拍一本书的内容吗?这还能看?!

48分钟前
  • 宇文宙
  • 较差

看名字以为是部丰胸励志片。

53分钟前
  • 半澤直叔
  • 还行

一口气刷完,一部挺有哲学味道的动画。讨论人格问题,从儿时长大成人反而是逐渐失去丰富性,沉沦至“闲谈”之中;探讨何为「人間性」,究竟是追求自由还是人间亲情,亦或是看似无意义的日常;还谈生死,人原本是死的,生反而是病,死亡反而是痊愈……

58分钟前
  • パンパンパンダ
  • 力荐

结尾比较仓促。

1小时前
  • Олег
  • 推荐

人生而为天才,然而慢慢变成凡人。从最终作来看,犀川在保持着对四季博士所处纯粹世界的憧憬和自身天才特质的同时,选择了一条凡人的路,但即使这样也值得仰望——最终话前的表白。

1小时前
  • ryoko
  • 推荐

虽然小说是五年前读的了,但对核心诡计及森博嗣的“哲思”印象深刻,所以看这基本还原的动画时还是有触动。原作废话很多,动画穷尽一切避免观众冲进屏幕扇说话人耳光,日出的那个场景是经典例子。另外,长达半集的日式英文对话,以及B站ED码农空耳,都为这部动画增添了美好回忆。萌绘和脑补的有出入。

1小时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