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拉1988

动漫日本1988

主演:岩田光央,佐佐木望,小山茉美,玄田哲章,大竹宏,北村弘一,池水通洋,渊崎由里子,大仓正章,荒川太郎,草尾毅,田中和实,加藤将之,秋元羊介,平野正人,岸野幸正,中村龙彦,神藤一弘,伊藤福惠,二又一成,盐屋浩三,小林通孝,梅津秀行,稻垣悟,藤井佳代子,丰岛雅美,大野由佳,铃木瑞穗,石田太郎

导演:大友克洋

播放地址

 剧照

阿基拉1988 剧照 NO.1阿基拉1988 剧照 NO.2阿基拉1988 剧照 NO.3阿基拉1988 剧照 NO.4阿基拉1988 剧照 NO.5阿基拉1988 剧照 NO.6阿基拉1988 剧照 NO.13阿基拉1988 剧照 NO.14阿基拉1988 剧照 NO.15阿基拉1988 剧照 NO.16阿基拉1988 剧照 NO.17阿基拉1988 剧照 NO.18阿基拉1988 剧照 NO.19阿基拉198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4:56

详细剧情

  1988年7月,关东地区使用新型炸弹进行爆破,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刻爆发。31年后,人类从一片废墟中重建都市,东京湾上建立了巨大城市——新东京。世界仿佛要恢复到以前的繁荣。  2019年的一个夜晚,新东京郊外的封闭高速公路上,暴走族团体正在公路上飙车。带头的少年,是一名叫做金 田的职业高中学生。  突然,街上出现了一位奇怪的矮个子男子,暴走族少年铁雄为躲避车祸连人带车飞出公路。正当金田要拿那位男子问罪之时,军队驾驶直升飞机赶到。将那位矮个男子与铁雄一起收押。  铁雄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似乎在从事超能力的研究。而金田则在盘算如何营救铁雄。二人都不知道,他们的未来,因为神秘力量——阿基拉而已经开始了巨大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末日的毁灭原本就不讲道理

      影片前三十分钟,我一直在找这个片子的名字对应的“阿基拉”这个人物,一直没有找到。直到我看到最后,看到那场爆炸,再回头片子最开始的时候1988年在东京的同一场爆炸,忽然发现影片初始,主角就已隆重登场。
       不想装作特别懂电影的样子,随便聊聊这部电影吧。

一 末日
      影片开始交待的日本新东京的景象,除了高楼林立带来的表面的繁华感,恐怖暴动,军政独裁,荒乱的治安,随意飙车群殴的学生,营造的完全是一副末日景象。影片伊始就让我想到多年后的《星际牛仔》相同却又不同的末日感。
      影片同样是人毁灭世界/城市的故事,说《EVA》受这部片子的影响有多大都不为过。只是《EVA》在对人性探讨上面更进了一步,虽然同样讲的晦涩难懂。受人诟病的莫明其妙的人物性格走势,男主角除了最后活下来外根本没有拯救世界的情节,在我觉得真的不是问题。
      为什么?
      二十多三十岁的受众,根本没有必要把自己根据自己心理年龄做的判断,强加在一个仅仅还只有15岁(?)的孩子身上。这部影片的合理之处就在于,15岁的孩子获得远超自己力量的时候,所做出的判断就像忽然获得了人的力量的原虫一样,单纯的破坏就足够了。不,就算不是15岁的孩子,只要是人类,当其获得远超于自己的力量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破坏,将整个世界破坏殆尽。这就是非理性,原本就应该非理性。

二 情感
      铁雄的内心是弱小的,就算他获得了无比强大的力量。他所想证明的,无非是自己不再需要受金田的保护。
      然而影片的最后,当铁雄最终被那股他无法掌控的力量所吞噬的时候,他还是会选择求救,向一直以来保护他的金田求救。
      而最后葬身于肉婴挤压下的香织,恐怕就是这份懦弱的牺牲品。


三 逻辑
      末日是反逻辑的,反理性的,甚至是反智的。突如其来的末日之下,能活下来是没有道理的。男主角和他的摩托由于三人众的营救活了下来,上校由于清子善意的提醒在掩体内活了下来,K由于远离爆炸中心活了下来。看似片子里的好人活了下来,无辜的人活了下来,但是不巧的是,太多无辜的民众,无辜的军人,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悄悄死去。没有人会觉得意外,因为这就是末日。
      活下来和死去是一样的,谁活下来,也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四 站在东京废墟上的少年
      最后吞噬了铁雄的光圈,没有像宇宙大爆炸一般,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是汇成一点后,忽然消失。就像不曾出现过一般。而最终的身份认同,既是伊始,又是终焉。
      还有很多可说的,不过先暂且这样。
——“不过,总有一天我们也会……”
——“因为已经开始了”

 2 ) 32年前的电影神预言:2020奥运会在2月29日宣布停办

新冠肺炎的疫情,把许多人困在了家里。而近期肺炎在世界各地的蔓延,也不容乐观。目前,除中国外,韩国、日本的确诊人数在上升,这不禁让人担心,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是否还能如期进行。

这部日本动画神作,在32年前就曾神预言——2020年的奥运会将在东京举办,最终因不可抗力停办。

《阿基拉》简直是神预言。

这部电影是大友克洋的处女作,从时间线上看,1988年7月16日在日本上映的《阿基拉》首先命中了奥运会将再次于东京召开,其实这里有个小出入,那就是片中的东京奥运会是第30届,而今年即将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其实是第32届。32年前的电影神预言:2020在2月29日宣布停办

但片中的背景时间却与现实非常相近,《阿基拉》里的“旧东京”在1988年7月炸毁,31年后,也就是2019年,人类在东京湾上重建了一个昏暗腐烂的“新东京”。

片中有一个重要细节,是东京奥运会的倒计时看板。

右下角有两个字“中止”,也就是说东京奥运会是在这一天宣布“停办”的。

上面那一排字是“開催迄あと147日”,即是说“取消举办奥运会开幕式”这个消息的发布时间距离原定时间有147天。

那么倒推之后是哪一天呢?

现实世界里的东京奥运会将于2020年7月24日举办开幕式,据此向前推算147天,正好是2月29日,离现在只有两天了

而且我们知道今年的特殊性……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近日在日本与韩国的蔓延非常猖獗,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没能控制住病毒的传播,东京奥运会怕是真的要凉了……

当然,也不是有疫情就一定取消奥运会的,比如上一届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就遇上了塞卡病毒,但奥运会依然如期举办。

现在日本的奥运圣火传递还在正常举行,近日国际奥委会高级成员表示,如果疫情在5月下旬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东京奥运会可能会真的取消了。

但预言归预言,我们还是希望日本和中国都能控制住疫情,不要让普通民众遭受健康和财产上的损害。

这部充斥着世界末日、社会崩溃和阴暗势力狂欢的作品让「1988」成为了日本动画史乃至世界动画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1988年还有什么动画片问世呢,光吉卜力就有宫崎骏的《龙猫》高畑勋的《萤火虫之墓》

我为这两部动画哭干了眼泪,不过它们所叙述的忧郁终究还是趋于柔和的,相较之下,大友克洋却是用更加可怕疯狂的形式展望了一个想象中的未来,而那个未来尽是废墟

《阿基拉》的艺术风格滋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幻电影,虽然是虚构的世界和末日,却配置了永恒的人类困境。

说到这部电影,就不能不提到那两枚投向日本的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遭到核弹袭击,4万人当场丧生。三天后,第二枚核弹落在长崎,在随后数年里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日本战后的许多电影作品都无法摆脱这一民族创伤带来的消极情绪,正如《哥斯拉》所代表的一系列怪兽片,对科学的怀疑、对军方的批判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这些主题同样能在《阿基拉》里被找到。

此外,70年代的东京生活无疑给大友克洋带来很多启发,学生游行、政治运动、无家可归的青年、流氓遍地……

他把这些元素都投射在《阿基拉》的“新东京”,不满的年轻人、腐败的政府、猖獗的宗教狂热、核能恐惧导致的撕裂、对毁灭和重生迷恋……几乎没有遗漏任何灰暗地带

《阿基拉》的开场非常有力,一道白光乍现,巨型爆炸瞬间吞噬了整个城市,只留下一个枯黑色的陨石坑。

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新东京从废墟上崛起,更高科技也更腐朽,建筑物的高耸无边暴露了黑压压的利欲熏心。

《阿基拉》的主角是两个“被抛弃的孩子”金田和铁雄,他们在孤儿院相依为命,用兄弟情替代缺失的血缘关系。

金田莽撞骄傲爱出风头,铁雄则有些软弱和小气,他仰慕依赖金田,同时也憎恨金田对他的长兄式保护,这种“保护”随着铁雄的成年逐渐成了一种压制和羞辱。

长大后的他们在新东京成为摩托车暴徒和问题青年,《阿基拉》里的学校简直是个问题少年收容所,足可见这个“新东京”的破败程度。

在"新东京",孩子只能在“被抛弃”和“被利用”里二选一

军方一直在秘密进行一项名为“阿基拉”的科学研究,也就是用小孩子的大脑做活体实验,他们想通过激发智力让他们变成具备超能力的通灵儿童。

这里有一个被称作“阿基拉”的孩子,他是最成功的实验品,代表着存于万物之中的绝对能量。

被实验的小孩子仍保有纯真,但面容皮肤却已早衰,他们如尸体与外星人的混合体,疯狂的科学家和军方,不顾伦理道德底线想在他们口中聆听奇迹。

金田拥有一辆酷炫的红色摩托车和带着“胶囊”图案的红色夹克,红色是血战的先声,也是力量的象征,正如铁雄后来拥有了无人能敌的力量,便也拥有一个红色的斗篷。

铁雄在一场追逐中偶遇了一个通灵儿童,随后他的恐惧不断显现,那些困扰他的回忆,像梦魇一样扼住了铁雄的喉咙。

在抵御恐惧幻觉的同时,他的超能力也在增强,噩梦越清晰,他便越脆弱,也就越倚靠这未知的力量。

可惜他对自己的破坏力一无所知,或许铁雄只是想向金田和其他人证明,他无需任何人的拯救和怜悯,所以便欣然拥抱了魔鬼的馈赠,并成为其宿主。

这力量让铁雄摇身变成宗教狂热团体的新救世主。这个极端团体信奉“阿基拉”的神力,称阿基拉为光明之神,并想以此煽动民意推翻腐朽的政府。

但这群乌合之众只会让东京变得更破败,他们是乱世的投机者,绝无良心可言。

铁雄的迷失是注定的,其对超能力的依赖也导致了自我意识的覆灭,他的肉身开始膨胀变异,彻底成了召唤“阿基拉”毁灭力量的催化剂。

铁雄这个角色其实是大友克洋精心设计的“人性容器”,他被用来投射那些企图控制一切的荒谬行径。

金田也遇见了一个叫做“K”的女孩儿,她是一个致力于推翻腐败官僚机构的革命团体成员,但这同样是一个诡计,因为这个革命团体的领头人,实际上也是腐败政府中的一员。

至此,我们看到的所有少年都被这个世界毁掉了

拥有超人智慧的孩童被用来做实验,被抛弃的孩子走上街头成为恶霸,软弱的孩子被超能力蛊惑并为其所用,勇于反抗的孩子被错指了方向,到头来还是为这个腐朽的体制服务。

所以“新东京”的毁灭肇因已是再清晰不过,它是通过毁掉了下一代进而毁掉了未来

当“新东京”政府以维稳之名来牺牲这群孩子,就已经显现了彻底的崩坏,这个“新东京”想要保护的,究竟是当权者的宝座还是孩子们的未来呢?

《阿基拉》里值得一提的角色还有“上校”,一个知晓并参与执行“阿基拉”计划的政府高官,他虽作为反派人物出现,却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暴虐。

他是军人出身,而保护”新东京“的安稳和未来对他而言是高于生命的义务,与那些腐败油腻的当权者不同,他的所有行为都不是出于为己谋利的勾当。

于是这种悖论再次出现,作为一个真正心系“新东京”未来的人,上校却总是站在强权这边。

而且不可否认,他的权力是通过站队腐败当权而被授予的,他将这种妥协看作逆来顺受,并期许通过“阿基拉”计划来清除危及“新东京”统治的造反派。

这同样是个自欺欺人的骗局,一场由软弱自负的成年人组局的权力游戏,因为最后是“阿基拉”计划带来了“新东京”的毁灭,而不是那些与政府敌对的人。

这也是很多人把“阿基拉”比作“核威胁”的原因,各方权力机构因为互相恐惧而寄希望于核能,最后这个世界却被核能所毁灭。

此外,《阿基拉》里的科学家也很有代表性,他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满口撒谎。

他本身就是一个毫无敬畏之心的邪恶之人,我们现实世界的科学领域里有这种人吗?有的,请尽情对号入座。

所以看到最后,我竟然开始期盼世界末日了,并希望“阿基拉”的能量能像刷子一样,把“新东京”这个糟烂的世界变回一张白纸。

但是这终究是个幻想,因为世界末日从未带来真正的世界末日,紧随其后的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创伤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创伤能戳破从上至下因由懒惰和傲慢而导致的麻木,因为每每经历过“世界末日”般灾难的人们,会比任何和平时期的人类都要警惕“恶”所带来的苦果

《阿基拉》的现实意义至今犹存,宫崎骏作品里的人道主义虽然已经成为动画艺术的主流风向,但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影迷极其喜爱大友克洋这类的辛辣和直白。

比如《回忆三部曲》里的《大炮之街》(导演)和《最臭兵器》(编剧),《短暂和平》(短片合集)里的《别了武器》(编剧)都是对现下社会最直白的讽刺。

事实证明,这部动画带来的反思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这也是这部作品在东方和西方都备受赞誉的原因。《阿基拉》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影片,其实不止,大友克洋的作品都值得重看一番。

 3 ) 所有人都在高潮 只有编剧在高冷


    我觉得不能让观众耐着性子看完的电影不值得拥有影评,但连电影都不看完的观众更没资格发表评论,所以为了写影评完成作业,我还是把《阿基拉》看完了。

    之所以看不下去,原因来自剧情的两大毛病——含糊不清和节奏缓慢。

    《阿基拉》貌似是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但也不能欺负没看过漫画的观众吧,电影中的世界观,价值观,个别人物关系直接撒手不管,好像是在告诉观众:“不明白的话就去回顾漫画吧”。我发觉很多日本动画电影都给人留下这种高冷的印象,动漫剧场版倒也情有可原,但作为电影就应该交代出完整的因果关系,清晰的人物脉络和无懈可击的逻辑,创造出让观众信服的世界,从而带领观众融入剧情。把观众搞得云里雾里,那又何必呢?再加上慢节奏的剧情,观影过程中我感到很被动。对剧情的思考只能依赖影片偶尔施舍的线索,否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角色们做着你不明白的事情,丝毫没有参与感,就像跟一群不认识的人泡吧。

  抛开剧情,此片制作精良,1988年的动画竟让人感受到了《2012》的视觉震撼,当时的真人电影特效还只是《风云际会》的水平,欧美动画也不过是美丽童话,真正能驾驭起世界末日场面的,也只有日本动画了。影片堪称动画分镜头教程,剪辑流畅,大片即视感。对大场面中烟雾的操控更是机智又讨巧,不仅使画面真实可信,还能省去对高屋建瓴的全面描绘。日本动画中一贯优秀的工业设计元素也在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用现在的眼光看片中的机车仍感到十分前卫且不失真。遗憾的是角色面孔太无个性,多亏服装才勉强分清。观影时还有种微妙的感觉——虽然动作设计炫酷且动态流畅,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软绵绵的。仔细观看并且自己模仿它的动作后,发觉可能是in between太过均匀,即使快速的动作看起来也像是慢镜头,这对于我们学动画的同学来说也许是很好的反例。

 4 ) 《阿基拉》 能做的,只有活下去

    大友克洋的经典作品《阿基拉》动画版让我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西奥多•斯特金科幻小说《超人类》。两者的相似点在于同样是卑微者获得超能力,没有任何过渡地成为了强权者,然后探讨突如其来的能力对人造成的影响。其不同点在于,西奥多•斯特金为《超人类》找到了消弭强权负面影响、实现美好品格完形的配件,即是道德;而《阿基拉》中,大友克洋施舍般地为人类透露出了一点未来的美好之光,但他并没有斯特金一样,有些天真地将人类明天的赌注都押在形而上的道德上,他终究还是悲观的。
    这与作者的时代有关,《超人类》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像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大家一样,西奥多•斯特金的小说整体格调上也是积极向上的,他在小说中有一句话:“全球的核危机,对人类历史来说不过是亚马逊河上一丝微澜。”但大友克洋在创作《阿基拉》的时候,日本经济膨胀到了号称要“买下美国”的状态。艺术家以其敏感的直觉为狂欢中的日本人规划了一个悲剧的未来:高层尸位素餐,底层麻木不堪,社会动荡,危机频发。果不其然,短短几年之后,日本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社会虽然未沦落到动画中描述的那种状况,但经济萧条、社会秩序混乱成为现实。
    可惜彼时没有人会通过动画联想到社会现实及未来。
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大友克洋只能通过动画对治理社会的所谓精英阶层表达不满。他消解了精英的话语权,议会中道貌岸然的议员只会指手画脚地内斗,反倒不如一位上校在现实中有所作为;获得超能力的铁雄也只是将权力滥用在掩盖自己内心的软弱上。如动画中所言,“阿基拉”的能量潜藏在每个人心中,也就是说并不是某个人生而该具有超过他人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成为精英的潜力。这倒应了我们的一句话: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
    但消解掉精英,普通民众纵然有能量,却也是盲目的。还是在铁雄身上,一个生活在别人阴影之下的孤儿,他应该是最有资格代表底层人的。可无论底层人还是“精英”,人性的弱点都存在着。在铁雄拥有超能力后,随之放大的,还有他身上的各种瑕疵,于是,原本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变成了能毁灭世界的巨大灾害。动画里“老一辈”的超能者小月打了个比方:阿米巴原虫具有了人的力量,它不会去建筑、创造,而是依然循着本性吞噬周围的一切。有了超越本身理性控制范围能量的人类,不也是像阿米巴原虫一样吗?他所能做的,还是根据人类已有价值观念该做的事。
    大友克洋最后让铁雄随第一代阿基拉逝去,题中之义应该是说他们融入到了更高层次的文明当中。但对于约束同一级文明中强权者的能力,他还是没有回答。或者说他也不知道。道德这种东西,对感性起来无比疯狂的人类来说,似乎还是太过于薄弱,无法用来弥补人性中的缺陷。他把这个问题还是抛给了人自己,能怎么做呢?只能像宫崎骏在《幽灵公主》中借阿西达卡之口说的:一起活下去吧!

 5 ) 反观发展的悲剧…和希望!

《阿基拉》可以写的方面如此之多,以至于想写点什么竟不知如何开始。发现电影海报的设计十分有趣,便由此下笔,梳理一下个人见解。

粗看《阿基拉》的电影海报,只见其简简单单地勾勒出男主角“鲜衣怒马”的形象。而其实从这个画面,几乎可以解读出全片可能的主旨:叩问现代人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 构图的最上方,有一部红色重型摩托车。这部车直接象征的是速度和在空间中移动的能力。 工业革命以来,从蒸汽火车头到超音速客机,人类在空间中移动的能力迅速进步。信息技术的出现更让我们进一步突破物质空间的束缚实现了资讯的实时流动。这种移动的能力,流动性,意味着更广泛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意味着驱动发展的能力。影片中将这种能力称之为“阿基拉”之力:发明和制造东西的知识和能量。因此,海报上的摩托车,实际是“阿基拉”的具象化,又或者说是代表发展能力的符号。 海报的中央,少年的背影沿着地面的直线走向这部红色的摩托。 他的决绝姿态,就像人类对发展的永恒渴望。影片中,拥有这种渴望的不止海报上的金田,还有上校和他的科学顾问,将“阿基拉”视作神明膜拜的信众,甚至与少年们厮混的轻浮女子也会说“没有摩托车还出来玩什么!”而最极端的例子,无疑是铁雄。 电影开篇便描绘了铁雄对红色摩托的称羡。影片中段,他从医院逃出后终于跨上了这部摩托,搭乘着心爱的纯子私奔。当纯子与车一同被敌手劫持威胁时(这一处被铁棍击倒的分镜十分精彩),被按倒在地的铁雄,口中喊出的居然是“要是你们把车子弄花了,我同你们拼命!” 影片后半部分,铁雄终于了解到自己获得了“阿基拉”之力。一时之间,他却还不明白自己已然拥有了渴望已久的东西,仍去追问红色摩托的下落。但最终,他意识到自己不再需要力量的符号,因为他已经可以运用力量本身。于是铁雄在生命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强者之姿奚落了金田,摩托车的主人 [1]。 关于铁雄的剧情,是一出发展的悲剧。Marshall Berman曾用“发展的悲剧”点出了歌德《浮士德》的内核。铁雄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另一出《浮士德》呢?男孩运用意外所获的力量,驱策起了更迭旧世界的洪流,最终却摧毁了所爱和自己(铁雄后来的造型,活脱脱就是一个long haired boy——浮士德的代称![2])。这场摧枯拉朽的发展似乎是反父权的:铁雄破坏了“育婴房”,拒绝上校带他回实验室“治疗”,甚至以身披“红旗”的姿态引领了群众(ge)反抗(ming)。但它也是迷茫的:铁雄不断的追问,你们对我做了什么?“阿基拉”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最后,这种发展更是难以控制的:发展的洪流迅速地侵蚀了发展者的心灵和身体,直至将他的自我意识也吞没。“阿基拉”在铁雄脑中最初闪现的片段预言了他的命运:沦为一个血肉和肚肠被掏空的躯壳,一个异化的人。 可是,还有别的发展方式吗? 影片海报以最最中心的位置:金田夹克衫上印制的药丸(蓝色),表达了这种希望。 这颗治疗发展创痛的“药”,不是铁雄为了让自己的能力最大化而在酒吧服用的药(红色)。影片对铁雄悲剧的刻画,清楚体现出对不顾后果、跃进式的极端发展的否定(因此,影片也明显讽刺了那些赞美铁雄之异化的人,如博士和宗教领袖)。 这药也不是实验室为了抑制“阿基拉”之力而开发的药(绿色)。被强权和机密背景的实验室控制的发展,是一种精英统治下的social engineering。影片对这种发展方式的反思没有对“铁雄式”发展的批判那样明显,在某些方面甚至肯定了它所存的人性和理性(上校对孩子们的关心;在不能掌握力量时选择封存的审慎)。但影片终究指出,这种精英垄断的发展也是有害的:那药物的副作用如此明显,导致了孩子们可怕的面貌,羸弱和残疾的身体——对发展力的研究,建立在弱小者的牺牲上,并且发展的生机也被大大地扼杀了。此外,这种发展的透明度缺失,也导致了上层机构的腐败和内斗,民众对上层机构的不信任,迷信的横行和反抗行为的涌现(串联起阿龙的剧情)。 那么,海报上的这药,这第三种发展的可能,究竟是什么? 影片并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给出现成的答案。但它提出了寻找答案的可能:这种药——正如海报画面所示——附在行动者的背上。清子对金田说:每个人身上都有“阿基拉”的潜力,当这种潜力被唤醒的时候,你必须选择如何使用它。孩子们在影片结尾还说:这种能量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太过巨大了,但总有一天我们能……你看,我们已经开始试验了。连片中腐败的政客都知道:推动新东京巨变的将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希望阿基拉重临的市民!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做出选择,开始行动时,行动者本身便成为了第三种发展的可能。这种发展是不确定的。但它的不确定性,也是希望之所在。如阿伦特所言:The fact that man is capable of action means that the unexpected can be expected from him, that he is able to perform what is infinitely improbable (The Human Condition, p.178). 最后,在批判地看待了另外两种发展方式,并且提出了新的希望之后,大友克洋也没有忘记反思自己提出的“希望”。就像他们在海报上写的那样:The end of the world was only the beginning.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社会,在接连经历了右翼势力操纵的战争,左翼势力操纵的学生运动,以及空前的经济发展之后,成为了催生这种批判态度的土壤 [3]。在动画和漫画领域,较之《萤火虫之墓》(动画1988)对战争的反思,《攻壳机动队》(漫画1989,动画1995)对科技的反思,《阿基拉》(漫画1982,动画1988)对人类发展的反思,是更加宏大的命题。这种思考的高度,也折射在了海报的画面上:构图的俯瞰视角,仿佛正是对观看者的提醒和邀请——请登上高处,采用审视的目光来看待画面上的这个行动者,他脚下的现代性之路,以及整部电影的内容。大友克洋的这种自省态度,可能比他所提出的希望本身更加宝贵,或者说,惟有如此,那希望才能称之为希望。

[1]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发展的渴望,并不等同于权势欲和控制欲。铁雄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我不会永远当弱者!”,“别老把我当孩子看!”——他想证明的不是自己拥有绝对的力量,而是自己的成长。

[2] 1945年,人类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进行了史上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实验。一个美国军人在目睹实验之后惊呼道: The long-hairs have let it get away from them! (Source: Los Alamos: Beginning of an Era, 1943-1945. p53).

[3] 影片对现实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学生运动、经济和城市发展都有明显影射:对比历史照片(//www.osti.gov/opennet/manhattan-project-history/Resources/photo_gallery/trinity_test.htm)可以发现,原子弹爆炸的场面和影片开头和结尾的爆炸场面如出一辙。而原子弹的发明无疑是可以代表人类发展和突破的里程碑式事件。影片中街道上的电视新闻明确提到了“反对派学生和防暴警察的冲突”。80年代日本的土地泡沫和都市开发热潮也反映在电影所描绘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综合交错的道路景观之中。

 6 ) 一流的世界观,二流的人设,三流的剧情。

首先 光是摩托车尾部晃动的灯光,这种让人心怀摇曳的细节,大友克洋就值得膜拜一下。 其次 动荡的社会,腐朽官僚化的政府议员,腹黑贪金玩弄政治的反对派政客,忠心耿耿,充满理想主义,却被无知利用的反对派人士,上街游行的不明真相群众,还有祈福祷告的邪教巫师林林种种的社会状态在片中刻画的都十分到位。那个年代的动画家老是怀着一种情怀,可惜却是末世的情怀。似乎是理想主义者,可惜却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救世的办法就是杀戮,毁灭,然后重建。阿基拉如此,EVA如此,大逃杀也是同样的路线。日本人真是悲情的一塌糊涂。至于人道主义,他们从来就没有,大批无辜的民众死得乱七八糟的,该死的,不该死的,正义的,不正义的,路人死上成百上千也不心疼,东京炸个几十遍也没关系,这个地方简直就是末日之城。但凡有点情怀的作品东京要是不炸上一回都不好意思出来混。这让中国人根本无法想象,炸帝都这种事情,从小到大,只在星之海洋里看到过。 好了,最后的故事情节,弱小者得到强大力量后暴走,最后突然消失。这种故事简单到了极点,连个然而,但是的转折词都不用。不知道是不是动画版的原因,时间太短无法展开。之前提到的社会背景其实和这个故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根本没有起到推动故事进展的作用,把故事从背景中剥离出来,一点变化都不会发生。所有的你以为的伏笔都证明你想多了。全片一半的时间在爆炸。尽职的上校,出格的博士,跟班小弟,莫名其妙的女友,这种烂大街的人设就更不用说了。至于主人公有什么价值观?主人公面目模糊的一塌糊涂,除了不死没真什么特点。 唉,算了,不要对上个世纪的人太苛刻了。

 短评

开场分镜头教科书 中间无聊得像终结者 后面玩大了

6分钟前
  • 𝐓
  • 还行

超出常人所不及为神,超脱时代 所不束即为神作, 优秀的作品不论在什么时候去看都不会让人失望。

8分钟前
  • 一脸横肉张小晒
  • 推荐

作为一部动画片,基本没有发挥出动画的优势。

10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1988幻想2019的日本,居然还真的预测到了2020年东京将举办奥运会。开篇分镜流光溢彩的朋克风建构出“无政府状态的生命活力”,三次世界大战、两次遭毁的东京,末世情节的无政府主义,文明巨婴的膨胀,暗示人类无休止的力量汲取,自洽无能,最后自曝归于虚无。这与其时日本的情况又何其相似(果然90年代日本经济就崩盘了)。大友克洋对结尾分支两条处理,一是男主金田的正常发展(貌似今天2019也未能如此),一个铁雄那样获得超级力量后的变种爆炸最终原子湮灭。科技和社会建构真是颇具前瞻性。8.6

1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一般被视为大友克洋的巅峰之作(影片本身的影响巨大,在美国多次获奖,并且明年美国将翻拍真人版)。不过这不是我最喜欢的大友动画。后半部超展开,并有大量令人反胃的画面。另外纯子(香织)是本片最可怜的主要人物,没有之一。

17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宫崎骏评语:“一个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废墟上,人们就知道这是大友克洋。”画风太违和,想象力很棒~!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部片子让人深深感慨——我们无论从技术还是意识形态还是思想深度哪方面比都绝对落后日本20年以上了。人家92年拍这样的,我们到2012年也拍不出。为国产动画默哀。

22分钟前
  • 仁慈的父
  • 力荐

我真不好意思说我也看过这个动画。。。。。。但我敢说 豆瓣里没有几个拥有根据此片改编的游戏!~

26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

癫狂与末世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如果变形虫被赋予了人的力量,后果将不堪设想。它不会建造房屋和桥梁,只会吞噬周围的食物。如果人类被赋予了神的力量,也会导致东京沦陷,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电影之中,日本企图掌控阿基拉,结果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电影之外,日本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结果核泄漏让福岛瞬间成为鬼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科技也是如此。人类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先进的技术、更强大的力量,妄图征服一切,却总是遭到反噬。“阿基拉”可以是核能,也可以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VR游戏……它们能造福人类,也能杀死人类。如果我们无所顾忌地追求阿基拉的力量,而不考虑潜在的隐患,终将被阿基拉吞噬。PS:《阿基拉》早在1988年就成功预言了2020年奥运会由东京举办,还预言了东京奥运会举办得并不顺利。

3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为什么总是“少年”和“毁灭”呢?“少年”和“废墟”,“少年”和“战斗”。不是“成人”。日本人做科幻对“少年”有执念啊。未完成体。未成熟体。未规划体。怯懦、失控,但是充满可能性,日本人对日本自身,有种娇弱的怜惜,有种处于弱势想象中的希望。

34分钟前
  • 海带岛
  • 力荐

1,日本动漫中“崩坏”这个概念真是深入骨髓!末世与更新主题几乎出现在所有带科幻色彩的日本动画中。2,叙事和人设都不太符合好莱坞模式,叙事很散漫,所谓“第三幕”太长(就不是标准三幕),金田也不是标准意义上的主角(铁雄更不是)。3,对六七十年代日本游行抗议的再现,这点村上春树也写到不少。4,结尾过于神棍,不如《红辣椒》《攻壳》。5,剪辑和分镜很凌厉快速。6,还是感觉日本很多艺术家对单个人的性命并不那么看重,只看做卑微的牺牲品。7,大银幕看真爽!

35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1988年的片子出现2020年东京将举办奥运会,并且在开赛前的147天取消。而现实中是2020年奥运会举办地的确在东京,并且2020年还取消了,延期到2021年。预言到年份地点已经够厉害了,居然连不能如期顺利举办都成真了,牛逼!

37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推荐

世界观设定上有些漏洞,难以自圆其说。视觉效果很惊艳,启发了不少作品,铁雄能量失控的场面最震撼。除了反乌托邦背景(很明显借鉴了[银翼杀手])与核恐惧心理,还独具创造性地将末世图景与青春期的叛逆少年联系到一起,凸显出对失控与毁灭的担忧。(8.0/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一些人只是想看世界在火中燃烧的样子。一些人只是想试试在美丽敌托邦的绚烂街道上飙车的感觉。一些人只是想用对大师的膜拜之情来还原自我心目中那个未命名的像是终结解答的东西。

39分钟前
  • 旧书君
  • 推荐

结尾巨婴疑致敬2001太空漫友但感觉后来又被今敏的红辣椒给致敬了(而那今敏感的幻熊……看来是影响满深的)……此外对EVA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好几场的配乐老是让人想起异形……要说有遗憾的话,感觉颜色上的细节,可以更加丰富点,以便拓展空间感。

41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A-】师承《大都会》《银翼杀手》等科幻经典,近未来的霓虹灯影,金字塔样式的中心大楼,还有肮脏破败的街头小巷,画面风格极其赛博朋克。但在其故事内核上却像极了《2001太空漫游》,同样在用电影的形式去想方设法的接近一个属于人类的终极命题,尽管现在看来我们的思想实在是太过可笑,但那种对于力量、生命和宇宙的究极答案仍然太有魅力,吸引着无数思辨者在这条道路上飞蛾扑火。这种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EVA》与《攻壳机动队》。就算抛去影片内核,其制作质量仍然相当给力,在当时的真人电影技术限制下,那种动画所表现出的宏大与细腻是无可媲美的,一种只能存在于动画里的故事。

46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昭和年的日本导演们,无疑是忘记不了战争与文明的灾难冲突。即便是动画片,通过巨大的意念变形体,去阐释这个主题。《阿基拉》让人惊讶的,是它在如此早的年份,引出人类驾驭不了力量,终将毁灭与自毁的悲观主题。不过,电影段落之间,还是有许多断裂,为了打而打,有痛感而少美感(相比之下,《蒸汽少年》真的充满了艺术美感,更不必说《火要镇》),以及难以解释朋友光环如此抢眼,借老灵魂的说法,更是难以解释服众。

5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很多科幻作品的问题就在于必须要给故事一个终极解答,而又无力给出这样的解答,有时候就只好拿爱情啊,友谊啊,正义之类的作为搪塞,有时候就干脆含糊其辞地回避掉。

53分钟前
  • junepig
  • 还行

【B+】前三分之一满分,剪辑分镜非常之牛逼,戏剧性的高光比,像极了银翼杀手的美术设计。中段对于阿基拉世界观的解释则显的有些冗长累赘。到最后更是……我本来期待的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复杂故事,结果原来是中二的超级赛亚人决斗……

56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