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人

爱情片美国1996

主演:Ralph,Fiennes,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朱丽叶·比诺什,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播放地址

 剧照

英国病人 剧照 NO.1英国病人 剧照 NO.2英国病人 剧照 NO.3英国病人 剧照 NO.4英国病人 剧照 NO.5英国病人 剧照 NO.6英国病人 剧照 NO.13英国病人 剧照 NO.14英国病人 剧照 NO.15英国病人 剧照 NO.16英国病人 剧照 NO.17英国病人 剧照 NO.18英国病人 剧照 NO.19英国病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20:41

详细剧情

一段爱情,在战火中燃烧,逾越了道德,改变了战局。艾马殊是一个历史学者,跟随探险家来到撒哈拉沙漠考察,结识了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妻子凯瑟琳。凯瑟琳的才气和美丽让艾马殊深深着迷,两人在沙漠一个幽深洞穴参观壁画时,更加发现彼此志趣相投。道德最终战胜了激情。凯瑟琳和艾马殊分手后,杰弗发现了妻子的外遇。伤心的杰弗开着飞机企图与妻子和艾马殊同归于尽,艾马殊幸运躲过一劫,却造成凯瑟琳身受重伤、自己命丧黄泉。艾马殊赶到深爱的人身边,把她安置到山洞里,承诺一定会走出沙漠,找到援助。但是,事情却不像想象中容易。他为了救人,担当了卖国罪名,惹来了杀身之祸,而凯瑟琳会不会等来获救的曙光?艾马殊又将承担起怎样的罪责?

 长篇影评

 1 ) 贪欲还是爱情?

该电影获得了奥斯卡九项大奖,有人说这是一部伟大的love story。我可以在豆瓣的评论里找到大量的溢美之词。但是,为何我的感受确实完全地不同?
 
我发誓,我要说的这些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大多数评论误导了大家。在战争中,Almacy爱上了朋友的妻子Key。如果像Titanic那样,女主角的未婚夫是个俗不可耐的人,我们会为后来的爱情故事鼓掌。但在本片中,导演并未把Key的丈夫表现为一个“活该”的角色。Almacy和Key看似自然而然地陷入了爱情,看上去却像是贪欲,我希望不是演员误导了我。电影毕竟有别于小说,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主角在精神上的沟通,看到的只是身体上的交流。影评也只能根据电影的表现方式来写。
 
也许电影中只有最后一段让我们感受到了Almacy对“爱情”的执著,为了救Key,他执着地在沙漠里走了三天三夜。爱可以超越道德、超越国籍、超越国家的荣誉和安全。不过,这并不是圣洁的爱,不是纯然的爱,而是战争中的错爱。如果不是战争,Alamcy也许会拥有更美好的爱情。这一切悲剧源于战争,只因为战争。战争让爱情发生地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战争让爱情变得脆弱。
 
总体来看,Almacy与朋友的妻子通奸,伤害了他的朋友杰佛,杰佛因此撞机死去,他出卖了盟军的地图,一个隐藏的间谍被抓而失去手指,而另一个好友听说他是间谍而选择了吞枪自尽。虽然,看起来他是那么地执着于爱,但是这一切也并不是我们要讴歌的完美的爱情。爱情不是自私的。有一点我倒是可以理解,就是为了救自己爱的人而出卖国家,这是出自人性本能的,每个人心底的无奈、是最真实的人性。无论是错位,无论是孽缘,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选择。
 
人从来都是复杂的个体,我印象中的英美文学,也一向以反映复杂的人性著称。Almacy和Key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形象,也许作者并未刻意地去塑造什么伟大的爱情,而导演亦忠实了小说,为什么我们这些电影解读者非要努力地去诠释一段伟大的爱情呢,甚至有的评论人不惜隐去了杰弗与第三者同归于尽的情节,而粗描淡写为飞机降落中出了事故?我再次表示深切地佩服。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是很糟,它有它的闪光点,比如战争中人们建立起来的友情,印度拆雷工对工作的敬业,对爱情的浪漫,护士安娜对英国病人无微不至地关怀,战争中的阴差阳错和啼笑皆非,演员的出色演技。这些都是电影成功的一面。
 
最后,我要说,这部电影和我的评论一样 ---- 真他妈的长。

 2 ) 没有地图的大地

如果不是《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我可能不会那样迷恋Ralph Fiennes;如果不是Ralph Fiennes,我可能也不会如此钟爱这部电影。1996年,根据普利策奖小说改编的史诗巨片《英国病人》横空出世,一举获得了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等九项大奖。影片耗资二千七百万美元,深入撒哈拉大沙漠腹地实景拍摄,共有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德国、突尼斯以及联合国的两百多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导演正是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

  我认识Ralph Fiennes并不是从《辛德勒的名单》中杀人如麻的阿蒙•高斯(Amon Goeth )开始,虽然那个冷酷贪婪的德国军官为他赢得了第一个奥斯卡提名,并将一大批是非难分的女粉丝推入理智与情感相煎熬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但是从《英国病人》遇见Ralph Fiennes也是一个很美好的开始。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啊,一段刻骨铭心而以生灵涂炭为代价的不伦之恋,一个善良美丽却被诅咒的加拿大女护士,一个既自尊又自卑的印度锡克族士兵,一个复仇的间谍,一本希罗多德的《历史》,还有沙漠深处游泳者的洞穴,古老的顶针,神秘的民谣……我喜欢这样的故事,没有绝对的错和对,充满了复杂与矛盾,现实很残酷,痛彻心扉,但不必绝望,汽车向前开动,树木、晴朗的天空都在后退,还有一些未知等在前方。

  Ralph Fiennes在影片中扮演非洲探险家、匈牙利伯爵艾玛殊(Almasy),一个冷酷的单身汉,一个深情的男子,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Kristin Scott Thomas)扮演他优雅睿智的情人嘉芙莲(Katharine)。起初两个人都很克制,然而命运是无法抗拒的,一旦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合,剩下来的只能是顺理成章。Katharine最痛恨的是欺骗,Almasy最痛恨占有和被占有。可狂野的爱却让Katharine用谎言欺骗自己的丈夫,让Almasy想独自占有Katharine的身体和感情(他将Katherine锁骨间的脊上凹口命名为“艾马殊海峡”,并宣称归他占有)。多么可怕的爱情!出人意料的是扮演Katharine新婚丈夫的演员竟然是科林•弗斯(Colin Firth),他在BBC95版的《傲慢与偏见》中饰演的Fitzwilliam Darcy堪称英国绅士最经典的形象,不过在《英国病人》里Colin Firth却既不英俊也不可爱,甚至得不到太多的同情,如果不是有人事后提起,我再看N遍电影也认不出他来。

  “英国病人”这个名称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讽刺,匈牙利探险家为了挽救俺俺一息的爱人向英军求救,却因古怪的姓氏而被拘捕,设法逃脱后转而与英国敌对的德国合作,用非洲地形图交换德军的汽油,驾驶英国飞机,被误会的德军击落,于大火之中由阿拉伯贝都因人救起,最后随盟军部队在意大利乡间转移,医疗卡上却赫然写着——英国病人。兜兜转转,一圈下来又回到从前。

  电影中有一幕,Almasy把Katharine从岩洞中抱出来,背景音乐轻弱缓慢而忧伤,Almasy张大嘴放声痛哭,却没有声音。他的疼你看得见,触目惊心。有女子评论说:“结尾的时候Almasy抱着裹着像极长长拖尾婚纱的白纱的Katharine走出泳者洞穴时,背景音乐中男主角无声的悲恸的脸让我恨不得自己就是女主角,那样死了也是幸福的。”爱情总是让人充满幻想,无比愉悦,或者无比悲痛。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爱情让人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就象那位做出以上评述的女子,幻想自己是女主角,于是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非常重要,仿佛实现了生命个人存在的价值,会有一种满足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沉迷在爱情当中的原因之一。

  电影在描述另外一对男女Hana(汉娜)与kip(基普)的情感活动时则要明快一些,虽然同样充满了苦难,但在克制的背后还有希望,有人类质朴的生存信念。Kip用绳索吊着Hana在意大利乡间教堂看壁画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军用火把照亮了古老幽黑的殿堂,Hana荡秋千般游走于色彩艳丽的宗教壁画面前,光亮忽明忽暗,Hana洒下串串笑声,如同火把燃烧时迸出的星星点点的火花,欧洲大陆一片断壁残垣,破败山河中人们对幸福与快乐的追求并不奢侈。说实话这一段拍得比较小资,以至于让我感觉有点不现实,有多少随军护士和拆弹专家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感兴趣?无论如何,《英国病人》让我第一接触到了锡克族(或许应该说锡克教),并第一次对长发男子有了那么一点好感(不是一般的长,锡克人宣誓永不剪发)。

  与波澜壮阔的影片相映衬的是演员们精彩细腻的表演,他们因此也获得了回报。Ralph Fiennes凭《英国病人》一片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Kristin Scott Thomas也因此提名最佳女主角(更多的人记住她可能是因为《碟中谍》与《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也许还有《苦月亮》),最终Juliette Binoche获取了最佳女配角的殊荣。

  本来是想写Ralph Fiennes的,结果沾边不沾边地围着《英国病人》说了一大堆废话,下面言归正传,发扬一点八卦精神:2007年1月24日,Ralph Fiennes从达尔文飞往孟买的途中在商务舱洗手间和乘务员李莎•罗伯逊(Lisa Robertson)发生了性关系。2007年2月11日,李莎•罗伯逊被停职,接着被澳洲航空公司解雇。Ralph Fiennes并未否认此事,不过他的发言人声明就两人发生的性关系而言Ralph并不是侵犯者。因为该事件未被广泛报导,而且当时Ralph Fiennes是单身,所以负面影响并不大。不过这事搁孙海英嘴里不知道又是什么天大的罪过?尽管如此,我依旧觉得Ralph Fiennes很Elegant。我确实道德败坏。

  We die, we die rich with lovers and tribes, tastes we have swallowed, bodies we have entered and swum up like rivers, fears we have hidden in like this wretched cave. I want all this marked on my body. We are the real countries, not the boundaries drawn on maps with names of powerful men. I know you will come and 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 that's all I've wanted- to walk in such a place with you, with friends, on the earth without maps.

(注: KATHARINE死前的留言,在手电筒光亮逐渐微弱的黑暗洞穴中写下,剧末由她与HANA念出。)

  我们都将死去,我们将与爱的人和不同种族的人一起充实而热烈的死去。我们咽下彼此的味道;交换彼此的身躯,浮游于爱河之上;恐惧时我们躲藏起来,正如这凄凉的洞穴。我要所有这些都镌刻在我的身体上。我们才是真实的国家,并非画在地图上的边界所示的,以掌权者命名的国家。我知道你定会回来抱着我,屹立风中。那就是我所要的——与你漫步在如此的土地上,与朋友们,在一个没有地图的地球上。(网上的翻译)

  我们都将死去,富有地死去,伴随着爱人和族群,伴随我们吞咽过的味道,彼此交织的身体,荡漾如河,还有我们隐藏的恐惧,就像这可怕的洞穴。我希望把这一切都铭刻于我的身体。我们才是真实的国家,不是那些以强者的名字在地图上绘制的边界。我知道你将会回来,抱着我,站在风的宫殿,那就是所有我想要的。和你,和朋友们,一起漫步在这样的地方,在没有地图的大地上。(我试着重翻了一下)

 3 ) 测绘是有前途的专业

这片子我高中的时候反复看了三遍,还都是趁爸妈不在家的时候看的。如此反复回味的片子还有《美国美人》和《大开眼戒》。对于高中生的我,男主角实在是太完美太有范了,尤其是在沙漠中都不怎么说话,随身带一本“历史”这个致命的细节。加上片子里俩人飞机上测绘风成地貌的诗一般情节,直接奠定了我对地理学家这一职业的无限意淫。

后来我上大学了,念的地理专业,一帮人去山西实习,研究黄土地貌并火山地貌。和我住一个屋的女生带了本大乘入门,于是平时我们爬上山头画素描,闲暇时听她给我详细的讲六道轮回,关于八部的正确知识也是我头一次习得。当时我就觉得地理真奇妙阿,我这日子过得好文艺好英国病人啊。但后来书讲完了,我们也出去每晚和人拱猪了。

后来前一阵子我收到一封自摩洛哥寄出来的情书,顿时觉得人生还是很《英国病人》的。我没去过非洲,所以印象中的摩洛哥就是豪华宾馆,除了宾馆就是漫天的风沙,然后在宾馆里和心上人泡浴缸里互相洗头。实际上据说是某人在空无一人的宾馆大堂里边听中国民乐边给我写情书,据说场面很超现实主义。

总之这片子告诉我们,测绘是有前途的浪漫高发专业,不想读文科的文学青年的最佳选择。
 

 4 ) 可惜,你不是“病人”

劫后余生是不是幸运?那要看经历过怎样的劫难活下来。

总是对失忆的人有着好奇。失去的记忆,无迹可查,反而觉得尤其珍贵。可是,伴随找回的记忆,往往不是欣喜,而是惨痛和磨难。

英国病人,拖着被战火烧焦而残缺脆弱的身体,在昏沉中歌唱着,让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一一回旋于脑海。

他似乎毁于战争。战争是最大的乱世,能发生一切,亦能毁灭一切。但是追溯残破的记忆,毁灭也许很早之前就开始——在他的身体被烧焦之前,他的心早就被烧焦了。

更愿意叫他艾马殊,不在乎他的国籍,不在乎他的爵位。更喜欢看他在沙漠中与刺眼的日光针锋相对的锐利眼神,那是睿智、孤傲、博学、冷漠的艾马殊才有的光彩。这样的人不是不会爱,而是,看着他的样子很难想象他会去爱。

从来都是这样,禁忌之下的爱分外炽烈。在那个寒气袭人的夜,嘉芙莲讲述了奇异微妙的故事,所有人都凝神倾听,艾马殊却在某个时刻浑身颤抖。这个女人是造物神笔,是他漫无目的追寻多年后看到的瑰宝,是他真正渴求的灵魂之侣。虽然她已有丈夫,那个标志分明的指环像个提示符一样,却抵挡不了一切。艾马殊和嘉芙莲,两个绝顶聪明的人,在彼此的试探、追随、冒犯和拒绝中,逐步迷离。在漫天飞沙中,两人独处,似乎生死迷茫,所以反能抛开牵绊。艾马殊轻抚着嘉芙莲的秀发,嘉芙莲明明感觉到也犹豫过,却依然安静,孩子气地用手指在车窗上描画。也许这是他们最轻松的时刻。

之后的爱恨纠葛,嫉妒怨毒,结束消亡,都太沉重了。然而,生出如此多恶果的种子,却是那样无辜。他们的感情,无比真挚,难得深沉,却像天然的阴影,摆脱不掉,带着难见天日的标志。

到底是生不逢时,还是遭遇孽缘?时间,地点,似乎都错。可是,天时地利的时代,却难以产生这么伟大的爱情。它自始至终似乎都只能带着耻辱的标志,关乎对于配偶的背叛,对于正义的背叛,对于生命的背叛。耻辱会引来唾弃,就像有人会鄙夷地说艾马殊是X奸,这样的感情让他们无法理解。艾马殊和嘉芙莲不是刻意地去冒天下之大不韪,每次的艰难抉择,都是顺应自己的内心。一心寻找艾马殊的复仇者,也转身离去。他不能原谅,但这样罪恶的结果居然有这么惨重的原因,让他想象不到。错误、罪恶,是艾马殊的选择,还是宿命的选择?永远没有答案,永远不想再问。

消散的和死去的,还重不重要?Hana也许知道,她带着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带着那个永远在她记忆深处的英国病人,带着她的那些在夜间熠熠生辉的画,带着那个围着头巾的爱人印象,带着微笑,继续活着。在她之后的岁月中,她还会爱上某些人,或被某些人爱恋。曾经沧海难为水,她的心里也应该多了一句话——可惜,你不是“病人”。

 5 ) 恋爱中的知识分子

五年前在豆瓣小组里写的观后感,当时就是因为要找Ralph的资料加入了豆瓣,五年了,Ralph感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发出来纪念一下。

2006-11-10 17:36:27 来自: Rio de gracy(dan une voiture à cheval~)
  
  昨天终于看完了传说中的"英国病人", 经过本人几年的漫长仰慕, 加上组里各位同学的力荐, 我对这部片的仰慕之情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偶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看,由于搞不清楚DVD的设置, 一开始以为是配音版, 我的心啊, 那个凉啊, 后来搞明白了转成了原版音, 但是又搞不清字幕了, 所以有时看的是中文字幕, 有时是英文字幕, 有一些片段是中文和英文字幕各看了一次.....
  
  另:由于本人单相思这片子实在是太长时间了, 口水就会多了... 大伙见谅了. :P
  
  说点正经的吧
  
  
  +++++++++++++++++++++++++++++++++++++++++++++++++++++++++++
  
  
  片子我是分成两部份看的, 所以我先说下上半部吧,上半部我也分了两天看的...
  
  第一天 片如其题, The English Patient, 译名为 <英国病人>, 不过如果扣字来译的话, 加上冠词 The, 便是 <那个英国病人>.
  
  
  
  片子背景是二战时期, 片中 "那个英国病人", 虽然小说里是来自匈牙利的贵族, 但是作派相当英国. 想来欧洲贵族通婚了几个世纪, 他的家族和英国也应该是割不断, 理还乱的了.
  
  作为一个无聊的欧洲贵族, 深受于上个世纪初的"大竞力"传统影响,(即深入到所谓的"非文明"世界, 进行私人考察.) 出现在北非沙漠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 加上他的无聊爱好, 研究沙漠, 使他一出现就具有无可争议的英国贵族派头. 片头回忆场景的第一幕, 他(Ralph)和沙漠土著的对话, 无非也是导演给机会他卖弄语言能力和更重要的是有闲阶级的品味了, 一个人能把自已的无聊爱好发展成为一个精通的专业, 实在是非有闲阶级不可.
  
  而且, 他, (Count Laszlo de Almásy), Almásy伯爵, 还是一个敏感的知识分子, (咂咂咂... ..., 瞧瞧, 简直是一次性满足了观众的所有欲望, 特别是女性观众. 再加上咱们Ralph同学的绝代风华, 完全相符的出色气质, Oh My God, 绝配啊...), 咳咳, 这个这个.....嗯.
  
  下一幕
  
  女主角夫妇闪亮登场~~~~, 一个非常时髦的出场, (在那个年代私人飞机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如今英女王的老公, 在那时也是个花花公子, 他为了显摆, 开飞机送儿子去苏格兰上学, 显摆的不是飞机, 是他能开飞机的贵族派头!)
  用现在的话说是非常Chic的, 显然, 这个阵势也引起了"国际沙丘俱乐部" (The International Sand Clud 一听就是特权阶层的玩意, 烧钱俱乐部)几位绅士的注意, 也私下谈论了一下这架新式私人飞机.
  
  那么, 飞机上下来的女士, 当然是绝对的焦点了.
  
  可是, 这位女士心中的焦点是......Count Laszlo de Almásy (Ralph)! 一下飞机, 她便表达了对咱们的那个无聊伯爵(Ralph)的仰慕之情, 说起了他写的一本书, 说到他用形容词特少.
  
  实际上这一幕就表现了, 她Katharine Clifton, 即片中女主角K, 和Almásy (Ralph)是心心相通的人, 即使他们不是情人, 也会是知已.
  
  首先女人一般不会读无聊伯爵(Ralph)写的那种专业性特强的无聊书, 再有, 她一定要与作者心思相通, 才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妙处, 特别是这样一本"通篇没有形容词"的书, 而且, 她不仅读完了书, 还很欣赏他.
  
  于是我们的那个无聊伯爵(Ralph)强忍心中的欢喜, 和K来了一个语言上的第一次交锋, 一些关于LOVE的形容词.
  
  这里, 导演使小K同学有机会卖弄学识了, 她说的形容词, 并不是一般泛泛之辈说的出来的词, 一个美女能随口说出这些那么有文学水平的词, 能不使无聊伯爵(Ralph)心中大喜嘛?
  
  相反,她的那个老公, 就有点拿不出手, 见不得人了......

篝火晚会一段, 就是女主角和他老公,还有男主角进一步展现性格的场景. 第一位出场的是女主角的老公, Geoffrey Clifton, (竟然也是由英国著名小生Colin Firth出演的, 这部片配角也够豪华的, 偶只能说, 好莱坞, 牛就一个字.)

只见他欢快地表演着傻里傻气的歌舞, 虽然非常阳光, 但是和后面出场的Katharine Clifton, 他妻子相比就少了一些知性, 多了一些傻气. Katharine 给大家说了一个古代历史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暗合了日后情节的发展.....

对于这样性格相左, 气质相差很远的夫妇, 一般来说, 不太会相爱的, 影片给出的解释是他们是"两小无猜".这样就给了Katharine日后出轨一个很好的伏笔.

后来, 为了向观众强调这一点, 又借他人之口给男主角介绍了女主角"博览群书, 爱好广泛." 而她的老公Geoffrey Clifton在一次谈话中竟然连"伊斯兰"这样一个词都拼不清楚, 又一次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别.

--------------------------------------------------------------------------
那么我们的男主角性格又如何呢......当然是要大费笔墨的. 这一点, 原著一定是进行了相当好的描写, 我们可以从他的精彩台词中读出Count Laszlo de Almásy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Hana: There's a man downstairs. He brought us eggs. He might stay.
Almásy: Why? Can he lay eggs?
Hana: He's Canadian.
Almásy: Why are people so happy when they collide with someone from the same place? What happened in Montreal when you passed a man in the street? Did you invite him to live with you?
Hana: He won't bother you, he will stay downstairs.
Almásy:He already did!

译:汉娜:楼下有个男人, 他给我们带来了鸡蛋. 他可能会留下.
阿马什:为什么?他会生蛋?
汉娜:他是加拿大人.
阿马什:为什么人们碰到同一个地方来的人总是那么高兴? 当你在蒙特利尔街头见到一个男人会发生什么事? 你有没有请他去你家和你一起住?
汉娜:他不会打扰你的, 他只在楼下住.
阿马什:他已经打扰到我了!

一想到Almásy病歪歪的躺在床上, 吃喝全靠汉娜照顾, 也不忘挖苦下她老乡见老乡的土气情节, 我就忍不住要笑. 同时不要忘了, 英国人最讨厌别人打扰自已的私生活, 这一对话又突显了他英国式的机智的冷幽默, 十分刻薄, 但又有点道理, 是一种让人记忆深刻的语句.

Almásy: I once traveled with a guide who was taking me to Faya. He didn't speak for nine hours. At the end of it he pointed to the horizon and said, "Faya!" That was a good day.

译: 阿马什: 我有一次和一个向导去飞亚. 他九个小时都一言不发. 到旅途结束的时候, 他指着地平线说"飞亚!" 那真是美好的一天.

:D 这一段是Almásy开车和女主角穿越沙漠, 一路上女主角十分兴奋, 也许是第一次来沙漠, 也许是终于能见到她仰慕的作家, 不断欢快地和他说话, 不停地问他一些私人问题. Almásy显然很不已为然, 像他这样的人, 应该是十分不喜欢多话的人, 也不喜欢别人打探他的私生活, 静静的欣赏沙漠的美才是正经事. 他虽然觉得她很优秀, 但是有时也受不了她.

但是他没有指责她, 也没有冷落她, 只是相当绅士地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听起来相当荒唐, 两个人在大沙漠里一天都没说一句话. 放别人身上是不可能的, 放他身上就不奇怪了, 同时这个故事也很滑稽, 更重要的是, 他给了女主角暗示, "那真是美好的一天." 即, "你现在能不能闭嘴?"

这种表达方式, 即不伤面子, 又很有幽默感, 同时又不失他的风度, 果然很让女主角喜欢, 于是, 她更爱他了.......

偶觉得就这两段够了, 表现了他不苟言笑下面也有一颗机智的心啊, 100%的冷笑话.
偶没读过原著, 不过, 片子里这种好玩的对话不少, 比如那个锡克教徒, 和男言角之间也有精彩的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获得"英国奥斯卡"BAFTA Awards的最佳剧本奖, 一个以英国人为名的故事, 能够在英国获得最佳剧本奖, 是最大的肯定啊...

就冲这, 本片的Fans也要去读下原著吧, 能写出这样的对话,应该不差的.

其中一段对话:
Katharine Clifton: This - what is this?
Almásy: It's a folk song.
Katharine Clifton: Arabic.
Almásy: No, no. It's Hungarian. My daijka sang it to me when I was a child growing up in Budapest.
Katharine Clifton: It's beautiful. What's it about?
Almásy: Szerelam means love. And the story, well, there's this Hungarian count. He's a wanderer. He's a fool. And for years he's on some kind of a quest for... who knows what. And then one day, he falls under the spell of a mysterious English woman. A harpy, who beats him, and hits him, he becomes her slave, and he sews her clothes, and worships...
[Katharine starts hitting him]
Almásy: Stop it! Stop it! You're always beating me!
Katharine Clifton: Bastard! You bastard, I believed you! You should be my slave.

还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一段, 汗一下, 可能全世界的爱情, 都是差不多的吧, 红楼中宝玉也是和黛玉, 也是歪在床上, (当然是穿了衣服的), 打趣, 宝玉也是瞎编了一个典故, 取笑林妹妹, 当然也是说她美貌如花的意思, 两人也是打成一团.....想到这个巧合, 真好玩吖.....

还有这一句:
Almásy: Swoon, I'll catch you.

这是圣诞节男女主角偷情前, 男主角让女主角扮昏倒, 以抽身私会. Swoon可以是昏倒, 也可以是神魂颠倒的意思. catch 可以是会合,也可以是捕捉的意思。字面意思是 “昏倒吧,我等下和你会合。”也可以是“神魂颠倒吧,我会得到你的。”语句简洁明快, 意味深长啊.....

可以说, 本片的对话, 字字珠矶, 这个就是原著的功劳了, 有小说为蓝本的电影, 通常都很有看头, 电影有了好的文学基础, 就更引人入胜了. 如果有时间的话, 我真的很想读下原著.
-----------------------------------------------------------------------------------------
影片的前一小节, 主要介绍了各个人物和他们的性格, 下一幕就进行情节推进了. 其实下边的情节我很不赞同, Almásy伯爵在很短的时间内像是变了一个人, 完全丢失了英国绅士的标准做派, 也许是情节推进的太快了, 也许是时间不够, 两个小时的电影, 不能把全部都表现出来.....除了这一点, 其他还是不错的.

最佳女配角, 法国女演员比诺什演的汉娜, 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个角色在电影和小说里都应该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有一个镜头我记忆深刻, 就是汉娜拿了一把伞冲进来告诉Almásy下雨了! 就是一个大概一分钟不到的镜头, 她神色欢快, 气色极佳, 健康快乐的样子, 真的是太美了!Almásy病重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小天使陪着他, 应该是最大的幸运和安慰了吧......

至于那个丈夫, 偶觉得处理的很好, 同样是英国人, 他一忍再忍, 在车里等老婆, 却发现她私会情人, 这时的神情, 实在是太到位了,Colin Firth就是样子长的太正经了, 要不也可以是一个多面手吖......

后来, Colin Firth 演的角色实在忍不下去了, 开飞机企图一下撞死三个人, 唉, 要都死了, 不也是到了天堂也三人行嘛?~~~~~~

不过有一个毛病, 他死了, 女主角没马上死, 这个就不太对了, 女主角坐前排, 要死也是她先死啊.........

 6 ) 拉片:最理性的态度来解剖最浓烈的感情

  和朋友聊天中说起北非,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全是这部电影的画面,想起的是男主角在黄昏的沙漠中不停赶路的镜头。记得这么清楚除了喜爱,还因为拉片时拉过这个片段。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一个个镜头拉起来也颇耗费时间精力,以后应该也不会再用这样劳神费力的方式去看电影。但现在想起来,在学校拉片的时光,也是一种乐趣。

   我所选择的片段是(2:15:00-2:19:04)匈牙利历史学家艾马殊将爱人嘉芙莲安置在山洞里后,徒步走出沙漠求救。然而,走出沙漠的艾马殊焦急地向盟军驻地的士兵求救时,却因为他的态度和名字被当作德国人抓了起来。另一边,山洞里的嘉芙莲给养耗尽,已经等不到艾马殊的归来。
   本片的剪辑是曾剪辑过《现代启示录》、《布拉格之恋》等影片的沃尔特·默奇(Walter Murch)。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曾在《眨眼之间:透视电影剪辑》(《In The Blink Of An Eye》)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剪切就是人的一次眨眼。剪辑跟人眨眼的内在心理-情感机制是有一定联系的。另外他还提出了剪辑中的“音效设计”(sound design)这一概念,说到“Sound as an emotional guide-track through the complexities of story.”(1)我想就《英国病人》这一片段分析沃尔特·默奇是如何运用“眨眼剪辑”和“音效设计”这两个概念来剪辑影片的。
    沃尔特·默奇在书中说到人们“眨眼”是由于一定的内在情绪,“眨眼”是因为获取了足够的信息。因此好的剪辑应当和人“眨眼”的情绪线索相吻和,让画面流畅地表达出不会中断眼睛感知有价值的视觉信息。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剪辑正是依据一定的情绪进行的。按照情绪起伏该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小的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艾马殊在沙漠中徒步行走。这段总共4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12秒。(参见拉片镜头表)可以看出节奏是比较缓慢的,和主人公焦急的心情形成对比。景别以全景和远景为主,这样的大景别表现出了艾马殊在渺无人烟的荒漠中的无能为力。虽然是固定镜头,但是主人公在日出中奔跑,在余辉中疲乏地渐行渐远的画面都让人感觉到他的夜以继日和焦急心情。
    第二个段落是艾马殊请求军官的援助,结果遭到误会。这一段总共有28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约为4秒,节奏相较上一段快了很多,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表现了出来。这一段的镜头剪辑上充分体现出了以情绪为线索的特点。刚开始用一个远景拉至中景,让士兵入画,交代了环境和人物关系。之后用中近景来表现人物间的对话,当军官对艾的身份开始有所怀疑的时候,切了很多军官脸部近景或特写的反应镜头。从拉片镜头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由第7个镜头到第35个镜头,镜头的时长是呈递减状的,由最初的平均5秒到平均3秒,再到最后的连续几个1秒镜头的快切,渲染出了一种递增的紧张感。最后一个镜头为艾马殊眼睛的特写,然后用黑场转场。黑场既是艾被打晕后的主观视角,又和下一个场景的环境吻合,转接得很自然。
    第三个段落是嘉芙莲独自一人在山洞中。这一段共有6个镜头,镜头平均长度为9秒。舒缓的节奏和这一段哀伤的情绪相得益彰。第一个镜头用全景交代了环境之后,接下来都是近景或特写,反复地给嘉芙莲的脸部表情和她在书上写下的字的镜头。这恰恰是观众渴望得知的:嘉芙莲此刻的心情和她所写的内容。这段出现了一个摇镜头,是跟随着光源的方向,这就表现出了光源的重要性和嘉芙莲的孤立无援。而灯熄灭后的一片漆黑,又是一个很自然的黑场转场。
    在谈到“音效设计”的时候,沃尔特·默奇说到“You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about what sounds you put behind the audience. They can distract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screen.”(2)可见音效在影片中的重要性。那么沃尔特·默奇又是如何在剪辑中体现“音效设计”这一概念的呢?
    这一段落的音效有配乐,对白,现场声,画外音四种。沃尔特·默奇巧妙地应用了这四种音效营造出三个时空。一个是艾马殊在沙漠中奔跑及向军官请求的时空,第二个是嘉芙莲在山洞中的时空。前两个时空是同时间不同空间,而第三个时空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回忆的时空。沃尔特·默奇通过一句画外音的巧妙应用,让观众虽然没有看见艾马殊回忆的画面,却感知到了他向汉娜讲述这个故事的时空的存在。音效在这里起到了扩展时空的作用。
    沃尔特·默奇充分利用了加百利·雅特(Gabriel Yared)的配乐来营造气氛。在男主角和女主角吻别后到他在沙漠中行走,背景音乐一直是弦乐与单簧管,这也是男主角在片中的音乐主线,营造出忧郁低沉的气氛。而在沙漠中男主角吟唱的歌谣的歌词(”You`d better be ready about half past eight……I`ll down to get you in a taxi,honey”)也与他焦急的心情不谋而合。在第二个段落中,当军官开口说话时配乐也停止了,只剩下现场声和对白。直到第三个段落开始,配乐才再次响起,但此时已变为女声吟唱与低沉的弦乐,将嘉芙莲绝望无助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沃尔特·默奇并没有完全依赖于配乐酝酿情绪而是加入了现场声,如写字的沙沙声和嘉芙莲的喘息声,这些音效都将她在生命最后关头的孤苦无依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最后两个镜头,没有了配乐,只听见女主人公在黑暗中的饮泣,让人为之动容。由此可见,沃尔特·默奇并不是简单地将配乐铺满每一个镜头,而是根据内在情绪的变化对各种音效进行组合。这种剪辑中的“音效设计”让音效不再是简单地单独存在,也赋予了它叙事的功能。
(1)《《In The Blink Of An Eye》》
(2)《An Interview with Walter Murch》
                                

 短评

喜欢这段台词:"I once traveled with a guide who was taking me to Faya.He didn't speak for nine hours.At the end of it ,he pointed at the horizon and said,"Faya".That was a good day."

4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柯叔是老公,拉叔是情人,托马斯姨很幸福啊有木有!?

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我能三天长出 Ralph的胡子,却及其可能一辈子遇不上Catherine

8分钟前
  • M
  • 力荐

In memory, love lives forever... 一直以来最爱的电影,没有之一。-“你一直戴着它?” -“是的,我一直戴着它。傻瓜,我一直爱着你。”

1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这就是那种本质说不上有多好,但就是会代入、共情,然后有回味的电影,因为每个剪辑点、每个人的眼神和谈吐、每个灵动起止的音符都很恰如其分。依照这种配置和套路,美国至少有十年在量产这样的片子了,但就是折腾不出那种微妙的触觉。投机的不算,有些真挚也不是有诚意就拍得出,是可遇不可求啊。

15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我第一次觉得爱情可以盖过道德,但我说不出理由。

19分钟前
  • 陌聆
  • 力荐

时隔很久以后看第二遍,好像才有些懂。凄美的爱情总是多发于战争当中,因为战争而短暂悲恸,因为战争而耐人寻味。ps,拉尔夫被烧焦以后的样貌,倒是为后来出演伏地魔作了铺垫…… ★★★★

23分钟前
  • Q。
  • 推荐

他和她在阁楼顶的浴池里相拥缠绵,远处是伊斯兰教堂的顶尖。“你最恨的是什么?”“谎言。你呢?”“占有。”

26分钟前
  • 达达ZEN
  • 推荐

毁三观,抱歉!只能给这样的分数了

28分钟前
  • 天地一沙鸥
  • 很差

今天你出轨了么?

29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My darling. I'm waiting for you. How long is a day in the dark? Or a week? The fire is gone now. And I'm cold, horribly cold. I really want

33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力荐

喜欢在教堂看画那一段,真美好

36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看Patient真的需要足够的patient

37分钟前
  • 半岛璞
  • 推荐

毁容前后都有不同的绝世美女相伴,人生赢家。

39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我看的很没劲,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心态的原因。

41分钟前
  • 2013
  • 还行

我记得那个名为Almasy Bosphorus的锁骨,我无须记得那宏大如诗篇的叙事。

44分钟前
  • shu
  • 力荐

没看明白爱情是怎么发生的。。当作一个身份电影还行。比诺什让我看到别扭。

45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即使我喜欢法国电影,也无法忍受这样庸长沉闷的电影.所谓的奥斯卡.

49分钟前
  • Eclipse
  • 还行

婚外恋上了格调也是很伟大

50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推荐

1遍,即使被谴责有违道德伦理,还是感动心痛到不行,最后生死离别间的对话和情绪表达不禁令人红了眼眶。2遍,壮阔的沙漠+绝佳的配乐+被一票大神们的精湛演技和散发的迷人魅力所折服倾倒。3遍,没有过多对战争的渲染和刻画,但依旧能体会到其中的残忍和伤痛。4遍,一部很难用单薄的言语形容的经典。

52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