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记录片其它2013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2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3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4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5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6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3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4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5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6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7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8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19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18 00:34

详细剧情

  第一季尼泊尔、肯尼亚、喜马拉雅、秘鲁、西伯利亚
  第二季埃塞俄比亚、墨西哥、蒙古、尼加拉瓜、巴布亚新几内亚
  第三季玻利维亚、哥伦比亚、菲律宾

 长篇影评

 1 ) 记录来自最边缘地区的上学路

《翻山涉水上学路》,可以说很冷门的纪录片了,在豆瓣上只有两个评论,连个正式的海报封面也没能在网上找到。在B站上可以看,在B站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CCTV9的国语旁白版本,只有四集(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和秘鲁)。一个是明珠台的粤语旁白版本,有十集(尼泊尔、肯尼亚、喜马拉雅山、秘鲁、西伯利亚、埃塞俄比亚、墨西哥、蒙古、尼加拉瓜和巴布亚新几內亚尼),但是清晰度只有720p,没有央视的1080高。四集和十集的差别就是十集的多介绍了六个不同地方的上学路情况,其他四集都内容一样的。可以先去看央视的四集,感觉不错可以补明珠台的另外六集。我是把全部的十集都看完了,感触颇深。尽管每次去上学都是拿生命在冒险,生存条件也非常艰苦,但孩子们还是坚持划行在危险而艰难的上学路上,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 之后又看类似的纪录片《寒冷的高山有犀牛》,片中“慢慢走嘛,走不动,哭也不是办法呀”这句话是上学路上姐姐对弟弟说的,也是特别深刻的一句话。毕竟生活也不会因为你哭而停下来。

 2 ) 8.21 愿低谷的你,珍惜眼前的幸福

无意间看到网上有人推荐这部纪录片,今天无聊的时候找出来看了一集,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

❶ 肯尼亚

第一集主要讲述了 肯尼亚,这里是非洲西部,居住着马赛人,马赛人受教育程度很低,几乎只有20%左右,方圆20里,只有一所学校,而肯尼亚的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便是途径危险遍布的大草原,草原风景真得很美,但是与此同时,草原上的大象,狮子对他们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漫漫求学路,就像闯进了没有笼子的野生动物园。

家庭的贫困,物质的匮乏,以及求学的艰辛,消耗了这些孩子大部分的精力和体力,所以他们的成绩也不太好(看到这里突然想感叹:我们社会主义真的很幸福了,贫困地区有很多希望小学,还会有免费的营养午餐,而这些孩子一个月也吃不上一顿肉)

纪录片中,有这么一幕也是很震撼到我:孩子们一路上天气炎热,却没有一口水喝,一路上饥肠辘辘,只能摘着野果子吃,而走到取水点,也只能多喝几口却没有塑料瓶带走。

❷尼泊尔

相比于第一期,这一期的震撼小了很多,这是尼泊尔来自60M宽的河对岸的一群孩子们,因为河阻断了他们上学的路,而且又没有桥,所以,他们每天行走在钢索上,当别的孩子可以5,6分钟到学校时,他们却需要两个小时,因为每天走钢索过河,所以他们没有精力投注在学习上,所以成绩也不尽人意,在学校里也没有朋友,可能因为贫穷,因为落后,我不禁感叹,在小小的尼泊尔,也有着贫富差距这么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孩子遭遇着“校园暴力”。

❸西伯利亚

这一期很轻松,好像寒冷让一切生活都变成了慢生活,-50度是冬季常见的温度,所以也决定了他们连上厕所都得速战速决,而且从水里边钓上来的鱼不用宰杀,直接就会被冻死,西伯利亚的冬季是漫长的七个月,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很独特的,洗了衣服不会晾在屋里,因为这样会使木头开裂,所以冻在外边,把冰再敲下来。

❹秘鲁

秘鲁有一群乌鲁族人,因为战败所以居住在的的喀喀湖上,他们的家是芦苇做的,一切生活用品,也几乎是由芦苇构成的,平时需要的水果和蔬菜需要用鱼来换取,这里的孩子每天要划船去学校,有的甚至要划两个小时,在路上浪费了太多精力的他们显然不如陆地上的孩子聪明,在这危险的求学路上,每年都会因为恶劣天气而有4-5个孩子丧命,但是为了上学,他们不怕辛苦,更不惧危险。

 3 ) 世界另一处的他们正在努力争取我不珍惜的机会

微博刷到推荐的纪录片,便找来看看。一下子全看完4集,看完已是凌晨1点半。

记录了4个地区孩子的艰辛上学路。分别是,需要经过一条大河,过河工具是一条索道,划到中心,还需要人力推过去,再搭顺风车到学校的尼泊尔学生;喝几口羊奶便去上学,没有午餐,或是要经过危险的象群的肯尼亚学生;寒冷的冬天,如果温度低于零下54度学校就不会要求他上学的西伯利亚学生;需要划两小时船,如果天气不好就会被大海吞噬的秘鲁学生。

每一集记录的都是不易的上学路,但不变的是孩子想上学的心,同时也有担心孩子上学路安全的母亲。可贵的是,尽管如此,父母仍支持孩子去上学,只要上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印象很深的场景是,非洲大草原,象群从你面前经过;西比利亚大雪覆盖的冰雪美景;在无垠大海飘荡的直击心灵。这些是屏幕面前的我感受的另一面,但对于上学的孩子们来说,每一步都是危险,要时刻保持警惕,象群可能会攻击你,寒冷的天气会让你手脚麻木直至冻僵,大海可能会生气让你葬身于此。

要珍惜好好读书的时光,尽管如今已大学毕业,但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4 ) 珍视我们所拥有的,别躺在上面睡大觉。

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最渴求、最直观的感受可以从这部纪录片当中寻得。建议作为家庭教育片,陪家里人都看看。

我们生活在都市当中,很多人都享受了各种便利,却往往忽略了这种便利,是那么的珍贵。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取材于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墨西哥等不同国家,拍摄孩子们一条条凶险的上学路。

埃塞俄比亚沙漠上住着阿法尔人。每个村子之间可能相隔十几公里,而这个村子有可能就只有两户人家。

这里的孩子要上学,通通到一个学校。这一期两个孩子住在一个村庄,他们要步行15公里到学校去上课。

早上沙漠上方太阳升起,11岁的哈米德喝点儿羊奶,吃几口自制面包,叫上同村的伙伴,就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沙子路很难走,脚经常会陷进去,有时候遇到沙尘暴,辨别不了方向,人会迷路,片子里讲曾经有学生再也没有能找到回家的路。

不仅太阳炙烤,路上也没有水源,甚至他们没有钱,买一个水壶,只有在出发前多喝点水。

放学的时候是下午1:30,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沙子的温度已经达到了70多度。

在烈日的炙烤下,沙子的灼热中,他们只有一步一步的坚定地行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而相比之下,我们简直太幸运。在求知的路上我们享受了很多便利。打开网络就可以有很多信息,去到哪都可以搭车,不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不需要冒着生命的代价求知。。

看了这部片子让我想起来,曾经一个线下的活动,距离我所在的地方差不多也有15公里远,我都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看这个片子会让我觉得羞愧。

所以,珍视我们所拥有的,别躺在上面睡大觉。

 5 ) 知识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片中的小孩如同自己的祖先父辈一样永远呆在自己的部落里,那这也就是一部简单壮观的风景纪录片,于我也不会有多么的震撼。难以想象在如今这个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还有人为了获得最初级的教育需要面对如此的困难。

他们跋山涉水只为获得进入文明世界最基础的教育,并花掉家里所有的积蓄,当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不可能成才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去接受高级教育,国家没有这种条件,家庭就更没有,还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不胜枚举,或许哪一天他们就不出意料的死在了去上学的路上。但这已经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渴望进入文明社会的种子,如果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未来还是可期的。

希望国际社会多关注这些客观条件艰苦但又渴望获得知识的孩子。

 6 ) 总有一份敬仰与向往

纵观《翻山涉水上学路》全十集,从尼泊尔一直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虽然他们在家境上非常令人心疼(西伯利亚和蒙古除外),上学的路不是跨越高山、峡谷就是跨越冰雪、野生动物、雨林甚至是沙漠,况且除西伯利亚和蒙古外,基本都是靠自己穿过,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大多是我们不敢想的……

但是,就算上学的路再艰险,片中所展示的家境再困难,都有值得我们欣赏、敬仰与向往之处,这份欣赏、敬仰与向往是千金所无可比拟的,也不能用过时来衡量。我们并不缺和他们对比所产生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优越感,缺的正是这份敬仰与向往。

 7 ) 无题

早上醒来的时候 我不需要穿越大草原去上学

看不见大象 不知道它的可怕 也不必每天在生与死之间抉择

沉睡得像是死去的我自己

黝黑得像是白牙的反义词

我们躺在芦苇做的岛屿上

太阳把我们晒得通红

红的像是夕阳

像是羚羊的血液

微笑是藏在危险中的一丝罪恶

我们没有自己的屋子

我在担心你

我的孩子

每一天

每一个时刻

我的一生

从你诞生开始的我的一生

 短评

我真的很反感每次看完这种片子就感慨“现在人/学生/孩子这么幸福了还……”的人,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没有比较性,如果让他们多看几部曼哈顿纪录片估计要感到落差巨大报复社会了。用脑子想想片子的社会价值,看完你能做什么。不要只会小学老师教你的那一套喟叹

10分钟前
  • Lsjsij
  • 推荐

真的好想给尼泊尔的小朋友们寄手套,看着他们每天都这么辛苦地冒着生命危险越江推着爬索道,真心不易。他们努力着试着改变自己命运,实现梦想。上学学知识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当下轻而易举地拥有着,却是他们竭尽全力才有机会期冀的生活。太容易得到就认为是理所应当。同样是人,我们为什么活成这样?反观他们,真的要自省。

14分钟前
  • 烟霏云敛
  • 力荐

公众号看到推送 立刻搞来肯尼亚那集原来在电视上看过 难怪熟…对知识的高度渴求支撑着孩子们的上学路 每一次出发都是一趟历险…

17分钟前
  • 鲜藕大王
  • 力荐

他们的经历是我从没想象过的,这也许是他们的财富

19分钟前
  • 唱唱反调
  • 力荐

曾经也走过3.9公里上学,深有感触。

23分钟前
  • 桐树林
  • 力荐

在看第二季,感觉不如第一季好看了?

26分钟前
  • 六八拍
  • 推荐

小小年纪独自越过布满毒蛇的丛林,赤脚走过滚烫的土地,划着漏水的独木舟,他们每天的上学路比我们特意去参加的野外项目危险艰辛一百倍,不去看这个世界根本不知道手中拥有的是什么。

29分钟前
  • DING
  • 力荐

过于艰苦的生活,真的会分散人的精力啊,纪录片里不止一次提到。长途跋涉到了学校,这些孩子却又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因而很多人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都比较靠后。仅仅是为了能达到学校,他们就已经付出了全部力气,社会从来不是公平的。但最终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自己了。

33分钟前
  • 漫姐的生活笔记
  • 推荐

看看纪录片里的这些孩子,感觉到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真是太幸福了。比起他们每天要面对的困难,我们所遇到的,简直不值得一提。世界本无公平可言,我们只有自己更加努力,尽可能的去改变它!

34分钟前
  • 海中央
  • 力荐

哎太不容易了

38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力荐

好艰难,不知道这样的坚持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39分钟前
  • 勒根丁
  • 推荐

一天过的那么辛苦,只为去上学!大家都想通过知识改变现状,所以才会越来越卷

44分钟前
  • 推荐

如果我小的时候看到这个纪录片,我现在应该是学霸,太不容易了

45分钟前
  • Gafsa
  • 力荐

孩子们上学之路充满了危险,却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大草原上的日出日落,成群的牛羊,微风中飘荡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蔚蓝色湖面,温柔治愈的蓝天白云,远处的雪山。愿这大自然的美好会永远存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给他们带去的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愿他们实现梦想之后,回首童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47分钟前
  • 🌟
  • 力荐

B站上看了央视放的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和秘鲁,其他的想看。尼泊尔的最揪心,连老师也说他们不可能学习优秀,他们经常分心。

51分钟前
  • 负形
  • 力荐

不过也应该看到现代文明带去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很多土著文明的自然条件来看,现代文明其实还远远不可能在短期内足够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倒是更多地破坏了他们原本已经与自然环境建立起来的平衡关系。当下的情况是,他们面对着两个现实,一方面要被动接受现代文明不负责任的童话许诺,另一方面又被迫洞见了他们自己有多贫困,这贫困其实只是以现代文明为标杆而制定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厌弃自己的出身,渴望去大都市,终于心甘情愿背离故乡成长为现代文明需要的棋子,廉价的劳力,便宜的新娘……

53分钟前
  • 妖魔鬼怪快离开
  • 力荐

与物质贫瘠相伴的,真的是精神的富足吗?

57分钟前
  • 白驹在空谷
  • 推荐

看多了都是泪,要珍惜现在拥有的。每天都有可能跌落山崖,每天都有可能被野兽吃掉。最大的敌人是贫穷的家境,可能使他们放弃学业。但是孩子们还是努力坚持,坚持翻山涉水去上学!

58分钟前
  • 黑色大丽花
  • 力荐

刚刚看完巴布亚新几内亚分集。相比迈克尔和露丝翻山涉水躲避猛兽毒蛇上学之路(迈克尔因为恐惧湍急的河水没有去成,露丝到了学校还要70美金的学费30美金的生活费),我们的边远贫困地区要幸运多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德政和仁政。

59分钟前
  • 红棉812
  • 推荐

我们总是可以从更惨的人身上找到满足感

1小时前
  • 李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