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托洛茨基

喜剧片加拿大2009

主演:杰伊·巴鲁切尔,埃米丽·汉普希尔,莲妮·芭拉班

导演:雅各布·提尔尼

 剧照

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2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3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4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5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6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3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4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5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6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7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8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6

详细剧情

在蒙特利尔私立高中读书的列昂•布隆斯泰恩认为自己是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转世重生,相信此生要和前世一样干一番革命事业。他眼下的问题是要找到列宁,以及一个能当自己妻子的年长女性。列昂在父亲经营的工厂里组织罢工,结果被罚转入了公立学校。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独裁校长。列昂不满学校的教育方式,他要在学校里掀起革命……

 长篇影评

 1 ) 送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礼物

   我不知道这部片子想表达什么? 革命?自由? 公正? 共产主义? 还是仅仅向伟大的托派致敬?


  “不明真相的群众又一次被蛊惑了,又一次犯了群体无意识的桎梏,男主角托洛斯基是个大善人,事事为别人着想,别人都活在水深火热中,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极力鼓动别人去改变自己,改变制度。幻想存在的都是不合理的,视原有的契约为不正当压迫。”真正如此吗?显然不是,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司法健全的社会,几乎每个美国公民都有维权意识,工人不会如电影里描述的那般被一个高中生提醒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美国有一个强大并且很给力的工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美国工会历史悠久,随着由弱势群体发展至现在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的社会群体,作为三大主体之一的美国工会对美国现代产业关系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国家劳工关系法”的出台,工会得到了美国法律上的认可,再也用不着为了得到资方在认可举行罢工、甚至与资方发生流血冲突,这为今后美国工会的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的各行业都成立工会,钢铁行业中几乎所用的钢铁公司都建立了自己工会。“国家劳工关系法”规定了工会的职能,即通过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达成的劳动协议决定工人的工资、福利,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

  置于公立学校的独裁校长,那些连大陆中学生都觉得恶心独裁制度很是无稽,电影并没指出,这些所谓的独裁制度是否早有成文契约(校规 校训 严明纪律),如果早有类似规定,学生若是触犯,就不能认为侵害他们的权益,不是吗? 基于美国这样一个司法健全且人人皆有很强维权意识的国度,真让人哑然会如电影中展现的那般不堪……
  这片显然是拍给中国大陆的广大莘莘学子,没日没夜领着微薄的薪水被剥削压榨的一线工人,被忽悠没了土地的农民且广大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看的。

    这个礼物貌似很给力,我代表@%&* 谢谢导演……

 2 ) 消解中的革命及其涅槃

无聊,还是无所谓?
如果是无聊,那么,还有被唤醒的可能,还有星火燎原的希望。


红色元素,被制片人员反复移花接木到细节处。后现代的个人主义与虚无状态,与热血革命相映成趣。
革命的色彩,被时代消解了,但是,本片的亮点,确是欧美老中青三代的本色演出。


欧美老一辈,以岳父白头翁、社区女主席为典型,经历过疯狂燥热的1968,拜读过革命圣经,引领过学生浪潮,对革命就像基督徒对上帝,怀有无限的热爱与信念。而今,他们暮年老去,雄心不再。无疑,他们是现实的,妥协的。打点起国家机器布置的任务,操劳起一家妻小的风风雨雨,儿女情长。

欧美中年辈,以列昂老爸老妈、教务校长为典型。他们都是中产阶级,都融入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活。前者,作为父母,保留了中东欧人民注重家族氛围的秉性,重心在事业与家庭中摇摆,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平等。后者,作为一所烂学校的管理人员,一方面要阻止学生青堕入滥性、毒品、暴力的深渊,一方面,却也面对权力欲膨胀如何为人师表的问题。

欧美青年一辈,以妻子、妻子前男友、妻子的闺中密友三者为典型。应该说,本片对这一代的描写,比较薄弱,只是以个人情感为切入点,进行描摹。无疑,他们也是中产阶层的人物,出生于80年代,在感情问题上,不时遇到危机,内心脆弱的一面开始增多,对性欲与信仰的态度出现模糊的状态。至于他们的生计问题,本片没有细致的展现。总的来说,这一辈活的不累,但很空虚。

欧美青少年一辈,以主角列昂和他的同学为主要代表。当愣头青托洛茨基闯进学生会的时候,两个同学只是将注意力放在舞会上,托洛茨基没有放弃,因为他自以为找到了法西斯——校长。当毛头小子托洛茨基被命中注定的女人拒绝的时候,他知道,这是自己主观上不够努力的结果。而当学生干部托洛茨基成功举办“社会正义”的舞会,成功在访谈类节目宣扬革命理念,成功与社区法院闹翻,甚至成功组织罢课后,最终却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不再乎revolution的伟大理念时,这个托洛茨基的转世,受到了重创。他知道,革命陷入了低潮,而自己,丧失了斗志。

这时,出现了本片中最出彩的一幕。
岳父,当年伯克利大学搞运动的老男人,与列昂畅谈起革命的方法问题。他说,当年老子在伯克利组织学生反对肯尼迪政府,也遇到过挫折。大家游行,罢课,并没想象中轰轰烈烈,反倒更像舞会,说说笑笑,谈情说爱的。

这是为什么?

老岳父总结道,这是因为我一个人的革命热情与信仰,只是我自己的,并不是所有人的。

那么如何搞革命?
岳父没有直说,但他知道,革命并不是一无是处的。革命,往往诞生出伟大的人格。而这个人格,对,就在你身上体现了,我的号女婿哟。


对了,本片还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最后行动中的小跟班,与在咖啡店吃饭的同学对峙的情形。

这一幕,非常幽默,但有很真实,真实到无以复加。因为,这和我生活的大学校园多么相似啊!
没有文化,没有热情,且不说自由散漫的个人作风,单是一份道德理想的担当,已经破灭。

是的,在大陆高等教育走入僵局,越陷越深越迷乱的时刻。在地球的另一端,在加拿大与美利坚,那里的学生,比大陆同胞更富有,同时,也比大陆同胞更自由散漫,更堕落。

那么,这位托洛茨基的小跟班,是如何说服同学参加示威与游泳的呢?
你看了就知道了(虽然编剧变的可能有点假,但不得不说,搞革命的人,很有性魅力)。

ok。冷战结束,通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个人主义与虚无主义弥漫在后现代的社会中,红色的意志在西方世界何去何从?

我想,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给了老人一份安慰,给了青少年一个梦。




 3 ) 年轻人该起来改变世界了

当你认为自己不平凡的时候,你就会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你叫什么名字?有没有一个伟大的人恰好和你重名?你有没有想过轮回转世,你就是那个伟大的来生?
不要笑我痴人说梦话,因为真的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做到了。

电影的名字叫《少年托洛茨基》。
一开始我以为是讲那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士的童年时期。事实却是一个完全与众不同的少年。
他除了名字与这位伟人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做梦。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1879年10月26日-1940年8月20日)俄国与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列宁最亲密的战友,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左翼领袖,工农红军、第三国际和第四国际的主要缔造者。以对古典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独创性发展闻名于世。

密密麻麻的小纸条,详细的记录着托洛茨基的人生经历,可以说,这个名为托洛茨基的少年固执的复制着前人的经历,并深信不疑。
他是一个疯子。
“革命的理念是可笑的,他们永远被当成一个疯子看待。”
但是最后他真的成功了啊!

对啊,我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不就应该是豪情万丈,有思想有力量的吗?无知无畏的年轻人捍卫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的环境,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啊!
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不到!为什么大多数人从不去想!
为什么发出振奋人心的话语的托洛茨基被人当成疯子,又为什么沉寂了那么久的少年们掩盖着内心的渴望!

电影里有几句台词值得我们这些作为学生的好好想想。
“ 学校就应该这么糟糕吗?”
“说真的,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让学校变得更好的事。”
“把行动放在信仰前面。”

我为自己在最初的嘲讽感到歉疚 ,也为逝去的光阴中无所作为而悔恨。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享受、歪曲着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含义,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做有意义的事,无悔时光。

当我相信自己不再平凡的时候,我会充满动力去做不平凡的事!相信吗?我们终究会改变这个世界。

 4 ) 无聊或麻木

如今,恐怕很少人知道托洛茨基。他原名列昂-勃朗施坦,犹太裔,列宁亲密战友,俄国十月革命领导者,红军创始人。在与斯大林争夺苏联领导权失败后,他被流放国外,并最终于一九四零年在墨西哥被刺杀。

加拿大影片『少年托洛茨基』(The Tortsky) 主人公十八岁,同样叫列昂-勃朗施坦,坚信自己是托洛茨基转世,生来就要发动革命。他先去父亲经营的公司,鼓动工人们成立工会。失败之后,他又企图在中学里组织「真正的学生会」,并为此和校长和学督等人坚决对抗。

他的斗争或许显得天真幼稚,但其真心可鉴,因此才有绝世好妹妹无条件支持,才有非一般继母充分理解,才能和父亲顽固做对。过程中,还有前辈革命家认可和指点,有年长女律师爱情滋润,总之少年托洛茨基是人生胜利组。

他打动同龄人,方法直指人心:究竟你是无聊,还是麻木?麻木,则无药可救;无聊,则需要强刺激。他成功组织了罢课,却未能取得预想结果,因此受到启发:让更多人作出改变、采取行动,仅仅靠演讲和传单是不够的。他激烈冲撞体制,并付出了相应代价。

或许,环保女斗士格雷塔-通伯格应该向他学习,仅仅是在联合国高喊「How dare you」是不够的,仅仅要求大人们采取行动是不够的。只有能做出实质牺牲,才能表明她真正关心地球未来,才能激发更多人参与。

为什么年轻人总是充满热情?因为他们发现,如果什么也不做,自己拥有或者可能拥有的一切,将会彻底失去。

相形之下,中年人很少有这种急迫感,他们做出离经叛道的举动,往往是出于已经失去一切之后的绝望感。正如美国电影『再次出发』(Begin Again) 里的中年音乐人,非要跌入人生谷底后,才会投入到孤注一掷的唱片制作项目中,并在打破所有行业既有规矩后,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新生。

那么,你是无聊,还是麻木?

 5 ) 我们这些后现代主义者一定无法理解。

本片在一些部分还是挺有趣的,似是堂吉诃德式的荒诞。 故事的立意应该可以彰显出后现代对革命的解构。 开头有一个细节不知道是否有人发现,男主示威时候说拒绝外国劳工,对不熟悉工会制度的人来说,这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但如果了解,便会发现这个细节拍的不错,至少在东亚是拍不出来的。 对东亚,至少是从未了解marx的china观众可能真的难以理解这部片子的有趣,即使我给他的评分受制于拍摄,并不高…… 若是最喜欢的话,相比较无聊和无趣,我更喜欢当初工运领袖说的那句。 我们这些后现代主义者一定无法理解他们。 最后你觉得每天敲键盘的工作很无聊吗? 每天网上听着少女出卖身体,老人碰瓷,底层劳动者反社会的报复,尘肺病人得不到半点资本家的赔偿,大量的政治优待给了工厂老板,国内外公司的事情很无聊吗? 我们生活在这种比电影主角更荒诞的世界,我们也比他们的同学更无聊。

 6 ) 无聊或是无所谓?

了解托洛茨基生平以及政治斗争残酷的影迷,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对于这种青少年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幻想感到可笑,幼稚,或是回想式的同情,悲哀.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你会开始赞赏这种年青人的理想与坚持,他那神似的衣着眼镜体态,他的演说才能,他的思想,还有他的真诚,脚踏实地向着理想的进发.当然还有他与女友(很特别的嗓音)的感情生活,老红色教授(有着曾经的抗争历史)对他的支持与启发的难能可贵.(另:老红色教授与学校老董事的最后对话是很有意义的一段,忙于各种基金会(当中包括福利事业)的老校董当然无视这种年轻人的狂热,但你不能否认他们的这种追求创新的精神.)

影片同时也是一部了解国外人们生活家庭,社会,校园状况的影片.同时有着一种讽刺与幽默腔调.比如家庭中的哥哥一家,或是工厂中的工人,两位学校管理人的刻板神态,以及那个前男友的自怨自艾.(A bit embarrassed than you two.)

当学生们都费心于个人小天地,让时尚个性侵占生活空间的时候,政治运动的开展,学生会的建立,对于整体利益的追求,将会是何等的"高大"与难能可贵.但是政治运动需要众多的工作,需要人们对于理念的理解与授受,还有对于活动参与的热情.当然,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相应的惩罚与打压.

影片中段,几个政治团体(包括阿甘正传当中的黑豹党\草绿色军装\)依次出现,迈步向前的段落,有着一段非常精彩的摇滚配乐.另外是"社会公正"舞会的时候,各种的政治人物化装同样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短评

唉,豆友們,這真不是一部美國電影...

6分钟前
  • historian晚晚
  • 推荐

I show my apathy towards any action made by TG

10分钟前
  • Wit
  • 推荐

其实跟托洛茨基没关系,找个自我最要紧。

13分钟前
  • 安迪·张不正经
  • 推荐

wow~

16分钟前
  • Joe
  • 推荐

这部片子不错,有些桥段很有意思,对小骚男的印象改观挺大,他个子做假了吧这么高?加拿大的高中有这么死板独裁吗。。。不成功便成仁,结尾亮点!

18分钟前
  • ★冰凌宫★
  • 推荐

完全进入不了故事呀.... 最后十分钟稍微好点。毛主席语录出现我又笑了- -.....

23分钟前
  • 人类学科研究员
  • 还行

共产主义幻想的青春片

24分钟前
  • Uncle Wang
  • 还行

说到点子上了,无聊还是无所谓,就是现在所有人的态度。虽然很理想,但是自觉还是会像动物庄园的结局,就是因为上述态度,而且这种态度目前来看是不会消失的。jay baruchel很适合这种片子,不要再浪费到魔法师的学徒上了。最后找到列宁很喜感……

28分钟前
  • 井戒
  • 力荐

开心死了~

33分钟前
  • friendbeast
  • 力荐

无聊还是无所谓? 男主角演技很好,能在美国找出 一辆拉达。还真酷!!

37分钟前
  • Qoo|夜深动物
  • 推荐

可能是希望太高,这个电影实在令人失望,这类影片最需要的是睿智的冷幽默与尖锐的讽刺。本片做的则明显很笨拙,尤其在有《青春年少》这种极佳的校园冷幽默题材之后。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are you my stalin, dwight'~ 自己客串列宁 ricky mabe在里面好酷! 他女朋友有点像Selma Blair+甘布斯

46分钟前
  • cody
  • 力荐

请列为河北大学必看电影

49分钟前
  • 袋鼯
  • 推荐

it's [Rushmore] with a heart, minus the narcissism

50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wohoho~ 想到这个故事的人很有意思~

54分钟前
  • ling
  • 力荐

熟悉红色革命中国的观众,也许更会觉得本片是一个彻底的笑话。但身在魁北克,却逐渐能理解左派于北美社会的意义。但,结尾的毛语录还是将它变成一个笑话。我们已经亲身实验过托洛茨基,我们也已经看到了结尾。

56分钟前
  • Fujia
  • 推荐

加拿大人拍出来的脑残片,越看越觉得SB,丫就一精神病啊!

60分钟前
  • 只手撕天
  • 还行

最后跟列宁的会合还蛮感动

1小时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妹妹不看扎克阿弗隆爱看肯洛奇。无聊和无所谓的我们这里更多,不是你们。中间那首小歌儿挺好听的。

1小时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apathy or boredom?托洛茨基转世魁北克理想主义革命青年,组建工会,大龄恋爱,罢课游行,改变世界由我做起。作为一个曾经天天思考如何挑战体制闹革命的傻大愣,这片子能共鸣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哈

1小时前
  • kylegu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