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航班

犯罪片法国2006

主演:J·J·,Johnson,Gary,Commock,Polly,Adams,Opal,Alladin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

播放地址

 剧照

93航班 剧照 NO.193航班 剧照 NO.293航班 剧照 NO.393航班 剧照 NO.493航班 剧照 NO.593航班 剧照 NO.693航班 剧照 NO.1393航班 剧照 NO.1493航班 剧照 NO.1593航班 剧照 NO.1693航班 剧照 NO.1793航班 剧照 NO.1893航班 剧照 NO.1993航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8 16:36

详细剧情

用另一个角度,另一段历史,来怀缅9•11,来激励人们继续齐心向前。\r就在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的那个黑色日子,新闻报道了一场灾难——93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之后坠落在宾夕法尼亚洲,机上45人全部罹难。\r社会广泛猜测,航班上的恐怖分子本来打算把飞机用以袭击华盛顿。然而机上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却一致抗敌,力挽狂澜,以自己的牺牲保住了更多人的性命。\r尽管有详尽的研究表明这次事故由恐怖分子自己操纵,人们还是把牺牲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看成国家和民族的英雄。

 长篇影评

 1 ) 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最开始我不知道这是讲9.11的片子,最开始我也是个文盲,压根不知道那天有四架飞机被劫持。
到一半的时候,我还以为乘客的反抗会成功。毕竟他们甚至有一个退役飞行员在机上,要是电影的话,这架飞机是怎么也不会坠毁的。
可是,这是现实。
而我,还是想的太简单。
这是真正的,我们每个人碰上都只能无奈的接受的现实。
随着镜头从飞机的驾驶舱望出去最后一团漆黑,并且出现字幕说这架飞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坠毁并且是唯一没有到达目标的飞机时,我还不敢相信的又回头看了一遍最后的部分。
结果就是,看到那个退役飞行员在乘客和恐怖分子的搏斗之间,费劲的伸出手去拉操纵杆,一边大喊着"I can't hold it!"
然后看见草地,世界颠倒,一片漆黑。
我坐在电脑前,觉得好像莫名其妙的被人打了一闷棍。
心里空空荡荡的。
不知道应该有什么想法,但是我就是想,这个电影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其实作为一个局外人又能说什么呢?又有资格说什么呢?悲伤也不过是别人的悲伤。
9.11之后的第二年,我在美国念书,纪念日那天,学校举行了活动,大家都带着花。
9.11之后好几年,我还是在美国念书,纪念日那天,校园里那块随便给学生涂鸦用的石头上被人喷了白色的漆作底,用红色的字写了"Never forget 9.11"。
参加活动的人是什么心情,写字的人又是什么心情,我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也不曾失去的人,其实永远也无法理解痛失所爱的人。
而这个真实发生在人类历史上的事件,不是“失去”那么简单的事。
----------------------------------
飞机上每一个遇难的人都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片尾的时候,他们的名字并排显示在屏幕上。
我一直在想,那些演员去演这部电影时是怎么想的。
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冒着黑烟的世贸大楼,震惊的表情不用刻意表演就能做的很真实了吧……演机上乘客的演员,在摄影棚里的狭窄的机舱布景里,也不知道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但是最让我想要探究的,是那些演恐怖分子的演员的心情。
到底是怎么决定要去演的呢?是为了什么演的呢?
要演这样一部电影,对所有演员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恐怖分子中唯一会开飞机的那个人,临上飞机之前,对着妻子儿女的照片告别。美国人好像很喜欢这样的情节,记得以前看<珍珠港>,一个日本轰炸机飞行员曾经把家人的照片别在飞机仪表盘旁边。
最后在飞机上,乘客纷纷打电话向家人告别,说得最多的话就是,"I love you."
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你。
俗得快脱水的情节,却每次都把我感动的快要趴在电脑前。
----------------------------------
这片子,我真是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看了一遍能憋闷一个星期。

 2 ) emotionally challenging

也许以后回头看,它不是最好的关于9/11的电影,但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它已经足够好了。

之前所有对于93号上的乘客英勇搏斗的故事表示质疑的人们应该可以停止了。他们在死地中求生的决定,是本世纪最值得人们纪念的精神。他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英雄,他们恐惧,绝望,对家里人说“I'm not OK, I might not come home“。但是当得知自己坐的航班是自杀性任务的时候,他们别无选择地出发了。

我无法想象他们的家人在和他们通电话时候的心情,虽然演员们演得非常到位。有人提出来说片子的儿童太多了,有赚取观众同情的嫌疑,不过事实已经如此残酷,导演完全无需添油加醋。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当Mark的妈妈根据爸爸(或是爷爷)的指示,在手机留言中告诉他要尽力夺回飞机的控制权,然后失声痛哭的场景。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置身于彼时彼地,你很难不被那种痛苦所击倒。

我感谢这部电影的剧组,他们用尽可能少的表演发挥,来尽可能多地还原真实。真实的力量是具有压倒性和摧毁性的,我可以对《独立日》和《空军一号》之流不屑,但我没法拒绝"United 93"这样的故事。故事情节和一些大片比起来甚至显得缓慢,单调而没有高潮。可是在这样的历史面前,导演的花样显得无足轻重,真实变得如此宝贵。

里面的恐怖分子的表演也显得恰如其分。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背景,心理。他们出现了,行动了,结束了。有个美国人评论说他认为其中的恐怖分子拍得面貌不够凶残,有必要吗?作为一部目的在于还原历史的电影,任何形而上学的东西都是不必要的。

总体而言,United 93堪称完美。不过,在你去看之前,还是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至少,我在看完之后的心情是非常非常压抑的。

 3 ) “不久,我们都将死去。”

1

去年10月,我看了一本小说,叫做《圣路易斯雷大桥》,作者桑顿·怀尔德 ,是唯一同时荣膺普利策戏剧奖和小说奖的美国作家。
这本书讲述了五个在一座大桥坍塌事故中丧命的普通人,回溯他们的人生,并想要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他们?”
除了文学上的名气外,此书更广为人知的一个原因是布莱尔在911纪念演讲中引用了本书的一句话。“不久,我们都将死去。”

但是坦白说,这本书,我没看懂。

“很快我们就会死去,所有关于这五个人的记忆,都会随风而去。我们会被短暂地爱着,然后再被遗忘。但是有这份爱就已足够;所有爱的冲动,都会回到产生这些冲动的爱里。甚至对于爱来说,记忆也并非不可或缺。在生者的国度与死者的国度之间,有一座桥,而那桥就是爱。它是唯一的幸存之物,它是唯一的意义。”

这是这本书里非常著名的一段话,相当容易让人动容,不论你是否看过这本书,不论你是否有关于生死的经历。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敢说,我对这段话终于有了一点点共鸣。

2

去年11月之前,我从没听过Paul Greengrass的大名。说实话现在我对他也没什么了解,只是刷了他两部片子。
一切源于在微博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好莱坞知名记者/专栏作家Mike Fleming Jr发了篇关于《93号航班》的长文,讲的是保罗.格林格拉斯当年怎样用一纸treatment(剧本陈述)打动环球影业并拿到投资来拍一部没有明星出演的纪录片式的悲剧。”(引用PO主原话,地址:http://weibo.com/2878864092/AjsjDAFQC
当时会点开阅读只是出于好奇,但是最后却被这位导演无比纯粹的执着打动了。

"I must find a way of talking about it. I’ve got to go to the heart of it, where it began, and what I’ve got to do is say, what does it mean?" 有一个重要的事儿,我想不明白,我想拍电影把它搞明白。其实长文就这意思,但编剧的执念和热情真令人动容。【想做】一件事情,大抵就是这样吧。

这是我当时的直观感受。但后续我并没有看这部片子,直到刷颁奖季刷到Captain Phillips,才发现居然是同一导演。

Paul Greengrass的几部片子,Captain Phillips,United 93,Bloody Sunday,全部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评。神使鬼差的,我突然想到了他那纸长文中的一段话:

"And I also believe that sometimes, if you look clearly and unflinchingly at a single event, you can find in its shape something precious, something much larger than the event itself…the DNA of our times."

他所谓的,想要探究的the DNA of our times究竟是什么?
后来我点开了93航班。

3

我对93航班的感受是这样。
如果你抛开“X国主旋律”、“X国阴谋论”这样的标签去看这部,大部分为臆测的,伪纪录片式电影,你会发现其实重要的事实只有一个:
很多人在这次事件中死去了。

观影完毕后,我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反复想着这件事情。
有一件一直以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那一刹那击中了我。
所有的乘客,在给外界的最后留言,无一例外,全都是,相信我,我爱你。
也就是说,在无比凶险的情况中,他们除了向外界传递必要的信息外,给地面留下的最后,最后的私人情感,与爱有关。这应该是他们能够留下的,最美好也是最悲伤的东西。
爱是人类最有力也是最无力的诉求。

现在再看看这段话:
“很快我们就会死去,所有关于这五个人的记忆,都会随风而去。我们会被短暂地爱着,然后再被遗忘。但是有这份爱就已足够;所有爱的冲动,都会回到产生这些冲动的爱里。甚至对于爱来说,记忆也并非不可或缺。在生者的国度与死者的国度之间,有一座桥,而那桥就是爱。它是唯一的幸存之物,它是唯一的意义。”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觉得它跟我第一次阅读时不一样了。

4

可能有些人看到“爱”这样的字眼,会觉得很煽情。
确实是这样。有一个必须要说明的地方是,这部电影其实拍的很克制,并不煽情,我个人的观感是最后乘客们的自救并没有某些人说的那种“英雄主义色彩”,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觉得Paul Greengrass达到了他在剧本陈述里要表达的一切。

"And the question asked of the passengers on Flight 93, the terrible dilemma they faced, is the same question we have been facing ever since. Do we hope this all turns out okay, or do we fight back? Do we strike at them before they strike at us? And what will be the consequences if we do?

This is why, I believe, the events on that plane continue to hold such immense power over us…for although we can only dimly understand the shape of what went on during that ninety minute flight, we can know enough – from the two dozen phone calls, from the 30 minutes cockpit voice recordings – to know that at some level it distills and symbolizes everything that we face today."

Greengrass在给环球的剧本陈述里将93航班上乘客面临的情况与当今世界人民面临的情况相比,并认为其具有某种一致性。

"I hope watching this film will make its audience think very carefully about where we are right now – in a world where the threat is so real and clear and present, that we have come to believe that pre-emptive strikes are our only salvation. Because sitting where I sit now, it seems to me that the choice faced by those poor souls on Flight 93 was no choice at all. If they did nothing, their work died. If they struck back, their world died.

We’d better find other choices, and fast. Before it’s too late – preferably beginning at the G6 summit in Gleneagles next month. Because right now, we are all on Flight 93…"

直到看完这部片子,我也没办法用语言表达,他在上文所说的the DNA of our times是什么。但是,看完这两段,或许你能明白,为什么Paul Greengrass会拍了这么多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5

这部片子不推荐任何人观看。
R.I.P

PS:两部片子里对我来说的关键词是,copy, real world, love.

 4 ) 向片子的摄制组致敬

  我支持这部电影的发行.我不是一个反美分子,在9.12早上看到world trade center轰然倒塌时,我泪流满面.
  英语中有一句话常用来安慰失恋者:YOU SHOULD MOVE ON.WE SHOULD MOVE ON,EVERY AMERICAN PEOPLE SHOULD MOVE ON.
  可如果不能面对现实,有怎么能够move on.
  从电影的角度看,拍得很一般,原貌还原,这个题材,想拍得不震撼不感人,是不可能的.尤其,片子的很多笔墨用在了飞机上乘客的亲人身上.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悲痛又要强装镇定,他们要鼓励飞机上的爱人或者孩子,却在电话的另一端无力支持,这些表现还是挺到位的.可飞机上乘客从发现恐怖分子的阴谋开始,就扎堆商量对策,并没有更深入的刻画.哪怕到大家准备好武器冲进驾驶舱,整个过程也是简单而迅速的.总之,我始终觉得飞机上乘客的形象不够丰满.
   话说回来,导演手头的资料也确实是以罹难者家属的为多,对飞机上的情况,只有猜测与判断.
   但是,片子是绝对值得去看的.
   有一名乘客叫TED,他和地面的一名工作人员莉萨保持电话联络,在大家决定要夺回飞机控制权前,他在电话里要求莉萨和他一起祈祷,他们一起背诵圣经,每个乘客都能听见,那是向主寻求最后的力量.拯救自己,拯救美国的力量.这时候,我终于了解了这个词--信仰.
    一位母亲,她知道恐怖分子劫机是自杀式的,她打电话给飞机上的儿子冷静地告诉他形势的危急,要重新控制飞机,电话挂断的那刹,她泪流满面.
    一位父亲说,不要打给警察了,警察不会飞.
    一名白宫官员说,必要时,击落united no.93.得到命令的飞行员难以相信,他问了两遍,并且告诉长官可以通过攀缘,攻击侧翼来使飞机迫降,他在用他的方法拯救那架飞机.
    片子的最后,飞机在田野里造成的大窟窿在四季变化间,在春雨冬雪的滋润下,渐渐愈合,又见青绿.
    我相信每个美国人在这个事件中造成的创伤,整个影片的摄制组员同样如此.很多人攻击这部片子时说是纯粹的炒作是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真的吗?那些拍摄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为什么就没有这些质疑.我倒是非常敬佩摄制人员,他们要亲历那些痛苦的场面,每个又正常心理的人类面对这些场景时都会心若刀剜,他们坚持完成了这样一部片子,又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让它公映,无论如何,我们没有再说风凉话的权力.
    愈合伤口的方法是:消毒,包扎,经常的换换纱布.这个过程可能你会再度看见那伤口,可是每一次它都比上一次好了一点,最后,那会是一个新鲜的伤疤,但是会渐渐退色变淡.揭开纱布,是必经的步骤.
    每一个正义的人都不会对恐怖分子的所作所为吓倒,就像93号的机组成员,他们用生命告诉幸存的所有人:BE strong ,be brave.

 5 ) 真实再现了那个早晨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同时看过Flight 93和United 93的。最先看的是Flight 93,还把它当作United 93评论了一番。凭心而论,Flight 93是部相当不错的影片,成本低(因为是电视电影),因此故事集中在机舱,航管部门和地面上的乘客家中。情节更偏向剧情片,让人从头到尾充满紧张感。

但是United 93绝对是无法超越的。不说别的,单是里面的演员,包括航管中心的指挥,军事基地的指挥,有许多人都是9/11当时的亲身经历者,他们在扮演他们自己,(比如Ben Sliney,9/11那天是他上任联邦航管局弗吉尼亚控制中心负责人的第一天),从而给整个影片带来难以想像的真实感。United 93给人的感觉是紧张,更有一种无助感,而这种无助感才是那个早晨每个人的真实体验。发生什么事了?劫机是真的吗?世贸中心被什么东西撞了?又一架飞机?美国被攻击了!!但是是哪一架飞机?什么,美航11号还在天上飞?我们有战斗机可用吗?又一架被劫持了?该死,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看着天上地下一片混乱,但是还是有人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的决定,"我们要的不是情况更新,我们要的是行动!”

机舱内的情况,United应该是比Flight更接近真实吧。乘客们从电话中得知的情况是混乱的,只言片语的,但是他们认定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他们没有举手表决,而是是低声商量进攻的办法。他们给家人打电话告别的时候,声音发抖,无法自持,甚至说不下去。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United 93的演绎是更为可信的。

影片最后的的戛然而止,让我的呼吸仿佛也停止了。哦,是的,这就是那个早晨。

(看过Flight 93的,强烈推荐再看看United 93。)

 6 ) Let's roll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8:46,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航11号班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北楼;9:03,联航175号班机撞向南楼;双塔均随后倒塌。就在人们惊魂未定之际,半小时后,美航77号班机撞入华盛顿特区边上的五角大楼;又过了半小时,联航93号班机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坠毁,据推测这架飞机原本是要撞白宫或国会大厦的。911恐怖袭击是二战后美国本土首次遭到空袭,共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近三千人丧生(大部分来自双子塔),比珍珠港事件还多。世贸中心废墟内的大火足足烧了3个月才停息,地面上的瓦砾共耗时6个月才清理干净,而留给美国人的伤痛则是永久的。事后,美国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加强了安检,入侵了阿富汗,消灭了本拉登。
在4架被劫持的飞机中,只有联航93号没有撞向指定地点。当时飞机上具体发生了什么已经无人知晓,但根据乘客们给家人打的电话以及飞机上的黑匣子,人们已能勾勒出事件的轮廓,而本片则进行了丰满:飞机起飞晚点了40分钟,这使得后来乘客和机组人员能够及时得知地面情况,对他们当机立断采取行动至关重要;劫机者共4名,杀害了正副机长、一名空姐、和一名乘客,并把其他乘客(共33名)赶到飞机尾部,宣称携带炸弹,然后自己驾驶飞机;飞机上先后共12人对外取得了联系,他们在获悉双子塔被撞后随即策划反攻以夺取控制权;恐怖分子见大势已去,在最后关头将飞机撞向地面,同归于尽,无人生还。以上信息是来自官方的报告,影片则演绎了乘客击毙两名劫匪甚至攻入驾驶室的片段,虽然惊心动魄,但未必发生。但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也无论乘客们的初衷是自救还是为国,正是他们的英勇行为迫使恐怖分子改变预定计划,使得更多的人幸免于难,他们理应得到尊敬和荣誉。一名乘客在最后冲锋时喊出的“Let's roll”的口号被电话记录了下来(但影片中好像没说),迅速成为全国性标语,并被印在了攻打阿富汗的飞机上。
911已成为美国历史上不得不提的大事,影视题材的涉入是早晚的事。但也因为其现实性和敏感性,5年过去了,仍无人敢问津。应当说以“联航93”为角度回首该事件是再合适不过了,既不赚人眼泪,又不揭人伤疤,而是努力关注其中积极正面的东西,有望引起最广泛的共鸣。即使如此,这种家喻户晓的事情向来不好拍,因为众口难调,平淡了偏激了煽情了瞎编了都要遭人骂。以伯恩系列出名的Paul Greengrass这次自编自导,采用纪录片风格的拍摄手法最大限度的真实还原出事件全过程,自始自终酿造出令人窒息的紧迫感和压抑感。乘客们在生死时刻本能的求生欲望所激发的绝望、惊恐、果敢、抗争震撼人心,与之相比,地面各“有关部门”干着急没办法,调度了半天也没几架战斗机升空,就太不给力了。
影片多次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展现劫匪和乘客同时祷告“愿主保佑”,很发人深思。宗教的本质本都是劝人向善的,但被一些人利用后,却发生如此惨剧,何其悲哀和讽刺。
看电影时常在想,如果我在飞机上,会怎样做?在生离死别时,我会给谁打电话?会对他们说些什么?我应该不会报银行密码。
花絮:为营造出真实对峙气氛,导演特意安排扮演劫机分子的4位演员和扮演乘客及机组人员的演员分住在不同的宾馆,连吃饭也是分开的,只能在片场上见面。这还是头一次听说。此外,扮演劫犯头目的演员后来因被美国拒签而错过首映,汗一个。

 短评

企图用一片混乱的机舱和一片混乱的指挥处营造纪实片的感觉,新疆和田的劫机事件,劫机犯刚站起来就被几个东北汉子踹下去了

6分钟前
  • 瑾朵朵
  • 还行

震的我心惊肉跳。

8分钟前
  • 水夫兔
  • 力荐

生命的脆弱。。。不管911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可以感受到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对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的想念,对活着的追求。。。哀悼这些不幸的遇难者。。。“整部片子里重复最多的声音不是惊恐的尖叫,而是一句句蘸满深情的“I love you””

12分钟前
  • 泰坦
  • 推荐

震撼!最后一刻飞机坠入大地 陷入一片黑暗 眼泪崩溃

1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很爱最后电影的配乐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如果没有7·5恐怖,生活在新疆的我们不会有之前的肉孜节假期。而今天中秋节,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依然有很多人因为天灾人祸,不敢仰望天上的明月。10年之后,看到了这部电影。或许是美国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没有领导讲话,没有隐藏的真实,平凡之中的伟大让人感动。让我懂得尊重,无论对生者还是逝者

20分钟前
  • 南溟
  • 力荐

纪录片式真实的艺术化处理。911当天被劫持的四架航班中只有联航93号航班没有撞击恐怖分子的预谋目标,上午10点03分、坠毁于宾西法尼亚州的山科维镇,无一生还。

2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我真的没有看过一部电影,让我这么紧张过。

26分钟前
  • Dolores
  • 推荐

“那天所有被劫持的飞机,联航93号航班是唯一没有到达攻击目标的,它10:03坠毁在宾州,无人幸免……”最后一个画面,黑屏,无声……震撼!久久未能平息的电影!

3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那些无辜的逝去的生命令人唏嘘 可谁来为伊拉克人 或者阿富汗人 又或者是巴勒斯坦人来拍摄这样的电影呢

36分钟前
  • 酒吧方便面
  • 还行

最后飞机扎进地面,一片黑暗.让人绝望.

39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推荐

我情愿没有看过这个片子。

40分钟前
  • 和菜头
  • 推荐

太惨。。。看见即将面临死亡的乘客拿起电话给亲人说最后一句我爱你们,泪奔。。。。太多无辜的生命。

44分钟前
  • 老实人楷模
  • 推荐

如果是007,那么恐怖分子会被制服,飞机的某个仪表盘会在007的数字上停下。如果是24小时,那么飞机最后会在高速公路上着陆。然而这是在真实的世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飞机还是坠向了地面,银幕一片漆黑。

45分钟前
  • 甲🎹
  • 力荐

真主阿拉与耶稣基督的对话

46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On the day we faced fear, we also found courage. 911当天被劫持的四架飞机中,只有93航班没有击中原定目标,用它来谱写绝望中的希望之歌,再合适不过。都知道那个结局,整个情绪却也始终紧栓不得空闲。无一幸免,但我愿意相信结局前的挣扎是如那般的。

48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被损毁的世贸大厦将会重建,被撞击的田野坑洞将会愈合,被管制的美国领空将会开放。差点误机的乘客庆幸没有迟到,闭锁的舱门成为前往天堂的讯号。航管中心以为划掉了隐患,交管中心以为规避了灾祸。家人在保险柜里找到了遗嘱,公司却没有收到员工的辞呈。乘客还在祈祷奇迹,妻子还在等丈夫报来的平安。

4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A】绿草在手持摄影和快速剪辑招牌搭配下的又一自我突破。在本片中,又刻意加入了“惊悚片”元素。前半个小时从平凡无奇的生活角度切入,缓慢沉稳的推动剧情。随后切入劫机的信息点,不断将观影情绪推到顶点,然后在9·11事件全面爆发。但和普通惊悚片不同的是,直到结尾,导演都没能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在剩下的时间内,绿草再一次展现了他对超量对话信息的处理能力,手持摄影与快速剪辑无时不刻介入台词的处理,以视听双重角度来不断引爆情绪点,这种通过大量信息来保证观众神经紧绷的方式简单粗暴而又有效(当然也得看谁用)。狭小空间内顶级的场面调度能力,不断加剧的镜头摇晃和台词信息,以及精妙的剪辑点处理,都将电影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而结尾的处理却给了我极大的落差感,这种由影像与现实共同烘托的震撼与绝望,让我无比怅惘。

53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密闭空间的神级调度;情绪被提升到一个极致,不忍再看一遍。

5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在电视里看到飞机撞楼的画面,每个人都很兴奋。在一件沉痛而复杂的事件上表现得如此轻佻,不是我们没有良知,而是我们已经太熟悉各种重大事件从中央台主播嘴里说出来的样子。蔡康永在北大演讲说,电视是人格分裂的。换种说法,电视是没有人格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推荐给电视导演冯小刚。

56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