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动作片美国2016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汤姆·塞兹摩尔,Jane,Thomas

导演:马里奥·范·皮布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1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2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3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4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5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6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13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14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15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16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17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18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19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00:35

详细剧情

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尼古拉斯·凯奇将饰演查尔斯·巴特勒·麦克沃伊上尉,其船只在1945年7月于南太平洋被鱼雷击中,船上载有第一枚原子弹。上船的1196名船员有大约300名随着船只死亡,其余的在等待救援的时候面临着日晒、脱水、盐水浸蚀和鲨鱼攻击。只有317名水手被救,麦卡沃伊被送上军事法庭,半个世纪后才被免除罪过。

 长篇影评

 1 ) 悲情“印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的悲剧

和平岁月

1930年3月31日,一艘崭新的波特兰级(PORTLAND)重巡洋舰在新泽西州卡姆敦纽约造船厂铺设了第一根龙骨,该舰的赞助人是已故参议员托马斯·塔加特(Thomas Taggart)之女——露西·塔加特小姐(Lucy Taggart),次年11月7日,该舰下水,舷号CA-35。由于赞助人曾担任过印第安那波利斯的市长,因此该舰遂被命名为印第安纳波利斯号(USS Indianapolis)。按照海军的传统,舰员们都把这艘排水量9000吨的重巡洋舰亲切地称为“印地(Indy)”。“印地”标准排水量9950吨,舰长610英尺,宽24英尺,高66英尺,装有8英寸主炮9门,5英寸副炮8门,4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8座。“印地”水线部分装有5英寸厚的装甲带,炮塔及甲板装甲厚度为2.5英寸,指挥塔装甲厚1.25英寸,主机功率107000马力,4轴推进。最高航速32.7节,舰员621人。1932年11月15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费城海军基地加入现役,首任舰长是约翰·M·斯麦利(John M. Smeallie)。“印地”的一生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生。


1932年2月23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结束了在大西洋和关塔纳摩湾(Guantanamo Bay)的试航,此后开始在运河区和智利以西的太平洋海域进行训练。在费城海军基地进行休整后,“印地”启程前往缅因州,1933年7月1日,一位贵宾在坎波贝洛岛(Campobello)登上了“印地”:罗斯福总统将搭乘“印地”。两日后,载着总统的“印地”抵达安纳波利斯(Annapolis),在那里又有6名政府要员登舰。7月4日,罗斯福总统离舰后,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启程返回费城海军基地。



9月6日,“印地”桅杆上升起了海军部长克劳德·斯万森(Claude A. Swanson)的将官旗——他要乘舰前往太平洋地区视察运河区、夏威夷以及圣佩德罗-圣迭戈(San Pedro-San Diego)的美国舰队。10月27日,斯万森在圣迭戈下舰,随后“印地”于1933年11月1日成为侦察分舰队的旗舰。此后,“印地”参加了美国海军在西海岸的演习,演习结束后,“印地”于1934年4月9日离开长滩(Long Beach)前往纽约,5月29日抵达纽约后,“印地”再次载上总统一行参加阅舰式。11月9日,“印地”抵达长滩会同侦察舰队一同进行战术演练。

在余下的和平时期里,“印地”一直作为侦察分舰队的旗舰。1935年11月18日,荣耀再次降临“印地”:罗斯福总统在查尔斯顿(Charleston, S.C.)登舰,乘坐该舰出访南美。“印地”一路护送罗斯福总统前往巴西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和乌拉圭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进行访问,于12月15日返回查尔斯顿,在那里总统一行离舰。



印地的初战

此后几年随着国际形势紧张程度的加剧,美国开始为可能发生的战争进行准备,“印地”也进行了紧张的训练,军舰和舰员都成为高效的战斗武器,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此时“印地”正在对约翰斯顿岛(Johnston Island)进行模拟炮击演练,偷袭发生后,该舰立即加入第12分舰队开始搜寻日本航空母舰——因为根据报告日本航母还在附近海域。12月13日,“印地”抵达珍珠港加入第11分舰队开始参战。

“印地”首次参战是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颠群岛的拉包尔以南350英里附近海域,那里是日本海军控制区。1942年2月20日临近傍晚时分,“印地”遭到两波共计18架双发日本轰炸机的袭击,在随后的激战中,“印地”舰员们发射的精准防空炮火以及“列克星敦”号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总共击落了16架日机。整个舰艇编队未受任何损伤,而且还击落了两架掉队的日本水上飞机。

3月10日,得到“约克城”号航母增援的第11分舰队攻击了新几内亚莱城(Lae)和萨拉莫阿(Salamaua)的日军港口,当时日军两栖作战部队正在那里修整。美军舰载机从南部进入发起突击,越过高高的欧文·史坦利(Owen Stanley)山对港内的日军船只发动俯冲攻击。这次袭击重创了日军战舰极运输船,美军飞行员还击落了不少起飞迎战的日本战斗机,而自己仅受到轻微损失。

战斗结束后,“印地”返回美国本土进行休整,并在梅尔岛(Mare Island)海军船厂接受了改装。此后,重振旗鼓的“印地”执行了一次为前往澳大利亚的运输船队担负护航的任务。此后由于日军在阿留申群岛登陆导致战场形势恶化,“印地”受命急赴北太平洋,这里对于“印地”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在这些荒无人烟的岛链附近,气候寒冷、时常大雾弥漫,雨雪不断,还经常会有大风和巨浪。

8月7日,“印地”所属舰队终于在浓雾中发现了隐藏在其后面的吉斯卡岛(Kiska)上日军的永备工事,另外还发现在错综复杂的海岸附近的日本船只。“印地”和其他美军战舰一道,用自己的8英寸口径主炮对这些目标进行了炮击。尽管浓雾使得舰队无法观测到炮击效果,但根据巡洋舰派出的侦察机发回的报告,港内部分日舰被击沉,岸边设施也被击中起火。日军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弄懵了,直到15分钟后岸防炮火才开始还击,但却是朝着天上射击——他们以为是遭到了美军空袭。在日军暴露了火力设施后,美军舰队再一次用准确的炮火对它们进行了逐个“点名”。

日军潜艇也赶来助战,但美军驱逐舰不失时机的对其进行了深弹攻击,迫使其仓皇逃遁。日本水上飞机也试图轰炸美国舰队,但被炮火击退。尽管准确战果不详,但据信炮击还是取得了成功。这次行动表明,美军需要在日军占领的岛屿附近建立基地。随后,美军在当月晚些时候攻占了阿达克岛(Adak),为水面舰艇和飞机提供了稳固的基地。1943年1月,“印地”参与了支援美军占领阿姆齐特卡岛(Amchitka)的作战行动,夺取该岛使美军获得了阿留申群岛上另外一个基地。

好帮手印地

2月19日夜,“印地”和两艘驱逐舰在阿图岛(Attu)西南海域巡逻,其目的是阻截向吉斯卡岛和阿图岛运送增援部队和补给的日军运输船,巡逻中“印地”碰上了日军运输船“英惠丸(Akagane Maru)”号,当时日舰试图发送虚假应答信号进行逃避,结果被“印地”识破并果断的发起炮击。“英惠丸”被8英寸炮弹命中,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全船乘员无人生还,据推测船上可能满载弹药。

1943年整个春夏,“印地”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为美国运输船队担任护航以及掩护两栖进攻部队等任务。5月,海军攻占了阿图岛,这是美军从日军手中夺取的第一处要地。此后,美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吉斯卡岛,这是日军在阿留申群岛最后一个堡垒。但遗憾的是,在美军于8月15日成功登陆前,日军已经借助浓雾的掩护将全部守军撤离。

在梅尔岛进行休整后,“印地”前往夏威夷,在那里它被选为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指挥的第5舰队的旗舰。11月10日,“印地”随南方攻击舰队从珍珠港出发执行进攻吉尔伯特群岛的“电流行动”。11月19日,“印地”作为巡洋舰分舰队的成员对塔拉瓦展开了炮击,次日又炮击了马金岛。此后该舰返回塔拉瓦作为火力支援舰为登陆部队提供掩护,战斗中,舰上的防空火力击落了一架敌机,在登陆部队同狂热的日本守军展开血腥残酷的激战过程中,“印地”的舰炮对岛上的坚固火力点进行了有效的压制射击。

在成功占领吉尔伯特群岛后,美军立即开始夺取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战斗中“印地”依然作为第5舰队的旗舰,它在塔拉瓦和舰队汇合,在行动前一天的1944年1月31日,它作为巡洋舰分舰队的主力对夸贾林环礁(Kwajalein Atoll)群岛实施了炮击。炮击一直持续到D日,“印地”摧毁了敌人两个岸炮阵地,次日,“印地”又用舰炮消灭了一座碉堡及其它一些岸上设施,并且用延伸弹幕为前进部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援。2月4日,“印地”进入夸贾林环礁进行抵近射击, 直到日军抵抗彻底被清除。

1944年3、4月间,“印地”作为第5舰队旗舰攻击了西卡罗林群岛(Western Carolines)。3月30-31日,航母舰载机对帕劳岛(Palau Island)进行了空袭,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日军舰船。空袭中美军击沉日军驱逐舰5艘、运输船17艘、油船5艘,击伤其他舰船17艘。此外,美军还轰炸了日军机场,并在附近水域布设了水雷以防止敌舰进行机动。3月31日,美军攻击了雅浦岛(Yap)和乌利西环礁(Ulithi),4月1日又攻击了沃勒埃岛(Woleai)。在这3天中,日机也对美军舰队发动进攻,但被舰炮成功驱逐,没能对美舰造成伤害。战斗中“印地”击落了它的第二架敌机——一架鱼雷轰炸机。日军总计损失了160架飞机,其中46架在地面上被击毁。美军的攻击成功阻止了卡罗林群岛的日军干预美军在新几内亚群岛登陆的企图。

6月,第5舰队又紧张的投入了对马里亚纳群岛(Marianas)的攻击行动。6月11日,美军舰载机开始空袭塞班岛(Saipan),随后舰队对岛上目标进行炮击。从6月13日起,“印地”在炮击中发挥了主要作用。6月15日即D日,斯普鲁恩斯上将接到报告,一支由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庞大日本舰队正向南推进准备解救马里亚纳的日本守军。鉴于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在塞班的两栖作战行动,斯普鲁恩斯无法把他的舰队调到较远的地方,于是,他派出一个快速航母编队前去应付日军舰队,让另一个航母编队攻击硫磺岛(Iwo Jima)和父岛(Chichi Jima)上的日军机场——日军可能会利用这些机场对美军发动危险的进攻。

菲律宾·东京·硫磺岛·冲绳岛

6月19日,在菲律宾海战斗中,美军特混舰队和日军遭遇,在美军航母舰载机和护航舰队舰炮的猛烈打击下,那些企图利用关岛(Guam)和提尼安(Tinian)岛上的机场补充燃料和弹药攻击美国近岸舰船的日本舰载机损失惨重。当日美军击落日机402架,自己仅损失17架。这一天的辉煌胜利在美国海军历史上被称为“马里亚纳火鸡狩猎(Marianas Turkey Shoot)”。随着日本空中抵抗行动的基本瓦解,美国航母舰载机攻击并击沉了日本航母2艘、驱逐舰2艘、油船1艘,并且重创其他日舰。6月23日“印地”返回塞班岛继续对岛上美军提供火力支援,6天后该舰又转到提尼安岛打击日军岸防设施。与此同时,美军夺取了关岛(Guam),“印地”成为自战争初期该基地陷落后第一艘进入阿普拉港(Apra)的美军战舰。此后,“印地”又继续在马里亚纳作战数周,尔后转往西卡罗林群岛准备支援美军计划中的登陆行动。9月12日到29日,“印地”炮击了帕劳群岛的贝里流岛(Peleliu),有力的支援了登陆行动。此后,该舰前往阿德默勒尔蒂群岛的马努斯,10天后回到梅尔岛海军船厂。

经过修理后,“印地”再上征程,于1945年2月14日加入了米切尔中将(Marc A. Mitscher)的快速航母编队,两天后编队进行了继杜立特之后对日本东京的首次空袭。美军计划在2月19日登陆硫磺岛,“印地”随同编队对岛上机场设施和防御工事进行了火力准备。舰队借助恶劣天气的掩护对日本守军发动了突然袭击,炮击持续了整整两天。2月16到17日,美国海军损失了49架舰载机,但在地面上和空中总计击毁了499架日机。除此以外,米切尔的舰队还击沉了1艘日军航母、9艘岸防舰、2艘护航驱逐舰和1艘运输船。美军还摧毁了岛上日军的机库、仓库、营房、工厂以及其他工业设施。在整个行动中,“印地”担负了重要的支援任务。

攻击结束后,舰队立即驰赴波宁斯支援美军在硫磺岛的登陆行动。“印地”在那里一直呆到3月1日,此间它负责保护舰队并用舰炮对滩头目标进行轰击。2月25日,米切尔舰队开始空袭东京以及本州海岸以南的八丈岛(Hachijo)时,“印地”返回了舰队。尽管天气极端恶劣,但美军还是击毁日机158架,击沉5艘小型舰船,此外还摧毁了不少岸上工事以及一些货运列车。



 塞班战役遭日军炮火轰击的“印地”

美军决心在靠近日本本土的地方建立前哨基地,琉球群岛(Ryukyus)的冲绳岛(Okinawa)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占领该岛,美军决定对日本南部的机场进行袭击,以便让日军无法对美军进攻部队实施有效的空中抵抗。1945年3月14日,“印地”随同快速航母编队离开乌利西环礁前往日本沿岸。18日,在距离九州(Kyushu)东南100英里处,航空母舰释放舰载机对岛上机场和本州南部的神户(Kobe)以及吴港(Kure)内的日本舰队进行空袭。3月21日,在确定了美国舰队的位置后,日本出动48架飞机对美国舰队发动攻击,美军起飞24架舰载机在60英里外对敌机进行拦截,结果全部这些日机都在大海中找到了自己的最后的归宿。

3月24日,美军开始进行冲绳登陆前的火力准备,连续7天“印地”向岸防工事不停的倾泄着8英寸炮弹。与此同时,负隅顽抗的日本飞机也多次对美舰进行攻击,“印地”击落了6架敌机还协同友舰击落了另外两架。3月31日上午,也就是登陆前一天,“印地”的对空警戒哨发现了一架单发日本战斗机正借助太阳的辉光呼啸着对舰桥进行俯冲攻击。舰上的20毫米炮高炮立即开火,15秒后敌机进至军舰上方,舰上火炮发射的曳光弹连续命中敌机,迫使其脱离航线,但飞行员还是在25英尺高度上投下了炸弹,随后飞机撞上了主甲板左后部。飞机翻覆坠海,没有给军舰造成严重损伤,但是那枚炸弹却穿透了甲板装甲、乘员食堂、休息舱以及油舱,最后穿过舰底在水中爆炸。剧烈的爆炸在舰底撕开了两个裂口,导致舱室进水,9名舰员阵亡。炸弹造成的进水导致“印地”尾部下沉并且产生左倾,但是它仍然顽强的堵住了进水,并且靠近一艘救援舰进行紧急维修。检查发现,“印地”推进轴损坏、油柜破裂、海水淡化设备被毁;尽管如此,这艘屡立战功的巡洋舰还是依靠自己的动力横渡太平洋返回了梅尔岛海军船厂。



秘密与悲剧



“印地”似乎注定要马不停蹄。在接受了修理和改装后,它接到一项绝密命令——运送原子弹装配所需的零组件及核燃料高速前往提尼安岛,正是这些重要的材料组装成的原子弹后来在广岛(Hiroshima)和长崎(Nagasaki)植下了两棵恐怖的蘑菇云。由于任务紧急,“印地”于7月15日离开旧金山(San Francisco),19日抵达珍珠港,26日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抵达提尼安。这次航行“印地”创下了一项纪录:从旧金山出发在10天内航行5000英里!

在将那批绝密货物送到提尼安后,“印地”又前往关岛,随后启程继续前往莱特湾(Leyte)准备向杰西·奥登多夫海军中将(Jesse B. Oldendorf)报到,此后将在冲绳附近执行任务。7月28日,“印地”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赶奔莱特湾。当时为中等海情,能见度良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以17节速度航行。7月30日上午,在距离军舰不远处,一艘日本潜艇悄悄伸出了潜望镜,这正是日本伊-58号大型潜艇——形单影只的“印地”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日军的极好目标。00:15,日本艇长桥本森千宣(Mochitusra Hashimoto)一声令下,伊-58射出两枚鱼雷,鱼雷准确命中“印地”右舷,伴随着两声巨响,“印地”上火光熊熊,剧烈的爆炸中金属碎片四溅。12分钟后,“印地”翻覆并沉没,地点是在北纬12°02'、东经134°48'附近海域。

31日该舰没有按时抵达莱特湾,而美军也没有为此出具任何报告。“印地”被命中时,300名舰员当场阵亡,近900人落水,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这些可怜的幸存者不得不在接下来的近5天时间里为了生存同狂风巨浪、缺水以及精神和肉体的极度疲劳进行斗争,更为悲惨的是,他们还遇到了嗜血成性的成群鲨鱼!许多侥幸从沉船中幸存下来的水兵此刻却成了鲨鱼的食物,顿时海面上惨叫不绝,大片的海水被染成了血红色……



直到8月2日上午10时,美军VPB-152中队的一架PV-2反潜轰炸机正在进行一次例行的反潜巡逻,借着太阳在海水上的反光,飞行员查克·戈文(Chuck Gwinn)中尉时不时看到海面上有一条五光十色的东西,在注视了几秒钟后他发现那是一条长长的油带,这一发现令他十分警觉,因为这通常表示附近很有可能有一艘准备上浮给蓄电池充电的日本潜艇!他立即降低高度,顺着油带追踪而去,在向东飞行了约15英里后,他的眼睛猛地瞪大了——下方的海面上,到处是散落的军舰残片和那些几近绝望的幸存者!

查克·戈文立刻把这一发现用无线电通知了帕劳岛上的美军基地,同时将机上的救生筏和部分给养投给水面的幸存者。三小时后,一架“卡塔琳娜”PBY水上飞机在阿德里亚·马克斯(Adrian Marks)中尉的指挥下抵达出事海域,为幸存者投下救生筏和补给品。然后,这名勇敢的中尉违令冒险降落在海面上开始搭救幸存者。

一些幸存者爬上了救生筏,另一些人则被系在机翼上,用这种方式,马克斯和他的机组人员成功将56名幸存者带到安全地区。他还向其他美国海军舰只通报了发现“印地”残片的准确地点,三艘美军驱逐舰和两艘其他舰只迅速赶来营救。此后美军动用了所有空中和海面救援队伍,在附近海域仔细搜寻生还者。到8月8日救援行动结束时,美军已经昼夜不停地对半径100英里内的海域进行了仔细搜索,但却仅仅营救起全舰1199名官兵中的321名幸存者,其中4人在送往医院不久后死亡。


非议、责难和苦衷

“印地”舰长查尔斯·麦克维(Charles B. McVay)也在获救人员之列,但是他的苦难远未结束。1944年11月,查尔斯·麦克维接任“印地”舰长,这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麦克维是1920届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生,1942年6月18日升任舰长。1945年7月,麦克维接到命令要他在4天内完成出海准备。他被告知舰上将要装载两舰绝密货物。较大的一件将被装在后甲板上,要求昼夜看守;较小的一件将由两名陆军军官看守,就存放在他们的舱室内。麦克维接到的命令是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两个箱子运到提尼安。每个人都在猜测箱子里究竟装着什么,但是没有人能够知道——因为原子弹项目在战争中一直处于绝密状态。抵达提尼安后,这两个箱子被运到岛上的秘密地点。而“印地”则在补充了弹药和燃料后启程赶奔莱特湾。

麦克维曾得到消息说200英里距离内有三艘日军潜艇,他要求提供护航但是却被告知没有护航舰只。而且由于“印地”执行的是一次绝密任务,它的名字根本就不在到达以及离港舰只的名单内!由于有日军潜艇活动,麦克维奉命采取Z字形航线,但过了一段时间,麦克维认为“印地”已经摆脱了日军潜艇的威胁,遂下令取消Z字形航线。正是这一决定使得他日后倍受指责,也无疑是他作出的最为错误的决定。违背如此重要的命令是万万不应该的,特别是这种决定令“印地”及其舰员全都陷入了极端危险的境地。7月30日午夜过后不久,“印地”就被伊-58发射的鱼雷命中并很快沉没。

事后,查尔斯·麦克维被指控应对军舰沉没负责,因为他没有指挥军舰采用Z字形航线。另一个公众关心的问题是,麦克维究竟是在何时下达的弃舰命令——如果他下达了的话,这一命令下达的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舰员们生还的可能性。

战争结束了,“印地”沉没的消息充盈着媒体,必须有人为此负责,麦克维似乎是最恰当的人选。美国海军看到公众不会放弃对这次事件的追查,因此宣布麦克维将接受军事法庭的审查——他成了二战中因战舰沉没而接受军事法庭审讯的唯一一位舰长。这一决定立刻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海军方面相信麦克维负有责任,因此宣布要将击沉“印地”、此时已是战俘的日本潜艇艇长带到华盛顿作证。这又是史无前例的决定!1945年12月10日,日本伊-58潜艇艇长桥本森千宣抵达华盛顿,这种传唤作为战俘的敌方军官作证的作法在国会和国内媒体上激起了强烈的反对情绪。


1945年12月审判开始,麦克维面临两项指控:没有遵守命令采用Z字形航线而导致军舰处于危险之中;没能及时下达弃舰命令。日本艇长桥本提供的证词说,自己发射鱼雷时,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当时没有采用Z字形航线。有许多问题桥本并未澄清,如他到底是发射了两条还是三条鱼雷。他的话究竟是真是假,是否能够采信?除了普通鱼雷,伊-58还携带有6枚“回天”人操自杀鱼雷,因此还有人怀疑伊-58究竟发射的是何种鱼雷。在美国停留了一段时间后,桥本回到了日本,他一直活到2000年10月25日。在他去世前,他致信给参议院约翰·沃纳(John Warner),告诉后者麦克维受到了不公平的指控,他认为麦克维并没有做错任何事。他说自己甚至不理解为什么麦克维要上军事法庭。但是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懂得人们是如何对待他的观点的。

庭审结束后,法庭认为对麦克维“忽视命令置海军舰艇于危险之中”的指控成立。鉴于“印地”被击中后舰上通讯瘫痪,因此法庭认为麦克维“未能及时下达弃舰命令”的指控不成立。至今他是否下达了弃舰令,下给了谁仍然不得而知。听证会上,麦克维承认自己对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负有完全责任。舆论认为麦克维作为一名舰长,由于失职导致大量舰员丧生,应该受到军事法庭的制裁;而且在许多人眼中,作为一名舰长在战舰沉没、数百名舰员溺水身亡、许多人成为鲨鱼的猎物、有些人连基本的救生器材都没有的情况下自己却能够顺利生还本身就是罪过。

悲剧的余音

麦克维的父亲是一战时的美国海军上将,他本人则是第二代海军学院毕业生,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他说,“我负责指挥全舰,我要对它的命运负责。”在聆讯中他说,“我知道自己无法推卸自己的指挥责任。”最终陪审团给了麦克维较轻的处罚:他没有像许多人预想的那样被降职,只是推迟了晋升。经过仔细权衡,所有那些没有及时汇报“印地”未能按时抵达莱特湾的人员全都被免于起诉。虽然麦克维受到的处分并不算重,然而这一事件却给他的海军生涯蒙上了污点,鉴于巨大的外部压力,他被迫于1949年6月以海军少将军衔退役。他不停的收到死难水兵的亲属的那些充满怨恨言语的信件,外界对他的指责让他无法自拔。在他的妻子因肺癌去世后,他更是孑然一身,精神萎靡。1968年11月6日,麦克维选择了特殊的方式来结束这些痛苦——他换上了笔挺的海军制服,走到他位于康涅狄格的寓所前门廊,把一支手枪的枪管放入口里扣下了扳机!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当这则消息出现在报纸头条上时,社会上再度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麦克维难辞其咎,他所受的审判是公正的,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完全没有过错。

事实上“印地”事件的余波并未平息。多年以来,麦克维的儿子、当年的船员以及其他麦克维的支持者一直在谋求为他恢复名誉。76岁的幸存者吉尔斯·麦考伊(Giles McCoy)说,早在1960年“印地”幸存者的第一次聚会上,他就对麦克维表露过争取撤销对其指控的想法,但是麦克维告诉他不要这么做。四年后,麦克维同意了这种想法,但他怀疑海军不会批准。这些支持者们提供的某些文件显示作为舰长的麦克维有权不采取Z字形航线。另外一些证据表明,海军方面早就知道“印地”航行的海域上有一艘日本潜艇,但是他们并未将这一消息及时通报麦克维。而且,有些材料表明,就在军舰倾覆前,无线电操作员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是不知究竟为什么,这则信号不是没有收到就是没有引起注意。有些幸存者后来宣称“印地”已经发出了信号但是海军的官僚们却漠然置之。

1995年8月2日,“印地”的悲剧结束50周年之际,美国在印第安纳波利斯郊外运河沿岸举行隆重活动纪念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当时尚在人世的127名“印地”幸存者中,有107人出席了这次活动。但此时他们的舰长仍然未能获得昭雪。

迟来的昭雪

1997年,麦克维的名誉问题有了转机,其起因是源自一名佛罗里达州的7年级学生——亨特·斯科特(Hunter Scott)。这个年轻人在观看电影“大白鲨”时偶然听到电影主人公提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舰员的悲惨经历,于是他决心利用学校布置的社会调研的机会寻访“印地”悲剧的真相,此后他开始频繁的接触当年“印地”的幸存者。调查中,许多更有力的证据被陆续发现:“印地”没有按时抵达莱特港,海军高层并没有注意到,也没有采取救援措施;“印地”没有反潜侦察设备,无力侦察潜艇,正是基于这一原因麦克维曾提出要驱逐舰护航,但他的这一正当要求被拒绝;美舰“安德希尔”号4天前在“印地”的航行线路上被击沉,但海军并没有把这一情况通知麦克维。事发当时晚上,云层很厚,因此麦克维在上床休息前下令停止蛇形前进。但在午夜时分天气突然转好,伊-58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现了“印地”,并发射了鱼雷。

此外,“印地”沉没后,美国曾成功截获了伊-58发出的击沉美舰的电文,但这封电文被高层忽视,海军没有因此展开救援。虽然“印地”究竟是否发出了求救信号至今尚无定论,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它确实发出了遇险信号,但根本没有得到重视。

亨特的调查活动后来在电视上进行了播放,他的调查让公众对“印地”的悲剧有了新的认识。1998年,国会议员朱利亚·卡尔森(Julia Carson)提交了一份要求为麦克维昭雪的议案,但遭到海军的反对,他们宣称麦克维受到的审讯是“公正”的,这项议案最终没有获得通过。直到2000年,国会终于批准了为麦克维昭雪的议案,这项议案经克林顿总统签署后即时生效。2001年7月,海军次长戈登·英格兰已经发布命令,将一份免除麦克维责任的文件添加到其档案中。许多“印地”上的幸存者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选择。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这艘第5舰队的旗舰,就这样从珍珠港开始经历了数次重大战役,总计获得过10枚战星勋章,直到战争的最后岁月;但却就在战争结束前两周以一场悲剧结束了自己的光辉军旅生涯。

为什么“印地”失踪而美军却毫无觉察?是什么鬼使神差的让美军允许“印地”单舰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通过敌方海域?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活下来的317人究竟是靠着怎样一种力量度过了那段最为恐怖的时光?这一切也许永远都不能得到澄清。“印地”的悲剧也许真的并非任何人的责任,因为,这就是真实的战争。

 2 )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勇者无惧

2020-4-12 优酷视频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遭到神风敢死队撞击受损回基地修复 司令部决定派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去运送两枚原子弹到天宁岛 封锁消息 不派护卫舰 原子弹运送完毕 船长请求护卫舰被拒绝 因为这是秘密任务 返回途中遭到日军潜艇鱼雷攻击 军舰被炸沉 船长命令弃舰

船长找到一艘救生艇 日军可以从潜艇听到说话信息 救生艇都很简陋 鲨鱼袭击水手 天上救援失事飞机的救援机没有看到水手们

新船员去豪宅与女友求婚失败 女友父亲拒绝 船员送女友的钻戒被眼镜水手捡走未还 求婚水手与好友同一艘救生艇被鲨鱼撞翻脚被咬后死了 好友获救 捡到钻戒的水手归还戒指 好友去向朋友的女友求婚 女友怀了他哥们的孩子 但是好友不介意说愿意一起抚养 女友同意

一白人水手与黑人厨子打架被宪兵抓走二人关在船上禁闭室 另一黑人厨子往训练长官馅饼里吐痰 打架的黑人被厨子朋友救出 白人大喊救命 黑人回去把他救出来此时爆炸使监狱门关闭二人都被关起来 军舰解体二人逃出 二人同在一艘救生艇 黑人失明

训练军官命令只能长官和伤兵进入救生艇 军官让几个健壮水手登救生艇一起去找小岛扔下其他人不管

一架飞机发现潜艇泄露的石油要炸潜艇结果发现遇难水手扔下飞机上物资并报告 上级拒绝救援说这是日军下的套目的是袭击救援军舰 上尉听到救援信息驾驶水上飞机停在海里让遇难船员登上机翼 船长没有上飞机而是让水手们上去因为位置有限 上尉通知司令部 司令部无奈派出几艘军舰救援

轮机长吓唬新兵 家养鸽子不是和平鸽

自言自语的日本潜艇船长说自己受到了诅咒没有击沉过舰艇 回天鱼雷袭击了一艘军舰 日军船长以为袭击的是普通商船 日军船长说敌军也是人于是释放石油引起救援队注意

高官因为牺牲的水手们太多怕媒体和民众要求彻查所以把船长当做替罪羊受审

日军船长来当证人 两位船长见面 互相原谅 因为这是战争 船长互相敬礼 日军船长好像活到2000年

船长第一项罪名没及时弃船无罪 第二项没有z字形行驶被判有罪 民众给船长打匿名电话威胁 可悲 船长开枪自尽

 3 ) 名不副实

本片属于翻拍片,因为相同题材的内容在1990年就以《虎鲨行动》的名字拍摄过。说实话,如果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话,最好去看《虎鲨行动》,这部影片才是真实的还原了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这段悲剧历程。本片属于地地道道的烂片,完全是将这个题材浪费了,期待由小罗伯特.唐尼担任制片人的另一部相同题材电影。

 4 ) 看的第一部尼古拉斯凯奇的作品

说实话我是被“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这句话吸引,才来看电影的,以为是台词。看的时候心里很伤心,一方面是因为船沉没之后,船员们在海上孤立无援挣扎的四天,更加加深了我对大海的恐惧,而且战争之中,双方士兵都是受害者;另一方面是船长爱兵如子,与战士共同面对危险,到随后却因为政治原因背上黑锅,饮弹自杀。

这部电影比较新,是16年拍的,画面质感没得说;尼古拉斯凯奇演技超群,演出了一个受人尊敬、爱护士兵的captain形象,仿佛他本来就是船长;对其他士兵的刻画形象丰富饱满。但是有不足的地方,支线过多,抢占了主线剧情的时间,我认为把里面三角恋相关情节(这个真没必要)去掉,而补充后面从captain背锅到自杀的部分会更好。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会是收到sos信号迟迟没有派船救援的那个长官背锅,因为毕竟迟迟没有获得救援是大部分船员死亡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带着几个人想去岛上的骄傲自满的副将的结局没有交代吧。

 5 ) 牺牲为了胜利

//www.douban.com/note/591594983/

麦克维的父亲是一战时的美国海军上将,他本人则是第二代海军学院毕业生,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他说,“我负责指挥全舰,我要对它的命运负责。”在聆讯中他说,“我知道自己无法推卸自己的指挥责任。”最终陪审团给了麦克维较轻的处罚:他没有像许多人预想的那样被降职,只是推迟了晋升。经过仔细权衡,所有那些没有及时汇报“印地”未能按时抵达莱特湾的人员全都被免于起诉。虽然麦克维受到的处分并不算重,然而这一事件却给他的海军生涯蒙上了污点,鉴于巨大的外部压力,他被迫于1949年6月以海军少将军衔退役。他不停的收到死难水兵的亲属的那些充满怨恨言语的信件,外界对他的指责让他无法自拔。在他的妻子因肺癌去世后,他更是孑然一身,精神萎靡。1968年11月6日,麦克维选择了特殊的方式来结束这些痛苦——他换上了笔挺的海军制服,走到他位于康涅狄格的寓所前门廊,把一支手枪的枪管放入口里扣下了扳机!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当这则消息出现在报纸头条上时,社会上再度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麦克维难辞其咎,他所受的审判是公正的,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完全没有过错。
事实上“印地”事件的余波并未平息。多年以来,麦克维的儿子、当年的船员以及其他麦克维的支持者一直在谋求为他恢复名誉。76岁的幸存者吉尔斯·麦考伊(Giles McCoy)说,早在1960年“印地”幸存者的第一次聚会上,他就对麦克维表露过争取撤销对其指控的想法,但是麦克维告诉他不要这么做。四年后,麦克维同意了这种想法,但他怀疑海军不会批准。这些支持者们提供的某些文件显示作为舰长的麦克维有权不采取Z字形航线。另外一些证据表明,海军方面早就知道“印地”航行的海域上有一艘日本潜艇,但是他们并未将这一消息及时通报麦克维。而且,有些材料表明,就在军舰倾覆前,无线电操作员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是不知究竟为什么,这则信号不是没有收到就是没有引起注意。有些幸存者后来宣称“印地”已经发出了信号但是海军的官僚们却漠然置之。
1995年8月2日,“印地”的悲剧结束50周年之际,美国在印第安纳波利斯郊外运河沿岸举行隆重活动纪念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当时尚在人世的127名“印地”幸存者中,有107人出席了这次活动。但此时他们的舰长仍然未能获得昭雪。

 6 ) 出来混,终要还。

冲着Cage主演看的。
虽然Cage近年来烂片不断,但从演技来说,Cage是交足功课的。他是好莱坞里为数不多的既能演好人又能演坏人的演员。所以基本上Cage近年来的烂片我都看了,悲剧。看Cage的片就像寻宝,九次烂片换来一次好的,那种期待与中奖的心态,嘿嘿,有经验的人才懂。小李子就不同了,基本上没烂片,这种寻宝的快乐就没有了,好吧,我承认我有点自虐。
讲回本片,总体还行,但亮点不多,槽点还不少。按照豆瓣群体的审美观点,我觉得最终评分会在5-7之间。看完整片,最大的感受就是:出来混,终要还。
以下含剧透,慎入。
================华丽的分割线==============================================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名字太长,下称小印号,没有不尊敬之意),运载两枚原子弹(原料及部件)到菲律宾的提尼安岛。由于任务高度机密,因此需要低调低调再低调。所以,美国海军决定不派护航,让小印号独自上路,而最悲催的是小印号是艘巡洋舰,火力注重对舰对空,没有反潜能力,这就为日后悲剧埋下伏笔。而Cage扮演小印号的船长Charles B. McVay。
去程时给日本伊-58潜艇盯上了,伊-58发射了人鱼雷(相等于迷你潜艇装炸药),人鱼雷与传统鱼雷的区别在于传统鱼雷发射出去就控制不了,但人鱼雷由于有人在控制,所以可以中途转向追踪目标,当然,里面的人就有去无回了,人鱼雷号称海里的神风战机,小日本独创。不过,小印号运气好,没中。于是,任务顺利完成,促成了广岛原爆和长崎原爆,导致二战结束。
于是,出来混,终要还的定律要发挥作用了。因为小印号促成了原爆夺人命无数(其中包括很多平民),间接杀戮太多,所以死神决定要收走小印号了。
小印号完成任务后海军要它去莱特湾,准备参与冲绳的战役。途中,又撞上老对头伊-58,而且这次又是单独上路,没有反潜护卫舰。于是,伊-58尾随在后,等到海上起雾时发射了鱼雷,这次伊-58没有缺德发射没人性的人鱼雷,只是发射了普通鱼雷,将小印号击沉。
=========此后剧情发展成大白鲨杀人事件========================================
小印号1,197名船员中,爆炸沉没过程约300人当场领了便当,剩下800多人,在海上漂流了5天,最后只有317人获救,其余500多人喂了鲨鱼,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灾难。
电影到了这里就着重描写鲨鱼杀人了。你会看到大白鲨里常有的桥段,甚至连鲨鱼主角也是用了大白鲨,导演,你也真是缺了点诚意。各种老桥段,拼命抄袭啊,例如:
鲨鱼撞翻救生艇啃人啊;
大兵哥向海面呕吐时大白鲨冲上来啃头啊;
鲨鱼咬住人脚要拖人下水啊,艇上的人抓住受害者的手啊各种煽情飙泪啊。
当然,估计鲨鱼咬人就这三板斧了。
这部分占了三分一时间吧。
最后,飞机发现了船员,召唤多艘军舰来救起他们,包括Cage船长。
据事后生还者回忆,当时大约来了120条鲨鱼来啃他们。啃了五天,500多条人命。粗略计算,平均每条鲨鱼一天啃一人,这样判断,鲨鱼大哥们也不是滥杀滥啃,相当节制。其实相比起海鱼,海豹等海洋生物来说,人类对于鲨鱼来说就是排骨餐,肉不多,不是最佳食品,不过因为船员们都无处可逃,所以啃起来比较方便而已。
===========此后剧情发展成美国冤案============================================
由于死人太多了,所以美军要找人出来背锅,战后对Cage进行了军事审判。审判中要入Cage两条罪,一,Cage没有及时通知船员弃船,但这条给船员们反驳了;另外一条罪就比较难搞了,指控Cage当时没有使用Z型行驶,导致中了鱼雷,属于专业失误。当时Cage的判断是,因为日军发明了人鱼雷,所以Z型行驶也没用。但最要命的是出庭作证的伊-58船长桥本以行中佐说只是发射了普通鱼雷,所以Cage就成了背锅侠了,但Cage私下问了桥本,如果当时Z型行驶能否避免中弹,但桥本断定不行,因为距离太近而且桥本一口气发射了6枚鱼雷。所以说Cage的专业失误导致小银号沉没完全是政治冤案。
但普通国民包括遇害者家属没有这样的专业判断,所以恨Cage入骨,每天都打电话给Cage咒骂他,最后悲剧发生,当Cage老婆死后,Cage无法再独自承受这些,开枪自杀了。
直到半个世纪后,克林顿总统才给Cage平反。
==========================================================================
如果对小印号的历史感兴趣,请自行度娘。
总的来说,本片还行,可以一看,但不属于推荐的精品电影。

 短评

不烂!

7分钟前
  • 卢二小
  • 推荐

澄清历史真相的作品,本来可以拍的更好的,结果就这节奏,前边急躁冒进,中间拖沓,结尾又有点短了,整体节奏没把握好。为世界和平献出生命的先烈们,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应该被全人类致敬!

11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还行

真人真事,但改编的节奏、劣质特效和越来越面瘫的凯奇,让这部主题不错的电影几乎无亮点。最后的审判本可以煽情一把,但演员没带动起来,结局枪响那段倒是干净利落。政治丑陋、侵略罪恶,军人的职责是服从命令,但作为侵略者犯下的恶,不论军人还是个人,都没有原谅一说,这是永生永世洗不掉的罪孽

14分钟前
  • 还行

不知道凯奇究竟是怎么了,再也没有拍好剧本的机会。但他的表演永远都是一流的,这一部没有平时那么烂,但也没精彩到哪里去,而凯奇的表演依旧是唯一亮点,永远支持,盼望重回巅峰

16分钟前
  • 九段
  • 还行

现在看凯奇的片要先看评论,烂片实在是太多。

20分钟前
  • 腾讯无耻
  • 还行

凯奇终于演了一部从主题来看原本可以不烂的片子,但寒酸的成本和致命的节奏仍使本片沦为标志性的凯奇主演的烂片

25分钟前
  • 不老的李大爷耶
  • 很差

一般般的电影,没啥好看。

26分钟前
  • 身体大师
  • 还行

Sharks bite anything bleeding for the priest to prove their trust in god.

31分钟前
  • heng
  • 推荐

麦克维舰长自杀时70岁,海军少将衔,令人叹息。之航无济于事。电影进程大体依据历史事件进程,细节上有偏差(如该舰是从关岛更换新舰员后航向莱特岛,电影似显示成从提尼安岛“卸货”后直接航向莱特岛),但是塞进去的个体故事如水兵富家女谈恋爱、种族歧视等很无聊,鲨群段落过长,重点反而潦草收场。

32分钟前
  • Favillae
  • 还行

场面寒酸,题材被烂剧本烂导演糟蹋了,还是三流电影公司出品,六大都不敢碰这个历史故事吗??

37分钟前
  • 荒林
  • 较差

竟然不是烂片!特效渣得要命,跟国产五毛有一拼,不过除此之外,故事很完整,节奏也不错,凯奇的表演合格,配角也都活灵活现的,属于那种虽然平庸但足以打发时间的片子,不至于像凯奇前几部那样完全看不下去

41分钟前
  • 方聿南
  • 还行

战争残酷。

43分钟前
  • 西皮二六
  • 推荐

凯奇真乃好莱坞闷声拍烂片第一人

47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我们已经学会原谅对方曾为昔日的敌手,但愿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原谅自己以前所做的事。

50分钟前
  • 蘇西黄
  • 力荐

尼古拉斯平淡无奇,大路货配乐渣特效。

54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很顺利地,特殊任务早早完成,舰船打道回府,等候日潜艇鱼雷伺候,弃船入海,浮尸八百,余下三百,与鲨鱼周旋,生还本是幸事,船长却沦为替罪羔羊,无奈自刎。美军的抗日剧,貌似是在反思战争之不得已,看完无认同。

56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真实事件就非常有戏剧性,一艘重巡洋舰被击沉后好几天都没人注意到,几百名海军官兵死亡,舰长还要蒙受不白之冤,击沉军舰的日本艇长也作为证人出庭。不过这部影片制作实在是太粗糙,特别是前半部分的军舰部分……

1小时前
  • 半日光辉
  • 还行

老太太的裹脚布,到处都撒着心灵鸡汤。我就觉得日本演员的表演很努力...否则真是该给一星的。最后短短的纪录片结尾,还稍好看点

1小时前
  • bugz
  • 较差

凯奇叔叔再烂的片子我都会刷一遍。就喜欢这种题材的战争片。战争很残酷,失去的每一个年轻生命都是父母的宝贝,还是要说丑恶的权谋。

1小时前
  • zoe
  • 推荐

这部电影肯定不是一部烂片,这个真实事件是很值得一提的,战争背景下的人伦困境(美方运输原子弹,日方击沉美方船只任其等死),绝境求生(1000多名船员海面漂流多日,风吹日晒被鲨鱼环绕),政治牺牲(美方上层安排不利但战争已结束,只能推舰长出来当替死鬼)。内容很丰富,但明显本片编导能力不够,处理得有些粗糙,让整部片拼盘感比较重。大凯奇演技没问题,碍于没有更好的对戏对手,也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

1小时前
  • touy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