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头有大智慧

动作片香港2003

主演:刘德华,张柏芝,张兆辉,秦煌,汤宝如,

导演:韦家辉,杜琪峰,

 剧照

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2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3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4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5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6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3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4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5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6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7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8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9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6 20:34

详细剧情

看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以跳脱衣舞维生的大块头,原来曾是和尚,深藏看穿因果的奇能他遇上平凡女警李凤仪,用“因果”帮助仪追捕杀人犯。大块头告诉她背后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业”,注定要死于非命的凤仪爱上大块头,并决定要做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捉拿杀害大块头好友的凶手。大块头也决心要抗衡因果,改变不可能改变的定律

 长篇影评

 1 ) 但有因与果?

晚上没事干,决定找个片子看看。于是把03年杜琪峰韦家辉的《大块头有大智慧》搜到瞅了瞅。之前听说内地版被剪得七零八落,毁掉了原版的什么禅机佛理宿命轮回,所以这次特意找到完整版一睹为快……如果说大陆剪辑版还能推卸责任让大家骂骂某局,那完整版就一个字可以形容——烂。

说它烂,倒不是因为它内容空洞。内容空洞的片很多,只要能娱乐到我就还OK。恰好相反,这电影不但不空洞,还想阐发状似深奥的道理——因果。然而整个叙述相当神逻辑。

“因果”这词听着很玄虚,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简单说就是人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当日种下的因,就有收获苦果的可能。比如某人没复习,导致考试不及格。“不复习”是因,没及格是“果”。假设我说,我今天没及格,主要是因为我上辈子造了孽,这话不光老师不信,自己也说不出口。

这就是说,当逻辑关系显而易见时,人们很少诉诸佛教意义上的“因果”。可是,假如一件事由偶然因素导致,特别在遇到意外之喜和无妄之灾时,人们就很有可能把这一切归因于更加玄妙的“因果”。因为人需要一个解释,让自己觉得世界可控、可预测。《大块头有大智慧》就是如此。

刘德华饰演的大只佬能看到人过去的“因”。他发现这辈子杀人的印度阿三,前世曾被今生的被害者杀死,而张柏芝扮演的警察李凤仪身后总是站着一个砍人头的日本兵,她的“恶业”太重,难逃一死。这里有个设定上的问题,印度人那一段明显是前世今生关系。可到了张柏芝这里,导演和编剧跨越一步,把通常意义上的因果进行了全新阐述。大只佬告诉李凤仪,她不是日本兵,日本兵也不是她。她之所以承担这个果,是偶然性在起作用。这个世界的因果律是:只要有人做了恶,种下“因”,就会有一个随机的人来承担“果”,即便这个人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和作恶者毫无瓜葛。如果说往常意义上的因果还和上辈子作孽有关的话,这部电影里的因果完全是随机的。因此,李凤仪质问:“这公平么?”

这还用说,明显不公平。但全片看下来,导演编剧不光把这种假设掰得有鼻子有眼,还循循善诱地告诉你,就算不公平,也应该快乐勇敢地承担这“果”,淡然接受一切,面对一切。这就是“大智慧“。换言之:“人必须屈从于强加给他的苦难,永不质疑或者反抗造成这种苦难的体制。”记得《无间道2》主题曲里有句歌词:“无对与错,但有因与果”——在电影中我还不至于看到这个表述,不知道这是词作者的想法还是导演也认同。总之我非常讨厌这一句。如果《无间道》系列就是要表达这个思想,那它就是个二流电影。

佛法中的“因果”究竟存在与否,是个很难证实的问题,视为假设未尝不可。但拿这种不可知的东西来抹杀“是非对错”,那就是偷换概念了。如果一个好人车祸身亡,他的亲朋好友感叹说“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也许还能勉强让人发生“天意从来高难问”的感慨。可假如这个人是被杀的,首先不追究杀人犯的对错,而是归因于“上辈子他可能作孽太多”,真是太欠扁了。没人能接受这个说法。但凡正常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向邪恶追索,而不是怀疑自己之所以这么倒霉大概是因为上辈子是个qj犯。

难怪鲁迅说:“命运并不是中国人的事前指导,乃是事后的一种不费心思的解释”。并不是说不存在偶然性,而是不能把一切都归咎于命运的偶然,甚至达到“不问是非只讲因果”的地步。反过来,“因果”一说,貌似是重视命运的偶然,实际上又包含对必然的极度肯定,把偶然假定为必然。终究又印证“公正世界现象”:从孩提时期,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很容易会跨越一步,进而认定那些春风得意的人必然是好人,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是他们命中注定。

《大块头有大智慧》试图在这个问题上凸显积极的一面,因此搬出了另一个假设——多做善事,就可以种下“善果”。如果每个人都如此,就不会有“恶”的存在,也就不会有被迫承担“恶果”的倒霉鬼。但是这种玄学上的问题本身就充满了各种矛盾。比如,对因果的追索无凭可依,很可能发展为滚雪球式的疑问。假如A杀了B是B的报应,因为B上辈子杀了A。那么往上追溯,为什么上辈子的时候B会杀A呢?说不定是因为在上上辈子A杀了B。以此类推,没个穷尽。

具体到电影中,李凤仪背负着不知道哪个日本鬼子的孽,我本以为她会在一次任务中被犯人杀死。没想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她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只身一人连个武器都不拿就跑到山林里寻找逃犯,还相信就算被杀那也是自己的果,说不定逃犯因此暴露行踪被警察发现了,自己也算种了个善因。 果然,她后来被逃犯拿石头砸死,头还被割下来挂在树上。刘德华发现她的时候整个人凌乱了,电脑前的我也凌乱了……唉,这看起来不像是果报,更像是找死!明明可以活得更长!可能有人会说,找死表面上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其实还是命中注定。那么,问题来了:

在生活中,大伙儿没有刘德华演的大块头那种特异功能,无法了解自己是否命中注定要承担恶果,也无法了解这“果”究竟是什么程度,是考试考砸?还是死于非命?从电影里的解释看,大家应该坦然面对一切。既然如此,李凤仪要坦然面对,就应该顺其自然,按部就班地生活,做点好事,就算遇上小概率事件死了,也算偿还了“果”,而不是自寻死路。假如有个人命中注定需要承担的“果报”就是考试没过或者失个恋,而他自以为要承担的果是“被杀”,难不成要效仿李凤仪深入虎穴和歹徒搏斗?太离谱了吧。我看老老实实过日子别胡思乱想是最好的做法。

听说李凤仪死了,本作男主大块头“了因”发誓要找到杀人犯孙果给她报仇。中间还产生了幻觉,和自己的心魔斗争。最后得出结论不该冤冤相报。于是在山中蓬头垢面流浪了几年,终于撞到了比他还狼狈的杀人犯。大概是因为大块头瘦身成功后和大众偶像刘德华非常相像,没说两句话,本来是刘德华崇拜者的孙果就热泪盈眶决定投案自首……好吧,以上理由我都说服不了自己。还不如说孙果这厮流浪太久觉得白毛女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坐牢都比这爽。总之,最后大块头完成了他的蜕变史,摆出一个很淡定的刘德华式的表情,了悟因果,具有了“大智慧”。

可是,这大智慧在哪里?当初孙果一石头砸死李凤仪,怎么到大块头面前就幡然悔悟了?这种幻想当事人道德自律的方法能解决问题吗?

以上几点还构不成这部电影冲击底线的理由。因果这东西属于玄学范畴,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编剧可以自己发挥。真正雷人的是日本人这个设定。抗战过去多少年了,我们一直要求日本人谢罪。但是,根据《大块头有大智慧》的理论,第一,日本人杀人,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上辈子做坏事了。或者说,即使没做坏事,也活该摊上这不知道谁种的果,因此也怨不得人家。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要学会宽恕。第二,不光要学会宽恕,就连日本人当初种下的恶业,还要由几十年后无辜的中国人来承担。比如无辜的李凤仪。哪怕被杀也无怨无悔。这才是面对现实,才是淡定接受。

这种片子能得金像奖,哦,应该说是某些片子某些演员的某些角色得奖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奖项的看法。就是梁家辉说的,那是一个GAME,一个SHOW,你要当真就输了。呵呵。很多时候,真正的好演员和好作品,到未必能入的了这些猪肉评委的法眼,

 2 ) 刘德华·大只佬:了因寻果,你,就是我


  1. 这里说的是《大只佬》

  2.大只佬对因果的追寻过程:

    1)有因必有果:

          李凤仪:我前世是日本兵?杀了许多人,今世就要还。我要被人打死。
         大只佬:不是前世今生。那个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那个日本兵。只是日本兵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
         李:我不明白。
         大:这就是因果法则。
         李:你觉得这样公道吗

         大只佬说,我打死那只小鸟,我看到了公道,可我再也做不了和尚。
        为什么??因为他心中不安:天上天下,因果罗网,无人能藏,无处可躲。与其身出家而无法了因,不若重入三丈红尘,寻个果(孙果--寻果,谋杀发生后没找到他)。小鸟之死,是孙果肇端,又何尝不是大只佬心中嗔念所结。
       佛教的世界观是最不可思议的,认为阿赖耶识中(心中)含藏无量种子。众生之间,因果罗网环环相扣。他人看似和你没有干系,却都是各自心中阿赖耶识的映像。所以你一个人何止承受日本兵的恶行,你也承担了所有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善恶。

       大只佬看到了这些,他有无力承担又不得不承担之感。什么才是大丈夫?承担当下即是。

    2)寻果了因:大只佬终于肯承担,当下,就了了因果。2008年,在大山中第一次找到了孙果。孙果逃避罪恶,又造下更多罪恶,是个可怜悯的;世人,也是可怜悯的。

        大只佬在山洞中遇到了他心中的孙果(和他长得一样,但请注意看河边的孙果,那个孙果是另一个人扮演,表示那才是真的孙果。),心中的孙果就是大只佬的嗔念,从同伴被害到李凤仪被害,心中的孙果一直埋在大只佬的心里。
       大只佬打“孙果”,“孙果”也用同样招式打他;“孙果”流血,大只佬也流血。

       “你是我心中的佛”“……”(“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阴符经·先秦)天地人都在心中。佛是你心中的佛,杀手是你心中的杀手。)

       “如是因。如是果”(法华经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佛只着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因果,如此就改变了。
         你心中平等的承担起世界,世界也就平了。

       图片:结尾杨花飞扬

       大只佬形销影只,不是身材的巨汉,却成了心地上的大丈夫。


      图片:老刘抽烟
     

       了达之后,一切无碍,何况抽烟,一笑。

 
    图片:李凤仪手握杨花

     “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人杀人”
    

      前行,精进,善因。
      总有一天。不会再有人杀人。

PS:说日本兵的场景有老太太拾酒瓶,是说这个谁扔下的又是谁拾起
    答:杨花飞扬

来源:http://hi.baidu.com/bensenlee

 3 ) 浅谈大只佬中的哲学思辨

       这是一个关于因果的故事。以印度杀人案为引子,大只佬协助探员李凤仪破案的过程及其无果的爱情为主线,在佛像前癫狂最后大彻大悟,昨日因今日果,学会放下和宽恕。

       第一回 小和尚因故堕入红尘
       小和尚了因相信善恶。小翠无辜而死,凶手逍遥法外,自己发怒至小鸟无辜惨死。小和尚在树下参佛七日,突然有了神奇能力,能看到事物的因果,知道世间是公平的。但是杀了生自觉再也做不成和尚便脱下僧袍游戏人间,从此变成了肌肉发达,跳脱衣舞的尘世俗人——人称大只佬。

       第二回 红尘中与李凤仪的难解渊源
       大只佬因淫秽演出而邂逅探员李凤仪,被卷入印度人杀人案件的侦查中。第一次见识大只佬的神奇能力,是他从被车撞死的小狗身上看到了小狗的前世是一个顽劣的儿童,虐狗致死,于是这世沦落为狗并遭遇横祸。第二次是协助李凤仪破除印度人杀人案,他从凶案现场感受到死者前世与凶手为师兄弟,却恩将仇报,施歹计杀害了师兄。一只被师兄眷顾的小虫目睹了整个过程。于是在这一世,素不相识的两人在见面的一瞬,师兄残暴地杀害了师弟以报前世之仇,而当年的小虫化为一个女子,遇到逃亡中的凶手莫名地产生想帮助他的愿望,在此过程中失去一条手臂却丝毫不后悔。第三次是大只佬从李凤仪的身上看到了杀害平民的残暴日本兵,知道了她难以摆脱的厄运。这世善良勇敢的李凤仪吸引住了大只佬,让他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帮助她破案,于死亡中解救出她,希望她的善能化解当年的恶。然而无论他救她多少次,无论她做多少好事,仍然无法抵消日本兵的罪孽。于是他告诉了可怜的凤仪这难敌的命运,并放弃了再去帮她。

       第三回 李凤仪,宿命到来前积极心态
       李凤仪是个善良的女孩,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之后,她很难过,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拼命多破案,为社会做些好事。还在萌芽中的爱情就这样轻轻放手,各走各路。李凤仪深知大只佬一直对当年杀害童年好友却一直逍遥法外的凶手孙果耿耿于怀,于是她多方打听,去寻找相传躲在深林中过着野人一样生活的凶手。这个女孩子的结局很惨,当大只佬发了疯似的寻找她,却只看到被孙果残暴杀害的悬挂在大树上惊悚的头颅,一如日本兵刀下十五寸铁的平民之魂。

       第四回 嗔痴与顿悟
       心爱的人被杀,大只佬狂怒地咆哮着“孙果,我一定要杀死你”。一路寻找孙果的踪迹,在山洞里他看到了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胡子拉渣的野人,奇怪的是他的容貌竟与大只佬长得一模一样。野人自称是后来的了因,追查了五年孙果下落,以暴制暴将其打死。两人在一番拼死的搏斗中,两败俱伤,在佛像前大只佬顿悟,原来野人就是自己心中的火和恶念。孙果杀李凤仪,自己杀孙果,恶恶相报,万劫不复。如是因如是果?昨日因今日果。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佛只看重一件事——当下中的因。
       所幸一切并未发生,追踪孙果五年的大只佬在遇到孙果时,只是平静地说“我是带你回去的”,亡命天涯的孙果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这一刻他居然像孩子一样在大只佬怀里哭泣。最终,孙果被移交了公安,而大只佬赤条条褪去凡尘重着僧袍,做回了了因和尚。

       当年由空门入红尘和此番再遁空门,了因皆是赤身露体如仪式一般,正应了《红楼梦》之禅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放下恶念,不种恶因,做有意义的事,积极面对人生,这应该就是影片想传达的精神。

       影片悬念迭起,扑朔迷离,惊悚扣人心弦,后面的反转让人始料未及,蕴含对人生命题的哲学思考。刘德华在影片中表现得挺不错,也很放得开。这部影片作为悬疑片无疑是烧脑的,作为动作片是精彩的,作为爱情片是伤感的,作为剧情片是深刻的,作为玄幻片是合格的。影片获得了第2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获得13项提名,在杜导的作品中也算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异类,但确实是一部好片子。
--------------------------------------
       说这么多,再感慨一句,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是因为小众?大家看的版本是所谓的阉割版剧情不够连贯?还是对好的导演的作品要求比较严苛呢?很费解。

 4 ) 李凤仪种善因=孙果得善果≠孙果种恶果=李凤仪得恶果

事情经过自己去看电影,很概况的说:李凤仪种善因去找孙果,结果孙果却种恶果杀了李凤仪(李得恶果),最后孙果却因为李凤仪对大只佬的感悟得了善果(没有被大只佬一棒子打死)。反正因果关系在孙果和李凤仪身上是完全反过来了,孙果种恶因却得了善果,李凤仪种了善因却得了恶果。这里肯定有人跳出来说李凤仪因着的是日本兵的恶因,但我们知道大部分在中国参与屠杀的日本小兵都没有受到除了良心以外(如果他们还有良心的话)的一些实质性的惩罚!所有这么大的恶居然选了个香港女警察来受还真是天马行空啊!虽然不懂为什么,但是还是看明白了整个电影想要表达的禅意,在所有讲宗教的片子里,这是最打动我的一部(插曲是亮点)!
当年整个电影的噱头集中在瘦身男女里还没看够的刘德华肌肉装,这一部来得更裸露(反正是假的),只是最后那个瘦下来的裸屁屁是不是刘天王本人的尚未可知,。七年之后重新再看一遍大只佬,比第一遍多懂了很多,曾经就很感动我的那首插曲身外情再想起时,我早已泪流满面。看完整部电影,找遍了各大视频网站,只在土豆上搜到了这么一个国语版的身外情(林夕的粤语填词也很好,可是我看的电影是国语版的,同样的国语歌词更能触发我对电影的回味),看来一部讲禅讲佛的电影在大陆的市场实在有限,这里是土豆的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MF1L18grqE/),先打开音乐再来慢慢写我的感想吧!
感动归感动,感悟的层次上只能算朦胧,也许还不及大只佬第一次脱掉袈裟不当和尚的时候,因为我不象他能看到因。恕我愚钝,要问一个和李凤仪一样的问题:有因必有果,你觉得公道吗?大只佬说他知道是公道的,但再也做不了和尚,我觉得既然这么说,就说明那时的他看穿因果法则对宏观的世间万象似乎是公道的,但对某个受大恶果的人恐怕他是接受不了的。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看起来好像很公平。 但是,注意这句话是省略了主语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你种善因你就得善果,省略的主语是你种的善因别人得到善果,同样你种的恶因别人得到恶果,当然别人种的善因可能你得到善果,但也有可能你得到别人种的恶果,如此正负抵消,从非常宏观的角度上来讲好像是很公道,可是对于个体而言呢,我觉得对李凤仪就不公平。恕我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基本上不相信前世今生,就算日本兵是前世吧,大只佬都知道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那个日本兵,前世今生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这些恶业要今世这个善良的人来受呢。如果硬是要反驳说两人不是前世今生,只是简单的种恶因和得恶果的关系,就李凤仪的性格特点来说这一世她一定没有干过什么十恶不赦的恶事来积攒这么重的恶业吧。而恰恰是这么一个善良的人被选中受日本兵屠杀之恶,请问这种随机的中彩票一般的机制又有几分合理性呢?
对于我这个从小受唯物主义科学观毒害的人来说,感觉质量守恒公理可以拿来比喻因果法则,说因果公道,就像说整个宇宙的质量守恒一样,总有施与和获得的两方,一正一负,正正负负,最后加和起来归零,无得无失,多公道!但对于对于宇宙内的任何一个质点来说,质量可不是守恒而是有得有失的,只不过这个质点失去的就会被另一个质点得到。自问如果我是这世的施与者,(质量)公道在我有知的时间内加和是个负数,我能象李凤仪那样吗,当然做不到,就算不会象杨大侠一样大开杀戒托几个垫背,但也会愤愤不平骂天道不公老天负我,从此对世道不公横眉冷对,既然我受得,别人受又有何不妥呢,这就是我自省能达到的觉悟了。因为这样,李凤仪的善良才会这么感人。这是个大善的人,虽然当年还青涩的张柏芝在一开始表演还略带浮夸,但这个角色还算诠释的让人怜爱(一直觉得只有率真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好演员,就算张柏芝最开始演技不怎么样也好,一个最率真的笑容是赢得这个角色的关键)。
李凤仪有多善良呢:她看到重案组把气撒在大只佬身上,不惜得罪上司仗义相救。上司百般刁难,她还替整个重案组的人的生命安全担忧(其实她不知道大只佬看到要死的人是她自己)。还有就算知道自己无论如何要死了,也只是想再帮大只佬一把。其实在路口分别的时候,大只佬的感情已经表露的很明显,但李凤仪只要他给了自己一分钟牵手走过十字路口,这时歌曲响起 “十字路口,把我送到彼岸还要多久。放下温柔,沦为点头的朋友。要忍住泪水一滴不流,怕变成下辈子的伤口”,这个女人选择自己去承受残酷的命运,而不是依靠能预知因果的大只佬,她知道这样会拖累他,会变成他下辈子的伤口,所以宁愿忍住眼泪离开。很多人说爱不是占有是高尚的,我觉得即便是这样高尚的不占有的爱也无法比拟这样忍住不爱的大善。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演员来说恶总比善难演,刘天王靠这部片子得奖的估计不是对善良的大只佬的诠释,而是短短几分钟的心中恶念的那个乞丐装的演绎,眼神太凶狠以至于有好多镜头我没认出来和善念的大只佬是同一个人。与之对比强烈的是恶念领悟以后,同样是乞丐装,对着真正的孙果张开手臂说跟我走吧,简直像是模仿星爷演喜剧。看来恶好装,善难演呀!能装善良的才是演技派吧!
即使因果法则没有想得很明白,但是总还是得到一些体会:万物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就像好像一直都听说也觉得人总是有得有失的,老说一个人一直太顺了就有一个大坎在前头等着。也就是有钱人为什么要行善散财,还有为什么胸大的常常无脑,红颜常常薄命的道理了。所以佛要点化的就是人的执念:不要太执着地去一味追求一样好的东西,就好比是一个磁体,只有中性的时候是最稳定的。好像磁场理论也能解释得通这个现象:种善因丢出去一个负能量的善果反而得到正的能量,种恶因当然得到负的能量,而丢出去的恶果却是个正能量(就像常常说吃亏是福了,因为你得了个人人都不想要的恶果所以集聚自身正能量),得到善果其实是欠了东西得到负能量,而得恶果确是积德得了正能量。因此种善因得正能量容易吸引负能量的善果,而种恶果的负能量则会吸引带有正能量的恶果。看起来说得过去,那怎么解释李凤仪的死:我不相信她的负能量是她自己种恶果得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受了一个大善因,如果电影时间够的话,我愿意看到李凤仪攒着日本兵恶业的原因,比如说李凤仪小时候被日本兵的后人舍命相救过。但是这里就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别,种恶因是主动的,得善果却是一个被动,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还是想不通这个恶业这么传递合理不合理!何况如果做善事不再是自发而变得有目的性(为了让自己多得善果,或者是积小善因得大善果),这样的善又还算是善吗。而且人多数是愿意接受善果,却避免恶果的,这样本能的的选择结果是偏向负能量,也就是得了善果同时能量变负导致以后更容易得恶果,正验证了一句谚语,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所以得善果到底还是不是好事呢,真是个辩证的问题呀?哎,我又被执念所控了!!
我觉得佛家的行善理论有一个基础是人性本善(相信人性本善的人估计都是抱着美好希望的,现实的人的说法大都是人心险恶,活的越久也越倾向相信后者),而认为世间的悲苦除了喜恶贪嗔的欲念所致以外,很多归咎在姻缘即会上而不是因为出现了人性中恶相,这是和很多宗教里都讲的人有原罪不一样,佛家相信人都善,有的只是执念(我觉得恶和欲是有本质区别得,不知道真正佛学里是什么说法)。这恐怕是佛是以慈悲宽容的态度在看待世人吧,宁愿以自身来承受恶果来感化世人。虽然佛不计较,但是普通人恐怕都达不到这种境界,虽然知道以恶对恶会陷入恶性循环,但如果总是以德报怨,形成正循环固然是最好的社会结果,可是这样那些行恶之人没有得到惩罚,这对行善的人算公平吗,行恶之人能被感化了固然是好,可如果恶念太深难道只能等天来收拾吗!就像日本兵的恶业居然传到香港女警察李凤仪身上来受,这样还算是老天公平的收拾了那个日本兵吗!我想可能古人是在世间看到了太多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逍遥自在的例子,无法解释老天在一世之内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所以有了前世今生的说法,我们无法追溯到自己的前世后世去求个公平,所以只求在这一世向老天求一个公允,祈求老天爷能开眼,千万别跟我乱开玩笑,真是承受不起呀!

 5 ) (最全面准确深入的分析)从时辰未到到唯有业随身-电影《大只佬》中的佛教因果律探析(转)

开始看过不太明白一些东西,后来一直看影评,仍然很多地方不觉得释然,直到后来看到一篇分析文章,顿时豁然开朗。非常值得看的一部电影。下面这篇影评也是我迄今看到的众多影评分析中最为中肯准确全面深刻的,连我这样激进的无神论者都被折服了,从对李凤仪的死而耿耿于怀到释然接受了。PS;我觉得李凤仪才是最有佛心的,对于因果业报,虽然她没有那套佛家理论,但大只佬整部戏都在努力参悟的东西,李凤仪大哭了一场就顿悟和释然了。喜欢李凤仪这个角色。
————————————————————————————————————分割线以下为转发评论

1. 从《大只佬》谈起
       《大只佬》2003年上映,在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最佳电影、最佳编剧等殊荣,是香港一出饶有成就的佛教电影。故事的主角大只佬「了因」当时35岁,在30岁前曾是五台山石窟寺的武僧,当年因为一个名叫孙果的逃犯,无故把自己的好友小翠杀死,孙果杀了人后潜藏山中,了因盛怒难消,决心报仇,於是到山上穷寻孙果。直到山峪断崖无法跨越,盛怒下乱棍打树,却错手击毙一只小鸟。他惊愕之下,坐在小鸟旁,思考了七日七夜。七日七夜过后,他突然得到看见因果的神通力。他看到鸟儿的前世今生,又认为自己已无法再做和尚,於是脱下袈裟,离山还俗。还俗之后,他过著生活毫不检点的生活,自甘堕落,以「享受」人生。直至有一次,他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女警李凤仪。李凤仪前世是一个杀了很多人的日本士兵,但她今世却乐於助人,品性善良。了因眼看李凤仪背后的日本兵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意识到她即将受苦死亡,踌躇之间决定尝试出手相救,以将李凤仪的命运改变。可是,经过两次努力的营救后,李凤仪身后的日本兵影像仍然出现,大只佬终向命运低头,向李凤仪说出真相后,扬言自力有限,无法改变因果的内容。

李凤仪知悉后无法接受事实,沉沦数天后重新振作,并深信自己无法逃离命运的法规和困限中,故而她希望珍惜自己必死的机会,去帮助了因引诱孙果出来,以解开了因一直以来的心结。最后,李凤仪上山找孙果,结果被杀,头颅被割掉,挂在树上,了因知悉后上山寻找李凤仪,在日本兵影像的重现下,成功找到李凤仪的尸身和头颅,头颅出现后,镜头对焦了了因的痛苦呼喊反应,了因再次因盛怒乱棍打树,更执意要杀死孙果。这时突然出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了因,并与自己有一番跳跃在回忆和现实时空间的对话,对话中段两人更大打出手。直到了因拿起断木,大喝一声,要杀死对方之际,他心中念头一闪,突然觉悟,呆了片刻,并扔开断木,盘膝而坐。
然后,两人再次对话,对话完毕,对方消失。镜头这时再显示了因拨开树枝看李凤仪头颅的一幕,了因继而展露微笑,脱下俗衣,换上破袍,留山等待孙果。五年后,了因与孙果相遇,他并没有把孙果杀死,反而趋前向他拥抱包容,并把他带下山,自己则穿上新的袈裟,重做和尚,至此便告剧终。
  

    曾经有不少学生,看完此片后,认为「看不明白结尾部分」、「结尾部分过於抽象」、「剧情不合情理」等,他们看完一次《大只佬》,未必能即时领会电影要带出的讯息,亦难以即时察觉戏中呈现的佛教因果特色,对於要从错踪复杂的剧情中处理深邃哲理的他们而言,这种困难是无可厚非的。但假如就这样判断这出戏最大的重心再於凸出「怨怨相报何时了」、「要了断因果」等主旨的话,未免流於表面。要知,有深度的电影岂止看一次可白,假如我们多花一点时间,静心、深入一点观察剧情的发展,以及每段情节所表达的背后动机,就会了解到创作者如何运用高明的手法表达佛教抽象的概念。


笔者认为,此戏用了很短的时间,辐射出最少两项佛教因果理论中的重要命题,那就是因果与宿命的关系,以及念的重要。
 
2. 因果与宿命的关系
 
要先讨论因果与宿命的关系,可从龚先生的话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我国自古深入民心的一种单纯因果观念。在这种观念之中,因和果的关系,受到道德制约,两者存在此有彼有的相依关系。在佛教的「四种缘起说」出现之前,中国人已经普遍相信一种单纯的善恶因果报应论。《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子》第79章:「天道无亲,常予善人。」都强调行善可得天佑的道理。

表面上,这种想法能够从根本上公道地计算和分配到每人的回报所得,然而,假如一个好人,不幸发生了意外失去生命,这种简单的因果论就会立即失去支持。诚然,善有苦报、恶有乐报的现象,自古以来更是常见之事,那么,作善未得祥,或作恶未受殃,甚至「积善而致庆」、「积恶而殃集」的情形,可以如何解释?中国人以固有的思想传统,并吸纳了佛教业感缘起论、一切有部的四缘六因五果系统的基本内容,有智慧地加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这种「未熟观」,把善恶因果观的不足完善起来。东晋的慧远 (334-416)提出〈三报论〉(载於僧佑,《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4bc),明确指出业报分为今生做今生受的「现报」、来生受的「生报」,及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才受的「后报」,系统地把「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与来早」的意义统整起来。
在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而言,这种说法固然可以作为际遇不公的解释,但我们再把焦点扩阔一点勘察,会发现这些说法,似乎只单纯地从「因-果」的时间关系上著力,并没有处理到两者内容是否存在必然性与关连性的问题。因为假如「因-果」两者的内容存有必然性的话,那么它很容易就会堕入宿命论的困限之中,例如电影里。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论是「宿命意识」的一种演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假如前生所作导致今生必然会受某种特定报应的话,那么修行的价值就会受到严厉挑战,难以解释后天旨於灭苦而依之修行的法道的意义,不合符佛教强调修道灭苦的根本精神。
对於因果的时间关系,《大只佬》一戏当然有所展示,例如警犬前生为追杀犬只的男孩、印度师兄弟的多世积怨,同为今生显报;而对於因果内容的关连,它同样有所处理。何以见得?我们不妨从了因「出家-还俗-出家」的行为中,推断一下他的心理变化,以找出答案。


2.1了因的「出家-还俗」
 
了因当天把小鸟打死后,看到因果,然后还俗。他看到甚么?为何还俗?这在电影的最末部份,与心魔互相质问中交代出来。心魔问他,看到因果之后,他做了甚么?了因回答:「我知道因果是公道的,但再也做不了和尚」随后他反问心魔,也就是另一面的自己。心魔回答:「看到小鸟前生所作事,为何轮回做畜生,为何给我打死,该死!看到小翠前生做了甚么,该死!看到孙果前生做了甚么,知道他应该打死小翠。…」原来了因在树下的七日七夜间,不但看到因果,也凭藉这种神通,看到小鸟、小翠和孙果前生所发生的事。他把他们今生的际遇比配前生的经历,然后发现因果是公平的,不偏不倚。但是,对白中的「知道…应该」是重要文字,隐含著了因对因果现象的一种潜在评价,那就是人力无法脱离因果运作的支配,连果报的发生,包括其如何发生和发生了甚么内容,都是根据前生所作而「应该」出现的,所以,前生你杀了甲君,今生不论任何情况,你都会被甲君杀死。既然如此,前生所作,今生所受,互有借还,似乎真是公道的。
这么说,他因乱棍打树而误杀小鸟,也是命定的了。既然如此,继续修行只会让他活在「无法为小翠报仇,亦无作用於为小鸟忏悔」的拘囿之中,自然不会有任何意义,因果是公道的,公道得我们不能用自力作出任何影响,所以,他作出了决定:「我知道因果是公道的,但我再也不能做和尚」。
然后,了因还俗,还俗后五年间,他干了甚么事?这从李凤仪在警局与了因对话中交代了:「你今年三十五岁,三十四岁扮宝药党行骗,三十三岁扮乞丐行乞,三十一岁在地盘做黑市劳工。」而了因当时的身份,更是男妓暨脱衣舞男,从「向佛」到「卖淫」这种极端生活模式的转变,必然是缘自外物对自心心态的深切冲击所致:那小鸟无论如何都会死,所有事物都是注定的,任凭你干过好事或坏事,这因果关系都不会改变。即使他继续修行,他的一生都已经注定了,世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就在因果循环的设定中公平地运作。
他看到被枪杀警犬的前生、他看到印度兄弟的前生,更加相信因果内容受到命定的绝对支配,在这个阶段中,了因深深相信因果等同宿命。

在电影中其中一幕,亦能看到他这种心态的端倪。有一次,他受召提供性服务,在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赤裸裸地站在窗台前吸著烟,思量著李凤仪的前生今世,他深深相信因果力量的不可改变,但内心的善念促使他突破心理困限,决定向李凤仪伸出援手。这一幕,他轻轻地叹说一句「只此一次」,正式向冲击因果,踏出第一步。

於是,了因再次偷渡到香港,向李凤仪展示自己的神通力,并讹称想借助这种力量拯救即将遇害的警员。李凤仪接受并提供协作,可惜的是,了因在大战印度人和勇擒飞天擒蟧后,虽然救回李凤仪一命,但日本兵的影像仍然出现在李凤仪背后,这一刻,他意识到因果等同宿命的这种原理,实在无法透过人力去作出任何改变。

正当李凤仪以女朋友的身份握著了因的手,甜蜜地以为一切危机经已解决时,了因突然向李凤仪说出真相,并强调「不会再做任何事」,因为「做甚么也不会有用」。李凤仪不明白也不愿接受事实,了因表示,「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日本兵」,还谓「只是日本兵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这是因果法则。」前一句点出了佛教的「无我观」,不同世有不同的自我感,个人主体有不断变化的连续性,但不代表有一个「自我」的灵魂在跳跃,正如寄居蟹的肉身(我们的精神生命体,即佛教所称之「业」)从甲壳去到乙壳,而甲壳却不等如乙壳,只是由业变化和生成的暂居体,两者间的连系只是一种精神生命上的业力。显然,了因此时对因果内容发生的必然性,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他终究认为,人力始终无法影响业力的运作,无论他救李凤仪多少次,都无法改变李凤仪必遭恶报的命运。

李凤仪知道自己前生是杀人无数的日本兵时,无法接受自己要承受前生种下的苦果,因而感到极不合理,极不公道。佛教的因果观,当然不止於这么单纯,亦非完全以今生为起点视角,去评量今生所得是否公平。不过,未真正了因的了因,只冷冷地向李凤仪说,「因果是公道的,但我再做不了和尚」,向命运低头,向因果低头。

后来,了因与文、武师父在大排档吃饭时,讨论起李凤仪。过程中,了因突然生发一种灵思,就是如今善良的李凤仪,一直在做善事,这是否意味著,她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人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么?文师父认同了因的这种想法,了因突然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无能力改变命运,但至少李凤仪正在努力,因此,他心中的结得以暂时解开。
 
2.2了因的「还俗-出家」及「一念相应」
 
因为有神通,看到因果的了因,一直深信前世因种出今世果,前世种了恶业,一生一世也无法弥补,还有可能继续带给下一世。他并不肯定一个人善良能否为自己改造命运。可是,这时候看通的不是了因,反而是李凤仪。李凤仪认为,人终究一死,既然要死,为何不好好地把握当下我们仍能自主完成的事?於是她跑到孙果匿藏的山上,引来孙果的谋杀。孙果的确把李凤仪杀死,并把她的头颅挂到树上,尸身则埋在黄土之下。了因得知消息,赶到山上,拉出李凤仪的无头尸身,了因激动万分,高声哭喊。正当他竭力寻找她的头颅之际,了因再一次看见日本兵的影像在旁边的树上出现。他知道李凤仪的头颅应该被挂在这处,便趋前拨开树枝,看到她的头颅,了因有何反应?相信看过此剧的观众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了因更形激动,并再乱棍打树,喊著要杀孙果。可是,我却认为,了因的反应是,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平静,而且看著李凤仪头颅,展露微笑,一刹那间,他觉悟了。

是吗?剧情真是这样吗?

观众可以思考一下,电影中了因表面上拨开两次树枝看到李凤仪的头颅,但事实上只是一次,这是编导一种特别的表达手法。在「第一次」时,事实上那一刻他并没有看到孙果,更没有跑上山与自己的心魔对话,只是他在一刹那间,应於一念,一念间,短暂而充满矛盾、激动、变化、自觉、复杂的境界,突然变得澄明,「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正是顿然开悟、刹那一念相应之脱胎换骨状态。那么,如何知道了因只看过一次李凤仪的头颅?大家不妨看看,了因与心魔互相攻击时,他的脸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第二次」看李凤仪头颅后发出微笑时的脸皮,却是与刚寻找完李凤仪尸身时只有轻微污秽的脸皮吻合,这就证明,了因的脸根本没有流血,有流血的所在场域的活动,是乃正处「念」间,是「念」在发生作用。就此,我们不妨大胆推断,原来由他「第一次」看到李凤仪头颅的激动开始,直到他「第二次」看到李凤仪头颅的平静为止,这一段长达十多分钟的内容,是编导对他刹那间一念相应的具体描述,都是「念」的一种具体展现。不单如此,笔者认为,这个「念」字更是贯穿整出电影的「戏眼」,这将在稍后分析。

好了,把这些部分都给厘清后,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个问题,就是了因究竟「明白了」甚么。这既是了因最后留山等待孙果的动因,也是他「还俗-出家」决定的根源,更是全剧要交代的因果内容的最高层次。

结尾留白永远是成功电影用以画龙点睛的方法。显然,编导对《大只佬》所下的功夫,实在匪浅。我们无法在剧中找到了因「悟」的答案,但既然留白,想像和讨论空间多了,我们何妨大胆估计一下答案以满足我们的渴望?


事实上,这一出戏,由始至终,纠缠在了因「悟」与「不悟」间,都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因果的真切了解与否。上面已分析过,由他打死小鸟、盘坐树下七日七夜开始,他已深信因果等同於命定,人力无法改变因果律的支配。虽然他曾期待李凤仪以今生的善良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最终也死於非命。观众可能会问,这不也印证了因果律等同於命定论么?结局李凤仪不仍然要死?不错,可是,从了因与心魔对话之中,点出了他觉悟的端倪:「如是因,如是果,昨日因结成今日果,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佛,只著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在这番说话中,了因醒悟了「当下种因」的重要,也就是佛家所说「重业轻报」的一种指导理念。
「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一句指出,人力的确无法抗衡因果律中业报生成的力量,但这并不代表因果律就等同於宿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抗衡、突破业报力量,过去所作所为,已成历史,不可能改变。可以改变的,是过去历史聚合而成的宿业,在今生发生的作用,我们如何去调整自己加以面对,如何操作当下我们可以操作的一切心境、活动、决定、反应和期望,以对待这种宿业?因果循环的系统中,一件事的发生,绝非单一的原因所导致,由於此生彼生的无常原理,因果不能被量化,也不能被质化,众多因加以无量缘,引发出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并不就永远地停留为一个结果,它同时将会是未来结果的其中之因,如是,因果相依相承,环环而扣,却又无分彼此。那么,过去宿业既已发生,我们自然没有力量去改变过去所发生的事,但今天我们著力於当下所做,即便今生生发上世苦果,至少我们已调整、装备好今生的一切,能较消极、放弃一切的态度来得积极,果若真要受报,所承受的苦痛亦必然较小。
就以李凤仪为例,她前生是日本兵,残杀中国人成性,罪大恶极,人人皆愤而切齿,论因果,他今生该没有轮回做人的资格,不过,既然他今生做人,并成为李凤仪,也就是说这个日本人在前生多世,大概又是善良的人,尺度上仍有做人的本钱,这或是一种定业。李凤仪虽然善良,但今生的李凤仪不就可以把日本兵罪大滔天的恶业泯除,她仍然要惨死,只是,因为了因的介入,李凤仪由原本给印度人杀死,变成给飞天擒捞害死,再变成给孙果杀害,她的死已由没有价值的普通被杀变成有意义的遭受遇害,这不就是人力在因果律所设定的困限中,发挥了自身最大的影响力吗?她的善良驱使她从不明不白的惨死中,变成坦然的面对生命、促成了因觉悟的牺牲,那今生积下的这股业力,不就在人力的干预中改变了向度吗?李凤仪的死的时间、地点、形式及意义,都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改变,令大只佬体会到,即使因果关系是存在的,但今天的果未必要完全归咎从前所种下的因。因果之间仍存在一些变数,而这些变数就是由今天的修为而形成,足以调整最终果报的生成内容。也就是说,人力不能改变发生过的历史,但能够左右业报生成的影响,当下种的因,重点在於它拥有不可思议的承前启后作用。顿时,了因对因果律有一种新的观感,个人努力的因素有助调整过去种下业报的招受程度,因果律给了因的启示,至此达到明朗:今天我们生活在世,不该为过去而苦,也不应为将来而忧,乃是要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悟在当下。因果业报,就是要我们在当下中活出一种真生命,活出属於自己生命里的真如。

因果律,也就在这种实相的演绎中,成功脱离宿命论的误区,提取到一个高层次的境界。「了因」之所以有这个法号,正正就是了因了解因果的过程。了因当日虽然看到因果,但却未了因果,无法在因果论上确立正信。反而因为自己看到因果而无条件肯定了自己对因果的看法,执於无法再出家修行。从心魔一战的对话中,他把当日正反两面看法和盘托出,就是这一次的体会,了因明白到他从前自以为理解的因果律,原来并不透彻。在大彻大悟之后,他决定再次出家继续他的修行。了因与孙果,「了解因果」与「承受酸果」,这对极端名字的设计,不是偶然,都是编导刻意向观众提示角色命名原因之所在。


2. 「唯有业随身」
 
在大乘唯识系统中,决定业报的异熟生与异熟果(即第八识),支配了招感果报的内容。我们知道,无论早期佛教或大乘佛教,对业都有种类的划分。就实践形式而言,可分为「身业」、「口业」、「意业」,这主要是人类种种心态和行为的归类,再配合十恶而应用和诠释。就性质而言,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业」指的是不善不恶、无意生发之业因,这类业因具有较多的道德元素。就体性而言,可分为「共业」和「独业」,也就是众生共通或独自所造之业因,能招感自己和他人受报之业。就效度而言,分为「定业」和「不定业」。「定业」即「决定之业」,而非「注定之业」,它指当我们立心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是善是恶,也会引发我们将来招感果报,强调的是一种「有心为之」而足以引发「果报」的业因。也就是说,因果律的运作程式是「既定」的,但果报的内容并不是「注定」的,仍要视乎我们在「决定」的前提下所做的种种行为,而招感哪些相应的果报。或者我们会问,「定业」必招果报,这不是「注定」吗?不错,定业具有必然性,好像你一拳打在物件上,必然受到物件的回击。然而,这并不表示你一定会感受痛楚,或必然感受哪一种痛楚,原因要视乎你这一拳打在甚么物件上。显然,打在凹凸不平的石上,回击力所造成的痛楚,比打在平墙上倍大很多,打在平墙上,又比打在海绵上更形痛楚。而假如打在沙包上,不但未必感到痛楚,而且还可能生起快感,甚而变成一种可以练成强健体魄的乐趣。如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决定「打在沙包上」的动作,理解为「作善事」的比喻。当然,感受的痛与不痛,物件质性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物件是否牢牢系固、出拳的姿势是否正确、出拳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外在环境的干预,甚至你出拳一刻的心理状态,都决定著你受到物件反动的不同结果。而即使受到物件反动,痛苦的出现亦未必是即时的,可以是逐渐的,可以是后来才生并发症,亦可以由始至终完全没有痛楚,这视乎业的性质和程度。由是,出拳会让物件有反动,是既定的,但物件如何反动,却不是注定的,业果的生成,究竟受到我们当下的决定、心识形态、修行精神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在佛教因果律的道德层面而言,恶业必招苦果,善业必招乐果。在大乘《法华文句记》卷10里,甚而强调「定业亦能转」,认为「心不犹豫,发愿净信修行,则现世恶报及来生,得以佛菩萨之力转其定业,不使受苦果,而速证无上菩提。」表明众生所作「定业」,假如属性太恶,如日本兵,则李凤仪难以逃避苦报。但若发愿净信修行,则会得佛菩萨之力去扭转。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以宗教为本位,是力求连「定业」里的既定性也给削弱的一种想法。
「不定业」的意思正与「定业」相反,指「非决定之业」,即造成一件事前,并没有立心的思量与考虑,甚至和「无记业」的性质相近,是「无心而为之」。例如电影中李凤仪开枪误杀警犬,非有意为之,故果报较轻,因果律的运作原则既非「既定」,果报的内容亦非「注定」。因此,「不定业」并不存在「既定」的元素,反而是「受果不定」,业因性质较为依赖於自主选择所为。所以,这种「不定业」的作成可能未必招感结果,或招感结果的时间仍不肯定。由於「不定业」的造业者并没有经过立心思量和考虑,故它为业报运作程式提供很高的自由度,「不定业」中所蕴合的不肯定性和不稳定性,却更加凸显了「一念」的重要,同时由於不定业包含很多可能的结果,促使修行实践、为良行善的价值得以合理地提高。
就以《大只佬》中的印度兄长为例,他前生给师弟暗算而丧命,折射出今生再与这个师弟结缘结怨的命运。今生因为种种缘故,他迁怒於师弟,并矢志将他杀死。事实上,由他与师弟结识、交往、交恶直到厮杀,每一阶段的决定,都是在「不定业」的环境下发生的。例如他们交恶后,他因事生发杀害之念,便假扮外卖送递员闯进师弟看守的工厂大厦犯案。这一刻,其师弟纵有被杀之定业,但师兄却无杀人之定业,杀人与否,是不定的,完全取决於他当下一念的决定。结果,他选择把师弟活活的打死了,但两人的仇怨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反而再度升华成宿世的定业:两人再次种下恶因,并延续累积前生的宿业,带到下一生继续缠绕。
原来,杀人者以为杀人是仇恨的终结,在佛教而言,这反而是宿世仇恨的延续。
在仍取决於个人当下决定的不定业场域下,师兄选择杀害师弟、警察(四眼仔),并因张警官穷追猛打的迁怒,选择继续杀戮行为,这些行为的决定完全是可以选择和避免的,但他为妄念所蔽,无法醒觉,最终被打至重伤,继而被抓,更险些被张警官怒杀,这个结局,完全是他在种种不定业的关次中,一次又一次累积出来的现报,最终必须承受顺现定业之结局――他无法再获得选择的机会。
对此,其实早在佛陀时代,便已有记载。《盐喻经》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於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咸叵饮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於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恒水咸叵饮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咸叵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东晋僧伽提婆译:《盐喻经》,《中阿含经》卷第三,《大藏经》,第一册,页433a-434a。)
 
经文指出,假如我们不作善业,不修身不持戒,就好像把盐投在少量水中,盐的咸度会过浓,饮而难咽。相反,假如我们修心发慧,就如把盐投在恒河中,却饮之无味。这个例子,既凸出修行的重要,同时令因果律成功地脱离宿命论的拘囿。以行善修身为水,以盐为过去之恶业,以饮水为所作业报,三者互为因果,亦互相影响,笔者将这种比喻称为「稀释论」。
在佛教中,「宿命」称为「宿住」,「宿住」是一种过去生命受报差别的总称,指的是已发生之历史事实,本质上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在不定业的原则下,它并不必然地导致未来的特定内容的发生。可以说,宿命在业力推动下,会为下世塑造定业。但各人的宿命不同,定业便不同,命运也就殊异,这就是电影中李凤仪所说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的道理(原文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出自《龙舒增广净土文》)。但不定业和后天人为努力,加上偶然性环境因素的影响,左右了果报出现的内容,这就表明了「因果具有既定性但不具注定性」的原则。
对此,今天我们去理解,当然不必一定要出家剃度才能增加这种「盛盐之水」的份量,但只要在平常生活中,立身修心,以善为旨,其实已具「稀释」作用了。重点在於我们如何拿捏我们的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和地狱其实是同一个地方,我们选择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去取舍自己的抉择,这都决定著我们身处场域的最终性质。
综上而言,可以见到佛教对实修的效用能产生的变化,持肯定态度。
 
3. 善恶苦乐只是主观世俗的定义?
 
在大学中与学生讨论《大只佬》和佛教因果律的特色,很多学生都很有思辨力,他们用「善恶只是主观世俗的定义」,去质疑佛教因果论说的客观性。事实上,佛教对於业报和因果律之论调,长期以来掺入「善恶」元素,这些元素背后乃依据人类的心理动机而展现。「善恶之因」和「苦乐的报」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前者受道德价值支配,依社会变化而调整;后者是一种感受的认知反应,随个人感官而殊异。不过,原则上「主观性」与「因果现象」并没有冲突。我们知道,感知现实的程式是「感受→定义」,我们是先有了感受才为这种感受选取一个词语来定义。那么,苦乐的感受是确切存在的,只是两者在定义上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业报运作焦点始终集中於感受而不在定义,都是在身、口、意背后的心识层面上起作用。「定义」对感受性的内容并没有左右的能力,举例说,甲君今生是非不分,喜欢胡乱挖苦别人,宿业久积,下世假如轮回为人,报应身上未必同样给人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挖苦,因为两者(上生被挖苦者和今生的甲君)对这种行为的「苦感」未必相同,故可能今生乙君会因失言而惹上官非,或遭到口舌之祸…等等。那就是说,即使善恶、苦乐的本质乃因人而异,但因果现象只会倾向循感受去追纵报应,善恶、苦乐的不同定义,对於一个人受报的方法和当下的感受,并不具支配与附从关系,因此,苦乐的主观性与业性,两者不存有冲突。
从这推断,无论用质化角度去剖析因果律,抑或用量化角度去评量业报关系,都似乎无法完全把因果律的不可思议本质描述出来。这就正如上述我所举的例子,当我一拳击在石墙上,因为拳击的力度和石墙的硬度,在刹那间产生了回击力,回击到我拳上,造成痛楚感受,这与力学的行动和反应(Action and Reaction)的原理相似。纵然我们可从力学角度去衡量行动力度有多大,亦可计算反应力度有多大,但我们不能以量和质这两方面,精确说出我们感觉痛楚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只能透过「程度的描述」去缩窄形容的范围,如说「痛」、「很痛」、「极痛」、「刺痛」。但这些都无法让人准确拿捏到「痛」所处的位置和真切感受,只有拳击者自己知道,正如禅宗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一样,是一种自然感受的法则,不存在可以计算的效用。佛教所强调的因果业报,实际上就是以这种义涵为起点的。
顺带一提,佛教以「自作自得」阐述因果的运行法则,到了中国后,经过中土志怪小说的宣传后,这种色彩已为「业力祸及他人」的思想所取代。后来三言两拍的流传(如〈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月明和尚度柳翠〉等典型因果篇章),更让民众了解这一套经过中国化的因果观念,亦让具有「业力祸及他人」色彩的中国因果观更加流行於民间。而《大只佬》一戏,表现的是却「自作自得」的因果特色,可以说更贴近於因果的早期面貌。
 
4. 九十刹那与一念
 
以下引用上文的例子谈谈「念」的概念:我们打了一拳出去,这个动作虽然会引发很多不同结果,但回溯缘起,这一记出拳的背后,却是由我们的「念」操作主导的。佛教所说的「十恶」、「三毒」、「三业」等行为果报的发生,实际上也源於这一「念」。事实上,全剧对於这个「念」字,一直有细心的塑造,而且暗扣不放。何以见得?我们可以分别从电影中角色的「对白」和「行为」两方面探讨。
角色的「对白」:
「一念之间,人命在你手」李凤仪转身擎枪时了因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了因回答张警官问题时说。
「我是你心中的佛,恶念的你是如斯可怕。」戏末了因与心魔激战,「两人」在这个「念」的景观中,盘膝而坐,并进行的对话。对话中,了因心中的「恶念」从身上抽离,并呈现在他面前。他意识到因果的重点在於当下。在当下一念中,要么海阔天空,要么堕进地狱。以上四处,正是电影接力点出「一念」的戏眼所在。
至於电影里哪些情节体现了「一念」之重要?实际上是很多的。例如:(一)了因当年见小翠被杀,镜头捕捉了他激动哭喊的表情,这时候的了因,眼神充满杀意,内心动了杀念,这一杀念,也促成他后来错手把小鸟杀死的后果;(二)印度师兄与师弟结怨,触起杀念,把师弟杀死,中途更增添了杀死警员四眼仔的恶业,最终被捕,并承受杀伤多人的果报,故延续了来生承受苦报的顺次业。可见,种种的事情也因其一念起动而生成;(三)张警官对印度犯人一直恨之入骨,了因制服印度人后,张警官见之,瞋恚之执生起杀念,一时忘记自己身分,执起炮枪欲将之了断,却被了因一手挡著,就在刹那间,张警官杀念顿灭,如忘忽忆,清醒过来;(四)了因看到李凤仪头颅,在瞋恚与觉悟之间,进入一念之境,始觉与本觉随即相应,战胜心魔而达到开悟等等。以上所引的例子,都是电影对「念」的描划情节。
在佛教中,「念」有心念的意思,亦作时间单位,借指瞬速的时间:一刹那为1/75秒,速度如电似火。而念,则由90刹那构成。计算之下,一念生发的时间只为1.2秒。每一刹那都包含色相、感受、觉知、意向、意识的变动和生灭,每一念都产生无数可能的结果。所以说,一切唯心造,念就是心识活动的一种决定作用,当下种的因,根源就在当下生灭的念,说到底,其重点乃在於我们如何操作、能否操作。
这也是我常常跟学生说,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决定,就算做决定,也千万不要立即落实。原因是,很多时,我们在杂念缠绕时,所做的决定都会是意气之事,都会是错误的。知乎此,即使我们不能临崖勒马,让自己消除瞋恚,但至少知道自己正处瞋恚之时不宜作任何决定,这压根儿也能有效减低做错事的可能。
 
5. 余论
 
5.1 一脉相承的因果律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当年慧远〈三报论〉(334-416)云:「现报者,善恶始於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又云:「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载於僧佑,《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4bc) 明代冯梦龙(1574-1646)《喻世明言》-〈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直到今天龚仁心先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我们见到,中国传统的因果思维自古至今总是一脉相承的。佛教传入后,其核心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增加了人为力量的元素,变相增加中国因果律的内在积极意义。《大只佬》拿捏这个抽象的核心思想,用一百分钟精要地表达,就佛教电影而言,其表现已是十分难得。
 
5.2 续集的可能
《大只佬》到最后了因觉悟而重归佛门,做到真正「了因」,这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然而,假於要为《大只佬》构思续集,可以进一步把「业力」的概念形象化,更加凸显「所造之业必於现世或来世招感相应之结果,但这结果并非有特定内容的指向」的命题。可以考虑让觉悟后的了因获得「视看一念未来两路」的神通,比前更进一步,此亦不为过。张警官、教师(汤宝如) 都是可资继续叙述的角色,主题亦可放在印度兄弟的关系上,例如印度兄在狱中因事而死,其与师弟再度轮回为人,并在信任与出卖之间再度纠缠,了因因种种因素而再涉入他们的旋涡之中,最后把两人的恩怨化解,真正救赎他们於无间地狱之中,等等。
 
5.3 电影内容与佛教相关的元素
最后简单谈谈电影内容与佛教微妙对应的一些元素,估计这些元素是编导刻意贯注的。此中包括(一)了因和孙果的名字,附有电影主题的说名,也具有构思者的暗示;(二)印度兄弟来自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三)了因三十岁前是和尚,二十九岁因看到因果而还俗,佛陀二十九岁因四游感悟而出家;(四)了因因观鸟而看到因果,佛陀小时候於农祭中同样因看到飞鸟吃虫而悟通无常;(五)了因坐於树下七日七夜,佛陀亦曾坐於毕鋍罗树七日七夜并成就觉悟;(六)了因迷悟之间与心魔战斗,佛陀树下冥想亦与摩罗对抗;(七)从计算而言,了因第三十岁至第三十五岁这六年间,属於「看到因果但未了因果」的还俗期,佛陀在同样的年龄阶段,进行了苦行生活。
当然,对应未必要做到内容一致,但多少有些点缀的心思,增加耐人寻味的果效。转自大神 舜壹 大作

 6 ) 从时辰未到到唯有业随身-电影《大只佬》中的佛教因果律探析

早前轰动全城的龚如心遗产诉讼官司宣判后,获判胜诉的华懋集团召开记者会。席间有人向华懋代表龚仁心先生提了一道罕见而有趣的问题:「是否觉得天有眼?」。龚先生听后想了一想,回答道:「可以这样说,这都是中国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
这句话虽然耳熟能详,但却包含了颇为珍贵的一些文化记号。笔者无意对诉讼作任何分析和评价,但龚先生的回答,令笔者想起七年前香港一出罕有地以佛教因果内容为主题、包含了相近因果讯息内容的电影《大只佬》。
 
1. 从《大只佬》谈起
 
《大只佬》2003年上映,在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最佳电影、最佳编剧等殊荣,是香港一出饶有成就的佛教电影。故事的主角大只佬「了因」当时35岁,在30岁前曾是五台山石窟寺的武僧,当年因为一个名叫孙果的逃犯,无故把自己的好友小翠杀死,孙果杀了人后潜藏山中,了因盛怒难消,决心报仇,於是到山上穷寻孙果。直到山峪断崖无法跨越,盛怒下乱棍打树,却错手击毙一只小鸟。他惊愕之下,坐在小鸟旁,思考了七日七夜。七日七夜过后,他突然得到看见因果的神通力。他看到鸟儿的前世今生,又认为自己已无法再做和尚,於是脱下袈裟,离山还俗。还俗之后,他过著生活毫不检点的生活,自甘堕落,以「享受」人生。直至有一次,他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女警李凤仪。李凤仪前世是一个杀了很多人的日本士兵,但她今世却乐於助人,品性善良。了因眼看李凤仪背后的日本兵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意识到她即将受苦死亡,踌躇之间决定尝试出手相救,以将李凤仪的命运改变。可是,经过两次努力的营救后,李凤仪身后的日本兵影像仍然出现,大只佬终向命运低头,向李凤仪说出真相后,扬言自力有限,无法改变因果的内容。

李凤仪知悉后无法接受事实,沉沦数天后重新振作,并深信自己无法逃离命运的法规和困限中,故而她希望珍惜自己必死的机会,去帮助了因引诱孙果出来,以解开了因一直以来的心结。最后,李凤仪上山找孙果,结果被杀,头颅被割掉,挂在树上,了因知悉后上山寻找李凤仪,在日本兵影像的重现下,成功找到李凤仪的尸身和头颅,头颅出现后,镜头对焦了了因的痛苦呼喊反应,了因再次因盛怒乱棍打树,更执意要杀死孙果。这时突然出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了因,并与自己有一番跳跃在回忆和现实时空间的对话,对话中段两人更大打出手。直到了因拿起断木,大喝一声,要杀死对方之际,他心中念头一闪,突然觉悟,呆了片刻,并扔开断木,盘膝而坐。
然后,两人再次对话,对话完毕,对方消失。镜头这时再显示了因拨开树枝看李凤仪头颅的一幕,了因继而展露微笑,脱下俗衣,换上破袍,留山等待孙果。五年后,了因与孙果相遇,他并没有把孙果杀死,反而趋前向他拥抱包容,并把他带下山,自己则穿上新的袈裟,重做和尚,至此便告剧终。
  

    曾经有不少学生,看完此片后,认为「看不明白结尾部分」、「结尾部分过於抽象」、「剧情不合情理」等,他们看完一次《大只佬》,未必能即时领会电影要带出的讯息,亦难以即时察觉戏中呈现的佛教因果特色,对於要从错踪复杂的剧情中处理深邃哲理的他们而言,这种困难是无可厚非的。但假如就这样判断这出戏最大的重心再於凸出「怨怨相报何时了」、「要了断因果」等主旨的话,未免流於表面。要知,有深度的电影岂止看一次可白,假如我们多花一点时间,静心、深入一点观察剧情的发展,以及每段情节所表达的背后动机,就会了解到创作者如何运用高明的手法表达佛教抽象的概念。


笔者认为,此戏用了很短的时间,辐射出最少两项佛教因果理论中的重要命题,那就是因果与宿命的关系,以及念的重要。
 
2. 因果与宿命的关系
 
要先讨论因果与宿命的关系,可从龚先生的话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我国自古深入民心的一种单纯因果观念。在这种观念之中,因和果的关系,受到道德制约,两者存在此有彼有的相依关系。在佛教的「四种缘起说」出现之前,中国人已经普遍相信一种单纯的善恶因果报应论。《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子》第79章:「天道无亲,常予善人。」都强调行善可得天佑的道理。

表面上,这种想法能够从根本上公道地计算和分配到每人的回报所得,然而,假如一个好人,不幸发生了意外失去生命,这种简单的因果论就会立即失去支持。诚然,善有苦报、恶有乐报的现象,自古以来更是常见之事,那么,作善未得祥,或作恶未受殃,甚至「积善而致庆」、「积恶而殃集」的情形,可以如何解释?中国人以固有的思想传统,并吸纳了佛教业感缘起论、一切有部的四缘六因五果系统的基本内容,有智慧地加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这种「未熟观」,把善恶因果观的不足完善起来。东晋的慧远 (334-416)提出〈三报论〉(载於僧佑,《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4bc),明确指出业报分为今生做今生受的「现报」、来生受的「生报」,及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才受的「后报」,系统地把「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与来早」的意义统整起来。
在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而言,这种说法固然可以作为际遇不公的解释,但我们再把焦点扩阔一点勘察,会发现这些说法,似乎只单纯地从「因-果」的时间关系上著力,并没有处理到两者内容是否存在必然性与关连性的问题。因为假如「因-果」两者的内容存有必然性的话,那么它很容易就会堕入宿命论的困限之中,例如电影里。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论是「宿命意识」的一种演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假如前生所作导致今生必然会受某种特定报应的话,那么修行的价值就会受到严厉挑战,难以解释后天旨於灭苦而依之修行的法道的意义,不合符佛教强调修道灭苦的根本精神。
对於因果的时间关系,《大只佬》一戏当然有所展示,例如警犬前生为追杀犬只的男孩、印度师兄弟的多世积怨,同为今生显报;而对於因果内容的关连,它同样有所处理。何以见得?我们不妨从了因「出家-还俗-出家」的行为中,推断一下他的心理变化,以找出答案。


2.1了因的「出家-还俗」
 
了因当天把小鸟打死后,看到因果,然后还俗。他看到甚么?为何还俗?这在电影的最末部份,与心魔互相质问中交代出来。心魔问他,看到因果之后,他做了甚么?了因回答:「我知道因果是公道的,但再也做不了和尚」随后他反问心魔,也就是另一面的自己。心魔回答:「看到小鸟前生所作事,为何轮回做畜生,为何给我打死,该死!看到小翠前生做了甚么,该死!看到孙果前生做了甚么,知道他应该打死小翠。…」原来了因在树下的七日七夜间,不但看到因果,也凭藉这种神通,看到小鸟、小翠和孙果前生所发生的事。他把他们今生的际遇比配前生的经历,然后发现因果是公平的,不偏不倚。但是,对白中的「知道…应该」是重要文字,隐含著了因对因果现象的一种潜在评价,那就是人力无法脱离因果运作的支配,连果报的发生,包括其如何发生和发生了甚么内容,都是根据前生所作而「应该」出现的,所以,前生你杀了甲君,今生不论任何情况,你都会被甲君杀死。既然如此,前生所作,今生所受,互有借还,似乎真是公道的。
这么说,他因乱棍打树而误杀小鸟,也是命定的了。既然如此,继续修行只会让他活在「无法为小翠报仇,亦无作用於为小鸟忏悔」的拘囿之中,自然不会有任何意义,因果是公道的,公道得我们不能用自力作出任何影响,所以,他作出了决定:「我知道因果是公道的,但我再也不能做和尚」。
然后,了因还俗,还俗后五年间,他干了甚么事?这从李凤仪在警局与了因对话中交代了:「你今年三十五岁,三十四岁扮宝药党行骗,三十三岁扮乞丐行乞,三十一岁在地盘做黑市劳工。」而了因当时的身份,更是男妓暨脱衣舞男,从「向佛」到「卖淫」这种极端生活模式的转变,必然是缘自外物对自心心态的深切冲击所致:那小鸟无论如何都会死,所有事物都是注定的,任凭你干过好事或坏事,这因果关系都不会改变。即使他继续修行,他的一生都已经注定了,世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就在因果循环的设定中公平地运作。
他看到被枪杀警犬的前生、他看到印度兄弟的前生,更加相信因果内容受到命定的绝对支配,在这个阶段中,了因深深相信因果等同宿命。

在电影中其中一幕,亦能看到他这种心态的端倪。有一次,他受召提供性服务,在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赤裸裸地站在窗台前吸著烟,思量著李凤仪的前生今世,他深深相信因果力量的不可改变,但内心的善念促使他突破心理困限,决定向李凤仪伸出援手。这一幕,他轻轻地叹说一句「只此一次」,正式向冲击因果,踏出第一步。

於是,了因再次偷渡到香港,向李凤仪展示自己的神通力,并讹称想借助这种力量拯救即将遇害的警员。李凤仪接受并提供协作,可惜的是,了因在大战印度人和勇擒飞天擒蟧后,虽然救回李凤仪一命,但日本兵的影像仍然出现在李凤仪背后,这一刻,他意识到因果等同宿命的这种原理,实在无法透过人力去作出任何改变。

正当李凤仪以女朋友的身份握著了因的手,甜蜜地以为一切危机经已解决时,了因突然向李凤仪说出真相,并强调「不会再做任何事」,因为「做甚么也不会有用」。李凤仪不明白也不愿接受事实,了因表示,「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日本兵」,还谓「只是日本兵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这是因果法则。」前一句点出了佛教的「无我观」,不同世有不同的自我感,个人主体有不断变化的连续性,但不代表有一个「自我」的灵魂在跳跃,正如寄居蟹的肉身(我们的精神生命体,即佛教所称之「业」)从甲壳去到乙壳,而甲壳却不等如乙壳,只是由业变化和生成的暂居体,两者间的连系只是一种精神生命上的业力。显然,了因此时对因果内容发生的必然性,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他终究认为,人力始终无法影响业力的运作,无论他救李凤仪多少次,都无法改变李凤仪必遭恶报的命运。

李凤仪知道自己前生是杀人无数的日本兵时,无法接受自己要承受前生种下的苦果,因而感到极不合理,极不公道。佛教的因果观,当然不止於这么单纯,亦非完全以今生为起点视角,去评量今生所得是否公平。不过,未真正了因的了因,只冷冷地向李凤仪说,「因果是公道的,但我再做不了和尚」,向命运低头,向因果低头。

后来,了因与文、武师父在大排档吃饭时,讨论起李凤仪。过程中,了因突然生发一种灵思,就是如今善良的李凤仪,一直在做善事,这是否意味著,她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人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么?文师父认同了因的这种想法,了因突然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无能力改变命运,但至少李凤仪正在努力,因此,他心中的结得以暂时解开。
 
2.2了因的「还俗-出家」及「一念相应」
 
因为有神通,看到因果的了因,一直深信前世因种出今世果,前世种了恶业,一生一世也无法弥补,还有可能继续带给下一世。他并不肯定一个人善良能否为自己改造命运。可是,这时候看通的不是了因,反而是李凤仪。李凤仪认为,人终究一死,既然要死,为何不好好地把握当下我们仍能自主完成的事?於是她跑到孙果匿藏的山上,引来孙果的谋杀。孙果的确把李凤仪杀死,并把她的头颅挂到树上,尸身则埋在黄土之下。了因得知消息,赶到山上,拉出李凤仪的无头尸身,了因激动万分,高声哭喊。正当他竭力寻找她的头颅之际,了因再一次看见日本兵的影像在旁边的树上出现。他知道李凤仪的头颅应该被挂在这处,便趋前拨开树枝,看到她的头颅,了因有何反应?相信看过此剧的观众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了因更形激动,并再乱棍打树,喊著要杀孙果。可是,我却认为,了因的反应是,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平静,而且看著李凤仪头颅,展露微笑,一刹那间,他觉悟了。

是吗?剧情真是这样吗?

观众可以思考一下,电影中了因表面上拨开两次树枝看到李凤仪的头颅,但事实上只是一次,这是编导一种特别的表达手法。在「第一次」时,事实上那一刻他并没有看到孙果,更没有跑上山与自己的心魔对话,只是他在一刹那间,应於一念,一念间,短暂而充满矛盾、激动、变化、自觉、复杂的境界,突然变得澄明,「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正是顿然开悟、刹那一念相应之脱胎换骨状态。那么,如何知道了因只看过一次李凤仪的头颅?大家不妨看看,了因与心魔互相攻击时,他的脸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第二次」看李凤仪头颅后发出微笑时的脸皮,却是与刚寻找完李凤仪尸身时只有轻微污秽的脸皮吻合,这就证明,了因的脸根本没有流血,有流血的所在场域的活动,是乃正处「念」间,是「念」在发生作用。就此,我们不妨大胆推断,原来由他「第一次」看到李凤仪头颅的激动开始,直到他「第二次」看到李凤仪头颅的平静为止,这一段长达十多分钟的内容,是编导对他刹那间一念相应的具体描述,都是「念」的一种具体展现。不单如此,笔者认为,这个「念」字更是贯穿整出电影的「戏眼」,这将在稍后分析。

好了,把这些部分都给厘清后,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个问题,就是了因究竟「明白了」甚么。这既是了因最后留山等待孙果的动因,也是他「还俗-出家」决定的根源,更是全剧要交代的因果内容的最高层次。

结尾留白永远是成功电影用以画龙点睛的方法。显然,编导对《大只佬》所下的功夫,实在匪浅。我们无法在剧中找到了因「悟」的答案,但既然留白,想像和讨论空间多了,我们何妨大胆估计一下答案以满足我们的渴望?


事实上,这一出戏,由始至终,纠缠在了因「悟」与「不悟」间,都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因果的真切了解与否。上面已分析过,由他打死小鸟、盘坐树下七日七夜开始,他已深信因果等同於命定,人力无法改变因果律的支配。虽然他曾期待李凤仪以今生的善良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最终也死於非命。观众可能会问,这不也印证了因果律等同於命定论么?结局李凤仪不仍然要死?不错,可是,从了因与心魔对话之中,点出了他觉悟的端倪:「如是因,如是果,昨日因结成今日果,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佛,只著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在这番说话中,了因醒悟了「当下种因」的重要,也就是佛家所说「重业轻报」的一种指导理念。
「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一句指出,人力的确无法抗衡因果律中业报生成的力量,但这并不代表因果律就等同於宿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抗衡、突破业报力量,过去所作所为,已成历史,不可能改变。可以改变的,是过去历史聚合而成的宿业,在今生发生的作用,我们如何去调整自己加以面对,如何操作当下我们可以操作的一切心境、活动、决定、反应和期望,以对待这种宿业?因果循环的系统中,一件事的发生,绝非单一的原因所导致,由於此生彼生的无常原理,因果不能被量化,也不能被质化,众多因加以无量缘,引发出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并不就永远地停留为一个结果,它同时将会是未来结果的其中之因,如是,因果相依相承,环环而扣,却又无分彼此。那么,过去宿业既已发生,我们自然没有力量去改变过去所发生的事,但今天我们著力於当下所做,即便今生生发上世苦果,至少我们已调整、装备好今生的一切,能较消极、放弃一切的态度来得积极,果若真要受报,所承受的苦痛亦必然较小。
就以李凤仪为例,她前生是日本兵,残杀中国人成性,罪大恶极,人人皆愤而切齿,论因果,他今生该没有轮回做人的资格,不过,既然他今生做人,并成为李凤仪,也就是说这个日本人在前生多世,大概又是善良的人,尺度上仍有做人的本钱,这或是一种定业。李凤仪虽然善良,但今生的李凤仪不就可以把日本兵罪大滔天的恶业泯除,她仍然要惨死,只是,因为了因的介入,李凤仪由原本给印度人杀死,变成给飞天擒捞害死,再变成给孙果杀害,她的死已由没有价值的普通被杀变成有意义的遭受遇害,这不就是人力在因果律所设定的困限中,发挥了自身最大的影响力吗?她的善良驱使她从不明不白的惨死中,变成坦然的面对生命、促成了因觉悟的牺牲,那今生积下的这股业力,不就在人力的干预中改变了向度吗?李凤仪的死的时间、地点、形式及意义,都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改变,令大只佬体会到,即使因果关系是存在的,但今天的果未必要完全归咎从前所种下的因。因果之间仍存在一些变数,而这些变数就是由今天的修为而形成,足以调整最终果报的生成内容。也就是说,人力不能改变发生过的历史,但能够左右业报生成的影响,当下种的因,重点在於它拥有不可思议的承前启后作用。顿时,了因对因果律有一种新的观感,个人努力的因素有助调整过去种下业报的招受程度,因果律给了因的启示,至此达到明朗:今天我们生活在世,不该为过去而苦,也不应为将来而忧,乃是要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悟在当下。因果业报,就是要我们在当下中活出一种真生命,活出属於自己生命里的真如。

因果律,也就在这种实相的演绎中,成功脱离宿命论的误区,提取到一个高层次的境界。「了因」之所以有这个法号,正正就是了因了解因果的过程。了因当日虽然看到因果,但却未了因果,无法在因果论上确立正信。反而因为自己看到因果而无条件肯定了自己对因果的看法,执於无法再出家修行。从心魔一战的对话中,他把当日正反两面看法和盘托出,就是这一次的体会,了因明白到他从前自以为理解的因果律,原来并不透彻。在大彻大悟之后,他决定再次出家继续他的修行。了因与孙果,「了解因果」与「承受酸果」,这对极端名字的设计,不是偶然,都是编导刻意向观众提示角色命名原因之所在。


2. 「唯有业随身」
 
在大乘唯识系统中,决定业报的异熟生与异熟果(即第八识),支配了招感果报的内容。我们知道,无论早期佛教或大乘佛教,对业都有种类的划分。就实践形式而言,可分为「身业」、「口业」、「意业」,这主要是人类种种心态和行为的归类,再配合十恶而应用和诠释。就性质而言,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业」指的是不善不恶、无意生发之业因,这类业因具有较多的道德元素。就体性而言,可分为「共业」和「独业」,也就是众生共通或独自所造之业因,能招感自己和他人受报之业。就效度而言,分为「定业」和「不定业」。「定业」即「决定之业」,而非「注定之业」,它指当我们立心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是善是恶,也会引发我们将来招感果报,强调的是一种「有心为之」而足以引发「果报」的业因。也就是说,因果律的运作程式是「既定」的,但果报的内容并不是「注定」的,仍要视乎我们在「决定」的前提下所做的种种行为,而招感哪些相应的果报。或者我们会问,「定业」必招果报,这不是「注定」吗?不错,定业具有必然性,好像你一拳打在物件上,必然受到物件的回击。然而,这并不表示你一定会感受痛楚,或必然感受哪一种痛楚,原因要视乎你这一拳打在甚么物件上。显然,打在凹凸不平的石上,回击力所造成的痛楚,比打在平墙上倍大很多,打在平墙上,又比打在海绵上更形痛楚。而假如打在沙包上,不但未必感到痛楚,而且还可能生起快感,甚而变成一种可以练成强健体魄的乐趣。如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决定「打在沙包上」的动作,理解为「作善事」的比喻。当然,感受的痛与不痛,物件质性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物件是否牢牢系固、出拳的姿势是否正确、出拳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外在环境的干预,甚至你出拳一刻的心理状态,都决定著你受到物件反动的不同结果。而即使受到物件反动,痛苦的出现亦未必是即时的,可以是逐渐的,可以是后来才生并发症,亦可以由始至终完全没有痛楚,这视乎业的性质和程度。由是,出拳会让物件有反动,是既定的,但物件如何反动,却不是注定的,业果的生成,究竟受到我们当下的决定、心识形态、修行精神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在佛教因果律的道德层面而言,恶业必招苦果,善业必招乐果。在大乘《法华文句记》卷10里,甚而强调「定业亦能转」,认为「心不犹豫,发愿净信修行,则现世恶报及来生,得以佛菩萨之力转其定业,不使受苦果,而速证无上菩提。」表明众生所作「定业」,假如属性太恶,如日本兵,则李凤仪难以逃避苦报。但若发愿净信修行,则会得佛菩萨之力去扭转。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以宗教为本位,是力求连「定业」里的既定性也给削弱的一种想法。
「不定业」的意思正与「定业」相反,指「非决定之业」,即造成一件事前,并没有立心的思量与考虑,甚至和「无记业」的性质相近,是「无心而为之」。例如电影中李凤仪开枪误杀警犬,非有意为之,故果报较轻,因果律的运作原则既非「既定」,果报的内容亦非「注定」。因此,「不定业」并不存在「既定」的元素,反而是「受果不定」,业因性质较为依赖於自主选择所为。所以,这种「不定业」的作成可能未必招感结果,或招感结果的时间仍不肯定。由於「不定业」的造业者并没有经过立心思量和考虑,故它为业报运作程式提供很高的自由度,「不定业」中所蕴合的不肯定性和不稳定性,却更加凸显了「一念」的重要,同时由於不定业包含很多可能的结果,促使修行实践、为良行善的价值得以合理地提高。
就以《大只佬》中的印度兄长为例,他前生给师弟暗算而丧命,折射出今生再与这个师弟结缘结怨的命运。今生因为种种缘故,他迁怒於师弟,并矢志将他杀死。事实上,由他与师弟结识、交往、交恶直到厮杀,每一阶段的决定,都是在「不定业」的环境下发生的。例如他们交恶后,他因事生发杀害之念,便假扮外卖送递员闯进师弟看守的工厂大厦犯案。这一刻,其师弟纵有被杀之定业,但师兄却无杀人之定业,杀人与否,是不定的,完全取决於他当下一念的决定。结果,他选择把师弟活活的打死了,但两人的仇怨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反而再度升华成宿世的定业:两人再次种下恶因,并延续累积前生的宿业,带到下一生继续缠绕。
原来,杀人者以为杀人是仇恨的终结,在佛教而言,这反而是宿世仇恨的延续。
在仍取决於个人当下决定的不定业场域下,师兄选择杀害师弟、警察(四眼仔),并因张警官穷追猛打的迁怒,选择继续杀戮行为,这些行为的决定完全是可以选择和避免的,但他为妄念所蔽,无法醒觉,最终被打至重伤,继而被抓,更险些被张警官怒杀,这个结局,完全是他在种种不定业的关次中,一次又一次累积出来的现报,最终必须承受顺现定业之结局――他无法再获得选择的机会。
对此,其实早在佛陀时代,便已有记载。《盐喻经》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於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咸叵饮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於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恒水咸叵饮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咸叵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东晋僧伽提婆译:《盐喻经》,《中阿含经》卷第三,《大藏经》,第一册,页433a-434a。)
 
经文指出,假如我们不作善业,不修身不持戒,就好像把盐投在少量水中,盐的咸度会过浓,饮而难咽。相反,假如我们修心发慧,就如把盐投在恒河中,却饮之无味。这个例子,既凸出修行的重要,同时令因果律成功地脱离宿命论的拘囿。以行善修身为水,以盐为过去之恶业,以饮水为所作业报,三者互为因果,亦互相影响,笔者将这种比喻称为「稀释论」。
在佛教中,「宿命」称为「宿住」,「宿住」是一种过去生命受报差别的总称,指的是已发生之历史事实,本质上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在不定业的原则下,它并不必然地导致未来的特定内容的发生。可以说,宿命在业力推动下,会为下世塑造定业。但各人的宿命不同,定业便不同,命运也就殊异,这就是电影中李凤仪所说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的道理(原文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出自《龙舒增广净土文》)。但不定业和后天人为努力,加上偶然性环境因素的影响,左右了果报出现的内容,这就表明了「因果具有既定性但不具注定性」的原则。
对此,今天我们去理解,当然不必一定要出家剃度才能增加这种「盛盐之水」的份量,但只要在平常生活中,立身修心,以善为旨,其实已具「稀释」作用了。重点在於我们如何拿捏我们的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和地狱其实是同一个地方,我们选择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去取舍自己的抉择,这都决定著我们身处场域的最终性质。
综上而言,可以见到佛教对实修的效用能产生的变化,持肯定态度。
 
3. 善恶苦乐只是主观世俗的定义?
 
在大学中与学生讨论《大只佬》和佛教因果律的特色,很多学生都很有思辨力,他们用「善恶只是主观世俗的定义」,去质疑佛教因果论说的客观性。事实上,佛教对於业报和因果律之论调,长期以来掺入「善恶」元素,这些元素背后乃依据人类的心理动机而展现。「善恶之因」和「苦乐的报」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前者受道德价值支配,依社会变化而调整;后者是一种感受的认知反应,随个人感官而殊异。不过,原则上「主观性」与「因果现象」并没有冲突。我们知道,感知现实的程式是「感受→定义」,我们是先有了感受才为这种感受选取一个词语来定义。那么,苦乐的感受是确切存在的,只是两者在定义上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业报运作焦点始终集中於感受而不在定义,都是在身、口、意背后的心识层面上起作用。「定义」对感受性的内容并没有左右的能力,举例说,甲君今生是非不分,喜欢胡乱挖苦别人,宿业久积,下世假如轮回为人,报应身上未必同样给人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挖苦,因为两者(上生被挖苦者和今生的甲君)对这种行为的「苦感」未必相同,故可能今生乙君会因失言而惹上官非,或遭到口舌之祸…等等。那就是说,即使善恶、苦乐的本质乃因人而异,但因果现象只会倾向循感受去追纵报应,善恶、苦乐的不同定义,对於一个人受报的方法和当下的感受,并不具支配与附从关系,因此,苦乐的主观性与业性,两者不存有冲突。
从这推断,无论用质化角度去剖析因果律,抑或用量化角度去评量业报关系,都似乎无法完全把因果律的不可思议本质描述出来。这就正如上述我所举的例子,当我一拳击在石墙上,因为拳击的力度和石墙的硬度,在刹那间产生了回击力,回击到我拳上,造成痛楚感受,这与力学的行动和反应(Action and Reaction)的原理相似。纵然我们可从力学角度去衡量行动力度有多大,亦可计算反应力度有多大,但我们不能以量和质这两方面,精确说出我们感觉痛楚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只能透过「程度的描述」去缩窄形容的范围,如说「痛」、「很痛」、「极痛」、「刺痛」。但这些都无法让人准确拿捏到「痛」所处的位置和真切感受,只有拳击者自己知道,正如禅宗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一样,是一种自然感受的法则,不存在可以计算的效用。佛教所强调的因果业报,实际上就是以这种义涵为起点的。
顺带一提,佛教以「自作自得」阐述因果的运行法则,到了中国后,经过中土志怪小说的宣传后,这种色彩已为「业力祸及他人」的思想所取代。后来三言两拍的流传(如〈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月明和尚度柳翠〉等典型因果篇章),更让民众了解这一套经过中国化的因果观念,亦让具有「业力祸及他人」色彩的中国因果观更加流行於民间。而《大只佬》一戏,表现的是却「自作自得」的因果特色,可以说更贴近於因果的早期面貌。
 
4. 九十刹那与一念
 
以下引用上文的例子谈谈「念」的概念:我们打了一拳出去,这个动作虽然会引发很多不同结果,但回溯缘起,这一记出拳的背后,却是由我们的「念」操作主导的。佛教所说的「十恶」、「三毒」、「三业」等行为果报的发生,实际上也源於这一「念」。事实上,全剧对於这个「念」字,一直有细心的塑造,而且暗扣不放。何以见得?我们可以分别从电影中角色的「对白」和「行为」两方面探讨。
角色的「对白」:
「一念之间,人命在你手」李凤仪转身擎枪时了因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了因回答张警官问题时说。
「我是你心中的佛,恶念的你是如斯可怕。」戏末了因与心魔激战,「两人」在这个「念」的景观中,盘膝而坐,并进行的对话。对话中,了因心中的「恶念」从身上抽离,并呈现在他面前。他意识到因果的重点在於当下。在当下一念中,要么海阔天空,要么堕进地狱。以上四处,正是电影接力点出「一念」的戏眼所在。
至於电影里哪些情节体现了「一念」之重要?实际上是很多的。例如:(一)了因当年见小翠被杀,镜头捕捉了他激动哭喊的表情,这时候的了因,眼神充满杀意,内心动了杀念,这一杀念,也促成他后来错手把小鸟杀死的后果;(二)印度师兄与师弟结怨,触起杀念,把师弟杀死,中途更增添了杀死警员四眼仔的恶业,最终被捕,并承受杀伤多人的果报,故延续了来生承受苦报的顺次业。可见,种种的事情也因其一念起动而生成;(三)张警官对印度犯人一直恨之入骨,了因制服印度人后,张警官见之,瞋恚之执生起杀念,一时忘记自己身分,执起炮枪欲将之了断,却被了因一手挡著,就在刹那间,张警官杀念顿灭,如忘忽忆,清醒过来;(四)了因看到李凤仪头颅,在瞋恚与觉悟之间,进入一念之境,始觉与本觉随即相应,战胜心魔而达到开悟等等。以上所引的例子,都是电影对「念」的描划情节。
在佛教中,「念」有心念的意思,亦作时间单位,借指瞬速的时间:一刹那为1/75秒,速度如电似火。而念,则由90刹那构成。计算之下,一念生发的时间只为1.2秒。每一刹那都包含色相、感受、觉知、意向、意识的变动和生灭,每一念都产生无数可能的结果。所以说,一切唯心造,念就是心识活动的一种决定作用,当下种的因,根源就在当下生灭的念,说到底,其重点乃在於我们如何操作、能否操作。
这也是我常常跟学生说,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决定,就算做决定,也千万不要立即落实。原因是,很多时,我们在杂念缠绕时,所做的决定都会是意气之事,都会是错误的。知乎此,即使我们不能临崖勒马,让自己消除瞋恚,但至少知道自己正处瞋恚之时不宜作任何决定,这压根儿也能有效减低做错事的可能。
 
5. 余论
 
5.1 一脉相承的因果律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当年慧远〈三报论〉(334-416)云:「现报者,善恶始於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又云:「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载於僧佑,《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4bc) 明代冯梦龙(1574-1646)《喻世明言》-〈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直到今天龚仁心先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我们见到,中国传统的因果思维自古至今总是一脉相承的。佛教传入后,其核心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增加了人为力量的元素,变相增加中国因果律的内在积极意义。《大只佬》拿捏这个抽象的核心思想,用一百分钟精要地表达,就佛教电影而言,其表现已是十分难得。
 
5.2 续集的可能
《大只佬》到最后了因觉悟而重归佛门,做到真正「了因」,这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然而,假於要为《大只佬》构思续集,可以进一步把「业力」的概念形象化,更加凸显「所造之业必於现世或来世招感相应之结果,但这结果并非有特定内容的指向」的命题。可以考虑让觉悟后的了因获得「视看一念未来两路」的神通,比前更进一步,此亦不为过。张警官、教师(汤宝如) 都是可资继续叙述的角色,主题亦可放在印度兄弟的关系上,例如印度兄在狱中因事而死,其与师弟再度轮回为人,并在信任与出卖之间再度纠缠,了因因种种因素而再涉入他们的旋涡之中,最后把两人的恩怨化解,真正救赎他们於无间地狱之中,等等。
 
5.3 电影内容与佛教相关的元素
最后简单谈谈电影内容与佛教微妙对应的一些元素,估计这些元素是编导刻意贯注的。此中包括(一)了因和孙果的名字,附有电影主题的说名,也具有构思者的暗示;(二)印度兄弟来自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三)了因三十岁前是和尚,二十九岁因看到因果而还俗,佛陀二十九岁因四游感悟而出家;(四)了因因观鸟而看到因果,佛陀小时候於农祭中同样因看到飞鸟吃虫而悟通无常;(五)了因坐於树下七日七夜,佛陀亦曾坐於毕鋍罗树七日七夜并成就觉悟;(六)了因迷悟之间与心魔战斗,佛陀树下冥想亦与摩罗对抗;(七)从计算而言,了因第三十岁至第三十五岁这六年间,属於「看到因果但未了因果」的还俗期,佛陀在同样的年龄阶段,进行了苦行生活。
当然,对应未必要做到内容一致,但多少有些点缀的心思,增加耐人寻味的果效。

 短评

张柏芝的头被插在树枝上的那几秒镜头吓死人了

4分钟前
  • 还行

宗教狂魔杜琪峰的说因果,也是韦家辉的个人最爱。银河映像最诡异的作品,缩骨功,拳风带纸巾,以及大只佬和心魔的论道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但是还是不懂杜琪峰所谓的因果是怎么一回事。全片最有银河风的其实是捡瓶子的老婆婆,和PTU里的骑车少年,铁三角里的招车人都是一脉相承的诡异角色。

5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立意牛B!了因追孙果,在树下看破因果。结果分身为二,一个执著因果,一个畏惧因果。最后最后阴阳两个分身在爱人的尸首面前合二为一,终于了脱因果。搞了半天李凤仪才是菩萨。元彬的动作戏既有武侠的传奇味又有都市现代感,印度人和浑身涂油的飞贼等设定都很棒!当年看的内地版真是不知所云。

9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愚痴者破戒中来,智慧者持戒中来。

11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杜琪峰试图表达因果等深刻的东西,但是如同一个结巴讲故事一般令人看得不知所云。

14分钟前
  • Arch-Murder
  • 较差

一般般,没啥吸引力,化妆挺辛苦的

16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还行

一直没看,因为觉得超乎寻常的这种肌肉身材很恐怖,又害怕是一个好悲惨的故事,结果我想象的都没有,不过看的时候也谈不上愉快。看到因果又如何呢?最后顿悟又如何呢?对这种事,还是我们平凡人,天眼未开,混沌无知,来的最好

2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勉强及格。92分钟版,可能因为剪切过多的关系,全片的节奏都比较跳脱。主题上融汇因果报应和杜琪峰的陆港立场于一炉,2008年7月是有什么大事吗?奥运会是8月啊,也许拍摄时的03年定的是7月?在刘德华试图改变张柏芝死亡这个“果”整个过程上都贯穿日本兵砍头的叠影,这给全片惊悚气但也容易看倦怠,那为什么这么做?可能解谜的关键是这段影像的出处,总的来说,这片子是个谜语,在所有资料齐备前,不敢断言杜琪峰到底对陆港关系下了怎样的定义,又对佛教抱持怎样的观点。至于凶徒孙果与大只佬的和二为一,还有消灭犯罪以断绝因果循环的台词,都是比较外露浅白的因果解析,不足为证。另外,刘德华的肌肉外套太假了,观感不好

2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现在是几时,2008年,应该是7月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因果,佛只看重因,万物众生想来在佛眼中皆平等,所以恶因由谁来还都是一样

26分钟前
  • 雨果
  • 推荐

韦家辉的问题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有一些俚俗的认识,用奇思妙想写一个故事,但核心想说的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朴素哲学思辨,故而甚至low,所以那些用力越猛的片子就越显得有点雷。大只佬就是典型,但虽然前后风格脱节,但杜琪峰拍的还是挺吸引人的。

30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还行

当年因愤慨吴镇宇的影帝被抢一直不肯看这部,现在补完,仍然觉得最佳影片是无间道2,影帝是吴镇宇。当然,片子是不错,只是韦家辉的神棍气质压倒了杜琪峰的神经兮兮,情节没什么不好理解的,但佛家的因果论我从不接受。可惜的是没在看盲探前刷一遍这个,简直是一体两生。

32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当年看刘德华那造型,确实有点被吓到了,可怕恶心,张柏芝一直那么美。

37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还行

杜琪峰、韦家辉、游乃海银河三巨头的创作,风格明显。被低估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很有内涵,强调因果,宿命论,带有对轮回的思考,就是比较隐晦,有几个镜头倒是惊悚。宗教学意义远大于其商业意义。7.7

4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可以看到《神探》的影子...

47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因果论的诠释上有一定创意,和剧本的整体结构也合拍,但输在前后不够统一,且形式与内容脱节。大只佬的肌肉、拳风舞餐巾以及各种奇门异术好看逗趣不假,但失之武道精神薄弱,和因果论没有联系,结果让电影里的情绪变换显得突兀,不具备说服力。往长远了说,形式内容不统一正是港片如今之残疾所在。

51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不看笑料,不看动作,只看境界,原来老杜真的有比《神探》更牛逼的片子!

5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说实话,我当年没看懂,只觉得像看恐怖片。

55分钟前
  • ᥫ᭡້໌
  • 较差

烂片一部,无法理解。

6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较差

也许由于故事比较晦涩,杜琪峰的这部作品被很多人忽视了,评分普遍不高,这应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大只佬》在杜的电影中确实应属另类,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显得五光十色,但细细品味,仍能感受到强烈的典型杜式风格。他这次说佛,可谓用心良苦,剧情精心设计,深入阐释因果,关键在因,强调顿悟。

1小时前
  • 润物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