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民谣2022

综艺大陆2022

主演:李宇春,张亚东,呼兰,徐志胜,陈鸿宇,陈粒,丢火车,贰佰,房东的猫,风子,好妹妹,海尾巴,蒋先贵,鹿京周,刘莉旻,林仟淇,柳爽,马飞,马条,水木年华,万晓利,谢春花,小河,许钧,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小六,叶蓓,庄达菲,钟立风,张若水,张玮玮,周云蓬,昨夜派对L. N Party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4-05-28 16:34

详细剧情

       该民谣音乐类竞演节目集结29组会生活有表达的音乐人齐聚一座烟火城市——长沙,共同生活并通过线下多轮比拼方式,打造五场民谣音乐盛会,在温暖热闹的烟火气中吟唱生活百味。用民谣唱生活故事,用音乐治愈人心。并以民谣符号联动一座城,以音乐真实描绘城市人物生活细节,从而展现有烟火气的世间百态。

 长篇影评

 1 ) 又是拿一手王牌打的稀巴烂的一次典范

从头到位的失望,失望的是好不容易有一个民谣节目了,找了一堆好的歌手,却请了一群半吊子的制作班底来操刀。连民谣是什么都没有搞明白。全程在消耗民谣这种音乐类型的存货,并没有真正的把民谣的魅力呈现给观众。

众所周知,音乐节目和喜剧节目从现场观看到最终呈现在荧幕里面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导演压根就不懂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如何把这种情绪和氛围最大化的传递给荧幕观众。全程乱七八糟的现场流程和剪辑节奏。真的就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帮人在自嗨。

除了嘉宾以外,真的没有任何能给节目加分的地方。好久没有看到如拉垮的音乐节目了。

没有控场、没有流程、没有布景、没有节奏、全节目糊成一片,看几分钟就看不下去的节目。

喜欢民谣的忍着一边看一边碎碎念:你们在搞什么?

不喜欢民谣的看几分破口大骂:这是个什么东西呀?

如果有下一季,换个总导演吧....

 2 ) 生活的旁观者,生命的记录者

《我们民谣2022》看到了新的一期,俩俩合作改编影视金曲。 之前的节目中,小河被淘汰了,张玮玮被淘汰了。 节目组挺会玩啊。 在我心里,今时今日的小河和张玮玮,已具一代宗师风范。 在他们身上,具有民谣应有的一切特质:民间的、诗意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游吟。 在他们身上,浓缩了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那个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完美延续的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那也是截至目前我以为的内地文化艺术气息最浓郁的最后几年。个人愚见。 小河、张玮玮、万晓利、周云蓬、钟立风、马条,都是那几年出现的内地民谣界的代表人物。当然,还包括能上台面的老狼、野孩子和上不了台面的矮大紧跟南京市民李先生。 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音乐风格相当统一:自由、奔放、民主、向上。外人看狼狈不堪,其实内核十分乌托邦。 这所乌托邦的城池叫“河酒吧”。 三里屯南街一间不起眼的店。 这几天看新闻说三里屯酒吧街要拆了。主要指北街,南街早就拆成了高大上。 那时南街的河酒吧聚集文青,爱尔兰酒吧挤满白领,白房子里是文化精英的天下,北街的男孩女孩扎堆的是初涉夜生活的雏儿,幸福三村88号里全是业界大佬。想起来,一幕幕跟放电影似的。 二十年前的北京,纸醉金迷。这个词用在此处,绝不是这个词的字面意思! 那时的音乐圈及文化界,怀揣希望,充满理想,放任各种思潮和怪异存在。那时的我和我们,洋溢着青春的脸庞。 那时的万晓利还不是万总,大家都叫他小利。他喜欢一扎一扎一扎一扎一扎一扎一扎喝酒。 那时的小河也没有白发,喜欢戴各种奇怪的帽子,也喜欢用各种乐器搞出奇奇怪怪的声音。 那时的钟立风没成钟叔,就是小钟,他也还没开始织毛衣,只是低头不停读诗集。 那时小索还在,佺哥未老,张玮玮、郭龙还是刚到北京的西北生瓜蛋子。那时的安娜还不是刘烨的老婆,她那时的身份应该是记者吧。 嗯,还有老大,赵老大,一喝就大。 周云蓬,民谣圈的地位无人撼动,歌词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可我就是不大能接受他的嗓音,总会有出戏感。《不会说话的爱情》有周云蓬、小河两个版本,周版容易让听者有疏离感,河版则温暖温柔充满温度。 不过,在听过周云蓬与叶蓓合唱的《葬花吟》后,我终于明白了,周云蓬的嗓音,单独显得尖、高、硬,与女声反倒极搭。顺便说一句,周、叶二人合唱的这版《葬花吟》,实在太高级了!绕梁三日余音袅袅! 说到小河,绝对是个音乐奇人。说实话,小河的音乐绝不大众,反正我接受起来觉得困难。更别说他的另一个音乐企划:美好药店乐队。极其实验,音乐美学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企及仰望。如同宋雨喆的大忘杠乐队一样,听不了听不得听不懂。 但是,他对中国内地民谣、民间音乐的贡献,时间看得见。 说了这许多,到底啥是民谣? 一人,一琴。声音佳,琴艺绝。若再有一凳,足矣。 不可复制的现场。 来目民间的声音。 张玮玮坐在凳子上滑着箱琴唱“把你画在菜板上,一刀两刀我剁死你”;吴吞站着边弹琴边唱“一个中国人得到了它,从此再也不能回家。” 都是民谣的经典场景。 其实,像老周小河小利小钟这些人,我更愿意称呼他们为:手艺人,或者叫:游吟诗人。前者是他们的物质保障,后者是他们的精神属性。 我想,当年的荷马或许就是用不婉转的歌喉歌颂奥德赛,记录特洛伊。如同今天的周云蓬,硬梆梆的喝着黄金粥打马过草原,坚决不做中国人的孩子。 边走边唱,如同钟立风所说“所谓民谣,就是在路旁。” 所谓民谣,就是:生活的旁观者,生命的记录者。

 3 ) 民谣很好,节目很烂

作为一个民谣小白,纯综艺受众谈一谈对节目的感觉。

因为不是受众,对人对歌都很陌生。之前总是听对象在哼唱一首我觉得极为跑调的歌,结果发现仅仅因为它是首民谣,歌词也很难懂借我枪借我五毛钱啥的。然后搜了下去听原唱,确实是跑调似的唱法风格(一种初印象,其实是因为民谣是一种叙说型的音乐)

让观众没办法“入门”节目组背大锅,真人秀部分是负分,导致对于陌生的观众,没有建立起对民谣音乐人的认知,前世今生,棱角圆缺都全不知,也是节目组的傲慢吧,觉得观众有自己检索的义务?这群人也都长着同一副样子,不食人间烟火,又疏离又社恐又不爱说话,导致很难共情这群人的惺惺相惜。最近一期节目甚至哭了好几轮,每次他们落泪我脑海里都是问号。显得观众冷漠也显得他们动不动就掉眼泪是易感是眼窝子浅是文青似的矫情。

但静下心来听几首之后还是会被一些音乐打动的。我个人的感觉下来是,民谣是要动用一定的记忆的,个体的或是群体的,要带着一点文本解读的意味在里面。

但是现在综艺都太快了,好难慢下来。甚至为了增加节目的看点,要设置淘汰赛制,要加一些不相干的嘉宾,比如搞笑的相声演员比如努力找话说的刘震云。倒不如丢开这些所谓综艺效果的框框,做一个更纯粹的音乐性的节目。

节目组仍未找到方法,很可惜。因为感觉民谣这种音乐品类在走向历史了。因为没有诗了,也不能表达了,真实的字眼都是禁语,隐喻都是催命符,一些个情绪、想法、宣泄都是造反和禁忌。

有些民谣是枪,现在一些,好多,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惺惺作态,或成为羞耻的抖音热歌。没意思得很。

 4 ) 一些疑惑,不喜勿喷

民谣什么时候会和竞技沾边了,民谣的本质就是大家开开心心的聚在一起唱歌聊天,竞技与民谣本身就存在冲突,音乐没有好坏……说实话排名靠前的未必特别出彩,排名靠后的也不一定就是不优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和生活态度……民谣不存在炫技,也不同于饭圈那套,民谣的本质是加强人与人之前的关系,抒发情感,展现生活的百态……在者说把这些民谣大佬,曾经的、现在的民谣大佬、民谣音乐人聚在一起,本就是很少见,张玮玮老师,老狼,小河老师,柳爽,房猫,好妹妹……这些民谣音乐人是多少人心中的民谣之光把他们聚在一起本就是难得的,本就是是一场民谣的盛会,但是加入的简单粗暴的淘汰实在是无法让人理解,每个音乐人的受众不同,每个观众的喜好不同,正如我也无法听懂周云蓬老师歌中的意境,所以我认为饭圈那套真的不适合搬到民谣上来,民谣音乐的价值不在于输赢,而在于意境和态度……[合十][合十][合十]

 5 ) 给民谣一个更大的舞台,甚好!

《我们民谣2022》终于赶在2022的尾巴播出了。

民谣是简单而纯粹的(就像摩洛哥的足球),往往只需要一段歌词,一曲旋律,一把吉他就能直击人心。

于我而言,万晓利的《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鸟语》《达摩流浪者》《陀螺》,陈粒的《历历万乡》,张玮玮的《米店》,周云蓬的《不会说话的爱情》《九月》《中国孩子》,丢火车的《白兰鸽巡游记》《晚安》,许钧的《自己》,尧十三的《北方女王》《二孃》,宋冬野的《郭源潮》,胡德夫的《太平洋的风》,张悬的《艳火》《宝贝》《南国的孩子》…以及罗大佑和南京李某人的大部分作品,都曾在不同时刻抚慰过我的心灵。

虽然前些年的民谣热已经散去,但翻开自己的网易云歌单,民谣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一part,节目里29位(组)音乐人的作品大多都听过;扒拉一下自己的手机相册,陈粒、好妹妹、张玮玮、万晓利、小河、房东的猫、周云蓬、丢火车、鹿京周、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等音乐人的现场也在在各种演唱会、音乐节、livehouse感受过。

当嘻哈与摇滚都吃上了综艺的红利,不知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的民谣尚能饭否?anyway,能让更多优秀的民谣作品和民谣音乐人在更大的舞台上得到展示,甚好。

如果你问我谁会成为这个节目的前五名,我会说听就完了,比赛干啥;如果你说别装逼,直接点,我会说万总第一,别人随意。

 6 ) 有点遗憾,有好料没做成好席面

看了两期,感觉我们民谣这个节目的制作团队,脑袋就不清楚。

既要又要,两头不靠。扑街不冤。

最离谱的当然是把不太有名的歌手的歌曲演唱部分剪掉。

就很势利。圈内老前辈——保留(这个“圈”基本等同于老狼老师朋友圈);有网红代表作的——保留;两者皆非但“有故事”的——酌情保留。

对其它小歌手可真狠啊,一首歌掐头去尾都不给人家播完。(但神奇的是会保留他们一部分台上聊天环节。)

就离了大谱,你那一大段一大段的台上尬聊、后采互吹、生活花絮,随便哪里省几个镜头18首歌的时间都出来了。

节目组能不能醒醒啊,就根本没搞清楚,观众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有的是什么。

你想走音综真人秀路线,不管是嘉宾的知名度、内容的话题度,还是聊天相处的有趣程度,咱就不提那个烂剪辑了,你真的没法跟人家别的真人秀节目PK啊,咱能倚仗的差异化优势不就是那点掏心掏肺的音乐部分吗。

会看这个节目的观众,至少是喜欢听歌的吧,显然会更希望完整地听完歌手真诚演唱的歌曲啊。

如果观众甚至都不想听他们唱歌,更不可能想听他们唠嗑啊。这个节目的目标受众不可能只有那几位老前辈的陈年老粉吧。

另外第一场的设定,显然就是,甭管俗不俗吧,给我把你最红的歌丢出来先!

一生有你听到要吐了啊,奇妙能力歌可以说是毫无进取心了。做节目这样不能说不对,只是一个音乐领域,如果几十年如一日能听的就是那几个人,那几首歌,真是挺心酸的。

没有新人怎么行啊,水木年华推新人都推哭了,整个节目的调子反而是民谣圈后继无人。

所以可能也确实是圈子不景气吧。

我其实只是个比较杂食的流行音乐听众,至今也搞不懂啥算民谣,啥算摇滚。感觉节目组也不一定知道,把抱吉他唱歌的都请来了攒了这么一盘。

看乐夏的时候,绝大部分歌没听过,大部分歌手不认识,但也看进去了,诚然重口味的火锅店比岁月静好的茶楼更容易有人气,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有厉害的作品。

不过话说回来了,唱的再怎么不咋地也不至于差这几分钟时间,我下来听歌曲合集,虽然可能有修音,小歌手们的歌,也没那么糟啊。

这才第一期,要是年轻歌手们连一首歌都不值得播完,你请他们来干啥啊,这一整季的节目,还搞啥比赛啊,你直接整个老炮儿团建围炉煮茶时光音乐会呗。

尊重下歌手吧,也尊重观众,不是在歌词字幕上标几个调就有音乐性了。

另外,请徐志胜和呼兰当主持也是一言难尽,都能想到节目组做出这个设定的时候该有多得意多自信,——“咱这一定能吸引年轻观众!”

想的挺好,志胜搞笑,呼兰有情怀,俩人都有人气。然而,脱口秀和主持虽然都是动嘴的活儿,不代表是一回事啊。脱口秀自己讲就行,顶多跟观众假装互动一下,主持人得控场啊,那脚趾抠地的冷场尴尬,确实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志胜是挺幽默脑子快,也会被逗笑,但是往往笑完就觉得,这里好像笑的不大对。呼兰就是来沉浸式追星了。

我真的很喜欢呼兰和志胜,也算民谣的路人粉,但是,两下里就不搭啊。可以理解吧,就好像我爱吃肥肠,也爱喝奶茶,但不代表我能接受肥肠奶茶这种创意料理啊。

然后就看到第三期请了岳云鹏,我……

还抄乐夏作业请了我们张亚东老师。当年乐队夏天里的亚东老师令我神魂颠倒,但在这边,亚东老师自承民谣不是他的领域,全程比较少发表专业意见(但关于共情的讨论仍然是全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发言),不像乐夏里那样温柔又澎湃,专业又中肯,哎,对自己不熟的领域不妄加评判,这也是我们亚东老师的严谨自持之处。这不算缺点,只是顺带hc一下。【捧脸】

其实好几段表演都很精彩,既然是代表作,一些老歌确实很情怀很回忆杀。民谣歌手大多真诚、诗意、感性而温和。前两期我最喜欢小河寻谣计划的摇船,还有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叶蓓老师唱得真好,钟立风也令人印象深刻。摇滚在路上,民谣在路旁。

乐队有火热的夏天,民谣是淡淡的、温情脉脉的,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说到底还是有点遗憾吧,有好料没做成好席面。

 短评

小河能来就够给五星了。

6分钟前
  • Mulukwausi
  • 力荐

看着节目名字起得就没有下一季了,一下子把阵容全薅光了。老一辈儿的真牛逼,日常想念南京市民。

8分钟前
  • char
  • 还行

虽然但是还是米未制作吧

13分钟前
  • 欧欧。
  • 较差

一个人听太虐,只求执手相看泪眼。

1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我们民谣》,让我想起我期待、也是万众期待的《乐队的夏夏》,可发现李宇春和两位脱口儿,又发现这片子是长沙拍的,于是,明白了,这是爱奇艺联合芒果系。于是我也就不再抱太多希望。说心里话,湖南人干不好这类综艺,这不是通俗玩意儿,你不懂,我也不想解释。打开节目,果然如此,敞开而low

21分钟前
  • 诸葛酱
  • 较差

导演大概为了做节目今年刚知道民谣吧,民谣起码已经过气小十年了,他当自己捡了个宝一样,一上来给大家隆重介绍谁是叶蓓……他真的,我哭死。

24分钟前
  • 姓曾的拉扎罗
  • 很差

在年末这个节点,太适合听民谣了。被疫情偷走的三年的尾端,被万总《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治愈了。

26分钟前
  • 有啥好看的呢
  • 力荐

如果这是马东做的节目,那它一定不是现在这种尴尬场面。

27分钟前
  • 风满楼
  • 还行

四颗星全给张玮玮,听到米店时,我一边哽咽,一边吃饭,都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感伤。

31分钟前
  • 可乐请加冰
  • 推荐

想念热心市民李先生

34分钟前
  • 凡人.
  • 推荐

虽然有很深的借鉴乐夏的痕迹,但是能听到叶蓓唱白衣飘飘的年代,听到陈粒再一次弹着吉他唱奇妙能力歌,这已经够美好了

39分钟前
  • 霓虹深处
  • 力荐

飞机飞过天空 天空之城 落雨下的黄昏的我们

42分钟前
  • H1ghFly
  • 还行

看了第二期,哭全场,说不清被什么感动,是生活方式,是情怀,是老友,是对爱情的缅怀,是对当下的坦然,是悲伤的力度,还是乐观的能力,是别人的,是自己的,就在这复杂的心境中,畅快地哭了一早上。这群民谣人,很温和,又很锐利,很朴实,又很叛逆,上镜的人大多没有妆发,所以看起来日常而舒服。

43分钟前
  • 落梦
  • 力荐

张亚东,不管什么歌都是——“我没听过,但是我今天好~感~动~”

48分钟前
  • 凤尾狐
  • 推荐

少的那颗星给南京市民李先生

51分钟前
  • Uaena
  • 推荐

要真希望“这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攻击好妹妹娘炮的评论少一点,对歌不对人的纯粹讨论再多一点,或许世界才不会像今天这么乱。这29组音乐人有几个在编曲和内容上确实水,但谁规定了民谣必须是带着汗味儿的直男的专属?都是老周笔下的芸芸众生,自己非得分个三六九等,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咱们讨厌的那些人又有什么区别?民谣的底色始终是温柔与善良,人身攻击麻烦转移到隔壁乐夏行吗?

52分钟前
  • 1806
  • 推荐

制作单位太拉垮了,我很久没看过节奏、质感、剪辑、灯光、主题都这么拉垮无聊的综艺了… 浪费了一帮民谣歌手。整个节目的业余程度比好妹妹的主持还业余🙄️

55分钟前
  • Being槟
  • 很差

好喜欢李宇春啊

57分钟前
  • urnot77
  • 力荐

《贷款搞民谣》分给第一场

59分钟前
  • reneryu
  • 力荐

下一季不把李志野孩子找来,怎么扛得住这一季阵容。主持人减一分,这俩脱口秀艺人完全不懂民谣啊

1小时前
  • 清风乱弹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