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先生

犯罪片英国,美国2015

主演:伊恩·麦克莱恩,劳拉·琳妮,真田广之,米洛·帕克,哈蒂·莫拉汉,帕特里克·肯尼迪,弗朗西斯·德·拉·图瓦,罗杰·阿拉姆,菲尔·戴维斯,科林·斯达克,尼古拉斯·罗尔,玛德琳·沃拉尔,弗兰西斯·巴贝,约翰·塞森斯

导演:比尔·康顿

播放地址

 剧照

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2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3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4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5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6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3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4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5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6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7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8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19福尔摩斯先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07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7年的英格兰,名声远扬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伊恩·麦克莱恩 Ian McKellen 饰)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老人了,晚年期间,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管家芒罗夫人(劳拉·琳妮 Laura Linney 饰)和她的儿子罗杰(米罗·帕克 Milo Parker 饰)。   虽然已经不再过问江湖中的种种纷纷扰扰,但是对于福尔摩斯精彩的一生来说,仍旧有一些未解的谜团令他耿耿于怀。日渐僵硬的身体,每况愈下的记忆力和推理能力让他越发的意识到,现在,此刻,是他解开这些谜团的最后机会了。就这样,在缺少了老搭档华生的情况下,福尔摩斯独自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推理。

 长篇影评

 1 ) 老年人的生活本该如此平淡

这应该是众多福尔摩斯系列影视剧里最不像福尔摩斯的了,至少是观众熟悉的那个福尔摩斯。在少了潇洒风流、绝谋奇断,少了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后,93岁的福尔摩斯英雄迟暮,心有归处。
似乎影片拍的并不如原小说《心灵诡计》跌宕起伏。几段故事都波澜不惊,略显平淡。好像波峰波谷的一条线,高低差有意被导演拉的平直。可能小说家还是想继承柯南道尔笔中的神探风华,不甘让老福尔摩斯就此离去。但导演似乎更懂得老头儿的内心,因为“华生写的那些探案小说里的人根本不是我”。于是即便是玻璃琴案的真相大白,日本之行的另有所图,还是最后少年被蜂蛰的应对处理,都伴随着平静缓慢的背景音乐,老福尔摩斯不起波澜的脸和暗色调稠滞的画面,本应涌起的高潮被化于平阔深邃,犹如奔流入海。
这才是老年人的心态,尤其是高龄老人,并且是英雄一世的高龄老人。它需要一种种豆南山下的超然,一种乘桴浮于海的无谓。生活在青山绿水中,几间木屋,有女管家照顾并且时而固执、挑剔、怄气;有小孩子陪伴,可以偶尔教导、传授、交谈。没有比这更安逸更适合养老的地方了,不知是大不列颠人口稀少还是老爷子真壕,这么块儿风水宝地,世外桃源,还离医院近(救护车一会儿就到),要是搁在中国,价值几何啊?
所以,最后的老福尔摩斯用鹅卵石摆了个圈圈,双手合十,跪拜天地,祭奠着那些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如今的他只愿归隐乡间做一个养蜂人,努力记下几十年前曾逼着自己忘掉的回忆。

 2 ) 福尔摩斯 苍老是一生最初的等待

更帅、更流行、更酷、更基情,作为虚拟的文学人物,福尔摩斯登上大小银幕,可以有一千种变换的姿势,但回到有血有肉的人类,他只有一种变换的结局,那就是变老。伊恩麦克莱恩版的老年《福尔摩斯先生》,大概是最不福尔摩斯的一部福尔摩斯电影,却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至少是之一。

这部由比尔康顿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作家米契科林2006年的小说《心灵轨迹》,讲述了93岁的福尔摩斯,隐居在英国萨西科斯乡间以养蜂度日。因为不满华生生前为自己创作的形象,尤其是对导致自己隐退的最后一案充满疑异,垂垂暮年的福尔摩斯动笔自传,企图纠正这个“错误”。女仆管家的幼子Roger是他手稿的最初读者,也是福尔摩斯找到真相的钥匙。福尔摩斯不仅还原了案件真相,而且直视了自己内心——现实真相有据可依,内心真相唯己可辩。

英雄迟暮,这样的故事总是揪心。自古美人良将,不许白头。

再是才思敏捷、心细如发,也奈何不了时间侵蚀。93岁的福尔摩斯观察力、判断力依然凌厉,但体力、记忆力均大不如前,衰老伴随病痛如期而至。因为捡拾一块物品,卧病在床的福尔摩斯翻身跌落无助求援,为了记住交谈对象的名字,福尔摩斯不得不把对方名字写在袖口上。但在所有关于衰老的细节描写中,让人最难释怀的是他努力回忆Ann案件时在Roger面前的失态:我耿耿于怀的是——我忘记了什么让我如此耿耿于怀。

但恐怕老也有老的好处,年轻时人因充满未知而多欲念,因多欲念而多杂思。才华不够的,都敢梦想下一秒征服全世界,何况柯南道尔笔下成为“智慧”代言的福尔摩斯呢?福尔摩斯当然不屑征服世界了,他只是迷信逻辑的力量,沉迷智者的孤独,冷傲自爱而藐视众人,是个完美绅士版的“奥丽芙基特里奇”罢了。

把福尔摩斯和庸众拉平的唯有“时间”,比“老”更公平的只剩“死亡”,来日无多所谓“其言也善“,检讨得失,都是箴言。在《心灵轨迹》和这部电影里,作者和导演借还原玻璃琴琴师案让福尔摩斯实现了与自己的和解,案中寡居的Ann因为丧子之痛移情音乐,而更令她悲伤的是绝望的婚姻生活,福尔摩斯应Ann丈夫的要求接手调查Ann的外遇,不料遇上了旗鼓相当惺惺相惜的对手,福尔摩斯照例洞察了真相,却败给了自己的“原则“,他没让任务失手,也没能挽救Ann的命运,而只有当他暮年充满悔恨地回首时,才知道失去的还有更多。

和对Ann的念念不忘想比,这版电影里福尔摩斯对华生的主仆情则充满娇嗔的“质疑”,于Ann是千里失知己的悔恨,和华生倒像是一错再错的误解。福尔摩斯责怪华生虚构杜撰自己的形象,害得他为了做自己,不知道是不是得刻意地与银幕形象反着来,他哀叹华生“一辈子从未真正理解过自己”,轻描淡写地描述:他们的最后的关系是“渐渐转淡”,华生去世之前甚至也来不及有个告别。福尔摩斯对华生的友情是细腻的,华生写作的书桌在他搬离贝克街221号时并没有带走,倒是福尔摩斯敝帚自珍地搬到了乡间陪伴到老。

片中有个细节我想也是作者特意的安排,那就是强调了福尔摩斯接手Ann的最后一案,恰好是华生因为成婚离开福尔摩斯。华生和Ann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映射关系,用句鸡汤点的话来形容的话,大概可以说:“理解是多么奢侈的偶遇,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不过,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难免想福尔摩斯说华生一辈子都没能理解他,他不也是花了一辈子才顿悟华生“伪饰虚构”的初衷么?所谓逻辑,讲究的是对错:飞鸟掠过亦有痕迹,是非曲直总有明证。可中国人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章乃在学问之上。“事情本该如此,我却偏偏喜欢”,生而为人,凭规尺戒律做事,更靠爱恨情仇做人。

以此为要,就不难体会导演为何不疾不徐的穿插福尔摩斯与Roger的忘年交,以及日本人梅崎的故事了。福尔摩斯给梅崎寄去的那封信,彻底表明福尔摩斯从对“逻辑与真相”重新定义的态度。至于Roger,分明是个翻版的福尔摩斯,与他的“惺惺相惜”是福尔摩斯自省之匙。不过相比小说,电影从大众考虑已经善意地美化了结局,据说梅崎的父亲真的是Gay,而Roger也并没有得救,米契科林大概想让福尔摩斯在更深的自责中去反思“逻辑”的意义吧。

如果更理性点去看这部福尔摩斯电影,似乎仍有许多地方可以挑剔,仅有的悬疑太过小儿科不能满足福尔摩斯迷就不必提了,节奏似乎也可更好些,Ann的部分也稍显狗血违和。但这些年来,对包括英国电影在内的英国文化迷恋起来,我喜欢影片沉稳古典的画风,也喜欢“万磁王”张弛有度的表演,年纪越大越觉得慢和收的好:法意文化多情浪漫,非死不足以表达情深,而英国人古板克制,铁石心肠稍稍锈蚀就能打动人心了。

福尔摩斯本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人物,《心灵轨迹》在虚构的人物上再去解构重塑,其实有点沙中之塔的虚无。那就用福尔摩斯“自己的话”来解构吧,他说过的所有名言里,以下这句算是最出名的一句: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把不可能的东西剔除之后剩下的,即是难以令人相信,但那就是真理。如果严密的逻辑也是不可能的东西呐?剩下的大概只有“然并卵”了吧,即使难以令人相信,但那也许就是生活的真理。

 3 ) 93岁的老侦探才是真实的

(不想从原著粉的角度随意批判什么,也不想进行技术性的分析。只是想从一个纯观影者的角度出发谈一点体验。)

美国第二天上映,但是洛杉矶没有几家影院在放映这部片子。去看的时候下着大雨,买的下午四点多的票,本想去七点钟两位主演的现场Q&A,可是票早就卖光了。一到影院还是被惊呆了,70%的观众都是爷爷奶奶级别的,甚有带着孙子孙女来看的,这是我从未遇到的体验。待影厅满席,我前后左右都已是白发苍苍却大多衣着入时的老年人,也许年轻时就是Ian爷爷的粉丝。就连正片前的预告都是符合老年观众口味的电影trailer,和AMC此类的电影院的预告播放套路完全不同。我这才意识到,剧中的福尔摩斯,和在座的很多观众一样,不过是一个步入晚年的普通人。从这一点上来看这部片子早已脱离了原著。从前那个脊背挺拔思维敏捷的侦探早已是过去的侦探了,现在他93岁,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在乡下养蜜蜂,饱受记忆衰退的痛苦,孤身一人,行将就木。

人人喜爱的都是那个年轻的侦探,这么些年来影视剧里面侦探的形象越来越年轻,越来越讨年轻观众的喜欢。大概不会有人想到,侦探也会老啊,也是个普通人。也许观众们愿意看到的只是他的头脑和身体都处于巅峰的时期,那时的他接近所有人期待的完美状态:冷酷、高傲、洞察力高得吓人。我诧异于原小说作者让福尔摩斯活了这么久,久得让人诧异,活过了他身边所有人。而他的衰老对于把他神化的旁观者来说是一种长期折磨。所以人们开始改造他的故事,继续把他神化,忽略他在他们身边继续老下去的事实。他变成了一个永远的、僵硬的符号,没有人关心他到底是不是还活着。

电影中,老阿福每一天都在变得更老。他记忆的黑洞一点点吞噬着他清晰的思维,双腿无法支持起自己的行走,总是突然睡着,从床上摔下来,焦虑和恐慌吞噬着他。他失去了所有那些重要的人,就连自己引以为傲的记忆也在背叛他。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观众内心是产生了共鸣的,有多少人也在恐惧,自己到了那个年纪,是不是也要这样痛苦地苟延残喘。他终究与一个孩子成为了朋友,也许那个孩子唤起了他自己童年的影子,也许是他只需要一个伴儿,让自己不再那么孤独。更多的是,Roger每一天都能唤起他过往的记忆,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找到自我放逐的理由。

老阿福一直在抱怨华生笔下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没有戴过deerstalker,不抽烟斗,喜欢雪茄,案子不是那样的结尾。这个电影,作为虚构,制造了一个虚构中的真实,而这个真实中又存在着虚构。到头来确让人惊讶的发现,我们像观看一个历史人物的传记片一样,老阿福好像就真实地呼吸过,在白色悬崖下面养过蜂一样。当老阿福坐在电影院里看讲述自己故事的电影,笑着摇头时,这个93岁的福尔摩斯突然变得真实得让人怀疑他到底是不是柯南道尔创造出来的小说人物。他的情感在这样的晚年突然全部涌现出来,他从未变得如此有血有肉。他后悔于自己年轻时的残酷,为了理性与逻辑伤害他人。他或许撒下了这辈子第一个善意的谎言,也许是良心不安,为了减轻自己的折磨。他不会变得更加高尚,依然刀子嘴不饶人,可是在小男孩面前温柔得像只老猫。当他开始思索过往人生的时候,在这个年纪,我们总算了解了他真正的一面。

看完电影出门,门口竟然围满了等待的观众,应该是为了等待下一场Ian爷爷的现场访谈。依然全是老年人,眼里闪闪发光似的激动着,和那些年轻的粉丝没什么区别。总归会老的。

 4 ) 关于天才的那些事儿——近期看片《Mr Holmes》和《X+Y》(剧透!!!)

这两部片,《老福先生》是昨天跟坡县的伙伴们去电影院看了(冒着汹涌的人潮),《X+Y》则是几个星期前在B站上看的(关了弹幕)。
  
  它们都是关于天才摸索人性的过程。天才也只是人。
  
  《X+Y》中,略有自闭的数学天才试图越过数学逻辑理解周围的世界;《老福先生》里,暮年的大侦探跟所有的人类一样,面对衰老、遗忘、与世界和自己妥协。两部电影都有男主以及一众配角精彩的演绎,都以沉着从容的节奏讲述自己的故事,前者无意落入“天才”与“奥数”的俗套,后者也没考虑去取悦嗜腐的“影迷”。
  
  《X+Y》的主题并不是自闭天才最终扬眉吐气。少年(Asa的角色)只是一个线索,串起他周围的人们,这些人,每个都有自己的困境。最明显的是他的母亲(Sally Hawkins)。这部片的女主是他母亲,而不是后来出现的中国女孩,这一点不可以弄错。他的母亲一直挣扎隐忍得很艰苦,是这部片里负担最重的角色,虽然她、少年、和少年的数学老师(Rafe Spall)都非常孤独。他们三个多年来困在自己的孤岛上,都想互相扶持,做到的却很有限。本片的悲悯多来自他们。当然也来自其他奥数选手,尤其是Luke(Jake Davies)。小图灵Alex所演的Issac看似情商不错,能跟人交流,但也是一枚怪胎,不能同情他人。这些角色都非常有意思,谁会忘记Luke那句:If you are not gifted, you are just weird. 而gifted毕竟是少数。这部片根本对奥数的辉煌没有兴趣,它关心的X+Y,是人和周围的互动。而实情往往是冷清的。
  
  虽然Asa和Alex颜值与演技很高有加分,但这个片本身就很值得回味。顺便说一句,片子对自闭的处理还是理想化了。现实还更混乱一点。大部分的自闭孩子也并没有天分,just weird。
  
  因为有中国元素,可能一些观众看片会有点不淡定,可以理解。片子在节奏和深度上也的确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我觉得是部不错的片子。
  
  《老福先生》的制作之精良要高明很多,几乎没有闲笔。《X+Y》有。
  
  有一点也不能搞错:这片子无意拍成侦探剧。只因为福尔摩斯的职业是个侦探,所以故事里必定有些侦探元素,但故事的重心是刻画福尔摩斯在老年面对的困境:日渐加速的遗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模糊的旧日的愧疚和他的孤独。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孤独。
  
  此所以管家母子的故事不是闲笔。因为管家母子虽然相依为命,可是母亲并不能理解儿子,儿子更不用说,少年人的锐利有强大的杀伤力。母亲也不能明白丈夫为什么要去当空军,儿子则不记得幼时与父亲相处的细节(用三件东西编故事那个细节,简直直击我心)。
  
  此所以日本男子的故事不是闲笔。除了表现福尔摩斯老来跟其他老人一样热衷于寻找保健药物,日本的故事线聚焦男子和他的母亲终生放不下父亲为何抛弃他们的问题。谁又放得下呢?福尔摩斯也放不下当年令他退休的那个案子。
  
  此所以那个案子,虽然是个非常非常简单的案子,却对福尔摩斯有那么大的冲击,因为它揭示了福尔摩斯一生的困境。他虽然不介意孤独,刻意追求孤独,但他毕竟是懂得爱的。他只是胆怯。
  
  片中每个人都是如此。
  
  没有闲笔。
  
  结尾很温情,两个片子都温情。挺好。为什么不呢?看片的人需要带点满意的结局。
  
  无论Asa还是Ian爵士的表演,看着都是享受,毋需多说。配角也非常精彩,而且不乏大牌。有心的话还可以认熟人。比如《老福先生》里有一位只出场一次的警探,是《神夏》101里面的德士司机,别以为装上胡子就不认得你XDD。
  

 5 ) Mr. Holmes小事集(24件)

(以下可能含剧透)

1. 心灵诡计

原著小说A Slight Trick of the Mind, 心灵诡计, 作者Mitch Cullin,是福尔摩斯诞生120周年纪念作。
电影最初和原著小说同名,后来改成《福尔摩斯先生》,更简单易懂。



2. 众神与野兽

电影Gods and Monsters, 众神与野兽, 1998, 导演+编剧Bill Condon,曾获71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两片导演同为Bill Condon,主演都是伊恩爵士Sir Ian,故事也是讲述英雄垂暮的,两片的管家角色类似。导演表示,比起自己曾经执导的传记电影《性学博士金赛》,《福尔摩斯先生》更接近《众神与野兽》。另外,片中主角是同性恋,Bill Condon和Sir Ian也都已公开出柜。



3. 美女与野兽

电影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与野兽, 2017, 导演Bill Condon的下一部电影,由赫敏Emma和唐顿庄园大表哥主演。

福尔摩斯先生Sir Ian在片中亦有角色: 闹钟大臣。很遗憾,没有自己的角色歌。倒是Sir Ian自己编了一首:
“我叫Cogsworth,我是一个钟。滴答!”
但被导演否了。



4. 希区柯克

电影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擒凶记, 1956, 导演Alfred Hitchcock
最后一案的女主Ann在片中所看的动物标本橱窗,店主名叫作“Ambrose Chappell”。希区柯克1956年电影《擒凶记》中,主角为了寻找被绑架的幼子时,循着纸条上的“Ambrose Chappell”,在伦敦也找到一家动物标本作坊(但其实是教堂名)。



5. 三十年前的少年神探

电影Young Sherlock Holmes, 少年福尔摩斯, 1985, 主演Nicholas Rowe
片中,Sir Ian在影院观看电影《Lady in the Grey》,其中的夏洛克的饰演者Nicholas Rowe曾在30年前电影《少年福尔摩斯》中扮演主角。导演非常赞赏Rowe的表演,认为抓住了福尔摩斯的精髓。



6. 指环王

历任福尔摩斯先生在《指环王》系列中有过合作。 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和Sir Ian在《霍比特人》中合作,霍比特人Martin Freeman是卷福的华生。在Sir Ian在指环王中扮演甘道夫时,白袍萨鲁曼Christopher Lee老爷子早已在1970s《福尔摩斯秘史》中扮演过神探。



7. 漫威

Sir Ian出演过X战警的万磁王,他也是继小罗伯特唐尼之后,第2个出演福尔摩斯的漫威演员。“奇异博士”卷福将于明年成为第3个。Sir Ian和《福》中的日本人梅崎(真田广之饰)曾在《金刚狼2》中合作,虽然没有共同出现在一个画面中。



8. 卷福

电影The Fifth Estate, 维基解密, 2013, 导演Bill Condon
导演前一部电影《维基解密》由卷福主演。在《维》宣传期,导演每次提到正在制作的本片,主演卷福都会故作头回听说的惊讶表情。导演承认: 迫不及待想给卷福看看自己做的福尔摩斯电影。



9. 警督来访

电视剧Sherlock, 神探夏洛克, 2010
主演卷福《福》片尾通知小男孩抢救消息的Gilbert警督的扮演者Philip Davis,曾在卷福版《夏洛克》第一季第一集中扮演出租车司机(凶手)。



10. 伴侣

电视剧Arthur & George, 阿瑟与乔治
2015最后一案的女主Ann,扮演者是Hattie Morahan,在迷你剧《阿瑟与乔治》中扮演柯南道尔的现实中的妻子Jean Leckie。



11. 基伴侣

电视剧Vicious, 极品基老伴, 2013, 主演Sir Ian
Derek Jacobi,和Sir Ian在剧集《极品基老伴》中出演一对48年的同性伴侣,他曾为许多福尔摩斯有声书献声。由于小说是从华生的角度讲述的,所以,也可以说这对“极品基老伴”分别饰演了福尔摩斯和华生。 片中饰演玻璃琴老师的女演员Frances de la Tour也曾出演《极品基老伴》。



12. 暮光

电影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暮光之城4: 破晓, 2011-2012, 导演Bill Condon
导演表示可能很多人觉得暮光4出现在自己履历上很怪,总有人采访时会问这个问题,但他认为Twilight有恐怖、悬疑成分,所以对自己来说,仍然保持了一致性。



13. 世界大战

导演Bill Condon表示自己是福尔摩斯的粉丝,不过不是狂热的脑残粉。以前就对其晚年生活很感兴趣,而且这个题材无人涉猎,还有就是电影原著小说里,福尔摩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这和其他作品中和平年代的背景大为不同。



14. 父亲

导演的父亲是一名侦探,所以他一直很喜欢侦探小说,以及悬疑、惊悚类的作品。



15. 白崖

在柯南道尔原作中,福尔摩斯退休后离开伦敦,到萨塞克斯(Sussex)定居,开始养蜂。片中福尔摩斯晚年的住所,就坐落于东萨塞克斯的Winchelsea小镇边缘。Winchelsea是在旧址塌陷入海后,按中世纪风格重新围筑的。离这里约40英里是英国著名景点七姐妹白崖(Seven Sisters Cliffs),影片中的沙滩场景在那里拍摄。白崖的白色来自白垩,白垩纪这一名称,就来自英吉利海峡两岸的白垩层。



16. 第欧根尼俱乐部

影片中的“第欧根尼俱乐部”摄于英国哈特菲尔德宫(Hatfield House)。这座建筑也曾出现在唐尼版《大侦探福尔摩斯》,以及迷你侦探剧《马普尔小姐》中。
第欧根尼俱乐部(Diogenes Club)是柯南道尔虚构的,由福尔摩斯哥哥Mycroft创立,成员之间不许交谈,以营造理想的阅读气氛......



17. 时间线

最后一案发生在1912年,华生在1915年去世。影片发生在1947年,此时福尔摩斯93岁,表示他生于1854年(和柯南道尔小说一致)。Sir Ian生于1939年,现年76岁,比他饰演的福尔摩斯小17岁。



18. 化妆

为了显示衰老进程和老年痴呆症,在变老的福尔摩斯脸上化了老年斑。本片化妆师为Dave Elsey与妻子Lou Elsey。Dave于2011年获奥斯卡最佳化妆奖。



19. 福尔摩斯探案集

Sir Ian没有去专门研究福尔摩斯小说,他甚至没有一本福尔摩斯小说。他认为出演《指环王》得到的一个教训是:如果提前知道了原著内容,表演时就会因为质疑剧本改动而分神。 但他表示:
“有时必须得做准备,比如《Walter and June》中扮演一个智力障碍的人,需要好好研究,做笔记;还有就是口音,比如《Apt Pupil》中扮演一个移民美国的纳粹军官,要学德美混合的口音;演《The Keep》前,为了扮演罗马尼亚人,专门跑到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结果回来拍摄第一天,他们就说还是用芝加哥口音吧!”



20. 养蜂

Sir Ian为本片做的一大准备:拍摄前在伦敦蜂蜜公司学习养蜂,他的养蜂老师教他用烟熏让蜜蜂昏昏欲睡。和片中他向管家说的一样,拍摄时他真的一次也没被被蛰。



21. 派克笔

福尔摩斯用来写回忆录的派克钢笔最早产于1980s。一战后,派克笔在英国流行,但这只笔在1947年还没被制作出来。不过,片中福尔摩斯用来涂失忆日记的自动铅笔、给日本人写信的蘸水笔是准确的。



22. 玻璃琴

玻璃琴(Armonica)由美国富兰克林发明,1761年问世,手指蘸水弹奏。“天堂的声音”。据传有毒,因为玻璃含铅,但实际没事。



23. 续集展望

戏服Sir Ian认为本片融合了许多让不同群体深有感触的元素:年迈的老人、小孩、寡妇。这和其他版本的很不一样。但是他说: “戏服的材料不舒服,磨得很疼。” 因此他在犹豫未来是否继续出演福尔摩斯。



24. 福尔摩斯音乐剧

导演曾编写或执导《芝加哥》《追梦女孩》等著名歌舞片。但他不确定福尔摩斯能否改编成音乐剧:
上世纪六十年代,百老汇曾经做过尝试:《Baker Street》,而且做成了史上成本最高的,因为一半预算都用来买干冰,结果大部分观众因为干冰太多感到窒息,中途跑掉了……


Source
IMDB: Mr. Holmes
Collider.com Interview

-----

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TExNzcyMA==&mid=400696662&idx=1&sn=3fafed8219e565b73e3afe2e1a5fc16d&scene=20#rd

 6 ) 恕我不能向你道贺

        影片最令我动容之处,是那日记本上的斑斑黑点。
        对于人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理智弃我而去之前,我能弃这个世界而去。理智——这造物赐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于人生的波浪中始终扶持着我走到今天。而最早让我意识到它的强大的,正是这个叫做福尔摩斯的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竟可以凭借头脑中的理性洞烛幽微拨云见日扶危济困伸张正义,而这样的过程,还能带给人无比的刺激和满足感。Amazing!
        然而当这个理性的化身活到93岁时,竟也要遭受小小的灰色脑细胞的背叛——他记不起东西来了。只这一个梗就足以让我心塞得要死。不过好在他的推理能力仍然一如既往的强大。那么剧情就变成:年老的福尔摩斯试图在断片的记忆中,在新搭档的启发下,推理出自己当年放弃侦探生涯隐居乡下的真正原因。
        我被这个回溯往昔探索自我的过程所吸引,然而我并不喜欢他发现的答案,因为这在我看来,是一个不那么福尔摩斯的答案。
        在Ann的案子中,福尔摩斯做了他该做和能做的:查明真相,并尽力阻止进一步的伤害。Ann的自杀,她无法摆脱的孤独,并不是福尔摩斯要负的责任。孤独是无法用陌生人的陪伴、耐心的倾听和善意的谎言来抚慰的。因为孤独而选择死亡,也不是什么难解的人性谜题。福尔摩斯一生与孤独同住,怎会因为这件事就大惑不解恍然自失一蹶不振?这是我难以认同的。
        福尔摩斯固然不是理性的机器,但也从未成为感性的奴隶。他是一个咨询侦探,他不是、也从来不想成为救世主。他清楚自己的职责是运用理性破解恶意和误解造下的谜题,而不是消弭所有的苦难、看清人性的终局。用他的话说吧,”这不是我对我的委托人所要承担的责任。“这部影片想从这个角度拔高福尔摩斯,在我看来是失败的。
        而让侦探的理性在与女性的心灵的碰撞中败下阵来,从而醒悟到自身的局限,也是把侦探的自信心看得太简单了。理性固然是福尔摩斯生活和工作的倚仗,但他从未真的将它视作无所不能。”我见过的世面太多了,不会不知道一位妇女所得到的印象或许会比一位分析推理家的论断更有价值。“他曾对圣克莱尔太太这样说过。我相信这并不是纯粹出于礼貌或自谦。他的自信,是源于对自己运用理性的能力的信心,而不是对理性能解决一切的信念。
        将他人无可救赎的伤痛看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狂妄、僭越、圣母病。认为理性万能,谜题解开就等于问题解决,则是盲目、冷硬、死理性派。而福尔摩斯,我相信,即便活到93岁,也不会妄图跨越他早已知悉的理性的局限,扮演起上帝的角色,并遭遇到这场死理性派的信仰崩塌。
        这部电影的编剧,恕我不能向你道贺。

 短评

甘道福:花生走的第一天,想他;花生走的第N天,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灰袍~回中土~,途中碰到一个霍比特人,卧槽,花生!意外之旅!卷福:花生走的第一天,想他;花生走的第N天,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回到洪荒~去支配~去操纵~,途中碰到一个霍比特人,卧槽,花生!四毛哥撕逼!

3分钟前
  • 阿路人甲
  • 推荐

剧情的节奏有点文火慢炖渐入佳境 接近尾声的时候在想小说作者恐又是原作迷汉一枚。麦克莱恩把老年福尔摩斯演得太活 看得心酸。Roger的小演员太像ThomasBS。唯一无法全心好评这部片子的原因诚如片头的警告:infrequent upsetting scenes.比想象中的还没有准备好看侦探的末路。BGM贴合但我不喜欢。

7分钟前
  • 推荐

三点五星。三条线交织使整部影片的重点把握不佳,但爷爷将福尔摩斯这迟暮英雄最终与过去自我周遭握手言和演绎得着实让人抹泪。笔记本上的圆圈,后院的蜂盒,旧物中的照片与白手套,都融合在浓郁的苏格兰风情中。不知有没有人觉得,最伤一处是他说这么多年华生其实从未懂我,看到这我的眼泪哗的落了下来

10分钟前
  • littledepp
  • 推荐

等了好久兰辛村才开始放映。伊恩爷爷演技好到爆。旁边的歪国叔叔从影片中断就开始抽泣。#我将自己的暮年连肉带血剖出来给你看。我记忆衰退。我行动迟缓。我修正那些被夸大了的传奇。我一直孤独。我忘记拯救。那么。你还信不信我。你还爱不爱我#

15分钟前
  • 森碟本森
  • 推荐

导演烂、故事烂、风光片,真实历史人物才需要拉下神坛,文学虚构人物拉你妹的坛啊,3星是给福尔摩斯这名号的,原著福尔摩斯高智商高情商,不会嫌弃华生不懂自己。华生长期无私而忠诚陪伴才是无价之宝,智商反正福已经横溢了,再说高智商如麦克罗夫特能陪多久,半个月吗???

19分钟前
  • nothing传叔
  • 还行

悬疑成分接近于0,却是最最文艺的福尔摩斯。这位侦探有过太多传奇,Bill Condon只选择让垂暮老人沿着记忆的林荫小径,完成所有伟大灵魂在离去前都会做的一件事:自省。 如“时时刻刻”一样精致优雅的故事,爷爷的老人斑和本色表演看得我悲从中来555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一个真正任性到老的人的末年时光。尽管看遍大部分的福尔摩斯习惯了他的基本演绎法,习惯了他有些刻薄却又迷人的性格,可是却仍然喜欢甘道夫老年版的福尔摩斯,他的目光开始变的柔和,他开始在意起出现在他生命里的那些人,他开始因为一个小孩哭泣……很感人。

29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当上了年纪的福尔摩斯开始喉头嘶嘶作响并不得不靠在袖口上写名字才不至于太尴尬时,我们知道这肯定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悬疑破案片儿了,事实也正是如此,三条故事线交织得不紧不慢且毫无悬念感,唯一令人感到心疼的是晚年福尔摩斯悟出人性不能用逻辑来解释时那瞬间的孤独与怅然。

33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挺喜欢的。走下神坛 垂垂老矣的福尔摩斯。淡淡的忧伤的调调 明媚的乡村景色 喜欢那首BGM。“人性是不能用逻辑去解决的” 还有一句 这么多年 华生从未懂我。本来就是啊。

38分钟前
  • 🧸
  • 力荐

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但是一个不普通的讲述者。甘道夫先生贡献影帝级表演,配乐摄影也很棒。一点感悟:永远都要追寻和思考事实真相,但不是每次都要说出事实,事实有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合理改变。开始觉得日本的线很冗余,没想到是画龙点睛。另,福尔摩斯真是一个宝贵的艺术财富

40分钟前
  • 吃查3000
  • 力荐

超级感人,一老一少尤其好,其实你如果能看懂这部电影,就能知道人性里挣扎的孤独所在

43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孤独衰老,面对死亡的福尔摩斯,终于放弃逻辑说起了谎言。知道了爱必然带来伤害,但也不再害怕去爱。这不是推理电影,而是老年治愈电影,只是主角是福尔摩斯。因为有很多美丽的镜头,加一星。

44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电影拍得一点问题没有,然而我恨这部电影,真的,日子已经够难过了,不需要再多一部电影把我们爱的偶像拉下神坛,看着他迟钝,衰老,无能为力,我不接受!

4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优雅到最后一秒。被人性充满的阿福柔软脆弱到极致。理性和逻辑最终还是无法战胜如水般的人心。没什么比看透一切的智者孤独的老去更催泪了好吗fiction or not.

52分钟前
  • 猩猩
  • 力荐

奇异博士:我是夏洛克。钢铁侠:我是夏洛克。万磁王:我才是夏洛克。

54分钟前
  • AE111
  • 还行

——“我将自己的暮年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你看。我记忆衰退,行动迟缓,却修正着那些被夸大了的传奇。我一直孤独,依然忘记拯救。那么,就算如此,你是否依旧信任与我?亲爱的华生” ——“是的,福尔摩斯,我依然信任。”【老年福尔摩斯找回情商的故事】

57分钟前
  • 推荐

非常有人情味的一位福尔摩斯,超出常人的逻辑能力最终还是被衰老打败,一生最大的财富到头来也是一把双刃剑,让他更加的孤独。整部电影除了福尔摩斯老年版的形象让人亲切让人心疼之外,片子本身也没什么独特或者优秀的地方,小男孩倒是挺可爱的,而且华生永远都是福尔摩斯无处不在的牵绊。

5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一个高智商的福尔摩斯在死前找回情商的故事,哭死

1小时前
  • 伪装的甘党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福尔摩斯先生呢!!Ian McKellen狂赞的演技!坐等明年奥斯卡的男主提名!

1小时前
  • MattPassmore
  • 力荐

想象一个传奇虚构人物未被交代过的晚年。能够解开一切谜题的天才却一直都没能理解人这个概念。直到生命的末了才一点点领悟其奥秘。这个故事作为传奇的结局是可以接受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既是福尔摩斯这个系列的终点,也是赋予其血肉灵魂使其成人的完结工作。不知柯南若活在今天是否会满意。

1小时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