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后七日

剧情片中国台湾2010

主演:王莉雯,吴朋奉,陈家祥,陈泰桦,太保,张诗盈

导演:刘梓洁,王育麟

 剧照

父后七日 剧照 NO.1父后七日 剧照 NO.2父后七日 剧照 NO.3父后七日 剧照 NO.4父后七日 剧照 NO.5父后七日 剧照 NO.6父后七日 剧照 NO.13父后七日 剧照 NO.14父后七日 剧照 NO.15父后七日 剧照 NO.16父后七日 剧照 NO.17父后七日 剧照 NO.18父后七日 剧照 NO.19父后七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20:36

详细剧情

得到父亲(太保 饰)去世的消息,女儿阿梅(王莉雯 饰)从台北回到乡里,和哥哥一起为父亲操持后事。在师公严格指挥下哭丧,折纸莲花的唠叨妇女们,被太阳晒爆的罐头塔……阿梅时时被荒诞的乡下丧葬习俗、彼此联系诡谲的乡里人情弄得哭笑不得,与父亲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成年以来的二人  疏离,在回忆中才慢慢贴近。繁琐冗长、笑多过泪的丧事终于处理结束,阿梅独个回到城市繁忙生活。几个月后,阿梅过境香港机场,习惯性想买一条“黄长寿”烟给父亲,突然惊觉父亲已经不在了,一直没好好流过的泪此刻终于决堤……   本片改编自“林荣三文学奖”首奖作品,散文作者刘梓洁亲自执导。

 长篇影评

 1 ) 有时候,我会忘记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拚。” ——《父后七日》

有时候,人在电影院,我却会忘记自己是在看电影。黑暗的空间中,眼睛看着前方的一块光亮,那更像是在看自己,看经历过的人生,看那些长长短短被投射到了银幕上。

盖伊·马丁《我的温尼伯》结尾,电影从温尼伯的风物景貌回归到了家庭亲人。听上去,絮絮叨叨的梦呓话语终于要结束了。那一刻,导演本人的旁白声音变得更加深情。到底是记得还是不记得,他对记忆产生了怀疑——说有时候自己忘记了哥哥离世,忘记了父亲在他21岁的时候走了。雪花一般的斑点划痕,白雪飘零的温尼伯,我的故乡。有时候,当你太想念一个地方,照片上的背景变得比照片里的人更重要。看到一家人的合影,加上那样的画外音,不知道该说这部影片是太私密还是太感人。

几乎可以说是巧合,《父后七日》结尾,当朋友问起丧事,女儿说,没关系,我也经常忘记。从某天听闻死讯的毫无防备到某年某月某天毫无征兆的泪水决堤,这中间,电影用群像和多视角记下了丧葬期间的见闻录,牵扯出女儿、儿子、侄子和道士的内心波澜和各自故事。

一开始,我觉得既然这么个人又像散文体,电影应该是深情回首,女儿与父亲,往事点滴,慢慢落在心头。当女儿和道士一起念到: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拚。真是平平淡淡,句句上心。由此,我愈发明白了一件事,丧葬过程对当事人和旁观者永远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就好比无人光顾的地摊上,女人和父亲唱《伤心酒店》,悲伤谁人知,痛苦吞腹里。

我忘不了小时候家乡的出殡队伍,西乐腰鼓队、花圈大挽联。当时真觉得诡异,死都死了还讲排场。后来才慢慢懂得,有些东西真的只是作与外人看的,私底下还会为借钱治丧兄弟翻脸。这一切还真是传统文化闹的,不过再闹,比起旧时的繁文缛节,头七十四天到三年服丧,那今时今日的葬礼还是简短了一些。

在这部电影里,死亡的到来是那么正常的一件事。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准备,但是其他人马上可以开动,这就是群体的力量。寻常生活的每一天,总有人都在遭遇死亡,可是多数人浑然不知。师公和尚轮番来,看到这些片段,我想起了大体类似的故乡。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忠实记录,那些不可思议的习俗,说跪就跪、要你哭就哭,请人哭丧还有不同哭法;那些完全不合时宜的玩笑,PS遗像、三人往事、爆裂啤酒罐,直欲把葬礼变成一个搞笑舞台。中国人的红白之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别扭。喜事搞得别人下不了台,丧事又搞得别人动不了情。

轻描淡写的议员和小护士,寥寥几笔,《父后七日》变得不是那么悲悲戚戚,整个族群和村落变得清晰可辨。我一直觉得,影片希望观众的情感是克制的,从而能接受女儿在结尾突然到来的情感崩溃,得到一种清醒的感动。要知道,女儿在七天时间里也不是天天以泪洗脸的,有时候还滑稽可笑。哭得越卖力,不代表你和长辈的感情深。你不哭,那也不代表你冷血没感情。在女儿难以入眠的晚上,我一度甚至希望《父后七日》可以安放点恐怖因素,就像《童年往事》里的黑猫,对死亡有所敬畏和恐慌。后来也想明白了,那边是小孩子,这边是有足够心理抵御的成年人,所以一路下来,也只是身体上的疲惫劳累更多。

除了那段父女合唱,父亲骑车载女儿回家一段也是《父后七日》的精彩一笔。太保饰演的父亲更接近于常人喜欢的一类,比《爸,你好吗》的动物园一段强了太多。他其实记不得女儿生日,平时幽默笑呵呵,没啥大作为。学开车的桥段也常见于其他电影,而挂画像那段就别有用意(在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里,走队伍拿画像的都只能是男性子孙)。画像是父亲,倒挂画像就出现了虚拟的一幕,父亲倒坐在后面让女儿载——对应了之前的学骑车。就如原著和电影一样,女儿用个人仪式完成了对父亲的祭奠。而同样是这部《父后七日》,它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奔丧往事和定格在51岁的父亲。有些东西不能忘,或许,也不会忘。可为什么有时候,我依然会忘记……

【外滩画报 见刊有删减】

 2 ) 空笑梦

这个台湾文艺片的水准之高,已然直追日本。父亲的葬礼,竟然可以用诙谐的幽默来表达,笑中有泪,绝赞。

里面的三首歌非常好听,开篇,在有议员的酒桌上,《爱情恰恰》(陈小云);阿梅和爸爸一起卖磁带时合唱的那首《伤心酒店》(江蕙&施文彬);以及在灵前拍照时张诗盈唱的《空笑梦.》(江蕙)。

找来原曲再听。二姐江蕙厉害,陈小云嗓子真是靓啊~~~

 3 ) “父后七日”原著散文

       “父后七日”原著散文
  作者:刘梓洁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拼。
  
  葬仪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对你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这是第一日。
  
  我们到的时候,那些插到你身体的管子和仪器已经都拔掉了。仅留你左边鼻孔拉出的一条管子,与一只虚妄的两公升保特瓶连结,名义上说,留着一口气,回到家里了。
  
  那是你以前最爱讲的一个冷笑话,不是吗?
  
  听到救护车的鸣笛,要分辨一下啊,有一种是有医~有医~,那就要赶快让路;如果是无医~无医~,那就不用让了。一干亲戚朋友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时候,往往只有我敢挑战你:如果是无医,干嘛还要坐救护车?!
  
  要送回家啊!
  
  你说。
  
  所以,我们与你一起坐上救护车,回家。
  
  名义上说,子女有送你最后一程了。
  
  上车后,救护车司机平板的声音问:小姐你家是拜佛祖还是信耶稣的?我会意不过来,司机更直白一点:你家有没有拿香拜拜啦?我僵硬点头。司机倏地把一张卡带翻面推进音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那另一面是什么?难道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我知道我人生最最荒谬的一趟旅程已经启动。
  
  (无医~无医~)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诉你。男护士正规律地一张一缩压着保特瓶,你的伪呼吸。相对于前面六天你受的各种复杂又专业的治疗,这一最后步骤的名称,可能显得平易近人许多。
  
  这叫做,最后一口气。
  
  到家。荒谬之旅的导游旗子交棒给葬仪社、土公仔、道士,以及左邻右舍。(有人斥责,怎不赶快说,爸我们到家了。我们说,爸我们到家了。)
  
  男护士取出工具,抬手看表,来!大家对一下时喔,十七点三十五分好不好?
  
  好不好?我们能说什么?
  
  好。我们说好。我们竟然说好。
  
  虚无到底了,我以为最后一口气只是用透气胶带黏个样子。没想到拉出好长好长的管子,还得划破身体抽出来,男护士对你说,大哥忍一下喔,帮你缝一下。最后一道伤口,在左边喉头下方。
  
  (无伤无痕。)
  
  我无畏地注视那条管子,它的末端曾经直通你的肺。我看见它,缠满浓黄浊绿的痰。
  
  (无病无煞。)
  
  跪落!葬仪社的土公仔说。
  
  我们跪落,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你了。你穿西装打领带戴白手套与官帽。(其实好帅,稍晚蹲在你脚边烧脚尾钱时我忍不住跟我妹说。)
  
  脚尾钱,入殓之前不能断,我们试验了各种排列方式,有了心得,折成L形,搭成桥状,最能延烧。我们也很有效率地订出守夜三班制,我妹,十二点到两点,我哥两点到四点。我,四点到天亮。
  
  乡绅耆老组成的择日小组,说:第三日入殓,第七日火化。
  
  半夜,葬仪社部队送来冰库,压缩机隆隆作响,跳电好几次。每跳一次我心脏就紧一次。
  
  半夜,前来吊唁的亲友纷纷离去。你的烟友,阿彬叔叔,点了一根烟,插在你照片前面的香炉里,然后自己点了一根烟,默默抽完。两管幽微的红光,在檀香袅袅中明灭。好久没跟你爸抽烟了,反正你爸无禁无忌,阿彬叔叔说。是啊,我看着白色烟蒂无禁无忌矗立在香灰之中,心想,那正是你希望。
  
  第二日。我的第一件工作,校稿。
  
  葬仪社部队送来快速雷射复印的讣闻。我校对你的生卒年月日,校对你的护丧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侄孝甥的名字你的族繁不及备载。
  
  我们这些名字被打在同一版面的天兵天将,仓促成军,要布鞋没布鞋,要长裤没长裤,要黑衣服没黑衣服。(例如我就穿着在家习惯穿的短裤拖鞋,校稿。)来往亲友好有意见,有人说,要不要团体订购黑色运动服?怎么了?!这样比较有家族向心力吗?
  
  如果是你,你一定说,不用啦。你一向穿圆领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却看到你大热天穿长袖衬衫,忍不住亏你,怎么老了才变得称头?你卷起袖子,手臂上埋了两条管子。一条把血送出去,一条把血输回来。
  
  开始洗肾了。你说。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时不能哭,回来要哭。这些照剧本上演的片场指令,未来几日不断出现,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决定的了,就连,哭与不哭。总有人在旁边说,今嘛毋驶哭,或者,今嘛卡紧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觑,满脸疑惑,今嘛,是欲哭还是不哭?(唉个两声哭个意思就好啦,旁边又有人这么说。)
  
  有时候我才刷牙洗脸完,或者放下饭碗,听到击鼓奏乐,道士的麦克风发出尖锐的咿呀一声,查某囝来哭!如导演喊action!我这临时演员便手忙脚乱披上白麻布甘头,直奔向前,连爬带跪。
  
  神奇的是,果然每一次我都哭得出来。
  
  第三日,清晨五点半,入殓。葬仪社部队带来好几落卫生纸,打开,以不计成本之姿一迭一迭厚厚地铺在棺材里面。土公仔说,快说,爸给你铺得软软你卡好困哦。我们说,爸给你铺得软软你卡好困哦。(吸尸水的吧?!我们都想到了这个常识但是没有人敢说出来。)
  
  子孙富贵大发财哦。有哦。子孙代代出状元哦。有哦。子孙代代做大官哦。有哦。念过了这些,终于来到,最后一面。
  
  我看见你的最后一面,是什么时候?如果是你能吃能说能笑,那应该是倒数一个月,爷爷生日的聚餐。那么,你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无从追考了。
  
  如果是你还有生命迹象,但是无法自行呼吸,那应该是倒数一日。在加护病房,你插了管,已经不能说话;你意识模糊,睁眼都很困难;你的两只手被套在廉价隔热垫手套里,两只花色还不一样,绑在病床边栏上。
  
  拢无留一句话啦!你的护丧妻,我妈,最最看不开的一件事,一说就要气到哭。
  
  你有生之年最后一句话,由加护病房的护士记录下来。插管前,你跟护士说,小姐不要给我喝牛奶哦,我急着出门身上没带钱。你的妹妹说好心疼,到了最后都还这么客气这么节俭。
  
  你的弟弟说,大哥是在亏护士啦。
  
  第四日到第六日。诵经如上课,每五十分钟,休息十分钟,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这些拿香起起跪跪的动作,都没有以下工作来得累。
  
  首先是告别式场的照片,葬仪社陈设组说,现在大家都喜欢生活化,挑一张你爸的生活照吧。我与我哥挑了一张,你翘着二郎腿,怡然自得貌,大图输出。一放,有人说那天好多你的长辈要来,太不庄重。于是,我们用绘图软件把腿修掉,再放上去。又有人说,眼睛笑得瞇瞇,不正式,应该要炯炯有神。怎么办?!我们找到你的身份证照,裁下头,贴过去,终算皆大欢喜。(大家围着我哥的笔记型电脑,直啧啧称奇:今嘛电脑盖厉害。)
  
  接着是整趟旅程的最高潮。亲友送来当作门面的一层楼高的两柱罐头塔。每柱由九百罐舒跑维他露P与阿萨姆奶茶砌成,既是门面,就该高耸矗立在艳阳下。结果晒到爆,黏腻汁液流满地,绿头苍蝇率队占领。有人说,不行这样爆下去,赶快推进雨棚里,遂令你的护丧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侄孝甥来,搬柱子。每移一步,就砸下来几罐,终于移到大家护头逃命。
  
  尚有一项艰难至极的工作,名曰公关。你庞大的姑姑阿姨团,动不动冷不防扑进来一个,呼天抢地,不撩拨起你的反服母及护丧妻的情绪不罢休。每个都要又拉又劝,最终将她们抚慰完成一律纳编到折莲花组。
  
  神奇的是,一摸到那黄色的糙纸,果然她们就变得好平静。
  
  三班制轮班的最后一夜。我妹当班。我哥与我躺在躺了好多天的草席上。(孝男孝女不能睡床。)
  
  我说,哥,我终于体会到一句成语了。以前都听人家说,累嘎欲靠北,原来靠北真的是这么累的事。
  
  我哥抱着肚子边笑边滚,不敢出声,笑了好久好久,他才停住,说:干,你真的很靠北。
  
  第七日。送葬队伍启动。我只知道,你这一天会回来。不管三拜九叩、立委致词、家祭公祭、扶棺护柩,(棺木抬出来,葬仪社部队发给你爸一根棍子,要敲打棺木,斥你不孝。我看见你的老爸爸往天空比划一下,丢掉棍子,大恸。)一有机会,我就张目寻找。
  
  你在哪里?我不禁要问。
  
  你是我多天下来张着黑伞护卫的亡灵亡魂?(长女负责撑伞。)还是现在一直在告别式场盘旋的那只纹白蝶?或是根本就只是躺在棺材里正一点一点腐烂尸水正一滴一滴渗入卫生纸渗入木板?
  
  火化场,宛如各路天兵天将大会师。领了号码牌,领了便当,便是等待。我们看着其它荒谬兵团,将他们亲人的遗体和棺木送入焚化炉,然后高分贝狂喊:火来啊,紧走!火来啊,紧走!
  
  我们的道士说,那样是不对的,那只会使你爸更慌乱更害怕。等一下要说:爸,火来啊,你免惊惶,随佛去。
  
  我们说,爸,火来啊,你免惊惶,随佛去。
  
  第八日。我们非常努力地把屋子恢复原状,甚至风习中说要移位的床,我们都只是抽掉凉席换上床包。
  
  有人提议说,去你最爱去的那家牛排简餐狂吃肉(我们已经七天没吃肉)。有人提议去唱好乐迪。但最终,我们买了一份苹果日报与一份壹周刊。各卧一角沙发,翻看了一日,边看边讨论哪里好吃好玩好腥膻。
  
  我们打算更轻盈一点,便合资签起。08。16。17。35。41。
  
  农历八月十六日,十七点三十五分,你断气。四十一,是送到火化场时,你排队的号码。
  
  (那一日有整整八十具在排。)
  
  开奖了,17、 35 中了,你断气的时间。赌资六百元(你的反服父、护丧妻、胞妹、孝男、两个孝女共计六人每人出一百),彩金共计四千五百多元,平分。组头阿叔当天就把钱用红包袋装好送来了。他说,台号特别号是53咧。大家拍大腿懊悔,怎没想到要签?!可能,潜意识里,五十三,对我们还是太难接受的数字,我们太不愿意再记起,你走的时候,只是五十三岁。
  
  我带着我的那一份彩金,从此脱队,回到我自己的城市。
  
  有时候我希望它更轻更轻。不只轻盈最好是轻浮。轻浮到我和几个好久不见的大学死党终于在摇滚乐震天价响的酒吧相遇我就着半昏茫的酒意把头靠在他们其中一人的肩膀上往外吐出烟圈顺便好像只是想到什么的告诉他们。
  
  欸,忘了跟你们说,我爸挂了。
  
  他们之中可能有几个人来过家里玩,吃过你买回来的小吃名产。所以会有人弹起来又惊讶又心疼地跟我说你怎么都不说我们都不知道?
  
  我会告诉他们,没关系,我也经常忘记。
  
  是的。我经常忘记。
  
  于是它又经常不知不觉地变得很重。重到父后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记得给你买一条黄长寿。
  
  这个半秒钟的念头,让我足足哭了一个半小时。直到系紧安全带的灯亮起,直到机长室广播响起,传出的声音,彷佛是你。
  
  你说:请收拾好您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

 4 ) 爸,我们哪里见。



恍然间记起你常问起我有没有想你。
我都只是笑而不语。
你也跟我说起过孤独的时刻想起的人总是我。
现在的我却也经常忘记,忘记你已经离去。

爸,你还好吗?

2010年最后的时刻和母亲在一起,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景象,心里却万分落寞。我和她谁也不说一句话。沉寂的空气压得人快要喘不过气。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她总是哭的很厉害。我却不,甚或很少在人前哭。
那晚她比我睡得早一点。看电视里的跨年晚会即将沸腾的那一刻,知道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却关了电视,关了手机。安安静静的睡在母亲身边。不一会儿,听闻传来的爆竹声,母亲似乎说了句什么,又或者她只是转了个身,而我早已凝噎的泪流满面。

2011年1月2日,睡前和母亲三言两语聊起来,夜已深,却都没有睡意。母亲炫耀她培养的盆栽,那是令她骄傲的宝贝。只要她耐心的待它们,它们就会开出漂亮的花。那似乎是她们约好的彼此讨欢的方式。我却学不会。每次电话总是母亲打来,要是超过一周没有接到她的电话,也是有感觉,但还是不会主动打个她。最近一次接到她的电话,她的嗓音有变化,说的不多。回家才知道原来她感冒了,一个人在小诊所里打点滴。我却跟她说:以后生病尽量不要动不动就输液体。这样的话很耳熟,曾经是我在生病十分,母亲常常告诫我的。没想到,母亲第二天就真的没有再去打点滴,她的感冒也好转起来。


她想你的时候,总是哭的不成样子。令人心疼。
我劝她再找一个陪伴,她却对我说,不会了,也不必了。我一个人挺自由的。我懂的却没有说出:自由意味着孤独。这是我们都将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在失去生命中最关重要的人以后,如何在时间的洪流里平衡这一部分欠缺。

却梦见你陪我一起放烟花。为迎接新的一年。你总是为我买好新的衣服。而不论是什么,我从来都不挑剔。衣服大小都很合身。我想你喜欢的样式也就是我喜欢的。为此,我总是把衣服穿到破烂,才舍得扔掉。今年冬天格外的冷,怎么也找不到御寒的高领毛衣,某一日想起5月的时候都捐给了玉树灾区,那时候想着你还会给我买新的衣服,你已经有两三年不再给我买新的衣服了,你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越来越无法站立.....却终究没有等到。

每次回家,都会给你剪指甲,为你洗脚。这些事,你总是让我来做。有时候,即使指甲不怎么长,你也要我给你剪。正午时分,暖暖的阳光正好照射在客厅的沙发上,你缓缓地打着瞌睡。我就那样静静的看着熟睡的你,觉得有你在的每一分钟都很幸福。

总是梦见你和我一起做许多事。梦醒以后便觉得似乎在哪里又见过你。

那日,翻看母亲的手机,她和你一样,喜欢留着我在半夜发来的长篇短信。我看了只有热泪暗涌,于是帮她删掉。就像删掉存在你手机里的那条短信。
我曾经半夜偷偷起床,透过玻璃窗,看见你拥着她入睡的模样。后来,我也学着你的样子搂着她。


今天还看了蒋雯丽导演的《我们天上见》,于是我又想起老爷。
新年那天,母亲打来电话,叫我打通电话给姥爷,我照例不愿意。母亲说,是你姥爷要你打给他的。她显然不满意我。我说我不记得号码,她竟然脱口而出那一长串的数字。拨了两次才拨通电话,我轻声念着姥爷,尽量在克制情绪了,这么多年了,我还是听不得姥爷的喊我小名的声音,也不敢轻易想起他和姥姥。
姥爷说:妮儿,我想你了。你不要太想我,我身体挺好的。你要专心学习。要听妈妈的话,别气妈妈。让你姥姥跟你说吧。
姥姥也说了同样的话,我却什么都说不出。挂掉电话之后,扑倒在卧室的床上闷声大哭。


你担心,在你走后,我的一切。曾安慰你说,放心吧,我会好好的,该怎样就怎样。而每每走到艰难的地步,想要放弃的时候,想起对你许下的承诺,就不敢再怠慢。也一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我和你天上见。

 5 ) 你离开以后

  2006年6月,外公过世,我失去了第一个至亲。
 外公过世那天,在外地工作和求学的表姐和我,不约而同都出于某从心潮起伏,回到了老家,但是那时谁都没有预想到,外公会走掉,尽管此前他已频繁出入抢救室,在我们观念里,并没有想到他的身体会糟到如此地步,仍然认为他还会有更长的时间生活在我们身边。我清楚地记得,傍晚时分回到家中,发现家里出奇地在晚饭时间一个人都没有,那种孤零零的暮色,第一次让我领会真正的不祥感。然后不知道过了多久,爸爸回来了,告诉我外公又进抢救室了,从他的表情和态度,我突然猜到这次的情况非常的不好,然后我进厨房做饭,半途听见电话来了,爸爸低声接听,大部分都只是发出“嗯”的声音,但是我的心一阵紧似一阵,最后他放下话筒,把我叫出来,说外公走了。老实说,那一刻,我没有真实感,甚至哭不出来,只是一直在想,我再也无法与外公说话了,无法让他看到我的脸,无法让他知道自己对于长期缺少陪伴他多么地懊悔。
  最后一面是隔天在殡仪馆见的,他安详地躺在那里,接受我们的道别,然后匆忙地被火化。那天的细节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小表弟在捧遗像时低头认真端详外公好久好久,阿姨伏在棺材边无限温柔地整理外公最后的仪容,妈妈失魂落魄到连回到屋内仍然忘记穿上鞋子,还有我在火化炉旁抱着泣不成声的妈妈,自己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下来,我这辈子第一次知道何谓真正的伤心,那就是一种你挚爱的东西不会再回来的痛,痛彻心肺。
  葬礼结束后我就回到了学校,当时我没有向任何人说起,外公过世的事情,我自小就有习惯,真正在乎的事,从来都在心里收得过分的严密,几乎从不透露出来。因为,我是那么的在乎你,如果无法真切的表达或者表达无法被认真地倾听,我都会再次经历同样的痛。
  于是,我直到今天,在看完《父后七日》后,才决定将当时的细节公开忆述出来(在私人的日记里,我已经写过好的关于你的文字,每次都会令自己泪流满面),因为我想,好好地怀念你,是我送你离开这个世界必须的礼仪。
  同时,我想告诉你,自你离开以后,我们生活的改变:
  你离开以后,妈妈急剧地老,她变得份外的脆弱,后来我才明白,尽管你离开时已经70多岁,对于妈妈来说,依然是她心目中最重要的顶梁柱,她至今对你过世所在的医院充满怨恨和惧怕,恨里面的医生抢救你不力,怕走进去会勾你过世当时的痛苦回忆,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学习如何由依赖妈妈的女儿,变成代替你被妈妈依赖的人,学习收起自己的任性去迁就她、呵护她,虽然我还是做不好,但是会一直不断努力。
  你离开以后,我学会真正重视家庭,以前总是把亲情与亲人当做理所当然存在的,恣意地挥霍,你的离开让我发现,这才是最应该被珍视的。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已经记不住与在生的你最后一面是怎样的情形,最大的安慰,是在你病情反反覆覆时,一向没心没肺的我从学校拨了一个电话向你问候,尽管通话过程很短暂,内容更是简单的我问候你的身体,你安慰我不要担心并像所有老一辈担心电话费贵早早收了线,但是幸好,给了我最后一次听见你声音的机会。
  你离开以后,外婆尽管因为脑瘤意识不清,但是却是非常明白你已经不在身边的,她很安静地接受了你的离开,继续过着无求的生活,很少问起你,但是我觉得她有半个身心都在等待与你重逢。
  你离开以后,错过了小表弟,也就是你最疼爱的孙子的成长,他现在长成了一个高大壮实的小伙子,非常懂事和有礼貌,勤奋而聪明,已经开始工作,并且有了感情烦恼,你一定会很欣慰看到他现在的模样。
  你离开以后,我觉得家族里的情感羁绊弱了,外婆那辈因为身体原因已不能常常走动;妈妈那辈随着操心老人的时间长了,自己开始逐渐显出老态;我们这辈,要么出外工作,要么留在老家的也各自有各自的朋友,好像我们应该是彼此最原本生活里的人,却又不属于彼此日常的生活圈。
  你离开以后,我一直在学习做一个勇敢表达、珍惜最重要的东西、不错过人生沿途风景的人,尽管成果并不好,但是我会更加的努力,因为这是,我怀念你的方式,

 6 ) 请收拾好你的情绪

    从儿子拿《花花公子》类似的杂志放到父亲手中,我就知道它不会让人郁闷的喘不过气来,剧中人物特点非常鲜明,侄儿在台北上学,喜欢摄影,又对道士的工作很感兴趣,女儿一直在说国语,英语也很好,是个优等生,在台北有份好工作,儿子是个彰化人,也没出去过,道士一直就负责丧葬,他喜欢的女孩嫁到外地,现在满世界跑。葬礼就这样把他们四人串到一起。
    
    有共鸣的地方实在太多,看着女儿一直哭,其实也未必是真心在哭,讲笑话的时候,却未必不含着伤痛。“原来哭爸是这么累的”,一句就道破了两人压抑已久的感觉,侄儿跟儿子谈笑风生,问到“你是什么感觉”的时候,却又静默不语。对于丧葬,大多数人是没有经验的,只有跟着道士走,情感随着压抑而扭曲。
    
    三个月前,我的奶奶去世,叔叔也是见人一次哭一次,我们也跟着跪,气氛压抑到了极致,化妆的时候,我跟老妈说,要是有个日本的“入殓师”该多好,可惜他们就随手那么一画,叔叔想给奶奶穿上好看的衣服,也不行,必须买他们定制的寿衣,道士叫你买什么,就照着去做,如同行尸走肉。完全不能理解繁琐的程序的意义,我就如同电影中的小侄子,看看过程,跟道士聊聊天,走个过场,似乎置身事外一样。每每感觉繁琐的时候,长辈就要告诫你,中国是注重礼仪的,哪怕是死,也要风风光光。

    父亲很普通,甚至和我父亲一样,不能清楚地记得我的年龄和年级,关心我的学业,也只能问问“能上什么学校”。老头还色色的在医院把妹,效果非常显著。儿子是个超普通的人,在夜市卖小玩偶玩投球游戏什么的,过得肯定不容易,不过也很开心。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有人死去,不知每天发生多少回,得亏儿子的花花公子,“有医无医”的笑话,文艺的对白,有喜感的彩色遗照,倒掉的罐头塔以及温馨的回忆,这个故事才饱满而有活力。让我们看到丧葬的美丽
   
    里面的情感处理的很琐碎,哥哥关心妹妹,道士对恋人还有恋人的儿子说“常回来看看”,父亲让女儿吃粽子,还有道士和阿琴最后的一段,都再平常不过,所以,女儿会说“我常常忘记”,因为它实在太经常发生,不过,他们就像洪水一样,一次又一次的袭来,在某个时间突然把你冲垮,在那一瞬间,回忆如走马灯晃过,情难自已。

    请收拾好你的情绪,我们准备降落
    

    

 短评

父爱,生前之轻,世后之重。“我经常忘记,于是,它又经常不知不觉的变得很重,重到父后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想起给你买一条黄长寿……”

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让人感动的亲情

10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没有刻意煽情 但还是令人感动

12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有关于亲情的我的泪点总是很低😭

17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電影拍出了台灣喪禮特有的荒謬感,真正的悲傷與思念從父後七日開始.........

19分钟前
  • 愛永
  • 推荐

感动,父爱如山却又如涓涓细流,呵护着我们的成长。

22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以前人家说,累了要哭爸,原来,哭爸真的是这么累人的一件事情”。

25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29分钟前
  • 忘了时间的猪
  • 还行

有点伤感

30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还行

愿子欲养亲还在

34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闽南语小清新。太散了,散得也不好看。当人类学资料看看还行。。。

37分钟前
  • 阿子
  • 还行

本片改编自“林荣三文学奖”首奖作品,散文作者刘梓洁亲自执导

39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一有机会,我就开始找你。”通过一个诙谐荒诞的场景设置,以苦中作乐又悲中带喜的方式来追忆感人的往昔。导演十分注意细节部分的描述,好几处情节都能感受到父亲对于女儿的关爱,且那么自然不做作。影片结尾的处理更是让我十分喜欢。★★★★

41分钟前
  • Q。
  • 推荐

想起給你買包黃長壽

42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难怪说葬礼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人忙碌到没有时间,甚至忘记悲伤。

47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与生活贴得太近,能让人动了真情,破涕为笑又突然转喜为悲。

52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多看些台湾电影,弥补些生活中的人性空白。

53分钟前
  • Quentin
  • 力荐

最痛的不是这七日,是七日以后那无数个日子。当亲情成了一种习惯,以后就是无尽的痛。本片让我想到了【步履不停】【东京物语】【入殓师】等无数个经典,当然【父后七日】是独一无二的!★★★★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有幽默与讽刺,又有怀念与感动,这一出五味杂陈的台湾民俗风情画。少些文艺腔与无病呻吟,台湾电影其实很好看,在今年看过的台湾电影里,这个比较优秀,

6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与父亲的爱似乎总是这样 无声无息但强烈的存在

1小时前
  • 不侠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