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击

犯罪片法国1959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  让-克劳德·布里亚利  让娜·莫罗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播放地址

 剧照

四百击 剧照 NO.1四百击 剧照 NO.2四百击 剧照 NO.3四百击 剧照 NO.4四百击 剧照 NO.5四百击 剧照 NO.6四百击 剧照 NO.13四百击 剧照 NO.14四百击 剧照 NO.15四百击 剧照 NO.16四百击 剧照 NO.17四百击 剧照 NO.18四百击 剧照 NO.19四百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9 00:37

详细剧情

13岁的安托万是个私生子,他与母亲和继父同住在巴黎。安托万得不到任何温暖。安托万有个好朋友叫勒内,他们同在一所学校读书。安托万功课一直不好,又和老师合不来,有时老师就不准安托万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出去休息。他和勒内都很讨厌那个刻板严厉的学校,于是一起逃学……

 长篇影评

 1 ) 大海的方向,或为时1分27秒的快乐

特吕佛的电影,第一次看的是大一的时候《白天不懂夜的黑》,第二次是大二时候《男欢女爱》,第三次是上个学期《柔肤》,第四次,则是今天晚上深深的《四百击》。其实说来很巧,本来是准备步某斑鱼的后尘看看一直很好奇的《两生花》的,无意中却发现很久以前下的这部《四百击》,片头冷峻的低角度黑白长镜头,还有献给安德烈巴赞的字幕,让我好奇地往下面看。

     说实话,上学期看《柔肤》给我带来了后遗症,那是部有些沉闷的片子,由法国国宝凯瑟琳德纳芙早逝的胞姐卡特林那德纳芙主演,但是我依然是看了几次才看完,可能是看的时间不对吧。但是现在,我居然很想再看一遍,因为这部半自传体的《四百击》给我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它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或许是60年代的法国与80年代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吧,都是刚从浩劫中走出来,经济有些萧条,人们都丢掉了温文尔雅的面具,世界赤裸裸得可怕,我所说的是万分的可怕。一九五九年里13岁男孩的无知,敏感,卤莽,对成长的向往等等都表现得到位。安东尼走路时耸着肩膀偶尔紧一下衣服的的样子甚至让我觉得象极了教父2的德尼罗。看不出是否经过特吕佛设计,总之很出彩。

     在那个著名的片尾,出于节奏的考虑,导演采取了长镜头的手法,让主人公和影片积累的情绪来一次彻底宣泄。采取长镜头之前的一个镜头是安东尼躲在桥下面,看到没人追过来,于是向画面深处跑几步,然后向左拐。第一个长镜头长约一分二十秒,安东尼从左面出画,跳轴,强调情绪的变化。中全景,然后一直跑,跑出少管所的范围,声音是同期跑步声,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心跳。第二个镜头,安东尼全景从画面远处向镜头右边跑来,出画,这时背景配乐起,镜头开始向左摇,能听到海浪声。当摇到海上的景色时,音乐声很大,用力的煽了一会儿情,照常理这时候电影就可以结束了,但摄像机还在向左摇,一直摇到岸边,出现安东尼的背影,刚才跑向镜头方向的安东尼现在是从镜头近处向纵深跑去,这个运动方向的转变十分自然,而且美妙,这个镜头一共大概50秒钟。影片的最后一个一多分钟的长镜头,表现的还是跑,全景,安东尼从岸上下来,跑到海滩上,继续向画面右方跑,镜头开始慢慢向右后方移动,摇。安东尼跑向大海,在海水中横着向右走了几步,却回过头向镜头走来,画面定格并推向了他那双迷茫、忧郁的双眼,特写,音乐和海浪声仍在继续,剧终。这三个一组的长镜头,从视听角度看拍得真是炉火纯青。
  
     十三岁的安东尼能看到大海,却看不到自由。也许,争取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自由。 我记得崔健在《花房姑娘》里面用他嘶哑的嗓子唱到:“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当我看到传说中一分二十七秒的安东尼逃出少管所向着大海奔跑的长镜头时,这是我仅仅能想到的。奔跑,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宣泄,而大海,是十三岁的安东尼一直向往的所在,或者可以这么说,大海寄托着他对于未来的梦想,那是一种虚无的理想,可最后片尾,安东尼站在海滩上,双脚被潮水浸湿,他的表情却是很奇怪地永远那么凝固了下来,他并不快乐,但是他也并不是忧郁的,我想,这最终还是迷茫困扰着他,同样的,每个人在这一时段的生活都会被打破,否则,就无法完成成长。

     所谓《四百击》,在法国有句谚语,我只记得大概意思是要鞭打调皮孩子的屁股四百下,才能驱赶走邪恶,让他听话走上正路。而实际上,成人世界却是对孩子进行了一场异常残酷的阉割手术,我们每个人都在所难免,没有什么人能够例外。片中那些孩子总是让我想起了自己一直试图遗忘的童年时代,对大人们厌恶的原因令人惊讶地一致,只不过我很幸运(很有可能也是种不幸),回到了所谓的正路上,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却被无情地阉割掉了,今天晚上,还跟一个朋友在感叹,我们这些人都是一些表里不一的畸形儿,我们早已习惯了去做那些心里不想做的事情,渐渐的,终于有一天会麻木得跟那些可耻的成年人一样。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却这一辈子都做不到,生活就是这么残忍的修行。芥川龙之介说过,一个人最大的苦难是成为别人的子女。而事实上,不论子女好,父母也好,都只是被社会玩弄的傀儡,就像片中给小孩子们看的木偶戏,我们中间没有谁能够彻底逃离出去。

       窗户外面开始发白了。当这个城市决然的选择了繁华、喧嚣、浮躁、冷漠、欲望以后,我们也只有百无聊赖作着无数个没有选择的选择。真是凑巧,中午看了重师影像工程一个同学拍的一个记录片,题材很相似,是讲一个流浪儿的,当这个忠县来的小孩子一脸认真的说出,他希望他得了精神病的爸爸早点死去的时候,我在想生活真的是***狗娘样的。不好意思,我又说脏话了,以后不再会了,我保证。因为大人们不允许我们这么说。

 2 ) 由《四百击》了解法国新浪潮的创作特征

四百击,法国谚语:Faire les quatre cents cuops.翻译过来就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硬要说的话,这大致与中国“棍棒教育”有些相通。

这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首次被评论家正式承认的新浪潮发轫之作讲的也正是一个关于12岁的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棍棒”之下不堪重负、满身伤痕的故事。

新浪潮的作者电影,在巴赞理论的指导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下,大都以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为主。因而有很强的纪实性,不少影片都怀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这部具有开山意义的《四百击》更是如此,影片真实的几乎是特吕弗本人少年的写照。

不像同期的左岸派,新浪潮的作品通常与政治无关,基本也不带有重大的社会性。在这些作品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世间,辗转在这世上流离漂泊,最后又随风离开。《四百击》的拍摄就体现了这种“生活流”的电影主张,与蒙太奇相对,特吕弗从不对画面做零碎的切割,也不引导观众进行选择或者思考,他只是用长镜头保持画面的完整,忠实的拍摄摄影机视野范围内的事物和情节,不作任何选择和评价,也不追求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拿安托万偷牛奶一幕举例,摄影机摇到一个肮脏黑暗的街角,被浓重夜色吞没的安托万像流浪猫一样托着玻璃瓶,小心翼翼地喝着来之不易的牛奶。惯例这里要给一个特写镜头来突出这个年仅12岁的可怜男孩的遭遇。但是特吕弗却没有,他没有用任何一个镜头带着特殊感情去表现,也没有用任何一个镜头去特意夸张。他的镜头从不给予怜悯,只表现真实。但是正是这种追求现实的自然主义,才令《四百击》拥有无与伦比的打动人的真挚。

由于新浪潮的创作者大多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影评者,大都没有上过专门的电影学校或受过专门的训练,自然没有办法像那些拍“优质电影”靠资历熬出头的导演一样获得大量的资金。再加上出于追求写实的考虑,新浪潮的作品通常实景拍摄,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用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在《四百击》中,街上嘈杂的车辆鸣笛声、课堂中孩子的吵闹、最后一幕中海浪的声响都是现场真实的记录。

与传统的明星制度相对立。汲取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非职业演员的方式和马龙•白兰度的“不表演的表演”风格,新浪潮的创作者在其作品中启用了大批不知名的青年人做演员。而在拍摄过程中,特吕弗也总是强调草稿式的即兴发挥,比如那段著名的“真实电影”美学的心理问话。就是那段摄影机架在安托万正面,记录下安托万面对心理医生,受审的谈话。实际上它就是一段让-皮埃尔·利奥德的试镜,而提问者正是特吕弗自己。

在新浪潮的创作特点中最突出的就是它的长镜头和跳接的剪辑方法。新浪潮的剪辑取消了遮挡、化出化入、淡出淡入等传统手法,反而使镜头之间直接衔接,进行快速剪辑直接跳接。就像剪视频时不用转场不加任何过渡,直接剪辑调整影片节奏。但是比起老对头戈达尔擅长的跳接和快速剪辑,显然特吕弗对长镜头的运用更为抢眼。以《四百击》的经典结尾为例,这一组精彩绝伦的长镜头有4个部分:安托万将足球扔到球场,然后钻过围栏跑向远方,这里主要是全景俯拍;之后便是1分20秒的奔跑跟拍,这个镜头没有任何音乐,完全采用自然音响。伴随着安托万的奔跑声,我们仿佛同这个孤独的少年一样将内心压抑的尽数喷发,和他一起逃跑,逃脱这网织的烦闷现实,跑向那无比令人艳羡的自由;接下来音乐渐响,镜头开始左摇,缓慢摇过塞纳河之后,再一次对准了安托万向纵深处奔跑的背影;最后一个镜头仍是跑,安托万从陡梯上跑下来,一路跑到沙滩上,奔向大海,摄影机从摇拍到跟拍,景别从大全景到全景。然后他横向右走了几步,忽的转身冲摄影机直面而来,镜头急推,全片就定格在安托万的脸部特写上。至此安托万那迷茫而脆弱的眼神便定格在了法国电影,甚至世界电影史上。这个意味深长的开放结尾充满了哲学上的空旷感与纵深感,成为新浪潮的一大标志。

在《四百击》中最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大概在于一些致敬和仿用的镜头。比如学生跑操溜走那段就是致敬让•维果的《操行零分》;小孩们看木偶戏那段,则是指代电影发明早期的拍摄现场,特别是梅里爱的舞台戏剧;安托万对巴尔扎克的崇拜与供奉,除了特吕弗本人对巴尔扎克的钦佩之外还影射对巴赞的悼念;最后的经典长镜头更是直接对巴赞电影理论的致敬。

总而言之,《四百击》处处显露出新浪潮的创作特征,从任何一方面都无愧于法国新浪潮代表作之称。

 3 ) 400 永无尽头

 看这种黑白电影几乎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

 

  一直不知道电影为什么叫《四百击》 后来得知《四百击》是法国的俗语,意指小孩子不听话要打四百下便会听话,很有意思的一个片名。

 

   特吕弗半自传性的作品,作为新浪潮的开山之作之一,这部电影的伟大不由我多累赘,细看镜头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以及导演对于整部电影基调的处理,不得不感慨特吕弗的一片苦心,教科书级别的奔跑长镜头,对于景深的特别的处理,以及整部电影拍摄和剪辑的流畅程度,即使是50年后的现代电影都有很大的参考和学习作用。

 

   其实来说,《400击》的主题可能在战后不久的法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到50年的今天,此类可谓屡见不鲜,这是所有电影和文学的时代局限性,但不是贬低先哲的借口,而是站在时代的角度上公平的说,其实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是特吕弗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升华整部电影,平和、摄影感、温色的节奏,但又拥有严肃和沉稳的魅力。整部电影没有丝毫的媚俗之感,自然,真诚用心的描绘安托万的世界,这是新浪潮的魅力,和现代的电影相比,感触最深的是,整片几乎没有一点浮躁感。

 

   对于音乐的运用,特吕弗恐怕是在刻意的减轻这部电影的压抑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电影不是歇斯底里的对社会控诉,而是对社会善意而又深沉的批评,对于电影艺术来说,生活是永远不可能脱离的基石,电影的选景很生活化,对于那个年代出生的法国人,恐怕不仅仅是引起共鸣那么简单,一般人最难忘的是电影最后安托万奔跑向大海的长镜头,舒展从容,没有冗长之感,其实对于在电影景深的处理上,特吕弗也一片苦心,很少看到全景镜头,即使有,较为暖色的配乐也盖住了全景给人的冷感,其实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蓝白三部曲中的全景镜头,给人的感觉似乎比较压抑阴冷,当然这是镜头后面的人的选择。

 

   安托万是个12岁半的孩子,而他所承受的却和他这个年龄不对称,私生子的身份、学校的压迫、父母的冷漠,一步步的把他推向越来越差的处境,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囚车里的表情,一双清澈、无辜的大眼睛,满脸泪水的望着夜色中的巴黎。让人心碎的成长史,对于孩子天性自由的抹杀,什么是成长?在这个成人主导控制的世界,一切的价值取向和对自由的理解都不是自由的,不管是否和你的思想是否冲突,你必须朝那个固定的方向靠拢,这是成长的代价,丢弃和拾起;脑海中的海啊,一直如此蔚蓝,奔跑的自由和向往,你不要停!哪怕粉身碎骨。

 

    安托万!跑!永远不要回头,永远。

 

    但愿,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长镜头...

 4 ) 无处安放的青春,打动人心的真诚

《400 击》果然名不虚传,在此之上,杨德昌拍出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姜文拍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它们都是很好的电影,然以真诚论,《400击》最好,和它比《阳光灿烂的日子》都略显做作了,姜文太想表达他的聪明了,不够真诚。

通过安托万在不同情形下的口述,他是母亲未婚先孕的孩子,先是在外祖母照顾下长大,后来和母亲继父生活在巴黎逼仄的高层公寓里,一家人过着紧巴巴的生活,继父对他不错,但贫贱夫妻百事哀,她们经常吵架,妈妈也在外面有情人(他逃学时看到了),在学校他调皮捣蛋,老师不喜欢他,于是他更频繁的逃学,拿自己的餐费去玩游戏。有天他撒谎妈妈死了逃学被爸爸当着同学面打了一巴掌,他离家出走,住在同学亲戚家开的工厂里,后来偷爸爸公司的打印机去卖被抓,送进了少年训诫所,经过评估释放,妈妈把他送进职业训练学校,他逃跑了,跑到他一直向往的大海。电影到此结束。

《400击》讲一个淘气孩子的一段生活,虽然相隔万里,但这些故事,是我们每个人都无处安放的青春:戏弄同学,撒谎骗假,逃学去游荡,偷偷抽烟喝酒,顶撞老师。这生活充满了冒险,惩罚,无可奈何,但它热烈,自由,无忧无虑。是我们永生都会怀念的自由的日子。片中多次出现安托万睡着的镜头--是啊,少年心事算什么呢?无论明天会发生什么,无论是躺在破旧的沙发床还是拘留所的硬地上,都能香甜的睡上一觉再说。

艺术品最打动人心的品质肯定是真诚,这部电影和《单车窃贼》一样,从小孩儿的眼光看世界,一颗赤子之心。孩子的行为都是从本能出发的,没有成人名和利的算计。孩子是善良的,小孩儿的叛逆多半是因为面对成人世界的不公,面对不公的本能反抗。这反抗里没有仇恨。正如在劳教所心理医生面前,被问及你恨妈妈吗?安托万诚实的回答:谈不上恨她,我停说她怀我时准备堕胎,是我外祖母和她吵了一架,不让她堕胎我才能出生。诸如此类的情节在片中比比皆是,少年犯之间的交流是,你去见心理医生,如果笔掉了去捡,千万别看她的腿,如果你看了会被写进档案,什么档案?就是你的家人邻居老师什么的对你的看法,反正不是什么好事。逃跑被抓回来的家伙,被揍得鼻青脸肿,一个孩子递上一管奶油慰问他,并对他说我打赌你肯定会被抓回来的,我说对了吧,他说:那又如何,我在外面过了五天自由自在的日子,我还会逃跑的。

这种打动人心的真诚让人久久不忘。例如心理医生问她你和女人上过床吗?他听到这个问题先是害羞的扭捏的看了医生一会儿(此时镜头是对着孩子的,看不见医生)才说没有,并且“逞强好胜”的说有次一个南非的人带他去了一个女人那儿,说她会喜欢你这个年纪的,他等了俩小时女的也没回来他就走了--这个情节也让我想起《美国往事》里黑帮里最小那个孩子,拿了草莓蛋糕去找女孩儿上床,等在门口时忍不住吃了草莓,奶油,等待的时候把整个蛋糕都吃了,抹抹嘴舔舔嘴唇儿心满意足的回去了,食与色,在这个年龄是一样的。

再如安托万为巴尔扎克点蜡烛导致家里差点儿失火后,妈妈提议全家去看电影,她们去了影院看了电影,一家人开心的回来了,那种开心真实,明亮,是她们平时吵吵闹闹为生计奔忙的生活中少有的时刻。这些打动人心的情节正是导演/作家深有感触的人间喜剧,不知道这里有多少是楚浮童年的回忆,但寥寥几个镜头就能刻画一个鲜明的人物,像安托万的法文老师,几分迂腐几分暴躁,对着同学喊:我怎么会教到你们这样的学生,法国完蛋了。但你不得不说他选的诗歌是美好充满哲理的。

楚浮(杜鲁夫,特吕弗)拍这部电影时才27岁,这部献给巴赞的电影是他的自传,正如杨德昌童年的台湾,姜文童年的北京,这是楚浮童年的巴黎。楚浮启发了杨德昌,甚至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也有个小四的好友(小猫王)去监狱探访他送他磁带被门口保安扔垃圾桶的情节,和《400击》里的情节一模一样。前几天看许知远采访徐皓峰时,他说,我们这一届郑洞天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全是法国新浪潮的追随者,必须真实的反映社会,贾樟柯拍了《小武》,许问:你觉得好吗?(这或者是代表一部分不太能理解贾樟柯的观众发问)他说:好,当然好。贾樟柯说他更多的从杨德昌侯孝贤的电影里得到启发。这个源流之下,我能感到明显的分野,现实主义并不容易驾驭,更多成功的电影是因为其荒诞夸张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吸引观众的,这百分之就是九点九九九的人类平淡如水的生活,不是人人能发现真意。发现真意并能真诚表露的一定是天才。

 5 ) 杂乱无章的影评:关于《四百击》

        1958年,安德烈·巴赞英年早逝,未能看到他的追随者特吕弗的处女作《四百击》在1959年问世并一举夺得金棕榈。但若泉下有知,我相信巴赞一定会为特吕弗和他的《四百击》会心一笑。不仅是因为金棕榈,更是由于特吕弗成功地将他的电影理想实践于《四百击》中——真实导向性、长镜头美学、平等写实的深焦摄影,等等等等。
        巴赞认为,现实的本质是暧昧多变的,因而也就可以通过的不同方式诠释现实。但电影的任务,并非诠释现实,并非先定性地为观众对现实进行取舍,相反,电影应当尽量地捕捉现实的暧昧性。换言之,电影导演应当尽量地保持自己在现实面前的谦卑,让现实引领电影的走向。“电影是向世界敞开的一扇窗户。”巴赞如是说。此即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
        而特吕弗在《四百击》当中的场面调度,就堪称现实主义风格的经典模板。如片尾那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长达3分多钟的长镜头跟拍。形式主义者一定会对这个镜头不屑一顾:蒙太奇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3分多钟浓缩在十余秒内。只需要先拍上几秒的逃跑镜头,然后接上一组对安托万的脸部特写,或者干脆效仿爱森斯坦,接上一组鸟儿自由飞翔的镜头,使观众对安托万的逃亡与鸟儿的飞翔产生联想,就可以将安托万对重获自由的狂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何必用3分多钟的时间去重复一个相同的逃跑动作?殊不知特吕弗这么做正是为了要打破了观众往日的观影习惯,强迫观众调动自己思考能力,自己主动去领悟这个镜头的含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导演的灌输的现实。而另一方面,这种通过蒙太奇表现出来的现实还是一种已经被扭曲了的现实。因为“形式主义技巧(尤其是主体性剪辑)会摧毁现实的复杂性。蒙太奇是将简单的结构强加于多种变化的真实世界,从而扭曲了其意义。形式主义的人自我中心太重,而且好操纵,视野短浅而杂小”(《认识电影》,插图第11版,P150-P152)。
        现实主义还体现于影片处理安托万与父亲的镜头中。在这些镜头中,特吕弗总是尽力将父子二人包括在同一个镜头当中,一方面以空间距离之近体现父子二人的亲密,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电影的客观性与写实性,而减少剪辑所可能会对电影带来的扭曲。而当父子二人的位置发生了移动而使离开了原来的取景范围时,特吕弗也是借由摇镜而非剪辑来保持对两人在镜头中的位置,从而如巴赞所推崇的那样,维持了真实时空的连续性。
        然而我们不应忘记的是,特吕弗的生命中有两个引路人(抑或更露骨地说,偶像),一个就是上面频繁提到的巴赞,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奠基人,另一个则是希区柯克,最为著名的形式主义大师。因而在《四百击》中,我们在看到了特吕弗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他日后的形式主义倾向。讽刺性地,这体现于片中处理安托万与母亲的镜头中:导演使用频繁的对切镜头交替呈现二人,将本来近在咫尺的两人强行拉远,营造出一种虚构的远距离,从而凸显出两人的疏远。对此,巴赞恐怕便难以认同吧。
        自然,新浪潮、长镜头、现实主义这一个个的标签都不能够证明一部电影的好坏。一部电影的伟大不是因其高高在上而成其伟大的,而是通过电影中包含的对人类处境的终极关怀而成就其艺术价值的。剥去文青们对《四百击》不绝的赞誉,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特吕弗是在给我们讲述着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也许残酷也许苍白的成长故事。无论十二岁的安托万如何伪装,到头来他还不过是一个眼神澄澈、内心脆弱的少年。他张望着四周,最终看到的是在铁丝网背后一个阴暗的成人世界。所谓的“四百击”其实是一句法国俚语,说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时常击打,最好要打上四百下才罢休,这样孩子才会听话,才会“长大”。论者常道《四百击》是导演特吕弗的自传,但笔者却觉得这部电影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写照,只不过是以导演自己为例而已。便请试着回忆:我们是怎样“长大”的?我们是在父母对我们的责骂中渐渐“长大”的,我们是在中小学老师的威权与耳光下渐渐“长大”的,或者你会认为社会在进步,体罚在逐渐地消失了。但其实我们都明白,所谓的“四百击”不一定非要是体罚不可,在这“四百击”中,最重要的不是对肉体的虐待——电影中的安托万便没有受到多少的体罚,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是错的,我们是幼稚的,我们应该遵循他们的教导,去做他们叫我们去做的事情。于是,我们也就成了他们。于是,我们便成功“长大”了。我们会这样“长大”,会去好好学习,会去工作,会去结婚生子,会变得如此成熟。我们会变得如此成熟,以至于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孩子时,我们会对他们做别人曾经对我们所做的事情,却没看到孩子们的面孔是如此的熟悉,没发现如今的他们便是过去的我们,没有发现其实我们都失去了什么。
        我想,这就是特吕弗试图在《四百击》中所做的:澄明我们的生存状态,告诉我们,我们的成长其实是如此的可悲。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还是要如此可悲成长吗?我不知道。我想,特吕弗也不知道。因为,他最后只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在没命地奔跑的安托万,一个在逃离着成长的安托万。然后,安托万最终跑到了海边,在黑白光影中,我们看到,澄洁的大海在安托万清澈的眼中闪烁着动人的光辉,然而,我们又如何知道,这无际的大海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一个广阔自由的新天地呢?还是一个终究难以逃脱的囚笼?

 6 ) 奔跑吧!少年

少年是這世上最受壓迫、也是最自由的人。他被各種各樣的體制壓迫著,大人加諸他身上的種種小懲和大戒構成了他的生活。家庭、學校,以至司法機關都企圖規範他,遏制他的叛逆,竭力使他成為一個合乎社會標準的人。可是無論所處的場所如何不自由,少年自有他的辦法,繼續反抗下去。

少年們是天生的革命者。在課堂上偷偷傳艷女照片,偷父母錢,偽造病假紙,偷電影劇照,偷牛奶,逃學,偷打字機去典當,從教導所偷走,甚至只是在正式開飯前偷吃麵包,都成為反抗的手段。也許你會說這不過是如螻蟻偷生般的偷,但不斷地使著小奸小壞的孩子就像是一株強韌的雜草般,任你怎麼踐踏尚能抬起頭來,令大人頭痛萬分。就好像我們年少時,特別喜歡在學校使壞,上課偷吃東西,偷看雜誌,光明正大趴在桌子上睡大覺,欠交功課,測驗默書時作弊,根本不需要原因,追求的只是挑戰權威的刺激,誰夠反叛誰就是英雄。這就是別人所說的反叛時期,我想每一個正常人都需要這樣的一個時期,儘管它降臨的時刻因人而異;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隨著年齡漸長,始終是會慢慢學乖,回到正軌上的,有見識、勇氣和決心反抗社會和體制的人終究是少數,可是如果一生人連反抗的記憶也沒有,就未免太可悲了。而且誰知道呢,說不定在成為一個正常的大人之後,有天也會因為某種契機,讓記憶中那張跋扈的少年的臉,喚醒被囚禁已久的叛逆靈魂而起身反抗也未可知。

我是第三次看此片了。開始看杜魯福大概是十七八歲時的事,當初之所以會看,其實也不過是造作裝文藝而已。可是這也沒甚麼不好,如果當天我沒有這種造作的心態,或者我就會錯過杜魯福和四百擊了。況且這種裝文藝的欲望其實也是叛逆心理的一種延伸,在即將成為大人的關口上,我心裡有著許多無以名狀的糾結,但歸根究底就是為了定義自己而生的痛苦、掙扎和迷惘。當時我渴望撇清自己與速食文化的糾葛,把自己和那些庸俗的芸芸眾生清晰地區別開來,為此我開始看老片。

那真是一個難熬的時期。中文裡有句成語叫不卑不亢,當時我可說是既卑且亢,我想這種心理的短暫失衡大概是常人步入成人階段前必經的一種試煉,其實也沒有太多特別之處。可是,即使在一點一點地建立起自我之後,那種想要站立在他人之上傲視同儕的欲望也不會輕易消去,人天生就是愛比較,愛比別人強,這也是世上無數動物的原始習性,在族群裡動物總是會爭奪當領袖的資格,有時甚至以放逐或死亡為代價。人類有特別多東西可以比較,比美貌、比身材,比身家、比名氣、比地位,以至比品味、比才華都可以。某程度上小眾文化也有這樣的作用。雖然說比較和炫耀心理是一種動物本性,有時候也可以鞭策我們進步,可是人也有很多惡劣的品質是由此衍生出來的,最根本的如嫉妒和貪婪,可說是很多罪惡的源頭。即使拋開極端的不說,這種心理也會造成我們盲目追求許多對我們毫無意義的東西;比方說,要不是和隔壁那個Mandy、以至充斥街上的廣大女性群較勁,我何苦透支信用卡都非要買那個LV包不可呢?

好像扯得很遠了,我想說的是,如果不小心控制這種心理的話,最終只會喪失自我,淪為旁人目光的奴隸。不過,即使以造作為始,也可以把文藝活動變成比較誠實的、屬於你自己的東西,關鍵是把焦點放在你自己在過程中得到的樂趣和啟發,而不是告知別人你得到些甚麼。比較或許多多少少總是會存在的,炫耀卻可以戒掉。把電影或書本當作踩扁別人、抬高自己的工具,只能說是辜負了這些美好的事物了。

為甚麼說這些呢,因為我自我剖析了一下,剛才開始放影片的時候,心裡在在留意著電影的細節,想要看完之後寫篇分析甚麼的,也許別人不一樣,但就我自己來說,帶著這樣的心情是無法好好看電影的。好在看這部電影根本不用分析太多。這不是說它經不起分析和解讀,戀母/仇母情意結、對家庭和學校等社會制度的批判、青少年的性覺醒、父權社會的壓迫……可以輕易拿來造文章的題旨俯拾皆是,可是我覺得拋開這些(某程度上用於炫耀智慧的)大道理來觀看肯定更有趣,說不定也更有意思。畢竟要說它是對xxxx的批判或者剖析,是把它說得太沉重、太冷漠了,好像詆毀了它。前兩次觀看後,在我腦裡留下的餘韻是哀愁和荒涼的,可是今次再看,卻驚訝於它的輕盈,電影把焦點放在以主角為首的一眾反叛男生,他們挽著公事包走路的姿態看起來已經是半個大人了,主角還和好友計劃好了怎樣靠自己營生,說得頭頭是道,分明是個早慧少年;可是一轉身卻又在課堂上扮鬼扮馬,稚拙的行徑又令人發笑。主角的身世也不是一味的悲慘,他跟繼父和母親也有一起開懷大笑的片段。

四百擊,也就是對主角的連番打擊,最先是被老師不公地責罰、老是被母親叱喝,接著看到母親在街上和男子擁吻,當晚聽到父母爭吵,母親負氣地說要是繼父受不了他便乾脆送他去孤兒院,第二天上學時謊稱母親已死被揭穿而給繼父當眾掌摑,然後因為在家「供奉」巴爾札克導致失火而給父親責罵,接下來作文又被指抄襲,因為害怕被父親送去軍事學校而離家出走,為了過新生活而去偷父親公司的打字機,最終事敗被關進教導所。有趣的是,承受這一連串打擊的主角從頭到尾都不曾崩潰,竭斯底里的倒是責罰他的成年人,你甚至不能說他在默默忍受,事情發生時他會害怕,會難過,可是一覺醒來又如沒事人一樣了。這是因為他自始至終,雖然受著壓迫,但到底是自由的,在教導所中逃跑後被抓回來的少年是主角的「分身」,其他少年說他早說過他會被抓,逃跑的少年回答:「我才不在乎,反正這五天很好玩。」也就是,根本沒有太大目的,「我反抗,所以我存在」。而主角從來沒有和成人硬碰,甚至也沒有甚麼計劃,他最有力的反抗,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你不斷規範,我不斷逃跑,就看看誰先累。

片子其實拍得十分平實,尤其如果你不懂新浪潮為何物,那麼在敍事結構以至拍攝技法上,也不會有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但卻有著感動人心的力量,以至當年純為裝逼的我,縱然迷迷糊糊說不上為什麼,也是喜歡這部片子的。我覺得這種不賣弄,不堆砌的風格,就是此片最吸引人之處,在這部他最早的長片中,他要表達的不是戲劇化的激烈情感,而是更貼近生活的甚麼,因此片中的情緒時輕時重,在鬱悶之間有輕喜,並用壓抑來表現自由,如是也現實的矛盾背反、曖昧不明都淡淡但確切地描劃了出來。

 短评

三个一组的长镜头,简洁干净。巴黎街景。小孩子在抄写,写错了撕掉一页,墨水污了再撕掉,越焦虑越出错。罚站,撒谎,逃课,偷东西,Antoine。孤独或者迷惘。要命的长跑,摆脱掉追他的人,一路奔跑,朝着大海的方向。浪潮来袭,但除了海再看不到其他的了。也许,争取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自由。

4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法国谚语说,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7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安德烈·巴赞、簿本弄脏撕了又撕的孩子、多面镜子前模仿母亲化妆的动作、离心转轴游乐场、体育课上越来越短的队伍、巴尔扎克、明明已经注意到他脚的好友父亲、小红帽与大灰狼、幼童们的笑声、牢笼、泪水、自卷烟、被囚禁的孩子们、奔跑的长镜头、大海……

8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这种苦闷不被理解的孩童电影从来就容易打动我,何况是特吕弗如此细致体察。一次次逃离与被抓的循环是困兽之斗,每一个体都不被理解,每一个体都追逐自由,而他者的自由是自己的桎梏。特吕弗的半自传体电影,可以看到他对电影的热爱,片中出现多次安托万看电影、木偶戏的场景。

10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忘不了那撕纸的娃

12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第一部特吕弗。观感像清水一样干净澄澈,回味却浓烈如醇酒。中国问题少年闯的祸不会比这少,受的委屈也更加普遍和残酷,而有趣的是,他们之中也没有人在成长过后像特吕弗一样,为曾经的自己、更多重蹈自己经历的人,书写一个释放的故事。没有任何一件叛逆之事,是为了叛逆。→20.1.18 时隔五年重温。年前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告别资料馆的旧椅。记忆里留存的一直都是面向大海的他,这一次才把最后被定格的彷徨刻入脑海。可能因为那时我还没远走,而如今远走的我依旧彷徨吧。©资料馆。

13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当你过分探讨它所传递的内涵时,实际上它真的只是特吕弗的自白。当教育无法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教育就是一种伤害。没有哪一种叛逆是无缘无故的,家庭和学校,当这里的教育变了味儿,叛逆是显而易见的。法国谚语说:孩子要打四百下才会变乖。而奔向大海是不愿变乖的特吕弗最后的归宿。

15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他们看见涂鸦的白墙看不见墙上的文字,他们看见失火看不见献祭给巴尔扎克的蜡烛,他们看见偷窃看不见归还,他们看见顽劣的孩子看不见孩子哭泣的脸庞。他们可以击打孩子四百下,却连一个拥抱也不肯施舍。

17分钟前
  • 馥雅
  • 推荐

特吕弗用这个叛逆的问题少年(也基本上是他自己)的故事开启新浪潮。16岁的我对这个故事还是很有共鸣。从电影方面说,拍得沉稳简洁,纪实性很强,长镜头运用很棒,但我觉得突破性不如戈达尔,因此带来的颠覆感也不如戈达尔来得重,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8/10

22分钟前
  • TWY
  • 推荐

法国电影新浪潮开山之作,这片真的不文艺。

2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最厉害的少年电影。逃课路上看到妈妈和陌生男子接吻,对老师谎称妈妈重病将死,偷打字机跑过鸽群,在囚车上无声泪流,供述自己的经历是神来之笔,逃出少管所跑过一个又一个场景,在从没有见过的大海面前止步,露出茫然神情。电影不去讲少年成长,它只是真实地再现最顽强少年的不被理解的最孤独的时光。

24分钟前
  • 泽帆
  • 力荐

影像的质感不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而靠近二十一世纪(想知道原因)。藏着太多令人感叹的细节。配乐用得极其巧妙。除了那个奔逃的结尾还被一家三口一起去看电影的段落打动。故事在开头的铁塔就已说清,我们远望、我们靠近、然后逃离。青春片的世界实在是比自己想象中大太多。

25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最后一个长镜头才是高潮

26分钟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晨跑、偷牛奶、奔向大海,几段跟踪长镜都令人记忆深刻。个体淹没于群体,个性屈服于强权,毫不留情揭露了当时僵化保守的社会环境。挨过四百击的孩子不一定会成为健康听话的儿童,但一定会埋下阴影的种子。

28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当我们无法去尝试了解孩子的内心,“教育”就是一种伤害。

31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特吕弗的13岁,一段不得不撑过的艰苦岁月。最后大海边的一个回眸,就开启了法国电影的新浪潮时代。好久没看到这样泪流满面的作品了,就像被一根尖锐的针扎出了成长痛...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即使逃向大海,也没有出路。/200118AF 只记得那两场戏,再看也是只有那两场戏

38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瞧,你要有本事来讲自己少年时的故事,才能美化成这个样子。你要是没本事自己讲,让别人来讲很可能就是某期法制节目的失足少年忏悔心声了

41分钟前
  • 修复的薄码.AVI
  • 力荐

叛逆的少年,禁锢不住的自由心。面朝大海,背后才是更无边无际的困牢。巴黎美景、接连长镜、悦动配乐,新浪潮...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每个诗人的生命中总有一刻,他挣脱了他的母亲,开始逃亡

45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