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皇帝

记录片大陆2018

主演:顾东林

导演:岳廷

播放地址

 剧照

红毛皇帝 剧照 NO.1红毛皇帝 剧照 NO.2红毛皇帝 剧照 NO.3红毛皇帝 剧照 NO.4红毛皇帝 剧照 NO.5红毛皇帝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8-31 16:55

详细剧情

  “红毛皇帝”顾东林离过两次婚,独自拉扯着上初中的女儿婷婷。年轻时爱蹦迪的他,如今无聊了只能去公园里蹭别人的音响跳舞。2017年的直播浪潮,将他和舞伴们群魔乱舞的形象推到了公众面前。从此,“尬舞”彻底改变了他的家庭、爱情和生活。

 长篇影评

 1 ) 《红毛皇帝》低俗与民俗的对辩

本片以红毛皇帝为线索进行了一场关于“低俗与民俗”的社会讨论。

首先“低俗”作为一个没有确定标准的形容词,它取决于每个人的欣赏水平和生活环境。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本片一直像是在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去对其进行审视,例如在他们尬舞的时候,镜头总会不自觉地跳脱于人群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这场“闹剧”,以居高临下的态势去俯瞰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夹缝——破烂的城乡结合部)去审视他们的话,它们是与我们的审美标准不符的。

但对于顾东林(红毛皇帝)来说,这是它们存在感的来源。作为一个被时代彻底抛弃的退伍军人,在当前时代他已经找寻不到曾经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于是网络成了他们新的价值归属。因此,他以为只要自己改,慢慢来,尬舞就不再是一种别人眼中的“低俗活动”,而是像二人转一样的艺术。同时,他们周围的商户(甚至是修脚师傅)以及同龄人都在用“快手”来找寻自己价值,而公园那个老人说的也是“把那些低俗的去掉就好了,这个形式是好的”也印证了他们对于这项活动的认可。

而对于“在公众场合搂搂抱抱,男的摸女的,女的摸男的,模仿性交动作”和“扰民”这两点,抛去“模仿性交动作”这种真实的低俗桥段(但顾东林基本上没有在片中表演这种桥段),片中也有相对应的反问——“在土坡上一对男女当众搂抱,互相调戏”以及“在大街上唱‘亲家母,你坐下’(河南豫剧的代表选段,代表河南民俗文化)”难道就不算吗?

而顾东林之所以轴,之所以要和警察讲理,是因为他搞不懂“为什么我们跳个舞,他们就不待见我们,就说我们低俗”,他认为他和豫剧、二人转是一样的,都是人民认可的“艺术”,所有我们眼中的“低俗行为”,可能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件“民俗产物”,是他们需要的价值感来源。

因此,本片就像是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去同情顾东林他们,而不是内化到他们中间,以他们的视角去复现这一社会现象,而这也是这部电影主观性意识价值取舍的所在,并非是单纯地抛出一个议题,而是先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对其进行一个判断,而后再通过同情的方式为他们辩白。

最后,关于在校大学生拍纪录片这件事(片中有三个某院校的学生的采访镜头),千万不要用你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当事人的内心,因为你不是他,所有你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共情(鲁迅先生说的好: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就拿片中小女孩被问到的问题“你觉得这个环境好吗?”,小女孩回答好。之后那个男生很不解,因为他觉得不可思议。而这一点在拍摄某些题材的纪录片中是很常见的,这完全是因为你和当事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会产生各种差异。而解决它的方法不是告诉她“外面有多好”,而是遵从她当前对于生活的认知。因为,如果你不能让她彻底地驰骋蓝天,就不要告诉她蓝天有多好,因为她不会飞。而这一点,也是很多在校大学生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在孩子身上常犯的错误。

 2 ) 聚光灯下的小人物之死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谁在远方死去,就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约翰·多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或者说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在互联网上哀悼了许多名人明星的死亡。他们或曾经因为作品受人喜爱,或曾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有许多普通人死去了,他们的死不会影响除了他们家人朋友之外的任何人,这个世界不会注目他们哪怕一秒钟。但这个世界90%的人都是普通人,也就是说,死去的也许是你,是我。

顾东林的逝去,吊诡之处在于,他曾经是一个被万人瞩目的“网红”,甚至他的死亡,都在直播镜头之下。但在屏幕之外,观众并不曾真的关心他的生死,他是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甚至很讨人嫌的“小人物”死去的。观众的注意力,又会迅速被另一个推荐热门视频带走。除了他的家人,大概不会搅起一丁点水花。

顾东林确实是个小人物。他不偷不抢不打不砸,遵纪守法,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大事,如果不是快手,他就和我们村头理发的阿叔没有什么两样。但他又不是一个小人物。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解决物质欲望之后才会转而关注精神,但红毛在贫困的生活里享受着舞蹈和网络直播的“鸦片”。从这一层面说,他其实是超脱了little hunger的一个精神追求者,他追求的是舞蹈的自由快乐和“被看到”的价值感。

我们常常用马克思主义的阶层理论来形容社会里不同的人,像顾东林这样的“小人物”会被视为“底层”。因为他穷困潦倒,住在逼仄拥挤的廉租房里,穿着便宜衣服,没钱去舞厅蹦迪。但我们从来不会把那种身无分文却搭车环游世界的年轻人视为“底层”,因为他们即使暂时没钱,但是能够搭车环游世界,就说明了他们所掌握的资源足够让他们随时获得富足的物质生活,他们只是暂时没有选择那样去做罢了。所以,对“小人物”的定义,其实是:他们没得选择。

这是怎样的一种“没得选择”啊。他们失声,在尬舞被定义是“低俗”的时候,他们无力反驳,只能一遍遍强调尬舞不违法以保住一点点正当性。在被对方拉横幅报警的时候,他们无力反抗,对方对相关政策的解读能力和借公权力清除异己的能力远胜于他们,这是一种文化资本的差异。他们试图通过底层互助谋取一点点社会资本,但总是因为资源的极度匮乏而发展到红眼相见。影片的开头其实很有意思,选秀选手和尬舞集团谁跳的更好?不知道。但选秀选手拥有电视观众,那是另一批在网络上拥有话语权的群体,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把一个人加冕为流量明星,也可以把一个普通人网暴至死。

没有一个个体完美无瑕到可以承受成千上万人同时的搜索和指摘。做明星需要团队运作和人设经营。当一个小人物站到聚光灯下,而又不掌握任何可以笼络人心的话术时,他的缺点势必被无限放大。

但到底什么是低俗呢?如果说性暗示是低俗,我们的民俗里到处都充斥着对性的隐喻,迈克尔杰克逊的摸裆舞算不算低俗?顾东林主动迎合“去低俗化”运动,试图为尬舞寻找一些生存空间。但他失败了。那些通过支配他人命运获得快感的看不见的手,为他生命的进程按下了停止键。正如导演叙述所言,接触快手以来,顾东林希望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实际上他的境况越来越坏。

我们总是高估全民视频时代的赋权意义。短视频平台让更多人被看见了。但那又如何?聚光灯不带来新的资源,不是一个可以实现阶级跃升的通道。贫富差距依然在那里,“底层”的爱欲依然需要通过“上层”的审查才被允许存在,二者之间巨大的鸿沟,是这个社会难以弥合的裂痕。在一代又一代的网红被推上沙滩之后,小人物们依然只能孤独地死去。

 3 ) 这次,我们一起看见了光(含观看链接)

——献给所有参与和观看《红毛皇帝》放映的朋友们

哈喽大家好,我是纪录片《红毛皇帝》的导演。

首先,感谢你来到这部纪录片的豆瓣页面,并点开了这篇影评。

如果你想看这部片子但是还没有看过的话,下面是影片的观看链接,敬请批评指正(或者直接到B站搜索片名,时长最长的那个就是)——

纪录片《红毛皇帝》2021纪念版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从2017年夏天到2018年春天,我用将近一年时间,一个人拍摄剪辑完成了《红毛皇帝》。很稚嫩,很粗糙,但每个段落、每个镜头我自己都挺喜欢的,一方面是因为自恋,另一方面还因为,这里头最不缺少的,就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创作者的满满真诚。

2021年4月,影片的主人公去世。9月,我把这部关于中国互联网直播记忆的纪录片上传到了B站,作为对毛哥和那几年逝去过往的纪念。

让“关于网络的”回归网络,可能是它最完美的归宿吧。

祝你诸事都好。

2022.07.28

———————正文分割线———————

2021年5月底的一天,张劳动在北京的摄影笔搞了一场生日会。说是生日会,电子邀请函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主菜”:《红毛皇帝》放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生日会变成纪录片《红毛皇帝》全国系列公益放映的其中一场。

映后环节开始前,我站到屏幕后的门帘旁,撩起帘子的一角,偷看里头的观众。荧幕反射的光,亮晃晃地打在前排几位观众的脸上。片子结尾,平克·弗洛伊德《Wish You Were Here》的音乐声里,婷婷用仍旧稚嫩的嗓音对父亲说出一句“我走啦”。我看见,有观众徐徐地抬手抹泪。

《红毛皇帝》系列放映凹凸镜DOC专场

恍惚间想起2017年,也是一块布帘,倔强地把一位十四岁姑娘的精神世界和迷乱现实隔绝开来。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我用摄影机的镜头挑开红毛家客厅和卧室之间的蓝色印花布帘,记录下婷婷趴在书桌前写作业的情景。桌上铺满书本、作业和试卷,一张几年前的作文纸上写着,“父亲挺直了腰背,高大的身体为我挡去前方的风雪”。

影片剧照:婷婷写父亲的作文

回忆渐渐后退,一路回到那年仲夏的某个傍晚,郑州火车站旁的另一间逼仄出租屋——那是关于这部纪录片和所有故事的起点。

那天,夕阳穿过防盗门上方的塑料纸,斜斜地打在彩色拼图式样的泡沫地板垫上。我和毛哥盘腿坐在拼图上面,聊着即将开拍的纪录片。这间屋子是毛哥帮他的舞伴,“红毛大雪舞团”的伙伴大雪租的。每当有媒体来,毛哥都会把大雪一并介绍给到访的新闻工作者。那天,还是学生的我,也得到了媒体人级别的待遇。在听我讲完拍摄计划后,毛哥问了一句:这个“电影”拍完以后,在哪里播?

我真说不好。那会儿,我不确定最终能把这个毕业作品拍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片子未来会不会被观众喜欢,更不清楚这些影像最终会抵达什么地方。我只好回答他,咱们拍的这个不是演出来的电影,估计进不了电影院,也就是在一些大学内部放放,运气好的话,可能参加一些纪录片的节展吧。

坐在旁边的大雪一下子对尚未开始的拍摄意兴阑珊起来,插话问我,哎,你是大学生,能帮我在网上也弄个百度百科嘛,让粉丝一搜就能找到我。毛哥却仍旧兴趣不减,说,你这个拍的时间长,让别人看看红毛大雪舞团是怎么一步步做大做强的。

我赶紧附和说,对,不管片子在哪里播,把你们跳尬舞这段时间的故事记录下来,本身就是以后很珍贵的回忆。

就这样,一个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个带着对故事和人的好奇,毛哥领着我去了第二天人民公园尬舞的现场。这部纪录片的录制键第一次被按下。

影片片段:巅峰阶段的尬舞现场

那个傍晚转眼已是近4年前了。最终制作完成的片子,为我拿到了一张学位证,并真的幸运地参加了几个国内外影展,此后,就一直尘封在几块笨重的硬盘里。于我而言,片子实现的东西已经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和想象,除了没能跟更多的观众见面,没什么遗憾了。

当然,对毛哥而言,片子似乎更加意义非凡。2018年《红毛皇帝》开始获奖之后,毛哥的账号从“红毛尬舞皇帝”改成了“红毛尬舞影帝”,直播时,他对粉丝吹牛说以“青年演员”身份“主演了一部电影”,我纠正过他几回“纪录片”的概念,他都一笑而过。他把电影节上跟明星们的合照冲印出来,贴在理发店的墙上;他把自己在电影节现场跳尬舞的视频在账号里发了好多遍;他被郑州一家影视公司签约,真去主演了一部剧情片,还接到了一些诸如洗发水、面膜的商业广告拍摄。我一度挺为他开心,但直到毛哥病重,才更加深切地品味出这意义背后的沉重。

毛哥理发店的照片墙

3月,红毛回到周口老家养病,“我们视频”的记者去做了一次采访拍摄。片子拍得很动人,没办法赶去郑州的我抱着手机来回看了几遍。尤其是看到毛哥讲述王祖蓝在半夏为《红毛皇帝》作推介那一段,毛哥说到“当初辉煌的时候”,眼睛里放出来明亮的光。我心里头五味杂陈。

王祖蓝在半夏为《红毛皇帝》作推介

我跟红毛通了个电话。电话那头,话和话中间,是漫长的喘息和停顿。我安慰他要加油要有信心,问他婷婷今年高考的情况。毛哥说,婷婷跟他表态,要是爸走了,她也不活了,一句话说得人想哭。我只有叹息,打包票说,毛哥放心,婷婷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毛哥说,要是能活到看见妮儿考上大学就好了。

毛哥没能看见女儿考上大学,在4月16号的清晨离开了世界。

从毛哥病重到离世,我断断续续地跟踪着快手上关于他的直播,搜索着有关红毛的短视频。我从一个曾经的记录者,变成快手直播间里的看客。一天,一直在周口呆到毛哥去世的舞友“高大尚”,把直播镜头从枯瘦的毛哥身上移开,对准了一堵掉皮的屋墙。毛哥的衣物被卷进一条红色床单打成的包袱里,靠在墙边,上面摆着红毛与民警争夺过的音箱,以及他挚爱的墨镜。

舞友“高大尚”直播间截图

那一瞬间,我下定决心,自己应该做些事情。

我决定把这些网友镜头对红毛人生最后一程的记录,再作一次剪辑,补充进之前《红毛皇帝》的成片里。纪录片,本就是被拍摄者、拍摄者和观众的共同创作,只是这一次,这种“合作”是在毛哥生病到逝世的直播狂潮下,自然而然发生的。红毛平凡人生的最后四年,有挚友,有看客,有命运的奖赏,更有造化的捉弄。他曾对生命中这突然出现的新可能性满怀期待,又在病重绝望时被他人利用和抛弃,他曾被互联网上潮水般涌来的粉丝眷顾,又最终被这不可控的时代浪潮彻底吞没。这些围绕红毛周围的无常命运,和2018年的这部学生作品一道,共同成为眼下这个网络时代的独特注脚。

制作纪念版的另一个考虑,更为实际些。所有的故事,或完整或残缺,都各有终点。毛哥的故事结束了,但仍有许多年轻的生命,仍在自己的故事里摸爬滚打,比如婷婷。婷婷这个奇女子,在父亲尬舞江湖的平行宇宙里,兀自成长为一名勤奋好学的高中生,并在今年,作为125万河南考生的一员参加了高考。红毛走了,那个可以为她“挡去前方风雪”的摇摇欲坠的依靠也坍塌了。如果纪录片在完成以后,还可以多做些什么的话,放映成为了一种可能的选项。喜欢这部片子、喜欢红毛、喜欢婷婷的观众,可以在看完后随喜打赏,这从互联网角落里汇聚而来的温情,至少,能让婷婷未来的求学生活,稍微不再那么艰难。

主意打定了,问题和顾虑却接踵而至。

我原本想得挺简单,在纪念版片子的结尾处贴一张个人支付宝和微信的收款码就好了。试验了一下忽然发现,支付宝规定,个人账户向非朋友收款,单日收款次数上限为10次。于是,要做成这件事,我似乎只好去开个虚拟的店铺,再申请商家收款码。还没等申请,我又意识到,拿个人账号收款,如何公开透明总之是个大问题——即使我个人拍胸脯说问心无愧,也难免会招致非议,且无法自证清白。如果我去一笔笔公开所有打赏和转账细节,后期工作量又是难以预估的巨大。此外,这还不包括放映过程中可能片源流出,以及有人篡改视频中收款二维码等等不确定因素。我忽然间一筹莫展,感觉这个想法实在是没有可行性。

幸而,那时正在商量放映细节的劳动老师向我提了个建议。他认为,我们可以试着找到一个第三方监督平台,要既能收集和统计打赏,又能够公开透明地把款项随时公示出来。他想起此前听闻过的“爱发电”APP,一个连接创作者与粉丝的按月赞助平台。于是,后面的工作猛地顺利起来。“爱发电”团队的管成成跟我交流了具体细节,他们十分愿意一起进行这次非常有意义的合作,并且“爱发电”承诺在放映完成后,除最基本1%的提现手续费,“爱发电”不收取任何费用。尽最大努力让点滴的爱心集聚起来,让每一丝温暖都不流失。

为婷婷发电

就这样,由我提供片源、凹凸镜DOC负责宣传统筹、“爱发电”提供打赏和监管,这场持续一个月的公益放映活动启动了。

5月10日,纪念版展映的放映组织招募工作通过凹凸镜DOC公号平台发布,并得到了木子记录、爱上纪录片、Cathayplay、小众先锋等媒体支持。

那天,我在豆瓣动态里转发时写道:“如果纪录片可以多做一些事,我想,这是好的。如果互联网世界的角落里贮藏着无数温暖,我想,这次可以试试,用影像找到它们。”

部分公益放映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从5月15日到6月15日,共有四十多个城市、八十家左右的高校及民间放映机构加入并完成放映。这其中,有除放映观众的打赏外,又以放映组织或个人身份单独支持的抛开书本和刘小黛老师、策展人黄悦老师、X放映和孟浪老师、王磊导演、张劳动导演、滕语涵导演、爱发电团队等等。

有潍坊的观众在放映结束后,聚在银幕前跳舞向毛哥致敬。

潍坊放映

有专门制作波普风格海报的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的同学们;

川师放映

有先后放映过两版片子的南昌瓦子放映;有邀请策展人和学者在映后对谈的南京珍珠书房放映;还有让影片回归郑州放映的拓扑光影等等。真诚地感谢各座城市中,每位为放映贡献出辛劳和爱心的老师、朋友。

截止到6月18日中午12点,爱发电平台共收到17247.98元的打赏支持。感谢每位支持的朋友。

爱发电后台截图

后台的留言区里,我一条条读完了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汇总来的暖心话语:“婷婷加油”、“高考顺利”、“希望婷婷成为想要成为的人”、“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会在秋季学期开始时,将所有善款分期转给婷婷,并把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话语交给这个乐观善良的姑娘。再次感谢所有素未谋面的、散落江湖的朋友们!

爱发电后台所有留言汇总

把留言发给婷婷后

还要感谢让这次展映成为可能的“爱发电”平台和管成成女士。感谢在豆瓣等众多平台帮忙转发和摇旗呐喊的“饭叔”陆庆屹导演、晚不安、徐若风、独立鱼、咸柠七曹柠,以及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的各位老师同仁。难免挂一漏万,在此一并致谢!

这次,我们以网络为桥,用影像相逢,共同回答了2017年毛哥问我的问题

——这个“电影”拍完以后,在哪里播呢?

——让关于网络的片子回归网络,或许,这就是它最好的归宿。

感谢每一次放映灯的亮起。透过散落四方、或大或小的银幕,我们共同看见了,纪录影像背后,那微弱却温暖的光。

后续,我们计划在七月份做一次《红毛皇帝》的线上放映,等到婷婷高考成绩及录取情况公布后,会公布对善款的发放计划,再次各位观众的支持和打赏。

劳动生日会的那个帝都傍晚,摄影笔的天台暖风阵阵。我挑了一张《末代皇帝》的原声黑胶唱片,作为礼物送给劳动。我问他,你猜我为啥送你这个?

劳动说,红毛皇帝,末代皇帝,都是“皇帝”。

俩人都笑起来。我感谢他为这次放映计划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感激两个人因为这部名为皇帝的纪录片而结缘。那天我们喝了些酒,聊着纪录片创作环境的艰难、宣发推广的不易。

后来,我拿拍立得给他和唱片拍了张照,盯着照片出了会儿神,心里还在琢磨着溥仪和毛哥。俩人出生间隔一个甲子,一个真皇帝,一个假皇帝,却分明都是困在各自时代囚笼里的人啊。

话说回来,谁又不是呢?

岳廷 2021.06.20

(本文首发于凹凸镜DOC微信公众号)

 4 ) 三个感触最深的镜头

最感触的三个镜头。

第一个是采访者不成熟的笑容与婷婷认真回答问题的表情的反差。某高校看起来还很稚嫩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带着常人很难理解的笑容(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是嘲笑的笑容,我只能用不成熟来解读),用其极不专业的采访语言,对婷婷进行采访。他所提的每一个问题,我都无比惊讶,无比揪心,婷婷在最后的信中提到,每当自己提到过往,总会努力保持平静,我想当时的她可能也在努力保持平静吧。

第二个是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红毛与直播间中冰冷的文字的反差。一个人在即将灯枯油尽的时候,还在接受网络上冰冷文字的戏谑,令人唏嘘!

第三个是婷婷开学之前的手写信,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眼眶湿润了。信我认真读了三遍,提到过往,婷婷的信中充满了黑暗、不安和羞耻,我完全可以理解,甚至可以代入其中。我从不感谢苦难,我只会感谢那些照亮我的光。

愿这个女孩未来的道路充满光和花香!

 5 ) 随记

父亲的生活和女儿婷婷相处同一空间 却像是屏蔽了彼此 ”魔幻现实苦旅“

互联网世界的新居民 / 内心自我创造的新世界 / 生存空间和社会规则的博弈

红毛对于自己的观看人群是认知模糊的 在快手上的主播挂在嘴边的”全网“只不过是互联网用户中最小的一部分 一半是占据了话语权的明星和社会知名人物 一半是普通网友 一半的一半才是因为15年农村智能手机普及后疯狂涌入的大批底层用户 不具备消费力 不具备辨别力 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有落差感

体现当代乡土农村的真实现状(大批务工人员的出走 劳动力流失使”土地“这一与农民深深绑定的生存基础断裂 再次回到农村的人迷茫空虚的生活被这一观看形式所填补 而留在城市的农民工依旧在这样的观看形式中寻找心理归属 成了观看者和创作者的主要来源)

在最后看到红毛的粉丝和具体数据的时候 还是忍不住感慨 在流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他依旧不算是个真正的”网红“ 以尬舞这类夸张的形式发泄无以言说的生活困境 但依旧不算有力的存在 仅仅只能存在于小城镇的文化语境之中 偏偏这个语境之内也充满了反对之声

在从城市出发的观看心理当中 充斥着居高临下的骄傲感 往往都是鄙夷且猎奇的一瞥 本片充斥集中着此类矛盾 却在红毛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的一生中 叙事不断转化为更高的命题 (类似生存方式的选择和困境)

暗线埋得十分高超 即网络暴力的存在 在导演给到几个直播时候的手机特写时 屏幕上不堪的秽言让人无法转移思考的目光 因为他的直播间还没火到弹幕飞快刷屏的地步 而那尴尬的言论就长时间的停留着 红毛继续着他的话题 无视的同时回答着不属于弹幕的问题 引起兴趣的地方是 这样一个对网络世界只有固化认知 对生活阅历也只有年岁上的积累的中年人 该如何化解这比现实社会更加复杂的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伤害

而他选择无视 后面他女友的爆发将这个尖锐的问题推到他不得不面对的时刻 甚至在安慰她的同时也没有关掉直播 而是采用悄悄话加上自己一直以来所奉行的一套社会规则来化解 显得笨拙又可爱

 6 ) 红毛皇帝:向前走,我们都会看见光。

说来话长,看到这部片子的题材时我觉得很奇妙,敏感的人会把目光投向类似的事物。我们廉价的天真和同理心,想献给的永远是那些吃不饱饭、挣生活的人们。年轻的创作者们犹如母体中的孩子,在潮湿闷热的拟态环境中向四周拳打脚踢,试图睁开眼,多睁一点,再多睁一点,现实作为理想的背面没有理由被歌颂,但总是值得被看见。

寒假的某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刷微信视频号,通常情况下刷到直播也只是划过去,但这天鬼使神差的点了进去。将近三点,有老师在卖课,有独居的女主播在跳舞,她落落大方的跟每个人聊天。“我不脱,脱了我就被禁播了”“这就是我的噱头,你不爱看可以划走。”“我为什么不睡觉?因为我要吃饭啊。”

不卑不亢的道理,利落地穿透每个人的耳朵。躲在夜的暧昧和ID的遮羞布背后,人们说话不带掩饰地放着箭,箭鞘上涂着毒液,那是人们的自私,吝啬,以及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狂欢似的歧视。

我太好奇这群昼伏夜出的人们,拥有怎样的B面人生,他们在面对屏幕上的污言秽语时,有多少欲言又止。我凝视着这个女主播年轻的面庞,她真的很美,长得像演《清平乐》的女主角任敏,皮肤白的发光,我在评论区里问,这么晚了,姐姐怎么还没睡觉。她不耐烦地扫了一眼,“我为什么不睡觉?因为我要吃饭啊。”

听得我伤感。花了一块钱给她送了一个电子礼物,留言:小姐姐好好休息才会越变越漂亮啊!——爱于他们来说,是何种概念?

回到《红毛皇帝》这部纪录片,我完全理解了导演对空镜不厌其烦的使用。盘亘的仙人掌,工业催产的红砖房,一扇窗户对逼仄的房间来说就是一片海,在反反复复中构成四季。那些广场上的舞蹈,疯狂,野性,带有泥土的气息,生命的顽强不倒以让人不适的姿态向你袭来。

文青时期的自己最最看不起广场舞伴奏、小视频BGM等土嗨摇之流,认为俗气洗脑得不堪入耳。在这部纪录片里,那些DJ国语歌演绎出一种与朋克相类的破坏力,在炸耳的电音中,生命的高歌凌空而起,他们是副歌、是高声部、是低垂的刀刃下扬着脖子唱歌的人。我很感动,因为第一次听懂了他们的歌。他们的歌。

有人比我率先听懂了,因此婷婷有了念大学的机会,红毛皇帝走上了电影节的银幕,走进了南传的实验剧场,走到需要真实、需要影像的很多地方。尬舞皇帝没有办法全国巡演,却因为曾被记录,总有全国各地的人为他打湿眼眶。

正如导演在豆瓣中说的那样,向前走,我们都会看见光。

 短评

first主动放映 高校的某种错位和荒谬

5分钟前
  • 番薯地瓜马铃薯
  • 推荐

这场映后是目前主持的几场映后我最喜欢的一场。为什么导演要拍红毛,我想我有点懂他了。

6分钟前
  • FeiY
  • 推荐

1、对于直播、网红双重绝缘体的我来说,该片是一次草根网红和直播世界的双重科普。2、红毛的女儿婷婷是个人格健全、心态健康的孩子,大概与她有一个如此与时俱进的父亲有关。3、“媒体工作者”对婷婷采访那段,剥削味道特浓,有点无耻了,却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纪录片伦理本身就是矛盾体,不少伟大的纪录片都难免违背“伦理”。4、凹凸镜线上共阅看的,磕磕绊绊,断断续续,没看完整。

9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与一句傲气十足且充满不屑的“生理不适”相比,导演用极近客观的视角在展现这群“另类”的现状以及视觉符号背后的“人”才是更应当在去评判之前去做的,在红毛皇帝背后也隐约看到了所谓“主流价值”之外的民间图景,仍有许多的生态值得去了解。不知是不是想多了,政府的管控总带来悲凉。

12分钟前
  • Devlali Number
  • 推荐

宏观表层来看,根本原因是在如今娱乐至死的时代,技术革新加上人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追求眼球经济使得网络直播上升到井喷式发展,但同时由于行业爆发带来的野蛮生长和同质化竞争,也造成了乱象丛生。向深度剖析,落实到个人层面,种种原因使得仍然有很多人都不像我们过得那么“好”,在某个角落,谋生异乎寻常地困难。并非所有事情都有那么多道理和规则可言,所嗤之以鼻的可能在某些方面能获得你想不到的东西,或是不知不觉就会与自己的生活交叉而参与进去。另外任何人都会有其七情六欲和生老病死,看似低俗的父亲却可以培养出令人仰望的优秀女儿……这是逃不掉的魔幻现实苦旅。立意很好但还是过于宏观表现社会现象,而少了一丝细腻的人情味。不要只开启上帝视角俯瞰,多来人间走走

15分钟前
  • Elanor
  • 还行

《红毛皇帝》里的尬舞在快手根本不算最火,但导演做到了从一个点反应一个面。我很喜欢导演的真诚,一个人拍出这个来其实很不容易,他的剪辑思路很成熟,按时间的线索罗列空境。而被很多朋友诟病的“挖的浅”是我个人觉得是缺少一种对比,缺少一种反思。从创作的角度再跟拍一组红毛的徒弟,在跟拍红毛的女儿,当这三条故事线汇集在一起,我觉得更能反映出教育才是彻底根治低俗的唯一途径。

18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如何将一个无数媒体报道过的群体排出新意是很大的挑战。影片算是将碎片化的报道整合梳理了一遍,用不断进入的字幕交代故事的起承转合,拿不是很切合的空镜头作转场,略显零散和单薄。第一章尬舞的繁荣期有点素材不够,如果沸腾更猛烈,也许之后三章会有更好效果。

23分钟前
  • 沙丘
  • 推荐

尬舞不死,老铁再会。毛哥,一路走好。

24分钟前
  • 牛三牛
  • 力荐

今天早上6点半因癌症去世了。平常看快手的没看过这个电影,看过这个电影的不看快手,这可能就是某种当代断层吧。

26分钟前
  • 铃木仁子
  • 还行

导演发掘了在红毛皇帝这个快手网红的背景之下广博的社会学维度,一个被公园,互联网直播和执法者以及PTSD创伤构建起来的魔幻底层场域。

28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八又迷影组的授权放映活动。挺神一人,虽然俗虽然土但一点不让人讨厌,俗得真诚。看完让人唏嘘,这样的群体其实就在身边,只是我们平时不去关注而已,幸好还有纪录片。顾东林的女儿特别懂事,不是那种让人心疼的弱小,而是坦荡清澈的坚韧,现场很多人都被女儿的状态打动了。后来从张劳动那里得知婷婷已经考到省外一所本科院校,大家的捐助分四期,每年一次打款,能够支持她四年的学费。万幸。#补遗#

29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终于有人关心快手了,还是挺开心的,可以看到快手主播在手机屏幕后的另一面,挺难得。可惜暂时觉得挖得还是太浅,也有些凌乱。作为一个使用快手近两年,每天最少两小时的用户,我觉得,快手可以聊得话题还很多,期待更多。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低俗不该被清理,究其原因还是有些人甚至是大部分人自觉高人一等罢了。若要讨伐红毛的问题大可以在“公开场合开直播”上面讨论一番,其余的都只不过是借着低俗的口号要打倒一切不同于自己的理念罢了。

38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因为看到腾语涵的《舞迪斯科特》入围了鹿特丹电影节,这部电影中就有红毛皇帝顾东林,在友邻的推荐下,立即去B站看了这部电影(导演自己上传的正版片源,且是2021年纪念版)。看完以后,内心真的百感交集,五味杂陈,非常复杂!尤其是当看到片尾红毛在临死前被其他博主继续跳舞蹭流量,所谓的死亡直播、坟前蹦迪,又想到他三观超正的女儿将孤苦无依,就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过魔幻了。虽然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看似不高,但是它的确起到了为像我们这样的芸芸众生观察这个世界撕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尬舞——一个因为互联网直播而突然迅速兴起又衰败的又特别又诡异的细分领域。我觉得尬舞能火的原因一个在于曾经的街头卖艺网络化,另外一个在于普罗大众审丑心态叠加了凑热闹的心态。同时,尬舞对于这些人来说,无非是作为底层人士的谋生手段罢了。

41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FIRST观影第十一场。选题很好,但可惜没能挖掘尬舞皇帝这个人物背后的深度。无论是尬舞,亦或是快手,还是公权力的映射,都比较浮光掠影,导演说这是自己的硕士毕业作品,所以拍得很仓促……以及,看电影的时候,数次想起大学时候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第一代尬舞皇帝刘东立和李新义

43分钟前
  • 搬砖侠
  • 较差

7.0/10(First2019山传站第六场)乍一看确实土了点,但确实是纪录片最原初的面貌,甩了《重返狼群》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民粹货色十条街不止。叙事巧妙,细节考究,网络暴力作为暗线贯穿其中,埋得相当成功;父亲播快手,女儿刷二次元的交叉剪辑足见导演之功力。最喜欢的是主线结构——红毛一直在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跟体制迂回,到最后依旧还是被体制所激怒,这种荒诞感,无论从哪一方看去,都是中国特色的体现吧。

48分钟前
  • 眼睛瞪得像铜铃
  • 推荐

还行,不过呢,典型清华新闻传播教育下的产物,理论都ok,就是缺乏激情,跟主角没有共振,太冷静太置身事外,很难让观众产生共情,说是追求风格吧,也没做极致,摄影不行… 发现导师是尹鸿,那么…一切都通了… 真是… 怀念周传基先生

50分钟前
  • S.Dummy
  • 还行

红毛去世特别剪辑版。其实作品差点意思,新闻系学生的暴力令人难忘,看见熟悉的街道感觉回到郑州

52分钟前
  • 墨西弟
  • 推荐

作为快手用户看着很亲切,主角是2017年郑州尬舞大军里的一员,可惜现在所有人都被取缔了,题材好,切口有话题性,丢掉新闻属性,人物再沉进去一些会更好。

5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这就是纪录片的魔力吧,你永远无法预设成果会是什么样,即便有没拍全的遗憾、主题不断发生偏移,反而可能迎来惊喜,这也是纪录片记录时代变迁的使命意义。比如这部,导演一开始想拍快手主播群像,然后决定单拍红毛个人,没想到刚开拍就赶上了直播行业急剧洗牌,这位60岁退伍老兵、郑州土味尬舞之王接连遭遇社会审美争议、媒体争相报道、监管部门封禁,个人与体制的对抗成为新的看点,大大拓展了电影的深度和广度。这是一位清华硕士的毕业作品,他没有掺杂任何倾向,但能看出是带着思考去拍的:“快手是一种民间自觉文化创作,我想展现人与媒介交互后彼此产生的改变”。主人公本身也很有意思,海报和片中骑摩托的红毛特写很有标识性,天然带着一股接地气的幽默感。红毛女儿的性格反差也很生动,爹在屋里直播魔性尬舞,女儿一脸淡定认真学习,而且三观超正

5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