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疯子!

悬疑片内地2016

主演:王自健,万茜,周一围,莫小棋,金士杰

导演:饶晓志

播放地址

 剧照

你好,疯子! 剧照 NO.1你好,疯子! 剧照 NO.2你好,疯子! 剧照 NO.3你好,疯子! 剧照 NO.4你好,疯子! 剧照 NO.5你好,疯子! 剧照 NO.6你好,疯子! 剧照 NO.13你好,疯子! 剧照 NO.14你好,疯子! 剧照 NO.15你好,疯子! 剧照 NO.16你好,疯子! 剧照 NO.17你好,疯子! 剧照 NO.18你好,疯子! 剧照 NO.19你好,疯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12:34

详细剧情

七个互不认识的正常人莫名奇妙被关进了疯人院,为了逃出这堵高墙这七个人费尽了心思:能把“死人说活”的话唠律师马睿(王自健饰)、出口成章但性格懦弱的历史老师萧乃恩(金士杰饰)、“混不吝”的记者李正(周一围饰)、一心只想回家见女儿的兽医韩沐山(刘亮佐饰)、脾气暴躁的司机杨猛(李虹辰饰)、貌美圆滑的公关莉莉(莫小棋饰),外加一个失忆了的奇怪女人安茜(万茜饰)这七个人想方设法证明自己不是疯子,因为精神病人不具备集体意识,所以他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为了逃出疯人院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荒唐事,然而这一切都被疯人院里监控摄像记录下来……

 长篇影评

 1 ) 思想还是形式。二刷:人类的出路

二刷后觉得,编剧太他妈牛逼了。

《少年》排片很惨,跑老远看了一场。《生门》更惨,极少影院,极少场次,想去支持,也想看下,但不给机会啊。《你好疯子》改了下日期,看了眼下排片,热情劲儿过去,都不报希望了,没想到看到有点映,果断冲去。顺带说下,都看/排你麻痹的长城。

开头有点套路的,《电锯惊魂》?《七宗罪》?《死路》?越看越有意思,各种似曾相识但又不是。

拄拐男演员有点面熟啊,那眉眼小胡须,就是想不起来。回来搜下才想起,《红色》里的萌物嘛。

众演员都很到位,金世杰这老好人都演出了点让我讨厌的味道。

记者——舆论,老师——教育,医生——出身,律师——法律规则/程序正义,出租车司机——底层民众(质朴愚昧有力量),女公关——女人(稀缺资源,胜利成果)(先天条件本能和生存),神经兮兮的女人我一直猜不透她代表什么,按男女老幼,她该代表小孩,未来和希望;按物质肉体精神,看她总念叨圣经救赎,该是心灵信仰和高尚精神、光辉人性。她也是唯一不卷入争斗,不参与求生随波逐流的。

这一群人简直是危机时的社会演化的象征,先是舆论蛊惑群众,成为首领,各种断言口号和奇葩逻辑,希奇古怪的行动。演给别人呢还是逗自己玩呢。后来失控差点死人——当然是拿弱势的老者,脑子奇葩、不受人待见的知识分子开刀了,女人拿老头手放自己胸部授以口实也是逗死了——其他人(或小女孩吧)人性发现,终止暴行,把舆论关一边了。

舆论倒了,权威垮了,力量最大的底层民众掌权了——法律从来都是替坏人辩护欺软怕硬的。群众只会破坏啊,还要来点小农思想,自私意识,满足下个人欲望。底层是最没远见,动乱时为了个人生存和欲望最不惜各种暴行的。

就一个女的,你还要强奸她——当然女的也没说不同意,领袖么。底层就是太傻,应该用威望说动女的心甘情愿,得到程序正义,再给其他人点甜头,比如大家轮流来啊,或者完事帮你们怎么怎么着啊,或者拉拢心痒的人形成优势局面啊,不过会这么做他也不是底层了——其他人都看不下去了,又形成一股舆论力量把底层暂时压倒了。

另外女公关长得好漂亮,我是女人,我长得漂亮,男人都想跟我上床,我要挣钱生存。理直气壮落落大方。我见过的电影里最牛逼的女公关了,当然跟《萨玛利亚女孩》的慈悲和救赎还差点层次。但身体长得开,胸大腰细颜美,嘴唇有点混血感觉,妖得一塌糊涂。

大厅里荒唐暴乱,小女孩角落里碎碎念:你们谁都出不去,你们都得死。以为这是对人生的隐喻,都在这个疯了的社会里晃悠,除非死了得不到解脱。给你点点盒饭,各色人为了生存去抢。给你点药,疯的不疯的,可以稍微安慰一下,好渡过无聊漫长而又艰辛的一天,明天再去抢饭吃。

一个正常人如何证明自己正常,这本身就他妈不正常。社会疯了时,你不疯才是真疯,迟早被逼成疯子;装疯才是假疯,装到表现得是疯子,别人认为是疯子,而自己认为是装疯,那真疯装疯还有什么差别。

后半段改《致命ID》了,立意比上段关注社会政治人性,要格局小了很多弱了很多,但还算深入。

各人都是自己成长时的情感缺失,或应对各种场景而产生的人格。父亲出身,老师教育,司机哥哥般照顾,提供后台基础和底蕴,律师维护,外界原则般的信仰和支持,记者舆论恋人,认可和慰藉,女公关知己,贴心不评判教你打扮做女人,最坏情况用肉体生存么,也只是她那样。她自己的心灵,信基督,求救赎和免罪,不参与世间纷扰,只借用各人格来应对世俗社会。

她能成长吗?各种人格就这么离开?那她还是弱小纯真的女孩子,在社会上无法立足——能轻易生活谁还费劲分裂出这么多人格啊。她没有变化和成长啊,从她眼里看不到坚毅,只有对各人格的倾诉,对过去对帮助她的人格的留恋。他们给了她美好的希望,老了在海边有所房子,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吹着海风,听听海浪。但她只是追着他们,她不知道怎么实现梦想。

据说有彩蛋,怪不得出casting了,还迟迟不亮灯,我还纠结了下,国产片,又不是一系列的,应该没彩蛋吧,妈的,太年轻啊。

总结,好片,紧凑有趣。虽然小成本,场景小,人物少,但都很出彩。能笑笑,能想想。国产片很少这类弱化形式、重视思想和内涵、探讨问题有点主张的。不错的尝试,支持下。

另外刚看完《乌合之众》,小团体那段群体特点各种验证看得好爽,恨不得多看几遍细细体会下。

《你好,疯子!》二刷,编剧太他妈牛逼了。奔着彩蛋去的,看着看着觉出点不一样来。上次还奇怪,前段讲社会演化,后段讲个人成长,格局怎么会变小了呢。不看成个人,看成人类,就豁然开朗了。 小时候都有很多假想的玩伴,也可以是人类史上各种崇拜巫术佛祖上帝科学主义。 安茜看成人类,他们的疯了又疯是历史的循环重复。医生是生物—进化学基础,老师是教育—知识传承,律师是法律—社会契约—部分安定及对弱者的保护,女公关是美和艺术,记者是文化—社会主流,司机是生理基础—生存发泄和难免低俗(唱歌也是月亮之上,美食和性也很难高雅)。彩蛋的医生,如果从性格分裂看,单纯另一更高层次的主导人格。但从人类看,是恶魔?那应该有正面的神灵对应。只能是欲望或者苦难。纵使一切文明毁灭,人类也必然剩下欲望或苦难相伴。 任一朝代发展到后面,他们不仅不认识人类,还互相不认识,人类要不变疯,或者把文明毁灭了,推倒重来,或者自杀——当然是自杀不成功的。 每次都是人类自己在水里几乎要窒息,然后生成这几种东西相伴,然后人类得以生存,再到下次循环。 里面很多点蛮有意思: 他们各种尝试后,各界决定快乐治疗,然后各种礼仪客气,热情洋溢的脸,歌颂赞美价值观和谐…各种假大空和虚伪。记者(文化)一脸我操地看着他们,然后被胁迫参加,找了半天说,啊,好大的电风扇。又掀起一波歌颂高潮。文化看着群魔乱舞,拼命抽自己脸,说我疯了。就想起老罗抽自己脸了。 底层群众真是找不到出路,当家做了主,连个门也打不开,还得知识分子去拉门和提供新的点子。不管有没有皇帝,群众是要吃饭的。除了暴力、生理满足、掌权的满足外,就是糟蹋艺术… 舆论(文化)每次都是别人都觉醒了才出现,像最开始,像所有人都在制止司机施暴时。 编剧对人类是多么悲观,对文化政体进化是多么地看不到出路…

 2 ) 2017第一部,国产非烂片

你好,疯子 2017年的第一部电影,本来是昨天也就是2016的最后一部电影,后来因为其他事情,买了票也没来得及看,所以一拖就过了一年,哈哈~ 先说好的,,一开场7个互不相识的人被抓到一个看似废弃的厂房,不同职业和生活经历,电锯惊魂、七宗罪、大逃杀……好多电影在脑中晃过,我想有意思了;原来这个地方是个疯人院,为了出去大家从合作到互相厮杀,先是代表智商的记者作为领导,然后是体力占优的出租车司机,这里的几个场面感觉讽刺了独裁下面的恶政,而看似弱势的群体团结起来也可以对抗这种恶;一切的努力无效后,7个人又决定顺从承认自己是疯子,然后配合治疗,康复出院,再一次地互相伤害之后,7个中的那个失忆神秘女子崩溃了;故事来到下半段,原来其他的6个人都是她分裂出来的人格,而她才是在接受精神治疗,厉害了万茜,一人分似7角,纯脸部的特色,我想如果有好的演出机会,她应该不只金马的女配;经历了治疗,然后和6个好朋友的告别,安希康复出院了,结尾充满了希望,不过别急,片尾曲之后还有彩蛋,安希从浴缸里起身,旁边还有一个人,精神病院的院长,他说现在只剩我们2个人了,这才是精典,无解的孤独。 然后说不好的,整部电影最大的败笔在后半段,安希和每一个分裂的人格对话解释来龙去脉,真是画蛇添足,观众完全可以理解是人格分裂好吗,难道是导演怕看惯烂片的人理解不了吗,汗;大量的篇幅不是可以深挖每个人格的存在背景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吗,还有对谁是疯子和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不够深刻,有点流于表面了;还有刚开始周一围的表演略显夸张,话剧风过重,不过后面还是渐入佳境了,毕竟是本片的颜值担当。 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演员的演出,可以说是这几个演员的表演撑起了一整部戏,呈现出了各个人物鲜明的个性,连莫小棋也没有明显拖后腿,作为话剧改变的电影也很好的融入了电影应有的元素,该是值得一看的,国内还是有认真拍戏的人,调调也是我喜欢的。

 3 ) 从《夏洛》到《你好疯子》:话剧电影的优势与尴尬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

提示:本文包含电影《你好,疯子!》重要剧透,未观看电影者请谨慎阅读。

从《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再到正在上映的《你好,疯子!》。继喜剧片、青春片浪潮后,似乎话剧电影也大有形成浪潮滚滚袭来之势。话剧电影凭借反复打磨的出色剧本与演技,似乎成为国产电影口碑维护的中坚力量,也不乏票房黑马的出现。但话剧特有的“话剧腔”也在大银幕上呈现出尴尬与过火之感。

先看看《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前者成为2015年的票房黑马,收获14.4亿票房,赚得盆满钵满;后者成为2016年的话题电影之一,虽然话剧电影形式引起争议,票房也并未突破2亿,但整体口碑甚佳,甚至获得了豆瓣2016年度评分最高国产电影的称号。

《夏洛特烦恼》本是“开心麻花”创作出品的舞台剧,首演于2012年11月,票房火爆。2015年,改编电影上映。相比其他国产喜剧片,《夏洛特烦恼》片中并无来去匆匆的过气流行语,每处笑点都能够引发观众爆笑。票房成功反超拥有大IP、大明星,却不怎么好看好笑的《港囧》。也许是由于《夏洛特烦恼》主创们经过了长期的舞台实践,剧本经历万千观众的现场检验,因此能够把剧本中的笑料编排、笑点设置等方面反复打磨。最终呈现出小制作但有诚意的作品。

电影《驴得水》也是由同名话剧改编,话剧版《驴得水》口碑始终居高不下,被改编成电影也是情理之中。根据导演透露,《驴得水》创作之初本来就是要拍电影的,阴差阳错搞了话剧。《驴得水》本与“开心麻花”无关。电影版《驴得水》拍摄完成后,被“开心麻花”买下,成为出品方。一方面,“开心麻花”需要《驴得水》的良好口碑塑造自身品牌形象,而《驴得水》片方也需要开心麻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电影宣传力度与票房人气。最终,《驴得水》取得1.7亿票房与较好的口碑,总体来说应该是双赢的。

《你好,疯子!》也是“剧而优则影”的产物。该片导演饶晓志在戏剧界很有声望。他曾给孟京辉做副导演,执导的话剧作品《你好,打劫!》《将爱情进行到底》都很有人气。《你好,疯子!》是“你好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曾有一种言论说“戏剧圈的导演现在集体涉足电影圈,把国产电影的智商都提高了一个档次。”意在夸奖话剧电影剧本好。的确,这几部话剧电影都在剧本上下了功夫,相比绝大多数国产烂片,绝对是对得起观众的智商。但同时带来的“话剧腔”也成为急需改进的问题。

再次提醒,下文包含剧透内容。

《你好,疯子!》上来就把角色与观众置于一个密闭空间内,不交代任何缘由,让角色自己去研究,让观众自己去猜想。刻意营造悬念的同时也增加了观众与电影的疏离感。虽然作为电影手法无可厚非,结尾也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说法。但这种独特密室的单一场景设定明显来自于话剧。稍微动动脑筋便能想到:结合中国国情,这种密室囚禁的极端做法在中国的法制与电影审查制度下,显然最终必然有反转的解释:要么一切是设计好的实验/玩笑/游戏,要么是一场虚幻的梦,是不存在的。因此这已会让一些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开始猜疑,带来并不流畅的观影体验。电影最后的结局也没有跳出这个框。若片尾最后,所有主角真的逃出生天,大开杀戒,或被精神病院折磨致死,这反倒会成为国产电影的突破了。

电影在七个角色在“被莫名认定为疯子而被囚禁”的设定下展开,主角们在精神病院的监控下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疯子,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举动。齐声高唱《月亮之上》、跳印度电影《情字路上》中的舞蹈《燃烧的爱火》、大打出手等等。从中我们似乎看到创作者对人性中的荒诞的夸张与放大。一群年龄各异的人又跳又叫,完全不符正常人的逻辑。除了迷惘的旁观者万茜外,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种对“正常人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疯子”的极端夸张,使得电影逐渐变成一出闹剧。演员们情绪亢奋、歇斯底里的感情状态仍有话剧表演的感觉。尤其是集体“自扇耳光”的一场戏,颇为眼熟。典型的“话剧式”表演。我们对演员的敬业表示尊敬,但每部电影都要“扇耳光”,难道非要以这种形式“打肿脸充胖子”吗?

正当观众坐看闹剧如何收场的时候,电影又画风一变,变成了针对掌权者的讽刺剧。与《夏洛特烦恼》《驴得水》大部分演员都是话剧原班人马不同的是,《你好,疯子!》大部分演员都是专为电影而选择。其中不乏演技派,如近年频频出演大陆电影的台湾老戏骨金士杰、金马奖最佳女配角获得者万茜等。周一围饰演的记者从一开始就莫名成为一个发号施令的领导者。上文所述一系列荒唐举动均是由他“指挥”。在质疑与反对声中,杨猛饰演的司机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将记者“赶下台”并囚禁起来,成为一个新的,但更独裁、更强权的强权者。他霸占“莉莉”,对其他人暴力相向,一股“社会人”的痞气。最终,这个“暴力者”也被群众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打倒”。随即掌权的,是新成立的、由三个知识分子组成的“小团体”:医生、律师、教师。然而,这个团体也并没有好到哪去。在“指出唯一疯子你们就能出去”的诱惑下,他们轻而易举地充当了独裁审判者的角色,决定将万茜沦为他们的牺牲品。

从此能看出,电影似乎将重点集中在对权力的批判与讨论。但随即,电影却又迎来了最大的反转:万茜饰演的安希才是患有重度人格分裂症的疯子,其他所有人都只是她幻想出的附属人格。

在前面一直处于迷惘状态的安希这时才“变身”主角,而金马最佳女配角万茜终于等到了展示演技的机会。在一个长镜头中,万茜在数分钟内变换7种人格,自说自话,并对其他六种附属人格上演了一场真情告白,淋漓尽致地飚了一把演技。确实厉害。然而,似乎这种推翻的反转设定似乎成为了刻意设计的“万金油”:一切设定上的异常(密室、情绪亢奋)都可以归结为角色的幻想而强制性地具有了合理性,从而堵上观众的嘴,让人无法反驳。审查也能说得过去。这样做并不新鲜,也未免有些“小聪明”。

即便是看似完美地解释了密闭空间的产生,甚至耐心地解释每个人格的来源(我承认这里有打动我,曾经我也有这样类似的某种附属人格)。但仍然有大大的问号打在角色和观众脑海里,就是安希反复无助喊出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变得都不认识我?”这里可以理解为医生的干预与精神病院治疗药物的作用,但片尾的彩蛋又和观众开了个玩笑:安希的主治医生也是他脑中的附属人格。这就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无从解答。你可以认为这是“主治医生”附属人格为杀死其他人格而精心设计的计谋,但依旧无法解释。在二刷电影的时候,这个问题会变得尤其突兀:从小到大陪伴安希的附属人格们,竟然突然成为了“陌生人”。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

豆瓣网在进行年度电影盘点时,将年度评分最高国产片赋予了《驴得水》。这引起了很大争议,不过也确实是网友投票评分所得。话剧电影不是拯救电影智商的“救世主”,更不是与电影格格不入的“异邦人”。“话剧电影”不应与非话剧改编电影割裂。好莱坞有无数话剧、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电影的成功典范。如《为黛西小姐开车》《福斯特对话尼克松》《芝加哥》《悲惨世界》等。如何发挥优秀话剧剧本的优势,摒弃适合舞台而不适合银幕的“话剧腔”,是国产话剧电影创作者、改编者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4 ) 去看吧,真心的,好片真的不多!

✨你好,疯子!✨ 2017开年好电影!很难得才看到有排片的影院,全场只有五个人,但本人良心吐老血推荐!这绝对是一部被错杀的高分好片,低成本好电影。导演绝对是个悬疑控无疑,相信我,你可以看到巨多经典悬疑片的影子!唯一希望的是,影院能给好片子多排点场,少点恶心人的商业大片。这年头,用心拍电影好好关注人心的电影不多,然而票房也经常扑街!平心而论,这是部能拿奖的片子,女主演技惊艳!温馨提示,请一定看完彩蛋的最后一秒钟,你会,似曾相识又惊艳的。

 5 ) 享受自我=完善人格?

看似“荒诞离奇”的戏码,诉说的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更是一场修行与自我精神的回归;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安希,曾经都想过要成为自己心中幻想的样子,幻想自己变得如何优秀,如何的不一般,但总有一个“世界”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才可以随心所欲的享受最纯粹的那个自己!

当七个素不相识的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关在了同一家精神病院,当疯人院里意外地发生着啼笑皆非的荒唐事,似乎一切的不可能都在”诉说“着无限可能,然而七个人的不同身份,却成为了这场”意外“的开始,八面玲珑的律师、守旧的历史老师、正义的新闻记者、自卑的司机以及长期思念女儿的外科医生,每个不同身份的人仿佛都在映射着现实社会中的每一类人,而疯人院仿佛就像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牢笼“,时常想要使出浑身解数逃出去,但每当即将要离开时却发现曾经一直想要离开的”地方“,或许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影片从上帝的视角记录下了女主角安希脑海中的定格画面,并选取了第三人称的手法给观众留下悬念;在这个狭小的封闭空间里,每个人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然而为了从精神病院出去,他们必须要证明自己不是”疯子“,因此只能选择放弃自己曾经拥有的”故事“,生活在一个只有‘集体主义”的世界里,做着很多人眼中不伦不类的事情;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没疯,只有选择慢慢“变疯”从而“麻醉”自己:在房间里集体大合唱,跳肚皮舞,在百般无奈之下甚至想出了打架的主意,从一开始的假装打架,到后来的“以假乱真”,再到最后的完全失去理智;当他们发现任何办法都没有效果时,所有人都开始变得无助与懈怠,于是便开始了恃强凌弱的“生存法则”,他们选择用吃药和电击的方法来“解救”自己,甚至提出“快乐治疗”的方法,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改变”,却依然逃不出精神病院的“魔爪”。

面对着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我们在迫于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时常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呐喊”与自我调侃,而在影片中这种“呐喊”似乎一直都在被无限放大,甚至于把个体放在集体主义中“演绎着”挣扎与荒谬的故事;当那些“小集体”的美好状态被一点点打破,看似是一种很“残忍”的做法,但却给了每一个角色最好的“状态”;然而有集体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矛盾,正如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江湖”,当集体“坚信”着利益至上的真理,话语权的出现却总是显得尤为重要,而争夺话语权却是“集体主义”中的一个“弊端”,但也是最具有个人化的情感表达,正如很多细思极恐的事,都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更不会有很多人眼中的“完美结果”。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首《送别》让几个原本没病的人相聚在一起,然而事实上他们并不存在,他们不过只是安希幻想的几个“角色”,她的人格也是因为她的心理需求而诞生,并在她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我们每个人在遇到困难时都习惯于幻想出来一些“伙伴”,从而得到心灵的满足,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伪装自己,在脑海里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完美”的人,害怕他们从自己的视线中离开,于是将他们禁锢在自己的思想和潜意识里,然而当他们完全把你所占据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被吞噬成为了另外一个人,那个曾经的自己却早已不复存在。

当安希勇敢地走出精神病院的大门,看似她已经完全康复,实则却是陷入了自己的一个“梦境”之中,把自己意外地带到了一个脱离现实的情境里;当她最后只剩下与大夫两个人在房间时,才是她真正康复的开始,此时的安希终于吞噬掉了她曾经在脑海中幻想的伙伴,以及自己人格中的“人物”,成为了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而她曾经的伙伴却是她生活中最好的“良药”,在她独立之时,看似是与自己的伙伴告别,实则却是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并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没有人愿意被关在笼子里,问题是给你一片无边无际的天空,你是不是真的敢要。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栖息地”,在那里可以无拘无束尽情地享受自我,享受着自己心中的那份坚定与独特,“无边无际”的天空看似美好,但却并不是适合于所有人,正如“疯子”就应该待在“疯子”该在的地方,正所谓勇敢地面对自我,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便是最大程度上对完美的接近。

很多时候完善自己的人格与享受自我并不矛盾,正如在生活中思考与欢笑对我们都同样重要;而在我看来《你好,疯子!》就是这样一部在欢笑中引人思考与反思的佳作,或许也是导演想要对每一个“疯子”最好的“告白”!

个人评分:10

 6 ) 《你好,疯子》,群戏没谁了!

《你好,疯子》是一部改编自同名话剧的电影。这是一部有着浓烈的荒诞色彩、黑色喜剧的电影。其实,与其说是喜剧,倒不如说是悲剧,因为剧情笑点铺排的背后,是直戳心魂“逼良为‘疯’”的人性鏖戮。故而让人看得不寒而栗,甚至有些毛骨悚然。加上精神病院幽闭、破败、诡谲的空间,以及配乐、灯光等硬件的加持,以及一众主演(在我看来影片没有配角,全是主角)的程开挂的演技,将“疯子”们的种种极端、奇异、惊愕行为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有一种置身精神病院的直观体验感。虽然不是恐怖惊悚片,但《你好,疯子》对恐怖、惊悚氛围的营造,远胜于国产恐怖电影。对悬念的设置,悬疑的打造,也别出心裁新意十足。

 短评

上来就把观众与角色莫名置于粗糙的密闭空间,不加任何解释说明,刻意营造悬念的同时也增加了疏离感。和《驴得水》一样有空间单一、情绪亢奋、歇斯底里、自扇耳光等话剧腔毛病。万茜飙演技确实厉害,但提出的“众人不识我”问题却并未得到解答。结尾意料之中在审查框架内,也能自圆其说。彩蛋画蛇添足了

8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新导演处女作加1星。饶晓志作为话剧导演,在原著很好的故事基础上,又呈现了很好的电影化叙事,完全不同于大家印象中的话剧改编电影,值得加1星。演员的集体表演又值得加1星。包括美术和特效在内的电影视觉值得加1星。

11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2016跨年到2017的时节,我选择去看场电影,名叫《你好,疯子》。真是蛮有纪念意义的。这个意义很难琢磨,就如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感觉一样,很难看透。前半部分仿佛看到了人间百态和人性的展露。后半部分又仿佛看到了自我认识与内心倒影。不管怎样,祝自己一切都好,对自己说,你好,疯子!

15分钟前
  • 赵火火zFy
  • 推荐

万茜的精分让我记住了她,以后她一定会大火🔥🔥的,妥妥的实力派

19分钟前
  • sunshinE。
  • 力荐

简直就是双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啊喂,八大人格共同聚在一个身体里。那一段万茜自言自语切换人格的戏让人看得满是惊喜和欢喜,赞一个!

20分钟前
  • 皮蛋瘦肉粥
  • 推荐

作为国产悬疑惊悚片,这部片已经完成得很不错了。开始的密室逃脱也很紧张,几个演员特点也比较鲜明。尤其是万茜,从一开始柔弱女子到后面多重人格爆发都表现得很有层次,剧情也没有什么大bug,其他演员也都可圈可点。尤其是莫小棋,居然演技也能碾压不少小花,跟万茜真是一对演技遗珠。

24分钟前
  • DC
  • 推荐

也许是现在内地话剧改编电影里最像电影的一部片子了,一个忽略故事背景和人物背景的悬疑片,形式非常像《禁闭岛》之类的烧脑电影,但其实只是用了其外壳,内核还是在讲群体效应,也就是所谓的乌合之众。金士杰太重要了,他把所有演员的表演都拉高了一个层次!

29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本片死于话多。电影是讲故事,而不是说。让万茜对着其他六个人一个一个指着鼻子说他们的身份这种方式,是最不高明的表现手法。

31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较差

“活着就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还很恐惧。”——金士杰

36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每一种人格都是成长中缺失的一种需要

37分钟前
  • 游历晴
  • 推荐

国产悬疑片中比较有想法的一部,有笑有泪,略烧脑,万茜很美,演技也特别赞!PS:片尾有彩蛋,不要太快离场。

38分钟前
  • 承泽明
  • 还行

字幕之后有彩蛋,才是最大的亮点

4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最后30分钟万茜的表演捧得了任何奖杯,太出色了!

4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中国版《致命ID》。

49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好戏之人的诚意之作。万茜演技的确炸裂了。有人喜欢炫耀自己五分钟就看出了真相,但电影不是推理小说,除了真相还有很多。彩蛋反转的设计不错。话剧腔没有想象得那么重。最大的缺点是比例失调,结尾拖得太长兼硬煽情,消解了部分戏剧张力。

53分钟前
  • m89
  • 推荐

作为国产片,构思和创意实在是有点吊,虽然观影过程不是让人太舒服。万茜是我最喜欢的80后大陆女演员,演技可以用秒杀全场大杀四方来形容。片尾曲也是她唱的吧,膜拜得五体投地。女神!!!

54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力荐

请编剧出门右转看看《禁闭岛》《致命ID》,不塑造主人格,不考虑各个人格分裂的原型,不承认自己的失职真的大丈夫?没逻辑的脑洞简直信手拈来,看到结尾我已经懒得猜了…除了女主扑面而来摧枯拉朽的孤独感,其余没一点说服力,万幸是选对了演员,群戏有张力,独角戏有爆发力,万茜周一围都是好演员

56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哪个缺德的打个喜剧tag……我特妈在喜气洋洋的新年第一天像傻逼一样从头懵到尾

59分钟前
  • 油条c
  • 还行

我像个SB一样看到演员有王自健就以为这是个喜剧片,而且豆瓣上也有喜剧tag,结果呢?画风相当悬疑惊悚!前半段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这几人要干嘛,结果越到后面情节越清晰,这个剧本太妙了,看不出舞台剧的痕迹,并且万茜精分的那个长镜头表演太赞了,演技爆棚!滚字幕后的彩蛋反转得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1小时前
  • Marcus
  • 推荐

前半段几次想关掉,后半段万茜的爆发拯救了电影,结尾的那首《礼物》真好听,一查,居然就是万茜本人唱的,好吧,真是全能啊。

1小时前
  • 安东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