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上)

战争片大陆2008

主演: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张震,胡军,林志玲,尤勇智,中村狮童,宋佳,臧金生,巴森,侯勇,王庆祥,马精武,佟大为

导演:吴宇森

播放地址

 剧照

赤壁(上) 剧照 NO.1赤壁(上) 剧照 NO.2赤壁(上) 剧照 NO.3赤壁(上) 剧照 NO.4赤壁(上) 剧照 NO.5赤壁(上) 剧照 NO.6赤壁(上) 剧照 NO.13赤壁(上) 剧照 NO.14赤壁(上) 剧照 NO.15赤壁(上) 剧照 NO.16赤壁(上) 剧照 NO.17赤壁(上) 剧照 NO.18赤壁(上) 剧照 NO.19赤壁(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59

详细剧情

  东汉末年,汉室幼主难当大局,朝廷中曹操(张丰毅 饰)独断专行,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夫孔融(王庆祥 饰)誓死直谏,结果落得给曹兵祭旗。原来曹操决心已定,欲剿灭刘备(尤勇 饰)、孙权(张震 饰)等江南反贼,一统天下。长坂坡一战后,刘备在军师诸葛亮(金城武 饰)辅佐之下,率结义 弟兄关羽、张飞(臧金生 饰)、赵云(胡军 饰)等,带领难民且战且退,最后只得求助于江东孙权。对于抗曹之事,孙权亦正犹豫不决。但大都督周瑜(梁朝伟 饰)与其妹孙尚香均力挺其出战,眼看大兵压境,孙刘联盟方现雏形。诸葛亮观周瑜严明治军,旗下大将甘兴(中村狮童 饰)身先士卒,颇感欣慰。此刻突然传来军中箭弩严重缺乏,孔明不顾鲁肃(侯勇 饰)好心劝阻,甘愿立下军令状,谋求箭弩……

 长篇影评

 1 ) 电影中古琴的运用

在中国影视剧里,不乏经典的古琴引用。《赤壁》中开曲借鉴了古曲《广陵散》的部分旋律,先以悠远之音传来,显得空旷寂寥。接着,借用《流水》展现了周郎将诸葛孔明当做久违的知音。观众通过音乐的描述,更直观地了解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深刻影片内涵。 如果说电影的美在于他的镜头语音,那《赤壁》的美在于视听结合。

 2 ) 赤壁(上)

我去看了《赤壁(上)》,自从我决心混影视界之后,我决定不再说华人导演的坏话,因为保不齐哪天就碰上了,很尴尬的。假如有一天我决心混海外市场,我保证不再说任何导演的坏话。所以,《赤壁(上)》还是值得看的,如果你是金城武、梁朝伟的粉丝的话,什么?你还粉林志玲、赵薇,恭喜你,你中奖了。既然保证不说坏话,那就说点闲话、题外话以及技术层面上的建设性探讨。

一、很多人都说编剧太弱,我要替俺们编剧说句话,在国内搞电影,主事儿的是导演,如果片子拍好了,那说明编剧的本子不会差,假如片子很烂,那也并不说明本子一定很差,基本逻辑关系就是,坏电影,导演要担负95%的责任,好电影,编剧可以承担60%——80%的夸奖。

二、搞一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装片最保险的是三种手法,1完全尊重老百姓的演义评书审美,2完全按照史实,找二十个专家保驾护航,谁敢多嘴就灭谁,3两边不靠,完全重新编一个,比如《大话西游》。最可怕的是把三件东西搅和在一起,还不能自圆其说。这不算说坏话吧。

三、《赤壁(上)》里最靐的一个人物是关二哥,1他不爱骑马,2不太爱用刀,喜欢使拳脚,3在长坂坡他有机会杀掉曹操却没下手(老曹自己说的),作为回报,老曹就把丫给放了,导演太爱华容道了,所以提前搬出来用了,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看起来这么靐呢。好吧,我承认,忍不住说了一点坏话。(注:靐,音病。三个雷叠在一起,指太雷了,晴空霹雳雷,用法同雷,如,我今天被靐到了。)

四、关于阵法是片子最大的亮点,这块其实是我的强项,我读过兵书战策,而且研究过中国和西方阵法差异。西方的阵法很朴实,没什么讲究,强调兵种配合,比如典型的阵法是步兵排方块,第一排盾牌,后面是弓弩手和长矛手混编,再后面是投石车等远程武器,两个侧翼是骑兵,用来突袭和护卫。这种阵法搁在中国演义里叫“白鹤亮翅阵”。对于听评书长大的中国人来说,阵法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封神榜》、《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基本就像科幻片。这不是空穴来风,在历史上,中国人确实把天象、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等等元素都加到阵法里面,从而将它神秘化,一方面当时的人确实比较迷信,二方面利用迷信给敌人造成心里压力,三方面用迷信来鼓舞己方的士气,所以说这种东西在实战中是有用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某阵法里说,在木日,用木命的将领去攻打木门,则立破。又有,某个特殊的日子,用女子出阵,可以一当十,妈的,轮奸啊?而纵观中国的实战阵法,核心只有四点,1兵种配合,形成最佳的战斗体系,2通过各种手段隐藏兵力的虚实,让敌人不知道从哪里突破,阵法中有所谓生门(战阵的薄弱处),死门(战阵的强大处)是也,3阵法在于变动,根据情况改变兵力部署,形成局部优势,演义里所说的破阵要诀就是,把在旗杆高处挥小旗的人射死,阵型立乱。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现实中,通讯方法其实有很多种,比如声音、通讯兵、放鸽子(吴导的最爱),4时刻手里都要有预备队,相机出动。掌握了这四点,管你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才阵、四方阵、五行阵……你就差不多都懂了。根据这些理论再来看吴导的八卦阵,你就会发现这个八卦阵很西方,假如弄点故弄玄虚的东西加进去,就像中国的了,而且,老外肯定更喜欢。

五、小时候听完评书《岳飞传》,我就想以后拍一部岳飞的电影,前两年听说美男导演唐季礼跟我的理想一样,一度还传出要郭富城演岳飞的传闻,不过后来不了了之了,估计是在广电总局那里审不过,岳飞打的是金兵,这不是欺负少数民族吗,不符合我们的民族政策啊,可是,据我所知,他妈的不是金国一直欺负汉族吗?以此类推,杨家将、明英烈(前半部)、文天祥、孙中山(前半部)都不能拍,剩下的《赤壁》还被人拍掉了。

六、我决定把我的古代战争片放在春秋时期,那时候都是汉人打汉人,不会犯政策错误,根据我的研究,当时还没有礼崩乐坏,大家都搞费尔泼赖,所以打仗的时候也非常讲规矩,成列而鼓,礼义之兵,有一定的仪式感,排好阵势,操演一下,对方一看,妈的,这个团体操咱们不会,撤退吧。北朝鲜要搁在春秋时期就是世界军事第一大强国。或者两边各派一个大力士,上来掰手腕,谁输了就割给对方一座城池。再或者各派一个作战参谋,做沙盘推演,我准备这么进兵,我决定这么反击……后来就发明了象棋。这种局面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话说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和楚国在泓水打战,宋襄公是个坚持仁义的人,拒绝了臣子“半渡而击”的战术,坚决不进攻没有整好队形的敌人,结果,等楚军渡过河列好队,一个冲锋就把老宋给削了。老宋为此变成了大家的笑料(毛主席的评语:蠢猪式的仁义),和徐偃王一起被作为仁义误国的典型扫进了故纸堆。一个时代结束了。

七、关于草船借箭我一直有个疑问,诸葛亮怎么知道曹兵肯定不会射火箭呢?

八、那天在网上看有人说,red cliff是不是应该翻译成红岩。

 3 ) 苏轼既可“人道是”,周郎何妨阿喀琉斯?

“人道是”


跟文艺作品较历史劲不是个合算买卖。举史上不符历史的文艺作品,罗贯中《三国演义》就得张榜被批斗。苏轼填《念奴娇》,难得糊涂,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就开始抒情。这倾向明白得很:哥哥我觉得哪儿是三国周郎赤壁,哪儿就是了。这算文艺作品的特权,贾宝玉就爱胡乱杜撰,揭破了照样没皮没脸。

关键问题从来不是文艺作品真实不真实。除非您老和《贞观长歌》似的,顶个避雷针穿个明黄袍就出来吆喝咱是贞观历史正剧,那属于自己找不痛快。编好看了,谁来考证你西门庆在清河县过的是宋朝日子还是明朝日子?你郭啸天杨铁心宋朝就吃上花生了?

都知道,编三国戏,一本《三国志》加裴注无数小故事,一本《三国演义》现放着,区别在于您摘多少桥段、自创多少了。故事结尾大家都知道:曹阿瞒一定要被烧成土鸡,黄公覆多少得挨这么几顿,孙仲谋怎么犹豫,最后还是会打曹操。所以,大家就指望你把这故事编好看了就成。


救阿斗


没挑一个南方白脸儿演赵云,是这片得我心处。说赵云,《三国志》说身长八尺,《演义》详细些,“浓眉大眼,阔面重颐”,简单说,浓眉大眼大脸双下巴,和《天龙八部》里“浓眉大眼一张国字脸”的萧峰相去无几。无巧不巧,胡军这小眼睛窄脸儿双挑了萧峰和赵云俩角。北方豪气是差不多了,只是这浓眉大眼大脸之类,将就糊涂过去也罢。

打戏颇多,枪耍得利落。百万军中冲阵这上好戏码虽然欠点儿,但咬牙切齿的狠劲儿来了。文戏,和周郎对那几句挺见赵云忠谨个性,不提。大概为了塑造尤勇忠厚长者的形象,摔孩子也就算了,直接改拥抱。显然摔阿斗那个对西方观众来说要绕一圈,累,直接抱了多亲切。俩老婆都死了,显然是为孙尚香开道。不过人毕竟忠厚长者,老婆死了眼睛不眨,还不如见百姓流离时感慨多。



长坂桥


长坂桥、烧新野、淹白河都没了。张飞坐镇,霸气不减,多了几分谨慎,居然还开口问军师要一千军。按三爷脾性,拍马过去囊中取物便是。
反光战术挺有新意,马战场面甚佳。长坂桥一喝没了,关、张、赵各自施展一场打戏,走人。关羽居然还险些被活捉一道,大概为华容做伏笔吧——毕竟要飕一声回忆往昔形容挂印封金五关六将太麻烦了。镜头推得很快,影片半小时,诸葛亮就说要过江说东吴了。



张震的孙权


舌战群儒无,简化成诸葛亮激将法说孙权,和《资治通鉴》里取的料相仿。东吴文武挺脸谱化,互相吵两句也就算了。鲁肃猥琐化,而且有奸臣面相,取他做赞军校尉显然东吴无人。

张震演的孙权,难得的好。“坐断东南战未休,生子当如孙仲谋”,时年不到三十,年轻气盛得紧。以往诸影视版孙权,有贵重之气,少桀骜之锋。张震看剑,看战书,细眉长目,杀气阴森。唯一缺点,那胡须一刹那让人想起《天下无双》里的大粽子,笑。

射老虎一段,可见编剧下功夫了。按史,孙权爱射虎,张昭劝不听。自己还发明坦克车去跟老虎打。苏轼所谓“亲射虎,看孙郎”是也。虽然周郎叨叨劝有些造作,剧情算流畅。斩案,出征。


曲有误,周郎顾


孩子吹笛,有误,周郎过来削笛,挺聪明。和诸葛亮斗琴,有些《失空斩》里司马听琴孔明空城的意思,只是林志玲搅局,挺好的茶样清净气氛,见了她就如过期水果糖般黏腻。

甘兴是谁?如果是甘宁甘兴霸,对老大爷下一拜显然不是其个性。史书说,若不是吕蒙老娘,从不知啥叫服软的甘大爷早和吕蒙互剁成肉块了。当然,口齿滞拙也有理由了:粗人嘛。


孟德说“乔玄公当年很赏识我”“见过小乔一面”,很妙,《武帝记》开头几句话,罗贯中都没玩开的细节,被抹开了。至少像那么回事。

张三爷会写字这细节加了,很好,毕竟书法有张三爷《八蒙山铭》传世,不露一笔说不过去;没加他画美人的桥段,可惜了。

全片进程流畅,分镜头很好,切得飞快。只是到林志玲处,不免让人想按快进。和周郎忽然绣榻缠绵一番,外带流泪,合了下部要过江做大利拉了。

反倒是周郎和孔明在一起有夫妻相。



八卦阵


要收回成本,只有攒打戏。本来,孟德初到,初战不利,“引次江北”。火烧要留到下一部,自不免要在“初战”砸点钱。

“八卦阵”“奇门遁甲”之类,从来没个影视作品编像了。老版83射雕,桃花岛合诸葛武侯阵,也不过是些桃花乱移。吴导算有创意了:尘烟起,先盾阵,强弩急射,然后列八卦,诱进阵,转,围。除了下钩连枪、绳索套外,就指望甘关张赵四位豪杰出来单挑。临了,这八卦阵说来就是这样:
诱、围,关门,放甘关张赵。

当然打戏效果非凡,虽然中间一段镜头有些乱,剪得又碎,但武戏至少是多到让人觉得“50元票价值了”。
甘宁马战挟刺;云长变身尉迟恭,抢槊刺人;张飞直接空手使撞的;赵云耍枪,也算花样多了。魏军圆阵虽然让人想到罗马青年军,但人至少像打仗,比“士卒眼见主将败阵,一哄而散,XX赶杀十里方回”的罗贯中套路是好看多了。


亮点


前头说过,大家都知道结局,关键是故事讲得好看。这片子至少不废话,飕飕的走,除了林志玲和小宋佳段落,确没什么多余的——当然这二位还是要有的。女人嘛。

一头一尾,两场打戏气象甚好。尤其马战,自《投名状》和《西楚霸王》以来,仅见的好马战场面。虽然密集阵型有时让人眼一花就罗马了,但至少好看。为了怕大家忘记是三国,诸位猛将还是经常单打独斗,以显得“咱毕竟是万人敌”。

镜头切得快,有些大幅度拉镜头调得也好。气势凌厉,不显拖沓,二小时一晃即过。对白有两个好:一是游刃有余的小冷幽默,二是不经意间的叙述对背景的添加。对不了解三国的同学们来说,曹操、孙权的形象几乎是被旁白给鼓饱满起来的。

话说曹操战阵间玩儿蹴鞠,学霍去病?


阿喀琉斯和布里塞伊斯


本来一个野心家的故事,加点红颜祸水论就更动人了。当然林志玲近镜一打脸就长(此念常)得难看,和红颜也不搭边。咱说阿加门农抢了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于是大怒。什么事必得女人掺合了才有戏看,没法子。

所以为了表现丞相痴情,还得牺牲小宋佳来做小乔模版,外带周郎和林志玲腻歪良久。前说,林志玲此女真不能当小乔看。声音动作一概黏腻,她一出现在镜头里,电影就慢了,拖泥带水。


为什么说周郎是阿喀琉斯呢?一是因为,吴导为了加点绚丽打戏,周郎亲自上阵,一记飞跳反剑刺倒对手,和《特洛伊》里布拉特·皮特那一剑几乎一模一样。当然,周郎催马、慢动作、切换角度那段,也很像《东邪西毒》里他自己脖子上挨一刀然后听血飙风声。从羽扇纶巾到上阵斩将,显然如今文弱男不如武英雄吃香。二是因为,周郎挨了一箭——而且多半就得死在这上头。

《演义》里,周郎死是因为箭疮迸发。如今平白无故上集里中了一箭还被胡军殷勤问了几句,显然这是个大伏笔。设若我所想不错,大概结尾处赤壁火腾之日,就是周郎箭疮举发之时。那时不免要配上金城武错愕伤感的表情、关于马的回忆、某孩子的笛声、漫天火凤凰飞舞、以及梁朝伟黯然又欣慰的阖目……当然,这个场面一定不会让观众过于哀愁,因为到时候会有林志玲甜腻娇软的“周郎,周郎”声做背景音乐,来让大家在开始“哀哉公瑾,惜哉公瑾”之前,先产生一种“我正在看孚日大家纺的广告吗”之感……

 4 ) 赤壁,“萌萌”那一刻的高潮

  尽管早就被剧透,当志玲阿姨开口说“萌萌,站起来,站起来”时,还是逃窜不急地被雷劈到了,环视四周,倒下猛士一片。
  台湾第一花瓶嗲腔一出,谁与争锋。
  这部耗资8500万美元,宇森哥加众多华语影坛一线红星的顶级梦幻阵容,着实让人卯足了劲,期待一场华丽丽的三国盛宴。
  
  电影从一开场,我就蛰伏等待那句雷死人不偿命的“萌萌”。免费的面包不好吃,第一排的观众赠票,让我足足举了两个多小时的脖子,身边净是直接软倒在椅子上的积极豆瓣影迷们。
  网上有个很有喜感的人说,其实里面演得最好的人物是孔融,可惜一出场就死了。
  最先出场的应该是曹操的玉佩和汉献帝,当然还有一只鸟。

  我不晓得宇森哥为什么那么喜欢“鸟”这种生物,无论是表现拉风的白鸽还是怯懦的不知名小鸟,当然,这次也还动用了乌龟大师,就差没把最红火的熊猫拖进来旺场了。

  远在新加坡观看海外版的朋友告诉我,曹操出场且没打出字幕时,周围的新加坡人都不知道他是曹操。
  我们这些在祖国大陆观看内地版的土包子们一看就知道张丰毅演的是曹操,虽然他不是鲍国安演的曹操。

  十年前,我们40年代到80年代生人都看过或熟悉一部名为《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很多人经常以对此连续剧的残念来掩盖自己没有看过原著的文盲本质。
  今天的小盆友们,如果想假借看吴宇森大师的《赤壁》来了解三国史,那就真不如好好玩一把《三国》的游戏。
 《赤壁》真的就只是《赤壁》,一部不断涌现类似于“萌萌”这样高潮时段的娱乐片,不具有任何知识含量。
  
  我只能说,宇森哥做了一场关于“赤壁之战”的梦,他拍的全是他的梦境,完全后现代解构化的故事情节。

  于是,诸葛亮被万千影迷怀疑为“断背背”,他每一个似笑非笑的“略懂”和“冷静”背后,我看到了宇森大哥偷笑的脸。

  台词设置得需要观众带避雷针,他肯定是故意的。

  至于梁朝伟扮演的周瑜,符合无数文艺青年的完美情人梦,有权有势、风流倜傥、琴棋书画样样皆同,还有一点点bl倾向,简直是男女文青的双杀。

  胡军演的赵云则是我最喜欢的男人类型,有情有义有型帅得一塌糊涂,谢谢宇森老师,让他身负重伤,却总伤不到那硬朗的脸,我分明看到一个去掉悲情忧郁成分的阳光男孩“萧峰”。

  刘备很民警、很尤勇;张飞很功夫熊猫、很阿宝;关羽很关公,那把黄龙偃月刀挥舞得霍霍锵锵啊;张震演的孙权有点怪,过于年轻,但女同志们看在他俏脸的份上可以原谅;小燕子的孙尚香果然很小燕子,我觉得她要是留点刘海,造型会更好看。

  小宋佳饰演的骊姬出场事实上把很多人吓坏了,周围一女影迷情不自禁地高呼:“妆化得好难看啊。”她那惨白如日本歌姬的脸,完全是用来吓人的,但评价都说她演得好,最后泪水隐在眼眶里的悲切实在是妙。

  其实她的作用不过是宇森哥用来突出志玲阿姨魅力的一个小小设置,志玲阿姨才是主角,志玲阿姨才是王道。
  因为志玲阿姨喊“萌萌”那一刻实在太销魂了,就算在心里预想了无数高潮来临的情形,等那一刻真正来临,才让你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高潮。
  所以志玲阿姨当之无愧地成为该片的重点,成为无数男人做过的并篡改过的“三国”梦的重要一出,宇森哥的小乔梦,也许是最正常的一出。

  我的父亲大人与我同天在两地观看了此片,他的评价是“太荒谬了”,而我却千方百计地向周围友邻推荐《赤壁》,因为实在有太多空间可以让人肆意想像了。

  我想,宇森大哥在拍这部纯属向自己梦境一般的三国故事致敬的电影时,一定很过瘾吧。
  我父亲大人不喜欢《赤壁》是因为太重视“赤壁”二字,而我更注重“吴宇森”三字,我欣喜地从《赤壁》里看到《英雄本色》、《纵横四海》等等表现男人英雄主义的调调。
  我还在想应该每个正常的女性都可以从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完美的情人吧?——要么如周瑜般文青,要么如诸葛亮般闷骚且性取向不明,要么如赵云般义气冲天、要么如刘备般踏实可靠、连张飞,肯定也有人喜欢,他下马跟人打架时,酷似功夫熊猫里的阿宝,奔跑的两颊不断抖动,横冲直撞把敌人撞到的熊样,好可爱。
  
  而那些赞到死的拉风镜头,十足地made in 吴宇森,小马哥的黑色风衣不过是换上了红色或黑色的战衣斗篷,墨镜换成了亮瑜手中的指挥扇。
  还有那些反复对人物眼神及头部的特写镜头,让纷杂出场的人物有了最鲜明的个性特征。
  可能外国人才不在乎谁才是真正的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那不过是一场电影人物名称罢了,反正了解了故事人物性格就行了,就像《七龙珠》里的孙悟空难道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那如果《赤壁》遭恶评,我想可能是因为宇森哥拿“三国”这么严肃的历史题材自娱自乐胆子有点大了,但对于电影本身,我找不出什么它不好看的理由,而且那些“百姓的安危最重要”、“读好书,以后才有饭吃。”很符合我们的主旋律。
  至少,它拉风,且有高潮,更不会被广电总局干掉!

ps:偶是女D!偶写法那么雄性么?

    -------------------ps 的平方-----------------
  昨儿我看了电视采访,吴宇森说萌萌确实是一个熊猫的名字,他觉得好玩就用了。
  至于,诸葛亮那些搞笑台词,是为了凸显幽默。
  至于,为什么让那几个人物下马打来打去,是为了拉风,为了凸显人物性格。
  至于,为什么篡改历史,他说,电影不一定要按照史实,好看就好。
  最后,我发现,我虽然没有亲自采访宇森大哥,但我是了解他D,如此透彻D了解他——偶从小看到大的香港导演啊。

 5 ) 周瑜VS孔明 赤壁断背情 !!

 看了赤壁最新的八分钟预告片,我知道我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其实怀着对往昔作品回忆的憧憬去看电影已是常事,我们试图去无极里找霸王别姬,结果只找到了一个馒头和一直说"我饿"的张东建,我们去十面埋伏里找红高粱,可只找到中了N把飞刀却楞是从夏天挺到冬天没死的章子怡和代表黑社会一脸严肃却笑翻了全场观众的宋丹丹.

   

     而看赤壁呢,我们想要寻找什么? 对我来说,我想寻找的是周瑜穿着黑风衣用纸币交子点燃口中的烟,然后一脸嚣张的对鲁素说"我发誓,不会在让人用枪指着我的头" 当然——是红缨枪. 或者我还想找到诸葛亮羽扇纶巾上别满手榴弹带着墨镜咬牙切齿的跟孙权说"我不是要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别人知道,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亲手拿回来",是的,这就够了,无所谓大成本制作,无所谓豪华阵容,无所谓卡司无所谓配乐,只要有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惺惺相惜的爱就够了。所以就算是一气周瑜后伤心的他只是淡淡的对孔明说 “how are you 怎么是你?” 而即使是三气周瑜后,已经心碎的他也只是微微皱眉说了句:"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你? "对了,这期间还要有鲁素一直默默的守护在周瑜身边....电影从此由三个王国的故事(the story of 3 kingdoms)变成了三个男人的故事,可我们真的并不在乎,因为曹操象所有电影里的大反派一样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男人和男人的爱才是吴宇森电影的精髓。

 

       可既然如此,我担心的是什么呢? 英雄本色、辣手神探、喋血双雄里,男男主角历尽艰辛,浴血奋战后却始终未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原因很简单,挂了一个.辣手里梁朝伟死了,本色、喋血里都是周润发死了。可赤壁里,接受吴宇森新一轮古装断背大考验的周瑜和诸葛亮却历经磨难活了下来,更恐怖的是扮演诸葛亮的是金成武而扮演周瑜的是梁朝伟,我不敢想象当梁朝伟招牌式的电眼幽幽的望向金成武的时候,我们年轻的孔明会立马媚眼如丝嘤咛一声依偎在周郎的怀里,数星星的时候孔明柔柔的问到"曹操大军八十万就要来了,奴家该怎么办啊",周郎爱惜的把玩着孔明的脸颊缓缓的说:"别怕,有我呢!"

 

    够了,够了,不要继续想了。和菜头说他怕的是周瑜和诸葛亮在赤壁边望着曹操的大军,慢慢带上墨镜,身边飞起一群鸽子,而我最怕的是,电影尾声时,缓缓响起一个赵忠祥式的画外音:“战争终于结束了,王子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6 ) 美姬:超级无敌同志大片


众所周知,吴式电影《赤壁》有非常强烈的同志情节,在看完下部后,我更坚信了:这不但是一部绝对的同志片,而且是一部史无前列、史上留名、超级无敌龙卷风的同志大片!

【画面】
亮瑜二人除了在抚琴这件事上不约而同、深刻传递和表达了“知音”的寓意,在全剧中,只要二者同时出现,导演总让他俩面对面地出现在同一个画框,两张侧脸之间的距离,不由得使我联想起一句台词——“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ta一无所知。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ta,6个钟头之后,ta喜欢了另一个男人。 ”……巧的是,这句台词出自1994年的金城武之口.

不是我八卦,那样超近的距离,只要一人撅嘴,就立刻能碰到对方的嘴唇,从而不由不使人产生一个幻觉,就是:每次他俩一说完话,接下来的动作必须是一个吻,才合乎视觉带给我们的幻觉!

【编剧】
在编剧里看见这个名字,王惠玲,大家最熟悉的出自她笔下的影片应该是《色戒》,可你知道么,十年前她的一部同志片《夜奔》曾赚过不少痴男女的眼泪哦!而此师太最擅长的一点,我个人认为,就是暗藏玄机——故事含蓄却寓意深刻,要你去想,去思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出其不意的精彩世界!

【故事】
举其中一例:尚香女扮男装在曹营,与叔才一段似是而非的感情.
“似是而非”的意思其实就是暧昧.(哦,卖糕的!赤壁的同志情节真可谓无处不在啊!)
这样似是而非的感情戏在女扮男装的传说故事和电影中屡见不鲜:梁祝、花木兰、笑傲江湖...
其暧昧之处在于:两人的感情究竟发生在女扮男装被识破之后,还是当初女方以男儿装出现之时?

【演员】
再看看吴大导演“精心”挑选的演员:
梁朝伟,1994年王家卫经典同志片《春光乍泄》;
赵薇,1994年张元内地同志片《东宫西宫》;
胡军,1994年同上;1999年关锦鹏同志影史浓重一笔《蓝宇》(获香港金紫荆最佳男主角奖);
张震,1994《春光乍泄》;2007年韩国金基德《呼吸》(含浓烈的同志情节);
金城武,1999年张艾嘉《心动》(他的美不做同志也太可惜了吧^_^)

【台词】(节选)
瑜:既然诸兄懂乐律,何不与我共奏一曲。
亮:我只是,略懂。
瑜:(暧昧地)你懂?你只是深藏不露。
然后暧昧的眼神……
    
瑜对亮:(调戏地)我不是在看你,我是在欣赏你!
    
亮:我需要冷静一下,你呢?
瑜:我也需要冷静一下。
  
曹操讽刺周瑜和孙权:一个失败的人和一个失意的人在一起,还能干出什么!

……

【萌萌】
影片结尾,周瑜和小乔把“萌萌”送给了诸葛亮,这匹马从名字到寓意都值得推敲,当初它是诸葛亮接生的,是周瑜和小乔的心头爱,其实它代表了另一个周瑜,周瑜的另一部分(同志部分),在瑜亮初相见时,它痛苦挣扎地由诸葛亮亲手接到人间,喻示着:是诸葛亮唤醒了周瑜心中的同性情节...
影片结束时,小乔陪着作为直男部分的周瑜,将同志部分的周瑜送给了诸葛亮,并嘱咐“以后千万不要让它上战场哦!”——这个段落非常重要,甚至是十分伟大的一笔: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他们的潜台词是——不希望这段同志情感在纷乱如战场的世界中被湮灭,同时以一个女性的角度送上祝福,完成主流世界对同志情感的理解和接受!

【彩虹】
影片最后一个画面,为我以上的分析画下圆满的句号:
奇美的山水画似的背景,河岸上,亮和瑜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注意:左岸是同志代名词之一)消失在画框里,这时候奇迹出现了:左边的山水天际上,竟出现两道瑰丽无比的彩虹!

为什么是两道?!两道彩虹同时出现确实算是神迹吧:

“彩虹”——国际公认的同志旗帜标记!

(完)



同意者可进一步观看《美姬:我们都输了》
http://www.douban.com/review/1619724/

表示怀疑者请进《美姬:幻觉、是幻觉》
http://www.douban.com/review/1620748/

 短评

好好的电影非得拆成两半……节奏巨慢……

8分钟前
  • 齐木楠雄
  • 还行

撇开一些瑕疵,其实这部片子还不错的,不知大家怎么就只记住了萌萌。

10分钟前
  • 慕詩
  • 推荐

CG技术太烂,害惨了。

11分钟前
  • 找凹的凸
  • 还行

笑笑就好

14分钟前
  • 影熟人
  • 还行

我需要时刻保持冷静…

1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金城武还是帅。

19分钟前
  • 水木丁
  • 还行

一场酣畅淋漓的冷兵器大战。

23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还行

萌萌,扇扇就干了...我认为这些天雷台词都是故意的,看张曹操在湖南台那个得意劲儿...话说回来,没这些台词,还有啥可看...

28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较差

个人觉得不错,忽略部分雷人场景

31分钟前
  • 酚酞
  • 还行

编剧罗贯中,真牛逼

32分钟前
  • 思郁
  • 还行

还可以吧,赤壁是一段很经典的故事,确实不好拍,梁朝伟的周瑜演的很完美。

37分钟前
  • 竹叶卷心
  • 推荐

C6 虽然浪费了点时间,但绝对省了电影票钱。一匡天下的英文是to rule the world with one name

38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还行

略懂...

43分钟前
  • Leo_Flora
  • 还行

支持一下中国文化电影好了

46分钟前
  • J.Wen
  • 推荐

台词很囧。

51分钟前
  • 孙此方
  • 推荐

the ending sucks...

54分钟前
  • suki_1001
  • 还行

场面有时挺壮观,台词果然很雷人。2008-12-28

55分钟前
  • 八月微光
  • 推荐

场面宏大,气吞山河;节奏紧凑,行云流水。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好莱坞式的幽默,宏大而残酷的战争场面,精彩的武打动作,亦正亦邪的台词,传统文化的诸多符号,如茶道、古琴、书法、针灸、蹴鞠、牧童和笛、舞蹈、八卦等糅合在一起,一道三国盛宴,就这样烹制完毕,色香味俱全,吃多了也吐。

57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还好

6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吴宇森拍得还挺有史诗片的感觉,当然毕竟巨资投入摆在那里。不过沉淀10年之后再次回首此片,不得不惊叹全篇如此矫揉造作的台词从这些略带口音的明星嘴里讲出来竟然如此“顺畅”。片中的剪辑也成功地将演员的表演推到了一定的高度,比如张丰毅饰演的曹操。 >

1小时前
  • MovieManic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